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9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美术教育研究成果集及其发展趋势的展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3 23:00: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美术教育研究成果集及其发展趋势的展望
作者:钱初熹

自从197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我国美术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美术教育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我国普通学校美术教育研究迈人新阶段的今天,追踪近20年来的研究轨迹,集约其代表成果,寻找新的起跑线,这是很有必要的。
在此,首先,从美术教育目的与课程目标研究、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研究、美术教学研究、美术教育历史研究、外国美术教育研究,五方面集约这一时期美术教育研究的主要成果。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美术教育研究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对ZI世纪我国美术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作一预测,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
一、美术教育研究成果集约
(一)美术教育目的与课程目标的研究
1.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末
这一时期有关美术教育目的的研究成果首推1980年,在《美术教育通讯》创刊号中发表的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几位教师的采访报导《科学家、教育家谈美术教育》和陈通顺撰写的题为《谈谈中小学开设美术课的重要性》的文章。他指出:“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美术教育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美术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助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这些观点是继1979年教育部决定把“图画”课,改为“美术”课之后,突破以传授图画技能为中心的狭隘的美术教育目的论,从实施美育、促进智力发展、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方面比较全面地阐述了美术教育的目的。
1981年,张文棋等人在《谈新编美术教材的指导思想和编写特点》’文中指出美术学科应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四个方面,改变了过去美术等于图画的片面性倾向,与此同时,他们指出:“各种能力的培养,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发展学生的创造力。”1986年,孙永惠(大连市工艺美术职业学校)在题为《美术教学的教育作用和美术教学的改革》‘“‘’一文中指出:中国普通美术教育应否定以临摹为中心的美术教育,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创造能力和欣赏能力。1987年,王天一(曲阜师范大学)发表了题为《发展智力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目的》的文章。他以著名科学家经历中涉及艺术、科学两个领域的事例论证了美术教育在发展人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方面的作用。1989年10月4日,柴庆翔(上海师范高等专科校)在《文汇报》上发表了题为《从技能型到审美型--中国基础美术教育的发展》的文章。他以美国DBAE的理论为依据,明确指出学校美术教育的核心应是审美教育。
2.20世纪90年代
进入90年代以后,美术教育目的论的研究向更深层次拓展。在《中国美术教育》1990年第4期上,王大根(安徽阜阳师范学院)提出了“超绘画性美术教育目的论”。他认为通过学校美术教育实施“真、善、美”的教育,发现学生的气质和个性,培养创造精神和能力,引导他们走向自我实现的道路,最终达到人格形成的目的。这一美术教育目的论,既重视学校美术教育的社会性目的,也重视个体性目的。这是近况0年以来,在我国美术教育领域中较早提出应重视美术教育个体性目的的观点。姚金迈(北京市教育学院)在《中国美术教育》1993年第1期发表的《继往今来,促进美术教育的健康发展》一文值得注目。他指出1992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公布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提出了三方面的美术教学目的:(1)传授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爱国主义情感和良好的品德、意志;(3)培养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应把上述三方面的教学目的理解为一个整体、三个方面、四项任务。因为他认为在教学目的的第二方面中包含了德育和美育两方面的任务。这是较早提出美育与德育分别属于两个领域的论点,代表了当时一些美术教育家对德育中包含着美育这一观点的不同看法。1995年,尹少淳(湖南师范大学)在《美术及其教育》的著作中提出了“综合美术教育论”,即以实现美术教育的情感、智力、技术和创造这四大价值系统的综合效应和群体功能为目的的美术教育目的论。这是从价值系统的角度来论述美术教育目的的观点。
