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陡岗镇小教师读书小组行动计划----管季超只[!!]使用《教师之友网》发布信息!

[复制链接]
251#
 楼主| 发表于 2013-12-8 18:32:26 | 只看该作者
语文教师的书房——享受阅读、感受成长!
教育视频
《现代教育原理》系列电视讲座
《课程与教学论》系列电视讲座
《现代教育技术》系列电视讲座
《教育评价》系列电视讲座
《现代教育管理专题》系列电视讲座
《教育心理学》系列电视讲座
《教育行政概论》系列电视讲座
《中国教育简史》系列电视讲座
《现代教育思想》系列电视讲座
《教育研究方法》系列电视讲座
《现代教师学导论》系列电视讲座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系列电视讲座
教育名著
亚米契斯《爱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21世纪,怎样做教师
教学期刊
《中学语文教学》
《语文建设》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文学教育》
《文学教育》(下半月)
《语文世界》小学版
《语文世界》初中版
《优秀作文点评》高中版
《语文世界》高中版
《阅读与鉴赏·初中版》
《阅读与鉴赏·高中版》
《修辞学习》
《班主任》
《教师博览》
《基础教育研究》
《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职业教育研究》
《中国大学教学》
《中国特殊教育》
《名作欣赏·文学鉴赏》
《名作欣赏·文学研究》
《古典文学知识》
《博览群书》
文学期刊
《当代》
《十月》
《小说月报(原创版)》
《译林》《译文》
《读书》A  B
《古典文学知识》
《意林》
《文史精华》
《百年潮》
《人民文摘》
《文史杂志》
《散文诗》
《扬子江》
《书屋》
《外国文艺》
《文学自由谈》
《星星》诗刊
《博览群书》
《中国编辑》
  




25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8 19:21:56 | 只看该作者
优秀教师是读出来的
                                    闫学

大概是在2009年11月,上海静安区教育学院邀请我去做一场关于“教师职业人生规划”的讲座,主办方要求我尽量以现身说法的方式,谈谈这些年自己成为一个“优秀教师”的经验。虽然我不敢妄称“优秀”,但还是愿意跟教师朋友谈谈我个人的成长体会,因此我还是接受了这个任务,对自己十八年的教师生涯作了比较全面地梳理与反思。十八年的时间虽然漫长,以时间为轴来看,这段历史可以拉得非常芜杂,但其实这条线索是非常简单的——当我系统回顾自己这些年所做的事情,所走过的路,所有曾经的喜悦与失败,不外乎就是这样一个框架:
我的成长史就是完善知识结构的阅读史;我的成长史就是笔耕不辍的写作史;我的成长史就是课堂实践的磨炼史;我的成长史就是持续反思的研究史。
其实,这也不是“历史”,因为一切正在进行中。“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会如此。这些年的成长历程让我坚信,只有在这四个维度所构成的框架中,一个优秀教师才可以真正地站立起来。其中,通过大量的高品位的阅读来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是一个教师成长的最关键、最根本的要素。很难想象,一个不读书的教师,可以在课堂实践中拥有教学的智慧,可以在教育教学研究中迸发新鲜的灵感和思路。自然,不读书的教师,也根本谈不上有价值的、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反思与教育写作。
令人欣慰的是,当前我们至少已经在理论上认识到读书对于教师成长的重要性。比如,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语:教师应该读书;教师应该首先是一个读书人;教师应该通过读书丰厚自己的底蕴;教师应该通过读书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师可以在阅读中获得教育教学智慧;教师可以在阅读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其实,这些我们早已耳熟能详的话语,道出的是同一个观点——
