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陡岗镇小教师读书小组行动计划----管季超只[!!]使用《教师之友网》发布信息!

[复制链接]
184#
 楼主| 发表于 2011-9-4 14:18:05 | 只看该作者
让教师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茅卫东

  让教师踏上书的阶梯

    “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在今天,宋人黄庭坚的这句话或许会被很多人认为太矫情。
    虽然酷爱阅读,并通过阅读建立起颇具个性化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技能的教师有不少,仅记者接触过的就有吉林的张曼凌、辽宁的刘卫民,北京的窦桂梅、山东的孙明霞、山西的聂明智、河南的窦爱君、安徽的薛瑞萍、吴礼明,湖南的冯梅、陕西的魏智渊、重庆的魏勇、周迪谦、四川的李镇西、广东的陈晓华等。江浙一带,这样的教师就更多了。但在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的大背景下,教师群体的阅读状况不容乐观。
    令人尴尬的教书者不读书现象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大夏书系策划人吴法源告诉记者,现在全国每年新出版的图书约有12万多种,如果加上修订、重印和再版,数量可能达到20万种,而其中,教育书籍只有三千多种。从出版社销量监控来看,每月销量在100本以上的教育书籍只有100种左右。教书的人不读书(不包括教科书以及教参、习题集等教辅类书籍),在相当程度上来说,这是一个相当尴尬却又无奈的现实。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一些教育类出版社已经开始收缩出版规模。
    “没有时间!”这是很多教师给出的不阅读理由。“两眼一睁,忙到熄灯。”这是他们共同的工作感受,如果是班主任,那就得“熄了灯,想学生”。有的学校明确规定,班主任手机必须二十四小时开机,学生有情况,必须随叫随到。有教师调侃自己“起得比鸡还早,睡得比狗还晚”,阅读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教师的阅读情况,呈现出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这样一个逐渐下降的态势,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工作时间对教师阅读的直接影响。
    曾有人以海绵里的水比喻时间,只要挤,总是能挤出一点来的;也有人强调要发扬“钉子精神”。对此,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四川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专家组成员陈大伟说,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根本不了解教师的实际工作情况。现在有不少学校,班额大,教师课时多,校长只想着教师上好课,拿出成绩,根本不在意教师是否读书。甚至有校长公开反对教师阅读,原因是教师水平提高了,自己也快离任了,不如让教师多上课多批卷更实际。这种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的做法,直接的受害者就是教师。
    吴法源则从出版的角度对教师阅读率下降情况作了分析。他认为,除了教师没有阅读时间之外,出版社没有充分挖掘教师阅读潜力也是一大原因。现在出版社的视线还是对准着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或者沿海和内陆教育大省的省会城市,最新的教育书籍很少能够出现在县级新华书店。虽然现在可以通过网上书店购书,但对于很多农村地区的教师来说,因为客观条件和个人习惯等原因,新华书店还是他们购书的首选。另外,现在教育书籍选题重复情况比较严重,往往是一家出版社想出一个好点子,其他出版社马上跟上。一些名师重复出书,书商看到有的教师出书心切,于是弄一个书号,粗制滥造一下子给几人甚至十几人出了书。这些都影响了教师本不旺盛的阅读热情。
    高等教育出版社基础教育分社副社长魏振水则认为,应该注意到传统阅读与现代阅读的不同。有的教师不经常购买教育书籍,没有阅读纸质读物的习惯,但他们可能会通过上网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教育信息。
    功利性阅读不可取吗
    教师的阅读环境不理想,缺少阅读时间,缺少好的读物,这是影响教师阅读的最关键的两个客观原因。与此同时,教师的阅读的需求,阅读的兴趣也还是存在的,只是很多时候被忽视了。
    魏振水对记者说,基础教育分社从2002年建立以来,出版了不少教师教育类书籍,像现代教育方法,班主任培训方面的书,销量都相当不错。吴法源也说,2004、2005两年教育书籍的销售形势很好。两位出版人都认为,这与新课程推进有关系。因为国家大力推进新课程,教师面临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的转变,工作压力产生阅读需求。陈大伟在多年的教师教育工作中也发现,新教师的阅读积极性比中老年教师高,原因就是新教师面临的工作压力比中老年教师大,“不安全感迫使新教师去阅读”。
    有人批评说,教师的这种阅读太功利。陈大伟认为,带着问题去读,通过读书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这有什么不好?阅读习惯不是短时间内能养成的。哪怕教师是为了评职称写论文需要去买书读书,也是好事,应该肯定。一开始就强调阅读的深度、广度问题,只会打击教师的阅读兴趣。
    近年来,一些学校开展了营造书香校园活动,鼓励教师和学生阅读。令人遗憾的是,教师的参与热情往往不如学生。某校在开学初列出一个教师书单,要求每一位教师在一个学期内至少读完其中的三本,同时写出若干阅读笔记。期末时,老师们上交了阅读笔记,学校领导越看越觉得这批阅读笔记的整体水平有些超出本校教师的能力所及。上网搜索发现,大部分的读书笔记是网上下载的。还有的学校为了推动教师阅读,采取了“冲击法”(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危机法”(不通过阅读考核取消相应的奖励),同时,还组织师生进行以阅读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论文评比等活动。但是,“这种大规模、形式化的推动只是使教师拒绝的外壳更加坚固。”学校负责这项工作的领导这样对记者说。
    对此,吴法源说,要让教师阅读,校长自己先得是一个读书人。一些学校的读书活动之所以支持不下去,往往是与校长自己不爱阅读有关系。陈大伟认为,在缺乏阅读的自组织条件和动力的情况下,这样的他组织是让教师养成阅读习惯的必需的前提,但是,必须要使阅读与教师自己的工作、生活发生关联,影响、改变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这样教师才会切身体会到阅读的价值,才会真正喜欢阅读。否则,教师只是感觉到自己在被迫完成一件学校强加的一项额外的任务,自然不会有真正的投入,这样的阅读也就没有多大的意义。
    有人来硬的,有人来软的
    哈尔滨市南马路小学的经验证实了吴法源和陈大伟两人的看法。
    南马路小学校长赵翠娟属于在北大荒成长起来的那一代人。1979年返城后,在小学当过锅炉工,在聋哑学校教过书。1987年中师培训后,分到了南马路小学。赵翠娟当小学老师是半路出家,坚持不懈地读书,读教育理论,才使自己渐渐明白了什么是小学教育,渐渐明白了如何抓小学教育。因此,1994年,赵翠娟出任南马路小学校长后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成立教育理论研究会,组织老师们读书学习。
    那时,正是“人人下海”、“全民经商”的浮躁时期,安心读书很不容易。南马路小学的青年教师们的阅读是在赵翠娟的严厉督促甚至呵斥下开始的,她对老师们说:“只要我在南马路小学当一天校长,读书就是这个学校最大的事。”一年、两年、三年,老师们慢慢读出了感觉,读出了兴趣,不愿意放下书本了。1999年,书不离身的赵翠娟从一本译著中获悉了“学习型组织”、“组织的学习能力”等观点。她更有信心了,自己走的路没有错,只是过去的读书还是教师个人的读书、个人的学习,属于学习型组织的第一阶段,是一群人在学习。现在,她要带领教师们向更高层次进发了,她把目光锁定在“构建学习化校园”。经过多年持续不断的努力,如今,南马路小学已经进入了“边学习、边工作、边研究”的状态。学习和工作已经是不可分割的一个结合体。“我们的老师有一种意识,要在南马路中学生存下去,不读书是不行的。”赵翠娟校长说。不久前,本报记者康丽在赴南马路小学采访,回来后感动不已,在采访后记中,她写道:“南马路小学的教师是幸运的,他们在南马路小学找到了幸福,找到了归属,找到了自我,所以他们澄澈清明,热情生动。”
    “只有教师自己真正体会到了阅读的快乐,他们才会自觉地去阅读。”江苏南通师范第一小学教科室的范凌牙鲜Χ源艘采钣懈写ァ
    从2006年秋开始,喜爱品茶的范邀请平时交往较多的同事参加她的茶座,品茶的同时聊聊教育话题,交流读书情况。因为很多同事已经为人父母,他们关心孩子的成长,范老师首先向这些家长同事们推荐蒙台梭利等人的育儿类教育书籍。这些书籍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同事解决了育儿问题,更重要的是撼动了老师们习以为常的学生观和教育观。他们感慨:“习以为常的不一定就是千真万确的。”老师们的阅读兴趣、交流愿望越来越强烈。每周一次的茶座,成为理论和实践碰撞的时间,范老师推荐的书籍从“教育案例”类过渡到教育理论方面书籍,每次茶座都有明确的主题,讨论时专门有人负责记录,整理后的内容在校报上刊登出来。
    茶座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人数最多一次,参加茶座的同事达到16人,茶座的地点就从范老师的办公室搬到了学校会议室。茶座的内容也开始从教育现象扩展到文化视野。
    一年下来,参加茶座的几位同事习惯了教育类阅读,教育写作的能力也大有提高,成为“学校最有战斗力的教师”。他们乐此不疲的阅读行为开始影响身边的同事,为此,范老师受校长室委托申报了“构建学习发展共同体,促进教师合作文化发展”的省级课题。
    魏振水说,教师阅读可能开始时只是为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但最终,他们会发现,阅读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情趣,提升生活的品质。
    采访后记:
    教师阅读现状令人担忧,对教师不阅读的原因分析,无外乎没时间,没心情,没合适的书籍等。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不阅读并不是教师的主动选择,而是迫于无奈的一种放弃。如果我们愿意,这种放弃,其实还可以追溯到他们的学生时代。世事诡异处很多,有一个现象就是,有些行为,开始可能是出于无奈,但久而久之,无奈就成了习惯,甚至于似乎成为一种权利,比如过去的女人缠足,男人留辫。教师阅读也可作如是观。
    之所以不少学校组织教师阅读收效甚微,之所以有的教师把学校发放的购书款挪作他用,就在于这些教师因为久未阅读,已经失去了阅读的快感,有的教师可能都没有这种阅读快乐的记忆。再加上教学工作的繁琐、家庭生活的压力,现在他们拒绝阅读,就是一种很自然的、主动的选择了,甚至于可能还会被视为对自己权利的维护。
    如何让教师体验阅读乐趣,恢复阅读兴趣,这是摆在校长面前的一个具有很大挑战性的课题。
    如果在校长眼前,教师只是一种工具性的存在;如果校长要求教师阅读,只是为了使学校在领导面前多一个汇报成果,那么无论强迫教师阅读(办读书会、上交阅读笔记等),还是引导教师阅读(邀请专家作报告,给教师报销购书费用),总体效果是不会令人满意的。因为最基本的一点,这样做,可能是在教师本已沉重的工作负担上又增加了新的任务。
    具体的措施,可能还需要校长们根据本校情况来定,有一条基本原则是通用的:以人为本。道理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实践中能否做到,却是一个问题。
    或者,教师阅读问题是一把检测校长管理观念和管理水平的标尺,更是检测校长人格品质与教育理念的试金石。
  http://blog.cersp.com/7889576/1168839.aspx


