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宋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灵的盛宴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08-6-16 22:24:52 | 只看该作者
抓实联片教研,突破小校“瓶颈”



作者:闪闪的红星
  当前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教研工作面临十分突出的问题,许多学校因生源减少,办学规模逐渐萎缩。笔者所在的乡镇各村小各年级全部是单班,最小的学校三个年级只有10名学生,4名教师,因为好多年都没有组织过复式教学,只好仍然实行单班教学,于是教师只能整天呆在教室里上课,教学研究、集体备课甚至相互听课都成了一种奢望。而这种情况也逐渐出现在一些农村初中,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镇或乡,初中的每个年级有时只有三四个班乃至更少,对一向单人带单班的语文、数学等学科来说还好一点,而对于思品、历史还有其他一些开设课时更少的学科来说,教师之间的探讨与交流也是很难组织实施与收到成效的。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突破“小校”瓶颈、开展教学研究这方面做了一定的探讨与实践。
  一、反思教研活动的现状
  众所周知: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提出的校本教研的三种重要途径是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和自我反思。实际上,大多数农村学校专家引领因受经济条件、人员和时间的制约而难以落实,可想而知,对于一些普通的农村学校来讲,请专家的费用如车船费、招待费以及相应的酬劳等,学校根本付不起,另外,就算有时能咬牙付出,但又有几所学校认识或是能请动一些教育专家呢?至于自我反思,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对教师在这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反思也作为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引起了学校领导和教师们的高度重视,而实际情况是,虽然在形式上基本得到落实,但由于教师自身素质的制约、认识的偏差还有教师投入备课的时间差异,造成很多时候反思的深度不够,流于形式;同伴互助,看似可以实施,实则因为同年级同学科教师人数过少,难以收到实效,或是同学科同年级的教师年龄、教法乃至教学观念有明显的差异时,新与旧的教学观念的碰撞往往会各自退避三舍,偃旗息鼓,同伴互助此时只能成为一个美好的愿望。就以思品课为例,农村初中一个年级若不超过六个班,最多安排两名教师任教,而且从我们这里的情况来看,因为师资有限,教师的任教年级一般很少发生变动,即能教初中三年级的总教初中三年级,不能教的总在初中一二年级,所以有关高年级的研究活动,低年级的教师很难提出自己有价值的见解。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组织教学研讨和集体备课呢?就算有时候勉为其难的组织了这样的活动,在两个人之间的交流又真正的有多大的效果呢?此外,由于同伴互助的不落实,客观上也造成了教师自我反思的消极懈怠。在当前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年龄和知识结构均“老化”的情况下,这种局面极易导致教学工作“穿新鞋走老路”、“新瓶装旧酒”,新的课程理念无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教学质量停滞不前。而目前许多县市教师队伍“只出不进”的体制(就算有的在进也是两年才进几十人),也使初中教师年龄结构逐渐老化,伴随年龄结构的老化,教师若不能加强自身业务学习的话,知识结构也会不可避免的老化。在新的课程改革面前,可以说我们所有的教师都是新手,进一步加强业务学习与强化教研工作势在必行,而这样一种学习与教研的迫切需要与当前学校教师现状之间的矛盾促使我们必须找到一种新的途径来实施教学教研工作,以满足飞速发展的教育的需要。
  当这一问题逐渐浮出水面之时,“联片教研”这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进入了我们的视线。通过认真的思考与规划,我们发现,如果措施得力,组织有序,联片教研便可以发挥它的作用:给教研工作死气沉沉的学校注入新的活力,激发了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热情,有效地开展了各项教研活动,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二、落实联片教研的组织
   在谈联片教研活动的组织之前,我先谈一谈我镇在初中思品课中的一些成功的做法。作为一所地处偏远的农村初中,我们田店初中的教师整体素质应该说是偏低的,所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也没有非常突出的成果。就是这样一种现状,我们的思品课的教学却也不乏一些亮点:1998年,青年教师田**先后在应城、孝感两级的政治优质课竞赛中获得第一名,并代表孝感市参加了湖北省的优质课竞赛,获得二等奖,随后又获得省电教优质课竞赛三等奖;2001年,教师李**也获得了应城、孝感两级政治优质课竞赛的一等奖;今年,青年教师徐*获得了孝感市、湖北省的品思说课竞赛的一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除了与这几名教师自身具备较高的基本素质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我们加强了与外界的交流:田**老师在参加孝感市优质课竞赛以前,我们先是请来在应城颇有名气的一些政治课教学资深教师到校指导,随后又将她送到应城市实验初中、蒲阳初中等校讲课,请实中、蒲中的教师评点;李**老师也是在做了充分准备后到应城市城南初中等校试讲;徐*老师的说课,我们先是请到应城市教科所的熊所长、应城一中的政治高级教师许四清老师等到校指导,然后又让她到义和等初中去试说,最后才能在各级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也许各位老师们会说,这样做该是多么的“劳民伤财”,学校能老这样为了教学竞赛去折腾吗?是的,这样做是很麻烦,也不可能老这样做,但是通过这些事例我们从中得到了启示: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即可以与就近的或是关系密切、交往较多的几所学校联合起来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不也一样可以收到这样的效果吗?所以,在地域上与我们最近的京山县马店中学与田店初中的教学交流活动一直就没有中断过,两校也从中受益匪浅;在来往上最密切的“手拉手”活动友好学校应城市蒲阳初中、蒲阳小学与田店初中、田店小学的教学交流活动则早已形成传统,持续了十多年而从未间断。
   有了以上的成功经验与思考,又有目前开展教研活动面临的困境,我们就开始在全镇范围内尝试开展联片教研活动。在这里我主要以我们在小学中开展的活动为例:我们结合学校的规模和师资状况以及地理位置,将全镇所有的小学分成两个片区,以片区完全小学带动、辐射到村小(我镇仅两所完小)。每个片区成立了语文、数学、综合三个中心教研组,由中心教研组长在学区业务督导员的领导下负责本教研组的活动。为保证联片教研活动的全员参与,我们以中心教研组为单位,由各参与活动的学校轮流推荐教师主持本组的活动,活动内容一般有业务学习、教学研讨、集体备课、案例分析、专题研讨、说课评课等,让老师们在学习中进步,在交流中提高。为求实效,我们要求:联片教研活动要做到“间周一片区,每片一学校,每校一主题”;听评课活动中,推行应城市教研室提倡的评课“三三制”,即切实指出至少三个优点、三个缺点及三条改进措施,杜绝评课时唱高调、说客套话的现象,让讲课者与听课者真正都能有所收获;每次活动都必须有完整的记录和完善的档案资料,学区定期督查;要求各校校长落实“推门坐班听课”(即上课前决定听教师的随堂课,而且一听就在这个教室里连着听,即使是同一名教师上几节课也一直听下去),深入班级与学科,每学期至少参与教研活动十次以上,主持教研活动两次以上;参与联片教研活动的教师应做好活动记录,回校及时传达。有了联片教研活动的组织机构,有了对校长、教师的明确要求,联片教研活动就扎实而有序地开展起来了。
据我所知,在我们孝感的其他县市,“手拉手”这种校际交往活动也很普遍,许多“手拉手”学校也非常注重校际之间的教学交流,这实际上也是一种联片教研活动,能够给学校的教学教研工作带来活力,提高相关学校的教研水平和教学质量,值得大力推广。而没有参与到“手拉手”活动中的学校,则可以与就近的学校进行地域“联片”,开展教学交流与研究,从而达到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决策联片教研的专题
  开展联片教研活动的首要因素就是确立研究课题。一年来,我镇开展的联片教研活动中,对活动专题的决策是非常重视的。我们每学期坚持对全镇各校的教学管理及常规教学工作进行至少三次检查通报,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便于决策今后的教学工作,当然也包括联片教研活动的专题;每月召开的校长例会上设置“校长话题”这一议程,让校长们谈出自己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心得与困惑,也客观上加强了校长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这也是我们确定联片教研活动专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学区主要成员还定期到各校组织教师、学生座谈,进行教学工作调研,发现学校教学管理与常规工作中的问题与需要。通过以上工作,我们再结合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工作目标与要求,确定出联片教研活动的专题,这样确定出来的专题,一般都很符合本地实际,也易于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在我们已经组织过的联片教研活动中,已涉及的专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校教学管理、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创建课堂教学新模式、教法运用、学法指导、教学评价等。专题确定后,两所中心校就根据这些专题制定出每次联片教研活动的详细方案,各中心教研组长则认真准备相关的学习材料,学区业务督导员和本地的骨干教师就相关研究专题作辅导报告,并经常性地开展专题研究的过程督导,让活动达到优化研究效果、提升教师素质的目的。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充分发挥了两所中心学校一所是孝感市示范化小学,一所是应城市教学管理一级合格学校的优势,将他们的管理经验推广到全镇各村小,营造以管理促质量的大环境;整合各校少先队组织和教师的力量,结合本地实际开发了《可爱的田店》、《可敬的子君》等校本课程,并予以合理利用,以教育学生热爱家乡、学习榜样,应该说,以我们这里小学的规模,每一所村小都无力完成这样的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结合应城市教研室组织的课堂教学创模达标活动,我们先利用联片教研活动,开展镇内达标活动,再从中选拔优秀者申报市级达标,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许多年过五旬的教师在这些活动中也大胆地迈出了新的步伐,尝试用新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模式上课,成功地开始了教学方式的转型,相比前几年我们在市级的活动中寥寥数人达标、优秀者凤毛麟角的情况,已是实现了质的飞跃。
  
