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少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孝感传奇系列之十: 袁德樵教子[转]澴东大侠 的帖子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8-6-15 21:34:27 | 只看该作者
传奇系列之五 传奇的“三汊埠”
传奇的“三 汊 埠”

  古罗马著名的哲学家西塞罗说:“若不晓得自己诞生之前,世界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此人永远只是个孩子。”他的意思是说,人不可对历史、对过去永远像个孩子那样无知。有人曾经问我工作过二十三年的三汊镇:“那儿为什么叫三汊埠”?本着“三汊人若不知三汊,则枉为三汊人”的考证心理,于是我穷搜史籍,遍访老翁,才略得“三汊埠”之一二。因为此地曾为一方神奇的宝地,所以本篇题为“传奇的‘三汊埠’”……。
            “三汊埠”命名的由来
  提起“三汊埠”,大多数的孝感人,只知道京广铁路线上孝感与祝家湾两站之间有个火车站叫“三汊埠”,却不知道真正的“三汊埠”在哪儿?其实,真正的“三汊埠”,并非今日的孝南区三汊镇区所在地,而是离此东南五里的老“三汊埠”,又名埠镇街(集),原为埠镇管理区所在地。
  此地为何名为“三汊埠”呢?因它地处三条河流的交汊汇合之处:东有杨店镇下流的魏河,西有邹岗镇、西河镇下流的浐川河(古为邱河),南有野猪湖上接的分支河,加上此处又是一个热闹的水埠码头,因此而得名为“三汊埠”。
  三汊埠历史悠久,早在南北朝时期,这里就是孝昌县辖的一个水埠码头镇。《孝感县志》曾有“刘宋孝武帝孝建元年(公元454年),孝昌县令外出巡视,曾驾舟沿野猪湖北岸支河登三汊埠古街码头视事”的记载。
  自宋、元、明、清历经沧桑,三汊埠一直列为县辖村野小镇。民国初属江汉道孝感县五乡两镇之一的诸赵乡管,国民党时期属于全县“六区辖治”的第二区管,解放后三汊与祝站三十多年的“四合三分”以后,属如今的三汊镇管辖范围。古时的埠镇街呈南北走向,街道南过关帝庙,北达“三元宫”,南北长约一里有余,东西宽约三百多米。主街街面宽约五米,全用条石铺地,内设寿昌门、拱昌门。人流货物分从东西南北四门出入。
   一九五九年,因修野猪湖湖闸,需要大量石块,埠镇满街的条石也遭不幸,全被挖走,街上从此泥滑路烂、污水横流。尤其是修筑野猪湖堤,切断了进长江的航运水路,人称“小汉口”的三汊埠,从此失去了河码头的优势,经济日趋萧条。而与三汊埠街毗邻相对、极为普通的野猪湖滨赵陈小湾,却因铁路火车站的优势,占名为“三汊埠”,在历史变迁中后来居上。不过,“三汊埠”现作为三汊镇镇政府的所在地,也成了周围杨店、邹岗、祝站等十多个乡镇、二十多万人口的商品集散中心。为了以示区别,此地人们仍把水埠码头处称之为“老三汊埠”。下文所叙,便是指的“老三汊埠”。
            三汊埠是昔日的“小汉口”
  三汊埠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曾经经济繁华,比较发达。因为它沟通了野猪湖、王母湖、澴水、府河的水系;连接了长江、汉水水路的主脉;而且京汉铁路贯穿其境,“三(汊)杨(店)公路”穿膛而过(二十年代就有路基),水陆交通极为便利,向有“四县六区通衢” 和“小汉口”之称。“四县”是指汉阳、汉口、沔阳、天门;“六区”是指邹岗、周巷、杨店、朋兴、黄陂李集、泡桐。 
  古时候,埠镇街外河下,每天停船两百多只,蔷桅林立,实为商贾云集、客商货物吞吐集散之地。而三汊埠的全盛时期,要数抗日战争前后两个时期,其中最盛时期莫过于三十年代。“小汉口”也就是此时而得名。
  全街居民四百多家,只有极少数务农,几乎全以经商为主。街上有杂货店十七家,布店六家、百货十一家、花庄四家、药铺五家、诊所四家,当铺六家、参燕号一家、屠案十条、木料行十二家、糕店酱园四家、饭馆(客栈)十七家、土布行两家,其中米行最多,有七十家。此外,还有陶瓷,煤炭,油料,手工作坊,小摊小贩等等一应俱全。
  其中街上的首富周太和,开设花庄当铺、粮行榨房和杂货铺的固定资产达三十多万银块元,占地面积有四万平方米,营业面积达一万平方米,雇员240余人,其业务范围遍及上海、河南、江苏、四川、武汉等地。
  黄陂、孝感、河南、安徽等地而来的远近农民,每日人来车往,肩挑驴驮,络绎不绝。每天,各地客商小贩运来当地盛产的棉花、黄豆、大米等农副土特产品,贩走此处经营的京汉日杂用品,小百货、纺织品,人来车往,川流不息。现存三汊埠的南门桥、西门桥、东河大桥、彭家桥等石桥桥面,被独轮车辗过的2寸多深的车辙遗迹,足以证明当时的生意兴隆,财源茂盛。如今,“三汊埠”虽被新“三汊埠”取而代之,早已今非昔比,但它的繁华却长久留存在人民的记忆之中!
            三汊埠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汊埠既是鱼米、菜蔬之乡,也是人杰地灵之处,这里含有渊深的文化底蕴。京剧《秋江》,这个古典的传统剧目,它记叙的就是这里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埠镇街北面一华里处,有一个湾叫陈家庵(现属三汊镇漫桥村),因古代湾中有一个白云庵而得名。
  北宋年间,庵里有一个年轻貌美、带发修行的姑娘,她叫陈妙常。她为庵里购买菜蔬和日常生活用品,经常到埠镇街赶集。而埠镇街上有一个潘家巷,巷里住着一个叫潘必正的年轻书生,他们从偶遇到相逢到相识,天长日久,俩人渐渐产生了爱情,并私订了终身。 
  但潘必正的父母却坚决反对,理由是一个堂堂书香门第、豪宅大院的公子,怎能娶一个庵中正在修行的尼姑,既坏了庵堂清修的规矩,又不利于儿子求学上进,如此伤风败俗,恐遭世人非议,因此强烈拒绝这门婚事。潘必正为反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躲避无尽的纠缠和骚扰,终于被迫离家出走。
  陈妙常闻讯后,为了寻求真正的爱情和幸福,毅然冲破“尼姑不可再嫁”的世俗偏见,前往追赶潘必正。在那个封建枷锁钳制妇女的时代,陈妙常此举的确惊世骇俗。戏剧中,陈妙常有这样一句唱词:“为赶潘郞,哪怕那万水千山……”。充分反映了“陈妙常赶潘”的决心和毅力。
  陈妙常赶过了埠镇街的南门桥,来到了秋江边,即现在三汊镇龙岗村小邱湾前面的一条河,古时水大叫邱江,现在水小人们叫邱河。只见河水汹涌,挡住了去路,正在焦急万分时,恰好有一渔翁驾一小船至此,妙常便哭诉衷肠,恳请艄公相助。艄公被她的真情所感动,热心为妙常摆渡过江。
  陈妙常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赶上潘郎,也更加感动了潘必正。俩人大胆冲破封建势力的阻碍,“尼姑”与“贵公子”,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由于爱情的动力,潘必正更加刻苦用功,在科考取士中,终于名登榜首,后来成了北宋的栋梁之臣。“陈妙常赶潘”,也给后世留下了美满爱情的千古佳话。
  京剧《秋江》、《陈妙常赶潘》唱的就是这里的故事。
  三汊埠人民不仅经商生财有道,而且习文尚武成风,朝中也曾出过栋梁之臣,埠镇街北的“三元宫”便有其渊深的来历:
  清同治末年,也是光绪元年,埠镇街北一里处的大黄湾(今三汊镇同昶村),当年在全省武举人“会试”中,出了个武会元黄兆晋。与此同时,黄兆晋的同乡秦应逵(今西河镇秦家松林人)、屠仁守(今埠镇街人),也分别在全省文举人“会试”中,高中了会元,三人最远的相距不足十里。同年入京后,三人又分别高中了文、武进士。埠镇街方圆百姓,为纪念他们三人的壮举,为激励后人照此奋进,同时也想从中分享自豪和荣耀,于是自动捐资,为他仨建庙立祠,盖了一座题名为“三元宫”的寺庙,这就是“三元宫”的来历。让他们的生身塑像,接受善男信女们的香火膜拜。现处埠镇集北头的“三元宫电泵站”便是昔日“三元宫”寺的遗址。因此,孝感民间至今流传着“十里三会元,一科三进士”的佳话。
  担心挖断祖宗龙脉,敢于假传慈禧太后懿旨,“擅改大清铁路”施工路线、弃直取弯者,便是“三元”之一的引路候黄兆晋。迫使京广铁路改道,建成如今的孝感路段,就是他“暗箱操作”而成的,至今仍被当地传为笑谈(此已列为本人“孝感地方传奇系列”后话,容吾按下慢表)。
            
12#
发表于 2008-6-15 21:35:41 | 只看该作者
三汊埠被日军强占之罪恶
  由于经济地理的优越条件,三汊埠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尤其是日军的入侵,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加上战乱频繁,不仅给三汊埠的商业带来极大破坏,也使三汊埠的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日军强占三汊埠的罪恶是磬竹难书……。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大举进犯华北。1938年10月23日,孝感三汊埠沦陷敌手。24日,日军占领黄陂,直犯汉口。25日,武汉三镇全面沦陷,闻名世界的“中日武汉大会战”历时四个半月后宣告结束。
  三汊埠虽是个水埠码头集,可地理位置却非常重要:南下武汉陆路可走黄孝路、铁路可走平汉路、水路可走野猪湖进湛家矶入长江,是日军进军武汉的重要供给站。10月29日,日军某部司令官丙泽,所率的后勤辎重师赶着马车队、押着枪炮弹药粮草等物,沿黄孝公路,直插“三(汊)杨(店)公路”,进驻三汊埠一带,准备为前方日军输送军需物资。由于日军主力前锋受挫,丙泽所率辎重师被迫就地集结待命,直到1939年初,在三汊埠停留长达三个半月。然而,这段短暂的历史,却留给三汊埠人民深重的灾难和满腔的民族仇恨:
  屯军三月半,毁房六百家。丙泽所率的辎重师,兵力1600多人,军马千余匹。在屯军的三个半月中,人要吃饭,马要住棚,冬天里官兵要烤火,最关键的木料、烧柴哪里来?丙泽下令:拆毁民房代替!
