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45|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孝感传奇系列之十: 袁德樵教子[转]澴东大侠 的帖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6-9 15:22: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孝感传奇系列之十: 袁德樵教子第二部:孝感逸闻趣事之二
  有两件事,始终对我感触很深,才引发了我写出《袁德樵教子》这一趣闻逸事。
  一件事是,我曾看过一则寓言“小品”,是写翡翠鸟的。说的是聪明的翡翠鸟,先是把自己的鸟巢筑得高高的,为的是避免祸患。后来它生下了小鸟,惟恐小鸟从树上摔下来,就把鸟巢移到稍低的树干上,到小鸟长出羽毛的时候,它又把鸟巢做得更低了一些。然而有一天,一个顽皮的小孩却轻易地捉走并摔死了它心爱的小鸟……。我由此感慨的是,翡翠鸟不惜两次移巢,去高就低,对小鸟的爱是可以理解的,可它却犯了一个大错误――给掏鸟窝的小孩提供了上树的方便,于是小鸟的悲剧就发生了……。翡翠鸟的这种爱能算是真爱么?
  再一件事是,我儿时亲眼目睹的一个家庭悲剧:与我同住一条街的张大妈,在那个生育不用计划的年代里,生了三女一男,为了延续张家的香火,张大妈对最小又是唯一的儿子,简直倾注了全身心的母爱。只要是儿子喜欢的,哪怕家里穷得连锅也揭不开,也要百般迁就、想方设法满足这个宝贝儿子。有一次,儿子在隔壁玩耍时,趁人家不注意,将人家鸡窝里一个鸡蛋,偷偷塞进了自己的鞋子里,然后打着赤脚、提着鞋子将鸡蛋顺利地偷回了家。做母亲的张大妈不仅不批评教育儿子的过错,反而一迭连声地夸奖儿子“太有板眼了,将来一定有出息”!没想到,数年以后,做母亲的这种家庭教育,竟导致她这宝贝儿子成了贼,应证了一句“从小偷针,长大偷金”的古话,最后因抢劫杀人被判处了死刑。儿子临刑前,要求看他的母亲,并要母亲给他奶吃。“可怜天下父母心”,当母亲把干瘪的奶头塞进儿子的口里,以满足儿子临死前的最后欲望时,儿子竟然一口无情地咬掉了张大妈的乳头。看着母亲血淋淋的乳头,儿子恨声斥责说:“我今天的这个下场,完全是你从小到大对我的骄纵所造成”!这就是“望子成龙”方法不当的张大妈,到头来既害了儿子又害了自己的悲剧。这件事虽然时隔甚远,却使我至今难忘……。
  从这两桩有关“爱儿”的事展开看,张大妈对宝贝儿子的百般迁就骄纵,与翡翠鸟对小鸟移巢低就的呵护,两者所产生的悲剧不是同出一辙吗?这都是因为溺爱子女所造成的!这两个悲剧充分说明:溺爱是祸而不是爱!
  由此使我很自然地联想到现实生活中,一个如何正确对待和培养后代的问题?子女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父母是孩子的首席师长,家庭对子女从小的熏陶极为重要。首先是对子女从小不可骄纵,其次是子女纵有不是之处,为人父母者,也应当冷静对待,循循善诱,如若蛮横粗野的对子女实施“棍棒教育”,不仅徒劳无益,而且害莫大焉。
  于是,我从上述两件“爱儿”的故事中,联想到清末孝感三汊籍文人袁德樵的故事,他教子既“严”之有理,又爱之有度,可谓是后世之楷横。我觉得把它整理发表出来,说不定对今人有启迪的价值,于是我在查访考证之后,才写出了下面这则“袁德樵教子”的故事。这是我当乡干部时,经常与村民打交道中,耳闻的许多民间逸闻趣事其中之一……。

 袁德樵何许人也?清末翰林出身,系明末抗清名将袁崇焕之后。因遭奸贼陷害,其先祖袁崇焕之子袁承志,在满门抄斩中脱逃。袁承志的后裔,最后以行医为业流落于江湖,袁德樵就是落藉于湖北孝感三汊镇草店集的袁姓一脉之后。
  袁德樵而立之年,官至清末翰林院学士。在他不惑之年,因不满慈禧囚禁光绪,摄政当朝,以及造成八国联军进攻中国,导致17国列强瓜分中国的种种恶行,时当中国内外交困、国政腐败,空有一身作为的袁德樵,因报国无门而愤然辞职还乡。
  他退隐田园之后,重操祖业,继续给四乡八邻的病人拿脉问诊。身为翰林,弃官从医,而且能文善医,对贫困之家看病又多尽义务,因此很得乡人敬重。袁德樵虽辞官自贬为布衣百姓,每日里忙忙碌碌,觉得日子过得还算充实。只是常有一块心病挥之不去――虽然已过不惑之年,膝下却至今没有子嗣……。 
  也算是上天有眼,袁氏门中祖上有德,正当夫妇盼子心切之时,“送子观音”适时光顾袁氏门庭,而又太过热情,两年内连送两个白白胖胖,活泼可爱的小子来。四十多岁得子的袁氏夫妇,当然好生喜爱,视若“宝贝疙瘩”。到底是翰林学士,对“宝贝疙瘩”喜爱归喜爱,可却从不娇生惯养。
  一次,三岁的大儿子玩耍时,摔倒在地,趴在地上“哇哇”地大哭起来。袁妻在里屋听见,慌忙跑出来,准备上前搀扶儿子,却见父亲就站在儿子稍远的背后,不仅没有及时把儿子从地上扶起来,还在旁边观望,这下袁妻可来了气:“你不是他的老子吗?怎么就没有一点疼爱之心?不晓得把他搀起来!” 
  袁德樵却指着儿子说:“你要是真的不能爬起来,我早把你搀起来了,我是看你打算怎么办?没想到你就只知道哭,你这长大了还有什么出息”!随后大声嚷道:“起来,快起来!你再不起来,老子可要搧你屁股了!”赫得儿子连忙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来……。事后,袁德樵对妻子说:“对儿子的真爱,就是从小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和自食其力的本事,不然长大了怎么办”?袁妻说:“孩子不是还小吗?”袁德樵却说:“教子就是要从儿时做起,不然小时惯坏了,长大就难纠正喏。”袁妻这才心服地点点头说:“好吧,那教育孩子的事,我就听你的。”
  再一次,家中招待的客人走了以后,才五岁的老二,连忙高兴地把客人送来的梨子从里屋端出来,放在一家人的面前,一边唱着自己编的儿歌,一边分着梨子:“一家人,排排坐,分果果,我一个,你一个……”。父亲袁德樵突然收敛了笑容,摇着头对儿子说:“不对,不对,怎么能唱‘我一个,你一个’呢?应该唱‘你一个,我一个’才对,你记住了吗?”老大望着父亲,点头重唱……。
  袁妻一边吃着梨子,一边埋怨丈夫说:“这有多大个区别?意思不是差不多吗?”可袁德樵却说:“意思可差得太远了,先给别人,再给自己,这才有礼貌。这不仅仅是文字语序上的改变,而且是自私与谦让的纠正,也是具体及时的礼貌教育,别让孩子从小就自私自利,要养成礼貌谦让的做人美德”……。  
  随着悠悠岁月,每日里,袁德樵日间外出行医问诊,晚上灯前课子解惑,两个儿子不知不觉之中“人长树大”——老大十八岁,老二也十六了。而且个个聪明绝顶,能文善对,也能“切”脉问病,很得袁老夫妇的喜欢。不过,喜欢归喜欢,儿子们若有不是之处,他也不忘时时“敲打”。
 这一日,是腊月三十,也是合该有“事”。不知不觉之间,夜来下了漫天大雪,铺天盖地,满世界是银装素裹,正应了古人“张打油”的《吟雪》“打油诗”:
                   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袁妻早起,来至厨下,准备生火做饭,掀开缸盖,舀水淘米涮锅,才知缸里存水无多。来至前屋叫醒两个儿子,看谁去挑水。大儿子起身一坐,只见窗外大雪纷纷扬扬,一股寒气直袭热被窝,连忙将身缩回被里,用脚踢打其弟:“老二,缸里没水了,快起床挑水去”!老二说:“你是哥,你咋不去?你怕冷,我不怕冷?!你不去,我也不去!”一边不满地说着话,一边将头深深地扎进了热被窝,任凭老大脚踢屁股也不动弹。
 袁妻无奈,只好来至后堂,眼望头发胡须花白的老伴正酣睡在床,想叫他起床担水,心又不忍。犹豫再三,还是轻轻摇了摇了老伴。袁德樵从梦中惊醒,见老妻伫立床前堕泪,惊问何故,方知原委,暗暗压下心头之火。他一边披衣坐起,一边安慰老妻说:“好了,好了,贤妻不必多虑,老夫起床挑水就是了”。
  袁德樵嘴里应着去挑水,心里却窝着一团火:近几年来,两个儿子倒还孝顺,不说是大雪天,纵是平日,也很少让老夫去干挑水一类体力繁重的活。今日倒好,儿子成人得力睡大觉,反让我这六十多岁的老头子去顶风冒雪。想到这里,恨不得掀被将他们责打一番。又觉着不妥:教子得慢慢来,也不忙在一时。不过,挑担把水,老夫暂时还能勉强应付,长此下去,如何得了?
