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1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管季超饱览《槐荫风情》连称“过瘾”![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6-18 19:56: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自:扬柳风 ]

管季超饱览《槐荫风情》连称“过瘾”!(之一)

    先从“野棉花”扯起。
07年12月29日,笔者(鄙人基本上不摸键盘,极少摸鼠标,习惯执笔成文,确实是“笔”者)参加了孝感市书法家协会换届选举会。

和市美术家协会26日的换届选举会一样,市书协也封了咱一个“副秘书长”的虚衔(十年前是常务理事、理论宣传部副部长,这次又“提拔”了一下,“升”为“正部级”,委屈孝感学院金春郊教授为“副部级”。不配公务用车,也冇得“职务津贴”。)

熟识的朋友都知道,季超是市美协主席团成员中唯一不画画(偶而工作应用弄两笔,纯属自娱,那不算数!)的,又是市书协理事中唯一不会写毛笔字的。两个协会都委以在下“副秘书长”,是市文联领导、两个协会的主席和书画家朋友们对季超的偏爱。

季超不敢自视为“画家”或“书法家”。
“画家”、“书法家”的称号在我心里是有一个足够高的标准的,咱不够格!!
这点自知之明咱还是有的!

如果另有一个协会,专门吸收酷爱“看”字“看”画、赏评、收藏的人士,那季超成为会员、当个理事,倒真是绰绰有“虾子”的!

这个协会可以取个名字叫“孝感市书画鉴赏发烧友协会”
——可惜!暂时还冇得!
很希望借助“协会”这个平台,把全市爱好书画赏评的人士团结在一起,在美术、书法评论、地域书画发展史研究、知名书画家推介等方面共同努力,做一些事情。
这个想法与市美协主席彭方兄和市书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左剑桥仁棣电话中一谈,他们都表示了热烈的支持,寄予重托。

看到这个帖子的网友们,拜托您帮我留心这方面的信息。如果您本人恰好是书画理论研究的爱好者,不妨打手机13971958105,与我联络,咱们侃一侃。
任何一个艺术门类,缺少了理论研究和艺术批评,都会是一种遗憾。我确信在“风情”的网友中,一定有同道在!只是要用某种纽带聚合在一起,才能形成更强的力量。
拜托哈。
拜托网友留心推荐哈!
哟!好像写跑题了。
其实没有跑题。

我要说的是,在市书协换届选举会上,我有意外的收获——结识了(不对!本是老朋友,这回“才晓得了”他是)本地热门网络媒体《槐荫论坛》“槐荫风情”的一位版主!
我晓得这位兄长做伢时是在三汊河摸过鱼的,当个版主,也是绰绰有“虾子”啊!
既然晓得他是两棵斑竹中的一棵(两根竹子好啊!水墨画题款可写作“双杆比玉”),那“槐荫风情”就好生地瞄一瞄!

爱屋及乌,爱人“及”版,一样的道理。
边看帖子,边随记一点观帖感受。
列位看官,请您费点眼神接着往下瞄。权当帮你家“期末复习”一回。

——《戎马书生熊哲明》/作者:饶蒿乔
●季超赏评:1995年,我到市地方志办公室拜访过饶先生。此后凡见到饶先生的文字,总会留意。
饶先生的文字洗炼古雅,史料丰沛。这样的文字季超写不出,唯表佩服。

——《参赛诗——登太白山二首》/作者:冰雪
●季超有话:二十郎当岁时,我喜欢新体诗;近年喜欢看旧体诗,也偷着试写过一些。写得不好,不敢“现世”。(前年我和李武斌、陈德华、肖斌、高安平、盛文俊五位先生到幼儿园听课,试过一回,5分钟凑一首不计工拙的格律诗,问题不大)
写出高水平的新体诗和旧体诗,都挺难!
但旧体诗要较快地“凑”成篇,有点“诗”的感觉,比新旧诗容易。
冰雪网友以为然否?
这两首诗后面的跟帖,也蛮过瘾!网络交流的趣味,正在于“帖”去“帖”来。你有来言,我有“去帖”。

——《老毕业证》/发帖:杜鹃红了

●季超有话:老管我亦有收藏之癖。
西安《收藏》月刊创刊号上就发过我提供的文字。也曾办过一份《收藏与鉴赏》小报,首期印了8000份,分赠海内外藏家,至今网上仍有余响。
季超书画原迹收藏之富,在孝感总可以划为“富农”。知名艺术家、本栏网友农夫兄可证之。

——《孝感籍人士在重庆及汉口创办的杂志和报纸》/作者:鲁鋆
●季超有话:鲁老先生近九十,嗓门大呀脾气急。
十年之前印《文集》,封面设计和人物头像是我画的。
佩服鲁老记性好,半个世纪前的事年辰时日不差分毫。

