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51|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余旭东感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4 10:31: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30年桃李芬芳。。。。。。。。。。

相关帖子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1-2 17:05:40 | 只看该作者
序号
姓名
职 务
主 要 职 责
职称
联系方式
1
宰全华
主任
全面负责教研室(含科研、科技)工作
中高
13006178597
2
江哲安
书记
全面负责党务工作及中学教研业务工作
中高
13554372007
3
柳新义
副书记
协助书记抓党务工作,全面负责小学教研业务工作
小高
13986297801
4
胡家彬
副主任
协助主任抓好室内部工作,协助初中教研工作
中高
13476299247
5
李庭俊
教科室副主任
全面负责教科研工作,具体指导教研信息网建设
中高
13667122202
6
李汉陵
科技站副站长
负责科技站工作和中小学劳技、小学科学教研工作
中一
13971289785
7
李文彬
教研员
全面负责中学数学教研工作及中小学资料征订发行
中高
62877361
8
李绪运
教研员
全面负责中学语文教研工作
中高
13995586708
9
滕宁
教研员
全面负责中小学英语教研工作
中高
13971480418
10
杨观程
教研员
全面负责小学数学教研工作
小中高
51485076
11
杨光利
教研员
全面负责小学语文教研工作
中一
13072739651
12
李艳华
兼职教研员
全面负责中小学艺术教研工作
小高
13886107023
13
董文华
兼职教研员
全面负责中小学体育教研工作
中高
13098843448
14
李启煜
兼职教研员
全面负责中学化学教研工作
中高
13517251266
15
左义喜
兼职教研员
负责中学历史教研工作
中一
62812866
16
付迎春
兼职教研员
负责中学政治教研工作
中一
13995592185
17
杨鼎华
兼职教研员
负责中小学美术教研工作
小高
13006300209
18
夏红梅
兼职教研员
协助抓小学科学教研工作
小高
62983941
19
吴国方
兼职教研员
负责中小学信息技术教研工作
中一
13971497186
20
李启祥
兼职教研员
负责中学地理教研工作


21
教研室办公电话
84850987
22
教研室办公电话
84855650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1-1 07:38:00 | 只看该作者
    2009年度人物回访:周海洋由8人导师组培养来源:新华网     事件回放:在2009年高考中,武汉考生周海洋的古体长诗作文《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获满分,被称为“最牛满分作文”,但他高考总分仅为370分。三峡大学深爱其才,曾欲破格录取他读本科,一度未获批复。几经周折后,周海洋最终通过专科补录程序入学。     人物回访:记者了解到,目前,周海洋被安排插班到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班学习,住4人间寝室。他告诉记者,自己的生活在经历媒体高度关注后,已归于平静。     据了解,为能让周海洋充分发挥古汉语文学方面的天赋和特长,三峡大学制定了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并建立了一个8人导师组。培养方案显示,周海洋可根据兴趣选修一些课程,如《先秦诸子哲学》《中国历代诗词鉴赏》《中国古代戏曲》等。他将按照老师提供的书目进行自主学习,并向老师请教。课外,周海洋在一份校内刊物当编辑,还曾去社区为老年人做志愿工作。     周海洋喜爱写诗,在得知长江大学舍己救人英雄群体的事迹后,他提笔写下1000多字的古体诗,追悼3位献出生命的同龄人。     三峡大学党委副书记何伟军鼓励周海洋用“丰富的内容和色彩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拓宽学习面,多参加课外活动,而不局限于本专业知识的学习。他对周海洋说:“要多向老师请教,要敢于与老师畅谈,甚至提出自己的观点。年轻人要有朝气、有锐气,要敢于异想天开,才能做到独树一帜。”     点评:不少人为大学能够这样“不拘一格选人才”感到高兴。何伟军说,我国高等教育经过30年的发展,已具备一定的基础和条件开展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确保教育公平的前提下,探索培养和选拔个性化、创新型人才十分必要。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2 09:22:07 | 只看该作者
学弟管季超向在汉南区工作的同窗余旭东/张汉东/杨声平/温衍才/刘荣霞问好。
9#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2 09:18:21 | 只看该作者
长江网
的采访稿


