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寒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管季超近年研读过的关于“评课”问题的文章

[复制链接]
13#
发表于 2011-1-8 11:22:23 | 只看该作者
听课札记



■孝南区教研室小语教研员 管季超



●授课教师:毛陈镇中心小学201班汤桂林老师
●偕同听课朋友:校教导主任李伟
●听课目的:①完成本次教学常规检查任务;
    ②学校屡次推荐该老师。听课学习,发现一线教师的教学创造。
●听课随札:
——对教师职业基本功的直感印象:

①普通话语音标准,教学语言亲切、细腻、干净;
     ②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节奏张驰有度。
(细节:男、女生各画一面红旗;将表现优异的学生名字写在大五角星里。奖智慧星)
               ③善于用目光与学生交流,控场能力很强。这一点对于低年级教师尤为重要。
——教学内容的密度安排比较好,即时点拔到位,学生的参与面很广,前后左右、男生女生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情绪生动自然。
——        根据教学进度,汤教师上的是以语言训练为主要目的的复习课。使用了农村一线教师日常状态下能用到的基本教学手段(讲授、问答、背诵、手写生字卡片、毛笔书写自制生词大挂图、直接在黑板上画“奖励”的智慧星、《秋天的图画》配发挂图……)很好地完成了自己设定的教学任务!
——总体印象:汤老师的课教风朴实,生动细腻,注重语言训练(识字、积词、背诵、短文学习),教学过程有一种动态生成的流畅之美。
——作为区教研室小语教研员这个工作角色的一点思考:

①在一般性的“优质课竞赛”之外,需要有发现优秀一线教师的机会;
         ②我们需要总结、推广确有功力的中老年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吸纳他们的实践智慧。
    目前的优质课竞赛,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常常变成了“35岁以下青年教师的竞赛”,这种做法有失偏颇,应加以改变!
    因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较长的过程,或许有一些老师在35岁之后才“得了状态”,应给他们展示教艺的机会。
    将年龄限制在35岁以下,也导致优质课赛常常出现过于稚嫩的课,不耐看。

如何调动不同年龄阶段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活动的积极性,是一个好课题。前些年我曾作过一次这样的尝试,立意是好的,效果也并不坏。(有全套VCD音像记录可查)
——与汤老师商榷之处:

①关于“把话说完整”这个课堂用语的“相对正确性”问题(语言交流时除了“完整”之外,另有“语境”是可以考虑在内的,一味要求“把话说完整”,则会无意之间阻滞了学生的表达。得之于此而失之于彼也)
    ②这节课的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学生的注意力比较集中,参与的面宽,积极性也高。假如把“动笔写一下”也作为一种课堂活动内容,行不行?
——对学校的建议:
   ①作为小语教研员,需要有机会向一线教师学习,丰富看课经验。名老中医都是病人“培养”出来的,看的病人多了,见的病例多了,临床经验就丰富。教研员看的课多了,自然也就更能从课堂教学呈现的状态中把握教学的本质,为老师们提供改进教学的妙招。从这种意义上来讲,老师们上课,我们来听,教研员是心存感谢的。
    ②我乐于和家乡镇小进行具体而微的业务合作。
   “具体而微”要解释一下:
   “具体”是指君我双方就某一件实实在在的工作任务展开合作。管季超一年四季忙得很,连寒暑假也没多少闲空儿,也从来没有(或几乎没有)未经邀请“死把把”地要到哪个学校去“指导”的习惯。
   “微”是指从老师们工作中饶不过去的细节问题入手,共同研究该拿什么办法去完成“操作”。管季超也是教过多年语文的,而且教得挺认真,在小范围内好像也有一点点“名气”,不用担心有啥难题让我无从“下叉”。
    尽管摆出困难,我们一起去面对。
    这与我一向主张的“一线教师要关注理论动态,注重理论学习”不矛盾,也与我常常欣然接受基层学校的约请讲一些“理论性”比较强的话题形成“互补”关系。
   “道”与“技”,我都重视。
    坐而论道,起身也能干活。
12#
发表于 2011-1-8 11:21:04 | 只看该作者
雷琼老师执教《泊船瓜洲》观课札记



文/孝南区教研室小语教研员 管季超



观课时间地点:陡岗镇中心小学五(三)班教室
观课人员:何琳彬(陡岗镇中心小学校长)


雄(陡岗镇中心小学副校长)

管季超(驻校进行“田野研究”的教研员)

陡岗镇小语文组同仁等22人。

●管季超观课札记:
一、对雷琼老师的初步印象
按区教育局领导要求和区教研室工作安排,本年度我将驻校一年,作“教育田野研究”。何校长推荐我们到五(三)班跟踪调研,近段与小雷老师有过多次交谈,对该班学生在校生活状况也有一些观察。
小雷教师工作很努力,虽上岗时间很短,但已积累了一些教学实践经验。
二、对这节课的整体评价
(一)这是一节依据正常教学进度来上的、课前未经过任何“排演”的真正意义上的“原生态”的课,非常真实地呈现出老师日常“教”的状态和学生“学”的现状,很有研究价值。
(2)小雷老师在这节课上展示出她已初步具有架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有较好的发展潜力。
(3)这节课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非只存在于小雷老师身上,带有“共性”特征。把这些问题讨论清楚,有可能带给观课教师一些启发。
三、就这节课中的若干细节问题与陡岗镇小的朋友们一起商量
(1)关于配备学生所用《新华字典》和训练学生养成预习习惯
——我建议小雷老师催促学生配备《新华字典》,这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书。
——今天开课之初,小雷老师向学生提问“泊船”之“泊”字词义,有5位学生答先后答成:划,坐,漂泊,湖泊,最后只得由老师自己来讲是“停泊”之意。
这个细节给我印象很深。一则证明这节课是“素面的”,未经任何“预演”的朴实的“真课”,二则证明咱们班上的孩子们全部未作课前预习。
如果能慢慢地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习惯”,那么至少会有部分学生借助字典的帮助,弄清“泊船”即“停船”之意。(香港等地现在仍将“停车处”写成“泊车处”)此诗是王安石第二次拜相,奉诏进京,舟次瓜洲的有感之作。
(2)关于王安石生平介绍和这首诗创作背景介绍的时机问题
——小雷老师今天课上采用的是在引入新课之后、切入新课之前作这些介绍,表述准确,但语速较快,未作必要板书。
我有些担心,学生是否“听清”“听懂”了。
另外也担心,这种介绍如果不与诗句内容的讲授揉为一体,学生是否真有“感应”。
——可否先暂不作“介绍”,缓一步,将其放到四句诗的释解过程中相机进行。
哪种办法更好呢?五年级另两个平行班的老师可以“同课异构”,试一试,再比较效果。
(3)关于老师在备课时要做的“功课”问题
——一线教师工作特忙,当班主任带小孩的女老师会更忙!
我能理解一线教师的辛劳!
——假如小雷老师在课前找到一张江苏省的地图,弄清“京口”、“瓜洲”、“钟山”的准确地理位置,弄清了王安石所处时代的大背景和诗人经历的“小背景”,先建立起准确明晰的“时空感”的话,在“板画”时,会更自信,敢于放开来发挥。
——课后,我向小雷老师索来《教师教学用书》和中国和平出版社的一本配套《新教案》,知道小雷老师今天所讲内容大多都出自这些材料,这种《教案》上有些问题也未完全弄明白。
假如想让课上得更厚实,老师们恐怕得再多下点苦功才好。
(4)关于教学法策略的选择和教学重点的把握问题
——小雷老师整节课用了差不多近一半的时间在这首诗的头两句上。师生均未建立起读解此诗的必要的“时空感”,所以老师不敢放开讲,学生的理解也只停留于字面意义的理解层面。
“一水间”“只隔”该如何理解呢?“一水间”似指舟行迅疾,顷刻即达,也是心情愉悦的表现。“只隔”则以依恋的心情写他对钟山的回望。“只隔”极言钟山近在咫尺。
老师未能引导学生深一层去理解,有些可惜。
这也进一步说明“弄清地理位置”有助于头两句诗的理解。
本课是这一册课本中的第二组课文,是“思乡之情”为主题的。课本上有一句很重要的提示,“用心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体会作者通过哪些景物/事情表达出这种感情。”这一点执教老师要细心体会。
本课(本诗)之所以归入这一组,是因为诗中有“思乡之情”的表达,我以为,以最后一句“明白何时照我还”诗意最为显豁!
小雷老师在“导入新课”环节采用引起学生对已学的李白《静夜思》的记忆(复习)的方式非常好,但本节课中对这首诗后两句的解释很不充分,第三句“绿”字的使用历来为人称道,是炼字的典范,描绘美丽春色,寄托诗人情思。第四句中“明月”(古诗中“怀乡”的象征物)“还”(思乡之切心情的表达)等字词均未能引发学生的进一步体味的兴趣,这也有点可惜。“明月”还点出了停船时间是晚上,人教版课本插图似不太准确,我认为。
(5)古诗词的教学,我个人认为要较多使用反复品读(诵读)的方式,老师的“讲”稍少一点儿不当紧,但熟读成诵的方式不可少。这节课中,小雷老师已经注意到了,似乎还可以更“自觉”一些。
咱们班“留守儿童”占绝大部分,不能指望学生课外背书/默写,暂时也不能布置过多的“家庭作业”,最好能将主要任务当堂完成。
作为一节“原生态”的日常课,小雷老师今天的状态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的。
对这节课的粗浅分析,也只是由我来发表一点观课体会,镇小语文组的同仁们还可以再议,也可以带着新的疑问在实践中边教边想。
业务交流,真诚、坦率、平等,效果会好些。
很期待来自陡小朋友们对我的评课之“评”。