  其一,年纪轻轻,便拖身懒骨,只知贪睡享受,哪来进取拼搏之心?其二,不遵母训,身强力壮的,为挑水这点小事也相互推诿,且不顾念老夫年迈体弱,哪儿尽了人子孝心?不行,不行,我们是书香门弟,门风不可不治。可是又咋个治法呢?边走边想,踏着积雪,顶着刺骨的寒风和纷纷扬扬的大雪,来至水塘边,用扁担捅破寒冰,从冰窟窿里提出两个大半桶水来,慢悠悠地担回了家中。同时,如何“整治门风”?心中也有了“谱”。
  袁德樵担完了水,早饭也熟了。贪睡了一会儿的两个儿子也起床了,洗漱已毕,便不好意思地要坐下来吃早饭,袁德樵说:“慢,今日是大年除夕,上上下下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辞旧岁,家家户户说说笑笑欢欢喜喜各迎新年。我们家今日中午吃团年饭,你们看,我家的大门和侧门应贴什么样的对联才好”?
  两个儿子一听,父亲未在桌前训责刚才之事,心中才松宽下来,于是说:“对联嘛,贴不是还早吗?吃了早饭再说吧”!袁父说:“这样吧,为父的出上联,你们各对下联,现在就对,对得出可吃早饭,对不出连中午的团年饭也别想吃了”。
 两个儿子只好答应,听从父亲的吩咐:“老二,你来先对侧门的下联,听着:
                 “大雪天父挑水强筋壮骨”,  
  老二一听,便知父亲还在为刚才之事自我解嘲、借题发挥,于是灵感一动迅速答出了下联:
                 “温柔乡子睡觉蓄精养神”。
 父亲问:“你何以这样对”?老二说:“因为横批是‘医学世家’嘛”!袁德樵一听,咧开没门牙的大嘴哈哈大笑说:“好一个‘医学世家’,对得好,对得好,你可记住今日事,潜心医学,不可长住‘温柔乡’,毁了我这‘医学世家’名头啊”!老二说:“孩儿今已知错,再也不会让您老人家去‘强筋壮骨’了”。
 袁德樵此时转向老大,眼光严峻地说:“老大,你来对大门的下联,听着:
                 “子成人父得力老子挑水儿子吃”,
 老大一听,深知刚才不该只顾自己贪睡,在被窝中踢打小弟,推诿理该挑水的责任,更不该劳动父亲年迈体衰之躯,顶风冒雪去担水,深感有愧。于是答了下联:
                 “父教子子知过父亲莫记孩儿错”。
  这是一副以“自悔”的下联对了父亲“自嘲”的上联。父亲追问:“那横批呢”?老大答:“教子有方”!父亲说:“教子有方?‘老子挑水儿子吃’还‘教子有方’呢?这样‘教子有方’,老子这把骨头还受得住儿子的折腾么?不行,不行,这个横批得改改”!
  老大想了想说:“改成‘不辱门庭’怎么样?这样改有两层意思:上联中‘老子挑水儿子吃’是孩儿有伤我家的门风,下联中‘父教子子知过’孩儿保证以今日之事为戒,往后做一个有才又有德之人光宗耀祖”。
  父亲说:“好!这样改,有道理,望你谨记今日之事就是了。来,来,来,孩儿们,快吃早饭吧!你妈还等着我们当下手,整治年饭哩!”
 大年初一,行人路过袁宅,只见两幅对联颇有意味:
                   子成人父得力老子挑水儿子吃,
                   父教子子知过父亲莫记孩儿错。
横批是:不辱门庭。
                   大雪天父挑水强筋壮骨,
                   温柔乡子睡觉蓄精养神。
横批是:医学世家。  
  得悉“内情”的乡邻驻足观看,深思良久,不觉叹道:“不愧是书香门第,医学世家,真是教子有方啊”!
 “春雨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就这样,两个儿子在袁德樵这样的家庭环境中,从小到大的自然熏陶之下,个个知书达理,后来都成了德才兼备之人。他们的确“不辱门庭”,不负父教,一个为官,一个从医,干的都是光宗耀祖的大事。

 袁德樵教子,就是这样既“严”之有理,又爱之有度,若“翡翠鸟”、“张大妈”也是如此爱子,岂有悲剧发生?袁德樵对子弟的调教,可贵在于细微之处也不放过,并在“润物细无声”中悄悄地进行。如今许多父母只有一个孩子,是否也该学学晚年得子的袁德樵,对“宝贝疙瘩”的教育之法?否则,不是“望子成龙”,而是“惯子成虫”了,岂不冤哉枉也!
2#
发表于 2008-6-9 17:03:53 | 只看该作者

请刘惠君先生转帖成全璧,可乎

3#
发表于 2008-6-9 21:23:09 | 只看该作者
完璧归网   

澴东大侠撮白雅俗共赏,妙语连珠
4#
发表于 2008-6-15 21:17:08 | 只看该作者
传奇系列之二 西湖酒馆帝子怀
                 --赵匡胤与孝感米酒的传奇
                    峻岭横屏晓雾开,
                   双峰瀑布自天来;
                   北径渔歌仙人调,
                   西湖酒馆帝子怀。
                   槐荫琴台忘六月,
                   荷香泮沼步三阶;
                   董墓春云神女迹,
                   夜月犹存照凤台。  
  这首七言律诗,原载于清光绪八年的湖北《孝感县志》,本为概括古孝感突出的“八景”而作。诗中每句都有它深刻的含意和独特的景观,其中“西湖酒馆帝子怀”,道的就是宋太祖赵匡胤与孝感米酒的传奇故事……。
  “西湖酒馆”座落于孝感古城西门外,因酒馆大门正对“西湖桥”而得名,且具有得天独厚的水陆交通便利、商贾云集繁华的独特优势。
  据《孝感县志》所载:孝感古城,城高二丈,厚一丈五尺,方圆一千五百丈,辟东、西、南、北、小东五门。它三面环水,只城北依陆。发源于河南灵山的澴水途径武胜关,由故道蜿蜒进入孝感古城西门,南门、濒临东门,与溳水汇集于城南,再流经汉口湛家矶而注入长江。就是这条澴河,成了古城东通长江上下游,西贯溳水荆襄,南通洪湖洞庭,北抵桐柏山麓的水运枢纽。当年以西门外大小码头为中心,西至河口,东至小东门沿岸,日间帆樯如林,夜间桅灯似星。送往迎来,穿行如梭,拥挤的人流,如山的货物,无一不是在西门吞吐。而“西湖酒馆”门前的官道,又是陆路连接北宋东都汴梁(开封),南下进入湖广的唯一要道,行走客商、官府公差,车水马龙,来往如织。这一切地利,无疑带动了西门商业的繁荣。所以孝感古城歌谣云:
                   金西门,银南门,
                   迎官送府走东门,
                   挑水卖菜小东门,
                   杀牛宰马进北门。
  “西湖酒馆”就座落在这“金西门”外繁华的闹市中心。传说宋太祖赵匡胤曾三次歇驾于此,并与“西湖酒馆”结下了难解的情怀。
                  亡命天涯逃孝感,以酒浇愁
  年轻时候的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个性如烈火,嫉恶如仇,争强好胜的红脸大汉。他武艺超群,韬略出众,侠肝义胆,可却是个爱管闲事的祖宗。他的胆子大得连皇帝的事儿也敢管!最初,他就因为不满后汉的昏君刘承佑,终日沉溺御妓,不理朝政而砸了“御勾栏”(皇家妓院),大闹了御花园,触怒了刘承佑,从此在一片悬赏捉拿声中亡命天涯。
  亡命期间,赵匡胤仍然爱管闲事:路过关西护桥杀了董达,到黄州除了宋虎,去朔州打死了李子英,经潞州灭了潞州王李汉超一家,在山西又打死了强抢民女做压寨夫人的山大王,不仅救女出虎口,还“千里送京娘。”这个赵匡胤,亡命他乡,犯案无数,请恕在下难以一一细表。
  总之,身负重案的赵匡胤,沿途仍在一再犯案,虽说多为除暴安良、济困扶危,但案子是越犯越大了。朝廷画影图形,布告州府,到处揖拿,他只好一路上东躲躲西藏藏,饥一餐饱一顿的,好不艰辛劳顿,穷困潦倒。三年流亡光景,足迹几乎踏遍大半个中国,把一个铮铮铁汉,折磨得不成人形。(赵匡胤流亡湖北襄阳、随州、德安[今安陆]之事,《中国通史》有载)。
 这一日晚间,孝感县(此时辖属德安府)城西门“西湖酒馆”的店掌柜,准备仃业收市,关门打烊,见一面带菜色倦容、蓬头垢面、衣衫褴缕、身佩宝剑的大汉仍在门前转悠,久久不去,心下顿生疑惑。便主动上前打话:“客官何来?要去哪里?在敝店门前徘徊不去,不知有何贵干”?赵答:“吾乃过路潦倒饥饿之人,因身无分文,不敢进店。又因贵店一股好酒的奇香阵阵扑鼻而来,沁入肺腑,令人神清气爽,以至久久不愿离去,不意惊动酒家,请勿多疑。”
 这店掌柜姓董名澴,本董永第三十世嫡孙(因生在澴水边,制酒得益于澴水,故取此名),可是个面善心慈、气度豁达、阅历老到之人。纵观赵匡胤,虽然外表显着潦倒落魄,可仍不失气宇轩昂雄风,知此人并非寻常之辈,连忙接口说:“来、来、来!英雄也有落难之时!没有银子不要紧。何况,客官店外能闻酒味不走,定是位品酒的高手。今晚权当老夫为您接风洗尘,以作酒逢知己之酬。请进,请上座!”于是赵匡胤拱手称谢,如“猫子掉了爪——巴不得”,极为乐意地入店就坐。
  不一会儿,煎、烧、蒸、烤、汤、凉、晕、素各菜便摆满了一桌。赵匡胤已好久未见如此美味佳肴,更兼饿得发慌,口水都不觉淌了出来,只对董澴一声“掌柜的,讨扰了”!便大吃大嚼起来。董澴一见,更生恻隐之心,连说:“客官慢用,客官慢用!酒可管够,饭可管饱,似您这等吃法,当心吃坏了身子。我这有您们北方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既开胃又解乏的米酒,先来两碗垫底如何”?平生好酒如命的赵匡胤,此时不觉大笑:“我不就是为酒而来的吗?怎么就忘了呢?看我这饿的,哈,哈,哈!感谢掌柜的,就来两碗米酒试试”。
  
5#
发表于 2008-6-15 21:17:56 | 只看该作者
赵匡胤一见这米酒,霎时惊得两眼瞪得发直:只见碗内饭粒发胀,粘结相连,浮于碗面。中间空凹处,清亮见底,可见倒影的烛光,似稀粥又不同于稀粥。其汤汁晶莹,酒香浓烈,迎面扑鼻而来,益发诱人口水欲滴(古时米酒可不是现今兑水的米酒)。赵匡胤端起来慢慢地呷了一大口,深感味道清冽甘甜,酒性平和,口感甚佳。令人生津止渴,神清气爽,回味无穷。不觉失声叹道:“这哪里是酒?简直是玉液琼浆啊!好!好!好!”一连喝了三大碗。正如掌柜所言,既解渴又解乏,不觉疲惫顿消,精神顿足,胃口大开。边喝边吃边和董澴无拘无束地聊了起来。
  聊着聊着,方知这“西湖酒馆”的董澴,也有不凡的酿酒经历和家传身世,心中暗道:“怪不得对我这身无分文的落魄者乐善好施的,原来竟是天下闻名的孝子董永之后啊!”聊着聊着,以酒浇愁,以酒排解胸中的闷气,便向诚实可信、宽厚豁达的董澴倾诉了自己的出身经历和目前的凄凉境遇。说到伤心处,竟也泪如滂沱,仰天长叹:“天下之大,竟不能容吾堂堂磊落丈夫八尺之躯立足啊!”