写古体长诗最牛作文考生周海洋
周海洋的父亲靠加工棉被供他读书
  
一首名为《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的古体长诗,在湖北省今年语文高考中被阅卷老师评为“最牛满分作文”。24日晚,该文作者终于浮出水面——他就是武汉市汉南区第二中学学生周海洋。当晚,记者在汉南大道一栋民房中采访到了周海洋。让记者没想到的是,再过两个月才满19岁的他,说起话来旁征博引、口若悬河,许多文史知识张嘴就来,积累非常深厚,而对于这篇“最牛作文”,他却非常谦虚,表示不过是自己人生长河中的“一朵浪花”而已。
  “当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但是我相信,它会是一篇满分作文。”说起自己的文章,留着小平头、一脸质朴的周海洋神情非常自信。他不认为自己的文章“最牛”,他说,这篇文章是借鉴了2005年一位四川考生的高考作文,那位学生可算“超级牛”了。

  “我没去过黄花岗”
  在《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的文首,周海洋用170多字的文言文,介绍了该诗歌的写作背景:“九十七年之后,时值腊月,会天大雪,余滞于广州,遂至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陵。止于其门,百感并至,赋诗一首。”这样的记叙让读者身临其境,但令人惊讶的是,作者本人其实并没有去过广州黄花岗。
  周海洋告诉记者,他其实只去过武昌首义园,但对于黄花岗,通过网上和影视片中的资料,他已经非常熟悉,甚至随口说道,黄花岗在白云山麓,原名红花岗,因为黄花更有祭奠之意而改名“黄花岗”。“这种写法可以说是像苏轼那样的‘故国神游’吧!”他说得兴起,又开始背诵黄兴那副著名的对联:“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我自己有这个实力”
  《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全文千余字,其中大部分用七言韵文写就,作者是否早就写好、背好,然后在考场上直接套用呢?这成为许多网友的猜测。周海洋坦然回应道,这篇文章就是自己在考场上写出来的,“我自己有这个实力,根本不担心写不完。”
  周海洋回忆,语文考试时,自己是按顺序答题的,因为阅读题的文言文自己恰恰复习过,所以几乎没花时间就完成了。到写作文的时候他看看时间还剩下不到85分钟,但“站在的门口”这个题目引发他联翩浮想:“我想到过站在鸿门宴的门口,樊哙冲进帐篷的情景;想到过站在被轰开的晚清政府的门口,看到国运衰败的祖国;想到过站在三峡大坝闸门的门口,也想到过自己正站在高考的门口,但是我最后还是选择了站在历史的门口,只是整个历史太宏大了,我没法把握,所以选择了一个小切口,不过我并没有局限在黄花岗,而是在文章里作了一些延伸。”
  写完这篇文章,距离考试结束还有两三分钟时间,周海洋还是在监考老师的提醒下才想起答题卡还没填。对于这篇作文他非常自信:“我的作文水平在全区应该算比较好的,我想这应该是一篇满分作文。”

  “有亮点总比平庸强”
  刚刚见到记者时,周海洋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了话匣子,他说,自己这篇文章其实受到了2005年一篇四川高考满分作文《永远的谭嗣同》的影响,如果自己这篇算“最牛”的话,那篇应该是“超级牛”。
  “这篇文章可以称为我的‘滥觞’。”周海洋对这篇作文赞赏有加,他不认识这位作者,但已经把对方奉为自己的偶像,“因为时间关系,我的诗里面还有一些平仄、押韵上的问题,有些句子还非常青涩,和那篇文章相比,我这篇就不算什么了。”
  因为自己的“偶像”曾经取得过成功,周海洋对这种古文、古诗的写法也充满了信心,“刚好这次高考对诗歌没有限制,所以我就放手一试,我就是特别想把作文写好。别人曾获得过成功,有了先例,我也行。阅卷老师也喜欢亮点,有亮点总比平庸强。”
8#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2 09:17:16 | 只看该作者
我缘何而生




