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博物馆进校园”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7 15:25
标题: “博物馆进校园”
“博物馆进校园”
系列活动拉开帷幕
  本报讯(通讯员 张红艳) 昨日,荆门市博物馆工作人员来到沙洋县曾集镇蔡庙小学和曾集镇中心小学,为师生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楚文化知识课,就此,拉开了市博物馆进校园系列活动的帷幕。
  “博物馆进校园”活动是市博物馆策划的文化惠民活动之一。今年“博物馆进校园”活动的主题是“传播历史文明,构建公共文化”,主要是将优秀的历史文化内容制作成展板,送入中、小学,并辅以趣味性活动,让青少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知历史文化知识。
  活动第一站,博物馆带着精心制作的《荆门市博物馆精品文物展》和《中国文字展》展板,深入到沙洋县曾集镇蔡庙小学和曾集镇中心小学。同时,还开展了现场讲解、“文物在我心中”绘画、发放文物宣传册等活动,让700余名师生不出校门就可以欣赏到博物馆的馆藏精品,并通过这些承载着上千年的文物图片,了解更多的荆楚文化知识,领略荆门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今后,市博物馆还将陆续走进十里铺小学、后港镇广坪小学等十所中小学,使博物馆真正成为青少年课堂教育的必要补充和校外教育的重要阵地。
  图为博物馆工作人员在蔡庙小学为学生讲解。     通讯员 张红艳 摄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7 16:10
http://xnjyw.5d6d.net/viewthread.php?tid=57087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2083079.html
孝感麻糖米酒博物馆
孝感麻糖米酒博物馆[1]由感麻糖米酒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占地面积3000㎡、建筑面积700㎡、展厅面积650㎡,由孝文化展厅、麻糖展厅、米酒展厅三部分组成。孝感麻糖米酒博物馆藏有中华二十四孝图、董永与七仙女雕塑、孝感古八景图、麻糖米酒制作场景人物雕塑、手工作坊用具实物等,是表达孝感人民有关麻糖米酒情感与记忆、展现孝感麻糖米酒文化的“活标本”。



图文:孝感建麻糖博物馆
2012-11-30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武汉) 



  湖北日报讯 孝感市第一家行业性博物馆孝感麻糖米酒博物馆在孝感麻糖米酒有限公司近日揭牌,免费向公众开放。博物馆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由孝文化展厅、麻糖展厅、米酒展厅三部分组成,是展现孝感麻糖米酒文化的“活标本”。(本报视界网晏美华摄)



(本文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 )



孝感麻糖米酒博物馆成立免费向社会开放


   
人民网湖北孝感11月22日电 昨日,孝感市第一家行业博物馆——孝感麻糖米酒博物馆举行揭牌仪式。博物馆即日起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
昨日,公司同时举行了整体搬迁庆典。湖北省文化厅副厅长雷鸣、武汉市政协主席李广波、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彭桃安、市人大副主任张延臣、副市长仇平贵、市政协副主席万文涛、原市政协副主席买信敬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孝感麻糖米酒有限责任公司的销售商、供应商代表等在一起,共同见证了博物馆揭牌暨公司整体搬迁庆典。
据了解,孝感麻糖米酒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市麻糖米酒行业的骨干企业,建厂58年来,由一个作坊式的小食品厂,发展成为一家现代化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据介绍,公司非常重视文化建设,形成了以孝文化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今年初,公司开始筹划创建孝感麻糖米酒博物馆。
博物馆占地面积3000㎡、建筑面积700㎡、展厅面积650㎡,由孝文化展厅、麻糖展厅、米酒展厅三部分组成。馆藏有中华二十四孝图、董永与七仙女雕塑、孝感古八景图、麻糖米酒制作场景人物雕塑、手工作坊用具实物等,是表达孝感人民有关麻糖米酒情感与记忆、展现孝感麻糖米酒文化的“活标本”。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7 16:10
http://xnjyw.5d6d.net/viewthread.php?tid=59655