优秀教师是读出来的。
确实,优秀教师是读出来的。虽然,一个教师是否能成为一个优秀教师,这其中的因素很多,比如:一个教师所受的专业教育,所处的教育环境,所拥有的生活经历,所秉持的教育理念,所具有的职业天赋,等等。但我们都无法否认这样一个真理:如果一个教师不读书,他就不能在教育教学这条路上走得很远。换句话说,那就是:一个不读书的教师,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优秀教师。
不读书的教师生涯,是一种无休止的重复和受难。要避免这种痛苦和虚空,只有让自己更坚决地、更深邃地沉入阅读之中。因此,这些年我一直在读着。外出讲学,与老师们谈得最多的是读书;给孩子们上课,总忘不了推荐好看的童书;与朋友们聊天,最感兴趣的话题也往往是读书。很多时候,我的读书状态可以用《捧起第一次的茉莉——读泰戈尔〈新月集〉》一文中的一段文字来描绘:“在无数个喧嚣的白天,在无数个宁静的夜晚;在雨天的晦暗里,在暮色的苍茫中;在偶尔小憩的旅途上,在音乐流淌的小屋里;在很多渴望温暖和快乐的时刻,在很多浸满忧伤和寂寞的日子……一次又一次地捧读泰戈尔的诗集——《新月集》。”读书,就是生活,像呼吸一样不能没有的生活;读书,就是一种最自然的生命状态,是一种须臾不可缺的存在方式,也是一种高贵至美的人生境界。而在这个追求的过程中,读书可以帮助我们逐渐地超越自身,在精神上逐渐地从日常生活中突围,从而不断地走向开阔和无限。
怀着这种深深的迷恋与渴望,这些年花了很多时间重读经典。真正的经典是不会过时的。不论是哪个学科、哪个学段的教师都不能拒绝经典。当然,哪些书目是真正的经典,尚不能完全达成共识,有的书已经经过了历史与实践的检验,有的书尚处于这个时间的流中,也许沉没,也许正在流向我们未知的远方。但不管怎样,每一个热爱读书的教师,都将有自己的判断,也都有权利和责任发出自己的声音。作为一个阅读者,我极其关注国内最新的出版信息。看到那些流行一时的畅销书,我也总会买来翻一翻,我很想知道这些在几天之内就可以出版的书籍究竟是什么使人们趋之若鹜。遗憾的是,这样的阅读没有给我带来丝毫快乐,更没有感到丝毫幸福,当我每次硬着头皮读完,总会想起大哲学家叔本华的一句话:“凡是为愚蠢者写作的都是会大受欢迎的。”这句话似乎过于偏激,但却说明了一个道理:警惕畅销书,阅读应该有足够的判断能力,阅读就要读经典作品。
十几年了,在那些经典的文字里沉下去,反思中国教育,反思自身教学,反思自身生活,并试图从这些依然鲜活的文字里寻求更多的价值意义。我逐步学会了用一种宏观的综合的眼光,看待当下的教育现实,思索教育的本质,寻求教育发展与存在的多种可能性。我更看重的是,当我与这些高尚的灵魂相遇,当我感受到凡高所说的那些无限的、深刻的、真实的东西,我便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热爱生活,热爱这个世界,甚至在最痛苦迷惘的时候,我都一直在想,人类中最优秀的与我同在。虽然这些年我一直从事语文教学研究,但我在语文教学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可能还占不到三分之一。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阅读上,花在了通过广博的阅读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上。总有一种力量在吸引着我,总有一种声音在召唤着我,那就是阅读,是只有阅读才能给我带来的那个无限丰富、迷人的精神世界。在这些年的阅读中,在这个精神世界中,我活过很多次,也不断地经历死亡,有时沉入绝望的深渊,有时又攀上了幸福的巅峰。但无论如何,这一切都是我从现实生活的庸庸碌碌中突围的记录,是一个人至死无悔的生命历程。因为阅读,我对生活变得甘心;也因为阅读,我对生活又总是充满渴望。我甘心将自己浸入这个世界,现实的与精神的双重世界,我什么都满足,充满欢欣地参与其中;我又什么都想尝试,渴望挑战,有时自我挑战。我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我在反复地纠结中化茧为蝶。而这一切,都是因为阅读。