周海洋

制芰荷以为裳兮,织鹤羽而为衣。煮香茗而饮兮,思我缘何而生此世。
生此世也,乐胜景也,求知索识也,不枉此生:乐胜景也,看春至。风雨送春,飞雪飘飘。红杏枝头春意闹,自在黄莺恰恰啼。流连彩蝶时时舞,绿杨烟外晓寒轻。远山明朗而润泽,冰开雪消;河水汤汤而始流,鱼游虾舞。花落满阶红不扫,舍我其谁;燕舞窗外足可瞧,非君莫属。看天边云卷,望庭前花开。
夏至也,雨霏霏,云濛濛,天潮潮,地湿湿。紫茎文波红莲美,绿房翠盖芰荷彩。蝉鸣几声林愈静,啼鸟数点山更幽。东方欲晓霞满天,西边将暮日连山。数声风笛人倚楼,几点清歌月如波。草盛径迷校园路,藤多路窄河畔山。夜观天籁数繁星,日视地表听回风。
至秋也,黄叶落,天下尽金风,绿荷残,地上皆玉露。榴赤残阳红,梨白流云素。香气透,黄花开,笔锋落,过雁排;丹枫叶烂漫,青鸟羽翩跹。碧落无云,秋高气爽,远山有色,层林尽染。
至冬也,寻常巷陌,门扉尽掩;朱红门户,窗牖皆闭。亭榭碧波寒,冷月无声;门庭玉尘暖,温日有彩。凉风遍地至,瑞雪漫天盖。河川无巨浪聚涌,峰山有微冰成块。寒烛影幢多少人影,红灯亮闪几番风采。其情其景,岂不乐哉?
生此世也,求知索识也,路漫长远。观青史春梦,叹红尘奇才。深杯酒满,小圃花开。俟河之清矣,竹牍帛幅载峥嵘;人寿几何哉,雪泥红鸿爪吟经典。羡富兰克林之多才,才能九样;慕菲尔普斯之强健,金牌八块。罗素破格展慧根,哲学流光;雨果流亡揭伏藏,小说溢彩。巴尔扎克脱身《名利场》,看《人间喜剧》,马克西姆进入《在人间》,上《我的大学》。灯下漫笔,鲁迅批判奴性人性,月华如水照缁衣;雨中独步,琦君品位泪珠珍珠,长沟流影去无声。疏影横斜,金开城漫话清高;兰舟莲动,朱佩弦碎布荷塘。思接千古,心访万代:浔阳江头枫叶红,瑟瑟荻花,江州司马湿青衫;天姥山下石扉开,泠泠镜湖,长安布衣骑白鹿。春花秋月难了,江水东流;长亭寒蝉凄切,都门西别。酒酹江月江无尽,雨洒愁桐愁了得。悲愤北固亭,辛稼轩永存抗金之志,伤心扬州城,姜尧章固守爱国之情。。。。。。
于戏!采藻风流,翰墨芬芳,文林倜傥,砚海波涌,吾等之辈可乎?然热学求知,书山右路勤为径;彼纸耕笔耘,学海无涯苦作舟。此因此故,吾缘其而生也。
噫!草木一秋,吾生几载?人为动物,为物之灵,百忧感心,万事劳形;力有不及,智有不能。似水流年,朱面为槁木;如歌韶华,黑发变苍颜。青春多少梦,尽付笑谈中;金秋几番功,皆在斜阳外。沧溟浮生,岁月如海。欲登象牙之塔,惜为鸡肋之才;政史地皆无全能,语数外尽成病骸。愿金榜题名,乃尽怀低落之情,思龙门跃鲤,而更高驰之态。常抑郁于前朝,又唏嘘乎新败。顾影以自怜,遣怀而无奈。
呜呼!吾之所以生也,岂能悲乎!狗苟蝇营,勿奔追于学堂;行尸走肉,莫狼嚎于庠序。唯乐胜景,求知索识,而吾缘此而生。时夜深沉,披衣而作,一言已赋,七言诗成,诗曰:
  梦里浮生何若是,笑看世事多变迁。
  每兴韶逝观止叹,生情沧海巫山前。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东溟成桑田。
  问余缘何生此世,清风一曲歌万千。
7#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2 09:16:31 | 只看该作者
新浪网
的采访:
2009年高考中,一篇名为《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的古体长诗被喻为“湖北高考最牛作文”,并被高考阅卷组评为满分,该文作者武汉市汉南区第二中学学生周海洋日前接受了新浪教育的独家对话。周海洋虽然拥有卓尔不群的古文水准,但当初因为消极备考导致其余各科出现“短板”并且严重拉分,他表示自己会再复读两年,尽自己最大努力争取考上一个不错的二类大学。