http://xnjyw.5d6d.net/thread-60965-1-1.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7 16:11
http://xnjyw.5d6d.net/viewthread.php?tid=61153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7 16:11
http://xnjyw.5d6d.net/viewthread.php?tid=59978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7 16:11
http://xnjyw.5d6d.net/viewthread.php?tid=59743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7 16:11
http://xnjyw.5d6d.net/viewthread.php?tid=60777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7 16:12
http://xnjyw.5d6d.net/viewthread.php?tid=60064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7 16:13
http://xnjyw.5d6d.net/viewthread.php?tid=55043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7 16:13
http://xnjyw.5d6d.net/viewthread.php?tid=59839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7 16:28
为青少年服务,博物馆准备好了吗?  [转]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与青少年观众”。初听这个题目会有“老生常谈”的感觉,为未成年人服务似乎已经是博物馆的重要工作之一,是一个老话题,它已深入博物馆人心。但是如果我们静下心来,结合我们已做的实际工作,再看看这个主题,似乎又觉得以往的做法过于流于形式,博物馆在这方面所做的实实在在的事情其实并不多。今年博物馆日定名于此,再次提示世界范围内的博物馆人对这一主题的重视,对于以往的成功经验,要发扬光大,而盲目跟进、流于形式的做法则要改变观念,切合实际地做好这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
    诚然,当代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博物馆,尽管其特点不同,但对于博物馆教育职能都有了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加深刻而全面的认识。在我国,2004年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已经成为近年来指导博物馆宣传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关心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已成为我国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而社会教育正是博物馆的基本职能之一,因此博物馆应承担起社会教育的责任。曾指出,博物馆是了解民族历史和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振奋民族精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场所。发展现代博物馆事业,既要展现历史,又要为当代社会服务,更要突出以人为本的要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将学术性、专业性、知识性、观赏性、趣味性统一起来,充分发挥对青少年进行知识教育和思想道德培养的作用。正因如此,我们可以感觉到博物馆人肩上的重担。
    博物馆的出现与教育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博物馆的诞生创造了条件。当前,世界各国都在进行教育变革,以适应不断发展社会的需要。教育是培养人的行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而博物馆正是除学校教育外,为青少年提供社会教育的理想场所。博物馆教育形式是自由的,它与学校教育的手段不同,它是不同类型的体验,它具有的直观性、启蒙性、社会性的特点,它对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进行的是“自主教育”,在这里,观众的兴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博物馆可以营造一个健康的、充满活力与挑战的休闲、娱乐场所,在这里,青少年观众在学习知识是一种主动行为,可以完全依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进行学习,易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同时具有娱乐性和参与性。在这种情况下,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能很好地配合起来,利用它独有的教育特点参与到学校教育中去,这将会产生更好的教育效果。但从目前国内博物馆来讲,与学校能达到如此默契配合的实属不多,这样无疑造成了博物馆资源的浪费,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笔者认为,博物馆如何更好地青少年服务,如何使其教育功能发挥到最大化,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为切入点:
    第一,为青少年服务,博物馆人应从根本上转变观念
自从颁发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2004年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来,国内的各类型博物馆都开展了多种多样的针对广大青少年的教育活动,这些成果是有目共睹的,在各种相关内容的工作会议及学术研讨会上,来自不同城市、不同级别的博物馆都会畅谈本馆的工作状况及经验,看似工作做了很多,但细致推敲,真正认识、了解青少年的有多少?博物馆对青少年教育的效果又如何?学校能真正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的又有多少?对于这些问题我想业内同行心里都很清楚。究其原因,还应是观念问题。提起为青少年服务,博物馆内许多人便会认为这只是某一个部门的事,其实不然,如果要把为青少年服务这一工作做到实处,需要的是全馆人员的通力协作,不仅仅是业务部门而且还有后勤保障、安全保卫甚至是博物馆的商品经营部门,都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树立为青少年服务的思想,要从教育意识、教育内容、教育形式上下功夫,让青少年在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中感受博物馆独特的教育魅力。
    转变观念是做好为青少年服务工作的关键所在,这是一项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的工作,其效果却并不能立竿见影地显现,不能指望一次参观或一个活动就能使青少年爱上博物馆。所以,做好这项工作或说理顺这项工作需要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也正是这项工作难做的症结所在。目前博物馆内就存在着对于那些以社会教育为目的活动计划,往往因不能被馆内某些领导的认同而不能完全被批准,使教育活动不能得以顺利展开的现象,与此同时,博物馆内还有这样的说法,‘这么多孩子到博物馆来,万一出事,谁负责?’‘利用博物馆搞活动,还不如把展厅出租,承办有收入的展览’等等类似的言论。难道它不也反映了某些博物馆人在社会教育问题上的一些观念吗?笔者认为听到这类言论的同行不在少数,这些言论不仅会挫败志力于发挥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博物馆人的热情,而且影响博物馆教育的实现。
    2006年博物馆日的主题定名为“博物馆与青少年观众”,再次提示博物馆人对博物馆教育职能的重视。当今博物馆的工作应围绕着博物馆教育来进行,应由“藏品中心”向“公众中心”转化,一位资深的博物馆学专家曾说“如果说收藏是博物馆的心脏,那么社会教育则是博物馆的灵魂” 新博物馆理论同样认为博物馆的收藏是为了教育。美国博协1990年在解释博物馆定义时将“教育和为公众服务”视为博物馆的中心和要素。我们收藏、研究、陈列的最终目的是为能让公众了解、认识博物馆,从博物馆获取各种有益于自身发展的信息,尤其是对青少年,我们不希望我们的专家、我们的博物馆设计者呕心沥血之作,换来的是学生们排着长长的队伍围着博物馆的展厅转一圈,便匆匆离开,最后连所看展览的名字都说不出来。这种情况难道不使我们这些热爱博物馆的博物馆人感到难堪和尴尬吗?
   第二,   为青少年服务,博物馆和学校需要达成共识
目前教育的总趋势是向社会化、多样化和综合化发展,教育不再被理解为传统的学校教育。应充分认识到当代教育的特点,就必须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联系成为一个整体,针对未成年人构建起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主渠道、主课堂,作为博物馆来讲,则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形和无形资产及各种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使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达到完美的结合。博物馆是否能有效地配合学校教育,这还需要博物馆工作者与学校的教育者达成共识。但严格地说,目前国内相当数量的博物馆与学校很难说已做到沟通与互动,我们除了向学校联系学生来馆参观外,很少主动了解他们的需要,而学校只把博物馆当成一个参观场所。在这方面,我们可以从国外的几所博物馆与学校的关系中得到一些启示:
    在美国,学生在学习一些课程的时候往往被要求参观相应的博物馆,以获得比书本更为直观的感受。美国政府历来就积极鼓励博物馆增强其教育功能,为适应这一形势,以博物馆之长补学校之不足,众多美国博物馆相继加强了面向学生的教育项目。在一次调查中,93%的被调查者认同“博物馆是教育的活跃参与者,为儿童提供动手学习和校外游览的经历,博物馆已成为公共学校教师们课堂教育、课后节目和职业发展的好伙伴”。现在有88%的美国博物馆提供从幼儿到青少年的教育项目,70%的博物馆在过去几年中增加了面向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服务,按保守估计,全美博物馆每年共为学生提供390万小时的服务,美国博物馆已经成为从小学生到研究生名副其实的第二课堂。在法国,中小学生每周同样有1—2次参观博物馆的专门课程,并有具体的教学大纲和计划,以确保博物馆教育的实施。正是由于对博物馆教育的重视,据《文汇报》报道,由65名中学生组成的“昂热市大卫中学管弦乐团”访问上海,临行前,希拉克总统还特地向团长叮嘱,别忘了带孩子们去看看新建的上海博物馆。
    在博物馆如何与学校沟通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功能这一问题上,国内博物馆最普遍的做法就是与馆址所在地的教育机关、周边地区的大专院校等教育机构建立了共建教育基地、实践基地等,基地建立是必不可少的,但它只是一个形式、一纸协议,如果只是为了应付差使、走个形式,那么建立基地的意义不大,起不到真正的教育作用,利用基地真正地发挥它的教育作用才是我们建立它的真正目的,为此,我们应积极关注教育改革的进程,重视对新教育思潮的研究,特别关注学校的素质教育,及时了解教育主题,以配合学校教育。
    在北京市“历史学习研究与教学对策”课题组的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更喜欢活动性较强、参与程度较高的教学方式,对于八种教学方式的选择,“配合教学到博物馆或遗址考察”列首位,占69.4%。当然,目前国内的许多博物馆在实现博物馆教育职能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北京古建博物馆依据自身馆舍的特色,利用半年多的时间,与共建基地的学校合作,设计出“先农坛文化与学科整合”课题,除语文、数学、体育课以外,其他科任课都可以在该馆找到开发校本课程的素材,使博物馆资源补充学校课程资源中的设想得以真正实现;又如内蒙古博物馆利用自身资源、挖掘自身潜力,主动与教育部门沟通,举办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活动,如:品牌项目“欢乐大课堂”,它围绕着博物馆的主题,形式新颖活泼;内容充实丰富,这一活动已向呼市周边地区及国内的其它城市推广,现已成为内蒙古博物馆的知名品牌深深地吸引着青少年,将博物馆、学校、青少年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再如,建成开馆一年多的天津博物馆与周边地区的学校建立起多家共建基地,并在此基础上,与共建单位多方协作、多次沟通,努力将共建工作做到实处,从开馆至今,天博配合学校主题教育举办了几十个活动,且每个活动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由于此类活动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所以,博物馆的周边学校在组织活动时首先与博物馆联系,因为这里有他们取之不尽的资源。这一系列活动的实施印证了我国当代博物馆学专家苏东海先生所言:“博物馆教育以其巨大的实物教育资源为依托,有条件发展为学校教育以外的第二教育系统。”
    看到国内外诸多的成功经验,笔者认为,如果能将这些经验推而广之,如果我们的博物馆都能积极地行动起来,那将是博物馆、学校、青少年乃至全社会的一大幸事。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7 16:29
    第三,为青少年服务,内容形式需要多样化
    当代的青少年极易接受新生事物,电脑网络以它覆盖全球的信息量、令人目不睱接的各种形式,深深地吸引着青少年,其影响可谓喜忧参半,许多青少年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以至自毁前程,其中案例不胜枚举,这一现象已成为社会问题,引起社会、学校、家庭的高度重视,大有“谈网色变”之势。在这种社会问题面前,承担着社会教育职能的博物馆是否能利用自身的优势,努力挖掘一些符合青少年性格特征的活动,与网络的磁力做一较量,一定会赢得众多青少年的青睐,使他们在闲暇的时间更多地到博物馆来,这是博物馆面临的又一社会挑战。让他们了解在这个社会中除了明星、网络以外,还有这样一个蕴含无限知识和奥秘的乐园。
    但现在的青少年主动自愿地走进博物馆的实在是少数,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兴趣,博物馆里没有吸引他们的内容。作为博物馆,当前最主要的教育形式是陈列展览,但许多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存在着“数年一面孔”的局面。日前在一份博物馆观众的调查文章中看到许多的青少年观众留言,一位18岁的观众说:“我从小学三年级到博物馆来看的就是这个展览,到现在一点都没变。”另一位辽宁的观众更是直言不讳地写道:令他最郁闷的是一些博物馆面孔雷同,长年不变,且所配的说明太专业了,好多字都不认识,他认为一座博物馆是一个课堂,要吸引大众,首先要把博物馆一成不变的静态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起来。有人说博物馆没有观众是因为门票将许多观众拒之门外,可据笔者所知,某市的十几家博物馆早在两年前已免费对公众开放,但依然存在着门庭冷落的尴尬,就这一问题该省的副省长就曾严厉地指出:“有的博物馆陈列甚至20年没动过,,内容早就过时了,怎么会有人爱看?!所以老百姓是‘白看也不看’。”诚如所言,展览内容陈旧、展品乏善可陈、布展生硬死板、图解说教味浓重,凡此种种,也是国内不少博物馆的通病。说到这又使我想起去年央视播出了“岩松看台湾”节目中有一期是对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专访。台北故宫博物院每三个月就要全面更新一次展品,尽管他们知道将那些无价之宝展示出来的同时也是对文物的一次不可逆转的“伤害”,但他们还是坚持这样做,目的就是向世人展示我们伟大民族无比辉煌的历史文化。著名文博专家罗哲文认为:对于国家级的文物慎重对待是应该的,博物馆的藏品应当有计划地经常轮换。这样才有利于吸引观众。发挥文物作用,“藏之名山、束之高阁”不是上策。
    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一般都会是几年、几十年甚至永久不变,展览规模、档次再高,观众也不会三番五次地前来参观,大多数博物馆都有这样的体会。那么举办临时展览正好弥补了这一弊端。临时展览以其选题新、时效性强、内容丰富多彩及常办常新的特点而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特别是针对青少年举办的一些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展览更是会引起他们的特别关注。去年天津博物馆引进了《秦兵马俑大型国宝文物珍品巡回展》,展览展出一个多月,吸引几万名青少年争相目睹“世界第八大奇迹”的风采。目前正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研究院展出的《意大利绘画巨匠原作展》,每天会吸引数千人前来参观,每天从早上七点在展厅的门外就会排起一百多米的队伍。其中大部分是青少年学生,就连北京、山东、内蒙古、河北的学生也前来观看。这样火爆的参观场面可以使我们感到欣慰,同时它也是对博物馆的一种启示。
    此外,博物馆还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来丰富博物馆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这一点国内外博物馆也有许多有益作法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国外许多博物馆中都设有活动中心,组织有少儿课堂,安排有让儿童观众从事更多探索性活动的场所。如新西兰奥克兰博物馆的互动式“科学探索中心”、“古怪与神奇”活动室、“宝藏与神话”活动室,寓教于乐,受到孩子们的广泛欢迎,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在那里大显身手。在法国卢浮宫拥有数十个集参观、讲解及自己动手三者于一体的“艺术车间”,为学生提供亲身参与艺术活动的场所和机会。再如北京首都博物馆专门设立了网上的少儿版博物馆,利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儿童介绍全新的博物馆。为了迎接北京奥运会,首都博物馆举办了“首博人文奥运之旅”活动。旨在通过孩子们手中的纸笔和相机,描绘他们眼中北京的精美藏品,吸引更多青少年的关注博物馆,传播北京深厚的传统历史文化。为了让香港地区的中小学生也能了解首博、了解北京历史文化,香港部分中小学也将开展“走进首博,认识北京”活动,让香港的中小学生利用假期和北京的小学生进行互访,了解首博、了解北京。
    随着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和与国际博物馆的接轨,博物馆之间的交流日益深入,我们可以从多方面渠道了解到国内外博物馆在发挥教育功能方面的做法,许多成功的经验我们是完全可以借鉴和学习的,但不论是采取“拿来主义”还是根据自身特点走自我发展之路,我们都要清楚做这些工作的动机是什么?目的是什么?效果又如何?是不是能持续性地把它做好?是否把它作为我们日常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来做?所有这一切都是我们必须面临的和需要解决的。
结语
   “博物馆与青少年观众”这一主题的提出对博物馆来说我想应是一个挑战或说是一个契机,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想作为博物馆人我们都要自问一句“为青少年服务,我们准备好了吗?”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把他们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者的目标。对青少年的教育是百年大计,是全社会的责任。随着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壮大,博物馆将作为一种巨大的教育资源而越来越受到学校和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它也将被视为“未成年人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之一和最值得信赖的资源之一。”   

