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0.3.25=《孝南区首届网络教研工作学术研讨会》全程实录

[复制链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3 20:19:02 | 只看该作者
谢泳:网络时代的学术规则
2010-09-20    谢泳    文汇报   

网络,使学术研究中获得史料的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从理论上说,面对研究对象可获得的史料线索,已达到无限丰富的程度,只要一则史料曾经被使用或者被提到过,哪怕不是在同一研究领域中出现过,也都有可能在网络中搜索到。网络使研究初期获得基本史料变得非常容易,但真正体现学者研究水平的成果,还不可能完全依赖网络获得,在严肃的学术研究中,网络最大的长处是提供信息。当我们有了网络搜索手段后,并不意味着学者学术素养的不重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对学者的要求更高了,因为网络是开放的,在获得一般史料的情况下,所有学者处于同样地位。
   

网络时代对研究者最大的考验,是如何在表面看来没有直接关系的史源中,建立与研究对象的直接关系,这个能力依赖学术素养,也凭借研究者的想象力。

   

发现史料的意义虽然不能和科学发现相比,但在基本的意义上,二者有相似的地方。

   

史料的发现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完全的新发现,比如发现了作家的私人书信、日记以及其他对于解释历史有说服力的材料,无论规模大小,这些发现,都应当视为学术贡献。这种完整史料的发现,在学术研究中时有所见,它的特点是独立、新奇和偶然性,是可遇不可求的事。

   

还有一种是在现有成型文献或者一般为人熟悉的文献中,给予相关史料以新解,或者解读出新的史料意义与思考方向,这种史料工作相对前一种工作有一定难度。

   

马克·布洛赫在《历史学家的技艺》一书中,把史料分为“有意”的史料和“无意”的史料。所谓“有意”的史料是指成文的历史著述、公开的报道或者回忆录一类,“无意”的史料是指政府的档案、军事文件、私人信件、日记及各种实物。“有意”的史料易见,“无意”的史料难得;“有意”的史料容易判断,“无意”的史料需要理论和观念才能识别。

   

研究者看到别人使用了“无意”史料中的私人书信、日记或者其它史料,但在自己的研究中,并不明确说明自己史料的来源,而是直接隔过发现“无意”史料的工作,到原始史料中直接引用,好像这些史料的学术意义是自己首次发现,这都是不合学术规则的。在这方面,我个人以为主要靠良心和道德,外在的纪律和规则很难约束。比如你明明是看到别人的文章引述了一则日记中的材料,这则材料对你想要表达的思想有帮助,但你不说明是从别人文章中看到并获得了史料方向,而是直接找一本原书,把那条已有明确史料方向和意义的日记摘出来,并不加以说明。这样的情况,外行很难看出来,内行又不好明说。所以只能依靠学术良心和学术道德。古人论学早就讲过“当明引不当暗袭”的问题。“明引”是规则,“暗袭”是缺德。要发现“暗袭”还不难,但要明确说明“暗袭”并不容易。在“暗袭”问题上,“暗袭”者有比较开阔的辩解余地,学术上的事不像法律上的事,确实有只能意会不能明说的现象。其实,前几年《文汇报》上沈国威和冯天瑜的学术争论,也是因此引起的。关键在于,沈先生做的是原创的学术发现工作,而冯先生是利用现有的材料在做再阐释的工作。这些问题,只有完全相同领域的研究者才有体会。

   

网络使获得史料的手段发生改变后,同时也对学者的学术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有些史源,如果研究者不自觉提示史源方向或者获得史源的初始方法,有时候我们会很难发现,特别是在研究领域不相同的情况下。

   

网络提示的许多史源虽然是公共资源,但在获取时,却有一个学术规则问题,也就是说,在网络时代,凡获得提示的史源,一般来说都应当说明获自何处,特别是网站、目录、索引性的史源,学者有自觉公开的责任,当然这主要依靠学者的自觉,是一种道德自律。

   