一年来,我镇学区的业务专班坚持不懈地指导六个中心教研组定期开展联片教研活动,每月组织一次全镇规模的教学研究活动,教研活动正在良性轨道上运行。在必要的业务学习与培训外,我们还通过联片教研活动开展了全镇教学案例评比、论文评比、“我的教学经典”回放等活动,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一批年过五旬,自身专业素质相对薄弱的村小老教师也能在在孝感市、应城市组织的论文、教案评比等活动中获奖,这是以往这些老教师们无法想象的。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证明了联片教研活动这种新的教研机制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加强校际交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提高全体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研能力,更好地体现了“专家引领(尽管只是本地的土专家)、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的教育理念,从而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32#
 楼主| 发表于 2008-6-16 22:25:13 | 只看该作者
心河!

作者:闪闪的红星

遥望天际,
依稀见到了织女,
我傻傻的问:
这么久了,就这么望着对岸,
不累么?
织女笑而不言,
只让我听她手中织锦的穿梭声。

回首对岸,
牛郎还在期盼,
我轻轻的说,
请放下搁在肩上几千年的儿女,
好好歇歇。
牛郎摇摇头:
这是我和织女之间永远的依恋。

奇怪了,
今天有了鹊桥,
为什么还在银河两岸?
牛郎说:又岂在朝朝暮暮?
织女说:我们早就在一起。
哦,我懂了,
心与心之间没有了距离,
浩瀚的银河其实已消失!
33#
 楼主| 发表于 2008-6-16 22:27:49 | 只看该作者
2.3  勤于练习,积极思考,善于应用,操作有序是良好的数学学习的行为习惯的要求。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行为,方可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循序渐进”是公认的基本原则。而在具体操作上,须根据学科的特点进行。数学学习中,要进行有效有序的操作,必须符合数学学科的特征,这就是
        解题、解题、再解题:解数学题是学习数学的主要运作方式之一。没有做一定数量的习题,很难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与思维方法。数学知识需要在解题中去理解,数学思想需要在解题中去体会,数学方法需要在解题中去掌握,数学能力也需要在解题中去提高。因此,数学教育界有一句名言:“学数学就是做数学。”解题要有科学的操作方法,才能起到较好的作用。按照波利亚的观点,解数学题的一般模式应该是“审题——探求思路——实施解题——检验与回顾”等四步曲。审题不清则思路难明,思路的探求要注意多方尝试,比较择优,不要仅仅满足于思路的获得,还要勤于动手以避免眼高手低。解题后的“回顾”是最易被忽视的步骤,实际上“回顾是收获的黄金季节”,通过解题后的回顾归纳知识、总结方法、体会解题策略,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提高解题能力的最好时机。
        思考、思考、再思考:勤于思考是学好数学的必由之路。中学数学知识不只是简单的“是什么”的陈述性知识,而主要是解决“为什么”和“怎么样”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是需要用逻辑推理和辨证思维等方式进行研究的学科。这就需要勤于思考,不能偷懒,必须勤思多想,有时甚至是冥思苦想。很多著名的数学家在谈到自己学习数学的经验时,均不约而同地认为必须“独立思考、不轻易问人”。按照建构主义学习观点,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己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才能把知识纳入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去,变为自己的东西。知识由顺应到同化,必须经过深入的独立思考才可实现。
        重复、重复、再重复:由于数学知识的系统性与连贯性等特点,在数学学习中必须经常性地复习,“瞻前顾后,”才能完整的掌握数学的知识结构。这里的复习也就是重复,当然不是简单的机械重复,而是螺旋式上升的重复。华罗庚说:“读书先要读厚,再要读薄。”这种再读即重复,而读薄则是上升,是不同层次的学习。孔子也提倡“学而时习之”。重复是我国学习中的优良传统,重复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加深理解知识的过程,不断体验知识的过程。体验是建构的基础,没有体验,建构也只是一句空话。
        应用、应用、再应用:数学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善于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 实际问题,善于对不同的实际问题建构合适的 数学模型以求解。因此,要有明确的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所谓说某人有数学头脑,这种数学头脑就是在不断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形成的。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数学的应用是改革的重点课题之一。自觉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随时注意知识的应用,以加强这种意识,是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基本要求。

3.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
        学习是一个过程,习惯的养成也是一个过程,学科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习惯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那么数学教学中怎样渗透这种养成教育,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3.1  教师自己应该有良好的教学习惯,通过身教以影响学生。
        在可塑性较强的青少年学生身上,带有很多的动态变化,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改变习惯。教师要以自己的良好的教学习惯作出示范,成为学生的楷模,促使学生逐渐改变不良习惯。如老师在课堂上应倾注对数学的深厚感情,表现出对数学的极大热情,讲课中充满激情,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形成良好的心理习惯。教师通过对数学思想、方法与技巧的准确描述,对数学思维的深刻分析,对数学命题的严密推理以形成 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精致规范的数学图形、准确无误的数值计算、整洁美观的板书等行为动作,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形成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行为习惯。古语有云:“楚王好细腰, 宫中多饿死;秦王喜械斗,百姓多伤疤。”老师的影响是别人所替代不了的。

        3.2  教师应抓好学生的学习管理,通过管理实施养成教育。
        数学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管理主要是指对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管理,学生的学习习惯实际上是他们自身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惯性或惰性,其习惯中好的因素容易改变,不好的因素反而难以改变,有道是“学坏容易学好难”。要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只靠其自身的力量难以作效,需要通过外力与内因的共同作用才易于作效,这种外力作用就要靠学习管理去实现。如加强课堂教学的管理,进行必要的组织教学,对数学的课堂学习、作业练习、时间安排等要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并且对所提出的要求作经常性的检查;配合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订立学习的规章制度,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形成积极上进的班风学风;还可以运用建立学生学习档案、与学生签定学习公约、为学生订立学习的中间目标、经常与学生核对学习数学的目标达成情况等管理措施,以管理促使学习质量的提高,促使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对数学的学习管理不仅仅是指学习中的行为管理,也应包括学习中的情感管理,通过以学习制度或学习公约的条文为中心的刚性管理与以信心鼓励、兴趣激发、情感关怀为中心的人文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凸现人本教育与人本管理思想,达到养成教育的目的。

