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特别推荐】'中国的教师主流是愚昧的'引发的讨论文集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0 13:10
标题: 【特别推荐】'中国的教师主流是愚昧的'引发的讨论文集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169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3497&extra=page%3D1&_dsign=4e390ce5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3497&extra=page%3D1&_dsign=4e390ce5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3497&extra=page%3D1&_dsign=4e390ce5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3497&extra=page%3D1&_dsign=4e390ce5



都是无知惹的祸
——附“教育自由谈”第五次活动通告

茅卫东


海之韵老师的一篇网文《中国的教师主流是愚昧的》让不少教师很生气,有人说她刻薄,有人说她哗众取宠,有人说她不了解中小学教师。我认为,老师们的这些反应其实是无知惹 的祸。

可能不少老师看到这里又该生气了,刚有一个说我们愚昧,这会儿又来一个说我们无知,我们这是招谁惹谁了?

那就先说两个有点古老的像笑话一般的生活段子吧。

第一个段子。一对理工科夫妇结婚多年没能生育,去医院检查,医生惊讶地发现,女方竟然还是处女。原来夫妇俩都以为,只要在同一张床上睡,分子跳来跳去女方就会怀孕生育。

第二个段子的主角也是一对小夫妻。小俩口结婚当晚,小伙子就惨遭姑娘殴打并被逐出房间。邻居过来打听原委,姑娘还觉得很委屈,指着老公恨恨地说:“他坏,他耍流氓!”

估计现在的年轻人会觉得这是天方夜谭:怎么可能有这么笨的人呢?是啊,如今哪里没有明的暗的爱情指导啊,性教育既是羞羞答答又是无处不在了。老师还在那里对学生讲“早恋的危害”,有人已经在问哪家医院人流手术好了。可是年纪稍大一点的老师应该有很多人听过这样的笑话吧。这不是谁喝醉了酒杜撰出来的,的确是生活中的事实。当然,这样的无知者并不多,可是不多也是有啊,就算是大学毕业了,在某些方面也完全可能很无知。

那有没有可能某个群体某一时期对某些事实存在着集体性无知的情况?完全有这可能。大家可以试一下,我以下作出的判断是否基本准确:

1、我们都知道八路军,但很少有人知道绝大多数影视作品中的八路军军帽是有历史硬伤的:那上面除了两颗纽扣,还应该有一枚国民党的党徽。仅此一个细节,我们是不是可以追问一下,关于抗日战争,还有多少历史事实我们并不知晓?

2、年龄在四十岁以下的老师大概都还知道“文化大革命”,那是对中国社会演变影响巨大的历史阶段,可是我们了解多少相关的具体史实,我们的学生对这段历史又知道多少?为了打击反动分子,几个月的婴儿被革命群众摔死在古板上,这样的事你能相信吗?这段历史离我们现在也不过就三四十年啊。

所以说,我们在很多方面是无知的。无知,可以用来骂人,也可以是一个中性判断,只是反映一种客观事实。无知者,难免愚昧。这里的愚昧,同样也是一个中性判断,不含贬义。没有认真阅读,只看到“愚昧”和“无知”就跳了起来,心理承受能力未免脆弱了一点。仔细读了文章,还是咆哮如雷,那就是理解力太差了。身为教师,如果理解力那么差,那真可以在另一个意义上运用“愚昧”一词了。

再说点具体的事吧。我在讲课时也会不时提到“无知”一词。开始,我对学生说:“你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你对某个方面的事实和知识知道得太少了,如果你以后了解多一些情况,就可能会产生新的想法。”后来,我嫌这样表述太麻烦,就对学生说:“以后我使用‘无知’这个词,只是在说明一个事实,没有贬低的意思,大家可以接受吗?”于是,学生们再听到我说“你们这样想,是因为无知”就没有情感上的抗拒了,因为他们已经知道,老师只是在说他们对某方面的事情所知甚少而已,接下来,他们就会知道一些应该知道的东西,或者明白可以从哪些渠道获取这方面的知识。

回到海之韵老师的博文上来。她说:“其实愚蠢也好,愚昧也好,都不是人身攻击,也不是傲慢的指责,而是对一种心智状态的描述。”我想,经过我上面那番解释,大家应该能够理解她这句话的意思了。但我相信,看过康德那篇《什么是启蒙》的老师应该不会多。如果读过并且读懂了此文的老师,是不会被“中国的教师主流是愚昧的”这个观点所激怒的。所以说,这场争论,很大程度上还是无知惹的祸。

不过,我得坦白,本人也没读过康德的这篇启蒙文章,也可能很早以前读过已经忘了都有什么内容。那我又为什么能够理解海之韵老师并支持她文中的观点?因为,我在小学时就已经开始了严肃认真的思考。关于这场由“打酱油”引发的思考,我已经在不少地方提到过,限于篇幅就不再罗嗦,好奇的朋友,可以搜一下“非常教师茅卫东”这个专辑。

条条道路通罗马,特别是对人生的感悟可以有很多途径,可以是阅读,可以是旅行,可以是冥想,也可能是平凡生活的突然触动,或者“听君一席话”……

根据个人的亲身经历和和不断观察,我非常赞同海之韵对多数老师的判断:“极度缺乏严肃思考的兴趣,缺失智识的好奇心,对自我和外部世界缺乏探索的热情,无法和最广大的世界建立起深度的精神连接,因而无法超越一个封闭的自我。”

(还有些话,另文再叙)



本周三(12月11日)晚上7到到9点,QT语音房间【58857850】,一起来吧:http://qt.qq.com/go.html?roomid=58857850&subroomid=275533050

讨论主题:教师学习的姿态(下)

欢迎新老朋友光临!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0 13:12
海之韵:中国的教师主流是愚昧的


枫林仙说:中国的教师,主流是愚昧而蠢笨的。他们不配教育我们的孩子!

我深深地同意这个判断。毫无夸张,也非刻薄。也当然不是轻率的论断,是有评判的标准的。这个标准就是我们所理解的教育目的。教育的目的不能停留于现实谋生技能的获得,不是仅仅让学生记住僵死的知识,更深远的关照在于帮助学生精神站立起来,获得纯正的审美趣味、学会独立自主地思考,有良好的品格,宏观的视野和开放的心智。从这个目的出发,我们可以对众多教师的教育行为做以冷慧的审视,那就是枫林仙进一步描述的:




“你们把我们的孩子折磨成了白痴,见到任何权威都畏葸如兔,还猥琐如鼠,只能对电子游戏和日本A片感兴趣,却从来不懂话剧,没听过柴可夫斯基,品不来莎士比亚。”

“你们不学无术,只会教学生把鲁迅当尸体剖,从来教不会学生获得完整的阅读体验。你们趣味低下,竟然只允许学生有一种审美标准,达不到标准就骂,就收拾。你们封闭了年轻人的心智,还有比杀魂劫魄更残暴的吗?”

“你们无知,还害怕别人戳穿你们的无知。有几个教师认真思考过生死,关注过时代?有几个教师拷问过自己的灵魂?关注过人类的困境?质疑过向来的权威?有谁曾提醒自己不断超越自己,做到最好?”




想必不少老师无法接纳“愚蠢”这个评价,其实愚蠢也好,愚昧也好,都不是人身攻击,也不是傲慢的指责,而是对一种心智状态的描述,它指的是,对于某些领域某些问题,我们的心智还处于被遮蔽和禁锢之中、而这种状态人人都是有的,只是程度不同,摆脱时间的先后不同,所谓闻道有先后。也有领域的不同,在很多问题上,我也很愚蠢。人不是全知的,也不可能全知,在有些领域,愚昧和蠢笨也无可厚非。但是作为一门教师,对于我们身在其中的教育以及和教育密切相关的领域缺乏起码的认知,是不可原谅的。

愚蠢和蒙昧是人类的普遍的困境,究其原因,康德在那篇著名的《什么是启蒙》谈得最清楚了,那就是怯懦和懒惰。康德洞察到,绝大部分的人都把步入成熟状态看做是不但非常之艰辛并且还是非常之危险的,而不成熟状态是安逸的;不成熟状态几乎成为天性,任何一个人想从中逃脱都变成困难,人甚至于都已经爱好它了。只有很少数的人才能通过自己精神的奋斗而摆脱此种状态,大胆地通过动用自己的理智从而迈出切实的步伐来。在我看来,这种摆脱,最首要的环节是对自身的愚蠢有所认知,老老实实承认自己蒙昧。一听到别人说愚蠢就生气,就认为是受了侮辱,这是自大的表现。只有心怀狭窄,惯于对他人的言说做道德立场评判的人,才会对这个词有非常激烈的反应。就我自己而言,我一点不介意别人说我愚蠢,我认为人人都可以指出他人的愚蠢,启蒙因此也是相互的。




有博友说:或许这也是这个职业对人的戕害,中小教师在从事这个职业的过程中容易慢慢变得愚昧蠢笨。你若全情投入地教一次一年级你就会发现你几乎来不及思考。

其实这是是借口。课改迄今为止十几年了,教师的阅读和写作被广为强调,早已经起步了。随便一个教育话题,可以用搜索引擎找一下,看看老师文章的质量如何,见地如何。不说别的,我所在一个教育社区,大家都在写,也常说自己读了什么什么书吗,还能总用来不及思考把尖锐的问题搪塞过去?

真正的问题是,极度缺乏严肃思考的兴趣,缺失智识的好奇心,对自我和外部世界缺乏探索的热情,无法和最广大的世界建立起深度的精神连接,因而无法超越一个封闭的自我。所想所感,停留于当下的情绪,私人的小趣味、或者对现状的沮丧悲戚中。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共融和对话,躲在一个狭小的自我内找寻存在感,充斥着个人的自恋或自怜。这样的结果,必然愚昧的持续。




有很多教师孜孜于学科的探究,但认识和理解学科是有条件的。帕尔默说,认识学生和学科依赖于我们关于自我的知识。当我不了解自我时,我就不了解我的学生们是谁。当我不了解自我时,我也不能吃透懂得我教的学科——不能出神入化地在深层的、个人的意义上吃透学科。

我要接着说的是,对自我的认识也依赖于我们对广袤的外部世界的认识,依赖于对社会真实状况的观察和觉知。因为人是和他者共在的,绝非孤立的原子化的存在。不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公共关怀的老师,在学科的教学上不可能好到哪里去,摆脱不了匠气。




我们今天仍旧处于帕尔默所说的“恐惧”当中,并且由于思想启蒙的搁置,问题又呈现于更为复杂的一面。出路在于打开我们的心智,解放我们的心灵和大脑,别让它们再拘囿于一个封闭的小视界了。我们心灵所寄居的家园应该像帕尔默说的那样,像天空一样的开放和广阔。那里看得见大地和群星。




不能总以教育的苦和累来遮挡关键事项,因为除非你想使得现状延续,如果不想,那么就必须破除愚昧。不要将自己看做是单纯的受害者,看成是完全被动的,因为天下没有救世主。真正的问题是,你愿意改变你所说的不良境况吗?你愿意为这种改变做些什么?你在做些什么?

[海之韵]:李伟言,女,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教育学博士。现任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讲《德育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课题。 曾在《教育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高等教育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等教育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中国教师的主流为什么是愚昧的?(修改

————————————————————————————————

教育是一项需要大量智识投入的高度复杂的工作,对教师专业素养高低的评判,必须有智识方面的考量。认知出错,教育行动便很难正确。很难相信,一个认识水准低下的老师,会有卓越的专业能力。然而当我们坚持智识的标准去考察教师专业素养时,会发现结果并不乐观。

关于这方面,我们已经有多篇文章揭示问题。简要地说,这些问题包括:对学生成长的理解缺乏局量,惯于就事论事,几乎全是琐碎局促的关切。他们总以为有一些方法,直接对应着某种品质,然后一抓就灵。【1】认识不到人的存在是一个整全性的存在,他不能在教育中被条块分割的加以处置,也没有充分意识到人的精神培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2】在学科教学方面,各种急功近利的招数技巧极为风行;【3】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上,最明显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名师崇拜,很少有普通老师对于时下名师的著述有严肃的质疑和反思,看到的基本都是对名师的追慕,亦步亦趋,照搬名师成长之路。二是专业发展的努力局限于教育教学,就教育谈教育,将教育事务与其他隔绝起来,缺少对外部广袤世界的认知,忽视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密切联系;在教育变革的相关议题上,教师鲜少贡献出深刻的思想,甚至连深切地关注都谈不上。迄今为止,关于择校、高考改革、师资异地轮换等一系列教改话题,教师往往处于失语的状态。即便有所关注,也是情绪性地感叹或者牢骚,把政府的重视看做是教育获得改观的希望,基本是人云亦云,少见独立的见解,缺乏富有知识含量的理性思考;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上,摆脱对经验主义的迷信,增强理论修养,在欧美是教师最低的标准。但是在我们,能深透地认识理论与实践关系者者寥寥无几,狭隘经验主义十分普遍。

更有种种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比如有个教师朋友就告诉我:遇到不止一个同行,他们上公开课,学生是一定要哭的。一个哭了,效果一般,几个哭了效果还行,全班都哭了,高效课堂,全班都嚎啕大哭,歇斯底里,Ok,“真正的感情出来了!”要多变态有多变态。可是,人家好评如潮啊。

上述我所列举的问题,虽然大多数都看似是专业能力问题,但首先是教师的专业智识问题。

教师的智识为什么是当下这个状况?这是本文要分析的重点。

其实教师智识的问题,只是全民族智识问题的一个缩影。不是只有教师群体如此,只不过教师的职业是育人的才使得整个问题显得格外的触目惊心。所以肯定不是所有的原因都是特异性的,首先我们就要追溯到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的文化传统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是注重经世致用。中国文化自古缺少宗教的色彩,没有宗教对彼岸的追求,超越性价值观的培育就受到影响,主宰人们观念的是粗鄙的实利主义,极为看重世俗的福乐,到今天,世俗化的价值已经成为全民族追求的目标。用萧功秦先生的话说:“一元论的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世俗化的价值观如同潮水一样已经渗透在我们活着的一代人中。以至于这种价值优势已经取得可以指点江山、臧否人物的霸权地位了。”这种文化之下,人们很难有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而对真理的追求恰好需要人有独立的精神品格。同时,过于注重经世致用,也极大地影响了我们民族对于理论的看重。我曾经在《教师为什么要读理论书》中,对此进行分析过:“过于强调经世致用,缺少为学问而学问为知识而知识的致知传统,缺少对无用之大用的认知,实质是一种粗鄙的实用主义。在这种文化心理之下,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抽象思维形式分析现象、揭示问题本质的理性认识成果,即理论,必然是缺乏待见的。因为它无法一下子拿来就用,和人们置身于其中的现实,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这是经验主义盛行的文化根源之一,经验主义和功利主义是相契合的。二是道德中心主义。看待世事的眼光道德至上、道德优先,道义热情压倒慎思明辨,且内容极为高蹈,在这种文化之下,人们很难发展出客观知识传统,即把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看做客观的研究对象,发现事物之间复杂因果关联,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对社会的理性认知。这也意味着智识的兴趣和探求不能得到足够的张扬。对教师智识水准低下的归因,也需要考虑这一文化因素,教师群体也受这样文化基因的制约,在中国人整体缺乏理性生活时,教师的思想状况也必然难如人意。

当然有应试教育的因素。教育的应试化意味着教育退变成了训练,以应试为终极目标的教育是不鼓励教师思考的,它本身就是对教师智识的贬低,教师在应试环境中的身心倦怠对智识的提升来说也是不利的。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这一点不能被过渡强调,因为反过来,教师专业素养的低下也正是应试教育恶化和延续的原因。而且,就是同样应试的环境下,还是有老师是富有识见的,尽管极少。

对师范教育的考察也不可缺少。当下绝大多数老师都是出自师范院校,所接受的师范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形塑了他们今天的知识结构和教育思维方式。师范院校的专业基本上是对应基础教育的科目设置的,学生进入大学就被置于专业的圈子里,专业之间壁垒森严,就连文史哲专业都是互相隔绝,搞文学的不懂历史、缺乏哲学素养不在少数。虽然近年来增设了通识课,但课时有限,而且所提供的课程资源在量和质上也有限,学生除了获取学分之外,实际收获并不大,成了装门面的东西。整个师范教育的办学和整个高等教育的办学一样,具有强烈的计划经济色彩,每个专业招生人数都要受由政府的指令性计划的规制,一旦选定一个专业便很难改变。不少大学生上了大学之后发现并不喜爱自己的专业,又无法调换,在缺乏兴趣的情况下,学生很难主动地去探究课程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师范院校作为公立高校也缺乏办学自主权,课程设置听命于上级的统一安排,内容陈旧。教育教学知识的获得和相关能力培养,只靠几门教育学心理学公共课来承担,这些课程教材老化,而且充斥着各种似是而非的教条式结论。而且这些教育学课程缺乏和学科的结合,和专业学习是两张皮。有专门的学科教学论,当做专门的硕士招生的专业,和本科生对中文、历史、地理等科目的学习没甚关系。在教学方法上,讲授法占据主体,研讨式学习极少,难以培育起起码的理论素养。见习、实习时间短暂,缺乏对实际教学中的问题意识以及思考,实践技能上的培养基本阙如。评价方式围绕教师平时课堂所讲的内容,死记硬背就可应对,没有对学生问题分析、综合、推理、论证能力的考察。师范院校教师的素质也不可忽视。在政府主导下的规划式科研体制下,教师以丧失学术研究自主性和内在兴趣为代价疲于追求科研成果的数量,学术水平受到严重影响。同时从整体上看也非常欠缺独立的精神追求,职业的终极目标为稻粱谋者比比皆是,缺乏对真理的敬畏和热情。在师资构成上,相当一部分是来自留校,学缘单一。又因为师范院校在学科设置上就缺乏局量,在学术视野上,师范院校的教师较之综合性大学的教师自然狭小。这些都意味着师范院校的教师素质堪忧,很难胜任培养未来合格教师的重任。所有这一切使得师范院校出来的学生,既难有从业所必需的开阔的视野和深广的知识基础,也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更没掌握批判性思考的方法,更严重的是,他们过早地丧失了理智的兴趣。

教育缺乏市场化的制度安排是这里最关键的因素。实际上刚才说的师范教育的问题,也是在这个话题当中的。师范教育那些问题,从本质上看,还是源于计划思维的根深蒂固。我在这里说的教育缺乏市场化的制度安排,主要指的是教师从业之后。有人说教育是计划经济最后一块堡垒,此言不虚。我们国家1993年开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然而不管其他行业是如何在市场的大潮下有风起云涌的改变,教育和医疗因为所谓的关乎国计民生,可谓丝毫没有受到冲击,运行于权力的荫庇之下。这意味着从业者只要上岗,便无须竞争就可以一直到退休。干不好也不会被淘汰,以至于人们说当老师是个良心活。凭良心干活对于人自身来说当然是美德,但是它反映了整个教育行业养尊处优的特权处境,说明受教育者及其家长对于教育尚缺乏实质的选择权。在缺乏淘汰的非自由教育体制下,数不清的视野狭隘、思想无能、志趣低下、品质恶劣、理解力稀缺的教师混迹于教师队伍当中。缺乏淘汰使得不合格的教师数量倍增,这是一个依靠简单推理即可清楚的事实。

然而问题显然不止与此。计划经济模式的深重罪恶在于,它是极大地放大人性之恶的,枫林仙曾对计划经济有过十分透辟的分析,我引述几段:


“计划经济不缺少激励,只不过是负激励。激励人们瓜分、蹭饭、抢劫、好逸恶劳,不激励人们创造、建设、奋斗。你以为房价高只是因为政府管制吗?只是因为有人倒腾吗?这些理由之外,还有一个隐秘的理由:计划经济养成了再分配依赖。在这个意义上,投机房产不过是再分配的一种新形式。坐地起价,而不是创造价值,是房市不可持续的根本原因。

计划经济是一个系统地摧毁个人道德和价值,并系统推高道德风险的制度,因此是最不道德的制度。在这种社会,一个想过一个认真负责的人生的人会气馁,并最终堕入虚无主义,而虚无主义者则兴高采烈,喋喋不休,因为他们把这种思想和感情甚至早就注入了这个制度中最普通的一员那里。

计划经济下的人很缺少尊严感。如何拿得越多,拿得越巧,拿得顺手,拿得脸不红心不跳,拿得胆大妄为,拿得大摇大摆,才是他们主要关心的事,并把这个作为体面的标志。越贪婪,越光荣;越偷盗,越正义。他们早就把克己、礼貌、谦让、和气、友好、关爱、自尊等等当作羞耻。你不流氓一点,都不好意思在这种社会里混。

缺少尊严感的别一个表现是,你跟人讲礼貌,他跟你耍流氓。越礼让,越守规矩,越被看不起和嘲笑,甚至被欺侮。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是计划社会中的常态。人们不会同情诚实者。

计划经济中盛行各种恶德,但最恶劣的品德是虚伪,口是心非,把美德作手段者比比皆是。因为任何与创造性活动有关的美德都无关紧要,横遭压抑。 人们只需要把这些美好的东西作为掩饰和借口即可。开派对时高调唱得很响,但最重要的是散会后能领多少津贴。所以,即便在宣称进行正义之事时,计划体制中的人,也常常是三心二意,投机得过了头。

计划经济盛产各种流氓。他们无论多么努力,地位多么崇高,光环多么耀眼,都共享同一种品德——流氓。当官的,做公务员的,当兵的,做销售的,当教师的,做学生的,几乎无人不带几份流氓气。并不是没有君子,但总的来说,这种美德极度稀缺。”

教育是计划体制的重灾区,在计划思维深重,计划做法大行其道的教育圈子,教师对智识的追求必然受到极大的压抑,教师心理和精神是扭曲的,为了一点点利益,勾心斗角、机心算尽的人大有人在,受害者也同时也是施害者。正好应了前几天一个中学教师和我交流时说的话:

“学校,除了剪切,压榨,羞辱,奴役,再无其他,有对弱者的无限蚕食,唯独没有教育。”

“你思考教育,神经病啊?”(当然,可以做思考状,但不是真的思考,真思考了你就成了异类了——我的补充。)

“今天的学校教育真的不是教育,对人摧残,是让人丧失信心。”

“我都羞于自己是教师。”

在计划体制稳稳扎根的教育领域,教师队伍也是有淘汰的,但是逆淘汰。迄今为止,我有好几个认识的教师朋友,都是很不错的,都选择不当老师,自由从业。从个人选择上看,我当然支持他们,并且从个人感情上,我为他们感到欣慰。但是想到教育,我不禁扼腕叹息,失去这么好的老师,是学生的损失。当然,绝不是所有的教师都感到内心的揪扯,只有对自我人生负责的有良知的老师才会,更多的是根本没有问题意识,心甘情愿被同化。有些不想被同化的,则也封闭了自我的心智,躲在一个狭小的自我内寻找存在感,自恋或者自怜,极度缺乏智识的好奇心。他们没有伪善地一打着美好教育的幌子追逐名利,但是也绝不能算作合格的教师。从他们的教育写作中就可以看出来,充满了个人小情感小趣味,心智闭锁偏狭平庸,这样的教师,根本无法引领学生的探究和思考。总之,在教育计划体制之下,教师有真正智识的追求都少之又少,不是没有,但是太罕见了!要天生有点反骨,要有对真理和知识罕见的兴趣,还要内心强大。

2000年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分重视教师素养的提升。但遗憾的是,新课改当中对传统教育观念的反思和新理念的推广,严格说的话尚未达到思想启蒙的层次,以浪漫化的人本主义来应对教育中"人的空场",缺乏迂回思考,有失单薄,不能和真正的思想批判、价值澄清、理念辨识相提并论,没有为教育变革累积足够厚实的思想资源,对于教师智识方面的提升十分有限。新课改极为强调阅读,阅读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在教师中间也得到推进。读是读了,但读书的结构问题很大。教育随笔读得多,理论书籍读得少;教育学、文学读的多,政治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读得少;教师理论素养低下、视野不广、心智不开的问题依旧。

由上可见,教师智识缺陷的问题,有着必然性。但必然不等于应然,这些原因的追溯并不表明,教师智识的现状就是合理的,这些原因的存在也不意味着,教师就可以因此为自己的愚昧卸责。就好比一个人,面对他自身的行为缺陷,他不能因为这是从小家庭教育导致的就不思改正。然而遗憾的是,相当多的教师正有此心态,在把问题的原因归为外界的同时,将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甚至对容不得别人对教师智识水准有所批评。

在教师素养的三个构成部分中,智力的标准是最受忽视的。我长达五年的教育网站的阅读中发现,大量的教育写作主题集中于专业情意,耐心、温和、关怀、柔软等专业情意要素,被书写到泛滥的地步。要么强调教师应该爱学生,要么是写自己怎么爱学生,不是说这些素养不重要,而是说,他们取代不了智识。人不仅应该善良,还应该聪明,如果没有后者,好心也能办坏事。如果没有对真理的探寻,教师对学生的爱就失去了依托。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论爱作为教师的信仰》,在其中我强调,“如果仅仅强调教师日常对学生关爱,那么在教育价值选择上,我们就是以平庸的标准替代卓越的标准。”教育写作中大量的主题集中于专业情意领域说明,教师对于真理的探寻,对于智识的提升,还缺乏自觉性。更可悲的是,有教师显然把专业情意和和教育质量、教育效果之间划了等号,比如宣称:“教育,只要有一颗温润的心就够了。”这已经是明显的反智的倾向了。缺乏专业识见且不自知,这意味着愚昧。愚昧在这里是对心智状态的一种描述。

对自身缺乏问题意识,或者认识到了但卸责的态度是教师智识不够的重要原因,因为思想进步的前提是对问题的正视以及谦卑的自省。连问题都不知道在哪里,或者知道了,但不想自我负责,当然问题不可能得到解决。

原因分析到这,问题解决的路径也大致浮现。教师思想的提升,需要整体文化观念的改造,当我们民族整体文化观念有更多超越性和理性的特质时,教师的智识也必然随之上升。需要教育市场化的开启,当自由的教育体制能够让不合格的教师出局,教师整体队伍的智识水准才能得到根本的保证。同时也需要教育培养方面的变革,由单一的封闭的师范教育向综合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转变。而对于那些真诚热爱教育但心智亟待成长的教师来说,在外在条件一时不能改变的情况下,只有多靠自己了。

智识的蒙昧其实并不是智力的问题,而是精神面相的问题。在真理面前自大,必然陷入会愚蠢。只有对真理热爱和虔敬,才愿意不断地检视自己、反思自己、修正自己,才能摒弃理性的自负,破除狭隘的成见,正视批评和质疑,以高等的严肃去致知问学。可以说,教师智识见提升最重要的条件,就是教师以谦卑之心,对自身的自身的思想状况有所觉知,并且坦然承认自己的欠缺,把自己置于真理的下面,舍此,所有努力都必然大打折扣,甚至付之东流。

(最后部分仅指的部分老师,对于更多的人来说,他们是不可救药的。这个认识随着了解的加深,已经越来越坚定。)


【1】比如现在有各种名目的教育,感恩教育、孝亲教育、挫折教育等等,看到社会上有人对父母不好了,就急忙去倡导孝亲教育;看到有些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就想出了挫折教育,有人还呼吁给点人为挫折。且先不论这些教育内容本身是否荒谬,光是这种思考教育的方式就有问题。仿佛存在着诸多××教育,然后那些他看到的问题,只要一抓这些教育就灵。头痛医头,鸡零狗碎。


【2】假期我回小城的时候,看到署着侄子名字的作业本,就顺手翻开。发现每一篇作业都分为三项任务:自省、感恩和改进。每天都要找出一件感恩的事,每天都要反省哪里做错了或者做得不够好,然后写出怎么改进。每篇都有家长签字,老师批写的“阅”字。显然是属于硬性作业。我从头到尾翻完,只想深深地叹息。且先不说感恩(我多次分析过),就说自省,人的成长的确需要自省,但这种自省并非是刻意的,而是一种自然的对生命的回望和反观,这正体现了人成长过程中试错的必要性。人对自我和世界的理性认知是个体在阅读、交往和行动中,慢慢培育起来的。人的成长是一个精神逐步发育的过程。这样急煎煎地做法,显然是把教育做成了简单粗暴生硬的道德训诫,在其中,我们看不到任何对学生启迪和陶冶。压制理性、绞杀性灵、埋没趣味、扭曲德性,这些老师对人的认识,完全没有“精神”这个概念,完全把人教成活死人。从我侄子的完成情况也可看出,他在应付,堆满了套话。这和应试教育毫无关系,完全是源于教师智识的低下。这不是在做题,不能再拿应试来搪塞。再应试,也不能蠢到这个份上。完全不懂什么叫取法乎上,不懂精神的事务不能被强制。

【3】比如语文教学,在引领孩子课外阅读时,要求孩子在好词好句下划线,背诵,目的是为了写作文时用上。这种太过功利阅读不仅损害了阅读的内生性兴趣,而且也必然培养出只重华丽辞藻不重内涵的华而不实的造作文风。我和很多学生交流时发现,这样的做法,在语文教学中,还真不少。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0 13:13

海之韵:教育应有大气象

  

    现在有各种名目繁多的教育,感恩教育、孝亲教育、挫折教育等等,且先不论这些教育内容本身是否荒谬,光看这种思考教育的方式就有问题。他们看到社会上有人对父母不好了,不善待了,就急忙去倡导孝亲教育;看到有些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甚至动不动就轻生,就想出了挫折教育,有人还呼吁给点人为挫折。在他们的头脑中,总是存在着××教育,然后那些他看到的问题,只要一抓这些教育就灵。始终是螺丝壳里做道场,鸡零狗碎,头痛医头,抓东抓西,可惜,立意太低,再抓也是捉襟见肘。



他们认识不到,人是一个整体性存在,且最高层次的存在不是道德的或者心理的,而是哲学和宗教意义上的存在,是精神层面上的超越性存在。他拒绝在教育中被条块分割的加以处置。这个拒绝的当然不是学生现在就有明辨的能力,而是意味着,这些教育必然是低效的、无效的甚至是具有负功能的。



他们对问题始终缺乏的是迂回性思考,你反对孝亲教育,他就认为这是把父母子女的关系变成了像生产商与产品的关系一样,不需要有任何的感情联系。你反对感恩教育,他们就认为你是反对人有感恩之心。就像说到反对官员双规制度,他们就会认为你主张官员腐败一样。他们永远不会立身更高一层来审度,从不会再复杂点想想问题。



整体的教育亦有此问题。我们是先把人肢解,肢解成各个部分,道德的、认知的、审美的、情感的、心理的、性的……然后认为各个部分都对应着相应的教育,只要有了相应的教育,个体的那部分培养就能搞定了。于是我们把德育、美育、性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都当成了一个领域的概念。以道德的培养为例,学校设有专门的德育工作部门,有专管的德育主任,有专门进行的各项德育活动。思维需要概念化,为了研究的需要,我们可以审慎地对整体的教育做以不同性质的区分,但是实际上我们也却需要起码的整合。



我们更缺乏对教育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的深切关照,无法引领学生和更广大的领域建立起深度的精神连接,无法帮助孩子们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里对难以预期的未来做好准备,教育变成了一个孤岛,在其中我们闭目塞听,粗鄙实用主义的烟尘笼罩其中。我们也严重缺乏缺乏方法论意识,只停留于琐碎具体的方法层次。我们遗失了道,去肤浅地追求术。这点,道德的培养体现最为明显。




教育已经不知何谓气象,更没有大气象。




对于当下教育的品质,不能什么都一个“应试教育”的归因,也不能全推到体制上,我们的认识有多高,我们行的才有多远。更多时候,我们还是需要检视我们自身,对教育到底有理解了多少?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0 13:15
==《教师之友网》推荐!

海之韵:关于傲慢和伤害,我的一些看法




前一阵子我发过一篇日志,题目是《“中国的教师,主流是愚昧而蠢笨的。他们不配教育我们的孩子!”》标题来自枫林仙老师,我赞同这个判断,就写了这个文作为回应,并且将他的观点直接拿来当了标题。



这篇文章大家的关注度还是比较高的,也被多次转帖,包括转载到公众微信号和一家一之外的QQ群里。这也印证了我们的一个认识:只有严肃的教育写作才能引来严肃的阅读和思考。很多人在关注着教育,大家都在寻找教育突围的出路,那么这类深度地针砭现状揭示问题尤其是那些还处于盲区没有被意识到的问题,是很重要的。这也是我教育写作的一个关切所在。

  

今天我在一个群里看到有位老师对这个文的评价,他对我说,海老师,我不喜欢这篇文章的傲慢。傲慢的背后是偏见,是想当然的不了解。很巧,今天我还在壹加壹这篇日志文下看到评论,认为这个文伤害了大部分教师。



除了这个文之外,我猜想,因为我多次评论时用到“愚蠢”,“愚昧”这样的词,也会给人以傲慢的印象。这个评价以前博客起硝烟那会我也接触过。



我无意于为自己辩护,没有那么脆弱非得辩护。倒想就这个机会谈谈我对谦卑、傲慢、伤害、愚蠢的理解,我觉得对这些做以理解也挺必要。因为教育思考这件事,也是很受制于个人心性的。



这两年来我对谦逊这个品质是多有体会和思考的,如果说我现在的言说越来越有勇气,那也该部分地归功于此。



当你用犀利的、有底气的言辞对他人的观点进行甄别和批评时,很容易被人认定是不谦逊,是居高临下,是傲慢。但我认为谦逊并不体现为口头的谦辞,也不体现为言说的温婉,不是通过口头的谦虚来抹平人和人之间在智识上的差异。如果那样的话,任何批评都不可能。我坚持认为,因为阅读、思维品质、心性等等各方面的不同,对同一个问题,人和人的见识有高低、正误之别。我认为真正的谦逊是一种面对真理的态度,对真理缺少热爱和敬畏的人,不会有真正的谦逊。必须有对真理的虔敬,才能以高等的严肃去致知问学,去思考问题,才愿意不断地检视自己、反思自己、修正自己,才肯正视来自他人的批评和质疑,这才是我理解的谦逊。



我赞同乔布斯那句话,只有和蠢人打交道时才需要照顾他们的自尊心。我欣赏赵汀阳说的,我保持把真理恶狠狠说出来的风格。我厌倦了那种吹来捧去虚了吧唧的文字,也厌倦了“在概念的边缘玩修辞”(枫林仙),滤过文字的泡沫,什么也没有。我喜欢文字面孔清新,说话不用拐弯,平实清楚,我照顾不了孱弱者的心理,因为照顾来照顾去,很可能把真话给丢了。我只关注是否我说出了道理。



那个文章的标题,和里面的内容,是实然描述。壹加壹就是一扇最好的窗口,我在这里呆了五年多了,通过交流和阅读,有深入持久的观察,有切肤之痛。也有持续的思考,对于教师整体思想和精神状态写过若干篇文章,这只是其中一篇。今天上午我也把乔布斯那句话送给了那位认为我伤害了大部分教师的朋友,我对他说:你自己心理孱弱还赖别人伤害你?如果我连这些都要照顾我根本就没法说真话。不好意思,我不会照顾那么多,没必要也没义务。



我不在乎别人说我傲慢啊、居高临下之类的评价。这个心理底盘是有的,以前我是在乎的,现在彻底放下了。我明白,不管一个人对教育多么眷注,思考多么认真,他说的话不会让所有人满意。想让所有人满意,以他人的评判来左右自己,是一种心智不成熟的表现。事实上,在教育思考这条小径上,真正志同道合者实在不多,常有孤单之感,我只祈祷真理引导我前行。在艰于呼吸的教育现实面前,思考和言说就是行动,需要持续地做下去。而这其中,勇气和智识这两者最为重要。



我激赏枫林仙老师的话:叮人之短,凶不择口。不叮一下,牛不会走路。不直话直说,人不会思考。不思想肉搏,教育不会进步。 如果这个标题真的让谁感觉被伤害了,那不是出自我们的本心。真相往往令人不快,直言不讳的揭示会让人感觉刺痛。阅读也需要起码的体贴。专门挑从道德的立场去挑一个人的文章,是十足的愚蠢,因为他只能从道德入手去评判,而不细思作者说出了什么。有时候感到被冒犯,不是因为别的,仅仅暴露了阅读者缺乏对自己的正视罢了。



再说说愚蠢这个词(有时说成愚昧)我时常在一些评论中用到。我觉得愚蠢也好,愚昧也好,都不是人身攻击,也不是傲慢的指责,而是对心智状态的一种描述,它指的是,对于某些领域某些问题,我们的心智还处于被遮蔽的状态。而这种状态人人都是有的,只是程度不同,摆脱时间的先后不同,所谓闻道有先后。也有领域的不同,在很多问题上,我也很愚蠢。就我当下关怀的一些问题来说,我也曾经处于蒙昧状态。人不是全知的,也不可能全知,在有些领域,愚蠢也无可厚非。但是作为一门教师,对于我们身在其中的教育以及和教育密切相关的领域缺乏起码的认知,是不可原谅的,这些愚蠢也是需要摆脱的。




愚蠢和蒙昧是人类的普遍的困境,究其原因,康德在那篇著名的《什么是启蒙》谈得最清楚了,那就是怯懦和懒惰。康德洞察到,绝大部分的人都把步入成熟状态看做是不但非常之艰辛并且还是非常之危险的,而不成熟状态是安逸的;不成熟状态几乎成为天性,任何一个人想从中逃脱都变成困难,人甚至于都已经爱好它了。只有很少数的人才能通过自己精神的奋斗而摆脱此种状态,大胆地通过动用自己的理智从而迈出切实的步伐来。在我看来,这种摆脱,最首要的环节是对自身的愚蠢有所认知,老老实实承认自己蒙昧。一听到别人说愚蠢就跳脚,就认为是受了侮辱,这是自大的表现。只有心怀狭窄,惯于对他人的言说做道德立场评判的人,才会对这个词有非常激烈的反应。

就我自己而言,我一点不介意别人说我愚蠢,我认为人人都可以指出他人的愚蠢,启蒙因此也是相互的。在探讨和争论中,假如人们都能指出对方的愚蠢之处,我觉得对于被揭示者来说,是十分幸运的事情。回首我自己思想的成长历程,我也正受益于热爱真理的诤友对我无知和愚蒙的揭示,让我步入新的求知的领域,扩大认识的疆域。




最后想说的是,我欢迎一切对我文字的批评,包括说我傲慢的批评,只要不是谩骂,我认为都有助于思的深入,不管我接纳与否,我都会认真地看过。我觉得有道理的地方也会借鉴和注意。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0 13:17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0 13:18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0 13:38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 ... amp;_dsign=4864875d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 ... amp;_dsign=4864875d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 ... amp;_dsign=4864875d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0 13:39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3:17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 ... amp;_dsign=e2b95cb8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 ... amp;_dsign=e2b95cb8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 ... amp;_dsign=e2b95cb8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3:18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3135&extra=page%3D1&_dsign=92db4c15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3135&extra=page%3D1&_dsign=92db4c15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3135&extra=page%3D1&_dsign=92db4c15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2 12:36
凡认为调查才有发言权,皆为愚蠢——回应茅卫东博文的一句引述文/海之韵

    茅老师在起博文中引述一位编辑的话:“我以为说教师主流是愚昧,未免以偏概全。没有调查,没有统计,最好不要说这种没有边界的话。"

   我想说的是,这个编辑,我不知道他是谁,但是不管他是谁,在这个问题上,他是蒙昧的。因为他根本不懂得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对于教师思想状况的把握,竟然想到依靠统计,依靠调查。




在这个问题上,凡是认为调查才有发言权的,皆为愚蠢的表现,他们是连最最起码的哲学素养都没有,才那么迷信调查。影响世界进程的那些伟大书籍,哪一个是用调查法写的?难道其中没有对现实各种情况犀利的判断?可惜,这个道理有太多人人永远都不懂。


没有眼力,没有了理性思考的能力,你调查也发现不了问题,你的问卷和访谈都不可能科学。
只要有细心,只要真正去关怀教育,只要你站在足够的高度去审视,你就发现教师愚昧,不是苛评,而是实事求是的判断。这是写作没有门槛的信息时代,有太方便的条件去接触教师的思想,更有潮水般泛滥的涌来的教育讯息,有各种渠道,知道教师怎么想怎么做。想了解教师思想状况,绝非难事。不说别的,对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对于经验主义的膜拜,这个大多数老师都超越不了。不信你检视自己,你对理论功用理解多少?这只是一个小小一个表现,愚昧的表现多了去了。


早晨的时候我看了范美忠一篇文,老师们看看就知道了,那种不断反思不断超越的精神,有几个人有?说我们判断教师主流愚昧是没有边界的话,除非你认为范美忠这样的老师是大多数(当然我也不是说范美忠就是十全十美的老师,而是说,他的思考和视野远远地超越别人,他不是愚昧的。)。可惜,看了范美忠那篇对职业生涯反思的文字《追寻有意义的教育》,只要诚实点,你就会发现,这样的教师绝非主流。还说以偏概全?这才叫缺乏洞察力的断语。


不要以为写点了文字,也在想点问题,就不愚昧了。看看那泛滥的文字中,有大气象有对根本性问题关注的,有多少?对教育有理性和系统认知的有多少?文字小清新,日常流水账,浮漂的感性泛滥,小技巧小术数横行,更有多少文字,根本就是个无聊,比如对于升国旗的破事还有的老师也写写,二年级小学生啊。再用心又怎样?我知道有的老师挺有才情,个人感悟和叙事类文章写得看起来挺好,但教师需要宏观的视野和宽广的心智,以此为标准来衡量,这些有才情的老师,也不能逃脱愚昧。尤其是语文、政治、品德与社会,历史,这几科的老师,心智一定要广阔,以此来看,有的老师,确实是没有摆脱蒙昧的。语文教育,做到最好,也只是审美这块,更深的思维训练、批判性思考,就不能做好。


我知道有很多老师人都很好,很有教育情怀,这点我是很肯定的,也是很喜欢的。但是我们对教育爱的理解,深刻吗?还是仅仅停留于感性的浅薄?看起来很有爱,其实从深远看,是很有害。这不是随便乱说的,我认真地观察和思考过,也写过一个文章,就是谈教育中爱的信仰的,等过些天发表了以后会贴出来。在我看来,对爱的理解上,我们太多老师,也存在着平庸,而这种平庸是因为愚昧。


……


至于茅老师说,表述不严谨是中国文人的陋习,这句话我实难同意。而且,我们的身份,不是文人,我也很反感文人式的那种套路。文人缺乏真正的批判精神,也不诉诸于理性地分析,壹加壹这里有文人式的教育研究,是走教育抒情路线,看一看,连鸡皮疙瘩都快起来了。茅老师也不用有点理亏式为没实证做辩解,不是我们错了,是有人理解力太差。让我不客气地说一句,那些对教育问题迷信调查统计的人,是典型的脑残,他还没有学会思考。这句话,茅老师可以代我转告。


迷信实证,迷信经验,是顽疾,是沉疴。几乎是病入膏肓啊,这些东西把教育已经害惨了。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2 12:38
孤独是求真者的宿命和荣耀
文/海之韵
   
关于中国教师整体思想状况的文章发出以后,在网络面对面、以及私下里,看到和听到诸多说法,可惜,大多不是针对观点本身的探讨,而是对我个人的微词,有人说我刻薄,有人说我哗众取宠(听到这个词我忍不住哈哈乐了),更有人说我傲慢,刚还发现有人说我矛头对准大多数老师,是属于无德无良。当然,还有,有一天我在一个群里,明显地感觉有人对我观点不满,但是他又从不拿一句自己的观点来申说论辩,用非常歪门邪道的猥琐方式来试图恶心我,大家知道,本人是女性,那猥琐方式显然就是用占性别便宜的做法来发泄他心中的恶气了,当然他不是直接对我说话,但是我一眼看穿他的手段。而他之所以有恶气,是因为他觉得我太傲慢,看起来很牛掰,他那些言语,我就像看耍猴的一样的看,他不知道,有些做法,其实是伤害不到他想伤害的人,但是足以暴露他自己的品行的卑劣。自以为手段高明,其实非常拙劣。
记得张维迎在《大学的逻辑》中,讲过这样一个观点,他说学术的自由其实与学者本人的水平有关。追求学术自由是智者的天性,而“政治上正确”是庸才最好的保护伞。他说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艺高人胆大”,只有武艺高的人,胆子才会大。水平不高的人不仅自己胆子小,而且往往喜欢给别人扣政治帽子,有那个不正当手段与人竞争。
我很同意这个判断,其实在辩论中也是如此,面对一篇讲道理的文章(我虽然言辞激烈,但是我是讲道理的,我所有关于教育的文章,都是在论道理的),只有思想无能、理解力低下的人才会从语气不是内容上去看一个观点。更别说那些玩猥琐的手法了。
对于“愚昧”这个词,我是做了明晰的界说和阐释的。我也列举了愚昧的表现,这个表现还可以持续地写下去。无论是我,还是枫林仙,都不是随便下的断言。这个既在教师的写作中有体现,也在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育行为中体现。我说过,我这个人从不怕别人说我愚昧,我当下论说的很多观点,比如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在我上大学的时候,我还是懵懂的,在此之前,我更没有想过,毫无疑问那时我是愚昧的。现在有的领域对我来说,我也是无知愚昧的,人不可能全知,但是如果我无知的领域是教育思考所必需的,那我就要恶补。愚昧是人类的普遍困境,何以你就不愚昧了?承认愚昧不丢人,相反,是诚实。承认愚昧是真正的谦逊。不像他们想的那么浅白,以为口头上谦辞一翻就是谦逊,那不是,那是虚伪。
他们说不出什么道理,只好从其他的地方来说事。这一切无非是因为,我们犀利的揭示,击中他们脆弱的心脏,伤害了他们病态的自尊。
所谓病态,是你们把面子,当做了尊严。而这两个词,有着霄壤之别。
而我们不是针对个人啊,我们是研究教师的思想状况,教育变革的主体是教师,教师的思想水准,是教育变革的依托。没有这个,一切都是沙中之塔,无本之末。
面对那些不说观点而说我个人如何如何的说辞,我想起了这八个字:悲凉之雾,遍披华林。

但我没有任何委屈的心里,内心强大的人,从不委屈。相反,一切的一切,都变成我思考的材料,让我更加深刻地触摸现实。你们的表现,就是我支撑我观点最有力地证据。
这一路走来,一个非常大的感触是,随着思想的提升,随着步伐的远行,愈来愈孤独。
但我无悔,并且愈加坚定。我想起了我看过的一本人物传记的话:“我从不因被曲解而改变初衷,亦不因被冷落而怀疑信念,更不因年迈而停住脚步”虽然我年龄不小了,但我自认为还年轻,那天做了一个日本人弄出来的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我心理年龄才22岁。这东西未必靠谱,可我自己知道,我心里还有很多的热情,我还有梦想,还有很多的劲头。但前两句,是我的心声。
孤独是求真者的宿命。我不知教育何时能改变,也许那时我已风烛残年,也许那时我已眠于地下,不管在我有生之年我是否看到那好的教育,我都无悔于心力的付出。因为我在尽我所能投赴到教育变革所需要的思想批判与观念重塑的行动中,我也通过这样方式参与了时代。没有这个信念,我也不会勘破世俗的目光、看开功利的价值、当然,还有友谊,去坚持自己。没有这个底气,我就不会写这些文字。我宁愿孤独,也不愿意和一帮不敢面向真实自我、把头埋进土里的鸵鸟一样怯弱者为伍,不愿和以卑琐方式维护自己愚昧的自大者为伍,不愿意和一帮世故圆滑、打着美好教育的幌子实际汲汲于兑现个人那点可怜名利的人为伍。我孤独,我荣耀。
  




贴一张照片,批判的精神让我心明眼亮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2 12:39
教师亟需破除屌丝心态
文/海之韵
    这些日子和老师们观念接触的过程中,有一个说法值得注意,我想也是具有很强代表性的说法。那就是把教师看做是这个体制下单纯的受害者,以弱小者自居。当然这个说法的语境是,言说者将别人对教师思想观念的批判看做是对教师个体的指责和怪罪,你一批判教师的精神状态和思想面貌,他就拿出一副被人欺负了的样子。这个东西,很容易演变为一种新的“政治正确”,好像老师已经很不容易了,你怎么那么刻薄,那么不厚道。谁要有这个感受,我可以肯定地说,他只看到了皮毛。以前和张文质老师交流的时候(不是交流这个问题),他提出一个说法,叫做“弱势者的强势”,我想套用到这里也合适。也就是说,有些老师是把自己的弱小当做了武器,可惜这个武器用错了地方,用在了诚心想和他们一道促成教育改变的人身上。他们不会理解,思想的系统批判是教育变革最重要的基础,没有这个工作的展开,教育是不可能获得改观。我们也不否定别的探究路向有其价值,比如课堂教学技艺的探索,但是,没有深层教育观的改变,课堂技艺必定流于技巧和术数。

    而这些教师,他们不考虑这些,他们面对观念的批判有一种十分隘的心理,抱以防御的姿态。这本身就是个需要破除的观念问题,也是精神面貌问题。本身就说明这些教师心智还是闭锁的,不理解批判的意义,不理解思想的功用。

      先抛开这个不谈,下面我要说的是,教师是弱小的吗?教师是无辜的吗?

