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陡岗镇小教师读书小组行动计划----管季超只[!!]使用《教师之友网》发布信息!

[复制链接]
241#
 楼主| 发表于 2013-1-8 10:37:45 | 只看该作者
 革取高于个人智慧的团体智慧  团体学习的目标是以大家提出的意见为基础,取其精华,集思广益,获取更高层次的共识,进而发展为革取高于个人智慧的团体智慧,使个人的成长速度更快,并使学习转化为向上发展的源动力。要达成这些目标,学习团体成员之间必须要对话,要交流。对话的前提是以一个开放的心态,全部摊出心中真实的想法和不同的观点,并且能有效讨论。而影响对话的最大障碍是习惯性自我防卫。比如,为了保护自己,不提没把握的问题;为了一团和气,不提分歧性意见;为了使大家接受,只作折衷性发言等。
  然而如果真正有对话的决心,就一定能把阻力转化为动力,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在对话中当发生习惯性防卫时,大家都能感觉到,这时要先停下来,共同审视对话的心态,是否对自己有反思?是否探寻彼此的思考?是否先摊出自己的想法?是否鼓励他人质疑自己的想法?当意识到自己在逃避问题,或保护自己或保护某人时,就要鲜明地回到原点重新对话。
  我们在大家共识的基础上提出学校的使命,将南马路小学学生的“热爱读书、勤于反思”塑造成为一个知名品牌,把南马路小学建设成为一所充满生命力的学习型学校。“唯天下之至诚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胜天下之至巧”,“出力气才能长力气”,“好在做之中”,“团结协作,资源共享”,这些价值取向成为南马路小学教师共同的追求,也成为大家真诚对话的基础。
  在教师对话尚未成熟的阶段,一定要有一位能引领对话的人。最初那些年,我都一直努力让自己在这方面尽量做好。首先让自己成为一个“过程顾问”。如开大会前关注到每个人要说什么,同时让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对对话负有责任。其次要做到自己不仅是一个提醒别人的人,同时也是积极参与对话的人,并作出示范,让别人探询我的观点,甚至有意制造建设性冲突使对话有所突破,并且还要积极鼓励教师们提出最困难、最敏感、最具冲突性但又对学校工作非常重要的议题。
  那些年,我校的对话有小组也有大会,小组对话有了突破,大会研讨就不再是单兵作战,而是观点交锋,一个人发言几个人呼应。在形成共识的对话中,充满了思想上的交汇碰撞。大家都感到不仅是自己的精彩得以表达,同时还有更精彩的东西内化到了心中,这种内化又促进了读书思考的循环往复。多年来,我们已记不清推出过多少议题,开过多少次研讨会,但是大家都认识到团体学习是在自我中发现他人,在他人中发现自我的过程,教师间的对话已不那么依赖于组织和召集,而是成为了一种习惯,随时随地发生。
242#
 楼主| 发表于 2013-1-8 10:38:23 | 只看该作者
 共同发力是学习型学校的最高境界  泰普斯科特说的一段话给了我很大启发,他说:“未来的领导就是领导学习,未来最可靠的竞争优势就是克服障碍学习,最好的领导不是下达命令,而是建立让成员扩展能力的组织。”学习型组织是一种网状的、扁平的、富有弹性的组织结构,必须由校长这个原点的发力改变为诸多节点的共同发力。学校是一个组织,校内的学年组、学科组、班级、领导班子等,又是组织中的微组织,我们也应视其为团体。只有众多的校内团体都变成整个学校的学习单位,并建立起整个组织一起学习的风气和标准,才会实现组织学习,进而发展为学习型学校。
  2005年8月,在我的倡导和推动下,原来自然发生的对话圈子一下子演变为自愿结成伙伴关系的教师社团,学校成立了以班主任为代表的“三阳社团”、“灯火社团”,以科任为代表的“四海方舟”、“推波助澜”,老带新、新促老的“新叶新枝”,学年组长组成的“五连环”,后勤保障的“鹅毛雪”等9个教师社团。对于社团的建立,学校突出强调了自愿结合,自主管理的原则。各个社团根据确定的职能需要,开列书目自觉读书,记工作日记,基于教育教学实践来设计活动内容。如“灯火社团”研究小学生的聆听与阅读问题,并自制电子书发到校园网上与全校教师共享;“四海方舟”和“推波助澜”两个社团从上千首名曲中精选出100首存入南马路小学音像资源库,在每天的“班级歌声”时间内循环播放。为了让教师关注到社团与社团之间的交互性,学校又提出了组织的共振效应问题,很快又衍生出来既有其他社团成员的加盟,又有新成员加入的新组织,如数学学科研究团队“清溪谷”、关注和研究教育琐事的“星星琐”、语文阅读课题组“幸福公社”、德高望重的“五宝教师”、在校内传递亲情的“亲情花”等。这些微组织承办学校的大型活动,组织带领教师研究课改中的热点问题,令全校其他教师心生羡慕,纷纷写申请要求加入社团或要另起门户,而这时的我已变成了一个顾问、参谋和欣赏他们的人。
  在学习型学校里,我们不能忽略的一个问题,就是责任与权利的对等。学校教育实施的主体是教师,所以我们就要向教师授权。为了保障教师社团的自主性,我让各社团教师自己推举出学习能力和工作表现足以服众的人,组成教代会常务组,常务组的工作完全独立运行。同时,请教代会首席、副首席、秘书长三位教师参加校政联席会议。全校所有的重大决策,包括大宗采购和人事变更及评优晋级,都必须经由联席会议讨论决定。我校的教代会常务组有自己的办公室,还有例会制度,在例会中有一项就是审视学校的工作,发表不同的意见。由于我在校内有意凸显质疑机制,所以领导班子的成员,被教代会常务组请去谈话是常有的事,转换了心态的行政领导也会欣然接受质询。
  在多年的组织学习中,我感受到系统思考的最大意义就是整合理性与直觉。近几年来,我和我所领导的南马路小学越来越趋向于安静和简单。我旗帜鲜明地提出,教育要做减法。因为我们大家都生活在这五彩缤纷的世界上,每个人、每个单位都不甘平庸,希望有所建树并得到展示,每个人都习惯做加法,这让我们看起来很盈满,可事实上有些事我们做不好也做不到。我现在经常告诫教师们,南马路小学不要哪朵花都想开,我们供不上那么多的养分,虚劲吹开的花开得多,凋谢得也快。教育不可以做太多观赏性太强的表面文章,我们要把有限的时间用来做遵循教育规律的事。
  (本文由时晓玲、胡方奇整理)
  (本版图片由哈尔滨市南马路小学提供)
  教师感言
  曲训丽:
  我是学校灯火社团召集人、双科尖兵大循环教师、幸福公社社员……如果这样说下去,还可以说出一长串的头衔和职务。在南马路小学,每个教师都特别愿意成为核心,我认为这恰恰是校长管理思想中的独到之处。尽管我们只是小学教师,收入和社会地位都不太高,但是作为赵校长的“兵”,我们感到非常自豪,因为她让“士兵”说话,让每位教师绽放智慧,使我们更具有责任感,让这所学校里的每个人都活出了生命的意义和尊严。
  家长感言
  南华峰:
  记得在孩子步入小学的第一天,赵校长给所有新生的家长开了一个家长会,“从南马路小学毕业的学生都会打下受过良好阅读训练的印迹”,这句话说到了所有家长的心坎上。
  转眼间,我的孩子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三年中,他读了上百本好书,写出了很多让我引以为豪的作文,从唐诗到宋词,连《木兰诗》都能脱口而出,作为家长我心存感激。
  学生感言
  赵世泽:
  我现在是五年级的学生,在南马路小学,我养成了读书的习惯。每到新学期,所有同学都会得到一本“浣书流”专用图书。拿到书后,几乎每个人都想快点读完自己的那本书,然后向同学推荐自己的书,同时交换自己更喜欢的书。我们每个班都成立了班级读书会,开展晨读十分钟、经典诵读等读书活动,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阅读档案。上学期,我们班每人平均读了9本书,阅读总量超过92万字。
  学校每年一度的“樟树儿童读书奖”最受瞩目。每到颁奖典礼那天,学校就像过节一样热闹。获奖的同学会在乐曲声中自豪地走上红地毯,手里高高举起用红丝带打了蝴蝶结的奖品书,脸上满是喜悦,获得亲子读书奖殊荣的家庭更像明星登场光彩照人。
243#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16:45:45 | 只看该作者
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文/朱永新
    很多人说,我们天天不都在读书吗?天天都在看教科书、教辅书。但是,这些并不是我的阅读观所提倡的真正意义上的书,这些书相当于母亲的乳水,对孩子来说很重要,很安全又容易吸收。但如果一个孩子终生都吃母乳,我相信他肯定是一个发育不良的孩子。每个孩子在两三岁之后就要开始自主进食,甚至更早。
  学校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通过最有效率的课堂教育方式,将人类的知识高度集约化、效率化和组织化,在有效的时间内教给我们的孩子,作用就相当于母乳。但教科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原生态的思想。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如果离开了自主阅读,离开了对于人类经典的阅读,就不可能走得很远,精神发育肯定不健全。
  我一直认为学校教育最关键的一点是,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兴趣和能力。如果一个学校将这个问题解决了,主要的教育任务应该说就算完成了。如果一个孩子在十多年的教育历程中,还没有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一旦他离开校园就很容易将书本永远丢弃到一边,这样的教育一定是失败的。相反,一个孩子在学校里成绩虽然普普通通,但对阅读养成了浓厚的兴趣,养成了终生学习和阅读的习惯,他的未来一定会比考高分的孩子走得更远。学校教育不仅要像提供母乳一样给孩子们提供最初的滋养,最重要的是要通过提倡自主阅读让孩子们学会自由飞翔。
  苏联教育思想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了为学生和教师精神成长的书,那就是学校。只要有了书,孩子们就有了阳光,有了成长的空间。苏霍姆林斯基的学校比我们现在很多村小的硬件设施还要差得多,但他每天都要和老师、孩子们一起读书,让孩子们真正走进图书的精彩世界。
  一个人的精神饥饿感是在中小学形成的。古代的士大夫说“三日不读,面目可憎”,这正是精神的饥饿感造成的。人的很多习惯和能力的养成是有关键时期的,在这个时期如果适当地给予刺激,只要一学习就能够掌握。精神饥饿感的形成也有关键时期,一旦错过这个关键时期,再想养成阅读习惯,就很困难了。
  现在,我国学校和学生的图书拥有量是很可怜的,民众阅读相当匮乏。我国每年出版的图书超过30万种,但是户均消费图书只有1.75本。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图书生产国,我们却又是人均阅读量最少的国家之一。
  不仅仅是普通民众,大学生也没有阅读习惯。据复旦大学的一个调查:大学生阅读本专业经典著作的只有15.2%,阅读人文社会科学经典著作的仅有22.8%,阅读专业期刊的只有9.3%,阅读外文文献的更是只有5.2%。而美国的大学生,平均每周阅读量至少是500页。美国大学是怎么上的呢?不是满堂灌,不是学生“课堂上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全忘记”,美国的大学首先是重视阅读,在有了共同语言的前提下再进行接下来的课程,这是建立在阅读基础上的对话。而我们的老师甚至二三十年来都拿着同样的备课稿去给学生们讲课,这被人戏称为“拿着一张教育的旧船票每天重复昨天的故事”。
  没有阅读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很难有阅读的习惯;没有阅读习惯,我们培养的学生就是半成品甚至是废品。面对未来的社会和挑战,他们将很难有完整的精神生活和充实的人生。
  让我们的学校,都成为阅读的天堂吧。
244#
 楼主| 发表于 2013-1-30 22:43:22 | 只看该作者
推动教师读书:一件让世界美丽的事  2012年05月07日  作者:缪志聪 王勇   
  推动教师读书:一件让世界美丽的事
  ——徐州市铜山区构筑教师阅读文化的实践

  2004年,当江苏徐州市铜山区教科所的刘运华与所长商量办一个带着教师们一起读书的“活动”时,她也许没有想到,7年之后,这个读书活动改变了许多教师、校长的生活。

  2012年4月25日,铜山区的教师们穿过成堆的新书,走进“第八届教师读书峰会”现场,听熟悉且睿智的同事们谈读书,现场气氛轻松而又热烈。今年读书峰会的主题是“阅读从‘心’开始”,此时距2005年首届峰会上“人家遛鸟我遛书”的那声笑谈已经过去了7年。