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刘捷博士寄赠我的《小学语文》月刊今年第9期上面有江苏扬州市育才高中何伟的文章:《<泊船瓜洲>:三重思乡情》一文,小雷老师似未看到,上周到校时,我将这本杂志转送给了陡小五年级语文组。
11#
发表于 2011-1-8 11:20:03 | 只看该作者
让我们睁大眼睛看周围的一切



——写给陡岗镇小五(3)班孩子们的第一封信



五(3)班的小朋友们:
你们好!
上个星期五,何校长和雷老师把你们这学期写的头两篇作文带给我看,我为你们的进步感到高兴。
我想,如果你们的爸爸妈妈知道了,也会很高兴的。
程思娟、陶佳俊、钟思俞、徐鹏这四位同学的作文写得挺棒的,我给他们全评了100分。
王志诚同学的作文写得也很认真,我给他评了90分。我很喜欢王志诚同学。
杨林长青和何姗同学的作文我也仔细看了,分别评了85和80分。他们的爸爸妈妈在本校工作,肯定会更重视孩子的学习的。
为什么要认真学习写作文,写作文的重要意义这些道理我就不写了,雷老师会告诉你们的。
这一次我只提醒同学们一个具体问题:好好复习1-4年级的生字词,雷老师再上新课时,咱们一定把课文中的生字字形记牢,词义弄清,会组词造句,慢慢减少作文中的错别字。
请下列同学注意啦!
管老师帮你“捉虫”。(字下有黑点的,都是咱们同学不会写,写错过的)

静:陡岗
棉花
洗碗
捣蛋

祥:迎接
屏幕
名列前茅
罗奇兵:修路

萱:知道
展示

泳:温泉
高佳宝:嘴巴
经常
我们湾上

珊:性格开朗
任何
朱旭辉:“在”/“再”不分
“的”/“得”不分
开朗
吃饭
矛盾

聪:捉蛐蛐
杨克彪:缺点
名字
春暖花开

超:小轿车
装饰
朱文君:名字
肠胃炎

梅:“的”/“得”不分
张天培:克服
抢球
以上是举例,余下的“虫子”同学们自己来捉吧。
下次我再到班上来时,请雷老师和班上的同学们告诉:
——五(3)哪些同学在悄悄复习1-4年级《语文》课本上的生字词?
——五(3)班哪些同学朗读课文最棒?
——五(3)班哪些同学字儿写好了,有进步了?
——五(3)班哪些同学认真看完了我送给你们的报纸?
——五(3)班哪些同学读的课外书最多?
——五(3)班哪些同学开始学着写日记了?
——咱们班是不是每位同学都有一本《新华字典》了,会查吗?
再给同学们提示几个写作题材,乐意写的同学可以在日记本上试着写一写:
——咱们学校围墙内侧新画了一批画,写上了一些字,这是学校的“文化墙”。你觉得这些画画得怎样?文字内容对你们有用吗?看不看得懂?
——咱们学校教学楼楼道和教室新添了一些喷绘的标语牌,你看过吗?哪些标语的文字你觉得好?有你觉得不好的吗?
——管老师送给你们每人四五张学习用的报纸,你看完后觉得哪几篇对你启发最大,觉得最有意思?
——你们注意到没有?咱们学校这学期新来了三位城里的老师,是哪三位?你们认识吗?和他们讲过话吗?他们和咱们本校的老师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
——管老师很想知道在你家里,你住的那个房间是什么样子的?写一写,看我读了后能不能有“身临之境”的感觉?
——咱们班有些同学中午不回家吃饭,在学校午餐,在学校休息,请以《中午》为题,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咱们班有不少同学是坐“麻木”车上下学的,提醒你们坐车要注意安全啊。我很想知道你们“麻木”车接送你们时的情形,写一写吧。
——咱们班一大半同学的父母在省外打工,由爷爷、奶奶、大伯、姐姐照料你们的生活。我很想了解你们的爷爷、奶奶,能不能也写一写呢?你和爷爷、奶奶聊天时,问过他们小时候的情况吗?
——咱们班同学住得很分散,只有住在么湾村的同学有七位。你们么湾的这七位回家后在一起玩吗?可不可以写写你们小伙伴之间的故事呢?
——爸爸妈妈在外打工,是不是有时打电话回家问问你的学习情况呢?你是怎样说的呢?认识管老师后,你们怎样向父母介绍管老师呢?(教室后面的黑板上有我的手机号码,你们可以将号码告诉父母,我很想知道在外打工的乡亲们的生活情况。)
——上学期在外校读书,这学期转学来的几位同学,你们喜欢陡岗镇小吗?为什么?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代问你们的爷爷奶奶和亲人们好!
雷老师工作挺辛苦的,你们要好好学习,免得老师多操心。
再过10天左右,我再到班上来。
10#
发表于 2011-1-8 11:19:05 | 只看该作者
进步非常明显,但若干细节要十分留意



              ——2010年9月28日在陡岗中心小学帮6(3)班雷琼老师批改一次《作文》留札
                                 
                                      孝南区教学研究室小语教研员管季超

■李露同学:
①全文共有13个“我”字。有一些是可以省去的。
省略的办法是“承前”或“蒙后”。
②汉字书写的美观易认问题。
“易认”已经做到,“美观”作了数字的示范。

■池琳琳同学:
①琳琳的字写得易认,也比较好看。有几处标点符号忘了单占一格。
②数一数,全文有31个“我”字,有近一半也是可以去掉的。
③琳琳的文章写得比较长,但后半部分忘了分段。
帮她分了几段,使文意显豁。

■程琦同学:
①全文共17个“我“字。省去一半,不碍文意,反而顺畅许多。
②首段是一长句:“我是一只飞向世界各地,走向成功而自游自在,无忧无虑的一只快乐的小鸟。”
为他改为:“我是一只快乐的小鸟,自由自在地飞向世界各地。”

■周萱同学:
①全文共17个“我”字,帮着删掉一半。
②有三个常用字写错,旁批提醒“查字典、辩字形”。2500个常用汉字字形的准确记忆,对作文教学极为必要!

■程丽同学:
①全文共22个“我”字。
②分段太粗,可以再细一些,使文意显豁,添视觉美感。

■朱文君同学:
①以“却”、“多”、“暑”三字为例,在该生《作文》本上示范如何在写“对”之后写“好看”。
“却”字:左边可抬上一些,末笔一竖使其伸长,舒展了,才大方。
“多”字:夕之上下相叠,要使其如大人背小孩,勿使滑落。
“暑”字:上边的“曰”字扁方,稍占位少些,下边的“者”字,稍占位多些,中间的一横,使其舒展。

■王欢同学:
①全文有“我”字共27个,差不多一句一个“我”。帮他省去整一半。
②仍如前几位同学一样,分段太粗,不易快读悦读。
作文教学指导,当然有比这类问题更大,更重要的。但若干这样微观的“技术性细节”得不到解决,则“大”就也无从下手。

■陈梅同学:
①句子都比较通畅,字也写得工整大方。
②好多地方忘了加标点符号,即或有,也忘了单占格。提醒了一下。

■杨思琪同学:
①文中有一段采用拟人的表达方法写大自然,饶有趣味,夸赞了一下。
②思琪的字工整好认,但全部挤压在格子下半部分。建议“将字放格中”,有些笔画可直接“天花板”。
③思琪的文章中“我”字不像前几位同学那么多,看起来轻松许多。

■舒文娟同学:
字写得工整易认。“我”字出现了17次。

■舒天香同学:
①天香的字写得好看。但也如前边一位同学一样,字格的上2/5未用,也提醒她“字居格中,某些笔划可上接‘天花板’”。
②天香把“太阳公公”的“公”字上面两片儿瓦连起来了。为其示范,“将两片儿瓦分开,字就舒展大方了。”

■李克逸同学:
①“游泳”之“游”右半错写,订正提醒。
②全文约300字,有19个“我”字。

■池翔同学:
①全文共约300字,18个“我”字。
②整篇文章未分段,帮他分了一下段,旁批分段的好处,老师为他如此分段的理由。在《作文》本上留下约100字批语。用”//”符号将文章切分为:
想到镇上玩,向奶奶打招呼→在万佳新城玩→回家后帮做家务。共3大段。其实第三大段还可再分。

■钟园同学:
钟园的文章写得不错!
叙述生活故事绘声绘色,有细节,有生动的对话。字也写得好认。
文章写得比较长,约600字。
但忘了分段,连成“一块粑”。
看起来,“教会学生学会分段的方法,养成作文要分段的习惯”,并不仅仅只是个小的“技术性问题”。
“技术”问题的完美解决,会带来其它方面问题的解决。

■胡雅兰同学:
①提醒小兰同学:整篇文章写完后,回头复看一遍,自己订正错字,补上漏字。
②末段作了修改。

■田波同学:
①全文约350字,有32个“我”或“我们”。
②小波用圆珠笔写字。圆珠笔太滑,所以每一笔划得起讫部分都细若游丝,字形美观度受损。
我想起自己有两件圆珠笔书法藏品,是书法界朋友南京王惠松先生和江苏书画院王刚先生写的,非常耐看,起讫部分都是重按。
小学生则不然,用圆珠笔很难把字写好看。圆珠笔太滑。!