     的确,教师很不容易,其实我对教师不容易的理解是比较到位的,感兴趣者可翻看我写的 改善教育,赢得尊严 ,我有对现状的描述,我甚至还写了应对的方法,连日常身体保健都谈了。但我们思维不能停留于现象,还要更深一步去想,教师这么苦,这么累,没有自身的因素吗?都是体制自上而下的加害吗?显然不是。教师绝非置身于体制之外,而是和教育行政人员、家长一道,是这个体制的共同构造者。这个表现,概而言之,一方面,教师完全被动地执行着大量不合理反教育的规章制度,缺乏反抗精神,甚至压根就没意识到,那些东西不对,或者反思不深刻,其结果,就是这个教育体制顺利地延续了。这方面,茅卫东老师的 生气,才有生机——不做教育的入殓师 一文,给予了十分生动的刻画和揭示,那些“老师,你为什么不生气”的诘问,实在值得好好反思。另一方面,教师目前的思想状况、精神面貌,也就是我着力批判的,教师心智的闭锁和狭窄,教师批判精神的匮乏,教师经验主义的盛行,理论素养的低下,这一切,都与这个体制相得益彰,是滋养这个体制的养料。教师无辜吗?不!教师值得同情,但是这个同情不能失却边界,不能把教师摘出这个体制之外,把他们当做单纯受害者看待,而要认识到,他们既是受害人(这个受害人的表现,除了我那个文外,枫林仙老师的 为什么教师成了最受碾压的磨芯? 一文,给予了透彻的分析),又是施害者。把教师从恶劣的教育生态的构成者中摘出,这如果不是出于取悦迎合的虚伪,就是严重误判

     这意味着正视教师在教育场域中的主体地位。认为教师是无辜的和弱小的论调,其实是教师还把自己看做执行者,而不是教育运转的主体、教育变革的主体。是把当下问题重重的体制,看做是与自己无关的存在,而没有看到自己是体制运行的合作者。如果教师不通过自己的努力,始终当鸵鸟,听到批评指责心里就不舒服,如果教师不能在思想上成长,来承担起作为主体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和责任,那么教育不可能获得改善。那么毫无疑问,教师当下的苦和累也只能继续。以弱小者自居,是在卸责,也必然使得自己沉陷于教育的困境当中。

    摆脱受害人和施害者身份的关键,就是教师的觉醒,让自己精神独立,思想壮实,心理健硕。我们不觉醒,我们就只配奴役,而且我们还会去害人,那就是处于这个体制最终端的群体——学生。这个关键的地方不把握好,不管我们自己觉着多么用心做教育,也是枉然,任何努力都会大打折扣,甚至,努力越多,为害越大。


   面对教育重重的困境,真正需要的,是放弃自恋与自怜,放弃弱小者的心态,拿出勇气,拿出担当。当你觉得自己是弱小的时候,你始终给予自己的消极暗示。这是屌丝心理,或者有个流行的词,苦逼,这也是苦逼心态,这些心理不破除,我们永远就是屌丝和苦逼。有一句话形容屌丝是很合适,那就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能我们的确心理上有太多的顾虑、怯弱,但是在一点点挣脱的过程中,我们就变得强大了。当越来越多的老师精神健硕,心理强大的时候,我们的教育才拥有一个明媚的未来。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2 12:40
改善教育,赢得尊严
文/海之韵
尊严是一种内在感觉,很难给它一个确切的定义,但通过调动相关感性的体验,我们也不难捕捉其意蕴。教师的尊严是教师在教育场域各种关系之中,不被他人奴役也不奴役他人,尊重别人也被别人尊重,履行自己的责任也能行驶自己的权利时,即所有相关群体都能充分、恰当践履其职分,既不卸责、也不越位之时,所获得的从容、舒展的心理体验。在这种积极的生命情态之下,教师感到工作在自己的掌控之内,有较高的职业幸福感。教师的尊严与教师的自主、自愿、自我实现这样的词汇连结在一起,是教师在教育生活中保持良好职业追求的动力,与之相对应的词汇是“屈辱”。申说教师的尊严,其价值关切在于帮助教师摆脱种种外在束缚,创设积极自由的职业生活,成就自身的同时成就美好的教育。
有一个很相近的词叫“师道尊严”,有必要加以甄别。我国也是世界最早的教育典籍《学记》中,对师道尊严曾有阐释。“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在这里,尊重教师的根由在于保证教师所传之道受到重视,教师传道的目的是让受教育者 “明人伦”,从而保证教育完成“建国君民”、“化民成俗”的重任。所以《学记》中这句话之后,紧跟着就有“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可见,“师严道尊”中的尊严观念,背后的支撑和旨归乃是“君主”和“国家”,尊师重道是一种“治世之道”,所谓“天地君亲师”。 “尊师”对于“忠君”, 就像“孝亲”对于“忠君”一样,具有功能上的同构性,实际上强调的是在权力序差结构中高位者的“唯我独尊”,其内涵所指迥然不同于我现在谈的“尊严”。后者充分浸润着经由近代思想启蒙而逐步挺立的个人观念,和教育培养健全人格和现代公民的教育目的有着内在的契合性。它实际是一个交互伦理的概念,就师生关系这个微观场域而言,尊严生发于教师和学生对彼此人格、权利的平等尊重的过程中。
教师的尊严直接与教育的整体品质连在一起,当教育的真意退隐,教育不复为教育时,教师的尊严也就无从谈起,而这正是我们当下的现实。教育在目标上缺少对人整全存在的关照,对心智的启发和对生命的润泽被弃置一旁,分数是衡量教育质量的唯一指标,是学校日常运转的中轴,教师不得不与学生一起陷入茫茫题海和各种大考小考之中。与大量时间堆积相伴随的是身体和精神的双重耗损,焦虑和倦怠成为教师职业的寻常现象。教师就像应试教育这台巨大战车的零部件,在整个工作生活中处于一种被裹挟、被卷入的状态。按照我文章开头对尊严的理解,这种“身不由己”、“所做非想做”的情形,表征的正是教师尊严的缺失。
重建教师的尊严内蕴于重建教育的尊严这一过程之中,其中宏观制度变革的视角不可或缺,我说的是办学制度的变革。世界各国的教育都有考试,也都有选拔性考试,但只有中国的教育应试氛围如此惨烈。问题不在于教育中存在考试,也不在于存在选拔性考试,而在于政府垄断教育供给情况下选拔性考试的统一化。在我国,高校招生考试从计划、命题、到考试、阅卷、录取,整个过程都是在政府主导之下进行的,在这种高度统一的高考制度下,一方面,考学机会单数化,考生“命悬一考”,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这使得家庭和学生本人不得不极度重视高考。另一方面,全国同一的考试内容、任何大学都使用同一张考卷、不管是谁都得在这一张考卷上胜出才能进入大学,使得“应试”成为可能,换言之,这种“高考”它确实是可“应”的,投入大量时间进行频繁的模拟考试、对历年试题进行的分析、对高考命题进行揣测,是保证学生高考取胜的必要条件,一般来说,这样做也会得到回报。要想在体制上突破应试的症结,一个核心的宗旨是:一定要考得不一样。当选拔方式多样化和评价尺度多元化的时候,题海战术这种拙劣的训练对于大学入学就会失去效用,不同大学录用学生所进行的考试在时间、内容和能力的标准上都有不同,这样的考试岂是大搞题海训练、分数排名所能应对得了的?对成绩的白热化的追逐才有可能让位于教育质量的内涵追求上来。打破教育的政府垄断,尊重教育的私人举办权,建立起真正自治的现代大学制度,使大学能够根据自身办学理念、专业特色来自行主持并决定录取学校认为适合的学生,从而建立起多元的高考制度,是整体教育摆脱应试桎梏、从而也是教师获得职业尊严的必由之路。在这方面,我们实在需要睁眼看世界,洞悉国际范围内宏观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动向,充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办学经验。
在教育的政府垄断之下,教育评价的主体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应试成为必然、社会对教育的期待聚焦在升学率的情形下,教育行政部门实际上的评价标准必然是单一化的,那就是可量化的升学率。事实上不仅是家长在追求升学率,教育官员同样在追求升学率。于是,学校为升学而进行的打拼不仅是一种服从,更是一种迎合,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在教育资源配置的争夺中占据优势地位。不仅如此,教育的政府垄断也直接导致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日常生活的过多干预,要接待的视察、验收、抽检接连不断,要参加的会议、评比、竞赛多如牛毛,要开展的主题活动层出不穷,甚至像家访、写教案这样完全应在专业自主范围内的行为也纳入行政管理的轨道。最后这一切都要体现为材料,以至于在中小学,材料建设成为一项需要专人来做的事情。教师在繁重的教学、试题训练之外,还要将大量时间投入到由上级行政部门下达的各种事务中,所能施展的空间相当逼仄,并且极度劳累,这显然与我们所言的“尊严”相去甚远。因此,当务之急是政府退出办学,使教育获得一种相对的独立性,这是教师获得尊严的基础性条件。在一时还难以实现的情况下,我们呼吁教育行政部门能尊重教育规律,收敛权限,尽可能地减少对学校教育人为干预。
教师尊严的缺失还明显地表现在微观师生关系领域教师地位的弱势和角色的尴尬,这点更让人沉郁。人们似乎已经形成了一个思维惯性,假如师生之间发生冲突,错误就在教师,是教师爱心不够或者方法不对,所谓“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人们在极力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关爱时,教师自身应有的权利却被无底线地淡化和搁置,教师因正当的惩戒行为而遭遇家长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控告的例子并不新鲜,而这种控告的结果,往往以教师的败北为终。甚至有教师因为正当的说服教育而遭遇家长的殴打[1],更有触目惊心的学生“弑师”事件,有的教师仅仅是因为想去家访就遭致学生的杀害。与面对学生自杀和学生权利被侵犯时社会和媒体对教师的指控甚至妖魔化教师形象、学校领导和上级教育主管人员对教师的批评甚至欲将之除名的强烈反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于教师的自杀和教师权利被践踏乃至被残忍杀害,媒体、社会、教育行政部门之间似乎达成了默契:相当低调的回应甚至缄默。教师已然成为实实在在的弱者,可谓腹背受敌,孤立无援。
这背后反映的是社会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在教师身上寄托的双重期待:教师既要实际上为升学率而战,同时又必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中那些被极力渲染的人权话语。这种情况下的人权话语实际上只能是浪漫化的也就是虚假的(当然,理论素养的欠缺、思维方式的偏激,加上教育思考的懒惰也使得教育人权话语浪漫化。)对学生的尊重于是成为对学生错误的迁就,对学生的关爱成为对学生的取悦。本属于专业自主权的批评权、惩戒权就被轻而易举地牺牲掉了。包括批评权、惩戒权在内的教育权是教师最核心也是最基本的权利,当这种最起码的权利得不到支持和保证,当教化变成一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甚至可能因此丢掉身家性命时,教师置身于职场中无奈、沮丧和憋闷可想而知,对工作的失控感也滑到了极致。教育部曾明确规定教师有批评学生的权利,实际上这恰好反衬了教师的尊严的沦落已到了令人痛心的地步。
至此,教师赢取尊严的路径也大致浮现。今日教育的恶化除了体制原因外,还与父母观念的陈旧、家庭教育的卸责、社会教育的缺位等息息相关。当我们绕过致使教育异化的诸多因素,仅仅就教育谈教育地谋求教育境况的改善时,教师群体就很容易被视为学校各种负面事件的罪魁,是师生冲突中永远错误的那一方,沦为人们不满情绪的集中发泄口,承载着过于沉重的希望,也承受着过多的社会舆论的指责。而更重要或者至少同样重要的因素却被遮蔽了。教育改善从而也是教师尊严获求的路径,除了前面所言的宏观办学体制的变革以保证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外,还需要持续的教育思想启蒙以扭转家长的教育价值观,以及家庭和社会对未成年人教化责任的有效担负,需有全社会对教师职业的同情式理解,同时也需要我们破除将师-生二元对立起来的思维方式,学生的成长绝不可能建立在教师的纠结痛苦之上,学生要发展,教师的幸福请先行。
必须指出的是,这样的分析绝不意味着教师自身在重建职业尊严上是被动的和无所作为的。恰恰相反,教师本人应是最值得倚重的力量。有三点需要强调,一是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和专业能力的提升。一般说来,有较高专业化素养的教师对工作也会有较强的掌控能力,能更从容、更舒展一些,工作会多一点的自我实现的意味。二是教师内在生活的开启。这点非常重要,它决定了外部劣质环境对教师发生负面影响的程度。这其中又包含多重内容,比如教育信念的建立。在欢笑和泪水之间,在希望与绝望边缘,对教育不言放弃的深深眷注还是会给很多教师以珍贵的馈赠,那就是,不可能被剥夺殆尽的职业幸福感,它微弱地持续或者偶尔在一瞬间乍现,像致密夜色中幽暗的星火,虽明灭不定,但仍然温暖了教师自己。比如灵魂的觉醒和自我润泽以及对意义感的追寻。教师只有努力站立起来成为一个人,才能减轻在职业生活中沦为物性存在的危险。而这特别依赖教师的阅读和写作,阅读使人免于绝望,使心灵得到滋养,拥有更多弹性和明亮,而写作则能使教师内心积累的委屈、怨恨、无力感等负面的心理体验得到舒缓,它们实际上是教师赋予自我精神本质的过程,是教师在恶劣的教育生态中对自身病痛的自我疗治和自我救赎。三是各种身心养护的知识和技巧的掌握。一些心理学书籍可以在这方面提供帮助,里面列举的诸多针对广谱人群的抗压、抗抑郁、抗疲劳的常识和方法,自然也适用于教师。也有为数不多的相关主题的教育著述,诸如《教师的幸福感——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及职业发展》这样的书籍,对教师缓解压力提升幸福感会有助益。同行沟通、博客圈的远程交流,也能够为教师提供相关的支持,此外,教师也应该学会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获取必要的援助。
[1]假期妹妹就给我讲了两起个她周边学校发生的教师被打的故事,学生犯错,教师只是一种正当的批评,就遭到学生殴打,吓得其他老师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2 12:41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7952&extra=page%3D1&_dsign=33010847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7952&extra=page%3D1&_dsign=33010847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7952&extra=page%3D1&_dsign=33010847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7952&extra=page%3D1&_dsign=33010847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2 21:41
言辞激烈,但无非是一个提醒
茅卫东
海之韵、枫林仙批评教师的激烈言辞引起了不少老师的反感。有一位出身教育世家的中年教师说:“被老师教育出来的人才,找不到发泄口,反过来笔伐口诛老师的不是。再者,很多的无奈又是中小学老师能改变得了的么?为什么不从根源上去找问题呢?也是不敢吧?也是无能为力吧?就只好把矛头对准老师(这个最底层的执行者)了。”
我不赞同这位老师的看法。真的没有人从根源上去找问题吗?恐怕不是,早有人找了,而且找到了,只是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方便说罢了。我们只能做我们可以做的或者说应该做的事情,比如认真思考一下:我们自己和那条根是什么关系?根不变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做点什么?如果不认真考虑这些问题,只是一个劲地抱怨“为什么怪我为什么怪我”,是不是有点太孩子气了?
这位同行并不认同我的看法:“很多事真的是小部分人无能为力的,要从大环境上改变,主要是政策舆论的导向和实实在在的支持。最讨厌这帮人找到一点时弊却找不到症结所在,然后拿同样无助的人来开刀。”
可是我们有没有考虑过:大环境又是怎么改变的?我们只是无助吗,我们有没有为虎作伥甚至助纣为虐?身为教师,看到现实教育的丑陋,你不生气吗?在前几天的博文中,我说过这样几句话:“生气,说明我们还在做教育;生气,说明我们还在乎学生;生气,说明我们还心存希望;生气,说明我们还能行动。”
同行说:“我好像已经失去了那份激情。在经历了很多之后,发现很无奈很无能为力,甚至迷惘后,也许我选择了像鸵鸟一样活着。既然存在,就有其存在的道理。当不合时宜时,自然会有所变通和改变。”
但我认为,“不合时宜时自然会有所变通和改变”这个话说得太轻松了,社会领域的变通和改变有多少是“自然”的?身为教师,我们如果选择了鸵鸟般活着,这难道不应该被批评吗?我们自己都成了鸵鸟,又如何教育我们的学生飞向远方?
很高兴地看到同行说:“今天突然泛起半个浪来。说明心底那份火种还在吧?”
“那就让这份火种燃烧得更猛烈些吧 file:///C:/DOCUME~1/maowd/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1.gif”
在教育圈一待也有二十多年了,真的没看到几个内心还燃烧着教育激情的同行。许多同行在经历了兴奋、委屈、痛苦、迷惘、绝望之后,选择了明哲保身,为了饭碗心甘情愿成为应试教学的马前卒。对这些同行,我很理解,如果不是太过分,不是过于招摇,我一般也不会说什么。还有的同行,无奈之下不再纠结现实的矛盾,专心在自己的课堂里为学生做点实实在在的事。这样的同行,已经十分让我敬佩了。
同行说:“这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自己对教育的忠诚罢了!””
我的老毛病又犯了:“忠诚是个褒义词,现在看来,也要把它看成一个中性词比较好,因为中国太多愚忠的事例了!
同行认可,说:“教育的宏观问题我就不说了,我相信自由你这样的英豪做我们的代言人。”
我只不过说了几句大白话、大实话。如果讲几句实话就成了英豪,可见如今社会和教育不知堕落到哪里了。对同行说:
“我们最好都只为自己代言,无愧于学生,无愧于教师这个身份!”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2 21:42
张观宇:奉"旨"愚昧的中国教师  

心理学家华生有句名言:给我一打婴儿,我可以把他们训练成任何一种人。或许这句话高估了外界环境对人格发展的影响,但我们很容易看到,占据控制地位的人确实可以轻易通过各种方式操纵弱势者做出符合他意愿的反应。

这样的操纵广泛存在于教育界,存在于考试、评比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当师生关系中占据强势地位的教师用“技巧”让学生更听话更符合自己的利益时,他们或许意识到了其中的危险,但现实压力让他们逃避了对自己的道德审视,选择了“为学生好”的自我掩饰和“我无法改变”的自我退缩。这样的掩饰和退缩让教师在压制着学生自我成长的同时付出了相同代价。从这个角度看,当前教师主流是愚昧的判定并不武断,如果说当前教育环境下的学生缺乏理性、缺乏自我了解和人格完整,那么正批量生产这种学生的教师当然不可能是智慧的.




  但对教师做出愚昧的论断会有这样的危险:它让我们将注意力集中于教师本身而忽视了产生“愚昧”教师的根源。和师生关系中学生的弱势地位一样,教育系统中,教师同样弱势。制定教育目标、检验教学成效、评定教师优劣并给予奖惩的权力并不在教师手中,它们集中于用一年几次教学检验彰显专家地位的教育管理者手中。这些管理者中的部分人曾经也是优秀的一线教师,但脱离了和教育主体也就是学生的联系,这样的管理者就失去了从教育活动的源头即教育过程本身获得感悟的可能。不接触学生就无法感受到名册中的每个名字代表着的鲜活生命,就无法和或可爱或稚嫩或天真或忧伤的学生产生共鸣,就不可能激起足够强烈的、为和一线教师共呼吸着的孩子们负责的渴望。

教育管理者会更多的从一个凌驾于教育活动者而非参与者的角度考虑问题。无他,目标不同,获得利益的途径不同,思想和行为也就不同。每个人都有追求自身利益的权利,维护自身利益的行为无可厚非。但有利于一位班主任的教育体制和有利于一位教育管理者的教育体制是不同的。当班主任需要和学生作息同步时,他不会喜欢类似早上6点半到晚上十点半的教学安排;当一线教师时常看到唯成绩论的评价体系下越来越焦虑和麻木的学生时,他们必定更喜欢尊重教师和学生本身意愿的评价体系。


但会伤害一线教师和学生利益的体制似乎并不会伤害教育管理者,他们无需承受功利化教育下身心的双重压力,学生因缺乏人性关怀的管理体制而造成的人性发展受挫也和他们无关。相反,长学习时间的、灌输式的教育可能更有利“分数”的提高,有利教育管理者在把高考上线率、重点大学上线率作为核心评价标准的体制中获益。

尊重和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可能无益于“分数”的提高,那么这样的教育方式就会因只推崇“任劳任怨”“以校为家”“管理严格”“成绩优秀”的评价机制而夭折;引导学生独立人格也可能无益于教育管理者,因为思考会带来对权威的质疑,理性常引发对规则的反思,人性发展起始于和现有规则的摩擦,智慧的火光能反衬出僵化制度的浮虚。现有规则由占据优势地位的人制定,且有益于制定者,那么,当教师摆脱愚昧的过程可能和引导学生人性完善的过程一样引发现有教育秩序的动摇时,人们只能指望拥有更多权力的“华生”们克服对短时间利益损失的恐惧,从中华民族整体精神升华的高度出发,将更多的权力还给教育过程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近几轮的教育改革已经证明,这样的改变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

不用担心教师会继续愚昧,不用担心他们因长期只关注登分表中数字的变化而失去了仰望星空的能力。搬开压在地上的石头,种子就会萌发,而每个教师心中都有一颗智慧之种,有了空间,就必然开出智慧之花。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2 21:44
贾 玲: 多给老师自我发现的眼睛  

读海之韵老师的文章“中国的教师主流是愚昧的”心情无比的沉痛,我赞同海之韵老师的观点,我也是教师,直接和间接几乎天天和学生、老师们在一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内心学处一直认为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乡村教师,所以,我觉得每一句话都直击到要害,是在批评我自己。文中所谈情况诸如“真正的问题是,极度缺乏严肃思考的兴趣,缺失智识的好奇心,对自我和外部世界缺乏探索的热情……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共融和对话,躲在一个狭小的自我内找寻存在感,充斥着个人的自恋或自怜。”等等,真实的概括了我身边包括我自己在内的老师现实问题。

很感谢海之韵用这么精辟的语言这么准确的表达出大多数老师的现状,但反省自己,我更多的却觉出了老师们的无助和悲哀。如果海之韵的发现能为改善老师们已有的现状起些许的作用,哪怕让老师们背负起诸如此类让人伤痛的大实话,那又有何妨?

  做了多年的乡村教育,耳濡目染的以上种种问题,我也常常陷入自责与迷茫之中。回顾课改之初,十多年前,我县曾经搞过大规模的课改活动。印象最深的是当时观摩课上推行的课始出示学习目标,把本节课所到达到的三维目标全列出来,并让小学生齐读,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读书水平和理解能力都有限,所以老师读完,学生读,下面老师都有异议,觉得对小学生(最其码低年级学生)来说,没有意义。但是,当十年之后,我听课时,发现有的老师仍旧在低年级不折不扣的效用此法。课后我和老师们交流了很多,谈他们的生活、心态。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关键是老师们缺乏思考的兴趣,缺乏自主探索教改的热情,更懒于去质疑,不愿意发出自我声音!因为老师们觉得这些没有用!

  那么,什么才最有用?想想老师们的话,在功利化思想为主流的今天,指导老师们工作努力方向的是学校的制度、考核的目标,这些最有用!而在我接触到的乡村教育,对于课改的量化,是个盲区。家长、社会信奉的是分数,而诸如师爱、教研这些无法量化的却对于教育来说非常重要的因素,无法量化,无法给出定性的激励措施,而正是这些非常重要的“软”目标,会更容易给人以走关系、走捷径之嫌,所以,在乡村学校内,学校层面没有制定硬性的此类规定似乎情有可原。反而教师认真搞科研是容易贴上“奇葩”的标贴的,比如有极个别的老师写写反思,读读教研类的书,也被很多老师同行们认为是不务正业,甚至是匪夷所思的事情:“教学教学,就是教学,写那么多文章,读那么多书干啥!”如此,最实用的方法是提高教学成绩,在评优、晋级方面走在前列,而和此无关的其它有弹性的目标,老师们不愿意关注,觉得不务实,不实际。

所以,我们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的评价老师时,都要想一想,是什么造成了老师们的这种现状?是什么蒙住了老师发现自我的眼睛?是什么促使老师心甘情愿的不去做真实的思考?而愿意人云亦云的走下去?

形成被人逅病的现状,教师有责,却负不了全责!

让优秀老师发挥带动、影响的作用,给教师特别是乡村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平台,让他们别在自己狭隘沉旧的小圈子里闭门造车,让他们在拓展视野在思想受到震憾之余,能够主动的反思自我,不断的更新自已的教育观念,使教育走出等同于教学的简单的技术层面,使教育从关注每一个生命做起!

  而所有这些,都需要从关爱教师成长的角度出发,激活老师的自我成长意识。让均衡教育从均衡师资做起,从均衡薄弱地区教师的现状做起。在无力改变大环境的之时,则更需要我们学校领导等有关部门从点滴实事做起,多给老师自我发现的眼睛,让他们能够经常睁开蒙昧的双眼,不断的发现自身不足,从而能够站在时代教育的前沿,最终使我们的孩子能够享受最理想的教育!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2 21:48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3 13:01
浅谈教师的启蒙

文/青花依旧


     苏格拉底说:“人啊,认识你自己。”拥有认识自己的智慧并不容易,首先意味着有眼睛看到自己的无知,因自觉无知和不足而虔心向学,使自己最终成为这样的人,“我与世界相遇,我自与世界相识,我自不辱使命,使我与众生相聚。”

在我们生生不息的世界,教师作为启蒙者而存在。所谓启蒙就是开启心智,使人脱离蒙昧。《圣经》故事里,亚当和夏娃因为偷食了智慧果,他们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才知道自己是赤身露体,便拿无花果树的叶子,为自己编做裙子。本来视如无睹的,这才看得见了。本来不曾明晰的荣辱,这才明晰了,人类从此成为了有意识的万物之灵。



一、启蒙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小时候的启蒙老师是安娜·萨莫伊洛英娜。在山花烂漫的季节,有一天下午,安娜老师带学生们来到了森林。这对苏霍姆林斯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地方了,他平时就到这里来玩。但女教师的解说,让他接触了许多过去没有注意到的新事物和很多使他感到惊奇的东西;看这颗盛开的椴树在帮助蜜蜂酿蜜;瞧那个蚁穴——过去是苏霍姆林斯基出自恶作剧曾用棍子去桶它,而老师说这个蚁穴有回廊和广场,有幼儿园和粮仓……原来是一个童话般的城市。他感到不和老师一起来,就不会发现世界上这么多美好的东西。当孩子们准备回家的时候,安娜老师又说:“孩子们,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采集些鲜花吧。当孩子们关心长辈的时候,长辈会感到高兴,而鲜花——这是关怀和敬爱的标志。”

未受教育和受到教育之间有这么大的差异,这就是教师的神奇作用,使他从视如无睹,到悉心领略。教育带有明显的启蒙作用,使年少的苏霍姆林斯基“睁开”了眼睛,他的心智因为受到了启迪所以有了对自然的感应和对他人的感应。毋庸质疑,这是他走向教师职业并作出很多教育贡献的源头。

二、启蒙者需清醒

教师在职业情感上首先有一种启蒙他人的共识,这使教师职业成为一种带着神圣的被召唤感和使命感。引领着幼稚小童读文识字,从无知野蛮走向智识文明。

苏格拉底有一个很妙的对教育的比喻,“产婆术”——教师好比产婆,即便已经年过半百失去了生育的能力,却仍能够帮助年轻的妇女产下婴儿。这里有一个隐喻,教师并不是那个真正诞下婴儿的人。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中强调伟大心灵导师的引领,然而他更倾向于问询:“我”身上有什么样的特质,使这种伟大的心灵引导得以实现呢?

我辈小时候,还没有盛行素质教育,课堂基本是教师“满堂灌”的上法。然而,在我的心灵里,却未尝感受到过被人诟病的那种批判声音“压抑了人的天性”。天性象崖缝里的芽,有努力生长的劲势,老师每说到我心里去,我必大声应和,表达内心的欢唱。在我看来,其他同学也大多如此,未被拘束。这并不意味着“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是好的,也不意味着教师有多么高超的教学技艺和多么迷人的教学魅力,而是自然规律中儿童神奇的求知天性在起作用。从教的时间越长,我们遇到的好的学生越多,不直接等于我们自己就真的成为了好的教师。当我们教养出好的儿童,首先要意识到这儿童天然是好的,天命也好的,不能掠天功为己用。

“教育学是一门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每一位教师都感受过学生的生命拔节带来的欣喜。但是,教师若沉迷在这陶醉中,沉迷在“好老师”的夸赞舆论中,就会丧失清醒的自我认识,使自己的生长停滞不前。

三、启蒙者眼前的蒙蔽

应该意识到,惟有教师“心清眼亮”才能更好地助力学生的启蒙。教师应该经常追问自己这样的问题:在启蒙他人的过程中,教师是否完成了对自我生命的启蒙呢?是否因为教学相长而成为了更好的人呢?

在教师群体中,身为启蒙者却在蒙昧之中的情况屡见不鲜。

1 忙碌

我所接触到的中小教师大多如同蜜蜂一样辛勤忙碌,甚至比蜜蜂还要辛勤忙碌。很多老师都背着成绩的重苛,班级各种事务的处理,还要忙着各种材料、检查的应对,还要写论文、赛课。人到中年之后,上有老、下有小,分身不暇。

我们知道司机不能疲劳驾驶,但是却不知道教师不能疲劳上课。近些年介由网络与报纸,经常听闻老师年纪轻轻的就累死了,或者不堪压力轻生。对于那些死者,固然有一千个责备的声音,然而他们的宝贵的生命毕竟逝去了,就算站在坟头上骂也不能骂得他们活转过来。因为我们不在场,因为我们不能感同身受,多一点柔软的体恤,尊重那些生命的离去——活着的时候他们不能安然,那么死的时候让他们安然吧。

教师这个职业固然更适合那些能够承担高负荷的人,生命高度自洽的人,以精神世界战胜现实世界的人,正如孔子有云:“君子所在,何陋之有?”

然而我们必须承认生命个体的差异,必须意识到即便同一生命在不同时期不同状态下的应受性也不同。在教育教学日常的琐细忙碌里,有些教师的工作量是跑在能动性前面的,过着未经反思的生活。有一些刚走上教师岗位的新教师、能力比较薄弱的教师,还有一些因为具体的家庭事务比如怀孕生子受到影响的教师,在疲于奔命之间,慢慢坠入“只顾埋头赶路,无暇抬头看路”的生命状态。以其昏昏如何能使人昭昭呢?这其中也有一些教师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却一时之间难以跳脱出藩篱。



2 低智化

教师多是一门心思教学,教师的朋友圈子也一般都是教师。比起社会上其他的行业的复杂人际,教师们过着洁净化、简化的“儿童般”的生活。终日与心智单纯的儿童在一起,总是不需要动用心计,所以越发的底色显露,天真无邪,呈现人际智能的普遍“低智化”。

很少有教师善于社会常见的交际语言和交往模式,往往显得生分,甚至不顾礼节。有的教师处理家庭关系处理的并不好,因为专注纠正儿童的错误,对他人的缺点和错误会格外放大,对他人好的一面则缺乏必要的敏感。有的教师在学习其他技能,比如开车,明显比其他行业的人显得更加的笨拙、不善变通。

不仅在人际方面,在学识能力上也能窥见一些低智化的端倪。在某教育网,我发现很多教育文章写得好的人往往不是语文老师,而是其他学科的老师。而语文老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慢慢地把自己收缩到与所教学生一致的水平上去。小学语文老师的文章写得普遍象小学生作文,中学语文老师的文章写得往往象中学作文,高中语文老师的文章往往才好一些。有时看到那些小学作文一样的文章,我会想,如果那个作者没有做小学语文老师,没有这日复一日的磨砺,应该会比现在写的好。

如果教师的启蒙做的好,教师职业是宽阔的大地;如果教师的启蒙做的不好,教师职业本身就成了生命的局限。



3  阅读视野的狭窄

不是说教师不读书,而是以读休闲小品居多。那些艰深的经典书卷很难挤进教师的阅读视野,也很少有教师读哲学。“哲学”这个词源自于希腊语Philosophia是由philo和sophia两部分构成,philein指爱和追求,sophia指智慧。当教师远离“爱智”之学,也就远离了自我启蒙。

前人的智慧写在书页上,我们不去看。

前人修建的彩虹桥我们不去走,我们坚持摸着石头过河。

前人的星辰布满夜空,我们坐井观天。

远离的思辩,就容易割裂事物之间的联系、阻碍事物的发展、陷入机械的静止认识或者唯心的牢骚抱怨。当我们发现教育中的问题时,很多人把责任一股脑地推到教育体制上。其实更加普遍的问题就是教师本身学养不足,也就无法准确地判断,自己迷失了。



4 低层次的纠结思考

很多老师不愿意通过阅读教育学经典和独立思考来解决遇到的教学困惑,却汲汲于向他人请教具体的教学场景下的问题,只满足于讨得一点具体小技巧。其实哪里有什么具体技巧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呢?真理和谬误之间那一步之遥往往就是这样无意识地迈出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当教师反求诸己,知识的储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思考的方向与内容。思考的境界与阅读是关联的,“思而不学则怠”。当缺乏经典阅读的骨骼作为支撑,思考就会缺乏宏观的把握,也会缺乏思考应有的深度和质感。在教育教学实践当中,教师或多或少都会有思考。有的思考会使人找到一条幽僻的小径;有的思考会使人抓住刹那的光亮,有的思考会给人打开一扇大门,也有的思考会使人跌落到更大的迷乱。

有时能看到这样一些教师,每一天都在思考,思考了很多各种各样的教育问题,思考来思考去,越思考越纠结。而这些思考又很难真正提升这位教师的格局——因为这些思考都是在一些很低浅的层次上来回打转,有些还是次要问题的次要方面,浪费了宝贵的精力。



5  深缚于心的奴役

   有一些教师,有着很重的官本位思想。克拉玛依大火时,“让领导先走”带来了惨痛的代价。还有一些教师象是被看不见的绳子捆绑着,奴在心者。他们一边抱怨体制不公、教育不均衡,一边主动地做了“应试教育”的打手和帮闲,却浑然不觉。

   世间的坏事多数源于好人的不作为。如果教师作为启蒙者,自己的心智尚未启蒙,对教育能起到何等引领作用呢?若教师们集体无意识,行平庸之恶,却数量众多,那么教育的希望何在?



四、教师的自我启蒙

不见泰山,不是因为泰山遮眼,往往只是一叶障目。只要摘去那片叶子,世界就在眼前。教师们并不是缺乏启蒙的能力,然而却缺乏自我启蒙的意识。只要凝心静气,向内观照,很容易就看到那自我启蒙的路径。王阳明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以经典阅读打开自己的视野,

以教学实践反哺自己的思考,

以思考连接知行。启蒙之道,



一通百通,自然随顺。

在实体的小我中,升腾起一个理性的大我,如同圣光,引领小我前行。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3 13:02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 ... 3D1&_dsign=f4f51ff0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 ... 3D1&_dsign=f4f51ff0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 ... 3D1&_dsign=f4f51ff0

★ ★ [管季超工作室]四大网媒的定位和建设计划-2013。12。8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4 00:35
海之韵:教师要无功利心地做教育吗?——让教育市场化的制度大浪淘沙


谈教师的信仰之二
   
一说到教师的信仰,人们可能会条件反射地在头脑中浮现如下情形:山村教师留守深山几十年,甚至把工资都拿出来改善办学条件、青年教师边远地区义务支教、患癌教师坚持给学生上课、双休日给学困生义务补课……在很多人眼里,有教育信仰就不能有功利之心,要求人无私奉献、要做出个人的牺牲。在教育官员的某些讲话里,教师要无私奉献仍然是主旋律,是一个不能公开质疑的说法。
每一个正常人,都要维持基本生存需要。在生存需要得以满足后,又有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人对感官享乐和精神愉悦的需求,是合乎人性的需求。教师也不例外。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我们首先一定要诚实面对自己的内心。这很必要,也不难做到,但是常常被很多人给忘了。如果我们自己都做不到,为什么要拿来要求别人呢?要求教师毫无功利心地做教育,无异于说教师不食人间烟火,不该享受世俗的福乐。把教师推向神坛,亦是放置于祭坛,这不仅是不现实的,也是不人道的。
   
主张教师要无功利地做教育的人,是担心功利的追逐会使教师丢弃信仰。实际上这个担心有想当然的味道。我们的传统文化就惯于否定功利,压抑人合理的诉求,有着浓重的义利对立的倾向。现在我们严肃地审视对此进行审视会发现,功利需要如果不能坦然地予以满足,就会以畸形的方式来实现,而且是膨胀着的,是作为人生唯一一件事来对待的,于是必要的信念也就丧失了。而不一定先是信念丧失,然后才极端功利,至少是互相影响的。基本的需要越是得到不到满足,越会在头脑中萦绕,使人无法专注于其他。比如长期的饥饿状态会使人的心神、思想常常只围着吃这一件事。如果欲望长期遭到打击,人的心智发展就会受阻,变得麻木呆滞,丧失对外界敏锐的感知。在一些清末的老照片上,或者时间久远的影像资料中,我们看到的中国人,从表情到眼神,常常就是这个状态,病态人格从外貌就可见一斑,于他们积贫积弱生存之需得不到满足有直接关系。我们的传统文化对钱、对性,都是持有否定态度的,顶多是遮遮掩掩地肯定。结果这两个事情上,反倒都爱出问题。自古以来轻利的后果,加剧了中国人以逐利为终极目标的倾向,除了钱和权,不知道生活还有别的了。
只有正常的需求得到满足时,生命才会呈现出一种敞开的状态,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情感的丰沛、体验的深刻、想象的灵动、思维的敏锐,生命由此方显生生不息的活力,这些都是通向创造的条件。由此可见,对私欲公平的对待,乃是对生命的肯定。这些论说当然也适合教师。
        
教育不必讳言名利,不必谈钱色变。要反对的是,实际在逐利但表面又打着公益的、教育理想的旗号,这就是不义。做教育不需要标榜,不需要去除私心私利的高调,需要的是内心的诚实。具体地说,就是,为自己的生活,同时,做到敬业,如果再具体说的话,就是以理想之光烛照现实,努力把教育做成教育,或者说,一点点去靠近那好的教育。所以,从某种程度上,相信对无功利的宣传,不如相信我们老祖宗的谚语,“无利不起早”。盲目地批判这句话是不对的,至少是不严谨的,因为你要看,他起早干的是什么,干得怎么样。如果按照正当的质量标准衡量,他干得很漂亮,那么这个“无利不起早”,不但不应该批判,而且显而易见,是他的美德,说明他勤奋而又负责。教育真正的进步,实实在在地,也仰仗这样的美德。
   
对功利性的肯定在今天有着更为深刻的意义。这教育市场化的发展趋势有关。
我国教育是政府主办的,学校具有国有公立的性质。这种办学体制积弊深重:供给短缺、效率低下、便利于意识形态灌输、教育行政化、教育腐败、分数至上(在教育垄断之下,教育是被当做政绩来做的。不仅家长要求升学率,教育官员更要求升学率)。这一切的最终结果,都是教育不复为教育,其野蛮和残酷,只要稍微关注都可体会一二。教育改善绕不过体制的改革,这个改革的核心就是通过公立学校产权的改制,实现权、责、利的明晰,同时尊重教育的私人举办权,让大量民间资本涌入教育领域,这就是教育市场化的过程。

在一个健康的教育市场中,教师以独立自主的个体身份,凭借他在知识授受、能力培养,品德影响、性情化育这些教书育人方面的专业本领,参与到教育市场的交换中,谋求自我利益和人生价值的实现。这一点在具有义利二元对立思维方式的人那里,可能难以接受,但他忘记了,公立学校产生之前,私学就有漫长的历史,讲一次课收一次钱的做法大有人在。当然我不是说,一定采取这样的缴费方式,缴费方式可以灵活多样。而是强调这样的观点:教育具有商品属性,教育也可以是一种交易。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能实现对教育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让能者上,庸者下。这也是世界范围内宏观教育体制变革的基本动向。教师的薪水由市场形成。教育的大门向那些性情和才能适合当老师的人随时敞开,只要他们愿意,就可以进来。而能力低下者、品德不合格者,最终将被淘汰出局。
教育秩序不由市场来塑造,就要由权力来塑造,而权力意味着强制。市场化关涉的不仅是效率,它根本上关涉的是自由:家长对学校的选择自由,教师和学校之间选择自由,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自由选择,教材供给的多样化和选择自由、高校考试内容的多样化和招录的选择自由……市场化成就的是自由教育,其关键词是,自由、效率、特色、人性化。
不触动教育体制层面,一味地从教师个人精神层面来谈教育变革,将教育变革的动力化约为个人心理要素,这样的变革是走不远的,因为它缺乏大环境的支持。由此亦可更深一步考量教师信仰这一话题:没有制度层面的起色,没有市场化的开启,以教育信仰来论说教育的改善,也是有失单薄和浪漫化的。其中的浅白者,即沦为心灵鸡汤的煲制者,很多不乏教育情怀但思考力欠缺的老师,正饮得不亦乐乎,但最终的结果,将是自身的被矮化、被毒化。
肯定人对功利价值的追求是市场经济的第一原则,如果没有包括私欲在内的个人生活理想的存在,就没有市场经济,教育市场的发育亦是如此。教育市场化是教育变革的必由之路,对教师功利价值追求的肯定,不仅合乎人性,而且,也是在为教育市场化的开启,做以必要的思想观念上的准备。
我们亦可以自信地想象,有健全教育市场体制做后盾,一个教师若有能力,他就有体面甚至优越的物质生活,其精神价值追求不但不会受到遏止,相反,会有更坚实的保障。同时,在充分的教育市场里,产权的明晰意味着,家长、学校行政人员、教师、教育官员等教育各个场域中所有相关群体的权责利分明,各司其职,既不卸责,也不越位。教师原来不得不承受的多重压力会大大减少,有更多的时间专注于喜爱的教育教学,这时候,教师信仰才有望不再是漂浮的理念,而可能被落实为教育生活的实践。
——————————————————————

这篇文出发点是反思功利观念的,但是和市场化的话题直接相关。我今天贴出的用意是强调教育市场化。要指出一点,市场化的,不是必然就牟利的。教育市场化指的是教育资源配置的方式的是市场,至于办学者是否把盈利作为目标,这个要取决于它自己,是个体的选择。像国外那些顶尖的私立大学,就不是以盈利为目的,但也有盈利,作为资金筹措的来源之一,只是不以其为目标。但市场化一定不反对盈利,义和利不是对立的,市场的逻辑是企业通过提供消费者满意的服务来生存发展谋取利润,市场是一整套以产权为核心的制度安排,保证个体对他的行为负责。正常情况下,利润本身就是企业创造价值、承担社会责任的指标。市场化之下的基础教育,学校和私企在细处还不一样,但是这里道理大致是一样的。更多时候人们对市场的诟病,所说的那些缺陷,都不是市场本身有的,而是人们的义利对立思维之下的想当然,或者市场不充分之下政府干预的带来的。教育市场化形成是一个自由选择的教育制度,在其中,那些靠着权力保护伞生存的素质低下的教师,如果不抓紧时间改变自己,就只有滚蛋了。这个是趋势,也是诸多教育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那些有想法,有独立精神、真正有教育情怀的老师,教育市场化对他们是有利的,当然,就目前而言,他们也需要从精神风貌到思想观念的锤炼,需要进一步的成长。机会永远垂青有准备的头脑。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4 00:36
回想起我在学校受教育的经历文/海之韵



       今天早上
在茅卫东老师的《生气,才有生机》一文下看到一个评论: 看了你说的这个话题,我也很觉得很生气,生气的原因是什么呢?并非他们在批评一线老师,而是我一直觉得一线老师,你先作为人:你要生活,你就要在这个体制里“混”下去,这个是其一,现实的生活需要一个老师有自己的特立独行吗?如果连自己的生活都过不下去,怎么来拯救教育呢?

      下面是我的回答:1. 活命可以啊,谁也没让那些不够格的教师去死,但是凭什么通过害孩子的方式来维持你的活命? 如果素质低下,你是活命了,但是孩子们呢? 你别忘了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教书育人的,不是为了给那些没水平、心智闭锁志趣低下的人混饭的。水平差可以理解,但是水平差还不进取而为停留于低差水平辩护就是无耻,不敢正视自己听到批评就生气是懦夫,都认识到了愚昧但却为别人批评愚昧而恼怒是无赖。如果差,就应该去学去成长自己,否则就是害人,屠魂戮魄,十足的犯罪。   就因为教育是计划经济最后一块堡垒,这些人便从来不立足于时代,用前瞻的眼光看问题,以为在教育岗位了,一辈子这个位置就该是他的,现在让我要说:这不是正常的。  

      你可以翻翻我写教师屌丝心态那个文下枫林仙的评论:“现在哪一行都有竞争,就是教育等事业单位和公务员行当没有竞争。那帮从来没有经受过自由竞争的怂货,也配谈他热爱教育?他们没干出强奸幼女,鸡奸幼童的事来,充其量就是个免而无耻。纯属侥幸!他们有什么资格跟真正的教育者相提并论?说白了,这帮怂货要是搁在自由竞争的教育市场上,早就被赶出大门了,不是滚蛋他们还能怎么滴?被淘汰就是滚蛋! ”


    王小波说:“愚蠢是一种极大的痛苦;降低人类的职能,乃是一种极大的罪孽,所以,以愚蠢教人,那是善良人所不能犯下的最严重的罪孽。” 愚昧者从教,就是犯罪,谁也别装无辜。

       我时常回想起我在学校受教育的经历,回首一看,我什么也没有学到。我的地理总答90多分,我的历史也是90几分,都是全班第一,可是工作后讲课时涉及到地理知识,我发现对世界地理我的头脑中几乎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画面,我只好自己重新开始。历史领域亦如是,知识层面尚且支离破碎,更别说史论层面了,更别说把历史和地理相融汇了,要知道,这两个学科是多么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啊。我语文从小到大都是第一,但是在07年之前,我竟然没有写作的习惯,不知道有意识地去表达,直到07年9月我才在QQ空间里写下第一篇文章。阅读也是一路率性,摸爬滚打,在人生最关键的时期,没有得到任何一个老师的引领和指导,走了很多弯路。我思考过死亡,被这个问题所纠结,但是我无处倾诉。我对社会问题困惑,但是课堂上没有老师引领我们把目光放远,投向窗外的世界……在学校教育里,我是好学生,但是,我真的只靠了记忆力好拿的好成绩,学校教育亏欠我太多了。我一点也不买学校教育的帐,学校教育现在没把我教傻,是我个人的造化,完全归功于从小父母培养下的阅读的习惯、我个人爱智的天性和大学以后遇到的重要他人。老师们的确对我很好,对我关心爱护,甚至宠爱,但是,在心智的打开上,精神的发育上,学校老师给予我的,乏善可陈。

         一想起这些, 我的心情,怎一个憾字了得。有一种时光无法倒流的深深的惋惜。


          而我这样的经历,今天还在大量的重复着。多么让人痛心。


         勤奋、兢兢业业这些都不是评价的主要标准,智识的标准要放在首位,和道德标准并列,道德也不能凌驾于它。这个需要反复重申。有德无才,没有用。更别说有的老师是无德无才。而且,别忘了,无智者,很难有大德,有小善,而难有大善。别忘了苏格拉底的教诲,美德即知识。心智不开者,能有什么真正的善?