  据调查,在三个半月中,日军就毁坏驻军一带埠镇、同昶、漫桥、红山、石墩、彭桥、东桥等村和邻近的西河镇、杨店镇共计48个湾600多户人家的2000多间民房。平均每个湾有三分之一的农户被毁,对于人跑光了的村庄则毁之更甚。像红山村的华楚湾、同昶村的舒湾、漫桥村的陈家庵等湾共计70多户,分别于一夜之间毁为平地。日军毁房手段毒辣,每毁一户,即用粗绳一头紧系房柱柱脚,另一头套上军马马辕。一柱拴四马,一房分东南西北四处,然后狠抽军马,16匹东洋大马四下同时发力,顷刻之间,一幢连三间的木质结构民房便被拉散了架,断砖残垣、瓦砾遍地,其景令人惨不忍睹。被毁的农户无家可归,只好拖儿带女流落他乡,田地也随之荒芜。同昶村大黄湾老人黄杏村曾对我说:“当年我家就深受其害,三间住房被日军拉毁后烤了火,全家7口人无处存身,只好流落武汉街头,做苦力,捡破烂。
  光天化日,强奸民女。在丙泽所部屯扎的三个半月中,三汊埠一带的女同胞,被日军强奸糟塌的难以统计。这些家伙作恶时,不论是否青天白日、隐蔽公开、人数多寡、甚至被害人亲属是否在场,全无顾忌。埠镇集有个18岁的新娘,在母亲的护送下回杨店婆家,路过黄家棚子湾时,被一鬼子头儿拉到路边强行奸污,其母在旁跪地求情也不放过。埠镇村一28岁的寡妇,在其公爹的护送下走亲戚,被三个鬼子兵逼进路边一块砖田,用刺刀逼着公爹,三个家伙当面强奸了他的儿媳妇。邹陈村有一刚刚结婚的新娘,就在洞房花烛的当天半夜里,被几个鬼子兵劈门而入轮奸了。新娘第二天又被抢到东桥村的铁路边,在光天化日下剥光了衣服,绑在电线杆上,由一个班的鬼子兵轮流奸污了,他们完全是一群披着人皮的两脚禽兽。许多被害的妇女,多数含羞自尽,即便幸存下来,也是终身残废。
  百姓财物,肆意掠夺。丙泽所部的鬼子兵,屯扎在埠镇集方圆一带,对于老百姓的财物,是见什么抢什么,所到之处是男跑女走、鸡飞狗跳,搅得四乡常无宁日。为了保障日军烤火、做饭的烧柴,眼看房屋毁得差不多了,就连水车犁耙等农具,桌凳床柜等家具也不放过。凡能燃烧引火之物,尽行搜光抢光,造成十室九空,害得百姓生产生活丧失起码条件。有一次,大黄湾农民黄银田,牵着下地耕田的一头黄牛,被鬼子兵在远处开枪击毙了,他们就地剥皮,掳去打了“牙祭”。原埠镇中学退休的刘老师回忆说,他家一箱蚕豆,被驻在隔壁的一个小鬼子发现了,天天去他家勒索,并逼着当场炒成熟豆。5天功夫,60多斤蚕豆被他一人勒索一空。我父母每次求情相劝说:“这是我家渡命的粮啊”!但这家伙照拿不误,还用枪口顶着我父母威胁说:“蚕豆的,我的,不准动的,告诉别人,死啦死啦的”!而且,我家门口恰恰有丙泽下令贴着的“禁止皇军入内”的禁令。
  日军司令官丙泽所率的辎重师,屯扎三个半月,侵扰埠镇乡民的种种暴行,既撕毁了“中日亲善”的虚假面具,又暴露了侵略者的凶残本性,更加激起了穷苦百姓满腔的民族仇恨。在新四军陈少敏、饶民太等将军的领导下,这里很快成了我党抗日的堡垒区,为三汊埠人民后来夺取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汊埠”是一方神奇的热土,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教育等等方面,过去是,现在仍然是。本人笔拙,恕难尽述。如今的三汊镇,依然保持淳朴、勤劳、善良的传统民风,域内从无姓族械斗发生,是政通人和,同心向上,经济繁荣,建设发达,不失为物质、精神俱佳的楚天明星乡镇。
13#
发表于 2008-6-15 21:39:12 | 只看该作者
孝感传奇系列之六:朱元璋与双峰山回龙寺
  湖北省孝感市境内,有一座从平原上拔地而起、神奇而又秀丽的双峰山,山上原有一座雕梁画栋、雄伟壮观的回龙古寺。此寺缘何名为“回龙寺”呢?
  数百年来,双峰山民间一直有着朱元璋“多次来此”的传说,甚至还有这位真龙天子曾降生在回龙寺的故事。朱元璋本是安徽凤阳人,怎么会出生在湖北孝感的双峰山呢?这岂不令史学家们为之瞠目结舌,感到荒谬离奇吗?
  但是,本不相信真有此“说”的我,带着疑惑与好奇,在搜集双峰山民间传说的同时,考证了与这位真龙天子有关的史料以后,却感到了传说的合情入理,美丽动人。
                  国  母  流  亡  孝  感
  据《中国通史》所载:朱元璋出生的时代,正是“元末统治腐败,民不聊生”的时代,“饥民流亡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公元1328年,也就是朱元璋出生的那一年,“淮北不仅大旱加蝗灾,还瘟疫盛行于民间,死者不计其数,是赤地千里、僵尸饿殍遍野”,令人惨不忍睹。在此情景之下,农民更是雪上加霜,不光要负担疏浚淮河的沉重徭役,还得每亩上交高达四石谷之多的田租。吏治的残酷、地主的迫害,天灾又加人祸,逼得农民困苦不堪,开始靠啃树皮、嚼草根煎熬度日,后来则只好背井离乡、流亡逃荒于外地。
  处于朱元璋的故乡,淮北境内的安徽凤阳农民,当然也难逃如此厄运。朱元璋的父亲朱世珍搀扶着已有身孕的妻子陈氏,也夹杂在这些流亡的饥民之中。
  饥民们一路上餐风露宿、艰苦劳顿、互相帮扶,靠着乞讨与卖工糊口,一路上过淮南、走六安、入湖北、进麻城、经黄陂,慢慢地离凤阳越来越远,不知不觉之中来到了风调雨顺、富饶美丽的江汉平原。进入湖北以后,厌倦了流亡生活的饥民们,各自寻求安身立命之所,纷纷走散。陈氏因有孕在身,日渐行走艰难,在丈夫朱世珍的搀扶下蹒跚而行,自然也就远远地落在饥民们的后面了。
  不一日,已是暖寒适中,秋高气爽,日朗风清的九月时候,他俩行至一座高山脚下。抬头仰望,只见两峰如坚挺的双乳对峙,雄立于峻岭横屏之上,苍松翠柏茂密成林,飞流瀑布高悬百丈,怪石奇松满目皆见,奇花异草漫山遍野,既显现出勃勃盎然生机,又透露着兮兮神奇灵气。夫妻俩一打听,才知自己离家已八百余里,不知不觉中来到了湖北孝感县境内的双峰山。
  这仙灵秀丽、景色宜人的双峰山,使朱公亡命天涯的紧张心绪不觉为之轻松。便说:“娘子,我们再不走吧,就此找个地方落脚,一则保胎儿顺利出世,母子康泰平安;二则早脱颠沛流亡之苦,饱览此山的风光秀色”。妻陈氏捧着沉重的大肚子说:“相公所言极是,你看我身怀六甲,还走得动么!胎儿一进此山就一直不安分地用脚踢我,怕是快要出生哩。唉!这孩子也生不逢时喏!倘若这林密山高之处,找不到落脚之地该如何是好?”说着说着,不觉落下泪来。朱公忍住内心悲痛,劝妻说:“上苍有好生之德,天无绝路之人,目下落难之时,贤妻莫要过于忧虑,还是保重身子要紧啊”!