■徐博同学:
①“猴子”之“猴”写错,予订正,并顺带讲何谓“形声字”。
②文短,只约不到100字。

■李金龙同学:
①“狮子”之“狮”字写错,帮订正。
看起来,关于“形声字”的汉字构成规律,越早进入语文课本越好!
我的建议是,小学二年级、初中一年级、高中一年级各设三次关于“形声字”的构成知识。
此时手边无教材,忘记现行教材是如何安排的。
“形声字”是汉字的最大类。

■徐鹏同学:
①文章写得挺有趣!
譬如说,他将蚂蚁国的军师拟名为“诸葛蚁”。蚂蚁国国王“御驾亲征”。
②徐鹏同学文中有两个字不会写,用拼音代之。提醒他:“暂代可以,最好去查字典”。
去年9月份到这个班时,曾经向同学们建议配字典,似未完全落实。

■程丽娟同学:
①文章写得蛮好!语言流畅生动!
②“烦恼”之“恼”误为“脑”。

■程润杰同学:
①全篇分段比较细,每段均以“如果我是一棵树”开头,颇像一首散文诗。
②“够”字右半部分的“多”字差不多写成了左右结构,连写4遍予以示范。

■李冰同学:
①李冰同学将“山”字的三竖都写得一样高,为其示范:中竖须高出左边两竖才好看。随手画写了甲骨文中象形的山字。
②李冰同学把“小溪”的“溪”字右半的上半部分写得大,下半之“大”字缩为一团。为其示范。

■钟奇同学:
①该同学常用字错了好几处。
“陌生”之“陌”;“生态”之“态”;“尾气”之“气”;“只有”之“只”。均予订正。
②文章太短,只有百余字。

■吴琼同学:
文好字美。
帮她订正了几处错字。

■王伦同学:
①王伦的名字好记。
去年9月份到班时,曾在一个周末背记该班学生姓名,“王伦”一下子就记住了。
②“世界”之“界”字 写错。
“界”也是形声字。

■钟思玉同学:
“陪同”之“陪”,“丢掉”之“丢”写错!

■郭莎同学:
将字均写在字格的左下1/5处,个别字细如芝麻,猛一看挺整齐,想看清很费眼力。为其示范数字。

■张飞越同学:
文章短,只有约120字。
留批语鼓励之。

■高飞雨同学:
①文题挺好!《春之交响曲》。
②飞雨的字很整齐,但全写在字格的下1/2处,太小,太不易认。

■罗奇兵同学:
末一句挺有趣。
“人们把我(流水)用机器抽到田里去哺乳庄稼”。
此处的“哺乳”,假如写到诗中,或许可以一用。
改:“人们把我用抽水机抽到田里浇灌庄稼”。

■程浪同学:
①订正几个错字。
②字写得不美观的原因分析:行笔方法不对,是短粗的碎笔,缺少点画间的呼应。为之示范数字。

■田静同学:
识字教学要落实,常用字教学要到位。
“山”字中竖。

■陈超、钟震同学:

文句通畅,好!

■田祥同学:

全文无一错字、病句,好!

■钟义同学:
钟同学暑期帮家里晒谷。写得比较生动。
“踢谷”,即让稻谷翻晒。
勤于做事的孩子,会很懂事,也会很聪明。

■朱旭辉同学:
①全文约300字,有16个“我”字。
帮他去掉了几个。
②改文题《龙虾》为《钓龙虾》,动宾结构,提示事件。

■张思仪同学:
①为思仪同学细改了一个自然段。
原文为:“我们各自回了,我就回家再做暑假作业,我就做了几张觉得很累,我就休息了几分钟。”
改文为:“大伙自自回家。
我也回了家,继续做暑假作业。
做了几张,觉得有点儿累,就又歇了一会儿。”
②提示思仪:写完文章,最好自己默读一下。读得不顺的地方,就可以考虑是否得改改。

■杨克彪同学:
①克彪也把“游”字右半写错。
②克彪写的是《游董永公园》。
因当时克彪游园时,受时间限制,实为匆匆一瞥,加之许多事物不知如何称其名,所以文章写不细,写不长。“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才可能写好公园、动物园。
我建议他:“先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内容”。

■王志诚同学:
①改文题《龙虾》为《捉龙虾》。
文中故事,确乎是手“捉”,掏虾洞擒之,不是“钓”。
②和前边不少同学一样,志诚在“的、地、得”三个字的准确用法上拿不准。
③志诚大概是捉龙虾的老手,文章颇为生动细致。
可惜,他也忘了分段!

■高宇同学:
①高宇写的题材是《帮妈妈做家务》。
也许是生活体验不细腻,所以文章缺少生动细节,字数也比志诚少得多。
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是保证作文有米可炊的重要一环。

■张天培同学:
文句比较通畅。
不少字的笔划缺少呼应,呈断裂状,不好看。
为其示范数字:
“看”字:首笔虽为斜撇,但不能与下横相接,
“我”字:亦如此。
“森”字:不是完全的三等份,而是如二人共举一人的杂技节目。撇捺也不是简单的斜线,有伸缩顾盼。


高峰同学:
高峰写的《钓龙虾》,颇多趣味。
可惜也忘了将段分细些。



    看至高峰的作文,全班学生文章已改完。
    去年,我用整整一天的时间,看完了陡岗镇小全校学生的《语文》作业本和《作文》本。
那时,很是忧心。
    许多学生到了五六年级,作文还刚处于“发蒙”状态。好的文章实在不多!
    编那期《雏鹰》校刊时,凑不齐一期的文字量。
    今天看了6(3)班的学生《作文》,感觉进步辐度挺大!
    仅今天看到了这一个班的一次作文,就很发现了几篇好文章。
    看起来,语文组朋友们重视了作文教学这方面。积一年之努力,见明显之成效!
    可嘉!可赞!!







                      完善细节,提升习作教学品质(之一)
                   ———2009年9月29日上午写给陡岗学区中心小学6(3)班雷琼老师的信


雷老师:
    从去年9月上旬开始,我和区实小、陡岗中心小学的同仁们在“8+8”框架下开始了紧密合作。
    区实小的领导和老师们是诚心诚意在帮助农村学校的同行改进教学,陡岗中心小学的老师们也都很敬业,两校的合作是非常务实和真诚的。
梅校长、何校长对我很尊重、也很照顾。在这一年的合作中,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好的工作作风,心情是愉快的。
    我乐于在两校交流中做一些“敲边鼓”的工作。
    去年我室分派任务时,说是“教研员驻校一年,一年一换”。大概是领导说过的话太多,他自己也记不住。今年都没有换。
    我和两校朋友们合作非常亲密,当然是希望不要换。
    认真完成好三年的“8+8”任务,又能和两校同仁成为朋友,正乐得高兴不换。

    昨天帮你改作文,有两点感受挺深:
    ①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假如认真批改一次《作文》本,所耗费的时间至少整整半天,改细一点,改慢一点,得一整天!工作量是不少的。
    我昨天从早上到校一直改到12:00,中午没有休息,下午又改了两节课。
    我改得并不细,只揪住自己设定的几个写作“技术”细节在批改。
    如果你有时间,可以把《作文》本收上来,再复核一下。我漏改的地方,再补一补。

    ②咱们6(3)班的学生的整体习作水平,较之一年前,进步非常明显!!
    你天天和这个班的学生在一起,也许并没有我这样的感觉,我在隔了较长一段时间后再看孩子们的作文,很明确地感觉到:孩子们的习作水平,整体上进步明显。就像小孩长个子,一下子“冲”起来了。
    这是可喜可贺的!
    你在这一年里,一定花了不少工夫!
    咱们这个班孩子们在习作中存在的问题,也很明显。我在《批改作文札记》一文中已逐一记录下来。

    接下来,我想围绕“如何完善细节,进一步提升习作教学品质”这个核心意思,粗略地谈一些自己的想法,供你参考。
    “品质”是一个表达境界的词汇。
我帮你找的学生习作中的问题,着眼于细节,提醒你的都是“技术”层面的小问题,但我对你们青年教师的期望值很高。所以选择用“品质”这样一个词。
    语文特级教师肖家芸读及“教学品质”问题时说,教学品质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学科味,即学科特色;二是效率值,诸如传输的知识密度,落实的训练强度,达成的目标广度,应试的分数高度等,即教学效率的GDP值。三是品位感,即教(师)与学(生)共处的一种生命状态与精神境界,包括氛围、关系(情态)、方式、节奏、感受等。
    我认同肖先生的观点。
    昨天在批改学生心习作时,有一种思考:习作教学的改进,当然得特别留意大问题、大方向,但假如若于“技术”层面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习作教学的“品质”就上不去。基本“技术”尚且不完善,遑论“创新”?!
    昨天下午第三节我到班上给学生做作文评讲时,帮孩子们梳理了一下目前咱们班学生在“写作技术细节”上的6个共性问题:
——“我”字太多怎么办?
    以第一人称讲生活故事,“我”字少不了。
    就像幼儿园小朋友画画,老爱在右上角上画一个太阳一样,小学生作文一句话一个“我”很普遍,不奇怪!
    这个问题是个“小”问题,但差不多全班人人如此,就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
    可以考虑在阅读教学中渗透,让学生看看名家成人的文章,是如何采用“承前”或“蒙后”省略的办法,让文章中“我”字减下来的。

——学生写作文不会分段怎么办?
    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分不开。
    阅读课上我们会让孩子们分段,说段落大意。这件工作经常做。
    但在习作中这样教的效益没有得到体现,证明我们的阅读教学在这点上也没有完全到位。

——字写对了,但写得不好看,怎么办?
    我在一部分学生的本子上示范了一下,你也可以这样做。
    我这个年龄的老师和你们这一辈的老师,大部分人字都写得不好。比不上接受传统教育的老先生们。
    《教师之友网》上是有一个专门栏目推广汉字书写教育的。有我武汉一位青年教师朋友许多原创文章,你可以抽空瞄下。
    第二次提醒,要训练学生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有些学生某些常用字一时想不起来,明知写错了,也临时凑几笔。在评讲时,讲到此处,他们笑起来。

——自由命题作文时,怎样选择写作题材?
    昨天的评讲上,我给了孩子们一点建议。

——自由命题时,怎样把文题拟得有新意,吸引人?
    限于时间,昨天我来不及回头把全班学生的作文题目录下来。假如录到一张纸上,在昨天评讲作文时,我肯定会单独列为一个问题讲讲的。

    我相信,上述若干“小”问题引起你和孩子们的注意,重视起来,想办法了,作文教学的品质还会继续提升。
    这封信是(之一)
    下回接着谈,是(之二),可能谈些“大”点的问题了。

祝工作顺利,学习进步。



管季超 2009年9月29日





又及:
    孩子们习作大有进步!
    应该鼓励一下!
    你可以挑几篇特别好的,将原稿托高雄带我。我来附评打印,上传到《教师之友网》“习作评点”栏目中。
    你看到后可以下载张贴在教室黑板报上!