主要参考书目:《当代美国博物馆》 段勇著。
         《博物馆社会教育研究》 戴亚雄著。
         《博物馆》(中国大百科全书博物馆卷卷首文章) 苏东海著
         《中国博物馆学概论》 国家文物局主编
         《博物馆的沉思》 苏东海著
         《什么是新博物馆学》  甄朔南
         《当代西方博物馆学理论化倾向及其特征》 严建强
         《博物馆概论》 (日) 伊藤寿朗  森田恒之
         《全球化下的中国博物馆》  文物出版社 2002年出版
        《重析博物馆的教育职能》  张健平
         《关于增强博物馆陈列亲和力的几点思考》 鲁杰
         《历史教学中博物馆的作用》  陈金屏

本文已于2006年发于《中国博物馆》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7 16:29
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亟待开发
2005年09月28日



  教育周刊:不论是刚刚过去的暑假还是平时上学的日子,您一直希望有更多的孩子走进博物馆。我们也看到,现在愿意到博物馆来的孩子、家长越来越多了。可是,如果孩子们又要上课,又要到博物馆学习,是不是太累了?不论是成人还是儿童,“玩”似乎是一种天性。

  李承森:我认为博物馆是很好玩的地方。我曾在德国学习多年,对他们的教育方法深有感触。他们非常重视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德国的小学教师会给学生出题目,围绕一个题目,学生们就会自己动手玩起来,这样的教育方式,孩子们非常乐于接受。

  我觉得,到大自然中去观察自然现象,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中发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这正是成功的起点。鲁迅的三味书屋、百草园,就是他的自然的空间。今天,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就是大自然最好的缩影。像我们自然博物馆有三项主要任务,包括自然物品的收集、科学家对这些物品的研究以及这些物品及研究成果的展示。有人以为博物馆只有展示,这种看法不够全面。现在我们在博物馆设立了探索角、儿童活动区,观众可以触摸展品、上网查询资料、讨论,还可以在馆内玩耍。我希望我们的博物馆,能让人在玩的同时,对科学产生兴趣。

  教育周刊:中外教育方式存在着差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您认为国外有哪些经验最值得我们借鉴?

