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桐城楹联初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6 15:09: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桐城楹联初探
   操  杰

中国是诗的国度,楹联是民族文化中一种普及面最广而又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朵玲珑奇葩,也是文学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形式,它能够反映社会的情状和多彩的人生。 “红对绿,雨对风,大雁对长空;夫对妻,婆对公,才子对佳人”。一幅好的楹联,就是一首动人的诗篇。因为他有情感、有寄托、有思想、有情趣。虽然只有短短两句,却要求它精炼、集中、富于艺术感染力。
溯本求源,楹联大约和古代插桃枝于户,驱鬼避邪的风俗有关。《庄子》(逸文)载:“插桃枝于户……,而鬼畏之”。后来桃枝换成了桃板,画着唐大将秦琼、尉迟恭的像。再后来,画像又渐渐演变成驱鬼降魔的画符,这就是“桃符”。
“桃符”当然算不上对联。我国第一副对联相传为五代蜀主孟昶所作,即:“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北宋王安石曾作《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有史以来,随着地域文化的发展以及清代桐城派的影响,楹联日益兴盛,桐城民间佳联妙句绵延不绝,韵味隽永家传户诵,令人赏心悦目。桐城在明代是最早普及春联的地区之一。明代桐城主簿夏仲寅曾在朱公(朱邑)墓旁建“朱大司家祠”并镌石作联曰:“云横墓首山生色,露滴碑旁草亦春”,横额书“循良事业”。历代诗人多有吟咏,朱公墓至今尚存范岗镇朱公村。
清代桐城有父子双宰相。老宰相张英曾在某年除夕夜出联考少年张廷玉:“除夕月无光,点数盏明灯,为乾坤增色”。张廷玉一夜不合眼,翌日晨即道出下联:“新春雷未发,击几槌皮鼓,替天地助威。”对得切题,工稳,且口气不凡,老宰相张英喜形于色。
清朝同治年间,桐城文庙东边有户孔姓人家,尝以孔子后代自居。孔家秀才办喜事时,花轿门边的上联曰:“人间儒士都尊孔”。很明显联中含有妄自托大,蔑视女家之意。女家姓何,也是书香门弟,看到男方发来的花轿上联,心知肚明,苦思冥想,终于以妙对压倒对方。联曰:“天上仙姑本姓何”。此下联工整自然,毫无雕琢。人与仙比,并非一般,孰高孰低,不言自明。
清朝光绪年间,桐城新安渡塾师姚老先生如花似玉之千金凭媒妁之言许给桐城境内高姓举人之子。后来姚家发现高家之子乃是白痴,欲退婚未果。完娶之时,高家轿门上联曰:“人信为高,徒费一番言说”。联中含有讥讽和霸气,不愧举人之笔。姚老先生满腹辛酸、苦不堪言,挥笔即题下联:“女姚甚美,恰如半放桃花”。表面上是夸女之美,实则大有“一朵鲜花插到牛屎上”之憾。
桐城楹联,历久不衰。在近代革命斗争史上也留下许多对仗工整的挽联。如曾参与欧家岭起义的桐城早期共产党人,皖中工农红军独立团政治部主任刘子丹先生的挽友联;“我昔访山庄,最难忘绿树林边,停车问学;公今离世井,只落得黄花篱下,扫榻题诗。”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桐城文化瑰宝。
  
桐城楹联的种类很多,有应酬联、述怀联、建筑联、讽趣联、喜庆联、悼挽联等。它已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被广泛适用。名胜古迹因楹联而增色,茶楼酒店因楹联而添趣,喜庆节日因楹联而生辉。笔者在此仅将收藏的各类桐城楹联辑录若干,以飨读者。
桐城民间流传的应酬联如:康熙四十年,桐城张英荣归故里,隐居龙眠山,曾作联告诫儿孙。联曰:“粗茶淡饭布衣裳,这点福老夫且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些事儿辈承担”。
述怀联如:桐城张廷玉,恪承家训,以“勤俭为本”,撰联自勉,兼诫儿孙。联曰:“惜食惜衣,非为惜才原惜福;求名求利,任须求己莫求人”。
建筑联如:马其昶先生为桐城中学堂撰联:“龙眠推皖北山水名区,其间气所钟,今岂异于古;虎视有欧西富强诸国,唯学风大竞,亡可使之存”。
讽趣联如:民国时,桐城某公贪吃贪喝且好拍马奉迎。城坤马家精于稀馔,某公逢宴必来;知县刘文潮喜人吹捧,某公就周旋其左右,献媚奉承。邑人作联讽曰:“膘酒有情长拍马;好诗无处不吹牛(刘)”。
喜庆联如:明朝末年,张献忠率部攻桐城时,驻军金神墩、天林庄一带。起义军曾在包圩资福寺为张献忠演戏祝寿,台柱高悬两联。其一:“天上命名君,曾见黄河清此日;人间寿新立,争拟崇岳祝千秋。”其二:“辟江左以奠基,欢同万国;跨海内而定鼎,寿祝行秋。”
1949年2月,桐城解放,庆祝大会的主席台上曾悬四十字长联。联曰:“解倒悬苦,庆演黄梅,金鼓响连天,喜效尧民歌击壤;做主人翁,欢呼胜利,管弦声动地,支援勇士渡长江”。
哀挽联如:2005年9月24日,安徽省作协副主席、桐城市文联主席陈所巨先生英年早逝,古稀老人汪福来先生曾作挽联哀悼这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联曰:“天道酬勤,著作甚丰,难得桐城出骄子;文章憎命,宏愿未了,奈何学苑失精英”。
  