在即将迈人21世纪的1999年,《中国美术教育》杂志发表了一系列论述美术教育目的与美术课程目标的文章。常锐伦(首都师范大学)指出:“从教育的最高目标看,美术教育在于最大限度的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美术教学应着眼于美术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杨景芝(首都师范大学)认为美术课程的目标有五点:(l)培养造型表现的基本能力;(2)培养创造能力;(3)提高审美文化素质;(4)增进美化环境意识与能力);(5)促进人格健康成长。笔者(华东师范大学)从义务教育完成之际以及高中毕业之际,全体学生所能达到的最低限度的学习目标,以及将来作为合格公民所必需具备的最低限度的美术方面的能力,这两方面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美术学习的三点具体目标:(1)掌握最低限度的、可以达到自娱程度的美术表现方法;(2)具有一定的阅读与评论本国、外国美术作品的能力;(3)具备对学生未来生活有用的最低限度的造型能力与审美能力。在此基础上,经过高中阶段的美术鉴赏学习可以达到两个目标:(l)掌握鉴赏美术作品的最基本的方法;(2)了解美术与人类生活的各种关系。程明太(上海市金汇学校)在《21世纪中小学美术综合课程体系的思考》一文中,提出了“中小学美术综合课程体系”的设想。他指出:“美术综合课程体系”是以美术教育为主体,综合多学科而形成的一种具有综合性质的美术课程体系。这一设想反映了一种主张美术进一步与其他学科相融合的倾向,值得注目。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近20年来,我国的美术教育工作者从各个角度论述了学校美术教育的目的与美术课程目标。这些研究成果对转变美术教育观念,促进美术教育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虽然,各位学者对学校美术教育目的或课程目标所作的论述有着各自不同的侧重点,但是,对通过美术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达到人格完善,这一美术教育的终极目标的认识却是相同的。
(二)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的研究
我国有关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研究的最早成果是1938年出版的心理学者黄翼所撰写的《儿童绘画心理》。书中针对“儿童描绘的是所知还是所见”这一著名命题,提出了儿童描绘的是他们所看见的事物的论点。之后,这一研究由于战争等原因被中断。1988年,《美术教育》杂志第5期发表了屠美如等的论文《儿童绘画发展阶段初探》,可以认为这是有关儿童画发展阶段研究的新起点。之后,一些学者陆续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项成果:
1.屠美如等的儿童绘画发展阶段说
为了探明中国独特文化背景下的儿童绘画能力,屠美如等人(南京师范大学)参照国内外有关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的论述,设定了调查的项目,进行了调查。调查的对象为江苏省、安徽省的城市和农村的托儿所、幼儿园、小学及中学的1.5岁到15岁的少年儿童884名,根据年龄分为14个组。对他们所画的2256幅图画,从形式、色彩、构成、创造性等方面进行评定,并用百分比的方式进行了统计。根据这一调查结果,他们提出了如下的儿童画发展阶段说:涂鸦期(l—4岁);象征期(4—5岁);概念画期(5—8岁);写实期(初期8一15岁)。
2.常锐伦的儿童绘画发展阶段说
1990年,常锐伦提出了不同意见。他指出屠美如等人提出的“概念画阶段”的论说是与“儿童画他们所知的事物”一说相吻合的,而“儿童画他们所知”的理论早已被黄翼和阿恩海姆所驳倒。他以吕德的发展阶段说为依据,收集了北京地区3—15岁的2000余名少年儿童的图画,进行了调查统计。根据这一调查结果,他提出了以下的儿童绘画发展阶段说:涂鸦期间岁以前);象征期(3—5岁)2意象期(初期5—7岁、意象期7—9岁);写实期(萌生写实期9—11岁、推理写实期(11一13岁、仿成人写实期13—15岁)。常锐伦认为所谓“意象”期的特征是:儿童描绘的是人们所能识辩的事物,但与真实的事物却不是完全相同的,因此,他们描绘的是一种“意中形象”。
3.王大根的儿童绘画发展阶段说
王大根在总结了国内外学者有关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的学说之后,从语言的发展和绘画发展相互关联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儿童绘画发展阶段说:涂鸦期间(5—3岁);符号期(3—9岁),又可以分为单词的符号期、句的符号期和陈述的符号期;写实期(9—15岁),又可以分为陈述的写实期、分化的写实期、视觉的写实期;理性期(15一18岁)。
总之,1988年以来,我国的美术教育者在各国有关儿童绘画发展阶段学说的基础上,结合国情,分析了我国少年儿童的绘画作品,提出了各自的儿童绘画发展阶段说。虽然,各位学者在儿童绘画发展的分段上存在着某些分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他们都围绕着“儿童是画所知道的还是画他们所看见的”这一著名学术争论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三)美术教学的研究
近20年以来,美术教学方面的研究结出了极其丰硕的成果。仅仅从《中国美术教育》1996年第6期发表的张晓涧(内蒙古包头师范)所作的统计来看,自1980年《美术教育通讯》创刊,1989年第5期正式更名为《中国美术教育》至1994年的14年间“经验交流”栏目发表了287篇文章,几乎占整个杂志登载文章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有关美术具体教材教法的经验文章有52篇。而在“理论研究”栏目所发表的160篇文章中,也有不少有关教学研究的文章。此外,还有不少美术教学研究成果发表于各省市的教育杂志或论文集上。由于受到篇幅局限,在此,仅仅列举几项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美术教学研究成果。
