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这一天,“书法”成了我们唯一的话题............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1-29 16:00
标题: 这一天,“书法”成了我们唯一的话题............
这一天,“书法”成了我们唯一的话题

——地域书画风采/采风活动(走进汉川)记实

《教师之友网》管季超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1-29 16:28


请您进入本站,观赏汉川书人近作。
您请。。。。。。。。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1-30 10:21
这一天,“书法”是我们唯一的话题

——2010年11月27日赴汉川参访交流记实

管季超


    当我们赴汉川参访学习的一行人车至汉川一中校门时,王兰荣已在路边等候。
    昨晚(2010年11月26日),在孝感学院耕砚堂画室与左剑桥先生聚谈时,笔者与兰荣通了电话,已对今天的活动细节作了沟通。
    一行人随兰荣老师来到汉川邮电局七楼会议室。


    会议室不太大,挂满了汉川书协会员的近作,会议室外走廊也拉上绳子,挂满了作品,空气中弥漫着书人爱闻的淡淡的墨香。
    汉川市文联的领导十分重视这次活动,文联副主席亲临会场参加活动,看望书法家。
    参加今天雅聚活动的汉川书家有20余人,围坐在会议桌前欢谈或三三两两在看作品。
    老友新朋见面,十分亲热。
    众人坐定之后,汉川书协刘传甫主席向我们介绍了汉川书协主席团成员和部分到会的活跃书家。按昨晚的约定,由我来介绍赴汉川采风学习的同行者。
    孝感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徐怀德先生、孝感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彭方先生和市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左剑桥先生一直很关注和支持这个系列采风网展活动,他们因公不能参加今天的活动,委托笔者转达对汉川书画家的问候。
    刘传甫先生对今天的活动很慎重,事先准备好了一份讲稿,在发言中阐发了举行地域风采网络书画展的意义,介绍了汉川市书协近年的发展情况(全文另发)。


    按照传甫先生和汉川市书协副主席彭少兵先生的建议,在接下来40多分钟时间里,主要由陆舍无先生和李文俊、金春郊等前来采风交流的孝感书家逐一评点今天张挂出来的汉川书友作品。
    少兵先生说:我们汉川搞书法的一帮人平时在一起交流得多,今天你们来了,不要讲客气,讲真话,多说说,同行之间,不必拘于虚礼。
    陆舍无近年参加各类书赛较多,积累的相关经验比较多,又乐于将自己的体会倾心相告,一群汉川书家围着他,评点、讨论、提问、解答,且看且走,像一只船在汊湖中漂游,很是动人!
    看看时间,不觉已到11点40了。传甫主席招呼众人重新围坐在会议桌前,接下来即以比较正式的会议形式来进行。
    ——先由孝感市书协副主席陆舍无先生谈了对今天张挂出来的汉川书友书法作品的整体印象。
    舍无兄侧重谈了“如何评鉴一件书法作品”这个话题。(我建议他形成一个书面文字,也发出来)也非常坦诚地谈了一些值得再推敲改进的地方,供汉川书友参考。


    ——笔者受托主持今天的雅集活动,在接下来发言中,试从六个方面概括汉川市书协的特点:
          一是领导重视、支持,协会活动有中坚力量。
    像今天的活动,汉川市文联副主席放下其它的公务活动,亲临活动现场看望书家,就是很好的例证。
    为了操办好这次活动,传甫主席、少兵先生等协会领头人都想了办法,尽了力。
          二是老中青齐上阵。
    今天在活动的现场,既有81岁的刘彩琴女士等老年书法爱好者,也有教师进修学校二十多岁的青年书法爱好者。
          三是既有彭少兵先生这样名闻遐迩的书艺高手,还有人数不少的书法艺术的痴爱者。
          四是五体并修,每类书体都有学习者。
    今天张挂出来的作品,即是五体兼备,琳琅满目的。陈长春拿出了行、隶、楷三件作品,张晓琴也是楷、行、隶兼修。
          五是协会中还有“软硬兼施”的作者。
    例如少兵先生前几年受朋友的鼓动,偶而动笔玩了一次“硬笔书法”,即在全国硬书比赛中轻取高奖;陈志鸿则是许多年前即在“硬笔书法圈”里玩,毛笔字近年也有进步。
          六是巾帼不让须眉。
    记得1995年笔者应请为《孝感市首届睡虎奖书法大赛》撰写评论时,提及那届书赛获金奖的唯一一位女书家唐杏芳女士。
    今天在现场又看到了青年女书家王兰荣的几件作品,很看好这位女书法作者。待以时日,或许会成长为全国书坛闻名的女书家呢。
    张晓琴、胡家敏等人也是挚爱书法艺术的女性,这很难得呀!
    ——李波仁棣接下来详细地说明了系列网展的策划意图及筹展办法。刘刚仁棣则忙于摄影,作今天活动的影像记录。
    午餐、欢饮,不赘。


    餐毕,复至会场,笔会交流。
    喜欢陆舍无先生书艺的汉川书家当然不会“放过”他。女书法爱好者首俊一人独得三件。
    李文俊先生带来的四件书法作品被汉川书家各取所爱了。
    笔者是“书画家的啦啦队队员”,是刘应宁、陆舍无、彭少兵这样的书法家的“墨迷”(这是我临时造的一个词),当然也不放过索字的好机会,索得传甫主席、少兵先生、陈长春仁棣、左彦波先生书作,私藏起来。
    笔者的个人观点是:在“书法”与“日常书写”已经彻底分离,“书法人口”已经成为社会大众中的“少数派”的现实背景下,一个地方的“书法生态”,应该是由“书法领军人物、较高水平的书法家、一般书法爱好者、乃至于不写毛笔字,仅仅只是爱看、爱收藏的一般书法艺术的欣赏者自然分布的自然生态、和谐生态”。
    汉川80多岁的楹联名家文学老先生,是季超敬重的汉川教育界老前辈,十六年前,季超即与之书信往还,老还曾为季超撰嵌名联以示鼓励。今天早上临出门时,我抄录了叶圣陶先生的一幅对联:“得失塞翁马,襟怀孺子牛”和王世襄先生的一幅对联:“不共世人争得失,莫将闲事系沉浮”携至现场,求老先生惠赐墨宝。
    这两件对联的文字,正契合笔者近期的心境。人到中年,诸事看破,厌弃浮云。得失之虑渐少,人生感悟渐多。即如所谓“书法”,也只是本业之外的余兴,看看而已。
    几位书友大概也喜欢这两件对联的文字,都来求老手录。
    笔者在任何“掺乎”书法界的活动时,都声明自己只是如足球明星的球迷一样的“墨迷”,无意于冒充“书法家”或“书法圈”里人。
    “书法”这个玩意儿,往简单说,就是拿毛笔写汉字,把一张干净的好宣纸用墨来涂脏;往高妙处说,那是咱们的先民们的伟大创造,是一种最具中国精神的独特艺术。汉字有着极大的可塑性和艺术的可为性,有才能的艺术家们可以在这里运用他们的慧心匠才,在书写上作种种的艺术探索与追求。
    汉字流传于世的方式,非常独特,既可以只是一般的文字符号,是打印件或七歪八扭勉强能认识也无不可;也可以使之超越时空的限约,使其形体飞动起来,如游龙之翔天戏海,如仙家之得道凌虚,如公孙之剑器挥舞,如醉翁之觥筹交错,如惊蛇之倏忽入草,如玉女之素手花,如庙堂之庄严肃穆,如大典之阵阵行伍……,一方素宣,一管柔毫,取法得韵,情动于中,习练过程十分辛苦,临案挥写又十分快意。
    我猜想许多人爱上书法的创作或者鉴藏,是寻找与传统文化亲近的一种通道、一种方式。真正能被称为“书法家”而无愧怍的人并不可能太多,但这丝毫不会成为我们与书法亲近的障碍。
    书友之间的交流,总是一见如故,总会让时间在不知不觉间悄然而逝。
    刘刚、王兰荣在哪边儿拍作品一直弄到下午快五点,笔会现场这边儿的热烈场面一直持续着,不忍叫停。
    看时间不早,我们只能客随主便,留下来与汉川的书友共进晚餐,实在是打扰了添麻烦了啊。
    李波告诉我,他们几位下午拜访了汉川市书画名家吴正奎先生。笔者在笔会现场不能分身,未能拜叩吴门,留下遗憾。


    晚餐后,少兵先生带我们探访了汉川书家陈志敏的“长隐斋”。
    在长隐斋,我们惊见志敏兄手录并巧手装订的线装书,蝇头小楷,一字不苟,让人叹赏其用心之专;我们在志敏兄“长隐”的陋室,品茗闲话,沉醉在他的二胡琴声中,听他将静心作楷的感悟娓娓道来。
    汉川是人文积淀非常深厚的地方,卧虎藏龙之地。志敏兄或许正是身怀绝艺、大隐于市的汉川文化人的一个代表。
    系统地介绍志敏先生,让社会公众了解这位“隐士型”书家的艺术成就,是志敏兄的知音赏者少兵先生交给我的一件任务,也是笔者另一篇长篇访谈的好题材,此处先按下不表。
    汉川也是文脉承传代有英才的一方宝地,我们在与陈海涛、陈长春、王兰荣这样的更年轻的一辈汉川书画家的交流中,对这一点,也留下深刻印象。
    夜十时,参访团一行人分乘两辆车,在夜色中驰返。
    难抑兴奋的心情,我们在车中交流着一天观摩学习的体会。

    2010年11月27日,偷得浮生一日闲,新知故交情谊深。

    这一天,“书法”,成了我们的唯一话题。


11月28日夜于灯下匆匆急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1-30 15:08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1-30 15:09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1-30 15:19
国家珍贵古籍特展花絮——古籍装祯的形式

学习和收藏古籍,最基础的知识是要弄懂历来古籍的装祯形式。在印刷术发明以前,图书是抄写在缣帛和纸张上,采用长卷形式,阅读时展开,平时卷起。这一时期的图书只能是卷轴装。而到了雕版印刷普及以后,由于书版各自成块,卷轴装已不适用,古籍装帧改进为册页形式,先后出现旋风装、经折装、包背装、线装几种形式。线装的形式一直沿用至今。
简册:中国最早的古籍装祯形式。古人将竹木材料加工成可供书写的简札,简札以洗绳编联即为简册。编简细绳通常上下各一道即可,若为长简,为了牢靠耐用,常编三四道绳。编绳多用麻,亦有用丝、皮革者。
卷轴装:又称卷子装,是早期图书装祯形式的一种。在长卷帛书、纸书的左端安装木轴,旋转卷起。敦煌石市中发现的大批唐、五代写本,都是采用这一形式。古代宫廷收藏的卷轴装典籍均十分讲究,进入版刻时代,图书改为册页形式,卷轴装仍然行用。
旋风装:旋风装是为了携带和翻检方便,将原卷轴装断成数纸,在纸头左端加装木头固定,再以木条为轴卷起来。它反映了卷轴装中的册页装萌芽,是中国书籍装祯的过渡形式。
梵夹装:梵夹装源于印度。古印度书籍常用贝叶,先裁成长方形,经过煮烫,刮净表面,晾干而成。书写完毕的贝叶依序叠放,上下夹以板,防止碎损。为确保书页顺序,在中间或两端连板带页打上一个或两个孔,再穿绳绕捆。唐代人将横向装祯的形式改造成竖向装祯,以适应中国人的书写习惯。
经折装:是中国古代书籍装祯形式的一种,是对卷轴装的一大改造,大约出现在唐中叶以后。在梵夹装的启发下,佛教徒将原来卷轴装的佛经按一定的行数和宽度均匀的左右连续折叠,前后粘加硬纸板或木板作为书皮。因大量应用于佛经,故称为经折装。
缝缋装:出现于唐末五代,属于过渡性的装祯形式,后渐消失。敦煌遗书和西夏文献中仍保存实物。其法是将书页对折,在折叠处涂上浆糊,一折一折的叠粘起来,如同没有版心的蝴蝶装。
蝴蝶装:发端于唐末五代,盛行于宋元。将书页有字的两面向内对折,折口处向右作书背,形成书芯,书背用浆糊粘连,再用厚纸作为书皮,书皮中间和书背粘连。书页形状及开合样式如蝴蝶。
包背装:其法是一反蝴蝶装倒折书页,而将印好的书页正折,字面向外,折口向左集齐作书口,在书脑余幅靠近书背处打眼打捻,形成书芯,书皮的装法同蝴蝶装书籍。
线装:线装和包背装相似,区别是前后书皮分开,各用一纸,用线和书芯装订在一起。明中叶以后成为我国书籍装祯的主要方式。
古籍的装订有一个发展演进过程,不同时期流行不同的形式,了解这一进程,对古籍的年代鉴定十分重要。传世宋版书多经过后人重新装修,或改为包背装,或改成线装,但仔细观察,仍能在版心处发现粘贴痕迹,书页外沿则有磨损痕迹。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1-30 15:28
当代书法评论“八字诀”2010年11月05日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刘宗超

