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教研组案例[转帖]

[复制链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2-3-1 13:31:06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组的教研活动记实转载▼


文本细读  对话作者      奠定教学基础(崔丽丽)

课文一开始说“临近七月波兰准备欢庆国庆节”,写作的背景是什么呢?搜索一下百度知道:5月3日为波兰共和国国庆节,放假一天。1989年剧变前,7月22日为国庆节。也就是这篇文章写在巨变前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波兰。接着作者把目光聚焦在一所学校的俱乐部,一些儿童队员在讨论国庆检阅的事。下面就是写讨论的场面。看下文,这个讨论的场面很不一般:没有热烈的场面,没有纷杂的话语,没有面红耳赤的表情,有的是“鸦雀无言”“沉默的局面”“终于有人说话了”等。所有一切看出讨论的问题令这些孩子很为难,有书中的话说就是棘手。到底是什么事情令孩子为难呢?孩子们为什么为难呢?文中一连串的5个问号从一个侧面说出了这个问题:劝他不去?这样会伤害到伯莱克,会使他一生造成难以追回的遗憾还可能造成对人生的消极影响。去,放在队尾,藏在中间,会使本就残疾的孩子敏感的心灵同样同样受到伤害。一个“怎么和他说”看出孩子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孩子们都有一颗为别人着想,关爱同伴的善良的心。在队长的建议下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放在队伍前面。队长的话里有一句是说:还不是一般的队员,难道仅仅指身体上的不一般嘛?和后文的羡慕联系起来可以看出,不一般不是单单指身体残疾,还指残疾的身体背后有一颗身残志坚的心,也看出同伴们对伯莱克走好队列充满信心。和讨论时的鸦雀无声相比此时一个情不自禁看出队员们内心的喜悦:有棘手的问题解决后的喜悦,也有为残疾的队友能和自己一起参加检阅喜悦,从这个讨论的过程孩子们的心理的变化看出有一个质的飞跃:就是从“遮丑”怕拉后腿,到相信别人,一起进步,这其实完成了一次心灵的检阅。
后文没写伯莱克怎样训练,没写队友们如何帮助鼓励他。只写了他在队列中的表现,和人们的夸赞: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文章结尾说:长时间的掌声淹没了观众的议论声。这掌声当让不是仅仅为他们走的好,还是对他们经受住了这次检阅的褒奖。
我们从一个普通的读者身份细读完文本发现:这篇文章感人之处就是一个残疾队员的顽强表现和一些关爱别人的队友。

衔接:从普通读者的身份,细细的品味文章,品出作者的意图,品出文章的感人之处,这是下一步教好的关键,但是教师注定不是一般的读者,注定要从课程的角度再一次解读文本。


教材研读  对话编者          考虑学情  制定目标(杨佳丽)

教师从课程的角度研读教材是教师的专业行为。这里的教材不单指课文,还指单元训练目标,课文在单元中的位置,课后编者的习题意图,以及课程标准对本年级的要求在这一课中的落实。最终解决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
在确定具体的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之前,教师要对语文课程标准非常熟悉,尤其是对阶段目标了如指掌。课程标准中关于3-4年级的阅读目标中以下五条特别重要: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思。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另外,教材的编者在本册教学建议中有两条也特别重要:1、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领会课文中叙事状物、表情达意的精妙之处。2、在阅读教学中,不只是帮助学生理解思想内容,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的方法。
第四单元由四篇课文组成,都是写童年难忘的小故事的文章。而本课的课后习题:观众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和这些小伙子真棒?我想对伯莱克说几句话,还要把这些话写下来?充分看出编者的意图和暗示的教学重点。联系上面对教材的分析和课标的要求我们制定如下教学内容:
1:会认5个字,会写14个生字。运用联系上下文,根据偏旁辨别意思的等方法理解棘手,羡慕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重点句子的理解,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家对残疾人伯莱克的关爱和尊重,以及伯莱克的坚强的品质。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文中部分词句,并迁移运用。
需要说明是在目标的表述中注意了过程和方法的表述如:理解词语这个知识运用的是“联系上下文,根据偏旁辨别意思的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这个目标是用通过“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重点句子的理解的方法。这既是方法也是过程,既有知识也有能力,中间渗透着人文的思想内涵。这样知识能力,方法过程,情感价值观的东西都融为一体了。最后达到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目的。目标的最后一条。(我们的标准制定是和教参有很大区别的)


衔接:是啊教学目标明确了,方法过程清楚了,教学的线索也就清晰了,现在由教者说说怎样落实教学目标,以及教后的一些反思:

这个有任课教师自己准备(略)


精心准备    展示过程   传达我们的教学理念(张扬)

我们借本次课堂展示,想说明我们的教学理念:
1:内容要简化:我们的教学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基础---认字识词,两句理解: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一处运用。教学内容做简化,目的是学生训练深化,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说语文,读语文,写语文。
2:过程简约
本节课 就以讨论: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为主线,层层 深入 :有表现,到内心品质;有 文字表面的走得好。到文字背后的为什么走得好,从而理解语言文字背后的东西,最后达到应用。
3:方法简单
我们始终运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联系上下文解决重点词语,补白伯莱克走的好的原因,感知人物的坚强,体验的方法体会队员们的为难。简单概括就是读一读,演一演,说一说。
4:学以致用
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孩子的语言,发展孩子语言的最好途径是内化文本的规范语言,借助文本的情景,让孩子把学到的语言运用,变消极语言为积极语言,是我们组课堂教学,每节课都要考虑的一个环节。