        思想无能、志趣低下、心智闭锁、理解力稀缺的教师,不愿意对自身无情的反思从而努力摆脱愚昧的教师,从不敢面对真实的自我别人揭穿了愚昧而跳脚把面子当做尊严的懦夫,在教育局领导和校长面前唯命是从、心里不满也能连连点头而面对真诚负责的思想批判却大加鞭挞的奴才,那些成天只知道题海训练,大量布置重复性的低级作业的教师,那些喋喋不休把操作操作挂在嘴上,毫无一点理论修养的教师,就应该被自由对教育市场淘汰掉,而且这是未来的大势所趋。

       只有严重缺乏关注社会关注时代的眼光,更没有国际化的视野,才说出如此愚蠢又无耻的话。


       教育市场化是阻碍不住的潮流,一个连危机感都没有,一个千方百计想维持现状为自身的愚昧辩解的人,到时候就等着被后来者吞噬,被大浪淘沙。


      教育市场化真的到来的那天,他们会哭天抢地,连北都找不到吧。也许他们会侥幸混到死,那要继续涂毒多少心灵啊,也许他们自我感觉兢兢业业,但是他们杀人不见血。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4 00:37
有些教师就是拿来羞辱的
文/枫林仙

这个年代还要我对教师们无条件保持尊重,那就是羞辱我自己。对于我这样不愿受各种鸟气的人来说,在羞辱自己与羞辱他人之间,当然、必然、定然要选择后者——羞辱他人,也就是羞辱教师!

是的,羞辱教师!毛主席说过,教育部就是死人部。照此道理,教育圈(猪圈的圈)也是个死人圈。他们把我们的孩子折磨成了白痴,见到任何权威都畏葸如兔,还猥琐如鼠,只能对电子游戏和日本A片感兴趣,却从来不懂话剧,没听过柴可夫斯基,品不来莎士比亚。

你们都他妈把我们的孩子弄成了白痴,还厚着脸皮吹嘘升学率多少多少。你们还有半根毛的人性吗?伙同校长和教育局里剔牙的官僚,一起吃人!你们这是拿我们的孩子熬油,漂红顶戴,膨胀钱包,吃人血馒头!

你们知道孩子们回家后怎么点评你们吗?——人渣、蠢货、太监、白痴!确实如此,你们不学无术,只会教学生把鲁迅当尸体剖,从来教不会学生获得完整的阅读体验。你们趣味低下,竟然只允许学生有一种审美标准,达不到标准就骂,就收拾。你们是一伙狱卒!你们不是在教书育人,你们是在劳教施虐!

你们无知,还害怕别人戳穿你们的无知。有几个教师认真思考过生死,关注过时代?有几个教师拷问过自己的灵魂?关注过人类的困境?质疑过向来的权威?有谁曾提醒自己不断超越自己,做到最好?你们,哪一个不是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你们固步自封,自恋自义。就像热爱手淫的贾宝玉,在自己身上寻找快感。从来不知道这样做有多丑陋!比如那个李镇西,就是这种手淫大师,还厚颜无耻地要学生来围观,来捧场,来吹嘘,来赞美。美其名曰,情感教育。放屁,这是在诲淫诲色,让学生小小年纪就学会精神纵欲,在自恋自艾中自我满足。你们封闭了年轻人的心智,还有比杀魂劫魄更残暴的吗?

你们人格猥琐,自己就是些没种的货色。在校长面前哈巴狗一般,在学生面前阎王爷一样。天天在背后阴暗地骂教育部、教育局、学区主管、校长、同事、家长、学生和社会,但领导羞辱你两句,再表扬你两句,吐出半根骨头,你们就雅蠛蝶、雅蠛蝶雅蠛蝶个没完没了。表情忘我,喜形于色,胜过重生为人!


呸!你们这种货色也敢声称为人师表。教育我们的孩子,你们也配?!

当然,那些热爱真理,谦虚坦率,敢说敢言,关爱学生,既有严肃的人生态度,又有幽默的处世智慧的老师,不在此列。

但,达不到这个标准的,或者从未向这个标准努力过的教育杀手们,请你们对号入座!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4 00:40
教师不读书,误人又误己
文/枫林仙



大学教师读书吗?
当然读。就我个人所见,教师读书的还不少。但要说读出个什么名堂,那可就难说了。理科工科一般阅读的是专业文献,跟进研究而已。至于其他方面,我很少见到他们有什么阅读兴趣。人文与社会科学方面的阅读情况则相对活泛一些。基本上文学、历史、哲学都有人涉及,剩下便是所谓专业阅读。但这只是表面。
因为阅读是要看质量的。质量来自阅读的动机和追求。就此而言,我最熟悉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教师一般来说阅读情况是两类:第一种是纯然功利性阅读。即为了完成所谓的学术任务,发表论文而阅读。其阅读品质一般是“急学先用”。再加上大家都“懂”的原因,所谓学术研究往往只是为了发文章,所以未见得真正做到了“深读”。第二种则是私人兴趣型的阅读。这一类散漫而无涯,且阅读品质差异极大。就我所见,多数教师在此类阅读中往往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结果是读后便自行“消化”竟至湮没了当时的感受与理解。
不管是哪一种阅读,并非没有富有品质的“深读”。比如搞文献考据的,往往要字抠句磨。但这一类阅读对于启迪心智和理解人类生存问题意义殊小,只对极度专业和狭窄的问题有用。对于教育的功能,小之又小。阅读的肤浅化和散漫化是目前高校教师阅读的普遍症结。换言之,不是不读书,而是没有读出什么名堂来。
原因何在?许多人都说,这是因为目前存在的读书无用论。此话有理。北京工业大学、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去年曾进行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现在公立高校教师有“三奔一荒”:奔钱、奔官、奔项目,荒学术。一位受访的老教授说,“我在学校兢兢业业干了20多年,成果按说不少,但是到现在没有评上教授。新来的党委书记没有专业,没有教过课,却理所当然地变成了教授。”
再看收入。以北京地区为例,高等学校内行政人员的工资水平明显高于教学人员。同样具有教授职称,担任或兼任行政职务者2010年的年工资收入平均为13.6万元,比不担任行政职务者多2.4万元。同样具有副教授职称,担任或兼任行政职务者平均为10.1万元,比不担任行政职务者多2.5万元。而普通教师的收入水平不如同层级的公务员。
由于上述尴尬处境,读书无用论真真切切地泛滥开来。
但物质福利上的差距不是根本的原因,拿这些说事不过是找借口。要说物质生活方面,真的困顿得不能活下去吗?肯定说不上。比之五六十年代,今人的生活条件已经好了很多,哪怕是受到教育系统分配制度的影响,分化和差别很大,但也绝不至于吃穿不足,住不了房开不了车。
真正的问题出在我们的教师其实缺少真正的文化价值追求,换言之,没有信仰!根本不相信精神有其独立的价值。我从来不相信仅靠兴趣阅读的人能从中学到什么东西。因为兴趣是最不可靠的东西,它不过是心血来潮的感性冲动,可激动于一时,却不能持久于一生,更不可能与他人形成沟通和对话。而真正的阅读必然需要与他们发生严肃认真的对话与碰撞。真正的阅读就是严肃认真的对话,只不过是与作者的对话,因此它同时也必须与身边的活人形成对话互动。有意义的精神成长来源于这样的严肃对话。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严肃?无非就是古代哲人追求的,人生只需要知道一件大事即可。这件大事就是对真理的深刻理解。而这种理解自然是建立在系统的知识基础上的。因此严肃地阅读乃是一种在价值追求引导下的求知求真的活动,而不是个人小情调的满足与渲泄。大学教师更有义务和责任进行“深读”,即系统、全面和深入,并在读后展开反思,以丰富和形成自己对真理的理解。而且这个理解还要在与他人持续的对话中得到修正与充实提高。
因此,教师的阅读范围必须比他的私人兴趣和专业要求所规定的要广阔得多。比如,在急剧变革的年代里,人文社科领域的教师起码应该了解必不可少的中国近现代历史。但是读过茅海建、沈志华、杨奎松著作的人聊聊无几。政治科学也应该是必备的常识,但是如果你问这些老师权力是什么。他们没有一个人能回答上来。经济学也当然不可或缺的常识。可惜的是,当他们谈论富士康现象时,一开口便是剥削和异化等大词,完全不知道什么叫市场交易,更不知道劳动力市场上的自由选择权问题。曾经有大学生愤怒地向我抱怨,“为什么我们的老师像出土文物?!他们居然连哈耶克都不知道!”
教师们的借口当然是多种多样的,但大致不出两途:其一,专业的阅读都来不及;其二,阅读是私人事务。这就把最根本的百年树人的通识启蒙教育给阉割掉了。只有基础宽阔的通识性阅读,才能启动教师本人和学生共同的问题意识,以及思考的热情与冲动。教师们的这两个理由就是自我阉割,其结果就是连带把大学生都阉割成了玩世不恭的韦小宝。
当教师不能自觉地在寻求真理的道路上展开求知时,他们就不可能用求真的精神感召力打动受教育者。我曾在任教的系里提出教师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的计划。主旨无非就是将教师对学生的阅读加以硬性化和制度化。得到的回应是,“真是麻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啊!”所以学生的无知也就情有可缘。海之韵老师曾经说过一个例子,在大学文科的试卷上有一道试题:“奥威尔以动物为寓言的著名小说是(    )。”答案千奇百怪,但全班学生只聊聊数人回答是《动物庄园》。要知道那可只是一本厚不足百页的小册子!
如今在大学里,师生见面时一般就是打个招呼,寒暄时也罕闻如下的对话——
“最近在读什么书?”
“老师,我最近读的那本书有几个地方不理解……”
“那我们讨论一下……”
教师之间见面也同样罕闻此类对话。
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几乎没有人主动关心阅读。大学里有师生共同参加的读书俱乐部或读书会更是少之又少。师生共同阅读和讨论一本著作成了一桩奢侈。而大学里本来应该有教师、书本和学生咸与其中的共鸣和精神饮宴。
因此,不止一次我听到学生私下里表达对教师们的不满。每次当我有机会给学生指点如何读书时,总有学生反问,“为什么以前没有老师这样指导过?”这并不是说从来没老师这么做,而是这样做的老师太少。为什么呢?因为这些教育者自己都不把求真当作自己的志业。
不以求真为志业的教师不可能有饱满的、有说服力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所谓三观不正。当教师自己都不能有独立完整的三观时,他们如何能回应学生对人生、社会、政治等复杂问题的种种困惑?一个不能在心灵上回应学生的教师当然是不合格的,因为他是精神残废。
更可怕的是,恰恰因为缺少这样的通识基础,一些教师往往私心自是,向学生传授偏见。比如,向学生推荐阅读郎咸平、张鸣、秦晖、吴思、龙应台等人的劣质作品。结果是,有求知兴趣的学生往往读了一大堆垃圾著作,对极端复杂的当代中国问题形成了种种不言自明的深重偏见,并彻底丧失了理性思考的兴趣。这些学生养成了新式的红卫兵式的专横思维,自以为正确。如此戕害,甚于不读。
当教师的内心是蛮荒的,学生的心灵怎么可能丰盈?当教师的眼界是偏狭的,学生的世界怎么可能开阔?当教师的思想嗒焉如死,学生的头脑怎么可能活力四射?
中国当代正面临着虚无主义的深重纠缠,当知识分子不严肃地进行阅读和对话,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不能通过阅读来共同面临这一价值挑战,这个社会就没有文明可言。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4 00:41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4 22:15
海之韵:教师为什么要读理论书  



实践本身对于真理的检验来讲并不是自足的,对实践的把握是建基于对实践的反思之上的,而反思,恰好需要距离,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对实践的距离感,正是理论的特性。缺失理论素养,就是成天呆在现场成天忙乎也是白搭问题的关键是“怎样的实践”。这里面需要的是对检验“标准”本身的“检验”。这个标准恰好是实践本身难以提供的。它既不能从实践结果的成功上得到证明,也不能从实践的过程中得到证明,而是需要我们前提的批判和审视,需要理论对实践的反驳。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5 09:55
再说说最近这里发生的事
文/旗叶

昨天写了一点文字,由于后两节有课,没来得及改,匆匆发出去。后来细细看,才发现有许多错别字。让我没想到的是,在短短的时间里,阅读量高达100多次,很多老师跟了贴。从这一点来看,许多老师对最近这里发生的事不仅仅是承担,而更多的是反感。

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为什么在这里个别人如此飞扬跋扈,无所顾及。充其量原因有二:一是功利心作怪。二是狭隘的心理作祟。

“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个人英雄主义重新来临,任何一个个人英雄都有可能出头露面。原来不管你多么英雄,都要权威点头才能露出水面;今天任何人只要有才能,都能找到露面的机会。”(俞敏洪)这本来是一件很好的事,个性彰显,才能展示,不会埋没一些真正的人才。但关键是看你是不是一个人才。一个连“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常识都不懂人,从没有对基础教育去调查,去研究,而在这里只凭主观臆造。大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之举,可惜无“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之才。看其人文章,文字空洞,言而无据,但不可否认的是,刻薄语言功底还是有点的。如果你真心想关心基础教育,那就静下心来多做些调查,有针对性的提出你的建设性意见。这才是基础教育最需要的东西,如果你更强大的话,可以搞个中国基础教育特区,做出样板,做出成绩,让人人来仰慕你。那才是真正的关心教育,有教育的情怀。当然做这些事是慢功夫,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人是做不到的。

“有才华不受人欢迎就会怀才不遇,有才华受人欢迎才是真正的才华。语言温和不等于没有个性,外表温和不等于没有傲骨。”切记,中国几千万中小学教师中有的是人才,别在这里发飚了,这是一种愚味无知的表现。正如一位叫晓君老师的跟贴:“气傲皆因经历少,心平只为磨砺多。”

说到狭隘的心理作祟。我这里想起了另一个故事:

有一个年轻人去买碗,来到店里他顺手拿起一只碗,然后依次与其它碗轻轻碰击,碗与碗之间相碰时立即发出沉闷、浑浊的声响,他失望地摇摇头。然后去试下一只碗。。。他几乎挑遍了店里所有的碗,竟然没有一只满意的,就连老板捧出的自认为是店里碗中精品也被他摇着头失望地放回去了。

      老板很是纳闷,问他老是拿手中的这只碗去碰别的碗是什么意思?

       他得意地告诉老板,这是一位长者告诉他的挑碗的诀窍,当一只碗与另一只碗轻轻碰撞时,发出清脆、悦耳声响的,一定是只好碗。

        老板恍然大悟,拿起一只碗递给他,笑着说:“小伙子,你拿这只碗去试试,保管你能挑中自己心仪的碗”。

         他半信半疑地依言行事。奇怪!他手里拿着的每一只碗都在轻轻地碰撞下发出清脆的声响,他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惊问其详。

        老板笑着说,道理很简单,你刚才拿来试碗的那只碗本身就是一只次品,你用它试碗那声音必然浑浊,你想得到一只好碗,首先要保证自己拿的那只也是只好碗。。。

     就像一只碗与另一只碗的碰撞一样,一颗心与另一颗心的碰撞需要付出真诚才能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自己带着猜忌、怀疑甚至戒备之心与人相处,就难免得到别人的猜忌与怀疑。

    其实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自己生命中的“贵人”,前提条件是你应该与人为善。你付出了真诚就会得到相应的信任,你献出爱心就会得到尊重。

    反之,你对别人虚伪、猜忌甚至嫉恨,别人给你的也只能是一堵厚厚的墙和一颗冷漠的心。

      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一只碗,碗里盛着善良、信任、宽容、真诚,也盛着虚伪、狭隘、猜忌、自私。。。

请剔除碗里的杂质,然后微笑着迎接另一只碗的碰撞,并发出你清脆、爽朗的笑声吧!

一滴墨汁落在一杯清水里,这杯水立即变色,不能喝了;一滴墨汁融在大海里,大海依然是蔚蓝色的大海。为什么?因为两者的肚量不一样。不熟的麦穗直刺刺地向上挺着,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为什么?因为两者的份量不一样。宽容别人,就是肚量;谦卑自己,就是份量;合起来,就是一个人的质量。

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就象云和水一样:云在青天水在瓶,两样人生一般情。云有云的自在,水有水的乐趣,我们无须贵云贱水或重水轻云。其实,云就是水,水就是云,只是名相不同而已,终有一天天上的云会化成雨水落到人间,瓶中的水也会蒸发上升成为自天上的云。人生又何尝不是如些呢!

不要以为别人有多愚蠢,多无知。也许有人说你洒脱,但洒脱有时候只是一种假象。沉默,是城府,是睿智,是内涵;沉默,是最后的清高,也是最后的自由。

这个世界不断在变,但有些东西是不能变的!




有多少“爱”可以如此胡来
我从来不怀疑,来的大多数,是抱一种学习与探讨交流的态度和目的的。

就学习而言,这里有许多好的文字,无论其理论和学识水准都还是比较高的,这一点从我们的许多成员的一些文字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便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至于探讨交流,我想我们应该是要倡导交流的开放和自由的,但这要有一个度,大家由于个人经验经历和智识背景的不同,也必然会造成彼此对有些问题的认识的不同,这在所难免,关键是当我们产生分歧了该如何对待和处理的问题。我始终认为,所谓探讨也好,交流也罢,这应该是一种两厢情愿的事体,有了意愿,这样才能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大家不要拉郎配,不能霸王硬上弓。任谁都可以把自己的观点亮出来,有事说事,有道理就把道理摆明了,不能别人的观点和认知跟自己稍有不同便对别人吹胡子瞪眼的(当然有的人或许会吹“眉毛”瞪眼),高高在上地摆出一副要决斗的架势,而且动辄采用语言暴力,动辄喊打喊杀,以贬损别人为乐,甚至动辄把“滚”字挂在嘴边。这很不好,这地界也不是哪一个人的,谁都没有理由随随便便把我们中的任何一个踢出去。

说到“踢出去”这个问题,我在这里插一个话题。前段时间,我们都知道,我们这个网站经历过一个比较大的事件(只对于我而言),我们一名姓毕的老师被踢出(也许只是被封号,具体我并不知道,反正这老师原来在这里还是比较活跃的,自打那次事件后,我再没有见过他)。对于对毕老师的惩戒(我姑且用这个词吧),我不知道应不应当,因了我对事件只是有些大底的了解,所以在这个事件上,我只能选择闭嘴。但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这一事件,也暴露了我们网站的不成熟,因为我在我们的网站上从来没有见过有关我们网站的管理规程,就比方像毕老师这样的事件,对他的禁言也好,封号也罢,其依据来自哪里?如果没有的话,我想我们是不是该考虑一下。也许是有的,而我没有看到?这我真的是不得而知的。我并不懂得我们的网站是如何运作的,我希望有人能够站出来对我这个问题做一下回应。

说实在的,那次事件以后,我曾经有一段时间把自己的空间给关掉了,这期间写的一些文字也并没有发上来,并曾一度想永远地离开这里。但我毕竟已经在这里呆了近两年的时间,对这里还是有所牵挂的,所以只是偶尔会来这里看一下,只做一名旁观者。那一事件,使我认识到了问题的恐惧和舆论的强大。我说这话,或许又要惹某些人不高兴和遭到他们的鄙夷了,他们可能又会认为我在装可怜和弱小,并可能会指责我的小家子气和一付屌丝相了。对此,我还是那句话,我就这怂样,这真真的是没办法。

对于我们中的有些人,可能他们认为自己的所有都是完全的正确,所以他们会有恃无恐,把别人的跟他不同的观点都要视为异端,进行无情和猛烈的笞伐,他们总喜欢先入为主地把所有的问题非黑即白地推入对立的境地,然后运用他们所谓的“哲思”来对别人进行驯化,他们通过把别人击垮来彰显自己的强大和寻求一种癫狂的快感,他们通过乱施暴力凌辱来为自己的权利狂妄寻租,他们孤独求败。

当有人站出来指出他们的傲慢和轻狂的时候,他们则会百般抵赖,并倒打一耙地说我们的不够自我顽强,容不得别人的批判,太小孩子气,太矫情。我们写下一点文字就是在玩小清新,他们对我们的批判倒要让我们感恩戴德把他们奉为救世主。这真是十分的可笑。

当在一种凋弊的境遇下能够活着已是一种勇敢的时候,你们还要让我们如何强大?来到一加一中的所有成员是教师群落中的哪一部分成员,你们有没有自己的价值判断?

老子(老庄)曾经说过:人之所畏,不可不畏。敬畏是对一个人有限性的清醒的认知,它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自我的反省,它能够使我们沉陷自己,管束自己,克己修身,敬德修业,他能够使我们学会仰视,学会对弱小者的悲悯和俯首躬身。不要在自己高兴的时候别人悲伤,这是做人的起码修为。佛家有语: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对于弱小,你不可以不敬畏!或许你还会狡辩教师的不弱小,我只想问一下,教师的主要群体来自哪里?是城市还是农村?难道他们是高居于庙堂之上的吗?如果再去说什么教师的地位的强势,我想这就不仅仅是可笑的了,简直是可恨。而那种所谓的“因为爱孩子,所以恨教育”论调,则未免显得有点可耻了。或许有的人认为,这种说辞也无非是愤怒于我们中小学教师的“不行(行动)”,嫉恨于我们的“不争(奋争)”,对我们说一些弱者当自强之类的鬼话,我想这就有点买卖不成强行撕票的强盗逻辑了。正想有网络俚语说的:跟你讲道理,你跟我耍流氓;跟你耍流氓,你跟我讲法律;跟你讲法律,你跟我讲政治;跟你讲政治,你跟我讲道理。——同理,我们要写一下自己对教育的一点体悟和小心思吧,你说我们小清新;好吧,就算我们小清新吧,我们低眉俯首,低在尘埃里,只做一朵小花,只做好我们自己;好吧,我们惹不起你们,我们躲着,我们怕了,可是你们又来说我们是鸵鸟,指责我们的懦弱和奴性;再好吧,我们对你们的偏激和傲慢进行反击,你们又来说我们的不能接受你们的批判,不谦恭和温顺,缺乏理解力,不能理解你们因为“爱”所以“恨”的一片良苦用心。我们究不知道你们这是想弄哪样,你们把我们归结为“屌丝”和“苦逼”的群体,像你们这样是不是更加地“屌爆天”,是不是更加地是在“装逼”的呢?你们是不是想把我们的“三观”尽毁,让我们的“三观”像你们一样的凌乱到满地鸡毛才肯罢手呢?你们是不是在做你自己所说的“政治正确”的帮凶?

我们都说,人是可以也是需要一点批判精神的,这种批判可以对外界,更重要的是多内视一下自己,进行自我批判。不要那么自恋,也不要那么假借拯救别人的名义为自己贴上“爱”的标签,拉一面“爱”的大旗披在自己的身上,然后踢别人的屁股两脚,再用自己充满“爱”意的所谓温柔的小手为别人的屁股抹上一层虚矫的药膏,这是很不厚道的,也是十分可恶的。

别以“爱”的名义胡来,谁都不能拥有我们这个群体所能容忍和默许的权利和自由!

另:我不知道我这个文是不是会比上一个文更加地“最没水准”。但请大家分清我文中的“你”、“我”和“他”,分清“你们”、“我们”、和“他们”,分清“有的人”和“别人”,这就好了。请大家勿对号入座就好!

(2013年12月13日  周顺禄)

因为无知,所以不可以无畏
   读过了茅卫东老师的《都是无知惹的祸——我对<中国教师的主流是愚昧的>的看法》一文后,我做了一个留言,随之海之韵老师给我做了一个回复。
你是我的眼 2013-12-09 22:15
我可以无畏地说“中国的所谓专家学者大部分是学术流氓“吗?
海之韵 2013-12-09 22:40
你是我的眼: 我可以无畏地说“中国的所谓专家学者大部分是学术流氓“吗?你当然可以这么说,但若写一篇文来有理有据地论述就好了。中国很多所谓的专家学者是没什么水平的,愚昧者也不再少数。
   在这里,我就不对茅卫东老师和海之韵老师去背书和说些车轱辘话了。

我想称呼他(她)们为“老师”也还是比较合适的,因为在当下对于专家、学者和教授都已经有了别样的解读,至于对这三个词语抑或身份的主流评价,这我也不好说,也恐怕是说不好的。这一方面是因为我不愿意被别人代表,所以也便不想去代表别人,也就不想去做些“主流”的言说;另外一点是我本人小学教师的身份决定了对于那些专家、学者和教授是并没有见过其“本人”的,也可以说对于他们的了解我是“无知”的,说了也恐怕只会贻人笑柄,所以我有所畏惧的,不太敢说。
或许有人会诘责我的畏首畏尾,并把我的这种思维方式作为中小学教师“无知”的又一例证来说事。在有的人眼里,当下这个时代是一个信息和言论高度自由的美好时代,我们是可以知无不言,言者无罪的。但我还是始终觉得自己的“无知”和卑微,作为一名一直从事中小学教育的教师的我就这怂样,这真是没办法。
回到我的那句评论。我当时是在怎样的心境下做的评论呢?说实在的,我当时很“生气”。这倒应了茅老师的那句话:生气,才有生机。对于这种说法,我后边再论。
那我“气”从何来呢?
茅老师在文中说我们有人说海之韵老师刻薄,说她哗众取宠,这我倒不这么认为,这是在乱扣帽子和乱打棍子。在谈海之韵老师的观点之前,我想先有必要澄清一下关于“无知”和“愚蠢”这两个词。茅老师在文中说“无知,可以用来骂人,也可以是一个中性判断,只是反应一种客观事实。”既然茅老师承认海之韵老师的这种观点或说法并无不妥,那我是觉得茅老师对海之韵老师文中的“愚昧”(个人认为,“愚昧”和“无知”、“愚蠢”的意思大底是相当的)一词是取了中性判断的理解的,是“不含贬义的”。对此,我不敢苟同。
我们都说,我们的所有作为和言说是都必须是不能离了一种惯性和习俗的(在这里,我们可以姑且勿论这种惯性或习俗是否合乎主体价值),正所谓夏虫不可语于冰,抑或说人说人话,狗走狗道,我们是必要照顾到大家主流的理解力,毕竟“天书”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的。那么“愚昧”这个词是一个中性词吗?我觉得不是,起码对于我们中的大多数的理解力来说会觉得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骂人的贬义词。正像我们的国骂“你妈的逼”一样,这虽然也是在“反映一种客观事实”,也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但如果把它作为“中性”拿出来问候别人的话,我想这个的性质就会有很大的不同。至于茅老师为了佐证自己的正确还要去举一个自己现实中对待学生的例子,说自己会先摆出一副爱的面孔告诉学生自己“使用‘无知’这个词只是在说明一个事实,并没有贬低的意思”,这样学生们就不会有“情感上的抗拒了”。这我就不太明白了,如果我告诉某人:我再以后对你说“你妈的逼”的时候,你千万当不得真,更不能跟我拼命,我并不是想骂你或者对你人身攻击,而是对一种事实存在的描述。那这样这个“某人”难不成就会心安理得地接受了?我想他不会直接跟我吼一声“某你娘”就已经是给足了面子了的。
我相信茅老师所举的例子是事实,但我们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是茅老师和学生们的角色定位,你可以说你们之间是事实上的完全平等和对等的吗?老子在儿子的面前爆一下粗口在大多语境下是可以的,恐怕儿子如果不乐意了也只会在心里嘀咕一下,端端地是不太敢对着干,真要那样的话是大不敬的。
茅老师给我们说了两个段子。我这里也有一个并不经典的段子:我们邻村有一个地痞流氓,他看上了我们邻村的邻村的一个黄花大姑娘,于是有一天便潜入姑娘家,先对姑娘做了六点讲话:第一,我很爱你;第二,你知道我是地痞流氓;第三,我想强奸你;第四,我不会伤害你,强奸你是对你好;第五,你不能对外声张,更不能告发我;第六,完事以后也许你会很生气,不过今后你的生活就有生机了。接下来这姑娘被强奸了。后来呢,就没有后来了!
我想,段子中的流氓在犯事前是知道自己在作恶的,但他很有一种“无畏”的精神,会为自己的作恶找许多的借口和理由,而且会高高在上为受害者许一个美好的愿景和未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个流氓并不是“无知”的。
说到段子,赵本山肚子里的应该是比较多的。我一直认为,他的那些段子都有一个很大的硬伤,那就是基本是在讥讽那些社会的弱势者,拿他们开涮玩乐,并不有对社会弱势的悲悯和爱戴,而只有嘲弄和挖苦,更别说对他们有丝毫的敬畏了,这其实是并不符合普世价值的。而我们的中小学教师呢?他们足够强大吗?无论他们的内心,还是在整个社会中所站立的位置,他们中又有多少在无奈的现实中寻求突破和挣扎!有多少在相对闭塞的现状下仍然在选择坚守!有多少在清苦的境遇中依然在寻求着自我心灵的丰盈!这在少数吗?对于他们,我们是不是更需要拿出一种“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情怀——尤其那些执舆论之牛耳、尽占资源和尽领风骚的人们!
对于茅老师“生气,才有生机”这种观点,我觉得也是不无道理的,但这有个指向的问题需要探讨。对于那些见天打了鸡血般地上串下跳,其实智识有限而又自视为道德和理论教主的人(也就是那些本来很“无知”,却要去充“有知”地到处招摇的人),我们是需要让他们“生气”,是应对他们予以当头棒喝的,这样有利于他们能够沉潜下来多在个人学识和道德修为上加以修炼,使他们焕发新的“生机”,而不要只把眼光放在为了个人功利去讨“生计”,这样也有利于让这部分人少去为恶。
对于那些相对弱小的中小学教师们,我想,他们当中会有“无知”,但我们还是须对他们有所敬畏的好!“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2013.12.11  周顺禄)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5 09:55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8004&extra=page%3D1&_dsign=f4f51ff0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8004&extra=page%3D1&_dsign=f4f51ff0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8004&extra=page%3D1&_dsign=f4f51ff0
言辞激烈,但无非是一个提醒
茅卫东


海之韵、枫林仙批评教师的激烈言辞引起了不少老师的反感。有一位出身教育世家的中年教师说:“被老师教育出来的人才,找不到发泄口,反过来笔伐口诛老师的不是。再者,很多的无奈又是中小学老师能改变得了的么?为什么不从根源上去找问题呢?也是不敢吧?也是无能为力吧?就只好把矛头对准老师(这个最底层的执行者)了。”

我不赞同这位老师的看法。真的没有人从根源上去找问题吗?恐怕不是,早有人找了,而且找到了,只是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方便说罢了。我们只能做我们可以做的或者说应该做的事情,比如认真思考一下:我们自己和那条根是什么关系?根不变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做点什么?如果不认真考虑这些问题,只是一个劲地抱怨“为什么怪我为什么怪我”,是不是有点太孩子气了?

这位同行并不认同我的看法:“很多事真的是小部分人无能为力的,要从大环境上改变,主要是政策舆论的导向和实实在在的支持。最讨厌这帮人找到一点时弊却找不到症结所在,然后拿同样无助的人来开刀。”

可是我们有没有考虑过:大环境又是怎么改变的?我们只是无助吗,我们有没有为虎作伥甚至助纣为虐?身为教师,看到现实教育的丑陋,你不生气吗?在前几天的博文中,我说过这样几句话:“生气,说明我们还在做教育;生气,说明我们还在乎学生;生气,说明我们还心存希望;生气,说明我们还能行动。”

同行说:“我好像已经失去了那份激情。在经历了很多之后,发现很无奈很无能为力,甚至迷惘后,也许我选择了像鸵鸟一样活着。既然存在,就有其存在的道理。当不合时宜时,自然会有所变通和改变。”

但我认为,“不合时宜时自然会有所变通和改变”这个话说得太轻松了,社会领域的变通和改变有多少是“自然”的?身为教师,我们如果选择了鸵鸟般活着,这难道不应该被批评吗?我们自己都成了鸵鸟,又如何教育我们的学生飞向远方?

很高兴地看到同行说:“今天突然泛起半个浪来。说明心底那份火种还在吧?”

“那就让这份火种燃烧得更猛烈些吧 ”

在教育圈一待也有二十多年了,真的没看到几个内心还燃烧着教育激情的同行。许多同行在经历了兴奋、委屈、痛苦、迷惘、绝望之后,选择了明哲保身,为了饭碗心甘情愿成为应试教学的马前卒。对这些同行,我很理解,如果不是太过分,不是过于招摇,我一般也不会说什么。还有的同行,无奈之下不再纠结现实的矛盾,专心在自己的课堂里为学生做点实实在在的事。这样的同行,已经十分让我敬佩了。

同行说:“这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自己对教育的忠诚罢了!””

我的老毛病又犯了:“忠诚是个褒义词,现在看来,也要把它看成一个中性词比较好,因为中国太多愚忠的事例了!

同行认可,说:“教育的宏观问题我就不说了,我相信自由你这样的英豪做我们的代言人。”

我只不过说了几句大白话、大实话。如果讲几句实话就成了英豪,可见如今社会和教育不知堕落到哪里了。对同行说:

“我们最好都只为自己代言,无愧于学生,无愧于教师这个身份!”


超越本能,学会思考
茅卫东
有位老师经常在讲座时问同行:“教过的你的老师有很多,哪位老师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老师们有的说是小学的老师,有的说是幼儿园的老师,还有大学的、中学的老师,甚至函授时的老师,难忘的原因大致有:这位老师曾经给我过真诚的关怀;这位老师在我最自卑的时候鼓励了我;这位老师曾讽刺过我,让我很受伤;这位老师的课讲得非常棒,让学生非常喜欢听;这位老师总是认真备课、上课,一丝不苟,每次走进教室衣着非常整洁;等等。
估计很多老师不会觉得这样的答案有什么不妥之处。如果这位老师没有遗漏重要的回答,比如“没有老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之类,那么,我想说,从这些答案中,我感觉到可能很多教师的视野比较狭窄,从学生时代到职场生活,他们关注的重点可能一直是自己,或者与自己紧密相关的人和事,他们重视诸如个人情感、生活条件、社会地位等日常生活层面的东西,缺乏精神层面的关注和思考,而这样的人往往缺乏安全感,处于随时防御的状态。
注意,我之所以有这种感觉或者说下这么一个判断,当然是基于问题和答案,但更是基于回答问题者的身份——教师。如果拿这个问题问其他职业人群,估计也会是这些答案。虽然我没有作过调查,不过报刊上不时会有一些回忆老师的文章,大体就是这个样子。但作为教师群体的回忆,这样的回答我以为是值得思考一番的。
有道是:“教育学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如果我们认同这个观点,那应该也可以接受下面这个看法:教师的工作是帮助学生成长。既然是帮助别人成长的工作,那就应该了解人的成长过程,了解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及其特点。注意,只是了解,不是研究。教师所教学生的年龄不同,了解的重点自然也不一样。不过,有一些关于人的发展的基本的共性的东西,或者说一些常识,应该与教师本人年龄、所教学生年龄以及所教学科无关,是我们都应该了解的。
这里只说一点:成长是基于本能(自我)、超越本能(自我)的过程。而这一点,我认为很多同行并没有很好地完成。
每个人生下来时都差不多,完全是靠生存本能以及成年人的照料存活下来。稍长大一点,看到喜欢的物品,不管它是谁的,也不论贵贱,更不会考虑是否安全,总是想占为己有。尽管那个时候孩子还没有发展出“自我”意识,也不会有“社会或世界”的概念,但孩子具备占有本能,他看上的,就应该是他的。愿望得不到满足,孩子会用他唯一的武器——哭闹——达到目的。这时候的孩子非常非常的“自我”,同时又同样强烈地依赖成年人。
幼儿园和家的最大不同,在于家里成年人一般都比较纵容孩子,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总觉得孩子还小,不懂事,也就不用和他讲道理,满足他就行了。进入幼儿园可能是多数孩子第一次正式的社交行为,在这里,孩子们被训练被教育接受“这个世界不是我说了算”的事实,开始掌握社交规范。孩子慢慢有了“自我”意识,也开始摆脱本能对自己的完全支配。
从小学到中学,孩子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同时也越来越社会化。青春期的叛逆,无非是要证明,他不再像婴幼儿那样需要完全依赖成年人。相反,他想要自己做主完全独立,不再需要成年人唠叨和支使。
这是一个很关键的时期,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最终能否真正成熟,真正地成长起来。以我的观察,国人大多数最终没能“鲤鱼跳龙门”,徒有成熟的生理外表,内心还是停留在了青春后期甚至更早。很遗憾,教师这个群体也是如此。
不成熟的典型特征有三个:一是没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二是无论年龄大小总是渴望得到别人尤其是前辈和领导肯定,后者其实是由前者决定的;三是始终对未成年时受到的伤害或得到的帮助记忆犹新,想起来就可能引起情感的强烈波动,这和第二个特征是相互作用的。若有兴趣,每个人都可以此衡量自己,看看能否对号入座。
说大多数人没有人生观、价值观肯定不对,有是有,但不是自己的,是父母老师教的,是爱周围人的影响学会的。这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完全经不起考验。生活稳定幸福的时候,谁也不会觉得有问题。一旦受到质疑,很多人就会觉得自己被骗了。就好像你走在路上,有人非常热情地塞给你一个苹果,你推辞不了,看着苹果也确实诱人,就带着上路了。走着走着,突然又跳出一个人来愤怒地指责你偷苹果,你立即交出苹果,严正申明:“这是人家给我的。”
是的,苹果是人家给你的,那观念呢?别人可以把苹果塞到你手里,总不可以敲开你的脑袋把观念放进去吧?
因为没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很多人特别需要有人指导,离开前辈指点离开领导指示,这些人就寸步难行。前辈表扬,心情舒畅;领导批评,郁郁寡欢。一些年轻教师特别愿意把学校看成是自己的家,总是希望校长像自己的父亲自己的母亲一般关心自己严格要求自己,也是因为心智不成熟,精神世界没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支撑。
这样的人当教师,真的只能是误人子弟。他自己还只是个司机,去哪得由别人说了算,又怎么有能力去指点学生何去何从呢?对,他可以教学生怎么开车,可是开去哪里呢?有人批评说,中国的学校教育现在已经沦为职业培训了,原因就在这里吧。
对自己未成年时受到的伤害或得到的帮助记忆犹新,这为什么也有问题?因为这种记忆会随时把人拉回到自己未成年的心理状态或者说精神状态。现在大家对人的智力成长的几个关键期比较熟悉了,而对人的心理成长的停滞这个问题认识可能相对不足。简单地说,如果一个人回忆起未成年时的经历并带有强烈的情绪反应,那基本可以断定,这个人的心理发育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严重的话,可能他某方面的心理发育已经停滞在那一时期,尽管他已经长大成人。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童年的经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状态。有些人因为受到伤害的时候年纪很小,长大后已经记不清发生过什么,可是心灵创伤严重影响着以后的生活,因此需要接受长期的心理治疗。
如果教师这个群体回忆以前自己的老师,留下的印象大多是某老师对自己多么多么地好,从相反的角度看,是不是表明这个老师当年从家里得到的支持不够?如果回忆多是被伤害的经历,那就不用细说了。
为什么那么多人成熟不起来?
从宏观层面上说,我们的主流文化一向不鼓励人走向成熟。不论系统的儒家经典或佛教思想,还是通俗版本的《弟子规》《二十四孝图》《菜根谭》《曾子家训》……都是教人服从,服从师长,服从权威,服从世俗,鲜有教人质疑鼓励思考的文字。直到今天,我们虽说已经打开国门,可是文化教育上面还是一脉相承,没有改观。任何还能睁眼看中国的人,应该不需要我再举例说明了吧?这种文化浸淫之下,除了搞些小发明小创造,怎么可能有领先世界的创新之举。所谓的“钱学森之问”,不过一个死结而已,类似于问别人:“死人为什么不会说话?”
从个人层面上讲,很多人还是无法摆脱生存本能的束缚,或者说虽已成年但基本还是被本能驱使。这个本能就是趋利避害,以求自保。主流文化之所以成功,就是它成功地放大了人的求生本能,“跟着我,有肉吃”,不听话?满门抄斩灭九族!一代一代威逼利诱,终于成功地塑造了大多数国人的生命基因,那就是:“只可跪着生,决不站着死”,能从狗洞里爬出去是有智慧有勇气的象征。最后,谁想直立行走,不劳官差动手,职场同人邻居路人早已一哄而上将其摁在地上了。这也是难得的一次自我实现的机会,完事还可以哼哼:我们活得像条狗,天天吃肉啃着骨头。
从技术层面上说,我们缺少心理分析。我国的心理咨询起步比较晚,至今除了几个大城市发展良好,其他地方可能还是举步维艰,心理咨询的从业人员也是鱼龙混杂。许多人通过考试获得了从业资格,可是就像不少人拿到了驾照但还不会开车一样。因为缺少这种氛围,很多人一般只能从是不是遵守社会习俗,有没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来衡量评价一个人,不会去关注他的心理健康水平。其实不少教师,包括很多名师,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是非常令人担忧的。就像前面所说,虽然这些教师平时的工作没有问题,甚至有些可能还是学科带头人,但他们其实一直处于一种缺乏安全感,随时准备防御的状态。一旦受到批评和质疑,很容易或极度伤心或勃然大怒。
这种不成熟状态,归根结底说,就是一个人的心理发展严重滞后,真正支配其行为的更多的只是趋利避害的本能,精神的追求则是一件奢侈的无法想象的事情。
这样的教师,往往不能区分面子和尊严,或者说他们非常在意面子,却忽视尊严。比如,他们非常在意职称和荣誉,却并不一定愿意认真备课上课。他们非常重视对学生的管理和控制,要求学生绝对服从自己、尊重自己,对胆敢质疑自己的学生可能会想尽办法让他们丢尽颜面。而在学校领导面前,这些教师可能会像一只乖乖羊,习惯性地流露出谄媚讨好之态。领导的一句表扬,会让他们兴奋得晚上睡不着觉。领导有所要求,不论公事私事,都比自己的老爹老娘交待的事情还上心。
这样的教师,一般渴望温暖,不愿意讨论独立人格。他们喜欢把学校比喻为“家”,把校长当爹妈,如果校长年轻比自己大不了几岁,也要认哥叫姐。不少校长也非常受用,大会小会总是要求老师们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自己当然也有家长自居,努力当一个“慈祥的爸爸”。很多校长和很多普通教师一样,心理也是很不成熟的。因为职务的关系,不少校长心理其实更为扭曲。
这样的教师,他们的工作目标就是让学生考出高分,让领导满意。他们不会想到学生的成长问题,也不愿意花点时间去考虑社会和自然的事情,因为没有这个能力。他们只能把视野聚焦在学校,在校长的指挥下努力抓升学率。本性善良一点的,会用些小手段,让学生开开心心拼分数。狠一点的,就直接要求学生“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我的话说得有些难听了。中国民族泱泱五千年文明,怎么也有几件文化遮羞衫的。不过,总是捉襟见肘,就回到本文开始的那段文字吧。身为教师,很多人观察事物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其他职业的人甚至和没受过多少教育的人没有什么两样,完全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完全以生活功利为标准。说老师的好与坏,总逃不出关心自己鼓励自己或者伤害了自己这个范畴。可能这不能怪回答问题的老师,因为他们的老师当年除了按部就班完成教学任务之外,可能也确实不曾做过、也不会做、不便做其他什么事。想来他们的生活也很无趣,差不多也是“吃饭睡觉打豆豆”一类吧。哪怕他们中间有少数人的课上得很精彩,也只是局限于课堂,局限于那点可怜的知识,对学生以后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影响,也没有对学生性格的塑造或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什么作用。所谓的敲门砖,其实一直存在着。
如果年轻教师不想重复这条老路,或许可以思考一下:我想过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吗?教师职业的意义就寄托在职称和荣誉上吗?我将会以什么姿态存在于学生的回忆中,也和我的老师一样让学生只记得我对他们的好和坏?……”
如果有谁觉得思考太累,只想像福贵那样活着就好,那我建议尽快换个工作,别再继续败坏教师这个职业的声誉,尽管它差不多已经身败名裂了。个人以为,身为教师,最愚昧的一个问题就是:“大家不都是这样吗?”
你我是教师,应该思考,而不是满足于像动物那样活着。

因为爱孩子,所以恨教育
茅卫东

    可能我和海之韵、枫林仙的心态差不多吧。我也经常被说言词犀利,过于偏激,曾经自嘲“能够把路越走越窄”。这不是想哗众取宠,也不是想通过骂人特别是骂名师出名。要那样,当年我就不会主动放弃中国教师报编辑记者的身份,离开那样一个容易出名的平台了。说这些得罪人的话,无非是“因为爱孩子,所以恨教育”,顺带把既是过去教育的“受害者”又是当今校园的“施暴者”一并批评了。
当然,枫林仙的话确实太狠了,特别是“羞辱”那一文,我不赞同。但总的来说,这些文字有人可以认定是一种抨击,但我认为更多只是一种情绪激烈的揭露。有些老师之所以感觉遭到了居高临下的攻击,其中之一应该是大家无法面对面交流和沟通。比如说到“无知”和“愚昧”问题。我也不时在上课时对学生说“你们这样想是因为无知”这样的话,之前作过说明有了铺垫,说话时彼此能够察颜观色,学生习惯了就不会有情绪上的激烈反应。但很多同行只能通过文字去揣摩说话者的态度和语气,看到批评的话语,可能多半会把对方想像成一副声嘶力竭凶神恶煞状吧。我本人混迹网络也有十多年,几乎所有熟悉我网络文字的网友在见到我本人后,无不惊讶现实中我的平和。甚至我的一个大学同学都说:“一直以为你不喜欢当老师整天在网上乱嚷嚷,看了你的《心平气和当老师》,才知道原来你教书还是很认真的嘛!”
后来我专门写了一篇《不妨说一套,做一套》。在课堂上,我的关注点是学生,我会尽可能去了解学生,用学生喜欢至少是能够接受的方法和他们交流,多数时候自然是心平气和。写文章时,我的关注点是宏观的教育,关注的是教师群体的精神状态,不生气很难,写出来的文字自然尖刻难免偏激。前几天那篇《生气,才有生机》,也算是一种解释。
但“无知”、“愚昧”毕竟一般是批评指责的词汇,很难因为我们作了一点解释后就被大家接受。我正在写了一些往事,回顾了一下自己还能想得起来的“无知”状,梳理好放上来,希望大家能够明白,“无知”很多时候在我这里只是描述一个客观现象,不带有贬义。
有位编辑朋友说:“我以为说教师主流是愚昧,未免以偏概全。没有调查,没有统计,最好不要说这种没有边界的话。”
从科学精神这个角度来说,海之韵这样的表述的确是不严谨的,这是中国文人的一个陋习吧。前不久我还建议北京的一位编辑朋友明年增加一个“调查”栏目,用数据说话,也算是一个导向。可是我自己也是难改凭感觉靠经验说话的习惯,呵呵。还有一个坏毛病也难改,就是遇到批评就辩解哈。下面辩解如下:海的文字,也包括我本人的这些文字毕竟不是学术论文,虽然没有实证调查,但也不是虚构杜撰。就好像我们没有气象台的仪器设备,不可能自己去测量每天的空气污染指数,但当我们早上起来开窗闻到的是空气中的一股怪味,看到的是灰蒙蒙天地——不对,经常看不到天,只能瞧见脚下一块地——的时候,我们应该还是可以没有负担地来一句国骂吧。哦,可能也有问题,身为教师,当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即使没有旁人,也不该爆粗口,此为慎独。
唉,做人难,做教师更难,做一个经常批评教育批评同行的教师难上加难。不过,不难就不好玩了,我乐意。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5 10:06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5 15:42
“被崇高”与“被幸福”的教育人生



蔡朝阳



  做教师多年,目睹教育界各种现象,几乎已经到了无感的程度,唯有一件,始终不能免疫,便是时近教师节的各类官方庆典中的一种:师德演讲。犹记得初为教师的17年前,被指派作为听众之一,参加一个师德演讲比赛,不得退场,席间如坐针毡。我的一个直觉是,演讲者与倾听者,对审美的观念截然不同。是以讲者可能声嘶力竭,痛哭流涕,以为这时师德与感情同时到了极致,而听者只觉毛骨悚然,汗出如浆。


  当然审美无争辩,我不能说我的感受一定是正常的,而演讲者一定是煽情的。幸而选择有自主,是以后来若有可能,我便本能地远离这一类演讲比赛,以及与之相差无几的诗朗诵。


  审美的不适自然是最重要的原因,但事后我也在反思,这种强烈的欲要逃离的情绪,是否还有另外的原因。于是就想到一个词:常识。常识告诉我们,教师首先也是常人,常人便生活在常识之中。常识告诉我们,多么崇高的师德,多么幸福的生活,都生长于微小的细节之中。所以,越是崇高的师德,越是贯彻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之中。而教师的幸福,则恐怕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所谓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因而,不妨这么理解,我所要逃离的演讲与朗诵,仍是一种命题作文,接近于一种被规定了形式与内容的表演,而表演者所展示的幸福的教育人生,无非也是一种被规定的幸福。


  有一首旋律优美的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小时候只记得湖水倒映着白塔,长大才明白,歌词里全部的奥秘都包括在一句话里: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原来幸福的生活不是靠我们自己努力,用辛勤劳动、汗水和创造换取的,而是被安排的……


  弗里德曼认为,自由选择是人的基本权利之一。是以有的人宁可过一种可以自由选择的残缺人生,也不愿意过一种被安排的幸福人生。如果幸福总是相同的,而不幸却各有各的不幸,那么这种幸福是否值得,也需要再经思考,不是有一句话说,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吗?电影《楚门的世界》所讲的无非就是这个道理。就物质生活而言,楚门足够幸福,但那是一种任何细节被安排得丝丝入扣的幸福。因而楚门不惜一切代价想要逃离。桃源镇之外的未知世界,楚门从未涉足,尽管有无数未知的风险,但那是个人实现自由意志的必然代价。所以我们可以这么认为,所谓的幸福,是每个个体去追求属于自己的人生,那里有值得为之冒险的丰富的幸福的可能性。


  教育的意义何尝不是如此。教师的价值与意义,自然要在教育中获得。教师的幸福人生,也需要在教育之中获得。但这些都是教师个体的事情,因为属于个人,所以表现各异。如果全体教师都被安排了同样幸福的教育人生,那么这种相同的幸福也很可疑,教师个体便也可能成为出逃的楚门。


  近些年来,教师的社会地位确实是大幅度提升了。首先提升的是物质生活,尤其是东南沿海一带。教师也可以买房买车了。这自然是好的。物质条件的改善,是幸福的源泉之一。然而,更重要的在于,对于教师而言,每个个体对教育的认知都是不一样的,只有个体领会到教育之于其自身的意义,这才是教育之于起个人的幸福之源泉。就我自身而言,在17年的教师生涯中,至少有10年,是没有在教育中发现自我的,无非教育流水线上的螺丝钉。一直要到2010年左右,才有一种脱胎换骨的自我感觉,从而明白了教育人生对我个人的价值何在。我能有这样的觉解,来自我不断的阅读、思考与写作。我认识到,现在,我恰好是一名中学教师,我所不得不面对的,便是教育,所以透过对教育的谈论,无非也是在寻找我生而为人的意义。若我们爱教育,视之为一种自由的传递,那么,我要寻找的,便是教育生命的意义。只有理解到教育与我个体生命密不可分开的纠合之后,才重新发现这一任务的艰巨与幸福,这便是教育的自觉时代。


  若问教师不需要什么,我想,我们不需要“被崇高”与“被幸福”的教育人生,我们会从自我,贴着教育的地平线,寻找个体与职业的幸福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6 12:05
海之韵:病入膏肓的顽疾

      无论是和中小学老师面对面接触对谈,还是在网络上阅读交流,一个最大的体会,还是,狭隘经验主义太普遍太强劲了。根深蒂固的迷信在一线怎么怎么样,如果一个教育研究者,不是中小学老师,那么就意味着他的观点缺乏依据,甚至是没有发言权。

   (对于认为我们不在一线就不了解一线的偏见,我已经无力吐槽。了解的渠道我已经懒得陈述,我想说的只是,在一线就意味着你对教育认识深刻了?别忘了还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古话。没有理论素养,你在一线呆一辈子,也未必拿出几句真知灼见。不在一线就无从把握了?康德一辈子都没走出他的小镇,有谁说他对人类的精神和实际的事务没有发言权?有谁能无视他的大贡献?卢梭一天孩子也没养过,有谁说他的家庭教育学说是因此不靠谱?例子海了去了,只是人们狭隘之下思维懒惰,根本不去想罢了。)


     对于一名教师来说,对狭隘经验主义迷信,既是他愚昧的表现,而且也是愚昧的根源,继续固化他的愚昧。


    一个有理论修养的头脑必定是开放的、广阔的、灵活的,并且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反思批判精神。而一个被经验主义束缚的头脑则是封闭的、狭隘的、僵化的,反思批判精神阙如的,这种头脑状态,即为愚昧。


    现实中一个人在做啥,可以眼睛看到,但是头脑的状态,眼睛看不到。爱孩子、用心做,都不等于,一个人的头脑摆脱了这种状态。大的残害,总是隐性的。所以枫林君才说:以刃杀人,人皆见之。人人曰恶,得而诛之。以教杀人,视若无睹。人人曰善,包庇狼狈。黑白颠倒,莫此为甚!人而无耻,不知其可!
   