        3.3 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将科学的学习方法转化为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的学习习惯,其核心也就是一个学习方法问题,按照学习习惯的三个维度,学习方法可以分为心理方法、思维方法与操作方法。心理方法是由于心理习惯所决定的对学习对象的认识方法,偏重于情感因素;思维方法是由思维习惯所决定的对学习内容的思想方法,偏重于智力因素;操作方法是由行为习惯所决定的具体行为动作,偏重于外部活动因素。教师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既要注重思维操作等智能方面的因素,又要注意心理态度等情感方面的因素。特别是在学习的常规操作方面要给予具体的指导。根据数学学习常规中的听课、做作业、看书、讨论、作笔记、课外学习和考试等环节,我们可以对学生提出一些指导意见:
        听课:听数学课不是听故事,不是欣赏文学或艺术作品,要有主动参与的意识跟着老师去思考,没有经过自己思考的学习只是过眼云烟。听课的精力要高度集中,思想不能开小差;要积极思考,不能消极等待老师去完成知识的传授;要提出问题或找出疑点,不能人云亦云;老师提出的问题要主动作答,不能当看客;老师要求动手练习的内容要积极配合,勤于动手,不能只看只听不练,久而久之,才可能提高听课的效益。
        作业:做作业不是为了完成任务式或应付差事式的去做, 而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知识运用的能力,体会数学方法的作用。要认真对待每一道题,独立思考而不轻易问人,更不应该抄袭别人的作业。不要拖拉,要按时完成规定的作业,每天有每天的任务,积压作业就会松懈斗志。作业应讲究规范,把每次作业当成考试题去做,踩准得分点。应通过作业真实地反映自己的学习情况,在作业上弄虚作假只会误导老师,也误导自己,自欺欺人。对作业中不会做的题应写出自己的思考与困惑,如实反映自己对该题的求解情况,或尝试自己没有把握的方法。做错一个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装懂,不会装会,正确地反馈信息是作业的目的之一。作业经老师批改返回手中后,必须先尝试自主改错,老师评讲后再两相对照,以找出错误的根源。要建立错题档案或改错本,经常翻一翻、看一看,把已经弄懂弄通的错题从中删去,添加新的错题以供研究。在这种“出错——改错——再出错——再改错”的循环往复中逐渐提高自己的知识应用能力与解题能力。
        看书:看数学教材或教辅资料最忌的是当作小说或常识去看,要带着问题或疑虑去看,开动脑筋去看。不动脑筋地看一百次《红楼梦》也成不了红学家,更何况中学数学带有较深刻的思维性和较强的方法性,需要在实践即“练”与“做”中学习,要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不论是预习还是复习中的看书,都应该动笔,“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看数学命题等理论知识要动笔作标记、写注解以加深印象,看公式定理要尝试推证或变形以了解其结构与变式,看例题要先试解再对照解答以体会其思路方法。数学的学习没有纯粹的看书,而是在看与做中交替进行,才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
        讨论:数学学习中不可避免地要交流、讨论所学内容,同学间的讨论,师生间的讨论。讨论的话题并不仅仅是限于解题,也有学习方法、知识理解或问题发现等方面的内容。数学的讨论,绝不应该是问“1+1”等于几、正弦和角公式是什么等类简单问题或课本上现成的命题。数学学习中讨论的应是有一定深度的问题,只有把自己经过思考后觉得没有把握的解题方法、自己与别人不同的观点、理解不透的知识、学习中产生的疑点等提出来讨论才有价值。讨论的目的或是寻求帮助、澄清疑点,或是交流体会、提供帮助,或是强化理解、明朗思路。有了深思熟虑才有交流,有独立思考而不得其解的问题才有请教,有不同观点或最优 方法才可提供帮助。在讨论争辩中去解决疑难、受到启发、形成共识、加深理解。对当前所谓的“学问学问,既学又问”的流行解释我们是持不同意见的,数学学习中要哪么多问干什么?问什么叫球吗?问这个题怎么做或这个题答案是多少吗?这样只能为依赖思想的滋生提供土壤与条件。数学学习在较大程度上得靠个人的思维,要沉得下去,沉浸到数学的理性思维世界之中。即使讨论,也不应是问怎样解题等未经思考的内容 ,而应是这个题为什么要这样解,还有没有别的更好的方法,或这一道题的思路是怎么获得的等等。
        笔记:做笔记是学习的重要方式,但若不讲究方法,则起不到应有的作用。首先,做数学学习笔记要溶入自己的思考,将自己的体会、疑点作出标记,笔记不是教科书或资料的翻版,而是自己的思维火花,应随时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闪现出的想法及所悟记下来,笔记要记学习中的重点、难点与疑点,记带规律性的东西,而不是任啥都记。其次,做笔记不是为了保存资料,必须经常翻阅、整理、更新。阅读笔记以求加深记忆和理解(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加强对重难疑点的思考;整理笔记以求对知识的整合与方法的归纳,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更新笔记以求新旧知识的衔接与重难点的转移,随着学习的进展与能力的提高重新确定思考内容。最后,做笔记的方式要灵活。我们提倡活页式的笔记,一是便于整理和更新,二是便于携带和阅读。课堂笔记要做得尽量简洁 ,不能因做笔记影响听课和思考,有时可以直接把笔记做在教科书或资料上,通过眉批、尾批或旁注等形式写出学习的要点。
        课外学习: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延续与补充,其优点是学习内容选择的自由度较大,方式灵活,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确定学习的内容与方法。课外学习的目的之一,是巩固课内的不足,又是弥补学习的薄弱环节,进行自我调节平衡的重要方式,也是完成课外作业的主要时间。不要使学生形成课外学习就只是做课外作业的观念,查漏补缺是课外学习的主要任务,要有在课外自觉抓紧时间学习的习惯。课外学习应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内容。课外学习的难点是时间的运筹问题,成块的时间可用来系统复习或解决较难的课题,零碎的时间可以用来解决某个特定的问题。
34#
 楼主| 发表于 2008-6-16 22:28:28 | 只看该作者
走近学生——教育的神梯
                  