在当代书法事业中,书法艺术的创作是中心,创作又以展览为载体,以学术研究、教育培训、队伍建设、对外交流、报刊出版等工作的协调发展为后盾,而以上环节都离不开评论的先导和督促作用。我认为,要搞好研究和评论工作,至少要正确处理四组关系,才有利于推动当代中国书法艺术事业和谐发展。四组关系可简化为8个字:大小、好坏、古今、中外。
“大”与“小”
世间本没有“艺术”其物,“艺术”只是一个概念,就像世间没有抽象的“水果”一样。艺术研究总要落实到具体的门类上(学术意义上的“艺术学”,指的是对艺术进行综合研究,探讨其规律的学科)。从整体上看,“艺术”是由艺术自身之内生态与外在相关的外生态两大系统构成的。内生态指艺术门类,如音乐、美术、艺术设计、戏剧戏曲、电影、广播电视、舞蹈,每个门类下又包括更为具体的艺术样式,如“美术”一般又包括如下样式:绘画、雕塑、工艺、建筑、书法(归类有些勉强)、摄影。而“书法”在当代又有毛笔书法、硬笔书法篆刻、现代刻字艺术等更为具体的样式。外生态是指影响艺术状态的一系列巨大的社会力量——人、自然、社会、文化、经济、宗教、技术、政治、法律等,它们往往是艺术发生发展的动力因素。
具体到书法评论来说,我们要具有一种“大书法观”。即至少要兼顾与通晓毛笔书法篆刻、现代刻字艺术这3种主要样式,同时又要对其他美术门类和艺术门类有所了解,才能对书法艺术有较为全面的认识。而当前一些研究,为保险起见,研究选题小而又小,并且多靠材料的堆积行文。一些研究者就是看不得别人做大一些的题目,把大的题目一概视为空洞无物。这种崇“小”抑“大”的观念,使一些研究者日益谨小慎微,其研究和评论有些琐碎,缺乏大气、锐气以及自由驾驭材料的能力。
大一点的题目易于产生高屋建瓴的宏论,这正是当前书学研究所缺乏的。唐代孙过庭《书谱》仅四千余言,就涉及到了书法学习诸多方面的内容,可谓言约而意丰。现代潘伯鹰所著《中国书法简论》,卷下简论书法史,文字不多却以卓绝思考力勾画出了独特的书法史发展脉络,简约而宏观,其中又不乏精见新说,实为难得。
其实,“大”与“小”只是相对而言。文无定法,小有小的做法,大有大的写法,无论是论文的选题还是具体的研究,“大”与“小”各有对方不可替代的价值。单纯地为“大”而“大”或为“小”而“小”,则另当别论。
“好”与“坏”
这里的“好”与“坏”是指评判艺术的价值观,以及当代艺术标准的建构问题。
健康的价值观指的是书法评论应当寻找“真善美”统一的典范,通过书法评论,揭示传统文化精义,倡导传统美德和正大气象,从而服务于社会和人生的健康发展。
现代社会的转型使中国传统艺术的创变面临新的问题和困惑,必然导致艺术传统标准的消解与当代标准的重建。换句话说,传统的标准在当代不断被消解,但当代标准还未真正建立起来。这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产生诸多困惑的根源。书法艺术概莫能外。
当代书法标准的建构,大致包括“质”和“量”两个方面。“质”的方面就是探讨当代书法本身的判断标准,解决什么是“书法”,什么不是“书法”的问题。“量”的方面就是试图建立起区分当代书法作品高下的标准。“质”的标准,也就是说书法之所以为书法,具有超越时代、超越地域的本质规定性。从这个方面来说,“书法”就是用毛笔书写汉字的艺术形式。它有几个根本规定:书写的必须是具有实用因素的“汉字”,字形本身又具有复杂的形式美,创作的行为必须是“写”而不是“画”,用的工具是毛笔(“唯笔软则奇怪生焉”)。只要你想从事书法就必须遵循这些规定,否则不是书法书法标准的“量”是指,并非用毛笔书写的所有汉字作品都是“艺术”,只有在技巧、风格、境界及传统功力上达到一定层次的书法作品才能称之为“书法艺术”。也就是说,有作为艺术的“书法”,也有不是艺术只是停留在“写字”层次的“书法”。
“质”的标准的欠缺与“量”的标准的模糊,是导致当代书法评论“好”“坏”不分,评论缺席与失效的主要原因。
“古”与“今”
在当前书法研究中,有厚“古”薄“今”的倾向。其表现是,研究多在古代范围内选题,而避开现当代。其理由是,古代内容已经过历史的淘汰,而现当代缺乏提炼和沉淀,又不能完全摆脱复杂的人际关系,不叫学问。在这种貌似“取法乎上”理论的掩盖下,现当代的研究很难得到应有的关注。
其实,关注现当代,反思当下,思考未来,记录、评论我们刚刚经过的历史,从而达到以史为鉴的目的,正是当代书法人的职责所在。
同时,我们也需要回到“原点”再出发,在关注当下的同时也需深入研究古代“经典”。经典就是那些能穿越时间和空间的阻隔,永远不会尘封甚至历久弥新的研究对象。它是可以反复使用的精华,不是应急的“艺术快餐”。后来者总是能够从经典中不断发现新的价值,从中不断获取精神和技法上的原动力,以便创造出新的经典之作。
艺术评论要善于抓住“古”与“今”这两端。研究古代的目的是为了古为今用,面对当下艺术状态的评论则更有现实感。只“古”不“今”,评论易有隔靴搔痒之弊,只“今”不“古”,研究又很难上升到“学问”的高度。古为今用,“今”又有“古”的底气,“古”与“今”的研究便能沟通彼此,互为补充。
“中”与“外”
评论当代书法艺术,要有环顾周边、放眼世界的胸襟。对不同国度、地域的艺术进行比较,不是要比差距,而是要比差异。最好先不要忙于做价值判断,防止削别人之“足”以适自己之“履”的做法。
中国“书法”(不能忽略香港与台湾)与韩国“书艺”、日本“书道”同源而异流。真正认识一个国家的艺术不是那么简单就能下定语的。有时候形式只是一个躯壳,没有它不行,但是只看形式也很难做出公允的判断。中、日、韩三国的“书法”毕竟在不同历史、地理、人文环境下形成了各自的民族特点,“同”中更有“异”。在“中”与“外”的问题上,还要注意艺术的“中国形象”“中国气派”问题。在比较差异的基础上总结、提升出中国艺术的民族特色和“写意”精神,不要盲目跟随别国而失去自我,也不要以自大心态把别国说得一无是处。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1-30 15:29
书画篆刻创作常用
上款客套词或敬词:
雅属、雅赏、雅评、雅鉴、雅教、雅存、珍存、惠存、清鉴
清览、清品、清属、清赏、清正、清及、清教、清玩、鉴可
鉴正、敲正、惠正、赐正、斧正、法正、博鉴、尊鉴、法鉴
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补壁、糊壁、是正、教正、请正
指正、教之、正腕、正举、存念、一粲、粲正、笑存、笑鉴


下款客套词或敬词、书法题款用:
敬书、拜书、谨书、顿首、嘱书、醉书、醉笔、漫笔、戏书
节临、书、录、题、笔、写、临、篆


篆刻边款用:
刻作、记、制、治石、篆刻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1-30 15:31
漫谈中国书法之文化精神2010年10月22日 来源:光明网  作者:一壶山人  

鲁迅先生说:“饰文字为观美,华夏所独。”中国书法是汉文字形象美独特的艺术。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是从汉字的创造发骚的。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含融在书法艺术承传的的气脉中。
早在造字之初,华夏祖先便展示了认识自然、品鉴万类的卓越才华与智慧,汉字构造便是先民文化意识,文化思维、文化精神最直接、最形象、最真切、最高妙的融入。
神话传说,远古仓颉奇异而有四目,观天察地,洞悉万象,纳天地精神,统万类殊有,取象主意,书以状之,久经衍生流变,约定俗成,是为文字。
古人讲“书肇于自然”,即指造字之初,取象立意,本于象形。如日、月、山、川、草、木、水、火、人、马、牛、羊等,便是抽取物象之本质特征,在约定俗成之交流中指代一种事物,传递一种信息,表示一定概念,或寓意一种情状等,其取之有象之源起,即已包含有饰美之因素。可以直截了当说,汉字是取天地万象之形态、意趣、情状之本质特征来表示其特有含义或概念的形象符号。
汉字创造的神明伟举,昭示了华夏文明,这种创举自然而然含融了先民的文化意识和理想精神,注入了汉民族文明发端的审美观念,且在其演化中作为文脉基因(文化的气脉或民族精神的命脉)蕴含在中国文化传承延续的历史长廊中,不仅作为一种精神特质储存于古往之遗迹中,而且这一缕文脉早已流注入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血液里,将伴随汉民族的存在而延续到久远。
如果要说抽象艺术,汉字的创造便是抽象得不能再抽象的了。如果要讲文化、汉文字的创造从一开始便是文而化之到家的了。书法是汉字的形象艺术,中国书法的文化精神从汉字的起源便有了最素朴、最真切的介入。今天我们来谈这个大得不得了,实际上对修持有素的文化人来说,又是了然得不能再了然的课题,温故而知新,面对本该堂然正大卓然于世界艺术之林的民族文化风尚的渐次淡化,斯文的渐次丧失。我们朋辈中一些以当代为已任,以抽象主义自命的名家们,似有必要再回过头来补一补书法课,汉人、汉字、汉文化。此中有真意啊!
一、书道源于自然
中国书法始于道而归于道。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中国本土哲学精神,从文字初创到书法演进都呈现了对道的体认的文化关怀。
大道流行,浑元幻化,渺冥莫测,统纳天地,包罗万象,内中充溢渊深之哲理与奇妙之玄机。道之为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衍生幻化,如无穷尽。若阴阳、若虚实、若方圆、若曲直、若刚柔、若巧拙、若清浊、若雅俗、若高低、若起伏、若俯仰、若藏露、若纵横、若开合等,既穷极变化,又谐和统一。其理法之完备与变化之无方,往往因时因兴,因人因器,因才思学养,因志趣好尚而异形异状,异调异味。其妍丑工拙无不悉现毫端。孙过庭云:“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诚笃论也。
数千年来,天下大聪明人,无论王公贵胄、名士高人,风流才俊,方外大德,遗贤隐老,乃至皇帝老官,无论如何穷尽心力,都难达极至。不少智者哲人、行家里手如痴如醉,甚至倾倒颠狂,亦仅得一时快意,畅神适怀,其独得心领之妙,唯心契玄微耳 。故真知书法,乃是对大道流行,人文衍化有所体认与会心之人,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之儒雅君子,涵茹春秋,品味人生,通会之际,身心受用之人。
书源于自然,在自然中体认,在人生中验证,此乃中国书法体道、证道、载道、归道之根本也。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1-30 15:31
二、文以代兴,书亦如之
一代之人自有一代之文,一代之人文,自有一代艺术之风尚。
今见汉字之最早者,乃契刻于甲骨上之殷商文字,多为祭天地鬼神,占卜吉凶之辞,故又称殷商卜辞。因系刀刻,故其笔划犀利坚劲,挺峭生辣,简洁明快,意象高古。
代之而兴的是周秦篆书。周为大篆,多铸造于钟鼎彝器,为其款识,故又称钟鼎彝器款识。其铭文少则数字,多则数百字,因器形大小而随意布局。行距之疏朗者如星列河汉,纵横有象;错综罗列者,若繁星璀灿,绚然烂然。线条圆融流畅,劲健遒韧,结构宽舒匀适,气象雍穆浑右,大篆之见于石刻者,有先秦之石鼓传世。
秦小篆,为秦统一六国文字,统一度量衡之通行文字。由李斯、赵高、胡毋敬等人订正。统一书同文的重大举措,为中华民族大一统帝国奠基开道作出了卓越贡献。其传世小篆典型泰山刻石,为始皇帝登泰山封坛祭天之铭文,传为丞相李斯所作。其书风特点,骨力劲健,布白精当停匀,体势卓然挺拔,气象肃穆庄严,为中国书法雅正之风开宗立品。其中锋用笔,至今被奉为篆学金针。又有程邈,秦时衙县狱吏,因获罪囚云阳狱中,覃思十年,作隶书三千字奏始皇,上以为善,出为御史,隶书遂风行于时。
书道自觉,始于汉末,东汉灵帝熹平年间,朝庭令蔡邕集天下善书刊石经于太学门外,功成日,观者如流,车日千乘,阻塞街陌。朝庭设鸿都学,开以书取士之风,朝野上下争相习尚,日作数十尺,月数丸墨,领袖如皂,唇齿常墨。适其时也,蔡邕承秦篆遗意而为古今杂形;史游始作草;王次仲作八分;刘德升作行书;可谓百家出而诸体备。如此风气,与汉帝国沉雄博大,雄视天下景象正相符合。一种兴盛、高扬、深沉、雄大的时代壮美精神,赋予了汉文化龙威虎震、慷慨激昂气势。若汉高祖之“大风起兮云飞扬”;若楚霸王之“力拔山兮气盖势”;若汉歌赋之“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自然浑古;若“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信誓旦旦;若马踏飞燕之伟烈卓绝;若汉代碑刻的古拙沉雄。可谓声威震寰宇,气势壮山河。其景象之恢宏雄壮,其影响之广大深远,为世所罕见。
鲁迅先生说:“惟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信不诬也。
继之而来的是魏晋文化风尚。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思想文化最活跃、最璀灿夺目的黄金时代。哲学、思想、文化艺术的异彩辉光;三教汇流的雄辩清论;名士标榜的玄谈雅尚;超凡脱俗的人物品藻;争奇斗艳的士子书法等。将魏晋风度推向空前绝后的巅峰。其宏丽而壮观的乐章,虽然不及汉代黄钟大吕般沉浑雄大,而理性解放的激扬之声,洋溢的却是清越的阳刚之气。
代之而起的盛唐气象所呈观的,是吞吐山河、威震四海的雄壮美。若“黄河之水天上来”;若“飞流直下三千尺”;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俱脱口而出,一气呵成。其时人才云集,灿若星辰。诗若李太白之雄豪旷古;杜子美之超凡入圣;文若韩退之之光耀古今;字若颜鲁公之雄大伟壮;画若吴道玄之翰逸神飞;草书若张颠狂素之恣意颠狂;剑若裴旻之变化莫测。其浩浩然若百川汇海,波澜壮阔。诚如坡公所云:“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画至于吴道子,书至于颜鲁公,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尽矣……。”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1-30 15:32
三、赏会品鉴
赏会品鉴,见贤思齐,追思仰慕,以风气相高,是中国文士清识雅尚。
魏晋以降,赏会品鉴之风胜。赏玩法书名画,成为雅尚。唐王朝开国,唐太宗极喜王书,遂令人广收二王墨迹,多至数百纸,又派下臣萧冀至永兴寺赚取隋僧智永所藏《兰亭序》,且命冯承素临摹以赏赐臣下,一代名书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皆以习王书为归依,世有欧得其骨,虞得其意,褚得其韵,薛得其态之品次。唐太宗好王书,号令臣下法王书,自己习王书,并自书温泉铭入石,开行书刻碑风气,又有怀仁集王书圣教序入碑,宗其所尚。
入宋以后,宋王朝于淳化年间搜集自仓颉以来至汉唐法书,刊行于世,世称《淳化阁帖》,开一代刻帖风气。米元章宝爱晋人书,遂刻宝晋斋法帖接其踵。一时文士欧阳修、苏东坡、黄山谷、陆放翁等赏玩题跋、歌咏酬唱、临池染翰、披卷消暑、怡然神远、颇多美言快意。兹录一二聊供同好。欧阳修云:“览魏以来笔墨遗迹而想前人之高致也,所谓法帖者,其事率皆吊哀候病,叙睽离,通讯问,施于家人朋友间,不过数行而已,盖初非用意,而逸笔余兴,淋漓挥洒,或妍或丑,百态横生,披卷发函,烂然在目,使骤见惊绝,徐而视之,其意态若无穷尽,使后世得之以为奇玩,而想见其为人也。”有如是品鉴,便自然而然优游其间,其快意胜品佳醪,难怪乎欧阳文忠公有“秋暑郁然,览之可以忘倦”之慨叹欤。
苏东坡“我书臆造本无法,天真烂漫是吾师。”其书风大袖宽袍,超妙入神,独标风韵。黄山谷仰其人,爱其字,知其性,如是评道:“恢诡谲怪,滑稽于秋毫之颖,尤以酒为神,故其觞次涤沥,醉余频呻,取诸造化之炉锤,尽用文章之斧斤。”诚真知东坡其人其字者。东坡一生九迁,坦坦荡荡,放逸天真,恢诡谲怪之神情风度,尽在“觞次涤沥,炉锤斧斤”八字中道了个正着。
陆放翁戎马生涯,诗歌万首,其书长抢大戟,饶有风骨。一日见林和靖作草书,慨然曰:“观林和靖作草,方饥不食而饱,方病不药而癒。”足见游心其间,可以适意畅怀,移人情性,怡神和衷,得意忘象。
元明之际,书风渐趋平和,有以为媚弱者,以元明尚态论之,壶颇不以为然。元明人以退隐为至善者不乏其人,守贞保节乃民族精神的人格至性。表现为一种气性,一种风骨,一种操守,这种气格饶有斯文雅正之致与萧散飘逸之风韵。倪云林、黄公望、王冕、柯九思、张雨、沈石田、王宠、莫是龙之正楷。吴镇、方方壶、祝枝山、陈白阳、徐青藤之草书。或由宋而入唐入晋,或直接晋人风尚,故其书饶有瘦骨清相风标,看拟略无唐宋大气,而其执持坚守者,端在气骨清正四字。有以为元明尚态者,知其对元明人节慨之赏会,尚隔一层耳。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1-30 15:33
四、心法承传
心法承传是中国书法文化精神薪火相传,绵延不绝的气脉。
古往今来,书法以得笔法为心要,相传蔡邕尝入嵩山学书,于石室得一素书,篆写李斯并史籀用笔法。诵读三年,遂达其旨要。其篆书法李斯,善作古今杂形,又作八分,观隶人用帚而悟飞白。熹平石经乃传其隶书雅正者。世评其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著有笔法,独传史籀,李斯用笔心要,此为篆书承传正脉。
隶书始于程邈,他增损屈曲繁复,务从简易而创新体,主用于徒隶(下层隶役)。唐虞世南称其书“朴略微奥”。李嗣真云:“程君首创隶则,规范焕于丹青。”此中道出书丹上石,染翰竹帛,典型犹在,风采焕然。又西汉元帝时史游为黄门令,以隶书草写而著急就章,后人传为章草,即解散隶体兼书之,此乃存隶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章草一脉,下传杜度、传崔瑗、传张芝。张芝得其心要,其精勤不已,家中衣帛必书而后练,临池学书,水为之墨。韦诞学张芝书赞曰:“超前绝后,独步无双,谓为草圣。”又八分书,张怀瓘引王愔语:次仲以古书方广少波势,东汉建初中,以隶草作楷法,字方八分,言有楷模。其书点画发动,体势雄异,作威投戟,腾气扬波,贵逸尚奇,探灵索妙。南梁萧子良云:“王次仲饰隶为八分。”饰字下得尤好,饰美而令其生动耳。
由是可知,章草、八分俱胎息于隶而别开生面,其气脉延绵,亦自有由焉。至于行书,张怀瓘云:“刘德升以造行草擅名,虽以草创,亦甚妍美,风流宛约,独步于时。”此处张怀瓘下一造字,尤见刘德升匠心独到,别出一奇。前人讲楷欲立,行如行,草若奔。可见刘德升创妍美宛畅之行书,不独在便捷适用,尤在于藻饰流美矣。张怀瓘以一造字,明其开前所未有。然刘德升本东汉末期人,书法自觉时代百家争奇的互为滋乳,亦是刘涵泳其中而得以化出行迹之底蕴所在,万变不离其宗,若无恒常,断难新变。虽言草创,旨在出新。然久于其道之渊默含茹,其文化气脉亦绵延于中也。其后钟繇师刘德升而皆融王次仲体势,开正书之门。世传钟太傅与人居则画地广数步,卧则划被穿过表。足见其耽于此道,如醉如痴之情状。相传,钟繇见蔡邕笔法于韦诞座,欲借观,苦求不予,以至捶胸至青紫,几乎气绝,魏太祖闻讯,以五灵丹活之。韦诞死,乃阴令人掘其墓而得之,潜心研读,乃得真传,书艺大进,终成楷书鼻祖。掘墓坏德,固不可取,然此中道出消息,却尤令人深思。钟繇于书苦心孤诣,勤奋不已。转益多师,集思广益,为得真谛,以死不移,一艺之成,谈何容易。
晋人王右军,幼从卫夫人学书,后于父枕中得笔法论,窃读之,后又得白云先生传笔法,再而习钟繇,学张芝,又之洛下,见北方诸碑,遂博采众长,融会贯通,皆擅众美,超妙入圣。后人尊之为书圣。王右军楷则法钟繇而精审体势,别开妍美流变新风,草书法张芝至于精美。艺极于神,乃言道:吾书比之钟当抗行,或有过之。张草犹当雁行。然张精熟,池水尽墨,假令余耽之若此,未必谢之。王右军出,其人其文其字俱足以代表魏晋风尚。入唐后,经唐太宗推崇,遂尊一是。中国书法文脉绵延,亦在二王书风笼罩中继往开来。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1-30 15:33
五、字如其人
吾国人体认大道主张天人合一;吾国人做人制艺讲究尽善尽美;吾国人品次物象注重见仁见智。常将自然与人、人与艺作一道观,既注重物象之神情意态,又注重思想品格之超凡脱俗。即物印心,见字见人,有诸内必形诸外,其人之操行学养,胸次见识,资质秉赋悉寓于中矣。
清人刘熙载云“书者如也,如其才,如其学,如其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近人杨守敬云:习书之道,一须人品高,二须学养富。品高则下笔妍雅,不落尘俗,学富则胸罗万有,书卷之气自然溢于行间,断未有胸无点墨而能超佚等伦者也。
书法以汉文字为载体,通过笔墨来塑造形象。书法之研修创作,是文艺家个体修为的一种状态、一种讲究、一种涵养、一种风致。游心于这种斯文状态中,寓目会心,遣怀适意,感受这种过程的美,斯文的美,乐以忘忧,以自令人怡然神远。然磨炼笔墨,却非笔墨本身,而是笔墨所承载的文化精神与审美境界。磨炼笔墨,实乃磨炼人之心性气质,丰富人之学养见识,涵养人之胸襟怀抱。盖笔墨之净化,亦即心境之净化,磨炼之过程亦即自净其心之过程。陆放翁有句云:“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为人制艺端在一磨字中见出真机。
古人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涵养心气,行路广博见识,古今学问端从读书行路中磨炼得来。沉浸其中,久而久之,乃知中国书法之文化气脉承载有艺术家鲜活的生命精神,只不过因人之志趣、天性、才情、悟境各别,而具不同境界,不同格趣,不同神情,不同风骨而已。中国文化之博大精深,早已汇入中国书法之笔墨中,且代相承传,若无穷尽。非深入斯道者难以言其工拙,明其雅俗也。
书画,小技耳,不足以喻道,然潜心翰黑,超然于笔墨之外,驰情烟霞,徜徉乎山水之间。恢宏八极,囊括万殊,寓不时之风骚,纳无限之思绪。镕裁世情,广博胸次,涵养心性,陶铸风骨,则忘怀得失,审物我于同心,合天人于一途,亦技进乎道也。
庚寅立秋脱稿于峨眉山圣水阁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1-30 15:34
书法作品多用印问题