——《打电影》/作者:紫檀
●季超:过瘾的好帖!
读小学时,我在毛陈、东山头。只要听说哪里“打电影”,晚饭都可以不(七)吃,恶死地跑哇!正面的位子抢不到,就干脆跑到银幕背面去,爬上草堆子,睡着看李向阳用左手打枪。带着谷香的“席梦思”,舒服哇!
《打糍粑》、《打硪》……也过瘾!
紫檀把我早就想写的已写了。这种题材我写不过他。
干脆,等着看算了!
看样子还是不行!
有一个题材非得管季超来写才过瘾。
——读小学读初中时,我吃过两次“忆苦饭”。现在想起来,还是美味儿!
你家想啊,用细米煮粥,放入地菜,又错倒一大家伙香麻油——更“关键”的是,和自己蛮喜欢的女同学一起吃——那还不用舌头把碗翻过来转三圈?!
女同学是谁?“打死我也不说”!
男同学可以说:孝高七九届毕业生、戴1500度眼镜、会弹吉他、二胡、擅长“逼溜子”(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孝感城“糙子男伢”中的流行切口,因“少儿不宜”,恕不解释)的黎明兄!
你着有认得他的,不跟他讲啊!那他要打电话骂我的!

——《追忆“小人书”》/作者:海晏河清
●季超有话:推荐大家看看我的主题帖——《我的读书生活》,请您翻翻元月5号的贴子。
当代中国画坛许多知名人物画家,大多涉足过连环画创作。我熟识的,就有湖北美术出版社副社长查加伍先生。中央美术学院还曾有过“连环画”专业呢。

——《蚕豆》/作者:龙夫
●季超有话:龙夫山泉有点甜,他吃《蚕豆》“欠”死人。
这是我友王顺华兄93年旧作,原发表于安陆《太白风》上。
顺华画作的妙处留待日后再说,单说他的文章——朴质、平和、有一种静远的美。
顺华兄一直视我为知音。这在我,是一种荣耀!
不客气的说,不是任何人都能被顺华兄视为知音的。以他的眼光,以他的艺术的高格,足可独步艺坛的。
历年来,我收集到的画家、书法家的散文集有近三十种,尤爱韩羽的散文,顺华兄的文章与之相仿佛也。

——《子君书屋开张庆贺邀请帖》
●季超有话:应城书家刘应宁君是我的朋友(我推荐应宁扮演青年时代的鲁 迅,只是应宁面皮黑了一些)。如果早一点看到此帖,说不定“一打两就”,既看朋友,又可为书屋开张捧场。

——《三陂残影》/发帖:龙夫山泉
●季超有话:龙夫的视角是独到的,数码相机在他手中,如同小提琴到了盛中国手中,如同三节棍到了成龙手中,如同……

——《孝南区剪纸艺术面临失传》/作者:沦海一声笑
●季超有话:1996年,受当时的孝感市政府政研室主任、现大悟县委书记张杰同志委托,我陪同中央电视台四频道一个摄制组到胡均启先生家拍过节目(其中有一位美国籍女主持人)。
CCTV4播出此节目时,张杰兄还特意打电话告诉我,托我转告胡家。
我想表达的看法或许与此帖有所不同:(1)胡大师及同辈人的剪纸具有强烈的“民间性”,现存世的剪纸传人的作品渐失“民间性”。
(2)剪纸艺术是与民俗生活相依存的,生活既已改变,剪纸艺术就不可能真正“活态保护”。汽车通向哪里,哪里的真正“民间性”的剪纸艺术就必然开始衰落。如同有了电脑,会写毛笔字的人就只有书法家或“伪书法家”了。
(3)此帖提到的汤楚豪是我的老学生家长,汤局的建议是理想主义的,他对中小学美术教师不了解。作为孝南区教科所的美术教研员,我可以肯定地说,中小学美术教师对剪纸艺术有情感者寡,知道如何从“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角度去理解者更为鲜见。即或剪纸进了课堂,也不是正宗的“老字号”、“孝感剪纸”、而只是“儿童剪纸”吧。
(4)说得更白一点:“孝感剪纸”差不多已成为一种历史记忆、文化符号!请你不要举出近年印的那几本精美的礼品装,因为那不是我心中的“孝感剪纸”,而只是——孝感人的剪纸。
顺告:1985年,我与山东高密民间剪纸艺人范祚信书信往还,获赠其剪纸作品若干。如今,范兄之作早已入藏国家美术馆,是“国宝级”民间艺术品了。
2#
 楼主| 发表于 2008-6-18 19:58:00 | 只看该作者
——《明清小说中的孝感方言词语》/作者:这种虫
●季超拍案:真正的贴!
佩服作者有此细心!
作为语文教研员,我很希望咱们的语文教师也都有作者这样的对语言研究的“职业敏感”。
突发奇想:哪一天把在“槐荫风情”中经常发帖的哥们姐们请到一处,大家一律用绝对正宗的孝感方言聊天,作音像记录,留给我们的孙子的孙子的孙子的孙子……们看,一定蛮过瘾,我想肯定会把这些后生们笑翻。
不过,要加装同声翻译软件才行。

——《“风情”中人人名集对》/作者:杜鹃红了
●季超有话:么时候老管也来凑一热闹。这样的文字游戏可添看网之趣!