  李承森:我认为教育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程序性教育,另一类是非程序性教育。一个人所接受的小学、中学、大学教育,我称之为程序性教育,这是按同样的课本、同样的教育方法和要求进行的教育,这是必需的;还有一种教育,我称之为非程序性教育,比如博物馆、课外读物、旅游等方式对人的教育。有时候,我们甚至不认为它是教育,但它确实起到的是教育的作用,这种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针对不同人的不同兴趣,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种教育的个性非常鲜明,往往会决定一个人一生的事业。如果我们只重视程序性教育,漠视、压抑了孩子的兴趣,结果孩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失去了天性,那么教育就是不成功的。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应该是主动的,学习应该建立在兴趣之上,而不是建立在课本上。我小时候,从课外书上看到“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农谚,就试着在花盆里种上一颗扁豆之类的东西,然后看着它发芽、生长,这个兴趣一直伴随着我。直到今天,可以说是它促使我成长为一名从事植物研究的工作人员。我认为,程序化教育是按同一模式对大家进行的教育,而非程序化教育则更突出了受教育者的个体性和多样性,两者都很重要,不可偏废。培养优秀人才,就必须重视非程序性教育。国外在这个方面是有经验的,美国的国会山前有一片绿地,20多个博物馆集中于此,如果要全部参观,恐怕几天都看不完。

  教育周刊:如您所言,博物馆确实是进行非程序性教育的最佳场所。但是只有提高博物馆的吸引力,才会适应今天不同人群的需要。

  李承森:我们的展览水平与欧美国家是相当接近的,但在新的理念上还要有所发展,特别是在人性化方面,我们的服务水平还不够。我常说,我们展馆中凳子都不够,观众走累了就只能回家。

  欧美国家提出了一个新的理念:享受博物馆。不仅是参观——要把博物馆办成可以让人呆着不走的地方。英国的伦敦自然博物馆,光卖玩具的就是一个大厅,观众看完展览,如果对恐龙感兴趣,就可以买一个恐龙玩具。在博物馆里,游客可以买到书,累了可以吃饭、休息,到处都有这样一种氛围,这是展览的延伸。目前我们正在探索一些新的方法,让公众感觉到博物馆来是一种享受。至少要让观众参与到展览和活动中来。我们开展培养小讲解员、建立游客俱乐部、请大学生走进博物馆等多项活动,就是为了实现博物馆与观众的互动。

  教育周刊:现在大学生反而不如中小学生到博物馆来得多,是不是对大学生而言,我们的博物馆有些“小儿科”?

  李承森:其实我带研究生到自然博物馆上课、实习,他们感觉收获特别多。日前我们办的馆藏精品展,很多展品难得一见,非常珍贵。另外,美院的学生也到这儿来写生。自然博物馆“生命的支撑——动物骨骼展”展厅里汇聚了大到鲸鱼,小到玳瑁的近四五十种动物骨骼。中央美院的教师从网上了解到这个展览,带着同学们前来上课。美院的老师说,因为难觅理想的骨骼“模特”,学校曾经试图自己订做一批来满足教学需要。现在有了自然博物馆这个好地方,这门课再也不用为找“模特”犯愁了。

  过去自然博物馆在服务中小学方面比较偏重,缺少吸引高校教学利用博物馆资源的设想和尝试。中央美院首开了一个好头,也给博物馆新的工作开辟了一个新思路。从这一点上,我们也认识到过去针对高校进行的宣传推广工作有所欠缺,我们会想尽办法,让博物馆的资源发挥更多的作用。

  教育周刊:目前自然博物馆的作用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李承森:自然博物馆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有大约20万件藏品。有相当数量为国家一、二类保护的动植物标本,还拥有一定数量的模式标本以及具有特殊意义的珍贵标本,许多在国际上都堪称孤品,包括世界闻名的古黄河象头骨化石、长26米的巨型马门溪龙、世界上最早鸟类之一的三塔中国鸟化石以及整窝的恐龙蛋化石等。在假期中,每天大约有数千人前来参观,周末一天可以接待7000多人,这个数目比以前提高了不少。有些家长宁可自己在门外等,也要让孩子进来参观,说明家长们开始意识到博物馆对孩子的重要性,有了文化消费的观念和意识。

  人们对博物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但是我们的条件依然有限。比如,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里有一个反映1995年日本神户大地震模拟的展览,我们其实也早就想做印度大海啸的还原展览,以及SARS病毒危害人体过程的展览,但是没有地方,只能搁置计划。