  人物案例:因为阅读,所以成长
    徐斌:让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有心理学依据
    徐斌,1987年中师毕业,现为江苏省苏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数学特级教师。
    1991年,22岁的徐斌参加了江苏省赛课获得一等奖中的第一名。1993年,24岁的他参加全国第一届小学数学教学观摩活动,与数学名师李烈等同台竞技,获二等奖。1999年,30岁的他成为当时江苏省最年轻的特级教师。
    谈起自己的成功,徐斌说这首先应该归功于他的恩师盛大启――这位数学名师的悉心指导,让徐斌少走了许多弯路;其次要归功于他的幸运――有机会参加各种赛课。与此同时,阅读对他的成长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从《九章算术》到《尝试教学法》,从《儿童心理学》到《给教师的建议》,在工作最初的几年里,徐斌阅读了50多部理论书籍和2000多本教育期刊,撰写了100多万字的笔记。“与布鲁姆、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等‘亲密接触’,那充满人的气息和爱的光泽的经典之作,打开了我的视野,提升了我的理念,更奠定了我做一个真正的教师的精神底子。”
    其实,徐斌的阅读面很广,上学时就酷爱武侠小说的习惯一直保留至今。除了广泛涉猎教育类书籍外,《于丹<论语>解读》,易中天《品三国》,《谁动了我的奶酪》……这类畅销书也经常会被徐斌捧在手中。他还爱读名人传记,爱读李叔同的文字,因为“能够感受到大家的生活气度”。对徐斌来说,读书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不过,他也曾啃过一些大部头的教育理论书籍,“实在看不下去”,就放弃了。
    说起自己的阅读经验,徐斌说,作为一名教师,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是不能不读的。但教育千变万化,教育的策略和技巧不可穷尽,教育教学情景不同,有些方法不可迁移,所以,他认为教育类的书浏览即可,不必细读。心理学方面的书,徐斌建议要深读、精读一到两本。他自己就曾认真研读过朱智贤的《儿童心理学》、邵瑞珍的《学与教的心理学》。通过这样的研读,徐斌养成了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必须具有心理学依据的良好习惯。他之所以能够在从教短短几年里迅速成长,与这种理性地对待教学的严谨态度是分不开的。
    徐斌的第二个阅读重点是学科类书籍。他说,一个教师应该了解自己学科的来龙去脉,学科背后的教育哲学、教育文化学。这样,在课堂上,教师就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所教的内容在学科发展史上、在学科体系中处于什么位置,教学就不会盲目、呆滞。徐斌还阅读了不少数学名师的课堂实录和他们的成长之路,因为“从中可以有所借鉴”。
     2002年11月底,上网不久的徐斌在“教育在线”网站发了一个帖子:“最近在看《为学习服务》,觉得书中提出的观点很新,联想到我们的数学教学,作为老师,我们何尝不应当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教师不仅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而应该是服务者。”随后,他在论坛建立了一个主题贴,题目就是“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四年后,以徐斌对小学数学课堂的理论思考、课堂实践为主要内容的《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一书由福建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
    徐斌现在是学校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他坚持每天听一节数学课,自己带一个班,“开门上课”,随时欢迎老师听课。“我已经超越了为功利做事的阶段。”徐斌淡然地说。现在,上课,阅读,写作,对他来说都是乐趣。继去年《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一书出版后,《谈计算教学的理论、问题和经验》一书又在构思中。
    郭初阳:每堂课都应是面向社会的思考
    或许与所教学科有关,徐斌不论是平时的言谈还是课堂,给人最深的印象是“严谨”。而浙江省杭州市外国语学校高中语文教师郭初阳虽是典型的书生模样,却时不时给人“意外”之感。当然,这也与他的阅读经历有密切的关系。
    说起阅读对自己教育教学的影响,郭初阳提及的第一本书是《灵地的缅想》(胡河清著,学林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此本书是作者在结束年轻的生命之前留给世人的唯一的一本自编论文集,主要通过中国传统文化与现当代文学的对话、交融的角度,探索现当代作家作品中的传统文化意蕴。郭初阳说,胡河清可以说是文学评论界打通现代与传统的第一人,《灵地的缅想》的写作非常个性化。这令郭初阳非常振奋,他第一次知道了,原来对文字的理解、对文本的解读可以结合自己的感情,可以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写作时代作纵横交错、全方位的扫描定位。郭初阳的语文教学重视文本解读,隐约受到这本书的影响。
  《胡适文萃》(作家出版社出版)中“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则让郭初阳顿悟作文教学之道。胡适在文中说:“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烂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郭初阳认为这八条足可作为作文教学指导。“言之有物,我理解就是有情感,有思想。表现在写作形式上,就是叙事和说理。再往下说,写文章无非就是要提供一些新的东西,可以是观点,可以是事情……”
  “中国人还认为,求学是痛苦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童不仅要背四书五经,还要挨戒尺板子,仅仅是因为考虑到他们的承受力,才没有动用老虎凳。”(王小波,《智慧与国学》)王小波的幽默和智慧,让郭初阳意识到,课堂可以是快乐的,求知的过程一如探险的旅途,充满了发现的喜悦。
  广博的阅读也曾经让郭初阳一度非常困惑。作为语文教师,郭初阳认为,传授经典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传统如何与现代对接?能否立足于现代普世价值的基点,将中国传统进行创作性的转化?郭初阳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吸其精华,去其糟粕”,毕竟缺少了一点可操作性,而朱学勤的《老内圣开不出新外王》一文分析道:“所谓内圣开外王,这个中国文化的母题,历代士人孜孜追求的最高理想,很可能是个误用千年的假逻辑。”这让他以更加理性和苛刻的目光重新打量儒学经典。孟子说孔子“三日无君,则皇皇如也”(《孟子・滕文公下》),而《圣经》里说:“我的国不属这世界。”两相比较,郭初阳意识到,“仅仅是雕琢文字的课堂努力是微不足道的”,教学当是人格的塑造。因此,他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加有意识地坚持自己对文本的解读,维护教学独立感。“一个教师,首先得确认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才有可能与学生一起进行自我塑造。”
    社会上一度非常流行“5+2=0”这样的公式。郭初阳认为这种把学校与社会对立起来,以为学校是象牙塔,是纯洁的,而社会则是一个大染缸,是丑陋的,这个观念是非常错误的。他说,学校本来就是社会的一部分,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入社会,因此,每堂课都应该是面向社会的思考。他的这个意识,则是受到了奥威尔的《1984》、《动物庄园》和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等书的启发。
    从大学二年级开始购书,郭初阳现在已经有五千多册藏书,除教育类书籍外,他的藏书还包括哲学、历史、经济等许多类别。丰厚的知识储备、开放的教学思维,让郭初阳的语文课堂显得颇为另类又具有强大的冲击力。
    2005年《人民教育》第3、4、5期连续刊登了郭初阳执教的《珍珠鸟》教学实录,并发表了三篇评议文章。在短短一节课的教学中,郭初阳引用了黄永玉、筱敏、希区柯克、伏契克、斯蒂芬・茨威格、斯蒂芬・金、鲍尔吉・原野、司马光、欧阳修、屈原、课文作者冯骥才等古今中外作家的作品,类别涉及诗歌、小说、散文、电影及课文作者的其他文章和研究方向。一位重点中学的校长读后,在教师大会上郑重向全校教师推荐,说阅读这几篇文章,“所受震动、启发之大,为多年阅读所少有”。《人民教育》编辑赖配根先生读了实录后说:“这是多么深刻的洞察,这是多么难得的‘叛逆’――对教材与作者的‘叛逆’,更是对日常语文课的‘叛逆’。如果学生有幸多遇到这样的‘叛逆’教师,有幸获得多一些思想历险的机会,那么他们自然不会成长为温驯的羔羊,而会成为不畏惧权威、善于思考、追求自由、人格健全的现代公民――新课程不就是要培养习惯变革、精神强健的一代新人吗?”
    来看看郭初阳成功的脚印:1996年毕业开始语文教学;2001年获杭州市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2003年获浙江省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2005年获全国中小学“个性杯”语文课堂教学大赛特等奖第一名;2006年12月,《言说抵抗沉默――郭初阳课堂实录》一书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浙江作家涂国文在读了《言说抵抗沉默》后说:“当大多数中学语文教师在应试的五指山下匍匐挣扎的时候,我却欣喜地看到,郭初阳正背离应试的五指山而去,走向一座思想和文化的金字塔……”
  他的一个学生这样评价郭初阳的课堂:“如果一定要以一个比喻来形容他的话,我以为,许多语文老师和他们上的课是墙;郭初阳和他上的语文课是窗,一扇干干净净、透明的窗。”
  郭初阳在课堂上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窗,而堆满他书房的那一册册厚薄不一、或新或旧的各类书籍,也为他打开了一扇扇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窗口。
  http://blog.cersp.com/7889576/1168850.aspx
183#
 楼主| 发表于 2011-9-4 13:02:39 | 只看该作者
阅读让人诗意地生存 
时间之翼

  阅读是一种内在的精神仪式。读书并不意味着手不离卷,就像宗教,它是精神的渴求和心灵的皈依。不管你是身处浮华还是陷于困顿,只要一想起一本书,一杯茶的画面,就会感到自己沐浴在神圣的光辉之中。就像教徒在历经一个庄严肃穆的宗教仪式。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一个曾经有一段疯狂阅读史的人,一个对过去的读书生活心怀依恋的人,即使不能拥有一个书房、一面书橱、一盏书灯,一个畅游书海的夜晚,我们依然相信他那份纯洁的读书情怀。即使在一个文明缺失的年代,我们依然相信他灵魂的高贵、思想的鲜活和精神的丰润。

  读书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选择。它的存在并不依赖于任何外在的表演。就像爱情,任何一丝一毫的勉强都是对心灵的背叛。当某一个人处于某种原因强迫自己做出某种读书的姿态时,他实际上是在折磨本就苍白贫血的自己,同时也是对那些神圣文字的亵渎。一个习惯于阅读,把阅读当成呼吸一样的人,一定会有披荆斩棘、漫步书林的绝技。工作繁忙、经济拮据不是真正爱书人的借口。他会经常闹中取静、心无旁骛地沉醉于书香之中,抛却红尘的万丈烦恼,让那颗被纷扰的凡心静静地躺在大师的膝盖上歇息,以崇敬、欣赏、博采的姿态在那些不朽的书写中开始自己的精神漫游。