2010年09月15日 来源:书法报  作者:曹元伟



书法作品多印章现象.近年来时有所见,与其相关的文章间或见诸报端。
印章与书画作品的结合有较为久远的历史,它首先是鉴藏印钤于书画作品上,“近代发现的甘肃敦煌石窟藏古写经卷《杂昀毗昙心论》卷末及卷背上钤有朱文印‘永兴郡印’,此即南齐时用于收藏的官印。”(黄悻、李昌集、庄希祖编《书法篆刻》51页),随着社会的发展,至唐宋时期,文人渐开好之风,不仅书画作品上大量出现了鉴藏印,而且,书法作品上首先出现了款印和寄情抒怀的闲章。也可以说,从那时起,书画用印就一直延续至今。今天的书法作者在用印上,思想开放、大胆,不仅仅局限于款印和一两方闲章,有的一幅作品钤有十多方或更多的印。很明显,这是从古帖上的鉴藏印得到的启示。
书画用印经历了由鉴藏、实用(款识到装饰(考虑再三,没找到更贴切的词,暂且用之)的发展之路,这条路长达千余年。其鉴:藏、实用的作用是古人留下的,看来大家没有什么挑剔作用,有一部分人还是颇有微辞的。笔者对多印现象(装饰性用印)是这样认为的:自古以来,书法用印的数量就没有明确的规定,当然,也不可能有。这多、适中、少的数目谁也说不清。关键是看这印用得是不是地方,这“地方”也可能是个“仁智互见”,但如能符合以下三点,也就算基本“得人心,顺民意”了。
1、平衡作用
一幅作品中,往往会出现偏重现象,在适当位置钤一些印,使摇摇欲坠者复归平正,倒也让人“心平气和”。
2、补白作用
纵观多印作品,相当一部分是用印来补白的,这里并不是说见白就补,补的结果是使作品整体更趋协调。
3、点缀作用
多印作品的钤印,随意性很大,是凭一种感觉,一种美的感觉.这种感觉不应该是作者个人的,而应属于所有欣赏者。
也许有人要问:平衡、补白、点缀就一定要这么多印才能完成吗?这个问题不能确切地说出数量,因为平衡、补白、点缀只是一种感觉上的东西,甚至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问题。就像一首朦胧诗,有必要去解读其中的中心思想和现实意义吗?但,要使作者和欣赏者的这种感觉达到一定的默契,也就是笔者上面说的,这种感觉不应该是作者个人的,而应属于所有欣赏者。
万事都不能走向极端,笔者以上所述,也不应作极端理解。如补白,并非把所有的“白”都给填上,书法作品也讲究虚实对比。其他两点亦然。笔者无意提倡多用印;也不是说只有多用印者才是好作品,这里有个“度”的问题,掌握好这个度,多用几方印可能使作品增色,否则,则相反。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1-30 15:37
书画各部位名称作者:王誉  

一件装袖完整的书画,各部位有一定的名称。鉴定书画时,必须对书画每个部位的名称术语,有全面的了解。
1、命纸:
  就是画心的托纸,无论画心是纸的还是绢的都有一层托纸。如果把画心的托纸揭掉,画心则减色无神了,即无生命,故名“命纸”。
2、二层:
  揭下的托纸,有时稍加匀填,即能谓其真画者,叫“二层”,又叫“魂于”,因其是画心二层,是命纸画的灵魂。也叫“混子”,是以假乱真的意思。在收购书画时,有可能通到这种情况,应特别注意。
3、让局:
   就是画心四边和裱边之间留有一分宽的空隙。谓之“让局”。
4、覆背:
   就是画幅背后整个的裱纸。
5、隔界:
   就是在条幅的上下或者手卷的前后,裱工加上一条不同颜色的绫或绢叫“隔界”成叫“隔水”。
6、诗堂:
   就是直幅画心上端,挂上一块纸方叫“诗堂”。一因器心短,经过衬托后比较得体;二是为了题诗赞画,所以叫“诗堂”,有人亦称“玉池”。
7、画杆:
   就是卷画用的圆木杆,画上端较细的叫“天杆”,下端较粗的叫“地杆”。
8、轴头:
   就是在地杆两端按的轴头,轴头多数是用红木、紫檀、牛角、象牙制品,轴头不仅增加画轴的美观,而且展卷灵活。
9、绊:
   在画幅背后地杆两边有两条绫或绢,如葫芦或云头样式的厢边叫“绊”。是为了保护画杆不致下落而设的。
10、包首:
   就是在画上首袖裱纸背后加架裱一段绢或缅绫。卷好后能包住画轴之首,故叫“包首”。
11、画签:
   在包首上端天杆粘有一段纸条叫“画签”。它是题写作者姓名和画的内容以及收藏者的姓名、年、月。
12、曲圈:
   就是画的天杆上灯的铜鼻,用它拴丝A,以便悬挂。
13、扎带:
   就是丝A中间抢的绢带,用来捆札画轴的。
14、燕带:
   就是画幅裱工的上端,粘有两条对称的直带叫“燕带”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1 08:23
今天的教师还能不能写一手好字

             老师写字,似乎是太普通的事,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关乎教师“饭碗”的职业行为。不过,最近一场上海市中小学教师“彩虹杯”三笔字虹口邀请赛却不同凡响。经过初选,来自全市各个区县的120名参赛者在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进行了百人现场竞赛,不仅场面感人,而且传递着一种特别的“精神”。由虹口区教育局发起的这一比赛,从表面上看,是在展示教师在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方面的优秀成果,但潜在的意义决不仅限于此。
   
    字讲功夫。从传统意义上讲,教师是靠表达来完成教书育人过程的,写字在其中充当着“中介”作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广泛运用,部分教师写字功夫不如电脑功夫,甚至产生了对写字不甚要求的轻视。基于此,主办方不仅倡导一种“传统”,同时也发出了明确信号:即使技术再发达,教师的手上功夫是绝对不能丢的。教师的书写,是留在学生心中的“潜影”,许多学生是通过书写对老师产生深刻印象的。作为职业行为,教师把“三笔字”练好,是站好讲坛的基石。
   
    字如其人。教师无论在课堂上的板书,还是在作业本上的评语,既是一种形象的演绎,也是一种底蕴的散发,隐隐约约透露着许多信息。虹口区教育局局长王立强认为,行文写字,所要表达的不仅是信息,而且是一种文化。从文化层面上看,教师的书写更是人文精神的练达。汉字优美,凝聚着历史和文化及典故,这是一本具有人文气息的“大书”。教师能写一手好字,力透纸背的是书法驾驭艺术,传神生衍的是胸中人文情怀,赢得生辉的是学子满堂喝彩。
   