                                                                ——融入教师角色中的狗苟蝇营   

作者:梦泽闲人         

        现代学校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打基础为目标的教育。教师走近学生,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与生活世界,无疑是达到教育目的、实现育人目标的神梯。这是因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在两个主体(教师与学生)间进行的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通与知识交流的活动,是在师生间的心灵碰撞与认识冲突过程中去完成的活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和接受者、行为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而是知识的发现和探索的合作者、行为的共生和互动的平等者的关系。作为教与学活动的双方,教师若远离学生,同时学生也对教师敬而远之,又怎么谈得上合作与互动?又何以实现对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的教育目标?
      走近学生,包含着心理世界的融通与生活世界的贴近。教师走近学生,首先是心理距离的接近,情到方能理到。其次是生活距离的缩短,关心学生的一切而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教师走近学生的目的也是为了学生能够走近老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师生亲近融洽的关系,更便于教师在态度较正、知识传承、素质培养等方面与学生合作互动,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益。
教师在缩短师生距离的过程中应该是联络感情的主动者,是拉近师生距离机会的制造者。因而也就意味着教师必须溶入到现代教师的角色之中,通过琐碎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去走近学生,为教育目标的实现铺平道路。
      走近学生,在日常教学中又怎样去实施呢?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狗苟蝇营,有了一点心得,现整理出来,权作引玉之砖。
1、面谈,细语弹奏出琴韵
      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个别交谈,无疑是沟通情感、缩短距离的最为直接、最为便利的方式。我是根据教学的不同阶段、和学生的不同熟悉程度、按不同的目的、用不同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个别交谈的。
      开学伊始,接手一个新的班级,老师与学生相互间均是陌生人,此时宜进行初步交谈,交谈的目的是作初步了解,摸清学生的基本情况。开学之初,我就开始找学生谈话,一般在两个月的时间内,我必须和所教班级的每一名学生都至少谈一次话。在与学生的初次交谈中我并不指望能够谈得很深入,只须达到彼此有所了解的程度即可。如问一问学生的家庭情况、在原校原班的学习情况、在新的学期有没有什么打算、对哪些学科的兴趣高一些等。对成绩较好的学生与成绩一般的学生略作鼓励,对成绩差的学生略作安慰,对没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予以劝说,并总是站在他们的角度替其自身着想,用一种亲和的态度对待他们,以使学生感觉得到老师出自内心的关怀和期待。同时,我也把自己的决心和态度表达出来,要求他们有什么困难或问题尽管找我,我一定帮助其解决。通过初步的接触,化陌生为熟悉,为走近学生打下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谈话。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总是风平浪静的,其间必然会充满挫折与坎坷。对学习上遇到了困难、或生活上有了麻烦、或精神上受到了打击的学生,要有针对性的做工作。对纪律涣散了、或作业潦草了、或听课走神了的学生,要有针对性的说服教育。我非常关注注意学生的情绪的变化和学习态度的变化,发现问题就及时地找学生进行交谈。对于心理素质差、习惯不好、经常犯错的学生还要多次的交谈、反反复复地做工作。我深深地体会到老师应克服自己的偏见,摈弃喜欢听话学生、嫌恶不守纪学生的心理。那些所谓好捣蛋的学生更需要老师的眷顾和关心,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也更需要老师的鼓励和亲近。我在与学生的交谈中,就是把重点放在那些“问题”学生身上。  
      在期中期末考试前后,与学生进行鼓励性或安慰性的交谈。考试是学生向老师与家长交帐的时候,有些学生必然会表现出紧张不安的情绪,特别是考试成绩出现较大的滑坡时,更会影响学生的自信心。此时,教师就非常必要和学生进行谈话。对于那些信心不足、易于焦虑的学生,我在考前都要找他们谈话,帮助其调整心态、稳定情绪、克服焦虑。对于考试失利的学生,我也要找他们谈话,帮助其分析原因、寻找差距、鼓励再战。对于考试成绩进步较大的学生,我则主要是对他们进行鼓励和赞赏性的谈话,及时表扬并要求他们戒骄戒躁、乘胜前进。
      教师与学生交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两个心灵的碰撞过程。在具有不同年龄、不同经历和不同认识的两个人之间的交流中,是避免不了冲突的发生的。也就是说老师走近学生的过程也是思想的交锋和态度的过招的过程。教师必须敞开自己的心灵之门,在谈话中以坦诚的态度、关爱的情感去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不同情况的学生要对症下药,不要把与学生的谈话当成学生犯事后的刑讯逼供,而是一种师生情感磨合的方式。在与学生交谈中,我有时会与学生发生矛盾,对某些问题会产生不同的认识,这时,我总是用冷处理的方法,尽力避免与学生发生正面冲突,把矛盾放在以后去处理,因为心灵的沟通本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目前教师教学任务较重的情况下,课外找学生交谈的机会不是太多,这就要求老师必须善于选择时间。我主要是利用上课前的间隙和下班后的空挡,有时在与学生一起上学放学的路上,有时在下课后的走廊上,交送作业的几分钟内,问问学习有没有什么问题,生活上遇到了什么困难,身体有没有毛病等,三言两语,温暖如春。把大段的谈话放在自习课的教室外,师生靠在栏杆上,轻言细语,娓娓而谈,说到融洽处,如同动听的琴声,弹奏出和谐的韵律,拨动着彼此的心弦。
2、笔语,温言流淌为诗意
      按照信息论的观点,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过程,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信息的输出与反馈过程。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信息每天都能在作业纸、考试卷、周记和改错本等文字上反映出来。而老师每天所批改的作业则是对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可以说,师生之间的这种文字交往是拉近距离、沟通情感的重要渠道。
      在批改作业时,我总是有针对性地在相关学生的作业纸上写上几句话,或称赞、或提醒、或批评。作业仔细认真的,我写上:“好,认真,望坚持!”题目做得有新意的,我写上:“方法有创意,值得称赞!”作业潦草的,我写上:“潦草的书写只能表明思维的混乱,工整的表述有助于思维的严密与清晰。”作业错误较多的,我写上:“是否课没懂,问问又何妨!”成绩差作业又做得好的,我写上:“有进步,大有可为!”对于学习不认真的学生,我批上:“再不努力,还待何时?”
      在学生交来的改错本上,我也有选择地写上对他们要说的话。如一个学生对学好数学信心不足,我在其改错本上写道:“信心是学好一门课程的基石,决心是学好这门课程的条件,只要有耕耘,必然有收获。”在一个思想负担较重的学生的改错本上,我题上:“沉重的翅膀又如何飞得高远,带着镣铐的舞蹈又何以能够优美!放下包袱,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轻装上阵,方可在不懈的奋斗里享受乐趣!”在一个沉迷于上网而导致成绩下滑的学生的改错本上,我题道:“网络游戏使人越变越笨,数学学习使人越来越聪明!”
      在对学生的笔谈中,我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况,用不同的文字与不同的学生进行交流。有赞美、有欣赏、有鼓励、有警醒,有热情洋溢的激情流露、也有痛心疾首的忧虑丛生。用充满诗意性的文字表达出老师对学生取得进步的喜悦和期待学生进步的希望,用格言警句式的文字表达出老师对学生误入歧途的担心和轻言放弃的痛惜。我欣喜地看到,不少学生在经常翻看我的留言,还有学生用纸条、信笺、作业纸或改错本传递着他们想对我说的话。
3、对讲,激情回荡着和声
      教师与学生的接近,固然是因为经常性地接触,但更多的则是对教与学的目标的追求的一致。知识的传授过程,也就是认识的表露过程,知识的教学活动,也就是情感的交流活动。因此,老师与学生面对面讲课的讲台,即是教师走近学生心灵深处的重要阵地。
      在知识教学的同时,我从不吝惜自己的教学时间而用以传递心灵的信息,从不放过师生情感交流的机会。如讲课中我常面对基础差的学生问一声“听懂没有”,评讲作业后我常向紧锁眉头的学生问一句“还有没有什么问题”。在解题教学中,我经常故意向成绩较好的学生请教好的解题方法,并从不忘记说一声“谢谢”。若在教学中遇到复杂的数学问题经变换后成为简单的形式,我就用学生熟悉的流行歌名启示道:“‘看我七十二变’,越变越简单。”若遇到简洁美妙的数学方法,我就用名人名言赞叹道:“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将教育性的语言贯穿在知识的教学之中,将个人对数学知识的感受用可以引起学生共鸣的方式表达出来。在课堂上,我从不掩饰自己对学生的热爱与期待,通过语言表达出对学习不认真学生的恨铁不成钢的心情和对学习取得进步学生的欣慰。在一次单元测试卷评讲中,我用改编的艾青的诗句说:“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有泪水,是因为我对你们爱得深沉。”在一次对学生进行的学法指导中,我朗诵了华罗庚的一句诗:“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作为数学科任老师,我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交流更主要的是表现在知识的教与学上,知识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一般认为数学知识是最为枯燥乏味的,数学的教学也总是平淡刻板的,难以激起学生的热情。我在教学中力求做到把知识讲活、讲生动,通过一些课堂“碎语”把激情灌注到知识教学之中,利用数学史话逸闻把数学中充满曲折和艰辛的发现过程揭示出来。如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中,我讲了高斯的生平和数学研究的故事;在讲等比数列的概念时,我讲了国际象棋发明的故事;在讲集合概念时,我讲了康托发现集合论和罗素提出悖论的故事;在讲指数与对数的互化时,我用恩格斯的话“(数学)从一种形式变为另一种形式,并不是无聊的游戏,而是数学科学最有力的杠杆之一”来说明这种变形的必要性;在函数应用题的分析中,我用庞加莱的话“一般受教育者在数学课本上应该学会的重要事情是用变量和函数来思考”以强调问题解决的思想方法;在数学演算中我用卡洛斯的话“没有哪一门科学能比数学更为清晰地阐明自然界的和谐性”来要求运算的准确性。通过这种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理性精神得以升华,审美情趣趋于高雅,使师生在以知识为媒介的互动过程中产生共鸣,化作和声,从而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共同演奏的“教学交响曲”。
35#
 楼主| 发表于 2008-6-16 22:29:04 | 只看该作者
4、动作,手眼酿造成灵犀
      直白的语言和文字,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潺潺流水,但是动作表情这些肢体语言,也可以溅起师生心灵碰撞的美丽浪花。
      走进课堂我用微笑,把微笑送向每一个学生,让自己和学生都有一个好心情。讲课中我用眼神,把注视投向还在疑惑的学生讲解,直到他愁颜尽去眉头展开;把注视投向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盯到他收敛野心专心听讲;把注视投向认真学习的学生,看得他心领神会开心一笑。辅导中我用动作,或把正在走神的学生的衣袖拍一拍,或在爱说闲话的学生旁敲敲他的课桌,或弯下腰凑到边玩边做作业的学生头边翻翻他的作业本。在课外,我向遇见的每一个我的学生点头示意。用一个小小的动作,传送着老师的情感与信息,用一种微细的表情,表达着老师对学生的期待与理解。久而久之,学生已能从我的一举一动中理解我的意图,从我的一颦一笑中体会出我的感受。
      在用动作表情发送出自己的信息的同时,我还非常注意从学生的一些不经意的细微动作和表情中去捕捉他们的感受和心理,并通过对学生的表情动作的解读去调整自己的教学。如看到平时学习比较认真的一个学生听了一会课后扒在桌子上不听课,我即猜测她可能是没有听懂,我于是放慢了讲课速度。我讲了一道数学证明题后,看到一个学生跃跃欲试的神情,我想他可能有更简便的证明方法,于是让他把他的的证法说了出来,并随即给予了肯定。
      在课堂上,学生有什么问题,丢一个眼神过来,我即上前与之解答;我要求学生做什么事,只需给一个手势,他们即可心领神会。师生用这种无声的语言达成默契,酿造成灵犀,增强了师生间的相互信任与亲近,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对问题的不同看法敢于和我讨论甚至争论,课下也愿意和我交换生活与学习中的意见,课堂教学也充满了和谐愉快的气氛。
36#
 楼主| 发表于 2008-6-16 22:29:49 | 只看该作者
与春天有约
                                                                                                            文/ 绎动天涯0