衔接:思想需要碰撞, 真理越辨越明,下面请老师们就本节课提出自己的意见会建议。我们将努力给予 解答。

教师评课时间。




(2011-03-19 11:55:13) 转载▼

标签: 伯莱克波兰教学内容上下文课文杂谈分类: 教学杂谈

文本细读  对话作者      奠定教学基础(崔丽丽)

课文一开始说“临近七月波兰准备欢庆国庆节”,写作的背景是什么呢?搜索一下百度知道:5月3日为波兰共和国国庆节,放假一天。1989年剧变前,7月22日为国庆节。也就是这篇文章写在巨变前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波兰。接着作者把目光聚焦在一所学校的俱乐部,一些儿童队员在讨论国庆检阅的事。下面就是写讨论的场面。看下文,这个讨论的场面很不一般:没有热烈的场面,没有纷杂的话语,没有面红耳赤的表情,有的是“鸦雀无言”“沉默的局面”“终于有人说话了”等。所有一切看出讨论的问题令这些孩子很为难,有书中的话说就是棘手。到底是什么事情令孩子为难呢?孩子们为什么为难呢?文中一连串的5个问号从一个侧面说出了这个问题:劝他不去?这样会伤害到伯莱克,会使他一生造成难以追回的遗憾还可能造成对人生的消极影响。去,放在队尾,藏在中间,会使本就残疾的孩子敏感的心灵同样同样受到伤害。一个“怎么和他说”看出孩子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孩子们都有一颗为别人着想,关爱同伴的善良的心。在队长的建议下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放在队伍前面。队长的话里有一句是说:还不是一般的队员,难道仅仅指身体上的不一般嘛?和后文的羡慕联系起来可以看出,不一般不是单单指身体残疾,还指残疾的身体背后有一颗身残志坚的心,也看出同伴们对伯莱克走好队列充满信心。和讨论时的鸦雀无声相比此时一个情不自禁看出队员们内心的喜悦:有棘手的问题解决后的喜悦,也有为残疾的队友能和自己一起参加检阅喜悦,从这个讨论的过程孩子们的心理的变化看出有一个质的飞跃:就是从“遮丑”怕拉后腿,到相信别人,一起进步,这其实完成了一次心灵的检阅。
后文没写伯莱克怎样训练,没写队友们如何帮助鼓励他。只写了他在队列中的表现,和人们的夸赞: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文章结尾说:长时间的掌声淹没了观众的议论声。这掌声当让不是仅仅为他们走的好,还是对他们经受住了这次检阅的褒奖。
我们从一个普通的读者身份细读完文本发现:这篇文章感人之处就是一个残疾队员的顽强表现和一些关爱别人的队友。

衔接:从普通读者的身份,细细的品味文章,品出作者的意图,品出文章的感人之处,这是下一步教好的关键,但是教师注定不是一般的读者,注定要从课程的角度再一次解读文本。


教材研读  对话编者          考虑学情  制定目标(杨佳丽)

教师从课程的角度研读教材是教师的专业行为。这里的教材不单指课文,还指单元训练目标,课文在单元中的位置,课后编者的习题意图,以及课程标准对本年级的要求在这一课中的落实。最终解决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
在确定具体的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之前,教师要对语文课程标准非常熟悉,尤其是对阶段目标了如指掌。课程标准中关于3-4年级的阅读目标中以下五条特别重要: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思。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另外,教材的编者在本册教学建议中有两条也特别重要:1、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领会课文中叙事状物、表情达意的精妙之处。2、在阅读教学中,不只是帮助学生理解思想内容,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的方法。
第四单元由四篇课文组成,都是写童年难忘的小故事的文章。而本课的课后习题:观众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和这些小伙子真棒?我想对伯莱克说几句话,还要把这些话写下来?充分看出编者的意图和暗示的教学重点。联系上面对教材的分析和课标的要求我们制定如下教学内容:
1:会认5个字,会写14个生字。运用联系上下文,根据偏旁辨别意思的等方法理解棘手,羡慕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重点句子的理解,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家对残疾人伯莱克的关爱和尊重,以及伯莱克的坚强的品质。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文中部分词句,并迁移运用。
需要说明是在目标的表述中注意了过程和方法的表述如:理解词语这个知识运用的是“联系上下文,根据偏旁辨别意思的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这个目标是用通过“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重点句子的理解的方法。这既是方法也是过程,既有知识也有能力,中间渗透着人文的思想内涵。这样知识能力,方法过程,情感价值观的东西都融为一体了。最后达到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目的。目标的最后一条。(我们的标准制定是和教参有很大区别的)


衔接:是啊教学目标明确了,方法过程清楚了,教学的线索也就清晰了,现在由教者说说怎样落实教学目标,以及教后的一些反思:

这个有任课教师自己准备(略)


精心准备    展示过程   传达我们的教学理念(张扬)