  在这7年里,教师们的文化之旅成就了铜山区的读书时代,也开启了自己斑斓多姿的新生活。从首届“阅读经典,丰富人生”的倡议开始,铜山区的教师阅读实现了由被动到主动、由复制到思想、由个体行为到团队发展、由守望到逐步突破的转变。“以阅读优化知识结构,以阅读丰富精彩人生”成为许多教师的自觉追求。在铜山区,读书已经走过了功利化的阶段,进入重塑“心灵”的文化境界,一个构筑区域教师阅读文化的样本呼之欲出。

  一些被问了许多年的问题也在这里有了答案。如何从职业倦怠走向读书?如何在满足了功利心之后还能读书?“即使功利化的读书,读的过程中还是会产生一种超功利性的价值。这种延伸的东西,就是心境。由心境表现出的态度和体验会朝向周围的一切事物,尤其朝向深层次的阅读。”“火隐于石,非敲不见,泉伏于地,非掘不流。倘无敲掘之者,则亦万古千秋伏于石中、地中而已矣。”刘运华说,教师原本都是读书识字人,当读书峰会承担了“敲掘者”的角色之后,读书就自然而然成为教师们追求幸福的需求,因为“书里有人之为人所需要的共同的东西”。

  阅读从复制走向思想

  打字员王楠,1994年毕业于张集职业高级中学服装班,第二年被分配到张集镇中心小学做打字工作。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徐州姑娘,直到有一天校长对她说:“你不能改变工人的身份,但可以改变自己的水平。不要把自己定位在打字员上,即使做打字员也要做最好的打字员。要打好字先读好书。”
  一切鲜明的变革,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起点。2005年,首届读书峰会举办之后,读书渐成了学校的风尚。王楠开始大量地买书,大量地阅读,工作以外的时间里,无论走着、坐着、站着、躺着,她的包里都装着书,手里总拿着书。她说自己最喜欢“太阳微笑着,望着你的打扮”一类的诗句。

  2006年年底,王楠开通了自己的博客,开始边读边写,把每天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成文字。经过长达5年的坚持,她不仅先后被评选为县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县教师读书先进个人,还和“作家”二字沾了边。徐州的《都市晨报》推出该市的6位女作家,她便是其中之一。如今她的作品不断见诸报刊,其散文集《花栖云端》也已正式出版。

  王楠说打了多年字,现在才找到打字的感觉。感觉之后,是思想。

  不仅是王楠,在铜山区,有一句读书的口号:“教育日新,从教师做起!教师日新,从读书开始!”以读书为起点,铜山区把师德、师魂统统聚拢到这面大旗下,简单而朴实,实在而高雅。据不完全统计,7年来,全区学校新装备供教师阅读的图书达百万元。全区涌现了市、区教师优秀读书个人209人次,教师优秀读书集体20个。

  很多普通教师在书籍的浸润下改变了行走方式,读书成为全区教师群体里最时髦的事。“在工作中,书是我身边的‘特级教师’,时刻给我引航指路;在生活中,书是我呼之即来的‘知心姐妹’,无声地倾听着我的快乐与悲伤。”张集镇中心小学教师张晓静说。

  教师爱上了阅读,也步入了专业成长的快车道。读书之后,教师们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百余位教师获得了各级名优教师、学科带头人称号,十位教师获得了江苏省特级教师等荣誉称号,这对铜山区而言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伴随着阅读,课题研究也蔚然成风。铜山区教科所倡导阅读与研究相结合,推动了更多教师以研究者的姿态关注并着力解决身边的教育实践问题,读书由复制走向了思想。首届“读书峰会”以来,铜山区教师承担的市级以上课题数量大幅度增长,立项级别有了明显提高,其中有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31项,市级课题1270项,先后有5项成果获首届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74项获市优秀个人课题成果奖。

  铜山区教育局局长王慕启说,7年的坚守让“教师读书”成为铜山教育的一个符号,“读书峰会”成为铜山教育的一个品牌,“今天,你读书了吗”已渐渐成为铜山教师的一个日常问候语,“阅读,为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发展。”

  走过几所学校就留下几张书桌

  2005年,铜山首届读书现场会在大许镇实验小学举行。同年10月21日,苏北五市“六有”工程试点工作交流研讨会在张集镇小学中心校召开。这两个镇的小学都以校园文化建设和教师积极向上的精神见长,是当地的文化标杆。

  两所学校都有着远近闻名的“五项规定”,即实施“校长主任再读书工程”,开办“校长论坛”;成立“青年教师杏苑学术沙龙”,每周读一本书,每天写千字文;成立“黑马工作室”,人人做“教育在线”网友;每月每校编一册教育日记,优秀教师编个人专集;读书有奖,先进工作者奖励图书。

  这五项规定,是校长曹玉辉拟订的,并且从大许带到了张集。他说,要让文化精品、经典名作回到学校,要让教书先生回归为读书人,不管你情愿与否,“五项规定”拉着你,推着你,执拗地要把你带进书中。“作为校长,开疆拓土,建楼盖房,固然艰辛,但我以为这还不是最难的。能让老师和你一起读书、一起激动、一起做梦、一起追求,才是难而且重要的。”曹玉辉说。为此,他号召全镇小学把大书柜换成小书架,把阅览室搬到校园里一切合适的场所。

  现在,无论是大许镇实验小学、张集中心小学,还是曹玉辉现任校长的汉王中心小学,都能看到摆放在校园各处的小书架,即使是教学点,也随处都是,学生随时随手都能打开一本书。

  在铜山,还有许多“曹玉辉”。全区20余位校长被评选为市、区优秀读书校长。校长们对读书并没有高深的理论,也没有什么拿过来就能用的办法,但阅读管理的细节却无处不在,促动教师深入地去做实实在在的事情。

  阅读是需要管理的。读书、充电、课改,校长们有意识地鼓励教师成立“阅读共同体”,在共读、共写、共同交流中获得同伴的心理支持。各种形式的读书发展团体在铜山区相当活跃。“春天把我们吵醒了”,就是张集5位青年教师自发组织的一个网络论坛。几位风华正茂的女教师在一起,相互约定只谈工作,不谈别的。她们坦诚相见,一起成长。

  “当阅读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时,双赢产生了。”在铜山区采访时,记者不时听到通过读书而带动教师专业成长的故事。鼓励教师结合课题研究开展阅读,为教师举办相关讲座,要求研究者制订专题读书计划,完成相应的读书笔记和研究任务,成了各校普遍的做法。

  对此,张集镇魏集中学生物教师李世伟深有感触。他有些口吃,刚工作就被安排去负责学校后勤保障。一个偶然的机会,学校安排他替一位休产假的教师代课。第一天上课,他竟被台下几十双明亮的眼睛吓懵了,长长5分钟都没有说出一个字。相当长的一段日子里,他身心疲惫,满腹困惑……最终是阅读点亮了他的心灵,至今,李老师仍清晰地记得那本引领他走出沼泽的书籍《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与书相拥的日子,他积极参与、主持了“九五”、“十五”、“十一五”省、市级课题研究。如今他不但每天能自信地走上讲台,还被聘为县教研室兼职教研员、县教科所兼职科研员,读书、教书、科研三项事业相得益彰。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

  “不知从哪天起,作为教师的我们感觉像一根正被榨汁的甘蔗,越来越空虚,甚至惊讶地发现自己知道的东西很多时候不如学生,惊讶自己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变得面容沧桑,步履彷徨,心灵麻木。终于有一天,我们幡然醒悟——”2005年,铜山区教育局局长王慕启曾以一句“用阅读支撑我们的生命”号召教师读书。2012年,这句话走进了教师们的“心”里。

  读书的姿态应该是怎样的?张集中心小学的一位老师告诉记者,她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靠着床头,捧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静静地看,漫漫地思索。不必把盏执酒,不必红袖添香,只要夜深人静,有一个纯属个人的空间,便可以同书共神与物游。

  在铜山区的教师群体里,阅读,已经成为一种生活。这种生活正使得这样的读书姿态开始装点成千上百个教师家庭,如夜灯下呼吸一样美丽自然。2009年以前,李雪玲的生活很单调,每天的课余时间便是与同事或者邻居闲聊。就在那年的7月,她与校领导之间有了一个约定:坚持读书,每天写博客,即使只写一句话,也要每天写。于是,生活开始改变。英国作家王尔德曾说过:“起初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李雪玲渐渐习惯了读书,每天晚上吃完饭,就不由自主地在电脑旁敲击几下。在她的影响下,晚上整个家庭就常常在静静地阅读中度过,恬静而美好。

  读书之于教师,往往开始于写论文、评职称、评先进。“但是一本本读过来,读书的数量累积到一定程度之后,忽然地就有一个质的飞跃,不再满足于读专业书,不再为了写论文,就是想读而已。”刘运华说,如果有什么能使读书活动长久坚持下去,那就是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假如有一天没有了读书峰会,相信也会有很多教师读书,他们的读书应该是兴趣使然、习惯使然。”

  走到第八个年头的读书之旅,对于铜山区的教师来说,已经成为对文化的一种渴望,对精神的一种追求。读书不再是一件呆板、严肃、枯燥、乏味的事情,而成了教师的本能行为。走出教书“只为稻粮谋”的狭窄视野,以昂然的心态工作,以诗意的情怀生活,这无不得益于读书。

  “专业的书籍可读,人文的书籍提倡,不管是整卷地啃读,还是闲适地漫读,只要有益于你的身心,能丰富你的认知,提高你的效率,就是最好的读书。”4月25日,在铜山区第八届读书峰会现场,王慕启不再提及利用阅读指引教师专业化成长,而是更多地鼓励教师凭着感觉阅读,自主地进行阅读,“读起来,读进去,再读出来”,真正进入阅读的自由境界,建立起“心”的文化。

  这是一个标志,也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从2005年至2012年,铜山区的读书峰会从“实用主义”迈向了“人本主义”。未来,在阅读中守望。



245#
 楼主| 发表于 2013-2-9 14:57:44 | 只看该作者
要重视教师的精神成长
  ■王芳  
  教育形势的改变和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在基本解决了教师量的问题之后,对教师工作的研究重点转向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师成长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人们在把教师成长重点聚集在加快教育观念和知识结构更新、掌握教育研究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等方面的同时,教师成长过程中的人文教育问题却往往被忽略,教师的职业成长面临人文危机。
  教师成长应该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加以考量。硬件是指教师的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成长反思、教育研究方法、教育技术等内容,这些可以通过指导和训练得以快速提升;软件则是指教师的精神世界和受之影响的人格、信念等,这些一般较为稳定,需要花大力气进行改变。教师若想获得真正的成长,硬件和软件的升级改造缺一不可。如果只重视单纯的硬件提升,不重视教师的精神成长和精神家园的归属,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教师成长。看看现在很多地方,教师待遇不断上升、社会地位不断提高,但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却日益严重就是印证。
  教师的精神成长是指教师在职业生涯中追求自己作为教师的人生价值、享受幸福与成功的一种成长。根据这个定义,教师要想获得精神成长,除了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应构建一系列有利于教师精神成长平台之外,更重要的是自我主观精神世界的改造与提高。
  教师要以职业幸福作为精神成长的根本。现在的教师,面对错综复杂的教育情境和社会大环境,不可避免地经常陷入多种思想矛盾的冲突之中。如,衡量成功指标的庸俗化(地位、金钱等)与职业成功的不可简单量化性和崇高性的矛盾,在教书育人与应试教育中游走权衡的冲突等。对此,教师要承认这些客观现实的存在,通过统合自己的认识,达成认知的协调性,这样才能取得情感上的和谐,获得精神世界的平和直至精神的成长。心理学家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论认为,个人发现自己有两个认知彼此不能调和一致时,就会形成一种内在的动机作用,促使个人放弃或改变认知之一,借以消除冲突,恢复调和一致的心态。孟子在《孟子·告子上》中的“生死取义”就是一个例证。教育专家提出,教师应该获得常人的幸福,更应该获得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带给教师的特殊幸福,即精神世界的幸福。如果广大教师能持有这一观点,那么,当面对教育教学中暂时遇到的困境时,就可以做到正确取舍。
  教师要以教育哲学作为精神成长的思考工具。教育知名学者石中英教授认为,教育哲学素养的欠缺对一个教师的影响是巨大的。在他的《教育哲学导论》序论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个肤浅的教育工作者,可能是好的教育工作者,也可能是坏的教育工作者——但好也好得有限,而坏则每况愈下。”教育哲学素养欠缺会产生问题教师、问题教育,具体表现在,教师失去反思意识,沦为纯粹的教育工具,成为一个被动地、消极地执行命令的教育者。众所周知,沦为工具的教育者根本不会考虑到精神成长这个深层次的内容。因此,教师要用教育哲学这个工具武装自己,实现自我精神成长。
  教师要以职业价值为精神成长引航。教师职业价值的特殊性,不仅在于他是人类知识传承的传递者,更在于他以自身形象去塑造学生,引领生命成长。因此,教师在精神成长方面,就必须以职业价值作为导向,以树立自己的健全人格为重要目标。只有在认清自己的职业价值之后,他才会以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学生观去指导学生的成长。
  (作者为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讲师,博士)