  此时的董澴,方知面前之人竟是轰动全国,行文捉拿的,敢于杀御妓、谏皇上的,自己心目中的英雄赵匡胤。听了他的传奇经历,更加肃然起敬,凭着老到的阅历,知此人日后一定发达辉煌,我岂能让他如此消沉悲叹,自堕其志呢?
  便劝道:“阁下英名久播,今幸有缘相会,能否容草民相劝:我以为,人生并非事事顺心如意,难免逆境之痛。正如孟子所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一个‘人’字,就是在挫折和顺利、苦难和幸运的双重夹磨之下支撑起来的。何况您这贵人呢?大丈夫不能有了逆境之痛,便去后悔昨天、绝望明天。三国英雄关云长,既有过五关、斩六将,位列五虎上将的辉煌;也有失荆州、走麦城,难逃背时倒运的落魄。所不同的是,您这个英雄与他相比,是苦在前来甜在后。关公走麦城,是到了年已垂暮,英雄末路之时,而您今天虽蒙磨难,却正当英年,大有翻本转运、东山再起的辉煌前程,您岂可如此意志消沉耳”!
  董澴一席话,出语惊人。使处在人生十字路口,徘徊失意的赵匡胤顿开茅塞。不觉连声赞道:“不光您的酒使我提神醒脑,您的这番话也使我提神醒脑啊!看来,我打算喝这一顿断魂酒后,便去了此余生的想法是错误的!”当夜,赵匡胤一直喝得大醉方休,便留宿于“西湖酒馆”。接下来,赵因积劳成疾又身染风寒,被热忱的董澴挽留了十数日。每日里因米酒滋补调润,赵脸色渐转红润,病体日渐硬朗,直到身体完全恢复元气。由于执意要走,董澴才赠了衣物川资马匹,赵匡胤千恩万谢地打马上路,去寻找江湖上的朋友、日后的大宋开国元臣宿将去了。
                 率军平南过孝感,把酒问天
  胸有鲲鹏之志的赵匡胤,经“西湖酒馆”董掌柜的一番“提神醒脑”,决计轰轰烈烈干一番大事业,也不枉来尘世一番。经历了三年颠沛流离之苦的赵匡胤,最后凭着一身好武艺,终于投靠在后汉元帅郭威帐下,应幕为小校。
  也是合该赵匡胤时来运转,机遇+才能+努力+关系=成功。这郭元帅不是别人,正是赵匡胤逃难中结义的卖伞兄弟柴荣的姑父,这次与柴荣前来投军帐下,郭威当然另眼相看了。赵匡胤在这良好机遇下,凭着出众的武艺,积极参与了拥立郭威“代汉立周”的兵变。后汉王刘承佑在这场兵变中被随从劈死,郭威在这场兵变中自立为王,国号后周。从此,国人皆知的“赵案”不仅自消,才24岁的赵匡胤还成了后周太祖郭威的心腹爱将——飞龙将军。
  公元954年,郭威只当了三年的皇上就暴病而亡。郭威膝下无子,于是遗命既是外甥又是养子的柴荣继位,史称周世宗。这个靠卖伞为生流浪江湖的柴荣,真是货真价实的“一步登天”了。他的拜把兄弟赵匡胤也因忠心事主,屡立战功,最后官拜殿前都检点(禁军最高统帅)领宋州归德军节度使。
  不久,南唐(地处长江以南的湘、赣、皖一带)欺后周是养子继位,国内一定人心不稳,便趁机兴兵犯界。十万大军已经跨长江、越江夏府、过湖北孝感,兵抵鄂豫要塞武胜关。赵匡胤奉世宗之命,率十八万大军速离东京,直指鸡公山安营扎寨。筹谋数日后,赵命全军轻装夜袭,凭借雄关天险,居高临下,一股作气,冲乱了敌营。并以能征善战的优势兵力,继续穷追猛打,直杀得敌军一路丢盔卸甲败回江南去了。
  赵匡胤此次率军平南,凯旋班师回朝途中必过孝感,他当然忘不了昔日的知己恩公、“西湖酒馆”的掌柜董澴。于是命大军先行回朝,自带随从数人,住进了“西湖酒馆”。
  董澴佩服赵匡胤不愧为人杰,如今变泰发迹,也没有“翻身忘本”,依然能够念旧,前来拜访他,便也热情相待。当然,更少不得的是盛宴好酒作陪。
  席间,赵匡胤提起:“上次我就忘记问您,您这米酒何以奇香无比?何以能治我劳疾风寒?此酒只应天上有,何来西湖酒馆留?”一连数问,便使董澴道出了不凡的家传身世和酿酒经历:
  董说,酿成今日米酒,纯系偶然天成。早在先祖董永第三世孙董良董善时,因为家贫和战乱,带着瘫痪多年的老母避居王母湖畔,靠哥哥打鱼、弟弟卖工糊口。弟弟董善每天在毛陈打工回家,总要在雇主家省下一碗饭来带回家中孝母。有时因活路忙,一连几天不回家,又怕饭质变溲,就用井水泡饭贮于坛中埋于地下,得空时便带回家中,不仅未溲,而且母亲总说好吃。时间一长,母亲吃了这带浓香酒味的泡水饭,竟能下地行走。
  不幸的是,有一天董善将埋于地下七日的饭坛子取回家时,路遇歹人抢劫,误以为董善抱着死死不放的是一坛金银,便杀人夺金。结果董善被杀死,歹人手伸入坛,竟是泡饭,大叫晦气而去。董良掩埋了弟弟,为了祭奠他,倒了一碗坛中泡饭(后来改称米酒)撒于弟弟坟头。余下的带回家中,一看竟是糯米酒,品味比前更佳,方知弟弟何以舍命护坛,其孝行不亚于先祖董永。自此后,董良仍代其弟去毛陈打工,米酒也如法炮制继续伺母。并经常持米酒去弟弟坟头祭奠,时间一长,弟弟坟头竟长出槐荫小树,而且树上挂着几个蜂窝,小蜂也在祭奠时纷纷争食其中的甜味和酒味。
  有一天,正是中秋月圆之夜,董良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国姿天香的美女,从广寒宫中飘然而下,对董良说:“你家的事,我全知,要使你母亲经常吃米酒康健,光有糯米,好水不成,还得有酒粬拌饭发酵。酒粬怎么做呢?可把你弟弟坟头小槐树上其中一个金色蜂窝摘下,和着糯米饭,用井水泡七天后,拌合捣碎,搓成球状晒干,就可当粬使用了。以后要做米酒,就捏碎一砣,洒与饭中拌匀,封存数日便能吃到喷香的米酒了。”董良醒来,好生奇怪。第二天便去坟头,果见有一金色蜂窝,小心摘下端详。见背面竟有一行小字:“董氏后人,孝行感天,蜂窝粬酒,贻母百年。七女赐”。方知是自己的祖母七仙女下凡所赐。
  讲到此处,董澴便对赵匡胤归结说:“就这样,我们董氏一家孝行感天,在七仙女的帮助下,经过历代摸索配制,发明成了如今您喝的这种米酒。因为这米酒不光能提神醒脑,生津止渴;还具有祛寒暖胃,通经络、活气血,健脾化食之功效。所以上次您住我店中,劳疾、风寒去得快,就是得了这米酒的神奇功效”。
  
6#
发表于 2008-6-15 21:18:40 | 只看该作者
赵匡胤边喝边听,被这优美神奇的米酒渊源故事听得入了神,不觉之中,已过了路寂人稀,掌灯打烊时分。
  这时,只听有人拍门叫喊,跟着进来一个两道长眉,三绺短髯,头戴道冠,身着道袍,肩背黄布包裹的道长。一进门,便对赵匡胤来了个上下左右的仔细打量,接着连连赞道:“怪不得贫道夜行官道,黑灯瞎火之中,远远望见此店有一股红光冲天、直入云霄的,原来果有贵人在此啊”!便对赵匡胤说:“贫道姓苗,能知天文、晓地理、颇通军事,因年轻时投考屡举不第,故了断尘世繁华,出家修道。现云游四方以算卦相面为业。我观您方面大耳,天庭饱满,有贵人之相。您敢算个卦么?!不灵您可毁我招牌,砸我饭碗”!