     那天跟朋友聊到这个话题,他说像我们强调的这些,摆脱对经验主义的迷信,增强理论修养,在欧美是教师最低的标准。但是在我们,能认识者寥寥无几。我也深有同感,范梅楠的《教学机智》是写个中小学老师的,看看里面是我们这种经验主义思维吗?再看看我们老师中间流行什么书。那种操作技艺类的经验汇编书最受欢迎吧?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之类的。或者教育叙事类的,教育叙事距离真正的教育研究还远着呢,虽然常被冠之以教育叙事研究之名。


          柏拉图有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的二分,我们很多人读到的时候,会有多少人把这当做哲人的胡思臆想,看做荒诞不经?至于泰勒斯说世界的本源是水,我们多少人得认为这是神经病的想法吧,体现在这一说法中的深刻的思维方式,我们则无从体察。


        中国为何这么多乱相,有种种诡异之事,别一味地往制度那推卸了,什么文化孕育什么样的制度,深层的原因跑不了一个字,浅。  一个粗鄙实用主义、狭隘经验主义盛行的国度,精神文化层面难有大的局量,实践层面必然乱象频生。只能以表面来应对表面,以一个错误纠正另外一个错误。


       一个思想爬行类的国度,哀叹之。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6 12:05

奴才的傲慢——评教师们的“一线”癖



枫林仙



蠢人之所以蠢,并不是因为智力太低,而是因为傲慢自大。他们通常把自己眼前所见的奉为终极真理,并以此自傲。这种状态就是“井底之蛙”。


中国基础教育和中级教育领域中教师里,井底之蛙何其多矣!他们中的主流就是我一语概括的——愚昧而偏狭。凡是多接触一些这些教师,就能看到他们有多可怜和可悲对现代社会科学基本无感,几乎不可能与他们讨论任何涉及经济学、政治学和历史话题。他们当中出了个吊书袋的民粹式的袁腾飞,就被捧成了宝贝。


说起文学,这帮用余秋雨、龙应台之流装点门面的所谓教师,其实低劣得很。鲜有中小学教师能侃侃而谈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勃朗特姐妹和歌德,更不要说圣经中的文学智慧和嘉言懿行。严格来说,大多数语文教师都根本不懂文学,也谈不上热爱文学。其实他们热爱的只是一些漂亮的词汇,哗众取宠的修辞技巧。其语文水平还停留在他们的老师教给他们的水平上,也就是查新华字典的水平。


至于哲学,那就更是一片荒芜。和中学以及小学教师谈起任何需要理性分析的概念层面的话题时,他们除了引用中学和大学思政课上的教条之外,就黔驴技穷了。看看他们,何曾知道康德对超验之物、对启蒙、对理性、对人性的言说。他们可能从来都没有听说过罗尔斯和哈耶克。至于本色当行的教育哲学,也鲜有人提及。我们几乎见不到这群教师援引康德和洛克对教育的哲理性反思。此外遑论其他!

当然,这不妨碍蠢人们用其他的东西来填补自己的精神黑洞。他们自己就像用大肠加工成的肠衣,专装各种死肉,然后把自己风干,变成高档的木乃伊,并以此自炫。这些填充物都是毫无营养可言的琐碎之物——什么爱的教育,什么课堂小技巧,什么上好公开课,什么成为体制内的优秀教师。

可这一切都是在毁人不倦的公立教育体制内,从来不具备真实精神意义的东西。教育真义是造就有独立人格和思想的青年人,让他们成为真正的公民。但它却早被阉割屠杀了。如庄子所说,圣人之道如玉英菁华,当今之人弃菁华而取糠秕,何其愚哉!道之不存,器何用欤?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更何况这些教师“研究”和炫耀的又是何其糟烂的技巧!


但用来吹胀那个可怜自我的最重要的填充物则是自恋和自大。这尤其表现在他们对自己卑微人格的反复歌颂和自吹自擂上。这种卑微者的自大心态浓缩在一句以最卑微的语气抛出的狂妄之语上——我们在一线!你们不是一线的,没在一线干过,就永远都不能理解我们!更不配谈论教育!这一句话就把所有反思和批判中国当前教育危机的人给打成了二线反革命分子。牛气!确实是牛气!


这种不讲道理的牛气倒是映照出这些教师的真实处境。他们不过是公立体制内的奴才。其一切权利中最重要的权利——选择自由早就被剥夺了。在口头允许、实质打压私立学校和自由竞争的办学体制下,自由教育并没有成为主流,因此教师中的多数还得呆在公办体制内。如果能身在曹营心在汉,还能想念着自由飞翔的快乐,那么这样的教师也不算奴才,最多是被迫为奴。然而情况经常都不是这样。有太多的教师恰恰实质上认定的是,自己被剥夺自由而且无需竞争的地位才是天经地义的。换言之,他们已经有意无意地把自己在官僚体制内所处的最低贱的地位当成了一切思考的当然前提。这是奴才在思考时才会有的教条。所以说,教师一思考,智者就发笑!

然后这些教师们便以此为信心的根据,开始睥睨起他们的批评者来,并且对任何批评都以小人之心度之。比如拿别人的隐私来攻击,或者玩儿流氓逻辑——“有人就这么干了,我凭什么不能这么干?”或者抵赖说,“在本事找当官儿的去啊,别拿我们这些弱势来欺负”,“别站着说话不腰疼”。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他们就是不愿直面自己的责任,并将这一状态合理化和终极化——究其实质,这些教师无非就是做稳了的奴隶。反对反思自身,就是委过于环境,这个逻辑延伸开来就是逃避一切,不去改变世界,说白了,就是四个字——“混吃!等死!”


为了文饰奴才的心安理得,他们还在认知上发明了一种狡辩的理由。那就是没有一线经验的人就不配谈论和思考教育。从哲学认识论来看,这种观念的实质就是片面强调直接经验的绝对真理性。康德早就批评过将直接作为既定给予的自明真理的观点之谬误,所谓经验无范畴则盲。就是说,没有理论(范畴)的指引,单纯的经验是毫无价值的,不能提供任何真知。而康德提出这个论断是在两百多年以前。然而今天在中国,我们却见到一群把自己的盲目当成真理的自大的傻子。


     这些一线癖患者的主张,实质是取消了真正的文学、历史、哲学、政治以及更为丰富的人类知识和思考在教育中的位置,只要“在一线”就够了。只需要庸俗透顶的自恋和自大,权威和奴役。


那么他们的成就是什么呢?让我们这些大学教师来告诉他们吧。凡是接触过大一新生的高校教师,都会发现,这些学生普遍具有以下特点:知识面极度狭隘,读过王小波的都是极少数,知道《一九八四》的更是凤毛麟角。一谈到经济问题,马上就抬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全然连物以稀为贵的常识都抛到了九宵云外。至于主动性,热情,与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都差不见底。极度迷信权。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写起文章来基本上是八股文,空洞无物,堆砌词藻,抒情泛滥。如果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位所谓的权威,基本上不要指望他们能够有任何想法了。不少学生以狂热地参加官办的学生会为重要的乐事,还在大一,开口说话时就一股子官僚气息。从来不对公共事务发生兴趣,而是避而远之。几乎没有学生会自发组织讨论会和读书会。读书要么被认为无用,要么就只能是为了挣奖学金。学生们猥琐、小器、庸俗,难得再有什么精英的眼光和热情,更没有什么像样的担当。不少人都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如此糟糕的大学新生,恰恰是这些自诩高尚的一线们整出来的货色。


大学教师对此只能望洋兴叹。我们要做的是先让他们摆脱掉愚蠢的中学教师们的影响,先从开拓他们的眼光入手,然后颠覆他们作奴隶的心态,激发他们独立自强的人格热情。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尽管我们也在尽力,但是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有很大一部分要归罪于中小学的一线教师!


学生们的知识贫乏、眼光偏狭、意识形态化倾向严重、自私自利、盲从跟风、崇拜权威,大多是你们这些一线教师的杰作。正所谓有其师必有其徒。而这正是你们那种自闭自大,愚不可极的一线癖所营造出来的。因为你们根本就没一套经过自觉反思后建构而成的世界观。你们有的只是蛔虫似的世界观——

小蛔虫问老蛔虫:那蓝色的是什么?

老蛔虫说:是蓝天。

小蛔虫:那绿色的呢?

老蛔虫:是草原。

小蛔虫:澎湃不息的呢?

老蛔虫:是大海。

小蛔虫:那为什么我们要住在屁眼里?

老蛔虫:因为这是我们的一线。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6 12:07
www.jssh365.cn
《教师生活365》
——网站2014元月8日震撼开通!
教师美好生活 靠教师自己创造
衣-食-住-行-医-法-性-亲-友-书-网-艺-趣-助
14大版块,教师生活真情关注!


诚征栏目主持人!
=现网站已构建完成,拟近日完成备案程序,元月8日正式上线!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7 05:53
我们怎么就不愚昧

文/淀边渔者  【冒昧转贴,谨向原作者表示感谢!】


我们是谁?是作为教师的我和我看到的大多数当老师的人。
给教师作为标签的词语很多,高尚、伟大、智慧、崇高、辛苦、奉献、为人师表、学富才高、文质彬彬、精神丰富、谦恭好学……这些词语还可以不断地向上累积,然而这些词语哪一个都不如愚昧一词更接近我们的本质。与之相近的词还有,可怜、悲哀、麻木、无知、教条、软弱、自欺欺人、妄自尊大、随波逐流、庸庸碌碌……这些词也可以不断地罗列下去,但这一组词却深深触动着我们的内心。因为这些词与我们潜意识里的真我更加接近。
大学教育不敢妄言,拥有一千万教师的基础教育,教师结构主体无非三类:放下锄头拿起笔的老一代,愚昧吗?谈不上,因为他们只是体力工作者;中师速成班的少年派,20岁参加工作的高智商群体,先天不良让他们陶醉于普通话、三笔字、简笔画的技术层面;素质教育环境下的二流师范生成为年轻教师的主体,他们不仅缺少才华和智慧,甚至连必要的体能都丧失了。
我知道什么,几乎什么都不知道。我以为哲学就是马克思,政治就是政治学,当官的就是政治,图画唱歌就是艺术。我根本就不会思考,不会思考社会,不会思考生命,更不会思考艺术。我的大脑也许只会算计,因为我接受的教育除了计算就是背诵。我的高智商大脑只是用来算计职称的高低,工资的多少,如何取悦领导,又如何制服学生。
好在有了网络,有了像枫林仙这样的人,我开始去思考去阅读,但是有些事不是你想改变就能改变得了的。我开始读哲学,但我只能从《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哲学的邀请》读起,因为尼采、萨特、海德格尔的书我只是认识书里的字;我开始思考社会,但一本《社会契约论》我要读三遍才貌似理解一二,要知道这本小册子200年前人家法国人普遍能够背诵,所以我只能从《德国,一群老鼠的童话》《1984》这些孩子的启蒙书读起;作为老师也必须读点心理学,马斯洛、威尔伯的书让我知道自己仅仅处于寻找安全感的低级状态,心智的成熟、心灵的开放对于我来说是那样的遥远。我怎么就不愚昧?
一次报告会,报告者问:有人知道吴非吗?一千多人的会场,只有我一个人举了手;一次教师培训活动,培训者问:有人读过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吗?几百人只有妻子一人举手。看看自己家里有几本书吧,再看看自己办公室里有几本杂志,或许大多数一本也没有,《读者》可能是一本高雅的杂志了。能背出几句《弟子规》《三字经》的老师被称为大才,可是有几个人能够通古文,有几个人读过《论语》《道德经》,又有几个人读过诸子百家?《史记》《汉书》读过么?《唐诗三百首》又知道几首?会写毛笔字么?会古文断句么?这样的老师有么?有,百里挑一吧。但这百里挑一只不过是教师的基本要求,做不到,能叫老师么?我们的知识储备不一定能达到家长的平均数,作为老师,合格么?西方的学问不懂,国产的文化不通,我们不是愚昧么?
我们总拿自己的教学经验沾沾自喜,我们被授予优秀教师的称号。但我们除了能帮助学生们做对习题还能做什么?我们为一个优秀指标争得面红耳赤,为一个职称不惜血本的钻营,为一次绩效的不公而愤怒抱怨。我们只争利益,不争权利。不去拷问绩效考核的契约是不是合法,只为你多我少的利益而责骂?不是抱怨,就是忍气吞声。我们叫家长从不说:我有如何的教育方法,请家长配合协助。而只是说:这个孩子我管不了,回去好好管管。就像医生对病人家属说:这个病我治不了,你自己想办法吧。不去维护自己的权利,也不主动承担责任,难道我们不愚昧吗?
我们是体制的受害者?然而体制是什么?是人还是制度?如果这个体制有1万人的话,教师最少有九千九,这99%的人成为受害者,难道本身还不是愚昧吗?我们也正是这个体制的制造者,为一个检查,我们弄虚作假,甚至教给学生弄虚作假;哪个老师没有抄过教案,补过作业?然而我们却没有勇气拒绝教案,拒绝被培训。我们连说真话的勇气都没有,这不是愚昧吗?
我们愚昧,我们不配教我们的孩子。但一个中国能选出1千万不愚昧的人做老师么?没有,恐怕连一百万也没有。因此,我要转一下话锋,问责一下那些先知先觉的人,你们为什么没有能力唤醒更多的人?是你们的唤醒能力不够,还是你们的唤醒方式不够成熟?为什么《社会契约论》能够支撑起法国大革命?为什么《我有一个梦想》能有那么多的追随者?我想,这就是觉醒者要努力的。这就是觉醒者们要承担的责任。人人成佛可能是理想,人人信佛却是目前追求的良好现实。为什么我们的觉醒者们不能写出深入浅出的《苏菲的世界》?为什么我们的觉醒者创作不出《一片叶子落下来》那样连孩子都能读懂的生命的图画书?为什么我们的觉醒者拍不出一部《楚门的世界》?记住,先知的任务就是要让更多的人觉醒,人数的多少取决于先知的能力。就像老师教书,既要有好的教学内容,还应有好的教学方法。但真正的教学效果还要看课堂管理。
我们是不是还不懂得如何去爱?我们爱的能力是不是还很弱小?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7 05:55
为什么教师成了最受碾压的磨芯?
文/枫林仙

在今天,基础教育领域教师职业的各种麻烦事情足够把一名神经不够强健的人折腾出问题来。除了要对付层层加码的教学工作外,还要对付职称评审、课改考核等等。但在这当中又有一类是无比麻烦的事情——和家长和官僚们打交道。
如今的家长,早非六七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的家长可比。那时候上学不易,家长们希望孩子珍惜上学机会,因此往往能从自己身上找找教育不力的原因。虽然不少家长在调教调皮的熊孩子时流于粗暴,但责任意识还是比较清楚的。而如今,但凡遇到什么事,从小学到大学,越来越多的家长不是采取讲道理、明责任的态度,而是冲上门来,厉声斥责,也不管到底问题出在哪里。以至于家长群殴教师,盈门谩骂校长,破坏正常教学秩序的做法早已屡见不鲜。
而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动辄会对教师扔出一句“老子把孩子交给你,就是要你教好的。”俨然自家的孩子是到岸的货品,交割清楚,便可从此高枕无忧,仿佛教育自家孩子是一件可以袖手旁观的事情。
官僚们呢?只要有任何事务,他们统统加码给教师。什么绩效考评、创新教法、业务考核、师德师风等等,很少能与教师的付出形成有效的利益链接,构不成对教师的激励。相反,倒是加剧了教师被排斥、被漠视、被驱使和被控制的疏离感。
只要是个人都能将心比心,想像出教师们听到这等话时的内心感受——委屈、沮丧、被背叛和出卖。然后是灰心丧气,更有甚者从此玩世不恭,放弃职业责任心和荣誉感。这是个残酷的现实——在这个时代教师是和医生一样被妖魔化的职业。
将责任全部或绝大部分推托给教师尽管还不是主流,但确实是一种潮流。它是整个社会弥漫的不愿负责的思想的反映。眼下,你能在各个行业,从公务员到清洁工,从司机到官员,从大商人到小客户那里看到这种风气。
然而这种风气并不根本的原因,而只是结果。真正的原因在于,当一个社会到处都是公立机构的时候,人们就会将搭便车的做法发挥到极致。因为这样可以用最小的代价,甚至不付出任何代价,从别人的碗里捞到最多。在公立的基础教育中,家长现在几乎不必支付直接成本,反而可以将其成本外部化,即推给其他人。因此,他们具有强烈的卸责动机。而在官僚化的教育管理体制下,从学校行政官员到教育主管部门,都不愿承担一丁点责任。因为他们也和这些家长们有着同样的动机。只不过他们不是谋求自家孩子在学校里得到最好的教育,而是为乌纱加色,为政绩添瓦。
于是最沉重的责任便落到了被严格管制的教师头上。反正家长们的抱怨,上头也不会听,而且也听不到。教师们的抱怨也无人愿听,且不必倾听。谁叫你是这场吃白食游戏中的最弱势者呢?自然,教师就成了磨芯,教育管理部门和家长们竟然像磨盘和磨石一拍即合,从教师身上榨取“剩余价值”。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公立化的基础教育行业的最大问题就是产权不清晰。因此无论是享受义务教育的家长还是提供义务教育的公立部门,都没有办法建立起明确的产权责任,更无力也无法在此基础上明确划分责、权、利。在这种情况下,该体制内最缺乏话语权的一方就会自然沦为转嫁对象。这才是家长们和官僚们如此行为的制度根由。
当然,我并不是要为教师无限开脱。因为在这种情势下,教师们也会找出各种办法来减少付出。对策其实很简单——敷衍。反正能过得去就成了。特别是,只要升学率上得去就成了。于是填鸭式教育,题海战术,只问成绩不问人格,只管分数不管其他,只求不出事,不求出人才,便成为常态。最后受害的是谁?鬼都清楚——是我们的下一代。
要拯救我们的下一代吗?请拯救我们的教师,别再让他当磨芯。而这一切都取决于我们如何真正进行教育体制改革,让它变成一个真正有人敢负责,能负责,权、责、利清清楚楚的体制。否则,就只会有累死的教师和愚蠢的毕业生。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7 05:55
教师不读书,误人又误己

文/枫林仙




大学教师读书吗?
当然读。就我个人所见,教师读书的还不少。但要说读出个什么名堂,那可就难说了。理科工科一般阅读的是专业文献,跟进研究而已。至于其他方面,我很少见到他们有什么阅读兴趣。人文与社会科学方面的阅读情况则相对活泛一些。基本上文学、历史、哲学都有人涉及,剩下便是所谓专业阅读。但这只是表面。
因为阅读是要看质量的。质量来自阅读的动机和追求。就此而言,我最熟悉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教师一般来说阅读情况是两类:第一种是纯然功利性阅读。即为了完成所谓的学术任务,发表论文而阅读。其阅读品质一般是“急学先用”。再加上大家都“懂”的原因,所谓学术研究往往只是为了发文章,所以未见得真正做到了“深读”。第二种则是私人兴趣型的阅读。这一类散漫而无涯,且阅读品质差异极大。就我所见,多数教师在此类阅读中往往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结果是读后便自行“消化”竟至湮没了当时的感受与理解。
不管是哪一种阅读,并非没有富有品质的“深读”。比如搞文献考据的,往往要字抠句磨。但这一类阅读对于启迪心智和理解人类生存问题意义殊小,只对极度专业和狭窄的问题有用。对于教育的功能,小之又小。阅读的肤浅化和散漫化是目前高校教师阅读的普遍症结。换言之,不是不读书,而是没有读出什么名堂来。
原因何在?许多人都说,这是因为目前存在的读书无用论。此话有理。北京工业大学、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去年曾进行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现在公立高校教师有“三奔一荒”:奔钱、奔官、奔项目,荒学术。一位受访的老教授说,“我在学校兢兢业业干了20多年,成果按说不少,但是到现在没有评上教授。新来的党委书记没有专业,没有教过课,却理所当然地变成了教授。”
再看收入。以北京地区为例,高等学校内行政人员的工资水平明显高于教学人员。同样具有教授职称,担任或兼任行政职务者2010年的年工资收入平均为13.6万元,比不担任行政职务者多2.4万元。同样具有副教授职称,担任或兼任行政职务者平均为10.1万元,比不担任行政职务者多2.5万元。而普通教师的收入水平不如同层级的公务员。
由于上述尴尬处境,读书无用论真真切切地泛滥开来。
但物质福利上的差距不是根本的原因,拿这些说事不过是找借口。要说物质生活方面,真的困顿得不能活下去吗?肯定说不上。比之五六十年代,今人的生活条件已经好了很多,哪怕是受到教育系统分配制度的影响,分化和差别很大,但也绝不至于吃穿不足,住不了房开不了车。
真正的问题出在我们的教师其实缺少真正的文化价值追求,换言之,没有信仰!根本不相信精神有其独立的价值。我从来不相信仅靠兴趣阅读的人能从中学到什么东西。因为兴趣是最不可靠的东西,它不过是心血来潮的感性冲动,可激动于一时,却不能持久于一生,更不可能与他人形成沟通和对话。而真正的阅读必然需要与他们发生严肃认真的对话与碰撞。真正的阅读就是严肃认真的对话,只不过是与作者的对话,因此它同时也必须与身边的活人形成对话互动。有意义的精神成长来源于这样的严肃对话。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严肃?无非就是古代哲人追求的,人生只需要知道一件大事即可。这件大事就是对真理的深刻理解。而这种理解自然是建立在系统的知识基础上的。因此严肃地阅读乃是一种在价值追求引导下的求知求真的活动,而不是个人小情调的满足与渲泄。大学教师更有义务和责任进行“深读”,即系统、全面和深入,并在读后展开反思,以丰富和形成自己对真理的理解。而且这个理解还要在与他人持续的对话中得到修正与充实提高。
因此,教师的阅读范围必须比他的私人兴趣和专业要求所规定的要广阔得多。比如,在急剧变革的年代里,人文社科领域的教师起码应该了解必不可少的中国近现代历史。但是读过茅海建、沈志华、杨奎松著作的人聊聊无几。政治科学也应该是必备的常识,但是如果你问这些老师权力是什么。他们没有一个人能回答上来。经济学也当然不可或缺的常识。可惜的是,当他们谈论富士康现象时,一开口便是剥削和异化等大词,完全不知道什么叫市场交易,更不知道劳动力市场上的自由选择权问题。曾经有大学生愤怒地向我抱怨,“为什么我们的老师像出土文物?!他们居然连哈耶克都不知道!”
教师们的借口当然是多种多样的,但大致不出两途:其一,专业的阅读都来不及;其二,阅读是私人事务。这就把最根本的百年树人的通识启蒙教育给阉割掉了。只有基础宽阔的通识性阅读,才能启动教师本人和学生共同的问题意识,以及思考的热情与冲动。教师们的这两个理由就是自我阉割,其结果就是连带把大学生都阉割成了玩世不恭的韦小宝。
当教师不能自觉地在寻求真理的道路上展开求知时,他们就不可能用求真的精神感召力打动受教育者。我曾在任教的系里提出教师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的计划。主旨无非就是将教师对学生的阅读加以硬性化和制度化。得到的回应是,“真是麻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啊!”所以学生的无知也就情有可缘。海之韵老师曾经说过一个例子,在大学文科的试卷上有一道试题:“奥威尔以动物为寓言的著名小说是(    )。”答案千奇百怪,但全班学生只聊聊数人回答是《动物庄园》。要知道那可只是一本厚不足百页的小册子!
如今在大学里,师生见面时一般就是打个招呼,寒暄时也罕闻如下的对话——
“最近在读什么书?”
“老师,我最近读的那本书有几个地方不理解……”
“那我们讨论一下……”
教师之间见面也同样罕闻此类对话。
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几乎没有人主动关心阅读。大学里有师生共同参加的读书俱乐部或读书会更是少之又少。师生共同阅读和讨论一本著作成了一桩奢侈。而大学里本来应该有教师、书本和学生咸与其中的共鸣和精神饮宴。
因此,不止一次我听到学生私下里表达对教师们的不满。每次当我有机会给学生指点如何读书时,总有学生反问,“为什么以前没有老师这样指导过?”这并不是说从来没老师这么做,而是这样做的老师太少。为什么呢?因为这些教育者自己都不把求真当作自己的志业。
不以求真为志业的教师不可能有饱满的、有说服力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所谓三观不正。当教师自己都不能有独立完整的三观时,他们如何能回应学生对人生、社会、政治等复杂问题的种种困惑?一个不能在心灵上回应学生的教师当然是不合格的,因为他是精神残废。
更可怕的是,恰恰因为缺少这样的通识基础,一些教师往往私心自是,向学生传授偏见。比如,向学生推荐阅读郎咸平、张鸣、秦晖、吴思、龙应台等人的劣质作品。结果是,有求知兴趣的学生往往读了一大堆垃圾著作,对极端复杂的当代中国问题形成了种种不言自明的深重偏见,并彻底丧失了理性思考的兴趣。这些学生养成了新式的红卫兵式的专横思维,自以为正确。如此戕害,甚于不读。
当教师的内心是蛮荒的,学生的心灵怎么可能丰盈?当教师的眼界是偏狭的,学生的世界怎么可能开阔?当教师的思想嗒焉如死,学生的头脑怎么可能活力四射?
中国当代正面临着虚无主义的深重纠缠,当知识分子不严肃地进行阅读和对话,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不能通过阅读来共同面临这一价值挑战,这个社会就没有文明可言。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7 06:24
是弱是强,你的选择


茅卫东

有个笑话:私塾先生叫醒一个上课打瞌睡的学生怒斥:“你呀,一捧起书就要睡觉。看看人家,睡着了还捧着书。”

第一次看到这则笑话时,和许多人一样,我也认为这老师太偏心眼了:明明都是上课睡觉,一个被叫起来批评一个继续睡还受表扬。

后来慢慢看到一些书和电影,再后来自己也当了老师,再看到这则笑话,就有了另一种解读。



一、不是人家偏心眼,是我们自己缺心眼

这位私塾先生说的话,完全不可能是事实吗?比如,有个学习认真的同学,或许前一天晚上看书看得很晚才睡,或许是身体不太好,或许是其他原因,上课时终于抵挡不住困意,睡着了手里还捧着书,而班上也确实有几位一捧起书就想睡觉的学生。那样的话,私塾先生貌似偏心的话语,其实只是一种事实描述。而所有对私塾先生不满的人,似乎都在无意中把自己想像成了那个当众挨批的那个倒霉蛋。

可能会有人说:“这也太巧了吧?你是狡辩!”我还真不是狡辩,多年前我就处理过一件类似的事件。

有一次,语文老师在批改一位学生的作文时写了一句:“这篇文章是你自己写得吗?”这位学生闹起了情绪,周围几个学生也替她打抱不平,他们希望我这个班主任能主持公道。 于是,我在班会课上举行了一场讨论。

大家纷纷表示不满,认为这是老师对学生的不信任。有个学生说:“老师不能证明我的作文是抄的,那它就是我写的。”有学生甚至认为,这样的人不配当老师。言辞之激昂,真不多见。这时,一个平时成绩还不错的学生站起来,平静地说:“我会为这句话而高兴,因为这说明我的文章写得好!”

教室里静了下来,我说:“大家认为这位同学说得有道理吗?在埋怨老师和为自己高兴这两者之间,你愿意选择哪一个?能有这样独特的思维方式的同学,他们具有什么样的良好心理品质?”经过一番思考和讨论,大家终于明白,这是一个人真正拥有自信的表现,一些同学为自己刚才的慷慨激昂而有些不好意思。

我问那个说“你不能证明我的文章是抄的那它就是我写的”的学生:“请你说说,对于同学们刚才说的老师不信任学生这一点你是怎么看的?”她想了想,说:“也不能就认为是老师不信任学生,因为我们许多同学的确也抄过作业包括作文。”我问全班同学,谁对此有异议,没人站起来。我趁机让同学们回忆一下前不久我布置的政治小论文的完成情况,几个学生脸红了。那次我选中了几篇满意的文章,可在让这几个学生再次进行修改时,他们多表示文章是抄来的。我接着问:“在这样的背景下,老师怀疑你的文章是抄的但又无法查实,他能有几种做法?”学生议论后想出了四种方法:第一,什么也不说,给高分;第二,直接向学生询问;第三,以投稿(或别的)为名进行查证;第四,直接批评学生。概括地讲,就是“不管”、“询问”、“批评”。“那现在你们还认为语文老师的做法过分吗?”同学们都摇起了头。

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学生记得这次讨论,但我相信,这次讨论至少在当时给学生一种重新的刺激,让他们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对别人的不满其实是在我们内心里就把自己视为了弱者。

回到本文开头的那则笑话。如果你是那个被表扬的学生,你还会认为私塾先生偏心吗?从我自己求学和为师的经历看,好像很少有人因为经常受到表扬而认为老师偏心,而那些认为老师偏心的同学绝大多数是经常被批评的学生。我想,大家可能也有和我类似的体验吧。

这种心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一套新的分配方案出台,受益者总会称赞方案的公平合理,而利益受损者则会愤愤不平呼吁公平。如果根据大家的意见再出来一个修改方案,这两种声音还是会存在的。当然,本文无意讨论如何建设社会公正这个问题,就此打住。



二、不是我们缺心眼,是传统教育没心眼

言归正传。为什么那么多人习惯于用弱者的心态去看待问题?这就和我们的教育有关了。

众所周知,我们的主流文化强调服从而不是鼓励创新,强调整齐划一而不是标新立异。强调服从和统一,自然会特别要求尊重既定社会秩序,而尊重社会秩序最好的体现就是尊重社会秩序的维护者:父母、老师和各级官员乃至皇上。皇上是不能质疑的,因为他是“天子”,“奉天承运”不受任何普通凡人制约。历史上许多次造反,打的是“清君侧”旗号,就是这个道理。“官大一级压死人”“朝中无人莫当官”,都是大家颇为熟悉的话语,个中蕴意不必烦言。父母也是有高度权威的,过去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曹操座骑受惊踩了麦苗,他割一把胡子就让三军大为震撼,因为这在当时相当于他接受了斩首之刑。历史上的“孝”——即无条件服从父母——影响是如此深远,使得诸如“二十四孝图”这样的糟粕至今还为许多官场人物、教育中人津津乐道。日常教育中,“棍棒底下出孝子”是家庭教育的名言,“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有些已经被抛弃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有些虽受质疑但仍然是教育的主流观点。

从今天的眼光来看,这种强调服从的政治社会文化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人的最大伤害之处就是一个人从小就被剥夺了自我成长的机会,一切都是社会规范至上,个人兴趣、意愿、性格等都不在教育者考虑之中。即使有“因材施教”这样的原则,也只不过是一种方法层面上的东西,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让一个人失去自我,服从社会。透过各种冠冕堂皇的说辞,主流的传统教育无非是两句话,第一句话:“你不行!”第二句话:“跟着我,有肉吃!”当然,所有这些都是打着“家族”、“民族”、“国家”、“党派”等旗号,是以“集体”或“组织”的名义进行的。

一代又一代人接受这种教育,到现在差不多都形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成为一种心理本能。长期以来,我们没有选择的机会,丧失了自己的判断,生存本能已经被依附心理取代。终其一生,我们时时刻刻需要得到外界的肯定和鼓励,不然我们就如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契诃夫笔下的那个小公务员,其实也是现实生活中的你、我和他。

我们不敢质疑权威。就像鲁迅当年刻画的红眼睛阿义:“他(夏瑜)疯了,竟然说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在“国不可一日无君”思想的支配上,任何对权威的质疑都是疯狂的、荒谬的。长在我们肩膀上的脑袋只是为了接受上面的指令,没有得到指令,我们和木头人无异。

我们也不接受质疑。“我只是一个普通教师!”、“大家不都是这样吗?”“这是学校的规定!”“总要活下去的!”……其实,没有人让我们去造反,我们只是应该反思:我们所做的这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如果活着本身就是活着的意义,我们何必让学生批判“猪的理想”呢?  

在这种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长期的浸淫下,几乎所有的人都已经习惯了把自己当成弱者。当遇到比自己社会地位低的人,遇到比自己还弱的人,我们立马兴奋起来,像只藏獒似的勇猛地冲上去,最不济也得像猫逮着了耗子,先不吃,慢慢玩上一会儿。如果遇到领导,遇到比自己强的人,我们或像可爱的吉娃娃一样,装楚楚动人样;或像只误闯同类地盘的流浪狗一般吓得赶紧躲闪。只有在学生面前,在学生家长面前,靠着传统的“师道尊严”这层防护罩的保护,我们才敢大言不惭地谈理想、谈人生、谈奋斗、谈教育、谈人格……躺在床上时,我们不感到羞愧吗?我们对学生讲的这些,自己做到了吗?做不到,我们认同吗?不认同,我们为什么还这样对学生讲?为了饭碗,仅仅为了一口饭,为了活下去。可这不是“师道”,只是生存之道啊。

很多家长和学生比我们看得明白,他们不再尊重我们了,因为我们的确不值得尊重。不但不值得尊重,还应该被蔑视,因为我们太道貌岸然了:仅仅为了混口饭吃,却以道德的名义、以教育的名义。我们简直就是骗子。



三、别浪费自己的睛,不辜负自己的心

——抓住自我教育这根救命稻草

网络名家小狐女士在我前不久的一篇博文《说几句狠话:有些同行,你就别装13了》跟了四个字“又见我们”。我知道她是什么意思。

几年前,就有人分析过,中国人习惯用“我们”而不是“我”,因为我们的主流文化一直是忽视个体重视集体的。几十年前,一个人取得了一点成绩,年终表彰会上发言时,“大好形势”、“正确路线”、“英明领导”、“关心指导”、“大力配合”这些是必须要说的,最后一点点的时间,才羞答答地说“我”做了什么。

“我们”把所有的“我”一网打尽,却经常能满足不了“我”的需求。有人因此提出异议:凭什么“我”动不动就被代表了?“我”有自己的意见,不想被代表,请不要用“我们”把“我”强拉进去。

我——请小狐注意,如果你看到此文,我用的是“我”——非常理解,也非常赞成。事实上,在这一点上,我自以为和小狐应该没有实质性的思想分歧。之所以这部分谈“自我教育”,就是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明白:我们每个人都是“被教育”长大的,但我们——请教小狐,这里的我们必须去掉吗——又是可以“自我教育”的。一个人的心理成熟程度不取决于“被教育”而是取决于“自我教育”。这里的“自我教育”,就是睁开自己的双眼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相信自己的眼顺从自己的内心,去审视去体验,最终建立起自己的价值系统。

多年前,“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流行于教育界。奇怪的是,好像没有人因此质疑传统教育津津乐道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缺陷。等了那么多年,我自己补充一下。我以为,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之后,必须加上一条“促其思考”。这里所说的思考,不是思考“自己错在哪里了,如何改正”、“如何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报答老师的辛苦付出”、“如何设计自己的生涯规则”……那样还是在别人划定的范围里转圈。真正的思考,是从质疑开始的,诸如:“老师说的一定是对的吗?”“书上讲的不会有错吗?”“大家都这样想就是可以接受的吗?”“纪律真的不能违反吗?”“为什么太阳不能晚上出来?”“读书就是为了出人头地吗?”……质疑,是对现行规则的挑战,是对权威的挑战,也是对自己的挑战。

所有的感动和知晓,都是源于别人,我们只是接受。只有质疑,才是我们独立思考的开始。很遗憾,传统的主流教育中根本没有培养学生质疑精神的位置。原因很简单,质疑与服从是对立的,无法并存。有时候,权威也会给底下的人一个机会,就像如来佛允许孙悟空翻个筋斗云,仅此而已。再不听话,温暖的手掌立即变成生硬冰冷的五指山。传统的主流教育下的思考,多是为了让学生明白自己的无能和错误,最后幡然醒悟,感恩权威,放弃自我,服从秩序。

然而,人的确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虽然脆弱不堪,却不会完全放弃质疑。纵然古今中外皆有“焚书坑儒”的惨烈和“万马齐喑”的死寂,抑或是“嬉戏山水”的隐逸和“纵情声色”的逃避,可是人的质疑精神确实如同野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个人一旦开始质疑,就意味着TA开始睁开自己的眼睛看世界,开始用自己有头脑思考一切,TA的自我教育之旅就开始了,TA的心理真正开始走向成熟了。可惜啊,许多人一辈子都不曾有过这激动人心的心灵成长之旅。

你,愿意思考吗?从质疑自己开始,质疑一切,打破一切,重建一切。这个过程,会有痛,会有苦,会有泪,会有人因坚持不住而放弃。有的人刚把眼睛睁开了一条缝,就被吓坏了,赶紧重新闭上,还好心地使劲捂上别人的眼睛。可是如果你坚持了下来,或许你就真正体会到我们经常说的“活着”其实只是一种“生存”罢了。

生命本无意义,“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人是唯一为自己的生命赋予意义的物种。人之为人的尊严,不在体力,不在寿命,就在于人会质疑,“我思故我在”!即使最后没有建立起任何原创性的东西,至少我信仰的都是自己经历过体验过并得到内心认同的东西。我想,所谓“内心强大”,就是这个意思吧。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7 06:25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7 17:18
海之韵:教师的苦与累不是教师得到肯定的标准

每当我批评教师整体的思想和精神状况时,总会有人对我讲教师现在多么不容易之类的说辞。时间的大量堆积、劳累疲惫什么的。这种状况我从来没有否认,只要不迟钝,都能了解到,何况我这么关注教育,不可能不知道。
但是——问题的关键往往在“但是”后面的话里——苦不苦、累不累本身,并不是教师得到批评或者肯定的标准。而要看,教师到底给了孩子们什么。以其昏昏,使其昭昭。越苦越累,孩子可能受的戕害更大。如此,当我们面对批评的时候,还好意思因为自己是苦的和累的感到委屈吗?心智狭隘,头脑昏聩的教师,无非是为当下通行的那些评价标准而苦而累,那种苦不具有太多精神的内涵,并非因为对教育理想的追慕而出现,不是伟大的精神痛苦,“受苦受得也琐碎”。说白了,那种苦,就是心烦和怨气的代名词。如果这种苦和累成为评判的标准,那么我们的教育岂不好得不得了了?因为我们的教育拥有一群世界上最苦最累的老师。好学进取,是教师最需要的品质,这个进取,不光是知识的累积,还包括人格的进境。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其他领域,也许可以退,没有什么,但是教师的职业不可以,因为你的倒退,就是孩子的灾难。别的领域可以讲“没有功劳还有苦劳”,教育不行,没有功劳你就是在作孽了,这两者之间没有中间地带。如果真正爱教育,面对批评,还好意思总拿苦和累来辩解搪塞吗?
每当我评论教师整体的思想和精神状况时,总会有人对我讲讲起体制如何如何。面对批评的时候,从来不反思自省,而是习惯性地去卸责。推给体制,是时下最流行最广泛的做法。被教师用得相当娴熟。

但是——只需你实事求是地正视——你也是这个体制的一环。这个糟糕的教育,处于教育场域中心的教师,怎么可能是无辜的?面对教育官员的指手画脚,我们做过一点抵制吗?还是积极地配合,配合得好还心里暗暗指望的领导的表扬?体制靠什么笼住和控制了大家,靠的是各种名目繁多的官方的评奖,先进教师、骨干教师、教坛新秀、教学名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首席教师、星级教师、杰出青年教师……这和东西,和好教育,没啥关系,甚至背道而驰。在我们大谈教育的时候,心里对这些东西有没有起码的超越?你很努力地想往这些靠拢,以官方的一个奖为荣,数着奖项来计算你教育的成就,有什么资格把一切罪恶推到体制上?你缺乏对真理的追慕,不较真,从来没有体会过什么是精神的焦灼,心智迟暮而狭隘,日益接近生理学意义上的人,你在为体制的延续贡献着肥料,还怎么能开口闭口推到体制上?我们对自己的责任呢?我们应有的担当呢?我说过,如果你一再环境决定论,不解放自己的心智,狭小得可怜,那你只配这样的境遇。你们相得益彰。看问题不能用实然的逻辑来取代应然。
每当我评论教师整体的思想和精神状况时,总会有人会拿我高校老师的身份说事,意思是我没在一线。他们认为在一线才是贡献。比如青花依旧昨天反驳我的时候说:“你只要能到小学教学一年,不管你做的怎么样,哪怕你做的糟糕透了,全校倒数第一,我都会服气的。”以及“你的见识决定了你也只配批评教育而不能为教育做任何实质的贡献”。对此我要笑了:用我在没在一线来证明我的对错?如此说来,从事理论研究的人,是不是都该歇菜了?张维迎谈到研究型商学院的建设时说,商学院要对企业实践有独特的敏感性,但他亦强调,这决不意味着一个人要当商学院的教授,就应该当过几年总经理。同样的道理,一个人要研究基础教育,不一定非得亲自教中小学。如果在一线就是贡献,那么我们的教育岂不早好了?我们有数量庞大的老师在一线啊。对此我的回答是:别以为埋头苦干就是贡献,那也可能是误人子弟。从事批评,理念的辨识,目标的检视,这些同样是贡献,而且不是谁都能做的贡献。这种认识是一种粗鄙的实用主义。
有人老是拿我大学老师的身份说事,还有一个原因是认为我离一线很远,不了解实际。而他们说的实际,就是我前面说的多么苦,多么累。在咨询如此发达的时代,没在一线,也照样了解。因为人有耳朵,可以听到,人有眼睛,可以通过文字间接地看到。“道听途说”不一定是坏词,天下事什么都要你亲自看到你才相信?美国你没有去过,你就不知道它在地球上?康德一辈子没走出他的小镇,他没有见识吗?何况我和中小学也非总是相隔,谁还没有一些渠道去接触中小学啊。这个问题我说过多次了,已经没有耐心,只能说,持这种观点的人,对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基本是一团浆糊。
而且我对中小学教师的有那些评论,并非意味着我认为大学老师就没有问题,相反,问题同样非常之多。
当然需要去推动体制的改变,但是教师自身心灵的解放和心智的开阔,不是外在于体制变革的过程的,他们应该是同一个过程。没有后者,变革了的体制也会走样。你想通过体制的变革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这是一种幼稚病,也是对自身责任缺乏担当。那种平常意义的同情没有用,就像鸦片,你用起来舒服,受用,但是过后加剧你的孱弱。我拒绝那些肤浅的同情的说辞,对教育体会切肤之痛的同时,我选择尖锐地批判,因为批判助人清醒。这才是大同情大悲悯。
      
    有人为这两天我们发的文字受不住了吗?生气了,或者心里不舒服了吗?这正是我们想要的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7 17:19
超越本能,学会思考
茅卫东


有位老师经常在讲座时问同行:“教过的你的老师有很多,哪位老师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老师们有的说是小学的老师,有的说是幼儿园的老师,还有大学的、中学的老师,甚至函授时的老师,难忘的原因大致有:这位老师曾经给我过真诚的关怀;这位老师在我最自卑的时候鼓励了我;这位老师曾讽刺过我,让我很受伤;这位老师的课讲得非常棒,让学生非常喜欢听;这位老师总是认真备课、上课,一丝不苟,每次走进教室衣着非常整洁;等等。

估计很多老师不会觉得这样的答案有什么不妥之处。如果这位老师没有遗漏重要的回答,比如“没有老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之类,那么,我想说,从这些答案中,我感觉到可能很多教师的视野比较狭窄,从学生时代到职场生活,他们关注的重点可能一直是自己,或者与自己紧密相关的人和事,他们重视诸如个人情感、生活条件、社会地位等日常生活层面的东西,缺乏精神层面的关注和思考,而这样的人往往缺乏安全感,处于随时防御的状态。



注意,我之所以有这种感觉或者说下这么一个判断,当然是基于问题和答案,但更是基于回答问题者的身份——教师。如果拿这个问题问其他职业人群,估计也会是这些答案。虽然我没有作过调查,不过报刊上不时会有一些回忆老师的文章,大体就是这个样子。但作为教师群体的回忆,这样的回答我以为是值得思考一番的。

有道是:“教育学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如果我们认同这个观点,那应该也可以接受下面这个看法:教师的工作是帮助学生成长。既然是帮助别人成长的工作,那就应该了解人的成长过程,了解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及其特点。注意,只是了解,不是研究。教师所教学生的年龄不同,了解的重点自然也不一样。不过,有一些关于人的发展的基本的共性的东西,或者说一些常识,应该与教师本人年龄、所教学生年龄以及所教学科无关,是我们都应该了解的。

这里只说一点:成长是基于本能(自我)、超越本能(自我)的过程。而这一点,我认为很多同行并没有很好地完成。



每个人生下来时都差不多,完全是靠生存本能以及成年人的照料存活下来。稍长大一点,看到喜欢的物品,不管它是谁的,也不论贵贱,更不会考虑是否安全,总是想占为己有。尽管那个时候孩子还没有发展出“自我”意识,也不会有“社会或世界”的概念,但孩子具备占有本能,他看上的,就应该是他的。愿望得不到满足,孩子会用他唯一的武器——哭闹——达到目的。这时候的孩子非常非常的“自我”,同时又同样强烈地依赖成年人。

幼儿园和家的最大不同,在于家里成年人一般都比较纵容孩子,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总觉得孩子还小,不懂事,也就不用和他讲道理,满足他就行了。进入幼儿园可能是多数孩子第一次正式的社交行为,在这里,孩子们被训练被教育接受“这个世界不是我说了算”的事实,开始掌握社交规范。孩子慢慢有了“自我”意识,也开始摆脱本能对自己的完全支配。

从小学到中学,孩子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同时也越来越社会化。青春期的叛逆,无非是要证明,他不再像婴幼儿那样需要完全依赖成年人。相反,他想要自己做主完全独立,不再需要成年人唠叨和支使。

这是一个很关键的时期,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最终能否真正成熟,真正地成长起来。以我的观察,国人大多数最终没能“鲤鱼跳龙门”,徒有成熟的生理外表,内心还是停留在了青春后期甚至更早。很遗憾,教师这个群体也是如此。



不成熟的典型特征有三个:一是没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二是无论年龄大小总是渴望得到别人尤其是前辈和领导肯定,后者其实是由前者决定的;三是始终对未成年时受到的伤害或得到的帮助记忆犹新,想起来就可能引起情感的强烈波动,这和第二个特征是相互作用的。若有兴趣,每个人都可以此衡量自己,看看能否对号入座。

说大多数人没有人生观、价值观肯定不对,有是有,但不是自己的,是父母老师教的,是爱周围人的影响学会的。这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完全经不起考验。生活稳定幸福的时候,谁也不会觉得有问题。一旦受到质疑,很多人就会觉得自己被骗了。就好像你走在路上,有人非常热情地塞给你一个苹果,你推辞不了,看着苹果也确实诱人,就带着上路了。走着走着,突然又跳出一个人来愤怒地指责你偷苹果,你立即交出苹果,严正申明:“这是人家给我的。”

是的,苹果是人家给你的,那观念呢?别人可以把苹果塞到你手里,总不可以敲开你的脑袋把观念放进去吧?