246#
 楼主| 发表于 2013-3-10 08:48:52 | 只看该作者
祝福福州“1+1”读书会六周年
文/张文质
这次的纪念活动也有点奇怪,它取的不是大家一般会选取逢五逢十做活动的习例,原因其实很简单,五周年时我们忘了这档事,再等到十周年,时间又太久了,择日不如撞日,就选六周年吧,六六大顺,做一个“分享与自我鼓励”的仪式。
读书会开始之日,我就知道所谓的读书热情往往是经受不住时间考验的,我首先主张规模要小,小到十五人左右:便于召集,便于面对面交流,便于面对面交流时每一个人都能说上话,其实规模小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彼此更容易产生“助益性”的影响,有助于某种团队的氛围形成。
同时我还希望这个读书会完全是自愿者的集合,不特别邀请谁,不勉强人,没有任何的纪律,除了为大家服务的召集人外,没有任何领导,没有任何组织形式,一切全凭个人的选择。
因此,它的活动完全也是AA制的,除了有时候借用学校、机构的会议室之外,所有费用一律AA制,就是请了某个名家来做导读,讲座也一律“公益”,当然我们事先都对受邀者做出了说明。
这是“低调开张、高调坚持”的读书活动,六年下来,读书不断,活动不断,人员的流动也不断,一路坚持下来的至少还有一个召集人和其他若干伙伴。有人走了,就走了,有人走了,又回来,有的人后来来了,一直还没走。
无论参与多久,想必都会有些收获,有的收获智慧,有的收获信心,有的收获友情与爱情,还有的收获陪伴,每次聚会也成为一种念想。
六年下来,如果要总结一下心得,我要说的大概有这些:
1.活动的召集人,十分重要,他一定要是一个一条路走到黑的铁杆分子,不管情况千变万化,他都只做一件事:继续做召集人。笨的人才能做持久的事。
2.对读书活动,可以“有信念”而“无目标”,读书就是为己之学,就是一种生活,就是一种分享方式,订太多目标,求太多目的,其实也靠不住。
3.来的就是读书人,我们既希望有更多同道,增加一些读书人口,但也不求人,不勉强人,一切顺其自然,这样也就更能心平气和、自得其乐。
4.读书还是要与生活、工作、研究相结合,以促进每个人的身心灵成长为务,所谓“共同研究,各自发展”,所谓自我形塑、自我变革,仍然是一种美好的可能。


献给“1+1读书俱乐部”六周年的祝福词
陈文芳
我愿意无条件信任我的那些阅读上的朋友,而他们也着实都是值得托付信任的人。
尽管每个人都被私人的、繁复的日常生活羁绊着,但是,我们每个月都拥有两个小时专门聚会的时间。
我热爱这样的相聚。
最早的时候,我总是心怀宏愿,以为阅读了,人的思想和行动就会有天翻地覆的改变。所以我经常会为读到一个精彩绝伦的观点而暗自庆幸,以为这就是上帝赐给我的金钥匙,而通往人生的光明大道已经开启。
多年之后,我才意识到,那一把把从我面前一晃而过的金灿灿的钥匙实际上是阅读入门者常有的一种幻觉。一个人在书中遇到的每一个看似绝妙的观点、通透的道理,都只是落在漫漫人生长河中的一滴水。你要小心呵护它,不停地回头观望,才能保证它融进你的生命。哪怕一个小小的闪失,它也可能迅速离你而去,重新回到它的虚无当中。
我相信热爱阅读的人会变得更加勇敢,因为你必须面对无穷无尽的丧失,你用心记下的那些心仪的词句、震撼过你心灵的对白,一行接着一行,一段接着一段,离你而去。你慨叹,甚至对自己的能力愤怒起来。
但唯一能够补救的,就是重新拾起那本书。——呀!重读一本书需要多大的勇气啊!
但我忍不住要透露的是:当你重读一本书到第五遍的时候,你所有过去曾在此书上付出的勇气,都会加倍回返到你的身体里。
我也相信热爱阅读的人是怀持信念的人。我看重的并非改变思想提升自我的信念,我看重的是生活的信念。一个人愿意到书中去觅寻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眼界、不同的人生,他总是可以在庸常的生活中创造一缕新鲜的味道。
怀持信念的人,在生活中就会有更积极的行动力。比如面对苦难的时候,他内心涌动着沉重的悲悯,脚步却依然稳稳向前进。在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里,可以拿来倾诉的苦难已经足够多了,而大多数人对待苦难的态度又是如此敷衍(苦难实在太多了),以致苦难事件本身渐渐被减缩成一个谈资,一条消息。
丧失对苦难的敬畏之心的讨论,最大的恶果就是把群体带入麻木的深渊。
而热爱阅读的人,总是能在最大程度上抵抗这种像病毒一样滋生、蔓延的麻木心态的侵袭,我们在阅读中所遇到的多元的视角、态度、见解、情感、人生,即便不能融入我们的身体,也能够像过去的胶片电影一样在我们脑海演绎,让我们在清风拂面、灯光闪烁的暗夜忽然照见自己的灵魂。
我写下的这些文字,也是献给“1+1读书俱乐部”六周年的生日祝福。
而我最迫不及待的要告诉你的是:我也是这个坚持了六年的读书团队中的一员。
247#
 楼主| 发表于 2013-3-11 21:12:47 | 只看该作者
分享与自我鼓励:福州“1+1读书俱乐部”6周年

文/张文质

http://xnjyw.5d6d.net/thread-59378-1-2.html

2007.2~2013.2
福州“1+1读书俱乐部”6周年

一、6年,31本书,650多篇读书笔记
1.[美] 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
2. [日] 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
3.张文质《幻想之眼》
4.刘良华《教育自传》
5.[意]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
6.钱理群《我的精神自传》
7.[德]卡尔.威特《卡尔.威特的教育》
8.李茂《在与众不同的教室里》
9.张文质《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
10.[美]罗杰斯《个人形成论》     
11.张文质《父母改变 孩子改变》
12.刘良华《新父母学校》
13.[美]杜威《杜威教育名篇》   
14.肖川《教师的幸福人生和专业成长》
15.陶行知《陶行知教育名篇》
16.[美]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
17.柳夕浪《教师研究的意蕴》
18. [印] 克里希那穆提《克里希那穆提精选集》
19.李崇建《没有围墙的学校》
20.吴非《致青年教师》
21.梁卫星《成人之美兮》
22.张文质《孩子是父母最大的事业》
23.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24.[美]莫提默•J•艾德勒,[美]查尔斯•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
25.南桥《知识不是力量》
26. [英]艾伦•麦克法兰《给莉莉的信》
27.张文质、陈开玖主编《女教师的生命之爱》
28.张文质《书如何拯救生活》
29.余文森《一位教育学教授的听课评课与教学断想》
30. [美] 约翰﹒I﹒古得莱得《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
31.齐邦媛《巨流河》

二、26次月谈会
1.2007年2月10日福州“1+1读书俱乐部”在福建师大附中“开班”,余岱宗博士导读了美国著名教师培训专家帕克•帕尔默的《教学的勇气――漫步教师的心灵》。
2.“1+1读书俱乐部”成员再聚格致中学鼓山校区畅谈读《教学勇气》的体会和感受。
3.2007年4月29日晚在福建省电化教育馆7楼由张文质老师导读《静悄悄的革命》。
4.2007年6月9日,读书会成员共聚秀丽美妙的西湖畔的易安居。
5.2007年7月5日,戴耘教授为读书俱乐部作题为《理解儿童与小学教育的使命》的报告。
6.2007年7月30日上午,在福州市教育学院开展《幻想之眼》月读会。
7.2007年10月6日,在张文质老师的办公室举行刘良华《教育自传》读书交流会。
8.2007年11月25日,读书俱乐部到闽侯白沙读书摘桔,在闽侯白沙中心小学开展了《童年的秘密》月谈会。
9.2007年11月11日下午,全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先生在福建省电教馆为“1+1读书俱乐部”作题为《我理想中的教育和中小学老师》的讲座。
10.2008年1月14日晚上,在福建省电化教育馆7楼会议室,完成了《童年的秘密》一书的终结讨论,并作了《我的精神自传》一书的导读和对2008年“1+1读书俱乐部”发展前景的畅想。
11.2008年3月22日在时代中学高中部阅览室,读书俱乐部围绕钱理群的《我的精神自传》开展了主题为“寻找每一个人的精神发展之路”的月谈会。
12.2008年4月29日晚上,地点福建省电化教育馆7楼会议室,曾在1997年引燃中学语文教育大讨论的“炮轰手”王丽与读书俱乐部成员面对面交流,并作了《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的专题讲座。
13.2008年7月24日下午4:00在福建省电化教育馆7楼会议室,读书俱乐部围绕着《卡尔.威特的教育》开展了主题为“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家庭教育?”的读后感交流。
14.2008年9月6日上午,读书俱乐部成员齐聚福州市井大小学,共读共讨论《在与众不同的教室里》。
15.2008年11月23日上午,“光荣与梦想1+1”读书俱乐部的老师们和福州“1+1读书俱乐部”的老师们携手相聚在依山伴水、环境优美的福建师大文博附中。在师大附中李华老师的主持下,已经阅读了《在与众不同的教室里——8位美国当代名师的精神档案》的老师们围绕该书交流了各自的读书心得并对相关的教育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
16.2009年3月1日(周天)下午2:30,读书俱乐部在福建省电化教育馆7楼会议室继续研讨罗杰斯《个人形成论》,本次研讨主题为:罗杰斯理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运用思考。
17.2009年6月14日晚7:00,读书俱乐部在北江滨公园望龙台一起分享、漫谈张文质的《父母改变孩子改变》和刘良华的《新父母学校》。
18.2009年7月26日(周天)上午9:00,读书俱乐部成员来到格致中学(福州市法海路41号)举行读书研讨活动,本次研讨的主题包括:①讲述你自己或者你身边成功的家庭教育的美好故事,让大家分享教育之美;②谈谈近期自己博客写作和读书的计划(这是张文质老师特别定的题)。
19.2010年7月3日下午,读书俱乐部成员齐聚福建省电化教育馆7楼会议室,共同聆听张文质老师导读《世界是平的》一书。
20.2011年2月11日下午,在福建教育出版社多功能厅举办了“延续美好——福州1+1读书俱乐部成立四周年座谈会”。
21.2011年9月11日上午在福建省电化教育馆7楼会议室共读《孩子是父母最大的事业》。
22.2011年10月9日上午,台北教育大学教授张世宗在福州温泉小学作主题为“创意乐育.游艺学习”的讲座,部分读书俱乐部成员参与了本次活动。
23.2012年8月6日下午4:00,读书俱乐部在鼓楼区冠亚美食街5-03别墅“罗马之恋”咖啡厅共读《女教师的生命之爱》和《书如何拯救生活》。
24.2012年10月7日下午3:00,读书俱乐部在青年会微培咖啡工厂读余文森《一位教育学教授的听课评课与教学断想》。
25.2012年12月14日(周日)下午3:00,读书俱乐部在金山尤溪洲桥头红星国际对面的“米萝咖啡”共读《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
26.2013年1月24日(周四)下午3:00,在福建师大附中教工之家,读书俱乐部继续共研读≪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第一、二章,并进行了≪巨流河≫一书的导读。

