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探寻教研深处的风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15 10:30: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探寻教研深处的风景
———— 博兴县教研室
教研的最终目的在于指导教学实践和完善教师的教育行为,将认识和感悟转化为教育智慧和实践策略。如何激发老师的后续行为,让活动“细水长流”?
一方面需要借助教研网络,健全教研队伍,把示范性教研活动的精神实质落实到校本教研之中;另一方面要善于调配资源,构建共享平台,比如,把一些比较成熟的优秀案例放在专业网站上,供教师们随时浏览,分享成果。
一、教研活动的开展
有效的活动,应该让参与者真正融人其中。这就要求活动的组织者和策划者既要有以“参加者”为核心的意识,也要有具有可操作性的设计。基于上述考虑,每次研修活动要以二维、三式、四步实施。
◆二维:一是理论牵引和指导,二是实践观摩和探讨;
◆三式:问题收集、课堂观摩、观点报告;
◆四步:教研前的准备——带着问题进入,教研中的思考——带着关注倾听,教研时的互动——带着观点启智,教研后的反思——带着理念改进。
活动要提供平台,梳理困惑
学习往往需要一定的任务驱动。因此,研修活动的策划应该善于设置让不同层次的教师思考和行动的参与点,并尽可能为大家提供及时交流共享的机会。我们要为参加每次研修的每位教师设计一份研修作业——书面写出自己在上课时遭遇到的最突出的一个困惑和一条行之有效的经验。在平时,老师们或因繁重的教学任务,或因其他一些因素,很少有时间梳理自己的教学困惑。此刻,“一吐为快”的平台让老师们格外珍惜,大家作业时的那份专心和安静会让我们感动。
活动要乐于聆听来自基层的报告
开阔教师的教研视野,必须同时着力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观点报告被证明是提升理论修养的有效做法。以往的经验表明,学术成就高的大师的讲座,一线老师要么听不懂,要么觉得高不可攀了无兴趣。而那些有造诣的基层教师所作的观点报告,尤其是一些渗透典型案例的报告,更受老师们的欢迎。为了让观点交流既符合群众口味,又不失理论价值,我们可邀请有三轮毕业班教学经验的,又善于理论思考的老师作《让我们的课堂成为学生的“加油站”》的主题报告。报告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力求引起了全场听者的共鸣。
活动时,即时点评,概括教学规律
点评往往是教研活动的点睛之笔。有些课,听后可能不知所云,而一经点评,就会豁然开朗。因此,一堂课完成后,不能立即宣告活动结束。作为教研活动组织者,应该适时地运用学科前沿理论并结合课堂实际做即时点评,帮助参与者理解教学意图,理解课程理念。
二、教研活动的启示
教师参加研修的直接目的就是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因此,如何提高研修活动的针对性是活动的组织者首要考虑的问题。
过去,我们时常听到参训的老师说,现在的培训是听专家讲时激动,听完之后挺感动,而事后一动不动。为什么会“一动不动”?其实就是不适合,不实用。
为避免“一动不动”,就应该努力寻找最利于促进教师发展的教研模式。我们在实践中深刻认识到,以课例为载体的教研模式,最贴近教师日常教学实际,也最能唤醒教师专业成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正是因为具有贴近教学、即时方便、交互性强、实效显著等优点,课例研讨这一教研模式正在迅速推广,并越来越受到广大基层教育工作者的青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9 18:41 , Processed in 0.11537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