  夫妻俩沿着蜿蜒的山路,一路走走停停。“走到哪儿算哪儿吧”,朱公心想。看看天色已晚,可四下寂然,并无灯火人家。但闻林海涛声如惊涛拍岸,偶有狼嗥、虎啸之声夹杂其间。好在皓月当空、繁星满天,也不觉得惧怯胆寒。午夜时分,夫妻俩已上到了半山腰,只见一片开阔地,开阔地后有一座白墙古寺,寺前有一座石桥,桥下浪花飞溅,泉水滚滚向山外流去。
  此时的朱公夫妇,因两日食未沾唇,早已饥饿疲劳不堪,来不及拍打古寺山门,就双双精疲力尽地倒在了门外……。
  天刚破晓,长老和尚开寺门做早课,只见山门外有一男一女躺在阶上,心下大骇,连忙上前推醒,惊问来历缘故。朱公答道:“我夫妻本是安徽凤阳逃难至此的饥民,加之妻子怀孕难行,我们饥饿疲惫交加,昨夜昏倒在贵寺山门。不想惊动了师父,打搅了禅门,望师父能生恻隐之心,行个方便”。
  这慈眉善目、法号慧空的长老,看朱公谈吐不似常人模样,看陈氏气质有如贵人命妇,便连忙上前搀扶进寺。着小僧香汤进浴,斋饭侍候,还收拾出一间安静禅房,安顿他俩住下。
  朱公谢道:“难得师尊如此厚待”!慧空长老道:“此乃佛门净地,本不留宿外人,尤其是脂粉钗裙。但见二位是天涯落难夫妻,女施主又怀孕行走不便,我就权当积德行善,破例收留二位住下,粗茶淡饭切莫嫌弃”。陈氏感动得涕泪交流,哽声谢道:“恩公救人活命的大恩大德,日后必当厚报”。于是朱公夫妇暂告结束流亡生涯,安居于寺内。
                 真  龙  降  世  双  峰
  是夜,陈氏做了一个梦。梦见慧空长老将寺里一条喂养很久的黄泥鳅,送给朱公,吩咐朱公用泥鳅煮碗鲜汤给陈氏补养身子。并说:“寒寺只吃素,不沾晕,别无长物,算是一份心意”。当陈氏捧着这条尺许的大泥鳅去厨下准备烹调时,不想这泥鳅脱怀而出,渐渐变成一条黄龙,飞停在双峰下的小山上。不一会儿又化作五色云彩,径自往东去了。陈氏梦醒,下身顿觉阵痛频发,羊水外溢。但听一声洪亮的啼哭,陈氏便知婴儿已呱呱堕地。此时丈夫方醒,发现是个男孩,且遍体光亮、天庭饱满、地角方圆、方面大耳,一脸富贵之态,产房满屋异香扑鼻、久久不散。心知此孩将来必然不同凡响,不觉捧在怀中亲了又亲……。
  正在此时,门外传来众僧的高声道贺:“朱官人喜得贵子,可喜!可贺!”奇怪!此时天交二更,陈氏临床顺产,未曾有痛苦呻吟;新生小儿啼哭也只一声,你道寺里十数僧人何以知晓?原来众僧不知怎的,煞是全无睡意,不约而同中踱出禅房,发现今晚的月光异常明亮。长老率众僧抬头齐看,但闻空中八音齐奏,又见百鸟飞翔,五色彩云缭绕,恍如十来个宫娥仙女,抱着个孩儿簇拥着,连同一道白光,径直飞入朱公卧房。一声响亮的啼哭传来,不用入室检视,便知朱公喜得贵子了。
  天色微明,朱公自去寺侧山泉中取水,忽见一袭红绸浮至手边。不觉奇怪:此处山间,除僧人便无人家,泉中何以浮来红绸?唉,管它呢?我正好做件衣服与孩儿穿之。穿上红衣的小孩,更得众人喜爱,便唤他“洪武郎”(“洪”同“红”,“武”是料他日后必以“武”主大贵)。
  产后的陈氏,怀抱婴儿,想起梦中之事,甚觉不安,便告之于朱公。朱公当即请来长老详梦,以测吉凶祸福。
  这慧空长老是个有道高僧。听后,略加沉吟,便双手合什道:“阿弥佗佛,好梦、好梦啊!此乃大福大贵之梦”!“龙乃真命天子化身。梦见龙脱怀而出,正应您贵人产下贵子;而此龙是泥鳅变的,应在未来天子不是出自大都市,而是出自于穷乡村野;这双峰下的小山又名凤凰山,泥鳅化龙,龙歇凤凰山,合‘龙凤呈祥’之意,当然必有祥云瑞气出现;这五彩祥云后来径自往东去了,应在未来天子登基之处不在现时的北方大都(北京),而在于东方某地。另外,这位天子与佛家有缘,出世前偏偏要选在这灵山仙水、龙凤呈祥笼罩的古寺里落脚; 降生时又因寺里的泥鳅化龙、脱怀而去;将来成人也可能从寺里开始发迹。如果老纳所言不虚,想必您二位就是将来的国父、国母”。说着说着便跪下参拜行礼。
  朱公连忙搀起慧空长老:“恩公不必如此大礼,只要此梦吉祥就行,梦中之事岂能当真”!慧空忙说:“怎么不当真?我喂养修练很久的泥鳅怎么就无端地从池中失踪了呢”?
  不仅如此,就在朱洪武降世当夜,千里之外的大都皇宫也连发三桩奇事:
这日,元帝文宗退朝后,与皇后吴氏设宴于长乐宫中,遂命宫娥吹弹歌舞,嫔妃交杯换盏,极尽声色和骄奢淫逸之乐,直至更深方散。是夜就宿于正宫,忽梦见满宫尽是蝼蚁毒蜂,令左右除之不去。只见正南上一人身着红衣,左肩架日,右肩架月,手持扫帚将蝼蚁毒蜂,尽皆扫净。文宗急问:“尔乃何人”?其人不语,遂拔剑砍来。文宗急避出宫,高呼左右擒拿。忽然惊醒,乃是一梦。
  文宗冷汗淋离,急问内侍:“什么时辰?”近臣答道:“方交二更”。皇后听得,翻身问道:“陛下所梦何事”?文宗便将梦情细明。皇后说:“梦由心生,要知吉凶,明日金殿可差人详梦,便知何如”。
  言未毕,只听得连续两声巨响,如同惊雷震耳。文宗惊问:“何处响亮?”内侍忙去看视,回奏说:“是清德殿的殿塌了一角,地陷出一穴。”文宗听了,心中暗想:“朕方得怪梦,现又出此异事,大为不祥!天将五鼓便急出早朝。  
  众臣朝皇见驾已毕,文宗便说出昨夜之怪梦与异事,高声问道:“谁人能详?主何吉凶?”当有台官志冲奏道:“依臣推断,甚为不祥!殿塌一角,地陷一穴,说明天地不和,阴阳不顺,故致天倾地陷之应。满宫蝼蚁毒蜂者,乃天下兵马蜂屯蚁聚、战事纷起之意;在禁宫不能扫者,乃朝中无将也;穿红衣人尽扫之,此人不姓朱则姓洪;日、月相合乃一‘明’字,日、月相合又为乾坤,这肩架日、月的红衣人乃掌管乾坤之人也!望吾皇修德省身,大赦天下,以免灾祸”!丞相脱脱也说:“志冲公所言甚是”。
  言未毕,一阵风过,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原来是所陷地穴自闭复原。帝闻大惊,群臣也相顾失色。
  这几桩奇事怪事都与朱洪武的降世凑到了一块,是机缘巧合也好,是事物发展的必然也好,反正后果都得到了印证:朱洪武的确是从皇觉寺和尚堆里出来发的迹;一个穷乡村野的泥腿子的确当了皇帝;元末帝的确遭遇了“天塌地陷”的灭顶之灾;历朝皇帝的老窝的确被朱洪武“端了”,也正好是从双峰山北方的大都“端”到了东部的金陵(今南京);朱洪武也的确以武得天下,成了“肩架日、月”、掌管乾坤的“明”朝开国皇帝。
          洪 武 恩 报 “回 龙”
  且说朱公,一日去双峰山下赶集,欲购猪蹄煨汤滋补产后的陈氏(寺中只有斋菜素食)。在涂巷集上,正好碰见凤阳老家的同村周二,其妻在湖北亲戚家避难,他接妻回乡,今日正好路过此地。经与周二打探,朱公始知逃难中被失散的三个儿子已被妻舅郭光卿收养,三子及妻舅均盼朱公夫妇及早返乡团圆。
  朱公匆匆回寺,与妻备说“他乡遇故知”一事。怀抱洪武郎的陈氏,引发了思子思乡之情,不觉失声痛哭。哭声惊动了慧空长老,便劝道:“贵施主不必忧伤,明日打点行装返乡就是。老纳愿意资助银两作为雇车的路费和返乡后的临时用资。银两虽然不多,但系辛劳化缘而来,敬奉贵施主聊表寸意”!