据《楚天都市报》披露,尽管周海洋坐拥语文作文满分,但高考成绩总分有些“惨不忍睹”。周海洋高考各科分数如下:语文110分,数学45分,英语80分,文科综合135分,总分共计370分。从周海洋的作文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具有极高素养和才华的优秀学生,对于为何会交出这样的高考总分,周海洋无奈的表示,自己当初面对高考完全是采取消极备战。周海洋系统学习高中课程仅一年半的时间,在2009年高考到来前夕,他心里却装满了这样的字眼:“我要完蛋了”。周海洋说,在答题的时候,他脑海中总是在回想着“就这么算了吧”“我这个高考是失败的”,悲愤之下一笔挥就《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

《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全文1080字,文首是一段170多字的文言文,诗歌共51行102句,每句七言;后记约70字,也是文言文写作,耗时一个半小时完成。当作文完成的时候,距离考试结束仅剩下几分钟,周海洋还是在监考老师提醒之下才想起来自己还没填答题卡。“因为写的有点激动。”现在周海洋回忆起来考试时的情景还是有些感慨,虽然自己的行文不是押宝,但毕竟古体文较现代文复杂,用时也更长,在高考这么重大的考试上是冒很大风险的,他表示希望大家尽量不要模仿。但周海洋也坦言,作文写完以后,自己的情绪也好了一点,觉得不应该完全写的那么失败悲观,自己以后还有机会努力。

从周海洋的平静叙述中,可以令人想象到高考时的他是有些落寞的。“我是一个普通中学的高考生,觉得自己不可能考到好的大学,所以以这种方式在考场上祭奠一下自己!”只是,一石起波澜,而且是引起这样巨大的社会反响。周海洋说,自己完全没有料到出名,居然还被人找出来,并且查到家里电话号码,就连不想透露的高考分数也被发现了。

其实,早在2007年暑假,周海洋看到四川考生唐汉霖所写的高考满分作文《永远的谭嗣同》,觉得非常出色,也由此萌生了自己也来写一把古文的想法。周海洋一直喜欢读古文和诗词,还曾被同学质疑,于是他毫不犹豫写出一首名为《怀林觉民》的长诗。“他们看完就不说话了,然后我就很得意。”周海洋笑道。

提到古文的时候,周海洋是开心的,但偏科的他在面对高考的时候,令人感觉有些无力,他毕竟还只是一个高中生。“现在有点信心了。我准备明年复读,重点强化数学和英语,文综还算是个强项。”尽管在古文上游刃有余,但周海洋仍然十分保守,他坦言复读一年不足以令自己提升到上二类大学的水平,不行的话还会再复读一年,以两年为最后期限。“两年时间很快,一晃而过。”周海洋非常认真的回答。

对于高校以作文特长录取他的可能性,被周海洋一口否决掉。“因为我觉得这是一种旁门左道,我通过努力,高考照样可以上好一点的大学,只是时间会漫长一点。”周海洋说,母校武汉市汉南区第二中学已经有20多年没有出过考到好学校的学生,所以自己一度非常没有自信。“高考的作文事件是最后一个导火索,算是点燃了自己的信心。”周海洋说,古文虽然没有很多人喜欢,国学也日渐式微,但还是有人在学习它、对它有兴趣的,未来自己希望能够就读广播电视新闻类专业。“我不比别人笨,希望能考一个不错的二类大学吧。”年轻的周海洋语气带着几分执拗,不仅令人生出一种信任,还有尊敬。有理由相信,尽管前方荆棘漫漫,但这个有自我坚持的小伙子,一定会在未来的两年、五年、十年,带给关心他的人更多的惊叹。
6#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2 09:15:23 | 只看该作者
    三峡大学录取“最牛高考作文”考生周海洋