与6(3)班班委会同学商量



如何配合老师上好《课外读物阅读指导课》。




——课外阅读很必要,很重要。
    有了这个课,咱们要配合老师的教学工作,把它上好。

——你们帮忙想一想,下列问题如何解决好?
①领取图书/挑选图书。
②图书交换。
③怎样营造一种类似于在北京图书馆看书那样的一种安静的氛围?
④是不是可以带上字典到阅览室?
可不可以专备一个笔记本,抄录一点东西?
有了读书的感受,可不可以写点《读书笔记》?
能不能在开班会时,大家讲讲读书感受?
⑤图书的日常保管,阅后归位。
⑥这些书是区实小的朋友送来的,能不能把咱们的《读书笔记》整理一下,拟几份让友好学校的老师和同学看看?
一节课只有40分钟,稍稍有点干扰,时间就损失了,多可惜呀。
咱们都来想办法,把这个课上好!

   市直玉泉小学很早就开了这一门课。原来是沈副校长上,现在是姜副校长上。上好这个课,可并不容易。
   管老师小时候,没上过这样的课,挺羡慕你们的。

   把心沉浸到阅读中是多么幸福的事呵!!  

本主题由 管季超0712 于 2010-9-30 09:57 置顶
9#
发表于 2011-1-8 11:18:00 | 只看该作者
文/管季超(孝南区教研室语文教研员)



705班音乐课听课札记




——该班学生总数44人,今日均着校服。
——涂俊丽老师课前命学生到校长办公室取电子琴,课堂上使用。
——该班44名学生无一人将《音乐》课本摆放课桌。经询问邻近四位同学均答曰:“没发!”(事后询问,因课本循环使用,确实至今未发至学生手中)
——涂老师在开课后的前10分钟时间,一直在带领学生进行节奏练习和简谱视唱练习。
看得出来,涂老师力图让这节公开展示的音乐课显得“专业”。
——因为学生没有配发课本,涂老师只得自己想办法,将曲谱抄在小黑板上,学生抬头即见,倒也不失为一种办法。(但,忘了写歌名,拍号,感情提示语)
——或许是涂老师平日上课并不常用电子琴,琴法显然是生疏的,错音漏音处甚多,节奏亦时快时慢,有“变通”。幸好都及时发觉,即予“订正”了。
也许,不需要我再来作任何提醒,涂老师都会挤时间练琴琴。毕竟,假如老师必须双眼紧盯琴谱/琴键,无暇旁顾学生的课堂活动的话,这样的音乐课上得会挺累的。
——涂老师今天教唱的这首歌曲的曲谱我和陪同听课的湘雯老师都非常熟悉,但都一时想不起歌名。涂老师在不间断教学生唱曲谱半个多小时之后,仍未告诉学生歌曲名称。
我走到涂老师身后看她琴架上的课本,才记起:这是一首丹麦民歌,有中文译配的歌词。
快下课时,涂老师终于说出了歌曲名称《丰收之歌》,但仍未对是哪国民歌作一交代,也始终未出示歌词。
猜想是想等唱熟歌谱,再来接触歌词,“合成”完成吧?
——也许是涂老师只采用“我弹你唱”“师唱生随”这一种(!)教学方式来消耗这一节课的时间吧?虽然教学里不同方位坐着代忠、管季超、陈湘雯、李海英四位老师,但到后半节课,靠教室后部的部分学生,已散了神儿,开始悄悄地讲小话或逗玩。
——下课之后,我向陈湘雯老师提出一个明确的建议:挤出一个完整的时间,系统地向涂老师介绍实中音乐课的常用教学方法,督导涂老师作电子琴的琴法练习,让涂教师跟班听一段时间音乐课。
陈老师和涂老师愉快地接受了这个善意的建议。
——评课研讨安排在代忠同志办公室,我将以上《札记》温和地作了解释,希望她不要太心急,但要想办法再在专业技术/专业知识上再补些课。

卧龙中学的教学视导(之二)


文/管季超(孝南区教研室语文教研员)



701班美术课听课札记



——这节课的执教者熊瑛老师在若干次艺教教研活动中早已熟识,但听她的课,今天还是第一次。
——701班在后教学楼的一楼。熊老师为这节课精心制作了课件,所以她带着学生到四楼电教室来上课。
——熊老师今天上的是湘教版本册第二课《我的故事》。
湘教版的几位主要编者我在98年——2003年间担任湖北美术出版社《小画家》月刊特约编辑时,都打过交道,知道一些这套教材的编写过程,对这套教材的编写特点较为熟悉。
我个人比较倾向于我区采用这套教材。虽然从来都没有给过“教研员”使用教材版本的“学术建议权”,都是某些高层人士“钦定”。
——《我的故事》一课介绍了连环卡通画创作的基本方法。教材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也很有逻辑性。
小熊老师显然想尽力“忠实”于教材,按照一种非常“理性”、有条理的方法来安排教学程序。
这样的“教路”设计,能保证教学程序以一种非常便利于“讲解”的方式来展开,层层剥笋,波澜不惊。
我在随堂作此札记时所想到是,等到课后研讨时,我将要求与会者共同探寻一下:能否有其他的“教学变式”,让这节课更有一种内在的吸引力,一种更能引发学生求知欲、参与感的呈现方式?
——这册湘版教材只有8课。虽然,教材中的“课”,是一个主题的“课题”,需要执教者再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切分为2-3节课时去施教。我想在课后让小熊老师谈一谈:你将第2课《我的故事》切分为了几课时?这几个课时分别完成什么“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程序”,可以达成相同的“教学目标”。但其中必有某一种,是适合校情班情的、能最大限度调动起学生参与热情的一种最优的“教路”。
我们在备课,作课前设计时,需要费点脑筋,把这种“教路”找到。
——熊老师显然非常重视这节有“外宾”观课的课的“课前准备”,课件制作一定投放了不少精力,非常精美。
但假如我是一名学生,不会对制作精美的课件叹为观止。如果咱们班的老师在讲授中能用粉笔在黑板上随手一勾,立马出现一个有趣的卡通形象或由学生口述某个动作情节,老师能用卡通画的表现手法几十秒钟、二三分钟即兴创作一幅作品,一定(!)会引发“啊!呵!”的惊叹,从而对卡通画创作跃跃欲试。
有时候,多媒体在提供教学之便时,也挤压了咱们老师“露上一手绝活儿”的“炫技”空间。
您说这是利呢?还是弊?
我是主张美术教师要勤动笔画,练成几手“绝活儿”,常在学生面前“炫”上一“炫”的。
小熊老师如果接受了我的这个观点,不妨悄悄练练习,试着“炫”一下,肯定酷毙了!一下子把学生“镇”住了,对学科老师会由敬佩而生追慕。
——教材上的某些内容,学生是可以自己看、乃至全看懂的。咱们要在45分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始终在有一定“难度”的任务面前摩拳擦掌,就可以借鉴信息技术课常用的“任务驱动”的方法。
小熊老师这节课,作了点儿这种尝试,挺好的!
——小熊老师的教学语言似乎不存在什么问题:普通话语音准确,语言流畅、清晰,语调语气还很亲切!
细一究,都发现仍有问题!
“问题”在哪儿?
语速太“匀”,如播放慢板的留声机曲子;语调太“平”,如老尼念经,慢慢悠悠。久之,学生不打瞌睡才怪!
我将上面这个自然段给小熊老师看时,她也笑了。说:“管老师,您说得合乎事实。看来,我得有意识地作些调整了”。
——相信再下次到卧中听课时,涂老师、熊老师都会有新的进步。如果她们需要我从专业角度给些帮助,我会尽力而为。
8#
发表于 2011-1-8 11:15:26 | 只看该作者
★《将阅读方法的指导与写作方法的指导勾连起来》
    ●课例:毛陈镇小6(4)班邱明惠老师执教的P98短文配图(阅读课型)
    ●现场研讨:老师在精细指导阅读方法之后,点了三名女生以《我们的校园》为题口头作文,我很认同在阅读教学中自然地融入习作指导的做法。
    以我个人的体会,凡是善写的人,常常也是善读和爱读的人。读写的结合,是一种最有效益的结合。它会使“如何读”和“如何写”都一下子变得“有抓手”,不空泛,特别有“任务驱动感”了。

    ★《音乐教学也有一个“分解难点、突破难点”的问题》
    ●课例:毛陈镇小谈彩玲老师执教音乐课《踏雪寻梅》
    ●现场研讨:彩玲老师这节课的“课路”是非常清晰的:发声练习→节奏练习(片断)→整条节奏练习→按节奏读歌词→描述歌词意境→放范唱带→教唱并相机提示“顿音”、“渐强、渐弱”歌唱技巧→分解难点,重点练习其中一节乐句→学生合乐再唱→配器演唱→结课。
    印象最深的是彩玲老师将歌曲演唱的难点作了巧妙的分解,整节课生动流畅,老师的教学没有“陡坎”,学生的学唱热情始终饱满投入。
    这样的教法选择是非常适宜的,是教师常规教学的能力达到一定成熟度的印证。