  读书是一种心灵义务。是一个普通人想拥有一颗高尚的心乐于徜徉的一条诗意小径。他们在乐此不疲的阅读中新鲜思想、营养精神、开阔视野、博大胸怀从而抵达完善的人格,完美的人生。一个人如果没有把一段青春岁月托付给高贵的思想和真诚的文字,没有把一些情愫寄予给伟大的灵魂和馥郁的书香,那么他就是自己的敌人,因为他放弃了对自己心灵的塑造。也放弃了在灿烂星空和神圣道德之间获得灵性和自由的机会。错过了在读书时光中身心在草尖上奔走的惬意,也错过了书中那些大师醍醐灌顶的指点。一切的错过都是错过了栖居大地上生存的诗意。错过了,就永远无法弥补。

  阅读让人诗意的生存,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秦时明月汉时风,唐似牡丹宋烟柳,随采一缕,都会有诗意如荷香般氤氲……
182#
 楼主| 发表于 2011-9-4 12:53:42 | 只看该作者
与帕尔默先生的对话
月满西楼



  一、关于教育的困惑的对话
  老帕:我在教室里体验到的纠缠不清只不过是折射了我内心生活中的交错盘绕……教学提供了通达灵魂的镜子,如果我愿意直面灵魂的镜子,不回避我看到的,我就有机会获得自我的知识……
  西楼:帕尔默的思考给了我和教师们自省的勇气和可能。一直以来,我们总是因为沉寂的课堂、破败的成绩不断地抱怨学生、苛责教育,却很少反思自己,其实教学遭遇瓶颈,从某个角度来说,正是我们的教学能力需要被质疑的时候、我们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的时候,除了改变自己、让自己迅速提升和成长之外,似乎没有其他捷径――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放弃,但你也因此失去了更多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机会。
  老帕:摆脱教学困境的唯一途径是深入地了解教学。面对教学中的困惑,我们必须知难而进而非逃避,对其更好地理解和更得体地协调,这不仅仅是为了守护自己的灵魂,更是为了爱护学生的心灵。
  西楼:是的,教育需要用生命去投注!教育需要用心灵去碰撞!但只有充满教育智慧和激情的心灵,才能显露出生命本质的光,才能给与在生命旅途中艰难跋涉的孩子一隙前行的激情和方向。
  二、关于对教师的角色认识的共鸣
  老帕:当我和我的学生发现可探索的未知领域,当我们面前展现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一幕,当我们的体验被源自心灵的生命启迪所照亮,那时,教学真是我所知的天下最美好的工作。
  西楼:当我的努力点燃了学生内心理想的火花;当我看到在学生的眼中闪现着收获和成长的喜悦、希冀和幸福的光的时候,我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于是就这样痛和快乐着。
  老帕:《教学勇气》适合这样的教师:他们体验过快乐和痛苦的时日,而且其痛苦时日的煎熬仅仅源自其所爱。他们不愿把自己的心肠变硬,因为他们热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教学生涯。
  西楼:因为这一句话,我和老帕的世界拉近了距离,并因之虔诚地走进了老帕为我预备的教学盛宴;因为这一句话,我确信老帕并非用眼洞悉了我和许多老帕笔下的教师们的教学世界,而是一位身体力行的长者,将含泪的微笑与我们共情分享。
  三、关于教师评价体系和机制的思考
  老帕:当今教育中,处处感受到这样的痛苦:当我们把某中认定的方法技术捧上天的时候,就使得采用不同教法的教师感到被贬低,被迫屈从与不属于他们自己的标准。
  西楼:虽然我们不能说所有的教学方法都是得当的,但我们的教学确乎需要一些自由的空气,因为没有自由与自主的心灵生活,所谓的"教学智慧和灵感"无论黄昏还是黎明都是很难"突然降临"的。
  老帕:如果我们继续让称职的教师所如此依赖的意义和心灵缺失,仅仅依靠拨款额度、重组学校结构、重新编制课程以及修改教科书,改革永远不能够成功。
  西楼:我们的教育仍然在“应试目标”的统一取向之下,公然而细密做着剿杀人的灵性、剪灭人的精神锋芒的日常化工作,使人或变得庸常、驯服与就范或变得忧郁、焦躁和叛逆。
  这样的现状显然不是增加教育投资、修改教科书和重组学校结构能够改变的,我不得不开始佩服老帕思想的穿透力,它是如此的有预见性。
  四、关于教学景观和教学勇气的交流
  老帕:描述教学内部景观的三个通道:智能的、情感的和精神的。把教学缩减为智能的 ,它就是冷冰冰的、抽象的;把教学缩减为纯情感的,它就成了自我陶醉;把教学缩减为纯精神的,它就丧失了现实世界之根基。
  西楼:在老帕的描述中,我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出自己在不同阶段所展示的教学景观――在初上讲台的时候,我一度把教学缩减为纯智能的行为,由此感到的是巨大的压力和恐惧,甚至怀疑自己是否可以胜任教学工作,并因此逃离了教学环境;当我再次回到校园,教学被我缩减为纯情感和纯精神的行为,于是我在不同的教育环境有了不同的体验:在某重点中学面对具有良好素质和学习习惯的学生所创造的教学奇迹,我委实有几分自我陶醉,甚至直到今天,它依旧是我的教学生涯中最美好回忆的重要部分,是不断拯救我的教学激情的还魂丹;如今在私立中学我遭遇了另一种真实得令人心痛的教育环境,这份心痛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使我们疲倦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最糟糕的境遇不是贫困和厄运,而是身心处于一种无知的倦怠。
  我忽然有些怀疑,老帕的〈教学勇气〉似乎是写给西楼的呢。
  五、老帕给西楼留下的思考和困惑
  *我的自我品质是如何形成或缺失变形的?(还在思考中)
  * 教育制度如何能够支持教师的内在生命?(困惑中)
  *应该期望教育制度支持教师的内在的生命吗?(困惑中)

http://blog.cersp.com/51745/898644.aspx
181#
 楼主| 发表于 2011-9-4 12:41:54 | 只看该作者
《教育的本质》读后感

 默刚

 

      《教育的本质》是大学入门丛书当中的一部,作者是台湾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家贾馥茗女士,这本书是其集六十余年教学与研究经验写成的,该书的副标题是――什么是真正的教育。教育的本质也好,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也好,这都应该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应该追问的问题,而且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不仅是应该也是教育者必须去追问的问题。如果一位教师不能彻底的追问这个问题,即使是他非常的努力从事教学工作,也免不了贻误学生的前程,甚至是耽搁学生的生命的发展进程。对教育本质的认识,也就是对于生命发展方向的认识。

      目前,现代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提倡生活的教育,爱的教育,生命教育,赏识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等等,但都只停留在教育的形式方面,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在讨论“教什么”和“怎么教”上下功夫,但也却如作者所言,更多的教师将“为什么教”这个问题视为“理所当然”,忽略了“为什么教”就忽略了“教育的根本”,也就降低了教育的效果。

      教育本来是为了使生命逐渐走向强大,但却造就了生命的越来越脆弱,造就了越来越多的人厌倦学习,逃避学习的情况的发生,造就了大学生没有能力就业。如果教育者能够从生命进入教育开始就能引导生命热爱学习,让新的生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通过学习感受到自己变得强大和有力量,那么就不会有如今大学生毕业就会失业,高学历愈冷,或“海归”变成“海待”了,能这样就不会有逐年增多的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和人群了。这些问题的存在,我以为都是教育出的问题,是教育者对教育的本质认识不够所导致的。

      作者不仅能够看到这一点,而且能够从国学当中找到充分的理论依据,并能透彻的分析我们民族自古以来教育演变的原因。实为难能可贵。如果教师和家长都能明白和理解教育的本质,那么,我们的孩子就会接受有效的成长指导和教育,就会不再承受那么大的压力,就会体味到学习和求知的快乐与幸福,生命也就会享受更充分的自由。所以,我真诚的推荐各年龄段的学生家长,所有的教育者,包括大学生认真地读一读这本书,它会给我们更有益的启迪。



 阅读摘抄:

    ※  幼儿时期若缺乏被爱的感觉,则会对人生出不信任的态度,只会用冷漠响应别人,甚至不惜使用暴力。

    ※  智者知道正确的选择,不会轻易因别人的意见而发生动摇,即会坚持确定的原则,愚者不能辨别,无所适从,只能停滞不变。

    ※  心灵主宰之超出物质和本能需要以及排除嗜欲而有精神享受,见于“杀身成仁”的舍弃生物性生命;见于饭蔬食饮水、箪食瓢饮、居陋巷而不改其乐;见于放弃本身响了,不辞苦难,而救济贫苦灾难的人士;更见于追求心灵的安宁并探讨精神领域的学者。它是人类进入人文境界后表现出来的人的特征。

    ※  人生价值在于精神方面,与物质和身体的享乐全然无关。有意义的人生才有价值;有这样的生活才会快乐和幸福。

    ※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荀子把性情合论,注重一个“欲”字,所以认为人性是恶的;孟子最重视的是“爱”字,有爱而有恻隐之心,所以认为人性是善的。

    ※  人能够忍受饥渴和疲倦,来表现另一种方向,于是宁可饿死而不食嗟来之食,宁可疲其筋骨而不肯休息:就是要和自然抗衡,要达到一项人为的境地而不喜和“情”挣扎。有了这类表现,人才有如造物般的力量,创造了观念和理想,要超脱自然的束缚。人不一定能完全主宰宇宙,但至少可以做自己的主宰,服从自己的意志,实现自己的选择和决定。

    ※  在物质享受之外,人也发现了精神生活和道德规范。道德规范固然限制物质享受和欲求得快乐,但却能给人精神的满足,吸引人趋而向之,沿着这个方向追求,便能成为善。

    ※  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  正确的引导应该出自“说明”(简单的理由)、“商量”(对等的建议而非强制)和“尊重对方”(引起主动),而且“不坚持立刻必行”(给与对方考虑的时间)。

    ※  在人的行为方面讲,有了善或恶的价值判断;在人所做的事情方面,有了是与非的正义考量;而就一个人受到的外在习染方面来说,也就有了良与不良之别。

    ※  淳朴的社会中,声誉得自于“公众”的推崇,由实际的个人成就或“利他”行为而得,是“社会正义”的产物,见于早期为人讴歌的人物。

    ※  重视自己的超越而不计较身外之物。君子之道,最基本的做法是:安与分际(现有条件和状况),自强不息,最后的目标是:敦品力行,形而有“得”(即是“德”),同时也得到了“正确的知”。

    ※  人能“诚实无欺”,一丝不苟地修为,才能真正明白道理。

    ※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为师者必须日进不已,才能在教学时“应付裕如”。

    ※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  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学生自己有“得”,是学的真正目的,也是为师者教的目的。

    ※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  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  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

    ※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为之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  教育不专指学校教育,而是自出生后所有“学”的事项,是最广义的教育。且从“学”而言,自是可以包括“终生历程”。