——《版画精品》——中华——百景
●季超有话:谢谢网友尘埃转此好贴!
说起来,我与版画艺术也有点缘份:在羊城参加《全国儿童美术理论研讨会》时,与漫画名宿廖冰兄先生聊起过新兴版画的一些史实;中国少儿版画协会会长张桂林老师、秘书长华维光兄都是我的老朋友。维光兄访长沙时,我专程由鄂赴湘,陪同数日。
《管季超儿童美术教育工作室收藏儿童美术教育资料》中版画部分,大多是这二位或他们的朋友送我的。
孝感学院的胡新乔是一位很不错的青年版画家,可惜他已调到湖美了。

——《大河和小河》/作者:灌篮高手
●季超有话:仔细看了。想来作者是一位陡岗的朋友。
看样子不买个数码相机硬是不行了!
我玩这些东西总慢同龄人一拍。不过这样也好!我买第一部手机时,手机已降到千余元了。
说不定有一天买20斤猪肉附送一部数码相机。
最近半年,食品涨价非常明显。
薄得像纸的一张饼敢卖6毛,乖乖!

——《孝感农村旧时的农器具》/发帖:蝗虫
●季超有话:①发这样过眼瘾好帖的“蝗虫”越多越好!
②我如果有一套新房子,想买一部照片中的过去“昌”谷的风车,摆在客厅里。
热天倒来了稀客,我既不开空调,又不打电扇,亲自摇风车给他吹汗。手摇酸让儿子接着摇。这是我屋里最隆重的礼节。
“蝗虫”哥,你看这样行不行?
如今这玩意儿在农村也少见,都机械化了。

——《由网名“灌篮高手”想到的一些旧事》/作者:fzh333
●季超有话:读来亲切!
文中的“陈强松”老师是在孝南区委宣传部当过宣传科长的那位仁兄吗?
我93—96年在孝南教委办公室“打兔子”时,是他老哥管的“通讯员”。

——《很想编印一本<孝感风情>》/作者:紫檀
●季超拍案:已将此帖放进“收藏夹”!有用得着的地方,诸位高人不妨约上管某,一定拔“笔”相助!
封面设计和内文版式设计季超比较不外行,可以提些参谋意见!
纯义务,不要钱!
办好事,大家“粗伙”哈!都出力哈!!

——《请介绍孝感地区“来会”的情况》/首帖:余少平
●季超有话:①搭会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信,我的亲表弟在祝站某校工作,三年前还在“搭会”,推知此风至今在农村犹存也。
②黄宜风老师借助网络征集论文实例,是个妙招!

——《日记一则》11月17日/作者:杨柳风
●季超羡慕:网友在一起玩,几过瘾啰!下次把老管“昂”倒哈!

——《怀念孙子威教授》/作者:灌篮高手
●季超有话:孙子威先生的亲妹妹好像是沿河小学退休教师,孙先生的外甥女是我在东门中学时教过的学生。另一外甥女10年前从湖美美术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当时我正在湖美短期受训,与她聊起过孙先生。陈池瑜先生其时尚未调清华美院,是她的导师。
孙先生师从的是“黄”药眠,而非“王”。黄先生是文艺理论大家!


——《孝感市区最早的“商品房”》/作者:三袁故里
●季超拍案:好帖!
“风情”栏只所以有可读性,是因有许多好的主题帖!跟帖也大多生动有趣,品位不俗!


——《曾经的山里人家》/发帖:hbxg717
    ●季超后悔:真的喔!早买部数码相机就好了!
文字帖与图片帖功能互补,赏心又悦目,各有妙处!
●●●季超请假

——看到“风情”版最“老”的帖子是2005年10月25日由“沧海一声笑”上传的。到今天(2008年元月8日),目录页即有86栏。
管季超用了差不多3个小时,才只看完了目录页第5栏至第10栏,“槐烟”抽了整整一包,直看得老眼昏花,直点得指头僵硬。


“槐荫风情”专栏办得相当不错,相当不错!!!
作为孝感人,不看“愧荫风情”,是个遗憾!不“货”你!
不信你家和我一样耐心看上几个小时。
现在老管向版主请假:找时间接着再看!一定仔细将80多个目录页全看完,并作点读札文字。
谢谢版主和各位发帖的网友!
你家辛苦了哈!
这正是——
青年朋友看“风情”,既知古来又通今,
年长的朋友看“风情”,回想往事快平生,
异乡的朋友看“风情”,入乡问俗不费神,
远方的游子看“风情”,念兹在兹慰乡情。
乡情淳来“风情”美,集众智来聚群英,
杨柳风和紫檀香,网络交流别有天!

续篇:管季超饱览《槐荫风情》,越发觉得“过瘾”!(之二)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356595-fpage-2.html
          管季超饱览《槐荫风情》,硬是觉得“过瘾”!(之三)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357255-fpage-2.html
          管季超饱览《槐荫风情》,眼睛看痛了,还说“苕过瘾”!(之四)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357807.html
          管季超饱览《槐荫风情》,意犹未尽!(之五)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358788.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0 15:47 , Processed in 0.11558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