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ljx李俊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0-3-30 07:34:40 | 只看该作者
[青丝随风]坛友一组七绝:桃花笺
      望桃花

一骑春风三月天,红云田垅欲生烟。

停车更眺红云外,翠竹亭亭待访仙。

               赏桃花

娇蕊含羞香暖帏,蕙风一笑艳霏霏。

片红摇落清溪漾,随入桃源两忘机。

               问桃花

十分春色焕新枝,轻整罗裙淡扫眉。

绽尽风情拼一醉,芳华刹那为谁痴?

              醉桃花

满园花气碧空浮,无限春光一望收。

斟得香茶三两盏,武陵又见蕴风流。

               叹桃花

人非花是已经年,红萼绿扶妆素颜。

花落花飞流水尽,空余紫陌付春烟。
22#
发表于 2010-3-30 12:20:20 | 只看该作者
首首美诗透珠玑,片片美景醉心扉!
23#
发表于 2010-3-31 09:25:46 | 只看该作者
[低碳春游], 管季超今年仍只在网上看桃花
24#
发表于 2010-4-1 13:40:44 | 只看该作者
春光美/品格美。。。。。。。。。。。。
25#
发表于 2010-4-12 18:22:31 | 只看该作者

图片1

图片2

26#
发表于 2010-4-12 18:24:28 | 只看该作者
27#
发表于 2010-4-12 18:25:06 | 只看该作者
28#
发表于 2010-4-12 18:25:41 | 只看该作者
[低碳春游], 管季超今年仍只在网上看桃花
29#
发表于 2010-5-31 16:41:04 | 只看该作者
·桃花的文化意义总综述

王力


桃树与桃花有不可分割的天然关系,而桃树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出现较早且充满神奇、浪漫的色彩,可以称之为神树。据《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其注释云“邓林即桃林也”。又《山海经·中山经》云“夸父之山,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是广员三百里,其中多马”。至于夸父的手杖为什么能化作桃林,夸父与桃树有怎样的内在关系,却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另外,在有关的神话传说中,传说西王母有蟠桃树,此树结的桃子,个大,味美,吃了可以延年益寿,长生不老
由于桃树的神话色彩,桃木似乎也有神奇的功效,可以驱邪;同时,桃木的神奇功效与中国对联的诞生并且把对联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发扬光大也有直接的关系。《辞海》(1979年缩印本)桃花词条云:“古时习俗,元旦用桃木板写神荼、郁垒二神名,悬挂门旁,以为能压邪。”这挂于门旁的桃木板就是桃符。“五代时后蜀的宫廷里开始在桃符上题联语。《宋史·蜀世家》:‘孟昶命学士为题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后以为春联的别名。”在桃符上写对联,使本来只是用来避邪的桃符有了文化的意味,同时,对联本身也成为中国传统春节里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现象。
后来人们还把桃李并用“比喻栽培后辈或所教的学生,如:门墙桃李;桃李满天下。《资治通鉴·唐则天皇后久视元年》载:狄仁杰尝荐姚元崇等数十人,率为名臣。或谓狄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按《韩诗外传》卷七:‘夫春树桃李者,夏得阴其下,秋得其实;春树蒺藜者,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后以弟子及所荐士为‘桃李’者,本此。”(《辞海》,1979年缩印本)窃以为,以桃李喻弟子及所荐之士,盖因桃李绚丽之花,犹如人才之光华;而桃李的春华秋实,亦犹学生之成长,人才之培养;亦如树桃李,夏能阴其下,秋而得其实,这些都突出了人才的社会价值与实际功用,二者的确有相似之处。
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人们对桃树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其实用价值方面,而对桃花的关注重点就有所变化,这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桃花也有其神奇、浪漫色彩,那就是关于桃花神的传说。“桃花的花神最早相传是春秋时代楚国息侯的夫人,息侯在一场政变中,被楚文王所灭。楚文王贪图息夫人的美色意欲强娶,息夫人不肯,乘机偷出宫去找息侯,息侯自杀,息夫人也随之殉情。此时正是桃花盛开的三月,楚人感念息夫人的坚贞,就立祠祭拜,也称她为桃花神。”(百度百科·桃花)从此,桃花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美好的形象,与美丽的女性有了千丝万缕的关系,而“楚人感念息夫人的坚贞”,尤其对息夫人的品质与精神的褒赞,更有了美的因素,且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桃花首次作为女性化的文学形象出现在《诗经》里,因而桃花变成了女性化的意象,也就是美人意象。其诗《桃夭》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这是一首祝贺女子出嫁的轻快活泼的短诗。诗人以比兴的手法,热情地赞美这个年青美丽的新娘,并祝福她婚后的生活幸福。诗中那少壮的桃树,盛开的桃花,繁盛的桃叶,尤其是艳丽的桃花,特别符合这位富有青春气息的美丽女子的特征。从此,桃花也就与女性有了直接的关系,成了女性的化身,大量出现在诗词中,其中以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最为著名:“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诗中以“人面桃花相映红”,传神地写出了这位女子的美丽与丰姿;但“桃花依旧”,人面不见,却以桃花的美丽之姿写了作者的无尽怅惘之情,美丽的桃花引起了作者的美好的回忆,也越增添了他那浓重的失落感。 “人面桃花”一词及其故事也闻名后世,人们在欣赏这个浪漫、凄美的故事的同时,也增添了桃花的诗意浪漫色彩。词中也有用美丽的桃花来写女子的美态的,如晚唐五代词人温庭筠的《鹊踏枝》里写道:“枕上分明梦见,依旧桃花面。”宋代词人陈师道的《菩萨蛮》云:“玉腕啊枕香腮,桃花脸上红。”清代曹雪芹的“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泪眼欢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桃花行》)以花拟人,以人比花。诗人以人泪长流比花自妩媚,泪易干比花易衰,憔悴人比憔悴花,回环反复、珠联璧合,将花与人交织在一起,刻画出一个孤独无援、多愁善感的柔弱少女形象,而桃花成了林黛玉纯洁美丽而红颜薄命的象征性写照。
桃花还扮演了结义行为的见证物。在《三国演义》里,其第一回云:“次日,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义的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古已有之,而且孔孟特别强调义,但在桃花见证下的结义行为再次对中国古代人们的伦理道德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们“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同生共死的理念成了以后老百姓秘密结社,互相团结,反抗封建统治者的精神支柱,义也由维护封建社会的正统伦理观念演变成为下层百姓增强凝聚力,义就成为贯穿《三国演义》的一条有效线索,而关、张、刘的结义行为再次增添了桃花的芬芳。至于为何选择在桃园结义,除了方便行动和保密之外,主要因素可能还是由于,殷红的桃花,美妙的春色,唤起了这三个英雄人物建功立业,实现人生理想的豪情壮志,把他们所有人生奋斗的蓝图都包含在美丽的桃花与春色中了。