        从小到大,年年都在梦中期冀着季节的轮回。因为畏惧冬的冷酷严寒,所以执著地守侯着春的妖娆妩媚。每一次都以为攥住了春天,但每一次她都像一尾游鱼,欢蹦乱跳地从手中悄然滑落。伴随着春的溜走,岁月老,人老,等待与思念也相继零落成泥。
        我本感伤多情之人,三十余年的光阴,就在这般盼春、探春、惜春、怨春的循环往复中黯然虚度。“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此等心境,惟有等到下一个春天到来之际才会终结。
        昨天清晨,推开后窗,猛然有了“一树寒梅花待尽,不知春日到我家”的感动与惊喜。一夜之间,到处都是春天的颜色和春天的声音。满园的春色终究关不住,她就这样悄悄地飘落,一如曾经悄悄地离去。
        春天哟,难道你真的还记得我们曾经的桑中之约?是否你已经触摸到我的翘企与思念,才让你这么快踏上回家的路?
        其实早就思忖着为春天写下一点文字,只是,这个岁月流转的精灵,上帝赐予人间的尤物,她的羞涩中蕴涵着张扬,张扬中掩映着羞涩,我惟恐自己苍白的文字会不经意玷污她的秀外惠中,而且春的思念太浓太重,竟让我思绪混乱,无从下笔。
        我该怎样勾勒你的美丽?或许我真的无话可说了。于是想起遥远的古代,想起那些文人骚客笔下的你是如何的风情万种———《诗经》里说,“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李白说,“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杜甫说,“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王维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诗人的笔端总是充满灵性和激情的,诗人的想象总是丰满唯美的。在他们眼中,你简直是大自然的美容师,丽了座座山,秀了池池水,青了株株草,绿了片片叶;在他们心中,你更成了名副其实的“大众情人”,惹得他们为你守侯着,讴歌着,爱慕着……
        尚未来得及从诗中品味你的秀美,一旁的儿子却拉着我的手央求道,我们到外面去寻找春天吧。望着儿子稚嫩的脸,我诡秘地一笑,春天何需寻找?她就在你身边,更在你心中!但终究拗不过儿子,于是随他奔出屋外,来到乡间田野。或许,这里更容易捕捉到春天,因为这里是她们更愿意纵情嬉戏的地方。
        山坡上,阡陌间,田地里,水池边,一地碧绿一地醉,一声柳叶一声春。沉睡的大地刚从梦中苏醒,揉搓着惺忪的眼睛,才惊觉那些霏霏雨雪不知何时已了无踪影!于是摇头晃脑一番,一觉醒来竟忘了今夕何夕,原来是春姑娘扣开了柴门!
        一阵微风吹来,我和儿子便醉了。撩人的春天哟,风儿该是你忠实的信使罢———从远山而来,从天际而来,像母亲的呼唤,唤醒每一个耀动的生灵;像情人的亲吻,温柔着大地每一寸肌肤。所到之处,桃红柳绿,莺歌燕舞。在大自然这张素描纸上,你润泽着,挥洒着,直到将人间描绘成一副绝美的杰作才肯罢休。
        燕子也终于耐不住寂寞了,从遥远的南国匆匆返程,开始在寻常百姓家衔泥搭窝,构筑自己安逸舒适的家园。这些落入凡间的使者,在春天的召唤下,总能亦步亦趋不离不弃,成为春天里绝对不可缺少的主角儿。
        忽然,一池春水横亘眼前。这里原本被积雪所覆,如今早已冰雪消融,那些曾经在厚厚的湖冰上滑冰的孩子,也不知躲到了哪个角落。俯视湖中,但见波光潋滟,锦鳞游泳,鱼水共欢,怡然自得。岸边的几棵杨柳更是丰富了春天的内蕴,让人情不自禁地吟诵着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看来,也只有二月的春风才能裁剪出杨柳的完美线条!而此时,长长的柳条开始不安分起来,越发柔美地摇曳在春风里,时而引吭高歌,时而垂头凝思,时而相互交缠,时而随风独舞,样子煞是可爱。柳粗一些的已然变青,毫不客气地袒露着春的踪迹。而那细细的枝上,原本褐色的外皮也变得浅淡,无论遥看近观,都是一派盎然的生机绽放在枝头。淡淡的绿意,淡淡的思绪,像“空山灵雨”般,淡得韵味悠长,淡得人遐思万千。几只鸭子一声扑通,齐唰唰地跳入河中,拍打着翅膀四处游弋,感受着春的温暖,真正是“春江水暖鸭先知”了。又见一老者垂纶于此,独钓春水,悠哉游哉。犬子忍不住问我,那老爷爷是在钓鱼么?本想说是,口中却道,不,他在钓春天!钓春天?犬子似懂非懂。
        过湖,向前,径直步入一空旷之地,便听到一阵儿童的欢笑声荡漾开来。走近一看,原来是“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五彩斑斓的风筝,随着孩子们放线的手一路扶摇直上,倔强地在云中漫步,是要探求苍穹的浩渺,还是要窥视白云的秘密?而地上的孩子们,则竞相追逐着,叫嚷着,更不知是他们吵醒了春天,还是春天吵醒了他们?
        一路的寻找,一路的发现,一路的惊喜,一路的收获。
        看吧,听吧,春天到底还是来了。像是一位衣袂飘飘的绿衣女子,吟唱着美妙的旋律,将春光从她挥舞的衣袖中乍泄出来,穿过宽阔的田野,淌过潺潺的溪流,越过高高的山岗。无须召唤,只需一个眼眸,我的身体连同我的灵魂便会被她勾引了去。“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那一刻,你就是一位心有灵犀的老朋友,踏着岁月的足音寻迹而至,与我深情相拥。
        我知道你在等我,其实我已找到了你,我已牵住了你的手,就在那柔柔的春风里,就在那暖暖的阳光里,就在那飞舞的风筝上,就在那消融的湖冰里,就在那杨柳的青晕里,我已和你共赴了一场心灵的幽会。
37#
 楼主| 发表于 2008-6-16 22:30:06 | 只看该作者
蝴蝶的绝唱

