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方仁工作文评话)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6-5-21 11:41
标题: (方仁工作文评话)
(方仁工作文评话)第一回  开场锣鼓敲起来

一看到“评话”这两个字,大家自然会想起我国古代民间流行的口头文学形式,它有说有唱,韵散结合,很受群众欢迎。苏州有一种曲艺,由一个人用当地方言讲说,只说不唱,也叫评话,南方人又称它为“大书”。我这里所说的“评话”,是指对于作文的评说和讲解,跟它们的意思不一样。

一提起作文二字,在少年朋友中间用得上一句俗话,叫做“几家欢喜几家愁”。写得好的同学,提起笔来,兴高采烈,喜上眉梢,笔底下的文字如溪水一样汩汩流淌,文字内容具体,感情丰富,人见人爱。而不善于作文的同学呢,提起笔来,苦思冥想,愁眉不展,笔底下的文字犹如在挤已经所剩无几的牙膏,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出不来多少,它们要表达怎样养的思想感情,自己也糊里糊涂,至于文采等等,更是无法顾及了。为什么都是同龄人,水平竟有如此的不同?难道是天性决定的吗?“我有一言应记取,文章得失不由天”,鲁迅先生早已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他的观点。写作文,总有高低优劣之分,但是,只要大家掌握了作文的基本要领,懂得了提高作文水平的基本途径,而且按照要求一步步去走,我想,入门既不难,深造也是容易做到的。大家知道有个作家叫高玉宝么?一开始,他是个半文盲。他申请入党的报告上连入党二字都不会写,画了一条鱼(与入音近),画了一口钟(钟声当当的当与党音同),但是经过努力,他写出了《我要读书》等许多作品。我想,我们初中一年级同学的文化水平,总要比高玉宝当时的文化水平高出许多吧,高玉宝能够做到的,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做到呢?

作文,又称为“写话”。把要说的话写下来,就可以成为作文了。当然,说话也要经过思考经过训练,并不是嘴一张,话就可以滔滔不绝地如地下的泉水不停地冒出来的。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文,言之有序,要做到这些,也都要进行训练。训练说话,有助于写作,训练写作,又有助于说话,下笔成文,出口成章,表明了说话与写作相辅相成,关系紧密,我们在平时要同样重视,认真训练。

有人说,高玉宝当时能够写出精彩的文章,是因为他有内容好写呀。这话讲得非常正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写作的“米”,那来作文的“炊”?问题是,有些人身在宝山不识宝,对于写作的内容不善于识别,不善于选取,文章又怎么能写得好呢?帮助大家识米、找米、选米,这也是我们的“评话”要着重解决的问题之一。有一次,我给同学们出了个作文题叫《介绍我的名字》,自己的名字,谁个不知谁个不晓?但要介绍得好,却须动一番脑筋啊。那么名字如何介绍呢?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6-5-21 11:42
(方仁工作文评话)第二回 说名道姓知根底

上回请大家写一篇作文,介绍自己的名字,作文要不少于300字。有同学说,介绍名字,几句话就行了,300字写些什么?的确,姓甚名谁,三言两语,就可完成。但要知道,写作文跟填表格不同,作为作文,让人看了总要受到一些启发和教育。譬如,讲姓名,除了讲字的写法以外,总还要讲一讲它的意义,它的来龙去脉,或者讲一些与姓名有关的趣事罢。有时候,讲自己的姓名,还可能跟别人的姓名有关系,把这种关系讲出来,也能使别人受到启发。有时候,你的姓名中可能还隐含着一个典故或历史故事,它体现了取名者的志趣与愿望,那可讲的内容就更多了。我有一个学生叫朱开朗,开朗,人家一看就知,是希望他思想开通、性格明朗,然而进一步了解,因为他当初出生地是上海的开封路,开封路上的小儿郎,于是就叫开朗,这朗与郎是谐音。晓得了这层关系,对于这个名字的意义,就可以理解得更全面了。把这曾意思写出来,作文会更有趣。

我有个女学生叫李温和,为什么会叫这个名字的呢?她在作文中这样写道:

  我原来的名字叫李优萍。7岁那年,爸爸到外婆家接我回家,我正好跟一群男孩子在泥地里踢球,爸爸看到了,竟火冒三丈地说道:“你要我说多少遍呀?女孩子要温柔点,你呢,活脱脱像个男孩子!”

   “你不是喜欢男孩子吗?”我心里不服地喃喃自语。

  爸爸听后话也不说,就把我给揪回了家,外婆见到了也责备我:“你又和男孩子玩了!

  “嗯,”我低着头拉着衣服。

   “优萍,看来我必须把你的名字改为‘温和’了。”爸爸说。

   我心里难受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我不喜欢这个名字,我不要么!

         父亲看见我这样,又说道:“温和,我之所以给你起这个名字,也是希望你长大以后做一个温文尔雅、满腹经纶的女孩子!”

         我被父亲抱进了怀里。就这样,“李温和”这个名字便诞生了,它一直叫到现在。

大家请看,这一介绍,写得多么生动!

    《介绍我的名字》这样的题目,是一个很小的题目。切不要以为题目小就没有什么好写。要学会围绕这样的题目,朝纵深处开掘,写出它的深广度,这样,文章的可读性就强了。在生活中,这一类小题目是很多的,譬如,每个同学都有喜欢吃的小菜、点心或零食,如果让你选择一样做个介绍,你准备如何来写呢?这也是一个很有趣的题目,大家不妨去写一写。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附录:学生作文——《介绍我的名字》

我叫王添舒。王是我的姓,改不了。添舒是我的名,妈妈为我取的,这个名字取起来还有着一波三折呢!因为我家有两个孩子,我是老二,哥哥比我大十二岁,我们两都属狗,哥哥叫王贝舒。奶奶便开了个玩笑:“不如叫王狗舒吧。”这一说,大家先是笑了一阵,接着都纷纷摇头,是呀,这名字也太不雅了吧。多亏爸爸及时上前替我说情,他觉得我是家里的第二个孩子,为家里多添了一份 快乐,叫王多舒倒不错。但又觉得读起来不顺口,哪天写名字时把多字写分了点儿,变成了两个“夕”字,说不准谁还会叫我王夕舒呢!后来,英明的老妈上阵了,她一思考,添和多意思相近,读起来又颇具韵味,全家便叫我王添舒了。

现在,想想这个名字也挺好听的,为家里增添舒服,为学校增添舒服,为自己增添舒服。嘿,多好的名字呀!

(本文在介绍名字的过程中,让我们看到了全家温馨、和睦、民主的良好氛围,体现了新型的家庭关系。作者文笔简洁活泼,显示了自己生活在这个家庭里的幸福、快乐的心情。)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6-5-21 11:42
(方仁工作文评话)第三回  活色生香细描画

上回说到请大家写一篇《我最爱吃的……》作文,不少同学看了这个题目都想起了自己最爱吃的东西,有的竟直咽口水,恨不得马上能吃到这种东西。可是,如果让他把这种东西描绘一下,他却只能反复地说“好吃好吃”,“我太爱吃了”,别的就讲不出什么来了。这样讲,如果写下来,就根本不是作文,更不可能成为一篇好作文。会写作文的人会怎样做呢?大家知道,凡是食品,一是有形状,二是有色彩,三是有香气,四是有味道。介绍,就要准确地把它们的形、色、香、味描画出来,让人们具体地感触到。

上海有一种南翔小笼包子,是上海的特色点心。有位叫张雪儿的同学最喜欢吃。她这样写道:

小笼包子是上海的特色小吃。当看到刚出笼的包子热气腾腾的样子就让人垂涎三尺了。小笼包子很小,底较大,越往上越小,最顶端是打着皱褶的圆形小口儿,整个形状有点儿像迷你火山呢。他的皮呈象牙色,放在灯光下,可以发现皮是半透明的,透过薄薄的皮,还能隐隐约约看见里面的馅儿呢。

它不仅小巧玲珑,模样可爱,味道也非常好。在吃的时候,先让它在醋碟儿里蘸上一蘸,接着,轻轻将柔软的外皮咬个小口,沾有香醋味的韧韧的皮儿顿时在口中散发出一种特有的芳香。这时,你如果斯文地小心地对准了那被咬破了的小口子吸一下,将那鲜美的还带有一点烫的汁吸出来,你就会感到有一阵暖意渗透全身,浓郁的鲜香久久回味在嘴里,挥之不去。

品完了汁,便进入了最主要的环节——吃小笼包子。它可真是“小身材大滋味”啊。三口两口狼吞虎咽便下了肚皮,在填饱了肚子之后,自然忘不了回味那满口余香。小笼包子的馅儿又香又有嚼劲儿,好吃极了。

在这段文字中,张雪儿同学抓住了小笼包子的形、色、香、味,进行具体、细致的描画,特别写出了自己的感觉,很富有感染力。不少外地人可能没有见过这种食品,如果对它的小再用比喻、比较等方法刻画以下(如写它只有半个乒乓球那么大),那就更好了。包子的馅儿,也可以再写得细致些。有一个同学这样写道:“一阵香味扑鼻而来,我迫不及待地用筷子夹起一个小笼,咬开了一点皮,然后慢慢的吮吸着里面又香又鲜的汁水,吮汁之后,就可以看到里面黄澄澄的蟹黄和带着香味的精细的肉末了。在如此美味的食物引诱下,我赶忙把它放进嘴里,瞬间,我的嘴里充满了蟹黄与肉末的清香。”

写食品是如此,写别的事物也是这样。把形、色、香、味细致的写出来,就要调动我们所有的感觉器官即眼、耳、鼻、舌、身,眼管视觉,耳管听觉,鼻管嗅觉,舌管味觉,身体皮肤管触觉。这些感觉汇总而为人的印象,便有了人的褒扬、贬抑,有了人的喜怒哀乐,把它们用文字描绘出来,就能对读者产生感染力,使读者喜欢你写的东西。

那么,怎样才能把感觉到了的东西写得生动传神让人爱读呢?

欲知后事如何,且停下回分解。

附录:

我最喜欢吃麻辣豆腐

               

说起麻辣豆腐这道湖南名菜,我就垂涎三尺。这道菜比四川的要辣得多。除了辣酱,另加大蒜、生姜,拌以肉末。我是四川人,吃辣椒长大的,可第一次吃还是受不了。看着鲜嫩的豆腐和油亮鲜红的汤,觉得这种搭配真是视觉上的享受。那嫩滑似玉的豆腐在红亮似火的辣油的衬托下,更显得诱人。

记得初吃麻辣豆腐已是好几年前的事了。我先舀了一小勺送进嘴里。“我的天哪,太辣了!水!水……!”我不断的哈气,还猛喝了几大口水。可过后想想,这豆腐又香又嫩,确实好吃。于是我又尝试着吃了第二口、第三口……结果越吃越有劲,越吃越有味。头上的汗珠早已淌了下来。

仔细想想,麻辣豆腐虽然辣,但辣得够味,辣得过瘾。

[本文在比较中写湖南的麻辣豆腐,着力刻画它的色彩和它的辣劲。作者逼真地写出了自己的感觉,用哈气、喝水、流汗等作形容,所以读来就像吃了麻辣豆腐一样够味。把自己真切的感受准确地反映出来,文章就容易生动了。]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6-5-21 11:43
(方仁工作文评话)第四回  字斟句酌添光彩

   上回说到怎样才能把感觉到了的东西写得生动传神让人爱读,在这一回中,咱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我最喜欢吃麻辣豆腐》一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那嫩滑似玉的豆腐在红亮似火的辣油的衬托下,更显得诱人。”请注意,其中用了两个比喻。如果把这个句子改为下面几种样子,读起来味道就完全不同。1那白的一块放在红的水中……2那豆腐浸在辣油中……3那白白的豆腐在红红的辣油映衬下……三个句子,第一句不明确,白的、红的指什么,人们不得而知。第二句,豆腐与辣油,主体是出来了,但没有色彩,像黑白电影。第三句,通过形容,色彩鲜明了,但不够生动传神。而只有当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之后,句子才会有形神兼备的特色,产生较强的感染力。嫩、滑、玉,红、亮、火,它们能够引起人们的许多联想,从而对描述的对象产生更具体的印象。