由网络获得目录、索引信息后,研究者应再寻访原书、核查原文,这在今后的研究中可能是一个基本方法。因为越偏僻的文献成为网络公共资源的可能性越低,所以研究工作中阅读原始文献还是一个基本的方法,不过网络使我们获取史源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了。

   

我们现正处在学术研究的转型时期,网络的出现,特别是网络搜索功能的发达,使学术研究在发现史料和使用材料方面的手段有了极大变化,过去看起来非常复杂的材料,在今天已变得非常简单,这里其实还涉及一个对学术的评价问题。这个问题,今天的学术界可能还没有清晰意识,就是说,出现在网络搜索器普遍运用前的学术作品,我们不能与网络搜索器发达以后的学术作品放在同一层面评价,因为这对作者的要求和考验是不同的。有些研究者不清楚此点,常常在叙述学术史时,指责有的研究者没有注意和利用相关文献,其实这是很不恰当的。网络出现之前与出现之后,对判断史料来源,完全有不同的尺度。有些材料今天极容易得到,而过去就极难,还有更多复杂的史料,只有真正从事过研究的人才能判断其间的甘苦。依靠原始阅读获得史料远比依靠网络获得史料更有学术贡献,也更有研究的趣味,我对此深信不疑


28#
发表于 2010-6-9 14:51:07 | 只看该作者
吟一首短诗,博得满堂喝彩;写一篇美文,赢得大家青睐;问一个问题,收获无限精彩;分一份心得,回报汩汩清流。踏过一片海,用广博的知识激起片片微澜;采过一丛花,在智慧的碰撞中迎来缕缕清香;有过一个梦,决定从这里启程…… 走进文学,探索文化,研究教学,在心灵的光盘上镌刻语文的美妙,一份恒久,一份轻松!
27#
发表于 2010-5-14 15:34:27 | 只看该作者
26#
发表于 2010-5-11 22:21:59 | 只看该作者
        完全赞同胡威同志的意见。
25#
发表于 2010-5-11 18:13:11 | 只看该作者
先下载照片留作纪念,谢谢!

    恕我直言,本次活动其实没有达到高潮,如果下午能在饭场继续叙旧言欢,畅所欲言网络教研,认识网络(真实)里的同行朋友或教师网友,彼此交流,互相学习的一个机会,那该有多好!


    期待下次难得的机会吧~~~~
24#
发表于 2010-4-27 22:37:04 |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10-4-26 16:38:08 | 只看该作者
        关注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应用 作者:首都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所 蒋国珍 
  关注应用之思考
  为什么日常教学中教师很少使用信息技术,如何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效使用技术,实现课堂教学的信息化?有一种观点认为,信息技术装备利用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合适的教学资源,并提出“资源建设是重中之重”,类似的表述还有:“硬件设施是基础,资源建设是核心(所谓“路”和“车”的问题),人才培养是关键”。而我们在北京部分中小学的研究表明,即使有了软硬件,有了较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了教师培训,信息技术也不一定就能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普遍、持续地用起来,真正发挥作用。中小学课堂教学信息化过程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困难和障碍,首要障碍并非是缺乏适当的教学资源。