  第二日,正是洪武郎出生百日之期,合寺僧人送朱公夫妇上路,直至寺前开阔地山路转弯之处,行将道别之时,洪武郎突然“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哭声洪亮,回响山谷,且从娘怀里翘首回望古寺,似有依依不舍之意。慧空长老见洪武郎哭个不止,便抱了过来,指着古寺说:“此寺原本喂养黄泥鳅修练经年而名为‘黄龙寺’,现既逢人间真龙回首跷望,今日便改名为‘回龙寺’,以示纪念之意。切望他日真龙登基,不忘回龙寺中情缘。如果他日不负老纳所言,您就此上路吧!阿弥佗佛”!  话音未止,洪武郎的哭声便嗄然而止,并对慧空长老频频眨目示意。于是朱氏一家登上马车,告别众僧,千恩万谢而去。
  一晃36年过去了,已是公元1364年。此时的元末政权正处风雨飘摇,行将瓦解之际,天下群雄并起,朱元璋也被农民义军的一支――“红巾军”拥戴为吴王,并建都金陵。
  这36年间,朱元璋倍受煎熬,屡遭磨难,11岁时因家贫如洗,去邻村刘家大户放牛。17岁时,淮北又遇大旱与瘟疫,父母与长兄在一月之间相继而亡,不愿在入赘外村的二哥、三哥家中过寄人篱下生活的朱元璋,因无栖身之所,只好在本村就近的皇觉寺中出家为僧。天资聪慧的朱元璋,深得文韬武略、满腹经纶的主持昙云长老的喜爱,精心教他读书习武。后来昙云长老圆寂归西,寺里僧多粥少,朱元璋只好化缘游方天下。
  25岁时,各地农民义军风起云涌,当了八年和尚的朱元璋,被同村好友汤和邀去投军。因他打仗机智勇敢,不惜出生入死,身为红巾军濠州大帅的郭子兴,见他是个难得的人才,便把养女马秀英嫁给了他。这一从军又是12载,直到郭帅病故,郭的旧部拥戴朱元璋自立为吴王。
  
14#
发表于 2008-6-15 21:40:25 | 只看该作者
朱元璋的这36年艰苦生涯,正应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为他后来贵为大明天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364年,朱元璋率部与割据湖广、荆襄的伪汉王陈友谅所部会战于鄱阳湖。朱元璋运用奇谋,派敢死队驾船满装火药芦苇,黑夜趁风闯入陈军战舰高大的连环船阵,纵火焚船,火烧陈军60余万。随后挥师跟进,又一举消灭了逃归武昌、安陆的陈友谅及其残部二十余万,起得了以少胜多的辉煌战果。自此,与朱势均力敌、争雄天下的陈友谅、张士誠两部已削二为一。朱元璋得意的对部下说:“剿除张士誠部,看来指日可待了”!
  在从安陆撤军、高唱凯歌还的途中,朱元璋陡地忆起母后陈氏的临终遗言,嘱他“日后功成,勿忘回龙寺救人活命的大恩大德”。于是朱元璋下令,在孝感县境歇马,屯军双峰山的“白云古寨”(此寨早于南北朝时梁邵陵王所建),遂带随从与向导回马探望回龙寺。
  此时又是九月重阳前后,朱元璋一行人直至半山腰的开阔地前下马。但见满目奇花异草、翠柏苍松,是灼灼花红、依依林绿;莺声燕语不绝于耳;丛生怪石,千姿百态,宛若“万兽朝圣”。众人耳畔微闻钟声罄响,朱元璋举目前望,只见一座白墙古寺,寺墙斑斑剥剥,裂痕伸展;“回龙寺”三字在寺门匾额上也只依稀可辨;泉水绕寺奔流却生生不息,寺前的白玉桥下也云浪腾空、波涛汹涌(古县志曾把此处列为“孝感八景”之一)。朱元璋不觉叹道:“好个山水清幽、秀丽如画之处,只可惜,寺庙残破,年久失修”。
  朱元璋只身迅步踏入回龙寺,寺中一小僧见他一身戎装,佩带利器,连声斥道:“客官姓甚名谁?来此何干”?朱元璋见他来言唐突,故意不答,径自入内。那小僧见状,慌道:“尔持剑来此,莫非欲行不轨之事”!朱见案上有笔墨纸张,便题诗在上: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山僧不识英雄汉,只顾叼叼问姓名。”
  朱元璋见一首“答山僧”惊动了寺内众僧,便指着阶前盛开的秋菊说:“吾不妨再来一首咏秋菊”!便重新取过纸笔,在众目睽睽之下,再度援笔成诗: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
                要与西风战一场,满身披挂黄金甲。”
  众僧见了“答山僧”、“咏秋菊”这两首诗,甚为奇之,连声赞道:“运笔龙飞凤舞、劲道力透纸背;金戈铁马、逐鹿中原之意跃然纸上;真是博大恢宏、充满帝王气概”!写到此处,笔者不由抚案叹道:“洪武军破友谅、俘士诚、克元帝的时间大都在八、九月间,莫不是正应《咏秋菊》中“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的预兆吧”!
  此时的朱元璋神采飞扬,连声逊谢:“诸位高僧过奖,不敢当!不敢当!吾乃金陵吴王朱元璋,专程拜访慧空师祖,有劳诸位通报一声,就说有安徽凤阳的故人来访”!
  现年九十高龄,早已禅位住持,每日闭门修身悟禅的慧空大师,听到这少有的通报,知有贵人来访,连忙出户相迎。
  当朱得知眼前这位慈眉善目、须发皆白的高僧,就是昔日的住持慧空长老时,忙趋步上前朗声说道:“吾乃36年前降生贵寺的洪武郎,受已故父王朱世珍、母后陈氏(早在朱即位吴王时,感念患难父母之恩,曾追封其父为王、其母为后)之遗命,特来寻访恩公。现恩公慧空师祖在上,容吾一拜”!说着就要跪下磕头。
  只见慧空灵敏地一闪身,从旁扯住朱元璋:“慧空德薄,吴王贵躬,岂敢以下犯上、受如此参拜大礼”。“老纳早有预感,吴王能以德威服天下,必不忘寺中当日之情缘,终有一日会重返双峰山。我叫此寺名为“回龙”,正应此意!善哉,善哉!阿弥陀佛”!慧空大师又唤过众僧与朱元璋重新施礼参见。众僧俱道:“方才有眼不识泰山,唐突不尊之罪,请多加海涵”!朱元璋笑道:“不妨!不妨”!
