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陡岗镇小教师读书小组行动计划----管季超只[!!]使用《教师之友网》发布信息!

[复制链接]
221#
 楼主| 发表于 2012-2-23 11:52:54 | 只看该作者
做聪明教师 享教育快乐






                      铜山区大彭镇程庄小学
胡贺
当一本书能触及你的心灵,也能启迪你的智慧,更能修心养性,那么,这就是一本好书。我在暑假里读了不少书,其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聪明的教师》。
人人都想做聪明的人,我的眼球一下子就被这本书吸引了。当我打开这本书,前言新颖的阐述一下子就捕获了我的心,我迫不及待的往下读,真是手不释卷了。王晓春老师从教师的思维方式入手,通过90个案例讨论教师思维方式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帮助教师“认识自我”。本书分两部分,上篇主要剖析了教师的各种常见不良思维方式,重在“破”;下篇则主要是讨论教师应持的思维方式,重在“立”。这本书书中通过点评一个个教育案例,传达着王晓春老师的思想,传播着他的理念,王老师所做的透彻分析,使我受益匪浅,让我更加肯定了做一个聪明的老师真好,拥有“聪明的老师”是孩子们一辈子的福气。“要做一个聪明的老师。”这句话看似简单。其实要做到不容易。这是一门艺术,是一门让你全身心投入享受的艺术。
《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这本书是我们前进的指明灯。它让我们懂得了原来做老师可以这样做,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是我们前进的指明灯。书中一个个案例解开了深藏在我心中的困惑。我深深感受到真正优秀的教师话并不多。他一开口,就能说出点新东西;他一开口,就能打中要害。我以前就是“迷信管理”、“迷信师严”。以自我中心,没有真正替学生的成长着想。通过读书,我改变了一些做法。我们班有一个学生叫尚某,他总是不能独立完成作业,总会想法设法去抄别人的作业。开始,我采取强硬措施,不准任何同学把作业拿给他抄,谁让他抄,我就罚谁。我给她规定时间,让他做,下课不许出去玩。结果,他索性不做了,任由你老师批评。我很恼火,对他大发雷霆,命令他到办公室去,由我看着做。以后便形成了看着做就做,一不看就不做。此时,我才真正感觉到,面对这样的学生,采取强硬措施,也是治标不治本。于是,我开始改变自己以往的做法,找机会发现尚某的闪光点,抓住时机来积极引导他,教育他。一次,我检查学生背诵课文《草原》,我认为他不会背,结果他很流利地背了下来,当时我心里很高兴。我让他当小老师,去检查别的同学的背诵情况,他表现地异常高兴并很认真地去完成任务。下课前,我在班上特地表扬了她,夸他聪明,记忆力强。接着,我又单独找她谈话:“其实,只要你认真去做一件事,就能做得很出色。我想,你要能认真地写作业,同样会很棒!”没想到,第二天的作业他很快就交上来了,而且完成的质量也不错。
《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这本书是我们沁人心脾的良药。它指导着我的行动,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要搞好教育工作,首先要有一颗赤诚的爱心,用爱的甘露滋润孩子们的心田,用爱心点燃一颗颗纯洁的灵魂。对于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需要我们付出爱心的孩子,我们要细心认真,应给她们更多的爱,经常鼓励、帮助、督促她们,使他们能沐浴在爱河里,自由自在的徜徉,使她们增强自信心。我班有个学生叫沈某,上课时她总是低着头,搞一些小动作,对学习不感兴趣,有时还扰乱他人学习,情绪低落;平时做作业要看她的心情和喜好,选择时间选择内容去做,和其他同学不一致,很“另类”……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是学校有名的“神经病”,真让我头痛。后来,我了解到原来她是在家庭中失掉了关爱,因为她又有了一个小弟弟,父母亲的爱转到了小弟弟身上。针对这一情况,我及时进行了家访,家长又重新为她营造了一个温馨、各睦、充满爱的家庭环境。这样帮她又重新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也让她增加了学习、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认识自我”,享受教育的快乐。聪明的人其实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们往往有良好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对于一个教师太重要了。《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这本书的宗旨是从思维方式角度切入,和老师们一起学会“认识自我”。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比了解学生还重要。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只要工作做细,善于思考,方法得当,持之以恒,只要做到精心浇灌,就一定能育曲为直,育直为壮。我们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认认真真对待每一件事,开开心心组织每一次活动,我们享受教育的快乐,学生也在快乐中享受教育。细细品读《做一个聪明的教师》,学会思考,尝试“聪明”,你会发现许多快乐,你会觉得做一个聪明的教师其实很简单,做一个聪明的教师其实很快乐。
我是一个行者,步履轻盈,在教育的路上,我的脸上带着笑容,我的心中充满阳光,我的行囊中为教育准备了一切:澎湃的热情、宽容的胸襟、迷人的书香、思考的大脑。我要做“聪明”的教师,要帮助孩子播种好信念、行动、习惯和性格,要帮助孩子们收获幸福,当学生幸福着,那么我也快乐着。
222#
 楼主| 发表于 2012-2-23 11:54:03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教师为何不读书?
2007年04月12日   来源:江南时报

   



资料图片
   记者近日在上海等地采访时发现,一些中小学教师课外阅读非常缺乏,几乎处于“不读书不看报”的境地(见4月11日《新华每日电讯》)。
    当社会有识之士关注并忧心于中小学生除了教材教辅不看别的课外读物时,没承想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也把读书当成奢侈之事。什么原因造成如此现状呢?我想与下述缘由难脱关系:
    一是应试教育的必然结果。现行的价值取向和考试体制,把中小学教育关注的焦点,聚集在考试之上。谁都知道,升学率成了如今学校“品牌”的最高标准。一个学校的升学率高,就意味着这所学校在教育市场上有了生源通吃的资本,能够吸引更多的尖子生(家长)慕名而来,从而具备收取高额择校费的基础条件。周而复始,一旦形成“马太效应”,即可为学校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这种功利的教育体制,不可能带给老师从容不迫的读书心境和读书时间。     二是书价昂贵的自然结局。现在的书籍越来越多,装帧越来越好。伴随着装帧质量的提高,书的定价也随之飙升。一本书动辄三四十块,常让人望而却步。试想,中小学老师如果也被看病、养老、住房等诸多问题弄得忧心忡忡焦头烂额,谁还会大大方方掏出带着体温的铜板购买书籍呢?     三是选择多元的客观影响。如今资讯发达、媒体多样,生活节奏变快和价值取向多元,必然使传统的读书方式受到挑战。同时由于全民娱乐化的影响,势必导致“书香”淡薄、阅读式微。     可是,教师毕竟不同于其他职业,没有广博的知识存储,如何担负教化学生的责任,启迪他们的心智?更不用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课程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等等,都需要通过博览群书达到知识更新和自我提升的要求。     古人诗云,“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同样的道理,“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言语无味。”教师不读书不仅是面目可憎,而且关系到我们的未来。(西安 雷钟哲)