遣辞造句只有注意字斟句酌,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感情。下面我们再举一组句子作为例子:1一头动物拉着一车植物。2一匹马拉者一车麦子。3 一匹白色的老马拉着一车金黄色的麦子。4一匹白色的老马像一个弯腰弓背骨瘦如柴的老人,低着头艰辛地拉着一车金黄色的沉甸甸的麦子,在夕阳的余辉中一步一步走向前方。将这组句子比较一下,我们就可以看出它们是由模糊到清晰,由笼统到具体,由客观陈述到在客观陈述中强烈地抒发主观感情。如果在作文中能写出像第四句那样的句子,作文就容易做到文情并茂,使人受到感染。

为了使遣辞造句的能力得到提高,一方面在写作时要注意字斟句酌,另一方面要在阅读时认真揣摩所读作品在字句使用上的妙处。就拿老马拉车来说,已故著名诗人臧克家写过一首《老马》:“总得让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来望望前面。”请看,在这里,老马已经拟人化了,诗人在写马,又是在写人,人与马结成了一体,诗人对劳动人民在旧社会被剥削被压迫遭遇的同情,通过对老马的刻画,十分真切地表达出来了。请看一看诗人运用的语言吧,“总得”“横竖”“扣”等等,何等传神,何等深刻,感情何等丰富!把这首诗跟前面的句子比一比,优劣高下,显而易见。在阅读作品时学会品味、辨析、鉴赏语言的妙处,并努力在写作实践中加以运用,我们的遣辞造句功夫一定会不断长进。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写的东西很多很多,就拿喜欢的食品包括小吃零食冷饮等等来说,少说也可写上十几种。我们能不能动手去写一写试一试呢?如果写出来的东西别人看了能产生食欲,那你的作品就成功啦!我们有不少同学家里有许多玩具,他们都是自己的心爱之物。能不能对玩具做一番描述呢?大家也不妨试试。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附录:

写玩具王国的“欢乐节宴会”

玩具王国的欢乐节宴会再过一分钟就要开始啦!嘉宾们纷纷来到会场,所有人都穿着漂亮的晚礼服,手里攥着自己精心制作的巧克力,还带着美丽的花束。“叮铃铃……”随着宴会开始的铃声响起,宴会的主持人——鼎鼎大名的模特巨星哈呼猫扭着身子来到台前,清了清嗓子说:“各位来宾,欢迎大家!希望今晚大家有个快乐的好时光!”话音刚落,会场里便响起一阵又一阵的掌声,小熊维尼捧着个摄像机忙碌地在做现场实况报道。

“下面进入第一时段,大家互送礼物 。”说完,小哈呼就拿着礼物走下台去。她将包装精美的礼物袋递给了中国娃娃:“卟吓,节日快乐,希望你越长越可爱!”

“谢谢,哈呼,这是给你的,希望你看到它 就想起我,想起中国。”说着,卟吓将一个大红色的中国结送给了哈呼猫。

一对朋友互送礼物成功,其他的朋友怎样?让我们把视线转到kitty和danel身上吧!

Kitty今晚穿了一身蓝色的连衣裙,漂亮极了,而danel穿了一套笔挺的黑色西服,显得比平时还要英俊。kitty拿出一个礼盒送给danel,不用看,一闻那味道,就知道一定是danel最爱吃的苹果派了,那香味香得真叫人流口水, danel喜滋滋地接下礼物后,也送给了kitty一个礼盒,里面装着一只精美的小枕头,淡粉色的,kitty 正想要一个小枕头呢,拿到礼物,真是开心!离开前,他们互相致谢并祝对方永远快乐。

宴会气氛已接近高潮,哈呼猫抱着礼物上台发言:“狂欢时间再过三秒钟就要开始!——一、二、三!”她拿起身旁的一个饼朝人群中扔去,同时宣布开始,不料那饼不偏不倚扔中了小熊维尼摄像机的镜头,镜头被浓浓的番茄汁沾满了,被这突如其来的“流弹”惹恼了的维尼立刻接过饼来,用力扔回给哈呼,可哈呼机灵地一闪,那饼正好飞到了正在补妆的米尼的脸上,使米尼成了个大花脸。站在一旁的小丑鱼尼莫笑得前俯后仰,维尼一转身就拿饼按到了尼莫的脸上……面对此情此景,会场里笑声此起彼伏,玩具王国的欢乐节宴会达到了高潮!

(简评:本文写的是玩具的事,其实是少年儿童欢乐场面的翻版,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与人和谐相处,幸福欢乐的情景。用虚幻的人物活动,反映真实的现实生活,这也是作文常有的写法。有时候,它可以比真实的生活更真实。我们可以学一学这种写法。)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6-5-21 11:43
(方仁工作文评话)第五回  变静为动善想象

     上一回讲到对玩具进行刻画。在一堂作文训练课上,许多同学都把自己心爱的玩具带到了教室里。老师说:请大家对自己的玩具作一番刻画。话音刚落,同学就纷纷举手。

    甲:我带的玩具是小熊维尼。它是棕色的,穿着一件红色的短袖衫。他的头圆圆的,鼻子是黑的,两个不大的耳朵竖着,肚子大大的。

乙:我手中的哈巴狗像个绒球,它毛长腿短,是只正宗的狮子狗。他的眼珠漆黑,挺精神;它的两只大耳朵下垂着,显得驯良而可爱。它的额头和嘴巴四周都是白色的,和它灰色的身子配合得非常协调。

    丙:这个玩具,大家一定都认识,它是小兔瑞比。他的两个大耳朵像两片树叶,忽悠

忽悠的;它有一双大眼睛,圆圆的;它的身材挺苗条,还翘着个短尾巴呢!

丁:我的这只小象是银灰色的,头大身子大,一根尾巴像短绳子还绕着一个圈呢!它可是电动玩具,它能一摇一摆往前走,走约莫五六步,就会张开嘴巴,鼻子向空中甩一下,发出一声吼叫。

老师肯定了同学们写的文字注意了色彩与形象,有的还运用了比喻,但除了写电动象能根据它的特点写了动作、声音外,别的玩具都是静态的,不会动。我们如果发挥想象,让那些不动的动起来,并赋予它们以生命,甚至把它们当作人来写,写出来的作文就更生动了。接着,老师请同学把玩具都放到讲台上,然后出了个作文题——《我们的玩具开会啦》,请同学根据这个题目进行构思,写一篇像童话一样的作文。

同学们兴奋地注视着讲台上各色各样的玩具,沉思起来,想象着玩具们开会的内容和会议的过程。

下面一篇作文,写的是玩具们在一起讨论环境保护问题:

  今天,许许多多的玩具都聚集在广场上开会,一只全身粉红色,长着长长的大耳朵的小兔子站在前面说道:“女士们先生们!我是小粉小姐,今天我们要讨论一个严肃的问题那就是环保问题。先请Kitty小姐发言!”

Kitty小姐走了上去,她身着淡蓝色的晚礼服,头上带着一个耀眼的蝴蝶结,美极了。她温和地说:“大家好!我是kitty小姐,最近,人类的工厂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废气排放,这让大家的生活都受到了影响,请对此有同感的先生、小姐发言。”

这时,一位头带博士帽的玩具狗发言了:“我同意。人类的工厂每天都要排放许许多多废气、废水,严重地污染大气环境。每次排污时,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浓烈的气味,天空就像被雾笼罩着一般,灰蒙蒙的一片,使我们难以呼吸,太难过了。”

听了这席话,大家纷纷议论起来:“对呀,我家天天要关窗,因为这气体有毒,会伤身体的呀!”“我更受不了,人们把我放在窗外,我整天闻着这味儿,毛都要掉光啦!”一只毛绒狗气愤地说。

经过一番讨论,大家决定到工厂去提出抗议。

这篇作文,写出了开会的场面,写出了“人物”的服装、外貌,写出了会议的主题,写得很全面。从这篇作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让玩具动起来,让它们像人一样活动,同样可以表达很有意义的主题。在文学作品中,不少作品如童话、寓言等,也大都采用这样的写法。变静为动,发挥想象,可以写出很多很好的作文。下一回,我们将进一步研究。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6-5-21 11:43
(方仁工作文评话)第六回  思想光芒照人心

同学们学习了由静变动的写法,回家写了很多以玩具为题材的作文。这些作文写得如何,让我们挑几篇一起来研究一下。

    第一篇是邬佳雯同学的,写的是“选美大赛”: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选美大赛”,共有100多位选手参加。进行了层层淘汰之后,最后留下10位选手,他们个个多姿多彩,令评委们难以抉择,于是决定让选手们用自我介绍的方式说说自己的优点。

   比赛开始,首先上场的是“胖胖娃”。他说:“别看我是啤酒肚,我可会烧饭、拖地……”他话音刚落,一个穿着蓝色连衣裙,戴着配套蝴蝶结的小猫眨巴着双眼说:“hi!大家好!我可是校花哦,不但人长得漂亮,而且多才多艺呢!”接着一只小狗叫了起来:“对面的观众看过来,看过来,这里的表演很精彩,很精彩,不要对我不理不睬,我一身洁白一身洁白美美美!”一个穿着黑色西服的小猫不服气地说道:“我可是选手中最帅的一个,我是正宗的上海猫哪!一件白色t-shirt,外面一件黑色外套,一条黑色西裤,再配上一个粉色小领结,可是要多体面就有多体面呐!这衣服还不算什么,看看我这发型,多cool呀,贝克汉姆也比不上我呢!”

选手们在“斗嘴”中结束了比赛,评委们用最快的速度评出了优胜奖……

第二篇是黄心怡同学写的“舞蹈大赛”:

夜深人静,哆啦a梦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大喇叭,开始广播:“玩具们请注意 !舞蹈

大赛决赛马上开始,请选手作好准备!”

决赛开始,一号选手是麦兜,他跳的是兜子舞,那可爱的舞步与憨态的动作,得到评委们的一致好评。接着是二号选手黄小猫的动动舞,那动感十足的舞蹈与节奏强烈的音乐也赢来一片掌声。紧接着是海洋仙子表演。由于她生活在海洋,所以在比赛现场设计了一个大水缸,大水缸四周都是透明的,鱼儿 在里面游来游去,贝壳在里面一开一合。忽然,海洋仙子从最大的贝壳里跳了出来,歌声响起,海洋仙子的圆圈舞那新颖的创意也迎来一片赞扬。最后,hello kitty的拉丁舞与舞伴配合默契,受到一致赞扬。

评委哆啦a梦说: “我觉得四位参赛选手都十分出色,所以——”他顿了一顿,大声宣布,“我颁发给麦兜勤奋奖,黄小猫活力奖,hello kitty创新奖,给予海洋仙子优胜奖!”

第三篇是王瑜莹同学所写的讨论“玩具的待遇”:

    “今年玩具大会的主题是讨论‘玩具的待遇’。”主持人kitty猫一宣布,一只浑身毛色发亮胖鼓鼓的小熊笑眯眯地说道:“要说待遇,我可是最好的。主人每星期给我洗澡,用蓬松液让我的毛发亮,帮我梳理。如果我能吃东西,主人一定会给我最好的东西吃!”
接着小白狗说:“我也不赖呀,主人对我宠爱有加,夸我是最漂亮的狗!”小白狗边说边摇动尾巴,十分得意。大家争先恐后地发言,气氛非常活跃。

       这时,一只平时不声不吭 的小白兔胀红了脸说:“我的主人也很喜欢我,她天天和我说话,把她的快乐和悲伤跟我分享,她把我当成了好朋友。”米妮问:“小白兔呀,你主人不帮你洗澡吗?看你多脏,快成小灰兔了!”“我,我……”小白兔一时语塞,大家都笑话她。

       最后,kitty猫又一次亮相,柔和地说:“经过评委一致决定,要将最佳待遇奖颁发给……”大家都希望得到这个奖,只有小白兔 在那儿伤心地哭泣。然而,kitty 猫却激动地大声宣布:“颁发给小白兔!”

