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题十、怎样上新课程作文评改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10 00:45: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专题十、怎样上新课程作文评改课
一、学习目标
1 、探索语文新课程教学理念下有效的作文评改方式、策略,优化作文评改手段,助推学生作文写作水平的提升。
2 、借鉴传统的作文评改方法,反思平常的作文评改得失,把握新课程作文评改原则和要求。
3 、密切作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和评文兴趣,增强自主、合作、探究评文能力。
二、问题导入
作文,不是简单的字、词、句的组合,它是学生认识水平、立场观点、观察能力、想像能力、生活经历、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知识多少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它涉及到审题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语法修辞等诸多方面。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同一命题作文下,学生作文的题材各不相同,表现手法也多种多样,至于段落结构的安排、语言文字的适用,更是各具个体。因此评改作文显得尤为重要。
作文评改,是作文指导的继续,是作文评讲的基础,有人比喻它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催化剂。评改作文,要对写作过程中的得失、优劣作出准确而适时的判断,无疑是对学生具有的写作知识与技能的一种认定。同时,一经发觉学生写作中的弊病,也可以对症下药。语文教师组织评改作文不是无效劳动,然而,评改作文搞无效劳动,在许多学校中又属事实。问题的实质,不在于需不需要改作文,而在于怎样评改作文,是否点石成金地评改作文。
过去那种老师改学生看(看分数),老师批学生读(读批语),老师评学生听(听评讲)的作文评改的模式耗时多、费力大、收效微。这种形而上学的低效率的作文评改方式已经不能与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相适应。
怎样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下优化作文评改方式,上好作文评改课,切实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呢?
三、认知学习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只有学会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等思想的提出与确立,就是新的教学理念占上风的例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要指导他们自己修改或组织他们互相修改。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奋于动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指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体验、交流等方式评改作文是教学观念转变的产物,是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导下作文评改的必然选择,是“教为主导,学为主体 ”的具体体现。教育界普遍认同的“三结合”(加强“双基”、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相结合;“学、练、用”相结合;“动脑、动手、动口”相结合)的实质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指导学生采取自评、互评、小组评等多种评文方式的过程就是运用“三结合”的过程。指导学生评改作文就必然要求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整个评改过程既是所学知识的练和用,又是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加深。学生通过判断正误、鉴别真伪,促使了自身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进而激活了学生的作文热情。
四、案例分析
在指导学生评改作文方面,有很多鲜活的例子值得借鉴:
[ 案例 1]
魏书生指导学生评改作文策略
为了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鉴别能力, 魏老师把评改作文的权力交给学生自己,由同学自评、互评或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评改,并订出评改要求,一条一条地落实。
1 、看作文的格式是否正确。打开作文一看正确,便写上评语:此文格式正确。
2 、看卷面是否整洁。若学生评改到别人的卷面不整洁,反省自己就不能潦草了。若学生评改到整洁的卷面时,自己心中也就有了榜样。
3 、看是否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强调句号、引号、叹号、问号的使用,避免一逗到底的状况。
4 、看错别字有多少。要将错别字在原文处打上标记,并写到批语处,再在后面写上正确的字。增长了学生辨别错别字的能力。
5 、找出病句。凡病句,都要在下面划上横线,写出病在哪里,对于拿不准的句子,搞流水作业。
6 、看作文中心是否鲜明?是否集中?魏老师以一两篇例文指导学生怎样辨别作文的中心是否鲜明和集中。
7 、看语言是否简练、准确。
8 、看表达方式是否符合作文写作、指导的要求。如:记叙文,是否做到了以记叙为主,老师要求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作者是否将其结合。
9 、看文章的结构、层次是否清晰,开头和结尾是否相互照应,过渡是否自然。
10 、看文章的造材是否围绕中心,是否真实。随着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再提出是否具有典型性的要求。
为了让学生知道怎样进行“自主”地评改作文, 魏 老师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学生明白了评改的方向。
[ 案例 2]
作文与滴水
星期六的家庭作业是一篇作文,题目、内容自定 , (。)我 心 想这 篇 (这样的)作文还不好写 [ 吗 ] ?
饭后,我开始写作文 了, (。)开头很顺利,下笔 好 (如)有神 。 (,)结尾也 胸有成竹 (想好了),然而中间却 卡壳了,事情总是倒不出, 只能 停停写写,写写停停 。 不知哪 (记得有)位名人说过:写文章时遇到写不下去的是好事。好事?差点没把人给急死。
我只好放下笔,烦恼地走出屋子, 走 (来)到水龙头前,无聊地注视着拧不紧的水龙头下的水桶。“ 叮咚、叮咚 (滴答、嘀答)……” 水滴很小很小,谁料想到 ,不大一会儿功夫水桶装满了,还不断地往下溢呢!
听着“ 叮咚、叮咚 (滴答、嘀答)”的水声,再看看溢 出 在地面上的水,我 得(受)到了启迪:写文章和滴水一样,所用的素材,如果也像滴水那样,一点 [ 儿 ] 一点 [ 儿 ] 地 、日积月累地把它装进脑装,记在本上,一旦“满”了 ; ,写作文时,它不 就 也会 自己 顺着笔尖流到 了 纸上了 吗?也许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下笔 [ 如 ] 有神”吧?