楹联,也称对联、春联、门对子。它以古老独特的形式,深刻的内涵,或反映民风民俗,或揭示人生哲理,或悬联自警,或勉励后代,或刺贪弃恶,或感慨人生,因此它极具民族性和文学性。这里,且谈谈它的文学性“意境”。写诗、绘画要意境,从事楹联创作也需要意境。桐城楹联,有史以来一直注重意境。桐城东门的“紫来桥”为明清时的建筑胜地,而此时的龙眠“椒园茶”被选为“贡品”。于是,饱含桐城美好山水风情,地域物产丰盈之意境的楹联应运而生,有人给紫来桥头的茶馆作联曰:“紫来桥下水,龙眠山上茶”。名茶佳水,胜地风光,楹联意境,引来川流不息的游人茶客,使得茶馆座无虚席,名噪一时。
康熙四十年冬,张英告归筑“双溪草堂”,撰联曰:“富贵贫贱总难称意,知足即为称意;山水花竹无恒主人,得闲便是主人”。这副对联不仅抒发了作者“知足常乐”的高尚情怀,而且和读者构成了情感上的共鸣和交融。
“雅雨清风留古镇,山光草色映新亭”。(题安徽桐城清河亭联),这是笔者为桐城十一中创作的对联,发表在《中国楹联报》2007年第16期上。这副对联既描述了青草塥的自然风光,又展示了她的人文特点。
对联,仅仅两行字寥寥数语,却能使人产生无穷的联想,不难看出,意境是它的主要生命力。
民国时期,桐城又出现了一种不用文字表示的意象轿联。
1924年,桐城一位姓柳的塾师与一位姓白的塾师结为姻亲。两位塾师子女结婚时,男方在轿门一侧插上一束柳枝,上面系上用黄色丝绒做成的一对小鸟。女方则在轿门另一侧贴张留白纸头的红纸,白纸头上画有两只鸳鸯。上下联的寓意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对鸳鸯到白头。
由此可知,意境好的对联,一经呈现在读者面前,立即引起人的内心激奋和共鸣,那种难以表达、难以捉摸的感情被明确的展示出来。
  
在桐城派故乡桐城,楹联作为一门文学艺术给人教益和产生的社会影响,是有目共睹的。
清代吴汝纶先生创办桐城学堂,亲笔题写了“后十百年,人才兴奋,胚胎于此;合东西国,学问精粹,陶冶而成”的楹联,至今长存桐城中学,勉励桑梓后代不断进取,奋发成才。桐城人自古崇文重教,仅明清两代桐城就出了进士286名。现在,具有百年校史的桐城中学,每年向高等院校输送优秀新生千人以上。
道光六年,里人刘存庄、潘楫建天城书院,门柱刻有刘存庄撰写的天城书院楹柱联。联曰:“皖水桐山钟灵毓秀,春风化雨由义居仁。”匾额为“凤鸣高岗”。而今,天城中学已昂首跻身省级市范高中,以严谨的教风和优良的学风闻名遐迩。
建国以来,桐城文坛百花齐放,楹联这朵绚丽的鲜花更是愈开愈盛,许多优秀的新春联,不断从民间涌现。每逢新春佳节,城市、乡镇、机关、学校,到处可见鲜红的楹联,大大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喜闻乐见的桐城楹联,不断深入到各行各业。弘扬国粹、普及对联,已是人心所向。
笔者印象最深的是桐城市金科印务公司总经理许幼平先生。这位颇具文化素养的民营企业家,历来注重利用民族文化,树立企业形象。十年前,笔者曾应邀为其初创的皖中彩印厂撰写了十幅对联,其中厂区大门联为:“树雄心创大业,重扬皖中人形象;立壮志攀高峰,再展彩印业宏图”。而今,一座占地面积30余亩,年产值8000万元的金科印务公司,正在皖中崛起。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广大农村中小学开展对课教育势在必行。把简单的联律知识传播给学生,而辅之以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培养合格人才。对课,也是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近些年来,随着中、高考语文改革的深入,对联已成为一个亮点。我市桐城六中曾在节假日举办楹联艺术讲座,聘请联家走进校园,寓思想教育于传统文化之中,潜移默化地调动了广大学生勤奋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热爱校园的情感。
桐城大地,秀山丽水,风光旖旎。如果能把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与楹联文化的人文景观很好配合,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将会使丰富的旅游资源得到更好开发、利用,产生更好的社会效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4 16:46 , Processed in 0.19240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