三、21次在线讨论
1.2007年3月2日晚7:30在线讨论:直面教师的心灵――《教学勇气》初读。
2.2007年3月30日晚上7:30在线讨论:我们教育生命的关键词――《教学勇气》再读。
3.2007年5月24日晚上7:30生命化教育博客在线讨论:从《静悄悄的革命》到“静悄悄的变革行动”。
4.2007年10月12、13日在线讨论:《教育自传》传递了什么给你?
5.2008年5月30日在线讨论:由《卡尔・威特的教育》想到我们应该怎样教育孩子?
6.2008年 10月4、5日晚上7:00-10:00在线研讨:①当下我们怎样做教师,当下我们做怎样的教师?②作为教师的你有什么“与众不同”的想法和做法同朋友们分享?③读了《在与众不同教室里》一书后,你最感兴趣的句子、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7.2009年1月19日晚在线研讨:“从个人的角度说话——罗杰斯《个人形成论》读后感交流”。研讨方向:①学习罗杰斯关注自己,“从个人的角度说话”,谈谈你是怎样的一个人?②罗杰斯特别提倡“助益性人际关系”,结合自己的感悟谈谈你如何理解“助益性”,你已经或者打算与他人(包括学生、家长、同事、朋友、家人等等)建立怎样的助益性关系?③你理解的“真诚透明”的教师应该是什么样的?
8.2009年5月6日晚应“1+1读书俱乐部”邀请,刘良华老师作客“1+1读书俱乐部”博客,在线为我们导读《新父母学校》。
9.2009年12月30日晚上7:00岁末网研:让我们为自己的成长“买单”——盘点《杜威教育名篇》。研讨的主题是:杜威教育思想对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启迪以及你读的过程中的困惑是什么?
10.2010年1月29日、30日晚上7:00—10:00进行《教师幸福人生和专业成长》一书的第一次网络研讨。
11.2010年3月5日晚上7:00-10:00在线研讨:你的“教育之桶”里的水到底有多少?
12.2010年4月23日晚上7:00-10:00在线研讨: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谈你更赞成杜威的“教育即生活”还是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
13.2010年6月25日晚上7:00-10:00在线研讨:走在“教学做合一”到“生活与民主教育”的路上。
14.2010年7月30日晚上7:00-10:00 在线研讨:当代教师各版本的特征是什么,你属于哪个版本?
15.2010年12月31日晚8:00《教师研究的意蕴》一书第一次网络研讨:教师研究怎样保持原生态表达?
16.2011年1月15日晚20:00-22:00《教师研究的意蕴》一书第二次网络研讨:教师的研究与教授的研究,有区别吗?相互间是什么关系?
17.2011年1月我们共读的书是江湖一刀推荐的《克里希那穆提精选集》。2011年1月23日晚20:00对此书做了一次在线研讨。
18.2011年5月6、7日晚20:00-22:00在线研讨《体制外的学习天空:没有围墙的学校》。
19.2012年2月28、29日晚7:00在线研讨:如何阅读一本书?
20.2012年4月23日在线研讨:你能不能做得比美国教师更好?
21.2012年10月31日晚上7:00在线研讨:课堂的精彩在哪里?

四、其它
受福州“1+1 读书俱乐部”的影响和启发,全国各地多所中小学如福建师大附中、福州时代中学、福州格致中学、福州格致中学鼓山校区、福州屏东中学、福州井大小学、福州康桥中学、福建师大文博附中、福州三中金山校区、晋江市和森道学校、湖北咸宁市、厦门同安进修校附小、江苏南通二甲中学、江苏苏州高新区枫桥实验小学等都相继成立了教师或学生的“1+1读书俱乐部”,南北遥相呼应,一起读书。《中国教育报》《海峡教育报》《海峡消费报》等媒体对“1+1 读书俱乐部”都做了专题报道,其中《海峡教育报》2007年3月22日以《在学习中与学生共同成长——福州教师组建“自助式”读书俱乐部》为题对李华做了专访。2007年11月22日出刊的《海峡消费报》以《福州1+1读书沙龙“低调开张,高调坚持”》为题,对“1+1读书俱乐部”作了报道。《中国教育报》2007年12月27 日以《读书:改变你精神世界的分子结构――“1+1>2”的民间读书沙龙侧记》专题介绍了福州“1+1读书俱乐部”的读书活动;2012年8月30日,《中国教育报》在采写教师假期阅读状况的长文《从书里看见的风景》中报道了福州“1+1读书俱乐部”2012年7月2日的读书会实录。

更多精彩阅读笔记、活动记录,请——
登录“1+1读书俱乐部”博客:www.edu11.net/?136
关注“1+1读书俱乐部”新浪微博:1十1教师读书俱乐部
◇高调坚持◇


福州1+1读书沙龙:“低调开张,高调坚持”

第二届福州读书月高调落幕。闽都大讲坛、乡学讲习所、国学讲堂、新知讲坛、少儿蒙学学堂,上百场各类讲座据说吸引了近10万市民参加,我们似乎正迎来一个全民读书热。
但,一次“体制外的读书活动”,钱理群让我们反思,读书作为一次个人化的关于心灵智慧增长的需要,绝非“读书节”的热闹表演和读经做戏。
我们发现,与时下百家讲坛引领大众读书热潮的那种热闹和喧嚣相反,小众化的私人化的读书活动,悄悄在城市的街巷里弄蔓延,很有十九世纪法国巴黎沙龙文化的味道———按照法国的情况,沙龙是中产阶层高雅文化消费的产物。
时下中国批量生产的中产阶层,终于在浮躁的社会之下慢慢找到了精神出口的生活方式。

■专题策划:高立新                ■文图:本报记者 林长生

钱理群:“谁都说读书,是一种热闹而已”
“今天有幸第一次面对面聆听钱理群先生的雄谈阔论,突然就想起孔庆东说的,他不敢坐得离钱老太近,感觉自己被洗脑一般。”11月11日深夜,“减字白水”在自己的博客“春天的微笑”里写下了《钱理群,仰望星空》,表达自己听到钱理群为福州1+1读书俱乐部讲演后的震动。
用钱理群自己的话说,这是一次“体制外的读书活动”。
钱理群说,读书是个人化的活动,是关于心灵智慧增长的需要,不是“读书节”的热闹表演和读经做戏。
从梭罗《瓦尔登湖》、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到陀斯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兄弟》,钱理群充满激情地演讲,“年轻是美丽的,瓦尔登湖的黎明和澄澈是美好的,让生命不断保留在新生的状态”。
11月11日下午,钱理群“悄悄地”跑到福州1+1读书俱乐部的沙龙,跟他的仰慕者———参加沙龙的47个“粉丝”进行深度交流。参加沙龙的不少是福州的老师,因此钱老有针对性地告诉老师们,现在的校园是有大楼没文化,要“牵着中学生的手,引导他们到世界巨匠的身边”,并很抒情地说:“只为这一瞬间,我作为成人,作为教师,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无怨无悔。”对于培养人的精神生活,他说,教育的主要手段就是引导读书,人有平面的生活,更要有超越时空的精神生活,平面的物质生活是狭窄的,通过读书可以打破。所以他倡导经典阅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读书能和托尔斯泰、安徒生等大师对话,这是很美妙的事情。
针对百家讲坛引发的大众读书热潮,11月11日下午,钱理群向本报记者表示,读书是个人化的活动,社会上热闹的读书和读经只是鲁迅说的“做戏”,是“文字游戏”,真正的读书是私密的,要深入文本和心灵。
“读书确实一种个人行为,像托尔斯泰就特别讨厌莎士比亚,每个人的选择和志趣有差别,但这不矛盾,无损于二者的伟大和作品的经典性。但另一方面,社会上提倡读书,往往变成鲁迅先生说的做戏,是做给别人看的,不是真正的读书。谁都说读书,是一种热闹而已。”钱理群说,读经也是,这现象是“荒谬”的。
沙龙原定于17:30结束,但现场气氛太过活跃,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一个多小时,天已经黑了,主持人心疼钱老,不得不强行喊“停”。

一个私人性质的读书俱乐部能邀请到钱理群、孙绍振等知名学者的“开讲”
福州1+1读书沙龙“低调开张,高调坚持”
中国人读书的情况是平均每人每年0.41本,与以色列相差一百多倍,而这不到半本书中,你看到的很多人读的根本不算“书”,课本、教辅,为考公务员或评专业职称而读书,带着浓厚实用主义和功利色彩的读书,没有愉悦可言,根本无关灵魂,称不上读书。所以如果说有人组织一个沙龙,坚持每月读一本书,而这个私人小团体在自愿的基础上能坚持下来,还在慢慢长大,算不算对浮躁社会的一种安慰?福州“1+1读书俱乐部”算得上这样一个“另类”。
新娘爱读书,婚后第一日,抛弃老公,忘记同学会
福州小学教师“裙角飞扬”说,生命中最紧张的时刻,一是10月5日晚举行结婚大礼,“牵着爸爸的手被交到亲爱的他的手上”,二就是第二天(10月6日)下午的台风天气中,带着喜糖参加福州“1+1读书俱乐部”这个熟悉的“家庭”。
“裙角飞扬”这个年轻可爱的新娘对记者说,她那段时间因为准备婚礼,特别忙,书读得不透,心里就觉得“非去俱乐部读书不可”。不巧的是,10月6日那天是她初中同学10周年聚会,她既然能撂下新婚良辰,也就狠心撇下了同学聚会。那天的读书交流持续到晚上8时左右,期间同学们拼命发短信给她,一直等了她7个小时。而整个读书活动中,她只觉得“心里很静,无意间就忽略了还有一个同学聚会”。
采访中,福州“1+1读书俱乐部”的成员向记者表示:“读书的时候生命最真实。”在不少人的回忆中,几乎都有这么一个镜头:风雨中读书,鲜花和笑脸。
风雨中的沙龙
这是一个包括教师、学者、作家、公务员等在内自发组成的15人团体,核心人物张文质被称为“班主任”,发起人李华叫做“班长”。这个团体不但年龄和知识层面各异,有许多可以互相学习的地方,让他们更开心的是,不时有意想不到的人来参加“俱乐部”,钱理群福州行就是一例。
这次国庆长假的活动前,永定一中的书记旺旺打电话给李华,说要到福州参加他们的读书会,结果,超强台风“罗莎”在这个时候也跑来凑热闹。6日早上7:20,旺旺依然登上了开往福州的大巴车,风雨无阻地从几百公里外赶来,顶着肆虐台风,苦熬6个小时,跑几百公里,就为了来福州参加俱乐部读书沙龙,然后,连夜坐大巴回龙岩。
同样冒雨来回的还有闽侯的幽谷筝鸣、少白和一掬春老师。其中一掬春是特地赶到现场,申请加入读书俱乐部成为新成员的。
说起这次聚会,不能不说俱乐部的才女红姐,她病得几乎不能走路不能坐椅子,医生建议卧床三个月。她还特地摸着上网留言,请假,还忐忑不安,发短信问:“是不是就我一人缺席?大家都好吧!”她是沙龙里读书笔记写得最多的人,有一篇文字还是她在10月5日晚上请假后接近22时写完的。
非常凑巧的是,几乎每一次俱乐部的聚会,真的都是在风风雨雨中度过,难怪“1+1读书俱乐部”“秘书长”李华的博客名字就叫“风雨中的美丽”。据她回忆,只有两次读书天气例外地晴朗,一次是彭清亮从四川赶来福州参加的那次,福州的天气好晴朗,像他的名字“清清亮亮”,没风没雨;另外就是最近这次,11月11日大师钱理群来访,福州天气好得让人嫉妒。
一个帖子发起的读书俱乐部
俱乐部成立那天也下了雨,2007年2月10日,凌晨福州下了第一场春雨,张文质在黑暗中醒来,今天,福州“1+1读书俱乐部”开班了。
就在几天前,福州学者张文质受华南师大教授刘良华之邀,参加推荐“教师阅读书目”,大家目的是推荐“愿意读、应该读、准备读”的书目。讨论中,福建师大附中的李华老师提出在福州成立“自助式”读书俱乐部活动,书目自订、经费自理、自主参与。张文质、李华一商量,两人最后把俱乐部定名为“1+1读书俱乐部”,一个月读一本书,一个月开展一次读书活动,通过读书影响一个朋友、一个孩子、一个家庭、一个班级、一所学校。李华担任“1+1读书俱乐部”秘书长。
读书俱乐部最早由李华发起,因此第一次开班放在她学校的图书馆进行。
年轻漂亮的中学副校长茉莉,早早开车到温泉公园附近的张文质家接人。茉莉表达了一个愿望,她的学校也建起了读书俱乐部,希望第二次活动能在她那儿举行。车到师大附中时,茉莉发现早行人、水心和小小云儿等都已在门口等候开班了。
开班那天,福建师大的余岱宗博士主讲读书俱乐部要读的第一本书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的心灵》。所有人都把手机关了,在时间的荒漠外做灵魂的遨游。
小小俱乐部热遍全国
用张文质的话说,“1+1读书俱乐部”是“低调开张,高调坚持”,在快乐、期待、紧张、劳累、鼓励与批评中读完了《教学勇气》和《静悄悄的革命》。开始时,有抱怨、叫苦,也有逃学,但没有人退学。
凭借着组织者的影响和魅力,前后有大学教授黄克剑、余岱宗、林绍敏、孙绍振、钱理群等义务来讲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戴耘教授也曾顺道来作报告。大师的出手,让读书俱乐部的成员们有“胜读十年书”的感慨。
一个私人性质的俱乐部,出人意料地火爆了。福建教育出版社的书刊编辑也来参加了,四川的老师特地赶来福州会见读友,永定、长乐、闽侯等县市不时有人赶来参加。
一个人一个月读一本书,三个月后,俱乐部一统计,成就不小:组织三次导读,三次月谈会,三次在线专题讨论,参加者写了读书笔记107篇,部分作品在《福建论坛》、《明日教育论坛》和《慢教育》上刊出。
更厉害的是,福州沙龙影响遍及全国,福州“1+1读书俱乐部”从年初发起到现在,催生了不少地方的“1+1读书俱乐部”,浙江、南京、湖北、深圳、山东、河南等地都有热心读者成立了“1+1读书俱乐部”,所有的“1+1读书俱乐部”都是平行的,没有隶属关系,有时候会互通有无互相客串。
在“1+1读书俱乐部”的博客页面,有毕淑敏的一段话:“日子一天一天地走,书要一页一页地读,清风朗月水滴石穿,一年几年一辈子地读下去。书就像微波,从内到外震荡着我们的心,徐徐地加热,精神分子的结构就改变了、成熟了,书的效力就凸现出来了。”