因为没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很多人特别需要有人指导,离开前辈指点离开领导指示,这些人就寸步难行。前辈表扬,心情舒畅;领导批评,郁郁寡欢。一些年轻教师特别愿意把学校看成是自己的家,总是希望校长像自己的父亲自己的母亲一般关心自己严格要求自己,也是因为心智不成熟,精神世界没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支撑。

这样的人当教师,真的只能是误人子弟。他自己还只是个司机,去哪得由别人说了算,又怎么有能力去指点学生何去何从呢?对,他可以教学生怎么开车,可是开去哪里呢?有人批评说,中国的学校教育现在已经沦为职业培训了,原因就在这里吧。



对自己未成年时受到的伤害或得到的帮助记忆犹新,这为什么也有问题?因为这种记忆会随时把人拉回到自己未成年的心理状态或者说精神状态。现在大家对人的智力成长的几个关键期比较熟悉了,而对人的心理成长的停滞这个问题认识可能相对不足。简单地说,如果一个人回忆起未成年时的经历并带有强烈的情绪反应,那基本可以断定,这个人的心理发育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严重的话,可能他某方面的心理发育已经停滞在那一时期,尽管他已经长大成人。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童年的经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状态。有些人因为受到伤害的时候年纪很小,长大后已经记不清发生过什么,可是心灵创伤严重影响着以后的生活,因此需要接受长期的心理治疗。

如果教师这个群体回忆以前自己的老师,留下的印象大多是某老师对自己多么多么地好,从相反的角度看,是不是表明这个老师当年从家里得到的支持不够?如果回忆多是被伤害的经历,那就不用细说了。



为什么那么多人成熟不起来?

从宏观层面上说,我们的主流文化一向不鼓励人走向成熟。不论系统的儒家经典或佛教思想,还是通俗版本的《弟子规》《二十四孝图》《菜根谭》《曾子家训》……都是教人服从,服从师长,服从权威,服从世俗,鲜有教人质疑鼓励思考的文字。直到今天,我们虽说已经打开国门,可是文化教育上面还是一脉相承,没有改观。任何还能睁眼看中国的人,应该不需要我再举例说明了吧?这种文化浸淫之下,除了搞些小发明小创造,怎么可能有领先世界的创新之举。所谓的“钱学森之问”,不过一个死结而已,类似于问别人:“死人为什么不会说话?”

从个人层面上讲,很多人还是无法摆脱生存本能的束缚,或者说虽已成年但基本还是被本能驱使。这个本能就是趋利避害,以求自保。主流文化之所以成功,就是它成功地放大了人的求生本能,“跟着我,有肉吃”,不听话?满门抄斩灭九族!一代一代威逼利诱,终于成功地塑造了大多数国人的生命基因,那就是:“只可跪着生,决不站着死”,能从狗洞里爬出去是有智慧有勇气的象征。最后,谁想直立行走,不劳官差动手,职场同人邻居路人早已一哄而上将其摁在地上了。这也是难得的一次自我实现的机会,完事还可以哼哼:我们活得像条狗,天天吃肉啃着骨头。

从技术层面上说,我们缺少心理分析。我国的心理咨询起步比较晚,至今除了几个大城市发展良好,其他地方可能还是举步维艰,心理咨询的从业人员也是鱼龙混杂。许多人通过考试获得了从业资格,可是就像不少人拿到了驾照但还不会开车一样。因为缺少这种氛围,很多人一般只能从是不是遵守社会习俗,有没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来衡量评价一个人,不会去关注他的心理健康水平。其实不少教师,包括很多名师,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是非常令人担忧的。就像前面所说,虽然这些教师平时的工作没有问题,甚至有些可能还是学科带头人,但他们其实一直处于一种缺乏安全感,随时准备防御的状态。一旦受到批评和质疑,很容易或极度伤心或勃然大怒。



这种不成熟状态,归根结底说,就是一个人的心理发展严重滞后,真正支配其行为的更多的只是趋利避害的本能,精神的追求则是一件奢侈的无法想象的事情。

这样的教师,往往不能区分面子和尊严,或者说他们非常在意面子,却忽视尊严。比如,他们非常在意职称和荣誉,却并不一定愿意认真备课上课。他们非常重视对学生的管理和控制,要求学生绝对服从自己、尊重自己,对胆敢质疑自己的学生可能会想尽办法让他们丢尽颜面。而在学校领导面前,这些教师可能会像一只乖乖羊,习惯性地流露出谄媚讨好之态。领导的一句表扬,会让他们兴奋得晚上睡不着觉。领导有所要求,不论公事私事,都比自己的老爹老娘交待的事情还上心。

这样的教师,一般渴望温暖,不愿意讨论独立人格。他们喜欢把学校比喻为“家”,把校长当爹妈,如果校长年轻比自己大不了几岁,也要认哥叫姐。不少校长也非常受用,大会小会总是要求老师们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自己当然也有家长自居,努力当一个“慈祥的爸爸”。很多校长和很多普通教师一样,心理也是很不成熟的。因为职务的关系,不少校长心理其实更为扭曲。

这样的教师,他们的工作目标就是让学生考出高分,让领导满意。他们不会想到学生的成长问题,也不愿意花点时间去考虑社会和自然的事情,因为没有这个能力。他们只能把视野聚焦在学校,在校长的指挥下努力抓升学率。本性善良一点的,会用些小手段,让学生开开心心拼分数。狠一点的,就直接要求学生“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我的话说得有些难听了。中国民族泱泱五千年文明,怎么也有几件文化遮羞衫的。不过,总是捉襟见肘,就回到本文开始的那段文字吧。身为教师,很多人观察事物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其他职业的人甚至和没受过多少教育的人没有什么两样,完全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完全以生活功利为标准。说老师的好与坏,总逃不出关心自己鼓励自己或者伤害了自己这个范畴。可能这不能怪回答问题的老师,因为他们的老师当年除了按部就班完成教学任务之外,可能也确实不曾做过、也不会做、不便做其他什么事。想来他们的生活也很无趣,差不多也是“吃饭睡觉打豆豆”一类吧。哪怕他们中间有少数人的课上得很精彩,也只是局限于课堂,局限于那点可怜的知识,对学生以后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影响,也没有对学生性格的塑造或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什么作用。所谓的敲门砖,其实一直存在着。



如果年轻教师不想重复这条老路,或许可以思考一下:我想过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吗?教师职业的意义就寄托在职称和荣誉上吗?我将会以什么姿态存在于学生的回忆中,也和我的老师一样让学生只记得我对他们的好和坏?……”

如果有谁觉得思考太累,只想像福贵那样活着就好,那我建议尽快换个工作,别再继续败坏教师这个职业的声誉,尽管它差不多已经身败名裂了。个人以为,身为教师,最愚昧的一个问题就是:“大家不都是这样吗?”

你我是教师,应该思考,而不是满足于像动物那样活着。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7 17:20
贾 玲: 多给老师自我发现的眼睛  

读海之韵老师的文章“中国的教师主流是愚昧的”心情无比的沉痛,我赞同海之韵老师的观点,我也是教师,直接和间接几乎天天和学生、老师们在一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内心学处一直认为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乡村教师,所以,我觉得每一句话都直击到要害,是在批评我自己。文中所谈情况诸如“真正的问题是,极度缺乏严肃思考的兴趣,缺失智识的好奇心,对自我和外部世界缺乏探索的热情……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共融和对话,躲在一个狭小的自我内找寻存在感,充斥着个人的自恋或自怜。”等等,真实的概括了我身边包括我自己在内的老师现实问题。

很感谢海之韵用这么精辟的语言这么准确的表达出大多数老师的现状,但反省自己,我更多的却觉出了老师们的无助和悲哀。如果海之韵的发现能为改善老师们已有的现状起些许的作用,哪怕让老师们背负起诸如此类让人伤痛的大实话,那又有何妨?

  做了多年的乡村教育,耳濡目染的以上种种问题,我也常常陷入自责与迷茫之中。回顾课改之初,十多年前,我县曾经搞过大规模的课改活动。印象最深的是当时观摩课上推行的课始出示学习目标,把本节课所到达到的三维目标全列出来,并让小学生齐读,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读书水平和理解能力都有限,所以老师读完,学生读,下面老师都有异议,觉得对小学生(最其码低年级学生)来说,没有意义。但是,当十年之后,我听课时,发现有的老师仍旧在低年级不折不扣的效用此法。课后我和老师们交流了很多,谈他们的生活、心态。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关键是老师们缺乏思考的兴趣,缺乏自主探索教改的热情,更懒于去质疑,不愿意发出自我声音!因为老师们觉得这些没有用!

  那么,什么才最有用?想想老师们的话,在功利化思想为主流的今天,指导老师们工作努力方向的是学校的制度、考核的目标,这些最有用!而在我接触到的乡村教育,对于课改的量化,是个盲区。家长、社会信奉的是分数,而诸如师爱、教研这些无法量化的却对于教育来说非常重要的因素,无法量化,无法给出定性的激励措施,而正是这些非常重要的“软”目标,会更容易给人以走关系、走捷径之嫌,所以,在乡村学校内,学校层面没有制定硬性的此类规定似乎情有可原。反而教师认真搞科研是容易贴上“奇葩”的标贴的,比如有极个别的老师写写反思,读读教研类的书,也被很多老师同行们认为是不务正业,甚至是匪夷所思的事情:“教学教学,就是教学,写那么多文章,读那么多书干啥!”如此,最实用的方法是提高教学成绩,在评优、晋级方面走在前列,而和此无关的其它有弹性的目标,老师们不愿意关注,觉得不务实,不实际。

所以,我们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的评价老师时,都要想一想,是什么造成了老师们的这种现状?是什么蒙住了老师发现自我的眼睛?是什么促使老师心甘情愿的不去做真实的思考?而愿意人云亦云的走下去?

形成被人逅病的现状,教师有责,却负不了全责!

让优秀老师发挥带动、影响的作用,给教师特别是乡村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平台,让他们别在自己狭隘沉旧的小圈子里闭门造车,让他们在拓展视野在思想受到震憾之余,能够主动的反思自我,不断的更新自已的教育观念,使教育走出等同于教学的简单的技术层面,使教育从关注每一个生命做起!

  而所有这些,都需要从关爱教师成长的角度出发,激活老师的自我成长意识。让均衡教育从均衡师资做起,从均衡薄弱地区教师的现状做起。在无力改变大环境的之时,则更需要我们学校领导等有关部门从点滴实事做起,多给老师自我发现的眼睛,让他们能够经常睁开蒙昧的双眼,不断的发现自身不足,从而能够站在时代教育的前沿,最终使我们的孩子能够享受最理想的教育!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7 17:21

公立学校的教师究竟有多么糟糕?

文/皮皮狼

在中国可以说。公办学校教师即主流教师群体。

我见到过有的公立学校的老师(领导),对私立学校恨之入骨,原因不外乎:第一,私立学校抢走了好生源。第二、私立学校教师待遇比他好。

我当时就奉劝这位教师说,你要感谢私立教育,正是因为有了私立学校,你才有可能涨工资。中国教师涨工资最快的那几年,就是私立学校飞速发展的时期。现如今温家宝搞了义务教育,逼死了大部分私立学校。私立学校大量教师回流公立。教师于是就不涨工资了。

把这两个现象联系在一起,并非巧合。而是实实在在的经济规律,当私立教育兴起。必然用高工资吸引优秀教师。必然引发公办教师的辞职潮,公办学校涨工资是为了留住人,我们可以设想,如果私立教育不存在,公办教育一统天下,凭什么给你涨工资啊?法国有工会闹罢工都不涨工资,一盘散沙的臭老九们连个工会都没有。没有私立学校高工资引发的辞职潮,怎么可能有大规模涨工资?



公办教育之造成的公办教师的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的恶变(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奴化”)罄竹难书,例如:教师行业中流传着一个奇怪的口号,叫做“减负”。这个口号在一个健康的行业是不可能存在的。在一个付出与收获成正比的行业,减负意味着减少收入,唯有在干多干少拿一样的钱的行业。少干一点是一点。

君不见,学校里人人想干的行业是教务员,图书馆理员这些岗位,真正的一线班主任,人人都不想干。干活偷懒这是什么心态,奴才心态——反正不是给我干的。干多少好坏与我无关。

教师减负需求的产生,本质上是因为行业规则的不合理。而教师无人去质疑行业规则。主流的教师都是去钻空子。利用规则为自己谋利。这不是愚昧是什么?这不是无耻是什么?

还有,就是待遇等级化所带来的浮躁与教育动力的丧失。公办教育是绝不许拉大教育待遇差距的,因为这由此带来的是矛盾直指公办教育的软肋——他是“公”的,意味着公平,统一。公办教育激励教师更多是依靠隐性的“好处”而不是显性的制度。例如:晋升的机会(做官和评职称都是等级化体制的具体产物)。

这导致的是大量教师根本不去关注孩子的教育需求,而是关注上边的压力。而“高考”这一教育根本性的游戏规则的设立,则把教育的本质需求成功的统一的转移到应试教育上去,可以说,教育部门运用高考指挥棒,成功的把教育异化为应试教育。并且使用等级化的待遇等手段。使得教师无法抗拒上边的压力。从而使得“真正的教育”在公办教育体系中几乎荡然无存。


海之韵的话说“教育秩序不由市场来塑造,就要由权力来塑造,”。在权力的指挥棒下,教师的主流完全丧失了教育的真正的动力。而是完全屈从于权力的指使。这不是道德沦丧是什么?



这些主流教师们(含基层的教育领导)的愚昧和道德低下。更多的是源自教师群体就像死水一滩,任何行业都有淘汰机制,不适合做这个行业会被自然淘汰。我常用厨师和教师做比较,厨师做菜不好吃,自然就会离开这个行业,去找他更适合做的行业。可是,你看到有几个教师因为教学不好而离开教师行业的?

除了那些禽兽教师被赶出过教师行业之外。我们见过有几个教师因为不适合教学而离开教育行业的?

把一个人从一个行业赶出去的原因居然是因为他底线低到禽兽不如。可以想象,这个行业能留下一群什么人。

所以,任何人都不要拿什么特例来告诉我中国教师群体有多么好。特例永远说明不了问题,也不要拿什么CCTV和中央统计局的数据来告诉我,中国教师群体有多么好。他们的统计比谁都,更不要用国际奥数比赛的成绩来说事,那些孩子几乎没有一个有后劲的,我相信一句话,什么样的游戏规则塑造什么样的人。

一个被权力严密控制下的群体,没有淘汰机制的群体。被等级化,被奴化。被各种荒诞教育故事包围着的群体。
他们的主流就是愚昧而道德沦丧的。任何有智慧和道德的个人在里边都是出类拔萃的异类。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7 17:25
教师成长过程中的自我救赎  


一、改变自我 接受现实

中国教师报记者  茅卫东
        青年教师在走上讲台之初,多怀有激情梦想,对教育有美好期待,对自己信心十足。遗憾的是,激情与梦想被现实撞得灰飞烟灭的不在少数。
       电视剧中,英俊潇洒的青年教师与冲动反叛的年轻学生斗智斗勇,教师总能把握住学生的心理,学生最后也总是会给老师面子,关键时刻,还可以携手对付校方或家长。而在自己的教育生活中,一些学生却是软硬不吃,让他写检查,他说“老师你是想树立自己的权威吧”;与他谈心,他说“老师你是想感动我吧”。学生把老师的心理摸了个门儿熟,正好与电视剧反了过来。有的学生干脆给老师来个“非暴力不合作”,任凭老师怎么处置,他就是不吭声。稍成熟一点的学生也会配合一下老师,你批评他时,他会连说“是是是”、“对对对”、“好好好”,一改身,就像啥事没发生过。这种“虚心接受,坚决不改”的学生,可能老师们多少也接触过一些。还有些小公主,小太子,老师见了都想绕着走,怕被他们欺侮了。


        “如今的学生怎么会这样?”很多老师有此感叹。特别是一些有一定资历的老教师,可能相对来说更难理解现在这些在开放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学生,这些学生可比当年“红旗下的蛋”棘手多了。而青年教师在头疼学生难管理、难教育的同时,可能还会对学校、对校长产生困惑甚至愤怒。一边说着“为了一切学生”,一边想法子把调皮捣蛋的学生弄出校门;一边说着“教育关系到孩子的未来、民族的未来”,一边组织孩子说谎造假……“校长怎么可以这样?”“教育怎么会是这样?”诸如此类的质疑可能不少青年教师曾经有过。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有人说,在中国,生活的精彩总是远远超越艺术家的想像力。教育也不例外。教育影视中的故事,总不如教育现实曲折艰难。其结局,也未必都能如教育影视故事中那样有大团圆般的美丽灿烂或温馨动人。

        怎么办?改变自己!


       “当你改变不了现实时,你只能改变自己!”这句话想必现在大家已不陌生。这话很有道理,毕竟“鸡蛋碰石头”的确算不上明智之举,13亿人吐个唾沫能淹死人了,13亿颗鸡蛋碰块巨石,未必见得能把石头碰碎了。即使碰碎了,那也是蛋石俱毁,没有实际意义了。所以,改变自己是不错的选择。
        

        关键是,改变自己的什么?

        有的青年教师转型很快,撞了几回南墙,马上放弃了自己的教育理想梦。怎么能出成绩就怎么来,领导喜欢什么自己就做什么,一切以获得权力的认可与赞赏为标准与动力。这与其说是改变自我,不如说是放弃自我;与其说是适应社会,不如说是同流合污。

        我所说的改变自我,是改变自己对学生的期待,改变自己对校长的期待,改变自己对当前教育大环境的期待,不陶醉于自己构想的美好却是虚幻的教育氛围,直面教育现实。尽管这个教育现实可能与我想像得很不一样,很让我失望,但,这就是我所处的教育环境。我的工作,不能是基于梦幻,更不是在想像中进行,而是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中,面对现实的校园、现实的学生开展的。

二、坚持自我,理解现实


        期待可以改变,自己的信念不能轻易放弃。事实上,如果信念被现实撞了两下就趴下了,严格说来,这也不是什么信念。
        坚持自我,就是坚持自己的教育信念。

        用最朴素的话来说,教育是一项良心工作。教育者所思所言所行,都可以首先扪心自问:这是发自我内心的吗?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现实教育环境不尽如人意这是事实,是不是到了教育者必须出卖自己的良心才能工作,非违背自己的良知无法生存的地步,我想并不是如此。很多时候,我们的“卖身”(包括出卖自己的灵魂),的确是为了“求荣”,而不是迫于生计。只是在这个物质化时代,很多人以为,生命的价值就在于获得更多的生存资料,舍此无他。所以,良知与良心,都成为了可以出售的物品,更不用说肉体了。这是另一个严肃的话题,暂且按下不表。


        对一个不甘平庸的教育者来说,坚持自我是起码的要求。一个人失去了自我,剩下的只能是对感官刺激的追求,无异于行尸走肉。因此,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很自然地应该坚持自我,不会轻易为流俗击倒。坚持起码的教育原则,是教育成功的基本条件。罗列一下,这些可以算是基本的教育原则:

        教育应该给孩子带来快乐,孩子是教育全部的出发点与归宿;
        教育是鼓励人向善的活动,是为了大家更美好的生活;
        教育要教人鉴别真伪,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欺瞒不是教育;
         ……

        谁都明白,现在的教育出了问题,放大一点说,现在的社会出了问题。所以,这些基本的教育原则被很多人忽视,甚至有的人会觉得太可笑,太理想化了。问题出在哪里?

        一个真正的教育者,不会“躲进小楼成一统”。他在努力完成自己的工作,在与孩子们快乐成长的同时,会细心观察,认真思考这些现实问题。

        黑格尔说:“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合理的都是现实的。”这句话被很多人误读了,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很多人将黑格尔的话演变为“存在就是合理”,并以此化解对现实的各种批判。如果真是这样,黑格尔就不会是举世公认的哲学大师了。


        “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它的真实意思是,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有其产生并存在的原因(勉强也可以说成“理由”)和条件;哪怕人们对某些事情厌恶甚至恐惧,它们也有产生的原因和存在的条件。当它们存在的条件依然存在,即使人们厌恶甚至恐惧,这些事情依然会存在。另一方面,一切符合发展规律的事情,即使目前产生的条件还不具备,早晚它也会出现的。这就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

        因此,对一个有所追求的教育者来说,停留于对现实事物的喜恶还不够,还要努力去了解事物背后的东西,了解社会百态以及其发展演变。对社会的了解,就是对教育的理解,就是对人性的把握。一个成熟的教育者,不会轻易用道德的标准去评判处于转型时期的社会现实,更不会轻易给学生贴上什么标签。他在坚持自我的同时,会对自己所不满的社会和他人抱有一种真切的理解之同情,同时也会对社会和教育的未来充满热情而又理性的期待。


       三、强大自我,改变现实

        “大家都这样,我能怎么办?”这是很多青年教师共有的迷茫,有人甚至以此作为自己退缩、放弃的理由。很多人因此期待出现一个英明伟大的人物,一举改变现行教育体制,为大家创造一个理想的教育环境。

        体制肯定是需要变革的。有道是:“好的体制让坏人变好,坏的体制让好人变坏!”中国教育的很多问题,深究起来,多与教育体制有关,这方面的相关论述也有很多。

       有了一个好的体制,一切就能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不然!一个期待英雄拯救的民族,能否出现英雄是个未知数;英雄出现了,能不能拯救大家同样是个未知数。

        回首一百多年来中国走过的道路,从洋务运动到“清朝立宪”,从辛亥革命到民国建立,从青天白日到斧头镰刀,制度建立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息过。但我们今天依然在期待体制创新,而且只是期待,最多再加以一点深情呼唤。


         原因可能有很多。从“人”这个角度来看,可以总结概括为两点:
        
       第一是主政者的思路。是想建立一个“宪法之下的共和“,还是要建立一个“一人(党)之下的民主”,这是非常考验主政者远见、勇气与胸怀的选择。

        第二是普通民众的心态。当年阿Q上了大堂,虽然边上的长衫人物命令他““站着说!不要跪!”阿Q却总觉得站不住,身不由己地蹲了下去,而且终于趁势改为跪了,觉得还是跪着踏实舒坦。如果国民都是这样的素质,见了当官的就自觉矮了三分,甚至自觉小了一辈,都巴巴地期待着当官的夸自己两句,与自己握个手,留个影,那么任何民主制度到最后都会成为花架子,只有“为民作主”的主旋律涛声依旧。


        阿Q心态至今流行,一个很简单的现象就可以判断。很多人抱怨基层民主选举不够公开透明,但抱怨归抱怨,投票时并不落后。似乎很少有人意识到,弃权,也是自己的基本权利。“领导让我投票的!”这是部分人的解释。既然领导的话都要听,那么体制创新又从何谈起?除非领导自己想玩点新鲜的。“我这一票投不投无所谓,改变不了什么!”这是另一些人的解释。这些人可能没有想到,如果什么时候他的一票能够定乾坤了,这是民主还是专制?民主,就是这一票一票算出来的,而不是哪个人说了算。因此,珍惜自己微不足道的权利,发挥自己微不足道的作用,这是民主体制需要的共识。

       从这个意义上说,体制创新并不只是为官者的事情,它同样需要普通民众的积极努力。这种努力,可以从改变自己的心态,改变自己的行为开始:不再把当官的视为道德楷模、正义化身、真理代表,意识到为官只是为官者的一份职业;不再期待为官者的赏识,更不会为了得到为官者的赏识甘心出卖自己的灵魂和肉体;不再期待一夜之间能够体制创新,而是有所选择地有理有节地拒绝旧体制的诱惑……


        个人认为,这种理性的拒绝甚至比所谓的“合理化建议”——这个词总让我想起“上书”——更能真正推动体制创新。小时候,小伙伴在一起开开心心,若有哪个人惹火了大家,招到大家的一致反对:“你再这样,以后我们不跟你玩了!”这话绝对有相当的威摄力,会让这个触犯众怒的调皮鬼赶紧讨饶“改邪归正”。

        或许有人想到了,还说不定谁不跟谁玩呢?是的,还有一种情况是:“你们再这样,我不跟你们玩了!”如果这话是建立在慎重思考后的理性选择,那这个人就是英雄,有勇气有胆识。


        我相信,这样的人是有的,而且应该会越来越多。他们是有强大自我的人。他们的选择,不是狂妄,而是自信,对自己能力的自信;不是叛逆,而是珍惜,对自己人格的珍惜;不是摧毁,而是建设,为了自己和他人美好的未来。

        你我就是现实的一份子!强大自我,放弃不正确的期待,清除内心里的奴性,让现实的改变从自我的改变开始吧!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7 17:27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8 10:58

教育“对话”为何不能平等

文/凌宗伟

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的《被压迫者教育学》被誉为被压迫者的“教育圣经”。与英国戴维·伯姆的《论对话》一样,是为数极少的阐述对话问题及其实质的著作。


弗莱雷在谈及师生关系的时候一针见血地指出,“仔细分析一下校内或校外任何层次的师生关系,我们就会发现,这种关系的基本特征就是讲解。这一关系包括讲解主体和耐心的倾听主体。在讲解过程中,其内容,无论是价值观念还是从现实中获得的经验,往往都会变得死气沉沉,毫无生气可言。教育正承受着讲解这一弊病的损害”。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教育就变成了一种存储行为。学生是保管人,教师是储户。教师不是去交流,而是发表公报,让学生耐心地接受、记忆和重复存储材料。这就是‘灌输式’的教育概念(‘banking’concept of education)。这种教育让学生只能接受、输入并存储知识”, “教师认为学生的无知是绝对的,教师以此来证实自身存在的合理性”。


也就是说,我们总是习惯于将自己摆在一个居高临下的位置,总是以为我们预设的教案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我们所教授的总是学生欠缺的,更是他们需要的。所以,我们根本不会去思考我们的预设到底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与需要到底有没有差距。在我们眼里,学生就是“储存器”,就是“保管人”,我们意识不到,“只有通过交流,人的生活才具有意义。只有通过学生思考的真实性,才能证实教师思考的真实性”。


从对话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新课程理念里面的“教师是平等的首席”的说法是不是也有问题,首席就是主席,就是能说了算的,既然这样,何来“平等”?


然而“对话”应该是一种碰撞,可能会达成的某种共识,或者各自把各自的观点阐述出来。存疑,也就是没有形成共识;平等,需要相互尊重,但是相互又要保持自己清醒的头脑,有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而不是为了求大同存小异。尽管会有共同的认识,可能会有一个交集。但是在许多情况下,它还不仅是平行的,可能还是扇形的,是扇形展开的。如果总是交集了,也许就没了自我。所以,对话一方面要有开放的心态,要能悦纳不同的声音,不能迷失自我。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习惯于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他者交流,并且非要弄出个是非来,甚至不惜以骂街的方式讨伐对方,这是不是对话应有的姿态,也许是另外的话题。作为教师,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常常将师生关系视为“我对你”的关系,而没有看成“我和你”的关系。这就难免居高临下,颐指气使了。而在真正的教育对话中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一个中心,你就不可能,你更不可能以真理的化身出现,也就不存在什么“首席”与“非首席”的问题。对话的实质在于相互启发、相互悦纳、相互影响、相互改变,共同生长。


当然,我们讲教育要殊途同归,都是为了成就人,但每一个人都个性独具,如果一味强调殊途同归,最后归结到一点,就好比学校的“跑操”一样,用一样的音乐,一样的队形,一样的步伐,大家都一样了,也就不存在所谓的什么“对话”了!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8 10:59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 ... amp;_dsign=f4f51ff0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 ... amp;_dsign=f4f51ff0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 ... amp;_dsign=f4f51ff0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8 16:49
做悲观的理想主义者
文、谢云【江湖一刀】


乐观而不盲目。悲观而不绝望。对于人生,社会,世事,我一直都说自己,是悲观的理想主义者――悲观,是基于我所感受和体味到的现实状况,理想,则源自内心深处,对美好未来的期求和渴望。
赫拉巴尔说:“我实质上是一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和悲观的乐观主义者,我是个两栖类和合用一堵墙的两间房。”读到这句话,我对这位声名显赫、却言行低调的捷克作家,顿生惺惺相惜的好感,甚至想伸手去触握一下他从天国伸过来的手。尽管他的悲观和乐观,成就了那些伟大和作品,而我,只能偶尔写些自娱也娱人的短小文字。
因为有对美的向往、对未来的期盼、对人性趋善的理解,所以我乐观。但是我知道,美也需要创造,梦想的实现不能只通过做梦,在现实与未来之间,有长长的路要走,所以我不盲目。我用双眼仰望天空,也用双脚触踏大地。我用微笑透露我的相信,也用思考传递我的隐忧。我用行动表达我的热情,也用沉默和回顾,反省我的所作所为。
然后,我用文字,写下自己的泪和笑,悲和喜,爱和痛。
对现实,对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状况,我有种种不安,甚至因困惑而疑虑,因疑虑而悲观。但鲁迅先生说,绝望之于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这使我明白,悲观没什么不好。适度的悲观,既能让人冷静,警醒,也能让人慨然振作,奋力前行。很喜欢胡适先生的一句话,人生本没有意义,人自己给它什么样的意义,它就会有什么样的意义。我愿意接着说,所有的终极意义,也许都是空白和虚妄,除了在过程中所体会到的意义。所以我曾感叹,意义不在意义本身,而在对意义的追寻里――这样的意义,也许不宏大,不高亢,不振奋人心,但它真切,实在,能够给荒凉的人生以安慰和温暖。
以我有限的阅读和感受,所有深刻的灵魂,其实都蕴藏着悲观——那些长久影响了人类生活的大师,他们的思想、著述、作品,几乎都是悲观的,或者,都带着悲观的底色。由幸福而走向幸福,固然是美好的,但经历痛苦后体验到的欢乐,也许才是真正的欢乐,深刻的欢乐。就像《欢乐颂》,在贝多芬的交响曲里,也排行“老九”,经历过《英雄》、《命运》、《田园》的铺垫和渲染。这样的顺序,既体现出创作的“经历”,也意味着“追寻”的过程。
因此,我悲观,但不绝望――人生是苦的,好在还有梦。梦想是好的,虽然梦终究会醒。像东坡先生那样说“人生如梦”,或者太消极,那我愿意说,人生的漫长,正好够我们做一场大梦――在梦即将到来之时,在梦将醒未醒之际,我愿意努力寻求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对于教育,已经有无数多的诠释,无数多的概念与定义。我愿意简单地坚信:教育是美好的事――教育的最大意义之一,应当是让人因受教育而美好,或者说,在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到美好,因所受的教育而感觉到生活的美好,感觉到尽管现实不够美好,但是还可以对美好保持向往和期待。很多年前,我曾写过一句诗:“对美保持不败的向往,这是人类最后的一次机会。”尽管那首诗,与教育没有任何关系,但在我思考教育时,在我梳理和总结自己对教育的思考时,不自觉地,一次次想到这个句子。
我也曾经用“我越陷越深越迷惘/路越走越远越漫长”这句歌词,来言说我与教育的关系。当然,是与中国教育,再具体些,是我和我所从事、接触、了解的现实教育。沉重,艰难,困境重重,困厄多多。我甚至说过,当今中国的教育,是让人“热爱到恨”的事,就像货真价实的爱情:“爱得越真,伤得越深。爱得越重,伤得越痛。”但是,伤得再深、再痛,依然在爱,甚至是,热爱;不可救药得,就像一场持续不断的高烧。
从“一线”到“一点五线”后――尽管刚到进修校时,朋友曾疑问:“年纪轻轻的,怎么就到‘退休校’了?”但我始终不觉得自己是在“二线”,当然也没在真正的“一线”,所以用这样折衷的说法――对教育,居然有了更多的思考和言说。这一方面可能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对教育有了更深切的体认,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对教育现象有了更丰富的观察角度和机会。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不敢说自己已经多么清醒或清楚,但回头的时候,毕竟更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更能看出风景中不同往常的意义。
或许有人会说我“站着说话腰不痛”,但我依然要坚持记录,坚持诉说。就像我说过的,发出自己的声音,表明我们的存在。而在我的文字里,尽管不乏暗漫、沉重、忧伤、痛苦,但内心里,依然保有梦想和激情,保有对未来的坚信和执着,保有对可能美好的教育面目的期盼和祈望。甚至可以说,我所有有关教育的文字,都建构在教育意义的求证中,建构在对可能美好教育的追求和期许中。整整20年的从教经历中,我有过多次离开的机会,但再三思虑,我主动选择了留下,选择了在自己熟悉、热爱的土地上的坚持——我坚持着行走、思考,坚持着清醒地做梦,坚持着对未来抱有“不败的向往”。
而且我看到,在我的身前,身后,还有那么多的同行者,从沧桑中走出来,在烦难里站起来,历尽劫波,他们所要寻找的,依然是蓝天、是太阳、是黄昏的灯火、是林中的清泉、是勇敢者的号角、是孩子脸上永恒的微笑――那或许是人间最美好的风景。
乐观而不盲目。悲观而不绝望。对于这个国家,这个国家的教育,我愿意做这样一个悲观的理想主义者。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8 16:50


《教师之友网》QQ交流群1群291179970

                    欢迎您!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9 15:31
海之韵:和博友的一段对话
K:你怎么有点越战越勇的味道?是不是有火入魔啊?
海之韵:怎么可以这么说?
K:当初那个《阅读者的体贴和写作者的审慎》我觉得非常好。现在你好像只看到别人博文中的问题看不到合理之处。
海之韵:只是在帖子下回复时争论啊。有些人理解力的确太低下了。你给我找找我损过的人中,他们的话有啥合理性?就说说昨晚那个叫光明使者的评论,她语气是好,但理解上错得不能再错。
K:  以我的感觉,有些人虽然观点不同,但生活中人品并不坏,并没有你说的那么不堪,同样,你也没有有些人说的那样。
是不是大家本应该站在同一立场的,却自己打起来了。
K:“真正需要警醒的人,上网的人就意味着都成长得好了?以我的观察可未必。”
这个话,更像是斗气。你说得当然有道理,人家说的也有合理之处啊。
海之韵:你还有没有理解力啊?
K:你现在肯定认为我没有了。我当然以为我有。
海之韵:哎
K:如果你认为这个人无可救药,你还跟他们废什么话?
显摆?无聊?你总是希望你的话对别人有影响吧?
海之韵:那句话是针对她文末那句说的。“而看到批评文章的老师大多是这些重视自我成长的优秀老师,真正需要警醒的人,极少关注教育网站和相关文章”————她的言外之意是,关注网站的人,就是重视自我成长的优秀教师,还用了“真正需要警醒的”字眼,言外之意是上网的这些人,他们已经达到优秀了,而且也不需要警醒的。这个理解还不愚蠢?
你的理解力确实在这个问题上没了。
你如果看明白了我给那个晓君的回复,就不会这么理解我了。你看看她如何理解教育变革的,竟然心理咨询上用的那一套。还接纳啊,人不干预,教育自身如何如何,你看明白这是啥思维?
K: 上网的当然不等于优秀了,我怎么可能连这点理解力都没有。但是相比从不上网不谈教育的那些老师,他们上网了,就有可能多了一个改变的机会。
海之韵:你这句就是你自己的意思了,如果你承认了上网当然不意味着优秀,就不会觉得我说的有啥问题,因为我完全是针对她的观点反驳的,因为她的意思就是认为上网了就是优秀教师。你用你自己扩展出来的而非她本人的意思来说我没看到她的合理性,这有点匪夷所思,你思维不够清晰。
其实一篇文章不一定是有对有错的,有的就是全错。不用试着在一个文里,看到错的,又非得找到合理的。就好比争论,不让步和辩风没关系。不一定在辩论中,非得认同对方,好像这才叫倾听,有的观点,一出口,就知道深度和正缪。因为不是所有的观点,都是深刻得需要仔细的思考好长时间才能判断,有的一看便知。而且能判断出观点深层的依据
K:改变教育体制当然用心理咨询那一套不够,但作为个人的一种心理调适它也是有作用的
海之韵:改变教育体制当然用心理咨询那一套不够,但作为个人的一种心理调适它也是有作用的——这个“但”,从何而来?我说心理咨询对个人没作用了吗?你为啥往那扯呢?貌似我否定对个人了?
但是就个人而言,我也可以谈谈。心理咨询对个人问题的解决也是有限的。
K:有人是狡辩是自我解脱,也有人是真没想明白,你这样的说话方式,把本来有可能改变想法的人直接打死了
海之韵:我真不像你那么有耐心,有些人我看理解低下的,我没工夫细细交谈,就尖锐指出问题就行了。他爱想就自己好好想,不爱想就拉倒。
我不抱着改变所有人的想法,有些人真的不配做教育的,这些人,只有一个好的制度对他们淘汰才是解决之道。但在没有这个自由教育体制之前,对教育来说,是很悲哀的事情。
而且,有的人对人品我也未必看好(以下是具体的例子,略)。
一面两面的见面,并不说明啥,人见面也是有伪装的一面。有些人的做法一出,即看出人品,比如那个观点不悦就对我使出下流手段的家伙。然后删了自己原贴,过滤了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到别的网站污蔑我辱骂他。这种行为我就可以断定他人品不好。有些底线是不能破的。
K:好的,明白了
海之韵:我明白你的意思。但其实没必要顾忌那么多,有的人就是被别人刺激了才知道发狠学。或者不知不觉还是有改变。
“不会讲道理,也包括没有讲道理的习惯、意识和修养,所以讲道理,不仅是一种智识,也是一种修养和风度。但这风度一定是内在的,并不看表面。有的人讲话似乎很优雅,却毫无道理,有的人言辞激烈,处处愤怒,甚至有时候还骂人,但句句在理。”
这是我一个朋友昨天说的。
有的人说话很温和,你看昨天的一些评论,语气是好。但是真是愚得很啊。  我为啥不客气地回复?因为愚蠢本身就是邪恶的,不要以为愚蠢就是认知上的,人品好就行。那只是平庸的好,结果上,愚蠢带来的结果非常可怕。而且缺乏大德也会导致愚蠢,说明大德可能是有所匮乏的。(贴到这的时候,我想补充下,这个大德最重要的,就是对真理的诚实和虔敬吧。有些轻佻是骨子里,而不是体现在话语上。)
愚蠢之邪恶,王小波早都揭示得清楚。也直指中华民族文化的要害。
这回你理解我说话为啥狠了。当你发现问题越深,你越觉得难以忍受。 如果想不狠,只好视而不见吧。
而且有些人是需要刺激的。
K:理解这种感受,如果对方觉得不对等,那是他的感受,不是我的态度。我的想法是,别把一些本来还想转变自己的人吓跑了。人家把头探出来,不是让你敲的。虽然有时候敲一下能醒过来。但可能把更多的人吓得不敢伸出头来了。
海之韵:这个你可以坚持自己的做法。但是我现在和你不太一样。我不怕别人吓跑。能跑的,也许本不是同道。而懂你的,也不会跑。你看我如此犀利,还是有不少朋友公开或者默默在支持我。
而且,只有你执着地坚持,你才会遇到心性卓异的人和他们建立其深度的联系。否则也遇不到。思考和表达,只坚持一点,求真。说真话。这样是同道的自然会被吸引。不是的,以此得到筛选。 如果有别的考虑,就会影响求真。  
我们又不是为了交友,又不是选举为了得到更多选票。
K:哈哈,同意这个说法。不过我还是坚持表达最好也注意一下。
海之韵:这些人也许会跑了,但同时你也可能因此会收获更优秀的人。跑的不足惜,而收获的却可称恩遇。
注意一下是对的。但是问题指出时不能含糊。
K:很多心理问题也是品德问题
海之韵:心理咨询对个人肯定是有用的,只是这个作用不能夸大。因为有些是精神深层的问题,这些问题也会表现在心理上,但是解决必须从根上来,而不能单纯心理学地解决。
K:问题是生活中那样的人是绝大多数吧 怎么办?
海之韵:我最看重诚实,如果见解不深,诚实可以信赖就值得交往。日常生活中又不是处处都学术。但是网上基本都是谈教育,谈各种问题,所以这种争论就多些。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9 15:32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20 18:01
警惕伪学习
茅卫东




第一问:为什么从“反对伪学习”改为“警惕伪学习”。
相对于课堂教学,这里说的学习是个人的事情,尤其是成年人的学习更应该是一种生命的自觉。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是面向学生的,如果处置不当,会对学生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甚至就是伤害学生。因此,对教师的某些不良课堂教学行为我认为可以用“反对”一词。而教师的学习相对来说与学生没有直接的关系,是教师个人的事情。从尊重个人自由的角度来说,还是用“警惕”比较好。也就是说,今天我所说的,只是一个提醒。

第二问:哪些学习行为是伪学习?