因为陶渊明的缘故,桃花在中国文学里面也有隐逸的文化特征。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云:“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陶渊明以想象之笔构造了一个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乌托邦”,一个没有压迫,人人劳动,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这样的环境更像人间仙境,而桃花更是这个理想世界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此,桃花又与中国的隐逸思想文化传统有了关联,并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而且后代诗词对其桃花源理想进行演绎之时,都离不开桃花。如李白的《山中问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写得何等潇洒自如,有超脱世俗的乐观与悠闲,也是李白的隐逸心理与这种理想心态的自然流露。还有唐代张旭的《桃花溪》一诗云:“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这首诗也表现了作者对隐逸情怀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表现了他这种理想的渺茫,因为虽有渔船可问,但洞却不可知处。宋末元初的谢枋得也有诗云:“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庆全庵桃花》)更是表现了他坚决的隐逸态度。
由于桃花开在春天,且开放较早,色彩绚烂,旖旎迷人,因而桃花也是春天的象征,且春天的许多事物的命名均与桃花有关。“因为桃花在早春开放,桃花盛开于农历三月,一般又称为桃月。桃花姿态优美,花朵丰腴,色彩艳丽芳华鲜美,长被誉为美人,盛开时明媚如画,犹如仙境,往往成为春天来到的象征。比如唐代周朴的‘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桃花》);唐代吴融的‘满树如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桃花》);宋代白敏中的‘千朵浓芳绮树斜,一枝枝缀乱云霞。凭君莫厌临风看,占断春光是此花。’(《桃花》)都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在万紫千红的春天所占的特殊地位。桃红柳绿,一直是明媚春光的典型写照,而春水也常常被形象地称为桃花水、桃花汛、桃花浪。与此同时,桃花的凋零也往往和春天的逝去联系在一起。因此,怜花惜春也是古代桃花诗的一个重要内容。如南朝沈约的‘风来吹叶动,风动畏花伤。红英已照灼,况复含日光,歌童暗理曲,游女夜缝裳。讵诚当春泪,能断思人肠。’(《咏桃诗》)抒发了诗人因伤春而断肠的思绪。清代袁枚的‘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题桃树》)将桃花凋零后满目的狼藉景象与初放第一朵时的鲜艳明丽作对比,表达出他怜花惜春的思想感情”(百度百科·桃花
桃花虽是义的见证物,但也可用来比喻小人,这与桃花本身及其所开放的时令季节特点有关系。因为桃花逢春就开,早占春色,所以桃花便在有些诗作里来比喻暂时得势的小人,这种桃花的形象就有了贬义的色彩。如杜甫的《绝句漫兴九首》其中之一:“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州。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这里的颠狂柳絮、轻薄桃花都比喻暂时得势的小人。刘禹锡一诗云:“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载。”(《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还有他的《再游玄都观》一诗道:“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明显可以看出刘禹锡诗中的桃花都是指打击王叔文集团,迫害他的朝中权贵也即暂时得势的小人。
综上所述,人们的关注重点由桃树、桃木而桃花,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社会历史过程,而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人们的观念由重视桃树的实用价值而转向重视桃花的审美价值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桃花审美价值的重视逐渐湮没了桃树的实用价值,桃花成为了民族审美心理中的一个美的符号和化身,不断出现艺术作品中。另外,在桃花所有的文化意义里面,桃花艳丽的本质特征及其开在春天,象征春天的美好形象,才应该是桃花文化意义的主干;盖因桃花的浓艳娇美,能代表人们心中许多美好的东西,才赋予它多种多样的文化意义,而其它的文化意义只是围绕其主干而形成的若干分支,和主干共同形成了桃花的系统的文化意义。尽管桃花也有负面的文化意义,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负面的文化意义的影响已经微不足道,《山海经》里有关桃林的神话照样为许多人所熟悉,而桃花留给人们的印象也是朝气烂漫的形象,是美丽的春色中不可或缺的桃红,是崔护诗里的流传到现在的“人面,是中国传统士大夫心中充满诗意理想的桃源,还有那“桃园三结义”动人故事及其流传千古的义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3 11:11 , Processed in 0.12008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