  课堂教学信息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根本不是将信息技术引入学校,而是要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促进学生的发展,即基础教育教育信息化的落脚点在课堂,突破口是课堂教学的信息化。
  要让信息技术真正进入日常课堂,绝非是一个简单的“路”和“车”的问题,“路”和“车”只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而非教育、教学层面的问题。研究表明,课堂教学信息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可以分为“技术操作阶段、技术采用阶段和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虽然不同学校、不同老师在各个阶段所经历的时间、遇到的问题各有差异,但每一阶段都有其突出的障碍,我们称之为“坎”,每一道“坎”都可能将信息技术挡在教室之外(见下表)。每当越过一个障碍,都让人感到柳暗花明,而随着研究的深入,新的障碍又会凸显。
  “整合技术”是课堂教学信息化的第一个突破口
  出于对信息技术的新鲜感或对教育信息化的期待,大部分教师都很愿意尝试将信息技术用于教学,从课堂观察中我们发现,在经历了最初的几次挫败后,大部分教师在第一阶段即选择放弃,事实上,这些教师根本就没有进入到“寻找合适的资源”的状态。在很多教师看来,电脑、投影仪等只是“设备”(这些设备也的确就是些通用设备),而非“教具”,它们与日常使用的粉笔、黑板完全没有关联,并非完成日常教学任务所必需之用具。这种现象与微波炉在一些家庭基本闲置的状况颇有几分相似之处,尽管说明书上介绍它能烹饪出多种美味佳肴,但是,没有多少中国人愿意放弃“火+锅”的煎炒烹炸。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课堂教学信息化遇到的首要问题不是缺“米”(教学资源),而是新“炊具”不好用,或者不习惯用新“炊具”,不会用新“炊具”。在这种情形下,即使有“米”,“巧妇”也难为之。因此,我们的结论是:将信息技术挡在课堂外的是“技术”本身,不合理的技术方案是课堂教学信息化的第一重障碍。
  因此,要实现课程整合,先要整合技术。“教育科技,以人为本”,体现在教学软、硬件设计和开发的创新思路上,是要从教师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而不是从技术的功能和开发者特长、爱好出发;要适应教师,而不是试图改变教师;要让新工具帮助教师,而不是去束缚教师;体现在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决策上,就是要引导企业开发人性化的、专业化的教学产品,推荐一些适合教师的、可靠的技术解决方案。比较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应该具备以下特征:多媒体、一体化(如将黑板、粉笔、电脑、投影等整合为一体,去掉电脑的一些多余功能,满足教和学的需要),稳定性、可靠性高,免维护,操作简单,易学易用,性价比高。
  “整合技术”是课堂教学信息化的第一个突破口,而只有实现第一个突破并进入课堂教学信息化的第二阶段,大力建设教学资源才可能有意义。如果软、硬件难学、难用的现状没有根本性改观,如果信息技术解决方案没有真正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将资源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投入越多,闲置就可能越多,浪费就更大,至于让教师“人人动手做课件”,更是事倍功半,舍本求末。
  根本突破在于教学改革与信息化的互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育信息化是当前教育研究的两大主题,无论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是教育信息化,最终的落脚点都在课堂、在教学过程。2001年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但是,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如何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以“粉笔+黑板”实现起来局限性很大,而信息技术应当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从技术角度看,“粉笔+黑板”的功能更适用于传授式教学,而难以用于“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然而,“传授”和“接受”的惯性依然很大,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形,很多愿意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师,教学方式还是灌输式的,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往往并无优势,甚至是画蛇添足,沦为一种新的灌输式的教学——“电灌”。