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校 校 行------管季超欢迎您在《教师之友网》免费‘看帖考察’[永久总置顶帖]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2 10:55
标题: ★★★校 校 行------管季超欢迎您在《教师之友网》免费‘看帖考察’[永久总置顶帖]
===网上‘校校行’拟参观学校:
      夏山学校、伊顿公学、帕夫雷什中学、道尔顿学校、苏霍姆林斯基学校、杜威学校、罗素高中、华德福、“56号教室”、“巴学园”。。。
http://xnjyw.5d6d.net/thread-58570-1-1.html



=====参观规则:


1,随时可以进校门,不收门票钱,也不管您的食宿和差旅费;
2,敞开校门随便进任何一个地方无人拦您;
3,您愿学就学,不搞‘行政推动’,不‘一刀切’,不强调要您‘临帖’,一切由您自主判断;
4,您不愿意来没人拉您,也不会发文件/打电话死催;
5,您春季来,就当[春游],与旅行社无关,自由行。
http://xnjyw.5d6d.net/thread-20665-1-1.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2 11:05
夏山学校





夏山学校(Summerhill school),位于英格兰东萨佛郡的里斯敦村,1921年由教育家尼尔创办。夏山学校施行的是民主的或称自由的教育方式,因实行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被誉为“最富人性化的快乐学校”。


基本资料

夏山学校创始于一九二一年,校址在英格兰东萨佛郡的里斯敦村( Leiston, Suffolk ),离伦敦约有一百英里。
夏山学校起初是一所实验学校,但今日的它已不是实验学校,而是一所革新的学校,充满了自由的活力。当初尼尔与妻子一起开办学校所持的共同理念,就是「创造一个不是让孩子们来适应学校,而是去适应孩子的学校」。快乐是生活的目的,衡量成功的标准,在于「工作愉快与生活积极」,因此学校应该使儿童学习如何去生活,而不只是知识的传授。


历史发展夏山学校是一所让孩子们能真正自由生活的场所,完全舍弃训练、命令、要求、道德与宗教教育。尼尔主张孩子们的本性是善良的,而且聪明、实际,大人只需让孩子们依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做,照自己的能力去发展,也就是依自己的才能、志趣,想成为学者便去做学者,而适合当清道夫的,也可成为清道夫。夏山学校就是基于这种理念去教育学生,尼尔认为与其培育不快乐的学者不如培育快乐的清道夫。


夏山的创校与办学精神1. 教育目标:在适应个别儿童的需要以培养其自动学习的能力。
2. 课程与教材:教师布置学习情境,儿童的学习以个人的经验为基础,是一种个别化而富弹性的学习方式。
3. 教与学的方法:采弹性课表与混龄编组的学级组织,学习的基本原则是自由、责任与信任,除了知识的学习外,强调情意教育,学生有机会决定自己的学习课程,负起安排与完成自己学习的责任。
4. 学习的空间:学校建筑及使用概念之更新,学习的空间不再限于传统的教室,它的学习是走出教室之外,甚至学校之外。
5. 教室管理:教室的管理以学生是否指向有意义学习为原则,因此学生可以在不妨害他人学习的前提下自由的走动或工作;校长尊重教师的人格与专业自由,教师可以自行从事实验工作,自行负责教学,并有权选择课程与教材。
6. 师生关系:教师所扮演的角色,由传统权威中心、注入式教学到处于辅导的立场,因此教师必须对教室内外自我负责,必须自我学习与自我充实,提供学生学习的机会,由于教师的真诚、温暖与尊重,师生的关系相当密切。
夏山学校的特点
(一)学生年龄不拘
尼尔时代的夏山学校的儿童入学年龄从五至十五岁均有,通常学生在十六岁左右离开校园。学生人数大致维持男生二十五名,女生二十名。
孩子们依年龄分成三班,年纪最小的五至七岁为小班,八到十一岁为中班,最年长的十一到十五岁为大班。学生来自美国、德国、荷兰、斯堪地那维亚、英国等国家。
(二)出席上课自由
孩子们可以凭自己的意愿出席,不论缺课多久也不会受到责罚。但选课后不去上课就会被除名,其它学生有权利把他请出教室。虽然订有课程表,但那只是为教师准备的。
班级通常是依孩子们的年龄分班,但有时也依孩子们的兴趣,而且不特别采用新的教学法,因为教学并不是很重要。
从幼年即就读夏山学校的孩子,一开始就会乐于上课。但由其它学校转来的孩子,通常讨厌上课,他们会先到处玩耍、骑脚踏车、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这种情况有可能长达数个月。最长的纪录,是由一名从教会学校转来的女孩子所创下的,这位女孩缺课长达三年,平日无所事事地到处游荡。
(三)建立学生的自信
在现实社会中,学问并非是最主要的,自信才是重要的。
(四)无正式的考试
尼尔和其它老师都相当厌恶考试,甚至认为大学入学考试应受诅咒。但是夏山学校并非不教考试必要的科目,只要入学考试制度存在,就不得不授课,因而夏山的老师们也教授因应入学考试的科目。
夏山没有正式的考试,而是以轻松谈话的方式测验学生。问题一点也不难,可以让孩子自由地写出答案。大致上新入学的孩子们较无法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头脑不好,而是长久处于传统、严肃的生活形态之下,无法写出富有变化的好答案来。
由于是一种从游戏中学习的教学方式,所以孩子们都很认真学习。若老师因故无法再既定时间来教课,孩子们竟还会发出怨言。
(五)舍去权威主义
在夏山教师与孩子同样被尊重,同样拥有自己的尊严。教职员与儿童的伙食相同,也同样得遵守同一团体的规则,因为孩子们是绝对不会忍受教职员们拥有特权的。
尼尔说:「孩子的本性必须受到应有的尊敬,而大人的干涉与指导,不过只是制造了顺从他们命令的机器人而已。强制孩子学音乐或学其它科目,除非把孩子变成没有意志,让孩子安于接受。大人只是为了因应社会需要把孩子培育成安于坐在办公桌,站在店里面售货,乘早班车上班以求不迟到等等机械式行动的人。简单地说社会就是由这许多胆怯的人-惧怕死亡、畏惧现况者所维持,然后大人再把这种现况传达给孩子,更甚者以这样的方式教育孩子,这是大多数人的想法。
夏山学校的生活
(一)学校活动自由多采
1. 星期一晚上,孩子们往往拿着父母亲所给的零用钱到街上看电影,若星期四换新片,有钱的孩子大多又会跑去观看。
2. 星期二晚上,教职员及年长的孩子大多到尼尔的房间聆听演讲。这时年幼的孩童(中低年级)分组阅读。
3. 星期三晚上是跳舞的时间,播放的音乐是由许多乐曲中挑选出来的,孩子们都跳得很开心。
4. 星期四晚上没有特别的节目,大孩子们都会到街上去看电影。
5. 星期五安排有话剧的学习。
6. 星期六晚上对学校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夜晚,学校自治会的召开日,在此会议中,学生们讨论生活问题、学习问题及其它活动问题,从讨论中做成决议付诸实施,自治会后常会举办舞会,到了冬天则有话剧的表演。
7. 星期日为影剧欣赏。
(二)享有游戏的自由
夏山为坚持学校的方针,常常遭遇一些难题,并允许学生以游玩代替读书。
(三)不实行责罚
在夏山学校,物质的消耗被视为是一种自然的过程。心理上的精力消耗也是无法避免,所以必须设法满足孩子的要求。夏山的任何教职员都不会乱发脾气,孩子们也一样,大家和乐地生活在一起。在被赋予自由、被认同的环境下生活的孩子不会为人憎恶,孩子们也不会故意惹老师生气而做出一些挑衅的事来。
(四)消除憎恶心
通常孩子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多少会表现出攻击欲。但在不自由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会表现出更激烈的攻击欲,主要是要反击他们的憎恶。而夏山的孩子因未感受到来自大人的憎恶,所以不会表现出强烈的攻击欲。学校中具有攻击性的孩子,大多是在家中得不到爱,且不被了解的孩子。
自治会
(一)自治会种类:
分为两种,一是学生自治会,另一则是师生一起参予ㄉ自治会
1. 学生自治会
夏山的自治会是由一位年长的学生所主持,它的成员包括学校的学生及教职员、褓母、访客以及任何想听听或参加的人。自治的益处很多,除了它是一个真实的民主,所有规条都在公开的大会上决定外,还是一个很好的练习演说能力的机会。在夏山,我们已经证明自治是行得通,而且效果极佳,一个学校的学生倘若不能自治,它就不能算是一所开放而进步的学校。
自治会分成三个部分:议事、议程、会议。首先朗读议事的报告:这个报告是同学们在聚会之前草拟的,凡是同学们的牢骚、抱怨、不满或渴望得到的东西,都可以提出于议事之中。在议程中,学生们可以提出在这一周里的重要建议,并且把他们的名字给自治会的秘书处,这样他们就可以有发言的优先权。自治会通常在晚上七点开始,八点半结束。
孩子们表现敏捷、中肯、切要的言辞。一般来说,会议的规定颇为严格,他们往往在周一或两周内,还会提出讨论。他们所提的事情大都颇富建设性,很少是关于个人利害的问题。每个问题在决议前,都会被仔细的讨论,连七岁孩子们也会不畏惧的站起来说明事情的原委,在夏山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
2. 师生一起参与的自治会
夏山学校是以民主形态进行自治的学校。全部的学校生活采团体方式,对于违反团体的行为处分,由周六晚上的学校自治会表决决定。教职员及儿童不论年龄大小,每人都拥有平等的一票权利。而尼尔的一票和七岁儿童的一票是完全一样的。
有一次尼尔曾在集会中提议禁止十七岁以下的孩子抽烟。因为尼尔认为孩子们并不是真想抽烟,大多只是想学习大人的模样。针对尼尔这种论调的反对意见很多,投票的结果,尼尔的提议遭到否决。
在尼尔的提议被否决后,有位十六岁的男孩提议禁止十二岁以下的孩子抽烟,而这个提案却通过了。但是在下次的会议中,一名十二岁的男孩要求撤回这项新的禁令。
(二)自治会的运作方式
夏山的自治不只是制定规则而已,对团体每个分子应有的行为也加以讨论。就寝时间的规定在各学期初由投票决定,时间依年龄而有所不同。其次活动方面的问题,由运动委员决定。另有学期末的舞蹈委员、话剧委员都由选举产生。为了防止孩子们出校门后,做出有碍学校名誉的事,而特别设立了校外委员。
通常伟反规则的人都会心甘情愿接受判决,但不服判决者可以提出申诉。这时议长在会议终了后会重新讨论,慎重地考虑从而调解。如此,可让孩子们知道不满判决时,每个人都有机会申诉、抗议。
(三)自治会具有奖罚权力
决议很少求助于大人的忠告,据尼尔表示,似乎只有一次征求过他的意见。三名女孩子侵入厨房偷吃食物,自治会决定处以罚金。当天晚上女孩子又重施故技,这次的处罚是禁止看电影。但是三名女孩不知悔改继续犯错,这时议长伤透脑筋,遂跑来找尼尔商量。
「给这三人每人三便士以示褒扬。」尼尔建议说。
「什么?这么做岂不鼓励全校的人都跑去偷食物。」
「不会的,你不妨试试看。」尼尔说道。于是议长照着尼尔的建议去行,结果三名女孩中二名拒绝接受赏金,且三人同时发誓以后再也不犯。之后学校至少两个月内未再发生这种事件。
(四)自治会存在的必要性
在夏山,孩子们治理自己,对自己的权利争取到底。依尼尔的看法,每周一次的自治会比学校上一星期其它科目的课更具价值。孩子们在许多人面前能够叙述自己的见解,率直地侃侃而谈,所以孩子们大多具有良好的口才。
由广泛的角度来说,自治对生长在自由风气下的孩子们的确非常重要。尼尔表示,他们所定的规则与其本质息息相关,而不只是单纯的表面工夫。他同时强调夏山的教育在于排除对人生无意义的虚伪外观,如同泥水匠被水泥弄污了衣服般的真实,让孩子们能配合时代进步的脉动,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下生长。
夏山学校给国内教育的启示
(一)生活教育方面
1. 提供儿童一个安全而愉悦的生活环境: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才能有豊富的创造力,才能享受生命的喜悦。
2. 在兴趣和需要的前提下,发展儿童的工作观念:工作的责任感应该基于兴趣与需要上,否则对儿童来说工作就是一种苦差事,而非出于真挚的意愿。
3. 给儿童充分的游戏:尼尔认为儿童时期就是游戏时期。为人父母尽量给予儿童游戏的时间与空间,因为儿童的游戏是为了贮备未来生存世界的应变能力。
4. 利用团体约制的辅导理念:在夏山学生自治会里,孩子们学得如何与各种人共同生活,以及解决他们身边所发生的问题;他们学得如何尊重别人的感受与接纳别人的意见,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如何不受别人的威迫与利诱。
5. 多元化的沟通管道:藉由每周一次小型级会的师生沟通,到每月一次的全校师生沟通方式,校长或行政人员也可由直接的参与了解以解决学生问题。
(二)学习辅导方面
1. 开放的教室管理:夏山学校学生可以自由的走动与工作,学习不仅在课堂上,也在校园与小区,教师尊重儿童的个别差异与需要,允许儿童探索的研究活动。
2. 个别差异的学习内容:在夏山由于着重个别学习,所以并没有统一的课程,学习不为铃声所控制,也不因人为的划分而中断。国内的学习活动偏重在整体的教学与齐一的进度,希望真正教育机会均等的理想能早日实现。
3. 混龄的学级编制:混龄的学级编制是采「家庭编组」方式。此种编制可避免按实际年龄所产生的缺点,促进儿童社会化的发展,同时可以使学习的环境更为豊富与变化,师生的关系更形密切。
4. 设立阅书登记卡活动:此种思想来自开放教育对学习环境布置兴趣与学习指示卡的哲示,为鼓励儿童自动自发的求知精神,在尚处他律阶段的儿童,学校可以拟定一套奖励的办法,落实书香社会的理想。
5. 多元化的学习评量:夏山学校以儿童「全人」的统整发展为评量要点,因此注重学习过程的评鉴,强调自我的比较,并且以评鉴做为诊断与辅导的工具。
(三)创造性教育的实施
1. 自由与信任:夏山的创造性表现是奠基于「自由」的发展上,不替孩子决定他将要学习什么,正是让孩子从受禁制的生活中找回属于自己的意志。
2. 摒弃权威:尊敬是出于赤诚的,因为孩子们来自权威太多的世界,夏山把权威摒弃于校门之外。老师不替学生做决定,容许学生自由表现-不管是学业或是意志的决定,这样才是一个鼓励儿童创造的情境。
3. 艺术教育:「只演夏山孩子自己编的剧本」是夏山学校的传统。孩子们乐于表现个人想法,在自编、自导、自演的活动中,表现自己,建立信心。国内的艺术教育也必须从充分的信任和欣赏着手,否则创造教学是枉谈的。
4. 自治活动:夏山的自治会没有权威、服从、纪律与大人的决定,孩子们依靠自己、依靠自己的团体抉择,自治会的决定没有一个孩子敢不遵从。反观国内的教育,我们的校训、学生手册等进行模式,往往是大人规定。失去创造性的人格,没有了自由意志的表现,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必然落空。


创校人A·S·尼尔(1883-1973),教育家,夏山学校创始人。从爱丁堡大学毕业后,

曾出任过实习教师、助理教师、刊物编辑、主编等工作。从1915年出版其
广受瞩目的处女作――《一个教师的日记》起,他先后出版了《问题儿童》
、《问题父母》、《问题教师》、《尼尔与莱希通讯辑》、《夏山学校》
等近二十部著作及自传《尼尔!尼尔!橘子皮!》。
尼尔有一句名言是,让学校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学校。
他认为:孩子应该按照他们自己的意志生活,而不是望子成龙的父母或自
以为是的教育家的看法,家长与教师的关心和指导只会造就一些机器人。[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2 11:09
特立独行的夏山学校



这个名字头上笼罩着一个田园牧歌般的光环。它所承载的理念,就是任何一个接受常规教育的儿童,生活中充满了狂野的梦幻。这就是“夏山学校!(Summerhill)”
The very name has an idyllic ring to it. And the notion it embodies is the stuff of wild fantasy for any child undergoing a conventional education. Summerhill!
在这所学校里,没有人必须上课!孩子们自己制定规则!成年人不能对他们呼来喝去!这个地方让所有听说过的孩子着迷不已,让成千上万有思想的教育家兴趣盎然。
The school where no one has to go to lessons! Where kids make the rules! Where adults can't boss them about! The place fascinates every child who hears of it and has intrigued thousands of thoughtful educationalists.

And it's still there, 88 years after it was founded by A.S. Neill, tucked away obscurely - without even a signpost - in a small town on the Suffolk coast. Neill became world-famous, if not necessarily influential. Since he died in 1973, educational theories have risen and fallen, and liberalism now seems to be making a quiet comeback in schools - even in Britain, where the Labour government has devoted much energy to stamping on anyone who rejects facts, exams and conformity.
这所学校是尼尔(A.S. Neill)在88年前创办的,至今仍然存在,不引人注目地藏在英国萨福克郡海岸的一个小镇上,甚至连个路标都没有。尼尔不一定有着全球影响力,但全球闻名。自他1973年过世后,各种教育理论起起落落,如今自由主义似乎正悄然重返校园,即使在英国也是如此——在英国,工党政府投入了大量精力,以打压任何反对他们宣称的事实、考试和顺从的人。
But Summerhill is no more fashionable now than it was in 1921. The uncompromising nature of Neill's ideals sets it apart from other "progressive" schools; in the words of Zoe Readhead, Neill's daughter, now its principal, "Summerhill stands back and lets the children make their own choices." So, in the world's way of judging these things, it is not especially successful. There are still only about 70 pupils. The facilities, by the standards of other British independent schools, are ramshackle. Exam results? They're not the main concern. (Students leave Summerhill at 16, before A-levels.)

"I don't really believe in the word 'success'," says Zoe, making quote marks with her hands. "You can be successful when you run a race. But how can you ever know what success in life is?"
但是,今天的夏山学校没有1921年时那么时髦了。尼尔理念中不妥协的特性,让它有别于其它“逐渐进步的”学校。用尼尔的女儿佐伊·里德黑德(Zoe Readhead)的话来说,“夏山校方往后站,让孩子们自己选择。”里德黑德目前是夏山学校的校长。因此,按当今世界的方式来判断的话,它不算特别成功。如今学校里大约仍只有70名学生。按照英国其它私立学校的标准衡量,其教学设施可谓破旧不堪。考试成绩如何?这不是夏山关注的主要问题。(学生们在16岁离开夏山,毕业时间在A级考试之前。)
Yet Neill, who died in 1973, would surely look on approvingly: his legacy is largely unaltered. Zoe herself is not an educational theorist, or even a teacher, and hardly looks like a normal school principal as she wanders round in her jeans being Zoe-d by the kids. (It's always first names at Summerhill, except for Neill, who was Neill.) She says she runs a business, but is awfully vague on subjects like numbers and fees, and often goes to great lengths to put off interested parents. "Zoe's fantastic," said one staff member. "At what?" I asked. "People. This is a very happy place."
“实际上我并不信奉‘成功'一词,”佐伊边说边用手画了个问号。“参加赛跑时你可以说到成功。但你如何能知道什么样的人生算是成功的呢?”
It hasn't always been happy. In 1992, the school let a couple of documentary-makers roam as free as the kids. The result, broadcast on Channel 4, suggested something out of Lord of the Flies and is best remembered for showing two boys beheading a rabbit. For the rest of that decade, the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manoeuvred to put a stop to it all, culminating in a court case as it tried to make lessons compulsory. Summerhill won, and its last report from government inspectors, in 2007, was overwhelmingly favourable.

The core of Summerhill is the Meeting, held three times a week, which governs the school. The FT was admitted into the dingy hall, but only by the will of the Meeting, not the principal. Zoe has one vote, the same as the smallest child.

It is an illusion that Summerhill has no rules: Neill made a firm distinction between allowing children their own freedom and allowing them to interfere with anyone else's. There probably isn't a school in the country with a thicker rule book. Some rules are routine ("No running by the pool"), some are written in a code that's obscure even by the standards of a boarding school ("BOs have to do BT 10 minutes and Shack aren't allowed out after"), but there are hundreds of them. It's also an illusion that kids dislike rules. They actually love applying them. They just resent the imposition of them by adults.

One girl wanted to go on holiday with her parents in term time. She gave the impression they had already booked her in without asking the Meeting, and one boy was appalled: "They're not supposed to do that." She backtracked, and was given permission. One of the houseparents was complaining: "Some of the house kids have started to piss me off. They have no consideration for my needs and just keep banging on my door. It's like 'Take, take, take.'" Strong warning issued. One group wanted to sit up till 11.30 one night to watch four back-to-back Star Wars films. Permission, after much debate, denied.
然而,1973年去世的尼尔,肯定会用赞许的眼光看待这一切,因为他留下的传统很大程度上并未改变。佐伊自己并不是一位教育理论家,甚至也不是教师。当她穿着被孩子们写上她名字的牛仔裤在校园里四处走动,几乎不像一个正常的学校校长。(在夏山,大家总是用名字来相互称呼,但一个叫尼尔的人除外。)佐伊表示,她是在经营一家企业,但对数字和费用等事情却非常的糊涂,往往会竭力拖延与感兴趣的父母见面。“佐伊太棒了,”一位工作人员说,“棒在哪儿?”我问道。“待人接物。这里是一个非常快乐的地方。”
The discussion was sensible and, if you like, adult, but it was not very articulate. And over-familiarity with democracy seems to have bred contempt: one boy curled into a foetal ball, hood on head, and rolled round the room; an older girl read Vogue; others were obviously distracted. Yet other schools might work better if their heads had the guts to cede more power.

It was the more mundane aspects of school routine that bothered me. The small classes are a plus. "I'd hate to teach a class of more than five," said Adrian, the science teacher. He was actually working one-on-one. Sometimes, as attendance is voluntary, that becomes one-on-nought.
但这里并非总是那么快乐。1992年,学校让几位纪录片摄制者在校园里像孩子一样自由晃荡。后来这部片子在第4频道(Channel 4)播出,片中出现了一些类似《苍蝇王》(Lord of the Flies)故事的画面,其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场景便是两个男孩将一只兔子斩首。在接下来的8年中,英国教育部想方设法让该校彻底停办,最终因为它试图提供义务教育而将其告上法庭。夏山学校赢下了官司,而在最近一份由政府巡视员2007年出具的报告中,获得了压倒性的好评。
It is a shock for an outsider to see small children wandering the grounds with toy rifles (made in woodwork class - political correctness isn't part of the ethos either) in mid-morning when you think they ought to be learning their seven times table. Many of those indoors opted for Warhammer rather than an English lesson.

Sheer lack of alternatives can impel kids towards classes. "Sometimes, when it's nice weather, I like to play and stuff," said 12-year-old Hugo, "but you get so bored in the day you tend to go to lessons." I glimpsed the weekly timetable belonging to his contemporary, Matteo. It was as full of empty spaces as if he were doing a liberal arts degree. "I'm going into town," he announced.
夏山学校的管理核心是每周召开3次的“会议”(Meeting),通过“会议”来管理学校。英国《金融时报》的记者获准进入了昏暗的会议大厅,但批准权限是来自于“会议”,而不是校长。佐伊和最小的孩子一样,在会议上也只有一票。
It would be nice to believe that the absence of pressure to achieve perversely instils a thirst for knowledge and learning, but I saw no evidence of that. One of my teachers used to insist that the word education came from the Latin educere, to bring out. And I don't quite see how Summerhill does bring out children's abilities.

Neill said: "I would rather Summerhill produced a happy street sweeper than a neurotic prime minister." But doesn't happiness come from fulfilment? Wouldn't a street sweeper who might have been PM be really neurotic?

In its own terms, the school appears to work. The prospectus talks of children learning to be "self-confident, tolerant and considerate", and the head of another school who has taken in ex-Summerhill pupils told me that's precisely what they were. The problem is that Summerhill may actually be even more out of tune with the times than it was in 1921. Parenting 88 years ago was generally strict but remote. Now it tends to be laxer but perpetually intrusive. It is hard to imagine parents today who want to stand back and pay up to £13,000 a year so the school can - in Zoe's words - stand back too.
认为夏山学校没有规矩乃是一种错觉:对于让孩子享受自由和允许他们干涉别人,尼尔作了严格的区分。在英国,可能没有哪所学校的校规手册比夏山学校更厚了。有些是惯常的规定(如“不要在水池边奔跑”),有些则以代码形式出现,即使按照寄宿学校的标准来看也令人费解(例如,BO必须做10分钟BT,之后不准出SHACK),但这样的规定有好几百条。以为孩子们不喜欢这些规定也是种错觉。他们实际上很喜欢遵守。他们只是讨厌成年人把这些规矩强加给他们。
But it's good to know that it's still there. If one dare use the word, one might even say it was successful.








一个女孩想要在上学期间与父母去度假。她给人的感觉是,父母已在没有征求“会议”同意的情况下,帮她进行了预订,一个男孩子对此震惊不已:“他们不应该这样做。”她放弃了请求,然后获得了许可。一位宿舍管理员抱怨道:“一些住宿的孩子开始和我找事儿。他们根本不考虑我的需求,只是不断敲我的门。好像在说‘快点、快点、快点'。”于是“会议”针对这一问题发出了严重警告。某天晚上,一群孩子想等到11点半看四场连放的《星球大战》(Star Wars)电影,但经过长时间讨论后,他们的请求被拒绝了。





讨论很理智,也可以说很成熟,但其思路并不十分清晰。对于民主的过度熟悉,似乎已孕育出了一种蔑视:一个男孩把身体蜷缩成胎儿状,扎着头巾,在房间里滚来滚去;一个大一点的女孩在翻阅《时尚》杂志(Vogue);其他人也明显注意力不集中。不过,如果其他学校的头头们有胆量进一步放权的话,他们可能会做得更好。



让我困惑的是学校日常事务中一些更平常的问题。小班教学是其优点。“我不喜欢教超过五个人的班级,”科学课教师艾德里安(Adrian)表示。他的工作实际上是一对一的。由于是自愿上课,因此有时会出现“一对零”的局面。





对外面的人来说,在早上9、10点钟看到小孩子拿着玩具步枪在校园里游荡时,你肯定会震惊不已,因为你觉得这个时间他们应该在学习“7倍表”(seven times table)。而在室内的许多人则选择了玩“战锤”游戏(Warhammer),而不是上英语课。(玩具步枪是在木工课上做的。在这里,政治正确性也不在校风范畴之内。)





完全没得选择时,孩子们也会去上课。“有时如果天气不错,我喜欢去玩东西,”12岁的雨果(Hugo)说,“可是如果白天很无聊,那就会去上课了。”我看了一眼和他同龄的马特奥(Matteo)的每周课程表,结果发现那里一片空白,仿佛他正在攻读某个人文学科的学位。“我要进城去了,”他宣布。



没有完成学业的压力,反而会刺激孩子们对知识和学习的渴求?想法很好,但我没发现这方面的证据。我的一位老师经常强调说,“教育”这个词来自拉丁文中的“educere”,即“培养”。我没怎么看出夏山是如何培养孩子们的能力的。

尼尔曾说:“我宁愿夏山学校培养出快乐的清洁工,而不是神经质的首相。”但快乐不是来自于成就吗?一个本可能成为首相的清洁工,就不会非常神经质吗?