  双方礼毕,入座品尝凤凰龙井仙茶,亲切地嘘寒问暖、互道短长。论起昔日之艰辛,人世之苍桑,社稷之危亡复兴,双方更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这一老一少,越谈越投缘,在旁人眼中,不似今日才相识,却如久别在重逢。
  随后,慧空大师陪朱元璋遍游了寺中各殿。朱元璋见四处虽然洁净明亮,可诸多佛像却金漆剥落,殿宇也残破不全。便问:“如此破旧,何不修缮呢”?大师叹道:“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只因年年兵灾战乱,荒年欠收,所化之缘仅够日常用度,何来余财修缮呢”?可此时的朱元璋却笑而不答。
  见天色已晚,朱元璋被慧空大师盛意挽留,用过斋饭,便留宿于寺内,住进了父母的那间禅房。朱元璋见当年所用之物,至今保留完好(听慧空所言),似乎回到了儿时的家中,在36年前的这张产床上,梦见了日思夜想的父王和母后,度过了一个甜蜜而又美妙的夜晚。
  第二天清早,朱元璋嘱值更寺僧:“因军务在身,要回白云寨,不及向慧空大师和众僧辞行,特留言在此,请代为转交慧空大师。”遂带十数亲兵,跃马绝尘而去。
  慧空闻报,打开留言,见是一首诗:
                   昔日避难到双峰,
                         吾母产子在“黄龙”
                         今朝功成访慧空,
                         子代吾母报“回龙”。
  又见附言:“昨日随来亲兵已带马蹄金、雪花银各三千两,现存吾卧禅房内。军旅之中不及多赠,权作贵寺临时修缮之用。若果日后大修,可持此笺金陵面吾是也。”
  四年以后,即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南征北伐的凯歌声中,告祀天地祖先,自去吴王封号,在金陵(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宣告明王朝正式建立,直到1398年去世,当了31年的太平皇上。他没有忘记自己的诺言,也没有等回龙寺的高僧“持笺”去找他,而他即位数年后的双峰“回龙寺”,却变了大样:
  金碧辉煌、雕梁画栋、气势巍峨雄伟的“回龙寺”就座落在双峰山的半山腰。
  此寺背倚高山,紧贴危崖峭壁、石笋千峰,若遇红日光照,上看如双峰托日,峻岭横屏,下看红柱放彩,碧瓦流莹;寺周清泉环绕,声势浩荡,浪花四溅,苍松翠柏,杂花修竹,云连殿宇;寺侧壁飞流泉,雨后更如群龙飞泻,谷间水声响若惊雷;寺前一马平川,坪草如茵,繁花似锦,白玉石桥与古寺紧锁相连;寺中殿堂林立,各显峥嵘,主殿当为回龙殿,还有弥勒殿、韦驮殿、三清殿、藏经阁、法华塔、赏月楼、清心亭等等。
  寺内建筑是依山而建,顺势而筑,虽高低不齐,却错落有致,均由曲径通幽的画廊相连。且每座殿宇、楼台、亭阁都结构雄壮,门窗、殿檐和台阶,都经名工巨匠精工雕琢。寺内闭散之地,是:
                 “香风细细菩堤树,花雨纷纷紫竹林;
                   万朵金莲腾瑞色,鼎焚檀香升云天。”
  新建的回龙寺,传说是朱元璋捐巨资,遣巨匠;着明廷工部郎官按图监造而成,所以具有浓厚的明初金陵寺庙建筑特色。古寺重建以后,引来双峰山四方香客云集、游人如织;也带动了白云寺、凤泉寺、文王庙、城隍庙、断竹庙等寺庙的兴旺发达,使古孝感的双峰山成了鄂豫晥方园数百里的佛教文化活动中心。
  然而,就是这样一座好端端的古寺,却被侵华日军烧成断砖残垣。双峰山人胆怒心寒,孝感人也无不惋惜长叹!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数十年后,双峰山依然保留着大自然的生态景致。如画的美景分外娇娆,回龙寺也被列入双峰山突出的“八景”之一,有诗为证:
                 回龙老僧敲晨钟,双峰对峙托朝阳;
                四沟青山松涛滚,银泉漂飞百丈悬;
                怪石如兽朝大圣,青龙古洞穿南洋;
                 白云古寨赏明月,滴翠园中梳红妆。
  尤其是,与朱元璋奇闻传说有关的“回龙寺”更加令人神往……。

    《朱元璋与双峰山回龙寺》的传奇故事,告诫世人:“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百姓应如此,帝王也应如此,这是做人的本份。百姓知恩不报非君子,帝王负义忘恩岂能得天下?朱元璋不愧为一代明君,可嘉!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既是佛家的慈善胸怀,也是俗子的做人本份,行善积德,施恩不望报、“破例”容留钗裙孕妇,慧空也不虚为有道高僧,可佩!
                  写在传奇后面的传奇 
  八年前的2000年元月,时任孝感市委书记的张昌尔(现任省委宣传部长),希望孝感市作家协会能够组织一个作家“采风专班”,深入双峰山进行一次人文历史资源考证与采访,抢在双峰山旅游度假区工委、管委会“挂牌成立”之前,能出一本体现双峰山景观亮点、有利于旅客导游的《双峰山的传说》。 
  孝感市文联、市作家协会当年接受这个任务以后,在艾天明、刘碧峰两位主席的亲自率领下,组成了由赵金禾、赵俊鹏、李守义、李先志、南飞、李汉超、石家齐等十多位全市知名作家参加的“采访团”,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跋涉考证与采访。本人有幸也参加在那次采访之列。
  我接受了“回龙寺”、“白云寨”两个传说的选题。可是在有关“回龙寺”的民间传说上,我却感到困惑,无从下笔。因为当时有四种不同的“回龙寺”传说:
  有的说,回龙寺(古为黄龙寺)的院内水池里曾经喂养过一条黄泥鳅,修炼多年以后化成了一条黄龙,龙飞上天之时曾向此寺回头三点,以示养育之恩;有的说,是双峰山白龙潭里的白龙,在一个急风暴雨之夜,突然出水升空,在去东海之前,曾留恋故土,龙歇回龙寺顶而得名;有的说,是曾经在双峰山青龙洞居住过的青龙,从东海返回重游旧地,临走前在黄龙寺前连摆三尾,将寺前扫出一片开阔地,以示对故土的答谢之意;还有的说,此寺的得名,是与人间真龙天子朱元璋,有着难解的情缘……。
  作为一个从未到过双峰山的外地游客,到底该信哪一种传说呢?一般说来,若只一种是可以令人相信的,“多中心”等于是无中心。同一景点多头传说叫人似是而非,真假难定,结果是令人一概难以置信。如何让“回龙寺的传说”永久性的定位呢?为了让每位游客对“回龙寺”景点传说的深信无疑,所以我决定,在当时当地的传说中四取其一。
  前三种都是有关“龙的传说”(黄龙、白龙、青龙),虽然传说神奇浪漫,但让人感觉虚无飘渺。为了传说使游客容易接受,在心理上有一种实在的感觉,我认为必须“有史为证、有据可查”。于是我选择了双峰山民间的第四种传说,即朱元璋与回龙寺的传说。我除了考证与朱元璋有关的史料以外,后来我又三次“私自”上山,与双峰山的领导、山民查访核对,期望能在众多的“回龙寺”传说中正式“定位”,才写出了本篇传奇故事《朱元璋与双峰山回龙寺》,献给广大游客。
  令人欣慰的是,没想到,本文当年在孝感日报发表后,又被收进了2001年8月出版的《双峰山的传说》一书中,“朱元璋与回龙寺的传说”,如今也得到了广大游客的普遍认可,这也算是“传奇后面的传奇”吧!