  现在,欧洲国家非常重视“建筑外的博物馆”,有人说,整个欧洲就是一座博物馆。我想,我们也应该把自己的城市建成博物馆。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在博物馆这个氛围里,都会让人得到享受。(采写:蔡闯)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7 16:30
博物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的几点思考
作者:朱 媛 时间:2008-09-18
  在中国社会,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是十分重要的基本职能。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三贴近”指导思想,是对博物馆实施社会教育的对象、内容及方式的最好诠释。在物质和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以人为本,服务社会”已成为博物馆开展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教育功能,值得博物馆从业者思索。
  一、与时俱进办展览  增进了解重宣传
  由于博物馆基本陈列系统具有长期、稳定的特点,使得目前一些博物馆,尤其是许多中、小型博物馆的基本陈列跟不上时代,缺乏新意,成为公众“一次性消费场所”,“门前冷落车马稀”是对其的写照。而作为展览重要组成部分的临时展厅,虽有着形式灵活、机动的优势,但也存在着闲置时间长、利用率不高、展览内容单一等问题。当前公众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与展览内容一成不变的矛盾亟待解决。
  基本陈列大多按年代、类别或其他内在的逻辑关系串联成一个完整的主题。为了诠释主题,博物馆通常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展品,并配合运用相应的陈列形式设计与展示技术手段来予以表现。基本陈列大致固定的选材范围,使得要对其进行大刀阔斧的革新缺乏可行性,但我们不妨另辟蹊径,从局部细节处去寻求展览面貌的革新。首先是展品循环、常换常新。新闻报纸版面虽有固定分类,但由于内容的每日更新,能使读者百看不厌,基本陈列亦然。在保持主题不变的前提下,我们完全可以借助丰富的馆藏文物来更新展品,至少是通过每隔一定时间更换部分展品的方法,来保持参观的新鲜感。其次,每周一荐、习而有得。基本陈列品的介绍往往说明简略、模式固定,使观众参观时欣赏文物、求取知识信息的兴趣索然,博物馆有必要来帮助观众提升“欣赏能力”。不妨通过每周选取一件典型展品进行详尽说明,逐步教会观众在欣赏的同时从中获取知识,由单纯的“看客”转为“学者”。最后,你点我展,互动交流。我们既可以将博物馆未展出的部分文物制成电子档案供群众浏览,也可以通过观众调查将信息反馈中观众普遍感兴趣的文物给予展出。
  临时展览由于其灵活、机动的特点,已成为博物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自由舞台,但目前很多博物馆的临时展览内容单一,缺乏多样性。这一方面是对观众科学调查的缺乏,另一方面则是片面追求展览经济效益的缘故。笔者认为,要发掘临时展览的内在活力,第一是要深入群众,深入生活。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观众调查,广泛了解观众的真正需求,以此不断推出新展览。第二是效益综合,教育优先。既要追求经济效益,也要重视展览良好的社会效益,注重展览本身所具有的教育价值。作为一个文化服务窗口,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并不符合自身性质,两者应该相辅相成。第三,热点追踪,与时俱进。要通过举办与传统节庆或时代热点问题等内容相关的临时展览,激发展览活力。
  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再好的展览也必须进行积极的自我宣传,这是让社会大众熟悉并接受的有效展览推介手段。博物馆可以采取媒体播报、网站设立,推出博物馆论坛,编写宣传手册等多种方式,积极进行博物馆及博物馆展览的推广宣传。
  二、地域文化巧切合  展览内容显特色
  作为一个地域文化的传播者,博物馆应当把积极发掘本地域文化渊源、民间习俗等特色内容作为展览的切入点,对于鲜活、质朴,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形态的东西,要积极引入,使其与群众产生共鸣,获得更好的展览效果。然而,实际工作中,我们还是存在着切合不够密切,展览内容缺乏特色的问题。
  地方性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应该跳出“编年史”苑囿,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并以此为主线贯穿当地的历史文化。缺乏最基本的观众认同,再好的社会教育内容都将是空中楼阁,“阳春白雪”虽高雅却曲高和寡;而“下里巴人”虽通俗却属和甚众。临时展览应重视民间收藏,强调民间文化特色。我们既可以走出一般收藏展览片面追求高档次、高品位的误区,举办普通百姓的收藏品展览,也可以将散落在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集中展示,通过低门槛、大众路线让更多观众主动走进博物馆。与此同时,要注重展览与观众的互动、交流甚至参与的空间。各个地域的历史和风土人情,都是一部特色明显的地方百科全书,只要认真发掘并进行展示,就会引起观众的兴趣,给观众以亲和力。此外,根据自身条件推出一些和爱国主义教育紧密相连的,反映本地风土人情的民间文化展览,或者配合其他教育活动推出相关展览,也是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方法。
  三、馆校共建勤联系  开拓教育新天地
  博物馆实施的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青少年学生在博物馆社会教育服务对象中占据了极重的份量。但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一些博物馆和学校间还是缺乏必要的联系和互动,许多博物馆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只是简单流于形式。如何真正落实这项工作同样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首先,要建立长效的教育机制。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将爱国主义教育由表面推向深入,才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馆校之间要长期联系、深入合作,不能一年安排参观一次就了事。广州市从1997年起推行的中小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打卡”制度,杭州市政府从今年推出的中小学生“第二课堂券”计划,都是一项有益的尝试。
  其次,博物馆设置专门的教育部门。这一联络机构的存在能够有效强化与学校的联系。在美国,博物馆都设有专门的教育部门,配合学校教育。该部门通过为学生在博物馆设立专门的教室、实验室,或者开办专供儿童参观的陈列室,提供有偿借用的图片、幻灯、标本、模型等方法,为来博物馆参观的青少年提供服务。一些大型博物馆还专门编制了讲座教材。如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有两套为3至9年级学生准备的讲座,内容是《我们居住的世界》,每次讲座大约一小时左右,另有一小时结合讲座安排参观,进行直观教育。
  再次,加强馆校互动。博物馆教育应注重学生的直观、感性认识;注重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掌握学习内容;注重“以博物馆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育活动。一方面,要多举办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展览,弥补学校教育说教因素相对较多的缺憾——如通过历史文化展了解先人的勤劳与智慧;通过科普展增强求知的动力等——另一方面要拓宽视野,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教育职能,主动与所在地区的学校签订“共建”协议,制定“共建”计划,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各种活动,如聘请学生担任博物馆义务讲解员等。
  四、转变观念求主动  群众参与促繁荣
  《古兰经》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人要求一位会移山大法的大师当众表演,他只是在一座山的对面坐了一会儿,就起身跑到山的另一面,然后就表演完毕,众人大惑不解。大师道:这世上根本就没有移山大法,惟一能够移动山的就是山不过来我过去。长期以来,大多数博物馆认为只要把展览做好就行,有没有人参观是另一回事,这就造成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一员的博物馆主动服务意识不强,好的展览没有吸引太多观众的现状。因此,我们要转变观念,力求主动,全心全意为公众服务。
  当代博物馆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方法的创新,使其传播给观众的知识信息量越来越大,知识传播不再是单向传递,而是双向交流,互为影响。因此,西方有学者认为,博物馆教育的目的是帮助观众“学”,更有学者主张用“交流”一词代替教育。著名学者苏东海认为:“博物馆是通过为观众自我学习提供服务而实现教育目的的”。博物馆教育工作者要以此为指导,创造出更多富有博物馆特色的教育方式和方法。首先是多方构建交流渠道,比如完善并认真分析对待参观意见本、设立馆长信箱、强化网络交流平台等。其次是转变单一的说教模式。要改变博物馆讲解员我讲你听的模式,采取互动式教育,给观众思考的空间,一起探讨,共同进步,由被动的“听”转变为主动地吸收知识,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总之,博物馆必须坚持以观众为本,通过宣传让公众了解,从而“想”进来;通过举办贴近生活、感染力强的展览,让公众喜欢而 “愿”进来;通过调整思路,全心全意为观众服务,让公众融入,从而将他们“引”起来,由此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方能在新时期迸发新的活力。
(作者单位:德清县博物馆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7 16:32
城市博物馆的空间拓展[zt]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政府部门在追求GDP高增长的同时并没有忽视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近年来,全国各地陆续新建、扩建了一批大型城市博物馆,如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首都博物馆、天津博物馆……。特别是从今年开始各地的博物馆相继免费对公众开放,从根本上消除了公众对博物馆生疏的感觉,从而使城市博物馆真正成为“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机构”,能够全心全意地承担起收藏、保护、研究、传播、展示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物证的职责。随着城市文化的不断发展变化以及多元化的趋势,博物馆的工作内容、研究领域、活动空间都将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博物馆重新定位,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责任,已成为当代博物馆界共同的课题。2008年国际博物馆日以“博物馆:促进社会变化发展的力量”为主题,正是反映出当代博物馆在人类社会发展变革的大环境中,应该顺应历史,调整自身的社会形象和角色。其目的就是提升城市博物馆在城市发展变迁中的影响力,拓展其保护的空间、参与的空间和教育的空间。
一、保护空间的拓展
对于许多城市博物馆来说丰富的藏品都是其一大亮点,在这些博物馆中有的是基于对古代遗址的发掘建立起来的,如著名的长沙马王堆博物馆、四川三星堆博物馆、西安秦兵马俑博物馆……,而对于像天津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山西省博物馆等这些同样具有丰富馆藏的博物馆却不是如此,这些博物馆所在的大都市既不是历朝古都,也不邻近著名古代遗迹,其馆藏精品大都不是出自本地,而是来自于民间收藏家的捐赠。如天津博物馆的甲骨、邮票、青铜器、字画中的许多精品都来自于收藏家的捐赠。
自1404年天津建卫以来,天津在中国政治、经济版图上的地位日趋显赫。漕运与海运的兴起,使大量商贾云集于此;清以后拱卫帝京、开埠维新的职责,亦使大量政界风云人物、文人墨客会聚于斯,并由此形成了天津浓郁的收藏氛围和丰厚的民间藏品。近代天津知名的收藏家多达40余位,如字画收藏家张叔诚、古书、玺印收藏家周叔弢、古钱币收藏家魏伯刚,再有王襄、孟广慧收藏的甲骨、林崧收藏的邮票、徐世昌收藏的青铜等都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这些人所藏精品后来大都捐赠给了天津博物馆,几乎占了天津博物馆现有馆藏精品的“半壁江山”。
在中国以及世界的其它城市诸如此类的博物馆还有许多。即来自民间的收藏为博物馆建立及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正是基于这样的特点,提示博物馆研究人员应当将收藏保护这一博物馆的基础职能的范围,能够加以拓展,将民间的文物收藏和流动过程也纳入到我们关注的视野当中。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钟情于对古代和近现代历史文化遗存的鉴赏和收集,与博物馆相比他们的收藏范围更广且形式多样、门类齐全。在他们中间有的收藏大家开始以博物馆的形式来展示其收藏品。在天津就有几家很有实力的私人藏品博物馆,它们的存在为博物馆行业增添了一番情趣。