1.教学论研究
从1997年至1999年,王大根(上海师范大学)致力于美术教学论的研究,并取得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1997年,他指出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美术教学目际应处于核心地位,并以美国教育家布卢姆的教学目标体系为依据,提出了包括技能、认知、情感和创造四个领域的美术教学目标的分类体系。1998年,他从性质、学科位置、研究对象、意义等方面围绕美术教学论进行了阐述,并论证了美术教育学、美术教学法与美术教学论的关系,明确指出美术教育学是美术教学论的上位学科,而美术教学法应是美术教学论的下位学科。在此基础上,他指出要使课堂美术教育走出主观经验主义和旧有模式,进人科学的、规范的现代教学的理性层次,就必须建立“美术教学论”。1999年,王大根有进一步发表了素质教育与美术教学的研究成果,论述了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美术教学目标与美术课的“作业要求”、美术学习质量的评价三者之间的结构关系。他认为只要依据这样的教学结构,就能达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2.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学实践研究
近20年以来,最早运用发现学习的教学模式于美术教学之中的成果当推1981年,大连师范学校美术教研室在大连实验小学一年级(l)班进行了“美术教学在能力培养和智力开发方面的教育作用”的实验。这一实验在教学要求方面提出:写生课教学提倡启发式,上“发现课”,并把“发现课”定义为“让学生自己作观察、作比较、分析,发现对象的特征。”在此之后,运用发现学习的教学模式于美术教学中的研究得以继续发展,并取得了更为显著的成绩。例如,1998年,许亚红(江苏省无锡市东亭中心小学)对“尝试一发现”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比较深人的探索。她的研究成果在题为《染纸》的教学实践中得以反映,此课被评为第二届全国中小学美术录象课一等奖。
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研究方面,佟毓韶(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教师进修学校)发表了《对小学美术欣上课教学模式的初探与解析》的成果。他提出了“引发赏析法”,具体分为感受认知、直接背景、内涵理解、间接背景和审美提高,五个步骤,并指出这一模式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在即将迈入21世纪的1999年,美术教学研究向更高层次发展。值得注目的研究成果有以下三项:
第一是李志勤(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所进行的“表现性美术教学”的研究。在题为《再论表现性教学》的文章中,他首先论证了“表现”的含义。其次从心理学、教育学角度论述了儿童的“表现性”心理萌芽的特设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厂比较详尽的论述。特别值得注目的是,他针对当时中小学堂的图画课为何放弃中国绘画,而选择了西方绘画的原因作了深刻的分析。
1996年,胡知凡(上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日本杂志《教育美术》上发表了题为《改革、发展中的现代中国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研究成果。他从教育计划与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教师培养、设备与经费、存在问题等方面对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的美术教育发展历程进行了考察与分析。近年来,他还发表了《上海培养小学美术师资的回顾和展望》一文,把近50年以来上海培养小学美术师资的历史分为五个阶段,分别论述了各个阶段在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教学内容等方面的特点。虽然,这一文章仅仅对上海地区小学美术教师培养的发展历程作了回顾,但从中也能反映出全国小学美术教师培养历程的一些主要特点。

(四)美术教育的历史研究
1.古代、近代、现代的美术教育发展历程研究
有关古代美术教育历史研究的代表性成果首推1989年,张恒翔(南京师范大学)发表的题为《中国古代美术教育概述》的论文。他从匠人传技式教育、北宋宫廷的“画学”、文人画时期的美术教育等角度论述了我国古代美术教育的思想和特点。
有关学校美术教育开端与发展的研究成果有蒋苏生(南京师范大学)的文章。他把学校美术教育从开端时期到 1985年的历史演变与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l)清朝末年的学校美术教育;(2)辛亥革命以后的学校美术教育;(3)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学校美术教育;(4)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学校美术教育。同时,他在《高师美术系科的发展概况》 的文章中比较详细地叙述了1902年我国第一所高等师范诞生以及发展时期中美术课程设置的情况,同时还叙述了民国成立后各所师范院校设置美术系科的情况。1989年,张恒翔发表的题为忡国近代美术教育发端》的论文也是这项研究的代表性成果。他围绕着在“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下,学校图画教育开端时期大中小学堂中图画和手工课的设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厂比较详尽的论述。特别值得注目的是,他针对当时中小学堂的图画课为何放弃中国绘画,而选择了西方绘画的原因作了深刻的分析。