1、渴求肯定型:有的教师上论坛、开博客、发微博、建微信,说是为了学习,其实更深层的心理需求是急于得到别人尤其是名师的肯定。
得到肯定与引起共鸣是很容易被混淆两个概念。共鸣是一种基于双方平等地位的思想共振,它与社会地位无关,纯粹是因为双方的思想一致或基本一致而产生的愉悦和欢欣。共鸣是一种肯定,但肯定未必是共鸣。就像师生之间的交流,不能说教师无法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但更多的时候,是教师指点学生。教师对学生的肯定或表扬,会让学生觉得开心、产生信心,但这不是师生间的共鸣。
许多同行的网络学习行为,其内在的心理需求就是想成为一名“好学生”,得到名师的肯定和表扬,赢得同伴的羡慕。不能说这样的行为没有一点积极作用,好歹这是一种“上进心”的表现,和名师交流总比与牌桌为伴要好。但我这里更想提醒大家的是,作为一个已经身在职场的成年人,特别是一名教师,这种心态正常吗?不要因为它太普遍,大家就不以为然,就以为应该如此。事实上,这是一个人心理不成熟的表现。
心理成熟的成年人,也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但这是一种“英雄惜英雄”的心理情感,而不是得到老师表扬而心花怒放的孩童心态。
渴求肯定的老师,很容易感情用事。特别是希望落空的时候,往往容易灰心丧气。这样的老师,你给TA的建议越多,TA越生气,TA需要的不是这个,送一朵“鲜花”、一个“掌声”, TA就满足了。如果给TA一个“拥抱”,说:“看得出来,你是一个用心的好老师!”可能以后TA逢人就说你的好话。
或许有人会说,这难道不好吗?得到鼓励,TA在工作可能会更加关心孩子,给孩子更多的鼓励。或许如此,但不得不再次提醒大家,一个心理不成熟的老师,内心还像孩子般渴求肯定的老师,如果遇到学生的质疑,TA会怎么处理?这些年许多师生冲突引发的恶性案件,如果仔细去分析,多数是与教师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导致事态恶化有关。从另一个角度说,所谓“一头狮子带领的羊群能够打败一头绵羊带领的狮群”,教师自身的内心不成熟,怎么能够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和人格。

2、急于求成型:有的教师,遇到一点问题就上网求同行支招,态度非常诚恳,心情非常急迫,但未必是真心想学习。
个人认为,这也是一种伪学习。第一,网友的支招往往是三言两语,真能解决多少实际问题,可以存疑。第二,许多问题早已有之,随便一搜就能找到海量的相关信息,自己整理一下,或许既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能“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同时又锻炼了自己的信息收集和整理能力,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再进一步说,身为教师,自当未雨绸缪,诸如“学生不交作业怎么办”、“学生不爱学习怎么办”这类问题,理应提前思考并备好解决方案啊。
所以每次我看到有同行急急地向网友求教,忍不住想:这是真的想解决问题,还是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情绪?
急于求成的老师还有一个特点,总是希望网友提供建设性意见,提供具有操作性的方案,最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我就纳闷,如今“教育是慢的艺术”似乎能够上网的老师都知道了,为什么我在网上却看到那么多急于求成的同行?不改变某些教育理念,有了多媒体也可以“满堂灌”,有了网络平台交流的可能也只是“如何控制学生”,穿新鞋走老路的事例多得去了。
经常能够看到有同行引用雅斯贝尔斯那句名言:“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总是急急地想得到操作方法,我们能成为那棵树,那朵云吗?我们又何处安放自己的灵魂?
退一讲,有了操作性的东西,也不是万事大吉啊。开车是一件操作性极强的事情,通过考试拿到驾照说明已经掌握了这个技术,可是有多少已经拿到驾照的新手会把油门当成刹车啊。
千万不能以为教育只是一种操作性的工作。相对操作性来说,教育首先是思考的艺术。那些希望得到教育“葵花宝典”的同行们,你们真的错了,一开始就错了。

3、寻求温暖型:在不少教育Q群里看到,有些同行每天都冒泡说话,可多是口水,与教育教学无关。曾与一位群主交流过这个问题,他说,让大家感受到温暖是建群目的之一。
真正的思想者总是孤独的,更何况我们现在“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初我上教育论坛,确实也是为了寻求“相同尺码的人”。很幸运,我找到了,也体会到了“君子和而不同”。有意思的是,前几天在一个群里看到一场讨论,讨论话题是:生活中,你是“帮亲不帮理”,还是“帮理不帮亲”?如果把这个话题的范围稍作改变,将“生活中”变为“同行中”,我的看法是,认同“帮亲不帮理”的同行,很容易“拉帮结派”,喜欢“帮理不帮亲”的同行,才可能有真正的“共同发展”。这个问题,在中西方对教师的不同态度中也有表现。我们一向来强调“亲其师,信其道”,先讲感情,再讲道理,人际关系最重要。而欧美则喜欢“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感情和真理在天平两端的份量也是不一样的,真理为重。
因为我们有这个传统,所以由“共同发展”慢慢演变成“拉帮结派”是非常自然的事情,甚至这个过程让人感觉很温馨。个人以为,寻求温暖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走向光明,二是彼此取暖。而现实情况也是两种:一种是彼此取暖相互鼓励走向光明,一种是渴求温暖彼此相拥不再前行。后者也会讨论一些教育教学的话题,但无非是一些课堂导入、作业批改、班级管理等技术层面的东西,讨论一般以相互赞美为主,很少看到质疑与探讨,更不涉及心灵成长、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更深层的思考。
如果有同行以“我们是一线教师”为由给自己辩护,我的建议是,不要把重点放在“一线”,我们首先是“教师”,是助人成长的人,自当明白成长的意义,不能将自己和学生全部掩埋在永远做不完的作业和各种低级无聊的量化考核中。

第三问:真正的学习是怎样的?
范例:周迪谦(泥土)《我的生命意识是怎样唤醒的?》
要获得更多内容可以自己进行搜索。
对教师来说,在现阶段,任何为追求世俗名利为目的的思考和努力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真正的学习是为自己的生命赋予意义,是建立自己的价值系统。说白了,我们现在最重要的学习是补上我们当年没有上过的一课:生命的意义!
关于这个,可以参考我前几天的《超越本能,学会思考》《是弱是强,你的选择》两文。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20 18:03
www.jssh365.cn
《教师生活365》
——网站2014元月8日震撼开通!
教师美好生活 靠教师自己创造
衣-食-住-行-医-法-性-亲-友-书-网-艺-趣-助
14大版块,教师生活真情关注!


诚征栏目主持人!
=现网站已构建完成,拟近日完成备案程序,元月8日正式上线!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22 10:41

走出愚昧


文/淀边渔者   


很难想象,两亿学生的教育者竟然是主体愚昧的一个群体。作为其中的一员我不得不承认自身的浅薄和自卑。我不愿意用老师这个词作为我的职业称号,我更喜欢用教职工这个词作为我职业的名字,这样会大大降低我的负罪感。我认为一千万中小学教师应该是由10%的教师,80%的教职工和10%的害群之马组成。这不是一个调查数据,只是联想式的猜测,但我希望有人支持我这个分类构成。

我说过,全国也不可能找到一千万个不愚昧的人,即便找到了,这一千万个人也不一定就愿意当教师。因为在经济社会里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所以能赢得多少货币就代表自身有多少价值。人民网曾经发布过这样一个消息:日本中小学教师的工资是全国人均收入的2.4倍,美国是1.7倍,中国略低于全国水平。我的意思不是想给老师们争待遇,只是想说明——用略低于全国水平的工资来选择的教师只能是一般人才。我们不能以一个教师的标准去要求他们,要求高了就是精神剥削。如果以一个教职工的标准去衡量,教师的主体则是合格的。相反如果这个群体都成为智慧的教师,那这个群体才真的是有问题。

其实,在这个群体构成中,两个10%都是聪明的。害群之马们用最少的劳动换取了最多的货币,充分体现了利益最大化,也从反向证明了“利己是经济发展的动力”这句话。10%的教师则是用“利他原则”来发展道德。期望人类的头脑和心灵得到救赎。只有中间的80%不知道利己也不知道利他,只在自我矛盾中昏昏度日,逐渐迷失自我,逐渐走向被奴役之路还浑然不觉。这其实就是愚昧,所以我希望这80%的人要么向害群之马靠拢,要么向教师靠拢。

向害群之马靠拢很容易,你只要学会偷奸耍滑,把对自己无利可图的事全部抛掉,或者应付一下做到不让规则淘汰即可。既然不能增加工资,那你只能降低工作强度。但要向教师这边靠拢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因为教育是智慧的传递,你需要不断学习才能让你达到良好的生命状态,要不克里希那穆提也不会写《一生的学习》这样的书。你需要博古通今,你需要参透生命的意义,你需要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你需要明白这个社会是如何构成的。最终还要思考,你应该如何存在。用雷夫的话讲,你要有自己的行为准则且奉行不悖;用马斯洛的话说,你需要脱离衣食安全和被尊重的低级需要,去寻找爱与归属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当然,他们还有更远的神的境界、大精神境界。是否去找,因人而异吧。即为人师,就要引导着人们一起不断地成长。

我这样鄙薄自己并不是把大学老师排除在外,因为大学老师同样做着毁人不倦的工作。中小学教师的愚昧跟大学教育脱不了干系,而且大学教师更应该自责,因为你们的工资水平已经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虽然你们对于全球来说也是垫底),你们是精英,你们不能用教职工的水平来衡量自己。

    中小学教师的愚昧,基本上是精英的专家学者造成的,你们设计的教材,你们设计的课程,你们设计了像混天绫一样的继续教育,你们设计了职称评审的条条框框,你们想出了与世界不同的让小学老师也要专科化的好办法。想想看,在如此环境下的老师能够成长吗?什么时候,你们能让我们也自主学习一回?你们不能,因为不牺牲我们就不能体现你们的存在。就像我们不牺牲学生就不能体现我们的存在一样。你们害怕,害怕自由,害怕下面的自由成长损害了你们的地位、价值和面子。你们其实和我们一样,是在不同的位置演绎着相同的故事。

    我们还可以往上追究,追究所有的体制参与者。从幼儿园到大学到各级行政主管,把所有人都揪出来,也许面孔和我一样,忠厚、老实、心无恶念。但却有着一个共同的小——害怕自由。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22 10:42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25 10:29
海之韵:回应林茶居老师的文字


   
    我不否定林老师的观点,应该说,还是很有意义的。但我认为思维不能就此终止,我想说的大概是,有些问题,还真是实在需要再往深里想的。如果停留于此,还是会肤浅了。有时候我就想,为什么教育学这块,这么缺乏富有深度的那种思想性的研究呢?一个原因大概就是我们太习惯浅尝辄止。一个观点,当你说出来,大家都认为是那么回事时,很可能也意味着这个观点的平庸。


   “有的教师,其关键词散发着呵护、关爱、理解、激励、期待的美好气息,充满一种对生命的肯定的力量;有的教师则相反,他总是在批评,在嫌弃,在指责,在排斥,其关键词夹杂着否定、拆解、破坏的元素。”


    和这个同样重要的是,还需要那些旨在提醒、忠告、警告、劝诫、批评、拒绝之类的关键词,没有这些,我不相信上述关键词就能够发挥所谓对生命肯定的力量。如果林茶居老师前一类关键词,是带有温度的,而我强调的这些,是冷慧的。必有温冷相携,专业情意和专业智识的结合,才有那好的教育。我们思考教育问题时,实在需要摆脱浅薄人文主义的束缚,研究人性和行为本身种种复杂的纠缠,面向生命的事理本身,这是实事求是,这是一种理智的诚实。


      认识不到这些,我们就只能在一些表浅的层面(当然,在当下这些强调也是有意义的)打转,不能思致更远。当我们的教育思想停留在这个表浅的层面时,也意味着对我们的教育行动的指导力是贫弱的。因为真正富有指导力的思想是必定植根于人性的真实,是符合人性同时又引领着人性,是面向生活的同时,又引领着生活。
   
      这里人性的真实,涉及到的是,对儿童本性的认识。儿童完全是美善的化身吗?儿童是天使吗?文学青年可以这样理解,但是教育学者不可以。当我们对儿童美善的信任失去边界时,其结果就会遗忘了教师职业生活中所必然需要的另一类关键词。





      
而且,语言容貌的作用应该重视,但不可高估。因为,语言容貌不等于内在的容貌,语言文明和内心的文明一点都不必然。那些认为语言文明,内在也文明的人,要么是不肯深入地探究认识这个问题,要么就是智短没认识到罢了。

       一个文质彬彬、语言文明儒雅的人,内心可以龌龊、伪善、阴暗、卑劣、甚至反人类。很多纳粹分子即是,个人修养很好,显然是受过教养的人,但是他们的内在却不是。我们大概都看过《美丽心灵》吧,那个猜谜成瘾的德国人,他在他人生命的苦难前,是何等的麻木啊,看了让人悲哀。体现在语言、举止上的教养,和善、正义这些,不能化等号。


      所以对于教师来说,最最关键的,乃是价值观。是否拥有一个建基于广阔阅读、独立思考之上的属于他自己的而非从众非他人强加个人价值观,用我朋友的一句话说,这是打拼来的价值观,并且勇敢地坚持它。它充满着个人色彩,但是却能上升到普遍化的高度,具有普适价值的色彩。


      这样,我们才进入到迂回层次的思考,而不是线性的。

      对正在成长中的学生我赞同教师自我性情的适当克制,也就是,即便你面对的是一个你认为愚蠢的孩子,我们也应该尽力地帮助他达到他自己心智的上限。但是在职业生活之外,但是对于那些几乎已经定型的成年的蠢人,就不一定一样了,教师也是人,也可以表达自己的好恶,尤其可以表达对愚蠢这种邪恶的好恶。而且我觉得,当教师对愚蠢的厌恶来得格外敏感时,意味着教师才真的摆脱平庸。我们现在对教师评价,在专业情意上绕得太多,硬货太少,造就出一批平庸的教师,以平庸的标准代替了卓越的标准,这是不正常的,这也透视了教育学这块思想贫困。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25 10:32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8004&extra=page%3D1&_dsign=f4f51ff0

[管季超工作室]: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
教师之友网》----为中小学教师提供高品质的教育教学资讯服务和专业化的网络交流平台;

http://xnjyw.haotui.com/
中国教研员论坛》------为全国各地县区级教研室教研员提供的专业化的网络交流平台;


http://bbs.yingbishufa.com/forumdisplay.php?fid=101
管季超工作室》-----我们愿与各地教育专家/教育界的俊彦展开平等互惠的合作;


http://gjczwjxf.30edu.com/
管季超作文教学法推广中心》-----我们相信:来自长期实践的教学经验,有交流推广价值;


http://edu.cnxianzai.com/hbjy/huiyi/_guan_kuitianxia/index.html
《‘管’窥天下》-----我们坚信:在网络时代,地域的限制/社会层级的局限,都不会成为学术影响力的障碍;


http://zgjypl.haotui.com/bbs.php
中国教育评论网》------这是一个尚未充分建设和发育的新锐网站!教育书报刊/教育网站论坛博客的评论,是她的定位;



www.jssh365.cn
《教师生活365》
——网站2014元月8日震撼开通!




[管季超工作室]所属所有网络平台,都期待着您的关注/指导/参与和批评!!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26 20:34

语言、内心及其他——再次回应林茶居

文/海之韵

语言很文明,甚至很优雅,但是人伪善、猥琐、阴险者大有人在,我日常生活中就遇到过,我相信这不只是我一个人的体验。有的人说起话来礼貌有加,对待穷人也是,形成了他的习惯,但是内心里,对穷人,对乡下人,却可以有根深蒂固的鄙视。还有某些人的市侩主义,他语言的文明,可以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这些都不用提阅读,生活的阅历和经验就能告诉我们答案。否认这个事实,只能说明你对人性认识和理解还不到位,或者生活中缺少观察,或者不肯承认罢了。语言和内心,可绝不是你那么线性的直接的关系。否则“知人”岂不瞬息之事?否则人心的认识岂不易如反掌?天天都在说话啊,一开口就知道他内心的全部了。关于知人难的谚语,中西不知有多少,难道都是讹传?这些谚语的存在,也揭示出语言和人真实的内在之间存在巨大沟壑,这几乎就是常识。照你的理解,人世间该有多么单纯,可以一目了然,通过语言,我们就可知悉内在,世间简直也不会有骗局存在了。这个世界多好把握,然而,又是多么乏味!




“语言的干净意味着内心的纯粹,反过来,一个内心充满恶念的人,他总是自觉不自觉地选择那些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的语词来串联自己的“意见”。”——你不仅否定了人有伪装这一人性的重要方面,而且将语言和道德相等同,这种简单化让我感到吃惊,印象中你是做文学的,文学最揭示诡谲的人性,不应该这么简单看问题。



语言文明,和内心的正直、良善,完全两回事。内心良善、正直的人,语言不一定文明。反之,语言不文明的,痞气的人,可能也有大善。语言的文明属于一种礼貌,礼貌和道德之分,洛克说得很清楚,礼貌是在他的一切别种美德之上加上的一层藻饰,使他们对他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人的好感。这种对二者联系的观点,其前提,是肯定了它们是不同的事物。也有人如是说:礼貌不在乎道德,道德也不在乎礼貌。



     我们古老的汉语有一些成语,也足以阐释这个问题。道貌岸然,道貌岸然的人,语言会不文明吗?有口蜜腹剑,口蜜腹剑的人,也不骂人的吧?但他们内在如何?还有口是心非。你只要好好发掘下我们对汉语语词,就知道,你那样想是多么简单。对人性的认知,我们实在该触及“复杂”这个词的。照你的理解,道貌岸然,口蜜腹剑、老奸巨猾、这些词,都得从字典里抠掉才对。



   至于阅读里,我可以给你举出一堆。培根、卢梭、司马相如,文章都好得好,培根还是贵族呢,语言绝对文明,为人如何?这方面记载可是挺多啊。纳粹分子,电视剧编剧都知道,那个最残酷,最邪恶的人,外表并不要凶神恶煞一样的人,相反,要温文点的,让他藏得最深,如此,艺术效果才好。艺术对反差的利用,不是凭空的,源于生活。




你的职业心得很有趣,不过我确实难以相信,这些东西,和说“一个好教师,要比实际年轻5岁”这个说法一样,说说当做谈资可以,但是要真究起来,并无科学性。如果是某个老师生活中遭遇了苦难,他老得很快,以此来说明他不是好老师, 这如何使得?衰老依据我的观察,和皮肤质遗传、个人的生活习惯、当地气候,都有很大的关系,作为好教师的标准,其实十分很没什么道理的。也让那些不比实际年龄年轻的老师,面临一种评判的压力。你的这个说法思维上与之类似。猜测性情都不十分靠谱,我可以让你猜猜我的性情?外向、内向?人性如此丰富,通过文章看性情都显得勉强。何况体型?不信我也可以找文章,让你验证一下。你若当故事讲,我完全接受,但你若当一种教育观点来讲,我严重质疑。教育思考不是星座研究,也不是周易算命,岂可如此轻率?



    林老师说,“你提到的所谓‘提醒、忠告、警告、劝诫、批评、拒绝’这一类词性的语词,实际上处于我所谈的那两类词群的中间地带,是言外之意,是不言自明的部分,只不过我没有说出来而已——从行文看,这个意思其实也不必说出来。”这个我倒不觉得,文章主题是就是谈教师的关键词的,如果我提到那些也是你认为的关键词,不该不提到。而且,我提的那些,没有理由认为,它们不是肯定生命的力量。既然是,为何在提及那些肯定生命的力量关键词时,不说它们呢?



专业情意和专业智识当然不应该二分,这个我完全同意,但是我从很多文章,包括你这个文章,看到的都是专业情意方面,对教师素质所需要的其他更硬实的东西,就没看到,所以我才强调专业智识。这里面涉及的东西是非常丰富的。



我给你的回复中提到的应该是人本主义。我说是浅薄人本主义。为何说是浅薄的,我上个评论有阐释。这个问题可以说我近几年体会最深。教育中目中有人,重视人, 这当然是没错的,但是由于教育思考的懒惰,由于思维的二元对立,由于哲学素养的贫乏,这个理念在传播的过程中变得十分肤浅,将儿童圣化,对儿童美善的信任失去边界,相应地,教育思考中,只能围绕教师专业情意打转,将原本复杂的教育理解,简化为教师个人修养这个单一的层面,由此也使得整体教育思考,出现严重的反智倾向,心灵鸡汤的教育言说四处泛滥、蔓延。把让儿童快乐最为衡量教育品质的标准。对此我写过一个小文,不妨重述如下:



一个人心智的成长和精神的站立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懒惰、逃避、从众、对安适轻松的喜好,都是人性的弱点,需要自我砥砺,也需要他者的引领和鞭策。教育也需要施加压力。负责的教育需要帮助甚至逼迫个体应战自身的弱点,教育也是一个推动学生战胜自我的过程。这意味着真正的学习一定是苦乐交织的,快乐绝不是衡量好教育的标准。



     现在的实际情况是,一方面,教育实践极其野蛮,疏远精神,溺于题海,拼时间拼体力,甚至基本的睡眠时间都得不到保证,目标仅仅为了升学考试,学生生长的空间极为逼仄。另一方面,流行的教育观念对儿童又在捧杀,对儿童美善的信任失去边界,思考鲜少触及事物的真实质地,任浮漂的感性泛滥,彷佛儿童只需去顺从就可以了,看起来很柔软慈悲。其实是另一种残忍。行动中在虐待,观念上在娇宠,我们教育思考的品质,始终没有脱离两个字:浅薄。



林老师说:不知你是否知晓,这二十年来为什么“人文”一词经常被提及,是因为它长久的失落? 人文失落这个话题,还真挺复杂,这二十年来所谓人文失落的那些调门,带有强劲的反市场倾向,完全是文人思考社会的套数,反映了知识分子在面对时代的转型这个宏大的社会论题上,缺乏富有知识含量的理性认知,思想的孱弱从中暴露无遗。包括90年代知识分子有个人文精神讨论,如果回头再深思,我是持批判态度的。如果有空,我专门写个文,来说下我的理解、但你此处,我试着理解一下你,你说的可能是具体到教育中,那种太多目中无人的情况,教育缺乏对人的尊重,鄙陋、粗暴、拿人不当人。这些事实我承认,我从不反对教育对人性化的追求, 我反对的是对人性化以及达成方式理解上的肤浅,太多似是而非,结果是我们和目标的南辕北辙。



   这里面有复杂的原因,文化的,制度的,这个地方绝对绕不开制度分析,对教育而言,不够人性化,不可少了公立教育体制这个视角。我们需要从人的行为规律这个社会科学的视野去看问题,而不是就着人文谈人文。这个路子,就跟党员搞腐败,然后老用思想教育的路子去应对一样,空浮而无效。这也是浅薄的表现。

  

   人文失落,缺乏人性化,不等于我们在思考教育问题时,可以从一个极端到调到极端,原来是教师中心,现在是儿童中心。原来是贬低,现在是抬高,对人性过度信任,貌似教育就是要依从,反批评、反惩戒的心灵鸡汤的调调比比皆是,虽然未必直接说出。缺乏人性化是事实,但我们应对的办法,是在用一个错误,纠正另一个错误。



你说的,语言的转向,我当然知道。语言的转向可不是认为一个人的语言完全等同他的内在,而是高度重视从哲学上研究语言,试图通过对语言的反省来治疗传统哲学,很多哲学家都提出,哲学问题从根本上说是语言问题。他们认为哲学并不提供知识和理论,而是分析和澄清人们表达的含义。有种种无法解决的哲学问题,其原因在于那些思辨哲学家们错误的地使用了语言,误用语言带来了形而上学的困惑。所以语言学转向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哲学是什么,传统哲学的误区,它涉及的哲学的自我认识问题。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并非认为语言和人的品行同一,语言文明,人内在就良善正直,它和我们探讨的话题完全两回事,你是看字面罢了。



最后一句,我很想说的是,教育思考不能扮清纯,教育要面向人性的真实,那里丰富驳杂、繁复幽邃。教育的任何观点都首先要接受真实性的检验。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26 20:40



www.jssh365.cn
《教师生活365》
——网站2014元月8日震撼开通!
教师美好生活 靠教师自己创造
衣-食-住-行-医-法-性-亲-友-书-网-艺-趣-助
14大专题版块,论坛/博客两大功能区,教师生活全息真情关注!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26 20:48

尽可能把道理讲得好点……
文/海之韵

某网站质量最大的阻碍,不是别的,就是这里的小清新、滥好人太多了!



有的虽然嘴上说理解批判的意义,但你要真的批到他的观点头上,还是不乐意。这里的人最善于通过语气、态度来评判,而不是看观点本身。心理不舒服了,有的直接跳出来搞污蔑那一套,有的呢,隐晦其词,曲折表态。那种心怀不满又怕卷入的心态,我真是看得一清二楚。我们从来不惧怕说理,不拒绝说理,可以说上三天三夜也不会穷尽,问题是,你说理了吗?




说来说去全是烂好人那一套!酱缸文化那一套。什么宽容啊,什么同情啊。老是用一个很庸俗的标准去要求思想探究,自以为非常有理,其实只是一只井底的蛙,他们对学术研究的品格、对思想该遵从什么逻辑,连门都没摸到。我料想他们不会真能欣赏王小波,像《智慧与国学》那样的文章,他们看了是不是会说王小波侮辱了那个傻大姐。




虽然担着教师的身份,但是想问题时就是三姑六婆、匹夫匹妇一样的思维。最擅长的,就是从你的语气、你的某些用词,“对思想的批判施以精神的多数人暴政”。那次写完关于愚昧的文章后,我对这点感触尤甚,大家看到了我的激烈,但是看不到当我面对那些说辞时的心情。那些人语言是文明,但是内心丑陋。这种丑陋并非指做了什么大奸大恶之事,而是愚昧而偏狭的那种状态,和鲁迅百年前揭示的没有什么改观,如果你清楚它的巨大危害,就知道,这本身就是邪恶。




庸人们有一个武器,就是指责你以真理自居,说你真理在握。其实这无非是相对主义思维罢了。你不真理在握,你说完一句话,都要自我否定一番吗?这种调调在我看来,真是不堪一击。是思想无能的人给面目清晰的人随意抡起的棍子。只会唬住那些没啥头脑,不能领会内容,只能看语气的同样庸俗浅薄的人。在真理面前,我秉持谦卑敬虔的姿态,我从不敢宣城自己所知的就是真理的全部,也没有人能这样,但是局部的真理仍可触摸,那么我可以坚定地为之作以阐明和辩护。




能接受的,只是鸡汤,相互的赞美和同情。如果你体会到真正思之乐趣,思想困惑之下的那种思索以及随后而来的豁然开朗,如果你体会到思想的巨大的美,就会知道这种对恭维、赞美的依赖是多么可怜!反正就我来说,我面对那些从没有深度交流的所谓赞美,心里挺难受的。不满足,智识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我宁愿弃之。面对求真本身激荡的魅力,那些东西都算个什么?何为大,何为小,在我眼里,真是清清楚楚。它们就像粘在脸上的一根蛛丝,用手轻轻一下即可拂去。因为这个,我也勇于去真话,并且相信那是对一个人和他文章最好的尊重。回到心灵鸡汤,这方面就是名师亦好不了多少,或者更坏。在我看来,所有名师就像那高级的心灵鸡汤贩子,所谓高级,是因为语言上比一般人好点,修辞功夫强点,正因为此,所以有害。心灵鸡汤有人觉得好喝,但它有慢性的毒。




与之并行的是小清新调调。面对手淫这样的比喻,众人等看了如临猛兽。其实书里面也不少用这个比喻啊,王小波就用过。手淫是比喻精神纵欲,比如搞修辞游戏,比喻某种心智的状态。比如就是不求真,不面向真实,思考和写作连最基本的常识性的事实都否定,这就是像是这两个字所揭示的那种状态吗?自己玩嗨了,和真理的探究有何干?这里还真没有对人本身的侮辱。它说法不雅,但是你真的难以找到如此贴切的词汇来形容。众人因为不雅就敌视,这就是小清新思维。




我知道有很多人连“做爱”这个词都不敢在文章里用,貌似做爱是一件很丑陋而不是美好的事情,于是以不用来显得清纯。到了这个份上,还谈什么壮实的思想?估计这样的人也缺乏欣赏小说的能力。一旦有了想要清纯的需要,你就甭谈深刻的思考,思考需要心灵首先壮实起来,像海一样,能容纳百川,它是宽阔的,也是有力的。




这一切都一再地表征了这个事实:思想的孱弱。以鸡汤冒充思想,以庸俗精神面相假冒人格,以搞人际和谐假扮同道。




以前我对某社区怀着很多的希望。总是希望能扭转一下这个境况,后来我渐渐失望,但是偶尔还会生出激情,一种想担当做事的心理。但现在,我彻底清醒,我不想在这里启蒙谁,我知道确实有朋友是我文章的固定读者,他们也确实有所收获,那是我的意外之得。我只是在自己的思之路上前行,慎思明辨,也嬉笑怒骂,我引小波为同道,他说:




尽可能地把道理讲好点,其他管他妈的。




这叫一个健硕!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26 20:48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28 11:35

谢云[江湖一刀]对话李伟言[海之韵]


          燕燕轻盈:我在

   江湖一刀:我也在

   燕燕轻盈:刀兄请讲

   江湖一刀:今年我们的跨年晚会,主题词就是“我在”

   燕燕轻盈:是嘛,哈哈。

   江湖一刀:感觉你近来很在状态

   燕燕轻盈:嗯,看了很多书,写了不少东西,有的没发。

   江湖一刀:其实,我不知道我们是否能够交流得下去。

   燕燕轻盈:主要是这段时间很闲,没有正式上班,利用了闲暇的空子,也不用去开会。下学期正式上班。这学期只有一门课。

   你说吧。我觉得说真话就好。

   江湖一刀:恩。能够想像你的工作状态。

        那这样吧,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你到一加一最期望的是什么?

         我期望这交流是坦诚的,同时也仅限于我们两个人。

    燕燕轻盈:当然是坦诚的。

     像我们一般工作就是教学、科研,那个内容可以和中小学很脱节,写文章发表就行。为了评职称,平博导。我在体制内,当然这些也不能完全放弃,但我还不想使劲往里挤。过得去就行了。我们收入挺高了,我也不想自失太多。依据我个人的兴趣,我挺关注基础教育的。挺想做点理念辨识、价值澄清的工作。但我对现实看得也算清楚,这个工作难做,我从来不想一下子就改变,而是觉得,这个工作早晚要做,需要人做,那我就做我该做的。但之所以能做,最根本的,是我有这个兴趣,我喜欢这个过程本身。求真带来的愉悦。如果往深里究,我觉得这个是第一位的。然后在壹加壹,有一些反馈,不管正面负面,我觉得刺激了我思考。就是这阶段也是,思维需要活性,各种情况,各种反馈都可以成为思维的原料。事实也是,我觉得因为这阶段我看得更清楚些。

   江湖一刀:如果只是为了自己的求真,我觉得,怎样的方式,都可以达到目的。我能够理解你对基础教育的关注,对你所说的基础教育的种种问题,也多少有些了解和思考。我很佩服你对这些问题的识见和说出的勇气。但是你有没有考虑过,说出以后期望达到的效果?

   燕燕轻盈:如果用一句话形容到壹加壹干啥,我只能说,我肯定不是谁都想改变,也不想和谁交友,很希望遇到同道,遇不到的情况下,我也不想委曲求全。那我还是坚持自己。说真话让很多人不舒服了,这种情况也不可怕,其实也比大家高度同质化,然后互相那种多少意义的吹捧要好一些。可能他们对我颇有微词,包括说我精神病啥的,今天那个面朝阳光,因为她老是给我扔鸡蛋,我就很好奇去看看她的页面,然后发现没大意思的那种很肤浅的东西,我就讽刺了一句她小清新。她就怒了,最后下流话出来了。这些我都不往心里去,想想还觉得挺可乐。对于我个人的说法,我不太在乎。如果在乎我也不会这么说真话了,是底气在先。

   燕燕轻盈:效果这个,我也想过。可能我们底线不同,我确实对部分中小学老师,不看好,他们是无可救药的。所以我不太在乎对他们的效果。因为以前我可是很温婉的啊,但也没啥好效果。

   燕燕轻盈:真正能激发少数人,就算可以了。

   江湖一刀:我知道,剽悍的人生不需要理由。保持个性和自由,也是每个人都期望的。只是我想,无论对你,还是对枫,甚至也包括我,我们真想做一些事情,对教育有意义的事情。我们也的确都在做,尽自己的心力和智慧。这可能是我们的共识之一吧?但是,我们面对的成年人,说实在话,做教师工作十多年来,我真的感觉,要改变成年人的观点,非常非常地艰难。有时,你真还不能期望她能一夜之间就脱胎换骨。他的变化,可能是被影响的,被感染的,很少是被培训的、被教育的。的确,我也不太看好大面积的改变,至少以我的能力,不足以如此。但是,我想的是,也许能够从我身边做起,从一个又一个的影响和改变开始。就像你影响淡泊宁静那样

   燕燕轻盈:是,这个完全认同。

   燕燕轻盈:这东西不能贪心。事实上,我发现还是有作用的,这阶段我的阅读量都很大,我发现有些人默默来关注来看的。我一般不轻易骂人,但是那种恶意揣测我的我骂了。基本还是讲理的。

   江湖一刀:在给你回复时,我说到一个观点:心智开放是非常重要的,但前提是心灵的开放。问题是,现在很多老师,压根儿没有心灵,没有自己的心灵生活,你让他们的心智怎样开放?所以,我的意思是,我们能不能从教师们心灵的开放做起?甚至再退一点,从他们的心灵唤醒开始,从他们的心灵建设开始?

   燕燕轻盈:我不想改变所有。我对中年人的那种状态应该说挺清楚,头脑、思维、现实中各种难以破解的障,还是有认识的。有时确实感觉,有的老师那种状态可怕,可能我的底线高一些,觉得太不合格,包括最初我写愚昧的时候,也没骂人,有人就一副防御的姿态,他们老是惯于从道德上去理解我,傲慢啥的。我面对这些情况,多少没有耐心。于是我惯于嘲讽,尖刻。如果遇到骂我的,我也骂了他们。给大家感觉我好像因为急于改变而变得怎么怎么样,其实我对他们原先就不抱希望的,只是性情流露罢了。希望在于青年,我现在更重视教学这块,还有准备在大学生中办读书会。但也不是那种公知宣传的方式,像许老师那样,我也厌烦。只要是知识层面,心智的开启。

   你说心智和心灵区别在哪里呢?是帕尔默意义上的吗?

   谢谢刀兄的理解。剽悍的人生不需要理由,我喜欢这句话。

   江湖一刀:按我的理解,心智还包了智慧的层面。心灵,比心智低一个层面,就是没有智慧的东西,但是他可能是细敏的、善感的,是有尊严的,知道自己想要更好的生活的。只有一个老师意识到这点,他才可能渐渐明白知道自己的意义和价值,明白自己的目标和方向。问题是,现在的大多数老师,的确如你们所说,是蒙昧的,甚至是愚昧的。我所接触的很多老师,除了教材,什么书也不读,每天下班考虑的是,如何在酒桌和麻将桌上度过几个小时。相比较而言,能够坚持到一加一来的老师,虽然并非全是优秀的,但是大部分比他们更好。我们写的,说的,酒桌上的、麻将桌上的老师能听到吗?显然不成。如果要说期望,他们才是我们的期望。

   燕燕轻盈:有点明白了。我知道,你的意思可能是觉得我太苛刻。其实我也在想这个问题。

   江湖一刀:对这些老师,在心智的问题上,最主要的是建设。如何建设?点点滴滴。尽管你说,刚开始,你很平和说话的时候,也没有什么大的改变,但是你不觉得,那时还是有很多老师在跟帖评论吗?他们在读,在想,相信他们就在进步。但是现在,大家都怕跟帖、评论,原因在哪你应该知道的。如果大家都把正在敞开的心灵关闭起来,你说得再好,他们能够接受吗?

   燕燕轻盈:我先来回答你刚才那段话。你的字太小了,看着好费劲,调大点?

   江湖一刀:好的。

   燕燕轻盈:你说的心灵是感受层面的,心智更倾向于理性层面的,可以这么理解吗?

   江湖一刀:心灵,更多感受层面。心智,融汇了感受和智识层面——我的理解。

   燕燕轻盈:明白了。

   江湖一刀:心智是对心灵的一种丰富和提升

   燕燕轻盈:基本明白了。让我想想怎么说,有点组织不好语言。

   江湖一刀:现在一加一的很多老师,只能在感受层面,写写课堂,记录某个孩子,这并非没有意义,至少对他们来说,这意味着工作状态的一种改变,比起那些酒桌和麻将桌上的老师来说。尽管这是不够的,但是正是我们可以有所作为的基础。

   江湖一刀:好,我歇口气,你说

   燕燕轻盈:是,这说的这个状况我知道。比那些从来不上网不读书的老师是要好。而且老师们日常工作辛苦挺不容易,这个我也比较清楚,我也写过若干篇这个话题的文章,其实我心里是给予很多同情的。

   江湖一刀:这个我也看到过,有所知

   燕燕轻盈:这种同情至今在我内心还有。但是我后来越来越发现,这个好,也就是止于这里,我体会尤深、思之深入后所认识到的那个层面,老师们思想意识层面是阙如的,也就是说,是一种满足的记录日常的状态。我跟张文质老师也说过,我说,你看看有些老师,在壹加壹三四年了,那个文章还是那样,可能语言上写得顺了,但是关注的点、面、深度,没有进步。所以我觉得,这个重要的层面,是迫切需要打开的。于是我认为,不能一味地同情式理解,我们需要教育批评。

   体会尤深、思之深入后,所认识到的那个层面,老师们思想意识层面是阙如的——比如对于理论的认知,刀兄可看看那种经验主义是多么强劲。

   江湖一刀:但是他们至少还在写着。他们没有退回去,相对来说,也是进步——我一向比较悲观

   燕燕轻盈:这个经验主义的事情,可以这么说,我理解他们为啥那么想,这个思维模式是如何形成的,我都有想过,也分析过。我能理解他们,他们不能理解我。而当我言说的时候,面对枫老师那个文里说的那种状况(《奴才的傲慢》那一文),比如老是觉得我不在一线如何如何,我确实没了耐心,有点烦,所以我说话也就激烈了。最后可能造成了对抗。我深感,对话有时确实很难,(面对那种明显的曲解根本没办法交流的情况),如果不是火爆的,也只能是我言不由衷地自己在那里和和稀泥,这样面子上大家都过得去,也都弄得浑和。但我又觉得这也没啥必要。

   明白你的意思了。

    江湖一刀:我愿意比较相对地来看问题,哪怕被你们说成乡愿。当然,严肃的批判,不只是需要,而且是必要。但是人的需要,只可能建立在他自己感觉到需要的基础上。的确有很多老师处于停滞的状况,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一加一的老师,有很多可能以前不怎么读书的,但是他到这里来,经过交流,发现自己的浅薄,还真有人开始读书了的。青花依旧刚到一加一什么状况?但是现在,她进步真的很大。这就是一加一的意义所在。甚至也可以说,这就是我们的意义所在

   燕燕轻盈:你说的那些我都认同。只是我们关注的视点不同。

          我有点不知怎么能表达清楚我的意思。

   我为啥持以比较犀利的批判的态度呢。我是深深体会到,我和枫老师所致力的这个方向之重要。那就是,教师需要理论素养,教师需要哲学意识,教师需要心智充分的打开。我文章里写的很多,就不多说了。教师现在苦、累,教育现在是这个样子,如果不想它改变,那怎么都可以的。但如果要改,这个方向我们必须走。这在欧美,是教师最低的标准,那就是不能经验主义的(你看《教学机智》是写给中小学老师的,它不是一本经验汇编。),这个方向不能再搁置了。而根据我的观察,和老师的交流,我深深感到,虽然有你说的那种进步,但它只是同样性质的量上的进步,而不是性质上的。

   江湖一刀:批判真的非常重要。你说的理论、哲学也非常必要。但是,如何能让他们真正感觉到需要?如何能让他们真正读进去?同样是读书,枫读《反杜林论》,你读哲学,普遍的老师,有的读《教学勇气》,有的读《读者》,有的读教学杂志,还有很多老师压根儿不读书。你如何让他们都读柏拉图,读康德?

   燕燕轻盈:也就是,普遍地匮乏,集体无意识。所谓进步,多体现在表达方面,而1)理论修养的没有获得,所以经验主义没有被撼动,只不过看谁谈的细而已。你看看老师们写的,深度分析的文字极少极少的。2)心智的没有打开。以阅读为例,大家是在读,但是读了什么呢,多是教育随笔,教育经验汇编,一些文学读物,可能还是很软性的。经济学、政治学,一加一里找一下,我不说没有,也几乎罕见。也就是说,我认识到的,可能比你悲观,那就是教师的进步,也是始终局限于那个阶段那个范围的进步,性质的转变,几乎不可能。

   江湖一刀:我不否认批判也是建设。但是就算批判,也没有更好的方式?批判的目的,是要让人清醒过来,明白过来,觉今是而蚱非,但是,如果我们一批判就让他们觉得害怕,显然也非我们的期望是吧?原来,你的文章一出来,有很多人读,很多人回复。但是现在,除了有限的“二三子”,几乎无人敢表态,更别说评论了。尽管你也说不想启蒙,他们不配,但是如果你的思考,仅限于三五几个人,意义不能得到更大范围和程度发挥,不觉得遗憾吗?我始终觉得,一首歌写得再好,但没人能唱得出,没人愿意唱,曲高和寡,你再阳春白雪,也就只是孤芳自赏了。思想的价值在于被接受,被转化,被传播。就像一本书,它的意义和价值在被阅读,被流传,读得越破损越有价值。

   燕燕轻盈:也不是都非从康德读起。

   江湖一刀:恩,我只是打个比方

   燕燕轻盈:明白。

   江湖一刀:需要批判,更需要引导。文芳做的《教学勇气》导读,对一些老师就很有作用。这事儿只能慢。积弊之所以是积弊,就因为已经积存太久,堆放太久,想在一夜之间清风满乾坤,除了龙卷风,可能很难办到。

   燕燕轻盈:那可能我感觉和你不太一样。你说的没错。你知道我原来是挺温婉的,我还写一些生活随笔。喜欢我的人很多,评论也很多。但是我却感到内在的空虚。我觉得不该看那些表面的,我刚说过了。如果想要那样的话,我只能对大家说的我心里并不认同的观点,和和稀泥,给我的评论啥的,大家是写的挺多。不过,那里面实质意义的,并不一定多。我不太喜欢那种没有实质观点的赞美。而现在,只要他写的,就会他真想说的,不管说对说错。

   江湖一刀:一个不恰当的比方,你所期望的,可能是一种“沙龙”性质的,但一加一的现状,更像一个“茶馆”。如果我们不能把沙龙空降过来,是不是可以对茶馆进行改良?我不看好“革命”的方式。对成年人而言,除非他感觉到活不下去了,很难起来革命的。同样以读书而论,我们应该看到,读比不读好,只有看到这种好,再告诉他们还不够好,同时指引他们怎样更好,这样可能才会更容易达成目标。

   同样的,看到他们在写,这比不写的,肯定是进步。在看到并尊重这种进步的同时,告诉他们写得还不够好,要怎样才会更好,他们是否接受起来更容易些?