15#
发表于 2008-6-15 21:47:16 | 只看该作者
孝感传奇系列之八: 孝感麻糖的古今传奇
  孝感麻糖,蜚声海外,驰名全国,它不光是孝感市的品牌,也是孝感人的骄傲!纵观孝感许多传统产品,迄今为止,还尚无超过麻糖名气的。在全国各省市,“麻糖”几乎成了咱们“孝感”的代名词。用外地人的话说:“提起孝感,就想起了麻糖;见了麻糖,就想起了孝感”!孝感因有麻糖,也大大地提高了在全国的知名度。
  2006年5月18日,孝感市正团麻糖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子清先生,在北京光荣出席了第七届“全国创业之星交流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的亲切接见,并和他合影留念……。 
  这则很有价值的新闻,引发了本人浓厚兴致,于是深入到麻糖的发源地“八埠口”,慕名采访了当今孝感麻糖业上的传奇人物李子清。在考证有关史料之余,我发现有许多美丽动人的麻糖古今传奇故事……。 
                 “八埠口”智慧先祖  千熬万制得麻糖
  “八埠口”,(含今八埠村与金星村,属孝南区卧龙乡所辖)是孝感麻糖的发源地。
  据1988年孝感市“地名志办公室”所著的《孝感市概况》所载:八埠口的得名,是因为古澴河在此处分为两支:一支流去西北,一支流向西南,形成八字形,“因李氏宗谱记载,李省八公之‘八’与埠头之‘埠’及三汊河口之‘口’,三字连谐而得名‘八埠口’,此地元朝末年麻糖即问世矣”。后来,此地竟在全国出了名,是因为产出了世间的佳品——麻糖,而享誉盛名至今一千多年。
  麻糖,最早是怎样制成的呢?传说是因为一场偶然的“家庭事故”引起,“将错就错”、“歪打正着”而成。
  很久很久以前,此地有一家李姓爹爹婆婆。大麦丰收打场以后,在晒场上将风干扬尽的“上风尖子”精心筛选出来,准备留作来年的麦种。婆婆叫爹爹将一撮箕麦种先端回去,倒在一只木桶里存放。爹爹端着大麦种钻进自家低矮阴暗的小茅屋,一时粗心,也未检看木桶,便倒了进去。谁知,这只木桶平时很少装水却偏有小半桶水;婆婆装的水,只顾着忙乎又未跟爹爹提醒。于是麦种被水浸泡竟不知晓,后来发现时,麦种却都生了芽。
  一撮箕“干、饱、白、净”的大麦种“泡了汤”,做种是不能了,而且吃不能吃,喝不能喝,老俩口互相埋怨了半天,婆婆怨爹爹:“做事粗心不检查”,爹爹怨婆婆:“明知有水不做声”。最后还是婆婆让了步:“吵归吵,还是要想个法子让它能吃才行。辛辛苦苦种点粮食不容易,这好的麦种把它倒掉叫人蛮心疼的”!爹爹也舍不得倒掉,围着麦桶急得直打转转。婆婆见了,突然灵机一动:老头子这样的打转转,不就象在转磨子吗?于是招呼爹爹说:“办法有了,就把这生了芽的大麦用磨子磨成浆,熬羹喝”。爹爹听了喜得夸婆婆:“好点子!”于是借来石磨,老俩口把生了芽的大麦磨成了浆,并舀了其中一部分熬成了羹。
  晚上,打短工回家的儿子喝了这羹,问:“妈,这是么羹喏?咋这甜呢?还蛮好喝哩!”老爹说:“这是你妈制的麦芽羹!好喝就行,还有不少,够你喝几天的”!儿子一听不高兴:“老爸,我每天干的是重活,光喝羹么样出力呀”?妈插言说:“这样吧,还有一碗剩饭,我现在就用羹把饭拌着,你明天上工前,放在锅里一热,吃了再走”。于是他妈把剩饭倒进一个瓦钵子里,舀了一瓢麦芽羹,用筷子一拌,盖上盖子,顺手放在了灶台上。
  不想,天气热,灶台上温度高,麦芽羹与剩饭一夜就糟得发了酵。当第二天儿子揭开钵盖时,一股浓烈的酒香扑鼻,只见钵内饭粒发胀,颜色淡黄,粘结相连,浮于钵面,象稀粥又不同于稀粥。因为用筷子把表面上的饭粒一拨,下面尽是黄汤。儿子当然不知这黄汤就是米酒汁和麦芽糖汁的混合液。黄汤既甜又做酒味,儿子不敢多喝,只是把钵里的米饭(实际叫酒糟)捞起来放进锅里一热,吃了临走时嘱咐妈说:“那钵子里的黄汤可是好东西,您可别倒了哇”!
  儿子嘱咐了,妈当然不会倒。早起,便把这黄汤倒进锅里一热,热着热着,用筷子醮起来准备尝,只见筷子上滴下一溜长长的“须子”,将这“须子”放进口中一尝,不觉失声惊叫:“好甜啦!老头子,我们的麦芽羹与剩饭糟成了糖须子”!随着水份与酒气的蒸发,“糖须子”越熬越浓,越熬越甜。
  可是,熬干了水份的“糖须子”却不能用锅铲盛,也不好用碗装,老俩口只好用筷子在锅里搅起来,一砣一砣地吃。吃着吃着,婆婆吃出了新花样:将搅起来的一砣糖须,用筷子象扯麻花一样换着扯,扯着扯着,只见黄黄的糖须子越扯越干,越扯越白,越扯越好吃。老俩口又将剩余的糖须子都扯成了糖棍(这就是后来所称的“打白糖”),准备留给儿子回来吃。为防相互沾连,婆婆又将糖棍放在面粉上一滚,既好存放,吃来也方便。就这样,生了芽的大麦种,不光未倒,还误打误撞成了打白糖。
  晚上儿子一边品尝糖棍,一边对妈“寻根问底”。聪明的儿子听后一拍大腿说:“何不继续熬制打白糖呢?这可是个生财的好门道啊!家里还有那多的麦芽羹,明天再多蒸些米饭,还是继续照这法子依葫芦画瓢,准成!”
  儿子一提醒,老俩口一拍即合,经过两天的“依葫芦画瓢”,果然制成了更好的打白糖。婆婆用篮子提着到热闹的集市去叫卖,结果,当时少见的白糖棍,又因风味独特,竟被一“抢”而空,而且卖了个好价钱。婆婆买了些油盐和应用之物,一路上高高兴兴。心想,“儿子这个生财的主意不错,从此家里再也不会为缺油盐钱犯难了”。
  自此,李家设起了熬糖的小作坊,自家的麦、米用完了,便外收别家的大麦、稻米、糯米继续做。为了增加糖份,又试着掺些砂糖一起熬制,打白糖的品质也更高了。几年工夫下来,李家那个阴暗的小茅屋便改建成了大瓦房。儿子也不再出门打工,就在家跟着父母熬制打白糖,并且娶了个贤慧媳妇,生了个白胖的儿子。那时候,这一带的农民,见李家熬制打白糖“发了”,纷纷上门取经。善良的李家就倾囊相授,于是一些人家也学李家一样,熬制打白糖到集上去卖,有的还以此作为家庭主要副业。这个时候的"打白糖",实际进步成了尔后制作麻糖的主要原材料。
  家里成天制作“打白糖”,李家五岁的儿子又特别爱吃,明吃多了怕大人说,只好偷着吃个砣把两砣。一次,儿子躲在房中偷吃打白糖正上劲,不想父亲进了房,害怕得顺手将糖塞进了身后的芝麻罐子里,结果父亲还是看见了,从罐子里抓出那砣糖来。只见好好地一大砣糖,粘满了生芝麻,扒又扒不掉,丢又舍不得,气得撵着儿子要揍人。这时聪明的媳妇一边护着孩子,一边说:“沾了芝麻打什么紧,给他拿去放在火上烙熟了不是一样吃”!儿子见老子依了娘的话,果真在这砣糖中插根筷子放在火上烤。谁知,这砣沾满芝麻的白糖被烤得满屋喷香,更加香甜酥口,馋得一家人你咬一口,我咬一口。
  不久,“李氏糖坊经过多次试验,把熟芝麻掺入熬好的糯饴糖里,(有时还另加点花生仁、桂花等)不断地揉和拉扯,然后在案板上盘成寸许厚的长条,用刀切成一块一块的薄片,冷却后的味道比早先做的打白糖更好,便起名叫麻糖。于是,八埠口的糖坊竟相仿制”(《孝感文史资料》载)。
  八埠村、金星村的熬糖先祖就象李氏糖坊一样,凭着智慧、灵感和勤劳的双手千熬万制,竟把麻糖制得全国出了名,而且竟上了康熙34年(1695年)的《孝感县志》:“麻曰脂麻,和糯饧以为糖,曰麻糖;处处有之,而孝感独著;然饧师迁乎别地,而弗能为良,盖水土使然也!今且以邑名糖矣”!此史书的记载,不仅对孝感麻糖的原料、制作及得名的由来作了扼要的概述,还告诉世人:麻糖虽然许多地方有,却超不过孝感。纵是孝感的麻糖大师被请到外地制作,以同样的技术,也达不到孝感的水平。因为孝感麻糖的贵处就在芝麻、糯米必须孝感南垸所产,熬糖的用水必须取自孝感城南门桥上游的水。否则如同“桔生淮南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麻糖就会变味了。
                  皇太后喜食麻糖  引发“孝昌”改“孝感”
  有人说:“麻糖与孝感,孝感与麻糖,恐怕早就粘合在一起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不仅十分赞同这个观点,还能为这个观点提供历史佐证。
  公元454年,南朝刘宋孝武帝,在古安陆县辖内的东南方向,另辟一新县,取名为孝昌县,以示倡行孝义之意。此县当时与安陆县同属江夏郡所辖。可几百年以后,孝昌县名却被改成了孝感县,据传是因为麻糖而引起的。
  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建立了后梁国,从此中国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朱温的主要对手是北方入主中原的沙陀贵族李国昌、李克用父子,及孙李存勖。李氏祖孙借着官封晋王的权势最后灭了后梁国,而建立了后唐国。公元923年,李存勖继承祖业,在魏州称帝,继而迁都洛阳,自封为后唐庄宗。
  李存勖可不是个好皇帝,《中国通史》对他的评价很坏:“横征暴敛,大肆搜刮”,“是一个穷奢极欲、贪得无厌的皇帝”。可他却很讲孝心,尤其对在兵荒马乱年头里,把他抚养大的祖母(李国昌之妻)孝心更甚。所以,只要是搜刮来的奇珍异宝、美味佳肴,常常要与祖母分享。
  传说,公元924年(即后唐同光二年)元宵佳节的那一天,李存勖与皇祖母共进晚膳,同时打算膳后扶皇祖母同观元宵灯会。在膳后饮茶之际,李存勖命人端来一盘形似切糕的副食,并说:“这是人间少有的佳品,请皇祖太后品尝”。皇祖太后从盘中拈出一块,瞅了瞅说:“这不是芝麻、白糖、花生仁、瓜子仁拌做的吗?怎么切工如此精细啊”!放入口中一嚼,连说:“好吃,好吃!色、香、甜、薄、脆、酥俱佳,这是什么糕点?你又是从哪儿搜刮得来的啊”!