按照它自己的说法,这所学校似乎是有成效的。招生说明中说,他们要让儿童学会“自信、宽容和周到”,而另一所学校的负责人告诉我,他们接收的夏山学校毕业生正是这样的人。现在的问题是,实际上与1921年的时候相比,夏山学校可能更赶不上时代步伐了。88年前的子女教育,总体上讲都是严格而冷漠的。现在家长的教育往往宽松一些,但却是持续干预式的。很难想象今天的父母会喜欢不干涉的做法,并支付高达每年1.3万英镑的学费,来让学校也进行——用佐伊的话说——不干涉的教育。

但是,知道这样一所学校仍然存在也不错。如果你胆子够大,你也可以说它是成功的。



译者/力文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2 11:12
伊顿公学
伊顿公学(Eton College)坐落在伦敦20英里的温莎小镇,是英国最著名的贵族中学。地处白金汉郡的泰晤士河河畔,与女王钟爱的温莎宫隔岸相望,伊顿公学是一座古老的学府,由亨利六世于1440年创办。伊顿以“精英摇篮”、“绅士文化”闻名世界,也素以管理严格著称,学生成绩大都十分优异,被公认是英国最好的中学,是英国王室、政界经济界精英的培训之地。这里曾造就过20位英国首相,培养出诗人雪莱、经济学家凯恩斯,也是英国王子威廉和哈里的母校。伊顿每年250名左右的毕业生中,70余名进入牛津剑桥,70%进入世界名校。





基本简介学校校歌高耸的尖塔,古老的城堡, 闪光的皇冠镶嵌在绿毯之上。

如此执著科学的灵光,亨利的英魂哺育众芳。
呵,她是祖国菁华的荟萃,他是温莎的崇高和宽广。
丛林、绿草环绕我们身旁,鲜花、嫩叶对我们欢唱,
伫立在高高的托马斯像前。
学校校徽它的校徽是由右上角代表英格兰王室的狮子纹章和左上角代表法兰西王室的百合花徽章以及下方三枚衬着黑底的银色百合组成。使用两个王室的标志只因当时建校者亨利六世同为英法两国的国王;而黑底代表永恒,银百合代表圣母玛利亚


学校历史伊顿公学,于1440年由英王亨利六世创办,素有"绅士摇篮"的声誉。这所学校,名为“公学”,实际上是一

所私立中学。 亨利六世将之命名为“公学”的原意是为贫穷学生提供免费教育,让贫穷孩子也能进入该校读书,作为进入剑桥大学的国王学院的预备学校。
不料到了17世纪,伊顿公学反而逐渐成为英国最著名的贵族学校,因为贵族子弟都以能够进入这所学校为荣,争相入学,形成一种高贵气氛,平民子弟反而可望不可即,致使该校逐渐变成一所等级森严、面向贵族子弟开放的学校。
从2003年9月开始,校方已经要求每位学生都要自己配备一台电脑,从而更好地配合校方网络教学的要求,校方也通过互联网为学生布置作业和教学。
近年来,英国私校都从以前的男女分校纷纷改为男女合校,但伊顿仍保持男校制不变。这所私立寄宿制的男子中学目前有约1,400名13至18岁的学生,都是由中学读到大学预科的男孩。
伊顿公学还任命了第一位伊斯兰阿訇,因为每年在伊顿公学就读的海外学生中有很大一批来自中东和阿拉伯国家,以满足这些学生的宗教需求。
英国私立男校伊顿公学坐落在温莎小镇,与女王钟爱的温莎宫隔泰晤士河相望。伊顿以“精英摇篮”、“绅士文化”闻名世界,这里曾造就过20位英国首相,培养出诗人雪莱、经济学家凯恩斯,也是英国王子威廉和哈里的母校。伊顿每年250名左右的毕业生中,70余名进入牛津、剑桥,70%进入世界名校。[2]


学校管理集体生活初入伊顿,学生只是13岁的小男孩,离开伊顿的是18岁的谦谦君子。他们在伊顿的5年完成的是生理、心
公学


理、知识、体能、思想和社会责任感的全面成长。伊顿的校规严格,却不痛苦。比如,一年级学生入学,有10%—20%是没有集体生活经验的家中宝贝,校方的第一个措施是,家长前三周一律不准探望,要把娇生惯养的公子哥“扳”过来!在不准你留恋父母温情的同时,学校给你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集体的温暖。学校还把各种娱乐、体育和业余生活等安排得满满的。每天长知识而又有趣的活动之后,男孩们还没来得及想家,就已疲倦得呼呼大睡。
学校的宿舍是学生们的新家,每座宿舍楼是一个集体,从一年级到五年级约50多人,除了上课之外,起居、餐厅、体育、娱乐活动都以宿舍楼为单位。
严格着装伊顿公学还以古老传统和非常特别的校服而闻名。伊顿公学为不同职位、

不同等级、不同荣誉的获得者设计了不同着装。伊顿的校服类似绅士的黑色燕尾服、白色衬衫、圆领扣、黑色的马甲、长裤和皮鞋。这套行头就要700英镑,加上配套的成打衬衫、领带等,装扮一个伊顿人,至少要好几千英镑。在黑色燕尾服中,有一些带披风的,那是国王奖学金获得者的标志。(伊顿校服最早是乔治三世去世时人们为悼念他而穿),
有些穿不同颜色马甲的,是伊顿5年级的“明日之星”,他们是从所有获奖者中选出的佼佼者。如果配有银色扣子,则代表最高级别的优秀学生,他们有权参与学校政务。通过这些日常服饰上的变化,突出竞争中优胜者的地位,使他们理所当然地鹤立鸡群,让学生充分体会优胜者的优越感、荣誉感。
校长、教务长、舍监和各学科负责人,也有不同的黑色学袍,稍微正式的场合,学袍一穿,犹如宫廷朝服,也是等级分明。
不过,学生的生活也在逐渐改变。学生头上那顶传统黑色高帽已可不戴了;学生在课余时间,也可以穿着好像牛仔裤等便装游逛了。
重视体育伊顿学生几乎每天下午都有体育运动。其中,伊顿划船赛的礼仪优雅浪漫,“伊顿五人”、墙赛、田野游戏赛等伊顿的特有运动勇猛粗鲁。在游戏般的体育运动里,男孩们不仅锻炼体魄,而且能形成同学之间的互相尊重、团结、合作、 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同时,高年级同学的言谈举止也是低年级同学的榜样,伊顿的良好校风、礼仪,就这样代代相传。
每年6月4日伊顿公学的颁奖典礼这一天,青少年个个穿上黑色燕尾服,胸前衣领饰孔上缀着蓝色康乃馨
顿公学


或牡丹,引领学生家长检阅学习成绩展览,出席感恩崇拜,然后观看伊顿船队在泰晤士河上游行的盛况。
这个从1793年便有记录的船队游行,通常在清晨阳光升起时开始。
每艘船上坐着八个身穿白裤、条纹衬衫、头戴缀满玫瑰、紫丁香帽子的少年。他们在沿岸奏着"伊顿船歌"的伴随下,缓缓划行。参加校庆的,常常有议员、贵族、以及著名的毕业生。有时候,女王、亲王、王子们也来参加盛典。
时至今日,在校园里还是经常可以看到穿着19世纪的绅土服装的学生们在绿草如茵的草坪上打木球,甚至在周末都运动不止。


教学特色伊顿学生现在也参加英国中学的GCSE和ALEVEL水平考试(升入英国名牌大学的主要途径),成绩几乎都是优秀。伊顿教学有三大特色。
优质导师名师出高徒,伊顿也认这个理。伊顿的教师很多是博士、专家,其中不乏牛津、剑桥毕业的伊顿校友。当然,伊顿选择的教师首先必须热爱学生。入校后,每名学生都获分派一名导师,专门负责监督学业进度以及品德与社交方面的发展。每周,学生们都会以小组方式接受一次辅导。当学生开始进入大学预科阶段时,他可以选择一名新的导师,专门辅导主修学科。

独特教材伊顿也用为中学统考编写的教材,但他们只用一半时间就教完了。余下的一半时间,由系主任自己选择增添其他教材。
每年9月开学时,各系主任已制订好独特而细致的教学计划,发给每个老师和学生,学生还可以在计划之外再选学更多的知识。因此,伊顿学生除了参加统考外,还多一项“伊顿考核”,每年12月进行。它比中学统考要难得多。伊顿学生几乎都能通过统考,却不能保证都通过伊顿考核。如果不幸几次没有通过伊顿考核,孩子就必须转学了。同时,伊顿考核在校内决定着下一学期的分班,在升学时,如剑桥国王学院等,会更看重伊顿考核展示的学生质量。


分班教学考入伊顿的学生基本都是尖子,但不等于每个学生的天分、特长、爱好都一样。“分班制”就是为了避免成群教育的粗略。
学校从每个学生考入伊顿的第一个成绩起,在英语、数学、法文等每一学科下分别分出等级(班),一般14级,较小的学科相应减少。它与笼统的快慢班不同,一个学生不是被笼统地归在快或慢的班里,而是每一科在不同的班级里。
如进入第一班的学生,即证明他在该科目上已经有了超强的天分和能力,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我学习机会。而14班则相反,证明学生在该项目上天赋和能力较弱,缺乏自学能力。老师就要加倍细致、耐心,有时要一对一地个别辅导。
对学生而言,不会因为被划入“低班”而自暴自弃。因为一个学生这科在14班,另一科可能在1班,其间的差异,显示出自己的优势,同时产生的是“向自己看齐”,让自己“全面优秀”的动力。同学之间也会注意到每个人各有千秋,你是“数学天才”,我是“文学博士”,增进互相尊重和友谊。每年通过伊顿考核,前几名会升入更高班。每次“提升”班级,学生都得到更上一层楼式的鼓励,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招生条件录取原则伊顿过去是贵族学校,世家子弟出生后即要注册。现在,学校里的贵族所剩无几,所以“贵族”实际已变成“昂贵一族”的代称。伊顿属于私立学校,原则上是面向公众招生,但要符合“财”、“才”二字才行。一个学生每年两万多英镑的学费(包括住宿费),令许多家庭望而却步。
据统计,英国每400名男孩中,只有一名能进入一般的公学读书,但要进入伊顿公学的,则每1,500名男孩中才有一人。有些英国的名门望族为了让子弟能进入伊顿读书,每当有男婴出生,便凭"出生证"向伊顿公学报名排队, 希望到孩子长到12岁时能够入学。
因此,每年报考伊顿公学的学生也就是1000余名,通过严格考试和面试后,录取250多人。

主要生源报考伊顿也是有条件的。私立小学的优秀学生是主要生源。私立小学与伊顿一样,也是条件好、学费昂贵,中产阶级家庭少有问津。
其次是公立小学成绩特别突出的学生,家长望子成龙有意培养,校方也会给予报考私立中学的建议。
海外学生也能报考伊顿。伊顿公学曾是英国殖民地上层家庭男孩的首选,从印度王子到阿拉伯王子,人人一口“伊顿”口音,见了面不谈国事,先称兄道弟弄清楚对方在校的年头辈分,以及住在伊顿的宿舍楼和房间号,关系就拉近了许多。伊顿现在虽然有王子头衔、后面跟着仆人的人物少见了,但出身大有来历者仍不乏其人。美国的富豪、亚洲的赌王,都把孩子送到这里。


校奖学金伊顿的奖学金分为两种:“国王奖学金”(简称KS)和“欧彼德奖学金”(简称OS)。
国王奖学金国王奖学金获得者可免5年学费,全校有70名,每年级14名。每年入学的新生中,只有得到私立小学校长
推荐的100人有资格参加竞争。获得国王奖学金的男孩不仅增添一件潇洒的披风,还有其他高人一等的待遇:搬出普通宿舍楼,住进学校中心庭院的“老校舍”,在专用餐厅就餐。据说,那里的有些食谱,沿用的是16世纪宫廷的烹调方式。
欧彼得奖学金如果说国王奖学金代表着入学时的佼佼者,欧彼德奖学金则标志着在伊顿竞争中的优胜者。欧彼德奖学金年年颁发,3种情况可以获得。
一是已考上国王奖学金,但不喜欢在“金丝雀笼子”生活的学生,可以申请自动转换成欧彼德奖学金,搬回到原来的宿舍楼。
二是每年全校各项考试中成绩最优秀的13名学生可获得“卓越者”荣誉,连续3次或累积4次成为“卓越者”,可以获得欧彼德奖学金。
三是是由于某种特长,校长特别授予欧彼德奖学金。这是一种纯粹的学术荣誉,没有奖金,也没有披风。
明日之星在伊顿的最后一年,从各种获奖者中精选出20人为“明日之星”,名为“POP”,他们的马甲可以是自己选择的颜色。当年威廉王子就曾是“明日之星”,他的马甲是一面英国国旗。
助学金近年来,这座古老学府也开始进行了改革:首先是特设助学金,奖励勤奋好学而缴纳不起学费的优秀学生进入该校读书。


著名校友伊顿公学,全世界最显赫的贵族子弟学府。自1440年亨利六世创建以来,已有565年的历史。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它不仅是一个贵族男校,而且更被称为“世界级精英人才的摇篮”。英国众多皇室子弟和历史名人曾在伊顿公学攻读过。英国有20位首相、36位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获得者都是该校的毕业生,
文化精英著名的伊顿公学校友包括了雪莱、乔治·奥威尔、亨利·菲尔丁、伊恩·弗莱明、托马斯· 格雷、亨利·萨尔(后来还成为伊顿公学校长)、凯恩斯威灵顿公爵和威廉王子等人。有新一代企业家布伦特·霍伯盟。有多次受伤仍英勇登上了珠穆朗玛峰贝尔·格里尔斯,他因主持美国探索频道的《荒野求生秘技》而著名。(目前的贝尔·格里尔斯集登山家、主持人、畅销书家、国际演说家于一身。因其在主持节目中所食用的东西太过惊人,而被冠以“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男人”的称号。)
军事领袖伊顿的毕业生中也走出过陆军元帅威灵顿公爵和一大批战士。一战时有5619个伊顿人参加,其中1157人牺牲,13人获得了维多利亚十字勋章。二战时有4960人参加了战争。745人牺牲,5人获得了维多利亚十字勋章,3人获得了乔治勋章。
王室培养伊顿不仅代表了精英文化教育的典范,同时,也象征着荣誉与地位。一直以来英国的王室成员都把男孩子

送到伊顿公学。
王储查尔斯王子、威廉王子都是该校毕业生,而当今英伦法定继承人威廉王子,也是从伊顿公学走向明天的帝王宝座。
2010年5月13日,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抵达位于首都伦敦唐宁街10号的首相府。英国新首相戴维·卡梅伦的教育背景将伊顿公学再次推至聚光灯下:500余年建校史,20名政府首脑。
负面人物小报更喜欢报道达利斯·古比这样的伊顿人,他因上演抢劫珠宝案诈骗未遂而锒铛入狱;还有不务正业的布罗克特男爵,他曾有42辆法拉利轿车,当高级轿车市场衰退,他拆掉了4辆,然后向保险公司索赔;还有曾在伊顿上学的尼泊尔王储,他于2001年发疯似的枪杀了包括他的父亲在内的8个王室成员,几分钟后又开枪自尽。


外界评价谈及校友政界成就,伊顿校友帕拉什·戴夫将部分归功于学校给予学生的自由度:“你受鼓励追求任何你可能拥有的梦想。” 按照戴夫说法,伊顿不像外人眼中那样刻板、陈腐,它允许学生“持些异议,某种程度上鼓励这样做。那对任何一个想得到领导者角色的人而言非常有用”。
《伊顿人的价值》一书作者尼克·弗雷泽说,伊顿相当多社团、运动俱乐部和其他活动由学生自己管理,从而让学生为今后投身政治作好充分准备。“男孩子们通过竞选得到要职。因此,从很小开始,你变得精于施展魅力、拉选票、处事圆滑,”弗雷泽说。
英国《谈天说地》杂志的迪吉·赫德利—登特见过不少“伊顿人”,认为伊顿具有独特能力,让学生自信由内而发,不会看起来傲慢或自负(这一点或许和其对学生绅士风度的培养有关)。“你能辨认出伊顿人,因为他们会去某个场合,带着某个目标,然后径直追求,不管他人看法,”赫德利—登特说。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2 11:14
帕夫雷什中学




内容简介本书通谷易懂。它既非空词洞无物的泛论,也不是事实材料的罗列,而是以论统实,寓论于实。它经严整,泾渭分明。其中《前言》部分言简意赅地阐述了笔者的基本教育信念。第一章介绍了该校从校长到整个集体朝气蓬勃的概貌。第二章则把该样富于教育性的物质环境生动形象地展示在读者面前。第三、四、五、六、七各章分别就体育与健康、德育、智育、劳动教育、美育五个方面详尽地阐述了笔者的见解和做法。
本书的特点在于,它能使读者更集中、更全面地了解苏霍姆林斯基其人、其校及其教育理念、办学思想和施教措施。该书除在苏联国内多次重版外,还在国外被译成多国文字出版。


本书目录前言
第一章 全体教师团结一致是教育教学工作成功的保证
一、深思如何领导好学校
二、我们的教师和教育者
三、校务会议的组成和作用
四、我们怎样在校长和教导主任之间实行分工
五、帮助教师完善教育技巧
六、集体研究“思维与情感的统一”问题
七、我们的传统
第二章 学校的物质基础及学生周围的环境
一、培养对自然财富的珍惜爱护态度
二、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环境
三、校园及其教育作用
四、校舍内部陈设的教育作用
第三章 关注健康与体育
一、学生的健康与精神生活
二、对学生的生活环境、劳动和作息制度的卫生保健要求
三、劳动是增强体质的手段
四、课堂上的体育和运动
五、体育与空余时间和休息问题
第四章 德育
一、公民基础——道德教育的基本环节
二、从道德概念到道德信念的途径
三、信念在道德成熟时期如何发展和巩固
四、社会定向——信念形成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五、敏感性和同情心的培养
六、培养诚实和荣誉感
七、培养男女青年相互关系的道德美感
第五章 智育
一、智育的本质及其任务
二、智育与世界观
三、科学世界观的形成过程与科学基础知识的掌握
四、知识的内容与智育
五、知识的掌握过程与智力发展
六、培养学生的智能
七、智育与教学法问题
八、科学无神论教育
第六章 劳动教育
一、劳动教育原则
二、劳动教育的物质基础(从教育学方面讲)
三、学生劳动活动的种类及其组织方面的教育学要求
四、劳动教学
五、学生以科学技术进步为劳动方针
六、才能、爱好和志向的培养和发展
七、手工劳动在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八、自我服务
九、劳动教育的方法同智育、德育、体育和美育等方法的联系
十、树立榜样是劳动教育的一种方法
十一、复习是劳动教育的一种方法
十二、集体劳动作业的完成
十三、竞赛是发展创造才能的一种因素
十四、劳动制度
第七章 美育
一、美的认识与情操的培养
二、少年和青年时期的审美教育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三、美育和美的创造
四、周围环境和劳动在美育中的作用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2 11:15
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


    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著名教育实验家、理论家,闻名于世的实验学校——帕夫雷什中学校长。他出生于乌克兰罗沃格勒一个农民家庭。15岁时,念完农村七年制学校进入一年制师资训练班。1617岁时,在农村小学教书。从这时期开始,通过3年函授学习和1年住校学习完成波尔塔瓦师范学院语言文学系学业。21岁时,取得了中学教师合格证书。在卫国战争中,身负重伤。复员后,到地方先后担任中学教师、教务主任、中学校长、区教育局长等职。26岁时,辞去局长职务,到中学任教。29岁时,被任命为10年制普通农村学校——帕夫雷什中学的校长。他在23年任期内进行了大量教育实验,把这个中学建设成为全国模范中学和闻名于国际的实验学校。他一生特别尊重克鲁普斯卡娅和马卡连柯,称他们为自己的精神导师。37岁时,通过了副博士论文。19704月,为取得教育科学博士学位提交了题为《全面发展个性的培养问题》的报告,因197010月去世没有实现。 #此前在首页部分显示#
  他除了校长、班主任(一个班)、科任(语文)的正常工作外,努力从事于著书活动,一生撰写4l部专著、600多篇文章。他的主要著作有:《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1956)、《中学教师集体》(1958)、《共产主义劳动态度的培养》(1959)、《我们是怎样培养勇敢的一代的》(1960)、《学生的精神世界》(1961)、《青年一代共产主义信念的形成》(1961)、《关于人的思考》(1963)、《劳动与道德教育》(1962)、《青年一代的道德理想》(1963)、《苏维埃学校中个性的培养》(1965)、《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1969)、《致学生的一席话》、《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给儿子的信》、《家长教育学》、《和青年校长的谈话》(1973)、《公民的诞生》(1974)、《全面发展的个性的培养问题》(1977)。其中,《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一书荣获了乌克兰加盟共和国奖,连续发行20版,译成10几种文字。乌克兰教育部出版他的五卷本选集(1979年出版第一卷)、前苏联教育部出版他三卷本选集。世界上已有30多种文字介绍他的著作。
  苏霍姆林斯基在前苏联被誉为“教育思想的泰斗”;其著作被视为“先进教育经验的完整总结”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其教育理论被公认为“活的教育学”、“马卡连柯思想的继续发展和进一步丰富”。前苏联政府授予他两枚列宁勋章、一枚红星勋章、多枚苏维埃联盟勋章、前苏联教育科学院通信院士称号。
  他的著作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德育理论及学校管理等很多方面;从方法论上讲,实践的观点、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统一的、相互联系的、相互依存的观点”(从实际工作中从事科研工作,没有为研究某一种问题而创设“不寻常的条件”和造成“无菌”环境)非常突出;从内容上讲,主要探讨的是前苏联社会主义教育的核心问题——“个性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一系列问题。
  《帕夫雷什中学》( )。该书总结了多年的帕夫雷什中学教育教学工作经验,比其他书更集中,更全面地阐述了他的教育信念、办学思想及施教措施。前苏联国内多次再版,国外被译成各种文字出版。中译本,1983年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赵玮等译,共446页、34.4万字,根据莫斯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译出。

  该书共分七章,其主要内容如下:
  前言。简要阐述了帕夫雷什中学集体的教育信念,是在共同的、创造性的劳动过程中形成和确立的。作者指出,“我们认为教育工作的目的在于,使每个青年男女都能在道德上、智力上、实际能力上和心理上作好劳动的准备,发展他们的个人素质、意向和才能”,“开发每个人的天赋和才能,使他享受到为社会、为人民的幸福进行饶有趣味的、充分发挥了智力的创造性劳动的幸福——这就是学校的任务。注意每个人,关怀每个学生,并以关切而又深思熟虑的谨慎态度对待每个孩子的优缺点——这是教育过程的根本之根本”。简言之,教育目的在于每个人的全面而和谐的个性发展。
  第一章“全体教师团结一致是教学教育工作成功的保证”。本章通过生动事例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教育学观点。
  1.学校领导是教育科学的领导。“要把学校领导好——这意味着精通教育科学,并使这门科学成为科学地领导教育和教养以及组织全体教师生活的基础”,这就要求学校的全体工作人员都来实现教育思想,重视教育思想。
  2.“没有家长学校我们就不可能想象有真正的家庭——学校教育”,教育学应成为“大众的科学”。
  3.好教师的条件:(1)热爱、相信、关心孩子,善于和孩子们交朋友;(2)精通、热爱、所教的科目,并了解其发展情况;(3)精通教育学、心理学;(4)精通某项劳动技能,并且是这项工作的能手。所以,要让教师有充分的时间去读书、思考科学的新成就,充实自己的知识,总结自己的经验。
  4.教师集体要成为一个志同道合的“创造性友好集体”,其中每个人都为集体的创造作出个人贡献。
  第二章“学校的物质基础及学生周围的环境”。学校的物质基础(包括学生周围的一切陈设),首先是一个教育过程所必不可少的条件,其次是对学生的精神世界施加影响的手段,培养正确观点和良好习惯的手段。“教育的艺术在于,不仅要使人的关系、成人的榜样和言语以及集体里精心保持的种种传统能教育人,而且也要使器物——物质和精神财富——能起到教育作用,”“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环境、用丰富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课堂教学的环境、课外活动环境、校园、校舍内部陈设等,都有很大教育意义。孩子们在周围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他们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这里的东西都不应当是随便安排的”,都要“有所诱导”,“有所启示”。
  第三章“关注健康与体育”。健康和旺盛的精力,朝气蓬勃地感知世界,乐观精神,是形成能够克服一切困难的坚强意志的一个极重要的源泉。学业落后乃至留级的学生当中85%以上学生的其主要原因就是健康状况不佳。作者指出,“我们逐年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体力的充沛,对于孩子的精神生活——智力的发展、思维、注意、记忆及专心程度——的决定作用”,“观察证明,所谓思维迟顿,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并非由于大脑皮层细胞的什么生理或功能的改变所致,而是由于整个机体的生病造成的”,所以研究孩子就要从研究他的健康状况入手。另一方面,健康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精神生活,尤其是脑力劳动的素养,“正常完满的脑力劳动,是来自身体的、智力的、审美的多方面的培养”。进而指出,“只有当孩子每天按自己的愿望随意使用57小时空余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聪明的、全面发展的人来”。离开这一点谈论全面发展、谈论素质、爱好和天赋才能的培养,只不过是一些空话而已。从童年起培养积极休息的习惯,是我们教育重要原则之一,各种活动的恰当交替、满足审美需要的劳动、积极欣赏大自然美都是这种休息。
  第四章“德育”。本章论述了道德教育的基本环节、道德信念的产生与发展、同情心的培养,诚实品德的培养、男女青年之间道德等问题。下列一些观点,较明显反映了现代道德生活的一些特点及要求。
  1.公民基础——道德教育的基本环节。学校首先着眼于形成个人的思想核心——公民的观点、信念、情感、品德、行为、言行一致。共产主义建设者的道德准则是人类道德文明的最高成就,让人们受到共产主义思想鼓舞。进而正确地指出,“让青年人掌握全人类的道德准则,是形成个人道德修养的非常重要的阶段”。他把如下几条人类道德准则作为“起码的道德修养”、作为“基本的公民精神”要求传授给孩子们。(1)什么事都要有益于你周围的人;(2)要以德报德;(3)不劳动,不得食;“学习是你的首要劳动”; (4)要做善良的、富有同情心的人;要帮助弱者、无自卫能力者、患难的同志,要尊敬和爱戴父母;(5)要同坏事、欺骗、不正义现象作斗争。为了进行这种教育,帕夫雷什中学编辑了一部独特的“道德价值文选”。
  2.个人的道德信念,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结果,是说明一个人精神面貌的主要标志。道德信念的形成是一个积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是教育对象而是在自己灵魂中确立某种东西的积极战士。
  3.“人道主义入门教育就是要让孩子在精神上给别人以温暖的时候,自己也能从中感受快乐”。所以要让孩子感受别人的痛苦、忧伤和不幸,并和需要同情帮助的人共忧患。“没有对人的同情心,就不可能有仁爱精神”,“爱全人类容易,爱一个人难,去帮助一个人比宣称‘我爱人民’要困难得多。”
  4.“在儿童周围创造某种思想上无菌的环境的企图,只能使孩子的心灵畸形发展”。所以,“对于现实不要去粉饰,不要去掩盖”,不能让孩子们做口是心非的事,粉饰现实会产生认识上的教条主义,束缚人的思想,引起怀疑主义,使孩子们不相信崇高的共产主义目标和原则。
  第五章“智育”。本章论述了智育的任务,智育与世界观的形成,知识的内容与智育,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智力与教学法,科学无神论等问题,其中提出了如下一些独到见解。
  1.智育的任务不单纯是掌握知识或发展智力。智育包括获取知识,形成科学世界观,发展认识和创造能力,养成脑力劳动技能,培养对脑力劳动的兴趣和要求,不断充实科学知识和运用科学知识于实践的兴趣和要求。智育是在获取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的,但又不能仅仅归结为一定知识量的积累。只有当知识变为个人信念,变为人的精神财富,从而影响到他生活的思想方向和他的劳动、社会积极性和兴趣的时候,知识的获取过程和知识的深化过程才能成为智育的要素。“世界观的形成乃是智育的核心”。“教育过程中要实现智育的主要目的——发展智力”。
  2.人之所以需要受到智育,不仅是为了劳动中应用知识,而且是为了“充实精神生活”,所以不应只从应用知识的角度看待教养内容。
  3.“每个孩子的思维都按他独特的方式发展,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聪明才智。任何一个孩子都无不有其天分和才能。重要的是,要使这种聪明才智成为学习上成功的基础,要做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都不低于他的才能”,力争在学前期就把这些才能的火花点燃起来。
  第六章“劳动教育”。在劳动教育方面,作者提出了如下一些深刻见解。
  1.作者是从人的全面发展之高度,而不是从智育或德育角度看待劳动教育的。劳动教育是德育、智育、美育的重要因素。教育的任务就是让劳动渗入到受教育者的“精神生活中去”,渗入到“集体生活中去”,让热爱劳动成为青少年的重要兴趣。
  2.对劳动教育提出了一系列原则:(1)劳动教育与全面发展的结合;(2)劳动中个性的发挥显露和发展;(3)劳动的崇高道德性及其明确的公益目的性;(4)尽早参加生产劳动;(5)劳动的多样化;(6)劳动的经常性和连续性;(7)儿童劳动中带有成人生产劳动的特征;(8)使劳动具有创造性,而且手脑并用;(9)劳动的活动内容与技能的衔接;(10)生产劳动普遍性(普遍参加)(11)劳动活动的量力性;(12)劳动同多方面精神生活的结合。
  3.对中学毕业生,应当只要求了解生产的主要部门并掌握一些技能和技巧。普通学校的宗旨并不在于对学生进行职业训练。
  4.共产主义首先意味着人的才能、才干、天资的充分发展。“发挥个人创造力的范围是多方面的”,“任何劳动都可以上升到创造性的高度”。我们教育要帮助人在许多生活道路中找更能发挥个人创造能力和个人才能的路子。
  5.手工劳动任何时候依然都会是生产的主要因素,在有高度素养的手工劳动中能鲜明地显示创造思维。
  6.自我服务是培养人遵守纪律、培养人对别人的义务感的重要手段。
  第七章“美育”。作者指出,“人在智力上的深入发展是丰富审美需求和审美感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要向孩子广泛介绍世界文化成就及人类文化珍品。审美感受和审美创造相互联系,对审美素养的培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只有当人经过劳动创造了美的时候,美才会使人高尚起来。
  《帕夫雷什中学》是一部“活的教育学”,它涉及到一个学校教育所涉及到的所有主要问题,而且提出了一系列独到见解和新鲜经验。作者坚持了马列主义全面发展教育、综合技术教育、共产主义教育等思想,继承了克鲁普斯卡娅、马卡连柯的教育遗产。他不仅发现前苏联社会发展与生活所提出的薪问题,而且对此作了解答。因此,他的教育学堪称“现代教育学”。他提出和解答的新问题主要有:(1)在他理想中的教育是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这种教育所指的是使每个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在不同程度上、在不同领域中都得到和谐和充分的发展,为此在学校里组织丰富多采的精神生活和智力活动,点燃每个学生才能的火花,进而不以同一尺度、同一高度要求学生。此外,作者主张从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的高度看待德育、智育、体育、劳育、美育以及其他一切活动。(2)作为解决现代社会道德生活所提出的问题的一种对策,提出了“全人类道德准则”即教育的阶段性问题,以及“基本的公民精神”教育问题,并强调要把这种教育与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紧密联系起来。(3)正确地指出,智育包含更为丰富的活动内容及任务(形成科学世界观等),智育不仅是为了劳动,而且是为了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同时指出,智育以发展学生智力为主,尤其强调提高学生的自觉能力及自我教育能力。(4)并没有仅从德育或智育角度考察劳动教育,而从个性的全面发展这一高度,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的高度,从人的生活需要和幸福的高度,从人的秉赋和才能的创造性发展的高度考察了劳动教育。劳动教育不属于任何一育,它是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一个独立方面。(5)在实验方法问题上,也创造出自己新路子:不是在温室里、小气候中而是在大地上、大气候中进行实验。他是在正常履行自己科任、班任、校长职责的前提下,开展科研著书活动的。这种实验成果,更富有现实性、实用性以及说服力。
  《帕夫雷什中学》已成为我国教师、校长喜爱的教育图书之一。苏霍姆林斯基与帕夫雷什中学已被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所熟知,他的形象已成为我国广大教师以及教育科研人员的学习榜样。他先进的教育思想、对共产主义教育事业的忠诚,献给孩子们的高尚心灵,生动活泼的教育学,在教育实验中求索的精神,集体创造之态度,诚实真挚的品格,都感动着、激励着我国教育工作者。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2 11:16
《帕夫雷什中学》
著:[苏]B·A·苏霍姆林斯基
译:赵玮、王义高、蔡兴文、纪强
外国教育译丛
教育科学出版社
书号:7232·161
1983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445页 字数:344000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全体教师团结一致是教学教育工作成功的保证
第二章 学校的物质基础及学生周围的环境
第三章 关注健康与体育
第四章 德育
第五章 智育
第六章 劳动教育
第七章 美育

在当代世界教育家行列中,有一位很引人注目,他就是B.A.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他之所以引人注目,在于他虽然工作岗位平凡无奇,-位普通乡村学校的校长,他的作为却超群出众,在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方面成绩卓著。
与苏霍姆林斯基这个名字紧密相联的,便是“帕夫雷什中学”。这是苏联乌克兰境内的一所十年制普通乡村学校。苏霍姆林斯基的大部分教育生涯就是在这里度过的。他以这里为基地,实践发展他“自己的教育信念”;他以这里为取材源泉,抒写他那生动感人的教育诗篇。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在这里的“教育劳动充满了紧张的探索和思考”。结果,他使这所偏僻的乡村学校变成了享誉世界的教育实验中心之一,变成了远方来访者求经取宝的场所。
《帕夫雷什中学》一书,正是“根据笔者个人经验写成,在某种程度上是笔者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教三十三年、其中包括二十六年任校长工作的总结”。《帕夫雷什中学》一书的特点在于,它能使读者更集中、更全面地了解苏霍姆林斯其人、其校及其教育信念、办学思想和施教措施。
《帕夫雷什中学》一书通俗易懂。它既非空洞无物的泛论,也不是事实材料的罗列,而是以论统实,寓论于实。它结构严整,经纬分明。其中《前言》部分言简意赅地阐述了笔者的基本教育信念。第一章介绍了该校从校长到教师整个集体朝气蓬勃的概貌。第二章则把该校富于教育性的物质环境生动形象地展示在读者面前。第三、四、五、六、七各章分别就体育与健康、德育、智育、劳动教育、美育五个方面详尽地阐述了笔者的见解和作法。如苏霍姆林斯基自己所称:“笔者在阐述全体教师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上所做的努力时,想尽力从各个方面来展示这种劳动,不仅说明所采取的种种方法,想尽力从各个方面来展示这种劳动,不仅说明所采取的种种方法,而且也揭示它们内在的相互联系。”读了《帕夫雷什中学》之后便会发现,它的确如有人所赞誉的,不愧为一部“活教育学”。
这部“活教育学”中首先引人瞩目的,是笔者对校长工作的论述。读者从这里可以了解到,校长应具备哪些品质和素养?校长的领导职能和技艺是什么?苏霍姆林斯基是怎样提高自己的素养并实地当校长的?尤其是,他在学校管理上所持的一个独到见解。
从该书中还可以了解到,一个好教师应当具备哪些素养?教师应当怎样去提高自己的素养?
校长和教师的崇高使命就是设计和造就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思想象一条红线贯穿在《帕夫雷什中学》一书的始终。
建立“学校家庭教育体系”是苏霍姆林斯基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所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
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苏霍姆林斯基从教育着眼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有利于身心发展的物质环境。他为学生提供了一种精神环境-“丰富而多方面的精神生活”
他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课余活动时间。他为学生建立了为数众多的课外活动小组。他引导学生突出三项爱好:最喜爱的课外读物、最喜爱的学科、最喜爱的劳动创造项目。他把课外读物的的教育作用提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苏霍姆林斯基还有一个同样重要的教育信念,就是确信学科爱好对促进全面发展的巨大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的再一个重要的教育信念,就是确信劳动对全面发展的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还有一个教育信念,就是“大自然”的教育观。他坚信,大自然这是美育的重要源泉。(摘自《帕夫雷什中学》一书的“译者的话”)。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2 11:17
乌克兰之行(笔记七):走进教育的理想国,帕夫雷什中学