我们借本次课堂展示,想说明我们的教学理念:
1:内容要简化:我们的教学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基础---认字识词,两句理解: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一处运用。教学内容做简化,目的是学生训练深化,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说语文,读语文,写语文。
2:过程简约
本节课 就以讨论: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为主线,层层 深入 :有表现,到内心品质;有 文字表面的走得好。到文字背后的为什么走得好,从而理解语言文字背后的东西,最后达到应用。
3:方法简单
我们始终运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联系上下文解决重点词语,补白伯莱克走的好的原因,感知人物的坚强,体验的方法体会队员们的为难。简单概括就是读一读,演一演,说一说。
4:学以致用
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孩子的语言,发展孩子语言的最好途径是内化文本的规范语言,借助文本的情景,让孩子把学到的语言运用,变消极语言为积极语言,是我们组课堂教学,每节课都要考虑的一个环节。

衔接:思想需要碰撞, 真理越辨越明,下面请老师们就本节课提出自己的意见会建议。我们将努力给予 解答。

教师评课时间。
2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5 16:17:47 | 只看该作者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语文“工作坊”草根研讨实录及思考 



丁卫军
近年来名叫“工作坊”的培训方式开始应用于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培训中,深受专家、教师的欢迎。“工作坊”式的培训,简而言之就是参加培训的教师不仅要听专家讲,而且还要讲给专家和同行们听;不仅要观摩别人上课,更要自己备课、讲课让别人观摩。通过个人阐述、集体讨论、专家点评、反思矫正等,让培训教师们对课本、对教学内容、对教学方式等都有全新的认识。2011年8月26日,江苏省特级教师、通州小丁语文学习坊主持人丁卫军老师、全国中语“十佳教改新星”南京外国语学校柳咏梅老师,来到镇江市丹徒区上会中学,与语文组老师围绕文本《那树》进行了一次教材解读与设计的“工作坊”式的培训。
【互动描述】
吴春华:今天我们上会中学、宝堰中学、西麓中学的语文老师团团围坐在一起,进行一次教材研读与设计的研讨。特别荣幸的是我们请丁卫军老师和柳咏梅老师,区教研室教研员赵宏华老师,跟我们进行一次工作坊式的培训。以往我们在研讨中,都是各人根据自己事先拟定好的发言稿,你说你的,我说我的,看似热闹,其实还是各说各的,没有碰撞,没有争辩,只是信息的简单重复、叠加,没有质的提升与飞跃。相信今天我们敞开胸怀,和同仁交流,聆听专家的点拨,每个人的感受会更真切,会更自觉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得到一种提升。下面我把时间交给丁老师和柳老师。
丁卫军:我们这次的工作坊式的培训(我习惯称之为“学习坊”)是现在很多高校进行骨干教师培训采取的一种形式。目前我们语文界关注的热点话题是:教学内容的确定。《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语文学习》等主流刊物围绕着教学内容,分文体进行教学内容的确定研讨。王荣生教授、李海林先生等专家推动着这样的研讨。我一直认为,文本解读能力是我们语文教师进行自我修炼的第一要务。今天我们先请上会中学的语文老师一起来交流对《那树》这个文本的解读和教学的设想(也可以说说你在教学中将提出一个怎样的核心问题),然后再请柳老师谈谈她的解读。

燕:
那我先来抛砖引玉!《那树》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但是我更喜欢将它当作小说来解读。《那树》写的是一棵树的命运,标题中的“那”,只是一个远指代词,所以,我认为那树注定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那”指代的内容很丰富,那是一棵坚固稳定的树;那是一棵沉默的树;那是一棵无私奉献的树;然而,那更是一棵“作徒劳无功的贡献”的树;那更是一棵被人屠杀的树;那更是一棵由繁荣逐渐走向灭亡的树。透过那棵树,我们可以看到树乃至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日益异化的过程。我认为可以分三个阶段:和睦、崇拜——疏远、厌倦——决裂、杀戮。
人与自然的关系究竟为何异化至此?有人认为这是钢筋混凝土的罪过,尤其初三的学生,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非此即彼。其实王鼎钧也并无反对现代文明的意思,况且人类文明的进程是历史的必然,是不可挡的。人类只有同时拥有“那树”和“钢筋水泥”,才能保障人类文明的良性发展,可持续性发展。
丁卫军:杨老师进入到文本里去了,文题中的“那”字儿触发了她对文本部分内容的思考,以一个“那”字来提挈她的整个教学设计。另外呢,她更多地从树的哲学意味和悲剧意味以及它的象征性——树与人、与人类,人与自然,人类文明的发展的角度,联系我们现实生活作了一些拓展。在整个教学设想中,杨老师讲了避免一种非此即彼的二元论的思维方式,来辩证地引导学生看待文明发展中的一些得与失的问题。其他老师对这个问题是怎样看的呢?
柳咏梅:如果是定位在小说教学,得找个切口进去。杨老师,这篇文章的教学你从哪儿进去呢?从“那”字怎么带学生进去?如何设计一个主问题?