天津私人收藏博物馆——陶瓷博览馆万壶堂      天津私人收藏博物馆——泉香阁钱币博物馆
再有天津的沈阳道、北京的琉璃厂,这些民间自发形成的古物流通市场几乎在每座城市都存在。如果我们以博物馆学的角度来审视这些现象,就会发现这些民间收藏者和古物流通市场,实际上是在承担着对那些尚未纳入到博物馆收藏范围的文化遗存的保护职能,使更多的“东西”能够得到保护并流传下来。为了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他们这种特有的作用,博物馆工作者就应当对其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训和指导,使众多的收藏爱好者能够更加科学、更加理性地从事文物收藏的活动。此外,对于不可移动的文化遗迹,政府出资对其建筑整体进行修缮,而对于建筑内部的陈列和原住民的教育工作也要依靠博物馆工作者来完成。因为我们所要保存不仅仅是建筑本身,而还应当包括与之相关的那段历史。在天津,就拥有像“五大道”这样的记录着城市历史的遗迹,它记录着这座城市的兴衰荣辱、见证了这座城市的风雨历程。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城市博物馆馆藏文物、文献的补充。这些历史遗址、遗迹可以说就是这座城市中一座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对于每一座城市博物馆所收藏和保护的空间不应当局限于内部的库房和展厅,而要将其扩展到整个社区,甚至整座城市,它应该包含所有曾对该城市建设和变化以及文化传承起过重要作用的事物。
二、参与空间的拓展
同样博物馆参与研究的范围也不只在其内部。当前,城市博物馆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其所在城市的影响,同时博物馆的未来也不可避免地与城市的发展紧密相连。如果说城市是文明标志性产物,那么城市的博物馆则有机会、甚至有责任积极参与并帮助人们理解与改变他们的城市环境。“城市博物馆应在城市规划和定位上发挥更为明显和创造性的作用,可以为可持续的、包罗万象而且富有想象力的城市规划和定位做出明显的贡献。对于博物馆来说,这种积极的参与过程同样可以使其更好地融合到民众中去,为博物馆带来新的观众”。目前,文物系统正在做三次文物普查工作,这是一项对各地文物、遗址、遗迹具有抢救性意义的工作。在这项工作中,博物馆承担了大部分的重担,就天津来讲,在这项工作中起主导作用就是天津博物馆,人员也是从各博物馆、纪念馆抽调出来的精兵强将。前不久,在天津博物馆召开了由“三普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天津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工业遗产与天津”学术研讨会,仅此可见,城市博物馆正以自己强大的学术研究能力在参与保护城市历史遗址、遗迹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年第三次文物普查的重点之一就是工业遗产的普查。我国工业遗址的分布并不平衡,大多分布在沿海地区,通商口岸和一些交通枢纽,内陆近代工业遗迹较少。从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发展起来的天津,是中国为数不多的沐浴了近代工业文明的城市之一,天津历史上曾是中国北方的工业中心,工业历史悠久,生产门类齐全。早在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就在天津创办了天津机器局,还修建了大沽船坞。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在天津兴建了北洋银元局和造币总厂。民国年间又陆续出现了六大纱厂、久大精盐公司以及一批面粉厂。到1949年,天津共有4708家企业,这些都表明天津工业遗产是一笔巨大财富,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和保护。工业遗产是具有历史学、社会学、建筑学以及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这些遗存包括建筑物和机械、车间、作坊、工厂、矿场、提炼加工场、仓库、能源生产转化利用地、运输和所有它的基础设施以及与工业有关的社会活动场所。有关专家认为,工业遗产作为城市近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殊遗存,是一张重要的“城市名片”。这是因为工业遗产具有社会、技术及美学等方面的价值,是“阅读城市”的重要物质依托。天津博物馆目前掌握大量与此相关的历史文献,以及此方面的多位专家,理所当然地成为这此普查工作的参与者和支持者。而这项工作的意义不仅限于文物普查工作本身,同时也是城市博物馆拓展其参与研究空间的范例。城市博物馆与城市发展是相互需要的,城市博物馆的参与为城市的规划加入了更多的文化因素。
博物馆学者与城市规划者处在迥异的背景之下,使用不同的观察视角,常常在同一个问题上产生相左的看法,这是很正常的。重要的是应该相互交流,并重视对方的存在。如在2006年,天津市政府有关部门打算拆除位于今天和平路金街的浙江兴业银行大楼,遭到了多名院士专家联名呼吁天津市长保护重点文物的请求。其中就包括天津博物馆的专家。他们认为天津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已有六百年的历史;如果说老城厢是其前五百年历史的见证,那末,后一百年历史的主要见证者之一就是以劝业场为中心的和平路、滨江路商业中心区。处于和平路、滨江路交叉路口的原浙江兴业银行已有85年的历史,是中国近代首位留学意大利的著名建筑师沈理源的代表作,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原浙江兴业银行与劝业场,连同惠中饭店、交通饭店,四位一体,形成和平路、滨江路商业中心区的龙头和心脏。这4栋建筑组成的群体,是举世公认的天津著名标志性城市景观,更是天津城市现代发展规划中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在这些专家的奔走呼吁下,目前还得以完好保存。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博物馆这种参与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会得到越来越充分的体现。

                        已列入市级文保单位的浙江兴业银行旧址
三、教育空间的拓展
城市博物馆本身还是一座教育载体,这一功能更加具有挑战性和现实性。当代城市博物馆的教育职能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现象,且其内涵将会更加丰富和扩充,这种职能已不再局限于单向的传授和展示,博物馆正是通过它来完成与社会的接触、交流、沟通,将博物馆与社会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公众真切地感受到博物馆存在的价值,使之感觉到博物馆是其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决定了博物馆教育职能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并将呈现加速拓展的趋势,因为博物馆要持续发展,必须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博物馆是一个非营利机构,大部分的运作经费需得到政府的财政支持以及社会各界的捐助。因此博物馆应具备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公众吸引力,从而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博物馆的这种影响力和吸引力在博物馆发展中发挥着引导的作用。充分发挥吸引力作用的基本保障条件是将博物馆发展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为此要更加充分地通过其教育职能部门与社会进行更多更紧密地接触,作为博物馆工作者必须自觉地了解社会发展方向、关心社会发展热点、把握社会发展状况和发展需求,自觉地将发展目标与促进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结合起来。为此博物馆应当制定一套长远的、系统的教育计划,从某种意义来说,这样的计划将决定一座城市博物馆的未来发展轨迹。
博物馆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是博物馆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共同参与作用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博物馆工作者、博物馆支持者和受益者共同推动促进的结果。因此我们在强调不断强化内部因素的同时,还应积极寻求来自博物馆外部的支持,为此博物馆应广交朋友,“那些在保护和传承文化传统和文化特性的目标下,与博物馆志趣相投、目的相同的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是博物馆的朋友。那些希望和支持博物馆实现其积极的社会作用、从博物馆的社会作用中获得利益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即博物馆存在、发展、效益和成果的直接受益人、间接获益人和相关利益人都可成为博物馆的朋友。……从博物馆的角度看,那些有利于和有助于博物馆实现其工作目标的社会组织和个人都可成为博物馆的朋友。”[ii]为了能更多地吸收公众的参与,使他们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博物馆的工作性质,更多地参与博物馆活动,组织和利用好博物馆之友和志愿者组织无疑是很好的形式。博物馆是重要的社会教育平台,它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公众,由此可以看出“教育”与“为公众服务” 已经成为博物馆教育工作的核心要素,国际博协认为,当代博物馆应成为“‘既反映社会又服务社会’、‘为当代和未来社会服务’、‘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社会变革工具”由此可见强调和突出博物馆的社会作用和服务功能,拓展其教育职能的范围己成为博物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位博物馆学专家曾说过,没有博物馆的城市是贫乏的。而不在城市发展或城市变迁中发挥作用的博物馆又是单调的。我们可以将城市博物馆称之为“记忆的剧场”、“沟通分歧的桥梁”、“史实的货仓”[iii]。其究本质,城市博物馆则是一座物化的城市发展史,对城市的文化遗存、自然遗存的保护、研究和传承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它是维系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纽带,是人们精神溯源的家园。通过城市博物馆,人们穿越时空的间隔与历史对话,再现历史的真实,用这样一种厚重的历史文化载体来演绎凝聚于文物之上的那些逝去的记忆是博物馆工作者的职责。

