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千年之约(写在参观云梦博物馆之后)[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6-19 22:21: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醉笑红尘 的帖



        那些宝贝,穿越千年时空,静静地,静静地等候在明亮的博物馆陈列窗里。

        在这样一个秋凉的早晨,我们得以相见。

        一种似曾相识的亲近感,在相见的刹那,强烈地撞击着我的灵魂。熟悉,太熟悉了。那造型,那质地,那纹缕,都是那么熟悉,而一件件器物前的标牌清楚明白地标明它们的身份和时间:西周,战国,秦朝,西汉……

        难道千年时光真的只是时空的一瞬?为什么相见的感觉是如此的熟识?为什么在尘封千年之后,它们又重新完整地再现于人间?

        因它曾被我们祖先的手千万次地轻抚摩挲,因从中我们隐见祖先生活的痕迹,因我们太渴望解读脚下这片土地的历史。千年之约,却相见如故!我们对五千年的文明史有着那么多的迷,又有着那么多的好奇。想必千年之前,它们也是身负使命,等候今天的相约吧?

        几千年的岁月,沧海桑田,金戈铁马。得守候多少个轮回,得历经多少世的悲欢与沧桑,又要有怎样的坚持与信仰,才能这么完好地出现在我身边,展示于我的眼前。它们,必是有一种信仰,必是有一种力量,不然,那么多物事都在星球的运转中风化,在时间的年轮中消逝,而它们却一直坚持着,坚持在几千年之后与我们的会唔。一定,一定是怀揣神奇的密码前来,一定,一定是要告诉我们什么。

        我仔细端详一件件文物。从中搜寻历史的痕迹,捕捉与我相通的生活信息。

        西周的陶器,陶盆,陶鬲,陶甄。距今已近三千年,而其形状与我们曾经用过或正在使用的日常用品时何等的相似。恍惚中我失去了时空的概念,远古,在潜意识里拉近,蹒跚的古人形象鲜活起来。原来,时空只是时钟里的秒针,一下一下地走动,一个轮回一个轮回地更替,却总是在重复那个圆周的运动。如果以千年定义,千年也只不过是昨日。我相信,我们曾经聚合,在某一个末知的时空里!

        战国的青铜兵器,铜戈,铜箭簇,铜刀,铜剑,还有战士身上的铜挂钩。一件件做工精致,轻巧,不似我在北方看见的古兵器那般厚实笨重。猜想那刀锋在二千年前的阳光下曾如何闪烁着逼人的寒光,一个佩带箭囊准备抵抗外敌的勇士形象鲜活地立于眼前,我脚下的这片古老的土地,曾为黄尘古渡,白日横空,剑戟如林,豪气干云的古战场景象在潜意识里鲜明起来。

      青铜器具,彩陶器具,我一一辩认,铜敦,铜鼎,铜钫,彩陶鼎,彩陶盆……从中一件一件地确认我日常使用的炊具、用具的鼻祖。

        西汉彩绘漆器,更是让人留恋难忘。造型和谐、优美,花纹精美绝伦,姿态生动逼真,我暗自惊叹:古人审美的概今与今人的审美观是惊人地相似。似见到我的家藏,似是被我矗之高阁遗忘已久的器皿,兀自等候在此,佛去浮尘,那重见的欢喜让我热血为之沸腾。

        秦代竹简。精致竹片上,清秀小巧的秦篆书,欹斜相依,肥瘦相间,质朴而秀朗。一九七五年十二月,睡虎地里的十二座秦墓,1200多片秦代竹简、两封木牍家书的发现,为史学界视为惊世发现!……这些经历两千多年的文字,这些出自古人之手的精美书法,让湮没已久的秦王朝的历史以文字的形式生动地"复活"了!
        揣想:4号墓主“衷”在临终时何等地牵挂还在前线作战的爱子,念叨“惊儿、黑夫”的名字,怀揣两个爱子的家书不舍地离世。隐约秦朝厮杀声从远处传来,尘土飞扬,箭矢如雨,众多将士中,惊和黑夫,两个也许不强壮的身躯在战马上与敌厮杀……而11号墓主“喜”生前为这一方百姓主事义事,手执秦律,认真研习,以法律为准则,视清正廉洁秉公执法比生命还高的县官形象也生动地再现。

        陶楼,东汉陶楼。重堂高阁,飞檐走兽,高大的楼壁,壮观的规模,必是地主庄园。我围绕陶楼转了一圈又一圈,寻找哪一间是小姐的闺房?二千年前的封建社会,一个远离京城的江北小城地主人家的千金小姐,只怕一生也走不出这高楼大院,思春梦又从何结?不然,何以古人有“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爱情表白,又何以有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的相思之苦。想必,那楼堂高阁之上的门楼,小姐也是纤手抛绣球择得自已如意郎君?

        解读眼前每一件文物身藏的历史信息,缅怀古人,揣想生我养我的古老土地上发生的故事。对脚下的土地更生出热爱和敬意。对眼前的文物在多一些了解的时候又多了一些理解,不由感动,为古人的那份深情。

        它们确是怀揣密码身负使命而来。贮自地底,等候几千年,只是要以这种无声的方式告诉我们一段历史,解开我们对几千年历史文明的迷惑和猜测。而我们的先辈又是以怎样的方式要在几千年之后告诉我们那一段历史,那一段日子,那一个时代的岁月,以怎样的方式解开我们对时空的心结,对历史的关注。

        我的心思在远古和现实中对话交融。我知道,我脚下的土地是厚重的,我的祖先是智慧的。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厚重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他们又以文物墓葬这种特有的方式给我们留下了记录。

        仿佛听见承载岁月重任的件件文物对我轻轻絮语,我眼前浮现出那时的天空那时的云,那时的村庄那时的房舍,我揣想我的先辈们——他们的思想和感情,他们的劳动和辛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4 21:10 , Processed in 0.95998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