223#
 楼主| 发表于 2012-2-23 11:57:40 | 只看该作者
给教师的读书建议



兰州市第二十七中学 焦宪庆


书籍是人类文化和智慧的结晶。历经上下五千年,人类之所以能够达到今天这样精神物质的高度文明,则主要缘于通过文字记载下来的人类文化和智慧的不断发展与传承。能力来源于实践,创新依托于继承,我们固然要善于从实践中学习,“于无字处读书”,但我们首先要善于从书本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故古今中外有志者、成大事者无不是善于读书者。孔子读《易》,韦编三绝。韩愈说自己“少学好问,自《五经》之外,百氏之书未有闻而不求,得而不观者”,他甚至到了“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的地步。高尔基说:“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他们为什么对读书都到了如此痴迷的地步?因为读书可以丰富人的思想,提升人的智能,改变人的气质。古语曰:“腹有诗书气自华。”宋代的黄山谷说:“士三日不读,则其言无味,其容可憎。”苏东坡说:“读破万卷自通神。”英国著名思想家培根说:“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智;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这些都是久经历史检验的不刊之论。
读书不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个人思想素质的提高和命运的改善,而且还决定着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雄厚和民族的强盛。大多发达国家和民族同时也是热爱读书的国家和民族。以以色列为例。这个国家建国仅60余年,80%以上人口为犹太人,犹太人自豪地说:“我们向世界贡献了三个最杰出的大脑——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占世界人口3%的犹太人,在过去的100年中获诺贝尔奖者却占据了20%(从1901年至2001年,共有680人获奖,犹太人或具有犹太血统的获奖者为138人)。以色列2/3的土地为沙漠和荒山,年降水量平均不足200毫米,但他们凭借先进的节水技术,用不到5%的农业人口,粮食生产基本能够自给。而且,蔬菜、肉禽蛋大量出口,占据欧洲市场40%的份额,素有“欧洲菜篮”之称。他们向欧洲出口的花卉,也仅次于荷兰。以以色列农业生产水平,地球还可以养活比目前世界再多3倍的人口。
为什么会这样?
犹太人素被称为“嗜书的民族”。以色列人均拥有图书馆和出版社的数量占世界首位。犹太人人非常尊师重教。他们信奉:教师比国王更伟大,教师比父亲更重要。他们认为,不管任何时候,只要学校在,犹太民族就在。犹太人习惯于当孩子刚懂事时,母亲就会在《圣经》上滴上蜂蜜,让孩子去吻,寓意为:书本是甜蜜的,亲近它可以给人带来幸福!
据有关资料显示:日本年人均读书量为40本,我国则年人均4本;日本企业家一年读书50本,中国企业家一年读书0.5本。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日本的1/4,中国的人均劳动生产率是日本的1/26,人均收入是日本的1/35。这一切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是人类文化的传播使者。在进入信息化时代和创建学习型社会的今天,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手段越来越广泛、越便捷,我们仅凭自己在学校里所学的那点有限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只有建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学而不厌,才能做到诲人不倦,满足学生的多种学习欲求,与学生共同成长。由于出版业的发达和多元文化并存,今人读书大不同于以往。像过去,一书风行而使洛阳纸贵的情况再不易出现。这其实是一种进步。因为今天人们更强调自我,更强调发展人的个性特长,从这个意义上说,读书是一件很私人的事。但从教师这种独特的职业出发,我还想谈一点个人意见。
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职业的需要,二是为了消遣,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
作为教师,为了职业的需要,我们除了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之外,从全面贯彻落实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出发,我这里特别强调还要多读一些美学方面的书籍。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和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贯穿着审美追求,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在目前多元文化交融的现实社会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生修养,避免学生盲目追求时尚和潮流,就显得至关重要。教师只有让美学素养渗透到自己的骨子里,体现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才能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美的感染与熏陶。我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以往我们对此都程度不同地有所忽略,有所欠缺。
人文经典中都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美学范例,具有极强的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能否敏锐地感受到这一点,取决于欣赏者的美学素养和认识水平。所以,为了尽快弥补我们以往的忽略或缺失,我认为,我们应当先从美学专著的学习入手。我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人朱光潜先生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书信的形式为当时的青年写了一部书叫《谈美书简》,此书的前一部分虽论及文艺美学,但主要谈人生修养;后一部分谈艺术和美,却着眼于美化人生;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特别值得说明的是,朱先生这部书写得极富情趣。一是结合实例来写,使抽象的道理容易理解并不乏味;二是生动、形象、活泼,有点化艺术的处理,使人读来感到新鲜有味;三是行文深入浅出,把深奥的道理用平实的话表述得一清二楚,语言流畅优美,使人读之如饮甘泉,舒畅无比。如果我们能够从此入得门径,再如何作更深层次的探求,就无需我过多赘述了。
为了消遣而读书,无所谓有用无用,按周国平先生的观点,此类读书,“愉快是基本标准。”读书唯求愉快,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关于这种境界,陶渊明做了最好的表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不过,我们不要忘记,在《五柳先生传》中,这句话前面的一句话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可见,要做到出于性情而读书,其前提是必须有真性情。以往,我在读朱熹的《观书有感》时,往往只注意到了后两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意谓我们只要长期坚持学习,就能保持思想的鲜活与清新。可今天我才感悟到前句“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深刻寓意;读书能否得到愉快和乐趣,能否达到灵光闪烁的“会意”“忘食”的境界,取决于读者内心的宁静与空灵。物理学上有一条定律说:两物不能同时并存于同一空间。这个定律在心理方面也可以说得通。如果我们感受不到读书的乐趣,大概因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灵。所以,作为教师,“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们应随时注意保持自己内心的纯真,只有这样,即便在随便翻翻的过程中,往往也能得到独特的感受,而内心浮躁,过于功利,是无法达到愉快境界的。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一方面,“尽信书不如无书”;另一方面,在浩如烟海的知识面前,真正有价值,真正值得我们认真阅读的“书”,实在不是很多。因此,我们阅读时必须放开眼光,精心取舍。
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人类历史上产生了那样一些著作,它们直接关注和思考人类精神生活的重大问题,因而是人文性质的,同时其影响得到了许多世代的公认,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因而又是经典性质的。我们把这些著作称作人文经典。一个人人文素养的高度,取决于他是否能够自觉坚持吸纳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以往,我们的见识之所以如此浅薄,我们的教育之所以如此苍白,我们的课堂之所以如此干巴,实在是因为我们缺乏深厚的人文底蕴。我想,当我们和学生熟悉了《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我们便会明白什么是高贵和仁爱,熟悉了《威尼斯商人》中的鲍西亚,我们就会明白什么是智慧和友情,熟悉了《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我们就会明白什么是勇敢和坚强。朱光潜先生曾说:“你与其读千卷万卷的诗集,不如读一部《国风》或《古诗十九首》,你与其读千卷万卷希腊哲学的书籍,不如读一部柏拉图的《理想国》。”可见,人文经典是最值得读的书。只要我们精读几部甚至只精读一本书,都会受益终生,故我称之为“一本书主义”。
以《论语》为例。我个人以为,《论语》真可以称得上是教师的“圣经”。这不仅因为《论语》中像“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知新”,“举一反三”,“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教学态度、学习方法和教学原则在今天依然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更重要的,若不了解这部书,就不会真正懂得中国人的思想、心理、行为、作派,一句话,就不会真正懂得中国人的性格。据说,北宋宰相赵普曾以“半部《论语》治天下”,虽不可考,但却形象地说明了这部儒家经典在中国历史上所起到的突出作用。农民一直占中国人口的大多数,到现在还是一样。他们不一定知道孔子,也不拜孔夫子。但他们的生活方式、人生态度、价值取向、思想方式、情感表达,全部都受儒家影响。比如,重视家庭生活、孝顺父母、祭拜祖先、勤奋节俭等等,都是儒家的思想。像鲁迅、胡适这样的著名人物,他们都曾说打倒孔家店,但鲁迅和胡适对母亲的孝顺,行为上又完全是儒家的影响。作为教师,我们若要很好地继承这一无比珍贵的人类精神遗产,首先必须反复通读原著,不断揣摩、体验和感悟。进而还可参阅朱熹的《四书集注》、当今学者钱穆的《论语新解》、南怀瑾的《论语别裁》、李泽厚的《论语今读》,我们一定要习惯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从而才能做到博古通今,一通百通,融会贯通!
224#
 楼主| 发表于 2012-3-22 20:02:31 | 只看该作者
阅读写作应成为一种精神自觉
一、教师应有阅读的自觉
苏霍姆林斯基在第87条建议《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一文中说道:教师要把读书当做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
读罢此段文字,我就想到了我最近读的《中国语文人》这本书,《中国语文人》推出了于漪、魏书生、李镇西等21位名师,这些人也可谓是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他们的工作地域不同,文化起点不同,人生际遇不同,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也很不相同,但有一些十分相同的东西,值得我们特别关注和研究。
从《中国语文人》提供的信息中可以了解到:21位名师中起点较高,第一学历为本科的有8位(于漪、陈钟樑、洪宗礼、顾德希、李镇西、李海林、张玉新、程红兵),第一学历为专科的5位(吴心田、欧阳代娜、陈军、程翔、严华银),第一学历为中师或高中的有6位(宁鸿彬、蔡澄清、李震、蔡明、黄厚江、余映潮〈高中〉),初中学历的有两位(钱梦龙、魏书生)。21位名师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起点学历高低与取得成就不成正比,他们之所以成为名师,是因为他们始终坚持学习,坚持实践,坚持思考。