       是的,随着岁月流逝,许多玩具都更新了,只有小白兔仍留在主人的书桌上。

   应该说,这三篇作文在将静变动方面做得很好。你看,玩具的神态、动作、语言等刻画得何等生动!然而将三篇作一比较,你就会发现,似乎第三篇更耐读,更能引起思索,而前两篇一眼就能看到底,除了写得生动而外,留给读者思考的东西很少很少。待遇,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小熊和小白狗强调的只是物质,小白兔则更看重精神。我们常说,文章要有中心思想,要有主题。写一篇文章,总要给人以思想上的启发,能让人获得教益,得到帮助。一篇成功的作品,总能闪耀出思想的光芒,让人思索,让人感奋,让人昂首挺胸,让人勇往直前。否则,所写的东西价值就不大。  懂得了这一点,我们在写作时除了要努力将作文写得具体生动之外,我们不能不考虑写作这篇作文的目的,即这篇作文到底在思想上要给人以怎样的启示。学了这一回,大家是不是可以仍旧以玩具或者动物等为写作对象,构思作文,并把中心思想或主题的考虑,放在重要的位置。

[思考和练习]

    1.修改本回中的第一篇例文,使评选结果出于常人意料之外,而中心思想又合乎情理。

    2.本回中的第二篇能不能改得好一些?几个同学可以比试一下,看谁改得好。

附录:

大惊小怪的小山羊

一天,山羊妈妈带着女儿上山吃草。找到了一块嫩草地,山羊妈妈对女儿说:“你在这里吃,我到别处再去找嫩草。” 说完,她在小山羊脖子上系了一个铃铛,说:“如有要事,就摇铃铛,我会马上过来。”

一会儿,山羊妈妈听到了铃声,以为小山羊出事了,急忙奔过去,谁知小山羊说:“灰尘吹进了我的眼睛。”山羊妈妈哭笑不得地为她吹去了眼中的灰尘就走了。又过了一会儿,山羊妈妈又听见铃声,急忙过去,小山羊说:“我身上有一只小虫子。”山羊妈妈只能无可奈何地帮她抓走了小虫子,并说道:“以后不要再为这种小事来找我了。”可是,山羊妈妈刚离开不久,她又听到了铃声,于是又飞快地奔了过去,可是又是什么事也没有发生,小山羊说:“我身上粘了几根草。” 山羊妈妈为小山羊拿去了草之后又无奈地走了。走到半路,铃声又响了起来,这时,山羊妈妈不再理睬它了,她只管吃自己的草。但铃声一直在响,妈妈只能再过去看一看。这一次,她看见两只猎狗在追赶一只大灰狼。他对小山羊说道:“要不是猎狗,你就死定了!”

小山羊懊悔地说:“小事要自己做,以后再也不会为小事而摇铃了。”

    [这个故事一看就知道是虚构的,但它又非常真实。在我们同学中间,依赖父母、长辈,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大事做不来,小事不肯做,因而出现了许多不应该发生的事。小作者有感于此,构思了这篇作品,显然有着鲜明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我们可从这篇作品得到启发,学会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写作对象,进行构思,落笔成文,写出有意义的东西来。]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6-5-21 11:44
(方仁工作文评话)第七回  言此意彼寓意深

上一回结束的时候,我们要求同学仍旧以玩具或者动物等为写作对象,构思作文,并把中心思想或主题的考虑,放在重要的位置。根据这一要求,许多同学回到家里,积极构思,写出了许多好作品。但也有同学问,构思作文,为什么要把中心思想或主题的考虑,放在重要的位置呢?我们说,一篇文章,总要让人读了,得到启发,受到教育,否则这样的文章就没有存在的必要。而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题,就是文章的灵魂。一个人没有了灵魂,就成了行尸走肉,一篇文章没有了中心思想或主题,它也就像没有灵魂的人一样,只是一堆文字的汇总,是句子与句子的连缀和排列。当然,这样的文章也不能说一点意思都没有,但它不过是零碎的,片断的,含糊暧昧的,有时甚至是片面的或者是错误的。写一篇文章,中心思想或主题首先要做到正确,其次要做到明确集中,即不含糊,不吞吞吐吐,不东拉西扯,第三,要做到深刻,那就是讲得有新意,甚至能言人之所未言,给人以新的启发和教育。这一点要求较高,但前两点是要尽可能做到的。

中心思想或主题,也就是要回答“这篇文章为什么要写”的问题。文章的内容,回答的是“写什么”的问题。至于写作的方法,则是回答“怎样写”的问题。写什么,为什么要写,怎样写,在作文的构思阶段,这三个问题一定要认真考虑。以玩具、动物等为写作对象,这是“写什么”;“为什么要写”,就要考虑写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题。而这一问题的考虑,又与怎样写联系在一起。这一回题目中的“言此意彼”,就是研究怎样写的问题。言此,就是写的是玩具、动物等,意彼,就是讲的是人,就是为了写人 ,写玩具、动物等不是目的,是为了人,是为写人服务的。下面一篇作文,就是一篇“言此意彼”的文章,不过写的对象,已从玩具转到了动物。它写的是动物们举行特长比赛:

  动物王国要举行一个特长展示会,那一天,动物们一个不少地来到了会场。评委席上坐着老练的狮子。只见它戴了一副老花眼镜,让人感觉能干而又和蔼。

  会议开始了。首先发言的是长颈鹿。只见它慢慢地站了起来,风度翩翩地说:“请大家看我这举世无双的脖子。”说着,仰起头轻而易举地吃了一小口树叶,细嚼慢咽起来。下面向它投来羡慕的目光。

这时,响起了一个尖细的声音:“你们看我的大尾巴。” 大家感到那声音似乎是从树上传下来的,于是抬头一看,哦,原来是只小松鼠。它的尾巴就像一把降落伞,它正为大家表演高空跳伞呢!

忽然,一阵悦耳的歌声随风飘入了大家耳中,让大家都陶醉了。原来,是可爱的百灵鸟正在歌唱。

特长展示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不知是谁说了一句:“咦,小象怎么没来?”是呀,自卑的小象哪儿去了呢?原来它躲藏在大树底下不肯出来。它红着脸说道:“我什么都不会……”“你不是有长鼻子和大耳朵么?”于是,小象扬起长鼻子,一下子就把一棵大树拔起;又扇了扇大耳朵,四周飘起了一阵凉风。顿时,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小象不好意思地笑了。

狮子站了起来,说:“我以为大家各有所长,很难评出高下。如果大家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团结一致,相互学习,相互配合,相互合作,那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

大家会心地笑了,会场上的掌声经久不绝。

从这篇作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是言“兽”意“人”,文章是希望人们不要自卑,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发挥特长,体现自身存在的价值。这个意思如果直说,当然不是不可以,但总没有现在这样含蓄、生动、耐人寻味。这就是采用这种方法的作用。至于运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什么?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附录

老牛过河

老牛在河边遇到了兔子,它们彼此问了好。

“你打算去哪儿?”兔子问。“我想到河对岸去。”老牛回答说,“请问我到哪儿可以找到过河的浅滩呢?”

“你何必找浅滩呢?你看那边不是有座小桥吗?”

“过桥? 我要是走上去,会把它踩塌的呀!”

“不会不会!我一天要从这座桥上走几个来回,桥不是好好的吗?”

“你那么轻,又灵巧,当然不会出事儿。”

“你看,刚才还有一匹马从桥上过去呢。

“真的? 这么说我过去没问题罗?”

“没问题没问题!”兔子热情地说,“我去桥对面为你指挥!”

“好吧!那就开始吧!”老牛信了兔子的话,便不再寻找浅滩,来到了桥边。兔子在桥对面指挥,老牛小心翼翼地走出了第一步,跨上了桥。清澈明亮的河水映照着蓝天的倒影,快活的小鱼在河里游来游去。

老牛快要走到桥中心的时候,突然“喀嚓”一声,桥断了,老牛掉到了河中,它的两条前腿被摔断了!

(这是一则寓言,写得很生动。它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你能加以概括吗?有人说,它说明了自己没有把握,不要劝别人去做。有人说,多管闲事容易带来麻烦。有人说,做任何事情不能轻信别人。有人说,做任何事情,要学会分析研究。——你的看法呢?如果你确定了哪一个是中心思想,你能不能根据这中心思想对文章进行一些修改,使得文章所要表现的中心思想更鲜明更突出呢?)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6-11-24 10:14
方仁工老师作文评话8:浮想联翩出新意


     上回说到文章的中心思想要正确、明确、集中、深刻,要做到这一点,选择怎样的材料也是非常重要的。材料如果老套,你不讲人家也知道,这样的材料很难表现好的主题。材料,就是“写什么”的问题。作文的材料,有的来自真人真事,有的来自书面资料,有的则要靠虚构,靠我们自己去编。寓言、童话、小说、戏剧等等,绝大多数都是虚构的。虚构,就要发挥想象。想象得越大胆、越充分,越新颖、就越能吸引人。前边讲玩具,讲动物王国,讲老牛,都是属于虚构的产物。虚构,与说假话不同。说假话,是弄虚作假,是不诚实;虚构,是一种创造,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中心思想。
     下面是陈艺玮同学写的一篇《彩色的乌鸦》,这篇习作就是典型的虚构(想象)作品:
     很久以前,乌鸦不是黑色的,它们有彩色的羽毛,非常漂亮。冬天到了,五彩缤纷的乌鸦落在光秃秃的大树上,好像春天又回来了。“它们凭什么这样漂亮?”小雪人很妒忌乌鸦的彩色羽毛。它脑子一转,向乌鸦出了一道难题:“乌鸦兄弟,在你们中间,到底谁的颜色最美丽?”“当然是我的颜色最美丽。”一只金黄色的乌鸦说,“金黄色配上蓝色的天,多么迷人啊!”“太可笑了。”一只红绿条形花纹的乌鸦说,“桦树叶子的绿色配上丁香般的粉红才是最理想的美。”
     “不对!”一只淡紫色的乌鸦吼了起来,“真正的乌鸦应该是紫色的。”“我最讨厌紫色。”粉红色的乌鸦十分生气,“请看我的颜色,就知道真正的乌鸦应该是什么颜色。”
     乌鸦们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地互相指责着。局面发展得越来越糟糕,终于到了发生战争的一天。紫色的乌鸦要赶走粉红色的乌鸦,绿色的乌鸦跟红绿条形花纹的乌鸦打了起来……乌鸦们打得不可开交,草地上到处是散落的羽毛。人们说这是“颜色之战”。老天看在眼里,非常生气,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它朝乌鸦居住的地方下了一场黑颜色的大雨,从此,乌鸦便都成了黑色。这就是“天下乌鸦一般黑”的原因。
     显而易见,这篇作品纯属虚构,但我们读起来觉得非常真实。如果人们不讲团结谦让,都喜欢突出自己、抬高自己,结果就会你争我吵、人心涣散、各自为政。这个虚构的故事,不正是在讲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吗?虚构的故事虽然没有讲现实生活中具体的哪一件事,但由于它形象地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它就可以在许多方面给人以启发。在这一点上,它可以发挥真人真事起不到的作用。
     虚构,是一种创造。我们不是要培养创新精神吗?那么,我们在作文练习中就不妨多一些虚构的训练,多在想象能力的培养上花一些气力。想象力是无价的。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写出来的习作,要比看了一些优秀作文之后改头换面、东拼西凑、添油加醋“做”出一篇所谓的“作文”来好得多。我们反对拼凑甚至变相的抄袭,但我们提倡虚构,提倡发挥想象。如果这一点做好了,我们的作文水平一定能很快得到提高。
     虚构怎样进行?想象能力怎样培养?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思考和练习】
     1.什么叫虚构?虚构与弄虚作假的区别在哪里?你在过去的作文中运用过虚构的方法吗?
     2.进行虚构,要注意些什么?请发挥想象,用虚构的方法构思一篇童话。
【学子试笔】一张拉不完的乐谱
     张雪儿
     有一个男孩,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双双去世了。他本身就长得很丑,从小到大没上过一天学;在他5岁时,又一不小心打翻热水瓶,烫得全身人不人、鬼不鬼的,谁都不待见他。就这样,他在孤独中渐渐地长大了。
     有一天,他实在忍受不住这种孤独,跑到了山顶,正要向下跳时,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人飘然来到他的身后,问:“年纪轻轻,有什么想不开的?”“我没钱,没文化,没家人,没相貌,还得忍受别人的嘲笑侮辱。更糟糕的是,我没有爱啊!”男孩子沮丧地说。“唉,看样子,你也真是怪可怜的。这样吧,你到我家来,让我爱你吧!”
     于是,男孩子跟老妇人回了家。第一天,老妇人为他准备了世间稀有的山珍海味与柔软舒适的床。第二天一早,老妇人将一把小提琴与一张乐谱赠给了男孩,并说道:“看来,你光靠我也是不行的。这是海伦写的乐谱,她说谁能用提琴拉出来,她就嫁给谁。”“海伦是谁?”“你连海伦都不知道?她可是世界上最美的神。”话音刚落,老妇人就消失了。男孩感到很惊奇。他记住了老人的话,发誓今生今世,一定要拉完乐谱。
     他翻山越岭,找到了一位技艺高超的乐师,苦苦哀求他教自己拉琴。男孩一学就是十年。拉小提琴苦极了,男孩子几次想放弃,可一想到美丽的海伦,便又坚持下去。他日日夜夜地练呀、练呀,好像总有一股力量支持他。终于,他成了一名技艺非常高超的小提琴演奏家,总是有人请他演出,他一下子很富有了。
     可是,他没有停止练习那张乐谱,他总觉得那张乐谱是拉不完的。因为每当他快拉完时,乐谱上又会多出几行来。就这样,他在这张拉不完的乐谱上不停地练着。年复一年,他很老了,仍没有见到海伦。他快病逝时,老妇人又出现了。她说:“孩子,这张乐谱是永远拉不完的。正因为如此,它救了你。请记住,这张乐谱的名字就叫希——望——!”
  【简评】这篇作文的故事是虚构的。它已经从写玩具、写动物等写到了人。故事中的人一开始悲苦得不得了,他想自杀。但后来他坚强地生活下去,因为在他的心中有个希望,是希望给了他信心、力量和勇气,他成了一位小提琴家,使自己的后半生过得非常有意义。作品中的不少材料同学们都是熟悉的:如拉小提琴啦,父母双亡啦,不识字啦等等,但当它们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它们就有了个全新的格局。虚构是想象的产物,本文将希望具体化为一张拉不完的乐谱,这很有创造性。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6-11-24 10:14
方仁工老师作文评话9:意匠如神变化生



