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此情只待成追忆(连载)[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6-16 19:42: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此情只待成追忆(连载)

                              此情只待成追忆
               
                              ——回忆父亲

                                文/梦泽闲人

    题记:今年4月18日,是父亲去世十周年的忌日。这十年来,父亲生活的点点滴滴时常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今天,终于静下心来,打开记忆的闸门,流淌出心灵深处的,是我长歌当哭的悲情和对一例坎坷人生的解读与思考。

                        一  从螟蛉子到军人

      父亲1929年3月10日出生于湖北省云梦县胡金店镇上尹湾。他是家中的老幺,上有五个哥哥两个姐姐。2岁多时被祖父送给红安籍并在应城做白铁匠的董姓养祖父做养子,取名董务元。
        应城生活的18年间,父亲在白铁铺的叮叮当当的响声中,从小学读书至高中(高中是在孝感永新中学读的)。
        应该说,父亲的被送养是幸运的。在那个年代,能够读书至高中是不容易的。因为养祖父做手艺,家境尚可,供得起儿子读书。另一方面也说明养祖父确实是把养子当成亲生儿子抚养。这一点成了父亲一直以来对其养父念念不忘的原因之一。
        小时候的父亲,顽皮好动,兴趣广泛。养祖父曾经练过武艺,最擅长的是打板凳拳。父亲就缠着养祖父学了几套拳法,在一次打架中把一个比他大几岁的小孩打伤了后,养祖父就没有再教他打拳。父亲7岁上小学,在读书之余,最喜欢到戏园子去看戏,再就是看杂书。直至老年,他所看过的戏文、书籍的内容还记得清清楚楚。电视中只要播放古典戏,父亲没看也能把戏剧情节内容讲给母亲听。记得1976年,我一个在姓名中含有“柏”字的外甥把自己取的号“孤直公”说给我听时,我还没有反应过来,父亲马上问,“是不是按照《西游记》中第六十四回‘木仙庵三藏谈诗’取的?”
        父亲10岁时,养祖母患了重病,上吐下泻,药石无效,吃喝拉撒均不能自理,他硬是在床前服侍了一个月,担屎倒尿,擦身洗衣。最后还是一个街坊提供了用大烟土(鸦片)服食的方法治好的。父亲13岁时患了一次病,当时需要一种草药作药引子,而药铺没得卖,养祖父冒雨走了二十余里路,到山上去采药为儿子治病。这是父亲跟我说得最多的往事,也是父亲对养祖父念念不忘的原因之一。
        中学阶段,父亲是学校中的活跃分子,不但成绩优秀,还经常参加学校的文艺演出与宣传活动。唱歌、跳舞、拉胡琴、吹笛子口琴等均有一定的造诣。父亲的初中是在应城县立中学读的,我家至今还保留着铁制三角形的有“应城县立中学”字样的蓝色校牌。中年的父亲经常跟我谈起他的初中生活,特别提到当时的几位老师,说胡慕洛老师是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的,是他的同学胡延寿的伯父,国民党省部请胡慕洛到省教育厅去任职他就是不去。1970年,我曾看到过胡延寿(当时在应城某学校教书)写给我父亲的一封信,信中有一句话我至今仍然记得:“希望我们还能和在应中一样携手合作、共同前进。”
        1946年9月,父亲到孝感永新高中读书,由于内战爆发,时局不稳,家里生活变得艰难起来,读书的生活费用不够开销。为了能够继续读下去,父亲在学习之余,为当时的一些小报写写文章,赚点稿费以贴补费用。作为一个读书人,动笔写点文字是一种需要,也可能会成为一个习惯。父亲的这一习惯一直延续到晚年。我曾在父亲的物品中,看到过大跃进年代他所写的剧本、散文、收集的民谣、歇后语、字谜,看到过他晚年所写的一些诗词。听父亲说,在高中读书时他曾写过一部关于抗战的长篇小说《铁蹄》,可惜我没有看过,1958年原稿被我表哥拿去看后遗失了。
        1949年父亲高中毕业,参加武汉大学招生考试被录取。由于正值解放初期,时局动荡,加之养母不愿出钱,学没上成。1949年底,父亲在一气之下瞒着养父母,改用董仪平这一名字报名参了军,到了北京空军部队,做了一名解放初期的革命军人。
        作为养子、独子,在那个年代,本不应该离开父母去当兵的。当时有一句俗语:“好男不当兵,好女不卖春。”我不知道父亲当时是否明了自己的养子身份,照理说,父亲作养子时年龄很小,还不懂事,不应该知道自己非父母亲生。但是由于应城离云梦较近,养祖父和祖父又是朋友关系,让父亲弄清楚身份的机会还是有的。作为一名读书人,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是难以接受的,加之年轻气盛,所以,父亲的不辞而别还是可以理解的。
        就这样,父亲在应城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代,由一个螟蛉子变作一名读书人,再由应城走向了中国的大都市北京而成为一名军人。这在别人看来是幸运的,但从此却开始迈上了他坎坷的人生道路。

                                                              2008年4月17日
        (说明:因为本文是凭记忆写的,所以里面牵涉到的人和事或许有误差,若由此对某些人造成不良影响,实属无意,万望谅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9 09:50 , Processed in 0.10396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