但审视当下我们的老师,真正视读书为生命的又有几人?据《中国教育报》2011年对教师做的一项最新阅读调查显示,每年读书10本以上的教师只有4.6%,有43.1%的人每年只读1—3本书,大部分教师虽然认为读书对自己的专业成长帮助很大,但是因为工作繁忙等原因,每天用于读书的时间却是寥寥。由于不读书,很多教师知识面狭窄,人文素养偏低,思辨能力不足,想教好学生也就无从谈起了。
也许有的老师会说,谁都懂得读书的理儿,可没有时间啊。这一点,我不敢苟同。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第二条关于时间的建议”中就非常鲜明地阐述了读书的时间问题。他从一个有着30年教龄的历史老师为了上一节公开课,用了一辈子的时间去进行准备的例子谈起,告诫我们作为教师应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我想一个教师每天抽半小时的时间读书应该是没问题的,关键是内心想不想读,能不能坚持读,要知道名师都是修炼出来的,不是打造出来的!苏霍姆林斯基的一生就是最好的明证。
二、教师应有思考的自觉
台湾大学有一口钟叫“傅钟”,傅钟每天响21下,这源自台大老校长傅斯年的一句名言:“一天只有21小时,剩下的3小时是用来深思的。”傅先生的话道出了思考的重要性。
人之可贵在于有自己的思想,教师必须有自己的思想麦田,必须去追求成为一个敏锐的深情的思想者。如果整天的都是在机械地重复着一种劳动,那教师的工作就会单调乏味,教师与机器也就别无两样。
我们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为什么会产生无比亲切的感觉?因为透过那些文字,我们能够清晰地看见,其中的智慧之源,既不在缥缈的天际,也不在封闭的大脑,苏霍姆林斯基的智慧,无一例外地都是源于实践,源于对实践的思考。
但思考什么呢?我的想法是要学会记教育教学日记,并不时地进行反思、梳理、归类。苏霍姆林斯基在第46条建议《关于写教师日记的建议》和第90条建议《我怎样写教育日记》中非常明确的指出了教师写教育日记的重要性,他说:我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并不是什么对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献,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记。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那种连续记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教师日记,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日记记什么?苏霍姆林斯基说:凡是引起你的注意,甚至引起你一些模糊的猜想的每一个事实,你都可以把它记入记事簿里。苏霍姆林斯基在记日记的过程中,每记几页就要留下一段空白,用途是记录自己的一些思考,久而久之,一本影响世界的教育经典《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就诞生了。所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只要用心思考,用心记录,我们的教育教学一定会天天精彩。
三、教师应有写作的自觉
著名学者肖川先生说:“造就教师书卷气的有效途径,除了读书,大概就是写作了。写作是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他还坚信,能够写好文章的人,也一定能上好课。所以,作为教师一定将写作内化为一种自觉行为。
但写日记还不同于写作,日记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格式要求,而写作却需要素材,需要思考,需要技巧。我常常看到身边老师的苦恼:看到别人发表文章很羡慕,也想动笔写一写,可就是没有写作素材,结合自己的体会,想说几点看法,谨供艰难跋涉在文章发表路上的教师朋友们参考。
1. 从听课记录中找回忘却的“记忆”。
一学期下来,我们总会听上同行或名师十几节课。那些记录在听课记录本上的“意见或建议”栏目上的文字,往往会给我们留下写作的论题或素材。
2. 从他人的言谈中意外“拾荒”。课余生活中,我们常常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同事、领导、家长……与他们的谈话中往往涉及到关于教育孩子的话题,这些话题里面往往就蕴藏着写作的素材。如果你能做个思考者,就会从中获益。
3. 从教育教学的困惑中“探求”。每个教育者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不同的,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心理状态和认知水平,因此在对学生的“社会化”教育过程中,我们常常会产生种种困惑,如果能抓住疑惑,努力寻找困惑的源头,深入思考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持之以恒地做下去,既解决了教学的难点问题,又能给自己的教学研究添上一笔重彩。
4.从各种公开课、教研课、班队活动中“寻觅”。自己的一次公开课、教研课、班队活动的打磨过程,或是聆听的别人的公开课、教研课、班队活动,一定会引起你许多感触,这些失败或成功的感触就是很好的写作素材。
5. 从业余阅读中“触发”。读是写的准备。阅读与写作是须臾不可分离的,没有了读书,写作也不会走得很远。阅读不仅滋润人生,还可以为你的写作论题寻根、找据,解决心中难解之谜。经验表明,当某个问题苦思冥想而不得其解时,当面对一个题目感到无话可说时,偶尔看到一份材料、一段话甚至片言只语,都可能“眼前一亮”,思路得以开通。
当然,素材的来源还有很多很多,不管哪种渠道获得,我们都可以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但我想要说的一点是一定要分门别类,用心梳理,细心收藏。现在条件好了,都是电脑办公,收藏就更为方便了,你可以在你的电脑中建起许多不同命名的文件夹,比如:班主任工作叙事、优秀教育案例、优秀教学课例、教研感悟、工作随想等,只要坚持,假以时日,你也一定会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那样,积累成一本你自己的教育教学宝典。
225#
 楼主| 发表于 2012-3-23 20:02:50 | 只看该作者
新世纪教育文库·教师阅读推荐书目100种
(2004)
基  础  篇 (30部)
1. 《论语译注》, 杨伯峻译注, 中华书局1980年版
2. 《学记评注》, 高时良编撰,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3. 《陶行知教育文集》, 陶行知,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爱弥儿》, (法)卢梭著,李平沤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 《大教学论》, (捷克)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6. 《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 (德)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 《教育漫话》, (英)约翰·洛克著,徐诚、杨汉麟译, 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年版
8. 《民主主义与教学》, (美)杜威著,王承绪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9. 《给教师的建议》, (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 《和教师的谈话》, (苏)B.赞科夫著,杜殿坤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当代教育学》, 袁振国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 《中国教育史》(修订本), 孙培青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3. 《外国教育史教程》, 吴式颖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4. 《学与教的心理学》, 皮连生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15. 《儿童发展》, (美)劳拉·E·贝克著,吴颖等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6. 《教育社会学》, 吴康宁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7. 《德育新论》, 鲁洁、王逢贤主编,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8. 《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 (美)艾伦·C·奥恩斯坦、费朗西斯·P·汉金斯著 柯森主译,钟启泉审校,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9. 《有效教学方法》, (美D•鲍里奇著,易东平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0.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美)杨雷迪斯·D·高尔著,许庆豫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1. 《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 坎贝尔等著,王成全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22. 《终身教育引论》, (法)保尔·朗格朗著,周南照、陈树清译,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5年版
23.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4. 《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华师大比较教育研究所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5.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 (美)内尔·诺丁斯著,于天龙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6. 《国际教育新理念》, 顾明远、孟繁华主编, 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27. 《素质教育学习纲要》,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 三联书店200年版
28. 《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部师范司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9.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朱慕菊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0. 《新教育之梦》, 朱永新,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拓   展   篇 (50部)