“灌输式”教学的后果是:学生脑子里装满了太多的答案(已知的知识),而发现、探求未知的意识被削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打折扣,创新思维被束缚,教学的有效性得不到保证。
  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是:如果教师从“灌输式”教学转向“引导学生质疑、合作、发现、探究”,信息技术就可能成为教改的重要工具,即创设“质疑、合作、发现、探究”情境的工具,在教学改革中发挥作用,并且信息化带来的教学效率的提高,使教师有时间照顾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擅长主动参与的学生也会从中受益。
  中小学课堂教学信息化过程的阶段性特点告诉我们,基础教育信息化不能采取一个模式,一种思路推进,而应根据不同阶段特点,采用不同的应对措施。以信息化支持和促进教学改革,以教学改革引领信息化是实现基础教育信息化根本突破的关键。
22#
发表于 2010-4-26 14:36:59 | 只看该作者
借力网络:湖北省高中课程改革“活”起来 2009年11月20日  作者:夏静  来源:光明日报
借力网络:高中课改“活”起来
 ——湖北省建专题网站推动高中课程改革
  学籍登记、网上选课、成绩查询……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湖北省高中课程改革网”成了学生们的“记录本”,记下他们“鲜活”的成长历程。同样在这里,老师可以“追踪”自己的“培训记录”,学校则能实时发布“课改动态信息”。
  2009年秋季,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正式实施,专题网站“湖北省高中课程改革网”也同时“启航”。建立基于网络的课程实施、教学管理、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学校评价工作平台,初步构建资源共享、信息公开、多方互动、全员参与的网络支撑体系,努力实现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是湖北省发挥后发优势、形成地方特色的一项重大举措。借助网络迅速、快捷的传播特点,“新课改”开始充分展现出其魅力与活力。
  网上交流:教学互动“热”起来
  由湖北省教育厅主管、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主办的湖北教育信息网,一直是千百万湖北师生交流心得、共享资源的首选途径;其代号“e21”,已然成为21世纪湖北教育信息化的标志之一。以此为平台建立的“湖北省高中课程改革网”,一开始便具备了良好的“口碑”和充足的“人气”。
  今年秋季,湖北省653所普通高中的42.3万名新生迈进校园。三年之中,他们将第一个“体验”全新的教学方法;三年之后,他们也将第一个接触全新的高考模式。许多的“第一”,使他们走到了教育改革的最前沿。
  新奇过后,困惑和疑虑始终挥之不去;化解“第一个吃螃蟹者”对“螃蟹”的恐惧和忧虑,成了教育部门的首要任务。在这一背景下,“湖北省高中课程改革网”应运而生并承担起了“互动平台”的重任,以实时交流“吃螃蟹”的经验与教训。
  “高中课改能减轻学生负担吗?”“你对新的教学方法有何意见?”网站开设了“问卷调查”专栏,实时了解和分析学生对新课程改革的想法。针对教师群体,“湖北省高中课程改革网”也设计了相应的内容,调查他们的课改培训情况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难点、热点问题。
  与此同时,网站还为学校、教师、学生等开设了不同层次的交流空间,让这些“教育主体”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感觉“孤单”,以“集体的智慧”推动新课改的不断前进。正如一个退休的老教师所说,这是一个所有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共同的事业”。
  对于教育行政部门而言,掌握新课改实施过程中的“第一手资料”是非常必要的;正确的决策,往往取决于对形势的准确判断上。“湖北省高中课程改革网”中,学校、教师、学生乃至家长的心得、言论,无疑就是最好的也是最“新鲜”的“第一手资料”。