燕:
我的核心问题是“那树”中的“那”是一个代词,既然是代词就有所指有所代,设想让学生通读全文,说说“那”所指代的内容究竟是什么?需要说明的是:我是把它当作小说来解读,但是当作散文来教学。

利:
我很认同杨老师所说的,作者王鼎钧在这篇文章当中“那树”似乎没有一个清晰的形象,没有一个明确详细的叙述,但是那树在我心中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编者把《那树》编入到人教版以生命为主题的单元。读了文章后我个人的看法是以树情人情的悲剧为切入口进行教学设计。
王鼎钧先生说:“文明砍伐了丛林,却盖起不见天日的大厦;文明驱走毒蛇猛兽,却制造市虎;文明消灭瘴疠瘟疫,却散布原子尘”他对文明和自然的思考、感悟应该是写作《那树》的初衷。文章在极具表现力的文字中浸透着现代文明对自然界宝贵生命的无情虐杀的痛惜和斥责。树的悲剧恰恰折射出人类文明进程中一种道德的缺失,突出了人们道德的一种忽略、沦丧、泯灭透过树的悲剧我觉得看到更多的是人的悲剧。
九年级的学生对此应该有一定的鉴赏能力,所以我的教学设想是以“在那树被毁灭的过程中,谁更悲剧?”这样的一个切入口来进行教学设计的。
丁卫军:付老师,我在听的过程中,你把点落在“情”字上,树情和人情,或者说树的悲剧和人的悲剧既可以是两条线,也可以是两条线合二为一的。

利:
但我觉得应该是由树的悲剧到人的悲剧。
柳咏梅:付老师切入的角度非常好,树情和人情,树情和人情是核心的问题。这篇课文确实是人教版九下生命单元的,所以我们在理解文本的时候可能还得看编者的意图。编在生命单元,但是我们在看那棵树的时候,是再现那棵树的生命过程呢,它的悲剧呢,还是一种对生命价值的判断?我想首先就是对这样一种生命的敬重,还有如何去评判一种生命的价值。这可能也是我们要考虑的,因为它放在生命单元。
丁卫军:确立单元意识,课程意识!除了上会中学的老师,还有另外两所学校的老师,刚刚拿到文本,第一感觉如何?谁来谈谈?

明:
我个人感觉写城市化的进程当中传统文化有被破坏的现象,作者流露出的心绪也很复杂,既有无可奈何,也有一种感慨怀念。换个角度来讲,作者的感慨更多的是对城市化,对人类文明是持一种否定的态度。我阅读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样。
丁卫军:这是你读了这个文本的第一感觉。我们揣测一下,初三的学生在拿到这个文本以后,他们会有怎样的看法?
赵宏华:我估计,学生第一感觉就会是人与自然,好像应该和谐相处。
丁卫军:我感觉就是学生可能会带一点概念化的东西。所以刚才付老师在谈从“情”字儿切入的时候,就是打破学生固有的概念化的一些东西。再延伸开去,学生不可能想到人类文明发展的这样一个高度,他们可能还只会浅层次地谈到环保问题。
孟冬兰:我解读的时候是把它作为一篇寓言来解读的。既然是寓言,那么这个里面所写到的事和物,都应该有它的寓意。这里面最鲜明的形象就是那棵树,这树我想它就代表了自然。
另外,我觉得这里面蚂蚁的形象,是要好好分析和解读的。我觉得是蚂蚁用来象征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文中的“黑斗士”,其实也是写我们人类。我觉得作者的寓意应该是很明了的,我们人类也就是地球的寄生虫,应该跟蚂蚁跟树一样,应该和谐相处。
丁卫军:我总感觉你好像把蚂蚁放大了,这个寓意可能还值得推敲。孟老师,你刚才的几个选点很不错,但是你怎么从整体上来把握这个文本呢?
孟冬兰:我也是跟杨老师一样的,解读时我是把它作为寓言来解读,教的时候当散文来教的。
丁卫军:但是你怎么切换?你把它当作寓言解读,如何切换到散文来教?
孟冬兰:教学时我分析树和蚂蚁的形象和寓意。
赵宏华:我觉得她抓小放大了,应该是抓大放小,题目是“那树”。
丁卫军:你还是要进入文本,围绕着文本来做文章。你如果从寓言的角度来解读,那么你就按照寓言的文体来确定它的内容,你怎么转换到散文的教学中去呢?可能这是一个问题。刚才杨老师也是这样来解读,那么你怎样来切换到散文的教学?
吴春华:可以这样解读吗?按照小说来解读,教的时候却按照散文来教。散文就是散文,我觉得不可以的