    ※  没有主动意向,学习便不能生效。行为非出自主动,实际也就一无所得。

    ※  教育的第一原则是:设法引起主动学习的意向,建立自主学习的习惯。教育以培养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原则之一是:我居主动,视人如我,以己度人,推己及人(无论自己的心情如何,在面对别人时,便要保持常态,不任性发作)。教育培养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第二原则,即是:培养主动控制情绪的习惯,时时照顾别人的感受。教育培养建立人与物之和谐关系的原则是:鼓励“爱心”的发展,爱物、惜物并保护生物。教育培养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原则是:开拓视野,具有远见,切勿以近利为务。教育培养人与切近环境关系的原则是:减低私心自用,扩而至公,力求“自我”的开展。教育在基本上就是有价值指向的,故而第三个原则是:使学习者养成正当的行为习惯,建立价值生命。教育的第四个原则是:教育活动有本有末,本固则人道立;应变则人道日新。

    ※  中国的伦理便是从“人情”出发,使之“发乎情”而“止乎理”。从幼年开始诱导“爱”的情感出发应是发展人性的根本,由此而奠定一种“基本情感”的发展方向,这应是教育的第一步工作。

    ※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  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广乐以成其教。

    ※  正确的职业观念,应从“求生目的”着眼。如是凡有“一能”,能够独立生活的,便“不负其生”――这是从生活的普遍性着眼。这个观点在现代生活中才是正确合理的。

    ※  “能独自谋生”则可以“独立”;反之,“倚人以生”便无独立可言。

    ※  人道教育是以发展人性和培养生活能力为基础的,是基本而普遍的教育。

    ※  西方教育着重人生的改善,结果西方有了显著的物质文明,即所谓的科学进步与成绩。因为物质文明而便利了生活,是人最容易感觉的事实,因而是人艳羡文明生活,称道科学发明。另一方面,亦因为物质生活导人于奢侈、自私与贪婪,使人性不能发展。科学文明在改善生活的同时,更隐藏着威胁人生的危机。在物质生活之外,却缺少精神生活,因为不再追求真、善、美,使人不知如何辨别真伪,不知如何判断善恶,不知如何区分美丑。没有价值判断而使生活失去意义,应该是目前人们对生活感到迷惘与不满的主要原因。

    ※  西方教育因注重适应,尤其注重生活的改善,物质文明虽有显著的进步,却缺乏文化精神中心,未曾把握人性发展与人格培养的主旨。我国儒家奠定了人性与人格教育的基础,因而忽略了物质文明的发展,已是公认的事实。

    ※  “人”的生活,至少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物质的,其二是精神的。没有物质,无从满足最基本的需要,生命便无法维持;没有精神,不能欣赏生活的情趣,生活便失去意义。……要欣赏生活,首先便要自知人的价值何在、人为何而生活、何种生活能予人以更高的意义。这一项认识和了解,不似数学公式之易于推断,不似化学方程式之易于结构,更不像烹调食物、按照食谱所说的分量和材料,便可如法炮制――而是要人自己去探索、去体验、去参悟,最后自行求得结论
180#
 楼主| 发表于 2011-9-4 12:39:04 | 只看该作者
我的读书体会

瞿建东


  人总有坯子的时候,没挂釉,也没有描彩绘,等到一上釉,一上彩,一只高贵美丽的瓷器就出世了。年轻的我,就是那“坯子”的时候,一只粗糙但还算勤奋的“坯子”,在每天的捶打中还不忘加些放任的构思。曾参加一期杂志关于“信仰”的沙龙,信仰是一个很古老的话题,是我们心灵信赖并仰望的人生终极关怀,是我们活着的全部意义。当年的我是这样写的:“辛勤的耕种自己的责任田,心不死,劳作不息。即使我死了,也化作田里生命的壤”。我告诫当年的我,不管将来什么职业,一定要让自己的那份“责任田”充盈丰满。那就是要用读书来烛照内心,点燃职业的激情;用读书来引导我的人生之舟绕过暗礁险滩。我知道,即使我劳作不息,也许这辈子还只是个“粗坯”。诸葛有言: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其实,世上能让自己思想致远的,也就那一脉书香了。
  四年前,我忝入教师队伍,虽忐忑,却豪情万丈,一个人带着一个包裹一本《我的教育理想》闯进无锡一所重点中学。因为我自信。大学里,我读过了蔡元培、竺可桢、梁漱溟、陶行知,读过了肖川、朱永新、张文质、刘铁芳等。虽无缘亲炙,乏握手之欢,但从纸页中早已领略他们风采。不仅读教育,我还读大量文史哲,做了笔记,写了些幼稚的文字。毕业前,一个学理科的毛头小子斗胆让人文系开一封“此子可教语文”的推荐信。幸运的是,不仅我拿到信,我还真通过层层应聘和一所中学签下语文老师这份合同。(可惜,后来我溜了。)
  四年来,读书伴我成长。成长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感受自我成长无疑是一件惬意的事。没有张张奖状的映衬,但我却真切的感到自己的成长:阅读涉猎的范围更广;阅读的力度更深;阅读让我作为一名老师更得心应手;阅读也让我更受学生敬重;阅读也让我愈来愈知不足。但我也知道,在这个物质的年代里,爱读书一不小心反倒会被笑话。可我始终相信:用一份纯净向上的心态面对生活,用一颗信心而博大的胸怀契入职业,阅读对我,散发着无穷的魅力。心性的修养,精神的价值,人文的关怀,这是老师之根本。“文字是生命的酒”,我常常在生命的酒中沉醉而不可自拔。
  工作的前两年在无锡,因交通之便,周末常常得闲去周围城市淘书、看书。去得最多的是南京,南大周围的巷子里有的是旧书店,复兴、唐人和品雨斋,学人旧书等,走不远还有一个号称全国最大的人文书店――先锋,吃、住、行拣最便宜的,然而抱一摞书回来的快乐却在骨子里弥散。读书之余也动点笔。第一篇随笔《春随香草千年艳》在积累了一年多的资料后写成,写的是徐霞客和郑和,很长,有七千余字,寄给母校历史系的沈先生。沈先生读后大悦,送了我些书,并提了两点意见:第一写得很不容易,他为当前一些历史系学生脸红;第二,文字宜短不宜长。扬中有贬,我却很受鼓舞。先生让我考虑压缩下文字发表,可我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无法压缩,终究压之案底,不了了之。
  明末清初的学者张岱曾说:“人无癖,不可与之交,以其无真情也”。的确,没有“癖”,就不能看透事物,只能停留表面,不可能有心灵上那份真切的关注。虽然有时候孤坐台灯下很冷清,但物以类聚,徐徐书香却总把一群道合者吸引一起。去年调职南通后,很快结识了报社的严君。在他寓所里看着他满屋的书,听着他如数家珍的讲述本本书后的书缘,禁不住慨叹唏嘘,金庸、止庵、辛丰年、钟书河等原来离我这么近。两年来他指导我读,指引我写,介绍更多的书友,让我开阔了眼界。从那我借了很多小城看不到的资料,最惊讶的是在他书房里觅得大陆极不常见的台湾瞿立鹤先生所著的《张謇教育思想》,读后给了我很多的感触和灵感。
  我也常常想这么一个问题:乐于读书,安于教书,那么读书究竟给了我什么。第一,教我做人,教我做老师。今天的时代对教育怀着复杂的心态,重之又蔑之,爱之又恨之。教育的今天无疑是尴尬的。所以身在教育,做人第一,然后再做一个老师。做人就是要做一个真实的人,勤奋的人,好学的人,正直的人。一个这样的人自然会成为一个好老师。钱钟书先生《围城》中对教育系的嘲讽,不如说是对教育的嘲讽。面对今天教育改革中的许多新现象,积累让我明辨是非,去伪存真。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永远不过时,一个老师不读书,不读经典,就没有底蕴,没有追求。任何模式、任何改革在一个没有根基的老师面前永远是水中月,镜中像。我非常喜欢肖川先生的《与经典为友》一文,他说“这些古老的智慧理解起来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转化为千千万万老师的概念和行为”。我想多读书自然会转化为内在,在教育改革中也自然会切中肯綮,不是冷眼相对,也不是浑水摸鱼。所以读书教会我做一个教育的清醒者,它时刻提醒我一个只顾埋头走路的人要么走错路,要么走重复路,是无法欣赏星空的璀璨与奇幻。
  第二,读书教我怎么生活。在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做一个真正的老师很难,但我的内心很快乐。《学记》中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一个首先乐观的老师他才有可能影响学生一个积极的人生观,一个把生活当作学习的老师方能为学生打下终生学习的基础。因此,一个安于清贫,甘于寂寞的情怀,还需一颗快乐的心,一个海纳百川的胸臆。工余饭后,一卷在手,古往今来,神游万刃,心游天地外。在历史的遨游中厚实自己,在散文的漫步中陶醉自己,在哲学的沉积中反思自己,放宽教书的视野,思接千载,寓教于读,焉能不乐?
  第三,读书给了我压力。这压力是我生活中的动力,并非让我戚戚然。这个压力时刻提醒我埋下头去,多说话不如多读书,多读书还要多“吃透”书。一味贪多贪快用时则尴尬。另外教师这一角色的压力也时刻提醒我“读书,读书,再读书”。在我的生物课堂上,我争取用严谨的专业知识授课,在班会课上我甚至常常可以放任的骋怀。在学生的周记中我发现学生爱听我的班会课,他们喜欢老师讲顾准、陈寅恪、吴宓、西南联大、春晖中学、天祥中学,也喜欢老师讲朱学勤、王元化、周国平,喜欢和老师一起谈读书的体会。这份压力让我把做一个好老师作为一个自觉的追求,这份压力也让自己挺立在一个复杂的世界里,内心有一种把酒临风的旷达。
  很多人认为老师是年龄越老越好,可我认为一个不爱读书的老师即使退休了他也不会成为一个好老师。我很喜欢“含苞”和“脱颖”这两个词。前者说的是花朵,后者记的是毛锥,花朵开放后自然璀璨如锦,毛锥一旦脱颖而出后,自然是笔走龙蛇。但我感到没有含苞待放和脱颖欲出时更富有情趣,更耐人寻味。我们羡慕年轻的苏静老师骄傲的教学成绩,但我们更要知道她没有成名前默默的埋头苦读和漫漫的求索。
  朱永新先生所写《我心中的理想教师》曾让我热血沸腾。那么在我踏上讲台四年后,如果让我来塑一个理想老师的形象,那就是:朴素的心灵,开放的胸襟,含蓄蕴籍而不仰人鼻息,俯仰天地间而不自轻自贱,深厚的人文情怀还略带有忧患。当然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书声常伴。雅斯贝尔斯说:“我们的世界在其生活秩序上的强制性和在精神活动上的不稳定性,使其不可能保持住对现有事物的完善理解”。作为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我的内心却依然柱立中流,读书让我成长,让我一如既往的走自己的路。这力量无疑来自我心中的那份“责任田”,书中蕴教育,教育伴读书,这力量来自读书给我的知识、性情、人格、信仰、操守共同建构的内部世界。这才是一个教书育人者他生命之树赖以支撑的根。
  (文章来源:http://blog.cersp.com/104969/854928.aspx
179#
 楼主| 发表于 2011-8-31 18:33:37 | 只看该作者
体味阅读的幸福感