   孩子需要表扬和鼓励,成人也是如此。“被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才可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我是这样认为的。

   燕燕轻盈:应该说,你看到的我博客的确是有一种变化,就是写评论的少了。我们存在着对这个现象不同的看法。我是觉得以前我是有浮华在的,那种很多人都给我评论,都赞美我,在我看来,恰好是一种幻相。因为我原来的认识没达到现在这样的高度。而且我也多少受到壹加壹那种十分温和气氛的裹挟,碍于面子,不好意思说的太直接,所以那种繁荣得以维持。但我这个人呢,可能还是与心性有关吧,有个内心的声音告诉我,这样我感到空虚,不是内在的成就感。所以我有有意识地做我自己,走我自己的路。今年5月三篇批评壹加壹的文章,就是开始。有人说我被枫老师带坏了,其实这是个误解,枫老师对我确实有影响,但在他没来之前,我已经决定我怎么走了。


      也就是说,那些理解我的,自然会关注。不理解的,泼我污水的,我也不在乎,我有空就回击一下逗逗他们,没空就做我自己的事。我特别在乎的,只是两个字,真实。包括现在,我也很少写生活随笔了,不是刻意不写,是我被更壮实的思想吸引。这个过程是我自我成长的过程,尤其我后来去新浪微博,我看到几个女孩子,比我年龄小,80后,然后她们的思想可以那么丰满和健硕,没有一点文青质素,相比之下我看到了我的不足,我的思维品质还是很好的,如果能克服不足,就更好了,于是我调整了方向。现在感觉,我这一年成长就很快。在思考不少问题,以前模糊的,渐渐清晰,以前没触及的,现在也触及了。在这个过程中,我和原来走得近的一些朋友也疏远了,不是基于什么怨恨,而是自然的疏远,我觉得这都是正常的,自然而然的,我也崇尚这种来去自然,也觉得不纠结这些,多么轻松,多么自由。

   所以你说的变化,尤其是以前那些关注我的人,现在疏远了,我没看做是坏事。而看做是自然的。或者说,这是我在超越自己,有些东西是我努力破除的。我没看做是坏事。

   而且,我的发现恰好和你相反,真真切切关注我的人比原来多了。很多人我从不回访,他们都来看文章。这阶段我文章的点击量是开博以来最多的(这么说,肯定有人说我为了提高点击率了,随他们)。说明还是有实实在在的关注的。而且评论的往来回复,也是动真格的。没有一点虚浮之气。我更喜欢现在。

   江湖一刀:你这样想,也有道理。但是,如果只是为了求真知,为了健硕思想,我刚刚已经说过,怎么做都能达到目的。我愿意尊重你的这种想法。只是我觉得,如果还希望自己的思想能够被更大范围和程度地传播和转化,也许,稍微平和一些会更好。刚才我说到,剽悍的人生不需要理由,但是我还想说,剽悍的人生也需要理解。当然,如果你真不在意这种理解,就当我没说,呵呵。我只是期望,既然我们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用更好的方式,让它的意义更大化,也许是我们都愿意的。

   燕燕轻盈:这和革命不同,博客是个自由的原地。如果不喜欢,大家可以不看。这是不存在强迫的。如果感觉到被吸引,那就继续看。应该发挥博客内在的吸引力。

   江湖一刀:那行,我的想法基本上已经说完。谢谢你能接受我的邀约。但愿没有浪费你太多时间

   燕燕轻盈:你说的我明白,午后费了这么多时间和我聊天。其心可鉴。

   我也不觉得你说的就是错的。这里面大概需要考虑几种情况。你说的符合一种,所以我会听取的。

   江湖一刀:其实说实话,我真期望你的识见能够有更大的影响,能够更好地发挥它们的意义和价值。

   燕燕轻盈:1.有的老师,我真是看透的(这样说,不夸张,也不是乱评点,),大概就是那样子了。这方面我们不要认为上网了,就说明这个老师一定一定有着多么挚诚的精神追求,未必,网,可能只是他满足虚荣的方式。这个网,可能使他变得愈发虚弱。这方面的文章,我记得以前在翅膀的声音那里看过一篇,写互联网的。互联网到底是否促进了成长,还取决于这个人的精神面相,他的自我认知。

   江湖一刀:的确有这样的老师。他上来的目的,并不在真正的求知。

   燕燕轻盈:这种人在网上的表现就是,献花歌献花姐,文章也不看就献花。不管认同与否都献花。然后换取对方的关注。你一定不否认这个情况的存在吧。对这部分人,我不在乎他们怎么看我,也不在乎他们关注。无视之。真的。真是这样的。

   燕燕轻盈:2.还有一类,想进步,懵懵懂懂中前进。

   江湖一刀:但是像青花、尔笑这些,还真不是献花哥献花姐。有时想,其实一加一注册用户那么多,活跃用户也还不少,真正特别想进步的人,还真不多。

   燕燕轻盈:但是因为底子、天赋的问题,更因为学品(非人品),自大、刚愎、理解力各方面都成问题,一些重要品质的阙如,导致他们发展的上限,即便达到了,也不符合老师的水准。这部分人,也不在我关注之内。

   3. 真把求知,而不是获取那点表面的虚荣放在第一位的。学品实诚的。就是知识面窄,阅读量不够,这都没啥,我最看重的是这部分。枫老师也是。虽然我们总骂智短怎么怎么,但实际上,最看着的是学品,是心性。你可能也看了我发的枫老师和我关于认知能力的对话,那里面也谈过对智力认识。谁又能天生智力超群呢,努力罢了,对真理实诚虔敬罢了。这些人,我特别爱交流的。

   人的性情有外向有内向,有剽悍有柔弱,有的人实诚,但是性情柔弱了点。我的激烈话语可能会刺激和伤害到他们,对此,我愿意听取你的意见。

   也就是说,我不想对所有人都照顾,那样挺累的。也多少失去本色。

   江湖一刀:这个民族,相对还是比较中庸的,平和的。我们都不可能照顾到每个人的感受,只是我觉得,我们不应该挫伤那些真正想进步的人的积极性,不应该打击那些真正想求知者的热情

   燕燕轻盈:青花、尔笑不是,但他们身上问题也挺大。和他们私交应该都不错。可能恰好因为以前一直不错,看到问题,更想指出。其实枫老师说话尖刻,甚至有时没有口德,但他看人治学,眼睛还是毒的。尔笑的问题是缺乏批判性思维,缺乏硬朗的东西。青花也是。不说他们了。这些也可以和他们公开说的。

   我分析了三类,最后一种情况,我愿意听从你的意见。

   江湖一刀:我更期望你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其实,早有和你交流的想法,但是我知道,我们不在一个层面。你的识见,我没有,你的勇气,我曾经有。但是我想我们应该可以有一些共识性的东西。我们也可以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所以,才有这次的邀约。

   燕燕轻盈:很多时候对话真的很难。因为不在一个层面上。我不是说和你。我们还好,可以这样理性地沟通。

   江湖一刀:不在一个层面的对话,可以少些。自己也能少生些气。哪怕只是一时的生气。最主要的是,要看值得与否。如果彼此都觉得浪费时间、浪费精力,不对话也罢。只在自己内心,只坚持做自己的事情。

   燕燕轻盈:当我说不在一个层面的时候,总会引起一些人的逆反,他们说我骄傲。但事实上,人和人的见地深刻性就是不能否认的,不能因为这个涉及到了我,我就否定没有这回事。有一次提到枫老师批判秦晖思想的那个文,我说能看懂那个文字的,是高人。小狐问我,海之韵你自己认为是不是高人啊。我说:“我和有些人比,肯定不是高人,我还差得很,但是和另外一些比,我就是啊。”其实这是个很实诚的回答。但是现实中,很多人是受不了实诚的,他们更喜欢虚伪,那我就得把自己包裹起来,玩口头的谦卑。可那样我觉得好累。回过头来接着说,我的意思,人和人因为阅读面,因为思考的积极性,等各个方面的原因,看问题视角不同,深度更不一样,所以沟通很难。我常常看到我理解了对方(理解但不认同,理解就是知道他为啥有这个想法,这个观念从哪里来),但是对方不理解我。所以沟通是个难事,一定要选对了人。

   燕燕轻盈:当然,你说的,也是一种选择。

   觉得不值、浪费时间的时候,自然会撤退。还是会激发我自己的思考的。像枫老师,他就很爱参与微博以及其他地方的讨论,那个心智面很宽,但没有耽误时间,相反,都成为一种体验,加深思考。学问是活的,没有体验的学问就会僵死,没有生命的气息。

   所以探讨很重要,甚至偶尔的吵架也很重要。当然,不能总吵,成为习惯就不好了。

   真的很谢谢你

   再用一段话说说心灵和心智。它们并非是分割的,你说的那个心灵的层面,它的健硕离不开心智。智识高,心胸才开阔。知识广,心灵才不促狭。


     江湖一刀:呵呵,很久以前,我也容易吵。在论坛上。的确也会有些收获。但总体上来说,意义不大。所以现在真的不太愿意吵的。我甚至悲观地估计过,我们迟早也会吵起来,我并非怕吵,而是,一旦吵起来,就很难始终保持理智。人都有犯急的时候,口不择言的时候,那样的“误伤”于人于己都没有好处。

   燕燕轻盈:没事,反正我没事。哈哈。

   燕燕轻盈:你看,有人专门发帖,我都安然度过。人也要有心理底盘的。

   但我也不会经常吵倒是,这阶段安闲,以后想吵也没这么多时间。

   适当吵吵架也是挺有趣的。微博上总有吵的,我们一大帮人前几天还在吵,当然,争论的都是很有趣的话题。我觉得受益很多。尽量不要“误伤”是真的。

   江湖一刀:肯定不是截然的分割。我的粗浅理解:有的人自心是明白的,有的人是蒙昧的。但是那种明白,并非终点,因为“明白”有不同的层次。刚刚苏醒的心灵,肯定只是醒悟而已(没醒悟的,甚至可以不叫心灵),醒悟之后要知道自己怎么办,这就需要智识。也就是说,心智,是对心灵层面的丰富和提升。

   燕燕轻盈:心智不开的人,心灵容易虚弱,不够硬朗、不够健硕。而且心智不开意味着愚昧,愚昧者的善也是靠不住的,不是理性意义上成熟的善,而是善念和善心,这东西不那么靠得住。所以苏格拉底强调美德即知识。

   江湖一刀:只有善心和善念的确靠不住,但是如果没有了善心和善念呢?

   燕燕轻盈:智识非常重要。王小波最看重这个。这几乎也是涉及到中国文化的要害,我们文化太强调道德,道德热情太高。对社会对事物理性认知就被搁置,我们始终缺乏一个客观知识传统。

   还必须有智识啊,慎思明辨,理性清明。我写过一个文。以后给你找找。

   燕燕轻盈光有善念善心的话,没有理性认知的话,就可能好心办了坏事。

   江湖一刀:海,如果我理解的心灵和心智的区分可以接受的话,请想一想,对一个心灵都没有苏醒的人,心灵都没有开放的人,你如何让他们有心智的开放?

   燕燕轻盈:我不是说了嘛,我真的没有打算言说面向所有人。只是一小部分而已。我说了,三类情况中,只有一类我在意。其他不想在意的。

   江湖一刀:这个我明白。我也尊重你的想法,只是也说出我的理解而已

   江湖一刀:但是如果善念和善心都没有呢,那肯定只能干坏事的

   燕燕轻盈:一般来说是这样。但也有特殊情况,就是恰好坏心办了好事。哈哈哈

   江湖一刀:这的确是有的,但它只是一种“可能”,如果是“坏心”,怕很难办成好事,而往往只能办出坏事。

   燕燕轻盈:也就是说,理想主义也要分清各种情况,不要盲目。

   今天的对话很好,我也借机梳理自己的想法。

   江湖一刀:前提是要让理想主义冒出来。如果它压根儿就没有理想,没有理想主义呢?

   燕燕轻盈:那当然,这个不能强迫的。

   江湖一刀:不急的,海。影响和改变的确很难。但是只要我们做,多少会有的。我做的知行社,马上七年了。我不能说它有多大意义和价值,但是毕竟改变了一些人的工作状态

燕燕轻盈:其实说到底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教育缺乏汰选机制。皮皮狼说的精彩,我们的教育到了必须是禽兽教师才能淘汰的份上,没有因为教育教学能力不行而被淘汰的,你可以想想剩下的都是什么老师。

   燕燕轻盈:嗯。知道你做的事情。很有意义。

   江湖一刀:问题在于,现在这种机制的确是没有的,而且目前情况下也难以出台,没法淘汰的时候,我们又怎么办?

   燕燕轻盈:我正好利用我的工作,通过教学和以后办读书会之类的事情,提升青年人的头脑。我刚建了一个群,就是全针对学生。因为讲课他们比较喜欢,对老师信任,就更可能愿意接受带领,给他们提供好文章,好书目。还有我写的文章,常探讨问题,这是刚刚开始。我的重心在这里。壹加壹呢,更多的给我提供我思考的原料,还有观察的窗口。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

   那对于我们这些认识到的人来说,就是要做以相关的理念辨识。做好思想基础的奠基工作,我们不可能动用什么暴力逼迫政府怎么做,那也不是推进自由的方式。而只能在我们的位置上,做能做的了,而且这个能做的内容,还真是至关重要的,就是理念的澄明。你像我学生,虽然是年轻人,但那种看问题的方式,误区,真是代代相传,这样的观念,就是政府垄断的思想基础啊。

   江湖一刀:你看,他们能接受,能够参与,不就是因为“喜欢”和“信任”吗?如果他们不喜欢你,不信任你,你能做成读书会的事,能做好读书的事吗?一样的道理啊,海。

   燕燕轻盈:那还不一样,刀兄。青年是可塑造的。但是中年人不一样的。别说他们,就说你,现在和大学时,心灵的状态一样吗?所以说,希望在于青年。

   江湖一刀:我还是比较悲观地想,目前中国教育的面目要得到彻底的改变,很难。有生之年,也许我们都看不到。但是愿意努力去做些事情的人,终究会造成一些影响,也许慢慢地就会得到改变。一点点地,一代代的,说不定质变就出现了。

   燕燕轻盈:对,我也是,我都没仔细想过它啥时变,就是做该做的。这是一种必要的信念。

   江湖一刀:那我们是不是只有等等新一代的青年成长起来淘汰他们呢?

   燕燕轻盈:这是一种实践关切,这种关切和求真的意识相辅相成。

   燕燕轻盈:这个就没办法了,改革是最难的,是渐进的。我们都要有耐心,而这种耐心,是一种理智上的耐心。并非我们日常意义的耐心。也就是说,对这个改革的问题,有所认知,是理性的认识。

   江湖一刀:最要命的一个问题是,今天的高校,包括师范院校,能够像你这样想的人,又有多少呢?

   燕燕轻盈:我可以实话实说,真的很少,我所知的,也不过二三子。

   江湖一刀:我相信这也是我所估计到的。所以,第一,我承认希望在青年。第二,至少不能让已经醒过来的中年再退回去。

   燕燕轻盈:更多的,人家都想着忙活实利去了。大学教授现在物质丰饶。教授一个月最少也能7000块,各种物质的诱惑多着呢。不管富有还是稍贫,大家都在为稻粱谋。

   江湖一刀:第三,让我们的思想更有意义和价值的方式是,让他们愿意接受。就像那些孩子接受和信任你一样。

   燕燕轻盈:不会退回去。我说了一些话他们就退回去了,那这个进步也是假的。

   江湖一刀:不。至少在你的思想面前,他们退回去了。即使他们也会来看,但是如果他们不能接受你,不能信任你,就算他们认可你的思想,也会在接受时打折扣的

   燕燕轻盈:我总觉得中年人和青年人的心灵状态不一样。青年人还是有很多单纯,而中年人,世俗的浸染太多了,青年人心智还不那么闭锁,而中年人的有的已经关死了他们思想的门。

   江湖一刀:这个的确是。但也必须看到,总还有可以作为的空间。总还有可以争取的对象

   燕燕轻盈:我不是说了三类人吗,有一部分我真的原本就不在意他们。前两类我不在意。

   江湖一刀:他们才是希望所在。不然,现在的教育就基本上只有烂掉了

   燕燕轻盈:但青年不一样。当然也不是所有都可以改变,有的也很难改变了。

   而且,那是我的学生,我情感上和他们更亲一些。

   是的。而且,直接接触他们也更了解我。

   江湖一刀:你看,你也明白他们和你“情感上”更亲,所以他们更容易接收你的想法,更容易参与到你的行动中来。

   燕燕轻盈:但在博客上就不是。其实有些人人挺好的,在生活中不做心灵契友,做个一般朋友完全没有问题。只是博客上吧,大家也无从有生活那些交往,不在一起,一接触都是观念,是文章。


江湖一刀:我明白。

   燕燕轻盈:当然他们和我也一样。

   还有一刀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对一加一也有定位,它对我的意义主要是什么刚我说了。如果我在壹加壹要做我教学、还有以后读书会上的那些事,那我也真顾及不过来。

   而且我真的很悲观,可能我对老师的素质底线比较高吧。有一小部分被吸引就可以了。在对这部分,因为他们性情之故,感觉到我冲劲的,我会适当调整一下。

   江湖一刀:是这样的。我也如此。所以有时看淡点,会好些。做自己愿意的事情,尽可能做好能做的事情,如此而已。恩,也许,底线稍微降一些,会更好,至少比没有底线更好,当然这比不上最高的底线

   燕燕轻盈:说出自己的观点,至于它对哪些人发生影响,不一定在我们掌控之内。尽性知命,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对于结果,不贪心,就好。太注重结果,就是一种功利主义了。中国的事情,我觉得都是如此,要关注现实,要有实践关怀,但是又不能唯效果论,那样又是问题。所以得拿捏好。

   江湖一刀:太对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燕燕轻盈:其实我还是想的挺清楚的。只是我言说的内容,有些表达,让大家觉得我好像对于现实像个救火的人。也是因为网络嘛,不是直接的接触,了解有限。包括昨天青花她可能猜测我日常因为这个影响了生活,其实都不是,相反,日常生活时间的弹性、日常生活的质量恰好为我专注点的思考提供前提和保障。我一直是这个态度。而且中国挺缺这个观念。总要立竿见影嘛。也是革命思维比较浓嘛。

   江湖一刀:的确是,我对国家层面的课改啊什么的都非常悲观。我觉得,希望在民间,哈哈

   燕燕轻盈:谢谢这样的对话。可以发博客的,我觉得我们谈得挺好。

   对。课改基本就是失败。但是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反思

   江湖一刀:说句实话,10年前我就看到了今天的结局。

   燕燕轻盈:民间要发展,体制的问题,需要做思想启蒙。两股劲。

   江湖一刀:轰轰烈烈开张,冷冷清清收场。

   燕燕轻盈:当时我正读研究生。课改体制层面基本没啥触动。

   江湖一刀:我是第一批参加所谓培训的。感受比较深

   燕燕轻盈:观念层面需要检视的也太多。

   江湖一刀:要动观念和体制,必须先动教育行政。不动他们,下面就没法动。也不知道那些所谓的专家们怎么想起的。

   燕燕轻盈:嗯。

   江湖一刀:不说这个了。还是一点点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吧

   燕燕轻盈:好,今天就到这里了。以后可以多交流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28 11:38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28 17:34
维琴尼亚•萨提亚的诗《真正的内心强大》:


真正的强大

不是拒绝

而是接纳……

真正的强大

不是与神对话

而是与身边最亲密的人连接……

真正的强大

不是那些套在你身外的光环

有勇气呈现真真实实的你……

真正内心的强大

不是我们把自己藏的多深

而是勇于去探索与面对内心的阴暗面……         

     

真正的强大

不是我们从来没有眼泪

而是流着泪还能微笑着坚定前行……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 ... amp;_dsign=f4f51ff0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28 18:01

教师为什么要读理论书
文/李伟言

谈教师的阅读(之二)



教师读书不能偏于感性的阅读,理论书的阅读乃必不可少。这本不该是个问题,但事实是,在不少一线的管理者和教师眼里,理论是“空洞的”,理论书籍是无用的。而更多的教师虽然没有完全否定理论性书籍的作用,但是由于对理论功能认识不够到位,在阅读的过程中,仍旧是偏爱管理策略和教学技艺类的书,理论性阅读普遍稀缺,我认为这是教师阅读方面存在的最大的问题。



阅读理论书籍,可以帮助教师克服经验思维,培育理论思维,从经验思维到理论思维,这个转换对于教育研究与实践来说,可谓意义重大。

在探讨教育问题时,我们会发现,有的人看问题总是就事谈事,思考无法延展开来。或者只抓住简单因果关系,只看到表面现象,看不到冰山下更深层的部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只看到皮毛。这种情况的出现,与用日常经验为依据去分析问题有很大的关系。经验思维的特点之一,就是表浅性,因为经验思维是跟着感觉走的。这样我们对于问题的理解就只能停留于表面,难以触及到事物的真实质地。教师只有获得理论思维,才能超越经验思维的局限,既身在现实又保持对现实的距离感,超越各种流变繁杂的教育表象的迷惑,去谋求对教育问题更深度的理解和透视。就拿我们现在谈的教师阅读的话题来说吧,因为教师是在一线做具体的实践工作,那教师阅读就要读怎么实践方面的操作指导性书籍,这种认识就是经验思维下的产物,因为它只看到了教育的工作是行动中在“做”,没有看到一个有益有效的行动背后是大量心智的投入。


在经验思维之下,人们看问题常常是孤立的,局限于一个个具体的现象、事物,缺少对事物、现象之间关联的考虑。教师只有具备理论思维,才能具备教育思考所必需的整体意识,将诸多具象的问题上升到普遍化的高度去理解,具备宏观地把握教育问题的能力,这是细致地应对教育具体问题的必要条件,否则,我们对于具体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就会止于简单教育技艺的层面,流于支离破碎和盲人摸象,而难以从思想观念、方法论层面去反思。以德育为例,德育实践存在着各种问题,比如人们一贯诟病的灌输、运动式的搞德育、将德育等同于管理学生、德育的概念外延的模糊,等等,这些问题实际上是勾连纠缠的,都和德育价值取向问题有关系。这意味着那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只能取得一时之效,德育若想做好需要的是整体性的思维方式。不独德育,整个教育也如此,很多问题都是结构性的存在着,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或所有问题”,互相之间存在着隐蔽的关联,在没有对事物做整体的判断、把握之前,局部变革的作用和意义是很有限的,甚至越改问题越多。

经验的思维方式也是保守的,因为经验是从过去的实践中得来的,它是以过去为标准和向导的,在经验思维之下,人们进行的只是大量的重复性实践,缺少创新。而理论思维则是批判性的,它富有未来意识,它悬置既定的观念和结论,是对自明性的挑战,立足现在,以将来为导向。教师只有具备理论思维,才能消除经验思维之下思想和行动的惰性,以批判性的反思来生发教育实践的创造性。以我们的语文教学为例,几十年来,都是阅读课文——生词生字——概括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做课后习题,很多老师这么教,仅仅是因为,以前也是这么教的,大家都这么教的,对这么教是否合理必然,已经没有了问题意识,这样的话,语文教学就不会有所改观。而批判性,正是理论思维的特性。

忽视理论的后果将是灾难性的,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教育思考首先是一种哲学思考,没有理论思维的培育,我们将永远在经验的泥潭中打转。理论水准低下,这正是当今教育一线的通病,而且是沉疴。所以像凌宗伟校长那样,认为“有些理论书本身是有益的,但对绝大数教师来说,他们更需要的是‘现场感’和‘在地性’,也即实践指导。”这绝对是一种误判。难道理论书就没有“实践指导”吗?不但有,而且是更深层面的关照,更为辽阔的把握,是更货真价实的指导。


  

教师缺少对理论书的阅读,有其深层的原因。和我们文化心理中固有的对于理论的轻视有很大的关系,强调经世致用,缺少为学问而学问为知识而知识的致知传统,缺少对无用之大用的认知,实质是一种粗鄙的实用主义。在这种文化心理之下,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抽象思维形式分析现象、揭示问题本质的理性认识成果,即理论,必然是缺乏待见的。因为它无法一下子拿来就用,和人们置身于其中的现实,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在这种文化心理之下,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实践占据着天然的高位。有句耳熟能详的话叫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教育探讨时,人们也常会说起这句话,强调这个说法对打破“两个凡是”、冲破人们对于威权主义的服膺,起到了宝贵的作用。将这个观点置于当时的政治情境中,是合理的。一旦抽离当时的背景,它的科学性就需要探究了。

实践本身对于真理的检验来讲并不是自足的,对实践的把握是建基于对实践的反思之上的,而反思,恰好需要距离,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对实践的距离感,正是理论的特性。缺失理论素养,就是成天呆在现场成天忙乎也是白搭。问题的关键是“怎样的实践”。这里面需要的是对检验“标准”本身的“检验”。这个标准恰好是实践本身难以提供的。它既不能从实践结果的成功上得到证明,也不能从实践的过程中得到证明,而是需要我们前提的批判和审视,需要理论对实践的反驳。

比如时下广为流行的量化管理,如果学校管理的目标仅仅是追求表面的秩序,仅仅是为了将学生“管住”,那么量化管理无异是最佳的管理模式,因为它在效率性上很突出,但假若我们对什么是教育这个大问题有所检视,不是从量化管理的一时的效果来评价它,而是追问其合法性,就会发现这种管理是有严重问题的。我们投身于教育实践活动之前,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有理念的澄清、观念的检省以及价值的辨识,否则我们的教育实践就是没有方向的,我们在根本性的问题上就处理不好的。这个理念澄清、观念检省以及价值辨识的能力,就是一种理论思维能力,它只有通过严肃的理论阅读才能得以培养。



教师阅读理论书籍重大意义还在于,能够帮助教师改善在逼仄教育环境中的精神面相,增强教师的存在感,赋予教师投身于现实改造的勇气。

只要感觉稍微敏锐,我们都可感知到当下教育的反人性,不知道是不是绝后,但肯定是空前,其残酷和野蛮,着实到了一定的程度。面对这种境况,有两种应对很值得我们注意。一是被无奈、沮丧、绝望的情绪裹挟,被体制文化的钳制所造成的恐惧感淹没,丧失对教育应然的想象。二是沉入心灵鸡汤中,无节制的爱的宣言,以一种浪漫化的姿态来应对复杂沉重的教育现实。当然这两种倾向也需要一定的同情式理解,前者意味着对反教育力量的充分正视,后者对现实的教育残酷有着一定程度的柔化和舒缓效用。但前者的问题在于,在正视体制性的强大规约后感到无能为力,沉浸于悲情之中,我曾经说过,这样的悲情让我们迷失,在它背后,存在的是对教育改革的虚无主义情绪。后者的问题在于,将教育变革的根本动力化约为个人心理要素,缺乏大的局量和视野,从而使得教育改善的行动更容易流于心血来潮,长久地看难以为继。

教师若想成长,教育若想改善,这两种倾向都是需要克服的。




我们特别需要的一种深度的教育理解,深度的理解产生教育思想,思想本身就有实践的功能,当你怀揣某种思想的时候,这种思想总会或多或少地导向相应的行动。不仅理解教育内部,即研究正在成长中的学生的一切,还要理解教育和各种外在因素的关系,并且能够对一些司空见惯的观念和说法有批判性的反思。这种理解和反思的过程也是一种思想自我启蒙的过程,没有这个过程,教育就不会产生实质性的进步。可以这么说,没有思想和大视野,我们就没有未来。如果我们老是沉浸在软文里,心仪经验汇编一类的书,不接触或者少接触理论著作,我们就不会获得真正的眼界和洞察力,眼界和洞察力都不是是靠你走了多少学校,观摩多少教学锻炼的,也不是你读了多少教学操作指南获得的,它必须倚仗理论书对思维的锻造。



有些老师一提理论书,就以为是教育理论方面的书,再具体点,大概就是杜威的书了。需要说明的是,教师对于理论书的阅读,并不止于教育理论方面,视野的开阔异常重要。迂回性和复杂性的运思能力,没有广博的视野是培植不出来的。教育处在经济、政治、文化这三大系统交汇之处,而聚焦于教育内部,又会发现教育中所面对的每一个人,用莫兰的观点来说,都是一个“‘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我们特别需要理解一些教育必然涉及的基本概念,比如什么是学习、什么是道德,什么是美,什么是正义,我们需要理解人性,理解人类行为的规律。这样教育研究和实践所倚重的理论基础,其来源就不仅仅是传统强调的心理学,也不仅是课改后所重视人文学科,还必须包含社会科学,甚至生物科学。而就教育理论书而言,也不该仅仅动辄杜威,不少国外学者的教育理论已经译介过来,像莫兰、富兰、范梅楠、诺丁斯、佐藤学,都是需要去了解的。我们现在经常提倡对话式教学,那就应该去了解戴维·伯姆,现在国内也有人以教育沟通论立论,像这些书不管写得好坏,都是对话教学需要涉及到的知识面。



既要脚踏大地,也要在云端跳舞。既要接地气,也要扩眼界,培养思想的穿透力。是到了在意的时候了。实然层面教师阅读所面临的种种困难,都不是拒绝理论阅读的借口,因为,我们至少,要知道方向在哪里。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28 18:03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8004&extra=page%3D1&_dsign=f4f51ff0

[管季超工作室]: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
教师之友网》----为中小学教师提供高品质的教育教学资讯服务和专业化的网络交流平台;

http://xnjyw.haotui.com/
中国教研员论坛》------为全国各地县区级教研室教研员提供的专业化的网络交流平台;


http://bbs.yingbishufa.com/forumdisplay.php?fid=101
管季超工作室》-----我们愿与各地教育专家/教育界的俊彦展开平等互惠的合作;


http://gjczwjxf.30edu.com/
管季超作文教学法推广中心》-----我们相信:来自长期实践的教学经验,有交流推广价值;


http://edu.cnxianzai.com/hbjy/huiyi/_guan_kuitianxia/index.html
《‘管’窥天下》-----我们坚信:在网络时代,地域的限制/社会层级的局限,都不会成为学术影响力的障碍;


http://zgjypl.haotui.com/bbs.php
中国教育评论网》------这是一个尚未充分建设和发育的新锐网站!教育书报刊/教育网站论坛博客的评论,是她的定位;



www.jssh365.cn
《教师生活365》
——网站2014元月8日震撼开通!




[管季超工作室]所属所有网络平台,都期待着您的关注/指导/参与和批评!!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30 11:24
要抬头看远处,并从远处回望现在的自己
文/海之韵


今天我对黑石礁说:这里我放弃了。这里太污秽,这里也没有理性的清明,这里适合互相取暖,适合互相赞美,适合展示教育情怀,适合那些带着文青质素的温软文章,适合标榜自己都做了什么什么,适合那些虚了吧唧无甚实质内容的评论,然后大家把这说成是温和,是美德。唯独不合适的是,求真。


     说出一点真话,就有人怒不可遏。


      对有些人,有些道理,是永远讲不清的。就比如,你如何让大多数国人去明白什么先验?如何让大多数人理解理解,信仰不是为了内心获得安慰,不是为了岁月静好?而在教育里,你如何让一个老师去理解经验主义之谬?你无法和和他们讲理,是因为,在那个狭小的世界里,他们以为自己看到的,就是一切。

       傲慢的人,偏偏还指责是他人傲慢。孱弱的人,偏认为是别人的笃定是过火。这一再地证实我的判断,太多的中国人,他们喜欢的,其实是伪,而不是真。 因为,真,就要不照顾情面,照顾一点情面,说话都会掺假。


      尽管对某些人的素质有所估量,但真正遇到的时候,还是让我吃惊。


     朋友对我说:这是好事,加深了人性和社会的了解。人人都会面对这虚无的环境。
     还有朋友对我说:人分两种,贵族的,和吃饭的。文章就两类,有馨香气的,和脚丫泥味儿的。后两种就不跟他(她)谈论了。


        青花好心,她对别人说,海老师做什么我们都要原谅,因为这里我们只有一个海老师。我谢谢她的善意,但是我没有做错什么,骂人蠢货,是他曲解在先,对思想批判施以让我不耻的诬蔑。我对青花说话是刻薄,那里有我的逆反, 她对我好不假,但是她根本不理解我。我对尔笑的评论,是赤裸裸的真话,但绝无人身的攻击,尔笑自己也知道。是谁在一直讲理,真相就摆在那里。至于别的,荔枝说得好:认理的就该这样,不必纠缠于小细节。你要觉得我们刻薄,连同道理一概不接受,那我们也没办法。你没办法理性思考,你是从感情上不接受刻薄的批评。有些未必是我们刻薄,反而是你自己思想浅薄的缘故。不学而思,是个很坏的毛病,自己太骄傲所致。在做人方面,我可以忍让,大家觉得我随和,我不矫情,你们说吃什么就吃什么;在思想观念的战场,没有所谓妥协。看看米塞斯、哈耶克无不如此,看看早期护教的教父们,言辞之激烈。



     当我难过的时候,看荔枝的文章,觉得她好像是为我写的。难过不是因为遭到污蔑和那些下流的攻击,他们污损不了我。而是为人性的卑污,为那些摊上那样老师的孩子们,为我们的教育这么重要的领域,竟然不能优胜劣汰,要养这些低劣的教师一辈子。


      但我还是会坚持。言说绝望是容易的,但过后会自己看了会觉得可笑。人,要把自己看轻一点,放在真理的下面。要抬头看远处,并从远处回望现在的自己。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30 11:26
谈教师的阅读(1)
文/海之韵
——————————————


读书要读经典,这是关于阅读一个最通常的说法,这个在教师阅读上也被强调。然而,果真是这么确定的吗?对于那些不好的书,是不是就以不读这样的态度坚定地予以彻底拒斥呢?读经典书是总体的方向,但具体到读书的过程中,是读书有法但无定法

品鉴好书的眼光,离不开对坏的甄别。就好比一个人,你总要将他放到社会中去,要让他认识社会的复杂甚至残酷,隔离起来,营造的温美的童话环境,反倒会给他成长带来麻烦。卡尔维诺那么强调读经典,也没有完全否弃一般质量文本的作用,他说的应该是原则上的少读,而非彻底废弃不读。印刷时代大量质量次差的出版物相对于经典作品而言,是一种背景轻音,而背景轻音恰恰是经典作品的存在不可或缺的。没有前者的衬托,经典这个概念也无从谈起,是后者托举了前者,或者说,正是对一般文本的阅读使经典得以析出。

光读好书,差书不读,也是不符合阅读自身的规律的。因为差不差,都是在阅读的生涯中,渐渐知道的。你没达到那个水准,就不会知道它差。有一天我翻大一时的读书笔记,我看到有好几页竟然是记录赵忠祥《岁月随想》的,那时无疑我是把它当作了好书来读,而现在,它根本就不会入我的法眼。这就和小孩犯错误一样,人是在错误中长大的,不让他犯错误,不仅是不可能的,也是有害的。进过历练,眼光就出来了。

纯粹地只读好书,这样目标太过明确的阅读,也容易造成对阅读兴趣的挤压。不是所有的兴趣都展现品级,初始时的阅读品级虽然不高,但是只要有读书的兴趣在,就有机会通向更宽阔的领域,从而发现好书。我知道有人在书籍贫乏的环境中,他是连报纸的中缝都不放过的,可能就是依据这样顽强浓郁的阅读兴趣,他才得以阅读到更多更好的书,走向深刻和广博。书和人的相遇也有比较微妙,与年龄、心境、阅读的基础等都有关系,缘分不到,你说再好,也不会生发他的阅读热情,勉强读完,苦不堪言。时机到了,偏偏就读了,而且发生深刻影响。所以好书也不是绝对的,好书,就是在你需要的时候,你正好来你的身边并且影响了你。卡尔维诺强调经典,但他也没有走向教条,他有一句明确的表达:只有在非强制的阅读中,你才会碰到将成为你的书的书。

差劲的书本身也参与了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这些思维能力的发展。有一次搬迁时,搬家公司的工人觉得我家书多,他们开玩笑说,你们累死人不偿命啊?其实那里不全是好书,坏书也有不少,包括那些极为套路化的教育学教材,胡编乱造的书,从情感上我很想淘汰,扔掉,但理智告诉我不能扔,因为我可以用来批判,尤其教学时说不上就能遇到,可以用来引导学生反思,你说它差劲,它差劲在什么地方?如果能很好地予以剖析,你的思考能力也就随之锻炼了发展了。我比较长于写驳论文,这来源于对坏文章、坏书的认真对待。有些坏书,虽然可能写的极为肤浅,分析和解释完全错误,甚至也缺乏逻辑性,但是它也可能向我们呈现了问题,我们可以不喜欢,但是不能无视其中抛出的问题。卡尔维诺对经典的另一个定义是:你的经典作品是这样一本书,它使你不能对它保持不闻不问,它帮助你在与它的关系中甚至在反对它的过程中确立你自己。我觉得不好的书,也能有此功效。在我身上催发一种要抗拒他、要批评他、要与他辩论的无可抑制的迫切感,卡尔维诺这个感觉,我在阅读坏书的时候有,并且可以十分肯定地说,我有限的分析能力也受惠于这样的阅读体验。

不是不能读坏书,而是不能一直读坏书。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等到眼力上来了,就会知道如何去选择。也就能避免这个一直读坏书的情况。




谈教师的阅读(3)
————————




在探讨了教师该读些什么之后,继而要面对一个问题就是,书要怎么读?这个问题所涉及的内容甚多,古今中外不知多少人谈过。当下也有一些著作专门谈这些问题,比如人大出版社金元浦主编的《阅读的欣悦》,三联也出过《怎样读书》,还有更专业的探究《如何读一本书》,这类著作,对教师的阅读都有助益,是教师提升阅读质量可以借力的。

我在这里想格外强调的是两点。

一是阅读和研讨结合的意义。独学而无友,教师的阅读不能孤立进行,需要和研讨相配合。这种结合的好处多多。

光有阅读,没有研讨,教师的思想生活就会有失封闭,阅读的自发性也会受到遏制。教师在工作中最怕的就是没问题意识,这意味着一切都顺从常规,日常教育行动围绕着经验旋转。有问题意识,才能改进教学,才能不断地提升教育生活的品质。问题意识来源于阅读时的单独思考,更离不开交流和探讨。有时是对方提出一个问题,我们由这个问题生发开去,又会发现很多衍生的问题。有时是在探讨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触及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萦绕于心,教师的心智被层层打开,就会自觉地去进行相应的扩展阅读,将阅读引向更广更高的层面。

研讨和交流,不仅可以分享各自思想,而且借助论争、辩难、分享、释义,有助于我们澄清思维中的混乱,化解教师在阅读过程中诸多疑惑,相互激发,相互启迪,相互纠正,相互补充。我们日常有句话叫做,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个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在活生生的两个生命体之间,更容易发生信息的流动和意识的沟通。同时,人在论辩和沟通中,因为要组织语言,要做论证,这个过程中逻辑思维会得到锻炼,而逻辑思维的提升毫无疑问对教师阅读是有帮助的。深度阅读会发展逻辑思维,但这这种深度阅读又依赖于读者有好一点的逻辑思维做基础,否则阅读将如同嚼蜡,苦不堪言,这样的阅读是不会持久的。

研讨和交流有助于教师接触新的视点、新的论题和思域、可能就因为一次研讨,改变了教师思想的行程和轨迹,在某些领域思之深远。在研讨中,大家引证观点的时候,免不了会涉及一些图书的讯息,或者直接就会有图书的推介,这对于教师的阅读来说,这些都是很好的引领。

教师群体应该多多涌现读书会这样民间自发性组织,它既致力阅读,也注重研讨。它的理想状态,就是帕尔默所说的认知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并不只是借着我们个人思想和感觉的力量结合在一起,亦因‘伟大事物的魅力’而结合在一起。”在这个共同体中,阅读激发了共同体进一步的研讨,反过来,研讨也成为阅读扩大和深化提供强大的推力。

二是教师阅读要与写作结合的意义。
   有一些教师有阅读习惯,但是却很少写作,除了应对职称评审写一些质量低劣的八股文章的之外,几乎不写。应试教育带来的劳碌倦怠似乎也不是原因的全部,因为事实上,毕竟也有老师在写。那么不写的原因还有什么呢?据我观察,有这么几个原因:岁月流转,琐碎的生活磨平了精神追求;写作的信心不足,总以为自己不具备写作的禀赋,可能最初是写了一点,但却不能勇敢地公之于众,没有来自读者的阅览、交流和批评,久而久之,也无法持续;三是对自我期许太高,不能用动态的眼光来看待自我发展,对自己所写的不满意,于是索性不写;对阅读意义有所理解,但是对写作的意义认识不到位,没有领会到意义,自然也就不写。

写作离不开阅读这个好明白,阅读为什么离不开写作呢?

有无写作,影响着教师阅读的深度。阅读为写作提供了素材和原料,阅读所生发的问题意识,构成了写作最原初的动力。而写作的过程则是汇集和点燃阅读中产生的思想火花的过程,进而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势,没有写作,思考就难以系统化,此时读的书再多,对于真知的探寻来说,充其量也只是个零敲细打,并且很可能流于浮滑。

    写作中,思路的打开、梳理,布局的构思、论据的铺展、语言的锤炼,这些都是思维训练的过程,这个过程比较艰苦,如拔茧抽丝,但是经过了之后,思维的品质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和探讨一样,思维经过锻造之后再投入阅读,其收获和从来不写的人,是绝对不一样的。就是水平平平之书,亦能读出门道来,有批判性地深度反思,这种功夫离开了写作的习惯是很难达到的。

有的写作是围绕某一本书进行的,即写书评,这种书写更是对阅读有直接的促进作用。消化一本书的办法无外乎几个,一研讨,二找辅助性的阅读以及相关的评论性著作,三即自己写书评。认真地写书评,可以有效地增进对所读之书的理解。这里认真地意思是,真诚地思考,诚实地言说,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克服如今书评中泛滥地赞誉,如此用心地对待,一本书才算是读过了。

研讨、阅读和写作,三者皆不可偏废,它是教师思想成长不可缺少的三个支柱。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1-5 20:39
海之韵: 评说他人,一个十分重要的教育话题
家教漫谈之八
——————
我确信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但是迄今为止,在我看到的家庭教育著述里,还没有这方面的思考。
我们中国有句人人耳熟能详的古话,叫做“闲谈莫论人非”,很多人把它作为修身信条,几乎没有人反思过它,从而认识到它的有限合理性。我们在生活中,对议论人这样的事情是十分敏感的,人前议人,一般情况下,是被当做负面事件看待的,被认为是一种有损德行的行为。
然而问题真的这么简单吗?开启我们的批判性思考,我们才能超越表象,看到更复杂的事理,帮助孩子建构自己更具备价值指向也更有清明智性的生命哲学。
儿童从3岁左右开始,就有了明确的自我意识,这时他也开始进入到幼儿园这个比家庭更广阔的环境中,建立和他人的交往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受到来自伙伴影响的同时也影响着他的伙伴,彼此之间有各种各样的合作和矛盾,他要学会化解个性和规则之间潜在的冲突。这一时期,他就开始有了对他人的评价,但这时的评价是简单的,好或坏、喜欢或讨厌,这些简单的词语用以表达他的接纳或嫌恶。稍大一点,评价的内容变得复杂化,而且所面向的对象也变得有选择性。也就是说,这种评价的行为是与生俱来的,是自然而然出现的,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的。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视角,我们可以清晰看出,对他人的评说,一开始就有着正当合理性。
人是群居动物,要和他人一起共同生活。彼此之间不可避免地留有各种印象,交往深者,对人品、个性和能力,更是自然地有所认知。评价不仅是在所难免的事情,更是人社会性的表现,每个人都必然要去评判他人,也必然要面临他人的评判,否认了这一点,无疑等于否认了人的社会属性。就道德而言,尽管最高境界的道德必然是自律的,但若假如没有他律,这个自律实际上很难形成。道德和法律重要的区分也在于前者靠舆论,后者靠强制,换言之,人人都生活在他人的目光里,只不过不是所有的目光都必须看重。这意味着对人的评议,也是道德发生作用的基本方式。否弃对人的议论,表面看来是增进了个人修身,实际上是取消了道德运转所赖以维续的机制。
对他人的评说不仅是个体社会性的表现,也是个体价值观确证和完善所必可少的。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对自己所要持守什么样的价值观并不是一开始就明了的,而是混沌的,懵懂的。在相关的交谈中,对他人的评价和议论,对个体来说,不仅是一种信息的获取,同时也使得个体得以接触到人们评判他人的依据和标准,了解到人们看待人事的视角和层面,这些对我们形成和调整自己的价值观来说,都很重要。
有人认为,每个人都有缺点,应该多反思自己,没有资格去论断他人。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化的看法,还是道德关切压倒慎思明辨了,至少它没有看到问题的全部。只注意拿这种很狭窄的道德化的东西去教育孩子,还是局量小了,没有关照到更深广的层面,对孩子心智的开启是有害的。而且按照我们前面的分析,这实际上也是不符合逻辑的。照此说,每个人都没有资格去评判,那结果就是取消了对人的评说。那是猪的世界,不是人的世界,人的世界是一个依据各种各样价值观形塑的世界,有价值观在,就必定后评价,有论说。
对他人的评议,可以帮助孩子学会知人,获得世俗智慧,学会保护自己。世界是丰富驳杂的,善恶共在,美丑并存,绝不像童话里那样美好单纯。我们教孩子以真善美,就是要他们分辨假丑恶。这种分辨是一种实践智慧,它是书本的学习难以获得的,它需要依赖于人和人之间通过语言而进行的交互性实践,这个交互性实践,就包含了针对具体人事的是非对错优劣曲直的价值评判。必须有这样的交往,孩子才能对人性有更深地认知,纯净但不失为深刻,拥有深刻的天真。这是一种十分珍贵的心性品质,它既可以防止孩子在芜杂繁复的人事中间随波逐流、失去持守,同时深刻的天真意味着孩子并非处于那种不谙世事的童稚状态,而是对人性有所把握,拥有敏锐的识人能力,这种识别能力可以帮助他们避免伤害。
人际之间对于第三人的评判,也是孩子获得知交建立深厚友谊所必需的。这个观点可能让人感到意外,然而只要仔细体察,就会发现它的道理所在。施恩的《职业生活的有效管理》一书中,曾经探究过职业周期的阶段和任务,揭示了在早期职业阶段,个体和组织之间要经历一个相互测试相互接纳的时期,组织接纳雇员的一个标志就是向他提供某些特许的信息,这些信息可称为组织机密。在各种各样的组织机密中,其中一项涉及到雇员可能察觉但是从来没有完全了解的关键的历史事件,组织中关键人物的更多的个人面貌就在这些事件原委的发现中得以呈现。类似这种信息只能由受到信任而不会利用它的人分享,被分享的个体也藉此得以探查组织中的人对这类事情真正的看法和感情,这种特许信息的共享,是组织接纳雇员的标识。其实在职场之外的人际之间也是如此,对第三人的评说,不仅不是恶德,相反,它很可能基于珍贵的信任,是信任对方之后心扉的敞开,它给对方呈现的可以是一个诚恳、坦率的形象,有助于对方对自己有更加切实了解,从而建立起双向的信赖。如果缺乏这一维度的考虑,只抱着“闲谈莫论人非”的戒条不放,在任何人面前对人的评说都三缄其口,往往会给人机心深重、城府过多、面目不清的感觉,俗称“不实在”,这样的人,也会错失很多缔结友谊的机会。我们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感受,在坦诚地交换对他人的看法之后,彼此之间都感到心理距离比原来近了,这就是友谊建立的过程。可以说,每一份笃定真诚地友谊,双方之间,都交换和共享着诸多关于人事的看法和意见。
我认为教育研究需要坚守这样的原则:教育要面向人性的真实,教育的任何观点都首先要接受真实性的检验。人之评说和被评说,就是一种存在的真实。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引导孩子评说,而不是不加以评说。但是很遗憾,因为这些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我们就在主观上取消了评说他人的合理性,把不褒贬他人,看做是有教养的表现,结果却培养出大量的伪君子和阴险小人,他们对评说他人从不给予堂堂正正地认可,但实际上又做不到不评说,只好惯于腹诽,遮遮掩掩或者温温吞吞,在某些时刻,他们又绝对不会吝惜以不动声色的方式诋毁他人。他们口头上坚持的莫论人非,其实不过一种矫饰罢了。这其中的逻辑很简单:违背存在真实的教育,必然导向虚假,造就的是假模假式的人。这就是为何在一方面有着这样古训,另一方面,人们又感叹着“吐沫星子淹死人”——人们其实都在那议论呢,但论的质量却低劣,匹夫匹妇的水平。这因为人性的晦明不定,但也因为在教育方面,这件事情从未得到严肃认真的对待,不加反思地生活着于“伪”中。写到这里,也可以给“闲谈莫论人非”这句话一个评价,这句话不能教条地使用,教条地使用无助于培养真人,莫论人非,不一定就是教养,要知道,这句话也有着世故机心的意味,其中所蕴含道理是有限的。
那么,对于评说他人,我们该如何引导孩子呢?
第一,不要让评说他人成为习惯。评说是必要的,但这不是评说应该成为习惯,不要热衷评说。如果是这样的话,就和村妇之间的东家长西家短无甚区别了。这也是没有修养的表现。
第二,评说他人要客观。所谓客观,就是不要基于个人的某些喜好进行,从而失去公正。对于那些无关大体的私人生活方式,我们倡导要多理解和接纳,不要因为这些方面与我们自身不同,就随意对整体做以臧否。评说要负责,要基于真心体察,否则会给他人带来伤害。假如是负责的,是符合真实的,负面的评价也就不是诋毁。
第三,在评有定则和就事论事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就事论事对于识人评价人来说,对不对呢?不完全对。因为人的心性、品格和行为都是连续性地存在着的,以就事论事来识人评人,难免偏差,所以对人的评价又需要有定则,不能一会这样,一会又那样。但有定则也不是绝对的,否则就太过刻板,有个成语叫“刮目相看”,说的就是不能用老眼光看人。这种张力能否把持好就看个人的人际认知智能了。
第四,评说他人时,倾吐的对象要注意择人。当然不是所有的人我们都可以去交付自己,应该是信赖的,觉得不会因此带来伤害的人。这是一种必要的自我保护,应该及时教给孩子。人品低劣的人,你的信任会被他利用,会被传播得不符合实际,这样就会衍生不必要的纠纷。
而假如是别人对我们评说他人,面对他人对他人的评说,我们应该引导孩子的是什么呢?
假如是那种无事生非的蜚短流长型评说,要引领孩子学会避开,学会远离,洁身以自好。
假如是负责的诚恳的交付内心,应该引导孩子学会对他人的信赖表示感激,并且也可以坦率地说出自己看法,如果觉得对方有偏差和失误,应该本真同样负责的态度,给予纠正和提醒,因为真正的友谊,必定是成全而不是损害对方的美德的。
所以关键要帮助孩子学会辨别,父母可以经验和智慧的分享很重要。
我们自己也免不了被评说。面对他人对我们自己的评说,同样应该引领孩子,合理应对。
我们所听到的关于自己的评说,不管好的和坏的,都可以看做是一种反馈。恰当的态度是,有之改之,无则加勉。尤其需要锻炼孩子的是,怎样在他人的目光之下,葆有自己独立性,不是畏手畏脚,唯他人的评判是从,这是对平庸和卓越的选择,触及的是教育的根本目的问题,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个体打开心智,获得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在纷纭复杂的人世间坚实地行走和立足,持守真善美。在这个过程中,畏葸从众、活在他人的眼光里,是需要破除的,必须意识到,这是一种内心的虚弱。
我们要帮助孩子锻炼一个强大的心理底盘,这方面我觉得演艺圈的人很值得学习,对于演艺圈的人,我们还真不能抱以所谓戏子的偏见满不在乎地鄙视,他们身上有我们常人难有的素质。范冰冰就说有一句很牛的话,她说,我承受得住多深的诋毁,就能经得多大的赞美。在复杂莫测的人世,我们的孩子也要一个弘阔的内心。一颗玻璃心是领受不了生命的壮美的。壮美的生命,绝不回避痛苦、悲伤和烦恼,是把他们作为生命真实的礼物一同承纳在心的。人生总要经历一点什么,如果你有不流俗的理解,你的收获也将是不同寻常的。一些经历实际上是灵魂淬炼的机会,帮助你拥有一个更美好的自我。你可以安稳地渡过大大小小的人生风浪,让生命的小舟始终扬着自信的帆,驶向远方浩渺无际的沧海。这些,我们当父母的,都应该引领孩子懂得。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1-6 20:13
关于小学教师的感性和理性
文/李伟言