作者:窦桂梅 日期:2011-10-26







走进教育的理想国,帕夫雷什中学

帕夫雷什学校是教育的理想国,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理想国。帕夫雷什,这个以村名命名的学校,早已超越了小镇,飞出了乌克兰,走向了世界。不知多少人,本国的,外国的,到这里朝圣。这不,在迎接苏霍姆林斯基九十年诞辰的日子里,我们也来了。
《帕夫雷什中学》一书已成为中国教师、校长喜爱的教育图书之一。书中围绕校长的职责、学校的物质基础及学生周围的环境、关注健康与体育、“德育”、智育”、“劳动教育”、“美育”几个方面提出了深刻见解。帕夫雷什中学的内涵太丰富了!仅凭我这次多半天的见闻,怎能说得丰富与深入?下面谨以亲身经历的三个小事,谈谈我的所见所感。
种下一棵长青树
半山坡上,一片被树林掩映的红色房子就是帕夫雷什中学。走近校门前,看见学校的主楼,楼顶较尖,好像教堂。经随行人员介绍这正是当年的教堂。二战期间成为后方伤员养伤之处,现在成了帕夫雷什中学。
主楼的两旁被树包围着。想起我曾在书中照片上看到的,当年苏霍姆林斯基和孩子们一起种下的那棵核桃树。帕夫雷什中学的老师告诉我,那棵核桃树就在主楼的左边,在一大片茂盛的果园里,不仅一棵。这些核桃树现在已经是参天大树了,粗壮的枝干和茂密的树叶,遮天蔽日。悄悄地,我摘下一片核桃树叶,放入自己书包的夹层里,在这秋天的时刻,叶子依然泛绿鲜亮,仿佛苏霍姆林斯基生命的光泽。
果园里还有矮矮的樱桃树、较高的海棠树和苹果树,整齐地排列着,好像在微笑着迎接你,甚至热情的它们,把海棠果和小苹果沉甸甸地挂在枝头,更有许多落满一地——树舒枝展叶占据了小径,迫使你不得不绕一下,或弯腰低头。
来到主楼后面,呵,满眼还是树。
就这样走着,看着,想着,这哪里是树,就是曾经一个个学生的身影啊。这些树,都是当年学生们种下的。苏霍姆林斯基有一个要求,第一次来学校就读的孩子们,要他们种一棵父亲苹果树、妈妈苹果树,甚至是奶奶苹果树。当第一次结果子的时候,要送给自己的长辈们品尝。学校还有习惯,每一个孩子毕业也要种一棵树。随着这些树的长高,见证帕夫雷什学校师生的成长。
现任帕夫雷什中学校长В·Ф杰尔卡奇告诉我们,现在学校依然保留这一传统。自然,这次来学校,就有了一次特别的和学生们一起种树的仪式。
我们来到学校后面新开垦的一块绿地。学生们已经穿着端庄的校服等候我们了。在斜斜的土路的两边,我们将种上一棵棵常青树。挖坑,下苗,填土,踩实。当用手把一抔抔土送入树根的四周,我的内心有说不出的激动。从今天起,在帕夫雷什中学,也有我生命的播种了。可以想象,几年,十年,甚至几十年,当路两旁的树已经高大成荫,学子们漫步谈天、嬉戏玩耍的时候,也许会想到一群中国的老师们在这里种下了一棵棵爱的大树。
“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环境、用丰富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苏霍姆林斯基这么认为的也是这么践行的。这所十年一贯制学校,早在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就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育人环境,而且现在更加丰富。绿树掩映下的实验室、试验基地、集体农庄、温室、生物专用教室、气象站、儿童天文观测台,以及藏书丰富的图书馆等,显得生机盎然。孩子们在这些“基地”学习,他们经常看到的周围,那一棵棵自己栽下的树,他们懂得,“这里的东西都不是随便安排的”,都要“有所诱导”,“有所启示”。原来,这满目的树,启示的就是帕夫雷什中学的生长姿态,就是帕夫雷什中学的生命年轮啊。
吃一顿帕夫雷什午餐
中午,我们中国老师一行十几人被安排到帕夫雷什附近的一个地方用午餐,可一到那里才知道,因为安排的疏忽,竟然还没有给我们准备好。于是,校长临时安排我们回帕夫雷什中学吃饭。
能在帕夫雷什中学吃一顿饭,多么难得。我们匆匆回到帕夫雷什中学。没想到,学校餐厅的食物特别丰盛。各种烤制的面包很精致,像一件件艺术作品,一盘盘摆在我们面前,各种颜色的蔬菜,还有番茄汤。我小心地拿起面包端详,不忍吃下……阳光斜斜地透过窗帘射进餐厅,将餐食都镀上一层金色。
经校长介绍,知道学校目前有将近五百学生,共三十七位老师。中午都在这里吃饭。四年级以下的学生,一律免费就餐。她还告诉我们,我们现在吃的这些蔬菜,都是学生们在校园里自己种的,面包也是他们自己烤的。校长平静地叙说,而我们这些听众却激动地欢呼起来。劳动创造智慧,苏霍姆林斯基的话不禁脱口而出:“智慧就在孩子的手指尖上!”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劳动与美”的结合,并奉为教育信条。他从人的全面发展之高度,而不是从智育或德育角度看待劳动教育的。教育的任务就是让劳动渗入到受教育者的“精神生活中去”,渗入到“集体生活中去”,让热爱劳动成为青少年的重要兴趣。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国好多学校也有劳动实践课,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应试的压力,劳动实践的教室已经成了摆设。我们的学生,普遍存在有知识,却没有生活的现实。只有通过亲身劳动,学生才会正确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啊。
现在,劳动的习惯在帕夫雷什学校成了传统。在每年的“收获节”里,孩子们自己当做解说员,介绍自己劳动与美结合的成果,和大家分享劳动的快乐。因美的劳动,帕夫雷什中学的生命得以鲜活,得以延展啊。
上一次特别的课
午餐后,我就离开帕夫雷什中学。我和李镇西还想去看看学生的教室。当我俩说明情况后,一位女教师笑眯眯地掏出钥匙给我们开了门。
教室呈现的是最原生态的样子——因为事先不知道我们能“闯入”。温馨舒适,整洁明亮。大约不到二十个座椅——从苏霍姆林斯基时代,到现在,这里都是“小班化教学”。这也难怪苏霍姆林斯基能够那么细致入微地观察每一个学生。想想我们中国的大班化,我只有在这里“望班兴叹了”。
教室后边一角有一个读书角,前边靠窗右边一角是教师的办公桌椅。窗台上摆满了盆花,教师的办公桌铺展着漂亮的花布,桌上一角也摆着一束花。由于原来是教堂,因此教室棚顶很高,地面由木板铺成。有了这一宗教的肃穆味道,再加上苏霍姆林斯基在这里工作了三十三年,这便更有了一份厚重。
轻轻地在椅子上坐了下来,静静地想苏霍姆林斯基书中讲过的那些教育故事,联想在苏霍姆林斯基博物馆里见到的,他曾经用过的教学教育用具,于是幻想苏霍姆林斯基给我上课的情景。而后,我又站了起来,在桌椅中间来回走了几趟。从讲台前面走到后面,又从后面走到前面,手不停地比划着,幻想着我给这里的孩子上课的情景。
李镇西老师开始“讲课”了,他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一行大字:“永远追随不朽的苏霍姆林斯基!”我呢,也情不自禁写下“我们热爱苏霍姆林斯基!”这里的“我们”指他的学生,也指我这个中国小学教师,“我们”代表了所有热爱他的人!我想,这难忘的一课,写下的不仅仅是这几个字,而是心中的情感,也是我们对苏霍姆林斯基无比的热爱!
其实这“爱”,最主要的源于苏霍姆林斯基对这所学校,对儿童无限的热爱!在《把心灵献给孩子》的前言中他说:“我把所有的热情所有的精力献给当时年轻的乌克兰教育。我整个的生命岁月都是在帕夫雷什中学度过的,在这里生活了30多年,我是有资格说把心灵献给了孩子。”那么,这写下的“爱”其实就是帕夫雷什中学爱的血液。因为爱,生命的血液永远鲜红流淌,学校永远充满万古流长!
有人说,帕夫雷什中学是一部“活的教育学”。这树,创造了美,这劳动,使人高尚起来。这爱,让人活着幸福他、而又有尊严。原来,这活的教育学,“活”是一种生命的状态,活是一种情感的灵动,活是一种思维的创造。是否可以这样说,帕夫雷什中学是完全的以人为本,无个人私欲的、全身心为儿童着想的家园;是完全纯朴的、真挚的,有着泥土芳香的乐园;是令人愉悦的、宽欣的学园……
就要告别帕夫雷什学校了。回望校园,感慨满心。他先进的教育思想、对教育事业的赤诚,献给孩子们的高尚心灵,生动活泼的教育学,在教育实验中求索的精神,集体创造之态度,诚实真挚的品格,都感动着、激励着我们这些中国教育工作者。时间会过去,但是教师,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苏霍姆林斯基。不会忘记这个教育的理想国:帕夫雷什中学。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2 11:21
世界名校“道尔顿学校”





美国道尔顿学校是由海伦·帕克赫斯特女士于1919年创办的一所12年一贯制私立学校。长期以来,该学校在美国颇负盛名。
道尔顿计划即道尔顿教育计划,是由帕克赫斯特女士提出并实施、美国道尔顿学校一贯坚持的一种教学组织方式,它立足于激发学生的自主精神,促进学生个性的塑造,发展其创造才能。
道尔顿学校遵循的基本理念是“自由与合作”。所谓“自由”,是指让学生拥有尽可能多的自由时间和自由意志,让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相对自由地支配学习时间、选择学习科目、选择合适的学习速度等等。这种自由并非放任自流,而是有组织、有纪律前提下的自由。所谓“合作”,亦可称为群体生活的互动,指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善于与他人合作共处的能力。
道尔顿学校的训练方法包括:实验室、研究课题或目标明确的功课任务和教室。与传统意义上的“教室”不同的是,在这里,学生被分成小组,不同年级、不同水平的孩子们可以一起讨论学校中或社会上发生的一些事情。这种方式与在“实验室”解决问题的小组协作方式一道实施,目的是为了增进学生的公民意识,以弥补计划中强调个人主义的不足。
海伦·帕克赫斯特强烈反对刻板、专制、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她主张,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接受和承担较为长期的“学习任务”,主要体现为每个科目一个月的学习任务(按:类似我们今天很多学校、幼儿园实施的“主题学习”、“任务型学习”)。当学生了解到一个月要完成什么任务后,他们将会很快学会安排他们的时间,并根据个人兴趣进行学习。学生不再需要听铃声按课表上课,可以随他们的兴趣进行某门课程的学习,可以随时进入他们最感兴趣的实验室,在老师的帮助下与其他学生一起学习。一个实验室就是某学科的博物馆,从教科书、教辅材料到教辅工具等,应有尽有。主持实验室的教师必须是专家型教师——他(她)必须具备该门学科深厚而广博的知识基础,并能为每个年级的学生提供适当的教学辅导。学校采用学分制,学生以适合自己的速度来取得某一门功课的学分。
……在道尔顿计划中,学生可以自由地在学校里追求自己的爱好,但到月底,学生应该完成老师布置的每门学科的学习任务,并用卡片标出完成任务过程中每个阶段的进步情况。此外,帕克赫斯特在学科领域还保留了传统的规则和课程的权威性。……
同时,该计划还对学生进行个性塑造。通过学习安排时间和与其他学生在实验室环境中相互合作,孩子们学会了自我约束。此外,学校还复制真实的生活体验,任务的重点是解决问题,而不是死记硬背。……
道尔顿计划的亮点在于它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它不仅能使资质优秀的学生得到充分发展,也能使资质平常的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其秘密就在于他们注重发掘孩子的潜能,培养孩子的自信,使其成为一个独特的、无可替代的、充满创造力的人(按:我们现实的学校最缺的就是这一点,不了解学习的成败主要取决于是否激发了学生的潜能,而以为靠压迫性学习、拼时量的补课和题海战术才能提高考分)。……
(按:以我国的现实环境,在可预见的很长一段时期内,还不可能出现道尔顿这样的学校。但我觉得可以在如下学段做一些大胆的实验:
第一,幼儿园基本上没有应试教育的压力,完全可以这样做。
第二,大胆的、校长和教师队伍强的私立小学,可以先在低年级段实验,取得成功经验后逐步往中、高年级延伸;只要能保证中国化的“教学质量”,就可以被社会所接受。
第三,普通高中从2007年开始的课程改革,实际上渗透了很多道尔顿的经验,胆子大的高中可以试探:至少可以对那些家长赞成、成绩较好的学生单独编班——或由这些学生组成课外学习团体——进行实验。
我从来认为,考上重点大学的那些“好学生”实际上主要是自学成才的,老师对他们依照传统“班级授课制”所进行的“教育”作用很小。反之,通行的“课程统一、进度统一、难度统一、教学资料统一”等等“大一统”的教学方式恰恰危害了他们更好的发展。
我曾多次向一些重点中学建议:给那些“好学生”特殊政策,消除那些“大一统”的限制,提供更充分、更个性化的的学习资源,给予更及时的、个性化的指导,再设置必要的成绩定期考核办法,何愁清华、北大没有我们的学子考进去——那种“大一统”的模式不是反而使他们不能超常发展、考不上一流的大学吗?)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2 11:22
道尔顿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作者:陈金芳     
      道尔顿教育是一种成效卓著的教学组织方式或教学体制,体现了个别化教学的精神实质。道尔顿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最初是由美国道尔顿学校的创始人海伦帕克赫斯特女士在创办道尔顿学校的过程中总结和提炼出来的。

      美国道尔顿学校创办于1919年,是由海伦.帕克赫斯特女士创办的一所12年一贯制私立学校。如今,位于美国纽约的道尔顿学校是美国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典范,是美国当前最负盛名的学校,也是一所颇具国际影响的学校。美国的道尔顿学校创造了连续20多年来其毕业生全部被哈佛、耶鲁等名校录取的奇迹,其毕业生具备高度的创造力、想象力和意志力等优秀素质,深受美国父母的赞许和美国社会的欢迎。美国权威杂志《时代》周刊盛赞道尔顿学校为"哈佛熔炉",美国权威主流媒体《今日美国》称其为"天才教育的殿堂"。
      美国的道尔顿学校曾是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典型。但它所遵循的原则又不同于后来受到较多批评的进步教育运动的极端原则--即所谓"儿童中心论"原则。"儿童中心论"对传统教育一味摈弃,否认学生有被正确引导的可能及教师应有的主导作用,主张对学生放任自流。道尔顿学校对传统教育采取"扬弃"的态度,即有所突破、有所发展,又有所保留。因而,道尔顿计划除了充分体现当时的新教育思潮以外,还是一种具体的"较稳健的、较少冒险性的"教学改革方案。
     道尔顿学校声名卓著的奥秘在于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训练方法。道尔顿学校遵循的基本理念是自由与合作。所谓自由,是指让学生拥有尽可能多的自由时间和自由意志,让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之下相对自由地支配学习时间、选择学习科目、选择适合他们个人的学习速度等,但这种自由并非放任自流,而是有组织有纪律前提下的自由;所谓合作,亦可称之为群体生活的互动,指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善于与他人共处的能力。这里所说的合作,也包括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合作关系,在这种合作关系中,学生是教与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助手和朋友,这种合作关系使教师和学生均得以提升和发展。道尔顿计划正是立足于激发学生身上的自立和主动精神,便于学生个性的塑造,便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
      道尔顿学校的训练方法包括三根独具特色的支柱:实验室(laboratory)、研究课题或叫目标明确的功课任务(assignment)和教室(house)。后者与传统意义上的"教室"概念有所不同,是指学生分成小组的系统,在这里,不同年级、不同水平的孩子们可以一起讨论学校中或世界上发生的一些事情。这是一种方式,与在实验室解决问题的小组协作方式一道,目的是为了增进学生的公民概念,以弥补道尔顿教育中强调个人主义的不足。
      与其他许多改革者一样,海伦.帕克赫斯特强烈反对刻板、专制、以老师为中心的教育,这种旧教育模式是从19世纪传承下来的。她的计划中最惊人的革新是用她之所称 "实验室"代替传统的教室。在她提出的系统中,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之下接受和承担较为长期的学习任务,主要体现为每个科目一个月的学习任务。她认为,当学生了解一个月要完成什么任务后,他们将会很快学会安排他们的时间,根据他们的个人兴趣进行学习。学生不再需要听铃声按课表上课,他们可以随他们的兴趣进行某门课程的学习,他们可以在任何时候进入他们最感兴趣的实验室,在老师的帮助下与其他学生一起学习。一个实验室就是一门学科的博物馆,从每个年级的教材、教辅材料到教辅工具等应有尽有。主持实验室的教师必须是专家型教师,他(她)必须具备该门学科深厚而广博的知识基础,并能为不同年级的学生提供教学辅导。学校采用学分制来标示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在任何时间、以适合自己的速度来取得某一门功课的学分。
      在某种程度上,道尔顿计划是建立在动机心理学基础之上的。帕克赫斯特认为,孩子的天性是好奇的和好学的,当他们天生的好奇心被激发的时候就是他们学习的最佳时机。她认为他们的兴趣不能也不可能被时钟牵着走。她认为,从学术或者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当学生在学习任何吸引他的科目的时候,必须让他自由地继续他的学习而不被打断,因为当他感兴趣时,他就会头脑敏锐、思维更加活跃,更有能力征服在他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任何难题。在新方式下,不会有铃声在指定的时间勉强将其拉开,根据教学的要求,强加给他另一门课程和另一个教师。
      在道尔顿计划之下,学生可以自由地在学校里追求他们自己的爱好,但到月底,学生应该完成老师布置的每门学科的学习任务,并用卡片标出完成任务过程中每个阶段的进步情况。此外,帕克赫斯特在学科领域还保留了传统的规则,并保留了课程的权威性。她认为,应当把学习中的问题直接放在学生面前,并指出必须达到的标准,允许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和速度解决问题,只要他们觉着合适。学生对结果的责任心不仅会发展他们潜在的智力,还会发展他的判断能力和个性。
      这样,除了为学生最大限度地增加其活力和兴趣提供基础,道尔顿计划还欲对学生进行个性塑造。通过学习安排时间和与其他学生在实验室环境中相互合作,孩子们将学会自我约束。此外,学校环境还将试图复制真实的生活体验,任务的重点将是解决问题,而不是老师指导下的死记硬背。她认为,在孩子开始面对青年和成年的各种问题之前,在童年时代就必须加强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当教育被设计为给予他这样的自由和责任,并允许他为了自己而独立地处理这些问题,他才能达到这一步。经验恰恰就是这种东西。没有它就谈不上个性的发展,没有个性,任何年龄的问题都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解决。孩子受到我们教育体制规章制度的桎梏和阻碍,将不会得到任何形式的经验。他既学不会控制自己的困难也学不会控制与自己同伴的接触中产生的困难。
      她认为,经验对于孩子的价值简直是怎么估计也不会过分的。较之其他方式,它也能够测试个体的道德和智力结构。它塑造和锤炼孩子的思想,使他的判断力增强且更为敏锐,同时,当个体和其他个体发生联系时,教给他最最重要的课程--自律。群体意识产生于这种社会经验。只有把这种经验引进到我们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才能恢复学校生活曾经失去的热忱、追求和兴趣。她的最终目标,简单地说就是"让学校变得象游戏一样吸引人,让教育象游戏一样寓教于乐,最终是为了造就无畏的人类,使他们拥有最宽广而敏锐的理解力,这是我们的理想。"                  
      海伦.帕克赫斯特著有《道尔顿教育计划》(《Education on the Dalton Plan》)一书(中译本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5年11月出版),此书全面阐述了道尔顿学校所遵循的教育理念与方法,也是对美国20世纪20年代以来出现的一种卓有成效的教学组织形式的总结与概括。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此书已被译为10多种文字。早在20 世纪20年代,道尔顿教育就已传人欧洲,并被广泛推广。1924年,我国也出版了一个《道尔顿教育计划》中译本(只译部分内容),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了教育实验。但由于我国当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育领域是一潭死水,由于既不具备相应的社会文化基础,也不具备相应的经济基础,加上效仿者的生搬硬套,实验效果并不理想。可以这么说,真正触及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改革,我国比美国至少晚了60年,我国始自20世纪80年代的教育改革与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改革有着十分相似的背景和内容。
      2000年10月,美国道尔顿学校的理查德.布卢姆索(Richard M.Blumenthal)校长应邀参加了由北大附中主办的"世界著名中学校长论坛",作了题为"道尔顿计划在21世纪中的角色"的主题报告。报告介绍了道尔顿学校的教育理念及方法、发展历史及成就,认为道尔顿计划对于21世纪的教育仍然具有启发作用和指导意义。他在报告中指出,明天的学校将与20世纪20年代的学校截然不同,但奇怪的是,我们当今所处的时代与当年却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因此,我希望我能够建议,一些20世纪初创造的基础概念和原则仍然是21世纪初学校的指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道尔顿学校的教育理念与方法的确能为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有效的方法论借鉴,主要有以下几点缘由:
    第一,道尔顿计划产生的背景与我国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兴起的背景极其相似!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的经济、文化飞跃发展,教育亦有较大发展,但教育的滞后与弊端也有目共睹:刻板、专制、以老师为中心的教育使学生只能静坐听讲,呆读死背,造成了学生能力的低下与创造力的缺失。然而,国家要面对迅速工业化和人口都市化快速增长所引发的实际问题,人们普遍感到需要新型学校以新的教学方式满足新时代对公民素质和人才的要求。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经济和社会的转型与发展必然对教育提出新要求,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越来越依赖于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大量的创新人才,越来越依赖于教育的质量和效率。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目前的教育仍然积弊重重,主要表现在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改革势在必行。既然两国不同时代的教育改革具有极其相似的背景,那么,别国已经卓见成效的教育理念、方法及经验就必有可以借鉴之处。
     第二,道尔顿计划所倡导的教育目标与我国素质教育倡导的目标几乎一致:强调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与生动活泼地发展。第三次全教会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并提出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然而,如何落实素质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目标是行为的方向或指南,既然目标近乎一致,那么行为方式就必然可以借鉴。
      第三,道尔顿计划的亮点与素质教育的重点正巧吻合。道尔顿计划的亮点在于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正如作者所言:"我所贡献出来的,不过是发展教师和学生创造能力之教育的初步。"道尔顿学校不仅能使资质优秀的学生得到充分发展,也能使资质平常的学生得到超水平发挥,甚至成为天才学生。其秘密就在于他们注重发掘孩子的潜能,培养孩子的自信,使其成为一个独特的、无可替代、充满创造力的人。

     至今,欧洲拥有300多所道尔顿学校,日本和澳大利亚也有10余所。2006年5月,我应邀参加了由国际道尔顿教育协会和捷克共和国共同举办的第10届国际道尔顿教育大会。通过了解得知,美国以外的道尔顿学校并非完全模仿美国的道尔顿学校,而是根据各国的实际情况在其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道尔顿教育的理念、原则和方法。我在欧洲所参观的三所道尔顿学校就没有美国式的"实验室",但每所学校都有道尔顿教学日或道尔顿教学课时。据国际道尔顿教育协会主席罗尔罗纳(Roel Roehner )先生介绍,有些道尔顿学校并非从来就是,而是有一个演化过程,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往往要经过几年时间的实验,实验成功则继续推广。位于奥地利维也纳市的那所初级中学(Europaschule Wien )实际上正处于实验阶段,这所学校一共3个年级,每个年级4-5个班级,当前每个年级只有1个班是道尔顿教育实验班。据该校现任校长皮特先生(Jurgen Peters)介绍,实验班与普通班的生源、教师、教材等没有区别,只是在教学组织方式上有所区别,即在实验班的教学中严格贯穿道尔顿教育的理念、原则 和方法,视海伦.帕克赫斯特女士所著的《道尔顿教育计划》为"圣经"(Jurgen Peters 先生如是说)。实验结果显示,采用道尔顿教学组织方式培养的学生不仅在常规考试中成绩更突出,而且个性更鲜明、思维更活跃,与同学和老师的合作更和谐。

                             本文原载:《教育史研究》,2006年第3期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2 11:24
“道尔顿制”实验从上海走向全国
日期:2009-05-13 作者:金林祥 来源:新民晚报
柏克赫斯特女士
中国公学中学部校址,舒新城早年曾在此任教
中国公学附属中学道尔顿制实验,学生工作室
[/td]
    上世纪二十年代,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和全球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双重影响下,我国中小学教育进入了一个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道尔顿制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制度,乘着这股改革之风,飘洋过海,从美国被介绍到中国来。它率先在上海登陆,进而辐射到全国许多地区,数量众多的中小学校闻风而动,积极开展道尔顿制实验,在全国迅速形成了一股试行道尔顿制的教育实验高潮,对当时我国中小学教育曾产生过较大影响。
   
壹  道尔顿制创始于美国
   
    道尔顿制是由美国教育家柏克赫斯特女士(1887-1973),于1920年创立的一种教学制度,因其创始于美国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而得名,又称“道尔顿实验室计划”。
   
    道尔顿制与传统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它废除班级授课制和年级制,特别注重个别教学。它倡导一种自由活动的精神,允许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自己的需要决定学习的内容和进度,自由地支配时间,希冀通过协调教与学的矛盾,促使学生的个性和群性和谐自由地发展。
   
    道尔顿制强调三个基本原则,即自由、合作和计划。所谓自由,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按照学生的能力指定作业,不强迫学生学习相同的内容。因而,学生享有自己安排学习科目、学习内容的自由,自己计划或支配学习时间的自由,自己选择学习方法完成学业、解决问题的自由等。所谓合作,是指团体生活中的相互活动,既有师生之间的合作,又有学生之间的合作。其中基于彼此之间问题相同,兴趣相投,相同年级或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合作,尤为重要。所谓计划,也称时间预算,是指教学中完全打破按照课程表上课的制度,根据教师拟订的作业纲要的内容,采取师生共同签订学习工约的形式,由学生按照学习工约规定的时间完成学习任务。
   
    实施道尔顿制,必须具备四个要件,即作业室、专科教师、作业纲要、成绩记录表。其中作业室,又称实验室,其本意就是要把学校的教室变成社会的实验室。它分学科而设,比如理科作业室、史地作业室等。作业室中放置关于该学科的各种工具和参考书籍,以便学生自学。专科教师是根据作业室的需要配置的专业教员,其职责是积极主动地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必要时也进行集体讲解。作业纲要也称指定作业或学习工约,是指学生必须完成的学习内容。成绩记录表是用于记录作业纲要完成情况的统计表格。
   
    由上可见,道尔顿制通过对课堂教学的改革,力图消除班级授课制只重视教师讲授,而忽视学生主动学习的痼疾,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力求让他们获得更多的自由发展。它迎合了当时要求改革传统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时代要求。因此,道尔顿制刚一出现,就受到美国教育界的关注,并很快被介绍到世界各地,受到许多国家教育界的追捧。
   
贰  率先在上海登陆
   
    道尔顿制被介绍到中国来,率先在上海登陆。1921年8月,在上海出版的发行量很大的教育刊物《教育杂志》,在第13卷第8期“欧美教育新潮”栏目,登载了题为《道尔顿制案》的短讯,最早将道尔顿制传递给中国教育界。不久,也在上海出版的另一重要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在第12卷第1期,发表了正在英国留学的余家菊的文章《道尔顿制之实况》。紧接着,《教育杂志》第14卷第6期,又刊登鲍德征的文章《道尔顿制实验室计划》。这两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较为详细地介绍了道尔顿制的原理、特点,以及开展道尔顿制实验的方法,引起了国内教育界的注意和兴趣。可以说,国人正是从这两篇文章开始接触和认识道尔顿制。
   
    不仅如此,上海还在国内率先开展道尔顿制实验。最早开展这项实验的学校是中国公学中学部(即今上海市吴淞中学的前身)。下面是该校当年国文教师沈仲九,描述他从事国文科道尔顿制实验的真实场景:在一个教室内,墙上挂满了文学家的肖像,沿墙的书架上陈列了语文工具书和各种文学著作,教室的中央用课桌拼成了一个大会议桌,围着会议桌安放了课椅。面对着学生们的新奇,惊讶不解,国文教师沈仲九朗声说道:“你们今天到这里来,有怎样的感想?你们以为这是大菜间,今天教员请酒吗?以为这是会议室,今天开教员学生联合会吗?以为是会客室,教员会许多学生吗?不是,都不是。这是你们的图书室,是你们的研究室。现在虽然没有把教室这名字取消,但这已不是教员‘教’的地方,是你们自己‘学’的地方了。教员仍旧在这里,但他也和你们一样的‘学’……你们此后要靠自己,不要专希望人家给你们。”于是,学生们在新奇或困惑,理解或不理解,希望与失望之中,开始了自己的学习与研究。道尔顿制在中国的实验,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中国公学中学部同时开展道尔顿制实验的还有常识科,时间都是在1922年10月。此时距道尔顿制在美国创立,仅仅两年;距道尔顿制被介绍到中国来,更是只有短短的一年。从中可以窥见,当时上海教育界学习道尔顿制心情之迫切,行动之迅速。
   
叁  又从上海走向全国
   
    无独有偶,热情面对道尔顿制的并非只有上海教育界。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在上海教育界率先介绍,并最早开展教育实验之际,全国教育界人士也闻风而动,纷纷撰文介绍和研究道尔顿制;许多地区,尤其是沿海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中小学也积极行动起来,开展实验研究。霎时间,一个介绍、研究和实验道尔顿制的热潮很快在我国形成。
   
    当时,国内许多教育杂志大量登载介绍、研究道尔顿制的文章,有的甚至还出版了道尔顿制专号;各大出版机构也抓住机遇,纷纷出版各种有关道尔顿制的译著和著作。据不完全统计,从1922年至1925年,国人撰写的有关道尔顿制的文章150篇,出版的各类著作17种。
   
    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许多中小学校也积极地开展实验研究。有学者统计,从1922年至1930年,全国实施道尔顿制的学校有上百所,地区遍及江苏、北京、河南等8省市。其中,北京艺文中学实施道尔顿制的时间最长,从1925年开始,前后持续达10年之久;南京东南大学附中的道尔顿制实验,因实验组织的科研性和实验结果的说服力而影响最大。
   
    南京东南大学附中是一所名校,当时主持校政的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廖世承。在他主持下的道尔顿制实验,采取比较研究的方法,其要点是:在本校初一、初二两个年级,随机选取两个平行班,一班为实验班,另一班为比较班。无论是实验班还是比较班,在开始实验之前都通过测验积累每个人的相关数据;实验教师必须同时兼任实验班和比较班内容相同的课程,但采用不同的施教方法;实验学科为国文、英文、数学、混合地理和混合理科,实验时间为一个学期;实验结束时,又对两个班的每位学生重新进行测验,然后比较分析前后两次测验的结果,核算出各个人进步的数量、每班进步的平均数和每种测验进步的平均数,并核算实验系数。同时,还采用调查法,分别了解教师和学生对实验的看法和意见。最后,实验结果表明,道尔顿制和通常采用的班级授课制的实际效果不相上下。于是,他们得出结论:道尔顿制的特色“在自由与合作”,但根据我国具体条件很难实行,“班级教学虽然有缺点,但也有它的特色”。廖世承据此实验写成的《东大附中道尔顿制实验报告》一书,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学术影响,也成为我国教育实验史上一部经典著作。
   