路文彬

  阅读总是被我们赋予了太多的意义,大到为国为民,小到为家为己。阅读就是为了学习,学习就是为了获取知识,获取知识就是为了实现某种功利之目的。唯独的,我们忘记了阅读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思考的过程就是孤独的过程,而孤独就是为了寻找“己之所是”,即成为我们自己。

  阅读固然是为了知,知则是为了行,行使知得以复活,进而让我们的知绽放出真理的光华。所以,每每在真理的实践中,我总能够体验到一种重生的感觉。我无法将知与行彼此分离,但我也总是会提醒自己:“格物致知”的说法往往忽视了知识的超验性,而阅读的功利色彩太浓亦极有可能将知识庸俗化。它们共同的弱点在于可能的片面。

  我相信古希腊哲人的观点,你只有明白德性的真谛,才可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反过来,我也想说,你只有成为一个德性之人,才有可能明白德性的真谛。阅读是知也是行,其实它无需为了什么。因为,阅读不只是手段,它更是目的。阅读不是为了谋得财富或者幸福,阅读本身就是财富和幸福。以为阅读是为了达成某一明确且又具体的世俗目的,那应该属于一种没有灵魂的阅读吧。对于这样的阅读,我还能说些什么呢?读读高尔基的《在人间》就会明白,这个没有上过多少学的孩子,正是因为大量的阅读而成就了自己。如果没有阅读,他更有理由成为一名盗贼、骗子或者流浪汉。总之,他就是没有可能成为高尔基。

  阅读是创造,是对生活爱的表达。鉴于此,古人那种“头悬梁,锥刺股”式的苦读,总让我深感恐怖,不寒而栗。其中隐藏的,似乎是某种“卧薪尝胆”式的刻骨仇恨。依我看来,这根本就不叫读书,这叫复仇。一旦这样的人成功了,也就意味着要有不少无辜者跟着失败了。阅读的过程寓涵有多少的艰辛,也就注定寓涵有多少的幸福。始终不要败坏阅读的幸福感,否则,阅读就会把你引向邪恶。

  的确,电子传媒的崛起已经深深影响了我们的阅读方式,这也许还不算可怕,可怕的是它最终会改变我们对于阅读的理解,甚至让我们抛弃阅读。因此,面对那所谓既实惠又方便的电子图书,我仍然只爱我的纸质图书,它表征着历史表征着传统,也表征着我的命运。我喜欢用手指触摸书页时的感觉,仿佛抚弄着春天的一片片树叶。我喜欢攀上梯子,在我高高的书柜里寻找,那真有一种孩童时在繁茂古树上跟小伙伴捉迷藏的慰藉。我喜欢书卷散放出的淡淡气味,那是一种特有的芬芳,总让我以为书籍也在呼吸,以至于我不能不像对待一个生命那样地对待它。

  捧起一本书,便捧起了我的一段往昔。那泛黄的时光印记,向我讲述着点点滴滴美丽的回忆。每一本书都是不同的,都有着自己无可替代的个性。试问,那些电子图书会有这些吗?我不想反对别人接受电子图书,但喜爱纸质图书关乎我对生活的信仰。

  因为爱书,所以买书。在不是实在买不到的情况下,我绝不会通过借书来阅读。如果你不是一个只能依靠借贷过日子的人,那为何要向别人借书来读呢?显然,一向只喜欢借书的人不大可能是一个真正热爱阅读的人。至少,该不是一个真正喜欢书籍的人吧。有人花 2000元钱买件衣服毫不迟疑,可花 20元钱买本书却会犹豫不决,这个人是更喜欢衣服还是更喜欢书籍呢?我相信他/她家里的衣柜一定要比书柜大得多吧,或者说,他/她的家里可能压根就不会有什么书柜吧。

  买书始终是我日常生活里最大的一笔开支,我把读书看成休憩,把买书看成节日。读书让我避免了忙碌,让我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自己。这样,我便可以从容地对待这个世界、优雅地对待他人了。拥有书籍是为了时刻与书籍相伴,一本好书读完了你就再也离不开它了,所以随时找来重读是一定的。那些自认为书读完了即可与之永别的人,不过是把读书当作了一种消费罢了,他们并不了解读书的真谛。因此,他们读书的动机和品位我只能说都是可疑的。

  当然,买书还仅仅是个购买能力的问题,而读书却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过我以为,这也没什么好焦虑的,每次看到有那么多的好书还没能来得及阅读和重读,倒是总会有一种被鞭策被鼓励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178#
 楼主| 发表于 2011-8-31 14:36:48 | 只看该作者
陈平原教授谈“读好书”与“好读书”


读书为什么好呢?陈平原先生提到上山下乡时的经历:有村民说,读书好啊,读书把时间占了,孩子就不会出去打架斗殴干坏事了;有农民说,读书好,读书以后就可以当老师,不用下田干活儿了。其实,这普通的见解中包含了读书的两种最重要益处:不干坏事,就是指读书能修身养性;不下田干活,是指读书能让人找到一种生活方式,生活资源。



而今天讨论的主题,是将读书好的好换为动词,我们怎样“好”读书呢?

    冰心曾说: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这是读书之人的极高境界。陈平原先生认为,要“好”读书,会读书,就要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一 读书无诀窍;

红楼梦开篇的“好了歌”有这样的唱词:“世人都道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世人都道神仙好只有金钱忘不了;世人都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当今太多的人都带着功利的眼光来读书,过于急功近利,为达功名利禄不惜采用歪门邪道。然而,读书是没有什么诀窍的。二十世纪的文学家中,胡适之先生是最注重学问思想的方法的,他用了百万以上的文字来谈读书的方法。他曾说到:“方法主宰了我40年的读书”,读书最好的捷径,就是讲求方法。学习,思考背后都是由方法的,读书时不仅要看到书籍本身,还要看到书本后隐藏的方法,更要通过实践去探究。

                 
二 读书讲趣味

陈平原先生引用到梁启超在东南大学演讲时所说的话:“我是主张趣味主义的人。如果用化学元素来看,将趣味从式子中抽去,读书就成零了。”梁启超认为,人生中最有趣的两件事,一是艺术,二是读书。鲁迅也曾用打牌来喻读书:有的人喜欢打牌,但并不知为什么喜欢,只是为了“逸情”而这种“逸情”,就是兴趣,就是促人去做的动力。

读书有三种境界:
   1、好读书,求甚解——这是学者的作风;

2、不好读书,求甚解——不看书也能说,这是豪杰;

3、好读书,不求甚解——这是文人,文士。

    陈平原先生说,他最爱的便是第三种境界,为读书而读书是不能领略书的精髓的,陶渊明式的随兴而读,不求甚解,才是读书的最高境界。

    鲁迅先生在三十年代给某本书题的序中说道,读书就是为了好玩,好玩才能喜欢,喜欢才能投入,投入才能做出真学问。如此学习,比隔岸观火强的多。由好(hǎo)玩到好(hào)玩,才能体会人生的趣味。

三 读书有问题

会读书的人,都是会带着问题去读的。就像农民挖树头那样,得顺着树根,确定一个方向,沿脉络挖下去。人生就像挖树个“树头”,向各个方向延伸,不断提出质疑,才能连成网络。只有带着问题,才能明确读书的视点,对什么人应读什么书,读书的目的是什么,读数应达到怎样的结果,才能决定读什么书,怎样读书。


陈平原先生指出,我们这一代人就是缺乏一种明确的问题意识,而这恰恰是决定一个人学习成败的关键。他在指导学生学习时,就要求他们不仅要会写文章,还要回想文章,要学会思考和提问。所以读书必须伴随着问题。

四 上流与下流

     陈平原先生提到他在上海参加过的一个名为“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读书”的演说,提到了一个说法:只读上流的书和下流的书,不读中流的书 。中流的书往往人云亦云,忽略精神领域的部分。而下流的书是“泥沙混杂,可以淘金”。下流的书谓之“下流”,其实常常是因为社会偏见,或因先知先觉而引起人的不理解。敢于读下流书,敢于在自己的文章中引用下流书,其实是一种博学的方法。鲁迅,海德格尔,卡夫卡等人都爱化俗为雅,而钱钟书就敢于读下流的书,所以在学术上另是一番天地。他说,只读高雅的书,就会陷于清高,清高得单薄。要知道下流书的张力,明白经典与现代通俗的区别,掌握用笔的分寸,学术与文章才有厚重感。

五 高调与低调

无论读什么样的书,是深是浅,是熟是生,是粗是细;读书须切合心境,符合能力,才能找到趣味。会读书的人,都会以此来摸索一套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总的来说,读书不过两种姿态:
    1高调,居高临下,认为古人都很笨;
    2 低调,高山仰止,认为古人都很崇高,都会仰望先人 。


这两种姿态来读书写作各有其好处:前者的文章往往能气势如虹,这是当代人读书的大趋势;后者文章常体贴入微,,这是古代人的惯例。但我们在读书时,不仅要看到书好的一面,又要看到坏的一面。在大学中,哪一本好的古籍,读通就够了,什么叫读通呢?把古人拉在你的水平之下,学会与古人对话。钱穆先生曾说,读一本书,就要了解这本书的精神所在,不能奢望全部满意,但也不能吹毛求疵。

陈平原先生就这个话题作了幽默的总结:读书不要替古人担忧,古人笨不笨和你没关系,你只要以自己的视角来看就是了。

六 文字与图像

当今社会正处于图像的世界里,图像往往比文字更具冲击力,刺激更直接。现在,蚊子传播反而走向边缘化。鲁迅先生就十分钟爱图画。他说,连环画担当着启蒙文学,传播知识的角色。还说过,将来幻灯片的教学,一定比较远的将以更出色。其实,读图与读文字,都是必要的。图像能够 帮助展现出文字所不能表达的另一个层次,弥补文字的单薄。但读图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这牵涉到审美意识形态的问题。纯文字固然有其局限性,但陈平原先生坚信,文字是不可替代的。

七 博物馆与图书馆

博物馆不同于美术馆。博物馆能展现集中度日常生活,让现在的人了解先民的生活状态,是传授知识的最好途径。书中读不到的,不能深刻理解的,在博物馆中能得到理解。走进博物馆于图书馆,了解其对传播人类知识的重要性,比上几节课重要的多。要学会把课堂延伸到社会上去。我们学习艺术史,学习艺术欣赏,要从读书中了解人生的趣味,提高修养。这对当代社会意义十分重大。
177#
 楼主| 发表于 2011-8-31 14:34:17 | 只看该作者
读书的六种目的取向