  赵匡胤见这仙风道骨的道长言之凿凿,便说:“那好,就来一卦试试!来,取神酒来”!董澴一听:“何来神酒呀”?赵说:“不就是你家的米酒么!天宫仙女托梦赐粬,孝子董善舍命护坛,祖上精心密制流传至今,不是神酒又是什么!”于是取一碗米酒置于店中神案之上,屏去随从,只留道长、掌柜在侧,然后净手焚香祷告:“神灵在上,弟子赵匡胤在下,不问衣食,不问文华,只问我这马上将军的前程。若神灵有知,就请借助苗道长明示吧!”
  把酒问天己毕,苗道长黄包裹中取出的签筒早已打开,赵从中随意拈出三个卦签来,呈与道长。道长一看,“咦,怎么上、中、下签各取出一支来”?签上有字,一为“小校”,一为 “节度使”,唯有上签上却注明“天子”二字。赵匡胤一看,竟也叫绝:“我曾应幕过小校,现为殿前都检点,兼的也正是归德军节度使,难道我真的能做天子么”!此时苗道长对赵匡胤一揖到地:“恭喜,恭喜,既然下签,中签都准,上签岂能不准!”
  赵匡胤心下好不得意:“自己竟有天子之命!”可并不喜形于色。谦恭地取过两碗米酒:“来,我敬道长的!就算道长的卦准,那只辖数州的后周,不过是个弹丸之地,若以大唐疆域为天下,方今竟有北汉、南唐、蜀、楚、吴、越等十国割据。道长既通军事,假如有朝一日,我若能够托您吉言称帝,我又如何统一全国,平定天下,成为真正天子呢”?
  道长答:“问得好!问得妙!您果然有帝王胸怀,我正要给您谋划哩!我以为,不能先灭北汉,这样将会失去北方屏障,辽国会趁机犯境,应该先平定南方诸国,那些弹丸黑痣之地,不就无处可逃么?侯国力强盛之时,再平北汉,辽国纵然犯界也可无忧了”。第二天,赵匡胤离开“西湖酒馆”时,重赏了董澴和苗道长。
  临行前,董澴送过“西湖桥”,又对赵匡胤密嘱数语:“您要当天子,可得一步步地来,就似我这米酒:粮是酒之肉,水是酒之血,粬是酒之魂。这三样还得优粮、净水、神粬,缺一不可。您要当天子,光有魂还不行,还得有血、有肉,根基丰满,水到渠成才行啊!”
  赵匡胤顿有所悟,看来此番平南又孝感访友,于公于私都得益非浅,不虚此行啊!遂春风得意地朝着回京的官道,打马绝尘而去。
     微服出巡到孝感,为酒显名
  五年以后,即公元960年,此时的周世宗柴荣已故,立七岁的幼子柴宗训为恭帝。世宗临死时,“托孤”赵匡胤,望其庇护孤儿寡母,维持后周政权。在那个“武将拥立”成风的“五代十国”时期,又逢后周“主少国疑”的政局,赵匡胤对义兄,即先帝柴荣的遗孤虽不忍夺位,可手下的一班弟兄却不答应。大年正月初一,手下弟兄们假借北方辽汉联军犯境、赵匡胤亲率大军前往抵御之机,在黄河岸边的陈桥驿,将早就准备好的绣龙黄袍披在了赵匡胤的身上:“请您放心,京城内外早作呼应,只等皇上登基!”然后全军上下一齐跪地,山呼: “万岁!万万岁”!赵匡胤就这样,果然做成了“天子”。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陈桥驿兵变”。
  33岁的赵匡胤做皇帝,似乎轻车熟路。他一坐上龙椅,就用优抚、笼络的手段,封后周少帝柴宗训为郑王,尊世宗皇后为周太后,全部照用后周文武百官,还官升一级。使后周的旧臣不再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恐惧,使京师和全国的政局在“兵变”的余悸中,很快得以稳定,并大赦天下,宣布国号为“大宋”,自称宋太祖。北宋王朝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其时,与大宋政权同时并存的还有九个国家,中国依然是四分五裂。赵匡胤为此而担忧:“昔日秦始皇统一六国,而今我却要统一九国。我的地盘小,实际兵力只有十九万七千人,又是刚建立的新国家,我的担子比秦始皇要重得多啊!如何统一这南北割据的局面呢?”不过,此时的赵匡胤却也胸有成竹:“苗道长不是告诉过我,‘先南后北’之计,我岂能忘记了”?
  以后的几年里,赵匡胤运用“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揉进“声东击西”、“借刀杀人”、“顺手牵羊”、“趁火打劫”等具体战术,基本实现了自己的宏图霸业,使中国结束了大唐以后近五十年的“五代十国”纷争割据局面。
  成了太平皇上,闲着无事可干的赵匡胤,常常想起,我能有今日,亏了两个人。一是“西湖酒馆”的董掌柜,在我落难之中救我重病之躯,帮我“提神醒脑”,不堕其志;嘱我注意“血、肉、魂”之间的关系,培植党羽根基,使我水到渠成地做成了今日的皇上。二是苗道长,如果不是他给我卜卦算命,告知我有天子之命,纵是弟兄们黄袍加身,我也没有当皇上的胆子;如果不是他既定的“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恐怕我至今难得如此清闲。苗道长云游天下,又不愿出仕为官,要谢他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看来,我还是应该去孝感走走。
  于是,赵匡胤微服出巡,只带少量随从侍卫,扮作富商模样,坐上豪华的马车,顺着信阳的官道,第三次来到了孝感。
  这次来孝感,因为君位在身,不可久留,只想干点实事。赵匡胤在董澴的陪同下,逛了孝感古城的九街十八巷,尽阅了北宋孝感民间的市井人情。最后停留在西湖桥头高处,用手四下一指,对董澴说:“你看,这里景色好美啊!一座孝感城,一水环绕三面。岸上绿树成荫,河间船桅如林,桥面车马如织,水上行船如梭,如山的货物吞吐,拥挤的人流奔忙。真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景色宜人,画面协调啊!朕来孝感,第一次是逃犯,第二次是元帅,不是逃就是忙。今日若不扮作悠闲的富商,真的还难得一见如此奇景啊!”
  回到西湖酒馆,赵匡胤豪饮米酒三碗,趁着酒兴和灵感,挥笔连书六个大字:“宋太祖沽酒处”,命人刻于人流往来官道的西湖桥头石碑上。接着写了“西湖酒馆”的门匾。似乎还不放心,又在店门打出的两面布织旗状“幌子”上分别写上“闻香下马”、“知味停车”。
  赵匡胤掷笔于案,对此时已年愈花甲的董澴说:“朕原本不知如何谢您,现饱览西湖桥头秀色以后,特赠御笔题字于此,是想让孝感奇景在锦上添花,是想让您米酒天下扬名。这样谢,既实用且长久,还福及子孙,强似赠您许多金银玉器!”传说,赵匡胤此次来孝感还有第二个目的:预约订购了大量的孝感米酒,以备不久作为“杯酒释兵权”之用。
  宋太祖走了,可孝感米酒却因为他题字而扬名了。自宋起,米酒不仅成了历代宫廷贡酒,还桶量车载地畅销全国。“孝感的米酒,皇帝喝了不想走。”此语就是这样传出来的。
  据当代生化学家检测:米酒中富含乙醇、糖份、维生素、氨基酸、植物蛋白以及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食后能活化人体内的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保健功能。以致,如今的“孝感米酒”能更加久盛不衰地畅销于全国,蜚声于海外。

  宋太祖赵匡胤,频频光顾孝感,屡屡饮酒“西湖”,贵为天子仍然情怀难舍,不忘故交,不愧是有道明君!为了铭记这段历史,古《孝感县志》特把此处列为“孝感八景”之一,于是就有了本文开篇七言律诗中的佳句——“西湖酒馆帝子怀”!