这个话题确实是需要思考的,这一点值得肯定。

    但是,你这里存在着概念的混淆。从你举的例子看,其实你想说的是,小学教师需要多利用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孩子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来实施教学。这和你开头提到的教师教育理论水准是并不是一个问题。

    前者是是小学低年级的基本教学原则,即注意直观性。也是一些课程的重要教学方法,比如地理,就要通过教具做好演示。而后者涉及的教师教育价值观的建立,这里面包含的内容又是繁杂的,比如,对人性的理解,对学科的理解,教育有用性的理解,对经验和先验的理解,对自由与与约束的理解,对教师身份的自我理解,对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理解,等等。这些认识统和起来,构成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它贯穿于教师教育实践的始终。这里需要认识的一个问题是,是个特别复杂的过程,教育有绝不是把一些现成的知识倾倒给孩子,让他们“知道”就行了。教育有着高远的目的,小学阶段虽然是教育低段,但低段并非意味着,此阶段的教师不需要理论水平、教育理解就该是浅薄的,恰恰相反,它是始基。

   小学生虽然小,但是并不意味着对于他们的教育,就是简单的。从教学上看,小学低年级学生出于抽象思维的萌芽发展阶段,而高年级则已经明显发展出抽象思维。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理性,去发展、完善他的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的能力,去认识复杂的外部世界,这是一个学习思考的过程,也是心智打开的过程。如果教师理性能力不强,就不能担起这个重任,在他们人生关键的阶段,没有助推,而是在束缚。你可以看看我们的成年人,每天微信里、QQ空间里大量转发的那类文字,包括那些伪托之文,什么习怎么教女人识别男人,彭由怎么教女人和男人相处,连基本真假的分辨力都没有,只能喝这些极为浅薄的鸡汤,变得大脑平滑,心智简单,丧失了最基本的思考能力,这与所受的教育是密切相关的。我们每个教师,真的都该问问,到底给了孩子什么。我们当老师的,要想让孩子获得成长,自己首先就要站在高山之上。而目前的情况,着实是让人悲观的。

    在小学阶段,孩子不仅抽象思维能力在发展,而且他的灵性也开始展露萌芽,他对生命的探索也开始了,他的一些想法,已经触及到生死、信仰、生命意义这样十分重大的问题。这就是需要教育者,不仅要对这个内容本身有所认识,而且,还需要掌握和孩子沟通此类问题的方法论,这些需要极强的教育理性。就在昨天,我儿子问我这样的问题,他说,妈妈,什么是天堂,什么是地狱,什么是灵魂啊。灵魂看得见吗?我把他的问题记录在微博里。有个好朋友给我回复说:快乐明亮是天堂,烦恼怨气是地狱。灵魂是你心灵的颜色,清净的人能够看见它。依据我对这个教育问题认知,我对她说:“要是这样回答孩子就不好了。这是个很严肃的问题,说明孩子灵性展露萌芽。最好不给确定答案,事实上这个问题也很难有简单的一句两句能概括的确定答案,而是引领他去探求。而你这个路子,我以为就轻佻了。”我说的轻佻意思是,这个一个需要严肃对待的因素问题,而这位朋友的回答有点鸡汤了,一开始就遮蔽了真实。当我们说到信仰的时候,它到底指的是什么,是获得世俗福乐吗,是为了心境祥和吗?如果你没有深度的理解,你可能就误导孩子。是这样的问题,实在需要我们对问题本身和教育探讨的方法有所理解才好。理性缺失,这两方面都难以处理。

     雪猫老师说,教师最可贵的担当不是教育理论水准有多高,依我看,教师的最可贵处就是自己在堂堂正正地做人的同时,教会孩子老老实实地做人。这恰好不是若湖教育理论水准重要的理由,单单是做人,里面就有多少内容需要去理解去认知,这涉及到价值观啊,理性缺失,又如何能在做人上教会学生?难道它不需要教师充分地认知自我和外部世界,然后寻得自己的价值观?没有自己的价值观又如何能教好孩子。这个价值观必定是个体化的,又具有普世价值的色彩。同时,他还要以恰当的方法论,去引领学生建立属于他的三观。这个过程,何其复杂,何其幽微。


    真正的感性彰显的是生命的沛然生气,是诗性,我们其实也是缺乏的。当我说我们理性能力缺失的时候,并不意味着我们感性就发达了。我的确说过感性泛滥,但这是随意写的,没有认真地追究这个词来用。如果认真追究这个词,不妨重述一下以前我写过的一段话:


    我们既缺乏对美的敏感,感动、震撼、赞美、涌现爱。也缺乏对痛苦的体味,接受、咀嚼,承纳、让“在感”出场,让自身的人性被打开也被深化。我们既不感性,也不理性。在应该严谨、穷根究底、静穆和严肃的地方,有的是难得糊涂,或者是滥情的喧哗。在应该有迷醉、激情、想象的地方,有的是锱铢必较的算计。


    没有理性的锻造,感性会健康吗?不会。正如没有高等的严肃,就没有真正的感性。我们是把浅薄的抒情、泛滥的鸡汤、没有反思和节制的情感,当做了感性。是一种病态的感性。


琐议小学教师的感性化和理性化
文/雪猫
“小学教师不需要过高的教育理论水准,只要有母亲一样的情怀,爱孩子,全身心地付出,教会孩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让孩子掌握课本上必背的东西,也不需要过分的拓展挖掘,这样,作为一个小学教师就算尽职尽责了。”

这段话是我在一次报告会上的开场白。

过后短短几天,有好多老师给我微博留言,说我言过而不结合实际,或者说我的教育理念偏离了国家的教育方针,有人甚至直言责备我“这样的人如何担当一个小学校长,会不会把师生引入不可救药的深渊”。

当时,我看到这些言论,说句实话,心情郁闷,甚至,我很想和他们言战一番,但,我又想了想,现实是无法更改的,教育这东西,在我看来,说俗一点,就是教师搞慈善。

其一:心中要有爱,无爱就没有教育。小学教育其实就是一种爱的传递。这种爱绝不是贴在教师嘴唇上的一道标签,它必须通过感性形式给学生呈现,让学生用心、有意去感知。我认为任何一个小学教师,不论文凭是博士或是什么,最起码的一点,感性细胞要多一些,理性细胞根本不能脱离感性细胞。为什么呢?因为小学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几岁的孩子,从教育学看,小学生感性很强,比如,教学1+1=2,如果教师不用具体教学实物演示,单凭口头让学生死记硬背,这些学生上了大学,有可能还对这道算式不明白。实物演示,让学生亲眼看一看,摸一摸,然后想一想,这样,理解深刻了记忆也就深刻。基于小学生的这种认知特点,小学教师必须要具备母亲炽热的情怀,

其二:不要过于倡导小学教师的理性化,让感性化得到充分张扬。最近,上级下发了好几种寒假教师培训的文件,阳光影子培训、网络培训、新课改培训、教师思想理论提升培训,我和主管培训的一个领导闲聊,他说,培训无非就是请名师请专家作报告,我接着问有没有相关的参观学习活动,这位领导摇了摇头。对此,我和女儿所在的大学的一位教授QQ闲聊,这位教授说:“说句实话,假如让我去你们那里的小学教书,效果一定高不了多少。为啥呢?我们这批人除了正常的教学外,还担负着一种科研任务,这样,我们的头脑里理性化要强一些,平时和别人对话,或者写个什么的,动辄就是理论一套一套的。我主张做一个小学教师,必须像一个好母亲一样,情怀柔柔的。”教授的这番话,使我深有感触。我总是弄不明白:为什么每次培训,就是学理论?为什么不把这些理论印证到实际教学中,让参加培训的教师通过亲眼目睹而感触到这些理性化东西。与其做三个小时的报告,倒不如听半个小时的现场展示,我觉得是这个理。

其三:感性化的呈现绝不是让教师演戏,它必须是孩子真实的显现。我听了好多名师的课堂教学,总觉得有些作秀的成分。我们名师的课堂为什么不把最弊端的一面呈现出来呢?其实,一堂好的课堂,应该是“精彩”和“遗憾”并存的课堂。目前,好多学校搞什么公开示范课,择选的主讲教师开始本不想“演戏”,结果,让校长好端端地把他们推上了“火线”,人性中的一种本能的功利性促使他们尽量掩饰缺漏,充分展示精彩,博得一阵一阵的喝彩,过后,目睹者自己学着“演一演”,结果“南腔北调”,挂羊头卖狗肉,教育的功利化的确坑害了好多好教师。为此,我主张把“示范课”改成“研究课”,先从课堂中的问题开始研究,研究问题其实就是一种积累教学经验、锤炼教学技艺的方式。我长期从事农村最基层的小学教育管理工作,“教育虚假”名目繁多,欺上瞒下比比皆是,教师最可贵的担当不是教育理论水准有多高,依我看,教师的最可贵处就是自己在堂堂正正地做人的同时,教会孩子老老实实地做人,学习也是一种理性加感性的做人的过程。

其四:理性必须基于感性之上,感性也绝不能脱离理性而长期存在。作为小学教师,必须树立感性第一,理性第二的观点。海之韵的文章理性成分犀利而深刻,但是否可以熔铸一些感性成分。我们大多数老师的文章感性色彩很强,只可惜缺乏理性作支撑。我曾经对本校的几个老师做了追踪调查,他们特别敬业,严于律己,但,缺乏理性观念,为此,目前感性和理性之间的脱节,致使一部分小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或者好高骛远,或者舍本求次。

总之,一个小学教师既要有母亲一样的情怀,也要有哲学家一样的思维。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1-8 21:46

请先教会孩子们说话

文/枫林仙

我不知道有多少教师参加过政府、公司、NGO组织乃至一般公众聚会的日常活动。在当中有一类极为重要的工作,它们是产品说明会、计划陈述会、项目说明会或者各种在公开场合的演讲、解说和陈述之类。这一类活动都是高度实用、对交流沟通的水平要求很高的日常事务。所有这些活动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求参与者能仪态端正、口齿清楚、逻辑清晰、层次明确、生动准确地说话。这是一项现代社会基本交往活动和生活必备的技能。


然而在我多样的从业经历中,却很少见到能满足上述最起码标准的年轻人。事实上,大多数年轻人,甚至包括博士,能好好说话的相当之少。通常的情形是这样的:上来之后,主讲的年轻人表情紧张,或者呆若木鸡,然后嗫嗫嚅嚅,一字一顿地往外挤;或者开口之后倒是滔滔不绝,但东拉西扯,就是点不中要害,听得人云里雾里。这时候,只好大喝一声,扔出几个问题,试着“拍”醒这位不知自己在叽叽歪歪些什么的年轻人。到这一步,他们往往还一脸懵懂。


这一切令人尴尬的事情,究其原因,就是年轻人没有受到过像样的说话训练。当我在大学里开始成批地接触年轻的大学生之后,我终于找到了答案。每当我打断一脸懵懂的学生,与学生们交谈时,他们无一例外地回答我:以前没有练过。眼神中透着无奈与茫然。我能体会到他们的无助感。


这番经历让我得出一个极其遗憾的结论:不善言谈的短板就是漫长的基础教育所造就的。因为大学新生和大学毕业生身上几乎毫无差别地表现出我之前见到的所有语言低能症症状。


显然,问题出在语文课上。语文,顾名思义,应该是有语有文。语就是说话,文就是写作。没有扎实的说话能力,能写得好文章吗?如此浅显的道理本平常人可以不虑可知,但就是不能落实到教育之中。这拧巴是怎么来的呢?


在一切以升学率为指标的教育体制下,语文教育的异化乃是无可避免的宿命。统考制度下,对学生的考核只能采取所谓客观化的方式。这标准必须是可量化的,否则将无法进行操作,亦无法确保所谓的“公正”。


然而这种可操作性不过是与学生的真正成长无关的教育管理者们的考虑。他们要求标准化,要求方便自己,却不关心提升受教育者各个不同的语文能力。但他们为此凭空设定各种教学指标和要求,臆想通过强化这些外加的考核指标就能心想事成。因此不便考核的口头表达能力便被第一步排除掉了。换言之,口头表达的训练被边缘化了。迄今,从小学到中学,都没有一门专门的课程训练学生各种说话的能力。而且积久成习,这一做法融入教师灵魂,成为楷式。另一方面,出于所谓“公正”诉求,把教育作为社会晋升的平衡器,结果是让社会的考量压倒了语文教育本身的目标。而且这一主张为前述的僵硬的可操作性作了道义背书。这使得目前的语文教学体制进一步强化了权威,不可改易的王法。


按照这个逻辑,就有了概括段落大意、选词填空、归纳鲁迅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孔乙己的茴字有四种写法简直没有区别。这一切都只是为了在考卷上做出好成绩。学生们还没有学会好好说话,就开始掰扯文字,支离破碎,完全悖离语言规律。事实上,这是一种新的言文分离。书面语言不但脱离活生生的口语,而且自成一体,远离受教育者的生活实际。其形式除了官样文章,就是各种抒情泛滥的小品文,以及故作聪明的质疑文章。结果是学生想表达的东西被压抑了,应该用来表达的却被教育者给没收了。语文教育几乎从不注意说话与写作之间的有机关联。


语文教育成了一个逐步剥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其机会的过程。这种戕害在十二年的积累中,最后扼杀了青年人的口头表达能力。语言能力是一切理性思维和逻辑能力的根源。随着这种能力被剥夺,年轻人最后也被剥夺了思维能力。


除此之外,僵化的语文教学沦为语言规训,学生被教师恐吓着学习使用文字。随着每一次出自性灵的真话被否定、嘲笑和打压,他们也渐渐丧失了自信心。这使他们面对众人时,逐渐变得口吃。入而久之,甚至认为堂堂正正地表达心声是一桩可耻且可笑的事。正是由一直述种种原因,才会呈现出我们在生活中见到的种种怪现象。


不久前,原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惊呼拯救学生的汉语能力,开出的药方却是南辕北辙的取消英语教育。其实要救救孩子并非难事,让我们先从教会孩子们说话开始吧!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1-8 21:48
不停地寻找一盏灯

  ■张文质(作家)

  所有的文字都可能是挣脱、徘徊、觅得生机和自我启明。我们通过写作而成为信使,摆渡着某种不可能,同时使这样的不可能成为可能,秘诀就在于我们试图做世界信使之前先做自己,因为危机的本质恰恰在于不相信、放弃和怨恨,我们以为拯救一直遥不可及,而不是拯救就在于行动之中。如果有些写作仍然予以我们精神的包扎,予以一种获得……奇妙的、从阅读中汩汩流淌着竟是不断的返回,仿佛只有你一个人懂得,只属于你一个人,只有你打开了自己的“天灵盖”,与天光、万物相融,与未知相遇,就像在月色下的湖畔,喊出“啊,真美”。这样的文字一定是从血管中流出,是以心相许。我们还可以相信,我们的身体也参与到这样的写作之中,所谓的理解首先源于信仰和介入,在此岸就开始着手,在今天就做一个建设者。

  看见这样的文字,也就看到自己的身影,尤其是,总是记得自己就是一个施行者……由柔弱的自我怜悯转为用心的践行。因为自怜已经太多、而且过于顽固,现在需要另一种生活,从书本回到生活,在生活中信赖改善,窥见既是在我们身上又始终召唤着我们前行的未来。像是远处的微明。作为我思想的异名者,作家哈扎拉尔说:“最好的书是帮助你生活的,任何的新行动都是一种行善,它首先针对着你自己。若是你不能醒悟出这样的原则,作为自救,那世界对你而言就真的没有机会了。”他又说,我们始终都可以相信,有些拯救只在阅读中产生,这是人类最美好的宿命之一,他必须学习,要不然只能日渐粗鄙与怯懦,其实大德者常常是用文字传出良善与真性的,他们的世界因此敞亮可以通达。

  相信改变已经发生,这也是一种最不坏的自我妥协,它的启迪性在于所有的变革都并不是以我们期待的方式发生或呈现的,接纳、承受之中,所谓的妥协其实就是思维结构的一种改变,在不能接受中已经接受,在不理解中已经获得自己的理解。“善于学习”说的并不是先天的智力上的优势,而是指人的自我开放与不断再出发的能力。

  如果你每天都是阅读者,每天都有一长段时间用于凝神、身心聚集,看见自己、看见自己在世界上存在,“仿佛一个沉溺者进入一种完全透明的光中”,你一定已经摆脱了一直困扰你的恐惧,你已经以极为强韧美妙的耐心做到了这一点,你可以享受自己的喜悦,你已经拥有了宁静的内在。

  也许人一生最大的努力便是这样不停地寻找一盏灯,这不仅是为了获得确切的依赖,而且,这样的寻找本身就是至大的快乐。

  那些看似最辛苦的人,常常也是最有福的,只有他们明白世界的另一种形态与我们生命的另一种样式,它们是在我们心中打开的,因此这些属灵的事物,也一直在生长之中。


读张文质老师一文随感文、海之韵

        
      我想到的是教师的思想状况问题。因为我发现,我现在就是难以相信,虽然不是对所有人都这样。如果是在以前,我会被这个文字打动,但是现在,我深深意识到,这些意识假如用来思考教育的话,其实也简单化了。就拿阅读,我根本就不相信一个一直在读的人,就会多大实质的改变。因为更重要的是,读什么。不是所有的阅读都能增进理智的理解力,有的阅读只会增强TA的自恋、自欺、文人气息……其理性的思考能力照样一塌糊涂。

     我也不相信,如果一个人根底里匮乏(这个根底,就是哲学素养,必需有它才能给人以锐利的才智的眼光。)他对教育经典的理解会多么到位,就拿《教学勇气》来说,都能解读为鸡汤。


      贫乏的教育,有些阅读的长期匮乏,使得很多很多人,对理性的思考没有需求,对于社会、对时代的关怀没有需求,他只能沉溺于自我的小圈子里,作为教师,他只能就教育来谈教育,全是细小关切。拿一些小伎俩当做教育智慧。 对于一些教育话题,你别指望他们贡献多少深刻的见解,或者根本就是失语的,完全是一副思想无能的状态。我不相信思想无能的教师会做好教育。


  就是出书、发表文章,都什么也说明不了。因为这些东西根本说明不了,他是不是属于思想无能。两回事。

       如果不是为了迎合众人,我必须要说,有些是没办法的事情,这个时代,教育最大的悲剧就是,没有淘汰的机制,皮皮狼说得好,教师这个行业只有出现禽兽教师才能淘汰,到现在没有听到因为教学能力问题淘汰教师,可见这个行业会留下什么人。



     我不愿意轻易地说“相信”,这虽然看起来温情,但是它掩盖问题。我更愿意剥开表皮,指给人们:看,这有问题,这里是溃烂的!


      对于社会也是如此,我根本不相信,这样的教师,会对它的改变有什么贡献,我看到越来越多的是,那些负功能。我不相信“相信”就一定有助于问题的改变,它也可能是一种盲目的乐观,阻止我们触摸真实的问题。不说别的,那种一遍喊着自由,一边喊着政府管管的公知心态,是何其普遍。普遍的不学而思,普遍的道义热情先行,哪里能通往自由。不相信。


    有些做,是有意义的,不应否认。但我固执地坚持,另外一些,更有意义。有些是细小局促的关切,而有些,是长远的,是根基。后者,比如培育人们思考问题时的哲学倾向,打开他们的政治心灵。深度的思想启蒙,在我们,还是远远未完成的谋划。在教育领域也是如此,新课改那点,根本算不上教育思想启蒙,不过是以简单的人本主义来对抗教育中人的空场,很多重要的,都没触及呢。


       当根基缺乏的时候,对于教育的改善也好,对于社会的改观也好,我都很难相信。


       昨天我看《大学的理想》,纽曼说,理智眼光的模糊性是各阶层的人与生俱来的弊病。所以他特别强调要给人们锐利的眼光。序里提到,他和阿诺德一样,发现他所处时代常犯的过错是人们思想偏狭浅白,迫切需要教育。他们为公众的狭隘的思想感到恼怒和痛苦——所以阿诺德冷嘲热讽,纽曼挖苦讽刺。我能理解他们。


      说到辛苦,有几个人能担承得了“最辛苦”这个形容呢?在我眼里,只有对真理无上虔敬和谦卑的人才配这几个字。他们一定是孤单的,甚至是怪异的。就如纽曼一样,他孤单而怪异。“为了从本质上膜拜真理的精神,他在不在乎安定、美、欢乐。”他经常提,我对大智的崇敬。他动情地赞美真理——请你引我前行。这样的心灵,中国自古就奇缺。



      对于一个自由的美好的社会而言,我们最需要的,不是去相信”,而是对真理的诚恳和真挚。但这是要付出代价的,只有那些有着敏慧心智、在世俗方面是别人眼里傻帽的人,才可以做到。


    我能理解张老师的某些关怀,但我还是觉察到那被掩盖的问题。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1-9 17:33
石玫:教师的平庸之过是什么

● 石玫  

       不经意间我总能听到身边的同事或者是同行,发出类似这般的感慨:“我能有什么办法,上头规定没收孩子的课外书。”“我少布置点作业,行吗?学校问我要成绩,别的老师都布置了这个量,我布置少了,学生考不好怎么办?”“上级来检查,当然要换特殊课表。这不算在学生面前作假。”“我也认为教参说的不对,不过咱们就一小老师,还是按照教参上说的讲吧,咱还得考试,是不?”
  
     每次听到这些话,我总会想到汉娜·阿伦特所说的平庸之恶。1960年5月11日,以色列情报部门摩萨德以秘密绑架的方式在阿根廷逮捕了前纳粹军官阿道夫·艾克曼,此人在二战期间负责将三百万犹太人送往死亡集中营。艾克曼被送回以色列,并在耶路撒冷接受公开审判。阿伦特以《纽约客》杂志报道员的身份,写了五篇报道,后修改为《艾克曼在耶路撒冷:关于平庸邪恶的报道》,在这部著作里,阿伦特以非凡的洞察力提出了“平庸之恶”,在人类政治思想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阿伦特认为,艾克曼在大屠杀中犯下了弥天大罪,他的动机却是极其平常的服从命令和尽忠职守,他毫无道德负罪感地执行了纳粹的种族屠杀令,毫无保留地把这种“伟大的事业”看成最高的道德指令,全身心地投入。


思考纳粹的罪行,平庸之过有着令人渴望回避却又不得不正视的沉重。而那成百上千万的普通德国人是纳粹犯下滔天罪行的坚实底座。没有愧疚感,没有负罪感,集体沉默,尽忠职守,如同《生死朗读》中的女主人公在法庭上回答为什么屠杀犹太人所说的理由:“我能怎么样?那是我的工作!”

我把听到的看到的关于自己也有关同事同行的一些话语行为,放在平庸之恶的类比之下,不是我觉得教师群体有着种族灭绝一般的邪恶,只是觉得在当下并不完善的教育制度下,只把自己看成教育制度的螺丝钉,行政命令的执行者,没有反思,没有痛感,变相甚至直接推行教师道德法则教育行政部门明令禁止的措施,反而觉得这是为了维护学生的根本利益。这些教师群体都必须面对自己的过失——不是罪恶,是平庸之过。



平庸之过的原因探究

好的制度让恶人变为好人,坏的制度让好人变为恶人,虽然这句话有些制度决定论的味道,但一种整体的职业制度对于塑造一个怎样的从业群体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说对高校的去行政化已经是一种共识,而且已经有了诸如在南科大“自主招生”“自授学位”的先行实践,那么让人叹息的是,行政化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中小学似乎还没有这样的共识和实践。学生怕老师,老师怕校长,校长怕局长,局长怕分管上级……恐惧层层上传,压力层层下达,没有人可以断言自己强大,因为最强大的只有体制本身。这种以服从和执行为特征的教育体制,使得教育体系内,处在权力下一层的人内心恐惧不安——因为上一层权力者掌握了决定了评判自己和分配资源的绝大部分通道。为了平复自己内心的恐惧,也为了能有更多的生存资源,很多老师校长或教育官员被迫或主动迎合上级权力的标准,自觉不自觉把自己降格为行政命令的执行者,更为可怕的是,为了迎合上级而违背教育者的道德底线和职业操守,把一些非正常的规则内化为自己的从业要求,把非正常当做正常,把正常看做非正常。

以服从和执行为特征的教育行政化,使得在强大的教育体系面前,教师个人往往失去应该具备的道德意识,心安理得地完成权力上级指派的各种任务,并视之为理所应当恪尽职守。教育的行政化常常使得教师觉得个人的渺小和无能为力,把权力的要求看成是工作的标准。很多时候,哪怕教师觉得并不妥当,但迫于权力的威慑,依然放弃教育者应该具备的原则,迎合权力的标准;最为沉重的是,如果有教师面对体制的不足,意图在个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修补和完善,却总是被身边的同事看做是异端和另类,毫无同情和理解可言。

以执行和服从为特征的教育行政化,弱化了教师个人的道德操守和底线意识,使得教师在很多时候往往把问题全部归结为体制问题。这种自我矮化,觉得个人在体制面前无能为力,把问题全部推给自身以外的弱者心态又进一步强化了教育行政化。

那么教师应该为体制的不完善、教育行政的决策失误和社会习俗的压力买单吗?“我们能有什么办法,这是我们教师的错吗?”“我们只是一线的教师,普通得有些卑微。”所以面对种种教育怪相--学生的应试压力越来越大……我们就只能如同上文所说的“难道要我和上面过不去?我算什么啊”,然后心安理得地让学生遨游于题海,讲着自己都觉得错误漏洞百出的标准答案?脸不红心不跳地引导学生学会在参观者面前如何统一口径?

在行政教育的压力面前,如何看待教师主动或被动做出一些反常识的选择?我们,作为普通的教师,真的可以用“我能有什么办法,那是我的工作”作为自己心安理得的依据吗?

教师的平庸之过,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在权力面前往往放弃了自己的道德责任,过多把责任归结为体制的不足。其实,体制的问题从根本而言是人的问题,所有问题的解决最终都是反求诸己。没有个人的自我觉醒和反思,就不会有体制的改进和完善。单纯的体制批判固然痛快,但体制的问题不能掩盖教师个人的问题。



人之觉醒——冲破平庸之过的根本

当下的教育行政化已经到了非改不可、不改不行的地步。权力的过于集中,资源的过于垄断,使得很多教师唯权力标准马首是瞻。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领域巨大的成就已经证明了没有“权力的回退,权利的归还”,就没有这伟大的三十年。只有把属于教师的权利还给教师,只有行政教育把自己定义为教育的服务者,教师才有可能成为具有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的个人。权利和义务永远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没有权利的义务,教师只会产生无力感的弱者心态,最终回避自己的责任。教育体制改革,化用《财经》杂志的封面标题,简而言之,就是“只有独立,才有教育”。

我不想展开谈教育体制的改革,那不是本文的着眼所在。事实上,根本没有任何一种教育制度完备无缺,体制的改进源于人的推进,人的进步又源于体制的改进。只谈教育制度,不谈教师个人,是无法真正克服那种在体制面前自我弱化的平庸之过。

吉鲁的《教师作为知识分子》,有一个很精彩的论断:“教师专业化是一个值得警惕的口号。教育的制度,课程的安排,老师的专业技能要求,无一不渗透者权力意志。”如果教师只是把专业化作为自己的最高目标,那么就违背了教师作为知识分子应该具备的评判意识。姑且不论教师的定义的多样性,也不说把教师作为知识分子来要求是否合适。但吉鲁给了我们一线教师一个很重要的启示——那就是教师需要具备反思的勇气和能力。当把现实的一切看成理所应当,把权力的要求看成是最高标准,教师的平庸之过无可避免,这样的情形,就如同吴非老师所说的那样——教师越负责,结果越糟糕。我们有时候,真的需要停一下,反观我们自身,看看我们自己是否走向了美好初衷的反面。人是多么复杂,我们固然相信人性的美好和可能,但那人性阴暗却又让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面对和改进。所以,作为教师,从忙碌中暂停,从追求中小憩,看看那些习以为常的事,想想我们自己,从而具备福柯所说“从习以为常中发现他的荒诞”,进而真正完善自己,把体制和环境的不足尽可能在自己身上化解。

很多教师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也知道自己的不足,但是他们在现实面前往往缺乏坚守底线的勇气,从而被规则和习俗裹挟,成为平庸之过的制造者。如果教师只附属于环境,成为什么样的教师,完全由体制和环境决定,那人的超越性岂不是成了一个笑话,成为优秀教师岂不都是源于缺乏教师自主的偶然?当然不是,教师意识到了问题,就要有勇气去行动,去承担。单个的教师面对习以为常的习俗,面对强大的制度,显得那样无能为力。但是,大环境的改变,大体制的改进,从来都是由小环境小制度的改进来推动。改变不了大环境,改变小环境;改变不了别人,坚守你自己。从下课不拖堂做起;从不得不面对考分的压力,但不和同事进行分数的军备竞赛开始;从教师开会说不了真话,但是绝不说假话开始……也许我们将面对不被理解,没有高收入,没有世俗的荣誉,但用勇气来坚守作为教师的底线,坚守自己作为教师的良知,那种从内心而发的自我认同感,生命的完整感,不就是最高的奖赏吗?

作为教师,大多时候,我们面对的是学生。而在学生面前,我们无疑是强势的一方;整个教育体系的链条,处在最下方的无疑是学生。教师握有评价他们的权力、传授知识的权力甚至是被看做理所应当的合理伤害权。问题是“权力只有遇到限制,才会有找到它的界限”。无论是平庸之过的制造者,还是心怀敬畏满怀爱意的坚守者,教师都无可否认——如果只是靠自己内在的约束,教师很容易越过权力的边界,伤害学生的权利。只有教师明白和承认自己作用的有限性,才能敬畏学生的生命意志,才能警惕自己的局限和不足,从而真正承认教师和学生人格上的平等。教师的自我神化从而带来的权力扩张和面对权力体系产生的无力感其实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从本质而言,它们都是一种权力崇拜,即相信权力无所不能,个人在权力面前无能为力。

教师可以因为体制面前的无力感,成为平庸之过的制造者,同样也可能因为在面对学生时,内心产生的强大感和自我圣化,成为平庸之过的制造者。所以强调学生权利对教师权力的制约,是让教师面对自我,反思自我,警醒自我的有效途径。具体到实践层面,比如能否真正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归还家长对学校的事务本该拥有的话语权;比如能否引导孩子学习基本的公民常识,学会保护自己的权利;比如能否在尊重教师的前提下,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有自己评价的权利,当然,也包括学校的行政人员。


结语
总记得一个有些寒意的夜里,朋友在电话里给我讲的一个故事。越战的时候,一个人晚上老拿着点燃的蜡烛去白宫门口抗议这场战争。到后来,只剩他一个人,可他依然天天去。有人问他:“你能改变什么呢?你不可能结束这场战争。”他的回答是:“不,我从未奢望改变什么,我只想自己不被改变。”我想,我们教师应该明白,我们自己是起点,也是终点。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1-14 08:31
为自己代言
□ 茅卫东
中国教师报 http://paper.chinateacher.com.cn/zgjsb/html/2014-01/08/content_101388.htm
  不久前,在一个教育论坛(就是这里,呵呵)参与了一次关于教师素质问题的讨论,参与各方言辞非常激烈。有位同行不愿意参与公开的讨论,就和我私下交流。
  他不能认同那些批评教师群体素质太低的观点,并认为这些批评教师的人本身素质就成问题。这些“被老师教育出来的人才,找不到发泄口,反过来口诛笔伐老师的不是”,这是他们无能胆小的表现。因为教育中的“很多的无奈不是我们中小学老师能改变得了的”,这些人“不能或者不敢从根源上去找问题,只能把矛头对准老师这个最基层的执行者了”。
  教师群体素质如何,这个问题完全可以讨论。但将批评教师的行为看作是批评者素质低下的表现,这个观点我首先不能同意。中国教育肯定有体制上的问题,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是,身为教育中人,我们都是有理智的执行者,校园中的所有教育教学行为,都是我们身体力行而为之,我们自然应该承担一份自己的责任。如果一听到别人对我们的批评,我们就委屈得不行,一个劲儿地嚷嚷“为什么怪我,为什么怪我”,这就有点太不成熟了。
  同行坚持认为,作为普通教师,我们在很多事情上是无能为力的。教育的事,要从大环境上改变,教师需要的是政策舆论的引导和实实在在的支持。那些批评教师的人是“找不到症结所在,然后拿同样无助的人来开刀”。
  在教育圈中二十多年,我当然非常理解这种无助无力感。可是换个角度来看,大家公认学生负担很重,那些作业毕竟不是校长、主任亲自布置下去的,更不是教育局长跑到教室里去布置的,而都是老师自己要求学生完成的啊。当然,肯定会有许多老师觉得委屈:我们为什么要布置那么多作业?还不是被逼的嘛!
  是的,学校有绩效考核,这关系到老师的工资奖金,关系到老师在学校中的地位。可是我们当老师的把压力一股脑儿全转嫁到了学生头上,那学生怎么办?我们不敢质疑学校的规定,也不想牺牲自己的利益,学生就成了牺牲品,那我们还怎么对学生解释“正义”、“勇敢”、“理性”这些词汇?
  同行说,他也曾有过改变现状的激情,可是在经历了很多之后,在发现很无奈很无力甚至很迷惘后,他选择了像鸵鸟一样活着。人到中年的他现在只是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自己对教育的忠诚,同时期待教育会慢慢变好。至于批评和质疑,“我相信自有茅老师这样的英豪做我们的代言人”。
  看到这位教育世家出身的同行这样说,真让我有点哭笑不得。说几句实话就能成英豪,那教育堕落到了什么程度?踏踏实实做好事情,这点我完全认同,可是面对错误和丑陋,我们也不该闭上眼合上嘴,不然我们会有愧于这份职业。我们是教师,不是流水线上的操作工。我们最重要的工作并不是教给学生一点知识,而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的自信和勇敢。如果我们自己都不敢说,不愿说,我们就已经不是一名合格的教师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发出自己的声音,并且鼓励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个人以为,这就是当下最好的教育。
  我要对同行说,我们都应该为自己代言,无须借他人之口!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1-14 08:32
你看到的是招数,不是内功(转)
鸠摩智上少林寺挑衅,使遍七十二绝技,方丈群僧无不骇然。这时,小和尚虚竹跑过来,只瞅了一眼,就说:这位大师用的明明是小无相功嘛。鸠摩智慌了。一般人看到的是招数,厉害的人看到的是内功。

有个本科读经济的学生考去地理学院读研究生,一开始根本没有老师愿意带,因为这家伙一点地理学基础都没有,一年之后,这家伙发的paper超过了所有本科地理出身的学生。然后就有地理学出身的学生向他取经,打开他的论文一看,根本学不来,因为他论文里那些经济学模型在地理系学生看来数学程度太高深了。那家伙暗自笑话他们:这些都是很基础的模型,我会告诉你们我是因为数学太差才从经济系转到地理系来的吗?

有个笑话。当年凯恩斯约拉姆齐喝下午茶,想跟他探讨一下经济学问题,凯恩斯说:是我见过的最有天赋的经济学家。拉姆齐说:得了吧,经济学哪有什么问题好聊,我下午要去维特根斯坦那儿跟他聊聊逻辑哲学呢。

陆游说:汝欲学作诗,功夫在诗外。你在一个行当里面学到的都是招数,是行业规矩,它保证你有资格进入这个领域。但是,在这个领域你能达到多深的造诣,这是内功,内功的训练,可能往往要超出这个领域之外。所以,少林寺诸高僧抱着七十二绝技的招数啃,一人啃一门绝技,啃到头最多一人身兼十三门绝技,根本无法和番僧鸠摩智相抗衡。要身兼七十二门绝技,那就要用到内功心法,内功心法在哪呢?不在武学书里,在佛经里。

这就带来一个很严肃的问题。你想走捷径,想从最近的路登上山顶,但当你从山下出发时,根本不知道哪条路最短。你看上去最短的那条路可能只是第一段比较短,再往后就非常绕了。

钱穆先生是历史学家,奠定他学术地位的两部书是《先秦诸子系年》和《刘向歆父子年谱》。他因为这两部书而从中学语文老师变成大学历史教授。别人即使可以批评他历史观,和他意见相左,但这两部书的价值没有人能够否认,因为这里体现出来的是硬功夫,是干货,在同一个领域没有人能做到他那么硬。这两部书是钱穆年轻时的作品,可是,他在将近六十岁时说了这样的话,我读了感到惊心动魄——“吾数十年孤陋穷饿,于古今学术略有所窥,其得力最深者莫如宋明儒。自问薄有一得,莫非宋明儒之所赐。

这乍一看是谦虚得过头了:我没有什么学问,如果一定要说有的话,也就是在宋明理学方面有点小心得。别的成绩都不算啥。再一想是骄傲得过头了:我在历史领域的那些成果都不重要,跟我在理学方面的研究相比,根本不值一提。但凡了解的人都知道,钱穆在近百年来的历史学界,是数一数二的人。说出这话来,那不是骄傲是什么?

时间久了,我才慢慢体会到,钱穆先生说这话,是心平气和的,是既不谦虚也不骄傲的,是的论,是金针度人的话,只是一般人察觉不到。为什么察觉不到呢,因为一般人只看得见招数,看不见内功。你读罗素谈幸福的书,读叔本华谈智慧的书,你觉得他们谈的太到位了,但你不知道,人家平时思考的是形而上的问题,内功在那里,有了内功,比划一些招数又有何难。

你去看范文澜编的古代史,一股马列气息扑面而来,跟钱穆的古代史决然不同。别的领域就算了,比如说经济学,我也是读高鸿业入门的,后来读范里安,完全矫正过来了,中毒不深。但是像历史、文学这些领域,先入为主,中了毒再解毒,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比如文学史方面,袁行霈的《中国文学史》和龚鹏程的《中国文学史》相去太远。袁行霈认为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一座高峰,空前绝后。龚鹏程认为,清末民初才是诗歌空前绝后的高峰。谁对谁错呢?大家都认为是唐朝是高峰,那是因为一般人看的是招数,要看内功,必然是龚鹏程说的对。

看招数,看到头也就是这个境界——你翻开奥古斯丁的《忏悔录》,看到他问上帝的那些话,然后想到张载的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这不是很类似的想法吗?对,看招数,看到这个地步就到头了。看内功就不一样,你读《伊川击壤集》,邵雍根本没有大段大段用庄子的典故,但你读得仔细,里面分明是庄子的气味。有次我看到某领导撰写的一幅对联,就对旁边人说,这位领导肯定喜欢读《老子》。他惊讶地问我:你怎么看出来的?该领导案头常备的一本书就是《老子》。我说:你看这对联里,他和相对仗的字是,这是武功家数,熟悉《老子》的人很自然就这么用了。如果他对儒家更熟悉,他更有可能拿来对仗。

听一个人说话,并不一定能了解他的真实想法,他的真实观点可能不是他想要表达出来的(他不是三体人)。但你如果留意他说话的方式,细心的话,就能抓住他隐藏在话语背后的态度,因为他的表达方式是和思维方式相关的,而思维方式一定会影响到他的真实观点,想隐藏真实观点很容易,但想隐藏思维方式却很难。就像一个习武之人,隐藏招数很容易,但隐藏内功就太难了。

孔子说:视其所由,观其所以,察其所安,人焉廋哉?

所由、所以、所安,这些都是内功。你把招数丢掉,去看内功,这人就没有什么可以隐藏的了。但有一个前提,你的内功要比他高。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1-25 04:23
反思和改变
      海之韵
   
经过这件事情,我也在反思自己,比如那些对抗都来自哪里。我知道一个原因是,我给人一种独断的感觉。我斩钉截铁地表达对和错,正和误。对我认为正确的,我很少说,“我说的,也可能不对”这样的谦辞, 因为我心里的确认可我的观点,所以口头谦卑的话在我看来就是虚假。而我这样坚持自己的时候,对方会认为我怎么强加它,怎么绝对真理自居,搞来搞去,他肯定要相对主义。我一听这样的话,就很烦。也就是,他不就你说的话题本身论辩,而是往别的地方扯。关于对真理的认识,我写了不知多少文字了。哈耶克米塞斯这些人,何曾像我们这样?拿这些来说事呢?根本没有。他们哪一个不是在坚定地甚至也激烈地坚持自己的观点?审慎不体现在表达上,而是体现在思考的过程中。但是有人,偏偏就把语言上的模棱两个,口头的谦辞,当做了谦逊。这个看法实在是肤浅的。本来是你认识没达到那个份上,你的视界根本没跳出那个范围,没有硬朗的东西,但是你不去深化,偏偏揪住这个,以修养的东西来冒充思想。我很烦的时候,说话就会激烈了。不是我不想听取不同的观点,如果你们的能说服我,让我心服,我肯定也会听。比如和枫林仙,我们谈过《红楼梦》,我反驳他,他和我论,但是最后我不得不认可他,觉得他看得比我深刻和高远,他论的让我服气啊。比如淡泊宁静,我们因为某些事情也论辩过,甚至私下里争吵过,但是最后,我经过思考和体察,我相信她的那些观点是正确的,于是我也修正了自己。
有人总强调,要试着去理解对方,理解说什么什么。他从来不正视一点,人和人之间,就某个事情的观点,并不是所有时候,双方各自都有对的一面,错的一面。有的时候,就是一方全对,一方全错,是曲解。比如对于汉语学习,有人认为应该通过取消英语课来加强,这就是不对。我们就是受庸俗辩证法的毒害,任何观点,都得搞个三七开,五五开。这个是思维本身的弊病。不检视思维的弊病,就是论说得再动听,也是没用的。所以我说,当一个观点,受大众拥护时,很可能它是错的。因为我们很多人,是不会从检视自己思维的弊病的,他们的认知能力只能接受“接纳”、“宽和”、“理解”啊,这些玩意。其实很多观点,都是相对主义经过修辞的翻版而已,思想的装饰品不能等同于思想,修辞不等于明晰的论证。
如果能超越这些去探讨,该多好啊。就是就观点本身来论,你尽可以阐释自己,论说自己,不行的话,就各自被保留。不用谈着谈着,就往这上扯。扯来扯去,真正的探讨又一次这样被边缘化了。(甚至给人的感觉是,好像以为指出了对方”独断“,就能证明自己的观点对了)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十分隐性的对思想探讨的压制,他自己意识不到而已。因为真正的探讨必然有交锋,交锋就意味着”独断“的表达,你不能说出一个观点,然后认为它既对又不对。你可以找下思想史上的那些论争,就明白。
平心静气地反思,我有无不当的时候?有。有时的话没给人留面子。我可以在坚持自己观点的时候,适当地照顾一下对方的心理情绪。我多少把这种需要照顾心理看做是孱弱。从心理学上讲,这个应该适当关照一下。我那时我隐隐地认为,只有无能的人才需要特别关照,心智健全一点,理解力好一点,我们直来直去没问题啊。所以我才欣赏乔布斯那一句话:只有蠢人才需要别人照顾他的自尊心。曾经看过一个段子:神父说,对待上等人直指人心,可打可骂,以真面目待他;对待中等人最多隐喻他,讲分寸,他受不了打骂;对待下等人要面带微笑,他脆弱、心眼小,只配用世俗礼节。我引用这句话当然不是全部赞同,我更没有随便就骂谁,而是说,这话不能看字面,它里面表达的那个意思,是有道理的,如果套用公共议题的探讨上,那就是人和人争论和探讨的时候,我们也是需要一点超越性的。我总希望人们想问题,别总那么俗,能不能清新一点呢?这种清新,是思想产生所需要的营养。

你不能接受什么方式,别老赖别人错了,也要检视你自己。也别老是把谁当做救世主,以为非得启蒙你,进而说什么,给好的,也要讲究方式。有些人,她永远不会明白,求真思考,本就是我自己愿意的,是谁非得给你啥?人啊,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曾经看到一个案子,一个美国士兵在伊拉克战场牺牲了,家人为其举行葬礼,葬礼期间,一些教徒去举举牌示威,他们的标语是,美国没诅咒!上帝痛恨同性恋!他们认为认为,由于美国容忍同性恋,容忍天主教徒离婚,所以这个士兵的牺牲,可以看做是上帝惩罚美国。意思是他活该。这很显然,这给对方带来情感的伤害,这是挖苦、讽刺和诅咒啊。但是这件事情,美国人谁怎么看的呢?官司打了五年,围绕着案子,媒体也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最后为保护言论的自由而允许伤害性言论胜出。裁决书上写到:“面对这个现实,我们对痛苦的反应不能是惩罚言论者。作为一个国家,我们选择了这样一条道路:保护那些在公众议题上甚至有伤害性的言论,来确保对议题的公开辩论不被窒息。”在美国,言论自由方面,涉及公共议题的时候,伤害性言论都能受到保护的。我当时高估了大家的理解力,即大家会明白我的评论是围绕公共的议题,即教育的,而不是私人的往来和交往。
  其实很多东西,真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你没有经过思考、只凭你感情上得意哪个,就赞同哪个,是靠不住的。真知灼见的得出,往往是思想肉搏的结果。凭感情而认同,这就是心智缺乏的表现了。
    ——-------——————————————————————————
  听闻几个博友对我讲,有人不停地给他们发消息,他们的目的就是孤立我,然后把我从这里赶走。呵呵。不外强中干,用这么干么?以孤立为你们的胜利,就太徒劳了,也太可怜鄙陋的想法了。
你们以攒人头、数人头的方式,来证明自己胜利,其实恰好证明了自己的虚弱;不知真正的思考者,依凭的是内在的一己之力,绝不会把被孤立当做挫败。你们的那副小人得志的面相,用两个字概括的话,就是,鄙陋。
原来我总不明白,即便我有说话有不宽和的时候,但那个性质,和第五帅、风轻扬他们的那些,和某女的下流如何能一样?这不是很明显的事情吗? 我总觉得做到公义不难。但现在明白了,秉以公心是件难事,面向事实是件难事。
我知是我直率的评论,得罪了一大帮人。我明白我对教育写作小清新的批评,很多人尤其很多女人对号入座了。于是,他们可以不关心真相只听信某男某女的谎言,于是,纷纷借机表态,于是任有人有再无耻、再过分的行为,他们都可以把眼睛蒙上,装作没看见。我曾经想把那些纯然攻讦性质的帖子和微博,收集在一起,看看那有多”壮观“,但也就想想而已,行动上又实在懒得,对于这些,人们选择的是闭目塞听。
   
耶稣说,世间没有义人。我也不是义人,但好在我还知道坚持什么。那就是,正和邪之间,坚持正道。不因某些私心,去模糊是非和黑白。耶稣这句,壹加壹近期的事情,是最好的证明。某男和那两三小丑特别在意数的人头,其实恰好暴露这里缺乏公义。
我会因为近期的事情有所改变吗?当然会。我是个具有内省型人格的人,无论是自我体察还是相关测试,都证明了这点。我善于反思和总结。对于一个善于反思和总结的人来说,外部的经历会使她的灵魂也变得深刻。必须感谢这一次经历,让我深入地认识了人性,也更加清醒觉知基础教育真正的溃烂在哪里。让我学会与人交往该注意的,和能够探讨的探讨,和能够交谈的交谈,对于不值得与之言的,绝不浪费时间,哪怕一分钟。不把时间浪费到不值得的人身上。至于几个老是在我别处评论回复我或者四下给别人发消息试图孤立我的跳梁小丑们么,哎,我真是不知怎样说出我对他们发自内心的鄙视,我都快成了他们在这里存在的理由,他们看起来不能一日没有我,却不知,我视他们如粪土。
这个改变就是,我会更有定力,更沉着、更稳健。初衷不改,继续前行,真正像山一样厚重,像海一样宽阔。

    “人应该尊敬他自己,并且自视能够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黑格尔)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www.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