《城市博物馆和城市未来:城市规划的新思路与城市博物馆的机遇》邓肯·格鲁考克

[ii] 《博物馆与朋友:诚信互惠,共襄义举》宋向光

[iii] 《城市博物馆,社会与冲突:贝尔法斯特体验》 迈克·霍利享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9 07:34
传承文明      共创和谐
  武汉城市圈志愿者联盟将孝感市博物馆作为实践基地


     (记者柳欣)5月17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育基地、武汉城市圈志愿者联盟实践基地挂牌仪式在孝感市博物馆举行。孝感市文体新局副局长于斌、湖北职院院长助理田寿永、孝感市博物馆馆长蒋俊春、湖北职院宣传部副部长程思、湖北职院建筑技术学院学院副书记张银平、孝感市博物馆副馆长汪艳明、孝感市博物馆办公室主任方晖及全体馆员、湖北职院建筑技术学院志愿者、湖北职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志愿者(讲解员)、武汉城市圈志愿者联盟、湖北职院义工社代表参加了挂牌仪式。


      2010年518日是第三十四个国际博物馆日。围绕博物馆致力于社会和谐这一主题,为更好的开展感恩教育,发扬志愿者精神,汲取历史给予的力量,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与孝感市博物馆携手,举行“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育基地”、“武汉城市圈志愿者联盟实践基地挂牌仪式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育基地、武汉城市圈志愿者联盟实践基地挂牌仪式气氛轻松和谐,充分体现了孝文化名城的人文气息。各位领导讲话,都表达了对博物馆和湖北职院的祝贺之情,阐述了孝感文化的博大精深,希冀文化能通过博物馆这个平台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通过志愿者活动得到弘扬和延伸。
孝感市文体新局副局长于斌、湖北职院院长助理田寿永共同为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育基地揭牌。孝感市博物馆馆长蒋俊春、湖北职院建筑技术学院副书记张银平共同为“武汉城市圈志愿者联盟实践基地”揭牌。湖北职院、孝感市博物馆签订了志愿服务协议书。仪式结束后,全体人员参观了博物馆并合影留念。



    参观现场,不少家长一边引着孩子看文物,一边给孩子讲解历史知识,武汉城市圈志愿者联盟、湖北职院义工社的志愿者讲解员现场积极为他们开展了讲解服务。


       孝感市博物馆位于孝感市市中心,以通史陈列的形式展出孝感市七县、市、区近二十多年来出土、征集的历史文物,展示孝感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为孝感市民的精神生活增添了一抹明艳的色彩。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育基地、武汉城市圈志愿者联盟实践基地挂牌仪式在 孝感市博物馆二楼会议厅举行
孝感市文体新局副局长于斌、湖北职院院长助理田寿永共同为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育基地揭牌
孝感市博物馆馆长蒋俊春、湖北职院建筑技术学院副书记张银平共同为“武汉城市圈志愿者联盟实践基地”揭牌
  武汉城市圈志愿者联盟、湖北职院义工社、 湖北职院建筑技术学院志愿者、湖北职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志愿者 在孝感市博物馆前合影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9 21:19
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博物馆教育将进入
中小学生课堂


    本报讯(记者蒋太旭 通讯员周静)让博物馆走近市民,让市民走进博物馆,成为“博物馆之城”建设的重要目标。记者获悉:为了培育市民的博物馆意识,我市还将积极推进将博物馆教育,让去博物馆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重要习惯,增进市民对城市的认同与热爱。
    据悉,为了培育市民的博物馆意识,有关部门还计划将博物馆教育纳入中小学历史、艺术、科学、思想道德等课程和教学计划,建立长期有效的馆校联系制度,引导中小学生走进博物馆,发挥博物馆“第二课堂”作用。同时,培养和壮大博物馆志愿者队伍,让青少年在参与服务博物馆的展览展示活动中,感受到博物馆文化的独有魅力。并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类媒体,组织开展文博知识普及活动,在博物馆开展经常性公益讲座、馆藏品鉴赏和文化沙龙等系列活动,培养市民文博兴趣,增强市民对博物馆的认识和互动。鼓励博物馆以各种形式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组织社区群众参观博物馆。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普及活动,让更多的市民喜欢博物馆、热爱博物馆、走进博物馆,
    “博物馆之城”建设还将大力发展相关文化产业,将博物馆参观纳入文化旅游体系,制定博物馆旅游精品线路,打造“博物馆之旅”。


详情请看:http://cjmp.cnhan.com/cjrb/html/2012-05/17/content_5005579.htm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10 07:50
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形式与设想(转)
  
  
   随着博物馆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各项职能工作的不断深入,为社会公众提供“教育”与“服务”已经成为博物馆的核心要素,业界已形成了“博物馆第一重要的是教育,事实上教育已经成为博物馆服务基石”的基本共识。事实证明,博物馆所具有的公益性、社会性、终身性的施教特点,可与在校教育、社会教育及终身教育实现全面对接。在这其中,我们不难发现,儿童教育作为在校教育、社会教育及终身教育的基础构成,已经不能单纯依靠学校及家庭开展进行,博物馆也应积极关注儿童成长,适时转变教育观念、开辟专属空间,为广大儿童在博物馆内接受教育创造更加优越的环境氛围,创新自身的教育内容与形式以建全博物馆教育体系,从而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工作,承担起博物馆应尽的社会使命与责任。
  
   儿童教育与发展中的博物馆事业
  
   儿童是一个人的个性形成、智力发展、语言学习以及潜能开发的关键阶段。近几十年来,发育心理学、认知和神经等科学的最新研究结果证明,儿童教育对于人一生的发展具有独特而强大的影响。2011年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统计结果显示,我国现有0—14岁人口222459737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6.60%。“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儿童教育的状况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未来的群体素质、劳动效率、国民生活质量以及社会的公平、稳定与发展。可以说,儿童教育是整个社会乃至全球各国关注的议题、是国家战略的中心所在。
  
   博物馆在整合教育资源、打造教育品牌的同时,还肩负爱国主义教育、科普教育的双重职能,并兼有家庭教育、在校教育、社会教育及终身教育的多重需求,而儿童教育正日益发展成为博物馆教育的中心任务。据《“十一五”时期文物博物馆事业的主要发展情况》的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博物馆3020家、文物系统博物馆2435家、民办博物馆328家;其中免费开放的博物馆1893家、开设的陈列展览30156个、年观众参观5.21亿人次。相对与2005年的数据统计,我国的博物馆数量增长30%、陈列展览增长279%、观众人数增长194%。这其中尤应关注的是,博物馆未成年人参观人次也由2005年的0.40亿人次增至目前的1.35亿人次,增长高达238%。这些统计数字充分表明,我国的博物馆体系逐步完善,博物馆免费开放取得了显著成效,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日益提高,博物馆事业也已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新形势下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动向,为博物馆教育指明了新的拓展方向,也为我们如何做好未来的博物馆儿童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国当代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形式与方法
  
   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形式与方法是博物馆开展儿童教育内在要素的结构与表现方式,它依托博物馆各类教育资源、结合儿童群体的教育需求,通过各项主题鲜明的活动达到感悟、启迪的施教目的。我国当代博物馆儿童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类的基本形式与方法:
  