    ★《使用手号是一种好方法》
    ●课例:车站街范淌小学二年级音乐课
    ●现场研讨:湖北版小学音乐教材中介绍了用“手号”来提示音阶的教/学方法,许多老师(主要是兼职音乐教师)自己不会用,当然也就不能自如地运用于音乐教学中。
    从现场观课来看,老师本人已能熟练地使用“手号”,已进行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训练,部分学生也能自如地“打出”和“判断”手号,整节课因此而变得饶有趣味,课堂里洋溢着一种愉悦的情绪氛围。

    ★《好的教学方法可以移植》
    ●课例:车站街范淌小学三年级美术课(省编美术教材第五册)
    ●现场研讨:在这节课中,老师采用将分别装有红、黄、蓝三原色的液体相混之后“变出”间色的教学方法。每一种新的颜色“变”出来,都引得学生一阵小声的“啧啧声”,教学效果挺好。
    就我所知,武汉乔口区哈汉芳老师早几年在中南六省美术教育协作交流会使用过这种方法,在省室举行的教研会期间,哈老师给我详细描述过当时赛课的情形。
    可见,好的教学方法有可能被迅速传播开来,为更多的老师“移植”。

    ★《反复记号可以这么理解》
    ●课例:车站中心小学黄少波老师执教5(2)班音乐
    ●现场研讨:黄老师是一位音乐素养挺不错的音乐老师。在教到“反复记号”时,他随手在黑板上画了3个小方块,用形象化的方式提示学生:“反复记号可以这么理解,这么记”。
    我对这种特别“图式化”的方法会心一笑。呵,学科之间教法是可以“互借”的。

    ★《合作完成一幅剪贴画》
    ●课例:车站中心小学刘芹老师执教5(2)班美术课
    ●现场研讨:在演示了剪刻方法之后,刘芹老师要求学生四人为一组合作完成一幅彩色剪贴画,教学效果不错。
    40分钟的教学时间有限,让学生合作完成,能保证学生当堂看到学习效果,增强美术学习的自信心。挺好!

    ★《老师的教学常常会在自己能力的“最长处”放出光彩》
    ●课例:毛陈镇中胡开志执教初二(四)班美术
    ●研讨:
    在临摹过程中,他有意识地将原作作了些微的变动,画题也随之改为《盼归》。
    布置的作业是参照课本上的范图,以半临摹、半创作的方式来完成一件国画小品。
    我对这节课作了肯定,也由此想到一个问题:不管是语文还是音乐、美术,执教教师总是有最大的可能性在他个人能力的“最长处”获得作为“教者”的自信,也最有可能放出光彩来。
   

    ★《音乐想象与唱谱配词》
    ●课例:实小孙执教音乐课
    ●亮点回放:孙老师这节音乐合唱课有两个亮点。一次出现在钢琴演奏之后的启发学生进行“音乐想象”;第二次出现在课的后半部分“为曲配词”的环节。
    这是一节设计精巧、颇有新意的好课。


    ★《我们听到的某一课无非也只是一个“切片”》
    ●课例:听刘红梅老师执教《草原》一课
    ●课后研讨:1、因为时间较为宽裕,课后就若干教学细节问题与执教老师进行了比较充分的研讨。计有:几处提问的再商榷、一处重点句子的“挖掘”深度、板书似应再工整些,老师的走动不必太频繁等。再举出文中“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这一段来例证:汉语句式均齐中又有变化,形成特有的音乐之美。建议老师多指导学生朗读,以强化语感,积累语言。
    2、也因为时间宽裕,一并讨论了“教研员来教学现场听课,可能会有哪些功能?”的问题。计有:教学管理功能、教研科研功能、激励发展功能、教学诊断功能、沟通协调功能、评估考核功能等数种。
7#
发表于 2008-10-3 06:34:06 | 只看该作者
服务坛友
6#
发表于 2008-9-25 17:19:57 | 只看该作者
李希贵:听课三题
 


追求课堂的成功还是关注学生的成功?

那是一节初中的语文公开课,老师讲的是柳宗元的名篇《小石潭记》。


课上得很有些技巧,导入新课就颇有些出彩,课文的范读又是授课教师的“拿手好戏”,所以,课堂气氛很快就活起来了,一堂成功的示范课,呼之欲出。


到第四个教学环节,是要求学生背诵课文。不知是教师对时间的估计有误,还是有意要显示一下学生的实力,老师只给了学生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就开始检查全文背诵。恰恰问题就出在这里,学生没有充分地准备,一个个噤若寒蝉,不敢正眼面对教师的眼睛。


事实上,对这样一些初中孩子来说,《小石潭记》的文字,的确有些佶屈聱牙。


沉默


沉默了大概有两分钟的时间。要知道,对一堂公开课来说,两分钟的沉默,该是很长的时间了,尽管授课的是一位很有经验的教师,但也按捺不住了。老师那期待的眼神已变成乞求的目光,在那几个“顶梁柱子”的学生中间跳来跳去。终于,靠窗户坐的那个小宋有些犹豫地举起了手,老师兴奋得眼里冒花,这不禁使我想起了“捞到救命稻草”那句俗语。


尽管小宋的背诵并不流利,中间也出了好多错误,但老师并不想去纠正,而是用了比平时的表扬高出许多的腔调和许多过头的词汇,把小宋夸得有些不自在,脸涨得红红的。

这时候,教师的另一边站出了一个小刘,他要求接下来背诵《小石潭记》全文。老师似乎还没有完全从表扬小宋的状态中转过神来,就点头同意了。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小刘的背诵像是流水一样,到底是早有准备,还是现场发挥,谁也说不清。


这大大出乎老师的意料,如果说前面表扬小宋是出于救急的感谢,那现在,他的表扬实际上是情不自禁了,他脱口而出的说:“你背诵的实在是太好了,早知道这样,我应该第一个叫你起来回答!”


我发现,小宋一下子就蔫了下来。


事后,我才知道,授课教师是从听课教师的感受出发考虑教学环节的安排的。他经常听课,他十分清楚,如果一个教学环节超过五分钟,听课者就会产生倦怠情绪,所以他不敢让学生单调的朗读持续太久的时间。于是,就有课堂上那个既在必然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尴尬。


这样的课,其实追求的是课堂的成功,而并非学生的成功。追求课堂的成功,而且是站在追求教师成功的基础之上的。课堂的结构是完整的,课堂的重点是突出的,课堂的脉络是清晰的,课堂的气氛是浓郁的,课堂的……可是如果我们偏偏就是不在乎学生的感受,不知道学生心里在想些什么,偏偏不去关注学生的成功,这些成功又有何用?


一位朋友曾经告诉我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北京的一所小学里,一位孩子因为要上老师的公开课,前一天,要妈妈给他把校服洗了,也熨了,希望在课堂上表现得精神一些。可是到第二天却接到通知,他和另外几个孩子被剔除出去,不能参加公开课。原因就是他们的学习基础相对比较差,教师怕影响了公开课的质量,把他们挡在了课堂之外。


公开课的成功建立在一些学生的懊丧之上,成功的背后演绎着许多不成功的故事,甚至是失败的情绪,这样的公开课到底有何意义?


切不可随意埋怨我们的老师,责任也许在我们一些管理者身上。随便看一下我们的一些课堂教学评价表吧,有关课堂本身的分量实在是太大了,从课堂教学的时间安排到各个环节的原则要求,从开头的戴帽到结尾的穿靴,样样俱全,可
是,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关注却往往被我们忽略了。


其实,课堂的结构可以不完整,但学生的人格发展要完整;课堂教学的脉络可以不够清晰,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在教师的脑海里应该清晰;课堂的气氛不一定要堂堂火爆,但一定要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喜欢你的课。立足于学生成功的课堂,教师就是当然的成功者,这样的课堂也理应是成功的课堂。


谁和谁“面对面”?

曾经两次在电视台的“面对面”节目做嘉宾,对比之下才知道主持人的水平远不在于伶牙俐齿,还有更加重要的内涵在里边。


有的主持人在现场观众面前,你几乎感觉不到她的存在,你完全可以全身心地与现场的观众交流、碰撞,观点的交锋、心灵的对话都显得十分自然,甚至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会被现场的观众所理解。当结束了“面对面”的时候,你
才明白过来,主持人穿针引线,铺路搭桥,推波助澜,在你不自觉间做了全部你不能做的事情,以至于使你与观众的“面对面”谈笑自若,一路顺风,意犹酣畅。


而有的主持人则恰好相反,她把你紧紧地绾在手上,需要你说什么、做什么,心里早就编好了脚本,甚至连观众问你什么、你与观众说些什么,她都已经烂熟于胸,在这样的演播室里,其实隐含着两个“面对面”,一个是她和你的“面对面”,另一个则是她与现场观众的“面对面”,是不允许你直接地与观众“面对面”,她把两个“面对面”得来的东西搭配在一起,就比较容易得到她希望得到的东西。一旦脱离了她预设的轨道,节目便被人为地打住,再由她向你和观众们“说戏”。这样的主持人其实是把你当工具,节目得出的是“主题先行”的东西,你万万不可太认真了才是。


为什么会这样?我曾经问过一些编辑、记者朋友也包括老牌的“电视人”,都没有得到我满意的回答。倒是现场的一位观众气愤之下说的一句话叫我一直放在心上:今天的节目到底是谁与谁“面对面”?


是呀,到底是谁与谁“面对面”?在这里,很显然主持人不仅没有成就“面对面”,而且已经成为嘉宾与现场观众“面对面”的壁垒。


我们不能过多地责怪这样一些主持人,因为这是一种世俗的文化使然。想一想我们的校园里、课堂里,上演着多少这样的“面对面”?