(节选自2007年11月22日《海峡消费报》的长篇报道《文化沙龙悄然流行》)


读书:改变你精神世界的分子结构
——“1+1>2”的民间读书沙龙侧记

■张文质

【理念推荐】读书是为己之学——“1+1读书俱乐部”阅读理念
■读书仍然是“为己之学”,也正是“为己”,阅读会帮助我们获知教育的复杂与艰难,获知生命的精微与丰富。
■阅读使我们更乐于肯定自己的生活,肯定自己静思冥想的意义。
■阅读也可以使我们的人生变得既清澈又更加扑朔迷离。我在阅读中所产生的幻觉,孤独,在很多时候有助于你澄清对生命的迷误,它还能帮助你获得对简朴生活的肯定。
■孤独中的读和写,是一条细小的溪流,它不会有壮观的声势,却也不坏,它是一种我们比较习惯的俗套中的自我坚持,是一次又一次关于“意义”的低声问讯。
■潜入阅读。我时常想找到自己,其实也是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表现方式,找到并确定自己对生活的诸多放弃。
■它是一种两相对照,当你阅读时你同时进入的是对自己生活的审视,而在你具体生活中也始终有一个“价值背景”,“伟大事物的魅力”影响着我们。
■当我阅读,不断与生命照面,阅读常常也就是重温和进一步的确认。当你不读书时,你并不是另外一个人。你仍然是对不读书有负疚感的同一个人。

【事件回放】
低调开张的读书会
2007年1月23日晚。生命化教育群组每周一次的网络在线讨论。本次讨论的主题是推荐自己“愿意读、应该读、准备读”的“教师阅读书目”。在讨论过程中,福建师大附中的李华老师建议我在福州成立一个“自助式”的读书俱乐部。所谓“自助”,即“书目自订、经费自理、自主参与”。之前,在多次组织开展在线讨论过程中,我间或闪过这样的念头,此刻一经触动,当即在博客上做出呼应。次日一早,李老师即到我办公室商量此事。我们决定马上就开始这项读书行动,同时决定把俱乐部命名为“1+1读书俱乐部”,也就是每个人建一个教育博客,每个月读一本书,每个月开展一次“1+1”的读书活动(第一次为领书、导读,第二次为专题讨论),通过读书影响一个朋友、一个孩子、一个家庭、一个班级、一所学校……
接下来的几天,我在博客上推出了两篇相关文章:“我推荐的几本书”、“中小学教师阅读推荐书目(修订中)”。同时,我提议读书俱乐部成员阅读的第一本书为著名教师培训专家帕克•帕尔默教授的《教学勇气》。另一边,李华迅速在网上组建起“1+1读书俱乐部”的博客,并在网上推出“成员联系卡”。为了有效地运作起来,同时便于面对面交流,“1+1读书俱乐部”只接纳福州地区的博友,且成员控制在20人左右(小学、初中、高中各6——7人)。
2007年1月29日,成员接纳完毕。
其间,我写了对俱乐部成员的五点建议:放弃原来意义上的“阅读是为了写论文”的念头,真正进入文本阅读;多做记录,抄录美妙的句子,多跟自己对话,多一些自言自语,多一些读白;在阅读过程中更多地联想、回忆;通过阅读反思自己的生活与观察,回到自己的教学,直面各种困难;写一些心得,更多地与博友进行交流。从而进入自我审查,进而自我肯定。
2007年2月10日上午,“1+1读书俱乐部”正式开班了。
读书俱乐部是由李华老师提议的,因此第一次开班的读书活动在她所在学校的图书馆里进行。我和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的余岱宗博士分别给学员做了导读。
在快乐、期待、紧张、劳累、鼓励与批评中,读书俱乐部成员已读完了《教学勇气》、《静悄悄的革命》、《幻想之眼》、《教育自传》、《童年的秘密》。开始时,有抱怨的、叫苦的,也有“逃学”的,但没有一个人退学,因为正如许多成员所感慨的,“读书的时候生命最真实”、“在阅读中我发现自己变得细腻、柔顺多了”。值得一提的是,成员“裙角飞扬”(博客名)婚后第一日,抛下老公,忘记同学会,不顾台风肆虐,带着喜糖参加读书沙龙。事情是这样的,“裙角飞扬”这个年轻可爱的新娘那段时间因为准备婚礼,特别忙,书读得不透,但为了再去见“传说中的张老师、师傅花仙子和尊敬的快乐天使”,也为了听听大家如何解读刘良华老师的《教育自传》,就有了“非去俱乐部分享读书感受不可”的决定,而巧的是当天是她初中同学10周年聚会,她既然能撂下新婚良辰,也就狠心撇下同学聚会。那天的交流持续到晚上20时左右,而同学拼命发短信,等了她7个小时。整个读书活动中,她只是觉得“心里很静,无意间就忽略了还有一个同学聚会”。这段佳话在成员间久久流传着,无意中成了读书俱乐部为何如此“迷恋人”的注释之一。
就这样,读书俱乐部低调开张,摸索着阅读,且高调坚持起来了!
“美好”目不暇接
小小的一个民间读书俱乐部,在浮躁和功利的人们看来,或许是一个“没多少用”的“另类”组织,但对俱乐部的每个成员来说,太多想不到的美好被定格在记忆中。
俱乐部开张不久,“多情的边水临”与“美丽的水心”邂逅了,他们心有灵犀一点通,几次活动过后,爱的火花擦亮并温暖着彼此的心灵,从此,他们心甘情愿地互为对方幸福的“俘虏”。西湖月夜下的水心桥见证了他们的爱情,俱乐部的所有成员对他们的浪漫故事津津乐道。
这是第一个令人想不到的美好。
另一个令人想不到的美好来得有点震撼,俱乐部成立至今,先后请来了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克剑,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戴耘教授,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余岱宗,福建师范大学教授林少敏、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孙绍振,原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钱理群等到俱乐部义务讲学。孙绍振教授作“阅读与教师的专业成长”讲座,钱理群先生作“我理想中的中小学教育和教师”的讲演,这“南孙北钱”两大师风格迥异的睿智讲座,让读书俱乐部的成员有“胜读十年书”的感慨。
还有一个令人想不到的美好是,俱乐部的影响“燎原”全国。先是福建教育出版社的编辑、海峡消费报的记者等闻讯赶来参加,四川的彭清亮老师、山东的孙明霞老师特地赶来福州会见读友,莆田、永定、长乐、闽侯、泉州、厦门等县市不时有教师“不请自来”。慢慢地,福州俱乐部“催生”了不少地方的“1+1读书俱乐部”。如今,福建各地和浙江、南京、湖北、深圳、山东、河南等地的学校也有由教师自发组成的不下20个的“1+1读书俱乐部”。而所有的“1+1读书俱乐部”都是平行的,没有隶属关系,有时候会互通有无,互相客串,但我会不时与各地的发起人联系,加以指导和督促,充当促进教师阅读的“义工”。扬州大学的顾黄初教授出差到福州,听了钱理群老师对“1+1读书俱乐部”的介绍后,甚感兴趣,特意咨询了有关情况,并索要了相关资料,表示回去后也要“如法炮制”,以读书的方式来浸润教师的心灵。
短短的时间,令人意想不到的美好目不暇接,这里面蕴含着意味无穷的道理:再小的事情,只要不计得失,认真做,往往会出大效果。
读书:从内到外的心灵震荡
在“福州1+1读书俱乐部”的博客页面,贴有毕淑敏的这么一段话:“日子一天一天地走,书要一页一页地读,清风朗月水滴石穿,一年几年一辈子地读下去。书就像微波,从内到外震荡着我们的心,徐徐地加热,精神分子的结构就改变了、成熟了,书的效力就凸现出来了。”
这段感性十足的话,其实“点”出了“1+1读书俱乐部”创立的意义所在。
我想,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民间立场的读书活动作为多元文化巨流之中的一朵小浪花,跃动着自身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它是教师幸福生活的有效载体,因为通过这个中介,教师变得自信了,他们在阅读中沉潜、激荡,逼视自己,发现自己,进而努力地提升自己,一点一点地在精神成长的同时,不断靠近自我丰富、自我完善的境界。也就是说,因为阅读的引领,教师自然而然由单一的现实中人,逐步地汲取了“理想中人”的气质和涵养。通过这个中介,教师“联合”起来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景。“1+1”是一种平等互动的对话关系,每个人在这里都可以自由思想,互相“启蒙”,在活动上“1+1”的同时,思想一样“1+1”地自由交流。传统意义上的“读书”,更多的是个人行为。“1+1”若仅仅作为一种形式的存在,本身就具有互相促进、互相鼓励、互相鞭策的现实意义。
正因为如此,“1+1”这样有生命温度的活动,它所产生的一定是1+1>2的体验性效力。

张力呈现:一次在线讨论实录

福建师大文学院教授 余岱宗:
教师角色多种多样,所谓自我认同依然需要中介,即你认定或想象中的优秀教师应该采用什么的方式生活和工作。

教育学者 张文质:
我们必须有生存的勇气,必须面对着各种的“不称心、不如意、不满足”,“必须”本身就是一件困难的事。
回到自己,回到整体,这是帕尔默不断的提醒。“当我们把某种认定的方法技术捧上天的时候,就使得采用不同教法的老师们感到被贬低,被迫屈从于不属于他们自己的标准”这一观点,很值得思考。
而真正的变革靠的也都是内心所受到的召唤,而不是任何的强制和伪装成各种面目的规范,变革需要的是一个个真正的个人从“受苦的文化”中有所超越和省悟,他能够回到自己新的认同:不是我们从此摆脱苦难,而是,我们仍然可以从苦难出发,无愧于“教育”这个词真实的意义,让生命努力向前跃动。

