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上教研站”助推校本培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17 19:01: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网上教研站”助推校本培训

- 作者:汪文华    文章来源:作者原创   
点击数:478    更新时间:2006-9-21 -



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创生的校本培训,发挥着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独特作用。“研训一体”,开展校本培训,做到新课程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相结合,以教研制度为载体落实教师培训,以教师培训提升教学研究,已被实践证明是校本培训的有效实施策略。但在实施“研训一体”策略过程中,笔者发现以下问题制约着培训的效果:

1.学校难以为教师提供教研的时间和空间的保障。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工作量比课改前有所增加,在学校没有时间用于教研。即使教师工作量相对较轻的学校,由于学校缺少教研活动场所,或没有建立教研制度,或学校领导只重“教”不重“研”等原因,开展教研没有空间。

2.专业研究人员难以提供充分的指导。县教研室等机构的专业研究人员,由于数量有限(一个学科往往只有一两位专职人员),自身有教学工作(如,新课程教材培训工作)和其他工作(如,教研员协助教育检查、督导工作)等原因,实现对校本培训的专业引领的作为是有限的。


3.
同行合作于本校之内,深层对话、理论提升等不可实现,尤其在缺乏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农村学校。首先,教师个体的反思水平制约者合作对话的质量;其次,教研制度的不够人本化(如,常用指标量化、扣分扣钱等方法实施教研制约和激励),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合作对话流于形式;第三,教师不能从形式化的合作对话中获益,内驱力不强,参加活动处于应付状态。


以上问题要在短时间内靠中小学校、县教研室解决,显然是不现实的。坐等制度、条件等的跟进改善、教师观念的真正改变,会影响新课程的实施质量。笔者以为,利用网络环境和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远程教育网站,建设“网上教研站”,给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选择。

一、依托中小学校组织和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远程教育网站,采用“双轨”并行实施策略,实现网上教研的优化。 “双轨”指教师教研管理和网上教研环境建设。


1.
教师教研管理实行三级管理: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学区(完职中、中心学校)——学习组(完职中的学科教研组,中心学校所属的中小学)。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实行数字化教师教研管理,制定与校本培训结合的教研管理制度,实施评价等。学区负责计划、检查、督促学习组的网上教研活动。学习组具体组织教师参加网上教研活动。



2.
网上教研环境的形成要具备四个基本条件:一是具备上网条件,学区计算机房连接万维网,有条件的地区中小学校能够宽带上网。二是具备上网技能,即教师个体掌握了网络基础知识和基本的应用技能。三是“网上教研站”的建设。四是网上教研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没有有效的教师管理,网上教研将失去依托;缺少实施的网上教研环境,网上教研不可能实现。因此,教师培训机构要与学区、学习组加强合作,进行有关的培训,如学区管理员培训、学习组组长培训等,给予技术指导、资源提供等方面的支持服务。学区、学习组要为网上教研创造条件,接通万维网,培训教师的网络基础知识和基本的应用技能。与此同时,重构学校的教研制度,调动教师参与网上教研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架设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网上教研站”,为教师参与网上教研提供平台。网上教研平台起码包括以下四个要素:教研主题;交互“场所”;支持服务;评价管理系统。


1.
教研主题的提出。教师培训机构的专业研究人员,应走进新课程课堂,走近教师,通过课堂观察和专业对话,本着面向实际、面向教师、研究新课程教与学的目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梳理、筛选出每次的教研主题。



2.
交互“场所”的设计。 “网上教研站”是教师参与教研的模拟场所,应为教师提出问题、发表意见、参与交流、分享成果提供方便快捷的平台。下面提供一种设计思路:一级页面为“主题区”,分学段、分学科呈现教研主题,点击主题进入二级页面。二级页面为“问题区”,呈现教师围绕主题提出的具体问题,点击具体问题进入三级页面。三级页面为“发表区”,呈现教师的观点。点击“导航条”中的悬停按钮“专业引领”进入四级页面:专业研究人员对某一主题的总结。此思路针对的是新课程教学的主要问题,利用“网上教研站”这个平台,组织教师的互动研讨、观点交锋,以实现深层对话,提升理论水平和实践反思能力。



3.
提供支持服务。 “网上教研站”应给教师提供以下支持服务:○一技术指导。通过培训学区管理员,指导教师参与“网上教研站”活动的方法、步骤和规则等,学区管理员再进行二级指导。同时,在“网上教研站” 导航条上设计“教研帮助”悬停按钮,链接技术指导页面。○二资源提供。教师可以通过“网上教研站”的相关链接,进入个人学习中心,浏览新课程指导页面、观看新课程指导讲座视频和典型课教学视频。或在“网上教研站” 导航条上设计“有关资料”悬停按钮,链接个人学习中心、相关网站和学习材料列表等。○三教研指导。教师培训机构聘请专业研究人员、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担任指导教师,主持学科教研:明确教研主题,选择提出具体问题,组织、参与教师的网上互动交流,进行专业引领等;参与课题的选定、协同备课、制作教学视频或课堂实录和技术指导等。



4.
建立评价管理系统。教师参与“网上教研站”的教研活动,评价管理系统应具有建档、引导、制约、激励多重功能。○一形成“网上教研记录表单”。参加校本培训的中小学教师电子学籍档案是“网上教研站”电子档案的基础,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远程教育网站的管理系统,自动生成“网上教研站”电子档案,记载参与“网上教研站”教研活动的教师的提问、研讨、交流、反思等情况,形成教师个人的、学习组的、学区的“网上教研记录表单”,为评价管理提供依据,也反映教师个人的、群体的成长轨迹。○二引导教师自主发展。教师个人可以查阅本人的“网上教研记录表单”,发现自己的存在问题,自定目标,自觉学习,自主参研,促进自我发展。○三学区、学习组可以通过群体的“网上教研记录表单”,检查教师个人的参研情况,督促本区、本组教师参与网上教研活动。○四“网上教研站”的评价管理系统,根据教师的“网上教研记录表单”由专业研究人员在主题总结时给教师个人随时作出激励性评价,激发教师的参研热情。


三、“网上教研站”助推校本培训


1.
“网上教研站”利用网络环境,打破时空限制,教师可以利用业余时间,上网参加教研活动。教研不再限于本校,拓展了教研的空间。



2.
专业研究人员,特别是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加盟,使教研能够做到基于教学实际、理论与实践结合,专业引领更加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地域适应性。



3.
教师可以不用实名与非本校教师互动交流,教师可以坦言自己的观点,在与同学科教师、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专业研究人员的对话中,获得有效的指导帮助,从而增强参与网上教研的主动性、积极性。



4.
教师教研的评价由县级教师培训机构,通过“网上教研站”的评价管理系统自动生成,教师个人可以随时了解自己的情况,人本化的评价管理,能真正激励教师的参研热情。总之,“网上教研站”有利于“研训一体”培训策略的实施,提高校本培训的质效,促进学校这个学习型组织的形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7 07:22 , Processed in 0.14157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