曾经听过一节初中的生物课,老师讲的是“植物种子的萌发”,其中有一个“学生探究”的课题是“大豆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课题中要求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连续进行为期一周的定时观察和对照实验,并且每天把种子萌发的情况记录下来,最后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很明显,在这样一个探究活动中,学生应该直面实践,自我体验,甚至要不断地修正错误,调整实验方案。可是在课堂上一切都变了味,首先是老师并不希望学生去“冒险”,在上课之前,她已经在家里为学生把对照实验做完了, 而且把一个星期的统计数据全部汇总起来了。因为在她看来,尽管这是一个并不复杂的实验,可是,用她的话说就是“现在的学生太粗心,越是简单,他们越出问题”,早晚免不了老师费事,倒不如省去“不必要的麻烦”。第二就是“实验的周期太长,一个星期的时间,学生哪有这份耐心?”倒是老师有耐心,可是,这样的耐心能够对培养学生的耐心起多大的作用?教材明明是一个活生生的学生探究实验,可到了学生面前却只是老师提供的一张枯燥的“种子萌发记录表”了。


不自觉间,教师把自己挡在了学生和“植物种子的萌发”之间,成为学生和实验“面对面”的壁垒。


本来,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地方,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创设这样一种情境,铺设这样一条道路,让孩子们能够自主地探究、体验,知识应该让孩子自己去面对,能力应该让孩子自己去锻造。可是长期以来我们对孩子们放心不下,总是喜欢像那些并不高明的主持人那样,扮演着一个越俎代庖的角色,似乎要横隔在知识与学生之间,充当一位知识与学生的“经纪人”。做实验,总害怕实验失败,教师自己一遍遍地验证,把万无一失、不可能失败的东西摆到学生面前。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也完全有理由让学生自己面对失败,因为这是他将来生活的一部分,一个从未经历过失败的人,不能算是一个健全的人;在学校里他可以万无一失,可一旦踏上社会,谁能总让他万无一失?


学生应该直面知识,学生应该直面实践,学生更应该直面失败,只有这样,知识、实践包括失败才真正有可能成为他自己的人生财富。


让“讨论之球”在学生中传递

经常的,我们发现“教师——学生”之间的课堂讨论,当学生的回答与教师“口袋里的答案”不相符合的时候,这些回答常常会被忽略,或者说会被漠视。为什么不促进学生之间的讨论?“讨论之球”总是由教师抛出,由学生接住,然后再抛回到教师手上。为什么不尝试着让学生们抛来抛去,在学生之间传递?


这是我们已经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一种教学模式,这样的课很容易进行得热热闹闹,甚至很容易被认定为是以学生为中心。


曾经听过小学数学《可能性》的一节新授课,一开始教师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此时此刻,世界上所有的人在不同的地方做的同一件事是什么?”有三个学生相继回答的是“工作”、“学习”和“热爱”。显然,这是一组错误的答案,但作为教师应该清楚,这反映了大部分学生的思维水平,如何在这样一个思维水平上解决问题,才是教学的基本立足点。但教师没有这样做,而是在等着一个正确答案出台。果然,终于在第四个学生的回答中,教师等到了一个正确的回答:“呼吸。”老师立即给予了肯定,并不容置疑地转人下一个问题的讨论。


对教师来说,课堂讨论是着眼于解决问题,还是寻找正确答案?如果教师大多数时候以学生的正确答案为跳板,跳到下一个教学环节,并不去认真关注大部分学生背后隐藏的困惑和问题,那么这些困惑和问题是不会自动消除的。这种时候,我们有理由问一下老师,这个问题真的已经解决了吗?其他学生真的没有问题了吗?


当然,我们并非主张随时解决学生错误回答的讨论方式,那种只关注学生即时兴趣、即时问题的教学已经被证明是行不通的。但是我们又不能漠视在学生真实思维水平上所发生的问题,特别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如何让解决问题的基
石建立在学生本身思维水平的碰撞上。这里就有一个讨论方式的选择问题。如果我们还是站在传授知识的角度,一味地由教师为学生解答问题,讨论肯定会陷入教师中心的泥沼。日本学者佐藤学认为,在真正的课堂讨论中,“讨论之球”的特色不是“教师——学生1——教
师——学生2……”这样地进行,而是“教师——学生1——学生2——
学生3……教师……”,通过多站进行的。也就是说,教师引导学生开始讨论,一名学生提出讨论的线索,第二、第三名学生加人,只有当讨论陷人僵局或误入歧途时,教师才作一些引导性的介入或修正。这种教学
讨论的特征是,无论从教师角度看还是从学生角度看,彼此的发言是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具有内在联系的,学生们对问题的关注、思维的活跃,都是一般的课堂难以见到的。


我曾经把上面提到的《可能性》
教学的讨论中出现的各种答案在一些学生中做过模拟性解决,结果发现,当问题放在处于思维水平大致相当的学生同伴之间讨论的时候,我们会有许多出乎意料的收获。我是这样处理讨论的:


“好了,现在我们已经有了四个答案,‘工作’、‘学习’、‘热爱’和‘呼吸’,想一想,你同意哪一个或哪一些答案?”——这是学生在自己的心里传递“讨论之球”。

“请不要急于回答,先想出你不同意某一个答案的理由,然后和你旁边与你有不同意见的同学讨论。”——这是学生之间的两两传递。


为什么要学生们先想出自己的理由?因为想一个简单的答案并不难,孩子们心里常常有许多想当然的答案,但真的要他们问一个为什么的时候,却常常是令他们深思熟虑的时候,而且他们常常在这个过程中说服了自己,或者改变了自己。
与不同意见的同学讨论则不仅可以说服一个人改变自己的想法,还可以同时深化两个人的思维。


我相信,经过这样两个环节,通过“讨论之球”在学生之间的两两传递,大部分学生的问题都会得到解决,但,我们还是再把这个“讨论之球”在全班学生中间传递一次。请仍然持不同答案的学生互相传递“讨论之球”,尽管可能发生一些争执,但最后的收获却大都是会心的笑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尽可能少接球或者传球,但可通过“哨音”和“手势”导演着这场讨论。表面上看,这样一个本来可以一带而过的教学环节用去了不少宝贵的时间,甚至使原本设计好了的有些精彩的教学环节没有时间进行,但是,它却以一当十,让学生以此认识到了“可能性”的本质规律,起到了深化学生思维、落实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作用。


教学环节不在于数量上的丰富多彩,也不在于气氛上的热热闹闹,而在于实实在在地面向全体学生解决问题,让他们在传递“讨论之球”的过程中互相启发,互相分享,最终在自己真实的思维水平上丰富知识和提高能力.
5#
发表于 2008-9-25 16:32:28 | 只看该作者

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

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

王荣生
摘自:《语文学习》2005.6
  编者按:
  在语文课堂教学研究中,改变一味讲究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的标准,推进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是本列王荣生教授主持的“案例·课程内容建设”栏目这两年所致力的工作之一,这方面相关文章有《语文教学的内容与目标达成》(2004年第1期)、《语文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2004年第4期)、《对两个课例的评议》(2004年第4期)、《语文教师教学内容选择的现状调查及分析》(2005年第1期)等系列文章。另外王教授还在其他刊物发表了《合宜的教学内容是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5年第1期)、《探求课例的课程论意义──评郭初阳老师的<愚公移山>》(《教师之友》2005年第3期)、《在两个关联中反思、审议语文课堂教学》(《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5年第5期)等文章。本文是上述研究的小结性论述。
  