   1、主题参观活动。
  
   主题参观活动包括展厅报告会、临时展览辅教活动等,围绕单体文物或专题展厅进行深入浅出的介绍,使儿童参观博物馆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是普及博物馆文化和文物知识的最基本形式。
  
   2、专题讲座。
  
   博物馆讲座一般分为主题讲座和藏品讲座两类,大都根据博物馆展示内容围绕某个主题或结合藏品信息开展。由于讲座所需的教育人员、教学教具相对较少,教育空间可大可小,加之讲座对象较为固定,是当今博物馆开展儿童教育的又一基础形式。
  
   3、假期活动。
  
   儿童群体有相对固定的假期,如寒暑假、各类节假日等。选择儿童假期开展专题教育活动的形式受到了各个博物馆的重视,深受学校、家庭和儿童的青睐。相对与主题参观、专题讲座而言,假期活动的周期长、参与儿童多、讲授内容更加丰富。依托假期活动这一平台,可将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形式与方法充分利用,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
  
   4、展览“工作表”。
  
   所谓“工作表”,是博物馆根据陈展情况、选择重点文物制作的辅助观众了解展览及文物的宣传品,通俗讲就是一张博物馆的“藏宝图”。对于儿童群体而言,拿着“工作表”参观博物馆无疑激发了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在找寻文物、破解问题的同时,还间接了解到合理的参观路线和简单的文物介绍。
  
   5、互动参与活动。
  
   互动参与是一种双向教育,更能激发儿童的参与积极性。对于博物馆而言,开展互动参与活动需要有固定的空间、齐全的设备、专业的策划及辅导人员。目前博物馆开展的互动参与活动大多结合文物或民俗知识,以儿童与藏品或复制品零距离接触、制作各类文物模型、临摹描绘文物等为主。
  
   6、体验类教育活动。
  
   体验是增强认知、提高实践能力的最佳教育形式和方法。对于儿童群体,体验博物馆讲解员的工作、模拟讲解大赛或根据历史故事进行角色选择和扮演,在调动儿童参与兴趣的同时,还可从中了解或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历史典故,相对于枯燥的书面文字和冷冰冰的文物展品而言,体验类教育活动为儿童留存的将是一份难忘的博物馆记忆。
  
   7、儿童指南或读物。
  
   博物馆内专门为儿童准备的展品介绍,也包括与展品背景相关的图片、图书、海报、绘画等出版物,是儿童教育的重要辅助。从现有博物馆儿童指南或读物上看,在突出博物馆文化特点的同时,图版卡通化、内容故事化、形式多样化已经成为发展的趋势。
  
   8、网络、多媒体互动。
  
   当今博物馆利用广阔的网络平台、借助展厅内的多媒体设备,专门针对儿童群体制作开发动画、游戏及网络互动产品已屡见不鲜。此外,不少博物馆的网站还设立了儿童版或儿童专区,在利用新技术发布活动讯息、吸引儿童参与的同时,还提供了课件、视频、文物等资源的下载链接,为博物馆儿童教育注入了新的时代气息。
  
   发展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几点设想
  
   博物馆是儿童教育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适时转变教育观念、开辟专属空间,为广大儿童在博物馆内接受教育创造更加优越的环境氛围,创新自身的教育内容与形式以建全博物馆教育体系,是博物馆应尽的社会使命与责任。发展博物馆儿童教育不仅仅是博物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还是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教育变革的共同要求。
  
   1、发展博物馆儿童教育,就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儿童教育是各项教育活动的中心。20世纪美国杰出的家玛格丽特·米德在其《未来与文化》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三喻文化”。所谓“三喻文化”,就是后喻文化、同喻文化和前喻文化的合称。通俗上讲,“后喻文化”是指年长者向年幼者传授,年轻者向年长者学习的文化;“同喻文化”是指同代人相互学习的文化;“前喻文化”是指年幼者向年长者传授,年长者向年轻者学习的文化。不难发现,儿童教育在“三喻文化”的理念中扮演着承上启下、互补共进的关键作用。
  
   就博物馆儿童教育而言,我们对于儿童观众的研究还很不足,理论指导相对匮乏,对博物馆儿童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博物馆教育观念仍滞留在“施教”、“说教”的层面。实施证明,教育效果由受教育者吸收程度决定,这就要求我们要对儿童观众的需求有充分的调查与认知。由于儿童群体的年龄跨度大,必须划定年龄段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通过总体介绍、互动活动、体验教学等多形式的教育方法强化、巩固教育成效,进而推动博物馆儿童教育的良性发展。
  
   2、发展博物馆儿童教育,就要引入专业教育人员。
  
   博物馆专业教育人才的匮乏,是博物馆开展儿童教育的一大阻碍。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开展很大程度上就是取决于人才的因素。长久以来,博物馆业内人士甚至是教育工作者形成了这样的误区——博物馆教育工作者就是讲解员,讲解员是社会教育工作中的“万金油”。然而,博物馆进行讲解员招聘主要集中在外语、新闻、播音、文史等专业,而具有教育学专业背景的人员较少,儿童教育方面的专业人才更是屈指可数,让这样的讲解员群体从事具体的博物馆儿童教育工作显然不合时宜。上述情况的存在有博物馆现有管理体制、人才引进上的客观因素,但通过一些举措仍可改变这样尴尬的现状。如:一方面从讲解员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通过参与各类社会教育活动尤其是儿童教育活动,积累一定的教育经验,实现从讲解员到教育员的深层转变,这要比单纯的招聘教育专业人才直接参与博物馆教育更有成效;另一方面可以社会资源进行整合、梳理,主动与教育专家、学校、教育机构开展教育合作,借助具有专业教育背景和丰富教育经验的人员和单位,共同组织、策划适合儿童群体、具有博物馆教育特色的活动项目,从而建立起与社会优势互补的儿童教育体系。
  
   3、发展博物馆儿童教育,就要创办儿童专属博物馆。
  
   儿童博物馆是受到约翰·杜威、蒙特梭利和让·皮亚杰关于儿童教育的主张和理论的影响及启迪而设立的。随着我国近年来儿童教育的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家庭儿童教育支出越来越多,各类儿童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其中难免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为此,要求公益的、非盈利性的博物馆投身儿童教育的社会呼声越来越高,博物馆单纯的儿童教育空间已经不能满足儿童群体的需要。创办儿童博物馆,是发展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必经之路。“儿童博物馆”是指以儿童为主的家庭单位为观众对象,将馆内设施及物品依照儿童心智及能力来设置,并设有活动教室、游戏时间等供儿童互动与动手的时间和空间的博物馆。从这一定义上看,儿童博物馆主要为家庭观众、儿童观众提供服务,并以儿童作为服务的中心对象,是开展亲情教育、儿童教育的专属博物馆。
  
   目前海外比较著名的儿童博物馆有:美国纽约市的布鲁克林儿童博物馆、曼哈顿儿童博物馆、波士顿的儿童博物馆、华盛顿特区的首都儿童博物馆、印地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圣荷西儿童探索博物馆、圣地亚哥儿童艺术馆以及英国的优丽克儿童博物馆。儿童博物馆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博物馆禁止触摸只可观看的戒律,在其设立的美术空间或手工空间,儿童通过动手或互动的学习,在视觉感知方面让儿童有机会探索美的内涵,在自我表达方面能让儿童透过艺术经验增加自我与外物及环境间的认知,培养儿童的美学素养,促进并激发儿童的探索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相比较而言,我国的儿童博物馆发展还处于萌芽阶段,仍需借鉴国外创办儿童博物馆的优秀管理和活动策划经验,以期为我国的博物馆儿童教育开辟更专业、更广阔的崭新空间。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www.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