燕:
我是从小说的角度来解读它的主旨,然后教学的时候是将小说的主旨和散文的语言结合在一起,所以教学的时候是按照散文来确定内容。
杨金玉:我觉得散文你不能把它看成小说,也不能看成寓言。为什么呢?散文本身不一定是很写实的,它有一种想象,有一种抽象的东西在里面,它有一定的寓意。
丁卫军:杨老师的意见很重要。我们在面对文本的时候,必须树立两种意识:一是文体意识,依体而教;二是文本意识,充分用好文本。
柳咏梅:刚才孟老师说她所理解的蚂蚁象征着人类,我理解的蚂蚁正好相反,它是跟人类相对抗的,感觉是一种映衬。蚂蚁都懂大树的心思,人却不懂,我觉得应该是对比式的。
(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丁卫军:我们由那树出发,理清楚那树与这篇文章中相关的一些形象,他们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由这个点来往外辐射,而不能让我们脑子中一些固有的东西去观照那树,这个在理解上可能会出现偏离。
魏芳:作为一线教师我有一个困惑,就是在备课的时候我们都会去查很多的相关资料,我们自己对文本只是一些粗浅的理解。我们占有那么多资料,但究竟该教给学生什么呢?
丁卫军:你的这个困惑其实还是内容如何确定的问题。
柳咏梅:我最想说的是,你虽然占有了资料,但如果去掉这些资料,你能不能独立地进入文本?这是我们今天最主要的任务。我们不借助任何的资料,就独立地解读,这个才是最终你在课堂上能够随时拿得出来给学生的东西,因为你所占有的资料学生也可能用同样的手段去获取。我们现在不是缺占有资料的多或少,主要是资料占有后我们如何去整合它,所以我们最需要的真的是解读文本,一种深入解读。
丁卫军:王荣生有一句话,已经成为一个经典了,“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那么我们现在思考散文应该教什么?我觉得教散文应该把握它的情把握它的事,把握它的语言。我们其他老师对这个文本还有不同的看法吗?
柳咏梅:哪怕就是一个词,你觉得这个词用得很特别,你怎么解读?也可以谈谈细节上的东西。
俞凌燕:在文中他有一句话提到:“你绿在这里,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我觉得这边提到它“绿着生,绿着死”,后面的“死复绿”,说它是“作徒劳无功的贡献”“在星空下仰望上帝”,我觉得他可能是认为上帝也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说彻底就绝望了。
如果我上这篇文章就是先由情然后再入理。我会设计一个大问题:那是一棵怎样的树?然后由此让学生去感知树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感情,抓住情以后再抓住一些具有感情色彩的关键词。王老的文字都是力透纸背的,特别是写到“那树”死的时候的那些句子:“于是这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还有把那个锯树说成是“屠杀”,以及下面的把那个搬运树说成是“尸体”的“肢解”和“搬运”等,我觉得王老可能在这里寄寓了更多的深情,一种对现代人类发展的控诉吧!
吴春华:我觉得俞老师的细节抓得很好。特别是第八自然段值得慢慢地体会,同样的一句话,俞老师体会出来的是作者彻底的绝望,我觉得这里不是彻底的绝望,相反寄予着作者的希望,因为它是“在星空下仰望上帝”,希望上帝能够拯救它。另外就是我们的学生对这个文本理解的程度肯定就是对环保方面的,肯定会对城市建设产生简单的否定。我想,作者的意图并不是这样的。因为我看到过他在另外一篇文章里说到:“人类以他最杰出的才智、以最艰辛的奋斗、最漫长的过程冲出洪荒,握紧文明……对付文明造成的灾害,是用进一步的文明,不是否定文明!”也就是说作者,通过这棵树的容貌、遭遇以及寄寓在其中的情感,想表述自己的思考,更想引起更多的人,更深层次的思考,处理好文明和建设的关系。这里的“那树”,不仅仅是一棵树,那山、那水、那人、那事……因为“那树”已经不是一棵单纯的树。“那树”实际是人们一种精神的寄托、一种信仰的依赖,乃至于一种诗意的心灵的空间。因此我们在处理这个教材的时候,需要在学生已有的环保的认知基础上,提升他们的思想认识,激发他们深层次的思考。