丁学良(香港科技大学教授) 


  第一种,为寻求知识而读书;第二种,为寻求技能而读书;第三种,为满足好奇心而读书;第四种,是出于情感的需要、情感的驱使而去读书;第五种,为了寻求一种生命的意义,人生的意义,最高的、终极意义上的价值目标而去读书;第六种,是关于人该怎么样奋斗,该怎么样向上而读
书。

  某某编辑好几次非常诚恳地请我写写如何读书。我到现在都没写,不是因为我对这个邀请不大接受,完全不是这样。恰恰相反,我是对这个邀请太重视了,太看重了。英文来讲,value it too much了,给予太高的价值了。因此,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写。

  编辑提出的问题呢,没几个字,看起来很简单,就是你读过的书中间,你认为哪些书非常好,值得向大学生们做推荐。仅仅这个问题呀,要花很多很多时间来回答,就是说在给出书名之前,就要花出很多很多时间来回答。为什么呢?根据我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经验,也根据我观察的身边人读书的情况,我至少可以这么说,在今天,在现时代,读书的人,可能有非常不同的目的。有些书,好还是不好,值得读还是不值得读,怎么读,该不该推荐,不仅仅取决于这个推荐者本人,更切近的、更相关的是他的读书的目的,而这个读书的目的,我刚才讲,是多重的,不是单一的。

  多重的目的,在我本人身上吧,我就可以诚恳地告诉读者,就是我读书,从懂事开始以后,这么多年来,在中国读书,在国外读书,读中文的,读英文的,所谓的读书,大概能分成这么几种目的的取向:

专业的阅读 实用的阅读

  第一种,出于学习一种知识。这个知识本身,当然,它同我本人的专业——无论是我做学生时选取的专业,还是毕业以后做教授、做研究工作相关的专业——在这个专业的眼光看来那些非常重要的知识。在这个为了寻取知识的目的之下,我能给你一系列的书名。举个简单的例子吧,我本人以前在国内学的是两个不同的专业,到海外学习的专业又不同,那么,至少到现在为止,在这三个不一样的大的专业领域里边,有些知识性的东西我必须读,如果不读,我在这个专业领域里边,就可能被人认为是在知识上有很多基本的、重要的甚至是致命的空白点。这是不行的,对不对?所以在我这个专业里边,在我看来属于基本的知识,比如政治史,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经验知识,包括跟中国相关的,也包括跟中国不直接相关的,跟东亚、跟美国、跟前苏联和东欧相关的政治经济社会转型和发展的知识性研究成果,我要读。这就是第一类,为了寻求知识而读的书,为了这个目的,必须要读的那些非常重要的书。

  密切相关的还有第二类,这是在一个更具体的工具的水平上讲的,就是为了获得一种技能要读的书。技能和知识之间有很大差别,举个很简单例子,如果说,你要学电脑,如果你不是把电脑当作一种专业,电脑只是你工作时候的一个手段,你写东西也好,寻找资料也好,有关的技能你得学。又比如说假如你是一个做社会调查社会研究的,统计方面的技能你也要学。为了学习这些技能,你得读一些书。放在一个更具体的意义上吧,有些人想学会怎么样烹饪烹调,烹调方面的书你要去读。当然对我这样一个人来说,技能方面的东西不需要学太多,因为我谋生的手段主要不是取决于这些技能。这些技能是非常辅助性的。所以这方面的书要读,但是不需要读得太多,不需要读得太系统,也不需要读得太深。只是需要用哪些东西的时候,暂时不太熟悉的事情的读一读,学到这种技能以后,其他东西跟它相关的就用不着管它了。所以第二种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学习一种技能,一种纯粹工具性目的的读书。

为了好奇心、为了情感的阅读

  第三种读书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为了知识上的好奇。当然,每个人的好奇心程度不一样,我呢,自己从小就很好奇,到现在还很好奇。小时候书很少,只要弄到一本书,嘿,你看看,只要有一点点有意思的东西,就要抓住那个机会看看,满足一种好奇心。以后年龄大了,书店有更多的书卖了,翻译过来的书更多了,好奇心呢,虽然也在增长,但是你能够纯粹为了好奇而读书的时间比例越来越小,因为有其他越来越多的事情,我刚才所讲的,你前两种读书的量随着年纪的增大在增大,特别是第一种,是吧?但纯粹为了好奇心而读的书是有的,你比如说,我直到现在为止,对于所有最重大的最前沿的天文学、宇宙学方面的东西保持浓烈的兴趣,当然,非常深奥的天文学、宇宙学的东西像我这样数学水平的读者是读不懂的,但是,跟这个问题相关的,宇宙的起源,宇宙是有限还是无限的,时间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这些非常本源性的跟宇宙的性质和宇宙的演化相关的问题,我非常感兴趣,为了这些兴趣,我就经常来读一读。这些东西呢,大家都知道,20世纪最有名的那些科学家——像爱因斯坦、斯蒂芬·霍金——的东西,到现在为止,我买了很多,只要在英文的报纸杂志看到一个对这些人的非常重要的采访,我也会去很认真地看,想知道有什么样的最新发现。这是属于为好奇而读书。纯粹为了好奇读书呢,还有一个就是跟考古有关。重大的,不管是中国的文明也好,非洲的文明也好,还是古希腊、罗马文明也好,我只要有点时间,碰上一个好东西,我都会好好读,读得津津有味,读得放不下来,除非实在是没办法,只好忍痛放下来。这方面我也买了不少。这就是为了好奇心而读书。为了好奇心读书很重要,它会使你的知识面不是停留在你的专业的固定的领域里,更重要的,它能给你比知识更高层次上面的那种眼界的和想象力的刺激启发,给你打开在你学习的专业里边看不见的那些可能性,那些门,那些窗户,那些远景。我觉得一个人一定不管你多忙,不管你学的专业中压力有多大,工作有多么繁重,一个人要保持好奇心。只有有好奇心,你才会东边看看,西边看看,在具体的意义上跟你的专业,跟你所作的工作不相关,但是有时候会忽然地,给你某种刺激性地,一下在你脑海里边闪过很细的一道光,而这道光呢,对你的启迪意义会是非常革命性的,刷新了你以前很多想不明白的问题或者你自己以为想明白的问题。这是一个新的视角,一个view,一个perspective。这是为好奇心而读书,这是第三个。

  读书的第四个目的,或者第四个取向,是什么呢?是出于一种感情的、情感的、情绪的驱动而读书。像我们这样,不是写小说,不是写诗歌,不是做艺术的人,有时候去读文学性的东西,读小说,读诗歌,主要是为了一种情绪的、感情的需要来读,是吧?我想必须承认,像这种为感情和情绪而去读书的这个情况,在年纪越小的时候越是强烈,而那个时候可能读得越多。这就是为什么你看很多人在回忆自己读书的时候,干什么呢?你拿个课本要考试,那么多重要的东西,你爸爸妈妈或者老师,要你准备这个考试,准备那个考试,准备这个课堂作业,准备那个课堂作业,但你自己心不在那个上面,你手里拿了一本《水浒》,拿了一本《西游记》,拿了一本金庸武侠小说,拿了一本《基督山恩仇记》、《三剑客》,然后你放不下来,我想这就是一种情绪或意绪上的、感情方面的需要。这是第四个目的。

寻求意义和寻求榜样的阅读

  第五个目的的读书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就是为了寻求意义。这个寻求意义在西方来讲,大部分人可能就是找他所信服的那种宗教的圣书,hollybook。你是基督徒,那么对你来讲一部《圣经》就是一部holly book;你是一个伊斯兰教徒,那么对你来讲,《可兰经》就是一部holly book;你是一个犹太教信徒,《圣经》中的《旧约》就是你的holly book。那么对我们这样的中国人,在这方面跟西方人不一样。像我们这样的人大部分人可能是不信教的,这个意思并不是说反对宗教,不是的,就是因为你成长的整个的经验使得你到现在为止没有信一种宗教。但对我这样一个人来说,像我不是任何意义上的一个宗教教徒,但是我对伟大的宗教是很尊重的,因为这些伟大的宗教在人类社会里边能够延续上千年、几千年,经历过那么多世事的变化,而始终能够对千百万、上亿、十多亿的人有那么强烈的召唤力的话,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虽然我不是一个教徒,但是有时候为寻求一种意义,我也会翻翻跟宗教相关的holly text,神圣读本。作为一个中国人来讲,中国人在历史上有组织的宗教观念比西方人淡泊得多,但有时候为了寻求意义我还会看其他一些书。举个例子吧,人们的意义会通过对超验的目标的追寻来获得教益,也会从现世的、俗世的事情的追寻,来获得意义。举个例子吧,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很多西方的知识分子和很多中国激进的知识分子,他们在很多革命的书籍中间找到他的终极意义,在这里边找到他所寻求的“活着是为什么”,“我这人生的目的是什么”,“我在这个世界上所要追求的超出我个人生命、个人存在的那个至高无上的价值目标是什么”,很多人找到的是革命经典,在革命经典中还有些人找到的是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对不对?你不要忘记这一点。恩格斯就讲过,《共产党宣言》或者《资本论》是工人阶级的《圣经》,这个比喻就是这个意思。对于基督徒来讲,终极生活的意义和一切意义的来源是《圣经》,而对革命的人们来讲,他就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去找,这就是读书要寻求一种意义。

  我现在已经讲了几个目标,第一种,为寻求知识而读书;第二种,为寻求技能而读书;第三种,为满足好奇心而读书;第四种,是出于情感的需要、情感的驱使而去读书,在我就是读一些小说、诗歌等文学性的东西;第五种,为了寻求一种生命的意义,人生的意义,最高的、终极意义上的价值目标而去读书。现在我已讲了五种。对吧?在我看来还有第六种读书的目的,跟第五种有些关联,就是人,特别是青少年,要找得具体的realmodel,就是榜样,生活的典范吧,从这里得到启发,得到教益,是关于青年人该怎么样奋斗,该怎么样向上的,该怎么样使自己成长的步子迈得是正确的、坚定的、一步一步的、向前向上的。这种读书目的跟第五种有关系,但不是完全一样。第五种,寻求价值上来讲,随着一个人年龄越来越大,这方面要求越来越强烈,有些东西,他无法以他自己的有限的——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四十年、五十年、六十年、七十年、八十年——生活经验来解释,他觉得还不够,他要找一种更高的、超验的,一种天上的、神性的根源去解释。刚才讲了,这最后一种呢,人生怎么走,人生怎么设计,怎么奋斗,倒是年纪越轻,越有这样的目的,这样的需要。那时候他的过去很短,而他的未来很长,他未来像爬梯子一样的,脚往哪儿迈,不能踏空。要把最后一种读书,就是为了人生的成长方面的目的的读书,跟寻求宗教的价值读书相比,前一种宗教的寻求是超验的、彼世的、天上的、后世的等等,最后一种读书是此生的、此世的、尘世世界的、滚滚红尘的(这里好像有点贬义了)。在这样一个世界上怎样塑造你的个人,塑造你的生活,你怎么样运用你的性格,锤炼你的意志,面对挑战怎么办,面对困难怎么办,等等,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就是我所谓的第六种目的的读书。