1996年,胡知凡(上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日本杂志《教育美术》上发表了题为《改革、发展中的现代中国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研究成果。他从教育计划与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教师培养、设备与经费、存在问题等方面对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的美术教育发展历程进行了考察与分析。近年来,他还发表了《上海培养小学美术师资的回顾和展望》一文,把近50年以来上海培养小学美术师资的历史分为五个阶段,分别论述了各个阶段在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教学内容等方面的特点。虽然,这一文章仅仅对上海地区小学美术教师培养的发展历程作了回顾,但从中也能反映出全国小学美术教师培养历程的一些主要特点。
2.美术教育历史人物研究
1989年第4期、第5期《中国美术教育》杂志上,登载了张恒翔撰写的有关李瑞清、王国维的两篇文章可以认为是美术教育历史人物研究的代表作。在《李瑞清与两江师范“图画手工科”》中,作者叙述了李瑞清的生平、思想和当时的历史背景,着重叙述了他创办两江师范“图画手工科”的过程与两江师范“图画手工科”的课程设置与教育成果。作者在总结了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了其长处与局限。在《中国近代美育首倡者一王国维的美育思想述评》中,作者从“完人教育”宗旨,以“美育”慰籍人心、无用之用的艺术美,三方面对王国维的美育思想进行了深人的述评。正如作者所指出的那样:“王国维的美育思想,直接影响我国学校美术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因此这是一项很有价值的历史研究成果。此外,还有1998年第4、5期该刊发表王天一撰写的《丰子恺艺术教育思想研究》,也是这方面研究的重要论文。
(五)外国美术教育的研究
l.海外美术教育思潮的翻译与介绍
较早被翻译的重要文章有美国哈佛大学的“零点计划”(Project Zero)实验的主持人加登纳(Howald Gardner)的演讲稿。这篇演讲稿刊登于《美术教育》杂志1987年第3期。加登纳论述了中美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在艺术教育的组织、目的、内容和方法四方面的不同点。宋征殷(南京师范大学)翻译的《美国的美术教育思潮》刊登于《美术教育》杂志1989年第2期,文章阐述了1960年以来的美国美术教育思潮,其中重点介绍了艾斯纳的艺术教育理论。另外,艾斯纳与记者的对话也被邢莉(南京师范大学)翻译。其中,nlsclPllne Based Art Education”被译为“以修养为基础的艺术教育论”。这是一篇比较详细地论述 DBAE 观点的文章,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意义。
1993、1994年,湖南美术出版社陆续翻译出版了几本外国美术教育的著作。其中有美国的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Vict。rh)wenfeld,1903—60)的著作“Creativeand Mental Growth”,中文版的书名为《创造性与心理发展》;艾斯纳的著作“Educating Artistie Vision,中文版的书名为《儿童的知觉和视觉的发展》。这两本世界美术教育名著的翻译出版,使我国美术教育工作者对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美术教育思想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1996年,《中国美术教育》第3期发表了在德国法兰克福大学艺术教育研究所留学的黄梅翻译的《联邦德国黑森州小学美术教学大纲》;1996年、1997年,胡知凡通过《中国美术教育》杂志分别介绍了英国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改革以及美国费城中小学艺术课程标准:1998年底到1999年,《中国美术教育》连续刊登了刘沛翻译的《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这些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翻译与发表提供了西方国家美术教育方面的最新信息。
此外,1980年以来,许多中国美术教育者出访世界各地,考察了他国的美术教育情况。他们结合自己的感受与思考写了一系列的文章,通过《中国美术教育》向国内读者介绍。被介绍的国家与地区有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意大利、法国、苏联、匈牙利、比利时、北朝鲜、新加坡等国家以及中国台湾、香港等地区。
2.中外美术教育的比较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外国美术教育的研究不再停留在介绍的层面上,开始呈现出把外国美术教育思潮、教育内容以及指导方法与中国相比较,在分析两者长处与局限的基础上,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美术教育育发展道路的研究倾向。