     这一回的标题,引自宋代诗人戴复古(1167~1250?)《论诗十绝》中的一绝:“意匠如神变化生,笔端有力任纵横。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意匠,指写作过程的精心构思,这构思就包括大胆的想象,精巧的虚构在内。
     什么叫想象?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将头脑中储存的有些材料,经过新的配合,创造出一种新的形象来。一种叫再造想象,比如你看了一张图表,能用语言将它的内容表达出来;你看了一个剧本,能根据其中的提示语举手投足,变更脸部表情;看了一幅图画,能用语言准确表述图画的情景……一种叫创造想象,那就是把头脑中的许多“零部件”按照自己新的构思,“装配”出一种全新的东西出来。还有一种是幻想,它是指向未来的想象。谈理想,谈发明创造,谈未来的交通等等,都属于指向未来的想象。
     大家知道,要写出一篇文章,总得具备三个要素:一是“物”,即写作的材料;二是“意”,即对于写作的材料进行思考、加工、装配、取舍,进行构思;三是“文”,即将构思所得转化为语言文字,写成一篇文章。在三个要素之间,有两个飞跃:从“物”到“意”,是一个飞跃;从“意”到“文”,又是一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基础,这个飞跃如果完成得好,生动活泼、有新意、有深度的文章就有可能诞生。而在第一个飞跃中,物与意的转化又往往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比如伊索寓言《龟兔赛跑》,大家知道它是规劝人们不要骄傲。这是寓言的“意”,它用兔子由于骄傲轻敌而失败这个故事即这个“物”来加以表现的。现在,我们如果对《龟兔赛跑》的“物”和“意”进行改造,所要表现的中心思想一个是要发挥自身的特长,另一个是要利用外界的有利条件。为了要分别表现这两个“意”,我们对于《龟兔赛跑》寓言中原先的“物”,可以作怎样的改造呢?大家不妨动一番脑筋,去进行构思,然后用“文”表现出来。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大家通过尝试,可以进一步理解“物”“意”“文”三个要素的关系,以及从“物”到“意”,从“意”到“文”这两个飞跃的含义。
     事物是变化无穷的,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事物所看出来的形象也会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就能大胆想象,巧妙虚构,真正做到“笔端有力任纵横”,写出一篇篇佳作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思考和练习】
     阅读下面的一篇《小乌贼历险记》,回答有关问题:
     在蔚蓝的大海上有座小岛,乌贼妈妈带领着小乌贼在小岛附近的海上自由地游来游去。
     小乌贼快乐地到处张望,对一切都感到十分新奇。它对妈妈说:“大海真美丽,在这里游泳真开心!”
     乌贼妈妈慈祥地望着小乌贼说:“美丽的大海可并不平静,海面上处处隐藏着危险,危险会随时向我们袭来!”
     果然,原本阳光明媚、风平浪静的海面上突然阴云密布,海浪也越来越高,拍打着海岛的岩石峭壁。透过起伏不定的浪涛,只见一头凶狠的鲨鱼正朝着这儿游来。“妈妈,怎么办?怎么办?”小乌贼顿时惊慌失措,脸色越发苍白。
     妈妈瞅了瞅鲨鱼,镇定地说道:“别慌别慌!快放出你袋子里的墨汁!”
     小乌贼照着妈妈说的去做了,妈妈跟它一起放出了墨汁,蔚蓝的海面上便出现了漆黑的一片,把大小乌贼包藏得严严实实。这时,张牙舞爪、大模大样、自以为不可一世的大鲨鱼眼前一片漆黑。它猛地向前一冲,头颅撞上了岩石,眼前直冒金星。
     乌贼妈妈带小乌贼安全地回到家里。小乌贼从妈妈那里学到了本领:遇到危险,就要放出墨汁。
     问题一:上面的故事,寓意是什么?
     问题二:如果将故事续写,使结局与上面截然不同,可以继续写些什么,请写一写。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6-11-24 10:15
方仁工讲座:“但写真情与实境”



    上回结束时讲到,有了材料,难道就一定能写出好文章来吗?这忽然让我想起了这样一个比喻:水果摊上一样水果都没有,你能买什么呢?但如果水果摊上水果很多,你能什么都买下来吗?当然要选择,选你所需要的,选质量高的。有了材料也要选择,选你这篇作文所需要的,选质量高的。问题是什么叫需要,什么叫质量高,不同的人往往有不同的理解。
    先请大家看一篇唐梦婷同学写的《愚人节记事》:
    今天是愚人节,正好爸爸休息。我心中暗暗高兴:老爸,你完啦!
    早晨,我趁爸爸还在打呼噜,就在房里撕了好多小纸条,花花绿绿的,把门打开一点点,把小纸条放在杂志上,将杂志搁在门的上方门框与门的空隙处,再把爸爸的鞋子塞到床底下,最后在牛奶里放了好多盐,哈哈!大功告成,一切就看好戏吧!十点钟,爸爸起床了,伸了个懒腰,正想穿鞋,可是鞋找不到了,便说:“我的鞋在哪儿呀?”我佯装不知地说:“可能在床底下吧。”爸爸把头伸到床底下找鞋,那狼狈相真好笑!
    他穿着鞋打开门,“啪”的一声,搁在门上方的美丽的彩色纸屑飞飞扬扬地撒了下来,他中计了。我心里真高兴。当他吃早饭时,发现牛奶是咸的,他气得头上冒火!刚想骂我,我连忙说道:“亲爱的老爸,你知道不知道今天是愚人节呀?”爸爸这才反应过来,一副尴尬相,摸了摸我的头,笑嘻嘻地说:“小淘气!”
    这篇作文,粗粗一看,似乎写的是恶作剧,没有多大的意义,但仔细想想,一个女儿竟敢跟老爸开这样的玩笑,可见他们二人之间平时的关系一定非常融洽,而这一天,又刚好是愚人节,按照外国人的风俗,开开玩笑,搞一些恶作剧,也是无伤大雅的事。读了这样的作文,小女孩淳朴天真的样子真让人喜爱。写作文,贵在写真性情。板起面孔讲大道理,人家谁要听?写在作文里,人家不要看。明代弘治进士都穆写过一组《学诗诗》,其中有两句道:“但写真情并实境,任他埋没与流传。”真情与实境,就是真实的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只要做到这一点,是否埋没,是否流传,他都无所谓。正因为《愚人节记事》写的是真情与实境,所以它才能在我们心里留下较深的印象。
    一篇好作文的材料,除了思想正确健康以外,还应当努力做到这样几方面:一是自己亲身经历,别人不一定有类似经历的;二是自己有切身体会,别人不一定有这样的体会的;三是自己有不同一般的甚至是独到的见解,别人则未必能想到的;四是别人大都朝这个方面去想,而你却朝另一方面去想的。把这些内容写到作文中,你的文章就有可能做到别出心裁、不同凡响。
    当然,有了好的材料,并不是说就一定能写出好作文来了,这就好比你在小菜场买了一块非常新鲜的猪肉,你准备怎样去烧呢?同样一块猪肉,可以烧成各种各样的美味菜肴,同一个写作的好材料,由于选择的角度不同,取舍的重点不同,表达的方法不同,语言运用的不同……你就可以使自己的文章产生特有的魅力。这些方面的内容,后面几回,将一一道来。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思考和练习
    怎样的材料才是作文的材料?请结合自己的写作实际举例说明。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6-11-24 10:16
方仁工讲座:文章自得方为贵


    本回的题目,是我国金代著名的文学批评家王若虚(1174~1243)论诗的诗句,它的意思是:诗歌创作应以“自得”为贵,即要从自己的肺腑中流出,有自己的真感情、真襟抱。写诗如此,写文章也是这样。有了好的材料,再加上有自己的真知灼见,有自己独到的体会,文章的含金量就高了。否则,文章写得即使再真实、再生动,也未必能使人感动。
    下面,让我们看一篇张颖同学写的《种蒜苗记》:
    吃过晚饭,妈妈叫我到厨房剥蒜瓣。啊!要泡蒜瓣了,我非常高兴。不一会儿就剥好了。妈妈挑了一些白白胖胖的拿出来种。
    她找来一个空盘子,在里面铺上棉花,把蒜瓣均匀地摆在上面,说:“铺上棉花,蒜苗的根就会扎进去,不容易倒。”然后,她往盘子里浇上些水。蒜瓣光秃秃的,用一点儿水,能养活吗?
    第二天,蒜苗大有变化,只见它顶端裂开了,露出了浅绿色的小芽儿,像小鸡破壳而出时的小嘴。用手一摸,软软的。它们的根部,已经长出了短短的须根,还不能扎进棉花床里。我担心它们会倒,就把须根一个一个往棉花里塞。妈妈看见了,说:“小傻瓜,别塞了,这样会把它们弄死的。”“那怎么办呀?”“等几天,根长长了,就不会倒了。” 我总算放心了。
    今天,蒜苗的芽长到一厘米高了,根像细钢针似的扎进了棉花里。妈妈说得真对。在所有的蒜苗中,有一棵长得又高又壮,如同一根铁柱,我给它点了个红点,算是鼓励。另一棵长得很矮,我给它点了个蓝点,希望它努力赶上。
    转眼间,三天过去了,蒜苗长得真快,我每天都好像听到它们“唰唰”向上的声音。蒜苗的头上都裂开了一条缝,我以为它们生病了呢,急忙去问妈妈,妈妈说:“这个是分叶,就是小片叶子要从大片叶子的中心钻出来啦。”妈妈这么一说,我才明白。真是一场虚惊。想不到种一棵小小的蒜苗,还有这么多的学问呢。如果自己没有这样的尝试,那是一定不会明白的。
    上面这篇文章,内容很简单,但写得很细致。怎样种,妈妈怎样教她,遇到了哪些曲折,按照时间顺序,娓娓道来,过程相当清晰。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确有“自得”的收获,而不是浮光掠影,泛泛而谈。有些同学写到这样的题材,可能只会三言两语,马马虎虎就“大功告成”了:今天,妈妈让我跟她一起种蒜苗,她把大粒子的蒜瓣放到盘子里铺好的棉花上,浇了些水,没过几天,蒜瓣就长出了根须,头上长出了芽芽。看着它的生长过程,我受到了一次很好的教育。——如果这样写,文章就无法看出作者的“自得”之处,也不可能有什么感染力。二者对照,我们就可以进一步理解“文章自得方为贵”的含义。
思考和练习
    1.写文章怎样才能做到“自得”?你能举自己的文章为例加以说明吗?
    2.阅读学生作文《我家有只大乌龟》,根据本回所讲的道理,对这篇作文进行评论:
我家有只大乌龟
    两个月前,妈妈从扬州回来了。那天,我刚走进家门,妈妈就让我到卫生间,我看见浴缸里有个水盆,水盆里有个大壳,这个壳像个“大盖子”,它长约20厘米,宽约15厘米,上面有着一片一片的甲片。“大盖子”的边缘尖尖的,由黄色、褐色、黑色、墨绿色组成,好玩极了。
    过了一会儿,从“大盖子”里探出一个小小的脑袋,硬硬的有些尖,接着又从四面伸出了手和脚,现在你知道是什么了吧?对,就是乌龟。
    这就是妈妈从扬州带给我的惊喜。那只乌龟伸出头来,机警地四处张望,我想摸摸它,把手伸了过去,那乌龟看到了,吓得立即把头缩回壳中。它的举动也把我吓坏了,我一下子缩回了手。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6-11-24 10:16
方仁工老师作文评话10:听唱新翻杨柳枝