  根据我个人的经验,针对每种读书,我都能推荐出来几本、十几本、二十几本甚至更多的在我看来很值得读甚至可以说必须要读得书。这样一来,你看,你提出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但我没办法以一种同样简单的办法来回答你,因为你的问题中包含着深层的含义,太多层了,太多面了。所以我能够回答你问题之前,我必须作这样的区分。只有我首先明了了你读书寻求的是哪一种目的,在这样一种目的相关的意义上我来给你推荐我认为是非常好的书。那个写书的作者也很明白,他的书是为什么目的而写,不同的书是为不同的目的而写。这些为不同的目的而写的书是没办法比的。你比如说有一本书是讲怎样运用电脑软件,另一本是张爱玲的小说,这两本书怎么比?没办法比。因为前一本书,你做这个工作,你不懂电脑干不下去,你必须读,不读你没饭碗,工作要受影响。后一本书呢,不影响你饭碗,但影响你的情绪或感情,半夜三更你睡不着觉都要起来读,对不对?一边读,一边淌眼泪,一边感叹。像以前所讲的,有人读《红楼梦》读得想自杀,那这样对你谋生方面没有影响,但是影响你整个的感情生活,你的心灵世界。

  简要地讲,我要给你的版写一篇,在把书单子拉出来之前,我必须把这一部分给读者讲清楚,就是读书的目的。在目的的图景已经比较清楚地分类的情况下我才能够推荐一些书,或者讲讲我自己读书的体会。我会讲几本书,比如第一次我会讲几本书,可能,这几本书我读过了几年了,甚至十几年、二十几年、三十几年了,到今天为止,对我还有那种不可忘怀的,无法淡忘的那种深刻的影响、强烈的影响,以至于眼睛闭起来我就会想到我当年读那本书时候的情景、感受。我现在讲到这一步,如果你非常想知道我要推荐哪些书,劳驾你,缓一个工夫,把读书的六种目的、六种目的的取向你先整理一下发表出来。这是头等重要的。
176#
发表于 2011-8-23 11:37:50 | 只看该作者
在阅读中经营生活  

编者按:2001年,新华网对“教师阅读与专业发展”展开调查,涉及上海、西安、长沙、厦门等4个城市的2316名中小学教师。结果表明,一个教师的成长、成名、成家、成就,以及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自己的承认,离不开读书,离不开对各种知识的追求。阅读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与书为友,与经典为友,特级教师窦桂梅讲述着她阅读滋养人生的幸福与收获。



■窦桂梅

我的阅读是从看小人书开始的。直到上师范,才知道什么是图书馆。教书后,开始读函授,连着六年,读了一些为了完成毕业文凭的书。当然,身为教师的我,也读一些与教学相关的书。今天,我越来越感觉到,阅读必须远离功利,必须拒绝标准化的模式。一个人的最佳读书状态应该是一种“随时”状态。不读书,无以教,不读书,无以言。我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呼吁当下的教师、孩子,要在阅读中经营生活,与书成为朋友。



一、小人书,叩开阅读之门



我的童年在山区度过,山居生活,简单而又充实。不像今天的孩子,眼睛还没有睁开,就背着书包“步履蹒跚”地上学。放养的我们,每天睡到自然醒,欣欣然张开双眼,在满眼葱绿和金色的晨光中,就像一只只苏醒的野猫。不论上学、放学、课间,只要有时间就在村里穿来穿去。每天回到家,常常满脸满手都是泥,衣服脏兮兮的。那时候,和小伙伴一起观看蚂蚁搬家,一起拿弹弓打麻雀。春天到山上挖野菜,夏天,到河里“扎猛子”,秋天到收割完的庄稼地里拣粮食,冬天给生产队拣粪,甚至到生产队的牛棚里去偷……

   那样的年代、那样的地方,压根儿就没有什么书可读,对于“读书”意味着什么,当然也就一问三不知了。唯一能见到的就是小人书,那里面有画面,有故事,在信息闭塞、文化生活有限的大山里,可谓老少皆宜。我童年真正的快乐,就是与“小人书”为伴。“小人书”就像一个时代的音符,留在我记忆的长河中,童年时恣意欢愉的场景与小人书中的画面仿佛汇聚一体,随着时间的流逝,越发回味悠长。每每看到如今的孩子们背着各种教科书和练习册在夜幕里回家,我常常觉得自己也许是幸运的,同时不免一声叹息:他们书包里装的不是真正的“书”啊。



与“小人书”为伴,是我们那个时代孩子们最奢侈的生活。瞧,巴掌大小,捧在手里正合适。翻开它,文字不多,但一幅幅精彩扣人的画面,像放电影似的展现在眼前,恰好让懵懵懂懂的我体会到了其中的深味。《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这四大名著,我都是从小人书中开始看起的。读这些小人书的故事,我在另一篇文章中提到过。



好的回忆,当然是要拿来分享的。去年,学校开展《西游记》的系列读书活动,我结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专门买来一套“小人书”,和低年级学生们一起看,效果非常显著。人到中年的我,再一次沉浸到小人书里,沉浸到那一个越走越远的时代,但由此童年之光就又一次烛照了我尘封的心灵,多美啊。



随着时代的变迁,即使在大型的购书超市,要想找到一两本“原汁原味”的“小人书”,也已经很难了。不过,当下适合儿童阅读的,具有“小人书”性质的书籍还是多如牛毛,数不胜数,并且做得越来越精致,让人越读越爱读——《猜猜我有多爱你》、《我爸爸》、《活了一百万次的猫》、《爷爷总是有办法》、《夏洛的网》、《花婆婆》、《犟鬼》、《一片叶子落下来》等等,一系列经典绘本(也叫图画书),名目繁多,种类齐全,并且如今已越来越多地进入今天我们学生的生活。



清华附小的家长,自身素质一般都很高,在我们的带动下,对于孩子的读书,他们丝豪不含糊,舍得下“大本钱”让孩子买书、读书。在学校里,教师更是重视引导孩子阅读,诸如,如何选择好书,如何运用精读、略读等各种方法,以及如何提高阅读效率等问题,都给孩子们讲解得一清二楚。孩子们读书条件可谓得天独厚。



然而,其他地方学校呢?家庭条件拮据的孩子呢?不注重阅读教师所管理的班级呢?这些都很让我忧虑。如果美好的书籍不能充实孩子们的心灵,那么他们的心灵就会被其他芜杂的事物所盘踞。未来属于孩子,而把我们的希望寄托在一群不读书的孩子身上,这不仅是荒唐的,也是可怕的。



  想想我们想读书而不得的时代吧,想想我们的“小人书”吧,它们虽然已经渐渐远离了我们的视线,然而,它的确影响和感染过我们这一代人。今天,面对如此优厚的读书条件,我们怎么舍得不让孩子们读书呢?怎么能不倾尽全力呼吁孩子们走入书的世界呢?试想,如果仅仅是在电视与游戏机前度过童年,我们的孩子,将来能靠什么来回忆和追念他们的青葱岁月?



二、报纸杂志,开启视野之窗



对于我,一个农村的孩子,小时候倒是见过报纸——都糊在自家的墙壁、棚顶上,做过猜字游戏,却根本没有好好读过。有一天,看到邻居家的姐姐在读《萌芽》,觉得那“书”真大。直到上了师范学校,才看见类似《萌芽》样子的杂志,但是没有钱买。



参加工作后,每天都是简单重复的机械式运动。沉重的工作日复一日,只有到了下班,我才属于我自己。那时睡前必读《读者文摘》(当时叫这个名字)。间隙,也到过学校图书馆,不过都是去查阅资料。



直到有一天,我第一次拥有了一份杂志:《小学语文教师》。这本杂志,32开本,不厚,不贵,很好读——里面的内容大多是实用型的。后来,我的课余兴趣,就渐渐扩展到了读《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到现在,《南方周末》、《书屋》、《随笔》、《读书》、《万象》、《名作欣赏》、《北京青年晚报》……都是我生活的必需。一页页地去品尝,我的心灵一次次地被感动、震憾。



倾听窗外的声音,怒放自己的花朵,渐渐地,我发觉,我变了,不再把自己当作小学教师,胆子越来越大,敢当着很多人,甚至一些专家学者的面讲一些时事新闻,矿难、台独、海湾问题、超女事件……都成了我的教育与学术资源。



作为教师,阅读专业书籍当然必要,但这主要是职业的需要。鲁迅说:“这样的读书,和木匠的磨斧头,裁缝的埋针线并没有什么分别,并不见得高尚,有时还很苦痛,很可怜。”生命的活力,在于它的弹性与张力,阅读也是如此。现在,很多教师和学生沉陷于“专业”的弊病中,教师只读教科书,参考书。我想说,不管功课多重、时间多紧,自由的阅读必不可少。要从功利阅读转向兴趣阅读,从强迫阅读转向意志阅读,从职业化阅读转向专业化阅读。



唯其如此,羽翼才会丰满,视野才渐渐开阔,目光才远大,胸怀才宽广,才能应对瞬息万变、日新月异的新时代的要求与变革。更何况,时代的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交叉学科,每门专业的内在结构和外部界限很难区分,没有开放的整体视野,连本身的专业都很难搞好。



三、名著,致力根部滋养



读刊看报的习惯培养了我的心性,使我能够长时间静下心来潜心阅读,并由此喜爱上了读整本书。只要遇到书,我都情不自禁地翻阅,喜欢的便爱不释手,有的甚至读上好几遍。



阅读,终究要走向精神的成熟,但“至千里”是从“积跬步”出发的,所以首先要选好“垫底”的书籍。垫什么样的底,决定了建什么样的楼。在浩如烟海的书籍当中,我认为,最省俭的垫底方式,是选读名著。



读儿童经典——很难想象,一个每天与孩子打交道的人,不读儿童经典,怎么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红鞋子》、《长袜子皮皮》、《秘密花园》、《草房子》、《安徒生童话全集》、《木偶奇遇记》、《海底两万里》、《苏菲的世界》、《小王子》、《彼得潘》、《哈里波特》系列……都应当成为我和孩子们,以及所有中小学教师的必读书。童书里,隐喻着人性的善恶、真假的判断、是非的导引,作家用简单的艺术手段,讲述了最深刻的哲理……邪恶的巫婆、精明的狐狸、可爱的公主、潇洒的王子……这些形象就像一颗颗种子,埋入孩子幼小的心田。在未来的日子里,它们也许一时沉默,但总会开花结果。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不仅建立起了师生共通的话语体系,也帮助孩子学习到了童话中人物的人格特质与道德勇气,树立起了正确的人生观。长大后,孩子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拿出勇气去面对世界的挑战。