就这样一直读着,写着,思考着。2002年,我被评为特级教师。这一年,我刚满32岁。2006年底,我又被《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评为“年度十大读书人物”之一。编辑部的朋友让我写下自己的“获奖感言”,其实,我又何尝有什么“感言”呢?我只不过是像呼吸一样自然地阅读,在读书中抵抗虚无,不愿让自己在虚无中教书罢了。这些年,不断地有教师朋友问我关于读书的话题,其中问得最多的是:读书的时间从哪里来?其实,在我看来,时时都是阅读的时间,处处都是阅读的地点。因此,我提出了这样的理念:读书就是生活。读书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当我们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就不愁找不到阅读的时间。在我的心里,读书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读书,像呼吸一样自然。在这种像呼吸一样须臾不可缺的阅读状态中,我们就获得了幸福。
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不能拒绝阅读。因为人不能不思考,人活着不能仅仅表现为新陈代谢。那么,作为一个教师,不但自己应该把阅读当成一种生活方式,当成一种像呼吸一样自然的生命状态,我们更有责任使我们的学生走上这条可以寻觅到人之幸福的道路。就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那样,不但自己是一个读书人,他所领导的帕夫雷什中学的所有教师也都是读书人,而这一个由读书人组成的教师集体共同把孩子们带入了阅读这个阔大、迷人的世界。这两年,我潜心研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不止一次地发现,在谈到帮助孩子阅读各种书籍,尤其是那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时,苏霍姆林斯基总是不吝笔墨,那些童话般的师生共读的场景令我百读不厌。
也常听有的老师抱怨自己所处的环境差,压力大,条件有限,这使我想起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
学校应当成为书籍的王国。可能你是在很边远偏僻的地方工作的,可能你那个村庄和文化中心要相距数千公里,学校里也许会有许多欠缺,——但是如果你那里有一个书籍的王国,你就有可能把工作提高到这样的教育学素养的水平,并且取得这样的成果,使之不次于在文化中心地区的工作。
那么,无论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多么不能尽如人意的教育环境,无论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怎样令人焦虑的教育现实,我们都应该首先把作为教师的自己丰富起来,温润起来,强大起来。因为,只有我们丰富了,温润了,强大了,才有可能帮助我们的孩子也丰富起来,温润起来,强大起来。而要做到这一点,阅读将会是一种最持久、最有力量、也最根本的办法。
我不敢自称“优秀教师”,但我就是这样做的。您可以不相信我,但请相信岁月,相信种子,相信——
优秀教师是读出来的。
253#
 楼主| 发表于 2015-4-4 04:16:03 | 只看该作者
我们有没有真正的阅读
姜广平
我常常在阅读的间歇停下来思考一个问题:我们有没有阅读?有没有真正的阅读?由此,我又常常在想:什么才是真正的阅读?
我思考的结论可能非常可怕:我们的语文教学没有真正的阅读。我们从来没有真正建立起一种阅读场来。我们的行为与方式都可能离真正的阅读十分遥远。
现在让我来分析这里面的情形吧。
在马拉美的一篇叫作《伊吉图》的散文里,曾经有过这样的描述:有一间空屋子,桌子上有一本书,正等着它的读者。我觉得这是一切文学作品的最初的境况。
等待,可以看作一切读物对人的期盼。在我们开始阅读之前,所有的读物都是以无生命的在场状态表明自己作为物的存在。读物或者作品的意义在于:必须要有人来把它们从它的物质性和静止性中解脱出来的。也就是说,要有读者将它们沉睡在纸质中的灵魂唤醒。
但它们果真能等待、窥伺着给它们带来人所共知的巨大变化的那个人的到来与驾临么?
我觉得在文学的世界与批评的世界里是能够实现这种阅读的,但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却没有能实现这种图景。作品或文章的灵魂一直沉睡着,没有被我们摇撼醒转。书籍所承载的各个文本从未曾得到来自于语文教师或他们的学生给予它们的另一种生存方式。语文中的名篇佳作,像一个多情的女性一样呼喊着我们将它们拿起来,翻开。可是最后,等待它们的往往是失望与冷漠。
真正的阅读是一种什么的图景呢,让我们来好好地看一看吧!