  在上一回中,我们留下了两个思考题,好多同学对题目很有兴趣,并且动笔写成了文章。现在让我们先看一看根据《龟兔赛跑》不同的“意”所写成的故事。为了要表现“利用自身特长”这个“意”,一位同学这样写道:比赛的起点设在山顶上,终点则在山脚。兔子想,这回我总可以获得第一啦!可是,到达终点的时候,乌龟早已到了。原来,乌龟是利用自身甲壳坚硬的特点,把头、脚、尾巴都缩了进去,发令枪一响,它就沿着山的陡坡滚了下去。等兔子气喘吁吁赶到的时候,它已在那儿晒太阳了呢。这么一改,“利用自身特长”这个“意”不就突出来了吗?另一则为了表现“要利用外界的有利条件”,对故事作了这样的叙述:乌龟和兔子的这一次赛跑,起点设在一条长河的一侧,而终点则设在长河的对岸,到达对岸有一座桥,但离开起点有一公里路程。乌龟想,兔子不会游泳,我可以游过去;等我到达对岸,兔子要到桥上去兜个圈子,它又要落后啦!可是,当乌龟从水里爬出来,正得意地伸出脑袋朝桥的方向张望时,躲在草丛里吃草的兔子伸出了前掌,拍拍乌龟的硬背道:“老兄,你来迟啦!”原来,在比赛起点处有一棵老柳树,长长的柳枝条已经垂到了地面。比赛开始,当乌龟“扑通”一声跳进河中的时候,兔子早以飞快的速度跑到树下,死死地咬住了柳条,像荡秋千似的朝着河的对岸荡去,一下子掉到了草丛里……兔子这样做,不正是“要利用外界的有利条件”的生动的实践吗?
  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772--842)有诗云:“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前朝曲,指的是没有什么生命力的老调,而“新翻杨柳枝”,则是指改作、创新因而富有生命力的作品。写作文,也要注重创新,写得有新意。人云亦云、亦步亦趋、赶时髦、随大流的作文,人家不喜欢读。只有那些能给人以启发、能使人豁然开朗、能激起人们心中的涟漪并使人奋发向上的作文,才称得上是好作文。要写出这样的作文,就要敢于创新,敢于走不平坦的路,就要学会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而不是马虎苟且,敷衍了事。坚持下去,天长日久,写作水平就会有大的提高。
  讲到这里,我们不妨再回过头来看一看上一回提到的《小乌贼历险记》吧。应该说,要虚心学习,要听从长辈的教导,这些“意”都是正确的,但如果作品要表现的就是这样的“意”,写出来是不是浅了一点了呢?你又何必一定要用小乌贼放“墨汁”来加以说明呢?但是,当我们对它来一番改造,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就不一样了:
  有一天,小乌贼独自外出游玩,玩得正开心的时候,只见远处来了一只鱼船,鱼船上有一个渔翁视着四周,手里还拿着准备随时撒出的鱼网。乌贼见状,大吃一惊:“不好!有敌人!”它立刻想起了妈妈的教导,马上放出“墨汁”。可是,不幸的事情降临了!不放“墨汁”,渔翁还不知道哪儿有鱼,看到了水面上一摊黑色,他知道那里一定有鱼,于是用力撒出大网,小乌贼就成了他网中之物。
  这样改了之后,作品的“意”,显然得到了深化。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不能照搬教条,对待不同的情况要采取不同的方法等等,这些“意”恐怕要比原来深刻得多。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进一步体会到构思作品的重要意义。写得真一些,写得新一些,写得深一些,作文的质量就会高一些。真、新、深,不但是靠想象、写虚构的作文是如此,写真人真事也是如此。真人真事怎么写?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思考和练习)
  1请联系自己的写作实际,谈谈你对作文要创新的认识和体会。
  2“班门弄斧”“对牛弹琴”“滥竽充数”是三个成语,请查字典,了解这些成语故事,然后对他们进行加工、改造,以《就是要班门弄斧》《为什么要对牛弹琴》《滥竽不能充数了》等为题目,分别写三篇作文。要注意写出新意。
  附录:学生作文——新版《三个和尚打水喝》
  “从前山上有个庙,庙里有三个和尚,三个和尚要打水喝……” 这个故事人人都知道。可现在又有了新动态。大家一起看看吧!
  又到了打水的日子,可是大家还是不愿意去打水。老和尚开腔了:“大和尚上次没打水,这次要打水了吧?还有你,小和尚,快去!”“可……”“可什么,快去呀。”大和尚眼睛一转说:“上次好像老和尚也没有打过水吧!”“对!老和尚你为什么不打水?”“我已经打过多年的水了,打水的工力到了。你们还不行,所以还要打!快去!”“我们喝的水不多,你比我们喝得多,而且没有打过,你为什么不打?”大小和尚异口同声地说。就这样,最后还是没人打水,庙里的水就这样断了。
  可是,这三个和尚的嘴都不干,原来他们都是偷偷地下山喝了水的。老和尚在大和尚和小和尚念经的时候出去,而大小和尚就偷偷地跟在老和尚后面抄小路去的。
  大小和尚抄小路回来,可老和尚却没有回来。原来,老和尚在看蚂蚁抬苍蝇。一只小蚂蚁发现了苍蝇,就把信息传递给伙伴。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成千只小蚂蚁都来抬苍蝇。一只蚂蚁的力量是单薄的,那么多蚂蚁的力量就大了。没多久,苍蝇就被它们抬回了家。老和尚回到庙里看了看那底朝天的水缸,把刚才看到的情景 告诉给大小和尚听,大小和尚听了恍然大悟。从那以后,庙里的水就再也没有断过。
  [三个和尚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这篇作文在原来故事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工改造,让三个和尚通过事实的教育改变了过去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缺点,这样,大家不但都能喝到了水,而且生活在一起,也变得亲密和睦,心情愉快起来。这样的改编,给故事增添了正面的更积极的意义。]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6-11-24 10:17
方仁工老师作文评话11:生活宝库任开掘



  在上回的结尾我们讲到,“写得真一些,写得新一些,写得深一些,作文的质量就会高一些”,这一道理不但适用于虚构的作文,写真人真事也是如此。现在,我们就要对真人真事的写作,作一些研究。
  一提到这个问题,好多同学都会说,在生活中,可以作为写作题材的真人真事实在少得可怜。写好人好事吧,写来写去就那么些,大同小异,既感动不了自己,更不能使人感动。如果瞎编,那就是不诚实了,写出来影响不好。所以一到写这样的作文,总感到很为难,真有“落笔如有千斤重”的感觉。有的同学甚至发出这样的感叹:在我的周围,可以写的东西为什么这么少呀!
  果真如此吗?
  在这里,不妨向大家介绍一篇黄心怡同学写的《小区里的流浪猫》看看:
  今天晚上吃过饭与妈妈在小区里散步,走着走着,忽然发现一双亮闪闪的眼睛正远远地望着我们。我一惊,定眼一看,啊!原来是一只小野猫。借着路灯那昏暗的光线,我看到有个肥嘟嘟、毛茸茸的轮廓若隐若现。我挺喜欢小动物的,于是我就弯下腰来注视着它,想看看它究竟要去哪儿。可是意想不到的是,那只小野猫也停下来注视着我,丝毫没有一点害怕的样子。我有些诧异。不过我想,猫既然不怕人,我又为什么要怕它呢?于是我也像它瞪我一样瞪着它。我不知我们这样四目注视了多久,直到一直弓着背躲在我身后的妈妈颤颤悠悠地发了话:“新怡,我们!回家吧!”我这才想起妈妈怕猫,便一下子站了起来。蹲在我对面的猫咪似乎被我这突如其来的举动也吓了一跳,它那闪着寒光的眼睛责备似的看了我一眼,叫了声“不妙哇不妙哇”,罢罢尾巴,倏的一下闪入一旁的草丛里不见了。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一件多么普通的事,像这一类事,在我们的生活中会不会遇到呢?应该说,一模一样的未必会有,但比它更有趣的,也一定有很多。有人说,把这些事写下来有意义吗?我说,从这篇作文中,我们看到了一位小朋友对小生灵的热爱,在它的笔下,那“流浪猫”显得多么可爱。写作文,当然要做到写得有意义,而所谓的“意义”,我们要从广泛的意义上去理解。可以这样说,凡是能够表现我们青少年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和一切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事例,都可以进入我们的作文。罗丹说过这样的话:生活中到处都有美,我们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套用这句话,我要说的是:生活中到处有可写的内容,我们所却少的,是发现这些内容的眼睛和头脑。写作文,我觉得有一条要领大家应当记取,那就是:你不说别人也知道,你说了别人也不知道,这些内容不要在作文中出现。从平凡中发现伟大,从普通中发现特殊,从别人习以为常的事物中,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闪光点,这便是作文的“窍门”。
  生活中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的材料,我们不要“身在宝山不识宝”,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开眼界,去思索,去寻找,这样,一篇篇佳作就会在我们笔下诞生。至于如何去思索,如何去寻找,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思考和练习]
  1你在平时作文时是不是有没有什么材料好写的苦闷?学习了这一回,你有怎样的体会?
  2《小区里的流浪猫》这样的作文你喜欢不喜欢?根据本回所说的作文的“窍门”,请想一想在你周围有哪些可写的材料。
  附录:学生作文——《我教肥猫跳街舞》(李温和)
  我外婆家养了一只小猫,长得肥极了,整日整夜只知道吃、喝、睡,别的什么也不会。
  这样下去,它恐怕活不了多久了。为了不让外婆失去辛辛苦苦养大的肥猫,我决定教肥猫跳最时尚的街舞。
  记得那一天,我拉着刚被我从美梦中惊醒的肥猫,来到了外婆家门前的空地上,十分耐心地教它跳舞。我先用双手抓着它的前爪,使它站立起来。毕竟一个跳舞者要有优美的身姿嘛!这只肥猫只知道偷懒,它竟把自身的重量一个劲儿吊在我的手上。为了给它有点教训,我故意放开手使它“扑通”一声倒在地上,一副狗吃屎的狼狈相。看它一脸委屈,它似乎知道了我对它是故意的。于是,它就用全身的力量站立起来,我扶着它左蹦蹦右跳跳,过了一会儿我又教它翻滚,这次可真是难到它了。
  我降低了难度,让它只需要在地上左右翻滚、上下翻身。我先用双手推着它在地上翻滚,渐渐地它会了,它会用自己的力量翻动身体了。这时,我看着它不停地在地面翻动身体,上下不住地跳动,我似乎觉得它懂得了如何跳舞,更是找到了跳舞的乐趣。看着它这跳舞的劲儿,我心中乐滋滋的,像灌了蜜一样的甜。肥猫如果通过跳街舞减了肥,变得灵活、矫健、生气勃勃,那该有多好哇!
  [这篇作文写的也是猫,但写的角度、内容、中心思想跟《小区里的流浪猫》不一样。这就给我们一个启迪,只要我们开动脑筋,用心思索,可以作为写作材料的东西,很多很多,我们完全不必为无话可写而苦恼。]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6-11-24 10:18
方仁工老师作文评话12:为有源头活水来