    写字,是一种文化的传递,更是精神的呼唤。对这样的“功课”,教师是不能轻视的。心中有文化彩虹,手中能书法彩绘,教师的传神之笔才会有彩云。写字,对教师意味着什么,看来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0-12-2 09:21
         汉字的光芒
                                                  文/汪世泉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1040190.html
   我们无处不在领略汉字的瑰丽,无时不在沐浴汉字的光芒。长久以来,一直有感激的潜流在汹涌澎湃,只是自感知识的贫乏,见识的短浅,唯恐自己萤虫般的微光,无法书写汉字精华所散发的万丈光芒。这样的情绪,直到今天才斗胆释放出来,诚惶诚恐。
   走进浩瀚的汉字海洋,我们都会被它灵动、温暖气息所感染,这些天人合一的符号,让我们时常走进文字之中,就象漫步在春意盎然的田野,领略四时风光。人从众,山石岩;木林森,日月明。这些文字,在我还未走进学堂之前,就在虔诚的仰望中,感触到它们的精神,认识到它们的形胜。在清凉寨的山脚下,有两条小河在湾前汇合,我的生长,就注定了要跋山涉水,注定了首先认识满眼的植物文字。这样说来,那些含苞欲放的花蕾,那些遮阳蔽日的树冠,纷纷从眼前走过,成为最初读懂的文字,最初的风景。绿色的草,鲜艳的花,伟岸的树,悠悠地流淌的河水。当我走进湾前的祠堂,捧起书本,那些鲜活的植物们,便纷纷来到我的面前,我就开始如饥似渴地吟诵起来。关于二十四节气歌谣,关于候鸟的归去来兮,都让我的灵魂沉浸于汉字的芬芳之中,关于汉字和故乡,就这样刻骨铭心,我会从自己的掌纹中,识别故乡田埂绽放的蒲公英;在故土植物神密的牵引下,无论从哪个方向,总能找到回故乡的路。
   冰雪覆盖大地,腊肉香,春联红,爆竹响,构成乡村孩子们期盼的色彩。祝福和期待,在红色的春联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芒,那些楷体或者草体的文字,在老屋门柱上,飘荡沁人心脾的墨香。这些春联或者中规中矩,遒劲有力;或者龙飞凤舞,肆意汪洋,都在绽放中国年的欢乐;这些文字,即或是父老乡亲的即兴之作,也构成美好的愿景,激荡我的童年。
    来到楚河汉界,就有驾驭和指挥军马的沸腾欲望。两军对垒,虎视眈眈。骑长车威风凛凛,直入虎穴;驾猛炮左冲右突,隔山点射。卒和士步步为营,马与象严阵以待。你来我往,杀声四起;声东击西,暗渡陈仓,各使计策,排兵布阵,攻守兼备。兵马不多,骁勇善战;识字少许,胸有成竹。将军坐镇中帐,军马勇往直前,大战三十回合,胜负成败自见分晓,几番战斗,意犹未尽,斗志昂扬,那一队人马,已然成为自己的爱将,时常来到梦里。一盘中国象棋,闲暇对弈,不仅识得了汉字,又增长了一些谋略。
    在向阳或者背阴的草丛,一些植物以花的方式,一些植物以深入土地的根须,覆盖创口,或者消除疾病,这些被称为中药的植物,写满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我认识那些植物,最初是在老家的田边地头,树林草丛里,一如我认识汉字,虔诚,充满渴望。我找寻它们的踪迹,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开紫蓝色花的桔梗,长着扇形叶轮的射干,如兰草一样优雅的麦冬,总是与空谷幽兰为邻,野菊花清新的灿烂,点燃晚秋的乡间。顺着这些植物脉络,我在汉字中找寻到它们朴素的身影,天长日久,就在我的灵魂深处扎下根来,把我的童年、少年时光,填得满满的。我把这些叫中草药的植物,精心地制作,晒干,不留水份,换取笔墨书本资费。当我远离这些植物,远离大山,依然能嗅出它们的芬芳,依然会记起那些读书和采药的日子,这些植物,与我认识汉字,以及从它们身上感受的温暖,一直如影随形。
    我诵读那些饱满的文字,就象父辈们在田野上收割成熟的稻谷,兴奋,甜蜜,又充满憧憬。一个字,一组词,一首诗,就是一粒金黄的谷子,一束火红的高粱,抑或是遍地牛羊。来到竹林,我们都会被它秀逸、高雅的气质所吸引。关于笋的破土而出,虚心有节,凌云竹叶的“凤尾萧萧,龙吟细细”。看到蒹葭苍苍,桑叶盈盈,就会悟出,鸿是江边鸟,蚕为天下虫。家园,遮风挡雨,牲畜成群;雁字高远,书写齐心向前的意志。衔泥的燕子,和风细雨中,飞、飞、飞,我也会张开双臂,作飞翔状,欲飞。
    融融丽日,三人来到郊外踏青,春天来了,春意盎然,就是一首激情飞扬的歌;禾苗从绿色摇曳,到遍地火红,秋,来临了,满眼秋色,就是一部辉煌的史诗。
    我们快乐了,我们高兴了,就会开怀大笑。看到你幸福地笑着,我也会情不自禁地笑起来。
我们也会哭泣,也会泪眼蒙胧,泪雨滂沱。但是痛过了,哭过了之后,又会一往无前,笑对人生。
    一直沐浴在汉字的光芒中,一直受到汉字的良师益友深情眷顾。无论是用笔书写,还是在键盘上敲击,我们无时不在滋养和照耀之中,此生,灿烂或者平谈,都是温暖和幸福的。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0-12-2 09:31
http://xnjyw.5d6d.com/thread-26746-1-1.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26746-1-1.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26746-1-1.html
请注册观看本土书家杰作。。。。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4 11:49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4 12:23
汉川

     汉川霍城大道

汉川市位于湖北省中部偏东,汉水下游。汉川市区位优势明显,地处江汉平原腹地,紧邻武汉,距武汉天河国际机场45公里。汉江横穿全境,107、318国道、宜黄高速公路汉丹铁路穿境而过。武荆高速公路(武汉至荆门高速)过境汉川市,且在刘家隔镇设有汉川北互通;国家东西大动脉的沪汉蓉高速铁路中的汉宜铁路汉口宜昌)穿越汉川市,并且在汉川市马口镇八大村设立汉川火车站武汉城市圈大外环线的孝仙高速公路也将在汉川市西部穿越!全市面积1663平方公里,至2010年人口110余万。境内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素有“江汉明珠”和江汉平原“鱼米之乡”之美誉。汉川建县于北周武帝保定元年(公元561年),因汉水横穿县境——汉水之川而得名。1997年3月,汉川撤县建市。
编辑本段概况位置与面积  汉川市位于湖北省中部偏东,汉水下游。面积1667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  2007年全市年末总人口(户籍人口)1098859人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地形气候  汉川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一般高程在海拔23-26米之间。全市平原1285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77.4%;水面280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17%,山丘98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5.6%。刁汊湖区地势低洼,除在南部有少部分山丘外,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汉水由西南向东北贯穿全境,把汉川市分为汉南、汉北两大自然地域,汉南地区约占四分之一,汉北地区约占四分之三。本市山脉除仙女山外,均分布于汉南地区与蔡甸区交界的地带,主要有栗山、双马山、横山、仙狮山、高冠山、化子山等17座,一般高程在海100米左右。全市最高点为王家山,海拔203米,最低点在榔头黄龙潭,海拔20.1米。主要河流有汉水、汉北河、北支河、南支河(天门河在汉川境内的名称)、中支河等,湖泊有刁汊湖、东湖、青林湖、白石湖、黄龙潭。
  汉川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1℃,平均日照为1938.5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198MM,无霜期230天。 国民经济  近年来,汉川市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跨入了经济旺盛增长的新阶段,综合实力不断增强,1997年跻身全省“十强”。200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90.1亿元,可比增长10%;财政收入5.2亿元,    汉川汽车站

增长12.8%;固定资产投资20.2亿元,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的中小城市之一,在孝感地区经济发展居首,财政收入已是孝南地区的近两倍。
  汉川农业基础雄厚,已建成40万亩优质粮油、25万亩双百棉、40万亩蔬菜、30万亩水产养殖基地,是全国商品粮、优质棉、优质猪、水产品出口基地和全国水产产业化示范区、江汉平原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市),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试点县(市),甲鱼、鳜鱼、毛蟹、刁莲、莲藕等名特优水产品饮誉海内外,成为全国大中城市的“活鲜库”。2005年,全市蔬菜、家禽、水产品产量分列全省一、二、三位,被列入全省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范围。拥有达利食品、福源食品、温氏集团、大地公司等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5家,刁汊湖绿色水产公司被评为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汈汊湖”莲子、“巨龙达”黄花、“富硒”莲藕等9个品种被农业部认定为绿色食品。
  工业初具规模,民营企业发展强劲。形成了以50家企业为主体的重点骨干企业群,全市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8家,其中,年产值过亿元企业达到14家,过千万元企业116家,工业经济实力位居全省“十强”。民营经济凸显主体,实现了三个90%,即改制企业民营化率达到90%以上,民营经济约占全市工业产值的90%,创造的税收约占市级工商税收的90%。块状产业生机勃勃,以“一线三区”为重点,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块状经济,金属制品、纺织服装、食品医药等主导产业快速发展。市经济开发区被确定为省级开发区。马口镇被评为“中国制线名镇”。精品名牌不断涌现,有80多个产品达省优、部优标准。“福星”牌钢丝绳、“达利园”牌食品获中国名牌称号,福星科技、永和安门业被评为湖北省名牌企业,“福星”牌子午线轮胎用钢丝帘线、“永和安”防火防盗门、“山乡”牌腊八豆被评为湖北名牌产品,“永和安”、“童宝”、“鱼鹤”等品牌被评为“湖北省著名商标”。
      纺织业

商贸繁荣活跃,三产业迅猛发展。融入武汉市“一小时物流圈”,仓储超市、连锁店、精品店、专卖店等现代物流业发展迅速,现有各类商业网点4.1万个,建有三星级宾馆1座,二星级宾馆2座,中高档宾馆12个,其它小型餐馆、旅店近千个,融食宿、娱乐于一体。汉川市天赋“旅游胜地”景色。乌龙山、龙门山、蔡家嘴、神灵台、城隍台等古遗址星罗棋布;仙女山、沥山、上色湖、白石湖、黄龙湖、汈汊湖等风景区风光旖旎,水阔鱼跃,荷花香溢,景色如画,意境天成,是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之胜地。2005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7亿元,增长12.2%;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26.5亿元,可比增长11.7%。 发展环境  人居环境舒适和谐。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10万门程控电话和现代通信网络直通世界各地,农村人均占有电话量位居湖北省(县)市第一位。总投资2亿多元的农网改造工程全部完工,城网改造基本完成,生产生活用电保障供给。新建了祥和花园、西湖苑、涵闸河特色一条街等商居建筑群和仙女山公园、体育馆、游泳池、人行天桥、第三水厂、汉川公园等公益设施,建成了白云大酒店    白云大酒店

、汽车客运中心、广电大楼等一批标志性建筑,霍城游园、火猴山公园等一批休闲游园正在建设中,城市功能日趋完善,水乡园林特色初步显现。修建和改造了霍城大道等50条主次干道,城区面积从改革开放前的4平方公里扩大到16平方公里,拥有1、2、3、5、6等五条贯通全城,连接城郊的公交线路,中等城市的框架基本形成。加快了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被评为湖北省卫生城市。
  投资环境宽松优惠。工业园区配套设施齐全,基本实现“六通一平”,载体功能明显提升。软环境“磁力”日趋增强。鼓励客商投资的优惠政策不断规范完善。“两条隔离带、四大中心、‘六制’管理”的服务体系使客商在汉川安居乐业。2005年被评为全省最佳金融信用县(市)。对外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与美国马丁尼兹市、福建长乐市、山东即墨市等城市结为友好城市,已成为国内外客商广泛投资、发展贸易的“黄金宝地”。
      汉正服装工业城

驻地邮编  市人民政府驻仙女山街道。邮编:431600。行政区划代码:420984。区号:0712。拼音:Hanchuan Shi。

自然资源  汉川市有国土面积1663平方公里,境内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素有“江汉明珠”和江汉平原“鱼米之乡”之美誉,工农业生产条件优越。耕地92.8万亩,养份高,耕作性能好,农作物品种586    汉川市

个;林地18.7万亩,森林覆盖率15.3%,树种68个,湖河荒滩草场21.5万亩,宜于放牧;境内有大小河渠685条,大小湖泊13个,塘堰1253个,水域总面积40.4万亩。位于中部的刁汊湖,是全市最大的内陆封闭性湖泊,面积14万亩。汉江穿境内长93公里,年平均径流量414.6亿立方米。过境汉北河是一条人工运河,渠流面积6339平方公里,境内长40.6公里,年平均径流量19亿立方米。现有淡水养殖水面24.5万亩,养殖品种82个,水产品年产量超过10万吨。主要矿产有岩盐、高岭土、石灰石、石英岩和煤,储量大,品位高,含多种化学成份和伴生矿物质。
  汉川市资源丰富,工农业生产条件优越。耕地95.0万亩,养份高,耕作性能好,农作物品种586个;林地18.7万亩,森林覆盖率15.3%,树种68个,湖河荒滩草场21.5万亩,宜于放牧;境内有大小河渠685条,大小湖泊13个,塘堰1253个,水域总面积40.4万亩。位于中部的刁汊湖面积14万亩,是孝感市第一大淡水湖。汉江穿境内长93公里,年平均径流量414.6亿立方米。过境汉北河是一条人工运河,渠流面积6339平方公里,境内长40.6公里,年平均径流量19亿立方米。现有淡水养殖水面24.5万亩,养殖品种82个,水产品年产量超过7万吨。