还回到马拉美为我们创设的情境:有一个人走进屋子,拿起桌子上的那本书打开,开始阅读。随之而来的是,他走进了书籍所营造的氛围中,书本之作为物对他的精神形成了一种吸收。而他身边的另一种物质世界,如墙、桌子等的暂时消失,则作为他走进精神境界的佐证。
这是一种真正的阅读。这个人在读物里体认出一些人,这一些人开始回报他曾经给予过他们的那种情感。他于是在书里流连,在书里不愿自拔。
阅读还会带来另一种变化。
还是以一本书在那儿,在一间空屋子里等待着人们阅读这一情境入手。一个人进来了,比方说,就是我。我翻开书,开始阅读。这时,在眼前这本打开的书之外,我看见有大量的词语、形象、观念出来。我的思想将它们抓住。(抓住:这是所有语言中最美的动词。抓住,让我们与物有一种同在感与共在感。著名评论家阿尔贝·贝甘几乎是狂叫着:“抓住,这是语言的最美的动词呀!”抓住,掌握你所要叙述的;抓住,控制你所要认知的;抓住,让你与物同在同感。关于这个词,我已经在我的美文作品《物》里作过展开。)我意识到我抓在手里的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物了,这时候,我甚至不是一个单纯地活着的人,而是一个有理智有意识的人,但在这一特别的情况下,他人的意识对我是开放的,并使我能将目光直射入它的内部,甚至使我能够想它之所想,感它之所感。关于这时我(读者)的状态,我一直非常喜欢用著名批评家夏尔·杜波斯的一句名言来描述:“人的确是个场所,仅仅是个场所,精神之流从那里经过和穿越。”这是杜波斯和柏格森经过了那难忘的谈话后在他著名的《日记》中写下的一句话。的确,作为一个读者,在这里,我不是我,就像杜波斯说的,我只不过是那个人,他在那儿就是为了思想猝然来到他身上,并且从那儿经过……我的精神不是思想的总体,不是思想的创造中心,它仅仅是思想通过的地方。我作为一条通道,我所接受的作家们的精神在我的身上流过。我觉得,这才是一种真正的阅读状态。
这种时候,我们手中的书也消逝了,尽管它还在那儿,然而同时它又不在了,哪儿也不在了。这个全然为物的物,这个纸质的东西,不在了。至少在我们全身心地投入阅读时,它确实不在了。书这时已不再是一个物质的现实,它变成了一连串的符号,这些符号开始为它们自己而存在。这是一种新的存在,取代(下文还将出现取代或者让位、替代等字样)了纸质的东西而以另一种状态存在。而这种状态只有在阅读之时才能成立。而这种存在也不存在于空间的某个部位,它只在一个地方存在着,那就是读者的心灵深处。
这是一种阅读的状态。这种状态如何完成?通过什么方法完成?依靠何种中介项?而读者又何以能够如此完全地向那种通常被排斥在读者的思想之外的东西开放读者的思想?读者又何以能够如此轻松地进入大部分时间对读者来说是关闭的思想的内部?
这是一种冒险的情形。我在一篇读书随笔中提到过,读书有时是一种冒险。
古人说书山有路,书为山,读之当算作是一种冒险。一部大部头的书,望之生畏,读之前总有一番思想经历:读,还是不读?如果真要去读,怕真是一种冒险——为这本书,我们又得付出生命中的些许时日了。可我们还不知道这本书是不是一定要去读,或者是否值得一读。如果不读自己是不是就会浅薄下去,读了是不是就一定会渊博起来。我们固然知道所谓开卷有益的话,但我们也知道有些书还不如不读。这些问题也是挺缠人的。
这是读之前的涉险。一念之差,就有两种可能:接受或不接受那个作者与自己谈话。而在读的过程中,那个涉险的奇趣便层现叠出了。读到精彩之处,作为一个清醒的读书人,我们有时会拍案叫绝,这是所谓的出得来。有时我们作为一个读书人,却浑然忘却自己身处书外,而不自觉地把自己等同于书中之人,与人物同喜同悲,这就是所谓地进得去。每个读书人,在阅读的时候,都必须在进去出来之间循环往复周匝数遍。这是阅读中的最佳的对话状态。
这就说到读书作为冒险的另一种情况了。我们读书时,常常面对世界顶尖级的大师。你无法回避大师的生存环境与他们的深沉。更多的时候,你则无当回避大师给你的心灵造成的重负与压抑。有时候,有人以装糊涂或者寻找到到一些庸俗的成功来安慰自己。但真正的读书人却一定在丈量自己与大师的距离。文无第一。文人们在测量自己与大师的距离时,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冒险。因为,那种距离使一个真正的读书人觉得难以跨越,那么我们不妨想一想,等待这个读书人的将是什么呢?或者说作为一个读书人,他的心灵的涉险是什么样的形态呢?