  上一回讲到对于生活中的材料,要善于寻找。怎么寻找呢?让我们先读一读我国南宋大学者朱熹(1130——1200)所写的一首《观书有感》七言绝句吧:“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把书本比作长方形的一个池塘,在池塘清粼粼的水面上,天上明亮的光线映照着,变幻莫测的云彩的倒影跟天光一起在水面上移动,看上去婀娜多姿,分外美丽。为什么它能产生如此大的魅力呢?因为它有着永不枯竭的源头,它储存的是一泓活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知识的宝库。朱熹用了这样一个浅显生动的比喻,对书本的作用作了生动的刻画。读书,是吸收。从书本中,我们可以获得丰富的营养。要写好作文,离不开读书。有些人书看得很少,缺少了吸收,失去了借鉴,作文是很难写好的。而很多同学懂得读书对于写作的作用,做读书笔记,摘抄名言警句,学习写作方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在这里就不作展开了。我希望同学们一定要在读书上下工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两句诗,说的也是读书对于写作的影响。
  但是,我在这里要说的是,生活,作生活的主人,在生活的海洋里遨游,而不是浮在生活的表面,或做生活的旁观者,或凌驾于生活之上,对生活指手画脚,牢骚满腹,这样,写作的材料就会滚滚而来。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是提倡“捡到篮里就是菜”。要通过联想等方法,对材料进行汇总,进行选择,把精彩的材料,调集到你的笔下。与读书相比,生活是作文材料的唯一的源泉,我们对此一定要有充分的认识。
  这里,让我们看一看清代文学家沈复(字三白)《浮生六记》中对自己童稚时生活的一段有趣回忆吧:“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渺小微物,必须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成千或百果然白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长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神游其中,怡然自得。”帐中的蚊虫,花台草丛中的虫蚁,作者通过联想,把它们比作白鹤,比作群兽,而自己则“昂首观之”“神游其中”“怡然自得”。这种“物外之趣”,正是作者运用联想、发挥想象而带给读者的。由此可见,在汇总材料时用好联想这样的方法,就可以使作品变得生动起来。就事论事,局限在所写事物的本身,而不懂得联想,文章就会显得局促、呆板、枯涩,不可能使人产生回味。“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说的就是面对生活要善于联想,懂得了这一点,我们在写作时就有可能做到“思丝不绝”“文思泉涌”。
  把上面所讲的意思归纳起来,那就是,为了使作文的材料非但不会匮乏,而且能源源不断,一是要从书本中吸取,二是要从生活中观察、积累、选择,三是要善于联想、想象,把各种各样的材料汇总到你的脑海之中供你调遣。俗话说: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这时,你要写怎样的文章,你要用怎样的材料,你就可以从容应对,合理调派,胸怀全局,指挥若定,你就可以赢得预期的胜利。
  有人可能会问:有了材料,难道就一定能写出好文章来吗?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思考和练习]
  1你平时是不是体会到阅读对于写作的积极影响?请举例说明。
  2你会运用联想的方法吗?联想有相似、相关、相反、因果等四种,请每种各举一例。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6-11-24 10:19
方仁工老师作文评话15:“画眼睛”与“画头发”



  关于写作,鲁迅先生有一句很著名的话: “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在鲁迅的作品中,对于人物眼睛的刻画,有许多精彩的实例,例如《祝福》中的祥林嫂,从“顺着眼”到“两眼上都围着大黑圈”,到“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那眼睛的变化,突现了祥林嫂的悲惨的遭遇,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但是,请注意,鲁迅在这里用了“最好是……”而不是用的“只有”。关于“画头发”,鲁迅作品中也有许多精彩的刻画。且不说《呐喊》中有一篇专门以头发为题的《头发的故事》,就以《祝福》为例,中间就有多处写到了祥林嫂的头发。《藤野先生》中写“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其实,鲁迅并没有反对刻画头发,而是不主张去画“全副的头发”。全面地理解这段话的精神,那就是不管画眼睛还是画头发,最要紧的就是要抓住特征。抓住了特征,所写的对象就会活起来。
  有一位女同学在妈妈四十岁生日时写了这样一段话:
  今天是妈妈的生日。时间过得好快,转眼,妈妈第四十个生日来临了。妈妈生我时,28岁。那时的妈妈多年轻美丽啊!可如今,在短短12年中,她为了我,长出了缕缕银发。汗水与银发交相辉映,发出耀眼的纯洁的银光。那是妈妈对我们的爱呀!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呀!12年了,妈妈用爱的乳汁哺育我,用爱的语言教导我。在她40 周岁生日时,我真想对她说一声:“生日快乐!”
  请看,小作者突出了妈妈的头发,别的都没有展开,而我们读起来竟觉得非常感人,那就是抓住了特征的缘故。当然,你也可以写妈妈的眼睛,那作文就会是另外的模样了。
  总之,写作文时,你选用的材料,只要能够抓住特征,并把这个特征显示出来,这材料就是好材料,否则,就算你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画出了“全副的头发”,却不能显示所写对象的特征,那也是吃力不讨好的事。
  下面,请大家看一篇学生作文《爱哭的邬佳雯》,这篇作文抓住了“哭” 这个特征来写:
  她,活泼,开朗。一双大大的眼睛里经常充满泪水,一个塌塌的鼻子经常一吸一吸的,一张小嘴巴也时常说:“我不要和你绝交!”这就是我的死党——邬佳雯。记得有一次,早读课上课代表让我们读《离别的礼物》这一课,虽说这篇课文是挺感人的,可感人的语句也就一两句吧,但是,她却哭了,哭得很伤心。唉!没办法,爱哭嘛!
  还有一次,她站在走廊上回想过去,口中唱着:“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朋友不曾孤单过,一生朋友你会懂,还有伤,还有梦,还有痛,还有我。”边唱眼泪就像珍珠似的掉了下来。她思念的人是她最要好的朋友,哭一次也情有可原,但她为这件事哭了两次,写作文的时候题目就是《她一直留在我的记忆中》,写着写着,又哭了。
  另外一次,由于她们这组作业没交齐,作为小组长的她当然难辞其咎,被老师说了几句,只见她的眼泪顿时充满眼眶,一眨眼,眼泪就流了出来。
  唉!总之一句话,她实在太爱哭了,在我们相处的两个学期中,她已经哭过n遍了(大概8遍吧),她就是这样一个爱哭的女生,你说我能不佩服吗?
  能够体现特征的,可以是外貌动作对话神态等,也可以是带有特征性的行为如哭笑之类。写得好,所写对象的总貌就可以栩栩如生地出现在我们面前。
  那么,特征怎样来发现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思考和练习]
  1你懂得抓特征的重要性吗?请谈谈你的认识。
  2请以《一个爱。。。。。的同学》为题,写一篇记叙文,空格处填能显示特征行为。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6-11-24 10:19
方仁工老师作文评话27:醉翁之意不在酒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是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名句,现在人们常常引用它,主要用来比喻所说的本意并不在此,或者表示说话的人别有用心。在作文中,人们也常用这种方法来表情达意。
  下面这篇作文,是黄薇同学写的《最美》:
  “叮……”电话铃响了,电话那头传来老同学熟悉的声音:“是这样,我们打算制作一本毕业纪念册,请务必火速寄一张你认为‘最美’的生活照片过来……”
  搁下电话立即行动,翻箱倒柜找出了自己有生以来所有的“写真”。“到底哪一张才是最美的呢?”坐在一地的照片中,我嘀咕着。“嗯,这张吧,裙子很漂亮,跟身后蓝色的海反差很大,很抢眼。可这么一来,‘以人为本’不就不明确了吗?不好不好,换一张!”“这张不错,妆化得很不错,造型很前卫,蛮酷的。可是,可是这表情似乎有些僵硬,再看又有些做作。不好不好……”被淘汰“出局”的照片越来越多,我也是越挑越迷茫,天哪,究竟什么才算“最美”呢?
  突然,我发现了一个十多年来我自己都不知道的“大秘密”,原来我有一张“裸照”。不过诸位大可不必担心,这只是小时候的一张满月照而已。照片上的小家伙当然是我了,正赤条条地坐在一张大藤椅上,嘴张得大大的,眼里流露着几分惊恐又夹杂着几分新鲜与兴奋,神态是那么自然那么生动。我的心受到了强烈震撼:华丽的外表,浓妆艳抹,这不是美,这种表面上的包装掩盖了原本那些最朴素的东西。反而是那种本色的单纯的东西,才是我们每一个人所向往所追求的。
  “叮……”电话铃又响了。“嗨!老同学,你那张照片好‘另类’喔!”“是吗?”“我们大家都很喜欢,所以决定将它安排在版面正中……”我笑了,笑得很得意,不仅因为他人的认同,更因为我终于找到了心中的“最美”。
  上面这篇作文,以挑选一张“最美”的照片作为写作的材料,如果说作者是“醉翁”,那么,她的“酒”就是一张“最美”的照片。但是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之意不在“照片”,而在她所要挑选的是怎样的照片,或者说,她所挑选的照片体现的是怎样的思想。作者所欣赏的,是那种“本色的”、“单纯的”东西。这就是作者的“山水之间”,就是作者要表现的“意”。
  这种写法,与言此意彼的写法不一样。有个成语叫“指桑骂槐”,它属于言此意彼。前面讲过的寓言和不少童话,它们也属于言此意彼。而“醉翁之意不在酒”,说的是表面看上去在写“甲”,可是写到后来,却是在写“乙”,而甲、乙之间又有着一定的联系。譬如你写一个优秀班级,写它怎样怎样的好,而归根到底是这个班级有一批好干部,然后把重点放在对几个班干部的刻画上。写一个花园里花儿开得非常美丽,怎么会这样美丽呢?原来是有一位园丁全身心地投入,才出现了这样的美景。文章便集中力量对园丁进行刻画。这样的写法,就称之为“醉翁之意不在酒”。运用这种写法,文章就会产生起伏曲折,从而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还有什么方法可以使文章产生起伏曲折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思考和练习】
  1.请说一说“言此意彼”的写法与“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写法有什么区别?
  2.请以“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方式编一个故事提纲。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6-11-24 10:20
方仁工老师作文评话29:精心选择“凝聚物”