行政区划  2004年底,辖1个街道、14个镇、6个乡,42个居委会、570个村委会。
  仙女山街道 办事处驻城关,人口155004人,面积72.7平方千米。辖16个居委会、13个村委会:北桥、向家垸、火猴山、西门、仙人位、霍城台、祥和花园、山后湾、仙女山、六合垸、欢乐街、走马岭、西湖路、广场路、华二、华一、国光、北桥、七里、霍城、西门桥、仙女、刘家台、港堤、山后湾、泵站河、官备塘、涵闸、徐家口、田家嘴、泥湖大队、施山塔大队、新乐大队、原种大队、长乐大队、刁东大队、长虹大队、洪淌大队、孔沟大队、长兴铺大队。
  马口镇 镇政府驻马口,人口80278人,面积58.1平方千米。辖6个居委会、36个村委会:新正街、曾家湾、徐家岭、石头路、三五O九、丁集、英山、邱子脑、敖家、松林、八屋窑、周湖、金河、马口、窑新、新庄、高山、高庙、官山、枣树、严山、五福、关圣、土桥、范岭、柴林、大咀、船厂、中岭、旧港、横山、旭高、丁集、七吴、光明、白马、庙湾、童岭、八大、雄伟、雄丰、回龙。
  城隍镇 镇政府驻城隍,人口50151人,面积72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42个村委会:街道、杨集、河岭、王集、夏家湖、友谊、许家、八古、新潭、新沙、新堤、东七、程湾、木房、柏树、姚花、向家、魏家、后湾、向阳、邹家河、段下、农利、王家咀、张家湾、联群、勤劳、朱龙、杨公垸、群胜、晏家、同裕、土城、杨池、新华、八棵杨、胜利、中岭、闸口、锁泉、八一、前河、新一。
  分水镇 镇政府驻分水,人口59288人,面积75.6平方千米。辖2个居委会、24个村委会:第一、第二、双丰、余台、友好、土地庙、东岳庙、罗丰、播义、协力、勤劳、桃园、联合、鲜鱼、淤州、鸡公州、夹河、周家桥、华严寺、歪亭阁、四屋、新街、同心、七屋、前进、新农、三星垸、原胜垸、复生垸。
  杨林沟镇 镇政府驻杨林沟,人口44836人,面积67.9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29个村委会:街道、白鱼赛、二首、头首、柏枝、黎角、陈土台、曾湾、大排、豪富、细鱼、谷家土台、大兴洲、十垸、共青、青丰、青龙、南屏、大黄、大芦、蒋家滩、杨林、裴家洲、沟南、沟北、桥头、西湾、六抱、新林、小芦。
  脉旺镇 镇政府驻脉旺,人口41781人,面积48.7平方千米。辖5个居委会、18个村委会:脉南、脉北、马集、刘口、先锋、刘夹、西新、东新、又新、直形、桃花、桃闸、三台、张台、刘台、陈垸、小垸、张湾、桃鹤洲、脉南。
  田二河镇 镇政府驻田二河,人口40090人,面积83.5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23个村委会:街道、二河、宋河、黄岭、夏凤岭、支河、前河、七屋、九屋、神灵、向湾、燕子、八屋咀、骑龙、陡埠、白果树、龚咀、马潭、九洲、刘店、南湖、李集、五丰、蔡湖。
  沉湖镇 镇政府驻万福,人口55546人,面积69.5平方千米。辖2个居委会、17个村委会:万福、福星、杜公、赵湾、柳柯、魏夹、百二沼、涂邱、肖市、灯塔、刘洲、红丰、剅咀、蒋龚、李花、福星、陈园、老塔、石剅。
  垌冢镇 镇政府驻垌冢,人口20226人,面积27.7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16个村委会:街道、方集、刘桥、五一、垌冢、新河、老湾、祝溪、青年、涂北、王畈、虎山、新华、兴隆、同兴、旗杆、朱洪堰。
  新堰镇 镇政府驻新堰,人口39388人,面积94.8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28个村委会:街道、红星、吕巷、谢集、南北、长份、左渡、三合、中支、芦子、东湖沟、袁李、冯湾、六合、冯新、杨业、保丰、木瓜岭、良湾、牛咀、三四、群力、七星、江边堰、倪集、九联、汪台、陈集、十裴。
  庙头镇 镇政府驻庙头,人口35629人,面积56.5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22个村委会:庙头、石咀、太和、李家口、雷祖、四湾、红霞、杂姓、庙闸、联丰、前山、庙头、黄家咀、尹家咀、长堤、人和、七屋台、王家、新垸、兴隆寺、金家台、中心台、六百弓。
  刘家隔镇 镇政府驻刘家隔,人口44075人,面积114.7平方千米。辖2个居委会、38个村委会:街道、杨水湖、大兴、小兴、张家垸、北支、挂口、两合、新联、杨湾、码头、晨光、刘隔、西寺、府河、三义、豪洲、笔架台、小松湖渔场、四汉河、么沟、朝阳、条沿、塘咀、么屋台、上房、长安、塔湖、五潭、邵家咀、邹家垸、叶家垸、下房、杨水湖、瓦屋咀、麦岭咀、学堂屋、直么沟、刁北、刘姓塘、汤元。
  麻河镇 镇政府驻麻河,人口34297人,面积58.3平方千米。辖2个居委会、26个村委会:街道、西街、东岗、胡郑、张湾、高湾、周湾、祠堂湾、东湖、八潭、红庙、皇恩、光明、镇龙、凉亭、吴门、罗门、洪吉、港角、赵西、太平、上杨、陈杨、四联、顺河、三元、光大、包湖。
  新河镇 镇政府驻红星,人口58033人,面积134.2平方千米。辖2个居委会、40个村委会:民乐、小河、马庙、小河、东风、江家、康家、燎原、文家、李家、唐胡、洪北、洪一、洪二、洪三、红卫、汉新、曹家口、东方红、邓家湾、泗牌、汪家河、复兴、五坊台、庆丰、余兴、九合、吕家河、铁路、头潭、新湖、渔龙、神灵、联合、创业、大路、三角洲、柘树口、丁岗、前河岭、笋港、半月潭。
  回龙镇 镇政府驻茶棚,人口34966人,面积64.5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22个村委会:街道、杨占、鲁台、杜庙、陈园、菜园、角湖、池口、回龙、金家会、汤湾、王垸、玉皇、桂花、螺蛳、均垸、皂港、马城台、汪阳、花园、茶棚、新桥、汪家台。
  南河乡 乡政府驻南河,人口38061人,面积74.3平方千米。辖25个村委会:北堤、柏树、走马、台头、先锋、同兴、杨家洪、老新、沥山、周湖、同裕、金岭、业集、何大、卜省、何畈、枫岭、张马、双马、天鹅、南河、龙燕、凤凰、姜岭、荷花桥(新村)。
  马鞍乡 乡政府驻马鞍,人口35316人,面积59.2平方千米。辖29个村委会:艾闸、当码头、索子垸、甑山、喻河、紫甲、油榨河、老虎咀、养鱼铺、杉岭、高观、鲁桥、黄龙、喻集、陡山、榔头、横堤、七里、高岭、绿洲、马家口、南堤、大山、双山、长岗、潭口、白湖、天成、联洪。
  里潭乡 乡政府驻里潭,人口27993人,面积48.1平方千米。辖21个村委会:九首、老官、竹林铺、新集、红星、李家垴、里潭、十姓会、周余台、何家湾、刘杨汪、木剅沟、蔡家咀、冯家塔、黄家湾、曾家湾、曾家坡、三汊河、唐家坝、六渡、糜北。
  西江乡 乡政府驻西江亭,人口45631人,面积78平方千米。辖30个村委会:五星、红星、红光、大桥、高桥、长河、陈台、前进、高丰、红旗、挖沟、全心、光明、前丰、红卫、打雁、新农、江集、永丰、北河、联众、团结、进力、联合、新生、全胜、华丰、民建、和平、齐心。
  韩集乡 乡政府驻韩集,人口40679人,面积76.7平方千米。辖35个村委会:嚎口、马港、双河、荷花、金光、虾集、方家、龙堤、军堤、叶三、祁阳、严集、永光、祁胡、曾三、堤角、窑场、长湾、横堤、竹同、中新、熊家、大埠、群建、庙湾、红光、黄木洲、韩集、福星、大房、四湾、九湾、河口、邓三、红樱。
  湾潭乡 乡政府驻三汊,人口25316人,面积49.9平方千米。辖20个村委会:德丰、大沙、三合、张池、群兴、新颜、东风、三汊、湾潭、沿河、新村、新建、新胜、中湾、幸福、星洲、大洲、三甲、二甲、三码。
  汈汊湖养殖场 驻汈汊,人口13169人,面积94.3平方千米。辖16个村委会:(陈湾、富春口、曾家湾、茨湾、蚌湖、四台、永镇堡、景家湾、赵家嘴、马桥、杨集、刘垸、杨台、农林)。
  华严农场 驻华严,人口13687人,面积26.5平方千米。
  中洲农场 ,为国营农场,驻中洲,人口20000人,面积55.6平方千米,主要生产棉花、西瓜、梨子等农作物。下辖大山角、赤壁、欢喜湾等几个分场。
  ** 以上区划名录、面积、人口数据根据湖北地名网,资料截止2004年底 **


历史沿革  汉川市以汉水流经本市境内而得名。
  宋太平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置汉川县。1949年属沔阳专区,1951年属孝感专区,1959年属武汉市,1961年复属孝感专区,1970年属孝感地区。1993年属孝感市。
  古代汉川建制
  汉川置县始于公元561年(北周保定元年),县治在现马鞍乡甑山,故名甑山县,先后属甑山郡、复州和沔阳郡。隋大业末废县为镇,并人汉阳县。
  公元621年(唐武德4年),县恢复,移治泐山下,因汊水流经县境而改名汊川县。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改属汉阳郡。公元758年复属沔州。公元826年改属鄂州。公元958年(五代后周显德五年)改属安州,移治金鼓城(今刘家隔)。公元960年(宋建德元年)属荆湖北路,以竟陵义水流入县西,更名为义川县。公元977年    汉川市

(太平兴国)二年,因避宋太宗赵光义讳,以汉水横贯县境,改名汉川县。公元1071年,废县为镇,属鄂州汉阳县。公元1086年,县恢复,仍隶汉阳县。公元1135年(绍兴5年)县又废。公元1137年复置。元代,各地改设行中书省,汉川属湖广行中书省汉阳府。公元1285年(元至22年),移县治于长城(今仙女山办事处)。明代改制,设承宣布政使司,汉川属湖广布政使司汉阳府。公元1376年,汉阳府降为州,汉川改隶武昌府。1380年,复隶汉阳府。1664年(清康熙3年),湖北、湖南分治,汉川隶湖北布政使司汉阳府。1912年,府设道,汉川属江汉道。
  国共时期的两种政权
  新民主主义时期,汉川几度出现国民党、共产党两种政权并存的局面。国民党领导的政权,称汉川县政府,1930年~1932年9月,属第六行政督察区。1936年改属第三行政督察区。1938年日寇侵入汉川后,汉川县政府先后向南河渡、西江亭、田二河转移,次年改属第四行政督察区。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汉川县政府进驻县城。
  共产党领导的政权,初称汉川县苏维埃政府,建于1930年5月,驻南河渡。1931年12月,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将汉川的麻河、刘隔与云梦的道人桥、新店及孝感的3个乡组成云孝县苏维埃政府,驻汉川的葱担沟。1932年2月,汉川县苏维埃政府撤销,汉川的襄北部分与天门的东部地区组建为天汉县苏维埃政府,驻汉川的韩家集。汉川的襄南部分与天门的西部地区组建为川阳县苏维埃政府,驻汉川的南河渡。第四次反"围剿"失败后,两县苏维埃政府于同年8、9月先后解体。1940年7月,中共先后在韩集、杨业坡建立汉川县行政委员会,隶属鄂豫边区军政联合办事处、天汉办事处;次年12月改为汉川县抗日民主政府,先后驻杨业坡、谢家长汾,隶属天汉办事处、襄河专署。1941年8月,汉川的刘家隔、神灵等地与孝感、黄陂的部分地区组成汉孝陂县抗日民主政府,驻孝感的东山头,先后隶属鄂中行政办事处、鄂中专署。1942年10月,汉川县抗日民主政府改建为汉川中心县抗日民主政府,驻地与隶属关系未变。1943年10月恢复汉川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名。1944年6月,改为天汉县抗日民主政府,先后驻汉川的杨业坡、倪家集和天门的刘家集,相继隶属襄河、襄北、鄂中专署。同年9月,汉川的襄南部分与沔阳的脉南部分组成川沔行政委员会,驻沔阳彭家场的月洲湖,先后隶属襄河专署和沔阳政务委员会,1946年2月,天汉县民主政府改为天汉县中心民主政府,驻杨业坡,隶属鄂中专署,同年6月中原突围时撤销。1948年2月,在襄南地区建立川汉沔爱国民主政府,驻沔阳杨林尾,隶属襄南专署。4月,在襄北地区建立天汉县爱国民主政府,先后驻天门的蒋家场、张家大湾和汉川的陡埠头,隶属鄂中专署。11月,在襄南地区建立川汉县爱国民主政府,先后驻汉阳的侏儒山和汉川的西江亭,隶属襄南专署。
  建国后的建制
  1949年5月,汉川全境解放,国民党汉川县政府灭亡。同年7月,天汉、川汉两县爱国民主政府撤销,汉川县人民政府建立,隶属鄂中专区。同年8月,改属沔阳专区。1951年7月,沔阳专区撤销,隶属孝感专区。后孝感专区改名地区,汉川隶属孝感地区管辖。1994年,孝感撤区设市,汉川隶属孝感市。
  1997年3月1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汉川县,设立汉川市。
  1997年,辖:城关镇 马口镇 城隍镇 分水镇 杨林沟镇 脉旺镇 田二河镇 沉湖镇 垌冢镇 新堰镇 庙头镇 刘家隔镇 麻河镇 新河镇 回龙镇 尾乐乡 湾潭乡 马鞍乡 里潭乡 西江乡 南河乡 丁集乡 韩集乡 杨水湖乡
  1997年,辖仙女街道办事处,汉川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马口、城隍、分水、杨林沟、脉旺、田二河、沉湖、垌冢、新堰、庙头、刘家隔、麻河、新河、回龙14镇,马鞍、里潭、西江、南河、韩集、湾潭6乡。居民委员会42个、村民委员会576个。


教育状况  汉川市的中学教育实力较强,汉川市现有省级重点中学一所——汉川市第一高级中学。
      汉川市高级中学

还有其它6所普通高中分别是汉川高中汉川市第二高级中学(在马口镇)、汉川三中(在分水镇)、汉川四中(在脉旺镇)、汉川实验高中、汉川综合高中、福星高中(在沉湖镇)。 每年都有学生上清华北大等名校,在孝感市同市县区中名列前茅。