            
7#
发表于 2008-6-15 21:22:43 | 只看该作者
二 程 理 学 甲 天 下
  三年后,程珦调离黄陂,又与宋代名儒周敦颐共事,并结为挚友,珦遂命二程兄弟拜其为师。这周敦颐,正如宋代书法大师黄庭坚所言:“此人人品极高,胸怀磊落,乃得圣贤不传之学”。离开凤台的二程兄弟,本就悟性很高,又受业于国人广为尊崇的周敦颐,经名师一点化,学问更加精深了。
  18岁时,兄程颢考中进士,开始为官,先为晋城令,后入朝为太子中允,直到宋神宗的监察御史。任晋城令时,勤于吏治,体恤民情,明察秋毫,断案如神。其官声政绩诚如《宋史》所云:“颢在县三岁,民爱之如父母”。
  程颢后来晋升为朝廷重臣,屡被宋神宗召见,常常从容接受咨访,并每每进纳贤言,劝帝“欲防未萌之欲,勿轻天下之士,要以正心窒欲”。王安石执政,变革法令,有皇帝支持,便有恃无恐,以势压人。一次百官于朝堂议事,身为宰相的王安石,讲话时疾言厉色,趾高气扬,导致从不容易发火的程颢忍不住出面制止说:“天下事并非宰相一家之私事,为君尽君道,为臣尽臣道,过此则无理,今百官在此,你若如此无理,讲难和颜悦色,我则听难平心静气”。说得王安石满面通红,心生忿恨。不久程颢便主动辞掉了与王安石共事九个月的言官“监察御史”,告老还乡,做他“有理”的学问去了。
  弟程颐自从师周敦颐以后,便厌科举考试,慨然有求“道”(亦为理学)之志。不想做官,当然也就没去考官了。可是,他十八岁时,就有“惊人之举”,竟上书建议皇上,“欲天子黜世之偏见,应以王道为心”。尤其是游京中太学时,偶遇龙图阁大学士胡瑗正问诸生“所好何学”时,其时在侧的程颐便迅速即兴成文,掷笔于案。胡瑗读完这篇500多字的论文,对其才气,“大惊异之”。因他不愿做官,胡才请他担任诸生讲师。虽然他年纪轻轻,便出任太学(最高学府)的讲师,但许多元老大臣尊其学问才气,仍以师礼厚待于他。朝臣屡屡荐他出仕为官,均被程颐力辞。
  这样过了英宗、神宗朝代,至哲宗初年时,宰相司马光及重臣吕公著共同上疏皇帝言:“今河南府处士程颐,力学好古,安贫守节,言必忠信,动遵礼法,年逾五十,不求仕进,真儒者之高士,圣世之逸民,望圣上切切诏之重用”。程颐才接受皇上所授的“秘书省校书郎”之职,接着供职崇政殿,后加“直秘阁学士”,终日在皇上身边行走。程颐常以“御师”身份劝哲宗皇帝每日应“接贤士大夫之时多,亲嫔妃宫女之时少,以薰陶成性,则气质变化,经岁月积久,必能养成圣德”。宋哲宗甚以为是。程颐后因与苏轼等人的学问、政见不合,不愿为官,亦告老还乡去了。
  二程兄弟对于圣贤之书无所不读,以“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为标本,而达于《六经》,加上诚心治学,所以学问精深。宋代名儒张载称其兄弟“从十四五岁时(此时正在孝感凤台),便脱然欲学圣人,故卒能得孔、孟之不传之学”。二人所创“理学”的要旨是:所谓“理”,应包含“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内容在内,这些理,是人先天就有的,只是因为环境对人的影响不同,才有了贤、恶,智、愚的区别,所以“天理”与“人欲”是绝对对立的,应“存天理、去人欲”,如“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二程的“理学”在当时影响很大,被称之为“秦汉以来,无人能及”。二程的著作,后人将其统编为《二程全书》。数十年以后,二程理学又被朱熹(1130—1200年)所继承,并被发展成为我国著名的“程朱理学”。二程能有如此学问建树,当然离不开孝感凤台“夜月楼”少年苦读的牢实根基。
                 “程 门 立 雪”留 佳 话  
  程颐虽然小兄一岁,却比兄多活了21年。当兄五十岁辞官归里时,程颐才刚刚出仕为官。当程颐辞官归里时,兄已故去多年。兄53岁去世时,曾嘱托他:“兄此生尚有两个心愿未了,死得苍促,心有不甘。一是少时曾在孝感凤台‘元始天尊’神像前许过愿,此愿至今未还,为人要守信义,岂可亵渎神灵?二是兄的理学心得,毕生虽多,但文稿散乱,来不及整理成书,弟之学问与兄同出一脉,望弟勿使前功尽弃,早日成书,传之后世。这两个心愿,望弟谨记,切切勿忘。”当时程颐含泪,满口应允。
  兄的心愿,实际也是弟之心愿。此时辞官在家的程颐,首先想到的是去孝感“还愿”,趁着自己六旬不到,现在身子骨儿硬朗,还能远行。至于写书这事,也不急在一时。再说,离开孝感已四十多年了,不光要去给菩萨还愿,尤其是还有好多亲人和幼时的同窗,我都想去会会哩!令人神往的“夜月独照凤台”的奇景还在么?程颐主意一定,便择日起程。
  程颐自知,今虽身不在朝,却是高官隐退,加之平素学问、文章的影响,自己朝野的名气,可能还不算小,为不惊动沿途官员百姓,只好轻车简从。于是从河南伊川家中出发,沿着驻马店、信阳、武圣关、广水的官道,一路晓行夜宿、饥餐渴饮,望孝感而来。不一日,便来到了阔别四十多年的闵集张家大湾——祖母的娘家。
  “程珦的二少爷回来了”!“皇帝的先生回来了”!“直秘阁的程大学士回来了”!消息一传出,张家大湾可热闹了,亲朋好友,同窗学童、同观的道友纷纷前往看视,大大地闹腾了一阵子。程颐在这应酬接待,畅叙亲情之中,倍感到“回来了”这三个字的亲切。
  不久,程颐前往凤台,捐出自己为官积蓄的银票,请求道长装修殿宇,尤其是要精心修缮“通明天宫”,重塑“元始天尊”的神象。道长正愁此观破旧,修缮无力,听后是求之不得,喜出望外,即择吉日动工。动工时,“道场”大做法事,锣鼓喧天,鞭炮震耳,引来远近无数乡民,好不热闹。四十多年前,父亲程珦捐资修观的场面,又由儿子程颐经手,再度重演。不到两个月,这座宝刹又重展昔日雄风,金碧辉煌、气势巍峨地展现在凤凰台上。
  令程颐意想不到的是,还了此愿还不能走。乡亲们派出代表与道长一起向程颐提出了新的要求,请求他留下来,在凤凰台设馆讲学,传道授业,开一方习文报国之风,为闵集、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
 程颐想起自己,五十多岁才遵旨进入官场,又因无心仕途,只为官了七、八年。十八岁就开始教书,一生多以传道授徒为乐。现在无官一身轻,又蒙此地盛意挽留,便欣然应允。于是郑重其事地对道长说:“不过,我有一个要求,只能留我三年,以报昔年在此求学之恩。三年后我可得回伊川老家,全心整理文稿,著书立说”。
  于是,凤凰台学馆重新开张,程颐又住进了上殿的“夜月楼”(每逢朔夜,照样能够欣赏井底奇观),每日便精心在此传道授业,大展平生所学。不久因为程颐的声名远播,当四面八方得知“皇上的先生在此授徒”的消息后,只能容纳二、三十个学子的凤台学馆,由暴满到实在难以容纳,为不影响道观的清修和满足远近学子的求学要求,“凤台学馆”只好迁往不远处的乡湾(今凤凰台村)里,就设在该湾原本空着的一家大户的四合院里(后为孝感县小旧址、今闵集小学)。迁学馆的诸多事宜都由当地头人出面,倒是没让先生程颐费心。
  “御师在此讲学”、“学堂又办大了”,引来远近、老幼的学子纷纷前来求学。这程颐不愧是大师,根据所掌握的情况,他把学生分为两个大班来因才施教。上午教 “启蒙班”(多为幼童),从“人之初、性本善”的“三字经”开始教起,逐步进入“中庸”、 “大学”;下午则教“理学班”(多是些知识基础强的成年人),传经布道,宣讲“仁义礼智信”以及许多做人的道理。这两个班结合起来,前者是学做学问,后者是学做人。程颐的这种治学方式,成了后世先生的楷模,在当时国内倍受推崇。
  所谓“程门立雪”的成语典故,就出在程颐闵集授徒期间。当时有两个外地才子,一名杨时,一名游酢,坐着马车,从洛阳自北向东南而来,一路游玩访友。有一天游到凤台后,听说有个“御师”在此设馆授徒,而且就是声望很高的“老乡”程颐,便想拜他为师,当晚就迫不及待地前往学馆,向程颐请求收为弟子,却被程颐婉言拒绝。杨、游无奈,临走时又说:“明早我们一定再来”!当晚二人留宿于凤台客房。
  当时正值数九寒天。第二天,天刚微明时,程颐就看到窗外下着纷纷扬扬的大雪。至程颐早起开门时,发现门外杨、游二人站在一尺多深的雪地里,浑身如同雪人,再看整个四合院里,地上并无足印,便知他俩来此已守候多时了。程颐心头一热,便答应收下他俩为门生。后来,有个叫谢应芳的诗人,把杨、游当时的情形写成一首题为《杨龟山祠》的诗。诗曰:
                “载道归东南,统绪赖不绝,
                 卓彼文靖公,早立程门雪”。