教师 茉莉:
心灵导师的力量在于他们能唤醒我们内心的真谛,可以重新点燃生命的真谛。
好的老师教给我们的知识会淡忘,但对好的老师本身却会长久铭记。

编辑 赵成亮:
教育,越来越成为一种私人活动。教育活动越来越成为一个私人领域。所谓私人活动或私人领域并不是说它反对群性,而是连同自我的目的都将要消解。
长期以来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服从于一个原则,就是教育活动必须为了一种目的去进行。所谓教育活动是一项社会活动,必须有它的目的。其前题就需要质疑。社会的教育活动当然是社会活动,但是自我的教育活动、为我的教育活动决不是社会的活动。为我的教育活动,目的不在于社会,而在于内心自由、完善、仁慈,追求正义和公平……我所进行的教育,不是为他的教育,而是为我的教育,是为了我自己的完善和内心平衡。这就是我们选择教师为业的安生立命之根本。

教师 小小云儿:
“‘不要害怕’不是说,我们不应该有恐惧,而是说我们不必置身心于我们的恐惧之中。”“为了更正我们对教学技术的过分重视,我强调教师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帕克•帕尔默这两句话,让我记忆深刻。

教师 天光云影:
“我们迷恋于控制外部世界的知识,因为我们相信,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会给我们主宰现实的力量,使我们从现实限制中获得自由。我们被一种似乎能够达到这一目标的技术所迷惑,我们抛弃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面对我们的生活,我还这样理解。我把这里的“控制外部世界的知识”理解为是我日常生活中的某种约定俗成的行为习惯,说的直白一些,就是融入这个世界的请客、送礼之类的“知识”。因为这种“知识”似乎确实能使我们从“现实限制”中获得小小的自由。但在做这种事的同时却不时感到自己“抛弃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本文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07年12月27日第5版)


书拯救生活了吗?
——2012年7月2日福州1+1读书俱乐部月谈会记录

■李华、陈蕾整理

2012年7月2日,福州“1+1读书俱乐部”在“1+1教育社区”(网络)发布了暑期的共读计划——张文质《书如何拯救生活》与张文质、陈开玖主编《女教师的生命之爱》。
当暑期的旅程过半,我们决定相聚乌石塔畔,分享暑期阅读之旅的收获与体验。8月6日的午后,我们围坐在一起,有中学一线教师,有高校毕业生,有生命化教育研究者,大家侃侃而谈,氛围融洽。大家对《书如何拯救生活》和《女教师的生命之爱》颇有感触,畅谈了自己感触最深的地方,同时还分享了暑期参加各种培训学习的所见所闻所感,为读书俱乐部下一阶段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我们的人生因为阅读而有了交集,我们的生活因为阅读而变得更加丰盈,我们的教育因为阅读而展现更美的风景!

福建师大附中李华:
张老师说在“剧场”上再精彩的课堂对他的吸引力,实在比不上他对笨拙和自然课堂的喜爱。我常为自己课堂的笨拙而苦恼,甚至连公开课都不预先磨课,纯天然呈现。但这好比素颜朝天,容貌有限,魅力也就有限,可贵的唯有真实了。问题是当下需要真实的尚有多少人?!
张老师说他欣赏那些名师的各种才能,不过对此他同样怀有深深的戒心。最近有同事参加了某项培训,回来告诉我来讲课的某名师“一点老师的样子都看不出来,在讲台上就像做传销的。”我不知道这是褒奖还是批评,因为我觉得老师就应该像老师,这样的观念是否落伍了呢?
“好的课堂一定会让所有人感受到教育朴素而真挚的力量”,这句话让我产生无尽的感慨和神往。我发现时至今日的政治课堂,教育变得异常艰难,教育的力量在复杂的、活生生的社会现实面前日渐缩小。作为政治教师我很想了解,我们是只为高考考点,只为课本知识重难点而教吗?我们只需要有娴熟的教学技能,高超的教学艺术就可以上好政治课吗?在我们政治课堂上,那种“朴素和真挚”的力量究竟是什么?我们怎么样才能让“这种力量直抵每个人生命的灵府”?

福州三中金山校区陈蕾:
“一所学校如果始终激荡着这样的热情(心中仍有着‘相信’的人,总是希望不断去做大这些相信),一定就会有耐心把爱和真善美作为重担与学业放在肩上,‘那么将来继我们而来的人们会看到一点小小的进步与减轻,这就够好了。’(里尔克语)”我想,我们作为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业,更应该教会做人。而做人的教授与学业的教授应该相得益彰,因为学业的获得是为了孩子们明天的成长,而学会做人既是为当下,也是为明天。
在今天的中国,到底是要应试,还是要素质?我想这是很多老师纠结的问题。从内心深处,无论是什么样的老师,我想他都会认为素质教育对人的发展是好的,但应试大环境的压力,还有他本身的知识素养,迫使他只能在应试的道路上走到底。到底素质和应试有没有平衡点?我想是有的,只是这对老师的要求是高的。首先,老师本身要有极强的应试能力,没有应试基础的素质很难得到这个大环境的认可,那么你所谓的素质将会举步维艰。所以,要素质先要应试,在最短的时间内点破应试的机关,那么留给素质的机会和时间自然也就多了。其次,老师本身要有较高的素质,开阔的视野,更新的观念,和不间断地学习成长。这点说得轻巧,其实不易。很多老师都会因为忙而给自己放松的理由,停下脚步休息一下似乎没有什么大错,但是你停下了,这个社会在进步,于是你变相对地落后了。所以,要想兼容素质,那就必须勤奋努力,为了自己,也为了孩子。记得张老师在某次讲座上曾提到“政治这个学科是一种大综合,其实一所学校真正最难教的是你这个学科,因为它所需要的知识不是单一的政治、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甚至包括生物学、心理学,它是一个真正的综合。所以,我们作为这个学科的教师,你的学习一定要成为你的第一责任。”再次,老师自身需要更多的投入去支持素质的开展。买书也好,收集视频资源也好,参加各种专家讲座也好,都需要你支付时间和金钱。你是否愿意呢?若是心不甘情不愿,那么何以更好地在应试里追求素质的理想呢?

福建师大附中李华:
实际上无论从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还是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的看,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都只是教育的初级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树立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政治教师的责任和良心是优秀政治教师首要具备的素质同时也是政治课课堂充满“朴素真挚力量”的源泉。
“哲学通过说理达乎道”(陈嘉映语),程光泉老师也反复强调“政治教师的核心竞争力是说理”。面对严峻的现实,政治教师理性又有力的“说理”才能真正“提醒、点拨和敞亮”学生的心智,开启学生的智慧。
事实上,好的政治课是有力量的,它可以唤醒学生心中“某种内在的、确实是由生命自身萌发的精神需要”,唤醒“天然寄寓于儿童的生命中的真、善、美”。
这需要我们政治教师不懈的努力!

福州时代中学王秀芳:
张文质老师说“克制怒气其实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文化使命"之一。是啊,很多的时候,我们都在生活着,其实是“生活着,就是闪烁其词”,浮躁的日子,自己暂时忘却了身在何处,更无法估计心灵的游走。读书,也就成为了自己能够解救自我心理的捷径。可是,真的这样就可以把灵魂从躯体的囚室里解救出来吗?这个时候的我“会思绪绵绵……”
自己属于自己的时候是宁静的,没有尽管内心愤怒但表面上堆起一抹令人作呕的微笑的虚伪,没有内心恐慌但表面上故作镇定的做作,也没有尽管不愿意和某人打交道但环境促使你不得不跟某人打交道的尴尬。一切的一切全属于自己,一切的一切全由自己支配,这是一段多么令人欣慰的时光。可惜,遗憾,我们都不敢尝试这样的宁静,因为很多时候,我们都不敢也不愿意改变现实的无奈等待。如果你追求宁静,宁静也会成为一种奢望;时光不可逆转,凡事不可刻意追求。因为“生命的热情来自对自由的肯定”!

福建师大附中李明哲:
张文质先生在《书如何拯救生活》中有这么一段:“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一所学校、尤其一所老学校一定有岁月掩藏不去的荣光。文化首先是我们的生活,你稍加辨析就会发现,我们生活趣味、情调、质量、追求的变化其实就是文化品格的变化,也许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的学校文化都不可能脱离于时代。”
在附中这所百年老校工作,不经意中就会感受到岁月的积淀在校园里散发的韵味。百卅时光,人事更迭,是一种校园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附中人,还是一代又一代的附中人浸染在独特附中校园中,真的很难理清。
张先生的这段话或许能给我带来一些启发,学校的文化品味和追求固然很难脱离时代背景而显得孑然不同,但在学校发展的进程中总有一种精神追求被不断继承。追求趣味高雅、情调高尚的文化品格是打造一所好学校的必经之路,而一所不断创造荣耀的老校给后辈留下的最大财富应当是独特的校园精神。

福州三中金山校区陈蕾:
张老师说:“学校文化建设应因于时代、以成全人、带给每一个人幸福与希望,校园文化核心点应该建立在每一个具体的个人的陶冶、润泽与成全上,这既需要勇气、责任感,更需要一种耐心。”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尽可能多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要有耐心去等待他们慢慢开花、结果,而不是为他们贴上许多标签。有时候,老师的一个肯定、一个微笑,却能唤回一段真情,所以我们都要有更多的责任感和耐心来守护这些孩子。

生命化教育研究者陈文芳:
《女教师的生命之爱》收录了17位女教师的个人成长传记,她们中有幼师、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大学教师、教育机构研究者,有人历经坎坷才最终获得正式教职,有人一路读到博士后。相信每一位意识到教育工作之不易的教师都能从这本书里找到自己的影子,获得共鸣。
因为作者来自全国各地,每个人的生活背景差异极大,所以这本书还能扩充读者的教育视野,让你看到“另一种”教育生活镜像,看到不同的艰难甚至苦难,看到不同的欣喜与幸福。
幸运的是,因为爱(对孩子的爱,对生命的爱,对生命向上伸展之本能的爱),她们都坚持下来了。她们从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汲取能量,从他人身上汲取能量,从书中汲取能量,回到童年汲取能量,所以,隔一段时间,她们就焕然一新。我特别推荐了严中慧和海之韵的文章。
这本书总的基调是积极的,它从各个方面给予人正能量。不抱怨、不放弃,爱让她们有了坚持的勇气和动力,爱让她们的教育生活变得与众不同,爱让她们每个人都成为世间独一无二的个体。

福州三中金山校区陈蕾:
我有一点疑问:张老师的书名叫《书如何拯救生活》,但我最后在书中寻到的答案却是——“书无法拯救生活”。为什么是这样?