一、什么是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
  观课评教的角度,因各种不同的目的而有所不同。但语文教学观课评教的习俗角度,是教学方法,着眼于教师,着眼于怎么教,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技巧、教学艺术、教学风采,讲究的是上课如何精致、如何精彩,这在公开课、观摩课、评比课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研究,也被鼓励从教学方法上着力,讲究教学过程,探求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怎样的一堂课才算好课,许多教师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心中想的是怎么教的方法问题,先怎么教、再怎么教、后怎么教。随着新课程的推进,观课评教的角度上升到了教学理念,而理念的落实处,往往也被理解为教学方法,主张平等对话、体现探究学习等等,在许多教师和评课专家的心目中,似乎都仅仅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建构主义的引进,使我们观课评教的立足点,从教师的逐渐转移到了学生的,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在实践探作中,所提出的学生活动”“课堂气氛”“教学效果等等指标,很大程度上又被还原为教师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重要的,体现先进理念的教学方法应该被大力张扬。然而教学方法的努力,是为了更有效地实现教学内容,先进的理念首先关乎教学内容,首先要落实到教什么上。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是两个侧面,观课评教的角度既可以从先怎么教、再怎么教、后怎么教的角度去考察,也可以从先教什么、再教什么、后教什么的角度来审视,既可以侧重在教学方法,也可以侧重在教学内容。在目前的情况下,对语文教学来说,我们以为教学内容更为重要、更为关键。一堂语文课,如果教学内容有问题,或者只有在考试的试卷上才有用,那么教师的教学再精致、再精彩,课堂的气氛再热烈、再活跃,价值都极为有限。
  在评价一堂课的教学方法好不好之前,首先要考察它的教学内容对不对;在感受课堂教学的活跃气氛之后,更要关心学生是不是驻留了与教学内容相应的语文体验;我们还很有必要,关注语文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问题。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也就是审视、反思这堂课教师教了什么,进而探询、体察学生所驻留的学习经验,并考察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目标的关联及程度。
  二、怎样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
  (一)把握一堂好课的标准
  观课评教的最直接目的,是对一堂语文课做质的评价,以判断它是好课还是讲课。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我们提出一堂语文好课的最低标准、较低标准、较高标准和理想标准。
  最低标准
  教师知道自己在教什么
  1.教师对所教内容有自觉的意识。
  2.所教的是语文的内容。
  3.教学内容相对集中。
  按道理讲,一个教师上课,不会不知道自己在教什么,对所教的内容或多或少总该有些专业上的理据。但实际的情况并非如此。不知道教什么,是语文教师备课的最大困扰:不知道教了什么,是语文教师课后的普遍感受。从接触的大量课例看,我们的许多语文课,任课教师真的不知道自己在教什么,常常连教参这么规定”“考试这么出题这种极为勉强的理据都找不到、对不上。就看见师生在课堂里忙活,但往往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这在语文课是常有的现象,恐怕也是语文课所特有的现象。鉴于此,我们把教师对所教内容有自觉的意识这一看起来有些怪异的条目,列为语文课好课的最底线。
  有些语文课,老师在讲解、在运用多种资源,学生进行着多种活动,包括时不时地四人小组讨论,师与生的对话也频繁,教师似乎也知道自己在教什么,有时还能说出一些道道来。但稍一考察,就可断定其所教的内容与语文的关联不大,对学生的听说读写不发生实质性的影响。乱耕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这可以说是许多语文课的真实写照,不知道自己在教什么,往往就表现为一堂课充斥着大量的与语文关联不大甚至明显无关的东西。尽管对什么是语文什么不是自己的与别人的如何辨认由谁划分,这些都需要作进一步的讨论,在课例研究中也需要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但在原则上,所教的是语文的内容,应该是语文课好课的底线。
  教学内容少而精,本来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准则。但我们的语文课,一堂40分钟左右的课通常是十几、二三十个内容,上课东抓一下西摸一把,看起来什么都有了,其结果却是什么也没有教、什么也教不会。比如关于比喻,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教,一直到高三的高考复习班还在教,结果是学生仍然学不会。十二年语文课教不会一个比喻,只能有一种解释,那就是没教过──老师每次遇到比喻都要,但每次都是在同时要二三十个内容的情况下点一下、晃一眼,或者50秒,或者1分钟,其结果等于从来没有教!对阅读教学来说,40分钟左右教数十个内容,势必是对课文的肢解,如果一堂语文课有十几、二三十个内容在教学,那么大致就可以断定这个老师不知道自己在教什么。教学内容相对集中因而使学生学得相对透彻,也是语文课好课的底线之一。
  较低标准
  教学内容正确。
  4.教学内容与听说读写的常态一致。
  5.教学内容与学术界认识一致。
  首先要强调与常态的一致,即语文课所教的听说读写,其取向、其姿态、其方式,要与在生活、工作、学习中所需要的、所运用的一致起来。常态的对立面是变态,如果我们所教的语文只有在考试试卷上才体现它的用处,随语文考试的改进甚至连在考试试卷上也用不上了,那么就是变态的语文。比如阅读小说,看到第一句,喔唷开门见山,看到人物出场,喔唷肖像描写,然后分析从上写到下,从装饰写到面容等等,接着进入动作描写,又接着过渡到心理描写,最后通过……会现了……赞美了……”。除了语文课、除了语文教师的备课,没有人这样读小说,那么教学内容显然就变态了。教了一堆语文教师除了讲课、除了备课之外自己也从来不这样读、写、说话、聆听的语文,能说是一堂好课吗?是我们所希望的语文课吗?
  与学术界认识相一致,实际上就是与正确的专业知识相一致。应该说,目前的大多数语文教师都是高师院校中文系的毕业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如果问的话,多数教师也能正确地说出这些知识。比如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有区别,唐诗和宋词有区别,浪漫主义诗歌与现实主义诗歌有区别等等,对此多数老师是知道的。但在课堂教学中,从小学到高中,诗歌教学解题、作者介绍、背景介绍,然后是段意、主题、语言特色,老师知道的区别不见了,教学内容与一般文章也几乎没有多少差异,至多加一点音韵或意象的胡椒面。抒情散文的情景交融这人人都知道,小说的虚构这也人人都知道,议论文的关键是问题分析而不是观点的表态,这虽不是人人都知道但好些老师是明白的。那么,为什么要在黑板上列出某篇散文写了什么景而抽空了粘在景上的情?为什么把小说中的故事当成日常事件在评说?为什么议论文只讲这观点如何对如何好,只讲结论、本论、结论的格式
  与听说读写的常态一致,与学术界认识相一致,实质是要求教师反思、审议在语文教学界被通行语文知识,要求教师不断地进行专业知识的进修学习并体现为教学内容的除旧纳新。
  较高标准
  教学内容的现实化
  6.想教的内容与实际在教的内容一致。
  7.教的内容与学的内容趋向一致。
  根据我的观察和分析,语文教师在想教什么与实际在教什么之间,普遍地存在着阻隔、矛盾乃至对立、冲突。比如教师主观上想教学生如何感受和鉴赏抒情散文,但实际在教的东西是列出某篇散文写了什么景,浸透作者情感的被当成似乎人人能见着的客观之物。比如教师主观上想提高学生的小说鉴赏能力,但实际却是把小说中的故事当成日常事件在评说、甚至猜测。教师写教案常规上是有教学目标的,即想教什么,但在一堂课后,任课教师很少有人去验证自己想教的是否真的教了。在过去的观课评教中,想教什么与在课堂里实际在教什么这种考察几乎完全被忽略了,不同的观课者往往按照各自的想法发表各自的意见,往往要求(建议)任课教师体现他原本就没有想过要教的东西,而忘记了该堂课的使命本来就应该是有效地体现该教师原本想教的内容。
  想教什么与实际在教什么之间,在语文课常会出现距离;而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则会呈现种种更为复杂的情况。教是为了帮助学生学,最终也要落实到学生的学,教与学虽不是单纯的传递关系,但两者趋向一致,教师的教与学生所驻留的经验具有明显的关联性,对一堂好课无疑是基本的要求。但在过去的观课评教中,这也几乎完全忽略了。长期以来,尤其是在公开课,我们的观课评教没有把想教什么”“实际在教什么与学生实际在学什么勾联起来,学生在这堂课究竟学的是什么,也很少作为课堂教学研究的主题,我们至今还没有系统地开发出探询学生驻留经验的方法。对学生在一堂堂语文课里学了什么,无论是任课教师还是视课评教者,很大程度上乃是想当然,甚至自说自话。我多次建议老师,在一堂课后的隔一天,找五六个学生问一问,问问昨天的那堂语文课他们学了什么。如果没有情错的话,五六个学生会给出五六种不同的说法,也就是说,对一堂具体的语文课学了哪些具体的内容,学生其实并不知晓,由于对这种奇怪的现象习以为常,学生可能还会惊讶地反问语文课还要学具体的内容吗?那么,学不到具体内容的课,能算课吗?我们不知道学生实际学了什么,却说我们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你相信吗?
  理想标准
  语文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
  8.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目标一致
  9.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目标一致,简单地说,就是要教课程的语文。语文课程之所以是语文课程,是因为课程与教学内容受目标规限、指引,是因为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指向课程目标、旨在达成课程目标,而不是教师想教什么就教什么、教师能教什么就教什么。这本来是常识,但在语文课目前却只能作为理想来追求。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语文课程目标的具体、明晰尚有待改进,语文课程内容研制落后乃至空缺、语文教材编制与教学实践严重脱节,考试与课程目标尚有较大的距离,等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错误地理解了语文教学中的教师风格教师个性,把课程的语文演变成了教师的语文
  在语文教学内容这个含义上,教师风格教师个性,指的是教师对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创生,即在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研制严重落后的情况下语文教师对教学内容所做的创造性的开发,或者说,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显现。显然这里有两面性。在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研制严重落后甚至空缺的情况下,应当鼓励教师的创造性开发;即使在课程与教学内容研制相当齐备的情况下,也应该大力张扬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教师即课程,无论是导向还是现实,我们都应该把这作为基点。但是,开发和张扬是有界的,语文教师并不能代替课程,或者篡改课程,基点的准星应该对牢语文课程目标的名效达成。因而对开发、创生的语文教学内容需要审议,语文教师的实践性知识需要反思,我们必须把某堂课在那一点上实现了或接近语文课程目标哪一条目标及其程度,在观课评教中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否则语文课的好课很可能就会迷失方向。
  另一方面,语文课程目标,从总体上看属于能力目标或者叫素养目标。能力或素养目标,往往并不直接、具体地规限课程与教学内容,对期望学生达到结果的描述(即目标是什么)与为达成目标而选择的课程与教学内容(即教什么)之间,存在着种种较为复杂的关系。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达到这个目标该教什么,存在着多种选择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需要教师根据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或研制合适的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学生,选择或创生有所差异的语文教学内容,从而使他们逐步达成共同的课程目标,这是一堂语文好课的最高境界。
  综上所述,从教学内容角度我们开发了评价一堂语文课的9级累进标准:



 