著名景点  ●汉川汈汊湖旅游风景区
  位于江汉平原东部,汉水之滨,汉川市西13公里,距武汉市63公里,距孝感市59公里。该湖是我国第一个封闭式湖泊,素有“江汉明珠”之称。该湖长16公里, 宽6公里,水面约14万亩。 
  汈汊湖是湖北省十大湖泊之一,清人曾希天曾赋诗盛赞:“小憩晴天倦眼开,菱菏香里雨声摧,湖气百里澄如镜,唯见渔舟自往来。”汉川汈汊湖养殖基地位于汉川市境内,汈汊湖素有“江汉明珠”之美称,是湖北省五大淡水湖泊之一。位于江汉平原腹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1989年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唯一的淡水水域渔业经济体制改革试验区。1997年列为全国水产品产业化示范区。汈汊湖水域辽阔,蕴藏有丰富的水生资源。水生动物中有各种淡水鱼类和野禽类,如龟、鳖、虾、蟹、螺、蚌、野鸭等,水生植物中有莲、藕、芡实、菱角、茭白、蒿草、蒲草等,这些动植物有的是营养丰富的食品,有的是优质的轻材料,都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1996年,汈汊湖依托湖区丰富的水资源,定位于生态观光、鱼类观赏、休闲旅游及民俗风情的开发思路,成立汈汊湖绿色生态旅游公司。改造后的风景区一时荷花连片、廊亭水榭,芦荷伴微风起舞,湖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尽收眼底。景区现建有仿古门楼、湖心酒楼各一座、300米九曲长廊、湖心竹楼四座、假山一座,垂钓包厢10个,游船50条,停车场两处,年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年营业额达480万元。
  ●汉川仙女山的传说
  仙女山、座落在汉川县城西南。它海拔虽然只有99.1米,占地也只有14.4公顷,但它有着美妙的传说,吸引着远方游人。
  仙女山原名采芝山,相传很早以前,住在山麓马家湾有一姓卞的人家,父子相依为命,靠种菜, 砍柴为生.儿子辅华为人忠厚,孝敬老父,深受乡邻喜欢.。因家境贫寒,二十好几尚未成家,老父为这事着急。有一年春天,辅华种了满园丝瓜、日夜精心培育、不料只活了一颗瓜秧,第一年只长藤叶,第二年只开了一朵花,第三年才结了一条五尺长的大丝瓜。这丝瓜晚上还能放出五颜六色的光彩。老人怕不吉利,总想把它摘掉,辅华却舍不得去摘。
  一天湾里来了一个云游道人,到瓜园边不住声地唱道:“好地气,好地气!”父子俩闻声赶出门去来,再三询问。道人才说:“中秋节夜子时,可将此瓜放到山上那一仗见方的洞口就会见分晓,切记!切记!”说完人就不见了。父子二人很惊奇,明白是神仙下界点化,就把道人的话牢记心里。中秋节夜,辅华于子时前往山上,一连绕山走了三圈,未见有洞。正犹豫间,突见前面金光一闪,现出了一个大洞,辅华赶到洞口将丝瓜放进洞里。只听轰隆一声巨响,洞口出现一道台阶直通洞底。辅华顺着石阶步入洞底,见洞内有一石床、床上坐着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她见辅华就叫道:“这位大哥,快救我出洞!”辅华问:“大姐是那家闺秀?因何被关在洞中?”姑娘含羞地答:“我家住在蓬莱,姓杜名媪,因与大哥有一段姻缘,便偷偷离开瑶池,不料被王母娘娘发现,将我压在这山内。太白金星为了成全你我,就命地藏王将开山钥匙化作丝瓜,让你开洞救我。”辅华一听,急忙扶着仙女出了洞。一声巨响,洞门又关了。 第二天,仙女和辅华结婚了,杜媪教村里的姑娘织布裁衣,为病人采药治病,乡亲们没有哪一个不喜欢她的。
  一年以后,王母娘娘发现杜媪私自与辅华成婚,恼羞成怒,便派天兵天将将杜媪拿回天庭问罪,重新将她压进采芝山底。乡亲们思念杜媪,为了感谢她的功德,将“采芝山”改名为“仙女山”。
  ●城隍台遗址
  
 城隍台遗址位于刘家隔西北一公里处,长1000米,宽800米。其文化内含为五代至元朝的遗存。在地下1米左右,有大量的砖石瓦砾,整齐的街道,被烧过的红土。1969年开挖汉北河时,在其遗址挖出几口木井、砖井、古墓、房基,出土有唐宋钱币、银块、剑矛,以及大量的青花磁片、绿磁片、土陶罐、大筒瓦等。
  ●龙门山
  龙门山遗址位于南河乡南河渡之西,与乌龟山毗邻,高约80米,系石灰岩层小山,其山西南坡陡临水,东北坡斜平,延伸至南河渡。该地系一古代集镇,由于地理变迁而淹没,现为一自然村落。该遗址距地表80-100公分深处为文化层,厚达1.5米,文化内涵丰富,有红烧土、人骨、兽骨。陶片较多,以红陶夹砂为主,兼有少量黑陶,多为细绳纹。遗址长200米,宽150米,总面积约30,000平方米。该遗址于1981年发现,从采集的标本分析,属乌龟山遗址同时期文化类型。
  ●神灵台
  
 神灵台遗址位于田二河镇神灵台村,遗址高出地面约2.5米,东西长120米,南北宽100米,总面积约为12000平方米。距地表50公分为文化层,厚约1.5米,上层灰土含陶片较多。下层褐黄土,土质较硬,含少量红烧土和陶片。根据采集标本分析,属于湖北龙山文化的陶器有陶罐口沿残片,泥质灰陶和灰红陶较多,白灰陶极少,一般为轮制、高领,口沿向外微卷,肩部饰有绳纹,灰高领罐则为素面,陶纺轮一般也是素面,红底黑衣。该遗址从1976年以来出土了大量石器,有单孔石铲、石斧、陶球,石镯等40余件。属于西周时期的文物有陶鬲足残片、红灰陶、上饰绳纹,有的肩部饰细绳纹。同时还出土了唐宋时代的釉陶罐、高领瓷壶,上述釉陶可能为这一时期的墓内随葬品。
  ●乌龟山
  乌龟山遗址位于汉川市境的南河乡,有座形如乌龟的小山。乌龟山为石灰岩石层的小山,高约50米,古代三面临水,适于人群栖住。1972年冬,当地群众在采石时,发现双孔石铲1件、方纳马象牙化石1枚以及剑齿虎牙和肿骨麓角化石等。1973年,湖北省考古队在此调查发掘发现了古文化层。第一层厚一米左右,出土有素面陶纺轮的灰陶片,陶鬲残片多为附加堆纹、绳文等,此外还有铜鱼针以及铜器残片。第二层厚一米,出土红陶较多,多为绳纹,手制,并出土了石斧、石锛、石铲、烧红土、隔鬲足等计50余件。根据以上器物的特征,第一层为西周时期的文化层,第二层为新石器时代文化层。石器距今约4000余年,化石距今约10万年之久,属更新世时。1973年,汉川县人民政府将乌龟山公布为汉川文物保护单位。



基础设施  ●水陆交通
      汉川电厂

汉川位于汉水下游,地处湖北省中部、江汉平原腹地,东邻武汉,南接仙桃,西与天门毗邻,北与孝南、云梦、应城连成一片。距国际天河机场仅45公里。水路:长江最大支流----汉江横穿全境;公路和高速:107、318国道、宜黄高速公路及汉丹铁路穿境而过,汉川汉江大桥连通107国道和宜黄高速公路,区位优势明显,水陆交通发达。穿境而过的荷沙公路、宜黄高速公路和汉丹铁路支线与汉江水运交相呼应,成为连接全市水陆交通的枢纽。武荆高速(武汉至荆门高速)过境汉川北部武汉城市圈大外环线的孝仙高速公路也将在汉川西部穿越!铁路,高铁,城际铁路:汉丹铁路支线经过汉川边境;国家东西大动脉的沪汉蓉高速铁路中的汉宜铁路(汉口——宜昌)穿越汉川市,并且在汉川市马口镇八大村设立汉川火车站;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主干线之一的汉天城际铁路即将开工建设,目前处于前期勘测阶段。线路大致沿菏沙公路修建,对于缓解天门市,汉川市近300万民众出行,促进武汉城市圈西部,汉江北岸经济区域一体化意义重大,对于天,汉两市与武汉市轨道交通一体化,同城化明显。此汉天城际铁路的修建对于汉川市和天门市将有脱胎换骨之效!
  汉川汉江大桥、新北公路连通107国道与宜黄高速公路,汉北公路大桥已建成通车,荷沙公路已完成一级公路硬化。境内有公路14条,通车里程900公里,全市26个乡镇场办事处全部通车。汉江流经汉川全境,仙女山、马口、脉旺、分水4个主要港口,常年可泊300—500吨级货船,年吞吐量160多万吨。 邮电通讯设施齐全。现有电话交换机容量7万门,长途电话电路30路,29个乡镇场全部开通程控电话。国家重点工程120万KW汉川电网的建成,使全市生产生活用电得到保障,实现了村村通电,户户用电。1998年,全市供电总量3.5亿度,是1978年的3.8倍。
  现有各类商业网点4.1万个,资产72亿元, 年销售额超过23亿元。市区建有孝感市一流水平的欢乐街市场和北街、南街、体育路等6个市场,年集市成交额达2亿元;建有三星级宾馆:白云大酒店1座,中高档宾馆12个,其它小型餐馆、旅店近百个,融食宿、娱乐于一体。汉川影剧院建筑面积0.7万平方米,拥有观众席1500多个。汉川体育场是全国农运会的重要赛场之一,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场内建有乒乓球馆、游泳馆、篮球、足球场,可容纳观众万余人。
  城网改造基本完成,生产生活用电保障供给。新建了祥和花园、西湖苑、涵闸河特色一条街等商居建筑群和仙女山公园、体育馆、游泳池、人行天桥、第三水厂等公益设施,建成了白云大酒店、汽车客运中心、广电大楼等一批标志性建筑,城市功能日趋完善,水乡园林特色初步显现。修建和改造了和平大道等50条主次干道,城区面积从改革开放前的4平方公里扩大到16平方公里,拥有贯通全境,连接城郊的1、2、3、5、6等五条公交线路中等城市的框架基本形成。加快了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被评为湖北省卫生城市。投资环境宽松优惠。工业园区配套设施齐全,基本实现“六通一平”,载体功能明显提升。软环境“磁力”日趋增强。“两条隔离带、四大中心、‘六制’管理”的服务体系使客商在汉川安居乐业。2005年被评为全省最佳金融信用县(市)。对外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与美国马丁尼兹市、福建长乐市、山东即墨市等城市结为友好城市。


科教文卫  汉川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文物有春秋时期的铜盅、铜鬲,七乳规矩四神镜、铜    汉川市市标

驽机、铜洗和宋代、明代的大银锭。“杜仙女与民婚,采灵芝求沧生,传纺织济万民,习歌舞慰百姓”的传说,为一峰独秀的汉川仙女山赋予了神奇色彩。
  全市拥有各类专业科技人员37810人, 科技馆1座,科研院所有2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0%以上,跨入全国科技先进县(市)行列。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有各类学校685所,在校生19.84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0%,“普九”工作通过省政府验收,荣获“中华扫盲奖”。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全市现有文化馆4个,文化站25个,文管所1个,剧场剧院1个,公共图书馆1个。体育活动蓬勃开展,2005年举办各类运动会48次,共获奖牌107块,向上级部门输送体育人才22人,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县(市)”。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市拥有各类卫生医疗机构64个,卫生技术人员2283人,医院病床1440张,初级卫生保健通过省级达标验收。完成乡镇有线电视光纤联网,建成汉川广电网络大楼,建立了孝感市第一家数字电视平台,成为全省首批数字电视试点县(市)之一。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就业再就业工作稳定,社会保险制度完善,民政福利事业不断发展。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5‰以内。环保“一控双达标”目标基本实现,治理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有了新的进展。土地管理步入正轨,农田保护率达到85%,国土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适龄儿童入学达到99.98%,教育条件和教学质量得到改善和提高。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全市现有文化馆4个,文化站25个,文管所1个,每年举办各种文艺演出200余次,艺术展览十多次。体育活动蓬勃开展。1998年举办各类运动会58次,获国家级铜牌1枚,获省级金牌2枚、银牌1枚、铜牌3枚。向省以上体育单位输送体育人才10人。1998年7月,汉川被国家体育总局命为“全国体育先进县(市)”。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市拥有各类卫生医疗机构53个,卫生技术人员3004人,医院病床1440张。