  上一回在“思考和练习”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选择某一具体的物件作为文章的线索,是不是可以?许多同学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选择怎样的物件才好呢?这线索又是如何来体现的呢?
  这里,先请大家看一篇《汤圆的怀念》:
  “记住,明天一早去买汤圆!”忙着准备年夜饭的妈妈对爸爸说道。
  爸爸边忙着拖地边问:“你们要吃什么馅的?”“要豆沙的!”“要鲜肉的!”
  超市里卖的速冻食品的确方便,不但口味多样,更可现烧现吃。由于一家三口作息时间的不同,大年初一的早餐往往分在三个时段享用,因此总觉得这与吃汤圆的本意有点背离。
  小时侯,我总是好奇地问妈妈:“为什么要吃汤圆?”妈妈说:“圆圆的汤圆象征着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那时候,总觉得吃汤圆是件大事情,初一的早晨,早早地便起身催爸爸包好汤圆,看着雪白的糯米粉、黑乎乎的黑洋酥,心里甭提有多兴奋!于是便迫不及待地候在一边看着糯米粉和黑洋酥慢慢地融合。
  还记得我第一次包汤圆是在姐姐家。我还为此写了一篇日记:“一家人围坐在桌子边,大人们拌糯米粉,姐姐拿来了黑洋酥把它们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我拿起一团糯米粉,压成扁圆形,然后,放上黑洋酥,把‘糯米饼’四周捏在一起,再搓圆,一个汤圆便做好了。虽然我包的汤圆奇形怪状,但当大家围坐在一起,吃这热乎乎的大汤圆时,只觉得无尽的甜蜜直入心脾。”
  而今,一个人吃着速冻的汤圆,才发现怀念的竟是当初包汤圆的热闹、欢乐,哪怕是糯米粉没捏拌好,哪怕是汤圆的形状太可笑,哪怕是刚下锅的汤圆已经漏馅,但欢聚、团圆的幸福已经包容了一切,也许那才是吃汤圆的真正意义。
  想到这里,我冲着爸妈大叫:“明年一起包汤圆吧!”
  这篇文章题目是《汤圆的怀念》,其实怀念的是“当初包汤圆的热闹、欢乐”,怀念的是家庭的温馨、和睦以及家庭成员的亲密无间。包汤圆是实的,而感情是比较虚的,只有当比较虚的感情有了比较实的东西作为依附,感情才能让人捉摸,文章才可能比较具体。我们就把这种比较实的东西称之为文章的“凝聚物”,它不是作者写作的目的,它事实上也只是起到文章内容的串联作用,与前面讲的“红线”有异曲同工之妙。设想一下吧,这篇作文如果不出现汤圆这样具体的事物,单纯地表达家庭的亲情,那可写的材料就会很多,文章就会变得松散。有了这样的“凝聚物”,文章就变得具体和集中了。
  选好作文的“凝聚物”,是每一个写作者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很多名篇,都有“凝聚物”作为线索,把文章的材料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从而产生感人的魅力。我们在阅读时要做有心人,好好学习这种写法。
  俗话说:文无定法。根据表达内容的不同,表达方法也会随之而变化。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6-11-24 10:20
方仁工老师作文评话28:粒粒珍珠红线穿
  见过珍珠的人都知道,那一颗颗晶莹剔透的乳白色的小圆粒,放在手心,温润可人,非常惹人喜爱。但是,当它连成一串,形成了一条珠串或一条项链的时候,它才更能产生赏心悦目的美感。在生活中,同样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珍珠”,它们虽然很小,但捡起一颗,作为写作的素材,仍能闪耀出熠熠光华。对于“珍珠”,还有一种写法,那就是把它们连成串,形成一串“项链”,这项链就会产生“规模效应”,它的作用会比单颗的珍珠大很多。

  请看下面一篇叫做《阳光在哭泣》(黄奕琼筑文)的作文:
  五年前,一枚小小的书签把我和明连在了一起,从此我们便成了最好的朋友。
  明是个出色的女孩。她十分喜爱文学,她家的书橱里放满了文学作品。她时常为了书中的某一个感人情节而流泪、悲伤、欢乐。也许是由于明的多愁善感,她总是给人一种病态的美。白净的脸上一双大大的眼睛,长长的头发飘在身后,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林黛玉。
  明对世上的一切充满爱心,她常为了收留一只流浪的小狗而被妈妈骂得半死。明最大的愿望就是长大了要开家宠物乐园,专养流浪的小狗、小猫。
  在明的生命中一切都是美好的。也许连上帝也妒忌太美好的生命吧,在初一下半学期,明被查出患了白血病。此前一个星期,我们一起逛公园时,明指着斑驳的阳光对我说:“我看见阳光哭了,瞧那点点的亮斑便是阳光的眼泪。”是呀!连阳光都为明得的病而感到悲伤。
  明住进了医院,在她的病房里折满了千纸鹤,剪满了一颗颗爱心,那是我与同学们亲手做的。在明病重期间,她的手中仍捧着一本书。残酷的化疗夺去了她一头飘逸的长发,却没有留住她的生命。住院不足一个月,明就走了。医生说:“明的体质不好,抵抗力差。”
  明走了,去了另外一个世界,当时我再也抑制不了心中的悲伤而流下了眼泪。可是当我翻开明日记的最后一页,上面写着:“今天我看见阳光没有哭泣。”朦胧中我似乎看到湛蓝的天空中有一双大大的眼睛注视着我——那便是明。
  这篇作文,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细致的刻画,但读来感人至深。感人的力量来自何方?那就是来自作文中一粒粒细小的“珍珠”。文章基本上按照时间为顺序,写了明的生命历程中的几件小事。由于明已经病逝,全文的基调是哀伤的。这一基调,也构成了文章感情上的线索。文章前面写到她的长发,后面写长发因化疗而掉落;题目为“阳光在哭泣”,可文章最后则引用她临终日记中的话“今天我看见阳光没有哭泣”与题目呼应,更增加了文章的感情色彩。
  “粒粒珍珠红线穿”,围绕某一个重点,并以此作为线索,把一些有价值但还不能独立成文的材料串联起来,是作文选择材料、组织材料的一种重要方法。这种方法很有用处,我们要认真掌握。
  需要注意的是,“红线”,不过是一种比喻,“珍珠”,同样如此。这串联“珍珠”的红线,有时是无形的,有时是有形的,有时还会“变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6-11-24 10:21
方仁工老师作文评话29:精心选择“凝聚物”


  上一回在“思考和练习”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选择某一具体的物件作为文章的线索,是不是可以?许多同学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选择怎样的物件才好呢?这线索又是如何来体现的呢?
  这里,先请大家看一篇《汤圆的怀念》:
  “记住,明天一早去买汤圆!”忙着准备年夜饭的妈妈对爸爸说道。
  爸爸边忙着拖地边问:“你们要吃什么馅的?”“要豆沙的!”“要鲜肉的!”
  超市里卖的速冻食品的确方便,不但口味多样,更可现烧现吃。由于一家三口作息时间的不同,大年初一的早餐往往分在三个时段享用,因此总觉得这与吃汤圆的本意有点背离。
  小时侯,我总是好奇地问妈妈:“为什么要吃汤圆?”妈妈说:“圆圆的汤圆象征着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那时候,总觉得吃汤圆是件大事情,初一的早晨,早早地便起身催爸爸包好汤圆,看着雪白的糯米粉、黑乎乎的黑洋酥,心里甭提有多兴奋!于是便迫不及待地候在一边看着糯米粉和黑洋酥慢慢地融合。
  还记得我第一次包汤圆是在姐姐家。我还为此写了一篇日记:“一家人围坐在桌子边,大人们拌糯米粉,姐姐拿来了黑洋酥把它们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我拿起一团糯米粉,压成扁圆形,然后,放上黑洋酥,把‘糯米饼’四周捏在一起,再搓圆,一个汤圆便做好了。虽然我包的汤圆奇形怪状,但当大家围坐在一起,吃这热乎乎的大汤圆时,只觉得无尽的甜蜜直入心脾。”
  而今,一个人吃着速冻的汤圆,才发现怀念的竟是当初包汤圆的热闹、欢乐,哪怕是糯米粉没捏拌好,哪怕是汤圆的形状太可笑,哪怕是刚下锅的汤圆已经漏馅,但欢聚、团圆的幸福已经包容了一切,也许那才是吃汤圆的真正意义。
  想到这里,我冲着爸妈大叫:“明年一起包汤圆吧!”
  这篇文章题目是《汤圆的怀念》,其实怀念的是“当初包汤圆的热闹、欢乐”,怀念的是家庭的温馨、和睦以及家庭成员的亲密无间。包汤圆是实的,而感情是比较虚的,只有当比较虚的感情有了比较实的东西作为依附,感情才能让人捉摸,文章才可能比较具体。我们就把这种比较实的东西称之为文章的“凝聚物”,它不是作者写作的目的,它事实上也只是起到文章内容的串联作用,与前面讲的“红线”有异曲同工之妙。设想一下吧,这篇作文如果不出现汤圆这样具体的事物,单纯地表达家庭的亲情,那可写的材料就会很多,文章就会变得松散。有了这样的“凝聚物”,文章就变得具体和集中了。
  选好作文的“凝聚物”,是每一个写作者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很多名篇,都有“凝聚物”作为线索,把文章的材料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从而产生感人的魅力。我们在阅读时要做有心人,好好学习这种写法。
  俗话说:文无定法。根据表达内容的不同,表达方法也会随之而变化。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6-11-24 10:21
方仁工老师作文评话32:别具一格抒情怀


  读后感还有很多种写法。就以上次读的《于是,天使来到身边》为例,有位同学以所读作品中的“人物”小熊的口吻,写了三封信,写给曾经跟它有交往的人。写些什么呢?让我们看一看其中的第一封吧:
  亲爱的亚历山大家人:
  你们好!记得我吗,来自日本的玩具熊!是你,亚历山大,从彩子手中接过我,带着我来到德国,开始了我的环球之旅。现在我已安全回到日本啦!你们都好吗?真想跑到你们身边,用熊掌揉揉你们的头再向你们鞠一躬。谢谢你们!
  亚历山大,还记得我们刚到德国时,一片片羽毛般的雪在空中飞舞着,显得那样苍凉。但你却告诉我:“春天马上就要来了哦,到时候地上就会开满水仙花。黄色的,白色的,到处都是,即使地上积雪还没融化,水仙也会迫不及待地冒出来。”那一刻,我心中的不安与恐惧竟慢慢平息了,原来,即使在最苍凉的地方,也有春天,也有花开。
  后来,我就一直记着这句话,不管是当我掉进海里,还是被黑猫抓进树丛里,或是被小偷丢在偏僻小道上,我都不曾绝望,我在耐心等待着,乐观等待着,等待希望与奇迹,因为我相信你的话,相信即使在最黑暗的地方也会有阳光的存在,最灰的天空也会有彩虹的出现。真的,所以我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终于回到了日本。
  谢谢你,最最可爱的亚历山大,还有你漂亮的妻子和你慈祥的妈妈。谢谢你们啦!
  这封信并没有对原作内容进行重复,而是从原作内容出发加以引申发挥,通过想象写出了“结果”,这结果看似作品中小熊的感受,其实也就是作者读了这本书之后的感受。除了这封信之外,作者还写了两封信,一封写给阿曼达,一封写给妍妍,他们都是作品中的人物。但这都不是第一封信内容的重复。三封信各有侧重,表达了不同的感受。第一封说的是“即使在最苍凉的地方,也有春天,也有花开”,第二封则说的是“人生并不是无奈与消沉,更不是痛苦与绝望,它应该是炫目热情,像一支轻快缤纷的舞蹈”,而在第三封信中,作者要表达的是世界上存在着“一种温暖、纯真、和谐的关系”,那就是因为有了“爱”。三位收信人,国籍不同,肤色不同,作品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来表达自己读后的感想,很有创新精神。
  写读后感,的确应当不拘一格。否则,读了一本书,大家写出来的格式都一样,内容都相同,别人读起来就没有味道了。千人一面,这种形式主义的做法,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避免,何况各人的认识不同,体会不同,写起来也不可能一样。有创新精神的同学,就是要有勇气有魄力,争取写出不同凡响的作品,让人读后,耳目为之一新。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6-11-24 10:22
方仁工老师作文评话33:旁敲侧击意深沉