31. 《中国古代教育论著选》, 华东师大、浙江大学教育系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2. 《西方古代教育论著选》, 华东师大、浙江大学教育系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3. 《西方近代教育论著选》, 任仲印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4. 《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 王承绪、赵祥麟编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5. 《中国近代教育文选》(修订版), 陈学恂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6.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7. 《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论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8. 《中国教育家评传》(精选本), 沈灌群、毛礼锐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9. 《外国教育家评传》(精选本), 赵祥麟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0.《爱满天下——陶行知文学传记》, 周毅、向明, 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41. 《苏霍姆林斯基的一生》, (俄)塔尔塔科夫斯基著,唐其慈等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42. 《人的现代化》,  (美)英格尔斯著,殷陆君译,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43. 《自我实现的人》, (美)马斯洛著,徐金声等译, 三联书店1986年版
44. 《宽容》, (美)房龙著,迮卫、靳翠微译, 三联书店1985年版
45. 《赏识你的学生》, 孟繁华主编, 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
46. 《伟大的笨蛋:中外名人的差生生涯》   , 彭歌、陈敬著, 花城出版社2003年版
47. 《顺生论》, 张中行, 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8. 《教师人文读本》, 张民生、于漪主编,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49. 《教育哲学通论》, 黄济著, 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0. 《中国的智慧》, 韦政通, 岳麓书社2003年版
51. 《西方的智慧》, (英)伯兰特·罗素著,马家驹、贺霖译, 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
52. 《教育的奇迹》, 朱永新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3. 《发现母亲》, 王东华,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4. 《窗边的小豆豆》, (日)黑柳彻子著,, 南海出版公司2003年版
55. 《精神的雕像——西南联大纪实》, 李洪涛, 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6. 《北大传统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先声》, 刘军宁主编, 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年
57. 《教育的未来》, 温世仁著, 三联书店2001年版
58. 《朱兰质量手册》, (美)朱兰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9. 《执行: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 (美)拉里·博西迪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60.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美)奥格·曼狄诺著, 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61. 《更新教育观念报告集》,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2. 《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 叶澜,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63. 《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 朱小蔓, 南京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
64.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肖川, 岳麓书社出版2002年版
65. 《教师的情感与智慧》, 《教师博览》编辑部, 江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66. 《西方心理咨询经典案例集》, 徐光兴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67.《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 皮亚杰著, 傅统先译, 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68. 《早期教育与天才》, (日)木村久一著,王传璧译, 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69. 《教育过程》, (美)布鲁纳著, 邵瑞珍译, 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
70. 《教育的经济价值》, (美)舒尔茨著,曹延亭译, 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71. 《人的教育》, (德)福禄倍尔著,孙祖复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2. 《再论教育目的》, (英)约翰·怀特著,李永宏等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73. 《裴斯泰洛齐教育论著选》, (瑞士)裴斯泰洛齐著,夏之莲等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4. 《学校无分数三部曲》, (苏)阿莫纳什维利著,朱佩荣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75. 《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 (美)戴尔·H·申克著,韦小满等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76. 《领导学:理论与实践》, (美)彼得•诺思豪斯著,吴荣先等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7. 《科学家论教育》, 周川选编,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78. 《成功智力》, (美)R.J.斯腾伯格著,吴国宏、钱文译, 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
79. 《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 (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著,郭洋生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80. 《第五项修炼》, (美)彼得·圣吉著郭进隆译, 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实    践   篇 (20部)
81. 《中国著名校长办学思想录》, 高万祥等,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82. 《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 窦桂梅等,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83. 《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 于漪等,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84. 《帕夫雷什中学》, (苏)苏霍姆林斯基著,赵玮等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85. 《班主任工作漫谈》, 魏书生著, 漓江出版社1995年版
86. 《爱心与教育》, 李镇西, 四川少儿出版社1998年版
87. 《向孩子学习》, 孙云晓主编, 晨光出版社1998年版
88. 《向瑞吉欧学习什么》, 屠美如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89. 《小学生心理辅导札记》, 毛蓓蕾,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90. 《教育诗》, (苏)马卡连柯著, 海天出版社1998年版
91. 《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 (苏)巴班斯基著,吴文侃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92.《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的发展》, (美)罗森塔尔、雅各布森著,唐晓杰、崔允潡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9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理科教师手册》, 左雅译,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94. 《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 (加)马克斯·范梅南著,李树英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95. 《讨论式教学法:实现民主课堂的方法与技巧》, (美)布鲁克菲尔德、普瑞斯基尔著,罗静、褚保堂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96. 《案例教学指南》  , 郑金洲, 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
97. 《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情境教育》, 李吉林,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98. 《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 陈向明,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99.《青浦教育实验》, 顾泠沅,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00.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 钟启泉等编, 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
226#
发表于 2012-3-28 01:43:47 | 只看该作者
深层精神生活的唤醒