(“龟山”是杨时的字,“文靖公”是杨时的谥号)
  自此,中国就有了“程门立雪”的成语,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的长者的尊重。程颐在此地,倍受弟子尊重的故事,自此也被传为千古佳话。
  程颐三年的严谨治学,博得了乡亲们的高度评价。为兑现事前的承诺,三年后,人们只得依依不舍、夹道欢送他离开闵集、离开凤台。
  程颐回到家乡河南伊川以后,就全身心地投入著书立说,以遂兄嘱之“第二个心愿”。数年以后,《二程遗书》、《易》、《春秋传》等书面世。公元1107年,程颐无疾而终,享年74岁。
  他的死,举国为之悲痛。士大夫及平民百姓对他秉直的为人、精深的学问无不缅怀,全国都知道有个“伊川先生”。宋徽宗追封他为“伊川伯”、并“准从祀孔子庙庭”(即全国各地的孔子庙内均可供奉他的神像)。其兄程颢早在哲宗皇帝时便追封为“河南伯”、也“准从祀于孔子庙庭”。泱泱华夏,两个皇帝不同时期相同的隆重追封,足显颢、颐兄弟的罕见殊荣。二程的生平简介、学问贡献等,均进入《宋史•道家列传》,而名垂青史。
  “凤台夜月”吸引“二程”在此求学三年,尤其是吸引程颐在此授徒的三年,在孝感的历史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的教学成就,的确开了闵集乃至孝感一方习文报国的良好学习风气,有力的促进了当时当地的教育事业。以至闵集,不仅在历史上此地出过“沈天官”、“熊阁老”这样的大官,还吸引孝感籍的熊赐履、秦应逵、屠仁守、乔用迁等清代名臣到此游学。当代革命家郭述申、许金彪、饶民太等在野猪湖、王母湖指挥作战时,也曾多次歇马凤凰台。

  凤凰台的古建筑,虽然毁于文革期间的1968年,但时隔四十年后的当今,闵集乡民自发捐资,以实际行动促成地方政府引进外资,分期重建凤凰台,着力打造“凤凰台旅游观光风景区”。而且,第一期工程已在杂草丛生的旧址上初具规模。这些说明,人们依然怀念古“孝感八景”之一的“夜月犹存照凤台”,此处自然和人文方面的独特景观,始终铭记在闵集乡民和孝感人民的心中……。
  (未完待续)
8#
发表于 2008-6-15 21:28:53 | 只看该作者
传奇系列之四:流芳千古“三块碑”
  笔者曾驱车孝南区杨店镇,讨教镇委有关领导:“三块碑”的来历如何?多数回曰:“不太清楚,不过您可去乔家湾打听”!当我来到乔家湾“打听”时,不论老少十之七八者难尽其详。本人甚感困惑,如此名头响亮的“三块碑”,怎么会没有渊源典故呢?为了发掘这一尘封两百多年的奥秘,不使这辉煌的孝文化资源,失传于民间,经本人炎天暑热、耗时月余,多方搜集考证,方才整理出此篇“流芳千古三块碑”,今奉献给孝感读者……。
  昔日蜚声荆楚的古桃花驿、如今名闻全国(江总书记曾来此视察过)的“名星重镇”杨店镇,自古以来是个人杰地灵之处。尤其是杨店镇陈集国建村的乔家湾,更有她历史上罕见的辉煌,大清时期,此湾乔氏满门极盛,蜚声朝野。乡人曾盛赞乔门云:
                学声名噪楚澴,官丰盛极江汉;
                政绩享誉朝野,皇恩隆封浩荡。
  大清皇帝曾御赐“三块碑”,以示对乔门其中三位极负盛名者的厚爱。这“三块碑”,昔日立于乔远炳、乔远瑛、乔用迁的坟头,矗立于古湖广入京的官道、今黄孝公路临近界河的路旁。以至过往官员,为表对皇上的忠顺、对乔氏的敬重,“文官在此下轿,武官在此下马”,躬身施礼示意而去。
                 学 声 名 噪 楚 澴
  所谓“学声”,指治学、求学之声望也。
  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所修的《孝感县志》,载有“讷庵先生传”。传云:“本县澴东乔家湾人乔志行,号讷庵先生,乾隆乙酉科(1765年)省试为举人,侯选知县。其友爱性诚,精研经义,后弃仕训课生徒,名噪楚澴,引来他乡学子负籍从学盈门。晚课余闲,谆谆以立品敦行,故门生多所造就。子远炳、远瑛,先后成进士,孙用迁举孝廉。该贤有后,世泽方兴未艾矣。”其实,纵观讷庵后世之发展,比之《孝感县志》上所载的这则“讷庵先生传”,所言更盛。
  讷庵生于雍正庚戊年(公元1731年),少年时,一直在家中“凝香书屋”刻苦攻书。34岁时在全省举行的“乡试”中,中举夺冠,“铮铮声噪汉江”。正如同科好友萧芝所赞:“芸芸众考生之中,讷庵独能认题得正,落笔自如,文章脉理分明,才气思维不凡”。讷庵中了举人,又列为朝廷侯补知县,当然满意高兴。
  可不久父丧,为尽人子孝道,决意为父守孝三年,于是婉辞皇命,未去他乡赴任、填补县令之缺。虽然中举又递补县令实在不易,对旁人来说更是梦寐难求,可他从未遗憾,遂在乔家湾设馆课徒。讷庵“因孝弃官”、“学问精深”的声誉远播,引来远近学子,慕名求学而至。连京中皇上的侍御史胡牧亭(孝感籍)也派公车信使致书乔志行:“在京耳熟公名数千里,今拳拳致书重聘大儒,敬延以教家中诸子”。乔志行的确也不负学子厚望,大展平生所学,倾囊传道授业,去疑解惑,门生成材者甚多,被时人称之为“楚汉儒宗”。可惜,只活了44岁,就英年早逝,著有《凝香书屋存稿》。 
  在讷庵成才的诸多门生之中,其中就有两个是他的儿子,长子乔远炳(公元1758-1825年),次子乔远瑛(公元1761-1823年)。父亲的早逝,使远炳、远瑛兄弟蒙遭极度的悲惨和不幸。两兄弟均尚未成年,兄刚满17岁,弟才只14岁,不仅失去良师、严父,尤其是家庭生活中失去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因生母早于父之前过世,此后两兄弟生活全靠继母胡氏料理)两兄弟以顽强的克制力,在悲痛欲绝之余,继续在父亲的“凝香书屋”刻苦自学。一遇难题,并相互切磋,直到弄通弄懂为止。二人为学艰苦刻厉,生活中亲密无间,既是一对好兄弟,又互为良师益友。
  乔志行不愧是江汉一代儒宗,远炳、远瑛也无愧于书香门第之后。“强将无弱兵”、“名师出高徒”,多年以后,乔远炳于乾隆癸丑年(1793年),在全省乡试中“夺魁”,又于乾隆乙卯科(1795年)殿试为“二甲进士”。读书过目成诵、十四岁就中县试秀才、有“神童”之称的乔远瑛,却早兄五年金榜题名:于乾隆戊申年(1788年),在全省乡试中“夺魁”,又于乾隆庚戊科(1790年)殿试为“二甲进士”。
  奚巧的是,数年以后,乔志行的孙子、乔远炳的儿子乔用迁,在家师的教育熏陶下,也荣获与父、叔相同,世间少有的功名:乔用迁于嘉庆戊辰年(1808年)在全省乡试中“夺魁”,又于嘉庆甲戊科(1814年)殿试为“二甲进士”。
  在明清的科举考试中,县试得秀才,省试得举人,国试得进士,殿试则得进士的“头甲”和“二甲”。省试又为“乡试”,乡试头名为“魁首”,即称“会元”,余者皆称“贡生”。国试又为“会试”,中者均为“进士”。进士中的前十名才有资格接受皇上的殿试,殿试中获前三名的为“状元”、“榜眼”、“探花”,称之为“头甲进士”,余者为“二甲进士”。
  可这乔门,祖孙三代父子兄弟叔侄四人,即志行、远炳、远瑛、用迁先后均在全省乡试中“夺魁”,尤其是后三人,又先后在殿试中,被皇帝亲赐为“二甲进士”。这种功名,不仅在杨店、在孝感,而且在全省、在全国也为之罕见。时为朝廷监察御史的黄德濂曾答道光皇帝问询此事时说:“乔门科甲之盛,用迁祖孙父子兄弟一脉相承,皆因其祖讷庵先生植功种德立品敦行,代代训课生徒,遗香后世所致。”
  谈到“训课生徒”,乔志行是“名噪江汉”,其子乔远炳则是“声震鄂豫”。远炳为刑部员外郎(今副部级)时,因继母胡氏年高病多,便乞请皇上恩准,告假还乡,一边侍母至孝,一边重操父业,在乔家湾“训课生徒”。不久继母丧,继续以教书为主业,先后主讲于孝感西湖、云梦梦泽、荆州荆南、河南宛南等等有名的书院,桃李遍及湖北、河南,所教子弟均称其为“贤师”。这期间,乔远炳四处教书长达13年之久,才向嘉庆皇帝销假,回京官复原职。
  1817年,嘉庆皇帝任命远炳为全国会试主考官。可巧的是,在这之前的1798年、1808年,嘉庆皇帝曾任其弟远瑛两度出任全国会试主考官。兄弟俩均未负皇上重托:“考纪严明,衡文(阅卷)甚精,士之所选者,如登龙门”,后均为朝廷栋梁之才。
  远炳,远瑛兄弟处处以父为楷模,连著书立说也继承先父遗风。远炳著有“续香斋文集”、“古今史诗存质”、“诗集律赋存稿”、“寸知集”,远瑛(号银台先生)也著有“银台文稿”传世。
  上述乔门,以书香传世,以书香传家,正如京官陈运镇(孝感同乡)所言:“吾邑以书香极一门之盛者,当首推乔氏”。后人亦赞之曰:“如此书香望族,岂止名噪楚澴”!