2009年09月26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宜昌9月26日电(记者 上官纯青 郭晓莹)26日下午,三峡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告当天上午该校正式录取了“最牛高考作文”考生周海洋,10月9日,周海洋将来校报到,将就读汉语言文学专业。
  据三峡大学招生就业指导处处长吴正佳介绍,为避免埋没一个古典文人才,考虑到其自身愿望,同时又要兼顾招生制度和教育的公平性,经过学校多番努力,在湖北省教育厅、招办的支持下,最终三峡大学通过四批(二)专科补录的方式录取了周海洋。
  周海洋进校后,将被安排在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学校将针对其特长专门安排文学、历史等方面的导师组对其进行个性化培养,充分发挥其古典文特长,并帮助其完成汉语言文学专业3+2专升本的学业。
  今年高考,周海洋用80多分钟,挥就一篇题为“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的古体长诗,被评为满分作文。但其370分的高考总成绩,只达到第四批高职高专(二)的录取资格线。高考之后,周海洋只填报了本科招生志愿,打算如不能录取就复读一年,因此未填报专科志愿。此次补录,对现在很想上大学的周海洋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5#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2 09:14:43 | 只看该作者
周海洋-记者采访   当晚,在汉南大道一栋民房中采访到了周海洋。没想到的是,再过两个月才满19岁的他,说起话来旁征博引、口若悬河,许多文史知识张嘴就来,积累非常深厚,而对于这篇“最牛作文”,他却非常谦虚,表示不过是自己人生长河中的“一朵浪花”而已。
“当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但是我相信,它会是一篇满分作文。”说起自己的文章,留着小平头、一脸质朴的周海洋神情非常自信。他不认为自己的文章“最牛”,他说,这篇文章是借鉴了2005年一位四川考生的高考作文,那位学生可算“超级牛”了。
周海洋-没去过黄花岗  
周海洋
《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的文首,周海洋用170多字的文言文,介绍了该诗歌的写作背景:“九十七年之后,时值腊月,会天大雪,余滞于广州,遂至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陵。止于其门,百感并至,赋诗一首。”这样的记叙让读者身临其境,但令人惊讶的是,作者本人其实并没有去过广州黄花岗。 周海洋告诉记者,他其实只去过武昌首义园,但对于黄花岗,通过网上和影视片中的资料,他已经非常熟悉,甚至随口说道,黄花岗在白云山麓,原名红花岗,因为黄花更有祭奠之意而改名“黄花岗”。“这种写法可以说是像苏轼那样的‘故国神游’吧!”他说得兴起,又开始背诵黄兴那副著名的对联:“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周海洋-自己有这个实力  
周海洋
《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全文千余字,其中大部分用七言韵文写就,作者是否早就写好、背好,然后在考场上直接套用呢?这成为许多网友的猜测。周海洋坦然回应道,这篇文章就是自己在考场上写出来的,“我自己有这个实力,根本不担心写不完。” 周海洋回忆,语文考试时,自己是按顺序答题的,因为阅读题的文言文自己恰恰复习过,所以几乎没花时间就完成了。到写作文的时候他看看时间还剩下不到85分钟,但“站在的门口”这个题目引发他联翩浮想:“我想到过站在鸿门宴的门口,樊哙冲进帐篷的情景;想到过站在被轰开的晚清政府的门口,看到国运衰败的祖国;想到过站在三峡大坝闸门的门口,也想到过自己正站在高考的门口,但是我最后还是选择了站在历史的门口,只是整个历史太宏大了,我没法把握,所以选择了一个小切口,不过我并没有局限在黄花岗,而是在文章里作了一些延伸。” 写完这篇文章,距离考试结束还有两三分钟时间,周海洋还是在监考老师的提醒下才想起答题卡还没填。对于这篇作文他非常自信:“我的作文水平在全区应该算比较好的,我想这应该是一篇满分作文。”
“有亮点总比平庸强”
刚刚见到记者时,周海洋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了话匣子,他说,自己这篇文章其实受到了2005年一篇四川高考满分作文《永远的谭嗣同》的影响,如果自己这篇算“最牛”的话,那篇应该是“超级牛”。
“这篇文章可以称为我的‘滥觞’。”周海洋对这篇作文赞赏有加,他不认识这位作者,但已经把对方奉为自己的偶像,“因为时间关系,我的诗里面还有一些平仄、押韵上的问题,有些句子还非常青涩,和那篇文章相比,我这篇就不算什么了。”