在中西美术教育思想比较研究方面,1992年,尹少淳发表了题为《美术教育的背景及涵义》的论文。他首先论述了英国教育家里德(Herbert Read)与中国教育家孔子、王国维、蔡元培的教育思想的共同点。接着,分析比较了罗恩菲德与艾斯纳的艺术教育思想,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自成体系的美术教育的观点。这是较早的、具有一定深度的中美美术教育思想比较研究的成果。互993年,侯令(北京崇文区教育学院)在日本学术杂志《艺术教育》上发表了题为《在中国的DBAE研究》‘“ 2’‘的文章。他认为 DBAE与中国的美术教育有着许多共同之处。例如,美术教育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又如,在中国的美术欣赏领域里,包含了美学、美术批评、美术史三大领域,而绘画和工艺领域与DBAE的制作领域相类似。这是一篇较早向海外介绍中国有关DBAE研究情况的文章。1997年,李小夫(湖南郴州市二中)发表了题为们《儿童中心论、DBAE与素质教育》的文章。他指出儿童中心论与DBAE理论在教学思想上存在着许多分歧,但在整体上则具有以个人为本位的共同点。他认为以我国的新美术教学大纲(1992年)为代表的美术素质教育理论比上述两种理论更具有科学性,也更适合我国国情。他列举了我国现行美术教学大纲的特在,并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等角度分析了制定这一大纲的基础。与此同时,他还批评了在美术教学实践中不顾国情,盲目效仿外国的现象。他主张美术教育改革应紧密结合本国国情,不要盲从的观点的确值得提倡。
在中日美术教育的比较研究方面,张小驾(厦门大学)发表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与此同时,以1990年代初为端,笔者在长期深入考察日本美术教育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对中日美术教育从历史与现状。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阳本的学习指导要领)、教科书、指导方法到教师培养课程、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较全面的比较研究,并以此项研究成果为依据,提出了适合ZI世纪我国社会与教育发展的中小学以及师范院校美术教育课程改革方案。这些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于中国、日本以及国际美术教育研究。
二、我国美术教育研究的特征及问题
(一)美术教育研究的特征
1.研究的热门课题
从美术教育研究课题来看,我国与外国的研究课题基本相同。其中,学校美术教育的目的、美术课程与教材开发、美术教学方法是研究的热门课题。
在美术教育理论研究方面,近2O年来,以师范院校美术教师为主体的研究者们始终关注着学校美术教育的目的、美术学科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价值等课题。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有关美术教育与美育两者关系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自9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制定工作的展开,美术教育理论研究者一方面致力于美术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独自特点的研究,另一方面,他们也致力于美术学科与学生的发展、美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以及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等方面的课题研究。与此同时,美术教育思想研究、美术课程论研究、美术教学论研究以及中外美术教育比较研究也开始向纵深方向发展。在这些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江苏教育报和吴江市教育委员会合作开展的“苏南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现代化模式”的研究,这项研究成果立足于艺术教育,突破了以往单纯从美术或音乐的角度出发来进行教育研究的局限,代表了艺术教育研究的新倾向。

在美术教学实践研究方面,以中小学美术教师为主体的研究者们在开展美术教学实践活动的同时,积极进行着美术教材与教法方面的研究。其中,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开发智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始终是研究的热点,这一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90年代中期以来,高中美术欣赏教学的研究成果值得注目。美术欣赏内容得到了开发,即从美术作品的欣赏扩展为对学生生活环境的欣赏;欣赏教学方法得到了拓展,既有欣赏与表现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也有在美术欣赏课中,导人音乐、戏剧、数学、物理等因素的教学方法。此外,设计教学方法、美术教学中隐性课程的开发、作为课堂美术教学延伸的课外、校外美术教学方法、新的媒介一电脑导人美术课堂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
2.研究的主要方法
从美术教育研究方法来看,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期,美术教育研究者主要采用的是定性研究的方法,经验总结类型的成果占有较大的比重。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在一些课题研究中开始采用定量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方法日趋多样化。90年代中期以来,以教育学、心理学、哲学为理论依据,以系统论、信息论为方法论基础的美术教育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加,促使定性研究不断地向纵深方向发展。