刘云生

刘云生老师:

    您好!在《教育时报·课改导刊》上读到您的文章《教育之思的歧途与正道》(6月22日一版),很是感动。您的分析有据有理,指出了当下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对许多工作迷茫和正处在职业困惑期的教师是一个很好的帮助,可以让诸多教师从中寻找到奋斗方向,重拾职业理想。同时,我也有一些困惑和问题。看到《名师连线》在一线教师与名师之间搭建了沟通的桥梁,我特通过此栏目向刘老师请教一些问题。
    我是陕西省偏远山区寄宿制小学的一位校长。我们学校是一个由多所山区小学组建的寄宿制小学。面对学生学情参差不齐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各异的现实情况,我在学校也开展了诸多校本教研活动,但是效果甚微,甚至有些时候受到教师们些许抵触。尤其是教师们“不善于读书”,时常让我烦恼,请刘老师帮我支招:如何才能在学校中创建良好的教师读书氛围?采用何种措施才能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
                                                              孟石代
孟石代校长:
    如何才能在学校中创建良好的教师读书氛围?采用何种措施才能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您所提的这两个问题是当下不少学校所面临的棘手问题。前者的旨归是教师“爱读书”,后者的旨归是教师“爱教书”。“读书”和“教书”是一种深层次的精神生活,只有教师真正领略到其中的“无限风光”,感受到其中的无限乐趣,才能够发自内心地喜欢和热爱。因此,学校应从唤醒教师深层精神生活的角度入手,去创建良好的读书氛围,消除教师职业倦怠。
    良好的读书氛围是激励教师“爱读书”“读好书”的重要条件。学校可采取五种方式予以创建:一是学校领导带头读书与讲书。学校领导班子首先挑选优秀的作品来阅读,读后开设“读书讲坛”,向教师介绍书籍内容和阅读体会。二是建立教师读书组织与制度。组建学校“读书协会”,建立若干教师读书小组,开设“教师书屋”,订立“读书契约”,精选读书内容,推动教师共同阅读。学校定期评选先进读书个人和小组,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三是引导教师到书中寻觅与追问。学校将爱读书的教师吸纳进“读书协会”的理事会,要求他们推荐和传播优秀书籍、报刊,并在其他教师有人生与生活、教育与教学、成长与发展等诸多困惑的时候,负责推荐书籍和文章,指导教师解惑,带领他们到书中去找答案。四是开辟教师读书平台与空间。在学校板报、网页、BBS论坛等上,开辟读书交流栏目,发表教师读书体会与评论。设立教师集体读书时间,举办读书沙龙,让教师轮流担任主持,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讨论教育教学的有关问题。五是追随名师、专家读书与思考。与书籍作者、研究者,以及专家、学者和名师等建立联系,利用博客、QQ群、微博等网络平台,向他们请教,和他们对话。像这样,全校教师“牵着手”,“依偎着”,在精神世界中持续前行,必然开拓出学校教育的新境界。
    教师“爱读书”了,“爱教书”就有了坚实的基础。但“爱读书”不等于“爱教书”。要消除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学校关键是要促进教师“爱教书”。可从五个维度着力:一是理解教书育人的价值。学校可以通过集中学习、邀请家长座谈、举办教师职业演讲等多种形式,让教师深刻认识到,教书育人事关孩子未来前途,事关家庭幸福,事关国家强盛,事关民族振兴。二是感受教书育人的乐趣。学校可最大限度为教师提供选择学科、年级等的自由,帮助教师找到工作兴趣点;可邀请特级教师、优秀教师谈自己教书育人的乐趣,以此感染其他教师;可开展教师“教育故事”“教育日记”征文,帮助教师记录和发现教育的意趣;可采取师徒结对的方式,通过优秀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教师敬业乐教。三是享受教书育人的成功。学校可以设立“教师成功档案”库,按照一定标准,“购买”教师的成功教育教学案例、研究成果等,并颁发“收藏证”。还可以设立各种各样的教师奖项,如,“成功班主任”“最佳阅读教学能手”“最得意的一堂课”“最有效的教学方法”等奖,让每一个教师都能在某一点,或者某一个方面得到奖励,找到“成功的感觉”。四是强健教书育人的心理。学校要及时调查了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沟通和辅导,切不可一味批评。五是减轻教书育人的过重负担。当前教师普遍感觉“累”,这是产生职业倦怠的直接原因。学校管理者要静下心来,认真梳理这些问题,突出工作重点,尽可能让管理简洁高效。同时,组织一些愉悦教师身心的文体活动,帮助教师减缓心理压力。
当然,“爱读书”和“爱教书”还只是教师深层精神生活的“入场券”。创建教师读书氛围、消除职业倦怠现象也还只是对教师深层精神生活的一种唤醒,需要学校进一步指引教师去丰富、拓展和创造教育世界,让每一位教师过一种“心灵与心灵对话、灵魂与灵魂沟通”的深层精神生活。
                                                                   刘云生