因为自己的“偶像”曾经取得过成功,周海洋对这种古文古诗的写法也充满了信心,“刚好这次高考对诗歌没有限制,所以我就放手一试,我就是特别想把作文写好。别人曾获得过成功,有了先例,我也行。阅卷老师也喜欢亮点,有亮点总比平庸强。”
周海洋-众人评说  
父亲:几乎每晚看书到深夜 周海洋家住在武汉市汉南区,家庭并不富有,主要经济收入来自于父亲加工棉被。 其父周吉跟介绍,海洋小时候就特别爱看书,平常要的零花钱,基本上都拿去买书了,还在家附近的一些书店办了卡,常常租书看。放学或放假,他也经常是窝在家里看书,很少出去玩。 “初中到现在,他几乎每晚看书都看到 11点、12点,怕他看坏了身体,我每晚都催他睡觉。”谈到儿子,周吉跟既感到欣慰,也有些担心,“老怕孩子把身体搞垮了,我们没那么多钱给他治病。” 在周吉跟眼里,儿子很懂事,“我没什么文化,平时忙于生计,也没怎么管他,但他学习很自觉,脾气也好。因为家境不好,他还特别节约,吃饭也不挑剔,有时候给他买新衣服,他都不要。” 老师:超乎想象地热爱阅读 “他是图书馆的常客。”汉南二中图书馆管理员汪老师提起周海洋满脸赞誉,不到三年时间,《史记》、《离骚》等镇馆之宝他都读了数遍。 该校高三年级组长汪红兵说:“他的桌上长年放着一本《辞海》,这样热爱古文的学生从未见过,单纯、自觉,超乎想象地热爱阅读。他的作文得满分,并不意外。” 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戴新姣介绍:“他严重偏科,语文成绩好,但数学和英语的成绩就差多了。”
周海洋-切忌盲目跟风  
提醒:切忌盲目跟风
“最牛满分作文”——《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在全国引发强烈反响。一位语文教师就此提醒:这篇作文只是一个特例,古文功底不足的考生明年高考切忌盲目跟风模仿。 对于这股热潮,武汉市第六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胡明道指出,用古文写的高考作文只能是特例,“作文题目没有禁止写古文,考生用古文写高考作文无可厚非,但是,今后参加高考的考生应理智,千万不要盲目跟风。” 胡明道说,2001年江苏南京一位考生用白话古文写了一篇满分作文《赤兔之死》,第二年高考很多考生也运用古文写作文,“古文作文扎堆容易造成阅卷老师视觉疲劳,考生得不偿失。”他表示不反对但也不提倡考生用古文写高考作文,特别是那些古文功底不深厚的中学生要慎写。 胡明道认为,学习语言是为了交流,作为中学生应该使用现代的语言方式,表达真情实感,写出对生活、对生命的思考,写出“真实的自己”,这才是写作的真谛。
周海洋-经历  
一篇名为《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的古体长诗,被喻为“湖北高考最牛作文”,阅卷组评为满分。经过温州晚报多方查访,终于找到这篇“高考最牛作文”的作者——武汉市汉南区第二中学学生周海洋,他的祖籍是永嘉县东皋乡东炉村。
周海洋对故乡的山山水水记忆犹新,抓溪鱼、捉小螃蟹、溪里戏水,最淘气的是一次玩火把村里一老爷爷的稻草堆给烧掉了。尽管已好几年没有“回家看看”,他现在说起童趣故事,仿佛就在昨天。
周海洋的父亲是名“弹棉郎”,早年来到湖北弹棉为生时,娶了一名湖北姑娘。然后,他父母来到山东青岛弹棉,1991年生下了周海洋。因父母忙于生计,周海洋满周岁后,就被送到东皋乡东炉村,由爷爷奶奶抚养,一直到五六岁。
因周海洋的户口在湖北,后来回到湖北武汉市上小学,接着读初中、高中。在读高三那年,因故休学了半年。今年高考,他抱着尝试的心态,就去高考了。
谈起自己在85分钟内完成的满分作文,周海洋说,看到作文题目时,他感慨万千,写下了那篇满分的古体诗作文。由于休学的关系,他估计这次高考的成绩不是很理想,不打算填志愿,打算明年再考。
周海洋曾在小学毕业后到故乡玩了一个多月,后来再也没回来过,现在他很想回去看看已81岁高龄的老爷爷。他说:“现在家乡变化肯定很大!”
周海洋-补录  
湖北境内的大学在为他办补录手续,他所读专业极有可能是历史或汉语言文学。 2009年09月23日周海洋说,湖北境内一所大学最近几天联系上他后,正给他办理“补录”手续,准备把他录去学习历史汉语言文学专业。周海洋还说,他的父母对此都予以支持,认为能早点上大学无论如何都是件好事。他也为之感到兴奋,现在回家等候这所大学的通知,自己的行李依然留在接收他补习的中学宿舍。预计大学录取通知书将在一周以内送到。至于这所大学具体是那所大学,录取方式是什么等问题,他不便透露,估计届时校方会安排新闻发布会。 据悉,“最牛诗满分作文”诞生后,三峡大学认为周海洋在古代汉语方面功底扎实,与同龄人相比有过人之处,曾表态破格录取其读本科,但最后放弃。闻知此事,黄花岗烈士严确廷的后代严英仕曾专门致函本报表示,作为“90后”的周海洋能深情写下颂扬烈士的长诗,实属难能可贵,建议广州的大学予以破格录取。 周海洋-《月下笛》全文  