杰:
我们平时解读文本的时候大多数都是拿着资料,对着教参,然后自己再看一下,很少有自己的思想。即使可能有一些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东西,但实际上在讲课的过程当中,基本上都是按照教参上面讲讲。一方面呢,怕自己出错;另一方面,说实话,在考试的时候,你这样讲了,他不承认,那我也没办法。所以,我就想提出的一个疑问就是说如果我解读的跟教参不太一样的话,我该怎么处理?
柳咏梅:刚才魏杰老师讲的就是每个老师解读不一样,那我们怎么去上课,教参我怎么使用,其它人的观点我怎么使用的问题。我觉得最终定位在哪里?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培养上。如果你觉得这节课定位准了,那你不管用谁的观点我觉得都是可以的;如果你只是呈现你查阅的资料,而学生没有得到训练,能力也没有得到提高,那就没有意义了。所以我们解读的根本目的还在于带领学生去成长。
丁卫军:下面我们请柳老师来谈谈,看看她是怎么进行解读的。她是从个人角度来解读的,但是她给我们一种方式,特别是对我们一些年轻的教师很有借鉴的价值。
柳咏梅:一般情况下我如果想认真解读一篇文章会这么做:先把原文打印出来,就是纯粹地看和写,在上面勾勾画画,放声朗读,不停地读,不停地写,一遍两遍,有想法了就写,有想法了就写;完了以后如果哪一天有感觉了,我就把这些想法整理一下,输入电脑,变成电子稿。
对这篇《那树》我是这么解读的:
(略)
我就是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去解读,不看任何教参,首先得自己读,默读也好,朗读也好;然后就自己写写;再用一种批注的方式;最后选择一个角度,形成一篇解读稿。
如果我来教这篇课文的话,大概准备这样考虑:散文教的是什么?就是这篇文章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而写。但是每篇文章为什么而写,怎么写的,在每篇文章里面它的手法可能有很多很多,我所关注的就是这篇文章他怎么写,写了什么东西,用这种搭脉的方式来搭一个文脉,找最能够表现文章脉络的一句话。在这个环节,学生们概述文意时,最简单的会说:写了一棵树的命运。但是,开头并没有直接写树命运开始的情况。树幼苗时的情况在第八段。所以,学生在概述时到第八段一定是纠结的,推进不下去的。在这过程中,我可能要根据学生们的表述,告诉他们概括文意有哪些手法,这就是能力训练点。
散文最重要的可能是交织的情思,但不是告诉孩子们这里面表达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它要揭示怎样的主题,对我们进行一种怎么样的精神濡染,思想熏陶。可能教会孩子们的还是在分析遣词造句当中和手法表现当中去体会这些情思。如,写人的修饰语多是晦暗的,而写树的多为明丽亮堂的。
(例子和手法分析,略)
我们是不是就不要现代文明呢?不是这样的,是要进一步的文明,而不是要来否定文明。因为这可能容易上成环保课,容易上成生命教育课,容易上成班会课、思想品德课、政治课,所以我们还定位在散文课、语文课来教。比如理解第八段,第八段的每个语句都值得推敲,让学生去写评点,写赏析。(略去第八段的精析)
这样一篇文章学完了,我可以告诉学生,这堂课我们到底训练了什么?你应该在这堂课获得一些能力:第一,学会概括这种比较复杂的散文的一些方法;第二,理解情思的一些手段,如从字词角度去入手。这样一堂课一堂课地积累下来,他就不怕考试了,他的能力就自然上去了。
这是我的一个粗浅的设计,如果我要教它,我就这么上。
……
(柳咏梅老师讲座,略;丁卫军讲座,略。)
【互动反馈】

利:
很喜欢这种与名师面对面的互动培训,不仅可以听还可以谈,更可以讨论,可惜这样的机会太少。通过这次的培训,我归纳一些自己备课过程中曾经出现过的几个问题:(1)备课过程的颠倒。备课时不是先阅读文本,而是先阅读教学参考书和各种资料,然后再阅读文本。(2)人云亦云。在备课时会大量地阅读包括教学参考书在内的各种资料,却完全没有自己的阅读体验,更没有形成自己的认识和见解。(3)重形式轻内容。热衷于寻找所谓新的教学方法,花在构思如何教学上的多,而花在阅读文本上的少。(4)因循守旧。在形成了对文本的某种认识之后,就很难改变,不仅不能超越自己,对其他不同的观点也常常排斥。


杰: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拿到一篇文章究竟应该干什么?平时的精力应该花在什么地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这些是一直困扰我的问题,这次的培训我得到了答案就是——文本解读。语文课究竟教什么?教知识和能力;教习惯和态度;教情感和价值观。而这些完全取决于教者对教材的剪裁及运用——这需要准确解读后作出选择。真的非常感谢两位专家与我们基层教师的交流。



孟冬兰:这次培训,有幸与来农村学校的特级教师有面对面的学习与交流。就《那树》一文的教学,我用寓言的文体来诠释,赋予文中的大树和蚂蚁以自然与人类的象征义。丁老师并没有直接否定我的说法,而是提醒我用寓言来解读,教时以散文入手怎样切换,促使我去反思,去阅读,去提升。