227#
 楼主| 发表于 2012-4-11 06:43:08 | 只看该作者
教师,在阅读中成功

张华清



刘经华先生在《教师走向成功的22条军规》一书中列举了教师成功的22种思想或做法,它涵盖了教师的职业选择、课堂教学手段的艺术化运用、教师健康心理的塑造和教师职业的未来发展等方面,可以称得上是一部“教师成功大全”。书名用“军规”,而不用“法则”“秘诀”,表明作者所侧重的是教师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意在强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教师走向成功中的作用。然而,无论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成功有多么重要的作用,它都给人以冰冷的感觉,表现出一种外在的约束,大有忽视教师自身愿望、自主能力之嫌。
其实,综合来看,教师成功的因素很多:有客观方面的,有主观方面的;有环境方面的,有人为方面的;有集体方面的,有个体方面的;有先天方面的,有后天方面的……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则是教师自身不懈地努力。从这点来说,我觉得教师的成功至少包含以下两点:
成功是一种责任。
一个成功的教师肯定是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
教师的成功,教师的价值,甚至教师的职业生命,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学生体现的。所以,教师对学生要有一种责任感。这是做教师的底线,也是教师的最高标准。这种责任主要表现在教师希望自己的每一个学生都走向成功,即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并进而提高其学习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但是这种希望能否变为现实,则取决于教师本身是否对自己富有责任感。
成功是一种责任,是说成功离不开责任。它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责任,更包括教师对自身的责任。对学生负责任,就会增强自己的使命感,就会主动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就会认真钻研教材,扎扎实实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对自己负责任,就会思考自我存在的意义,就不会甘于平庸,就会关心自己的前途、未来,就会主动寻求自我提高的方法,寻找自我发展的途径。而这些,也恰是成功的基础,成功的保障和成功的必由之路。缺少了责任,也就会迷失生活的意义,就会视工作为负担,为痛苦。一个对自己不负责任的教师肯定不会对学生负责。现实中,很难找到一个缺乏责任感或丧失责任感的教师,而走向成功的例子。
这种责任感的形成关键在于学习,在于广泛的阅读。同时,教育的性质和目的也决定了教师离不开阅读。阅读本身是一种精神,一种习惯,而且也是一种责任。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外在因素的影响,但很大程度上还是来自于阅读。是书中典型事迹的感染,是书中反面人物的警醒,是书中哲理的启迪,是书中情感的陶冶。我自身成长的经历,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我热爱读书,信奉“开卷有益”的说法,所以读书很杂,自己藏书也很多。其中影响和指引着我前进的书籍主要有:美国总统顾问,白宫生产力促进会成员MR、柯美雅的系列图书《理想的人生》《如何快速致富》《成功不求人》《如何实现心愿》,这套“卓越丛书”生动地介绍了成功法则,使我懂得了成功之道在于强烈的责任感,在于充满理想、坚定信心、脚踏实地、勤奋耕耘、不懈磨练、善动脑筋。我庆幸自己在90年代初读到这样的好书,并经常向更年轻的教师推荐,在课堂上给学生引用、讲解。美国成功学大师卡耐基的《人性的优点》《人性的缺点》,使我更深刻地了解了自己和周围的人,在工作中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学习他人的优点,并发扬自己的“优点”。《论语》和《论语别裁》使我更充分认识到中国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圣哲先师”的崇高伟大,成为我实施教育的指引,也奠定了我今后形成教育思想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则为我的教育教学实践树立了具体的“标杆”,使我及时快速地步入快车道,在教育工作中健康地发展。可以说,没有当年和现在孜孜不倦的阅读,就没有我目前沉重的使命感,没有包容一切的思想,没有课堂上的挥洒自如,没有出色的成绩……
由此可见,教师只有把成功作为一种责任,并努力地通过广博的阅读、积极的阅读负起这种责任,才能真正走向成功。而且只有教师的成功才能促进学生的成功;换言之,成功的学生来自于成功的教师。任何一个成功的教师,都是责任感强烈的教师。
成功是一种自觉。
对于个人来说,内心首先要有一种成功的愿望,成功的冲动。这种成功的愿望和冲动,实际上就是一种教育理想,教育追求。它能使人不断超越自我,一步步迈向成功。这种愿望和冲动,应该是自发的,自觉的。不是外界施加的,不是他人赋予的。换句话说,一个教师的成功首先是他要始终想着成功,想着自己的教育之梦。如此,他就会将其当作努力实现的目标,化作不断前进的动力。虽然,内心想着成功,最终不一定能够成功(还受其他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但是一个根本没考虑过成功的教师,那是肯定成功不了的。即使外界施以巨大的压力,也很难成功。只有将成功作为一种自觉意识,作为一种自发行为的教师,才能主动学习,才能勇挑重担,才能开拓进取,才能坚定不移地走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最前线。大量事实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魏书生150余次的教学申请报告,完全出于自愿;购买大量的书籍,订阅大量的报刊,也完全是出于自觉。就是这种自觉自愿成就了这位了不起的改革家。李镇西数量惊人的生活日记和教育随笔又何尝有人逼迫?
然而,这种自觉自愿,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非凭空产生的。它是一种生活充实,它是一种内心渴求。它仍然像责任那样来自于学习,来自于阅读。它是教师在阅读中的熏陶、感悟、融会贯通,是文本中的人物、事件以至作者的思想在自己内心中的碰撞、冲击、对话、交流,是美好事物对自己心灵的净化和灵魂的荡涤。阅读会开启教师的智慧,会提升教师的品位。潜移默化之中,教师就会视野开阔,心智明亮,放眼成功,极目未来。一个不去阅读,不知阅读,不会阅读的教师,根本不会将成功上升到一种自觉意识、自发行为。如此,也就不思进取,甚至停滞不前。在这种情况下,谈什么教书育人、改革创新,最终只能是一句空话而已。从这点来看,说阅读能促进教师自发上进,是有道理的;而将自发上进说成教师教书育人的前提、基础,一点都不为过。大量的名言古训,都论述了阅读的重要;众多的事实也充分表明,教师不仅离不开广泛、深刻的阅读,反而更急需加强阅读。这是一种文化积淀。好书系人生路标,美文乃读者佳肴。开卷陶冶情操,华章启迪智慧。教师立足的起点高,视野才开阔;教师立足的基石厚,建起的知识大厦才牢固。居高临下,厚积薄发,教育教学就会扎实有效,灵活巧妙。教师自然就会产生一种愉悦感,就会自得其乐。于是工作的内驱力、自觉性、责任感就不可抑制的迸发出来。如此,教师便顺利实现教育职业、教育事业、教育生命的三级跳,实现真正的成功。
另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生命价值、能力水平的体现主要在课堂。而上好课的关键就在于崇高的师德、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渊博的知识和巧妙灵活的教学机智。这些也是得益于积极自觉、广泛深刻地阅读。深水能载重,厚德好载物,正是此理。一名教师要想成为学者型、科研型教师,就离不开孜孜不倦的自觉阅读;即使一名教师不想有太高的发展,只是想上好课,那也离不开阅读。老教师是这样,青年教师更是如此。这是时代的需要,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个人成长的需要。否则,就会跟不上新形势的发展,只能做照本宣科的可怜的搬运工、传话筒。再者,教育不是复制,也不能复制,它是在学习基础上的创新。教师要想具有科研意识、创新意识,并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唯一的做法也是自觉阅读、自觉实践、自觉思考。
当然,无论从责任来说,还是从自觉来说,要想成功,都离不开学习、阅读。但还必须注意阅读的方式方法。强制阅读,不行;泛泛阅读,也不行。它需要达到一种理想的境界,只有如此,才会有大的收获,才会有助教师走向成功。刘经华先生在《教师走向成功的22条军规》中,对读书境界进行的描述对人很有启发。仿照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刘先生也归纳了阅读的三境界:
第一境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读书要静心,守住心灵的宁静,耐住寂寞,不怕孤独,专心致志,心无旁骛,要有“板凳一坐十年冷”的境界。
第二境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仅要坐下来,还要读进去。读进去才会沉醉其中,才会人书融为一体,达到“物我为一”的境界。
第三境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读到一定程度,就可以高屋建瓴,看事物更加通透。
这是阅读的境界,是治学的境界,其实也是教师成功的境界。在这之中,又何尝离开过“责任”“自觉”!
    综上可见,教师的成功是一种责任,是一种自觉。这种责任会促成自觉,这种自觉反过来又会强化原有的责任。但这种成功的责任和自觉最终来自于阅读,来自于积极主动、广泛深刻地阅读。
228#
 楼主| 发表于 2012-4-28 13:45:27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历年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2009年01月08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07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王登峰 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

  李振村 上海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教师》杂志执行主编

  马建强 江苏《莫愁》杂志社副总编

  赵丰平 山东省昌乐县第二中学校长

  刘 畅 北京市中关村第一小学校长

  姚晓静 河南省安阳市健康路小学副校长

  邹云慧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教育局副局长

  张文质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执行主编,《明日教育论坛》和《慢教育》主编

  刘良华 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

  徐 翔 江苏省灌南县新知双语学校董事长、校长

  2006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桑新华 山东省泰安市教育局局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王 林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儿童文学博士

  杨 荣 上海市实验小学校长

  高 峰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四小学校长

  袁晓峰 深圳市后海小学校长,深圳“十佳”校长

  王立华 山东省临沂市八中语文教师

  薛瑞萍 安徽省合肥市第62中学小学部语文教师

  程红兵 上海市建平中学校长,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闫 学 杭州市拱墅区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