桃李如云,教学相长。春风化雨。寒窗灯下,犹忆书山耕耘路。杏坛鼓琴发杏蕊,洙泗上飞香幽谷。辛勤君不见,传道解惑,泪干红烛?

落红甘做土,万里风鹏举,负笈甘露。呕心沥血,黑发积霜清可数。鞠躬尽瘁,纷纷日月渐入无。唯有冰心存玉壶,只余得清风如许。正九月金秋,如菊芬芳万古。
周海洋-正式录取  
位于湖北宜昌的三峡大学发布消息说,该校26日通过专科补录程序,正式录取“最牛高考作文”考生周海洋,并将用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使他充分发挥古汉语文学方面的天赋和特长。 据介绍,武汉考生周海洋的高考成绩为370分,仅达到第四批高职高专(二)的录取资格线,而三峡大学本科专业在第二批本科(一)招生。三峡大学曾争取破格录取周海洋读本科,但未获教育主管部门批复,且该校不具备降分自主招录的资格。 三峡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吴正佳说,周海洋下月初来校报到后,学校将安排他插班到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班进行学习,并将为他建立一个包括汉语言文学、历史、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老师的导师组,实施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在2009年高考中,周海洋的古体长诗作文《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因“形式和内容都堪称一流”而获满分。尽管他高考总分未达到本科线,但三峡大学深爱其才,曾欲破格录取。学校于2009年9月7月组织武汉大学湖北大学等单位的6名专家,当面考察了周海洋。专家一致对他的知识面、理解和表达能力表示赞赏。 高考后,周海洋只填报了本科志愿,原打算若不能录取则复读,因此未填报专科志愿。此次补录,对现在渴望上大学的周海洋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吴正佳说,学校将兑现承诺,给予周海洋两万元奖学金,希望他努力学习,取得更好的成绩,将来通过“专升本”考试,甚至考上研究生,继续深造。
4#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2 09:13:55 | 只看该作者
汉南二中周海洋:最牛满分作文作者
父弹棉花母打工寒门少年写奇文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湖北日报