    读文学社科经典——很多人都有去餐馆的习惯,却没有逛书店的习惯。肚子饿了,我们知道难受,精神的饥饿,却常常被人忽视。要知道知识是无价的,让如果能够从小接受文学经典的熏陶、社科经典的洗礼,无形中,我们就会拥有价值判断与自我提升的能力,就会对生命的情调和质感拥有触摸和创造的能力。



要读书的太多了,《哈姆雷特》、《约翰克里斯朵夫》、《复活》、《远离尘嚣》、《德伯家的苔丝》、《红字》、《简·爱》、《艰难时世》、《儿子和情人》、《傲慢与偏见》、《悲惨世界》、《大卫·科波菲尔》,甚至现当代的西方探索之作《情人》、《麦田里的守望者》、《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洛丽塔》等等。人文社科丛书《非常道》、《万历十五年》、《与鲁迅相遇》、《书斋里的革命》、《36个知识分子的精神档案》、《文化苦旅》、《哲学艺术》、《沉默的视野》、《寻找家园》、《西方哲学史》、《中国古代思想史》、《沉重的肉身》等等,也都读过。



像《沉默的视野》、《寻找家园》,《约翰克里斯朵夫》等,我还专门写过长长的读后感。有的发表在杂志中,有的收集在自己的专著里。甚至,像《论语》、《道德经》、《哈姆雷特》、《往事并不如烟》、《文化苦旅》、《书斋里的革命》等等,不止读过一遍,有些语句还能背下来。沉浸在文学的长河里,能够让我们柔软,能够获得精神上的慰籍。而社科经典,又能够让我们拥有宽广的文化视野,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这样,我们就能建立起和世界文明的联系。



在长期智育挂帅的学校环境中,我们的学生花了很多时间在阅读,但却无法领略阅读的快乐。我们的孩子可以为了考试的高分,猛K教科书,却不愿花一些时间去阅读文学,以及人文社科丛书,除非老师补充说:“这个会考。”这是很可悲的。我一直认为阅读是一种习惯、一种卓尔不群的好习惯,既是习惯,便可养成,既是好习惯,便当坚持。



读经典教育书——作为老师,读教育经典的道理毋庸置疑。设身处地去感受理论的指导意义,并用想象去填补、用实践去充实,品味作者的用心,思考作品的意义,发展作品提供的精神空间。这样的阅读是真实的,也是快乐的,是实用的,也是长效的。我永远难以忘记阅读《教育人类学》时,那种震撼和痴迷。每一个新颖的观点和论断,都像锤子敲打着我的心,令我手舞足蹈,获得了深刻的阅读快乐。



近年来,我阅读了《后现代课程观》、《给教师的建议》、《教学勇气》、《明日之学校》、《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和美好的生活》、《教育过程最优化》、《教育诗》、《怎样和学生说话》、《教育——财富蕴藏与其中》、《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第五项修炼》、《透视课堂》、《自主课堂:积极的课堂环境的作用》、《培养反思力》、《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等等大量的教育经典书籍。如果说,自己对于教育还算有些粗知浅见,那么,要感谢教育经典——那样多的巨人肩膀,为我提供了能够登高远望的平台。



正如有位专家说的那样,只有阅读,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能驰骋古今,神驰天地。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以书为友,学会在阅读中经营生活,迟一天,多一天平庸的困扰;早一天,就多平添一分人生的精彩。



■文章来源http://eblog.cersp.com/userlog25 ... /2009/1200756.shtml
175#
发表于 2011-8-22 19:22:56 | 只看该作者
书海无涯莫迷航 教师读书十问十答  
  

    读书有道,一凭勤奋和毅力,二靠规律和方法。凭勤奋和毅力可以水滴而石穿,靠规律和方法能够事半而功倍。我们应该讲究读书的方法,学会智慧地阅读。
    经常有青年教师向我倾诉:想读的书太多,又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工作太累太烦,很想读书没有时间;读了许多书就是在工作中用不上……凡此种种,困惑甚多。

    面对精彩的图书世界,陷入了迷茫和彷徨的泥沼。对此,我耐心地告诉他们———读书,谁都想用最短的时间获取最佳的效果,谁都想用有限的精力获取更多的知识。然而,读书者禅精竭虑地探索,莘莘学子,成功者寥寥。究其原因,不得法也。读书有道,一凭勤奋和毅力,二靠规律和方法。凭勤奋和毅力可以水滴而石穿,靠规律和方法能够事半而功倍。具体来说,应该讲究读书的方法,学会智慧地阅读。

  1、书香醉人我独醒——您有优势吗?

    书香醉人,书痴更醉。要想获取最佳的读书效果,必须认识自己的优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优势。如记忆优势、时间优势、环境优势、资源优势、人际优势、年龄优势等等。寻找自己优势的方法很多,如运用系统的科学方法,可以系统地解剖自己、设计自己;运用哲学的方法,可以从原因和结果、变化和过程、对立和统一的思考中找出自己的宏观优势、时间优势、变化优势等等;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可以调节自己的学习心理;运用生理学的方法,可以找出自己最佳的生物钟……

  2、书山万丈平地起——您会积累吗?

    书山万丈平地起,积累知识最重要。要想学以致用,读书成才,就必须筑起自己的知识金字塔。

    积累知识,其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指基础知识,就是指教师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二是指最近知识,又叫“短平快”知识。即各种报刊杂志介绍的最新方法、经验交流、现代理论等。基础知识的积累,可以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业务素质、认识能力等;“最近知识”的积累,像中国女排的“短平快”,接球就攻,拿来就用,落地开花,立竿见影,效果明显。“最近知识”的积累,可以补偿自己经验的不足,迅速地调节自己的知识结构,更新自己的知识层次。

  3、书海无涯莫迷航——您有方向吗?

    书海无涯易迷航。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方向。在教学与自学的生活中,我也曾经想当作家、当诗人,写小说、写诗歌,发表过一些豆腐块文章。然而,随着时间的进展和空间的运转,我逐渐发现自己的不足,不适宜走一条文学的路,我逐渐明确了自己的主攻方向。我贴近自己的生活需要,选择了“作文教学”为轴心目标。围绕这一轴心目标,我攻读了27种大中小学的写作教材。在教学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思考中创新。20多年,我矢志不渝,发表了100多篇论文,出版了30多本作文著作。

    4、书市万卷适我取——您会选择吗?

    书市万卷适我取,学会选择有成功。我们读书,要想在失败中成功,首先要学会选择。在一个变得越来越多样、丰富和便利的世界,人生的历程真正成为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民主化、个性化教育自然需要以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的可选择性为条件。而教师不是一个被动的被选择的对象,而应是一个引领学生进行积极选择的向导。因此,教师本人必须学会选择,学会选择读书的内容,选择读书的时机,选择读书的途径和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有非常丰富的积累,有高度的判断力和鉴赏力,如此才能有不俗的选择能力。

  5、咬定书山不放松——您有毅力吗?

    咬定青山不放松,谁有毅力谁成功。不论学习怎样革命,都需要获取成功的信心和毅力。毅力是一种等待,是一种分享,是一种沟通,是一种宽容,是一种选择,是一种成功的力量。

    我们教师在读书、教学创新活动中并非都是一帆风顺,其中会有风险,间或会有挫折或失败。但为了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创新型教师要敢于冒风险,不囿于成见,不因袭传统、以大无畏的坚韧不拔的创新意志,以超凡脱俗的创新精神,披荆斩棘,百折不挠,向各种陈旧观念、教学法提出挑战。

  6、书山有路巧为径——您会运筹吗?

    当您围绕着自己所选定的目标,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苦读和积极探索时,当您掌握了一些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最近知识”,常常会为自己没有创造不会创造而发愁、而焦急、而犹豫、而彷徨、而暗暗怀疑自己。这些症状就叫做学习的平面徘徊现象。处方是:赶快聚焦突破,争取初试锋芒。所谓聚焦,就是进行某一专题的研究。这样,知识之光就可以照亮某一点或某一处空间。到那时,您就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7、书上得来终觉浅——您会整合吗?

    读书的过程就是获取知识信息的过程。书上得来终觉浅,要出成果须躬行。明白地说,就是要学会整合获取的知识信息。具体来说有三个要点:一是广泛占有信息,二是要善于滤化信息,三是要科学地加工知识信息。

    8、书破万卷求自如——您会创新吗?

    书破万卷求自如,只有创新才成才。在读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有“三见”:新见、创见、远见。实际上,我们获取某种知识和接受某种新观点比产生新观点更容易,要学会提出创新意识和创新观点的有效方法,要激励受教育者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

    我们教师对待读书获取的知识信息应闪念频频,联想翩翩,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科学地运用知识信息的同时,创造出自身特色的全新知识信息,即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将教研成果及时地投向社会。

    9、会合作才能成功——您会合作吗?

    书到用时方恨少。读书的应用,关键是在现实的环境中,运用优势,扬长避短,学会合作,化不利为有利,选择最有利的学习目标,发挥自己的最佳才智,取得最优的实践效果。

    教育专家比较一致地认为,读书学习是终身的,无法分为教育阶段与工作阶段;读书学习在各种环境与机构中进行,学校只是学习的场所之一;各种形态的读书学习与学校教育相互融合,人生的学习是形成经验、满足需要的创意过程;每一阶段的读书学习成败只具有相对意义,不能作为区分社会组成分子的指标;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与创意,重视个人的自由发展与社会成员的不同;强调以终身教育的方式协助个人接受现代思潮,建立历史观、科学态度与相对意识。而这些学习实践活动,都必须很好地合作才行。

  10、宽容心态亲融融——您能宽容吗?

    读书必须有宽容的心态,有宽容自有精彩。会宽容自有精彩的人生,有宽容自有精彩的生活。读书就是引领人们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学会宽容,就是努力使自己变得胸襟开阔、气势恢宏;就是心智不那么闭塞,头脑不那么固执,思想不那么僵化,眼界不那么狭隘;就是尽可能地尊重多样性、珍视个性,尽可能地从多种角度看待万物,尽可能习惯“一个世界,多种声音”。要做到如此这般,就必须不断地学习,领悟人类心灵的广袤与深邃,理解世界的多样与神奇,明了世事的无常与诡异。

    知识的信息变化无穷,读书的形式复杂多样,读书的精彩奇异纷呈,但变化之中也存在着规律性。我们教师一旦认识了知识信息变化的规律,摸准教研教改的热点、焦点,发挥自己的最佳优势,坚持不懈地读书自学,就可以运用自身的智慧和经验,事半功倍地取得教学与自学的最佳功效。

来源:中国教育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3 19:48 , Processed in 0.16207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