    1923年,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九次年会,通过《新制中学及师范学校宜研究试行道尔顿制案》。1925年7月14日,道尔顿制创始人柏克赫斯特女士,应中华教育改进社的邀请来我国访问。她先后走访了全国7个省的9个城市和1个县,行程约3600公里,讲演50余场。这些都对道尔顿制在中国的传播起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道尔顿制在中国的广泛传播,还与舒新城的竭力提倡和积极实验密切相关。舒新城(1893-1960),湖南溆浦人,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1920年秋,他应聘主持中国公学中学部校务,在学校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他试行分团教学法,实行选科制,革除男女不同校的传统习俗,率先招收女生,开中学男女同校之先河。道尔顿制传入我国以后,他又以极大的热情,积极提倡和大力宣传。他在《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教育与人生》、《京报》等报纸杂志,发表了大量介绍和研究道尔顿制的文章,出版了《道尔顿制概观》、《道尔顿制研究集》、《道尔顿制讨论集》、《道尔顿制浅说》、《道尔顿制概要》、《个别作业与道尔顿制》等多部在当时颇有影响的著作。他还力排众议,率先在中国公学中学部实验道尔顿制。1923年2月,他应聘担任东南大学附中研究股主任,又与同事们积极开展道尔顿制的教育实验,并取得颇有说服力的实验成果。此外,他利用假期举办“道尔顿制暑期讲习班”,向中小学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等,系统讲授道尔顿制,解答相关疑难问题,推动道尔顿制的普及和实验。他还到处作关于道尔顿制的公开演讲,足迹遍及南京、上海、武昌、长沙、武进、宜兴等地。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我国推行和普及道尔顿制的最力者。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2 11:26
“道尔顿制”是这样上课的2009-06-28
来源: 解放网-新闻晨报(上海)


  1923年舒新城在《教育杂志》上发表了《道尔顿制与小学教育》一文,详细地介绍了英国康克斯达路学校4年级到8年级采用道制历史教学的情况。其中历史和地理共用一个作业室,并配备了专门教员辅导学生的学习。作业教员将作业贴于布告牌上,由学生抄录下来并独立完成。
  比如四年级三月份的一份历史作业清单是这样的:让学生研究寺院是怎么获得僧食和银钱的?罗马丐僧的大概情况是什么?爱华德第三世的时候中世纪古城的情形(14世纪)?而且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对学生的笔记也提出了要求,比如让学生把134页的家系做一略传,但不要画人物画;让学生撰写一篇短文记述罗马丐僧的情形;让学生想一想里慈各街是否与14世纪的相似?让学生把所知道的商业基尔特的情形写出来?
  1930年,朱智贤在其处女作《小学历史教学法》中举了两所实行“道尔顿制”的中国小学的情形。
  湖南长沙城楚怡小学5年级的一位历史教员写道:“第二节社会团体课,有一个叫周怒安的学生提议道:‘今天早我们从家里到学校来,看见许多兵背着枪在街上站着,我们过细打听,说是今天有许多人游街,反对北京关税会议,政府特派兵防守。我们上谈话课时,曾把这个问题讨论,因时间短促,还不十分明白,缪先生要我们在社会课里研究。我想:在这一周里专门研究关税会议……’后经同学互相讨论,一致赞成研究关税会议。”这位历史教员在这里还专门做了注:“此种学生自发动机与自然环境,急宜利用,然指导者预知学生有此需要时,应做充分的准备,教学上所收之效果,当更宏大”。于是,学生们开始研究和讨论:什么是关税?中国关税有多少?中国的关税历史如何?关税会议如何形成?大家反对什么……
  江苏苏州第四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一位历史教员写到:“我刚走进教室,就有一个很富有感情的学生,站起来急急迫迫的说道:‘去岁周老师曾经说过,日本侵略中国的地方很多,满洲不过是一部分罢了,等到研究外国地理的时候,再将日本和中国的一切关系,详细细的讨论。现在我们已经研究到外国地理了,不如就现在定研究日本的纲要吧’。还有许多学生接三连三的说:‘日本去岁出兵到东三省,今年又开始打大沽口,真是岂有此理。’‘日本惯欢喜欺负中国,是什么道理?……’于是,大家研究起了日本。”
  
(本文来源:新闻晨报 )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2 11:28
《杜威学校》是一部关于教育杜威的教育理论专著。全书分历史的发展和组织、课程、科学方法在教育上的应用、人员—组织—评价几个部分介绍了杜威学校教育的相关内容,适合教育工作者参考学习。

目录
译者前言
引言
原序
新版编 者前言
第一编 历史的发展和组织
第一章 一般的历史
第二章 课程的实验基础

第二编 课程——社会性作业
第三章 发展课程的实验
第四章 家务作业
第五章 为家庭服务的社会性作业
第六章 进步来自发明和发现
第七章 进步来自探险和发现
第八章 乡土历史
第九章 殖民地史和革命
第十章 殖民地开拓者的欧洲背景
第十一章 专门化活动的实验
第十二章 专门化活动的实验
第十三章 专门化活动的实验
第十四章 指导选择活动的原则

第三编 科学方法在教育上的应用
第十五章 发展科学方法和概念的实验活动
第十六章 社会生活的起源、发展及其背景的实验活动
第十七章 发展交往和表达技能的实验活动

第四编 人员一组织一评价
第十八章 教师与学校的组织
第十九章 家长和儿童
第二十章 原则与实践的评价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2 11:29
《杜威学校》
转载▼



2010-11-02
最近在看《杜威学校》,这本书详细地介绍了杜威在1896年到1904年在芝加哥大学任教时按照自己的理念搞的一个芝加哥实验学校。这是进步主义教育的最早的实验。这个学校1896年开学,只有16个学生,到1902年,学生达到140人。后来因为杜威辞职而停办。
杜威本人在中国待过几年,四处演讲,在中国有很多追随者。但解放以后,杜威的教育在中国就销声匿迹。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7年实践所总结出来的适合不同年龄孩子的课程,这也是杜威创办这个学校的目的,就是要探索最适合孩子的课程和科目,如何通过最适合的学习方法来达到教学的目的。
杜威最强调的,就是连续性。他认为学校教育应该是家庭教育的延续,而不是毫无关系。各个科目也彼此相依,而不是彼此独立。只有把学习与应用结合起来,才能引起孩子的兴趣并给予他们最大的满足。
他认为传统的学校不仅把学习和应用割裂开来,把各个科目的知识也彼此割裂开来,这不仅违反了学习的规律,也对孩子错误地架构了科学体系。
比如阅读,他认为没有必要单独开设阅读课,而是在学习历史、科学的过程中培养阅读和写作的能力。音乐、美术、舞蹈和戏剧都可以和学习其他科目联系起来。比如通过戏剧的方式来表达学到的农业生产过程,并通过图画来表达某些场景。
杜威学校的实践比较有意思。他通过学习和重演家务、农业生产,冶铁,畜牧,运输,商业交换,甚至重演石器时代、铁器时代、希腊社会、印第安部落、殖民时代等等历史场景,来帮助孩子学习各种知识。
比如体验原始人的生活,如何取火,如何耕种,如何狩猎,如何制作石器,如何制作帐篷和露营,在这个过程中来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比如铁器时代,通过冶铁来了解不同的金属的属性和产地,了解通风,了解武器的制作和应用。
这本书给出了每个年龄段适合的课程,从4岁一直到15岁,并介绍了老师在其中应该起的作用。
杜威学校给我的感觉是,想法很好,值得借鉴,但没必要照单全收。
最值得借鉴的,就是他对于连续性的强调。孩子学习新知识都是在已有的知识体系的一次更新,必须要和已有的知识有一定的连续性,才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孩子也会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满足。还有就是孩子是在做中学的。杜威学校的孩子基本上都在活动,不是出去郊游,就是手工制作,或者表演和讨论。因为杜威认为孩子有四种基本冲动:社会性冲动,建造性冲动,研究性冲动和表现性冲动。就是说孩子喜欢扎堆儿地做东西,还喜欢探寻原因、想办法,并喜欢表现自己。应该满足孩子的这些冲动来达到学习的目的。
对于杜威学校的具体做法,我有不同的想法。我不认为完整地重演历史,比如石器时代,铁器时代等等有一定的必要性。首先,这对教师的要求过高。杜威学校的老师全是专家,因为他不缺大学的师资,不缺专家,但对于很多学校来说,这很困难。重演历史,需要对那个时期的历史细节非常清楚,并可以完成那个时期的很多工作,至少我做不到,而且我不认为做不到这个就不能搞教育。其次,这个重演究竟对于教育来说有多大的意义?孩子已经远离了那个时代,对那个时代也许没有太大的兴趣。为什么我们不能从身边做起呢?而且,重演那个时代,究竟需要多少原料,需要多大的场地,也许都使他的实践成为一种奢侈品。
但我们应该如何来选择我们的课程呢?应该如何来实现这个连续性呢?也许可以从华德福、蒙特梭利、芬兰教育、美国教育的书里找到更多的启示。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2 11:31
原文地址:如何看待“杜威学校”的教学实验作者:晓苑
内容摘要:

杜威在1896年创设了“杜威学校”——芝加哥实验学校。该学校是杜威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实验室。实验学校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各包括一个过渡阶段),学生按年龄分成十一个班级。学校为每个阶段、每个班级安排了不同的活动环境、课程的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年龄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杜威的著述和教改实验以为全世界所周知,并已引起各种不同反响。本人经过研读相关文献,得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杜威学校  综合化  生活化  人性化  社会化

杜威,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言人,他力图对传统的教育进行改革。认为传统的课程最明显的弊病,便是与儿童的个人生活和经验相分离,他主张学校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儿童来说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如何使学校教育能真正适合儿童的生活呢?他指出:应当注意课程的内容是从社会生活最初务实的统一体中逐渐分化出来的,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必须把哥们学科的教材或知识部分恢复到原来的经验,恢复到抽象出来的原来的经验。消除儿童与课程之间的脱节和差别,把两者联系起来。从这些可以看到杜威关于改造课程的学说有两条基本准则:其一,课程要与儿童的经验结合起来,要符合儿童的心理状况;其二,要做到课程与儿童生活经验的结合,就要实现学校科目的相互联系。杜威的课程,是以儿童的经验为中心的学科综合化的课程体系。具体的途径是通过活动组织课程。
为了把自己的理想和理念付诸实践,杜威在1896年创设了“杜威学校”——芝加哥实验学校。该学校是杜威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实验室。是“美国整个教育史上最重要的大胆的试验”,学生年龄为4-15岁。实验学校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各包括一个过渡阶段),学生按年龄分成十一个班级。第一阶段:包括一班(4岁)、二班(5岁)、三班(6岁);过渡阶段:四班(7岁)、五班(8岁)。第二阶段:六班(9岁)、七班(10岁);过渡阶段:八班(11岁)、九班(12岁)。第三阶段:十班(13岁)、十一班(14~15岁)。学校为每个阶段、每个班级安排了不同的活动环境、课程的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年龄儿童的兴趣和需要。
从实验学校的组织来看,有几点值得注意。第一,与当时一般将幼儿园和小学分设的做法不同,实验学校将二者合为一体,并且包括了中等教育的一部分。这个做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儿童发展的连续性。第二,实验学校的组织是以杜威对儿童心理发展是认识为基础的,反映了一种不循规蹈矩、大胆尝试的态度和勇气。第三,实验学校的组织既然是以儿童心理发展阶段为依据的。
杜威的著述和教改实验以为全世界所周知,并已引起各种不同反响。本人经过研读相关文献,得出了一些肤浅的认识,敬请在这方面有研究的教育同仁给以指正。
一、 “杜威学校”体现了课程的综合化。
试举十班(13岁),摄影术和科学活动,这班学生的主要兴趣之一便是摄影术。他们的科学作业,就跟照相机的应用和对它的部件、定焦点、透视的规律的研究联系起来。从学摄影术可以看出,照相机的应用和对它的部件、定焦点,这是物理学方面的内容;而透视的规律则是艺术(美术)方面的内容。这些集中体现了课程的综合化。
这样,学生可以专门学习某一方面的知识,通过一系列紧密联系的活动从不同角度增长知识,做到了知识的连续性。这种思想正好与现在中国所倡导的新课程教学改革相吻合,所以受到现代众多教育同仁的称道。
二、“杜威学校”体现了课程的生活化和人性化。
从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是角度,从教育即生长出发,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他认为生活是生长的社会表现,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人不可脱离环境,学校也不能脱离眼前的生活,所以教育就该是生活本身,必须把教育与儿童眼前的生活溶为一体。在杜威看来,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教育就是给儿童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生活的条件,而不问他们的年龄大小;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的生活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应把学校改造成简化、净化的雏形社会,学校中的课程不应该着眼于文字科目,而应着眼于儿童现在的生活经验,教学应该从学习者现有的直接经验开始,注重培养儿童对现实社会的适应能力。
的确,“杜威学校”注重学生从生活中获取知识和培养技能,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变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让学生通过观察、研究、思考,得到属于自己的东西。如让学生描述各种不同类型的社会生活,每个殖民地的特殊情况,每个殖民地对整个国家作出的特殊贡献等,每个学生按照自己选择的主题进行阅读或作报告,在写作时自由参考各种书籍,完成历史作业。这就比教师简单的说教好得多,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就会更扎实。不让学生迷信书本、迷信权威,解放了学生思想,发展了学生个性。
三、“杜威学校”体现了课程的社会化。
杜威认为,既然教育是一种社会生活过程,那么学校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他强调说,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形的社会。"在学校里,应该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到一个雏形的状态,应该呈现儿重现在的社会生活。就"学校即社会"的具体要求来说,杜威提出,一是学校本身必须是一种社会生活,具有社会生活的全部含义;二是校内学习应该与校外学习连接起来,两者之间应有自由的相互影响 。      
但是,"学校即社会"并不意味着社会生活在学校里的简单重现。杜威又认为,学校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应该具有3个比较重要的功能,那就是:"简单和整理所要发展的倾向的各种因素;把现存的社会风俗纯化和理想化;创造一个比青少年任其自然时可能接触的更广阔、更美好的平衡的环境。"
这与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社会即教育”的思想如出一辙。陶行知说到:“学校必须突破围墙之限,要与整个社会联系起来,实行开放式办学,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这种主张真正把学校放到社会大环境中去办,使学校和社会息息相关,学校不再是生活的附庸,而是成为了社会生活的必需。”
“杜威学校”完全做到了这一点。它注重了知识与社会的联系,把所学到的知识充分运用到社会生活中,为整个社会服务。如十班学习代数和算术,计算作业广泛地用于工场里俱乐部会所的施工图样和各种费用的估计和会费的核算。这样,学生能做到知识的学以致用。
四、“杜威学校”体现了课程的活动化。
在实验学校里“作业”是个核心的范畴。“作业”包括儿童的各种活动形式,通常有缝纫、烹饪、手工制作、艺术、表现、模拟(以历史、社会为主题)、科学研究和写作、言语交流、计算等。
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知识得到了升华,能力得到了培养,达到了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学/李稚勇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
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陈旭远主编。-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2 11:32
杜威的教育哲学思想[zt]




   国内研究杜威思想的人很多比如单中惠、张斌贤、戚万学、丁永为等,如果他们是专家学者,我就是一个杜威迷或者杜威爱好者,如果把他们任何人比作参天大树,我就是树边弱不禁风的小草,如果把他们的著作看为鸿篇巨著,那么我的就是心得随笔。下面就简单的从四个方面谈自己的对杜威教育哲学思想的一点思考。
一、杜威其人
杜威1958年出生在福蒙特州柏林顿。小时候受到的教育是很普通的,而且有时常常参加工场或者田地里面的劳作。大概16岁的时候在当地的福蒙特大学学习哲学。毕业之后做过两年的中学老师。这两年的早期教师经历为日后以教育问题为毕生研究轴心是分不开的。随后进入了霍普金斯大学开始研究生学习。在密执安大学教书的时候,结识了当时还在哲学系求学的奇普曼。但是奇普曼比杜威大一岁,两人很快组建家庭,奇普曼后来成为杜威学校的校长,为杜威生了两个孩子后来成为杜威教育思想形成的条件,因为杜威经常观察自己的孩子行为变化,写成观察日记,后来杜威的学生陈鹤琴也是观察自己的孩子撰写了《家庭教育》一书。杜威的《学校与社会》是与自己女儿合作的著作。
杜威一生任四所大学的教授即密西根大学、明尼苏达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这为杜威开阔视野,造就世界级的大师奠定了基础。在芝加哥大学校长哈佛支持下创办了杜威学校,后来改为芝加哥实验学校,在杜威逝世之后大家为了纪念杜威而称为杜威学校。
杜威的教育哲学思想来源于三个方面:知识论、伦理学、心理学。在知识论方面,杜威以前是一位黑格尔哲学的追随者,认为一切都有一个绝对精神支配着这个世界。在《杜威传》中有一篇《从绝对主义到实验主义》描述杜威知识观的转变。杜威写自己知识观的以经验为基础,主张知识的学习在于个体建构。在伦理学方面,杜威反对康德的先天经验,主张个体道德情景中对行为善的选择。杜威提出了“好人”和“坏人”的概念,坏人就是那种不管他以前有多好,但开始恶化,变得不够好的人;好人则是那种不管他以前在道德上多么糟糕,但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的人。在心理学方面,1896年发表了《心理学中的反射弧概念》,反对构造主义心理学,喊出功能主义心理学的先声。
二、杜威学校
杜威学校是杜威教育思想重要的实现基地。杜威认为初等学校应该解决好以下问题:如果让儿童的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更加紧密的联系?如何让儿童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与儿童经验发生联系?如果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兴趣?如果让教材和儿童的活动联系?如何处理儿童个性成长与参与社会合作之间的关系?如何正确引导青年人的社会性冲动?由于芝加哥大学与杜威后来产生了矛盾,使得杜威学校只持续了八年。但是从杜威学校毕业的学生,明显的比一般学校的孩子爱学,而且创造能力略胜一筹。这也是后来很多进步学校受到批评,而杜威学校一直影响美国颇深的原因。只是可惜杜威学校只存在了八年,而没有看到杜威对于初中学校的构想与规划。
三、杜威与中国
杜威在日本讲学期间,受到时任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邀请,蒋梦麟是杜威早期的中国学生之一。先说是来旅游,1919430日抵达上海,没有想到的是杜威在中国生活了两年零两个月,亲历了中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目睹了中国青年的爱国热情,感触颇深,后来杜威更加注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提出教育是改造社会的工具。杜威足迹中国三十多个城市,到处宣扬自己的哲学与教育思想,当时留学青年才俊胡适博士任杜威翻译,好多学生是想一览胡适尊容而去听杜威讲座,杜威看到自己演讲时听众爆满,心中分为高兴,而不知其内在蹊跷。孙中山先生亲自下塌杜威居所以知行哲学问题商讨救国良策,可见杜威当时在中国的影响极大。杜威对中国教育思想与教育制度的影响是直接而深远的,中国对杜威哲学教育思想影响反应在杜威的后期著作之中。
四、杜威与陶行知
陶行知是杜威的学生,在杜威离开中国之后,陶行知创立了平民教育促进会。陶行知认为中国之所以贫弱是因为受到教育的是少数达官贵族,而要改变中国贫弱现状必须让占人口多数的平民接受教育。为了避开教师稀缺状况,提出了小先生制。为了解决教育经费短缺,创办了上海工农兵学团,为了扩大教育对象,把杜威的思想翻个半个跟头,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杜威提出学校即社会,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这样就大大扩大了教育界限,使教育走出学校。陶行知为了扩大教育对象,让教师从学习走出来,在田间地头与农民生活,相互学习,要求教师有科学的头脑,农夫的身手。杜威提出学习是经验的改造与改组,而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怎么做就怎么教,怎么教就怎么学。关于杜威思想与陶行知思想的辨别我不多说,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研究。
杜威的教育哲学思想博大精深,可能可以写一本很厚很厚的书,我只用两千字不到写完了,就是闲谈,不具有学术权威。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2 12:09
http://xnjyw.5d6d.net/viewthread.php?tid=39541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2 12:10
56号教室

雷夫·艾斯奎斯(Rafe Espuith),美国最有趣、最有影响力的教师之一,是唯一同时获得美国总统颁发的“国家艺术奖”和英国女王颁发的帝国勋章的人。雷夫毕业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25年来,雷夫老师一直在霍巴特丛林小学担任五年级的老师。丛林小学位于落杉矶市区,是美国第二大公立学校,有2000多名学生,他们大多来自美国中部的贫穷家庭和一些亚非移民家庭,英语是他们母语以外的第二语言。雷夫几乎将他的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他所在在班级——第56号教室,他每天在校工作时间十多个小时,早上6:30到下午6:00,每周两个通宵工作的日子,每个周末从上午11点钟到下午2点钟一直工作,假日中的每一天都在无偿地教学生,从早上6点钟开始一直到下午5点钟,给学生教算术,讲文学,学历史,沉迷于莎士比亚戏剧的排练,在这块小天地里,雷夫老师创造了轰动全美的教育奇迹。他所带的五年级学生在美国标准考试(AST)中成绩一直位居前5%-10%的位置,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第56号教室的孩子们自愿每天早晨6点半到校,一直呆到下午五、六点才回家。即便在节假日,孩子们也来到学校,跟随雷夫老师一起阅读、做算术、表演莎士比亚戏剧、一起去旅行。雷夫老师的成功教育经验向传统的教育模式发出了挑战,为了让更多的人能了解第56号教室的教学理念,也为了让更多的人分享他的教育经验,他编写了《第56教室的奇迹》一书。该书一上市就受到广泛的好评,获得了美国亚马逊图书奖,同时在日本、韩国、印度也居于教育类书籍榜首。
第56号教室雷夫的理学理念雷夫认为成功无捷径,必须通过正确的教育方法引导,才能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
雷夫将信任做为第56号教室的基石。基于信任,来激发孩子对自身的高要求。第56号教室里没有害怕,雷夫给予孩子的是信任,孩子拥有充分的自由。孩子有充分活动的自由并不意味着他可以为所欲为,孩子必须在自由的基础上培养纪律性。雷夫在教学中重视这些议题:品格、诚信、道德、胸襟。
雷夫的教育目标雷夫围绕科尔伯格“道德发展六层次”来教育孩子,他希望孩子们能够不段往高层次发展。
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当传统教育中,老师往往扮演着“警察”的角色。如果孩子不听话,老师会告诉孩子再不听话就要处罚。因此,孩子遵守纪律往往是“不想惹麻烦”。然而我们要孩子们有良好行为表现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相信这么做是对的,而不是因为害怕惩罚才去做。
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在这个阶段,孩子能遵守纪律,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想多得到几朵“小红花”。但是,为了“小红花”而学习,往往难以真正理解知识本身。
第三阶段:我想取悦某人。孩子懂得好好学习,因为这样可以得到父母、老师的表扬。但是,有时父母对孩子要求过于严格,孩子的压力就会增大,以至于孩子最后对学习、生活感到厌倦。
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孩子明白遵守规则是正确的,应该去遵守。孩子能够懂得得到了别人的帮助要说“谢谢”,在公众场合说话声音要放小。
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孩子能够明白在图书馆说话小声是为了不影响他人,到敬老院中去帮忙是因为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
第六阶段: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孩子心中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和行为准则,能够独立衡量和判断事情的对错,能够有良好的个人情操。
雷夫的教学方式发明教室富翁游戏
  1984年4月,雷夫所带的五年级只有两个月就要毕业了,虽然班风有所好转,但他受到一个巨大的威胁,那些56号教室的其他任课老师,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跟他完全不一样,他们毫不留情地破坏了雷夫千辛万苦带来的改变。

  于是雷夫向校长申请包班教育,由他一个人担任所有的课程。他倔强地要跟校长打赌,给他两个月时间,如果56号教室在6月份政府组织的考试当中,成绩高于往年,56号教室的事,从此由他一个人说了算。
从一个化学老师兼班主任,到要教授数学、自然、地理、历史、英语、音乐、体育等多门课程的老师,这对雷夫来说是个挑战巨大,他的策略就是各科不截然分开。在讲授地理时,他让每个同学代表一个州,按照地图上的位置站定,然后问“美国的州数”(50),加上“一打”(12),减去“最高法院人数”(9),加上“半个月的周数”(2),再除以11,等于多少?以这样的方式,穿插着教授数学和社会。
在课程整合的思路下,雷夫还借用经济管理制度来进行班级管理。他在全班发行一种虚拟货币,答题积极,或者测验靠前的,都可以获得货币奖励,而课桌椅就是商品,座位越靠前,费用越高,存款不多时,可以租用,当存款超过租金的三倍时,就可以买下座位的所有权,如果更多,就可以买下邻座,然后向别人收取租金。
雷夫还给孩子们分发了一个分类账本,上面标着日期、交易名称、收入、支出等。班上设立了4个银行管理员,他们分别管理八到九个孩子的账户副本,这样每个孩子的财务情况,雷夫都会一目了然。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不仅学会了计算,还知道了什么叫所有权和使用权,懂得了投资与财务管理,体会到了父母赚钱的辛苦,更重要的是,他们亲眼见到一些富翁的产生或者破产,知道努力就能换来位置的上升,懒惰就会掉队。
当年6月,雷夫的39名学生参加了斯坦福九级测试。结果有3个孩子进入全州前五十名,10个孩子进入洛杉矶前五十名。这创了伯恩特小学的历史纪录。
雷夫从此明白了教无定法,只要用战士般勇敢的精神,哲人般的智慧,勇于探索,那么即便身处灾难般的制度中,也能营造一片不同的天地。
疯狂的芝加哥远足
考试的成功,让校长视雷夫为高分的保障,请求他尽量多地带一些孩子。雷夫不想让孩子们只抱着拿高分的期望走进他的教室。他坚持整体接收一个班的39个孩子。
一天的新课上完后,雷夫会设计三十道题,在最后一节课上让学生做巩固练习,做完的没有家庭作业,做不完的得回家再做。而他批改作业的方式不是评分的高低,而是根据错题的多少,要求全部重做,或者部分重做,学生害怕重做,所以做得又快又好。雷夫将这种思路推广到全年教学计划的安排上,对学生许诺说,如果他们能在十二周内学完十四周的课程,那么剩下的两周,他就带他们去旅游。
学期末,学生们果然提前学完了课程,但答应赞助学生们旅费的一个企业家出尔反尔,取消了资助计划。雷夫将这一变故,作为人格修养的案例告知学生,引导他们研究和评价社会上一些人的人格缺陷。为了兑现诺言,雷夫带领孩子们刻苦排练莎士比亚剧,并在学校搭建简易舞台,邀请家长们前来观看。因为雷夫已经有了一定的声望,那些没有机会将孩子送到他班上来学习的家长,将看表演当做观摩和学习的机会,通过这种方式,他们成功赚足了旅费。
钱是自己赚的,又是第一次出远门,孩子们特别听话。在飞往芝加哥的飞机上,他们一个个变成了淑女和绅士,以致于从未见过如此彬彬有礼的学生旅游团的机长,特别地当着全体乘客的面,声情并茂地念了一封感谢信。雷夫知道,人格之花盛开了,它们比窗外的蓝天白云更壮观,更美丽。
芝加哥之行,让56号教室从此多了两项人格教育的内容,即通过演出艺术节目,赚班级费用;压缩课堂授课时间,增加户外出游的机会。此后,雷夫的学生一年只有四十周留在课堂学习,其他时间都在外面旅行。
北京博苑实验幼儿园56号教室北京博苑实验幼儿园56号教室是一个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的试点教室,它的理念最早源于美国洛杉矶的丛林小学。56号教室认为孩子的课堂不应该仅仅局限在学校内部,而应该走出去,将广阔天地中的万事万物都当成教材,到实践中去探索事物的发展规律。老师的作用不在于灌输知识,而在于辅助和引导孩子,让孩子去攀登自己的高峰。
教室培养目标
56号教室是孩子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奇妙园地,它的目标是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这里的老师们认为,决定孩子一生幸福的不是上了什么学校、不是得了多少分数、不是吃得好不好睡得香不香、不是衣食住行都讲究名牌、不是长大后嫁了帅哥或者娶了美女、不是当了大官发了大财,那是什么呢?
是小时候学习不用家长操心、是长大后工作要让家长放心。这其实是多少家长的梦想呀!做到这些其实并不难,办法就是在孩子自主学习能力形成和成长的关键期里抓住机会个性化的去培养这样的能力。56号教室帮助家长们开启这种现在不操心、将来还骄傲的美好生活,帮助孩子们奠定一生幸福的基石。
教室的课程设计理念
该教室的课程和活动根据以下六大原则设计:
培养孩子的自我效能感,也就是让孩子学习、做事有信心、有成就感、有自我价值实现的感觉,让作品和经历使孩子产生我能行、我能做好、我应该做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集体协作、情境设计、民主决策、个性发挥的活动设计让孩子们逐步积累这样的感觉,而这个感觉,将是孩子一生的最宝贵财富。
让孩子遇到问题更多的归因于自己的努力,即遇到困难和问题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克服和解决,而不是去找理由和借口,不退却、不逃避、迎难而上。活动中的同伴的激励、竞争者的成功示范、知耻而后勇的心路历程,都在不断塑造孩子勇于负责、敢于担当的品质。
让孩子多渠道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和 技巧,培养孩子的细心和耐心。日益物质化、商业化、媒体化的生活环境,从某种角度上对孩子的耐心、注意力和探索精神是一种伤害。56号教室给孩子们创设全学科的实验室环境,让孩子去探索为什么,体验知道答案的过程的乐趣,而不是知道结果的乐趣。
给孩子确定合理、可行的目标,培养孩子客观分析、评估形势发展的能力。确定合理、可行的目标是大人们工作的重要原则,否则将会造成重大损失和伤害,而大人对于孩子的期望和要求要么过大要么过小,弄得孩子晕头转向、无所适从。给每个孩子合情合理的、稍加努力即可达到的目标,在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达成这样的目标时,我们再去锁定更有挑战性的目标,在这样的跃进中,一个有目标、有信心的孩子就跃然于我们的眼前。
让孩子在做事中,从局外的角度审视自己、调整自己、矫正自己,培养孩子的元认知能力。孔融让梨、韩信钻裤裆都体现出了这种惊人的内省能力。心理学上所称的元认知能力,在日益骄纵化、焦虑化的孩子身上体现得越来越少、也出现得越来越晚了。元认知能力的培养,仿佛给一辆车装上了刹车和方向盘,是孩子成长的主动安全系统,比装气囊和安全带要有意义得多。
让孩子在适宜的艰苦条件中磨练百折不挠的精神,培养孩子的意志力。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只因穷人的孩子经历了太多的不容易,这些不容易激发了意志和责任感。56号教室里,孩子们的远行、艰巨的任务都是为意志力的培养而设计的课程。
教室的特点
探索性的课堂。56号教室的教学以主题教学为主,但主题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让孩子去学会主题的内容,而在于老师要把各种所要传授的内容置入各种主题载体中,让孩子在趣味的主题中去学习课堂的知识,同时孩子可以在各种主题方向中去探索自己所感兴趣的内容。
开放性的课堂。56号教室不只是一个教室,孩子有一半以上的时间不会在教室里,他们可能在旅行、可能在球场上、可能在田野间、可能在朋友家、可能和老师一起去了老师的故乡听老师讲她小时候的故事,孩子们可以自主选择他们的活动、他们的学习内容,老师是一个观察者、是一个支持者、是孩子们最可信赖的朋友,孩子们在这里获得一个全新意义的环境。老师会把每个活动做一个分析,每个孩子在活动中的成就和个性化表现将被老师记录和分析。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56号教室的教学理念不仅重视孩子书本知识的学习,而且重视孩子实践经验的获得,把间接学习与直接学习结合起来,把知与行结合起来,让孩子在体育活动中去感受团队精神、让孩子在艺术表演中去学习追求完美、让孩子在名山大川中去了解地理、让孩子在古今英雄成败中去领略历史、让孩子在自制出版物里去欣赏自己的文采、让孩子在现实应用中去知道数学的魅力。这样注定要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系统,教学活动要根据民主产生的主题进行,而老师则把要传导的原则置于这些不同的主题载体中。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2 12:11
http://read.jd.com/5900/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2 12:13
巴学园
黑柳彻子,日本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社会福利法人小豆豆基金”理事长、“社会福利法人 小步的箱子”理事、“日本文学俱乐部”会员、“世界自然保护基金”日本理事、“岩崎画册美术馆”馆长。她的代表作《窗边的小豆豆》1981年出版后。不仅在日本,而且在全球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截至2001年,日文版累计销量达938万册,成为日本历史上销量最大的一本书。该书已被译成了33种文字,介绍到世界各地,英文版在美国出版时,《纽约时报》发表了两个整版的书评文章,这一“殊荣”,不仅在她之前没有人获得过,在此之后也再无第二人。该书的英文版仅日本国内销量就达70多万册,至今无人超越。后,黑柳彻子又写了《小豆豆频道》、《丢三落四的小豆豆》、《小时候就在想的事》、《不可思议国的小豆豆》、《小豆豆的万花筒:黑柳彻子评传》《小豆豆与我》《小豆豆动物剧场》《阿朝快100岁了》。
巴学园以废弃的电车作为教室。没有固定的座位,每天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情和方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座位。没有固定的课表,从第一节课开始,老师就把当天要上的所有的课和每一节课所要学习的所有问题点,满满地写在黑板上,然后说:“下面就开始上课了,从你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吧。”在巴学园,孩子们从来没有被教导“排成一列规规矩矩地走路”或者是“在电车上要安静”、“不许乱丢果皮纸屑”之类的话。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不知不觉地就知道了很多,这些观念都已经深深地种在了孩子们的心里。巴学园的孩子从不乱涂乱画,因为每星期两次的音乐课,大家都会尽情地涂啊写啊,已经足够地享受到了涂写的乐趣。在巴学园,即使放学之后,孩子们也愿意回家。而且,第二天早晨,又眼巴巴地盼着早一点到学校去。巴学园就是这么一所充满魅力的学校,一所让所有孩子神往的学校。小豆豆幸运的在那度过了童年。可惜的是,在美国的轰炸机下,巴学园消失了。
黑柳彻子的书《窗边的小豆豆》中,校长小林宗作是和蔼的人。在日本,小林宗作因为传播韵律学而知名。却不知小林宗作办了一个巴学园。
小林宗作在书中被孩子称为小林一茶先生。孩子们都很喜欢他。他在西方学习了韵律学的知识,也运用到教学当中,深受孩子的喜爱。而且他以他和蔼的态度,善于倾听,以及友爱,耐心,成为孩子们最好的朋友。
巴学园是孩子的天堂。
巴学园,关于成长·关于教育·关于爱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2 12:35
春晖中学 春晖中学位于浙江省上虞市,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白马湖畔,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由近代著名教育家经亨颐先生得到民营资本家陈春澜先生的资助而创办。早期的春晖中学,荟萃了一大批名师硕彦,夏丏尊、朱自清、朱光潜、丰子恺等先后在此执教,一代代先辈为“一洗从来之积弊”,推行新教育,传播新文化,为今日的春晖留下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奠定了坚实的名校基石,赢得了“北南开、南春晖”的美誉。