  网上评价:教育主体“动”起来
  今年9月,湖北省所有的高一新生都实行了学籍网上注册。学生们完成注册取得学籍和学号后,学校依据学号对学生实行学分管理、综合素质评价和毕业证书发放等工作。这一全新的管理模式,大大调动了老师和学生的参与热情,也提高了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在“湖北省高中课程改革网”上,针对学生用户专门建立的网络管理平台,细分了“我的学籍”、“我的成长记录”、“我的选修课”、“我的学分”、“我的综合素质评价”等各项具体内容;学生凭借用户名和密码直接登录激活博客,可创建栏目,自主发布修改日志,上传图片、发表评论。“跟过去不一样,大家感觉很新鲜,都迫不及待登陆注册,写下在学校期间的情况,有点像写心情日记。”武汉一名高一新生说。
  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关键要看评价机制是否科学、合理。“重视发展性评价、评价主体和指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重心向注重过程转移”,成为新评价机制的基本方式。这种方式,目前已在“湖北省高中课程改革网”上“安家落户”并开始运作。
  “在具体评价过程中,一方面学生主体受到尊重,可以自己来评价自己,另一方面鼓励同伴、家长参与到评价之中,使评价成为多个主体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教育专家对这种实时网络评价机制给予肯定。每名学生的成长记录、自评和互评,都会在网上留下“原始数据”;这些“数据”,将会伴随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
  除此之外,网站还开设了“任课老师评价”、“班主任评价”等系统;学生、教师和评定小组可上网查询互评、教评结果。武汉一名中学班主任说:“用这些数据来综合评价,我们老师也可以从考试教育压力中摆脱,把精力用在提高课程质量上。”
  网上共享:教育资源“新”起来
  新课程方案要求学校鼓励学生在感兴趣、有潜能的方面,选修更多的模块,促进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充分发展。然而,由于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许多学校依靠自己的力量在短时间内很难实现这一目标。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教育资源的共享。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湖北省教育信息网已经拥有了100多个分网站和系统,500个课题校网站会员,还具备了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和公众互动功能等强大的网络基础设备服务能力。有了扎实的“基本功”,为资源共享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依托这些优势,湖北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初步搭建起了学生远程学习平台和教师发展网络平台,提供学生学习资源和教师教学支撑,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要和教师专业成长需求。下一步,他们还将进一步完善教材资源支撑网站,开通网上同步教研和备课管理系统,整合现有的高中教学资源。“我们将结合视频语音技术、虚拟技术等手段,助力湖北高中课改”,网站的工程技术人员说。
  此外,湖北教育信息中心还建起了覆盖全省的学校、教师、学生的教育基础数据库,以基础数据库为支撑建立起各类高中课改业务应用平台。其中,有一项任务就是建立“样本校”管理系统,学校用户可通过专题网站发布“课改动态信息”“提交样本校申请”,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教育资源共享,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的网络共享,大大缩小了教育教学的校际、地区差异,有力地促进了教育公平。“我们将以现代信息化技术,引导全省普通高中逐步实现国家课程改革的目标。”湖北省教育信息中心主任范义虎对未来信心百倍。(本报记者 夏静)
21#
发表于 2010-4-26 10:15:31 |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10-4-11 14:07:00 | 只看该作者
网络教研:教师成长的新平台
时间:2009-07-14
南城实验小学  周方铭