 三、何谓连续性考察
  上面所列的9级累进标准,适用于从教学内容角度来评价一堂用文课,包括连上两节的一堂课。作为语文教学专家,语文教师里努力上好课。但认定一堂好课,还需到把它放置在与前一堂后一堂课乃至前一周后一周课的关系之中。
  大家知道,公开课、观摩课、评比课等,一般都是40分钟左右相对孤立的一堂课,学生借班,老师执教。这样的课不能说没有意义,但毕竟与普通教师的日常教学有很大的不同。公开课等所强化的一些方面,也许对日常教学并无多大价值;而孤立地观评一堂课,又极容易遮蔽日常教学中极为重要的另一些方面。比如,注重导入,这对公开课等或许有其必要,但日常的语文教学,一般情况下教师只需交代昨天学了什么,今天要学什么即可,并不需要费天大的心计这么来导那么去导。而昨天学了什么,今天要学什么,这本来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十分关注的教学内容连续性,在寄生于公开课的视课评教习俗中,却几乎被完全抛弃了。
  教学内容的连续性问题,牵涉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材呈现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等,十分复杂。从广大教师易于把握的角度,我们认为大致可以着眼于两个方面:第一,点与点的区隔,这一课的教学内容与那一课的教学内容有差别;第二,点与点的内在联系,在同一个学习领域或学习主题,后一课的教学内容是如一课教学内容的延续、拓宽、提高或加深。
  在大部分语文课还够不上好课最低标准的今天、谈论语文教学内容的连续性,肯定是奢望。但是,如果我们在观课评教中,至今还不能树立连续性考察的意识,那么也许这一辈子都不必对好课抱有希望了。
  四、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意味着什么
  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是语文教学研究的一场变革,这场变革的意义,将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实践的逐渐接纳如越发显豁。
  首先,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引导了语文教学研究关注点的转移,有助于语文教师减少备课的无效劳动。据我们调查,我国初中语文教师的日备课量多数在24小时,高中语文教师的日备课量多数在46小时,备课负担十分沉重,全十公开课、观摩课、评比课之类,更是耗时费工,成本极为昂贵。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减轻语文教师备课的工作量,这需要语文课程研制、语文教材编撰的极大改进,需要语文教育研究者、文学界、语文学界等多方支援。但我们以为,语文教师也应该为改善自己的工作做一点努力,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尽量减少各课的无效劳动。
  语文教师备课的实际工作、多数花在面对一篇课文冥思苦想教什么。但由于观课评教习俗的影响,由于依据教育心理学设计的备课流程不适合语文教学,语文教师在备课活动中所自觉关注的,往往不是实际耗费地大量工时的教学内容,而从一开始就陷入教学方法中,在教什么还拿捏不定的时候,一心去设计有新意的怎么教。从怎么教入手去解决教什么的难题,这带来了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也造成了语文教师大量的无效劳动。王尚文先生说:语文教学的弊病,我以为病象虽在教学,而病根却往往是在语文语文缺乏一定的根底,教学往往会越研究越糊涂,甚至还不如不研究好。从语文课程与教学的角度引申,王先生在这里所说的语文即是教学内容,所说的教学即是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还没有着落、还稀里糊涂、还有扭曲错漏,却一个劲地研究怎么教──怎么导入、怎么怎么,即使不是缘木求鱼,也一定是越研究越糊涂,越糊涂越费事。
  我们以为,从语文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的9级累进标准,很大程度上也可以充当语文教师备课的向导,引导教师自觉地关注语文教学内容,对减少语文教师备课的无效劳动有积极的意义。
  其次,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将促使好课的形态改变,有助于语文教学回归根本。语文教学的根本,是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更有效地达成语文课程目标,而不是为了观课评教者观摩打分,更不必迎合某些人对教学艺术的癖好而追求枝枝节节的精巧、精美。我们以为,在一味强调教学方法、教学精巧、教学风采的余威下,对语文课程与教学来说,怎么强调课程与教学内容都不过分。如果熊掌与鱼不可兼得,宁可抓取教学内容,何况对语文教学来说,教学内容的关注与教学方法的倚重,现在差不多变成了南辕与北辙。一堂好的语文课,在我们看来,主要的标志是教学内容正确并使学生有效地获取相应的经验,在这样的前提下,课堂组织散漫一点,教学中出现一些弯路插曲,都是常态,无伤大雅,语文教学的课堂形态应该走向相对地宽松乃至有节制的随意。过于精巧的、讲究一分钟一分钟流程的、教师一口美辞假声抒情的、一举一胜分明比表演还像表演的语文课,也许应该被看成变了态的语文课。
  再次,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将使教师参与课程”“教师成为研究者落到实处,有助于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发展。我们以为,语文教师是教学专家也应该成为语文教学专家,其教学研究的主题应该面向复杂的课堂现实,应该致力于解决学生语文学习中的具体问题和困难。如果语文教师的教学研究主题,能够在下述的关联中确立,那么就能够使教学与教学研究、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自身专业知识的发展统一起来:
  (1)教师想教什么──教师实际在教什么──学生实际在学什么;
  (2)语文课程目标──教师想教什么──学生的实际情形;
  (3)教学的连续性考察。
  反思自己想教与实际所教之间的关联,审议自己所教与学生实际所学之间的关联,反思和审议自己想教、所教、学生所学与语文课程目标的关联,应该成为语文教师校本教研的主题,应该作为语文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的主要途径,也应该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研究的主要任务。
  第四,从教学内容角度入手,对语文课观课评教提出必要的专业准入条件,将有助于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水平的提升。一度被认为是最无专业性的语文教学,隐含着高度的专业要求。但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研究没有根植于语文教学内容,语文课的观课评教变成了似乎人人能做、人人能说的事情,缺少起码的专业准入要求。一个教物理的校长,可以对语文教师教什么的专业工作评头论足,而且具有专业的权威性;而一个教语文的校长,只配评论物理教师的板书教态,对他们的教什么却是丈二和尚一个。即使是语文教师乃至专家,观课评教往往也是即兴发挥、理路混杂,像个业余的门外汉。这种状况,严重地败坏了语文教师的专业形象,也消磨了语文教师的专业意识。语文教育是社会公共事业,因而公民都有言说的权力,这正如经济、法律,但正如公众言论与经济、法律专业工作者的话语乃至效力,不能也不会完全混同一样,语文课观课评教应该体现出自身的专业特性和专业素质。我们以为,语文课观课评教的专业准入要求,对我目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深化改革,对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水平的提升,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4#
发表于 2008-8-29 09:29:41 | 只看该作者
在全国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观摩活动上的评课稿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特级教师 滕春友 受全国小语会汉语拼音教学研究中心蔡玉琴理事长及理事会同仁的委托,我就本次全国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观摩活动历城宾馆会场的12堂阅读课作一简要的评述。纯属我个人参加本次活动的粗浅体会,有些观点主要是想引发同行的研究与思考,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这次活动的总体印象(三句话):新秀荟萃,名师辈出,每堂课都闪现出令人鼓舞的亮点;把握目标,设计精到,每堂课都凝聚着各地教研团队的智慧;童言童话,精彩纷呈,每堂课都展示了济南的孩子们活泼灵动的童真! 具体表述为如下几点: (一) 准确把握阅读教学课堂目标。 课堂大多能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依据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利用文本,采用"读读、说说、背背”和"认认、记记、写写”的基本教学策略,落实语言文字的学习,同时渗透人文精神的教育,基本做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和谐统一。如《窗前的气球》、《谁打碎了花瓶》等课的教学。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读书、识字是首要任务,阅读理解可以迟一点、浅一点、少一点。课堂要以读为主,把讲的时间放在难理解的词句上,切忌把精力放在分析课文内容上。 (二) 生动展现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研究成果。 在课堂上,老师们把传统的生字卡片运用得淋漓尽致,有老师精心制作的各种孩子们感兴趣的外形的卡片,也有学生预习时制作的略显粗糙的卡片,还有用卡片"开火车”,做游戏……真可谓是卡片小,功能大。识记生字新词的方式还有:找朋友、拼音小帽找小主人、猜字谜、摘苹果、一字开花、拍字游戏、识字魔方、与课文内容有机联系的"飘浮着的云朵”等等,不胜枚举。在《小小竹排画中游》一课的教学中,老师提供了五种识字游戏供学生小组学习时选用。 (三) 灵活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 《自己去吧》首先解决文本中出现的轻声词的朗读问题,简单有效。 《酸的和甜的》用朗读和表演的方式,学生理解"迫不及待”一词显然是深刻到位的。 无独有偶,学生在学习《夕阳真美》中生成了"连绵起伏”的理解,教师随机地引导用手势表示来理解的方式也非常有效。 《假如》口头填空练习:"西西就能和我们一起 ,一起 。”这是句式训练和内涵理解的有机整合。 同样,《称赞》的语段朗读训练,既读出了小獾的自信,也读出了小朋友自己的自信。 《浅水洼里的小鱼》朗读"这条在乎,这条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时老师即时地引发学生反复做捡鱼、扔鱼的动作,看似过于牵强幼稚,但处于当时的瞬间情境中,学生理解的效果是听课老师们所有目共睹的。 (四) 积极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习方法是构成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因素。小学低年级是打基础的阶段,课堂里单靠师传生受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儿童发展语文素养的需求,因而不能把学法指导作为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的专利。《秋娃娃》的教学,引导学生尝试运用边读边勾画的方法学习。促使知识向技能的转化。 听了本会场的12堂阅读课后,我的最大的感受是: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课堂,它的特性应该是姓"语”、姓"小”、姓"低”。基于此,提出如下三点建议,供大家思考: (一)进一步优化阅读过程进行识字教学。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利用阅读文本,尽可能做到随文识字,在语境中识字。在课堂中要安排适时、多样的复现巩固。依据母语学习的特点,小学一二年级的识字教学,都不是在零起点上进行的识字教学,应当珍视学生的这一差异。 随着小学语文课程实验的不断推进,传统识字方法注入了新的生命,新的识字方法不断涌现。各地总结出不少具有地方特色、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识字教学方法,但尚未在本次观摩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展示。 (二)教学设计要尽可能改变线性的单一结构,转向块状的多维结构,以较好地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避免过于繁杂、细碎,体现由扶到放的过程。 (三)听课教师要基于自己班级的常态课来观摩学习。课件制作成本不能过高,要少而精,课件不能替代文本的阅读理解,过多的画面会导致思维的缺憾。写字练习应安排在课内当堂完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3 23:13 , Processed in 0.12985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