春晖中学位于白马湖畔。民国十年(1921),经亨颐策划,陈春澜捐资创建。二十年代初,朱自清夏丏尊丰子恺等曾执教于此。今存一字楼、科学馆、图书馆、曲院等,各幢建筑均有长廊相连。当年经亨颐校长所居“长松山房”,丰子恺所居“小杨柳屋”,夏丏尊所居“平屋”等亦均完好。


学校概况1908年,上虞富商陈春澜捐银五万元,在小越横山创办春晖学堂;1919年,陈春澜再捐银二十万元,委托乡贤王佐和近代著名教育家、民主革命家经亨颐等续办中学。春晖中学坐落于上虞白马湖畔,依山傍水,风景优美,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校内完好保存着一批20世纪20年代的经典建筑,记录着这所百年名校的历史沧桑。[1]
地理位置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早期春晖确立了“与时俱进”的校训、“实事求是”的教育方针和“勤劳俭朴”的训育方针,首开浙江中学界男女同校之先河;聘请了一大批名师硕彦,李叔同、夏丏尊、朱自清、匡互生、朱光潜、丰子恺、刘质平、刘薰宇、叶天底张孟闻、范寿康等先后在此执教,实行教育革新,推行“人格教育”、“爱的教育”、“感化教育”和“个性教育”等;蔡元培黄炎培、胡愈之、何香凝俞平伯柳亚子陈望道张闻天黄宾虹张大千叶圣陶等来此讲学、考察,推行新教育,传播新文化。春晖由此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奠定了坚实的名校基础。学校一时声誉鹊起,有“北南开,南春晖”之说,成为中国教育的一颗璀璨明珠。
春晖是一座求知的殿堂,白马湖的湖光山色,使春晖学子“近山者仁,近水者智”,名师硕彦的学识人品,给后人留下了无价的人文宝藏。经亨颐的睿智,夏丏尊的博爱,朱自清的华章……如同一座座人格丰碑令后来者景仰不已。人化、美化、绿化的景色和具有现代气息的校园环境成为师生陶冶情操、培育品格的圣地。
百年来,春晖培养了两万余名初、高中毕业生,其中有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胡愈之、著名电影导演谢晋、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胡德华、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陈洲其、国家奥委会副主席吴重远、中科院资深院士陈宜张、荣誉学部委员郭松义、著名作家黄源、运动健将叶联英、全国特级劳模王承德、现代著名企业家陈祥兴、“丈量天地、经纬人生”的全军优秀指挥官严银江、“用生命丈量大海”的海军水文专家宋兴尧、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所首位中国籍“永久科学家”戴高良、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媒体电子系主任教授郑立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石雨江等。


改革创新春晖在继承中创新,在改革中发展,先后被评为浙江省文明单位、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一级重点中学、省绿色学校和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近年来,学校在办学规模、办学条件、教育质量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现有校园占地面积约500亩,建筑面积约10.87万平方米;教育信息化和校园数字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名师工程”成效显著。学校致力于加强文化德育和学科建设,精心打造春晖教育品牌,着力培育学校核心发展力。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学校开拓创新,2001年创办了春晖外国语学校。该校以发展为己任,视质量为生命,在国际交流、学科建设、文化建校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春晖现有68个班级,在校师生3400余人。学校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先进的教育思想、丰富的学校课程、优异的办学成果跻身于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和中国十大名校行列。学校正秉承“以人为本,重在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倡导“读书即生活,教育即创造”的教风和“读书,做人”的学风,高扬“学在春晖”使命宣言,与时俱进,奋发有为,为创建一所高规格、现代化的全国一流名校和全国文明单位而不懈努力。


创办人

浙江省上虞市春晖中学筹建于1908年。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经亨颐为“一洗从来铸型教育之积弊”,实施教育改革主张,征得热心桑梓的开明绅士陈春澜的慷慨赞助,以陈氏为“校主”,创办私立中学。经受托起草《春晖中学校计划书》,于12月2日成立私立春晖中学校董会,由热心春晖创办工作的乡绅王佐任主任校董,经亨颐等10人为校董。次年1月,校董会推经亨颐为首任校长,具体主持学校筹建工作,4月定址白马湖。1922年上半年筹建工作就绪,暑期开始招生,9月10日开学,首批新生57人,同时招收附小学生8人。12月2日举行隆重开校典礼,参加来宾数百人。

历史沿革1908年,上虞富商陈春澜捐银五万元,在小越横山创办春晖学堂;1919年,近代著名教育家、民主革命家经亨颐偕同乡贤王佐,又征得陈春澜二十万银元续办中学。学校坐落于上虞白马湖畔,依山傍水,风景优美,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校内完好保存着20世纪二十年代的一批经典建筑,令中外游人流连忘返。


早期春晖中学,经亨颐校长即提出“与时俱进”的校训,“实事求是”的教育方针和“勤劳俭朴”的训学方针,首开浙江中学界男女同校之先河。学校招聘了一大批名师硕彦,夏丏尊、朱自清、朱光潜、丰子恺、刘薰宇、张孟闻、范寿康等先后在此执教,实行教育革新,并积极推行“人格教育”、“爱的教育”、“感化教育”、“个性教育”等教育思想。蔡元培、黄炎培、胡愈之、何香凝、俞平伯、柳亚子、陈望道、张闻天、黄宾虹、叶圣陶等来此讲学、考察,推行新教育、传播新文化,留下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奠定了坚实的名校基础。学校一时声誉鹊起,有“北南开,南春晖”之说,成为浙东教育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春晖是一座求知的殿堂,白马湖的湖光山色,使春晖学子“近山者仁,近水者智”,名师硕彦的学识人品,给后人留下了无价的人文宝藏。经亨颐的睿智,夏丏尊的博爱,朱自清的华章……如同一尊尊人格丰碑令后来者景仰不已。
春晖是一座育人的殿堂,人化、美化、绿化的景色和具有现代气息的校园环境成为师生陶冶人格、培育品格的圣地。


办学规模

近百年来,春晖培养了两万余名初、高中毕业生,其中有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胡愈之、著名电影导演谢晋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胡德华、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陈洲其、中科院院士陈宜张、著名作家黄源运动健将叶联英、全国特级劳模王承德、现代著名企业家陈祥兴、“丈量天地、经纬人生”的全军优秀指挥官严银江、“用生命丈量大海”的海军水文专家宋兴尧、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所首位中国籍永久科学家戴高良、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媒体电子系主任教授郑立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石雨江、国家最高科技成就奖得主徐光先等。

为适应经济全球一体化,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学校开拓创新,创办了春晖外国语学校。该校依托春晖中学,以发展为已任,视质量为生命,在国际交流、学科建设、文化建校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两校现有65个班级,在校师生3400余人。学校以一流的环境、一流的设施、一流的师资、一流的质量跻身于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行列。学校正秉承“以人为本,重在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倡导“读书即生活,教育即创造”的教风和“读书,做人”的学风,高扬“学在春晖”使命宣言,与时俱进,奋发有为,为创建一所高规格、现代化的国家级示范学校而不断努力。
1923年2月,春晖学校即兼收女生,开浙江省中等学校男女同样之先河。学校贯彻经亨颐“智、德、体、美、群”全面发展教育原则,并以“与时俱进”为办学原则和校训。“实事求是”、“勤劳朴实”曾定为学校的教育方针与训育方针。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2 12:37

《过去的中学》前言

作者:骆驼刺

-

-

-

  一
  
  一次和朋友聊天,说起现在的中学除了讲硬件设施、以升学率作为唯一衡量指标外,早已无暇他顾。学生面对的是做不完的习题、补不完的课、考不完的试,既没有多少自由阅读的时间,更不用说通过社团自治等活动展开活泼的生命。老师同样被捆绑在应对各种考试的战车上,失去了所有创造的乐趣、精神的自主、和学生一同探索未知的可能性,纯粹成了枯燥乏味的教育链条上的一个环节,几年下来,什么棱角都会被磨平,最后一点个性色彩都会消失殆尽。我们由此说起过去的中学,朱自清、钱穆、夏丏尊等许多第一流的学者都有过长期在中学教书的生涯,开明书店那些编出了一流的教科书、教辅以及学生课外读物的编辑们几乎都有教书育人的实践,不禁感叹那个年代的学生有福。
  《老照片》第三十辑刊出过一组回忆北京师大附中的文章,让人对过去的中学神往不已。其实不仅是北师大附中,而且天津南开中学、江苏扬州中学、浙江上虞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等等,都足以勾起一个个美丽得令人心伤的记忆。就说不太为人所知的春晖中学吧。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曾一度聚集了夏丏尊、丰子恺、朱光潜、朱自清、匡互生……这些在各自领域成就非凡的人物。老实说,衡量一所学校尤其是大学、中学好不好,主要不是看它的占地面积、高楼大厦,也不是先进仪器之类,而是看它能在多大程度上吸引、凝聚最优秀的老师,能在多大程度上培养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开启他们的心智,激发他们求知、求真和创造的欲望。与这些关乎到教育本身目的的指标相比,那些只能让平庸之辈、趋附之徒用来自豪、自夸甚至作为晋身之阶的硬件都将失去重量。
  遥想李健吾、何兆武们在北师大附中就读的当年,校园里充满了生气和活力。这生气和活力来自一种与近代以来人类主流文明相接轨的开放的教育理念,来自校长、老师对教育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他们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关爱,更来自学生学习、实践、创造的自由与欢乐。石评梅在那里教过书,她的早逝曾让数百名受过她关怀的学生痛哭失声。李健吾在那里开始了他的文学生涯,郑天挺、黄仁宇、钱学森、于光远、张岱年、于浩成、蓝英年……都从那里走出。
  散木的《感念师大附中》在记述他父亲青少年时代在这所学校留下的生命轨迹时,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无比丰富的课余生活。沐浴着五四的余晖,他们自行组织自治会、校友会、文学社团、剧社,创办会刊、新闻刊物、文学刊物,校园里到处是壁报和文艺园地;他们聆听过鲁迅、郁达夫、徐志摩等人的演讲……这一切让后世的人们恐怕都只有羡慕的分。值得一提的是,《校友会会刊》因为发表纪念马克思的文章,当局要抓人,校长林砺儒毅然站出来顶住,说此事不能由学生负责,“是我们教师没有仔细审稿,我们要做检查”。仅凭此举,历史就将记住一个中学校长的伟岸形象。
  即使王学泰到师大附中上初中时已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但流风余韵仍在。“思想改造”、“批胡风”虽已揭幕,并未蔓延到中学校园。他在《师大附中生活点滴》中回想起那些老师们的教学依然充满温暖和骄傲——“讲课能让学生如醉如痴”:比听梅兰芳的戏都过瘾的语文老师时雁行,翻译过“范氏大代数”的数学老师韩满庐,得过北京“三铁冠军”的体育老师张汝汉,精通古典诗词的自然地理老师也是他初一的班主任王树声……这样的中学又如何让人忘得了呢。难怪他不无深情地说,后来自己之所以走上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研究的道路,周围老师同学的影响就是一个重要因素。
  
  二
  
  在人的一生中,中学阶段正是求知欲最旺盛、记忆力最好、想像力最丰富,对一切都充满幻想的时期。许多在各自领域出类拔萃的人回忆起自己的中学时光,之所以会常常心存感念,就是因为他们的人生理想是从那里起步的,他们的知识基础是在那里奠定的,他们的精神气质是在那里形成的,最初的社会活动训练是在那里进行的。像北师大附中、南开中学、扬州中学那样历史悠久的名校,创办人的办学理念、长期积累起来的校园文化、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以及整个学习的风气,共同构成了一个不可取代的精神坐标。人生有幸在那样的学校里求学、生活过,那是终生都不能忘记的幸福。
  1929年毕业于北京师大附中的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张岱年深情地说:“二十年代,我在师大附中读书,受到了深切的教育,奠定了我一生治学的基础。”他永远都忘不了林砺儒校长1924年对全校学生的一次演讲,其中讲到德国哲学家康德的三大律令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人人都看作目的,不要看作手段,认为这是康德的大发现。他在七十多年后表示:“当时我听了非常感动,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
  同年毕业的科学家钱学森说:“我对师大附中很有感情。在附中六年所受的教育,对我的一生、对我的知识和人生观起了很大作用。我在理工部学习,正课和选修课有大代数、解析几何、微积分、非欧几何(高一时几何老师是傅仲孙先生)。物理学用美国当时的大学一年级课本。还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有些课用英文讲,到了高二要学第二外语,设有德语、法语。伦理学课是由校长林砺儒先生教。我今天说了,恐怕诸位还不相信,我高中毕业时,理科课程已经学到我们现在大学的二年级了。”
  当过华中理工大学校长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九思先生曾说过,自己从中学到大学,都是在文、理、工综合的环境中接受教育,亲身体验到这种教育的好处,所以立志把华中工学院办成综合性大学。其中特别是扬州中学给他的影响最为深刻:
  
  我很幸运,青少年时上的中学是当时很好的一所中学——江苏省立扬州中学。当时的社会舆论是“北有南开,南有扬中”。我在扬州中学接受了六年教育。这所学校一个突出的优点,就是文理并重。当时扬州中学的高中毕业生和其他学校一样,在考大学时考虑到将来的“饭碗”问题,报考工科的比较多,但学校并没有因此重理轻文。学校对语文(那时叫国文)和英语当然重视,对中国历史和中外地理也同样重视。课程内容很充实,因为史地教育实质上是爱国主义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也很丰富,如普通英语课程外,还开了“英语修辞学”。这本是大学英语系的课。又如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在一般的中学是一门课,我们中学分别开了三门课,内容就充实多了。另外,高中数理化用英文版教材;建了当时很有气派的实验楼,还有一台很小的教学用X光机,可以表演给学生看;舍得花钱买书,图书馆馆藏图书比较丰富等等,都是当时中学少有的。那时我们学那么多课程,由于教师教得好,学生的程度也不错,负担并不感到重,还读了很多课外书,照样参加体育活动。由于教学质量高,我们学校高中毕业生只要考大学,没有考不取的,而且考的都是报考人数远远多于录取人数、竞争激烈的国立大学;私立大学只报考南开大学一所学校,对其他私立大学都看不上(教会大学因收费高,一般不去报考)。我中学时代母校的办学模式,给了我终身难忘的印象,成了我思想深处办学的一个重要榜样。
  扬州中学当时是全国有名的好学校。好在什么地方呢?首先就是教师水平高,教书教得好。那时校长叫周厚枢,留学美国,在麻省理工学院取得了硕士学位。他最大的功劳就在于聘请了一批好教师,不仅从本地聘,而且从江南聘,因为江南不论在经济上还是文化上都比扬州所在的江北发达。不仅主课教师要聘好的,而且音、体、美各科教师也要聘好的。如音乐老师李崇祜,是上世纪二十年代著名教育家李更生的女儿。美术老师是从上海附近请来的,叫吴人文,颇有造诣。现在扬州中学大礼堂上方的浮雕就是他的作品。体育老师在扬州聘请不到好的,也到外地聘请。当时初中、高中的体育教师都是外地的。教师对于办学之重要意义,我青少年时代就有切身体验。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2 12:39
http://www.xiexingcun.com/Shuwu/shwu2006/shwu20060513.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2 12:40
http://www.zjchzx.com.cn/century.asp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2 12:42
[attach]22101[/attach]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2 12:53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2 13:29
徐莉:道尔顿教育计划百年与“杜郎口经验”


     迪卡米洛的《傻狗温迪克》,温柔甜蜜又带点儿忧伤的滋味仿佛故事中叫“里德莫斯.洛丹”的糖果。故事里,格洛丽亚替欧宝选了一棵树,让她种在院子里,当欧宝问格洛丽亚那是棵什么树的时候,格洛丽亚回答:“它是一棵等待结果的树,意思是说你必须等它长大后,才知道它是一棵什么样的树。”其实,每个人都是一棵等待结果的树。

      由此联想到,教育的价值需要在受教育者之后的生活中被反复检验,当受教育者多年后回顾并梳理自己的受教育经历,他们的故事是对曾经的教育最好的诠释——所有的一厢情愿都会被个体经验重新检视效果,我们得以接近教育的真相。

     管理大师德鲁克在《怀恩师》中再现了20世纪初期欧洲一所小学的教学状况[1],虽然德鲁克先生以其犹太人的智慧表达了更为复杂的他对教育的理解,但最令我感到惊喜的却是埃尔莎小姐与苏菲小姐的教学方式。现实的教学中许多耳熟能详的美好描述几乎都与之相关: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注重兴趣的培养,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因材施教,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与信赖,形成性评价……随你分析好了,我只觉得每一个细微处都是那么值得人反复回味。这是近一百年前的教育,近一百年前的教学,今天看来依旧饱含温度和生机。显然,这种教学方式在当时也是“奇怪”的,在德鲁克的眼里,那时多数教师仍“相当平庸”,他们“无聊透顶”,课堂“枯燥乏味”。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任何时代都是这样,少数与多数。还可以这样理解:教育中存有大量恒常的元素,一些基本的原则一直就存在着。

      在欧美20世纪初的教育典籍中找到不少似曾相识的词汇与表达。基尔帕特里克(又译克伯屈)在《设计教学法》中提出的新教学法既强调学生自主、自愿地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强调教师应善于利用强制,使学生战胜学习中的困难,培养其意志力——对“儿童中心论”已经有了比较理性的思考。他提出的正学习(一种作业的直接学习,即获取某种知识和技能)、副学习(与完成作业相附属的思想与观点)和附学习(学习时所树立的理想和养成的态度)的概念,怎么看起来与新一轮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某种关联?阅读帕克赫斯特女士介绍道尔顿实验室计划起源部分时,我有无数“就是这样的!”感叹,而她的做法:“废除年级和班级教学,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自根据拟定的学习计划,以不同的教材,不同的速度和时间进行学习,用以适应其能力、兴趣和需要,从而发展其个性”与同时代的蒙台梭利方法、文纳特卡制又有许多共通。你不觉得在埃尔莎小姐和苏菲小姐的教学实践中,这些元素也存在着么?同时,他们的实践与现时大力倡导的研究性学习、探究式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等等不断翻新的所谓的创新实践有着本质的相似。我甚至臆断,帕克赫斯特女士在乡村学校的经历极大地影响了她创造性提出道尔顿制这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怎么会联想到复式教学?请原谅我的胡思乱想。在百年之前的先行者们身上,我无一例外地发现了杜威的影响力,无一例外地发现,他们是对教与学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能动性和责任心进行了一次大胆的重新分配——这才是最重要的。

      从“洋思经验”到“杜郎口经验”,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到“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其实,也不过是将教与学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能动性和责任心进行了一次重新分配。“每节课几乎都是讨论确定学习目标——分配学习任务——小组自主学习——展示交流这样一个过程。”[2]这样的课堂上,“模式”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教师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所付出的诸多努力,包括对最初的混乱与茫然的承担。老实说,看到他们的经验介绍,眼前一亮是有的,但我并不震惊,因为我知道,唤醒被教育者的能动性和责任心,远不止这一种做法。令我感佩的是在多数中有这样的少数涌现,感佩打破现状的胆识,感佩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坚忍获得了由这个时代界定的“成功”。

    相较而言,这样的报道才真正让我感到震惊:“聊城市已经决定全市学校学习杜郎口模式,如果校长抵制,‘不换思想就换人’。”[3]这样的描述让我感到沉重:学校采取了强制手段推行新模式,“我们提出了一谈二警三停课的措施,老师一次上课不达标,要找他谈话,挖缺点,指方向,找措施。接下来是警告,再不行就停课。”“学校甚至采取了‘株连制’,发现一名教师违规教学,班主任、年级主任、学科组都要受考核减分的处罚。”[4]一定要这样吗?我由此想到帕克赫斯特女士的话:“对于那些我们立志要教育的人来说,从一开始,教育中的自由原则就证明了其自身的合理性。”[5]我想追问“为什么”?谁能给我一个令人满意回答?

     在长沙一所知名小学观摩的全部时间,我都盘桓在学校的风雨球场,吸引我的是学校的特色,四到六年级同学的“日记小列车”,它显然也是学校最以为骄傲的亮点。从介绍中知道,它源自一位教师的个人创意——班上每五名同学为一组,围绕同一个话题,开展日记漂流的活动。每个孩子一周只写一次日记,但是他(她)的日记除了教师批阅还可以在小组中流传。这个创意很快被发掘,然后在集体的智慧下得到不断完善,并在四到六年级的所有班级中逐步推广,教师、学生、家长都参与其中。看到学校统一印制的精美日记本,看到一本本日记上不同孩子围绕某个公共话题的讨论,看到“护航”的家长和老师的笔谈,我非常感动和喜欢,我知道坚持做一件事有多么不容易,何况他们还做得那么好。可是,在夸赞和转述这个案例的时候,我却要附上这样一段感言:这个创意最值得称许的要素是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澄清了为交流而写作的写作目的,打造了一个教师、家长、学生交流的平台。相信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一定有许多其他的方法。是否允许我有这样的担心,部分孩子、家长和老师可能不认可、不愿意参与这件“好事情”,他们有其他的特长和兴趣,但又“不得不”因为看起来好极了的举措兴起的“推广”而被动参与其中。没有了兴趣,就有了强迫,就变成一种伤害。试想一下:这么好的创意如果不只在一个学校推广,而是在一个区域,乃至全国“推广”,会是怎样的状况呢?我没有什么坏心眼。

    我希望自己对所谓的“新理念”保持警惕,静心读书,对某些狂躁症和幻想症报以理解的一笑,躬耕于田畴,解决些具体的问题。我知道,所谓的“新做法”不过是在特定的情境中对现有问题某种程度的解决,解决问题的同时必然又生出不少新问题,周而复始。喜欢帕克赫斯特女士所说:“我一直谨防着这种诱惑,即,把我的计划变成适合任何地方任何学校的陈词老套的不可变通的东西。”[6]这是一位教育家的自知,她因此伟大。

     2000年10月,美国道尔顿学校的理查德.布卢姆索校长应北大附中赵钰琳校长之邀,参加了由北大附中主办的“世界著名中学校长论坛”,他的主题报告中最引起我关注的部分是关于原有计划的改变,他解释这种发展虽然看似一种退化,似乎推翻了帕克赫斯特的原则,但实际上激活道尔顿教育计划的原则一直被保留了下来,可以看到,多年来他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希望学校与真实世界更为接近。我感到,“变通”中积累的大量应对实践问题的“经验”与那些恒常不变的原则一样,具有非凡的价值。计划的实施出了什么问题?是什么原因?如何改进?改进之后的效果如何?循环往复不止,就是一个实验计划的生机。

     道尔顿教育计划历经百年,被实践不断丰富的同时并未改变其基本原则,纽约道尔顿学校作为目前美国最负盛名的学校,以它的“经验”告诉我们,找到正确的教育原则并坚持下来,然后在实践中不断改变具体的做法,以应对真实世界的需求是一条被验证过的道路。我更看重的是,一项教育实验计划曾经过长时间的酝酿,以及参与这项实验的诸方在起点处的“自觉”、“自愿”。


      祝福杜郎口,八年不易,但愿长久。期待多年以后,洋思和杜郎口的孩子们以他们的人生故事来重估当下他们所受教育的价值,但愿他们呈给我们的也是一个又一个德鲁克心目中的“神话般的人物”。也很好奇,他们会以怎样的口吻讲述当年学校曾售卖门票给络绎不绝的参观者,讲述每天教室里都坐满了来自天南海北的观摩者。洋思和杜郎口的同行们依然觉得“很累啊!”吗?学校成功了,孩子们“成功”了,但愿你们也收获了幸福康宁。你们也是重要的,每一个。


[1]故事节选自《旁观者》(美)彼得.德鲁克著,廖月娟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11月版,P57页,见博文《等待结果的树(5)》,http://blog.cersp.com/30928/1259882.aspx
[2][3][4]摘自《中国教育报》2006年3月22日的报道:《杜郎口中学的非典型教改》,记者张健。
[5][6]摘自《道尔顿教育计划》(美)海伦.帕克赫斯特著,陈金芳赵钰琳译,武锡申审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P14页和P20页。
(此为本文修改稿,刊载于《明日教育论坛》总四十二辑《生命教育》,《师道》2008年第一期上发表的是未经修改稿。)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2 13:33
《中国教师报》忽悠了如皋教育人(作者不详)