文/ 绎动天涯0


      传说每一只蝴蝶从毛毛虫里破茧而出时,都会突然记起前世的爱情而不断地四处找寻。千百次地轮回聚散,它始终无法忘记曾给了自己爱情的少年或者女子。它只知道,惟独那个少年或者女子才是自己不老的爱情传说。可是,连它自己也难以相信,破茧而出的痛苦,却只为成就被它无数次相思的人流光溢彩的生命,宁愿所有的美丽变得如此脆弱,宁愿所有的灿烂变得如此短暂也无怨无悔!
      可是亲爱的,你可知道?你曾朝思暮想的梁山伯,如今已化为一只在凄迷风雨中踽踽独舞的蝴蝶,从那个叫“蝴蝶泉”的无底潭中挣扎而出,追随而来;从庄周的梦中猝然惊醒,一路嗅着你的温柔寻迹而至。我飞翔,因为我寻觅;我寻觅,却是因为你。我就是天地间游弋的灵魂,大自然耀动的精灵。只因有你,让我忘了今夕何夕,春梦不残,冬日不寒。
      遥想当年,你冲破世俗的藩篱,女扮男装地负芨求学,却和前世的我不期而遇。于青灯烛照书香飘逸间共剪窗畔的萧萧疏竹,何等的两情相悦!只是,一个不谙情事的少年,盛满了心忧天下的抱负,怎读得懂这番惊世骇俗的红尘爱恋?于是,一段纠缠于心的爱情被你毅然囚禁,搁浅在岁月的河床,任其自生自灭。我太迷惑于自己的直觉了,当你疯长的痴恋一次次向我荡漾出如水柔情,我却浑然不觉。以至于在你褪尽伪装后,我依然难以相信,和自己朝夕相处挑灯共读的同窗,会是一个如此绝色女子!我该怎样勾勒你的美丽?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还是“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或许,再华丽的唐诗宋词在你面前也会丧失灵性。那一袭穿越历史的古典之美,如流泻的月华,拂过我的眉梢,留恋在我凝固的惊叹之中。颦笑俯仰之间,你有着怎样的妖娆与诱惑!如同渔夫撒下的网,将我困于一隅温柔之乡,宁愿成为你期待的猎物,也要追寻一场千年的承诺———不离不弃!从此,山之湄,水之俟,桥之上,云之端,岁月里缀满了我们永不厌倦的缠绵,一段不老的爱情传说悬挂在季节的枝蔓,流溢出甘醇的琼浆玉液,任由我们忘情啜饮。
      “东风恶,欢情薄”,我们的身上捆绑着世俗的绳索,注定走不出悲情的宿命。在你为我徇情的那一刻,曾演绎成一曲让人为之震撼的悲剧。当我们化作两只蝴蝶,我也曾答应和你一起形影不离地在人间飞舞的。而如今,你却兀自逃遁,只留下我在这个寂寞的红尘中孤独地舞蹈,凄厉的哀鸣声回旋在天际,苍穹为之黯淡,繁花从此失色!
      “恨君不似天上月,朝朝暮暮可得见”。寻寻复寻寻,任凭我峰回路转千呼万唤,你的舞姿终被湮没于漫无边际的黄沙古道。沿途经过,群山恸哭,碧水呜咽,那是为我们唱响的挽歌;阴风怒号,浊浪排空,那是为我们举行的婚姻葬礼。
      忽然,耳畔传来一曲哀恻幽怨的琴声。是你为我弹奏的《招魂曲》?是这世间将要失传的《广陵散》?还是后人为你我谱写的《梁祝》?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木然地任凭无羁的风振动我的双翅,定格成一副凄美的画面。或许就在今天,在杜鹃啼血晓风残月的落日黄昏,我将用自己仅剩的力量,最后一次为你舞蹈,吟一曲生命中的绝唱,然后沉睡千年。从此,世上便又多了一枚美丽的标本。
38#
 楼主| 发表于 2008-6-16 22:30:56 | 只看该作者
写作并快乐着  

                                                                    
                                                         