                官 丰 盛 极 江 汉
  “丰”者,多也。乔门有如此书香传家,必然出的官多,官有多少呢?有诗为证:
                 叔侄二人授“阁老”,
                 祖孙三代为朝官;
                 大小京官十一人,
                 乔家满门尽辉煌。
  据乔家湾《族谱》记载,乔志行这一嫡脉之后,从十一至十三世,三代总共男丁十一口,即乔志行的两个儿子、两个孙子、七个曾孙,他们个个科考及第,人人出仕为官,“大小京官十一人”便是此意。
  乔志行的两个儿子中,长子远炳,初为翰林院庶吉士,后补刑部广东司主事,继任员外郎,再升为朝议大夫,并晋升为资政大夫。次子远瑛,先为户部行走,接着历任陕西、贵州、山东、河南道御史,后升为通政使,太仆寺少卿,最后入阁为侍读学士,专为皇上主管内外奏章,臣民的密封申诉文件,记载皇上言行,起草册立、封诰文件,又兼皇上的秘书、顾问,享有辅政之权。
  在乔志行的两个孙子中,长孙用迁(远炳之子),历任广西南宁、桂林知府(地级),甘肃、广东、山西、贵州布政使、巡抚(省级)等职,后授内阁中书,充军机章京,晋升内阁侍读,加太子少傅衔。其入阁的权力比其叔更大,既有辅佐皇上之权,又有培养储君(太子)之责。所谓“叔侄二人授阁老”,指的就是远瑛与用迁。次孙用遴(远瑛之子),因父官而沐浴皇恩,入全国最高学府“国子监”为太学生,学成直接为县吏,先后任西昌知县、蓬州知州、广西兵马司指挥使、四川布政使、后入京为朝议大夫。
  在乔志行的七个曾孙中:绥福(用迁长子)历任饶阳、威县等县知县,世位(用迁次子)历任湖南侯补理问,永顺知府,世诚(用遴长子)任河南尉氏知县,世辅(用遴次子)历任章明、壁山、奉节、桐陵知县、四川通判,世勋(用遴三子)任同知知府,世科(用遴四子)任江苏知府;世甲(用遴五子)任陕西清涧县知县。这七人,后来分别上调回京,其中诰封为“朝议大夫”的有3人,诰封为“奉政大夫”、“通议大夫”的各有2人。
  乔志行仅有十一个子孙,就个个入朝为官,正所谓“祖孙三代为朝官,乔家满门尽辉煌。”乡人称乔门“官丰盛极江汉”当然也就并不为过。
                 
9#
发表于 2008-6-15 21:29:38 | 只看该作者
政 绩 享 誉 朝 野
  世人不禁要问,乔门官多,该不是庸官多、奸官多、贪官多吧?当然不是。下面略举数例:
  先说乔远瑛。在乔门大小十一位京官之中,唯远瑛资格最老。他为官三十三年,历仕乾隆、嘉庆、道光三帝,且官声颇佳。与他同朝为官者,都认为他待人诚实可靠,谦恭温厚,处事安详。他与人意见不合时,虽身处高位,从不以势压人,多与之婉商而定。同僚部属也都乐意与他共事。
  但远瑛在原则问题上,对于国家大局,对于效忠朝廷的大事,却一丝不苟。譬如他曾两度出任全国“会试”的主考官,一次“代天巡狩”视察全国各省,均不因“捞到”诸官眼红的“肥缺”而高兴,相反感到“钦差大臣”责任之重大。在此期间,从不接受他人钱财和宴请,连达官贵人的说情通融也不理会。一次豪门之子沈某为打通他的关节,达到“枪手代考”的目的,暗送万两银票给乔远瑛,他不仅拒而不受,还责之曰:“我身负主考重任,岂可有辱君命?开科取士,若徇私舞弊,岂不阻塞贤路?真才实学者何日才有出头之日?国之栋材岂不失之交臂”?他的这番话,后来传入嘉庆皇帝耳中,又通过皇帝之口,进入百官耳中,百官对他无不叹服有加。事实上,他的两任主考,所录皆为名士,不仅为朝廷所渴求,也是天下百姓之福。
  远瑛入阁为朝廷重臣,虽贵为皇帝的“秘书”、“顾问”,阅读全国各地奏章,起草诏书文件,可上对皇上从不阿谀逢迎,下对臣民也处公断直,尤其是在皇上面前,勇于秉公直言。如言“江浙漕务不宁”一案时,请求皇上清查江浙地方官员有否私屯盐田。若有,则没收归还盐田于沿海百姓。“漕运”(盐运)改所谓的官运为民运,皇上准其所奏。结果江浙“漕务风波”遂平。又言“误支军需惩罚”一案时,请求皇上看在纯属环节上的过失,并非有意徇私的本质上,从轻予以发落。改京官降职外用的处分为官员赔偿。官员赔偿又以当事者的责任大小和损失多寡来定轻重,对于一时无力偿清者,又请求皇上开恩准予缓期追缴,皇上又准其奏。此案所涉十数人,对远瑛的勇于直言无不感恩戴德。总之,远瑛的举止言行,在百官群臣乃至皇上的心目中,均不失贤臣之风范。
  再说乔远炳。他十七岁就父母双亡,三十七岁才取士为官,其间全靠继母胡氏在生活上料理他,在前程上指引他。他对继母的感情很深,一直视同生母相待。由于他与远瑛为官以后,受皇上调动频繁,处无定所,所以继母一直未能随任,孤身留在家中。1801年,听家乡人说,继母年高病多,时为贵州司员外郎的乔远炳,便向皇上告假归里,照顾继母胡氏的生活起居,以报昔日抚养教育之德,皇上为其孝心所动,同意了他的请求。
  昔日的乔志行,为父守孝,放弃了递补县令;如今的其子乔远炳,又“弃官不做,归乡养继母”。此举一传开,确实令朝野官员百姓震动,有的说他“糊涂”、“不可理谕”;更多的则佩服他“难得”、“孝义可嘉。”
  继母69岁而终,在她弥留的最后三年,安享了远炳一家大小给予她的天伦之乐,在她逝后的三年,又深得远炳一家的墓旁守孝拜祭,算是含笑归于九泉了。
  不知是嘉庆皇帝忘记了他,还是他远炳迟迟不愿销假,这个假请得可长哩,这一请就是十三年啊!(直到1814年才销假复官)这十三年,远炳是在教书生涯中度过的。除了后几年游教于鄂豫等地出名的书院外,多数则是在乔家庵小学度过的。
  提起“乔家庵小学”,世世代代的乡亲均赞不绝口。起初,远炳一边在湾里设馆授徒,一边料理老人生活起居。随着老人的去世,便潜心致力于训课生徒,随着弟子的纷纷成材,外出高就,门生不论远近,纷纷“负籍慕名求学”而来。家中食宿授课,已渐渐不能满足学子的要求。乔远炳毅然卖尽几年所获的“馆谷”(所收的学费),加上多年的积蓄,在乔家湾的后山盖了一栋四合院式的小学堂,这个学堂就是现在的乔家庵中学(后改为陈集小学)。“乔老爷捐资建校”,至今在当地有口皆碑。
  然后说乔用迁。《孝感古今名人录》载:“1847年,湖北发生水灾,乔用迁曾为家乡捐款,受人赞许”。此事乔家湾亦有传说。当时正为朝廷“内阁中书”的乔用迁,听说家乡湖北孝感发生水灾,触动了归乡省亲的念头。自父远炳1825年去世,扶柩还乡安葬以后,已二十多年未回故里。经道光皇上特许恩准后,用迁带上家人随从,从京都北平,顺着官道坐轿而来。行至孝感地界,便见灾民纷纷肩挑驴驮、携儿带女向河南北逃,心下甚为不忍,便对灾民沿途馈赠施舍而来。进入孝感县衙以后,向时为县令的安家澜,详细问明此县灾情后,掏出多年为官积蓄的银票五万两,嘱安县令“慎为赈济灾民”。当时的安县令,感动得执意挽留乔阁老,要以淡酒薄肴接风洗尘,一为百姓示谢,二尽地主之谊,用迁当晚只好留宿于县衙。不料一夜之间,“乔阁老回来了”!“乔阁老赠银赈灾了”的消息便遍及全县。
  第二天上午,当乔用迁行至离家不远的桃花驿(今杨店镇政府所在地)时,突闻轿杠“咔嚓”一响,又听“扑通”一声,接着八抬大轿便在轿夫们一片诘责吵嚷声中落地不前了。乔用迁惊讶之中掀开轿帘,只见一七旬老者满身是血地跪在轿前,口呼:“请乔老爷为我做主啊”!乔用迁连忙出轿,双手搀起老者,却见老者的肩间锁骨上穿着一根麻绳粗细的铁丝,铁丝的另一端却挽于轿杠之上,这才明白官轿为何骤然停下,为何有“咔嚓”(铁丝搭轿)和“扑通”(跪地)之声。乔用迁便惊问何故?
  原来此老者姓彭,便是离此不远的魏河东岸彭家桥(今三汊镇彭桥村)人。所住村庄便可遥望对岸三百米处的、繁华的水陆码头埠镇。因魏河阻隔,又舟揖不便,人们常常望集兴叹,舍近求远的去杨店、祝站赶集。“若是有座桥,该多好哇”,老者常常这样想。虽年近垂暮,其志始终不己,可苦无财力,一筹莫展。今早风传,乔阁老已出县衙,回乡省亲必然打此路过。便认为,给后人做善事的机遇来了。于是带上儿孙,早早赶来此地守侯,又怕官轿不停,错过机遇,只好咬牙忍痛,用铁丝自穿锁骨,另一端则搭于轿杠之上,逼轿停留。老者此举之前,曾想:“乔阁老是个好官,一定会助他了此心愿,不会让他枉穿锁骨,自残身体的”。
  果然不出老者所料。乔用迁听完后,便涕泪交流,被老者如此舍身拦轿,造桥福及乡民的义举深深感动,拉着老者的手说:“您老人家误会我了啊,要拦我的轿,何需如此自残呢?”忙派人除去老者锁骨上的铁丝,施舍银两就近医治。并说:“此次携带银两多已用于赈济水灾,所剩无多,请老人家放心组织造桥,回京后我一定专人专程送来造桥之资。”
  不久,乔用迁省亲回京,向道光皇帝详细汇报了湖北孝感灾民的生活惨状,引动皇上大发善心,即派官员携带财物,专程前来孝感赈济灾民,县老爷安家澜,感动得望北遥拜:“谢谢乔老爷恩典!谢谢皇上恩典”!
  与此同时,乔用迁为修桥之事,再次倾尽家中积蓄(含金银手饰变买所得),并打发次子乔世位,带着银两回乡参加修桥:“桥不修好,不得回家复命”。不久桥成,这便是座落在魏河之上的三汊埠彭家桥。此石桥至今依然健在,此佳话也一直盛传于民间。
  但朝堂百官们又有谁能相信呢?四年以后,即1851年,贵为阁老大人的乔用迁,死后其子竟无扶柩归乡之资,赈灾、造桥两次捐出巨资后,他何来余财啊!最后,还是乔用迁过去任贵州巡抚时的朋友胡林冀(当时为知府)出面安葬,才得以柩木还乡,魂归故里。
  乔门三代,大小京官十一人,为省笔墨,仅举以上远瑛、远炳、用迁三人之点滴事绩,便足见其“政绩享誉朝野”了。
                 
10#
发表于 2008-6-15 21:30:05 | 只看该作者
皇 恩 隆 封 浩 荡
  由于乔门“学声名噪楚澴”、“官丰盛极江汉”、“政绩享誉朝野”;又由于讷庵先生、远炳兄弟、用迁叔侄在朝廷的门人、故旧、同僚甚多,对乔氏嘉言懿行的交口称颂;特别是由于乾隆、嘉庆、道光、咸丰等皇帝的感同身受,故把乔门一直视作贤臣,颇为看重,以至历代皇帝分别对乔氏所封甚厚。据《乔氏族谱》所载:仅讷庵先生的一脉数代,被封者竟达40人!可谓之“恩隆”、“浩荡”也!