按:此文不代表本站立场。公道自在人心,是非对错,读者明辨之。
教育毒瘤、媒体败类、手段卑鄙、道貌岸然、乃国法不容!教育巨骗、传销手段、洗脑高手、欺上瞒下,忽悠全国读书人,《中国教师报》不除国无宁日。《中国教师报》现以雷振海、李炳亭为首的所谓“合法组织”,(介绍:雷振海,陕西人氏,自古以来从未从文,专业人事主管,通过关系接《中国教师报》创始人刘堂江的班,然而一夜之间却变成了“著名教育家”(自我炒作、实属媒体黑客),再次利用“枪手”联合山东文艺术出版社出书《教育问道》系列,继续忽悠……李炳亭,山东人氏,年轻时做了几年的小学代课老师,却嫌弃工资低、不务正业,南下海南经商,又因经营无道,加上其人不地道,导致其血本无归。于是李炳亭再次返回山东老家,求生。恰逢《中国教育资讯报》改名《中国教师报》,刘堂江、杨伟广等人在全国各地打着灯笼寻找区域代理加盟商,于是李炳亭代理了《中国教师报》山东站。然而在李炳亭的三寸不烂之舌、忽悠之下、大显奸商之本性,山东站时来运转,奇遇(得知)《中国教师报》原首席记者茅卫东正准备前往山东省聊城市茨坪县杜郎口镇杜郎口中学采访“聊城市教科所提炼与打造并向全国推广的336教学模式”,于是李炳亭积极陪同茅卫东首次前往杜郎口镇杜郎口中学,后来自然就出现了“杜郎口中学是李炳亭打造的、336教学模式也是李炳亭提炼的……”
试问一个只代了几年课的小学代课老师而且是极不合格的,有何能力有如此学术?当然《杜郎口风暴》、《给传统课堂打零分》、《高效课堂22条》等等都是出自“枪手”之手,而李炳亭只是娴熟背诵、灵活拆拼罢了,再加上山东人天生拥有的口才优势,能吹会道、于是便出现了现在的《中国教师报》伪课改、伪学术,真真假假,难辩真伪?现状可想而知……雷振海于2010年7月入主《中国教师报》即拉拢李炳亭入伍,立即推翻原采编部,排除异己,开除与逼走三大才子“原采编部主任王琰、副主任李茂、杜郎口中学336教学模式报道第一人——首席记者茅卫东。雷李二人,同流合污,夺取经营权、架空经营策划部主任杨伟广,随即非法融入民间资金,共同炮制《中国教师报》香山会馆“独立王国”。然而时隔1年不到的雷振海如今威风八面,高调出入,犹如突然腾空出世的“齐天大圣”一样会72变法,在一夜之间,中国教育救世主突然降临,影响力胜过袁贵仁部长,现雷振海与李炳亭的气场已超越当年的“李宏志”,一切战绩均得益于李炳亭的上窜下跳、拼命扇风,真可谓“人抬人高”!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山东文艺出版社社长李宁就是李炳亭多年经营的死党。雷李二人、貌似老实善良人、自称教育人,不同场合、睁眼呼喊“忠于党、忠于人民、一切为了孩子,从油锅里捞孩子;教育不课改、中国教育没希望、中华民族没希望”的伟大口号,实为乱臣贼子、欺世盗名、投资倒把,以课改为幌子,忽悠民间资金,非法融资千万,用于挥霍和租用民房改造维修成为拉拢腐蚀全国各级教育行政官员的聚集窝点——自封称为:《中国教师报》香山会馆,名义上是:《中国教师报》读者俱乐部。
自喻专为:中国课改提供全程学术指导与帮助,同时和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各类学校广泛签署合作《协议》。在此特别声明提醒:
1.《中国教师报》只是教育报刊社的一个最小的业务部门,16个人的团伙,基本为社会闲散人员,均通过市场招聘会或从《中国教师报》山东站召集而来,平均年龄25.5岁,而且《中国教师报》编辑部根本不是独立法人单位,所以《中国教师报》与各级单位签署的各项《协议》均不具有法律性质,均为无效合同。
2. 《中国教师报》所颁发的所有“奖项”及《荣誉证书》、《聘书》也均无任何意义,如同白纸,实则为《中国教师报》自我炒作。
3. 《中国教师报》现广征各类特约记者,实为非法行为,胡编乱造、自娱自乐。因为只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才有权限征集各类特约记者,而且各类特约记者必须持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统一印制及颁发的《特约记者证》才能行使职责,否则所有活动均为非法活动。
4. 《中国教师报》在全国各省份几乎无记者站,均为代理加盟商,为了方便操作,坑蒙各省份教育主管部门及广大教书人,自吹自擂,召开各种假设的《中国教师报》全国记者站站长会议或新闻发布会议。
5. 《中国教师报》编辑部虽在报社大楼里办公,但却是大楼里唯一的不是事业编制的业务部门,是中国教育报刊社体制外的业务部门,所有人员均为社会闲散人员,高低不齐,长短不一,均经过雷李二人刻意培训包装而成,(包含:李炳亭本人虽为《中国教师报》操盘手,也无任何编制可言,根本不是什么领导,纯100%包装而成,就一临时工、造反派、投机分子,勾结利诱雷振海阴谋得逞窜入采编部控制经营权,就为谋财堵窟窿)。
以上五点,请广大教界同仁互相转告,可以咨询律师或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以及中国教育报刊社内部工作人员,以免上当受骗、受到牵连,影响仕途,害人害已,伤害人民。
如今《中国教师报》团伙诡计多端,分工明确,隐于水下,难以识破,在7月3日竟然把本市(南通)如皋市教育局局长金海清邀到北京参加所谓的“开馆仪式”,以名利诱惑,重拳出击,使金大局长无比兴奋,误以为寻得知音,造福如皋,却为假象,犹如水中捞月。《中国教师报》以雷振海、李炳亭为首的团伙一贯实行“先公益、后下手”的原则,高调忽悠,又假以“课改中国行”的名义大举公益之旗,在全国海捞不义之财、愿者上钩,准备于2011年8月9日—8月11日奔赴南通如皋市、南京建邺区开展系列前期铺垫工作,也就是为后期在江苏捞钱设圈套,做伏笔。在此请广大教育人尤其是南通如皋教育人、南京建邺教育人,瞪大自己的智慧双眼,明察秋毫,看清一切,通过行动来阻止即将到来的灾难!请如皋市的金海清局长、建邺区的易善平局长不要图“虚名”,来联合《中国教师报》团伙共同坑害本地政府领导和老百姓。据该报某领导透露:2013年《中国教师报》必解体、必亡,2011年7月份之前《中国教师报》以大败而收场,源于自雷振海、李炳亭二人继位起2010年8月即定位在河南忽悠,先来个9个整版连续报道“炮制的”《郑州变法》,想效仿“商鞅变法”震动华夏,结果却是连郑州本市也没有大反应,因为李炳亭毕竟不如才子茅卫东等人,只会粗糙的3斧子:“轰炸、轰炸、再轰炸”。最终哪知河南人民更智慧老道,只管吃住,不提其他,结果《中国教师报》雷振海、李炳亭团伙分文未进,自搭笑脸与路费,还贴啦啦队。
几十次回合下来,节节败退、再加上《中国教师报》部分所谓的大省省站(加盟代理商)纷纷退出,《中国教师报》雷振海、李炳亭团伙不堪重负,已累计亏损千万元,窟窿太大,急需资金堵上,现人心不稳,但雷李二人仍然故作轻松,“脸打肿装胖子”,在背地里却思来想去,唯有江苏省一是有钱;二是重教育。但苏南(人民精明)难进;苏北经济一般,骗取大钱不容易;唯有苏中南通市如皋恰似小上海就设计搭上局长金海清。再有就是南京市建邺区位于省会城市,忽悠教育主管部门的突破口,就瞄上了局长易善平。《中国教师报》雷李二人惯用伎俩,一是以课改共同体,免费共享资源、二是以区域教育共同推进均衡发展、三是以香山会馆相邀,共同商讨教育大计,目标进网后再逐步下手,达到终极目标。
江苏教育始终以开放式发展的态势,面对教育界同仁。但发展的是本身还得靠内因,所以无论是南京建邺区教育局还是南通如皋市教育局还得靠自己,不要拿老百姓的钱不当钱花,说实话:无论南京市建邺区还是南通如皋市都不算富裕,所以请金海清局长、易善平局长不图虚名、立足本职、加强区域内学校校本研修、师资建设、带领本区域教书人自强不懈,振兴教育,发展本土,造福乡亲,比啥都强!您的局长位子是靠你的勤奋努力、党性良知,而不是靠《中国教师报》团伙的忽悠、捣鼓干起来的。所以请您珍惜位子、远离毒瘤、远离《中国教师报》的腐蚀!拒绝肮脏、拒绝《中国教师报》的虚伪!洁身自好,天道酬勤,避免“近墨者黑”,切切实实服务一方教育,造福于人民、幸福惠及孩子。
请各级党政领导、教育主管部门、广大教书人共同参与,网路跟帖、转帖,充分利用网路舆论监督,保一方平安!
来源:http://www.xici.net/d174603452.htm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2 17:04
http://xnjyw.5d6d.net/thread-53135-1-1.html



==预告:

          近日在旧书地摊上花一元钱买了一本名曰《情 怀》的私人印刷品,翻了一下,扯淡之处不少。拟于今年暑假逐页指瑕。


           指瑕帖文成后,实名发《槐荫学苑》,如遭禁言即发外地100家论坛。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1672791.html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1672791.html
==语文教研员管季超为您网辑帖文。
http://xnjyw.5d6d.net/thread-56243-1-1.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2 17:04
http://xnjyw.5d6d.net/thread-61477-1-1.html

“教育马戏"何时休
凌宗伟



    昨天,我将朋友发给我的杜郎口门票涨到260元的消息挂在我的博客上,有网友说他想到一个教育新词——“教育马戏团”,很有意思。一直以来,我总以为杜郎口之类的课改名校的课堂,就如一个耍猴人在那里耍弄着一群群的猿猴与猩猩。居然没有想到这样的学校就是教育马戏团,愚钝呢,愚钝!
    百度百科上说,马戏是杂技门类之一。原指人骑在马上所作的表演,现为各种野兽、驯禽表演的统称。指以驯马 、马上技艺 、大中型动物戏、高空节目为主 ,包括部分杂技 、魔术和滑稽等的综合演出,多在大型场地 (马戏院、棚、体育馆或广场)的马圈中表演。有演员指挥动物表演各种技巧动作或演员在动物身上作各种技艺表演等形式。
    可见,马戏最大的特征就是“有演员指挥动物表演各种技巧动作或演员在动物身上作各种技艺表演等形式。”这也是现如今以杜郎口为代表的那么几所学校的共同点所在,那些个被称为当下课程改革的典范和旗帜的学校,呈现在大众眼前的课堂不就是这样的吗?那个自称“教育疯子”的说“全国就两家单位管理做好,一家是杜郎口,另一家是寺庙(控制术,就是厉害,你只要进来了,就要烧香,香哪里来,在庙里卖就是)”。天机和奥妙就在这里,杜郎口的课堂靠的就是控制术,马戏靠什么,那些个动物可没有人性的,你想让它博得观众的笑声与掌声,你想让它给马戏团弄来更多的银子,你就得控制有术,控制术到了无所不在的时候,看看就懵懵懂懂,自觉自愿的掏钱了,涨门票也就顺理成章了。
    是的,当我们这些看客进入那个场景以后,我们确实就如进了寺庙,伴着催人魂灵的木鱼的敲击声,随着拥挤的香客,看着“那些穿着廉价衣服,皮肤黝黑,操着一口带浓重方言色彩的普通话的杜郎口学生,在课堂上是那么的活跃,那么的专注,那么的自信到视旁边听课的教师为无物”的场景,见佛烧香,与菩萨磕头也就不奇怪了。看客,于是不知不觉就成了香客了。

马戏既然包括部分杂技 、魔术和滑稽,那另一个奥妙就是“忽悠”了。这一点课改教父不仅十分娴熟,更有创新这不,他说了,课改就是1、点火,忽悠;2、流程,导学案;3、刹车,测评教师要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形成干柴烈火。最好的老师是本拉登,把人忽悠成肉体炸弹”。乖乖本拉登啊,难怪杜郎口的学生一个个“心无旁骛”,“目中无人”了。
    不过,马戏与其他剧中的最他差别恐怕也就是博人一笑了,让人的神经短暂的轻松一下,这恐怕就是他的市场价值所在了,所以你就不要指望马戏会给你带来什么回味了,进了那个场景,你就要对的起你付的银子,轻松一刻就是。至于庙里有什么高僧说什么什么的时候,你可要有定力,没有定力,你就只好大把大把的往出掏银子,请大师交给你破解之法了,到时候,你还得不断的还愿,弄得你神魂颠倒,倾家荡产。那你可怨不得别人了。
    教育马戏团的厉害就厉害在,控制有术,控制有方,还控制有理。“术”,就是忽悠,就是点火;“方”就流程,就是导学案,就是刹车,就是测评,一句话就是这样那样的“高效课堂模式”;“理”,就是一分钟就可以教会的“课改”。
    我感到比较惊奇的是,那些个原本商人的媒体人居然可以摇身一变成了教育专家,一帮原本教育的外行人还居然操纵了国家级的教育媒体,以教育经典理论中的所谓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的中心“兴趣中心”等只言片语为噱头,炮制了一个个当代基础教育神话,催生了一个个的教育马戏团弄得中国教育晕头转向。我那个五个体呀,不着地还真的不行呢~~~杜郎口门票涨了,应该感谢媒体,感谢政府,感谢官员,感谢看客,感谢那些被当猴子耍的孩子们!
    从杜郎口门票飞涨的情况来看,基础教育要回到常态,要回归常识,恐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2 17:05
“教育检查”究竟有什么作用



文/吴非



     有位校长向教职工解释自己为什么不上课,说一年中,除了节假日,还有一百多天不在学校,得参加上级通知的各种会议与活动;如果在校,则要应付各种名目的“教育检查”和验收评比。校长私下说,送往迎来,“像伪保长一样”,陪小心,陪笑脸,备车用餐,敬烟上茶,孝敬“指导费”、“车马费”…… 各种“管理”的头绪,是有史以来最多的,而教育的腐败程度,是三十年来最厉害的,简直臭气熏天,风气是最乱的,效率也是最低的。

   时下“教育检查”,名目繁多,如一一列出来,必然贻笑后世,给未来的教育史家留下研究的难题。早些年对学校工作的检查,不过偶尔的教学评价或是卫生检查,毕竟衙门不大不深,机构不复杂;现在如果把教育部门的机构列表展示,肯定让人不解:究竟何时有了这么多乱七八糟的机构?那么多的人员编制是从哪儿来的?他们日常工作是什么?机构臃肿,闲得无聊,“阴沟里面冒泡泡”,为了“表示存在”,就会没事找事;种种巧立名目的“教育检查”及“验收、评比”就推向基层,“检查”越来越滥,而有体制的推动,谁也不敢怠慢。比如,上个月刚布置动员“有效教学”,这个月就来“检查落实情况”了。——教育质量的检查,不像“安全生产”或是“消防检查”,也不是纠正交通违章,雷厉风行,立竿见影;隔三差五地闯进学校,闯进教室,究竟能看到什么呢?。


   过度的“检查”破坏了学校的生态。打个比方:如果一个正常人每星期被“体检”一次,即使原先没病,也会觉得自己不健康,甚至有可能吓出病来。学校频繁地应付各种可有可无的“检查”,可能会失去自主行为能力,适得其反。柳宗元有篇名文《种树郭橐驼传》,说的正是这类问题。那位善于种植果树的郭橐驼认为:种树时要一丝不苟,栽种后就不要再去管它。不会种树的人,总是不放心自己种下的树,“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虽曰爱之,其实害之,号曰忧之,其实仇之”,——简而言之,“检查”成癖,骚扰成瘾,必然动摇根本。

    说到“教育检查”,主事者往往这样解释:“也是为了促进一下”,“抓一抓有好处”。然而有谁想过,这样频繁的“教育检查”,也是对校长教师智慧的不信任,对基层单位管理能力的不信任。试图通过这样的“教育检查”,来“达标”,来“统一认识”,让活生生的教育变得“整齐划一”,让教师鲜活的教学创造变为一堆干枯的数据和僵死的报表,变为官员汇报总结的顺口溜……频繁的“教育检查”,必然导致大面积的平庸无能。

    中小学不同于街道社区,这里正在发生教育,未成年人在这里活动,一切外来干扰都会造成意想不到的隐患,特别是影响一个人的思维与判断。能不能注意“教育检查”的必要性,能否真正让这类检查有效地提升学校工作的创造力,如何减少教育检查对学校正常工作的干扰,这个问题,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http://xnjyw.5d6d.net/thread-61953-1-1.html


http://xnjyw.5d6d.net/viewthread.php?tid=61799&extra=&page=1

http://xnjyw.5d6d.net/viewthread.php?tid=60688&extra=&page=1

http://xnjyw.5d6d.net/thread-51074-1-1.html


     杨副局长/晏主任没有派小语教研员管季超出省学习课改经验,节约了不少差旅费;不学习就更加要落后,于是管季超只好跑到市外去学习,差旅费由被参观学校支付。

http://xnjyw.5d6d.net/thread-17800-1-1.html





http://xnjyw.5d6d.net/thread-52345-1-1.html

免费学习,为单位节约。


http://edu.cnxianzai.com/hbjy/huiyi/_guan_kuitianxia/2011/0725/247983.html
绝密经验一般人我不告诉他:书是借来的,读得比买来放在书架上的更认真;学习是自费还要受些苦累效果才最好;永远不评为‘先进’的,才可能当得上‘名师’。每月只领5元钱班主任费的,比领150元的,对学生更关心,也更清廉。。。。。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3 00:20
管季超2008年3月10日开通《教师之友网》。
本站友情链接网站如下:
http://xnjyw.5d6d.net/thread-58377-1-1.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3 02:39
http://xnjyw.5d6d.net/thread-61772-1-2.html

http://xnjyw.5d6d.net/thread-61714-1-1.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3 03:18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10 08:06
警惕以利益为导向的教学管理 2013年03月27日  作者:曾云  
  ■曾云
  某县最大的农村初中在去年的中考及教学业绩综合评估中均获得全县排名第一的成绩,校长也因此被评为市级优秀校长。可就是这样一所学校,却出现了学生跳楼、教师弃教从商的事情,学校里隔三差五就有学生打架,几乎天天有家长来学校处理因子女打架而产生的纠纷。
  从外部来看,该校满足了上级列出的一项项业绩考评要求,教学业绩综合评估排名较高,的确是领导眼中的好学校,也是社会普遍希望的能出高分学生的好学校。可是从其内部的教学管理来看,是不是好学校就有待商榷了。
  比如该校提出“到校即入室,入室即学习”的口号,学生从早晨6∶10起床直到晚上8∶50下晚自习,除了早操和吃饭时间,其他时间都在教室里学习。每月进行一次考试,然后对全年级进行排名,对期末考试中成绩排在全年级前三名的学生奖励现金。而对教师则根据所教班级的学生成绩择优给予职称、绩效工资、外出学习、假期外出旅游、执教初三重点班等方面的奖励。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处处以扣钱作为管理手段,如少一次作业扣人民币若干,少一次教案扣人民币若干,甚至请病假也扣。为了绩效考核的公平,每年都要将学生依期末成绩重新编班,这样的教学管理无疑是以利益为导向的,其导致的后果就是教师逐利,教师认为无利可图的就不干;迫使教师只采取对提高成绩有立竿见影效果的教学行为,如题海战术等。学生成了考试的机器,教师成了被管教的对象,这样的学校能算好学校吗?
  我们都知道学校不同于工厂,其工人——教师无法像工厂的工人一样使用机械类的工具去工作,其工作对象——学生也无法像工厂的产品那样被加工。学校教育的一切工作都应是围绕学生来展开的,把学生培养成人才是学校的重要目标。以利益导向为主的教学管理表面看来也是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能达到上级设定的种种指标,考进好的学校继续读书,实则不然。因为现行的考核办法没有考虑众多没有升入高一级学校学生的情况,更无法体现学校是不是培养出了人格健全的人。以利益导向为主的教学管理实际是以上级、以学校为主,而不是以学生为主。教师的工作业绩不仅在于学生考了多少分,更在于是不是培育了健康的人。而要培育一个健康的人,往往需要教师长期不懈地运用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施加影响。当教学管理以利益导向为主时,教师自己都追名逐利、急功近利了,怎么可能培养出品德高尚的学生?一个学期就要出成绩,哪个教师有时间去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教师浮躁了,学生自然就会焦躁,加上本来就到了易冲动的年龄,打架也就在所难免。教师急功近利了,学生难免也自私自利,这样的学生考分再高,于社会、于他人又有什么用呢?因此,为了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为了培养出健康的人,必须警惕这种以利益为导向的教学管理。(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县南塘中学)
  《中国教育报》2013年3月27日第10版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10 09:26
洪秀全的权力人格缺少什么


作者:王龙
文章来源:爱思想网
浏览:287 次

   在近代中国太平天国的烽火硝烟刚刚散去时,日本武士阶层反政府叛乱的著名战役“西南战争”拉开了帷幕。无论是起义规模还是持续时间,仅延续了半年多的日本“西南战争”远无法与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相提并论。况且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代表的是成千上万被欺凌压榨的人民的怒吼,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西乡隆盛领导的“西南战争”明显是一场逆历史潮流而动的战争,他代表的只是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而又螳臂挡车的武士阶层。
  然而,对于中日这两场起义的领袖洪秀全和西乡隆盛,人们的评价似乎正好南辕北辙、毁誉难分。对洪秀全的是非争论从无到有,由少到多,沸沸扬扬,太平天国政权的“先进性”也不断受到质疑。而逆时代“潮流”而动的西乡隆盛,却很快得到日本人的宽容与尊敬。西乡隆盛死后仅12年(1889年),明治政府就为他恢复了名誉,赦其“逆罪”,除其“贼名”,追赠其被剥夺的正三位官衔,还在东京的上野公园为他竖立了一座巍峨的铜像。
  历史有玄机,一切非偶然。洪秀全比西乡隆盛逊色的关键就在于“权力人格”。
  所谓“权力人格”应包括三个主要方面:做人的工作(用干部带队伍)的能力、谋事的能力、激励士气的能力。概括起来就是人、事、心三方面的整合能力。逐一对比日本的“造反派”西乡隆盛,可以看出洪秀全的差距。
  
  【失败的英雄与心不在焉的革命者】
  
  政治权威是以政治权力为后盾,依据正义或伟大人格的感召力,产生具有高度稳定性、可靠性的政治影响力。权力使人顺从,权威使人服从;领导者需要权力,领导力更需要权威,它是领导者人望、感召、威信的综合反映。洪秀全首先在人格信誉方面就远不如西乡隆盛。
  洪秀全的事迹人们耳熟能详,但说到西乡隆盛,并不都很熟悉。西乡隆盛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重臣,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一生最大的功绩,就是在19世纪末领导推翻了德川幕府旧政权,缔造新日本。他同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一起被称为“维新三杰”。正当他功成名就、如日中天之时,却因不满新政府剥夺武士的特权而发动武装叛乱(史称西南战争),向自己一手缔造的新政权宣战。历经8个月激战,最后兵败城山,剖腹自杀。
  西乡隆盛的传奇始于1858年与月照和尚的生死经历。月照和尚由于勤王活动为幕府所不容,避难于萨摩藩,为主张倒幕的西乡隆盛收容。1858年兴起的“安政大狱”,新的萨摩藩藩主改变立场,悍然翻脸,命令西乡逮捕并流放月照。西乡屡次与新藩主争辩未果,无计可施,此时的西乡报国无门,报友无能,真是山穷水尽,一筹莫展。月照不愿连累西乡,乃伸头给西乡示意其砍下,表示宁死于同志之手,无怨无悔。
  西乡这样的硬汉子,哪里肯在紧要关头卖友求荣。他从容无事,某夜,与月照泛舟于锦江湾,对饮高歌,最后两人相抱,一起蹈海自尽。谁知西乡幸运被救,而月照却淹死于海中。大难未死的西乡隆盛继续为维新事业奔波,数年后,逐渐成为萨摩藩最具实权的人物,并完成了月照生前未能实现的倒幕维新大业。西乡隆盛在月照逝世17周年时,还深情作诗道:“相约投渊无后先,岂图波上再生缘。田头十有余年梦,空隔幽男哭墓前。”
  西乡隆盛独有的人格信誉,并非其自身独有,而是日本武士道文化的深远折射。战场上的生死瞬间,武士重名誉而轻生命由来已久,有时甚至显得不近情理。一名叫景正的武士在战场上被敌人的弓箭射中,仍带伤作战,同伴想为他取下射进眼睛里的箭,便用脚踩他的脸要为他拔出箭,他却大怒拔出刀刺杀同伴。原因在于,他认为自己的颜面被他人践踏便损伤了武士的尊严与名誉。在名誉与死之间,武士宁愿选择前者。
  日本历史上的武士,作为政治权威,在武国理念的指导下治理国家近七百年;作为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影响日本文化的构成及走向;作为理想形象,直到现代依然是日本国民效法和崇拜的对象。西乡隆盛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无论成败与否,他都得到日本人由衷的敬畏。
  而洪秀全从起义那天起,就没把心思放在用兵打仗上。每到革命事业山穷水尽的关键时刻,他总是动摇退缩,逃之夭夭。刚进入广西传教之时,困难重重,生活条件也非常艰苦。洪秀全不堪忍受,借故扔下冯云山一个人,回广东老家继续当他的私塾老师去了。三年之后,得知冯云山在广西继续传教,且已发展了三千多名教徒,他大喜过望,立刻整好行囊,奔广西而来。到了广西,他不听冯云山韬光养晦的劝告,执意大干一场,捣毁了当地百姓信的甘王庙,引起官府注意。官府逮捕了冯云山,洪秀全吓得失魂落魄,借口回广东找两广总督营救冯,又跑回了广东老家待了一年半。等冯云山被别人营救出来,风头已经过去,他才又回到广西。洪秀全一生的“革命生涯”可以说都是误打误撞,他的投机心理与农民似的狡黠在起义之初随处可见,张宏杰总结得十分到位:
  从创教之初,他就一直很少参与繁杂艰苦的具体事务,而是沉醉于制定规矩、讲究排场、编造神话、神化自己。所有政务,先是委之冯云山,后是委之杨秀清。他既没有操作具体事务的才能,也没有那种耐心和毅力。(张宏杰:《心不在焉的革命者:洪秀全》,《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6期)
  作为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的领袖,洪秀全固然有其非凡的一面,但他始终缺乏一种企求人格圆满的自觉和警醒。这是他执迷不悟的缘起,也是其最终失败的根由。
  
  【时代大潮中的洪秀全与西乡隆盛】
  
  一位成功的领袖,首先应该是才智卓越的人才。以识树威,以能树威,以情固威。而在见识能力上,洪秀全与西乡隆盛亦远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洪秀全本身是一个四次落第的秀才,从他后来那些大量俚俗混杂文理不通的诗文看,他确实是一个资质平平、毫无灵气的人。他对“读书明白”之人绝大多数嗤之以鼻,自己不读书,还不许别人读书——包括他自己的儿子。“敢将孔孟横称妖,经史文章尽日烧”,他掀倒孔子牌位,焚烧儒家经典,捣毁庙宇偶像,尽弃所学,致力于“向西方寻求真理”。可实际上,他既没有读懂西方宗教教义,又不懂革命为何物;既不明白世界大势,更不理解资本主义为何物。
  洪秀全对待文化的态度,决定了太平军的人员构成。由于科举场上的失利阴影,他潜意识中总把有文化者视为异己。太平军公开造反之后,只有少数读书人愿意参加。一听说太平军即将占领某地,读书人便闻风而逃。有些无法逃走的,宁愿自杀也不为之效劳。当太平军需要一些识字的人,在南京初次招考时,告示竟说,通文墨而不应考者斩首不留。纵然出了这种极为凶暴的公告,偌大南京被屠刀赶进考场的也只有三十多人。其中几个如郑之侨、夏宗铣等人,特意借试卷发泄敌对情绪,他们明知这样会被杀被磔也在所不顾,比不应考更决绝勇烈。可见太平军与知识阶层的对立,到了何其激烈的程度。
  曾国藩正是以捍卫儒家道统为名,号召士大夫与太平天国为敌。他在《讨粤匪檄》中以充满激情与鼓动的文字写道:“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泉!”这几句话着实厉害,一下子把洪秀全摆到千年纲常名教的敌对面,摆到千千万万读书人的敌对面。清廷以传统道德的精神力量凝系了传统制度下的社会力量,时间一长,战局逐渐倒向代表传统“正道”的曾国藩一方也就势所难免了。洪秀全喝下了自己酿造的轻践文化的苦酒。
  他高高在上、脱离实际更缺乏领导实践能力,最后导致军心民心分崩离析,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可是不甘于做橡皮图章的洪秀全,有时也要乱出主意瞎指挥,结果导致冯云山被清军炮击死于全州蓑衣渡。这一来使洪秀全在军事上不敢再指手画脚。没有军事指挥、行政领导能力的洪秀全,到南京后干脆退出一线,尽情享福。在豪华无比的天王府里,面对官员们呈上的奏章,他一概盖上“旨准”的图章。而越不管事,便越缺乏管事能力。到了太平天国迅速走向衰亡的后期,他完全只能依靠“天意”支撑自己了。
  洪秀全所处的时代时逢中西交冲,身处千年未有的时代变局,他左支右绌,无力应付。在太平天国所有来访的传教士中,美国人罗孝全是最受礼遇的一位,因为他曾是发迹前洪秀全的宗教老师。然而正是这位自称一直是洪秀全“革命运动的朋友”,在与洪秀全相处不久后即想方设法逃离天京,与太平天国反目成仇。1862年2月4日,罗孝全在《北华捷报》上发表文章说:
  在他们中间生活十五个月后,我的态度完全转变了。我现在反对他们的程度并不亚于我当初支持他们的程度……我相信他(洪秀全)是一个狂人,没有任何有组织的政府,根本不配做一个统治者;他和他的苦力出身的诸王,没有能力组建起一个政府,甚至无法组建一个像衰老的清政府那样带给人民同样利益的政府。
  罗孝全的离去与反目,成为太平天国与西方传教士、基督教彻底破裂的标志与象征。过去曾持同情、观望态度的西方列强,转而将枪口对准了太平军将士。英、法两国除在上海外围与宁波地区直接出兵进攻太平军外,还准许戈登、日意格等现役或退役军官受雇于清廷,组织常胜军、常捷军等残酷围剿。仅就这一重大战略的失策,也足见洪秀全严重缺乏战略家的眼光和胸怀。
  而西乡隆盛能够成为一代明君明治天皇的老师,可见其才学能力非同一般。
  西乡出身于萨摩藩一个地位低下的武士家庭。这个时期的武士,非常看重笔尖口头功夫。西乡从小受到传统武士教育,通过严格的武士训练,逐步掌握了剑术、弓术、马术、柔术、炮术和枪术。武士家庭生活环境的熏陶和严格训练,不仅使其养成了尚武的习性和刚健的气质,而且深深扎下了忠孝仁义的道德观念。他不仅博学通才,而且识见超人,具有谋事的眼光与魄力。他在维新期间可谓叱咤风云,有胆有识,先后建立“萨长倒幕同盟”,策划“王政复古”,实现“江户无血开城”,创立警察制度,完成废藩置县……在近代日本历史上功勋卓著,万人敬仰。
  西乡隆盛通晓世界大势,更能在时代的大潮中相时而动,搏击中流。他与大久保利通掌握萨摩藩藩政藩军后,锐意改革,扩充陆海军,实行近代化建设,积极准备打倒幕府。为了取得英国财政、军事和技术方面的援助,甚至不惜和曾与萨摩交过手的外洋仇家——英国结成了“萨英同盟”。为了顺应时势,曾经一度为“攘夷”奔走呼号的西乡,却不盲目排外,而知顺时而动,通达权变。历史上的萨摩藩,在西乡执政时期,就早已有了西式的军工厂,并由英国提供大批军火。在后来的倒幕战争中,萨摩的火枪队发挥过巨大的作用。西乡在倒幕成功后曾派遣精通火器的手下出洋学习,部属们在申领出洋经费时,慷慨陈誓,倘此去不能习得西人火器精妙,必剖腹以谢其罪。近代日本武士精神和西方先进技术,就是这样结合起来的。陈独秀就曾诗咏西乡“男子立身惟一剑,不知事败与功成”。
  
  【以利交者,利尽则散;以心交者,方能永恒】
  
  以利交者,利尽则散;以色交者,色衰则疏;以心交者,方能永恒。通过什么途径凝聚、团结部属,这是对领导者的极大考验。
  一个没有人文底蕴的人很难指望他去匡正世风人心,所以,洪秀全做事重于为人。他的手下未必没有明于英断之辈,然而被信念和信义感召而来的人并不多。洪秀全没有能力向这些人提供赖以维系的真正精神力量,在虚幻的“天国”梦想下,他只能以利禄驱众。这些人追随于洪秀全的身边,汇成了一个影响历史的群体。洪秀全之人格,能入脑而不能入心。只见其做事,不见其为人。其一生事业做得越大,身边的君子英才反而越来越少。
  进入天京后,洪秀全偏处深宫,脱离群众,太平天国领袖们之间的关系日益疏远,原来“寝食必俱,情同骨肉”,变为“彼此睽隔,猜忌日生”。洪秀全不能正确处理这些矛盾,既理政无能,又驭众无方,只能采取滥封爵赏的办法,致使矛盾更加尖锐复杂。
  中国从汉朝至明清,晋爵封王一直都是一项很严肃、很慎重的奖赏制度。可是到了洪秀全这里,王爵之多之滥之乱,简直匪夷所思。到1864年6月天京陷落之前,太平天国“竟有二千七百多王”。当王爷们多得无法以字面区别时,洪秀全干脆来个数字编号,以示区分。故而出现了“368天安”,“1467天福”,“1469天豫”之类数字化的官爵,写下了中国几千年专制官制史上的奇观。
  在一个依靠名器驾驭天下人心的时代里,名器太滥使人心风气和仕路秩序都因之大乱。如此滥封王位带来的恶果,不但使财政开支更加困难,而且让这些草头大王拥兵自重,成为当地一霸,修王府、选美人、办仪仗,出门前呼后拥,招摇过市,老百姓纷纷走避不及。正如民谣所唱:“王爷遍地走,小民泪直流。”
  蒋廷黻给洪秀全作了这样的总结:“他的运动无疑起自民间,连他的宗教也是迎合民众心理的。
     但是他的人格及才能上的缺点很多而且很大。倘若他成了功,他也不能为我民族造幸福。总而言之,太平天国的失败,证明我国旧式的民间运动是不能救国救民族的。”
  反观西乡隆盛则是个理想主义者。他的立场始终站在下级武士一边,他代表的正是标准的武士道精神映照下的理想人格。下级武士是维新的主力,但后来被剥夺了特权,他不能接受这一点,于是起兵维护他的武士兄弟们的利益,与之交战的都是他的旧日同僚。他和参加维新的其他志士不同,对高官厚禄毫无兴趣,但可以为支持他的人舍命而不计后果。在流放岛看到流放的罪人和岛民没粮吃,西乡隆盛毫不吝惜地将发给自己的大米让给他们吃,结果自己断顿。西乡隆盛回到鹿儿岛,将自己的俸禄用于抚恤武士家属,创办“私学校”,以“尊王悯民”为校训,传授经史。最后起兵造反时,他本想息事宁人,但又不忍给义愤填膺的学生们泼冷水,才孤注一掷走上了武力反政府的道路。
  西乡的号召力自然可以想见,被围城山后,西乡以下的心腹众人,都心甘情愿追随西乡从容赴死。桐野利秋依然不改往日风度,他把长发扎在脑后,手持银饰指挥刀,着便装巡视城山,威风丝毫不减,甚至有人还闻到他身上喷洒过的古龙水的味道。西乡的另一干将村田新八则显得豪爽乐观,这个在欧美接受先进思想、曾被胜海舟称赞为“大久保以外惟有此人”的武士,在探望伤病员的时候,还乐观自嘲大笑:“刚刚我看了政府军修的工事,真是坚固啊,我们无论如何是打不动的。就算以后有洋人来,日本也不用怕被欺负啦!”
  洪秀全与西乡隆盛的差距,某种程度上是染毒的儒家文明输给了刚健的武士道精神,其间折射出各自国家传统文化,在19世纪中叶自我更新的努力和痛苦。
  甲午战败后,梁启超开始研究中国何以长期积弱的原因,鉴于当时西方和日本都认为“中国之历史,不武之历史也,中国之民族,不武之民族也”,他激动地说:“吾耻其言,吾愤其言,吾未能卒服也。”于是愤而下笔,于1904年写成《中国之武士道》一书。在该书的序言里,他回顾了中国武士道精神归于瓦解湮灭的历程和原因,并指出这一精神的消失对中国民族性的戕害是中国近代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重要原因之一。那种对中华民族已消失不彰的武士精神的追怀赞叹,那种恨铁不成钢的悲愤令人扼腕感叹、痛彻心肺。诚如当年面对日寇的铁蹄侵略,王芸生大声疾呼:“我们要努力做一个好中国人!——中国现在需要无数的文天祥、史可法,但有一个石敬瑭、吴三桂便足以亡国!”
  