生命化教育研究者陈文芳:
我是这样理解这个问题的。实际上,整本书都在谈与阅读(读书和读人)有关的事情。但是,只有阅读真正融入了一个人的生活,他才可能提出“书如何拯救生活”这样的话题。真正有读好书习惯的人都能体会到,书真的有无数功效:书帮你打开了另一扇世界之门,书带你去过另一种生活,书可以给你启迪,给你带来生活的智慧,帮你清除一些思维上的困扰,书可以让你的精神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书还给予你坚持自我信念的勇气……不过,回到现实的生活,“拯救”只能是上帝的事情,尤其是在我们这样的国家,如何拯救生活?这样的问题就像个笑话。极权统治已经弥漫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度,官僚、拜金、肤浅、得过且过、平庸、冷漠——我们每一天都必然遭遇这些而且根本无法与之隔离,书只可能在个人的精神层面对个人的精神生活有所拯救。而且这样的拯救还无法一步到位,你可能还会面临精神上的纠缠、苦恼、困惑,意志的摇摆、消沉、堕落……
大概是在这一层意义上,张文质老师说“书无法拯救生活”。

福州屏东中学教师陈琼英:
张文质老师其实是消极的积极者。我一直都在他的文章中看到这样的矛盾,但这样的矛盾又总能和谐地统一在他的文字和表达中。在《书如何拯救生活》中,我再次看到了这样的矛盾,如书的最后一部分,张老师竟意外地下结论说:书不能拯救生活。这样直接地自我否定让我看到的却是他作为一个草根教育家、阅读倡导者对阅读的理性引领和期待,既表达了作者对阅读之于个体通过阅读丰富生命内涵的肯定,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教育现实的关注和担忧。他说:“我愿意继续消极地说一句,在看不到世道和自我有太大变化的将来,也许只有读书仍是一件比较可靠的工作。”他总能在这样“退一步”的思考中给读者一条出路。其实,在我看来,他是相信书可以拯救生活的,他自己对阅读的坚持就是最好的明证。

福州市教育学院教师杨继红:
我阅读不是为了拯救生活,而是为了充实自己的大脑,让自己学会思考,学会面对,学会在教育中寻找到教育。“我总是这样看问题,只要你身处扭曲与窒息之中,你就很难听到自己的声音,或者你总是习惯把强人的呓语,听成了指路的灯塔。”为了不再使自己身处扭曲与窒息中,我阅读,更重要的是我思考。让自己可以独立行走,让自己可以边走边想。

生命化教育研究者陈文芳:
实际上,这里所谓的“模仿”,更多的是一种声音、气息、味道的模仿,是一种在作家精彩、神奇句式的启迪下进行的再创造,而非普通意义上简单的内容和形式上的模仿。有的时候,通过模仿作家的某一个句子,你就能顺利地把自己要写的内容接进来,那个被模仿的句子就是接通你心灵池塘的水管。
最后我还是要强调一点,一个人,只要你爱书,读书,书在你生活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书便会成为你的同盟者,成为你的战友,帮助你一起消解、对抗日常生活中的世俗与无趣。
(本文节选内容发表在2012年8月30日《中国教育报》第5版《从书里看见的风景》)
248#
 楼主| 发表于 2013-5-21 20:27:08 | 只看该作者
读书笔记
林玲
在读完《教师一定要看的15部电影》这本书以后,我陆续的看了一些书中所介绍的电影,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美丽的大脚》和《草房子》这两部电影。
在《美丽的大脚》这部电影中,片中的女主角是一个被愚昧夺去了丈夫和儿子的女人,唯一可以被人说道的就是那双43码的大脚。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女人,为了让村里的“娃儿们”不再愚昧,立志开办学校,当起了这个村子里唯一的教师。她把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在了黄土飞扬、风沙漫天的高原上,把一腔的热血,毕生的母爱献给了自己的学生。
影片中最让我难忘的是张美丽老师的笑容,她的笑是热情的、自然的、真诚的、美丽的,我真切地体会到了那笑容里的快乐。在教室里,她笑着用那浓厚的地方话教孩子们识字、造句,在村口,她笑着用那跑了调的嗓子、笨拙的姿势领着孩子们唱歌、跳舞,;在生活中,她笑着用那母性的温柔感动和影响了夏老师,使她最终决定留下来。即使在她的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刻,她依然笑着说:“每个人都是哭着到这个世界上来,我要笑着走……”张老师她做到了,她笑着用自己一双平凡的大脚成就了一番不平凡的事业,她笑着和自己的学生们一起拥有了最美丽的人生!
如果用大都市的教师标准来衡量张美丽老师,她是不合格的。她没有受过专业的教育,或许压根不知道什么叫《教育学》、《心理学》,但是她对自己的学生充满信心,把他们当作了那一片黄土地的希望,在她身上体现的是教师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奉献精神和博爱情怀。此时此刻,我感到自己是多么的幸运,因为我也是一位普通而平凡的教师,因为我也有资格和张老师一样执着地爱着并热情地从事着教师这份职业。
《草房子》给我们刻画了一群有情有义的小男子汉。秃鹤因为秃顶,与同学、集体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他借广播操比赛等机会报复着他人对自己的轻视与侮辱,可换来的是大家对他的更加的嫌弃。但当集体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不计前嫌,毅然挺身而出,把伪军连长的角色演活了。当大家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时,他却“坐在小镇码头最低的石阶上用嘴咬住指头,想不让自己哭出声来,但哭声还是抑制不住从喉咙里奔涌而出,几乎变成号啕大哭”。那号啕大哭的少年应该是世界上最美的少年,因为他有金子般的心灵。
另外,像桑桑,尽管与杜小康曾经有那么多的纠葛,但当杜小康最落魄的时候,他把自己最钟爱的鸽群卖给了一个叫“喜子”的养鸽人,钱全部给了杜小康。细马为了寻找因痴呆而失踪的养母,历尽千辛万苦。就是这样一群有情有义的孩子,让我们尘封已久的部分感觉神经如触电般震颤。
在孩子们发生故事里,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常常那么美好的,当孩子没有完成作业、上课不认真听讲、吵架闹事时,作为教师,一方面不能对学生太严厉,另一方面又不得冷眼旁观,有时真是束手无策。现在家长、社会对教师提出很高的要求,教师的一举一动时刻受到家长的监督,重不得、轻不得,让现在的教师面对教育有很多的无奈。并且现在的孩子难以独立地担当一面去解决问题。一有问题,都要找老师,找家长,都在庇护下,变得面对困难无法承受,我觉得对孩子的教育有时要给与结果教训,如桑桑在第一次犯错误时,被妈妈狠狠打了一顿,而在第二次时,则采取拿掉他的蚊帐,让他尝尝没有蚊帐的后果,认识到蚊帐的重要性。
也许,教师也该变换着各种方法去教育学生,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要了解学生,要理解学生,要尊重学生,要倾听学生的心声,要与学生交流、沟通。教育的道路是艰辛的,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相信只要我们坚持,我们努力就一定会成功的。
249#
 楼主| 发表于 2013-5-21 20:28:17 | 只看该作者
寻找教育的支点
——读《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有感  

郑海
暑假是教师休整的好时间,没有外出旅行,却蜗居家中看了李希贵老师的《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也感觉是进行了一次美国教育之行,并且假如是自己去,肯定还不会有这么多的感受与思考。想想我们平常,也外出走走过,除了走马观花外,哪来的这么多来自灵魂深处的拷问。
读完之后,感觉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从骨子里来的“师道尊严”还无时不在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对比美国教师一个细微的观察就发现,我们的课堂总是教师的声音,当李希贵老师告诉美国老师,“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坐下去与站起来都需要得到老师的允许时”,他们惊呼:“中国的老师不是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吗?主人在课堂上还有这么小心翼翼吗?”可这些,在我们看来,这是对老师最起码的尊重,全然不顾,这是学生最基本的权利。
还有一个方面更是让中美双方老师都感到惊讶,美国的学生在上课时,是可以随手上厕所的,当得知中国的学生都是统一在课间休息时才能上厕所的时候,他们像是听天方夜谭一般瞪大了眼睛,一副似信非信的样子,而询问这样会不会使厕所在课间太紧张了……事实上,课间的厕所紧张,在我们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习以为常,觉得没什么不对的……
或许,在美国人的思维看来,不合理的就要改,改得符合人性的需要。实质上,我们许多地方是因为制度设计的不合理,而导致问题的层出不穷,可我们的思维只是想去解决这个问题而已,而不想去解决这个问题是怎样产生的,不想从深层次上去找原因。
从前听说务实的西方人,说我们特别注重理论的挖掘,却很少想去解决一个实际的问题。我们的许多研究课题,正如李老师所说的那样:“常常目标宏大,立意深远,拉开一个很大的场面和架势,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一个课题似乎要解决教育的全部问题,他们的课题不但切入的角度很小,而且颇有些稀奇古怪,这样的课题虽然对改变真实的教育生活很有意义,但对许多中国的教授来说,可能就太‘下里巴人’了。”比如说,李老师就碰到他们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专门研究尽快熟悉学生,记住学生名字的方法。
有趣的是,在研究时,不同的老师分享了他们记住学生名字的不同方法,许多方法,对我这个中年教师来说,可谓是耳目一新,真没想到,这个问题,可以这样来探讨。实际上,在大谈师爱的今天,我们大多数教师都碰到过忘记学生姓名的尴尬,更有甚者,如果说上的平行班多了,那叫不出学生的姓名,也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试想,假如我们的校长,因为学校的新员工多,而叫不出你的姓名,你是何种感受。可以说,这里面,你花了多少功夫,就代表你对学生,至少可以说,你对这个班的学生付出了多少爱心。古人说:“知己知彼,将心比心”我想极少有学生愿意真正接受记不住他姓名的教师。谁都无法否认,没有良好的接触与交流,哪来良好的师生关系,可我们就是静不下心来,做这些明明白白、最简单不过的事,更多的是抱怨与牢骚,其实要改变大环境太难了,而改变自己,则会发现生活马上就会起变化。
客观地说,我们大多数老师还是在寻求改变,只是他们找不到改变路,不知道路在何方,才会人云亦云的。《西游记》的主题曲唱得真好:路在脚下!没有必要好高骛远,脚踏实地是最重要的。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学生最需要的地方做起,只要我们眼里有学生,那就会找到我们教育的支点:比如说,我们常抱怨学生不愿意交作业,那我们是否可以调查或是思考,我们布置的作业到底有多大的实效性?学生是否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我们自己是否做了这些习题?里面是否有许多雷同的地方?不是常说,只有老师下题海,学生才能出题海,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少做无用功,那我们是否真正的这样做过?有没有坚持?再比如说,我们总说学生越大越不愿意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实质上,小学里课堂上还是小手一片的,为何到了初中或高中,这种举手几乎就快绝迹了呢?我们是否把自己每节课的提问作过一个统计,有多少问题是可以张口就来,学生举手回答是否让他们觉得低估了他们的智商?有多少问题,问了等于没有问,因为学生不知道你问的到底是什么?而不是我们老师所说的答非所问,或是一问三不知。这里面是否有一个角度的问题?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我们平常司空见惯的问题,也可以拿来研究:学生怎么喜欢上课时去上厕所?学生怎么上课不拿课本?学生的抽屉或课桌如何整理?学生们有多少是按时吃饭了?学生中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
还是那句话,做事就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学生的需要做起,这样才能有学生喜欢的教育,才能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做一个有专业智慧的老师,才能真正从教书育人中找到成就感与尊严感。
250#
 楼主| 发表于 2013-5-21 20:29:43 | 只看该作者
读《教师的20项修炼》有感  
     陈 烨
一个好的教师,善于表达自己的内涵是受学生喜爱的第一个利器,因为如果一个老师,就算有十分的本领,而学生只感受领悟到五分,那么在学生的眼里,也只有五分而已。书中第一部分阐述关于修炼教师的形象,它包括教师的服饰、微笑、语言、习惯、宽容、德性、智慧、情感等方面,我把教师的诸多修炼理解为是在向学生诠释自己的内涵、修养、性情。然而在教师内涵的修炼中,我认为教师的宽容、德性、情感、智慧尤为重要。
我很赞同作者的话:教育中没有了关爱、挚爱、热爱便没有了教育激情。学生的情感往往都很脆弱,认识很肤浅,自以为是并向往着成人的生活世界,他们容易犯错,他们需要得到老师的理解、宽容、指导和帮助。但是他们都会长大,会用眼睛观察、用心灵去体会这个老师是不是一个好老师,他肚子里到底有没有墨水,他有没有爱心,教书对他只是兴趣、是义务抑或是一个铁饭碗?他们都有自己的一套价值观,教师不可能让他们剪一个西瓜皮的头发,只露出耳朵来听话;把他们变成一个只会听话的孩子,而没了自己。但学生也不是石头,而是有血有肉的个体,打了会疼骂了会哭的孩子,老师要用真挚的情感来薰陶他们,他们既不是顽石当然亦受所感。有时候相对的付出未必会有令人释然的感觉,但我坚信他们无法拒绝教师无尽的鼓励、爱心与强悍的生命在他们良知背后的催促。因此我相信老师与学生之间是可以沟通的,学生都是可以被教育好的,教育不好学生老师是有责任的。
作者在阐述修炼教师的智慧时指出“教师是个大智慧的人”,确实如此。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试想,一位教师如不勤奋学习,拥有渊博的知识,又怎能传道授业?如果教师不严谨治学,以严肃认真的态度钻研学问和高度负责的精神传授知识,又怎能为学生解惑?我们都知道:学生对教师不是偶像式的崇拜,而是一天天被教服的过程,就像《小王子》书中那只狐狸与小王子的接触一般,是渐渐批判与接受,而不是偶然惊鸿一瞥,就马上在心中把老师的形象用自己的想像完美塑造出来,那种感情是浮动的,不实在的;学生不会欺骗自己,更不容易被老师所迷惑。这也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的充实并更新自我的知识结构,做一个机智灵活,足智多谋的智慧之人。
作者在书中还强调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需要改良与更新、发展与进步。这与古人说的尽信书不如无书是一个道理,真理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对于学生知其然并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传道者用照本宣科式的育人方式已不实用,对学生不是不讲理论,而是要用生活来验证理论,让学生如沐春风。让他们知道即使是“孝敬父母”,尊师重道”都有它行为上的意义。
随着就业形式的严峻,教师在课堂上也必须常常给他们灌输一些观念:读书将来的出路很多;多学知识将来是有好处的;知识是有用的……因为每当他们面对自己的将来时,总是先凉了半截,老师就要不断的启示他们如何面对社会,如何在社会上立足。不要让学生与社会脱节,从而对学习失去了信心。
读《教师的20项修炼》让我明白:教育是启发,但不只是灌输;教师不诠释,又诠释了很多;不传道,却事实上传了道;不严肃,却又极认真;不强迫学生,却又通过激励而带给学生自尊、自信、自重、自爱。
我站在教育的起点憧憬未来的美好!