当读书人陷于这种无法自拔的境地时,那么等待着他的将是什么呢?
我觉得这里所说的冒险才是读书的真正的意趣。而我们的语文课堂是很能得有这样的阅读旨趣的。这也是我断定我们的语文课可能构成了师生的对话,但这种对话是浅层次的,远没有构成阅读中的互动。
而由阅读而走向写作的情形,则更加少了。
我们都知道,作家是一种纯粹的读书人,这种纯粹便寓有成功写作的意味。现在,将这种情形挪到我们的语文课堂,我们很难发现是语文课堂引导学生走向写作的。
现在我们探讨一下真正的阅读当中的思维与情感的运作方式。知晓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判断我们存在不存在真正的阅读。
真正的阅读是一种他者的大量的观念在读者的思想中各得其所的阅读。也许这还只是浅层次的,是思想停留在诸如形象、概念、语词等层面。但占据着读者思想的这些语词、形象和观念,就像鱼在鱼缸中一样活动于水的内部世界。而这种状态,是作者帮助读者完成的。或者说是读者在作者的支配下完成的。
真正的阅读中所产生的思想就这样转化成形象、观念和语词,变成了纯粹的精神实体。所以,从书的角度出发,为了能够作为精神的物而存在,它就必须放弃任何具有真实存在的希望。这里有令人遗憾的地方,从读者角度而言,一旦读者用一本书的语词替代了对现实的直接理解,读者就被捆住了手脚,听凭谎言的摆布。著名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房间》里说:“谎言将从我的唇间汩汩流出,然而或许有些真理混杂其中;寻出真理,并且决定是否有任何部分值得加以保留,这就是你们的事了。”但读者这时候往往最先做的不是寻出真理,而是向那些貌似真理的作者的意念全部投降。读者在走进书的世界时,告别了一种真实的存在,沉浸在书所编织的语词世界之中,被幻觉与幽灵所包围,成了语言的猎物与俘虏,而且没有逃脱这种控制的希望与愿望。语言用它那虚构的东西包围着读者,就像水漫过了一个被大海吞没的王国。文学的本质,即自由的语言、不受阻碍全面运用其力量的语言的本质,是不理会任何客观的现实、任何确实的事物以及任何被证实的事实的。在虚构这一液体的世界中,没有任何陆地残存。
真正的阅读会在读者的心理或生理空间产生很大的变化:它不仅使读者周围的有形的物消失殆尽,其中包括读者正在看的书,而且还用大量与读者的意识密切相关的精神的物取代了这种外在的客观性。
这时,读者与读者的对象之间的亲密性又产生了新的问题或现象,最奇怪的是,读者成了这样一个人:其思想的对象是另外一些思想。这些思想来自于所读之书,是另外一个人的思考。它们是另外一个人的,可是现在,却让读者成了这些思想的主体。这是一种非常出人意料的境况。读者,假如就是我,我思考着他人的思想!大部分时间里,是我在思想,我从可能来自别处的思想中认出我自己,但是我在思考这些思想的时候,正是我承担着这些思想。狄德罗有一句不雅的话其实道出了这种情况的真实面目:“我的思想是些婊子。”这就是说,这些思想可以被任何人思考,但并未因此而失去再被狄德罗作为自己的思想来自思考的特性。换言之,这些思想不再属于他人,而是变成最后思考它们的那个人的所有物。然而,在我现在的阅读情形下,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由于他人的思想对我个人的这种神奇的入侵,我成了必须思考我所陌生的一种思想的另一个我了。我成了非我的思想的主体了。我的意识像一个非我的意识那样行事。
接着以我为主体去思索这一问题。我们应该看到,在某种意义上说,我应该承认没有任何观念是真正属于我的。任何观念都不是任何哪一个人的。观念从一个精神传到另一个精神,就如同钱币从一只手传到另一只手一样。因此,错误莫过于试图通过所授或所受的观念来确定一种意识了。无论这些观念是什么,无论它们在我的思想中停留的时间多么短暂,只要我接受了它们,我就表现为它们的主体,我就是主观本源,而这些观念此时只能充当它的谓项。更有甚者,这主观本源无论如何不能被设想为谓项本身,它绝不是人们谈论的东西,不是人们参照的东西,也不是被思考的东西。它是思想着的那个东西,指示着的那个东西,即正在说话的那个人。