芳:
参加丁老师的学习坊式的教材解读与设计培训后,我觉得作为一个语文教师,首先要学会思考、学会赏析,学会在阅读中提升自己语文的敏锐和直觉。听了柳老师对《那树》的解读,我深切的体会到解读教材可以从三个层面入手:文章的解读;学生的解读;课程的解读。第一个层面,文章写了什么,表现了怎样的情感;第二个层面,通过解读,确立教什么,完成怎样的教学目的;第三个层面,孩子们能读到什么程度?需要些什么?完成了这些之后,再去设计教学,才可能符合文本、切合学生,达成课程目标。
俞凌燕:这次工作坊式的培训,对我们上会中学和丹徒语文而言,是个至关重要的一天。培训中柳老师以她独有的方式为我们提供了解读文本的范式——不断地读,屡次地读,直至读出自己的体会和心得,并在读的过程中还不断的用笔进行解析。她的解读让我们在场的每个人叹服,原来我们对文本的解读太过于自以为是了。在柳老师身上,我看到了一位在语文殿堂里执着前行的先驱的“啃”的精神。我不仅为柳老师的“啃”的精神所折服,更为丁老师的“肯”的魅力所感染。从他的身上我发现了,作为一名语文人,我身上所一直匮乏的东西:没有树立以语文为终身的信念,没有将语文当作一种信仰。当丁老师的“肯”的魅力和柳老师的“啃”的精神相碰撞,自然火花四溢,让我为之的叹服,也成为我急于效法的对象!我将沿着丁老师和柳老师努力的轨迹不断前进!
【一点思考】
本次的教材培训将常用的“拼盘式”讲座创新为“互补”式的工作坊,这样的组织形式更为灵活,交流更为充分。在平等的互动中,大家各抒己见,产生的是思想上的碰撞、心智上的火花,对共同遇到的问题找到了合理解决的策略,从而提高了效率,实现了共同发展。
从互动过程的描述中不难看出,本次互动因为有了名师的点评、解惑、引领,每位参与者都获得了提升:对教材中心的把握不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的二元论的思维方式,研究教材,要研究作者的写作意图,也要揣摩编者的意图;对教学内容的确定,既要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也要根据文体特点来考虑,散文教学应该把握它的情思,把握它的事,把握它的语言;对于文本的解读,应该是语文教师进行自我修炼的第一要务,要深入地独立地解读,解读的最终定位应落实在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培养上。
从研讨效果的反馈中,我们可以听到教师的呼声,渴望多得到这样的与名师面对面互动的机会。其实对于我们农村中学的教师来说,最需要的就是专业的引领。面对面的集体备课也好,课堂教学专题研讨也好,都是在学校小范围内进行的教学研究活动,都是围绕实际问题展开和进行的。它不仅需要从实践中进行经验的总结,更需要在理论的指导下开展实践研究;不仅需要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教师,更需要专业性的研究人员来参与引导、点拨、提升。目前对于大多数农村中学的教师来说,不缺少研究的热情,也不缺少敬业的精神,最缺乏的就是专业的引领。专业引领是教师得以深入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此我们渴望更多的专家、名师能走进基层,走进农村中学,走近一线教师,从中获得鲜活的案例和灵感,反哺自己的研究,壮大自己的同时,辐射引领更多的教师团队走上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且行且思,越走越远,越走越有力。
(丹徒区上会中学副校长
吴春华)

【教研员感言】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认为,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作者三者之间的平等对话,而教师由于职业性质的原因,理所当然是师生平等对话中的首席,肩负着对文本的正确而深刻解读的重任,并通过自己的解读,指导学生的解读,与学生进行思想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所以在课堂教学对话中,教师对文本的正确解读至关重要。然而,在平时的备课中,教师常常是独立钻研文本,自主建构对文本的理解,至多与同事之间作有限的交流,更多的是从教参等资料上获取他人解读的成果,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对话与碰撞,特别缺少与高水平专家的对话与碰撞,缺少更高层次的引领,因而教师解读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从教研的角度看,校本教研是草根教研,它对学校的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就一般的校本教研而言,由于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校本教研更多的是校内之间的交流,其封闭性倾向较为严重。一些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由于教师之间水平大致相当,缺少高水平教师的指导和引领,因而校本教研的质量和层次常常不尽如人意,而且这个瓶颈往往难以突破。
丁卫军老师策划的这次工作坊形式的文本解读活动,很好地解决了教师解读文本和校本教研时遇到的难题。在文本解读这一层面,实现了草根教师与专家之间的平等对话、交流和碰撞,提升了校本教研的层次和水平,丰富了校本教研的内涵,为学校以后如何进一步深入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作了示范,其意义和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丹徒区教育局教研室
赵宏华)

【校长感言】
走近教师,教师培训才能走向高效
镇江市丹徒区上会中学校长

束体胜
每年开学初,根据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各校都要组织至少一周的校本培训。自从进入新课改以来,各级教研部门都加大了教师培训的力度,即使是身处农村的一线教师也都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各式培训。无论再高一级的专家讲座和报告,无论再新颖的观点和理念,很多老师已不觉新鲜。尽管每次培训后我们都要求教师写体会、感悟和收获,可是细看这些资料,又有多少是发自肺腑的呢?培训之后看效果,我们又能发现多少教学行为实质性的改变呢?究其原因,是这些培训没有真正建立在教师的主观需要之上,培训中没有真心参与、真诚交流、虚心借鉴。因此今年暑假的教师培训,我们力求走近教师,对症下药,改变培训的模式,特地请来了江苏省特级教师丁卫军老师、全国中语“十佳教改新星”南京外国语学校柳咏梅老师来到我们学校,进行了一次教材解读与教学设计的“工作坊”式的培训。
“工作坊”这种全新的培训模式,这种真正平等、适时互动的形式,加上对名师的仰慕,一下子调动了老师的参与热情。从现场来看,短短三个小时,每位语文教师都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互动达89次,发言多的达八九次,最少的也达三次。从互动的质量看,除对《那树》中心的把握与教学核心问题的设计各抒己见之外,大家还就文本解读的角度和切入文本的角度引发了一次争论,最后在碰撞中达成共识;两位教师提出了教学中普遍存在而一直无法解决的困惑(教学内容的选择与个性化解读的应对),在名师的指点、示范之下得以明晰。互动中,我们看到的不是名师常见的理论传授“应该如何”,而是名师高屋建瓴的理论水平与反复实践提炼出的有效经验所呈现的“实际可以如何”。而教师们所表现出来的参与热情的高涨与智慧火花的闪现,是平时教研活动中不能看到的。
这次培训,对我们上会中学,乃至整个丹徒区的语文教学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与名师零距离接触后,我们很多教师收藏了名师的博客,时常拜读,主动践行名师思想,改进教学行为。所以,创新培训方式后,激发了主需求,让教师自觉地投入到学习研修中,真正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时,名师专家走进农村校园,培训工作更贴近教师,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名师的辐射指导作用。既帮助教师解决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实际问题,又提升了教师的理念,转变了教师的行为,让教师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研之有用,研之有得,研之有效,这样的培训就真正走向了有效。