“笨”的人才能做持久的事
一个民间读书会的六年
日子一天一天地走,书要一页一页地读。(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王珺
  3月2日一早,福州三中金山校区教师陈蕾拎着亲手烘制的生日蛋糕兴冲冲地来到福建师范大学附中小礼堂,这里,一场特殊的生日会——福州“1+1读书俱乐部”六周年纪念活动正在举行。为什么选择六年这个节点来纪念?“1+1读书俱乐部”创办者、“生命化教育”倡导人张文质不无幽默地解释说:“原因很简单,五周年时我们忘了这档事,等到十周年,时间又太久了,就选六周年吧,算是一个分享与自我鼓励的仪式。”
  怡情与随性、分享与鼓励从一开始就成为这个“低调开张、高调坚持”的读书会的基调。六年来,读书不断,活动不断,人员的流动也不断。有人走了,就走了,有人走了,又回来,有的人后来来了,一直还没走。
  因为相信无论参与多久总会有些收获,所以这个读书会正如创办者所希望的,在“书目自订、经费自理、自主参与”的“自助”原则下一路坚持下来。
  六年,在人的一生中也许算不上太长,但对于一个自发组织、自觉坚持的民间读书会来说,可谓“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其间的冷暖甘苦,其间的挣扎守候,其间的付出回报,只有亲历过、坚持过的人才品得出个中滋味。
  读书所给予的勇气
  “因为读书和组织读书,你看起来完全不同于一般的中学教师。”这是北师大哲学与社会学院程光泉教授对福建师大附中教师李华的印象。而在张文质看来,这是读书之后的必然结果——“因为阅读的引领,教师自然而然由单一的现实中人,逐步汲取‘理想中人’的气质和内涵。”
  张文质在为本报撰写的《读书:改变你精神世界的分子结构》一文中详述了“1+1读书俱乐部”的“前世”:2007年1月23日晚,在生命化教育群组每周一次的网络在线讨论过程中,福建师大附中的李华老师建议在福州成立一个“自助式”的读书俱乐部,我当即在博客上作出呼应。经商议决定把俱乐部命名为“1+1读书俱乐部”,意为每个人建一个教育博客,每个月读一本书,每个月开展一次“1+1”的读书活动(第一次为领书、导读,第二次为专题讨论),通过读书影响一个朋友、一个孩子、一个家庭、一个班级、一所学校……
  2007年2月10日上午,“1+1读书俱乐部”在福建师大附中图书馆正式开班,张文质和福建师大文学院的余岱宗博士为来自福州的20余位中小学教师导读了美国著名教师培训专家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3月2日晚7:30开始了对这本书的在线讨论,参与者除了俱乐部成员,还有来自天南海北的朋友,他们自发地坐在电脑前,热烈、深入地讨论该书读后的感想及困惑,据统计,当晚发言的达700多人次,点击数超过3000次。又过了两周,俱乐部成员聚首格致中学鼓山校区,畅谈读这本书的体会和感受。随后,是博客上不断上传的读书笔记。
  对于许多教师来说,教育类的书籍比较“难”读,而专家的导读和“读友”们的互相鼓励、互相督促,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艰涩,增加了趣味。
  福州教育学院教研室副主任杨继红称自己从一开始的怕完不成读书任务、怕看不懂所指定书目、怕被“开除”,到现在的心态年轻、慈悲为怀、看轻功名,“读书使我转向自我、转向内心”。她甚至慨叹:“如果这种读书经历能提前二三十年,我的生活和工作一定会更美好!”
  不知是巧合还是天意,几乎每次月谈会都会下雨。大家笑着将其归罪于李华博客的名字:“谁让你叫‘风雨中的美丽’呢?”
  32本书,650多篇读书笔记,26次月谈会,21次在线讨论,这些数字搭上每一次聚会所经历的风雨,搭上来自各地之专家学者的精彩导读(由于经费自理,所以专家均为义务讲座),搭上因书结缘的美丽邂逅(俱乐部中一对年轻人于月谈会相识,并在西湖月夜下的水心桥见证爱情)……写就了这个以教师为主体的民间读书会的“今生”。
  “福州1+1读书俱乐部的六年里有我的三年,时光日历里的故事很多,美好的回忆很多——读了一些书,写了一些读书笔记,认识了一些名师,带动了几位同事。”这是女教师陈蕾参加“1+1”之后的“时间简史”。每个读书会成员的日历上,都和她一样,留有读书的痕迹。
  因为陡峭,所以高贵
  不特别邀请谁,也不勉强什么人参加,张文质希望这个读书会完全是自愿者的集合。组织的“松散”使人舒适,但如此缺乏组织结构的团体何以坚持?“活动的召集人十分重要,一定得是个一条路走到黑的铁杆分子,不管情况千变万化,他都只做一件事。‘笨’的人才能做持久的事。”张文质说。
  李华就是这个“一条路走到黑的铁杆”。
  当了20多年政治教师,现为学校教研室主任的李华,理想是穷尽一生才智去“缔造一片晴朗,让纯洁的心跳跃在无云的天空”,始终自信、沉着、冷静、乐观地把每个学生都看成一个新的世界。她说:“自2005年12月让自己的灵魂在成长博客‘诗意地栖居’,年逾不惑的我的成长堪称飞跃。”
  她在一篇博文中写道:“读书是很个性化的行为,读什么、怎么读是自己的事。过去,我喜欢读散文、小说等文艺类书籍,而对教育类书籍缺乏兴趣,很少涉及。平时更多是凭经验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这些个人的经验、反思和顿悟,鲜活质朴却零散琐碎。20多年的教师生涯告诉我,自己摸索获得的经验是宝贵的,但仅靠个体经验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缺乏科学理论支撑的教师专业成长是艰难缓慢的。”
  作为中学教师,她感到自己迫切需要理论的引领。
  谈及初衷,她说:“与其说当时提出成立区域教师读书俱乐部是我的‘一闪念’,不如说是在网络交流过程中目睹张文质、刘良华、周彬等教育学者尽心尽力推动中小学教师读书、帮助老师们尽快获得专业成长的热忱让我感动,也激励着我在自己读书成长的同时能为促进更多教师读书成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作为读书会的发起者,大家推举李华担任“班长”,而她在愉悦地为大家服务的时候,总是满足地认为自己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为了督促自己而督促别人才使自己能够坚持阅读、反思和写作”。她坦陈:“这几年的工作压力越来越重,但不仅没有因此产生职业的倦怠,反而更加豁达乐观,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内心的日益充实和强大。”
  由于俱乐部没有严格的准入制度,2009年开始,先是小学老师来参加活动的渐渐稀少,后来初中老师也来得越来越少了。能够坚持读书并撰写读书笔记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以《杜威教育名篇》这本书为例,只有李华、杨继红、肖晓云、廖旺华、林晓枫、陈琼英、陈蕾和傅润生少数几个人在坚持。这使“班长”李华猛然惊觉,原以为平坦的教师成长之路因为“坚持”突然变得崎岖和陡峭起来。
  一篇题为《因为陡峭,所以高贵》的影评提出“陡峭造就了高贵”的观点,李华由此联想到了教师读书。
  “陡峭造就了高贵”,原来寻常的教师读书写作在当今浮躁、功利的现实社会中变得罕见而高贵起来。就像“高贵的人绝对拥有高贵的爱情(他可以使对方也变得高贵起来)”一样,高贵的教师也绝对拥有高贵的精神(同样他可以使他的学生也高贵起来),而高贵的精神必然陡峭,“因为其卓尔不群的高度注定了它的艰难曲折”。
  “1+1”成立四周年时,张文质曾问李华:“如果俱乐部只剩你一个人了,你怎么办?”她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是读书俱乐部中最大的受益者,无论如何我会坚持下去的。”
  凭借书籍自身的魅力和这份读书所给予的勇气,福州“1+1读书俱乐部”最终走出低谷,并且将一种读书精神和方法辐射到全国各地多所中小学,福建师大附中、福州时代中学、福州格致中学、福州格致中学鼓山校区、福州屏东中学、福州井大小学、福州康桥中学、福建师大文博附中等福建省内的十几所学校及湖北、江苏、四川等省外数十所中小学都相继成立了教师或学生的“1+1读书俱乐部”。南北遥相呼应,一起读书。
  读书是一种自我成全
  “1+1”成立之初,张文质对俱乐部成员提了五点建议,李华和“读友”们时常拿出来重温:
  一、张老师说这个俱乐部是我们自己组建,自己要参与的,但一个月读一本书其实也不容易,教学需要勇气,阅读也需要勇气!
  二、张老师希望我们不必带着“任务”去读,也不要急着为写作尤其是“写论文”而读,让我们先把这样的“任务”放一放,包括把自己的“定见”与“经验”也放一放,让我们直接进入文本,与作者相遇,与自己相遇,在克服最初的阅读困难之后,我们会慢慢地获得美妙的发现与惊喜,其实每一本书都是需要阅读者重新“写作”的。他还希望我们在阅读时多多抄录,同时在阅读过程中还要多与自己对话,也就是多写一些阅读札记,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不轻易放过自己的阅读体验。
  三、张老师建议,在阅读时不妨多多联想、回忆,放任自己阅读时引起的触动,回到记忆,对已经过去的生活重新理解,重新判断,获得新的经验,产生对生命更多的珍惜与热爱之情。
  四、张老师说我们的阅读还要反观自己的教育实践,这样的反观也就是直面我们的困难与恐惧,在反省和自我哺育中,去增强教育的智慧,真正成为“自己始终在成长中同时又能帮助学生成长”的人。
  五、张老师希望我们有勇气写下自己的阅读心得,与更多的朋友交流,也要有勇气在讨论现场发出自己的声音,因为这些声音是一种自我肯定,自我舒展,生命的意义首先就在我们所选择的生活,这样的“生命表现”也许就是我们能够获得的一种幸福。它一定是自我添加与自我成全的。
  “1+1”成立以来,大学教授黄克剑、余岱宗、林少敏、孙绍振、钱理群、程光泉,中学特级教师陈日亮、王立根等都曾义务来讲学。
  在六周年纪念会上,福建龙岩市永定一中教师廖旺华发言细数“1+1”带给他的美好:“2007年7月我荣幸地成为了‘1+1’的一名远程会员。”之后他便坚持参加网络在线讨论交流,还三次赴福州参加了“读书月谈会”。每一次的读书聚会总是笑声不断,掌声不断,始终洋溢着温暖的气息——这令这位来自龙岩老区的教师印象深刻。
  无论是“大”教授还是“小”教师,因为书,因为分享的冲动而坐在一起。这景象,何等美妙!
  每当点开“1+1读书俱乐部”的博客页面,毕淑敏的那段话便跃入眼帘:“日子一天一天地走,书要一页一页地读,清风朗月水滴石穿,一年几年一辈子地读下去。书就像微波,从内到外震荡着我们的心,徐徐地加热,精神分子的结构就改变了、成熟了,书的效力就凸现出来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 12:41 , Processed in 0.71720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