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看课录--把教师培养成研究者的新文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30 16:50: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看课录--把教师培养成研究者的新文体
武汉市江夏区教科室 彭敦运

这里,我把大家通常说的听课”称成“看课”,我以为这样提可能更科学。
说“听课”是“看课”,因为主体不一定是同学科的教师,他更有可能是向授课教师学习教学技艺的其他人;更有可能是对课堂教学某一方面进行研究的教育工作者。看课”者的目的,不在于构建这一节课要讲授的学科知识体系,而更偏重于观察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观察学生参与教学的情况;观察教学场景的营造与开发,所以,注重“看课”显然强于听课”
“看课”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研究。它是教师向授课者学习教育教学方法的过程,也是教师研究别人的教法与自己教法有什么差别的过程。如果利用录像,自己看自己的课,还是一个反思、研究自己的过程。既然如此,“课”就是“看”的研究对象,“看课”就是看课者要开发的矿藏。身到宝山不空回”就自然成了看课的基本目标。怎样做到“不空回”?看后去写“看课录”呀!看后去直接或间接实践呀!
什么是“看课录”?“看课录”本质上是课堂教学的观察,是一种校本研究的新文体,它记录了看课者在课堂上观察到的东西以及自己的时下感受。为了突出“看”与“思”的重点,它有所侧重记录,甚至只选择其中少量环节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这一特殊文体大致包含如下部分。
引子
这一部分有时也叫楔子”,其实是文章的开头部分,写作时不需要标明“引子”或“楔子”等。撰写这一部分,需要交代清楚自己在什么地方看的课;什么时候看的课;看谁讲的课;看的什么课;自己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为了增加可读性,作者还可以美化自己的文笔,让这一段更生动。
环节聚焦
有人也把这一环节称为过程定格”。它是指作者选择的一个特殊的授课片段的名称。
时景描述
这部分就是作者对看到情景的真实描述,是作者选择的看点”。为了让其他阅读者进行资源共享,这一部分的描述要详细,不仅可以写教师是怎么处理教材的,而且可以写教师是怎么组织课堂活动的;不仅可以写学生是怎么学习的,也可以写学生与教师是怎么开展互动的;不仅可以写人,也可以写事,还可以写当时的景……只是此时没有必要发议论。
分析与建议
针对场景的描述进行课堂分析,提出自己的建议与意见是本环节的主要目的。其实,这一环节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分析”,另议部分是“建议”,只是因为他们不好绝然分开才放在一起写更方便。分析”,是看课者对自己看到的现象进行的文字分析。分析时需要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需要有明显的针对性;分析时要入情入理;不要指责人。建议”则是看课者对授课者提出的建议。由于分析与建议往往连在一起,所以两者往往交错、融合有机结合在一起。
反馈与交流
看课之后,看课者应该把自己的收获与想法反馈给授课者。这不仅是一种交际礼节,更重要的是在提高自己的同时也为同仁的提高提供必要的帮助。如果只有反馈没有交流,没有不同人之间教育理念的碰撞,这个环节是不完善的,是残缺的。本环节应该记录看课、讲课者之间意见交流时的分歧与共识,还可以记录大家有疑问的什么具体问题。也可以记录看课自己的反思。
撰写看课录”是一条把教师培养成研究者的低成本途径。这是因为,教师听课是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都要开展的日常工作,不需要外出学习就可以得到部分培训。不同的是在听课后要撰写自己的观后感,自我探索记录。这虽然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但增加的量并不多,而且还让教师物化了自己的收获,使校本研究落到了实处。
撰写看课录”提升了教师听课时的观察水平,使过去那些为达到听课节数的被动听课转化为了主动听课,促进了教师自己研究了自己(广义的自己),促进了教师之间的技术交流,促进了教师成为研究者,实现了教师专业化与校本培训的基本目标。
有计划地撰写一系列看课录”,可以有效地转变看课者的教育观念,提高看课者的教学艺术;综合使用多系列的摽纯温紨,可以构建一个信息量较大的共享资源库,这为一所学校、一个地区教师的在职提高营造了良好的信息环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30 00:25 , Processed in 0.23301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