文/ 绎动天涯0
   

        据说,很久很久以前,还是我牙牙学语的时候,父母就用一种既迷信又俗套的游戏来预测我未来的命运。他们在我面前摆放着一枚硬币、一本带铅笔的小人书和几根稻穗,让我从中作出选择。谁知我的目光竟泛出贪婪,紧紧地盯住小人书不偏不离,然后一把抓住抱入怀中。父母当时就乐坏了,逢人便说,这是神灵庇佑祖上积德呀,我儿子今后定有出息。就算吃不上作家这碗饭,也必然会是握笔杆子啃书本的命哩。也许是冥冥中的注定,多年以后,我竟然莫名其妙地成为一名党校教师,且有多篇“豆腐块”在各地报刊上频频亮相,也算和笔墨纸书挨上了边,成为父老乡亲们眼中少有的从黄泥巴堆中蹦出的所谓“文化人”。儿时那个荒唐的游戏竟如有神助般地成就了我今天的人生轨迹,不能不说是个巨大的奇迹!如今,每当提及此事,母亲都会喜形于色地自我褒奖一番,说老天爷开眼、多亏了那次的游戏云云。还说如果抓到稻穗就麻烦了,我问何故。母亲笑道,你傻呀,抓到稻穗就意味着你的一生只能在农村度过了。我就调皮地说道,要是能抓到硬币就好了,说不定您儿子已经是个千万富翁呢。于是,我笑,母亲也笑。
      要说和文学结下不解之缘,到开始尝试着写一些自认为满意的作品,还得从我的初高中生活说起。在那个高唱“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年代,我却偏偏对语文情有独衷。尤其是那些散发着厚重的历史气息和艺术灵性的古典文学作品,其精练的语言、深邃的思想内蕴、空灵的意境将自己深深吸引,像浩瀚夜空中的点点繁星,照亮我荒芜的心灵。于乐不思蜀间,我的“数理化”几尽荒废,宛若一座弃如敝帚灰尘满地的房子,再也无心打理。
      那时候,家里很穷,曾一度陷入无米下锅的尴尬。再加上身为一等伤残军人的父亲常常病情复发,需要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还要供养我们兄妹三人读书,使得原本脆弱的家庭经济雪上加霜。也许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罢,我们兄妹三人很早就学会了煮饭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放学后,我会带领两个妹妹赴野外割草皮拾干柴,甚至还会偷挖别人家地里的红薯供全家充饥。即使穷困潦倒到如此地步,我的内心还依然绽放着一个不灭的文学之梦。没有钱买书,我会想尽一切办法,或借书,或抄书,或周末时早出晚归,到镇上的书店泡上一整天。值得庆幸的是,我的辛苦没有白费。每次的作文课,语文老师都要把我的文章作为范文宣读。而且,校园墙报上还屡屡出现我的作品,并成为校园文学社的骨干力量。在神圣的文学殿堂里,我像个贪婪的婴儿,吮吸着中外文学书籍的丰富养料,开始真正接受中国诗词曲赋、外国启蒙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的熏陶,与“李杜”、“唐宋八大家”、鲁迅等古人神交,与但丁、泰戈尔、雨果等巨人幽会,与《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简·爱》、《悲惨的世界》等素面相迎。一束束闪耀着文学艺术的璀璨光芒,穿过历史与时空的墙扑面而来,如同一盏盏阿拉丁神灯,赐予我希望与光明,也赐予我智慧和力量……
      一九九一年,我结束了自己的校园生涯,毅然步入绿色的军营。角色虽然转变了,但文学梦还在熊熊燃烧,写作的欲望如雨后的竹笋节节攀升。训练之余,我把所有的部队津贴用来购买文学书籍,还报名参加了吉林大学的文学函授班。三年的时间不算长,也不算短,我把自己全身心封闭,就像《套中人》中的别里科夫一样,把自己的形体连同思想一同装进套子里,“隔绝人世,不受外界影响”。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睡觉,忘记了红尘世事,世界在我面前似乎停止了转动!那时候,我把大把大把的时间挥霍在创作中,然后把写好的作品虔诚地装入信封,连同自己的希望寄往各地报刊投稿。结果,信封如雪片般飞出,却又如雪片般飞回。我的信心受到空前打击,甚至有了弃笔的冲动。但是,每当我想停下,似乎总有一双眼睛在注视着我,总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牵引着我,如同那个追逐太阳的夸父,让我不知疲倦地奔跑……终于,在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后,我创作生涯中的处女作在“十月怀胎”的阵痛中“一朝分娩”,一篇短小的人生感悟在《战士报》的文学版发表了!拿着透出淡淡的铅墨香的报纸,我兴奋地登上军营后面的半山腰,仰天长啸……
      退伍后,我被分配到现在的这所党校工作。纷繁复杂的人情世故,浮躁势利的社会现实,像一股股寒流侵袭而来,直逼得我毫无喘息之力。激流肆虐的沧海里,我如一叶扁舟,飘摇于风雨之中,人生的方向终于被吞没。我花了若干年时间来迎合和取悦这个世界,祈求上苍给我一个灵魂栖息的角落。最终,这个喧嚣狂热的世界收留了我。只是,同世俗的较量流失了我宝贵的光阴,让我久久地于夹缝中苟活于世。浮华过后,我再也无法守住灵魂,任其游荡于天堂与地狱之间,穿过黑夜,走过白昼。一道曾期待的风景就此错失,一段铺设的文学之路就此中断。就在我几乎绝望之际,某文友于月夜扣门造访,指着半空中的一弯钩月对我说,尽管她现在是一轮残月,然而,在经过一番挣扎后,她终究要成就属于自己的圆满。文友还说,范仲淹早就说过,“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一个人想要沉沦其实很容易,如果沉沦能让你坦然心安,你尽管随波逐流好了;如果不能,那么就振作起来,为了你的梦想,为了你的快乐,也要将写作进行到底!文友的话如一记闷棍,敲响我沉睡的心灵,于是我再不敢轻言放弃。
      有时候,忍不住扪心自问,天下之大,无所不有,为何惟独钟情于写作?是啊,“弱水三千”,何以偏偏只取这“一瓢”饮?记得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曾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枝有思想的芦苇。”尽管人在尘世中脆弱不堪,但比自然界任何一种生物都要高贵,因为人是有思想的高级动物。那么我的思想又是什么呢?我为什么要一直写作下去呢?思忖复思忖,也许,那就是一种构筑心灵大厦的坚持,一种建立快乐王国的信念支撑!所以,既然选择了这条道路,就要无怨无悔地走下去。我始终相信,上帝是很公平的,当他为你关上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正如《老人与海》中的那位老人,费尽千辛万苦捕捞到的一条大鱼最终还是逃遁,但老人那种“人可以被打倒,但决不会被打败”的精神是永存的。胜利的果实没有保住,老人却在与自然界搏斗的过程中享受到最真实的快乐!这部小说无时无刻不在鼓舞激励着我,让我在写作中快乐,在快乐中写作。终于,属于我的收获季节在千呼万唤后姗姗而至:短短几年,我的作品陆续在《杂文报》、《武汉晨报》、《楚天都市报》、《倾心感悟》、《红袖添香》文学网站、还有我所在城市的《孝感日报》、《孝感晚报》等地发表。虽然退稿很多,但终究嗅到了黑暗前黎明的气息,触摸到了胜利的喜悦,亦让我有了莫大的心灵慰藉和坚持的力量。
      后来,朋友向我建议,何不建立一个Blog(博客)呢?把自己的文章全部粘贴上去,让更多的文友来分享,也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啊。我笑着回答,我是个为人低调不事张扬之人。再说,自己的文章皆为肤浅之作,何以能登上大雅之堂?朋友反驳道,博客只是个网络日志,既然是日志,就可以率性而思,随意而写,和文字质量无关,更与性格无关,只要自己觉得快乐就行了。在朋友的帮助下,我在新浪网终于申请了一块“自留地”。于是闲暇之余,我就精心装扮我的“私密空间”,放飞思绪,书写心情,忙得不亦乐乎。起初,我沉浸于一种“我写故我在”的百倍信心中。谁知没过多久,自己就开始感到从未有过的矛盾与惶然。在博客的世界里,简直是藏龙卧虎高手云集。读着“博友”们的一篇篇精彩的文章,让我“精妙处,忍不住击节叫好;伤感处,止不住泪眼婆娑;激愤处,耐不住拍案而起;谐趣处,憋不住哑然失笑。”一座座高山横亘眼前,各领风骚,自是一番“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崇拜情结弥漫开来。再反观自己,那“外表狂躁无比,里面空洞无物”般无病呻吟苍白乏味的语言文字,掩映于长袖善舞的大方之家的背后,端坐于“没落的营盘里”(鲁迅语)孤芳自赏,显得如此卑微和黯淡,如同一株被岁月遗弃的狗尾巴草,任其自生自灭。又仿佛是塞万提斯笔下的“唐·吉诃德”,穿着古代骑士的甲胄,脑袋里装着的却是人文主义思想,手拿着中世纪的长矛,面对的却是大炮火枪。可怜复可笑!每念及此,就有种如临大敌般的恐慌,不免悲从中来。但一想到文友和朋友的话,一想到身边还有那么多和我一样背负着梦想低头前行的人,我就会坦然许多,继而重新抬起双脚……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其实文学之路亦然,不同国籍、不同肤色、不同信仰却热爱文学的人纷纷汇聚于此,审视现实,思考社会,感悟生命,激扬文字。正因为有了他们,这个世界才变得如此热闹,如此美丽,人类的灵魂才会如此高尚,如此圣洁。我本草根,何妨做一株不为人识的狗尾巴草?我本寂寞,亦无谓是否坐于“没落的营盘”。在无边的旷野里,我只想固守一隅宁静,宁愿做一个孤独的耕耘者,唱一曲永不落幕的独角戏,营造一份永远的快乐就够了。吉普塞人有这样一段歌谣:时间是用来流浪的,肉体是用来享乐的,生命是用来遗忘的,心灵是用来歌唱的。而写作,就是我快乐的呐喊,心灵的吟唱……
39#
发表于 2008-6-16 22:36:55 | 只看该作者

赞天涯君

绎动天涯眼睛大,发现好帖绝不放过它,绝不会胡子头发一把抓,马虎一点他还不要它,搜到一起拿个/耀子/系成一捆摆上货架,集束式精华帖人见人爱‘教我如何不想她’,人同此心情同此理转之乎也不用请示也不用打电话,宋伟君积极主动 悉数移来与大家分享真是ok顶呱呱。 天涯君这回放心哒,您的集装箱有哒地方特级防护哒。
40#
 楼主| 发表于 2008-6-16 22:37:42 | 只看该作者
青苹果的路