历史渊源  《二十四史》中《旧唐书》四十卷地理志载:“大业十一年(隋炀帝年号,公元615年),朱灿转掠荆沔,所至无噍类。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平朱灿。置汊川县于泐山。泐山,在县南四十里。”“小泐渡即古汊川也”。
  《旧唐书》共二百卷, 为后晋丞相刘殉撰,该史书明确地指出了汊川县治的地理位置与环境。《一统志》(明天顺1461年)、《汉阳府志》(明嘉靖1546年)和《汉川县志》(清同治1862年)亦均载:“唐武德四年,平朱灿。改甑山曰汊川(今泐山下)”。“泐山在县西南四十五里梅城,(南河乡前身)突兀汉南,众峰蟠络,为邑东南之胜。唐武德四年,置汊川县于此。”“今居民掘地间获城砖,搏大,有小泐渡。”旧志分载“泐山即汊山”,“汊川县治在泐山,”“小泐渡即古汊川”,皆根据《旧唐书·地理志》所述。汊川是汉川县在建置沿革中的第二个县城,时间从公元621年到958年,历时337年。
  汊川县治之所以定在梅城(今南河)泐山,是因其处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泐山高40米,其中高峰155米,方圆九里,是汉南诸山之首。北连纸山(侧船山)、石镜山、南接骡子山、双马山,群山连绵,蜿蜒起伏,崖谷参差,水绕山环,可谓汉川“泽国”的佼佼者。古陶志云:“川为泽国,殊非沮洳,山阜环绕,川流分会,亦善地也。”“泽国”是多水之,也是常闹水患的别名。所说“善地”并不是称赞‘泽国’,而是称赞泽国中有“山阜环绕”,才使泽国“川流分会”而充满生机。
  汉川第一个县城,也是设在依山傍水之处——马鞍的甑山。古泐山山麓,有近20处水,故称汊山。如泐山南有姚家湖,东有木头湖,北傍汉水,西毗杨家洪。溯源而论,系八百里洞庭湖之尾,号称秋江。泐山东南为里秋江,泐山西北为外秋江,曾是烟波浩渺艨艟行惊之区,所以船舶停泊在泐山之东小泐渡渡口,《旧唐书》所载“小泐渡即古汊川也”确凿无讹。此地老人尚呼“小李”,盖因有李姓住此。泐山的水汊,多以咀、坡、口、埠命名。泐山南有侧船口、凤凰咀、彭家咀、汪家咀、项家咀、章家坡、陈家埠头,船渡至对岸洲屋咀、蟹子地;东有小泐渡,船渡至黄岗头、英山头;北有走马岭(相传楚剧陈妙常赶潘郎的故事,即在此处渡口);西有西河沿、邓家埠头、何家埠头、徐家埠头,穿过初阳湾,再到西南汊山脚下的燕子湾。亦因山下多汊水,所以古志称“汊山”。前些年,人们在泐山之南曾发掘出古城遗址和筒瓦、城砖等古物。泐山既为县城,相应的建筑自然应运而生。作为封建王朝精神支柱的庙宇,始建于汉,兴盛于唐。如龙门山的祖师殿,泐山西南的龙王殿、观音寺,还有唐贞观敕赐的宏觉寺(亦名大安寺),崭山矶的龙王庙,以及尉迟敬德监修的妙兴寺等等,均有古志所载。
  距泐山两公里的徐家岭,曾沿袭老祖宗的传统造纸法,直至1965年时当地还在以稻草为原料,生产纸筋、粗纸,其产品用于泥壁和鞭炮里衬。据悉,此地为古时纸坊台,曾精细加工造出“古连纸”,供古代文书手抄墨本,也是县治文士学者的文化用品。泐山南半里,有集镇名“老新集”。据考证,‘老集’源于唐朝,‘新集’兴于明朝。‘老新集’是历代集市贸易兴旺繁荣的总汇。至今,该集镇早市仍有熙熙攘攘的人流,由此可窥古时这里的人口密度及市场繁荣程度。汉川市-土特产品
  境内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素有“江汉明珠”和江汉平原“鱼米之乡”之美誉。伴随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自然资源,汉川孕生了许多出名的特产及小吃:
  ●汉川刁汊湖莲籽
  汉川刁汊湖莲籽为汉川特产,主产于汉川市刁汊湖一带。刁汊湖莲籽籽粒饱满,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清香可口,具有补肾、养心、固精等功效,食用、药用价值兼备。莲籽心还可清心祛热、滋阴解烦。刁汊湖莲米行销各地,还被称之为“中国莲”(籽)远销香港和出口东南亚等地。
  ●汉川“麻河”牌富硒莲藕
  “麻河牌”富硒莲藕是经国家工商局注册的无公害绿色农产品,主产地为汉川市有“莲藕之乡”美称的麻河镇一带。这一区域稻田、湖泊、塘堰沟渠泥沼资源非常丰富,水土纯正,无污染,土壤中富含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硒,再加上莲藕本身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麻河牌”富硒莲藕,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保健食品。一年四季都有藕食用,并编印收集有《富硒莲藕55种食谱》,颇具特色风味。
  ●汉川二河三蒸
  外地客来汉川,都爱吃“二河三蒸”。这也难怪,“二河三蒸”历史悠久,享有盛名。“二河三蒸”源于何时尚无定论,但必与汉川是水乡泽国有关。旧时,汉川“一年雨水鱼当粮,螺虾蚌蛤填肚肠”,渔家农户吃不上粒粒如珠玑的大米,只有用少许杂粮磨粉,拌合鱼虾、野菜、藕块投箪而蒸以充饥。久而久之,便发展成为湖北的传统名菜。民间有一个传说:“二河三蒸”起源于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之妻。当年,起义军行军打仗,多吃夹生饭,盐水菜,有的兵士患了消化道疾病,细心的陈友谅夫人便采民间所长,以鱼藕青菜拌大米粉末而蒸,再辅以佐料,其味道醇香可口,起义军吃上这样的饭菜后,身体康复,精神抖擞。“二河三蒸”则以清蒸、粉蒸、泡蒸见长,其蒸法更讲究,菜肴更具特色。以清蒸甲鱼和武昌鱼为例,要求原料必须鲜活,现杀后抹盐、姜及部分佐料,用旺火蒸,熟后再淋油加佐料,其味肉质鲜嫩、不油不腻;粉蒸是将原料拌上米粉及姜、蒜等佐料,用旺火“干蒸”,其菜味足味长;“泡蒸”则将蒸物和佐料泡油一次蒸成,其菜回味绵长。由于清蒸、粉蒸、泡蒸的方式不同,对时间、火候、用料极为讲究,故味道、色彩迥然不同。
  ●汉川荷月
  荷月酥是湖北汉川一带的风味佳点,人们逢年过节,走亲访友,都要准备它。当年明皇太后身患重病,不想吃,不想喝,无论御厨做什么美味佳肴,也提不起她的食欲。皇上只好传下圣旨,让各地进贡美味食品。汉川县令接到圣旨,找来糕点名师梅翁,让他制作贡品。梅翁苦心设计,终于以白面、砂糖、金桔饼、桂花等为原料,制出一种糕点,并特意注明,要以鲜豆浆加白糖泡食。点心送到京城,皇太后照着说明吃,只觉得香甜酥绵,甚为好吃,于是食欲大增,皇太后问皇上:“这点心有名吗?”皇上答不出,他捧起一块点心细细观看,只见点心正面的图案宛如待熟的莲蓬;四周酥皮翻起,如同荷花瓣。再看样子,好似十五的圆月,皇上灵机一动,笑着对太后说:“这叫‘荷月酥’。”从此以后,荷月酥就在汉川地区传开了,成为当地的贡品。
  ●麻糖和米酒
  麻糖历史悠久,相传宋太祖赵匡胤曾经吃过并赞不绝口,从而一举成为皇家贡品。后来各地也都仿制,但味道就是及不上本地的土产,只有用城关西门外城隍潭的“龙吐水”熬糖,才能制出上品的麻糖来。作为主要原料的麦芽糖兼有润肺治喘之功能,对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患者能减轻病情。米酒是具有千年历史的地方名吃,选料考究,制法独特,它以孝感出产的优质糯米为原料,以历史承传的风窝酒曲发酵酿制而成,米酒白如玉液、清香袭人,甜润爽口、稀而不流,饮后生津暖胃,回味无穷。1958年,毛泽东在湖北视察时品尝米酒,称赞“味好酒美”。


生活休闲汉川方言  挑土:暂时代替某人做某事。
  来源于麻将。因为打麻将又称 \"修长城\",打麻将手气不好时让人替打几把,好像帮人家挑土一样。后来又扩大到\"的士\"司机的换班以及帮人做事了。
  擂肥:\"肥\",是指身上有几个钱的人;\"擂\",更确切说应该是累,是积累的意思;这里指打的意思,以打
  为威胁。\"擂肥集团\"意思就是说流氓集团同时向很多的身上有钱的人收刮,一次不多,对一人也不多。但积累起来就很多了。\"擂肥\"就是指这样的一种过程,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抢劫。您明白了吧?但愿你不要成为\"
  肥\"。擂肥现常指外面的一些不良少年抢中小学生身上的钱,也叫洗钱。
  现将常用汉川方言归类如下:
  汉川话习惯的尾音是“打”,就像武汉的‘撒’一样。如:吃饭完了都会习惯说“七完打”。
  一、生活常用语
  1.蛮扎实 (=厉害)
  2.酣吃哈睡(苕7哈睡)注: 哈是三音
  3.条子 (=身材)
  4.胯子 (=腿,胯读3声)
  5.灵醒 (=整洁、好看,也有聪明之意)
  6.称透 (=整洁,好看之意,\"称\"读1声,\"透\"读3声)
  7.打赤巴 (半裸)
  8.打挑瓜 (全裸)
  9.条举 (扫帚)
  10.浮子(毛巾抹布等)
  11.滋 (=擦,如橡皮擦叫做\"滋笔头子\")
  12.通楼(吃饭)
  三、聊天常用语
  1.么事(什么)
  2.妹得(=没有。)
  3.是说得(=表示赞同)
  4.铆起/铆倒 (=一个劲儿地、努力地干某事)
  5.喔涩 (意思同上,\"喔\"读2声)
  8.是/不是那个事 =(①是/不是那回事; ②像/不像样)
  9.晕 (=慢性子)
  10.豆里 (=里面)
  四、吵架常用语
  1.你莫跟老子\"翻\"。 (意:你不要惹我。)
  2.老子\"呼\"你两哈的。 (意:要打人了,而绝不是叫人。哈读4声)
  老子挎死你地(意思同上一样啊)
  3.你要\"枪哪搞,枪哪方\"? (意:你是不是想打一架?)
  5.酣(苕)头日脑 (=很笨)
  6.板马养的 (仙桃人只怕也说不出真正的意思,反正是骂人的话)
  7.贴户 (=故意地)
  8.心里冒得数 (=心里没有数。数读\"瘦\"。常用于①识时务者为俊
  杰; ②跟老子等倒起...)
  9.搞么家啊 (=搞么名堂;你想干什么)
  10.搞不清白 (搞不清楚,或指头脑不清醒)
  11.敲死 (=(广州话)衰人)
  12.鬼款/瞎款 (=胡说、乱讲)
  13.翻翘 (=不服气,\"翘\"读1声)
  14.德罗 (=得意,\"德\"读3声)
  15.掉地大 (=出丑、吃亏)
  16.掉底子,须眼字。 (=丢人)
  17.勺其 (笨蛋,傻瓜之意)
  18.打股球 (游泳) `股,大家可想而知是 屁股的意思
  时间:
  前一哈子(前一会儿)
  过哈子(过一会儿)
  怎展些(现在)
  几展些(什么时候)
  一老 一心(长期、一直)
  一哈哈(瞬间)
  等哈子(等一会)
  黑鸟[晚上]
  暂哈子[过一会]
  才刻[刚刚]
  马上「样深」
  我样深回克滴「我马上回去的」
  克「去」 过「个 」
  一过云「一个人」
  统倒——放在口袋
  逞倒——按住
  安倒——放下
  实倒——藏起来
  茅厮——厕所
  盖子——戒子
  摇窝——摇篮
  挂衣柜——立柜
  香进柜子---敬神柜
  茅坑、茅厮、卫生间、洗手间——厕所
  奸(吝啬)
  孩子(鞋子)
  撩浆(能干)
  溜刷(做事快)
  阔得哈哟 ,蛮行捏(真行啊)
  半吊子———不懂装懂的人
  老头————父亲
  扯白————说假话
  见鬼————倒霉
  下雪子子[冰雨]
  麻分子雨[小雨]
  睡滴着咪鸟(睡得真香)
  菜弄滴好涵(菜做得真咸)
  壳马(青蛙)
  赖壳马(蟾蜍)
  壁设子(壁虎)
  盐老鼠子(蝙蝠)
  鸡伢子(小鸡)
  饭蚊子(苍蝇)
  楼斗苍蝇(绿头苍蝇)
  开限,拢限。底哈,高哈。( 远处,眼前。下面,上面。)
  门招[明天] 真招[今天]
  一哈哈[瞬间] 区黑[傍晚] 麻蒙亮[黎明]
  搞摸家(干什么)
  找不倒几照业(不知道多可怜)
  摸呼我啊!(别骗我)
  你总枪个勺啊(你怎么像个笨蛋)
  回克七饭滴(回去吃饭了)
  尬四尬四[开始开始]
  不晓得,找不倒[不知道]
  拐话[坏话]
  睡阔水[睡觉]
  伢儿[小孩]
  蛮有味,蛮过隐[有趣]
  怀货[不怎么样的人]
  苕货[傻瓜]
  勺气[精神病]
  枪[像]
  枪么样杂----像什么样
  你说总搞-----你说怎么办
  总搞哒----怎么做
  撮斯誟坏事]
  一低卡[一点点]
  达倒[摔倒]
  达鸟一糕[摔了一交]
  呼[骗]
  你总老呼我啊。[你怎么经常骗我啊。]
  吸=豁
  逮强头[抓强盗]。把人都豁进克鸟[把人都吸进去了]。
  你是不是得呼我啊 (你是不是在骗我啊)
  得『děī』
  扯皮———吵架
  皮判____情人
  你奏滴个摸事啊。[你做的什么事。]
  稀油屎烂哦(非常糟糕的意思)
  开刀---做手术
  医院门招跟他开刀。(医院明天给他做手术)
  你不围倒瞎动。(你不要到处乱动)
  翻起巧来玩。(翻花样玩的意思)
  对你滴母妈要有良心。(对你的妈妈要有孝心)
  “孝心”=“良心”。
  对美女、帅哥的称谓;
  好习味,好闪,好玩味,好俏皮,枪妖精
  对女人化的男人称呼:
  姨娘,象娘娘
  跟老子死起走(给我滚吧!)
  “咸”“闲”〓“涵”
  菜滴味道好涵哪。(菜的味道真咸。)
  真招讨不涵。(今天没有时间。)
  你真是闲死人哪。讨死人闲。(你真讨厌。)
  打人话:
  纠死你滴,铲死你滴,刷死你滴,挎死你滴,跌死你滴,卡死你滴,
  弄死你滴。
  老头 母妈(爸爸 妈妈)
  伢儿,你不听话我奏告心你滴老头母妈滴。( 小孩,你不听话我就告诉你的爸爸妈妈。)
  克死=去死 你得搞摸家〔摸事 摸比〕=你在干什么
  走哒=走 快点卡撒=快点
  得阔冒有克。(幸亏没有去。)
  借锅鱼汤熬滴好浓哇。(这锅鱼汤煮得真浓。)
  水好踏啊,把我踏鸟一哈。(水好烫啊,把我烫了一下。)
  翁月水 {不冷不热的水}
  好蹋啊~!{好烫地意思}
  抛皮——说大话的人
  骑得起亏——能吃苦
  你们得一起应倒说么家啊。(你们在讲什么悄悄话。)
  跟我大点卡声音汪!(给我大点声音喊!)
  冒得捞摸。——没有感觉、没有动静。
  输滴蛮惨。——输得很惨。
  直巴走鸟吧。————可能走了吧。
  到末候,他走鸟。——后来,他走了。
  鬼打架——不正经的人在一起。
  遮碗蒸藕真好七。(这碗粉蒸藕真上口。)
  台多台多(台:tǎi)—很多很多
  摸套啊(别客气〕
  左钱—借钱
  勺气—疯子,流浪汉
  怀货—水货或形容不好等
  一低卡意思都冒得(没有一点意思)
  你总样不零零嘎噶七饭达。(你怎么不好好吃饭)
  不零醒。(不整洁)
  你总长滴这肥鸟哇。(你怎么养得这么胖。)
  形容很胖还有:肥劣鸟,肥呢鸟。
  好王啊,七滴馋滴了。(真霸道,吃的真是馋啊。)
  劫数————讨债鬼
  真被十————真倒霉啊
  打鼓球—————游泳
  一滴卡————一点点
  劫数啊!你总借不听话啦。(讨债鬼呀!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啦。)
  真招真被十,碰到你这过勺气鸟。(今天真倒霉,碰到你这个神经病了。)
  菜红子(菜苔)
  哭得鹅鹅声————哭得好伤心
  黄里黄混————糊里糊涂,稀里糊涂
  你枪一个死脸坯子————你的脸皮真厚。
  等一哈,我自搞来揍。———等一下,我自己来做。
  左点钱我用哈紫——借点钱给我用用。
  你借人总哪不讲理啊———你这个人怎么不讲理呀
  我们抽三是枪这个说滴——我们初三是这么说的:
  呕————气人
  你找不倒,真招把人都呕死鸟。————你不知道,今天气死我了。
  你搞么家鸟滴达发这大个脾气。————你干什么发这样大的火呀。
  你吖得说么家啊?[您在说些什么?]
  七冒吃饭滴啊[吃饭了吗?]
  真招搞么家鸟滴。[今天干什么了。]
  你穿得那体面搞么家克滴啊。————你穿得整整齐齐的干什么去。
  真招好凉请啦。————今天天气真清凉啊。
  我被蚊子咬了好大一过盘。———我被蚊子咬了一个大疙瘩。
  “帮我扇哈子风,好不好哒。”“阔仪”——“给我扇一下风,行吗。”“可以” 。
  阿儿有冒得妈七?---小孩有没有奶吃?
  最热闹滴大该(最热闹的大街)
  告花子————乞丐
  害我跟倒受罪————连累我跟着吃苦。
  真招滴雨下得好大呀,水都屋到客膝头鸟。————今天的雨下得好大呀,水都淹到膝盖了。
  客膝头————膝盖
  你假妈睡阔水。——你假装睡觉。
  假妈——假装 睡阔水——睡觉
  您吖好讲礼性啦!——————您太客气了!
  我铁呼这个搞滴。————我故意这么做的。
  铁呼滴————故意的.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4 12:25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7 00:17
书法的章法和布局