22#
 楼主| 发表于 2011-9-12 11:11:39 | 只看该作者
时间:5月23日

主讲人:杜艳

内容:七单元备课

1、《太阳是大家的》会写4个生字。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一面五星红旗》会认五个字,会写13个字。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

3、《卖木雕的少年》会认11个字,会写14个字。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词语。通过人物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木雕少年的友谊。

4、《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培养默读能力。读懂课文内容。

5、《园地七》口语交际:目的引导学生,关注国际大事。自由表达。积累词语。
21#
 楼主| 发表于 2011-9-12 11:11:08 | 只看该作者
时间:5月16日

内容:“课堂流行语”的剖析

1、“美美地读”是一个什么要求?应该读到什么程度才算美?模糊不清。

2、“把感情送进去”让人容易认为感情之外加的。

3、“我说清楚了吗?”让人觉得做作、别扭。

4、“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学)”学生到底学会了哪些方式,稀里糊涂之下,它能选择什么方式?走过场而已。

5、“读书的最高境界是把一本书(一篇课文)读成一句话。把一本书:一篇文章读成一句话,不就是类似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吗?

6、”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每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人就有了两种思想,类似名人名言有许多,为什么只会说这一句呢?

7、“让我们跟随着作者走进”真正走进文本,走进故事,走进人物内心,是需要引领学生进行体验和想像。进行深入思考,认真推敲的。

8、把“学生”称“孩子”,内心深处就根本没有师生平等的意识。
20#
 楼主| 发表于 2011-9-12 11:10:19 | 只看该作者
主讲人:龚秀梅

主要内容:浅谈小学生的识字教学

过程:一、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识字。、

            形声字归类比较识字、会意字归类识字

          二、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活动中识字。

           1、部件构字法。2、编故事巧记字形。3、充分利用卡片识字。4、用竞赛法识字。

         三、字词句同步训练识字。

         四、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识字。

         五、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法识字。
19#
 楼主| 发表于 2011-9-12 11:09:31 | 只看该作者
主讲人:龚秀梅

主要内容:一单元备课

过程:

        一、《找春天》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二、《古诗两首》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三、《笋芽儿》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四、《小鹿的玫瑰花》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字。积累“我会读”中的词语,有积累词语的兴趣和习惯。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体会栽花种草的价值,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

        五、《园地一》培养学生创新 能力,感知语言中的比喻。加强积累。
18#
 楼主| 发表于 2011-9-12 11:08:52 | 只看该作者
时间:12月21日

主讲人:杜艳

内容:为同音字辨析支招

过程:1、形象直观地画画辨析法。

            2、简单有效地游戏辨析法。

           3、顺口易记的儿歌辨析法。

          4、生动有趣的故事辨析法。
17#
 楼主| 发表于 2011-9-12 11:08:11 | 只看该作者
时间:12月14日
主讲人:杜艳
内容:八单元备课
过程:1、《识字八》认识9个生字,会写6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有主动阅读中国神话故事和当今科技成果的愿望。
           2、《我是什么》认识11个字,会写8个字。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知道水、汽、云、雨、雹等变化形式。
          3、《回声》认识6个生字,写8个字。理解回声形成原因。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
         4、《太空生活趣事多》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区别形近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初步了解太空生活的常识。
        5、《活化石》认识17个生字,会写8个字。感情朗读课文,了解活化石。
       6、《农业变化真大》了解农业的变化。
16#
 楼主| 发表于 2011-9-12 11:07:29 | 只看该作者
主讲人:杜艳
主要内容:八单元备课
过程:1、《识字8》认识9个生字。会写6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感受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有主动阅读中国神话故事,了解当今科技成果的愿望。
        2、《我是什么》认识11个字。会写8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知道云、雨、雹子、 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3、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4、《太空生活趣事多》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初步了解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识,激发了解新科技的兴趣。
        5、《活化石》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6、《农业的变化真大》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积累“兴致勃勃”等四字词语。借助插图了解一些农业科技知识,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7、《语文园地八》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通过看图,引导学生发现由图中的事物可以构成许多反义词。
15#
 楼主| 发表于 2011-9-12 11:06:28 | 只看该作者
时间:
主讲人:龚秀梅
主要内容:七单元备课
过程:一、《识字7》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读出节奏感。有保护动物的意愿。
二、《“红领巾”真好》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有爱鸟护鸟的意识,感受到做“爱鸟护鸟小卫士”的快乐与自豪。
三、《清澈的湖水》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风景的优美和小洁心灵的美好。有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四、《浅水洼里的小鱼》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出对小鱼的怜惜和对小男孩的敬佩之情。进一步树立保护小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
五、《父亲和鸟》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爱鸟之表和“我”的护鸟心愿。主动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练习用“我会读”中的词语说句子。
六、《园地七》指导学生会拆分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3 10:20 , Processed in 0.10745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