  李存勖连忙分辨道:“这……这…这不是搜刮来的,是外臣进贡来的,这糕点叫麻糖,您看,形同玉梳薄如璧,色如银霜甜似蜜,的确是世间难得的佳品,它产自湖广江夏郡孝昌县,是孝昌县令送来的。怎么样?品味不错吧!”
  李存勖本想得到祖母的夸奖,不想祖母突然阴沉了脸,反问道:“什么?你说那县名叫孝昌县?孝昌、李国昌,那不与你祖父同名吗?真是岂有此理!?养儿不记祖,不如养猪狗!不是吃麻糖,我还不知有个孝昌县。这个孝昌的县名,一定得改!现在就改!马上就改!你听到了吗” ?吓得李存勖连声说:“是,是,是!现在就改!马上就改!”见李存勖转身要去,皇祖太后又叫住他,换作笑脸安慰说:“这孝昌的县名,是好几百年前就有的,从古叫到今嘛,不是孙儿你的错,但是要改,怎么改,你召集大臣们商议一下。还有,这地方的麻糖却是我爱吃的,以后每年你必须给我弄点来”!
  身为皇帝的李存勖被骂得狗血淋头,如丧家犬一样惶惶地逃出后宫,连夜召集大臣金殿议事。一年难见的洛阳元宵灯会,包括皇上在内,谁也不敢去看了。
  金殿上,众大臣为改名之事各抒己见,甚至争得喋喋不休,最后才确定把“孝昌”改为“孝感”,理由是,这个地方出的孝子多,东汉时,就出了三个:不光有“卖身葬父的董永”,又有“寒夜为父温被”的黄香,还有“隆冬为母哭竹的孟宗,”他们的孝行感动了天地,所以由此取“孝感”之名。
  
16#
发表于 2008-6-15 21:48:03 | 只看该作者
李存勖将大臣们议定的县名,连夜禀报皇祖太后,祖太后终于露出了笑容:“这样改好,既未犯皇祖之讳,又未使董永诸孝子行孝的历史典故在县名上所埋没”!
  皇祖太后这一闹,倒把“孝感”和“麻糖”闹得都出了名。从此“孝昌”改成了“孝感”,“孝感”的县名沿袭至今已一千多年了。而孝感的麻糖自此以后,也成了历代宫廷的贡品了。
  其实,当初孝昌县令进贡的那麻糖并非“形同玉梳”,而是“四方块”。传说是侍侯李存勖的贴身小太监暗中搞的鬼:麻糖送进宫来,是小太监代为收进深宫的,只待元宵节那天晚膳后送与祖太后品尝。只因麻糖那浓浓的香味,诱惑得小太监直流口水,趁无人之际,他偷偷将一块麻糖咬掉了两个角,觉得太好吃,忍不住又这样咬了两块。慢咽慢嚼中,陡然感到大事不好:偷吃送给皇上的贡品,那还了得,岂不有杀头之罪!亏得这家伙机灵,索性把一盒方方正正的几十块麻糖小心翼翼地以齿修理成一个样,全如木梳形状。心想,反正皇上也不知这麻糖是方是圆,或许能蒙得过去。结果果真被他蒙过去了。于是才有了李存勖对皇祖母“形同玉梳薄如壁,色如银霜甜似蜜”之说。如若不是正逢皇祖太后发火,转移了视线目标,这赫得冷汗直冒,两腿打颤的小太监,恐怕难逃杀身之祸了。
  后来,皇上的这两佳句传出了宫外,制作孝感麻糖的先祖们得知后,为了告诫儿孙,又在后面加了两句:“能成贡品真难得,传于后世莫走移”。于是,皇宫内外的两佳句便珠联璧合成了流传至今的“孝感麻糖赞美诗”:
                形同玉梳薄如璧,色如银霜甜似蜜;
                能成贡品真难得,世代相传无走移!
  至今孝感麻糖的好多食盒包装上,都有类似的诗句。
    李子清巧逢“骂街” 承祖业发愤改行
  如今年过五旬的李子清,是今卧龙乡金星村人。当初,他并未继承祖业学做麻糖,而是外出学手艺搞建筑。从上世纪的七十年代起,在二十多年里,因为他精明强干,慢慢地自己拉起了队伍,当上了工头,后来渐渐地办起房地产开发公司,又当起了总经理。以至财力雄厚,在武汉建筑业同行中颇有名气,已经拥有了好几个工地、200多人的建筑规模。在一次巧遇武汉人买了麻糖“骂大街”的情况下,他愤然地改了行——弃工经商,重操祖业,办起了如今麻糖公司。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1997年春节期间,李子清准备前往自己的施工工地,工地正好就在武汉铁路局附近。只见前面有个老者吵吵嚷嚷,旁边围着一大堆人正看热闹。只听老者嚷:“什么孝感名牌?什么正宗麻糖,完全是狗屁,简直误死人!我多年不回老家河北去,这次探亲,我在站台上买了一箱麻糖,满以为给亲朋好友带点湖北特产作礼品,送给他们,他们一定很高兴。你们猜,怎么着?拆开包装箱一看,一箱孝感麻糖全部结了块,一砣一砣的。咬,咬不动;撕,撕不开;就是撕开了,咬动了,可沾在牙齿上半天进不了喉,让我在亲戚面前哭笑不得。如今的孝感人麻糖越做越缺德,完全不把老祖宗留下的名牌当回事!”李子清听到这儿,不敢再往前走,因为他认得这老者,是武汉铁路局的某处长。而且这个处长不光认识他,还晓得他就是麻糖发源地金星村的人。他怕被这个正骂人上劲的某处长看见了,自己更难堪,并掉转头,逃一样的回到了自己的公司办公室。
  这场偶然的路遇,使他很窘迫,很尴尬,很恼火,心灵的震动也很大。事后,他对自家兄弟说:“人在武汉,听到武汉人骂孝感,就好比人在外国,听到外国人骂中国一样,一种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莫大地伤害。尤其是被人骂了还不敢还嘴!虽然骂的是孝感人,不是指着我骂,虽然骂的是做麻糖的人,更与我搞建筑的无关,可我感到比挖我的祖坟还难受!我们弟兄四个出身于麻糖发源地,有责任顶起门户,保住祖先千百年来,世世代代辛苦创下的传统名牌;有责任振兴孝感麻糖业,岂能让那些乱七八糟的水货麻糖充斥市场,继续有辱我们的先祖?我打算改行,回孝感去办麻糖厂!”老大子清说了,小弟们只好赞成。
  李子清是一个有远见卓识和强烈自尊心的人,他的改行并非赌一时之气,而是经过一番市场调查分析和深思熟虑的。
  通过市场调查他发现:历史悠久的孝感麻糖,曾是特定自然条件限制下,小农经济时代的佳作。但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操作上现代工艺已取代了过去的手工作坊;在原材料的和用水上经过技术处理后,外地芝麻、糯米和地下水同样可制成有“孝感风味”的麻糖。加上孝感麻糖属过去皇帝不容易吃的,当今老百姓仍然视作佳品馈赠亲友,而走俏全国。由于走俏,带来麻糖厂大上马,高峰时仅孝感就达200多家,但有些厂却回到老祖宗熬制麻糖的手工作坊去了。有的麻糖商为了牟取暴利,产品质量低劣,也冠以“孝感麻糖”以劣充优,以假乱真,于是才坏了孝感人的名誉,有损祖传的名牌。调查中他还发现,孝感麻糖不仅受到本地“水货”的冲击,还出现了强有力的外地竞争对手——嘉鱼人也在做麻糖,而且麻糖师多为孝感人,大有鲸吐孝感麻糖之势。不过,令他欣慰的是,祖传孝感麻糖,仍处于优势,在一个较长时期里,孝感麻糖的殊荣还不会被外人夺走。
  在调查的基础上,他进行了认真地分析:孝感麻糖被消费者“骂大街”,当然不能怪消费者,只能怪那些“一粒老鼠屎,搅坏一锅羹”的少数麻糖商,他们不光有管理、技术上的原因,更有文化心理上庸俗的原因!在他们的心目中,麻糖只是被卖的普通食品,不是卖的孝文化的结晶品;麻糖产品的优劣,只是体现普通食品的兴衰,与孝感的名誉是否受损无关;麻糖只是极为普通的食品,既不能代表孝感,更不能振兴孝感……等等。
  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李子清给自己出了道题:“假如我来当老板,我会怎样看麻糖”?他的回答是:
  “麻糖,是祖宗留给我们的一份文化遗产。这遗产,那些唯利是图者是不能继承的!麻糖,是孝感进入全国的媒介,是连接社会的桥梁,生产正宗的麻糖,就是源源不断地制造孝感的知名度。麻糖是孝感的名牌,名牌无论对企业、对城市、对国家都是无价之宝。所谓无价之宝,就是不光受到广大人民的信赖和赞美,还会得到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即购买)。因为达到名牌的麻糖产品,已不再是单纯的经济产品,而是已附上了文化色彩。附着文化色彩的麻糖产品,一定会比单纯的食品更具有影响力。办企业若达到了这个境界,何愁无销路,何愁无钱赚呢”?!