  作者系军旅作家、中校
  来源: 《同舟共进》2013年第3期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12 14:35
http://xnjyw.5d6d.net/redirect.php?tid=62209&goto=lastpost#lastpost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17 23:08

原文地址:
杜郎口,你在忽悠中国教育!作者:范维胜
杜郎口,你在忽悠中国教育!
在去杜郎口中学以前,听曾经去那里考察学习过的老师们讲述杜郎口中学的传奇故事,我就有很多不解和疑问。曾很有冲动想去实地看看,看看他们到底是如何化腐朽为神奇,他们的每一步教育教学细节是如何操作的。
2009年4月,我非常有幸参加了我校赴山东杜郎口中学的考察活动,和同校21名老师一起对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进行实地学习。终于可以有机会一睹杜郎口中学的真面目,我下定决心要解开心中无数的疑问。
在杜郎口中学里为期一天的考察学习,让我从对它充满疑惑走到了对它的鄙视和愤怒,最终又走到了震撼和赞叹。那里太多的人和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可以说他们提升了我的认识,震撼了我的心灵。尤其是杜郎口中学教科研室李文君老师的那句“当‘作秀’成为一种习惯,便是优秀了”,使我至今每天都不由自主地想起这句话,深深品味其中的味道。
考察学习结束,一定是要写总结的。但这次,我不想简单地总结出自己最深刻的某个感悟,而是想以纪实的方式真实再现我在杜郎口中学的所见所闻。我觉得,只有用最原始、最真实的情景再现,才能让我们从细节中更深切地体会杜郎口中学,了解杜郎口中学;也只有用这样的方式,才能最全面地表达出我的所有感悟。
也许,在这篇纪实中,你会得到与众不同的收获,得到比我更多的感悟。

疑 惑 篇
——他们隐藏了什么?

在上一批从杜郎口中学考察学习回来的老师对我们进行经验交流时,我就深深地感到,杜郎口中学只是把他们最美丽的一面展现给了大家,而在这“美丽”景象的前一刻,或者前一段时间,又发生了什么?是什么促使了“美丽”景象的诞生?我们到底要向他们学什么?如果只学他们教学方式的外在表现:表扬、鼓励、微笑、学生主宰课堂、自主学习……难道我们就真的能达到杜郎口中学的那种教学效果吗?杜郎口中学一步步走到今天,老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过程和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过程,其细节到底是怎样的?
太多的疑问萦绕在我心中,我很想探其究竟。
4月16日早上8点,经过了很多绿色的田野后,我们终于来到了杜郎口中学校门口。带着无数疑惑,我走进了杜郎口中学。
打眼望去,杜郎口中学的校园还不错,至少有楼房,有花园,有塑胶操场,还有很多挂有大牌子(《中国教师报》)的宣传海报。这里比我想象中的农村中学好了很多。
虽然考察学习当天室外风很大,也很冷,但渴望解开心中迷的力量使我忘却了寒冷,一心只想快点找到答案。在通向教学楼的路上,每个墙报、每个标语牌我都不想放过,都希望能从中看到点什么。遗憾的是,我看到的内容与其他学校的教育内容大同小异。
我是最后一个走进教学楼的,是从教学楼东侧的小门进去的。一进教学楼,我立刻听到学生嘈杂的声音。寻声而去,我走进了初一(1)班教室。刚一进教室,我就被一股浓浓的刺鼻的味道推了出来。那是长时间不洗澡、不换衣服所特有的味道,这大概就是上一批老师们说的“浓浓的乡土气息”吧。
虽然不习惯,但想到自己此行的目的,就咬牙又进去了。

教室里很乱,不知道学生们在做什么,有的在读书,有的在看书,有的在交流。教室里还有来自各地的老师们,有的手持相机拍照,有的在看墙报,有的在听学生交流,有的也在相互讨论。总之,我的第一感觉是,教室不像教室,倒像个集贸市场,人人可以为所欲为。顿时,我没有了目标,不知道该从哪下手去解开心中的谜团。
走出教室,看到很多人向一层的中部赶去,我也跟着凑过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结果发现,大约25平米的空间里挤满了人,还有很多人被挤到了大厅两侧的走廊里。大约估算了一下,至少150人,小小空间简直被人们挤得水泄不通。人虽然多,但很安静,每个人都神情严肃,统一看向大厅的西侧。我被人群挡住了视线,但我可以听到一个声音在说:“AAA老师,你今天的表现非常不好,语言组织不到位,板书也不整齐,你要向BBB老师学习,看看他是怎样组织教学语言,怎样板书的……CCC老师,你今天上课时表现得还没有学生有自信,看看学生都是怎样做的,你得多向学生学习啊,要放开了去说……”
由此情形推测,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杜郎口中学的“自省会”吧。教师自我反省自己今天的得失,领导点评教师工作的成败。可是这位貌似领导的女人说话也太不客气了吧?怎么能够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点名道姓地批评老师呢?他们也太不懂得尊重老师了吧?……旧的疑问还没有找到答案,新的问题又层出不穷。
因为心里对他们“点名批评”的方式有些抵触,所以便无心继续听她叨叨。于是抬眼看看周围墙上的字画。大厅东西两侧墙壁的上方悬挂着很多老师的头像,从头像下面的文字介绍来看,这些老师应该都是杜郎口中学的骨干教师。但是,他们的个人简介真的是不敢细琢磨。学法律的,是语文教研组长;学计算机的,是英语教学能手;甚至还有老师只写个“中专”,也没说学什么的,竟然是数学学科带头人……在我诧异万分的时刻,我耳边出现了一个带有南方口音的声音:“我们这些大学本科生,各学科都是科班出身的人被这样的一群人忽悠着。”循声看去,这个人也在看墙上的照片,一副很不满的神情。我也被他说得心里不是滋味了。这些杜郎口中学的老师们到底是怎样的人呢?我的脑中突然出现了一个很奇怪,也很可笑的想法:他们是一个诈骗团伙,他们先模仿西方的教学方式创办一种完全与中国传统教学方式相悖的新的教学模式,然后不知道利用什么样的关系,为他们吹捧,给他们扬名,再利用一些行政手段和好的知名度吸引很多人来参观学习,他们就可以坐收渔利,正大光明地收考察费、学习费……
也许是我看诈骗案看多了,也许是社会现实让我学会了警惕。虽然对自己丰富的想象感到有些可笑,但心里还是很不舒畅,一种说不出来的不爽的感觉。
继续看墙。
目光从大厅西侧的墙壁继续向西移动,看到了一层走廊的天花板。天花板上有很多横梁,每个横梁上都有一个标语牌,每个标语牌上都写有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语,仔细一看落款,居然都是学生的名字。虽然标语牌上的装饰画有些花哨土气,但这种文化气息,这种教育方式,我还是从心底里赞同的。自己的话语能被挂在人流量这么大的走廊里,自己的名字能被这么多人看到和记录着,说这句话的学生将会何等自豪,何等自信!
随着一声“散会!”,瞬时间我身边人来人往,各种各样的说话声此起彼伏。
接下来我该去哪里呢?我有点迷茫。
既然来学人家的教学方式,那还是去课堂吧。

从大厅又走回走廊,这次我打算到西边的教室去看看。因为人潮迅速退去,所以我立即就看到了走廊里刚才藏在人们脚下的,立在墙边的小白板,还有墙壁上被人们挡住了的各类墙报。从小白板上的内容来看,一个老师一个小白板,每个老师都要在自己的小白板上写下自己的教学反思、听课感悟等,有的写得还挺深刻,有的也挺浅显,但字迹都很工整,至少看起来态度都很端正。墙报上展示的是各学科的优秀教案,学生的优秀练习题等。总之,墙壁上下随处都能看到他们对自己的展示。
前来参观学习的人们,时而在墙边伫立,忙着拍照,忙着摄像,忙着抄写,时而又忙着去听课。眼前人们的忙碌景象,突然让我又回想起了前一天的一位山东导游对杜郎口中学的评价:“他们很会作秀的,就会吸引你们外省人来看,挣你们的参观费,而且他们只认钱,不认人,不买票,谁都进不了学校大门。而在我们这里,很少有人知道杜郎口中学的。”
也许是这位导游给我了先入为主的误导,所以我的心里才一直不爽吧。导游说他们在作秀,我还真想看看他们到底是不是在作秀,怎么作秀。上课铃响了,一段很欢快的音乐声。此时的我还在走廊里看教师的个人反思。
将他们的个人反思个个细读了一遍,感觉大同小异,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这也许就是他们真正的水平吧。只是这种写反思的形式和习惯,的确能帮助人增强自我认识,及时提升自我。
我看的最后一个个人反思板正好立在初一年级组办公室门口的墙边,我也就顺便从门缝向里看了看。因为视角有限,看不全面,但能感觉到教师办公室里非常拥挤,有的老师在看书,有的老师在写东西,每个人都在专心做着自己的事情。退了一步,眼睛瞥见了办公室门上贴的两张纸条。从这纸条来看,每天来杜郎口中学参观的人肯定不少,不然他们也不会贴此告示。
教师办公室隔壁是初一(3)班的教室。虽然已经上课了,但教室的前后门都是大敞着的,任参观的人自由出入。我从教室后门进去,也顺便看到了教室后门上贴的方纸条。此时,这个班的学生们都跑到了教室前半部分去看学生展示了。所以我就近先看了看教室后墙壁上挂的留言本,有人夸奖,有人讽刺,看来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他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再看看教室的布置,教室东侧墙壁是后黑板,但上面没有板报,而是学生曾做过的习题,黑板两侧是学生的艺术作品展示;教室南侧是三个大窗户;教室北侧墙壁完全是黑板,上面还有学生留下的笔迹;教室西侧墙壁中间是黑板,黑板南边是班徽,黑板北边是值日分配表。让我感兴趣的是,他们的值日分配采取自愿原则,谁愿意负责做哪些值日内容,谁就一直只做这项内容,责任完全落实到人;再从分配的内容上来看,全班36人,人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值日内容,可见教室卫生的打扫被分配得多么细致。
在我准备听课的时候,下课铃响了,又是一段欢快的音乐。随着人流从初一(3)班的前门走出教室,看到了教室外墙壁上的白板,上面依然是学生做习题的痕迹。
向左拐,一个上楼的通道出现在眼前,于是便转身上楼去看看。
刚准备迈上第一个台阶,却被每个台阶侧面贴着的标语条所吸引。很有创意的设计——每个台阶的侧面都贴着一副标语条,上面写着一个地理或历史学科方面的知识点或世界之最。这种设计不正是利用了记忆技巧里的“反复”原理吗?虽然没有刻意要求学生一定要把每个台阶上的知识点或常识都背会,但学生每次上楼都会不经意地看到这些知识,不经意地想一次,不经意地重复一次,不经意间便进行了多次“反复”。反复的次数多了,自然而然印象就深了,再学这些知识时很容易就记住了。让每个楼梯会说话,让每个楼梯都能成为一个学习工具,这的确是一种创新。真的不敢想象,这个创意真的是他们这些老师想出来的?在赞叹的同时,我仍然不由自主地产生着疑问。

沿楼梯向上走,到两层楼的拐弯处,正对楼梯的墙壁被一张写满了数学公式的墙报占据了60%的面积。看来,杜郎口中学里,学习无处不在啊。
再向上走,二层楼上正对楼梯的墙壁上是进步学生的展示橱窗。每个学生一张照片,一个短小的个人简介,一句自我激励的话语。看着橱窗里每张照片上的笑脸,我似乎感受到了学生的幸福。但这是真的,还是摆设呢?我不禁对自己的这个想法有些质疑,我为什么总是在怀疑他们?是我自己心里不服气,这样一个偏僻的农村中学竟然能吸引全国各地的老师们来学习,还是我心中的那么多疑惑没有得到回答不舒服?
带着依然不爽的感觉,甚至是抵触的情绪走进了二楼初一的一个班(没看是几班)。正好上课铃响了,我顺便听一节课吧。虽然去年在学校里看过几个杜郎口中学的教学视频,但还没亲身体会过。
一上课,学生们就已经不在自己的座位上了,全部都围在教室的前半部分,但没有一个学生说话,很安静。这时,一个女老师站在讲桌旁开始说话了:“今天这节课上课之前,我们先一起来看几张关于南极的照片,然后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这位女老师的普通话虽然不标准,但声音很洪亮,充满了热情。她的话音刚落,讲台上的学生便操作着电脑,开始播放南极照片。不到10张照片,很快一一闪过。女老师让学生谈感受。没有学生举手,自动有学生走到讲台前,面向大家开始谈自己的感受,一切是那样从容自然。没有学生乱抢乱喊,一个学生说完,一个学生紧接着上去再说,井然有序。学生的这种表现的确让我佩服,想想自己的学生们,回答问题时,要么是抢着说,谁也不让谁,结果谁的答案都听不清;要么是谁也不说,三棍子打不出个屁来,一副“打死我也不说”的样子,好像自己是课堂的旁观者。正在佩服学生的表现,这位女老师的一段话又把我打回了质疑的深渊。
学生们谈感受时,一开始学生们都说得很好,说感觉南极很美,企鹅很可爱,南极很冷,世界的温室效应让南极受损了等等,后来有一个学生说,他看到南极的企鹅就想吃企鹅,因为感觉南极很冷,吃了企鹅就不冷了,接着就有学生立刻上去反驳他,说他残忍等等,然后又有学生解释为什么吃企鹅,怎样吃企鹅,虽然学生的观点针锋相对,但并不乱,依然是一个学生说完了,另一个学生再说。很快,关于南极的讨论,变成了吃不吃企鹅和怎样吃企鹅的讨论。这位女老师自始至终没有对任何一个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好似一个局外人在看热闹。当她发现学生的讨论偏离她的问题时,她迅速把话截了过去:“同学们讨论得都很好,从南极的寒冷谈到南极的企鹅。南极的景色的确很美,但是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也会发生一些悲惨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新的一课,《悲惨的……》(没听懂她说的内容)”
晕!这位老师居然这样导课?!一没有点评学生的回答,二没有发现学生答案中的问题,三没有联系学生答案的实际,全然不顾学生般地按照自己预设的思路和语言开始了这一课。很明显,新课程要求的“在教学中要体现出‘知识、情感、价值观’相结合”这一原则,在此时此刻显得多么重要,但她却忽视了学生在谈感受时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价值观存在的偏差。在这个高举“以学生为本”旗帜的学校里,这位女老师自顾自的演说,很快受到教室里参观者们的质疑。有老师悄悄走出了教室,有老师在窃窃私语,还有老师皱起了眉头。
导课都如此,后面也不会好到哪里去。说句心里话,我觉得我们学校最年轻的语文老师都不会像她这样讲课。
我也没有兴趣再听她讲下去了,再换个教室听听吧。

隔壁班正在上数学课,学生们已经进入了展示环节。一个学生在他们组的小黑板前正讲解他们的例题,全班所有学生无一例外地都在投入地聆听、思考。我认真地观察了每一个学生的面部表情和眼神后,我被他们感动了。每个学生都是那么认真地听讲,那么专注地思考,无视周围参观者的存在。这个学生讲解完后,立即就有一个学生向他提出了问题,他耐心地回答着,每个学生也随着同学的提问和回答开始思考,继而又有学生提问,他继续回答,直到没有人提问为止。这种场面,这种学习氛围,这种学习态度,这种学习精神,这种学习习惯,这种学习方式,不正是我们每个教育者所追求的吗?
我很诧异这些学生是怎样被他们训练成这个样子的。我越来越想知道学生学习态度和习惯的转变过程是怎样的,他们都经历了哪些训练?他们是前一天排练后演出来给我们参观者看的,还是他们的确有本事改变了学生,真的就是这样上课的?
多看几个班也许能看出点什么。
带着这个想法,我又走进了一个班。这个班上的是英语课,学生正在用非常不标准的英语进行对话练习,表演情景剧。虽然语音语调都很怪异,但学生们依然很认真,很投入,没有半点羞怯。
再走进一个班,上的是数学课。一个学生正在边打竹板,边朗诵自己编写的快板书,即将该知识点概括总结为快板唱词。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学生阵阵掌声,老师及时给予该生口头表扬,并煽动学生让他再表演一遍。在老师和学生的喝彩声中,这个学生又表演了一遍,掌声、欢呼声更加热烈。
很赞叹那个学生有这样精彩的表演。想想自己的学生,如果他们也能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也许会比这个学生表现得更精彩,更有创意,因为我们的学生才艺基础远远高于他们。我们的学生所欠缺的,正是他们所拥有的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正是他们所具备的主动思考、勤于钻研的习惯,正是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信心和勇气。
下课铃在掌声中响起。
我觉得这么听课也不是个办法,这和在学校里看录像没什么质的区别。既然来到现场了,我必须要主动出击了,主动寻找心中那些疑问的答案。
我首先选择以学生为突破口,因为学生还是比较单纯的,应该能说点实话出来吧。
准备好录音设备,找到一个坐在课桌前看书的女生。先赞扬她写了一笔好字,因为她胸前别了一个“书法之星”的红牌子。她笑了笑。我以询问她这个牌子的来历为由,开始了我对她的提问。
这个女生告诉我,每个班会有8个学生带这样的牌子,牌子的内容由班里的老师和同学共同商定,选出这个方面表现最优秀的学生佩戴这个牌子。这也算是一种激励的手段,树立榜样的教育方式。
当我问及她刚刚入校时,如何转变学习习惯来适应这个学校的教学方式时,她很谨慎地看了我一眼,很简单地说了两句:“先让我们看初二、初三的同学怎么上课,然后让我们也这样上课。”当我再问她晚自习时做什么(因为杜郎口中学不让我们参观他们的晚自习),是否在写作业,或老师讲课?这个女生立刻转头看周围的同学,其他学生又立刻把头拧到别的方向不看她。她不再回答我的问题,也没有跟我打招呼,站起身来径直走了。
学生的举动让我产生了更大的怀疑——他们难道对学生的言行都有所控制?让学生和他们一起撒谎、作秀?

不行,不问出个所以然来我就不回西安,我绝不罢休!
我又找到一个女生,她正在吃药。我很关心地问她怎么了,她说她感冒了,因为长期住校,自己稍微照顾不周,就很容易生病。她这么一说,我才发现,没错,这里初一孩子的身体远没有我的初一学生看起来健康、壮实、高大。
为了节约时间,我这次开门见山地直接问她,初一刚开学时她是怎样适应这里的教学方式的。她的回答是:“老师先让我们去看初二、初三的学生怎么上课,然后也让我们这样上课。一开始我们也觉得这种教学方式挺好的,至少有不会的题可以问同学,不怕去问老师的时候被老师骂。但后来我们发现,这里的老师也挺好的,问老师题老师也不会骂我们,现在我们也敢问老师了。”
  我:“听说你们上课前都要自己自学、预习的,那如果预习时有了问题怎么办?”
  她:“我们有‘一帮一’小组,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搭档’,而且我们要和自己的搭档一起学习,一起生活,形影不离。当自己在学习或生活中有不会的问题时,最先求助于自己的搭档,如果他也解决不了,再求助于其他同学或老师。”
这个学生回答得如此滴水不漏,和刚才那个女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我不知道该相信谁,不知道该相信自己看到的,还是相信自己听到的。
越问,怎么越困惑了?
换个班学生问问。我以看他们的教材和教辅材料为由,找一个女生搭话。这个女生说她没带书,忘在宿舍了,她给我去借别的同学的书。但她一去不复返,转眼间不见了。
又找了一个男生问话。问及他对这种教学方式的感受时,他说:“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在展示环节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我又问:“没错,你们在课堂上的确表现得很出色,一个个都很有信心。可是我发现你们下课的时候,几乎没有同学高兴地笑,甚至我问了好几个同学问题,他们表现得很害羞,完全没有课堂上的那种大方、自信。难道自信就只是在课堂上才有吗?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男生腼腆地笑了笑,摇了摇头,不再说话。
看来我从学生身上找不到答案了,我必须寻找新的突破口。
辗转于各教室的途中,也遇到了很多同行的我校教师,我向他们提出了我的困惑,他们也同样给我说出了他们困惑。大家都想知道,在这精彩的展示背后他们曾做过哪些基础性的工作?
疑惑、困惑、迷惑……
我要继续去寻找答案!

在教室里找不到我想要的答案,我走出了教学楼。
教学楼外,风很大,并不粗壮的树干几乎快要被风吹倒了。我想在校园里到处走走,也许我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这个学校,了解这个学校。
教学楼的西面是塑胶操场,因为大风的原因,学校停上了体育课。顺着教学楼西侧出口外的道路,我向北走去,首先看到的是一排宣传栏,仔细一看,是学生们做的黑板报。说实话,他们做的黑板报真的不如我的学生做的,没有一点艺术感,更没有德育教育的渗透。黑板上除了粉笔的颜色是彩色的之外,内容是清一色的知识总结,各科的学习内容或方法。

再向北走一点,又是一栋教学楼。我毫不犹豫地走了进去,但立刻就被门口坐着的中年妇女挡住了,说我戴的参观牌是蓝色的,进这个楼需要戴绿色的参观牌,因为这栋楼里全是初三的学生,为了避免太多的人进来影响他们学习,才特此规定。既然人家说得头头是道,我也不好强求什么,便退了出来。
再向北似乎没有什么建筑物了,于是我转向东走去。
走了20米,我的左手边出现了一个大报告厅,听起来里面有人在讲课。我的右手边是杜郎口中学的办公楼。我决定先去报告厅听听课。
报告厅里大约有近千个座位,听报告的人大约有600多。报告厅的主席台上,一位看起来有30多岁的男老师在讲语文课,学生分两列面对面也都坐在主席台上,但学生没有桌子。我迅速找个中间靠后的座位坐了下来。因为我进去的时候他已经进入了课题了,所以听了一会儿也没听出什么门道。只是在主席台上方悬挂的横幅很吸引我的眼球,好像写的是什么全国校长及骨干教师体验式课程培训,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貌似杜郎口中学很厉害!
仔细看看下面听课的老师们,真正认真听的没有几个,要么看报纸,要么发短信,要么睡觉,要么悄声聊天,可见这个课堂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引人入胜。当然,也有认真在听的老师,不过他们的表情很奇怪,不像是在欣赏这节课,而是皱着眉头在思考。也许是我理解有偏差,带着有色眼镜看他们。算了,还是不听了,听了也白听。抓紧时间,从其他途径找答案吧。
出了报告厅,我并不想进他们的办公楼。在我的想象当中,办公楼里都是中层及以上的领导们待的地方,我进去也没什么大用。
于是继续向东走。又看到两个建筑物,左手边好像是学生宿舍,所有的门都是紧缩着的,右手边好像还是教学楼,但楼里好像没有人,也没有房间亮灯。
出于好奇,我很快便走进了这个被人们冷落了的地方。
果然是教学楼,也的确很冷清。一层有四个教室,分别挂着生物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和地理实验室的牌,但里面没有人,大大的锁子显得很刺眼。再看看楼里的装修,显然没有刚才大家都去的那个教学楼那样精致,白色的墙面上一尘不染,什么也没有,没有优秀教师的照片,没有优秀教案的展示,没有优秀学生的标语。
找到上楼的通道,准备到二层再去看看。台阶的侧面也很干净,没有地理知识的展示,没有任何装饰。楼梯通道的墙面也是洁白如雪,什么也没有。
到了二层,我才发现楼里太安静了,安静得让我觉得有点得可怕。但我还是鼓起勇气参观二楼。也是四间教室,最东边教室的前门口挂着“语音室”的牌子,但是后门上却贴着“考务办公室”的纸条。杜郎口中学不是不考试吗?怎么会有考务办公室呢?而且还贴在紧靠墙根的后门上。先把这个怪异的现象照下来再说,突然感觉自己像个侦探了。再往西分别是音乐教室、美术教室,最西边的教室我忘了挂的是什么牌子了。不管哪个教室,里面都没有人,很安静。
从最西边的楼梯通道向三楼走去,因为楼里太安静了,以至于我也不敢大声上楼梯,自己的脚步也越加轻柔,每一根神经都紧张起来,警惕地感受着周围的一切。当我的脑袋刚刚从三楼的楼梯通道里冒出来的时候,我看到两名男生正在撬一个双开门的门锁。因为惯性,我想立刻停下来,但没刹住车,整个人出现在了三层的走廊里。那两个正在撬锁的男生感觉到了我的出现,立刻转过来,警惕地看着我,很紧张。他们左胸前的校徽上清晰地写着“杜郎口中学”。为了缓和气氛,我装作很无辜的样子,笑着问他们:“我想听课,怎么没找到你们在哪里上课啊?你们放假了吗?”听我这么说,两个男生放松了警惕,但还是显得很紧张,其中一个用颤抖的手指着西边,快速回答道:“在那边那个楼里听课,你赶快去那边吧。”

  我微笑着谢谢他们。但我不想立刻离开,于是没话找话地又问他们问题。
  我说:“听说你们这里的老师教得很好,你们觉得呢?”
  两个男生笑了笑,没有人回答我。
  我又说:“听说你们都要住校,你们家都离这里很远吗?”
  刚才给我指楼的那个男生小声地说:“我家离这里不远,他家远。”而另一个男生已经做好了要离开这里的姿势。
  我看了一眼双开门上的“阅读室”的牌子,继续问道:“你们的阅读室好大呀,里面的书多吗?怎么这里没有人呢?”