  孙汉洲 南京二十九中教育集团常务副校长,语文特级教师

  2005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朱永新 全国政协常委,苏州市副市长

  李希贵 特级教师,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局长。

  郑金洲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科研部主任

  郑 杰 上海市北郊中学校长

  杨九俊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教育学院副院长

  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主任

  方 明 原全国教育工会原主席,现任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

  王栋生 笔名吴非,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师大附中教师

  陶继新 山东教育出版社总编

  管锡基 烟台市教科院理论室主任

  徐冬梅 江苏省扬州教育学院中文系教师

  2004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窦桂梅 清华大学附小副校长

  范金豹 安徽省芜湖县第一中学教师

  方助生 四川省宜宾市金坪中学教师

  高万祥 江苏省张家港高级中学校长,语文特级教师

  韩 军 “新语文教育”代表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

  胡修江 青岛师范学校教师

  吴平安 武汉市洪山高级中学教师

  曾宏燕 珠海一中原教师

  张俊秋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二中教师

  赵谦翔 清华附中教师
229#
 楼主| 发表于 2012-4-28 14:01:43 | 只看该作者
自由阅读有力量
                                                                                                                                                                                                                                                王林(语文教育工作者)

    我最喜欢的事是推荐书,推荐那些带给我快乐、引发我思考的书,推荐给老师、家长和孩子。我的推荐总是热情洋溢,甚至有些过分热情。我相信,阅读热情是需要“传染”的。
    《阅读的力量》是我推荐出版的一本阅读理论书。我在前年读到这本书的繁体版,就一直盼望能有简体版出版。我喜欢这本书到什么程度呢?我看书有划线批注的习惯,刚看几页下来,蓦然发现,满纸全划了线,作者几乎每一句话都能“击中”了我,得出的每一个结论和我对阅读的思考不谋而合。
    这是一本由枯燥数据和生动结论相结合的书。作者极力想证明的是自由阅读(free voluntary reading,简称FVR)的重要性。FVR就是无压力阅读,为了兴趣而阅读,不需要写读书报告,不必回答每个章节后的问题,也不用为每个生字查字典。FVR不仅仅是学习母语有帮助,也是让外语能力登峰造极的方法。与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相比,“阅读是唯一的办法,唯一能同时使人乐于阅读,培养写作风格,建立足够词汇,增进文法能力,以及正确拼字的方法”。如果你没有耐心读这本书的分析过程和数据资料,你或许可以抽绎出这个结论。《阅读的力量》要阐释的是“自由阅读的力量”。
    这是一本语文老师都应该阅读的书。作者通过大量研究资料,揭示了一个残酷事实——直接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Literacy,原书翻译成“识字力”我以为不准确)没有功效。也就是说,大部分老师花了大量时间,在课堂上教字词句、语法规则、语文知识、阅读方法,基本上是浪费时间,远不如让孩子自由阅读成绩更突出。我非常赞同这个结论。在我的数次讲座中,都曾提到语文教学的几大误区——教语文就是教语文教材;教学效率低,有效性差,少、慢、差、费;教师的大量讲解和学生的大量练习只会让学生更讨厌阅读,等等。
作者并不是完全排斥教师的作用,而是教师的力气没有用对地方。想想我们的语文教研吧,大量的时间都是培训老师教好一篇篇课文。老师如此教学,除了受自身因素的影响外,还受教育行政体制的钳制。所以,我要不厌其烦地抄下书中的这段话送给学校和教育局的官员们:
    学校的行政当局必须知道,当教师朗读给学生听时,当教师在维持静默阅读时段中显得放松时,他们是在执行工作。行政当局必须知道,营造一个出版品丰富的环境并非奢侈浪费,而是必需。(行政当局要是知道营造一个出版品丰富的环境不一定要花大钱,应该可以松一口气;只要省几部电脑的钱,就可以显著改善学校的图书馆。)行政当局应该也很乐意知道,提供一个出版品丰富的环境,可以让教师的一天过得更轻松也更有绩效,学生的阅读与语文能力会提升,在日常生活与标准测验中的表现都会更好。
如果你相信作者的观点的话,语文教师要做的工作其实目标就更明确了——鼓励自由阅读,而且落实。本书第二部分讨论的是一些落实的方法。这些方法无外乎就是要解决书的问题、阅读时间的问题、指导方法的问题。这些方法都值得学校去践行。
    有的读者或许会问:作者的研究是以英语阅读为研究对象,可是英语和汉语是不同形式的语言。我认为,如果我们把“阅读”定义成“从文字中提取意义”的话,英语阅读和汉语阅读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有那些鼓吹“读经”“吟诵”“涵咏”的人,才会故意强调区别。
    对这样一本优秀的、不艰涩的理论书,我不是要写序,我只是想传递阅读的喜悦,想告诉那些希望孩子阅读的大人们:自由阅读有力量!


230#
 楼主| 发表于 2012-4-28 16:55:50 | 只看该作者
教师真正的绝活——读书
■四川      
在很多老师和学生眼里,我大概属于那种有“绝活”的老师吧,可是我的“绝活”到底是什么,好像大家的观点并不一致。有学生叫我“吉他老师”,因为我爱弹吉他,现在还在带学生;也有学生叫我“鼓手老师”,因为他们知道我一直在乐队担任鼓手;从1998年开始,我又给学生上音乐鉴赏课,也许因为经常不拘小节,又有人叫我“艺术家老师”……弄来弄去,仿佛教育只是我的副业了,我索性自称最“不务正业”的老师。不过,私下里我一直认为,一个教师如果有绝活的话,这绝活必然是植根于自己的专业,应是教育教学的绝活。细想想,如果我真有什么绝活的话,应该是我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品读《二十四史》之得吧。提起这个,就不能不说说一位对我影响深远的老教师——何瑞基老师。

我看他就像唐弢看鲁迅
1997年,在参加工作5年后,我调到另外一所学校,担任一个全校最难缠的班的班主任。这是一所子弟学校,因为要与市里的重点学校竞争,学校规定学生的成绩与老师的收入挂钩。如果学生成绩考得不好,老师的津贴就有可能全部被扣掉。这样的“待遇”我就遭遇过两次,每堂课的津贴为零。
生存的困境迫使我开始关注教学,更准确地说是关注考试。也就在这时,我有了一次重要的相遇,它直接改变了我以后的职业生涯。
何老师是我们学校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老师,关于他有很多传说。有人说他学历很低,只是初中毕业,却是我们学校最厉害的老师。有人说他上课从来不看课本,有些课文甚至根本不教,有时候又拿一些课外的资料甚至自己的文章当课文教学生。可是,他的课却最受学生的欢迎。有人说他功力极其深厚,课上得精彩,有时候一周只讲一个字,但是众多的知识由这一个字生发开来。大家的介绍让我对何老师充满了崇敬和好奇,心想,如果有一天我也能像他那样旁征博引挥洒自如地上课该有多好!可又有人告诉我:“何老师脾气很大,从来不参加学校的任何会议,不参加教研活动,不听任何人的课,也拒绝任何人听自己的课。据说有一次校长想走进他的教室,都被他轰出来了……”渴望拜师的我,心顿时凉了半截。
一天在图书馆,除了图书管理员,只有我和何老师两个人。我主动向何老师打招呼,他热情地回应:“嗯,小夏老师,我刚才在看你的借书目录,看来你很喜欢看书,书的品位也不低,不错啊!”我受宠若惊,与何老师聊了起来,并趁机提出想到他家登门求教,没想到何老师爽快地答应了。那一刻我无法形容自己的高兴与激动。
后来看《琐忆》,发觉我看何老师颇像当年唐弢看鲁迅,从听信人言觉得他古怪傲慢,到走近他才知道他的平易与真诚,经历如出一辙。
为了期待已久的拜访,我做了充分的准备,专门买了一套4卷本庞朴主编的《中国儒学》作为见面礼。这是我工作后第一次把书作为礼物送人,原因很简单,好书很多,但是值得送好书的人却很少。

