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汊行[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6-18 20:17: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扬柳风]三汊行




十一月十日上午,何日红、金风,月儿三员“大将”登自行车到三汊与手中没有沙、三袁故里,扬柳风等到会合,探访三汊风土人情。一行人探访了三汊历史久远的古“神皇墩”、游历了古埠三汊埠,一路看、查、问、访,收益良多,就连身处三汊的扬柳风有时也张大嘴巴,深感惊诧。

神皇墩上话今昔

神皇墩位于三汊镇石墩村以南,紧靠东支河(杨店河、魏河的下游),此墩高两丈许,面积约二百平方,四周开阔,站在此墩上,方圆几里尽收眼底。关于此墩,相传有几种说法。一说此墩是殷商时期的产物。由于此地方地势较平坦,杨店河经由此处流入野潴湖。年年河水泛滥,民不聊生,先民们就在此处筑墩敬神,乞求上苍保佑;另一种说法是三国时期,曹操领兵攻打东吴,队伍行进到此处,曹操见此处地势开阔,是演兵操武的好处去,于是屯兵此处,在河边筑高台指挥队伍操练,遂遗下此台。上世纪90年代,孝南区文物考古部门曾在此处进行挖掘考古,挖出一些渔网的沉子,有铁做的,也有锡做的,是先民们在此捕鱼遗留下来的,当时推断此墩筑于殷商时期。

无论此墩筑于何时,在当地百姓的心目中,这是一处引以自豪的地方,从古至今,当地人称此墩为“神皇墩”,每年新年,这里几乎成为“圣地”,方圆几十里的四十多条龙灯,狮子都要到这里会合,看热闹者人山人海,蔚为壮观,尽管经过风吹雨淋,“神皇墩”上开了花的鞭炮盈寸,足可证明热闹的情景。

古埠——三汊埠

古三汊埠三面环水,东面杨店河,西边铲川河经此汇入野潴湖,进入长江,加上此处一年中百分之七十的时间里都浸在水中,形成一个天然的水埠码头。历史的变迁,苍海桑田,如今已看不到昔日的繁华,从残存的一砖一石中,还能辨识出当年的情景。我们在一处名为“一枝春”的招牌处停下,见到此房子仍保留昔日的样子,门框二面是两块直立的青石条,上方是一块整木头,中间有五个圆孔,下边的石门槛中亦有五个圆孔,经询问,方知是用作防盗用的。关门前,将五根圆木插入孔中,在房内封闭机关,再关上门,外面的人就难以进入。这“一枝春”在民国时期是一处茶馆,房子的原主人是清末道台屠仁守的。七八十年过去了,物是人非,那茶馆的招牌却一直坚守着,像是要对过往行人讲述这里的昨天。在这幢房子的后面,我们看到了一个石鼓,侧面雕着一对石狮,金风想搬出来照张像,用足气力,却纹丝不动,主人说,这个石鼓足有五百斤。这是旧时候大家人家摆在门前观赏用的,本来是一对,“文革”期间打破一只,这一只就只能黯然躺在墙角落里了。

说三汊埠昔日风光,不是随便说说而已,从那些满地里堆放着青色砖瓦,处处断垣破壁,深大的院落依稀可辨。我们来到一户人家,经打听,方知姓管,曾是三汊埠有名的中药铺,也是中医世家,整栋店铺二十多米深,仅店堂就有十多米深,当然,这还不是三汊埠最为显赫的人家。“生记”是三汊埠最大的绸缎铺,他的一处仓库占地好几亩,有一栋一千多平米的
两层木楼,后来改造成三汊埠中学。

三汊埠目前存留的古建筑有两处,一是石砌的两巩石桥——南门桥,另一处是南门桥东边的关帝庙。南门桥建于何时尚不清楚,据一位八十多岁的姓周的老人讲,南门桥曾有一座门楼,建于清同治五年(1854年),一百年后的一次大水(1954年)将门楼冲毁,记载门楼年代的一块石碑还在,可惜用在厕所上,字迹清晰可辨。关帝庙仍高高立在原处,大门正上方的一块麻石上,“关帝庙”三字依稀可辨,只是昔日的庙堂如今成为牛栏,又脏又臭,破烂不堪。到是关帝庙后边的水渠口上躺着的两只石狮让人心动,雕刻精美的那对石狮据说是旧时候三汊埠一个大户门前的,破“四旧”时没被打破,后来村里修涵口时缺少石头,就将那对石狮安排在那里,任凭雨打风摧,水冲沙淘,没有半点威风了。

回来的路上,车在一座桥边停下来,听扬柳风讲了一段关于京剧《秋江》和楚剧《陈妙常赶潘》的故事,这两曲戏实为一个故事,故事的地点就发生在这里。“陈妙常赶过了埠镇街的南门桥,来到了秋江边,即现在三汊镇龙岗村小邱湾前面的一条河,古时水大叫邱江,现在水小人们叫邱河。只见河水汹涌,挡住了去路,正在焦急万分时,恰好有一渔翁驾一小船至此,妙常便哭诉衷肠,恳请艄公相助。艄公被她的真情所感动,热心为妙常摆渡过江。
  陈妙常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赶上潘郎,也更加感动了潘必正。俩人大胆冲破封建势力的阻碍,“尼姑”与“贵公子”,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由于爱情的动力,潘必正更加刻苦用功,在科考取士中,终于名登榜首,后来成了北宋的栋梁之臣。“陈妙常赶潘”,也给后世留下了美满爱情的千古佳话。京剧《秋江》、《陈妙常赶潘》唱的就是这里的故事。”(引自澴东大侠的《孝感地方传奇故事》)

[ 本帖最后由 少锋 于 2008-6-18 20:18 编辑 ]
2#
发表于 2008-6-21 09:33:15 | 只看该作者
少锋转这多铁,不怕压倒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4 19:29 , Processed in 0.09650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