  世人可能难以相信,“大小京官十一人”,怎么封出了40人呢?历来皇帝爱走极端,功罪赏罚分明之中,对有罪者深恨之,以至“一人有罪、罪诛九族”;对有功者,深嘉之,以至“一人有功,福及满门”。所以乔门十一名京官,被封者多到40人,并非奇事。
  笔者把历代皇帝对乔门所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直接受封,二是间接受封,三是连带受封。
所谓“直接受封”,其对象当然是远炳、远瑛、用迁、用遴等十一个曾经在朝为官者,这是所有被封者之核心,没有这十一个直接受封者,当然就谈不上“间接”或“连带”受封了。所谓“间接受封”,此封计有二十五人,其中有的是这十一人的妻或妾。有的则是祖上,如远炳远瑛的父亲志行、叔父志德、志衡,祖父士伟、高祖父方岳及其妻子。他(她)们均因其夫或其子孙得官的缘故而间接受封。所谓“连带受封”,即与乔氏有着姻亲关系者,这类受封者不多,仅只4人,主要是为官显赫者之姻亲,如远炳的岳父母,远瑛的外祖父母。
  这40名受封者中,多数是逝后追封,少数为生者受封。受封者的男士一般按官位高低封为“资政”、“朝议”、“奉政”、“通议”大夫;受封者的女士则按其尊贵被封为“夫人”、“恭人”、“安人”、“宜人”。
  乔远瑛是所有受封者、也是生者中受封最早的一个,而且是当面直接受封中唯一的一个。远瑛本名原来随有“火”字旁的同辈叫远“煐”。一次,因国内久旱无雨,嘉庆皇帝准备去神庙天坛祈雨,突然心有所动,对身边的内阁学士远煐说:“朕今日要去天坛求雨,你的名字带‘火’,水火不容,你跟着朕,怎么求雨啊!”过了一会儿,嘉庆又说:“你是朕之心腹,岂能不去呢?这样吧,朕把你的名字改一改,英字旁边去‘火’加‘王’,去火者可以免旱,加王者足显尊贵,你意下如何?”远煐连忙跪谢:“谢主隆恩,请皇上就赐此名吧”。嘉庆皇帝很高兴,就着龙案上的御笔,展开宣纸,写了一个大大的“瑛”字,自此乔远煐便改名乔远瑛了,“瑛公”之封号便由此始。
  讷庵先生实际有三个儿子,除远炳、远瑛外,还有一个叫远煜,小远瑛6岁,均为发妻所生。只不过远煜十九岁便因病去世,前文才不曾提及。可在远煜的身上却有佳话广为流传。
  远煜1786年死前,本已聘邻村姑娘刘贞为妻,已择吉日将于金秋完婚,不料当年五月,急病发作早逝。刘贞知书达礼,待字闺中,突闻恶耗悲痛欲绝,此后常常忧闷不乐。不久有媒妁上门议及再嫁之事。刘贞哭着对其母说:“远煜虽死,可父母许嫁之命,言犹在耳,而且对乔家已应聘纳礼,女儿之名份已达于乔氏,当守妇道,从一而终。我如今生为乔氏妇,死为乔氏鬼,若改嫁他适,则羞见于人啊!”又过了数月,其母怜女寡守之苦,又暗命其兄嫂婉劝,结果刘贞屡次悬环觅死,又屡次被发现救醒。于是其母郑重地对女儿说:“你既然矢志守贞不移,远煜继母现仍健在,你何不前往他家侍之,似这样终日守寡于娘家,不明不白,纵死也无名份啊”!刘贞便高兴地满口答应。于是其母便与远煜家中议定了吉日,准备迎送过门。
  不久,因刘贞忧郁成疾,此礼才未行成,在远煜逝后一年七个月时病逝。刘贞死前很坦然,弥留之际笑对其母说:“女儿从此得为完人,又贵为书香门第之妇,有此名份,今生何憾之有?所不能瞑目的是,远煜有母在堂,我活着未曾侍奉一日啊”!刘贞死后,乔、刘两家均哀其志、重其节,遂迎其柩,将这对未婚夫妇合葬于一起。在那个大讲女贞妇德的封建礼教时代,刘贞的这一悲壮事件,无疑成为佳话而广为流传。
  道光皇帝一次在与乔用迁闲谈时,听到这一乔门轶事,大感兴趣,也为刘贞对未婚亡夫的忠贞守节行为而感动。于是下诏追封一天官也未做过的乔远煜为“奉直大夫”,追封刘贞为“宜人”。这种封,是因为其侄用迁做官的原因,所以也属于“间接受封”。
  乔氏门中最隆重之封,当然要数“三块碑”之封了。这“三块碑”是怎么来的呢?
  乔用迁1851年死时,正是咸丰皇帝登基不久。这咸丰皇帝就是当年的太子,而用迁则是当年的“太子少傅”——当今皇上咸丰的老师。用迁曾受先皇道光之命,负责培养国家储君,而且与咸丰师生、君臣之间的感情颇深。所以用迁之死,曾使咸丰皇帝悲痛过好一阵子。
  后来,当咸丰皇帝得知用迁死后无钱安葬,还是朋友胡林翼出面帮忙,才得以魂归故里,甚感惊奇。召来胡林翼一问,才知用迁死前曾回孝感,以私银赈济水灾并造桥铺路而散尽了家财,更加对先师和乔门中人肃然起敬。于是召来时为朝官的其堂弟乔用遴,予以安抚慰问。并且亲写碑文,着御宫石匠镌刻于石碑之上。碑为三块,分别题云:
              “皇清诰授资政大夫乔远炳先生之墓”
              “皇清诰授内阁学士乔远瑛先生之墓”
              “皇清诰授内阁中书乔用迁先生之墓”
                         (落款均为“大清咸丰御书”)
  当乔用遴奉旨回乡立碑时,乡民早已得到“皇上御赐乔氏三块碑”的消息,纷纷赶来焚香化纸、祭奠凭吊,其场面甚为壮观。长眠地下、“荣获”此碑的乔氏三杰,一生既不惜官、又不贪财,要的就是这个“御赐”,要的就是这个“场面”,要的就是这个“名誉”!乔门后世子孙,也常为拥有这“三块碑”而自豪,而更加发奋努力。
  乔远炳、乔远瑛、乔用迁这三人的坟头,恰好并立于湖广入京的官道(今黄孝公路邻近黄陂的李家砦附近)旁。这条官道,“是古来连通南北的咽喉要道,是军队换防、外交使节、京官巡视、地方官员往来,以及粮草运输的必经之道。常年车轿、骡马往来无数,从无宁日”(《孝感县志》载)。但自立碑之后,乡人却常常看见“文官在此下轿,武官在此下马”鞠躬施礼,以示凭吊和敬意,此举直至大清皇朝推翻后尚止。
  文革期间,此处“改山治水平坟头”,墓已湮灭,只剩残碑数块,已被乔氏后人移回乔家湾中存放,以示对乔氏先贤的崇敬,又作为后世儿孙的启迪。
  如今,此处碑没了,坟也没了,可“三块碑”的英风却犹存。
  昔日荒凉的乱坟岗,如今却得交通方便之利,成了汽车停靠站,人们把这个停靠站叫“三块碑站”。这里车水马龙,终日乘客吞吐、货物集散,成了繁忙的闹市,人们把这个闹市又叫“三块碑集”。这里有一所孝感市教委命名的“花园式学校”,其规模、气势、质量曾在全区、乃至全市的乡镇中学中处于领先地位,吸引着黄陂、孝昌以及孝南周边乡镇的学子前来求学,人们也把这所学校叫做“三块碑中学”。
  这些冠以“三块碑”的命名,足见乡人对乔氏先贤长久的缅怀之情,也使此处充满着浓郁、古朴、神秘的文化气息,将致“三块碑”更加流芳千古!
  列位可能有所不知,目前乔家湾正在孝感市委大院内供职的就有两位“乔老爷”,一个叫乔道艳,一个叫乔从友,均为“三块碑”乔氏的后裔。他们叔侄俩平素倾其力、尽其财惠及乡民,颇具佳声,不失乃祖雄风。
  为什么呢?在全湾捐资修路落成典礼大会上,乔道艳曾借此机会,说过一番耐人寻味的话:“我们应该牢记祖上的辉煌,弘扬先贤的学问、品德、精神,不要小看祖先留下的这三具石块,我们应该重视‘三块碑’的重大历史作用!要知道这‘三块碑’,是学问功名的象征,是官声政绩的体现,是植功种德的回报,是国家给予杨店、陈集的最高荣耀,更是对我们乔门后世子孙的鼓励和鞭策!”

  听了“大乔老爷”这番耐人寻味的话,作者深以为“然也”!因为它体现和弘扬了孝文化的精髓!作者更高兴地看到,流芳千古三块碑,乔氏门中继往开来,代有传人啊!于是,笔者根据查阅的《清史》、《孝感县志》、《古今名人录》等等有关史料,结合《乔氏族谱》,写成了这篇地方传奇故事,它的题目就叫“流芳千古三块碑”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9 05:56 , Processed in 0.12079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