记者王晶 通讯员田勇湛淼 艳芳
  图为:周海洋酷爱阅读。   一篇名为《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的古体长诗,被评为今年高考语文“最牛满分作文”。 昨日,经过多方了解,该文章作者为武汉市汉南区第二中学学生周海洋。   周海洋的这篇作文共1080字,文首是一段170多个字的文言文,介绍了该诗歌的写作背景;诗歌共51行102句,每句七言;后记约70字,也是文言文写作。评卷老师称,“形式和内容表现上都堪称一流。”最牛满分作文是押对了题,还是考生厚积薄发?   考场作文耗时1小时25分   “这篇作文是我在考场上写的,一共花了1小时25分。”周海洋介绍,自己从小喜爱文言文,高考前还填了首《江城子》的词来勉励自己。   “写这篇文章我是有意为之。”谈起写这篇奇文的动机,单纯而坦率的周海洋并不闪躲,“2005年四川高考有学生写过类似的文章,得了满分;考前我还看过上海的竞赛作文题《站在祖国的面前》。”有了这些准备,考场上的周海洋在写作文时“没有压力”,“仿照四川考生的作文和白居易的《琵琶行》,结合自己的历史、地理知识,不难写啊。”“其实只有大家多看点书,都写得出来。”周海洋说,他还特别感谢评卷老师对他作文的肯定。   高中三年读书万卷   “他可是我这里的常客,只要图书馆开着,他肯定在。”汉南二中图书馆管理员提起周海洋,满脸赞誉。高中三年,《史记》、《离骚》他读了数遍,全馆万余本图书他几乎都读过一遍。“作为一个高中生,他的桌上长年放着一本《辞海》。这样热爱古文的学生几乎没见过。单纯、自觉,超乎想象的热爱阅读。”该校高三年级组长汪红兵如是评价周海洋,“他的作文得满分,并不意外。”   记者了解到,周家并不富有,父亲从事棉絮加工工作,母亲则在外务工。   严重偏科最牛作者目标二本   “语文突出,但是数学和英语的问题同样突出。”周海洋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王丽不无担心地说,严重偏科,让这位最牛作者有可能会落榜。   周海洋自己的目标是上一所二本学校,“如果目标没实现,我会继续努力下去。”一心想上大学的周海洋说:“各科平均的学生虽然能考上好大学,但是以后的发展还是要靠自己的特长,我对自己的未来并不担心。”
附: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
清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日(西元一九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广州起义暴发。起义之军百二十人持枪械攻入广州督府衙门,两广总督张鸣歧闻风而逃。然义军终因寡不敌众,数百清军围之,起义军多战死。旋革命党人潘达微见而怜之,收烈士之骸,止得七十二具,葬于白云山麓之黄花岗。九十七年之后,时值腊月,会天大雪,余滞于广州,遂至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陵。止于其门,百感并至,赋诗一首,诗曰:
赤焰难明赤县天,百年群魔舞翩跹。国土已破何人见,金瓯早缺有谁怜?
皇祚不复天威去,天朝迷梦化为烟。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
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咸。
春帆楼上条约订,马关之约逆臣签。大沽台上炮声隆,将士陈尸国门前。
新鬼啾啾旧鬼哭,京洼难日见炊烟。宣战诏书何处寻?言说帝后西秋狝。
辛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风哭宝剑。六十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空向长河咒逝川,不尽国愁在斯年。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民穷国敝割土地,偿银赔款年复年。可怜越女夜夜哭,半国殖民半封建。
檀香山上聚义士,兴中会中复青天。烈火已燃锤与镰,今将炮火灭清廷。
枪声惊破五羊城,英雄无惧挥宝剑。提携玉泉为国死,何得英名在人间。
悲歌一曲从天落,壮士不再歌易水。晓见江山有炊烟,烈士之魂已沉泉。
人生百年能几何,荒草斜阳土坯间。白云片片魂悠悠,黄花遍野使人愁。
义军已覆化碧土,留得精神载史书。黄花岗上土一抔,埋没荒烟蔓草间。
起事何知一死难,的卢青骢劳鞍鞯。青天白日满地红,镶开碑上覆墓间。
行人往往悲旧事,含愤长忆孙逸仙。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换得假共和。
皇冠已覆君前落,不见人间少帝制。百越之人总不忘,秋风秋雨湿黄花。
愁看长江东逝去,却有青史映君前。莫悲往事愤钩沉,但看祖国焕新颜。
沧桑浮沉忆浮生,吾辈发奋应向前。岁月如潮歌似梦,百年弹指一挥间。
红尘梦里忆壮举,烈士陵前有愧颜。吾侪不曾历战火,无复见此漫硝烟。
和平岁月忆往事,史海沧茫不亲见。今春南岭雪满天,雪映梅花忠魂骨。
碧血横飞四塞惊,草木含情风云悲。只因烈士血如海,才使日月换新天。
英雄何只黄花岗,无数忠魂红旗间。百兆国子怀先辈,万里江山动后人。
召公甘为社稷死,感君总能多奉献。至今天下传英名,不使君没蔓草间。
今之河山多锦绣,不复沉沦如从前。工厂遍地多铁马,信息时代在眼前。
民众康乐少悲苦,难以再见愁容颜。吾今立于陵门口,思绪纷飞感万千。
聊诌一诗悼君魂,勿怪字拙人不见。
后记:今日之生活,皆先辈流血而成,今中国多烈士之陵,何止黄花岗耶?然吾平生只至黄花岗,愧矣。今年之秋,料黄花岗之黄花,应于秋风之中透香中华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5-17 16:02 , Processed in 0.09615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