作者:天涯芳踪




          清凌凌的河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波光,金色的沙滩被风吹出一道道黄色的波浪,知了在树上嘶哑地叫着。天空很蓝,是那种玻璃般干净的蓝。六月的天虽然热,但南洋风吹着,也让人们感觉出一丝凉爽。一些老人坐在大树下叙着家常,小孩在荫地里玩着自己喜欢的弹珠。一切都是那么地自然。青苹也像往常一样,提着一桶刚搓洗好的衣服,踩着细软的沙,来到河边清洗衣物。

    十岁的青苹是个懂事的女孩,她瘦弱的外表看起来不很起眼。假小子的一头短发,小小的脸看起来挺秀气。浓黑的眉毛给她增添了几许英气,不是男孩子喜欢的双眼皮,但是却有一丝灵气。家里有个弟弟,还有个小妹妹,她在家属于不很讨人喜欢的那种。她不爱说话,可能就是不爱说话,所以她就喜欢把一些事看在眼里,埋在心里,久而久之,她的心思越来越细致,总从一些细小的事中去揣摩别人的想法。

    爸爸妈妈每天的事挺多的,既要忙地里的农活,还要做点副业,以便尽早盖上新房子。作为家里的老大,理所当然的要为家里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了。并且农村的孩子都是做事的好手,她也不例外。提着红色的塑料桶,踩着细软的沙,走在沙上的感觉很特别,比在土路上走要费点力气。人一走,身子往前一低,然后脚往沙里一陷,提起脚,继续踩第二步。虽然费力,但也不失为一种享受。沙滩虽然不长,但走起来也要点时间。老远就看见河边的码头上有人在洗衣服了。青苹换了个膀子挎桶,有点累。

    河水泛着点点金光,水里的鱼儿快活地游涞游去。青苹看见码头有人洗,她挽起裤腿,下到水里,把衣服拿到河水中间。水流不急,衣服不是那么容易就被漂走。青苹把浅色的衣服放到身边,拿起一件抖开了,在水中使劲地甩了甩,她的小手在衣领处又搓了搓,河水冲击着她的小腿,就像是谁在抚摩一样。小鱼在脚边游走,时不时地亲上一口,让青苹觉得痒痒的。她就那样边洗衣服边享受在水里清凉的滋味。夏天的衣服比较好洗,在水中摆动几次,然后稍微搓搓就很干净了。青苹花了半个小时(包括她玩水的时间)洗完了,装在桶里,像来时那样,踩着细软的沙往回走。

    把衣服晾在后院里,她就找小伙伴玩去了。最要好的是同班的小影,小影的数学成绩特别好,青苹不会做的题总看她的。而且小影不爱说话,有些内向,这点她们之间有点像。小影长得不是很好看,虽然眼睛大,是那种双眼皮,但嘴巴也大,牙齿有些暴出来。别看小影不爱说话,但她的手可巧了,她会绣花,会做垫底儿,还会锈枕头呢!青苹对她有些崇拜,小影也喜欢和青苹在一起玩。

    小影正在家里收拾房间。青苹一去,小影就站起来,冲她笑笑。虽然是农村的房子,但地扫得干净,房间收拾的整洁。

    “你在干什么?”一入房门,青苹就问。

    “没事就收拾收拾。你的事也做完了?”小影看了看她。

    “恩。我帮你吧。”说着,青苹就帮着小影收拾她的书桌。书桌上摆着女孩子们喜欢的小玩意:沙滩上的贝壳(其实就是那种不好看的贝的壳),黑白两种颜色,有的有些花纹;一些糖纸,还有些压在玻璃底下的干树叶和干花。

    小影说:“青苹,等会我们去园子里摘桃子去。桃子结的比较多,又大又红。”

    青苹说:“好啊!我正嘴谗呢!”

    把它们整理好后,小影和青苹就到后面的园子里去。园子大的很,有好多蔬菜,还有一些旱庄稼。在挨着房子的地方种有几棵桃树,沉甸甸的桃子挂满枝头,有青的,有红的,还有处于两者之间的。走进园子,一股腻人的香味就钻入鼻孔,有些桃子熟透了,桃尖的位置都变成乌红色了。小影摘了一个递到青苹手中,青苹接过来顾不上洗净就掰开了,软软的桃子一掰就开,成了两半,里面的核在一边的果肉上。青苹用手拿着一半就吮吸起来,红红的汁水很快被她吸到口中,果肉入口即化。

    小影还在树上找些熟透的桃儿,摘下来就放到青苹的旁边。看到青苹吃的谗样,小影说:“看你,好象没吃过东西似的。慢点,还有!”

    小影哪里知道,青苹好久都没吃过水果了,爸爸没上街,毕竟这离城市还有十几里路。没事,爸爸是不去的,不过爸爸去的时候,总要从街上带些水果回来,让他们姐弟三人解谗。虽然那时没什么水果卖,但爸爸知道,孩子们的嘴是谗的。买回的香蕉就那么几根,足以让孩子们高兴好长时间。一根香蕉拿在手里,慢慢地用舌头舔上一舔,软滑细嫩的果肉,香甜的味道可以让他们回味好久。剥开香蕉皮,用牙齿刮下一层在嘴里慢慢品尝。那种感觉足以他们回味好几天了。可这都有三个月了,爸爸既要忙于工作,又要忙于田间的事,还要帮妈妈在家做些鞭炮卖,所以没时间上街。

    青苹吃完一个,看见地下的草地上已经有好几个放着了,她也和小影一起在树上找熟透的,不及时摘下来会烂掉的。找了不少,她们抱着桃子就回家了。放到簸箕里,她们就到井边洗手。桃子的毛多,弄到身上痒痒的,井水冰凉冰凉的,弄到身上,就像喝了冰水一样舒爽。

    她们正收拾着,爸爸派小妹来找青苹。原来家里来客人了。客人是个中年女人,打扮的很时尚。一头黑色的长发让她看起来很年轻,穿着一件橘黄色的纱质短袖,样子比较特别,下面是一条白色的长裤,宽松的裤腿配双白色的高跟鞋,很显气质。

    青苹看见家里的人都在。她一进门,家里热闹的气氛随之安静了下来。一个陌生的女人在她家里,青苹觉得眼前一怔,她喜欢眼前这个女人,打扮入时,有种特殊的韵味,并且她的长相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青苹涩涩地走到椅子边,看见大家都坐着,她也找了个小板凳坐下来。那女人望着青苹不松眼,盯得青苹很不舒服。青苹只好望着别处,但心却跳个不停。她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跳,但就是止不住地跳。青苹努力地控制着自己,让自己慢慢地平静下来。

    为了缓解自己的紧张,青苹向四周望了望。这时,青苹发现家里的神龛上面好象多了很多的东西。有烟酒,有零食,还有她最喜欢吃的香蕉。嗬!好象还有几套新衣服。被塑料袋包着也逃不出青苹的眼睛,要知道,她上街时总是望别人的柜台上瞄,瞄的也总是那些女孩子喜欢的漂亮衣服。她还知道,这是些高档的衣服,平时被百货商场的营业员用塑料袋包着挂在最上面。怎么回事?这个女人到底是谁?为什么带了这么多好东西来了?她来干什么?......一系列的问题都涌到青苹的大脑里。
  
    “青苹,你到哪儿去玩了?”还是爸爸打破了沉默的气氛。爸爸的声音也没有以前的那种严肃,显得很平和,这种态度,更让青苹有所恐慌。

    “我在小影家玩。”青苹的声音也很小。

    “哦!”爸爸应了一声。

    “这就是青苹啊?来到这儿来!”那个时尚的女人对着青苹招了招手。

      青苹望了望爸爸,又看了看妈妈,不知所措。妈妈的眼睛里有些许不安,但又有些许喜悦。望着青苹点点头,示意她过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6 19:07 , Processed in 0.10223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