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文三人谈:流水账啊水流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19 14:19: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文三人谈:流水账啊水流长

作者:______蓝田玉等   

主持人语:

流水账,本来是财务上的一种账目,其特点是不分类别。后来用于比喻不加分析地罗列现象的叙述或记载。这样的叙述或记载在作文中,就叫做流水账,也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话题:什么样的作文就是流水账,导致流水账的原因有哪些,作文中怎样力避流水账。

编辑谈

流水账的种类

《语文报》编辑  蓝田玉

在谈种类之前,我先谈谈我对“流水账”的认识。流水账,并不一定都不好。流水账,也并非定要全盘否定。

我们先来看一则寓言:

冬天,农夫发现一条蛇冻僵了,他很可怜它,便把蛇放在自己怀里。蛇温暖后,苏醒了过来,恢复了它的本性,咬了它的恩人一口,使他受到了致命的伤害。农夫临死前说:“我该死,我怜悯恶人,应该受恶报。”

这是《伊索寓言》中的一篇,题为《农夫与蛇》。寓言大多不以刻画形象为主体,只简单叙述故事情节。如果这样的文字出现在作文中,那你猜怎么着,一定会被批个——流水账!但作为一篇寓言,它能说明寓意即可。

所以流水账并非不好,但要用对地方,写寓言,你就不妨这样流水;写日记,记账单,流水是你的自由;写作文,尤其是考场作文,那一定不可流水。

流水账不是洪水猛兽,我们不避害怕。基于这个认识,我们来说说作文中流错水的那些“账”吧。

事件的流水。这是最为典型的流水账——不分主次,不加取舍,把能想到的材料一锅端到自己的作文中。比如说以“奖品”为话题作文(2010年广东深圳中考卷),有一考生将自己从幼儿园起到中考前夕十几年里,得到的奖品以及当时的情形一一道来:琴棋书画等兴趣比赛的获奖有之,学科考试取得优异成绩方面的获奖有之,家庭的奖有之,学校的奖有之,物质的嘉奖有之,精神的鼓励有之……有的材料本来蕴涵动情点,比如说一次受挫后,意识到母亲温暖的注视即是最好的奖品,但作者未能将其提取出来细加描绘,而是任其湮没在一片芜杂的奖品战中。读此文章,眼前倒是琳琅满目:各色奖品,俨然列了个清单。但哪一个是你要着力表现的内容呢?哪一个能寓含你对“奖品”的认识?哪一个曾激起你内心的回响呢?似乎都有,又似乎没有。主题,就这样被冲淡了。

顺序的流水。这是作文中另一个显而易见的弊端——有顺序(仅是顺序而没有倒序或者插叙、补叙),没有线索,没有情感的贯穿。这种作文,一般以时间或事情发生的先后为序,对某一过程予以不厌其烦的观察记录。用于写观察日记,倒是客观而翔实。但用于一篇尺幅见智慧、运笔见神思的作文,则显得平铺直叙,毫无光彩。我们设想读到这样的诗句:“春天的旅行——三月/春天来了/花开了/溪水涨了/杨柳返青了/朋友邀我去爬山/我们刷牙/洗脸/背上背包  系紧鞋带/我们走在山路上……”你一定会感到乏味,因为没有诗思的跃动,没有诗情的荡漾。

表达的流水。主要是表达方式运用不当——只有叙述,没有描写;只有平淡的叙述,没有变换的笔致。我们来看一位同学写给爸爸洗脚的片段:

我不情愿地打来洗脚水,然后,帮他脱去了袜子,接着,忍着难闻的气味,把他的脚摁进洗脚盆,吃力地给他洗完了脚……今天,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孝道教育,爱是双向的,不仅仅是由父母传递给子女,也应该从子女向父母传递。

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家庭生活事件,但作者却没能写出多少价值,关键是叙多绘少,缺少具体的情节和细节,后面的议论也就没有了扎实的根底。