      21世纪是人类社会全面进入以网络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时代,网络越来越多地走入并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对网络的需求,尤其是广大教师,已经不仅仅限于曾经的聊天、游戏、查找共享资源、收发电子邮件等一般性的功能。进行即时的在线研讨,与专家进行面对面的零距离交流以及和全国各地教育同仁就教育教学问题进行深入切磋,已经成为教师网友群体共同的需求。与此同时,伴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广大一线教师需要大量的专业支持,单靠以往的这种人对人、面对面的“物理”形态的教研工作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广大一线教师的需求,尤其是那些处于信息闭塞地区、缺乏专业引领且急待提高的广大农村教师。在一次又一次的探寻、对话、碰撞、研讨中,一个新的概念——“网络教研”应运而生。它改变了教研的行走方式,是网络化、信息化时代教研发展的必然!
      一、什么是网络教研
      简言之,网络教研是指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和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建立了开放、交互动态的网络教研平台,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
      二、网络教研的优势
      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平等、自由、民主的交流氛围使得老师们比常规教研时更敢说话了,大家不因世故而保留,不因权威而盲从,不因稚嫩而紧张。只有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每一环节——精彩的给予掌声、不足的给予开诚布公的帮助,让人感受到彼此发自内心的真实和坦诚。
      1、资源丰富。
      网站拥有大量的教学资源,教师们可以在资源库中下载课件;可以利用教育博客或教育论坛与同行切磋经验、资源共享;可以在人教论坛、小学资源网等网站中查找课例研究,理论引领,专家课例等资源;同时可以在其他网站上查找教学困惑及经验,这些教学资源,主要以文档的形式挂到网站上,方便老师下载,大大地提高了教师们的备课效率,在分享同行经验的同时,丰富了知识的储备,提高了教师自身素质,形成良性循环,为网络教研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2、穿越时空。   
      这种教研形式实现了全国各地教师一同备课的壮观场面,个人反思、校际、省际间更深意义上的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等这种教师专业成长方式得到了最好的诠释。通过网络加强了教研活动的广泛性、实效性、即时性、交互性,帮助教师实现远程学习和交流,给教师提供了很好的不出家门就能学习和接受培训的机会,很好地关注了传统教研活动常常无法深入并触及实质的弱势群体。从而促进了教研真正地走向校本,成为校本教研的一个重要形式。这种网络虚拟教研有效地利用了网络这种信息化资源,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了“天涯若比邻”的渴望,大大拓宽了教研活动的辐射范围,是对传统教研方式的传承和创新。是网络,为教研插上了翅膀。
      因此,网络教研是传统教研形式的传承和创新,是校本教研的一种补充。把网络教研与常规教研有机结合起来,相互补充,取长补短,能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三、网络教研与传统教研的对比
      1、传统教研。新课程背景下,传统教研已经不能完全很好地满足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成长需要。具体表现在:传统教研由于受到时空的限制,只能有少数几个人发言,点到即止,意见难以充分表达,且过分注重发挥个别优秀教师的示范功能而忽视了蕴涵在广大普通教师的互动功能,不利于形成集体智慧;传统教研是面对面进行的,不少人往往碍于面子,不提、少提或婉转地提发面意见,更多的是不痛不痒的敷衍之辞;传统教研的时间延续性和受众获益面有限,参与面一般仅局限于现场的听课者,且一旦教研活动结束,研讨也随之结束。
      2、网络教研。网络教研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着眼于在真实的教学情景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及构建信息环境,不断优化、改善甚至变革传统教研的手段、过程和结构,从而整体推进课程实施、学科教学和教研活动。网络教研的平台主要借助网站(web)、论坛(BBS, 发贴、跟贴是BBS用于教研的一个重要途径)、博客(“Blog”的中文译名是博客,意指网络日志,它通过简单的张贴将个性化的知识、思想、见闻在互联网上发布共享。教育博客以其简单易用、及时发布、即时更新、管理方便的特点,被认为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和MSN(即时通讯工具,MSN上有一个多人聊天功能,同组或同社群的老师,登陆到同一在线聊天室,在一起畅所欲言,每个人都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大家也都能看到。这样,就达到了同时在线的交流目的。)来实现网上教学研究,当然,也可以采用QQ群、UC视频聊天室进行在线聊天。
      四、网络教研的特征
      一般而言,网络教研具有如下突出的特征:
      (1) 全员参与,人人平等
      网络跨时空交流的特性,突破了专家、教研员与一线教师只能小范围、短时间互动的局限,改变了传统教研活动少数人表演,多数人充当看客听众的状况,使教研的全员参与、大范围、经常性交流具有现实可能性。
      其次,教师们在虚拟的空间里不面对面地交流,没有了怕说错话让人见笑的拘泥,多了份畅所欲言的希冀和专注研讨的平和;没有了正襟危坐的做作和冒犯他人的顾虑,多了份“吾信权威,吾更爱真理”的潇洒和率真。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网络教研的重心下移,教师自愿自主的发展意识代替了被动完成任务的意识,这种“平等式”、“互动式”、“参与式”教研既满足了教师对教研的多样化需求,又有效地唤醒教师主体意识觉醒,意识到自己的努力决定自己的发展变化,从而能够自觉地发挥能动性,积极投身到教师专业发展、教学改革等创造性工作中。
      令人可喜的是,网络教研已经实现了全国各地教师集体备课的壮观场面,尤其给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的教师提供了交流学习的机会,也关注了传统教研活动常常无法触及的偏远地区。
      (2) 资源集中,优势共享
      共享集体智慧,是网络教研的精神和优势,而如何更好地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关键不在于实施的方法或途径,而在于参与者及实施者的观念转变。倘若各地各校资源相互封锁,一个教案,一份试卷,总以为其货可居,不拆除区域、校际壁垒,网络教研难以顺利开展。
      目前,网络教研中教师可咨利用的各类资源多样,而其中“教学资源库”是较为常见也较为有效的形式。如今,各大学科网站已经拥有大量的教学资源,教师们经常在K12教学网站资源库中下载课件,利用“成长博客”平台与同行切磋经验,在人教社网站中查找课例研究,理论引领,专家课例等资源,同时在相关网站上查找教学困惑及经验,而这些宝贵的教学资源,以各种形式存在于网络中,方便教师下载利用,大大地提高了教师们的备课效率,在分享的同时,丰富了知识储备,提高了自身素质,形成良性循环,为网络教研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网络资源库的建设需要所有教师的积极参与与无私分享。本着“建网、建库并重,边建边用,以用促建”的原则,全方位多角度的汇集各地各校各学科中的优秀教学案例、教学心得、教学反思等,加强网络教研资源库的建设。远程专家、名师等作为一种特殊的、非物质化的思想资源,参与虚拟教研的每一个环节,起到专业引领,专家引领的作用。教师在使用课程资源参与虚拟教研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教案、课件、案例、随笔等个人资源,通过网络的传播变成一种公共资源形式对原有的网络课程资源库进行有机的补充。
      (3)专业引领,同伴互助
      网络教研为教师团队协作学习和交流提供了一个虚拟社区,在这个虚拟社区中我们可以组织开展不同学科特点的跨学科整合型教学研究,也可以开展以同事、同行、名师、专家团队为单位的教学研究活动。网络教研为一线教师构架了一个民主、平等、尊重、和谐的展示自我和交流学习的平台,许多平凡的教师可以通过这个舞台将自己的教学理念、内心思想、隐性知识转化为网络语言展示出来,有效地增强了普通教师参与研究、自觉研究的信心,有效地消除普通教师长期以来形成的孤独、麻木、灰色职业倦怠感,教师的教学研究兴趣和习惯慢慢地养成了。
      五、网络教研的流程
      1、制定详细的教研计划,按教研组划分为不同的教研小组,各小组分工协作
      2、资源的收集,根据本组的实际情况进行资源的收集工作,收集范围不限,可以是原创性的论文、教案、课件也可以是网络中的优秀教学资源,此项工作应该有专人负责,有详细的资源收集记录。
      3、资源的整理,对收集到的资源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形成各教研小组的资源库,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资源库进行丰富整理。
      4、资源的上传,根据教研计划,对资源库内的资源进行上传,形成校园资源库,对所有的资源进行共享,实现资源的最优化,体现网络教研的优势——开放、交互动态的网络教研平台。
      5、总结交流:定期进行网络教研的总结和经验交流,不断提高网络教研的实效性和实用性,对出现的问题积极探求解决方法,同时也可以通过校园网站对出现问题进行及时反馈。
      六、网络教研实现的方式和途径
      现在各级对网络教研已经非常重视,国家教育部近期推出的几项重大教育工程,其中就有三项:即“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育信息化”和“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都为发展网络教研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而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网络教研工作会精神,发挥网络在教研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我们省教研室还在2005年11月下旬利用《江西教学教材教研网》举办了一次网上《教师科研》在线教研活动。相信今后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网络教研必将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1、基于网络教育论坛的教育反思