唯一的捷径就是读书
作为一个无水平、无资本、无成绩的“三无”老师,最迫切的愿望就是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也就是提高学生的成绩,争取在学校站稳脚跟。我期望何老师能够把自己的“绝世秘笈”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让我一跃成为“高手”。
我向何老师提的第一个问题是:“要把书教好,有什么捷径吗?”何老师的回答让我醍醐灌顶,又让我羞愧:“有什么捷径?唯一的捷径就是读书!”何老师告诉我,他的确是初中毕业,甚至临近退休时还只是二级教师。可我知道,全校上下从校长到学生,没有哪个不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为什么?因为我读书而他们不读!”说这话时,老先生表现出与他的年纪似乎不相称的激动。“现在是校长要求教师读书,你看有几个校长自己在读书?教师要求学生读书,又有几个教师自己在读书?可笑吧!”老先生越说越激动,“作为一个教师,身上没有点书卷气,就没有了当老师的底气,怎么能叫教师!”他告诉我,多年来他从不打麻将,很少参与应酬,业余时间都用在阅读上。
“那您看我应该读什么书?”何老师看了我半天,一字一顿地说:“我觉得你应该看‘二十四史’。”
我知道“二十四史”是从《史记》到《明史》的24部史书,全书共3249卷,4000万字,从第一部《史记》到最后一部《明史》,其编篡年代跨越1800余年,是世界图书史上的巨著;所记历史长达4000多年,是我国最完整、系统的编年大史。可是我一个语文老师,花这么大精力去看历史著作有用吗?我不禁疑惑。“肯定会有用。首先,任何知识都是有根的,而文史不分家,很多文学知识其实就植根于历史中;同时,语文老师看原版史书,对自己的文言文功底提高很有帮助。”何老师对我说。
从何老师家出来,我心里既激动又忐忑。以我当时数百元的月工资,是无法购买“二十四史”的,于是我买了“二十四史”光盘,在电脑上看。我给自己订的目标是每天至少看一卷。为了强制自己,我在当时使用的Windows98系统上设置了一个预定任务,每晚8点,不管我是在听音乐还是在看电视、打游戏,系统都会自动打开“二十四史”阅读系统,天天如此,从不间断。
读了书,自然有些体会和想法。最早的时候,我记在电脑上,后来遇到电脑系统崩溃,辛辛苦苦积累的读书笔记全部化为乌有,我气得七窍生烟却又无可奈何。于是学聪明了,我专门买来笔记本做摘抄和笔记,如今这些笔记本已残破不堪,但上面清晰地记录着我的阅读历程。
2000年的时候,我已经读完了《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北史》,开始读《南史》。读完这几部史书的直接后果是读坏了3套光盘(每套2张光盘),这时候我才依稀觉出了这样的阅读带给我前所未有的充实感。
光盘坏了,我设法借来一套《汉书》重读。后来,在学校图书馆一个蛛网密布的储藏室里,我居然发现了大半套中华书局版的《二十四史》,我设法将那些从来没人借过、早已满布灰尘的“宝贝”借了出来。
在这些发黄的史册中漫游,检视前人的盛衰荣辱悲欢离合,看历史大舞台上英雄或小人的坦荡或猥琐的表演,每每让人掩卷浩叹,陷入沉思:《北史·儒林传》中马敬德被封仪同,沾沾自喜,其弟子夸耀:“孔子都没被封仪同,先生比孔子还伟大!”小人得志之态跃然纸上,令人想起当今一些学者,一旦为官则骄横跋扈之丑态;《南史》载陶渊明给儿子写信,谆谆告诫儿子善待仆役,则让人看到这个隐士的另一面:对普通人的真诚的关心;《旧唐书》载韩愈在一片佛号声中挺身而出,不顾自身安危,直斥皇帝佞佛,虽千万人,吾往矣。意气轩昂,令人钦仰……
有人说,读书就是坐冷板凳。这个观点我只同意一部分。板凳也许是冷的,但是读书人的心却从未停止强烈的搏动,它一直是热的。

读史让我找到语文的根
在何老师的指导下,我从1998年开始阅读“二十四史”,随着阅读的深入,越来越深地体会到何老师当初告诉我的那句话:语文的根就扎在历史中。
当我在2005年开始读《宋史》的时候,明显感觉到以前学过的很多散乱的知识,现在凭借着历史的线被串在了一起,或者更确切地说,历史像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而所有的语文知识都能在这棵树上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而一旦它们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就不再是孤立静止的一点,而是随着这棵大树的生长而生长,随着它的壮大而壮大。
我的学生告诉我,他们刚上我的课时,每每惊讶于我对与课文有关的知识如数家珍,旁征博引,娓娓道来。经常一节课下来,我连书都没有翻开,但是一切了然于胸,毫厘不爽。这并非我故意炫技,真正的原因是在阅读了这么多原始史料之后,我已经将课本的知识还原到了它们在历史中各自的本来位置上,而这棵历史之树又是有机联系的,牵一发而动全身,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因此我的课既立足于课堂,又放飞于课外。
长期大量的阅读,更使我对文本的理解和领悟能力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对一些课文中传统的观点有了自己的视角和看法。十多年来,我陆陆续续写下了十余万字的读史笔记,结集成书,定名为《一本不正经》,准备出版。而读史更使我在另一个爱好——诗词上,有了质的进步。2008年,我出版了第一本专著《唐诗的江山》。紧接着,又写作了十余万字的《宋词的家园》,现正准备出版。
当学生时,读到培根的名言“读史使人明智”。十多年来,我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证实了,读史的确能使人明智,更能使人博大,使人清醒。很多朋友问我:你读了“二十四史”,那些东西你都能记住吗?我的回答是:当然不能。其实读任何书,其本质目的不见得是机械地记住某些东西,而是在书香中浸润、渐染,用何老师的话来说,就是成为一个有书卷气的教师。从这个角度来看,读书不仅是一种活动,更是一种姿态,一种生存方式。
可是,每当有人问我:“你觉得语文教师应该读‘二十四史’吗?”我却总是回答:“不一定。”其实,不管选择了哪一条阅读之路,注定都是有遗憾的,因为好书太多,而生命太短,你集中精力读了这些,势必会遗漏那些。阅读能丰富人的知识结构,不过完美的知识结构是没有人能够拥有的。读不读“二十四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教师能不能安安静静坐下来读书。
教师的“绝活”也许有千千万万,我仍然执拗地认为:只有读书,才是教师真正的“绝活”,也只有这样的“绝活”,才是真正对教育教学、对学生有益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 20:16 , Processed in 0.12401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