  有一部记录片叫《南京》,反映的是上世纪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有一位同学看了这部电影之后写了一篇观后感。在这篇观后感中,他对于电影的内容和自己看了电影之后的感想写得很少,写的却是电影院里的所见所闻:
  一大早,妈妈就拿起电话机询问电影院播放《南京》的时间。哪知问了好几家电影院,竟然都说不放映《南京》。电话最终打到上海影城,那边才说上午有一场。影城的位置在浦西,而我们家在浦东,离得比较远。但一想到当年抗日英雄们抛头颅撒热血的精神,我想,这点路算什么?
  一般来说,写观后感,这些交代过程的话是没有必要去写的。但请注意这段话中“哪知问了好几家电影院,竟然都说不放映《南京》”这句话。既然一部电影已经公映,为什么这么多电影院都不放映呢?人们在心里不禁要产生一个问号。
  接着,文章又这样写道:
  一进影城大门,一个巨型机器人突然立在我面前,怪吓人的。仔细一看,原来是娱乐片《变形金刚》的巨型海报。我又往周围一看,都是《变形金刚》一类所谓大片的海报,就连日本动画片《机器猫》也有好几张海报,然而就是不见《南京》的海报。最终,经过仔细寻找,才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了一张十分小、十分不起眼的《南京》的海报。我真为《南京》感到不公平和悲伤。
  读到这里,我们已经可以看出,作者是在为《南京》不公平的待遇鸣不平呢。但文章并不到此为止,它在下面又这样写道:
  买票的时候,售票员让我在电脑屏幕前挑选座位,我发现放映《南京》的那个厅特别小,大概才几十个座位吧,而当我选好座位买好票后,售票员切换了屏幕,是大片《追踪》放映厅的座位浏览图,要比《南京》放映厅大了好几倍。《南京》放映厅的上座率还不到三分之一,而《追踪》几乎要满座了!
  看一场电影,既是娱乐,又是接受教育,电影院放映的场次,海报的大小,上座率的高低,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问题是很多人都想重温这段使人刻骨铭心的历史,然而,电影院却出于营利的目的,将《南京》的放映,放到了很不起眼的位置,认为它只是一部小片。而对所谓的“大片”则不惜工本,大做广告,大肆宣传,说到底,无非是为了“票房价值”而已。然而,我们总不能“票房价值”压倒一切呀!
  这篇观后感的作者,从电影放映的场次、影院所做的宣传等方面进行了对照比较,很能发人深思。
  那么,这样说,一篇观后感能不能说是已经写好了呢?还不能这样说。文章的最后,作者这样写道:
  《南京》主要讲述了日本侵华攻占南京,并在南京肆意大屠杀的历史,场面成功地还原了历史,十分深刻感人。放映过程中,我身旁有好几个观众包括我妈妈边看边抽泣着,很显然他们被影片感动并吸引了。由此可见,这部电影的内容及拍摄技巧应该不亚于那些所谓的大片。但是为什么《南京》的票房不佳?是人们不重视历史,还是影院利益驱使主动冷落?我想两者都有吧。
  文章写到这里,一篇观后感应该说是比较完整的了。它不但有对影片内容的评价,还有对影院做法的意见,同时也对广大观众提出了善意的提醒。写读后感、观后感之类,适当地触及时弊,有利于加强文章的针对性。从表面上看,它好像东拉西扯,其实中心非常明确集中。这样的写法,值得借鉴。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6-11-24 10:22
方仁工老师作文评话33:旁敲侧击意深沉


  有一部记录片叫《南京》,反映的是上世纪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有一位同学看了这部电影之后写了一篇观后感。在这篇观后感中,他对于电影的内容和自己看了电影之后的感想写得很少,写的却是电影院里的所见所闻:
  一大早,妈妈就拿起电话机询问电影院播放《南京》的时间。哪知问了好几家电影院,竟然都说不放映《南京》。电话最终打到上海影城,那边才说上午有一场。影城的位置在浦西,而我们家在浦东,离得比较远。但一想到当年抗日英雄们抛头颅撒热血的精神,我想,这点路算什么?
  一般来说,写观后感,这些交代过程的话是没有必要去写的。但请注意这段话中“哪知问了好几家电影院,竟然都说不放映《南京》”这句话。既然一部电影已经公映,为什么这么多电影院都不放映呢?人们在心里不禁要产生一个问号。
  接着,文章又这样写道:
  一进影城大门,一个巨型机器人突然立在我面前,怪吓人的。仔细一看,原来是娱乐片《变形金刚》的巨型海报。我又往周围一看,都是《变形金刚》一类所谓大片的海报,就连日本动画片《机器猫》也有好几张海报,然而就是不见《南京》的海报。最终,经过仔细寻找,才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了一张十分小、十分不起眼的《南京》的海报。我真为《南京》感到不公平和悲伤。
  读到这里,我们已经可以看出,作者是在为《南京》不公平的待遇鸣不平呢。但文章并不到此为止,它在下面又这样写道:
  买票的时候,售票员让我在电脑屏幕前挑选座位,我发现放映《南京》的那个厅特别小,大概才几十个座位吧,而当我选好座位买好票后,售票员切换了屏幕,是大片《追踪》放映厅的座位浏览图,要比《南京》放映厅大了好几倍。《南京》放映厅的上座率还不到三分之一,而《追踪》几乎要满座了!
  看一场电影,既是娱乐,又是接受教育,电影院放映的场次,海报的大小,上座率的高低,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问题是很多人都想重温这段使人刻骨铭心的历史,然而,电影院却出于营利的目的,将《南京》的放映,放到了很不起眼的位置,认为它只是一部小片。而对所谓的“大片”则不惜工本,大做广告,大肆宣传,说到底,无非是为了“票房价值”而已。然而,我们总不能“票房价值”压倒一切呀!
  这篇观后感的作者,从电影放映的场次、影院所做的宣传等方面进行了对照比较,很能发人深思。
  那么,这样说,一篇观后感能不能说是已经写好了呢?还不能这样说。文章的最后,作者这样写道:
  《南京》主要讲述了日本侵华攻占南京,并在南京肆意大屠杀的历史,场面成功地还原了历史,十分深刻感人。放映过程中,我身旁有好几个观众包括我妈妈边看边抽泣着,很显然他们被影片感动并吸引了。由此可见,这部电影的内容及拍摄技巧应该不亚于那些所谓的大片。但是为什么《南京》的票房不佳?是人们不重视历史,还是影院利益驱使主动冷落?我想两者都有吧。
  文章写到这里,一篇观后感应该说是比较完整的了。它不但有对影片内容的评价,还有对影院做法的意见,同时也对广大观众提出了善意的提醒。写读后感、观后感之类,适当地触及时弊,有利于加强文章的针对性。从表面上看,它好像东拉西扯,其实中心非常明确集中。这样的写法,值得借鉴。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6-11-24 10:22
方仁工老师作文评话34:亦真亦幻诉衷肠


  课外的书籍读得多了,有时,书籍留在头脑中的痕迹会交融在一起,组成一幅幅似曾相识的活动的画面,出现在你脑海中无形的大屏幕上,演绎着有声有色的活剧。把它们记录下来,同样是一篇非常生动的读后感。
  彭华同学以《我心向往的旅程》为题写了一篇作文,开头这样写道:
  读《石头记》,忍不住对那块补天遗石艳羡万分。诚然,它不能像别的同胞们一样身处天际,以“局外人”的眼光俯瞰尘世万物,可它却化身为“通灵宝玉”,随贾宝玉降临贾府,亲历那场繁华梦,那场百花劫……我真希望自己能像那块补天遗石那样,穿越时间空间,在历史的长河中穿行,在艺术的世界里漂泊……
  在这样的开头之后,作者的思想便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尽情地翱翔起来:
  朦胧中,我来到了风烟四起、战火连天的东周。放眼望去,战士的兵甲连成片;侧耳听去,兵勇的呐喊响彻天。正当我想为眼前的壮观场面拍手叫好时,猛然想起自己的宅地田产还被围城中,便不禁兴味索然……
  接着,作者的思想,又翱翔到了汉代:
  转眼间,我又到了西汉武帝的朝堂,群臣屈膝躬身,山呼万岁,众人积极言伐匈奴之赫赫武功,皇帝的嘴角微微上扬。我正疑惑间,四面鼓乐齐鸣,好一派歌舞升平的繁盛景象。可是好不容易等到庆典结束,却发现原本充盈的国库如今空空如也,原本富足的百姓如今衣食无着……
  忽然,作者写道:
  我正在闭目深思,耳畔传来秦淮八艳的琵琶声声、浅吟低唱。
  当我睁开眼时,一切又成了逝去的云烟。随着明王朝大厦的倾倒,中原大地又陷入到战火中。一边是剃发、圈地、投充;一边是挣扎、反抗、斗争;一边是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一边是众志成城、誓死抗争……一幕幕惨烈的景象一一上演。
  作者的思想,一会儿写到这里,一会儿又写到那里,这是为什么呢?最后两个小节,作者揭示了写作的意图:
  我再也不能隐忍、缄默了!这就是我心向往的旅程?它繁华、绚丽,却也残忍、血腥。这到底是不是我心向往的旅程?是亦不是,不是亦是,繁华是我所向往的,而战争则不是!战争不是我渴望得到的,而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却是!我起身提笔,记下了我心向往的旅程,只有一行字,短短的一行:珍惜拥有的今天!
  请看,作者是从几千年的历史中在寻求自己最渴望的“旅程”,作者最渴望的就是像今天一样过着和平幸福的生活。在历史书中,在古代的许多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读到许许多多的材料,你如何透过这些材料,或者对这些材料进行筛选,然后把筛选归纳所得,写成文章,这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我们常说要学会“古为今用”,这篇读后感,可以说是“古为今用”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6-11-24 10:23
方仁工老师作文评话36:臧否人物见真情


  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成功刻画的人物形象常常引起读者感情的激动。作品中有各种各样的人物,他们有什么特点?性格怎样?从人物身上我们学些什么?怎样的人物应当赞扬?怎样的人物应当批评?为什么赞扬和批评?这些人物有什么现实的教育意义?……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可以用笔写成文章进行评论、宣传。
  有位同学读了《红岩》写了这样一篇读后感:
  长篇小说《红岩》是我最爱读的一部文艺作品。《红岩》中的革命先烈江姐是我最难忘的。小说中,江姐是和成岗接关系开始出现的,她对成岗所说的那段话,使人感受到了革命队伍的温暖,她对同志充满深厚的情谊。在去华蓥(yíng)山途中,看见爱人的头颅挂在城楼上,她没有流泪,而是向着华蓥山革命根据地迈出了更坚定的步伐。江姐被捕后,敌人严刑拷打,逼她供出我党的秘密,她的回答是那样大义凛然:“上级的姓名、住址,我知道。下级的姓名、住址我也知道……这些都是我们党的秘密,你们休想从我口里得到任何材料!”共产党人正气浩然,光照万代!敌人把她的每个手指都钉满竹签,疼痛使她昏死几次,但醒过来后她却说:“竹签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就是在走向刑场的时候,她还是那样从容不迫地梳了头发,整理了衣服,吻了“监狱之花”。当孙明霞放声哭倒在她怀里说:“江姐,我宁愿代替你去……”我们的江姐是那样的坚强,她说:“明霞,别这样,你们要坚持到底,直到最后胜利。”“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改色,心不跳。”每当读到这一段话,我总是激动得泪水夺眶而出。这正是先烈们留给我们后辈的遗愿,我们要时刻铭记心头,经常鞭策自己,不断前进,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把烈士用鲜血换来的祖国河山,建设得更加美好。
  这篇读后感的优点是有头有尾,在评论人物时能以人物活动的过程为线索,基本上揭示了人物的优秀品质;选用的材料,也能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缺点是没有分段,江姐的优秀品质究竟表现在哪几方面,写得不够明确;选用的材料有些没有作必要的交代(如成岗、孙明霞的身份,“监狱之花”是谁),有些比较笼统(如“她对成岗说的那段话”指哪段话,读者不清楚),有些不够准确(如“她的每个手指都钉满竹签”);文章的结尾,与江姐的形象扣得不紧,有一般化的缺点。
  写这样的对人物进行评论的读后感,应注意“读”、“想”、“找”、“编”、“改”几个环节。即认真阅读有关作品,熟悉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想一想作品表现了什么主题思想;寻找所要评论的对象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是从评论片段入手,还是作纵的剖析或横的阐发;用腹稿或书面形式编写评论提纲,要考虑用最生动最有代表性的材料来说明观点;写成初稿后,要注意反复修改润色,尽量使文章做到既有议论色彩,又有具体材料,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
  评论作品中人物的读后感,还有哪些写法、还要注意些什么?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注:臧否(zāngpǐ):褒贬;评论]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www.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