网络教育论坛让教师的所思所想和全球化的数字化交流融为一体,为每一位教师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世界。目前众多在教学上取得成功的教师都有在网络教育论坛上写教学反思的习惯。这些教育反思为教师日后教学提供了最基本的原始资料。它是教师教学、教研资源的一笔巨大财富。
      网络没有高低贵贱、没有城乡之别的特点使得许多教师选择了用网络教育论坛这个平台向世界发出自己最自由、最独特、最响亮的声音。作为信息社会情景下的现代教师,更要学会利用“网上”包围“网下”的策略,打造属于自己的教师品牌。
      这里提供两条不错的途径供参考。
      其一、主动发布自己的主题帖
      当你在教学中遇到困惑感觉凭一己之力难以处理时,或者当你通过自身的努力解决了教学中遇到的难解之题时,都可以在论坛以此为主题留下你的足迹。相信不用多久,论坛中就会有许许多多的热心的网友认真且耐心地回答你的问题。或许大家未曾谋面,但这并不影响大家交流学习的热情,毕竟大家的终极目标是相似的,即: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
      其二、积极参与名师的专题帖
      如果说发布自己的主题帖主要意义在于自我欣赏的话,那么参与名师专题帖的研究讨论主要意义就在于寻求思想的交流和智慧的碰撞,以求得视野的开阔和理论的提升。专题帖具有的集中性、深广性、系列性让人获益匪浅。
      2、基于网络平台的备课、听课、评课
      备课——网上新课大家上
      与教学同步的教研,是教师们最需要的,怎样让教研与教学同步呢?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网上备课。我们提倡学科教师提前一周将自己的教学设计发布到网络上,校际、校内的同学科教师进行点评、研讨、学习、借鉴,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修改意见,并结合教学实际,适当修改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下一周应用于课堂教学实际,并在课后反思栏目中写下自己的反馈意见。
      听课——网络多媒体教研
      综合运用文本、声音、视频、协作程序等进行基于网络的教研活动。比如:网络虚拟微格教研。首先通过论坛发帖展示教师的课堂教学预案,然后用摄象机记录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并在论坛上以在线放映方式再现,供教师个人和其他地区、其他学校的同行进行局部的定格分析、对照、评价,仔细挖掘课堂实际教学中的亮点和存在的问题。这种视频案例交流研讨活动,没有固定的时间限制、下载的案例还可以反复播放,教师或学生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细微动作及教学中凸显的问题都可以作为研讨的内容,降低了在课堂教学现场听课时捕捉瞬间教学信息的难度。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提高教师教学业务的有效途径。
      评课——网上大家齐评议  
      所谓网上评课,即要求开课教师把教学设计及教学现场视频,上传至网络,根据课堂实际所有教师进行课后跟帖评课,最后由开课教师根据评课反馈的情况和自我感悟进行“二度加工”。网络让学校不再设有围墙,专家和外校的教师可以在网上给我们教师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3、基于教育叙事博客的网络教研
      对于一位追求成功、善于反思的教师来说,每堂课都是一次全新的体验,要设置不同的情境,要面对学生的不同反应,教学中的每次师生互动、教学冲突都会激发新的思考和创造。教育叙事就是对教师的日常行为背后所内隐的思想,教师的生活故事中所蕴涵的理念进行研究。对于教育科研来说,这些从教师自身时间衍发的案例、思考和体验具有专业理论研究无法比拟的针对性、真实性和情境性。而博客的出现,正好为教师真实地展示自我搭建了一个极佳的舞台。
如今,越来越多的教师学会利用博客网站的写录、分类、更新、下载、互动、链接、搜索等功能,记录和发布个人的工作过程、生活故事、思想历程,精选和积累自己最为需要的信息资源,有些教师已开始尝试直接利用博客备课、该作业、记录个案、反思教学和讨论问题。在充分展示自我、参与交流的过程中,促进了教师学习反思能力的提高。
      七、开展网络教研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研活动的内容是第一位的
      不论是传统的教研活动还是网络环境下的教研活动,都是为解决教学问题服务的,其研究的内容始终是第一位的,而形式只是为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而存在的。对于网络教研,不能看作是技术设备在教研活动中的堆积,而要探究这种形式对教研活动的冲击、变革和促进作用,进一步发掘这种模式的潜在效能,完善其功能,让其成为信息社会中一种有效的活动模式。
      (2)网络教研不是教研的全部
      尽管网络教研有着传统教研无法比拟的优点,但却不能因此而完全抛弃传统教研。因为毕竟经过这么多年的经验积淀,传统教研还是存在着很多网络教研无法实现的方面。正确的方法应该是,让网络教研成为传统教研的有力补充,实现二者和谐发展。
      总之,网络教研作为信息社会、新课改中探索教研模式的一种大胆的尝试与实践,我们相信随着技术和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对教师的成长必将产生更大的促进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9 18:45 , Processed in 0.10988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