简言之,它绝不是他,而是我。它是思考着我的那个我,是以第一人称进行思考的那个我,是以我的某个思想为对象的那个我。我清楚地感到,一旦我想到一个东西,我想的这个东西就在某种意义上难以确定地成了我了。我所想的一切都成了我的精神世界的一部分。然而,我有时确实是思考着一个明显属于另一精神世界的思想,这种思想在我身上思考着自己,仿佛我并没有思考它。这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阅读其实就是这样一种行为,它使一种思想成功地在我身上为自己找到了一个主体,而这个主体不是我。当我阅读的时候,我在心里默念着我,然而我默念着这个我却不是我本人。兰波曾说过:“我是另一个人。”这另一个我取代了本来的我,而只要阅读在继续,它就一直要取代我。阅读恰恰是一种让出位置的方式,不仅仅是让位于一大堆语词、形象、和陌生的观念,而且还让位于它们所由产生并受其荫护的那个陌生本源本身。
只有当他人对我这个人的主观深处的控制能够成立,这才能让我们明白地解释为什么我或者说读者为何能以惊人的容易不仅感觉而且理解我所读的东西。当我没有精神上的保留,不想随时保持我的判断的独立性,怀着那种任何阅读都要求的赞同,我的理解就变成直觉的,暗示给我的感情也立即就被接近。
所以,真正的阅读其实是这样一种行为:通过它,我称之为我的那个主体本源在并不中止其活动的情况下发生了变化,严格地说我无权再将其视为我的我了。我被借给了另一个人,这另一个人在我心中思想、感觉、痛苦、骚动。这种现象在某些令人神魂颠倒的阅读使我产生的异化状态中,其表现形式最为明显,甚至最为自然。这一类阅读,我说它们是“抓住”我了。我被他人抓住,不仅发生在客观思维的层面上,也能够发生在主体性本身的层面上。这个时候,第二个我就控制了我,替我来体验。也许是我退居到自我的某个角落,静观这一场剥夺。是我之外的另一个我占据了舞台,我于是不能不提出下面这个问题:这个占据前台的僭越者是谁?这个充满了我的意识的精神是什么?当我说我的时候,这个我说的我是谁?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说书是一种阴谋,或者一种道具。书是作者的一种手段,用以保存他的观念、感情、梦想和生活的方式以及把他的自我从死亡中解救出来。这是一种真正的阅读现象。任何读物,特别是文学作品,都浸透了作者的精神,在让我们阅读的时候,他就在我们身上唤醒一种与他之所想或所感相类似的东西。理解一部文学作品,就是让写这本书的那个人在我们身上向我显露出来。作品借我们的身体与情感复活,我们的情感注入则刺激一部作品走进我们的生命。一部作品往往就是依靠这种方式取消了读者的生命状态而让读者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具体地讲就是变成一种意识到自己的思想,并且成为它的对象的主体。
相反的情况也会随之产生,作品在我身上体验着自己。某种意义上,它甚至在我身上思考着自己申明着自己。
这种情形就是我们所说的批评的情形。这是一种远远超出于阅读的阅读。这是一种批评家的行为方式。而批评家的工作则是要从读者识别范围的止点开始出发,努力提供那种隐藏在表象之下或表象之外的个体见解。这种极个体性的意识,我们称之为批评意识。这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了。我想说的是,上述阅读的状态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从来没有出现过。而一旦出现,则是我们的语文开始走向前台真正表现自己的时候。现在的语文阅读往往被肢解,被试题的刀子一刀一刀地割碎,直至让一篇篇潜伏着作者与读者激情的生命在这种过程中耗尽,语文阅读才算完成使命。我觉得这种语文使命是可以停止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19 14:29 , Processed in 0.17842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