教师谈

学生缘何写出流水账

浙江温州新世纪学校  赵飞

文章千古事,每一篇作文呈现在老师的眼前时,它们都是鲜活的,带着写作者的温度与气息翩然而至。每当我读着同学们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的文字,为你们的文采喝彩,为你们炽热的情感而感动。可我有时也能读到一些寡淡、流水账似的文章,同学们写了七八年的作文,怎么还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以上蓝田编辑在谈流水账的种类时,简单地点到了一些失误原因,比如说情感缺位,语言没有表现力,我想结合实例说说更深层的两个原因,以给同学们一些警示。

一、虽真实记录生活,但缺乏剪辑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视一些事物,不是它们不存在,而是我们的心灵缺乏一种主动触摸的姿态。即使有的同学有着丰富的生活经历,但他们又常常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没有观察,没有发现。缺少了生活的体验和细致观察,自然导致写作者在写作文时对生活点滴不能进行细腻的描绘,对生活事件不能深入的分析提炼。生活是美好的,我们要积极融进平时的生活中,那么你就会发现很多“隐藏”在视野里的事物是那样可爱,有嚼头。

比如温州某年的中考题“下雨天,真好”,很多同学都有经历下雨天的生活,所遇到的事例也很多,可是很多学生只知道列举,最后写出来的文章就是并行的几件事例放那,根本引不起读者的共鸣。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些事例分出主次,把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渗透进去,那样文章就会丰润许多,层次感也有了。

一篇好的文章如同一部优美的电影,除了前期的拍摄外,还得有后期的艺术加工。可是我们有些学生的作文存在的就是不会“剪辑”。流水账作文缺乏内容的加工和思维的创造,写作技法的运用,缺乏自身的审美体验。流水账作文有情境,但缺乏情境的体验和感受。就像前面蓝田编辑提到的一首寡淡的“诗”,有花,有溪水,有青青杨柳,这不是有了诗的意象了吗,这不是能构成诗的意境了吗?不,仅有意象的堆砌还不够,仅有描摹的对象还不够,缺乏思维与情感的创造,你笔下的文字只能是苍白的,失了蓬勃生机的。

二,缺乏细节打磨,对生活的理解停留在表面。

前面蓝田编辑谈到“表达的流水”,流水账作文里没有恰当的细节描写,就像一部长剧里没有特写镜头,很难让人有深刻的或者长久的印象。比如,我们写一个山村孩子的家境贫苦,如果仅从其穿着、饮食、学具等方面的简陋去写,那只是一般化呈现,没有将其动情点挖掘出来。

还有就是同学们对生活中一些事件意义的理解仅停留在表面,没有把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理解对生活的思考通过文字揭示出来。在写作之前,自己对事件的理解是模糊的、朦胧的,所以也不能围绕一条主线去构思选材,以至想到哪写到哪。比如,就以上学路上看到的事物为例,你写一朵花不要只停留在花这个表面上,而要让这朵花承载着人的情感,花的感受也许就是你的感受,花的经历也许就映射着人的经历。我们一定要确立一个向内的写作趋势,努力挖掘事物表面之下的别样风景,那样我们的文章就会写得生机盎然。

当然,流水账作文形成的原因还有很多。有很多学生害怕作文,不知从何入手,乱写一气,应付了事;没有主题无事可说,词汇贫乏无话可说,没有真情乏味枯燥;也有表达方式局限于记叙,在记叙中缺乏生动的描写如自然环境的描写、场面描写、人物描写等,也不会适合地运用议论、抒情;不会合理使用记叙的顺序,只是平铺直叙,情节不具吸引力,更别说设置悬念等写作手法的运用了。



作家谈

避免流水账的方法

纪广洋

 作家简介:

  纪广洋,全国教科“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实验教材编委,作品散见于沪教版《语文》、港教版《普通话教材》、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文集入选“百套全国青少年喜爱的优秀图书”、“我与经典有约-我最喜欢的名言名句名篇名著”和2010年吉隆坡中华独立中学阅读计划推荐书籍。