  他们似乎都不想回答我的问题了,相互使了个眼色,准备离开。
  就在这时,我身后的楼梯通道里有了学生的声音。回头一看,三个女生分别端着自己的饭盒正向上走来。待我再转向那两个男生的方向时,他俩已经跑到三层的另一端,很快就转弯下楼不见了。
  因为平时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所影响,见的问题学生比较多。根据经验判断,刚才那两个男生从表情、眼神和行为上来看,肯定是问题学生,很可能是逃课出来的。但他们俩为什么要撬锁?他们想做什么?让我很诧异。
  眨眼间,三个女生已经上到了三层,面对楼梯口的我,她们显得很吃惊,每个人都怔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了她们原有的表情,对我视而不见,继续说笑。其中一个女生从口袋里拿出钥匙,打开了三层最西边的门,门上的牌也写的“阅读室”。另外两个女生尾随进去。
终于看到这个楼里有学生了,我当然不会放过这个绝好机会。因为这栋楼给我的感觉太不一样了,它很真实,很干净。
我也跟进了阅读室,三个女生看我进去了,表现出了很不高兴的样子,显然和刚才那栋教学楼里的学生的表现不一样。后进去的两个女生放下饭盒,立刻又出去了。
我没有立刻和阅读室里留下的那个女生对话,而是先观察这个房间。
房间里没有任何装饰,房间正中央只有两排能面对面坐着的桌椅。
留下的这个女生正在最东边的一张桌子旁找书,桌子上有30多本书,她好像在挑书。我走了过去,问她了几个很简单的问题。她告诉我了这样几个信息:她是初二的学生,她是她们班的语文课代表,因为下节要在这里上作文课,所以她提前来这里找几本与写作有关的书,到上课时可以拿出来给大家作为范本参考。我问她每天这么多老师来听他们上课,是否会影响他们的听课效果。她得意地说,一开始会有影响,但时间长了,每天都来这么多人就习惯了,而且渐渐地喜欢上了在外人面前表现自己,参观听课的老师越多,他们的表现欲就越强,就越投入其中,给参观者最精彩的一面。从她的话语和表情来看,说好听点,他们的表现欲很强,集体荣誉感很强;说不好听了,这些学生有点“人来疯”了,她们把课堂当作舞台在表演了。虽然她和我说话的时候显得很漫不经心,但脸上压抑不住那得意的表情。她越是这样表现,越是和那栋热闹的教学楼里的学生有反差,我就越想听听下面的这节作文课。
很快,这个班的学生陆续来了,每个进来的学生一看见我,都会有一连串表情上的突变,自然——惊讶——警惕——恢复自然。每个学生表情的变化,更加强了我对这个教学楼、对这间阅读室、对接下来的作文课的好奇与疑惑。

当学生快坐满的时候,一位个子不高的,戴着深度眼镜的男老师走了进来。因为我站在教室的角落里,而且身边的学生个子很高,正好掩饰了我的存在,这位老师没有看见我。他径直走到南边的窗户边,准备眺望远方,一个小男生立刻跑到他的身边,不知道跟他在说什么。原本低下头听学生说话的老师,很快就抬起头来,准确无误地看向我所在的地方。当他看到我后,他没有像学生那样将吃惊写在脸上,只是腰身向后直了一下。很显然,我的出现让他也非常意外。
上课铃响了,那位语文课代表拿着她挑好的书走到老师跟前,还没等她开口,老师先说了几句,但我听不见他们在说什么。只见那个语文课代表很不高兴地又把书放回了原处。只有两三个学生找到自己想看的书,坐在座位上开始阅读,其余学生都坐等老师发话。
很不巧,那位男老师的手机响了。放在任何一个学校,这可能都是不被允许的。但这位老师,不仅没有及时地挂掉手机,反而肆无忌惮地接起了手机。他右手叉腰,左手接电话,全心投入在他的通话中。我不失时机地给他留了个影,希望他能喜欢。
  3分钟后,他挂掉电话,对学生说:“今天这节阅读课,咱们以看记叙事件的内容为主,看的时候想想作者为什么会这样写,他有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最好能动笔把优美的词句摘抄下来。”他的话音刚落,学生们就都起身去角落的那张桌子上找书,一人拿一本,回到座位上开始阅读。
  语文课代表不是说是作文课吗?怎么突然变成阅读课了?
  刹那间,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涌上心头。如果真的有欺骗,我就要揭开这个骗局。但愿我的感觉是错的,是我多心了。
  忽然,门被从外面推开了,一位挂着参观牌的女老师轻轻地走了进来。看来还有和我一样喜欢当侦探的人啊。她轻轻地走到学生背后,看学生们在做什么。我很想与她分享我刚刚看到的一些景象,但又不便在这里开口。于是,我也开始观察学生们在如何阅读。
  先仔细看看学生们手中的书,实在是没有什么阅读质量可言,有的书根本就不适合中学生阅读,简直就是在凑数。再看看学生们的阅读习惯,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阅读,很多人都是前翻翻,后翻翻,没有几个人按照老师的要求做摘抄。我问一个男生,他们就这么些书吗?没想到,那个男生口气好大,说他们学校有很多书,好几房子书呢,这里只是很少很少的一部分,是别的班学生拿出来的。他说话时的表情和语文课代表和我说话时的表情如出一辙,都是那样骄傲,得意。
  突然,那位男老师冲着学生大声喊道:“给你们说了多少遍了,看书的时候要及时摘抄,都把笔拿在手上,看到好词好句子都给我抄下来!”他的语气是那样强硬,完全没有那栋教学楼里老师们的温柔与热情。很真实的感觉!
  杜郎口中学不是号称以鼓励和赞扬学生为特长吗?他们不是高举“以学生为本”的旗帜吗?这位老师短短10几分钟的表现,完全与杜郎口中学对外宣传的形象背道而驰。
   被欺骗的感觉又多了一点。
   后来进来的那位女老师在教室里转了一圈后,轻轻打开门准备出去,我立刻尾随过去,也跟着出了房门。我俩快步离开那个门口,然后相视一笑,似乎找到了同感。

  她说:“他们不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吗?都初二了,我怎么看那些孩子根本就不会做读书笔记,连最基本的阅读方法都不懂。我问一个女生要她的本子,想看看她们以前的读书笔记,那个女生说她的本子忘在宿舍了,没带。其他孩子的本子看起来也很干净,一问,有的说是刚换的新本子,原来的本子用完了,有的就不理我……”她叨叨了几分钟,字字句句都表现出了她的怀疑,她的不满,她的愤怒。因为她看到的和她曾听说的不一样,她也有种被骗的感觉。
  看她那样愤愤不平,我不想跟她火上加油。听她说完,我也笑着点点头,表示同感。我说我还想去三层东边看看,她说她不想看了。我们便分道扬镳了。
  三层东边的教室好像是舞蹈室,但里面依然没有人。
  没有人可看,我自然也就要离开了。从东边的楼梯通道下到了二层,不知道什么原因,我没有继续下楼,鬼使神差地又走到二层的走廊里。因为对那个“考务办公室”很感兴趣,不自觉地又多看了那个门一眼。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一跳。刚才我上楼的时候,那个门还是紧锁着的,怎么现在是半掩着的了?
  我立刻走了过去,从半掩着的门向里看进去。
  往教室里乍一看,里面的摆设的确如前门的牌子所示,这里是语音室。但仔细一看,只有桌子像是语音室用的桌子,里面没有任何语音设备。我理直气壮地走了进去,但脚步很轻。因为教室里面所有的学生都在低头学习,一个年轻的女老师坐在我的对角线方向,也低头在看书。
  我轻轻地走到最后一排的学生身边,仔细一看,他在看一份英语试卷,而且是一份已经答过了,也用红笔改过了的试卷,卷子上的错号多于对号。这个学生感觉到了我的存在,立刻把用书盖住试卷。我只好离开他,向教室前方轻轻走去。
  我看到每个学生都在看那样的英语试卷,而且大部分试卷上都是错号多于对号。他们不是号称不考试吗?这个试卷是什么呢?
  令我更奇怪的是,所有学生都不拿笔,两手空空的,只是盯着试卷看,好像要把卷子上的内容看进脑子里,甚至要把卷子看穿一样。我走到一名很文静的女生跟前,轻轻地问她:“请问你们这节课是在做什么?”
  这个看起来很文静的女生,转过脸来对我凶巴巴地说:“我们正在上课,别打扰我!”
  我无奈地说了声“对不起”。
  也许是我们的动静有点大了,那位女老师抬头看了我一眼,没有任何反应地又低下了头。
  突然,我看到两个女生在说悄悄话,越说越高兴,其中一个笑得趴到了桌子上;我又看到两个男生的手在桌子底下玩着什么,接着一个纸飞机露出了桌面,其中一个男生将飞机扔向另一组的一个男生;被飞机砸到的男生,立刻搓了一个纸弹,又扔向丢飞机的男生……场面看似激烈,但他们居然没有弄出一点声音,无论是说笑的还是打闹的,都不会制造出任何声音。所以,那位年轻的女老师依然低头看自己的书。说笑、打闹的学生也看到我在看他们,但都没有任何收敛的意思,也许他们能如此放肆的机会太少了。
  我的心好像被什么东西拽了一下,很难受。我知道,这是被骗的感觉再次加深的。我眼前的景象太真实了,真实得让我有点受不了。也许这才是他们真正的课堂,一个和中国大部分中学课堂一样的课堂,有试卷,有考试,有上课说话的学生,有上课做小动作的学生。而那栋楼里的课堂,展示的是精彩,宣扬的是高尚,好似他们的学生真的就一直是在那样的课堂里学习成长的。其实,美丽的外衣之下不过也是普通的身躯。

  杜郎口中学的学生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到底是在哪个课堂里获得的呢?
  我走出教室,站在楼道最东边的窗户边,脑海里不断闪现两栋楼里截然不同的画面。一边热闹非凡,一边冷清寂静;一边装饰过度,一边毫无遮掩;一边自主学习,一边不懂阅读;一边鼓励赞扬,一边严声厉喝;一边精彩表演,一边凝视试卷;一边掌声不断,一边安静压抑;一边认真听讲,一边说笑打闹……再想着一些学生不会掩饰的眼神和表情,被问时哑口无言的无奈表现,我越来越觉得学生也被学校利用了。
  越想越气愤,越想越觉得被骗了。其实他们和每一个应试教育的学校一样,只不过他们太会表演了,太会利用这样独特的颠覆中国传统教学方式的表演来谋名谋利了。善良的人们只看到了他们华丽的外衣,殊不知在这栋冷清寂静的教学楼里隐藏着他们最真实的秘密。
  想着那么多人千里迢迢前来虚心求学,我有点愤怒了。
  我突然想找杜郎口中学的校长聊聊了,我很想知道他到底是怎样操纵这个骗局的。
  我立刻下楼,跑进那栋原本不想进去的办公楼。
  办公楼一层大厅的东西两侧各放着一张桌子,打眼一看就知道是在卖书的,不用看都知道是在卖宣传杜郎口中学的书。我无心顾及这些,只向西边的售书者询问了一下该办公楼的情况。据他所言,办公楼一层是空的,二楼是校长办公室,三楼是教科研室、计生办公室等。
我道谢之后,便直奔二楼。
  校长办公室在楼梯右手边,一上楼就看到了。我连想都没想,也没做任何思想准备就敲门了。很快,有人打开门了,一位很年轻的眼镜男子,问我找谁,我说我是外省前来学习的一名老师,我很欣赏贵校的教学风格,我有一些不懂的地方,想请教一下校长。他说,校长不在,出去开会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呢。我边听他说,边从他身旁的缝隙里向里看,里面有三四个中年男子,都抽着烟,表情严肃,好像在商量着什么。不管校长是否真的不在,人家都已经这样回复我了,我也只好作罢。说了声“不好意思,打扰了”,便准备离开。
   当校长办公室的门关上后,我并不想走。我又看见楼梯左边第二个门上挂着“副校长办公室”的牌子。我兴奋地跑过去,敲门。没有人回应。
   再抬头看,隔壁房门上也挂着“副校长办公室”的牌子。我似乎隐约听到有人说话的声音,走到隔壁房门跟前,发现房门虽然关着,但没有锁,里面有说话的声音传出来。我立刻又敲门。

我没去过杜郎口,知道的都比你多,这事还用访,看看他们的视频就知道了,学生都会的话还用老师干啥,有那么聪明的学生吗,低智商的校长就那样,没有学过很多知识,他就会认为知识都容易学,学生一看就会,谁让他没知识呢、谁让有知识的人都当不上领导呢我们这些大学本科生,各学科都是科班出身的人被这样一群低智商的人忽悠着,风,共馋风,乐进风,课改风,那时不刮风,吹吧,让他吹吧,看牛逼吹半了还吹啥

当校长办公室的门关上后,我并不想走。我又看见楼梯左边第二个门上挂着“副校长办公室”的牌子。我兴奋地跑过去,敲门。没有人回应。
再抬头看,隔壁房门上也挂着“副校长办公室”的牌子。我似乎隐约听到有人说话的声音,走到隔壁房门跟前,发现房门虽然关着,但没有锁,里面有说话的声音传出来。我立刻又敲门。
来开门的是个30多岁的男子,看起来挺文气。他问我找谁,我又把刚才的介绍重复了一遍。这时,放在他办公桌上的手机响了,我示意他先去接电话,我在办公室外面等他。于是,在他进去接电话的同时,我帮他关上了办公室的门。因为他接电话时的声音有点大,我在外面时不时不经意间就能听到他的话语,都是关于经济方面的。这就让我更质疑这个骗局了。
这位副校长接完电话,立刻打开房门请我进去谈话。也许是我的礼貌让他感动,所以他这次什么问题也没问就直接让我进去说话了。可能是受当记者的老公影响,我在进门的同时,按下了录音设备上的录音键,为今后回顾这段谈话做好记录。
虽然让我进去谈话,但在我们坐定之后,他还是很警惕地先问了我这样一句话:“你在你们学校是干什么的?”我说是普通教师,因为普通,所以来学习先进的东西。然后我用很多很好听、很崇拜、很欣赏、很感动的话语把他们的学校、他们的教育理念、他们的教学风格夸得天花乱坠,让他得意得合不拢嘴,我要让他感到和我谈话他很开心。
接下来,我就要开始连珠炮式的发问了,他肯定会有问必答的。因为我总是显得那样无知,那样谦虚,那样崇拜他们,他对我已经毫无戒心了。
为了将我们谈话的重点内容清晰化,多余的、不必要的提问和回答内容就不叙述了。
我问:“我很好奇你们的这种教学方式一开始是怎样贯彻下去的,老师们怎么可能完全接受你们的理念呢?他们又是怎样将你们的理念变成行动的呢?”
副校长:“作为领导,你想要贯彻实施一种教育理念,那就必须强行让所有教师完全按照这个理念去做,违者将受到严厉的处罚。要么罚钱,要么走人。只有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将你的教育理念实实在在地落实到教学中去。”

感悟:刚听完他说这些话的时候,我很诧异,也很受伤——真没想到在一个宣传“以学生为本”的学校里,居然还用这么简单粗暴的方式来管理教师,这似乎与他们所宣扬和倡导的“尊重、鼓励”的教育背道而驰。后来,回忆他的这段话,让我想到了毛爷爷的经典语录“枪杆子里出政权”。因为当时时间有限,我想问的问题太多,对于此没有深究,特别是对于他所说的“强行”是怎样的。如果这种教育理念,不被教师所认可和接受,强行要求教师这样去做,很可能有抵触情绪,效果不一定很好,当然,他们也想到了这一心理反应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的影响,所以用经济制裁来消除这种影响。虽然很不人性化,但很现实,也很实用。如果是我的话,我可能会更加迂回一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让教师认识到这种教育理念的优势,然后和教师共同定出制度来执行这一理念,违者按约定好的制度来处罚。当然,从短期来看,我的这种管理方法的收效要比他们的方法的收效慢一些,但从长期来看,我这种方法对教师的心理伤害小一些。也许,他们这样是在做“经验的原始积累”,就如同资本家在做“经济的原始积累”,积累到了一定程度,才能考虑到人性的问题,考虑到人的心理健康问题。难怪我们大学的教授总是说,心理学是一门奢侈的学科,只有当人吃饱穿暖后才会有心理学方面的需求。
我问:“你们对老师的这种惩罚(要么罚钱,要么走人)也太严厉了吧?老师们能受得了吗?”
副校长:“不严厉就出不了成绩。当领导的要是总顾忌这个,顾忌那个,前怕狼后怕虎,没有魄力什么事都做不成。军事化管理才是最根本的。”
感悟:军事化管理?我不知道我的理解是否太狭隘。在我的概念和印象里,军队和军人是国家机器,在军事化管理中,好像是在进行人对机器的管理,是一种几乎没有人性化的管理。而我们的老师,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用军事化管理来管理老师,是否会束缚或打击老师们的积极性呢?当然,我也承认,军事化管也有其优势,至少它可以让老师们也有规矩意识,也能按部就班严格按照工作要求和工作制度做事情,铁的纪律是发展的保障。也许现实中,我们应该将军事化管理的优势很好地与教师这个“人”结合起来,进行军事化且人性化的综合管理,在该严的时候一丝不苟,在该人性化的时候也要有尊重和关爱,这样才能使教师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快乐地工作和生活,这种状态下的创造力和成就动机才是最强的,潜能才能被最大化地开发出来。所谓“刚柔并济”应该就是这样的吧。
我问:“那学生要是不配合你们的教学方式,你们也军事化管理吗?”
副校长:“军事化管理是必要的,特别是在学生刚进学校的时候,只有这样才能快速有效地让他们养成好习惯,遵守规矩配合我们的教学方式。一旦他们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受益了,就自觉了。”
感悟:对学生来说,军事化管理的优势是能帮学生尽快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规矩意识,渐渐将其行动自觉化,自动化。但如果太过于军事化,而忽略了人性化,学生也许成绩有所提高,但并不利于其心理的健康成长,不利于其人格的健全发展
我问:“任何一所学校都有很优秀的学生,也会有问题学生。咱们学校有问题学生吗?如果学生犯错了,学校一般怎么处理?”
副校长:“学生犯错了,我们学校从不直接处罚学生,而是处罚教师。因为学生出现了问题,肯定是教师教育的失误。我们一般根据学生犯错的情节轻重,对教师进行不同程度的经济处罚,处罚起点为100元。先由教师自己在‘反省会’上自觉检讨,自觉掏罚金,如果自我处罚的罚金与学生犯错严重程度不符,学校再出面干预……经济处罚是底线,也是最行之有效的处罚方式。”
感悟:第一大感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么经典的话是谁说的?我从这位校长的话语里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学校没有采取任何智慧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套用一句流行语,“他们的处罚方式很没有技术含量”,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是最行之有效的处罚方式。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会跟钱过不去,谁都希望自己的钱越多越好,一方面是自己能力的体现,另一方面可以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所以,为了不被罚钱或者少被罚钱,教师就必须动用自己的一切智慧来解决学生的问题,甚至还要学会防患于未然,尽量避免学生出现问题。方法虽然原始,但看起来效果不错。先进的管理理念始终将尊重和人性化放在首位,是为了满足人的“尊重的需要”,对于犯错的员工也要采取人性的管理,鼓励其改进、成长和发展,进而激发其工作的主动性和热情,但这种管理方法受到管理者本身性格特点、文化水平、谈话技巧、管理艺术和被管理者本身的认识水平、理解能力和性格特点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运作起来略显麻烦,虽然见效慢,但其收效持久、意义深远;而经济处罚直接影响的是人的“生理需要”的满足,没有足够的钱,立刻就可能吃不好,穿不好,用不好了,这比“尊重的需要”更重要,更根本,但它忽略了教师本身对工作和生活的热爱,似乎是为了钱而做这些事情,使得教师丧失了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和充分体现。有没有比这更好的管理方法呢?能否取二者之长来实施管理呢?
第二大感悟——管理制度及方式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和效率,我们是否也应该从管理方面进行深入改革,然后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自然而然的改革?
我问:“咱们学校的老师进步这么快,现在都如此优秀,你们是怎么对他们培训的?他们如何提升和发展自己的呢?我很想好好向他们学习学习。”      
副校长:“我们没怎么对他们进行培训,就是开始实施这种教育理念的时候,我们把理念和要求说得很具体,教师们按照要求去做就行了。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成长。现在我们的教师每周都有机会出去做讲座,他要想做好这个讲座,不倒自己的牌子,讲座前就必须认真备课,充实讲座内容,这是他们提高自我的最主要方式。”
感悟:靠实践中的反思来成长的确值得我们学习,靠做讲座来进行自我提高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但他说话的口气和表情是那样的洋洋得意,充满了骄傲和自满。我很反感。而且他的回答很明显不真诚,不坦诚,如果只有这两条途径来发展教师的话,教师的成长速度不会像现实这样快,特别是第二条途径也未必是人人都有机会。后来我又追问是否有其他培养教师的方法和途径,他的回答是没有,很坚决。我的被骗感继续递增。
我问:“咱们学校的学生,在小学的时候从来没有接触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他们现在表现得如此自如,如此精彩,我很想知道你们是用什么方法使他们发生改变的呢?我回去面对我的学生,我该如何去做呢?”
副校长:“其实学生的可塑性很强,你强行让他接受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一开始他肯定会不适应,但是当他看到这个学校里的所有老师和学生都是这样上课的,他也就会渐渐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当他适应了这种教学方式,他就会喜欢上这种教学方式,因为他会感到受益匪浅。所以,学生所在的这个‘场’很重要,新的教学环境会让他有新的学习方式。”
我问:“那有没有学生一直都适应不了这种教学方式呢?对于适应慢的学生,我们该怎么做呢?”
副校长:“至今为止,我们学校里还没有学生一直适应不了。要想促进学生适应这种教学方式,教师对学生的鼓励非常重要。学生中总会有外向一点的孩子,当他们看到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往往会有想试试看的冲动,当他们开始尝试和表现的时候,我们老师就要紧紧抓好这个教育时机,不断地鼓励他们,使劲在班里表扬他们,树立起榜样来。然后他们一个带一个,一个影响一个,渐渐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敢站起来说,每当这个时候,老师必须及时给予大力表扬,在鼓励他们的同时,继续给其他学生树立好的榜样。即使再内向的学生,通过定阶段性目标,最多适应一个月,就能够大胆在课堂上发言了。”
感悟:这是他在谈话过程中,让我听得比较顺耳的一段话,至少这段话让我觉得他们还懂点教育,知道初中生有可塑性,知道同伴教育的优势,知道“场”对个体的影响,知道抓最佳教育时机,知道鼓励和榜样的力量等。但怀疑的种子已经在我的心里生根发芽了,我对这段顺耳的话也表示质疑,他们为了演得更像教育者,还真看了教育方面的书,背了一些教育理论,不容易啊。后来,在结束考察学习,走出杜郎口中学校门口的时候,我对自己的这个想法表示惭愧。
我问:“咱们学校的课堂大部分是学生在讲,学生讨论交流。可是学生毕竟是学生,即使他在预习的时候查阅了大量资料,他只是扩展了知识的广度,而知识的深度怎么把握呢?一个知识点,讨论到怎样的难度?学生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咱们老师是怎么做的呢?”
副校长:“学生的讨论交流就是知识广度的扩展,至于知识的深度,老师点拨一下就可以了。”
感悟:老师点拨一下就可以了?他们的学生智商那么高,领悟力那么强?当我追问老师如何点拨的时候,他支吾着,含含糊糊地说老师点一下,学生再讨论交流,就能达到一定深度了。对于他的这种回答,我真的很无奈,说了跟没说一样,再仔细追问他还是这句话。是因为他当领导不懂具体点拨方式,还是我理解能力有限,不能深刻领悟其内涵?总之,当时感觉很不爽,总觉得那栋没有装饰的教学楼才是老师点拨的真正场所,在那里老师教会他们,他们再在课堂里精彩展示。后来,我通过其他渠道了解了“点拨”的方式方法,我再次为自己的质疑表示惭愧。
我问:“初中孩子处于青春期,都容易冲动,莽撞,以至于每个学校都会有学生出现打架现象。请问咱们学校的学生是否有打架现象?你们又是如何处理的呢?”
副校长:“我们学校最近三年没有出现过一起打架事件,学生没有时间去考虑那些事情。”
感悟:我真的无法相信他说的这句话,我没有理由相信。吹牛也不能没个界限啊,我依然觉得被欺骗着。
我问:“如果学生犯错了,他的老师因此受牵连被罚了,老师事后也努力开导和教育学生了,但这个学生还是继续犯错,咱们学校怎么做?”
副校长:“如果有学生犯错了,教师首先自己跟学生交流,若还继续犯错,就叫家长来共同交流,若依然屡教不改,那就令其转校。我们这里屡教不改的学生往往是外来学生,本辖区内的学生都很听话的。”
感悟:说到底,“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还是空谈。屡教不改的学生被迫转学,这怎么可能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我以为他们有什么高招呢,我以为他们的每个学生都如同他所宣传的那样自觉、优秀,我还期待着能学到点什么,或受到点什么启发,这个结果真令我失望!
我:“时间不早了,听说现在报告厅里有个交流会,我想去听听,刚才跟您学了很多,非常感谢。最后,您能给我提出一点建议吗,我们想改进教学方式,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副校长:“你们那里的学生和我们这里的不一样,他们见多识广,有的被家长宠得有很多坏毛病,要想适应并配合我们的教学方式可能得多下点功夫。所以,你们来我们这里学习,一定不要把我们的一切做法都照搬回去,一定要根据你们学校和学生的现实,将我们一些好的教学理念切合实际地运用到你们的学生身上,最好能研究出属于你们本土的教学方式。”
感悟:这段话还说得有点水平。带着怀疑的心态来听的话,八成也是因为来这里交流的老师太多了,都问过类似问题,他们已经组织好了一套听起来很专业,也很有水平的答语。如果这是他们真诚的回答,我真的该感谢他,提醒我要理论联系实际地去做事。
40多分钟的谈话,在20分钟的时候,不争气的录音设备没电自动关机了。
从副校长办公室出来,我很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的气愤多于收获。他的话语使我对杜郎口中学是这样的认识:对教师,他们采用简单、原始的经济制裁;对学生,特别是问题学生,他们采用三次教育无效后劝其转学的方式;对于其他方面,他们简单应对。当老师和学生被这样管理后,他们出于对自身利益的维护,不得不配合学校工作,在威逼利诱下展现出了我们所看到的精彩画面。(如果教师和学生“在威逼利诱下”就能“展现出了我们所看到的精彩画面”,那每个校长都来试试,看能否达到这种效果。)而我们来参观学习的人,往往只在教室里听课,看表演,欣赏着,并为之赞叹,很少去探求和追问其发展过程,正好也让他们有漏洞可钻,什么都可以不多考虑,只要在课堂上表演好了,就能保证继续有参观学习费可收。
思想中的总结还没完全结束,我已移步至办公楼一层。大厅西侧,那个售书的服务人员依然笑逐颜开,熟练地报价、点钱、开票,乐此不疲。大厅东侧,也是类似的售书台,但明显冷清很多。仔细一看,哦,原来不是杜郎口中学主办的售书活动,而是由《中国教师报》的工作人员在那里卖有关杜郎口中学经验交流的书籍和光碟,同时还有一个醒目的“体验式教学培训班”招生简章。一看到“培训班”两个字,再一想到刚才自己对杜郎口中学的总结,更是觉得窝火。真没心思仔细看招生简章的具体内容,只看到招生的报名地点:办公楼三层《中国教师报》驻杜郎口中学办事处。那位销售人员并不用招呼人们来看有什么书,有什么碟,从他的表情和动作来看,他很自信《中国教育报》几个大字就能吸引来人们的目光,吸引着人们驻足,然后购买。他与杜郎口中学的售书人员所不同的是,他多了几分冷淡与不屑。
怪不得小小的农村中学,搞了这么点花里胡哨的东西,就能引来全国各地的校长、老师来学习,就能在教育界得到那么多的赞扬和荣誉,原来有这么一个玄机在里面。《中国教育报》的宣传力度和权威效应是中国每个教师心知肚明的,它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中国的教育界起到思想导向作用。杜郎口中学和他们的关系如此密切,真的不由得人不去想,杜郎口中学到底是怎么出名的?
我很不想有这样的想法和感受,因为被骗的感觉很令人厌恶,特别是为了赚钱而拿学生,拿教育当摇钱树,但那位副校长的言语就是让我这么理解的,这位为《中国教育报》工作的销售人员就是让我这么认识的。
愤慨在心中不断增长,脚步也一直没有停歇,很快,我进入了报告厅。报告厅里的人数比刚才讲课时的人数有了明显的增加,看来大家都希望通过互动的形式来了解杜郎口中学。
我进去的时候交流会已经进行一半了,我看到有老师提问,主席台上有个领导在回答。找了个中间靠南一点的座位坐下,与同事相邻。听了几个老师的提问以及台上领导的回答,发现这个领导经常所答非所问,不知道他是故意隐瞒什么,还是他真的就是这个水平,反正很多提问教师对他的回答表现出不满。
当主持人问还有谁要提问时,我毫不犹豫举起手,因为我听到刚才老师提出的问题都是与教学有关的,还没有老师注意到心理方面的内容。主持人不是很情愿地将话筒给我,轻声说,你不是我们培训班的吧?我这才意识到,这是人家培训班的一项交流活动,而非面对全体参观者的。也许是我的微笑打动了她,主持人还是把话筒给我了。
我是这样说的:“您好,我是外地的一名教师,很高兴能有机会来杜郎口中学参观学习。上午对对贵校的考察学习让我开了眼界,也让我很震撼。由于我是一名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所以我更加关注老师和学生的心理发展。我们都知道,现实中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特别是初中生,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由于认知水平有限,人生阅历不足,心理问题的出现在所难免。请问咱们学校是如何应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其次,据调查发现,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在日益下降,心理问题逐渐增多。请问,咱们学校又是如何应对出现心理问题的老师的?”
当这位领导回答完我的问题后,我真的很后悔自己向他提问了,因为他压根儿就没听懂我问什么。
他是这样回答的:“老师的心理有问题,那是你老师自己的事情,只能怪你自己不会调节,心态不端正。有什么想不开的?……我们这里的学生不会出现什么心理问题,这样封闭式的生活,紧张忙碌的学习,他们的精力都在如何学习上,课堂上有那么多老师的鼓励和嘉奖,而且他们还能不断地展现自我,怎么可能会有心理问题?”
对他的回答很无奈,我也看到了周围老师脸上和眼中无奈的表情。还有什么可说的?他都不知道什么是心理健康,什么是心理问题,什么是心理辅导。对话不在一个层次上,等于对牛弹琴,我自找没趣。
原本的愤慨,再加上现在的无奈,等于气愤。
难道从头到尾我的所见所闻都是虚假的?这样一群不懂教育、不懂心理学的人在进行“示范性教育”,在进行全国骨干教师培训,这不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吗?
交流会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使更多老师对他们产生了质疑,从那些提问老师的问题中就能听得出来。
不管怎样,这个程序和形式还是要走的,也是会结束的。
会后立刻就进入了午餐时间。还是在报告厅,所有参观者被按照学校分配在指定地点就坐,然后按顺序到主席台下打饭,自助餐,但也有人说像监狱里犯人的用餐方式。
用餐结束,无处可去。教室门虽然开着,但没什么吸引我的了。我很想去宿舍看看,但怕影响学生午休,我还是没有去打扰。因为学生真的好累,上课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站着的,讨论和展示时动静也很大,一上午的课上下来,体力也有相当的消耗。还是让他们好好睡个午觉吧。
回到我们自己的大巴上,与同事们交流感受,大家的质疑也越来越多,再听了我对副校长的访谈,人人都有了强烈的被骗感,为之愤怒。我们在大巴里开始了对杜郎口中学的声讨。【转自新浪博客·晓妍】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19 05:24
教育不可能“快出成果”  吴非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236653f0100rqgu.html
看到你们教研组的经验介绍,提到要“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快出成果”,有几句话不得不说。
我们这一代遭逢社会动荡,被耽误了太多的时间,耗费了太多的生命,到了真正能做些事的时候,往往已经精力不济。20多年前,我经常说,想多做点工作,要“把损失的时间夺回来”。我总是觉得只要政策正确,大家都能遵守法则,教育是能健康发展的。
中国社会经常用的新闻术语总是“形势喜人”,教育界的实际状况是“形势逼人”甚至“形势磨人”。这就不得不把重担子搁在我们这一代教师肩上,“紧迫感”这个词也就经常地出现在我的工作中。然而,往往刚刚开始考虑一件事该如何去做,已经有人把诱饵放在你的面前,希望你“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快出成果”。
“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快出成果”之类的口号经常地出现在各种人物的报告中,也登在公开传媒上,在中国,很多事都不难看到“大跃进”的遗风。在这样的压力下,浮躁之风大炽,教育界的粗制滥造也就开始了。有一回,无意间旁听一些同行研究课题的设想。从学生成长的需要,从变革教学方式的需要,等等,说的都对;接着说到课题完成后将会有多少“优势”,可以完成学校下达的若干任务,可以在区里“报成果”,可以与高校联署申报新的省级课题,可以署多少领导和教师的名……总之,“一鸡多吃”。我就想到,如果没有一点点所谓的“好处”,这种研究能不能成为“自觉”?如果真的一剑要磨十年,他们能耐得住吗?他当然选择卖菜刀,一天卖上二三十把,只是卖的时候他要把那把菜刀吆喝成“剑”。
很长一段时间我不太愿意到其他学校观摩,因为家家有成果,成果都来得又快又多。展厅布置五光十色,展板做得典雅精致,你认为该有的,他全准备好了,你没敢指望有的,他已经描述出来了。这样的交流,有时会干扰按教学规律工作的教师,会让他们怀疑勤奋工作的必要性进而丧失诚实工作的信心。人们一般只愿意做浮在水面的油花,不大愿意沉潜水下。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最大的隐患可能正在于此。
时下教育界受到的社会批评多于一般行业,原因很多,也很复杂,有些批评是错误的,但是却轻易地打破了教育的平衡。社会误以为教育可以与工业农业甚至商业一样地大跃进,提出了种种违反规律的口号,比如“教育产业化”、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争创世界一流”,等等。这些急于求成、急于事功的口号给教育造成的灾难,也间接影响了一线教师的工作。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下降,教师的专业水平下降了,教师的劳动强度加大了,而师生关系被曲解了……
20多年了,教育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步,有些方面甚至倒退了。就连我认为很容易解决的教育经费问题,至今仍然是画饼充饥,人均占有的教育资源在发展中国家仍然是落后的。社会流行的是一种“短视文化”,无论你宣传他教育如何重要,他们也舍不得把钱花在明天的发展上。他要把这一汪水做成酒去卖,他甚至用它来冲地立刻看到“干净”,也不愿用它去浇灌一棵树,因为他总觉得,明天太遥远了。 “我死之后任凭天塌地陷洪水滔天” 人们的心里,暗暗地这样想……
在一本书中看到一位美国教师的话,他说:“我为美国在教学。”——原来,美国也有教师爱这样说话。热爱教育的人往往不需要豪言壮语,因为血管里流淌的是理想。我好像没有说过自己是在为民族为国家当教师,我总是认为在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只是这件事可能和未来有关。正因为我的工作和未来有关,这就让我想到,这是一件要用一生去做的事,它几乎无所谓成功与失败。就评价一棵树一样,你只能知道它长得健康与否,不必评论它什么时候可以长成“材”。


===51岁老教师管季超实名放话:
       别试图揪老管的毛病!!!屁眼儿粗,屎也必然多!您说呢??一位平头百姓乐意陪任何人假借‘组织/单位’名义欲作的折腾!


http://xnjyw.5d6d.net/thread-41441-1-1.html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www.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