找到了“窃门”,并努力一番,我总算没拉下那篇作文。 看来往后要在这方面多 [ 下 ] 功夫才行!
注:字上打横线为被删除,后()里的为修改内容; [ ] 里的为添加内容;句下划的横线为提示号;词语下的点为重点号。
(上文原刊《作文评点报》)
[ 总评 ]
本文把没有关系的两种事物,巧妙地联系在一起,提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有启发作用和教育意义。语言朴实、幽默,结构安排也比较合理。问题是:第三自然段说“水滴”很小很小,“不大一会儿”就能滴满一桶,这不合常理,须推敲并修改才好。
教给学生评改作文的方法,让学生明确且会运用评文符号,并提出具体的要求,一步步引领,切实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和提高其评改作文的能力。
五、交流讨论
指导学生评改作文,并进行作文评改交流、讨论,欣赏文章最成功的地方,了解文章的不足之处,征求老师、朋友的修改意见,将文章反复地修改、加工润色,进而完成出色的写作。
为提高学生的评改作文能力,教师要在指导学生评改作文的过程中做到:
1 、讲明改作文与写作文的关系。叶圣陶先生说:改与写关系密切,要使学生懂得,改作文的过程实际上是再作文,如鲁迅先生所言,“知道了‘不应该那么写'这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教师可用名家改作文的故事,如托尔斯泰《复活》中卡秋莎的外貌描写改了 20 次,才定稿。启发学生改稿不要厌其烦。
2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改作文主要是针对问题而言的。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反复阅读、反复思考的习惯,以批评者的身份检查自己的作文,对照范文寻找差距。对问题突出或有疑点的“定格拍片”先动脑后动笔。
3 、教给学生修改方法。文无定法,修改也无定法。但要得法。一要帮助学生明确修改范围,做到五看:看是否“跑题”、“变味”,不知所云;看是否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看用词造句是否准确;看标点符号是否有误;关键看是否达到本次作文训练的要求。二要帮助学生会用修改符号。为便于理解批改意图,师生要统一增、删、调、换、改的各种符号。三要帮助学生掌握修改步骤。做到一忆(忆作文要求),二查(查习作,对照要求找问题),三划(用统一符号划出毛病所在),四改(问题逐个落实动笔修改),五誊(将修改后的作文抄写在作文本上)。
六、资源链接
[ 链接 1]
常用作文批改符号使用说明
①删除号:( )用来删除字(包括标点符号)、词、句、段。
②恢复号(保留号):( )用来恢复被删除的文字或符号。
③对调号:( )用于近距离对调字、词或短句。
④改正号:( )把错误的文字或符号改为正确的。
⑤增添号:( )在文字或句、段间增添新的文字或符号。
⑥重点号:( · · · )专用于赞美好词、妙句。
⑦调遣号:( )用于远距离调移字(含标点符号)、词、句、段。
⑧提示号:( _________ )专用于有问题的字、词、句、段,提示作者或读者注意。
[ 链接 2]
指导学生评改作文方式
1 、学生独立自改。
学生独立自改作文,是有一定难度的。交给学生独立自改,在批改的方法上要由老师给予指导。
首先老师要教给学生批改作文的步骤,先对全文浏览一遍,即对自己写的作文,从头到尾读一遍,先有个总体的印象。
第二步,告诉学生怎样批改。如:对用得好的词可加点圈点,好的句子可用波浪线表示,好的小节、段范可加上简要的批语;用错的字词要改,不恰当的词语可以调换,顺序颠倒的用符号转移。
最后,对全文写个总的批语,指出本文有哪些优点,哪些不足。
在学生自改结束之后,最好选一两篇自改得好的作文在班上进行评析,对学生今后自改作文会更有帮助。
学生独立自改作文,虽说“独立自改”,但绝不是放任自流,是始 终在老师的指导下一步步学习批改作文的方法,教师还是起主导作用的。
2 、学生互改
学生互改作文必须在学生独立自改的基础上进行,懂得了自改的方法,互改就有了模仿的样子,只是把批改自己的作文变成批改他人的作文。互改可以在同桌之间进行,也可以分成几个人一组,互相交换批改,也可以由老师把本子按顺序发下,发给谁,就批改谁的。
在互改作文中,面对写作文水平很低的学生去批改别人的作文时,他是有困难的,最多找出几个错别字而已。是否可以设想:老师有意识地将作文写得特差的学生, 2 — 3 人合成一组,由一位优秀学生任组长,将要批改的作文一起阅读,一起讨论,提出意见,再由组长进行修改和写批语。批改好之后,再由组长读给大家听,征求大家的意见。这样几次反复,让写作水平低的学生,在批改别人的作文中得到启发、受到教益。这种方法也可以叫做小组互改。
[ 链接 3]
作文评改课:寻找作文创新的分享区
详见卿平海著:《语文新课程创新教学》,开明出版社 2005 年 4 月,第 84-92 页
(编写者: 李德树 卿平海 周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5-6 11:35 , Processed in 0.09130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