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少年英才西安以文会友(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3-27 19:43: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少年英才西安以文会友(图)
第二届全球华人少年美文写作大赛引发“三大疑问”
2003-07-28




评委贾平凹(左))和余秋雨
评委周大鹏
评委韩小惠
评委顾振彪
评委王尧
评委曹文轩
比赛现场
  由贾平凹担任主编的《美文》杂志,继发起首届全球华人少年美文写作大赛后,引起了巨大反响,获奖的5篇文章被收入高三语文课本更引起轰动。作为针对全国中学生的一场文学盛事和全国奖金最高的文学奖,本届大赛又引发了强烈关注,国内媒体云集古城,中央电视台的《东方书城》和《读书时间》两个栏目赶来采访,国内十余家媒体派记者全程跟踪采访。不过,一个参赛对象仅为少年的大赛,缘何会这般引人关注,人们心中还是不禁产生了一些疑问。   疑问一:大赛为“低龄写作”推波助澜?   这几天,西安北郊的桃花源山庄弥漫着一种文化氛围,眉清目秀、口齿伶俐的少年才子们来来往往,他们要用自己的锦绣文章来会一会朋友。但“低龄写作”也引起了与会专家学者的注意。著名作家、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说:“低龄写作”其实在我国由来已久,杜甫在很小的时候,诗已经写得非常好了,这些参加大赛的学生坐在礼堂里似乎一望无尽,其实放到全国去是凤毛麟角,他们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语文水平在提高。”但“低龄写作”所引发的一些负面影响确实不容忽视,有些小孩的自大、自傲、自负使人惊讶,个性的恶性膨胀,话说得比天还大、比地还大,那种对社会的格格不入、愤世嫉俗,对人际关系的淡漠刻薄,“这不是你的体验,它只与你的知识有关”,曹文轩对此有些痛心疾首。   疑问二:为何奖金连降而人气一路飙升?   与首届美文写作大赛不同,大赛评委、全国中学语文教材总编顾振彪表示,本届大赛的获奖文章尚未确定是否收入中学语文课本,而且本届大赛一个较大的变化就是,大赛奖金一降再降,从最初设奖时所言的获胜者将获10万元奖金,由于实在太难取舍,首届金奖最终由3位获奖者平分,每人3万余元。本届大赛的10万元则由杀入决赛的41人共同“切割”,每人2000元,杀入金奖者只设两名,每名获奖1万元。由最初设立的10万元到现在的1万元,个人获奖数额急转直下,但参与者却更加踊跃,国内少年写作英才纷至沓来,参赛人数更多、范围更广,杀入决赛的41名选手来自21个省市。可谓浪淘沙汰、层层筛选,从最初报名参赛的10.3万人次中初选出近8万份稿件,复赛再遴选出约800名,最终敲定41人进入决赛,两名金奖将从中产生。   疑问三:“费滢事件”会否再次发生?   在首届全球少年美文写作大赛上斩获金奖、文章被收入高三语文课本的南京中学生费滢,今年的高考作文却得分奇低,被阅卷老师们一致判为跑题,从而无缘复旦,令人扼腕叹息。国内媒体纷纷就此事件进行讨论,无形中竟也成为第二届少年美文大赛引人关注的一个话题,即:会不会再出现“费滢”?这边斩获头奖,那边却被判不及格。   “费滢事件”昨日再次被记者们提出,评委余秋雨说自己不好评价,因为他与费滢的父亲费振钟教授是好朋友,同时与高考作文阅评组的人也是好朋友,不好置评,但是“满分60只给25分,绝对是太低了”。本报记者 王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5-13 22:45 , Processed in 0.07727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