近几年来,一些中小学美术教师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设置实验班和对照班,开展美术教学研究,并进行实验前后的测试,力求数据的量化,使研究的质量、研究成果的信度和效度大为提高。另外,一些美术教育研究者开展以中小学美术教师、学生、家长为调查对象,以美术学科课时、教学内容和方法为调查内容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两方面进行深人、细致的观察研究活动等,显示出在美术教育研究中调查研究方法的运用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二)美术教育研究的不足之处
综上所述,可见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美术教育研究确实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来看,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1.研究课题重复,成果缺乏深度
虽然,在我国已取得了一些具有深度的美术教育研究成果,但数量却不多。从总体上看,研究选题有偏大、重复的倾向。有不少研究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上,缺乏以某一具体问题作为研究的焦点,进行层层深入的分析、论证,或以小见大、具有深度的研究成早。某些研究者由于没有进行广泛深人的先行研究,因此所选定的研究课题、内容与已发表过的成果重复。有少数研究中提出的论点缺乏依据,甚至出现明显的错误。此外,我国的美术教育研究者们至今尚未形成各自不同的专门研究领域,不利于研究长期、深人的开展以及各个研究领域成果的共享。
综览近20年来的研究成果,还可以发现在美术教育的历史研究、师范院校美术课程研究、综合艺术课程研究、美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相互渗透及融合方面的研究、美术教学评价研究、电脑美术学习研究、博物馆和美术馆教育研究、特殊儿童美术教育研究、艺术治疗研究等方面都留有不少空白,有待于有志者进一步探索。
2.定量研究少,成果缺乏信度
在我国美术教育研究领域中,长期以定性研究为主流,因此与定性研究相比,定量研究的成果数量甚少。由于研究数据不足,许多论文在论证过程中,以经验和感觉作为论据,致使结论缺乏信度,不能令人信服。特别是迄今为止,尚未进行以全国的中小学生。中学美术教师、师范院校美术系为调查对象的美术学科课程、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问卷、访谈等调查,因此缺乏多方面的数据资料,不仅不利于美术教育研究的深入开展,而且影响了具有针对性与有效性的改革方案的提出。
三、研究发展趋势的展望
进人21世纪之后,我国的美术教育研究应在继承20世纪成果的基础上,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在拓展研究广度的同时,向纵深方向发展,以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具体地说,可以从以下四方面人手;
1.新颖的研究选题
从终生教育的角度出发,21世纪的美术教育将更注重于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美术能力的培养。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有许多新的课题值得研究和探索。例如,“美术教育与学生生活(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活广、“信息社会中的学校美术教育”、“综合艺术教育”、“学校美术教育与美术馆(博物馆)教育”、“儿童美术学习能力的发展”、“美术教学中的个性化指导”美术教学中的多媒体运用”、“中国美术教育史及其现实意义的研究”、“美术教育与传统文化”、“以多元文化为基础的美术鉴赏教育”、“艺术治疗”等。在进行具体研究时,可以从这些母课题中再选择子课题作为研究课题。例如,首先选择“信息社会中的学校美术教育”这一母课题,接着可以从信息社会中学校美术教育目标的确定、内容的精选与拓展、教学方法的改进、学习方法的多样化、美术教师培训课程改革等方面作进一步的选择。
2.多样的研究方法
针对20世纪研究的不足之处,21世纪的美术教育研究中应增加定量研究的比重。在各地区应开展学校或校外美术教育的调查和实验,统计各类数据,建立可供全国共享的美术教育数据库,为研究提供可靠充分的数据资料。与此同时,在定性研究方面,应展开从人类学、哲学高度出发的质的研究,使美术教育研究向纵深方向不断发展。
3.有效的改革对策
由于美术教育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改善美术教育过程。因此,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革对策是研究是成功的关键。ZI世纪的美术教育研究应更注重于对策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的研究。研究者应尽可能提出详尽的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的改革计划,避免泛泛而谈,或重复他人的提案。
4.加强成果交流的力度
尽快建立美术教育的网页或网站,使各地、各校、个人的美术教育研究成果得到最迅速的发表,促进校际间、地区间、国际间美术教育研究成果的交流,以达到加快我国美术教育研究发展步伐的目的。
总之,21世纪的美术教育研究应在充分吸取国内外美术教育研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时代发展与美术教育发展的特点,在选题、方法、提案、成果交流等方面有所改进,有所突破,不断提高研究的质量,促使我国的美术教育研究更上一层楼。


2#
发表于 2009-11-4 04:01:2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8 04:28 , Processed in 0.11961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