避免作文写成流水账的方法,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学会立意和选材。

无论是写人还是记事的作文,都有个立意、选材和取舍的问题。

先说立意,例如,写人的作文,所要写的这个人,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是写他的优点长处,还是写他的缺点错误?有时反弹琵琶,或者侧面描写,更能凸显一个人的性情。有时,以不足切入,用其衬托优点,更显优点之优。有时,深挖一下主题的深处,比如写“春天”,你可以写自然的春天,更可写人生的春天——青春,取其喻义或引申义,方显立意显豁、大气、深远。

作文的主题确立后,接下来就是选材。比如感动中国人物的脱颖而出,一定是有其最突出的感动点——十几年如一日坚守贫困山村的学堂,捐肾救母,抚恤孤老,等等。一个人身上的闪光点有许多,感动中国选其最亮的一点。我们的作文也应当如此,选最好的,最闪光的,最与众不同的。

以点带面,用细节打动人。

即便有了明确的立意和经过筛选的素材,也要对所选的服务于立意的素材进行提炼和取舍,不可罗列事迹、平铺直叙、面面俱到,要抓住事迹的突出点,以点带面,着力于细节的描写和刻画。这样一来,就自然而然地避开了流水账的弊端。

前面赵飞老师说到写一个山村孩子的贫苦,他说不能从穿着等大众化层面去写,那么怎样去捕捉那个细节呢?如果,我们细心观察,看到他(她)羞怯卧住的,是一只塑料制的圆珠笔,笔的外壳已经被胶带缠了好几圈了;如果,我们再细心发现,春天来了,苦孩子桌上的缝隙里,插了一把鲜艳的野花,整个教室都浸在这芬芳中了……那你要表现的,是不是就要艺术化一些,就要更有情有趣有生命力?

拥有独特的视角和别出心裁的思考。

同样是一件事,不同的视角和不同的思考,就会有截然不同的发现和展现。例如,有这样一个国外的故事,说是有甲乙两家鞋厂,分别派遣他们的业务人员去非洲的某地考察鞋子的市场,甲鞋厂的业务员到非洲某地考察发现,这个地方的土著人当时都光着脚丫,不穿鞋子。于是,他断定这个地方不会有鞋子的销售市场,并说服老板放弃了这个地方的拓展业务。而乙鞋厂的业务员,来到非洲某地之后,一看这里的人们居然还都赤着脚,没有鞋子穿,便认定这是个推销鞋子、普及鞋子的绝佳之地,并帮助老板顺利开辟了这个地方的销售市场,成为营销的赢家……这就是独特的视角和别出心裁的思考。写一篇作文,也是同样的道理,无论是写人还是记事,都要把握好视角,也就是行文的切入点,在空寂的山谷中发现并写活一只鹰,在无边的旷漠上寻见并描绘一株草……并以点带面,拓展独到的笔触和新颖的思致,挥写出立意明确、剪裁得当、突出重点、别出心裁的,一篇篇不是流水账而是生活浪花和心灵涟漪的精美作文。

让你的语言充满文学色彩。

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是一篇优秀文章的底线。这里不说抒情、议论、描写,单说说蓝田编辑提到的“语言的流水”。毕淑敏曾撰文《重复而新鲜地描述爱意》,我们在作文时也要力求一个“新鲜”。 蓝田编辑说,有些作文“只有平淡的叙述,没有变换的笔致”,这里我们不妨看一个有变化的例子。张爱玲在写女性服饰的一篇文章(《更衣记》)中说道:“家教好的姑娘,莲步姗姗,百褶裙虽不至于纹丝不动,也只限于最轻微的摇颤。不惯穿裙的小家碧玉走起路来便予人以惊风骇浪的印象。”好一个“惊风骇浪”,当事人不觉得,旁边的看客却早已是心惊如此!这叙述怎一个给力了得。若代之以“可怕”“没有教养”等词,岂不是大为逊色!作文不必刻意追求语言的奇崛,但必要的新鲜描述还是应当加进来,使人不觉得淡而无味。当你能自如地掀起一点笔底波澜,你放心,你的作文决不会再归入流水账之列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5-11 00:01 , Processed in 8.22185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