  笔者采访他,听了这席话,由衷地发出感慨:“多么博大的企业家胸怀啊”!
              “正团”公司齐努力 “神龙”牌再创辉煌
  李子清耐心说服跟他从事多年建筑的胞弟子华、子如、子宏,以“孝感大局为重,以弘扬祖先名牌为重”,告别了二十多年驾轻就熟的建筑业,选择了“一切从头干起”的麻糖食品业,毅然决然地变卖了建筑资产,离开繁华的武汉大都市,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孝南区卧龙乡金星村。仅凭四兄弟这一点,就是他们思想观念上的飞跃——“弃熟就生”、“前途未卜”,没有超越常人的勇气,是迈不动这一步的。
  办公司,公司叫什么名字?卖麻糖,麻糖叫什么牌子?兄弟四人一合计,公司的名字叫“正团”。“正团”既是大哥子清的大名,又取再创业兄弟四人必须“真正团结”之意。麻糖的品牌叫“神龙”,既有祖居卧龙,牢记先祖品牌之意,又含新创品牌“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飞则如神龙升天”。他们一开始取名,就摆开了“团结起来创名牌”的架势。
  “团结起来创名牌”,是李家四兄弟共同的创业口号,他们凭着顽强的吃苦精神、出色的管理才能,再加上“弘扬祖先名牌”的决心,终于成功了!他们也的确达到了真正的团结——心往一处想,资往一处投,劲往一处使,继承祖业不到5年时光,不仅使正团公司兴旺发达,“神龙”品牌还再创了祖先的辉煌。
  
17#
发表于 2008-6-15 21:48:19 | 只看该作者
1997年夏,正团公司开业时,还是一家小厂,五年来,厂房面积扩大到24亩。不光祖居地八埠口金星村有生产基地,车流如织的107国道(汉孟路168号,熊咀市场旁)上还建有“产、供、销一条龙”的现代化作业流水线,都以新式设备成龙配套。如今,完全发展成了一个生产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生产麻糖、米酒、饮料等产品的大型责任公司。
  武汉人买麻糖“骂大街”,此事对李氏兄弟们刻骨铭心。所以产品的质量,“看得比性命还重要”,“今天的质量,就是明天的市场!”并不断告诫全体员工;为了让现代化的食品高科技与传统的糖坊工艺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产品质量锦上添花,公司从祖居地金星村,请来了在各个关键工序上的权威师傅,激励师傅们珍爱祖传名牌,不能给老品牌抹黑。老师傅们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都发誓:一定要用自己的智慧和技术,生产比正宗还要正宗的孝感麻糖。公司对招收的新工人,先培训再上岗,员工的工资、待遇也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在明确规定的基础上还一再提醒“三不准”:原材料不合格不准选购;成品不达标不准进入下一道工序;产品不合格不准出厂。并投巨资引进一流的质量检测设备,建成了高标准的产品质量检验室。如今,“神龙”品牌的质量,是一步一个台阶,日新月异。
  “麻糖虽好,如果没有人要怎么办”?许多企业就是因为产品积压、资金呆滞、员工发不出工资、机器运转不灵,而“热热闹闹地开锣,冷冷清清地收场”。可“正团”公司这方面却有 “高招”:一是推销新鲜产品,二是推销企业形象。
  在“推销新鲜产品”上,公司规定,凡销售额达到一定标准的经销商或营业部将给予不同档次的奖励,有的奖柜式空调、奖电脑,有的奖红包,等等。通过这些形式的奖励,进一步激发经销商们立足本地,走向全国,更为广阔地开辟营销市场。同时,公司还在武汉、广州、湖南、北京等十多个省市的商场辟有专柜,专卖“神龙”麻糖米酒产品。法国“家乐福”等外国食品公司还与公司签订了营销合同。迄今为止,还是当今孝感麻糖业上第一个大胆与洋人做生意的企业。
  在“推销企业形象”方面,正团公司舍得花钱,做广告、立标牌、上电视、上广播、上报纸,而且是经常性地、不遗余力地借助这些宣传媒介,来推销自身企业和品牌的形象,使正团公司的“神龙”产品附上浓厚的文化色彩,更大地吸引人们对神龙产品的诱惑力和购买力。仅最近两年,为“推销企业形象”,公司所投入的广告宣传费就达十几万元。“赚进了腰包的钱,哪里舍得白拿出去”!这个广告费数目,在孝感的同行业产家中,是极为少见的。因为,只有精明的“正团”知道,附上文化色彩的经济产品,一定会比单纯的经济产品更具有吸引力!
  如今,正团麻糖有限责任公司和它的“神龙”可大大地出名了。2000年至2002年,孝感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全市几十家麻糖企业的专项检查中,“正团”各项指标全部合格,连续三年名列前茅;孝感日报以“正团”“质量过硬”、“销售有方”、“实现跨越式发展”为题连续三年作过专题报道。从2003年起,连续多年被省、市工商局命名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神龙牌”的8种包装外观设计享有“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专利权”;“神龙”牌麻糖作为“名优食品”,被湖北省消费者委员会授予“推荐品牌”;2004年上海“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上获“畅销产品奖”;2005年北京“中国食品博览会”上获“金奖”……。
  从2003年至今,“神龙麻糖”在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上,连续三届授予“中国优质食品”称号。李子清先生也多次在自己的产品展销大厅和颁奖台上,受到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姜春云、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和湖北省长罗清泉等领导的亲切接见。2005年10月17日,“第三届北京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吴仪副总理在“湖北展厅”,握着李子清的手高兴地鼓励说:“我早就知道孝感麻糖米酒,你们现在质量提高了,包装也精美了,希望你能做得更好”! 2006年5月18日,李子清光荣出席了第七届“全国创业之星交流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里受到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的亲切接见,并和他合影留念。深感“正团人”骄傲的、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与李子清先生合影的巨幅照片,至今仍高高挂在正团公司二楼的迎客匾上……。
  如今,“神龙”牌麻糖的八大产品,采用优质麦芽、芝麻、糯米、白砂糖等原料,运用传统工艺、先进设备和现代生物技术精制而成,具有香、甜、薄、脆、酥的独特风味,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它以十几种精制的包装形式,如“神龙”一样畅游全国,飞升海外,而驰名天下。
  而孝感麻糖业的传奇人物李子清呢?也荣登了全国各条战线的“精英谱”。2006年底出版的,“全国大型系列丛书”《共和国骄子》一书中,就有一篇题为《湖北“孝感麻糖大王”李正团》的文章,就是本人受聘于该书编委会后慕名采访而成的。

  有关孝感麻糖的传说、故事,过去所读,多为零星、散碎、不成系列之作,让人总有“神龙见首不见尾”之憾。“被中央首长接见过的人”,引起了本人的慕名采访,于是借机“盘根问底”,到处“考古求证”,力求本篇形成较为完整、系统的孝感麻糖故事,能让更多的孝感人知道咱们“麻糖的来龙去脉”,吾愿足矣!掷笔于案时,我不禁叹道:
  孝感麻糖,古代是享誉全国,如今是驰名海内外,难道这不是“孝感麻糖的古今传奇”么?更可贵的是,李子清弃工经商再创业,继承了麻糖传统的绝技,刷新了先祖的名牌,铸造了麻糖史上的辉煌,也弘扬了悠久的孝文化,更是功不可没!孝感麻糖的古今传奇,“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神龙牌”麻糖,必将久留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9 15:57 , Processed in 0.12635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