一副较为成功的书法作品,笔法和字的结构是主要的。在行,草书中,整幅作品的章法(布局)显得尤为重要。行、草书变化多端,丰富奇彩,意到笔随。一副得意之作,更是书写者苦心经营的结果。在这里我们谈到的章法是书法艺术欣赏的总体观。通篇结构,引领管带,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各尽意态,气运流动,起伏随势,笔毫捻转,巧布虚阵,寓情寄意,都是章法的组成部分。当你站在这样一幅法不越于理,妙不超乎真的作品面前,真会让你陶醉神往。
  书法作品有中堂、条幅、对联、横匾、手卷、横幅、扇面等多种幅式,这些幅式中有少字数,又有一手诗(五言、七言绝句律诗)或一首词(卜算子、泌园春、天净沙等)不同字数的内容。怎样安排,怎样题款,怎样盖章,这些都是章法的内容。有的书法爱好者单个字已经写的不错了,临帖也有一定基础了,然而,一接触书法创作便束手无策了。还有一种情况,评选书法作品时,正文书写的水平还可以,一看题款,简直很草率,印章也不考究,于是落选了。这些弊病必须认真对待。

    在临习古今书法作品的实践过程中,我将章法归纳为四十字总则。
    一、总则
    浓淡、干湿、萦带、连绵、疏密、大小、长短、粗细、远近、向背、虚实、顾盼、错落、肥瘦、首尾、起运、偃仰、起伏、款识、印章。


    二、题款
    宽识在一幅书法作品中占有相当主要位置,如对正文几十遍上百遍地琢磨,反复构图,而到题款时却草草收笔,形成虎头蛇尾,神气韵味会大为失色。由此可见,款识的好坏是不可忽视的。

   (一)、上款
    上款是指某人或某单位请你写字。作品完成后,应题上索书者的名字,并将此名题在上款较高的位置,以示尊敬之意。如只是一张参加展览的作品,就没有必要题名字的上款。此称单款。上款所包括的内容:
    姓名+称呼+谦辞
    1、长辈:
    写给长辈的书法作品,上款的题法一称某某同志,某某先生,某某方家,某某女士,某某老师,如果长辈是七十岁以上的老者可称某某老;八十岁以上的长者可称某某翁。
    书写者是少辈,对长辈一般不称呼姓,还要加上谦词,如:指正法正、教正、正字、正腕、正之、请赏、雅属、斧正、正笔、正书。
    如:玉楼先生清赏、治贤方家正笔。
    2、同辈:
    为同辈所书的作品,一般称某某同志,某某书友,某某仁兄,某某同窗,某某大兄,某某贤弟,某某小妹,某某小弟,某某学友等。这里应注意,一般俗称不宜题款,如:某某大姐,某某二哥等。
    呼的后边还可以加上谦词,如:存念,惠存,留念,留存,清赏,嘱书,命书,雅书等。如:晓华书友惠存.永明贤弟雅属
    3、文出处:
    的正文有诗词,文句、格言、警句等,这些正文的作者或文句题目,在提款时应这样写:
    滕文阁序句杜甫诗客至
    些脍炙人口的名诗和名句,如:“读书破万卷,下比如有神”。可以省略正文出处题款。

    (二)、下款
     时间+地点+姓名(字号)+谦词
    1、 时间:
    公历:一九八五年五月
    农历:乙丑年榴月
    一月:正月、孟月、初春、开岁、芳岁
    二月:仲春、杏月、丽月、花朝、中春
    三月:季春、暮春、桃月、蚕月、桃浪
    四月:孟月、槐月、麦月、麦秋、清和月
    五月:仲夏、榴月、蒲月、中夏、天中
    六月:季夏、暮夏、荷月、署月、溽署
    七月:孟秋、瓜月、凉月、兰月、兰秋
    八月:仲秋、桂月、正秋、爽月、桂秋
    九月:季秋、暮秋、菊月、咏月、菊秋
    十月:孟冬、初冬、良月、开冬、吉月
    十一月、仲冬、畅月、中冬、雪月、寒冬
    十二月:季冬、残冬、腊月、冰月、暮冬
    春:初春、早春、阳春、芳春、暮春
    夏:初夏、中夏、夏暮、九夏、盛夏
    秋:初秋、金秋、三秋、暮秋、中秋
    冬:初冬、寒冬、九冬、暮冬、中冬
    每月初一至初十称上浣,
    每月十一至二十称中浣,
    每月二十一至三十称下浣。
    如:甲子年桂月上浣。
    题时间款时容易出现农历与公历混用的现象,如:一九八五年六月,不能写成乙丑年荷月,因为公历的六月是农历的五月。
    1、地点:
    提款时如落书写地点,用雅称而不用俗称,如:书于北京西城肉食店,这类属于俗称地点,但是如:题于京西早春堂,书与鸿宾搂等是可以的。

    2、署名:
    署名时可以写姓名全称,也可以只写名不写姓,或题字与号。如:杨再春,再春书,燕山墨人书。
    3、写给长者、专家的作品在姓名之后可以加上书奉,奉书、敬书、恭录等谦词。
    所书作品内容是伟大,领袖的名句或名作,在姓名之后可加敬录、敬书等谦词。
    下款的完整题法应是:“乙丑年杏月下浣於古风唐杨再春敬书”。
    正文是甲骨、钟鼎、汉隶的古文字,题款最好用行楷或楷书。不宜用正文的字体或狂草,如果正文是楷书、行草或狂草,那么题款时的字体最好是用行书。题款字体应小于正文,以便协调一致。

    三、印章

    印章在一幅书法作品中的位置是相当正要的,别看这一小块红,真有画龙点睛之妙。
    1、引首章(随行章、闲章)
    这是印章在作品右上方的章,又称随形章,是随石料的选形顺势成章,所以引首章不宜是大方形章,说它是闲章,真是闲而不闲,这方小章的内容都应与正文混然一体,人家结婚你赠横幅“美意延年”,盖引首章“苦中乐”就文不对章了。引首章还包括如下几个内容:
    (1)年号章:甲子、乙丑、丙寅、一九八五年等。
    (2)月号章:何月、谷雨、盛夏等
    (3)斋号章:墨人居、瑞德草堂、积字阁。
    (4)雅趣章:这类引首章的内容非常广泛,应当多准备几方,如:乐而康、苦中乐、天地心、墨趣、神功、写我心、墨乐、勤奋、苦功、治学、酒中仙、情趣、师古不泥、勤笔补拙、心画、师法、精勤、书德、百寿、福寿、百通而后、墨香、梦笔生花、观远、江山如画、悟法。
     1.腰章
     长的条幅右上只盖一方引首章显得中间空余太多,可以加腰章、内容多半为书写者的籍贯或属性的肖形印。腰章比引首章和名章还要小一些,一般是小园。小长,小方形。
     2、名章:
    名章一般分为朱文(阳文)白文(阴文)两种,一幅书法作品的名章最好不盖两个朱文或白文章,要盖两方印时,最好一朱一白,两章之间隔一个章的空位,两章大小不宜悬殊。
    书法作品的幅识和款式是多种多样的,只要留心多看古今书法家的作品,并将一些新颖的章法与款识记下来,反复临写,到创作时便得心应手了。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7 00:18
各朝书法风格
史前至夏
  混沌萌生的书法   中国的书法艺术来开始于汉字的产生阶段,“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文字生。 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因此,产生了文字。书法艺术的第一批作品不是文字,而是一些刻画符号--象形文字或图画文字。   汉字的刻画符号,首先出现在陶器上。最初的刻画符号只表示一个大概的混沌的概念,没有确切的含义。   距今八千多年前,黄河流域出现了磁山、斐李岗文化,在斐李岗出土的手制陶瓷上,有较多的符号,这种符号,是先民们的交际功能、记事功能与图案装饰功能的混沌结合,这些虽不是真正的汉字,但确是汉字的雏形。   紧接着距今约六千年前的仰绍文化的半坡遗址,出土了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画的彩陶。这些符号已区别于花纹图案,把汉文字的发展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这可以说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接着有二里头文化和二里岗文化。二里头文化考古发掘中发现有刻画记号的陶片,其记号共有二十四种,有的类似殷墟甲骨文字,都是单个独立的字。二里岗文化已发现有文字制度。这里曾发现过三个有字的骨头,两件各一个字,一件十个字,似为练习刻字而刻。这使得文明向前又迈进了一大步。   原始文字的起源,是一种模仿的本能,用于形象某个具体事物。它尽管简单而又混沌,但它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情趣。这种简单的文字因此可以称之为史前的书法。
商至西汉
  浑然入序的书法 从夏商周,经过春秋战国,到秦汉王朝,二千多年的历史地发展也带动了书法艺术地发展。 这个时期内各种书法体相续出现,有甲骨文、金文、石刻文、简帛朱墨手迹等,其中篆书、隶书 、草书、行书、楷书等字体在数百种杂体的筛选淘汰中定型,书法艺术开始了有序发展。
秦代
  书法开创先河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文字差异很大,是发展经济文化的一大障碍。秦始皇统一国家后,丞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伟大功绩。 秦统一后的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著名书法家李斯主持整理出了小篆。《绎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玡石刻》《会稽石刻》即为李斯所书。历代都有极高的评价。秦代是继承与创新的变革时期。《说文解字序》说:“秦书有八体,一曰 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书,八曰隶书。”基本概括了此时字体的面貌。由李斯秦之小篆,篆法苛刻,书写不便,于是隶书出现了。“隶书,篆之捷也”。其目的就是为了书写方便。到了西汉,隶书完成了由篆书到隶书的蜕变,结体由纵势变成横势,线条波磔更加明显。 隶书的出现是汉字书写的一大进步,是书法史上的一次革命,不但使汉字趋于方正楷模,而且在笔法上也突破了单一的中锋运笔,为以后各种书体流派奠定了基础。秦代除以上书法杰作外 ,尚有诏版、权量、瓦当、货币等文字,风格各异。秦代书法,在我国书法史上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一页,气魄宏大,堪称开创先河。
东汉至南北朝
  求度追韵   两汉书法   两汉书法分为两大表现形式,一为主流系统的汉石刻;一为次流系统的瓦当玺印文和简帛盟书墨迹。“后汉以来,碑碣云起,”是汉隶成熟的标记。在摩崖石刻中(刻在山崖上的文字)尤 以《石门颂》等为最著名,书法家视为“神品”。于此同时蔡邕的《熹平石经》达到了恢复古隶 ,胎息楷则的要求。而碑刻是体现时代度与韵的最主要的艺术形式,中以《封龙山》、《西狭颂》、《孔宙》、《乙锳》、《史晨》、《张迁》、《曹全》诸碑尤为后人称道仿效。可以说, 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北书雄丽,南书朴古,体现了“士”、“庶”阶层的不同美学追求。至于瓦当玺印、简帛盟书则体现了艺术性与实用性的联姻。   书法艺术的繁荣期,是从东汉开始的。东汉时期出现了专门的书法理论著作,最早的书法理论提出者是东西汉之交的扬雄。第一部书法理论专着是东汉时期崔瑗的《草书势》。   汉代书法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汉隶书家,以蔡邕为代表。一类是草书家,以杜度、崔瑗、 张芝为代表。   最能代表汉代书法特色的,莫过于是碑刻和简牍上的书法。东汉碑刻林立,这一时期的碑刻,以汉隶刻之,字型方正,法度谨严、波磔分明。此时隶书已登峰造极。   汉代创兴草书,草书的诞生,在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上有着重大意义。它标志著书法开始成为 一种能够高度自由的抒发情感,表现书法家个性的艺术。草书的最初阶段是草隶,到了东汉时期,草隶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章草,后由张芝创立了今草,即草书。   魏晋南北朝书法艺术   1: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隶书开始由汉代的高峰地位降落衍变出楷书,楷书成为书法艺术的又一主体。楷书又名正书、真书,由钟繇所创。正是在三国时期,楷书进入刻石的历史。三国(魏)时期的 《荐季直表》。《宣示表》等成了雄视百代的珍品。   2:两晋时期     请王羲之 兰亭序
晋时,在生活处事上倡导“雅量”“品目”艺术上追求中和居淡之美,书法大家辈出,简牍为多二王(王羲之。王献之)妍放疏妙的艺术品味迎合了士大夫们的要求,人们愈发认识到,书写文字,还有一种审美价值。最能代表魏晋精神、在书法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书法家当属王羲之, 人称“书圣”。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其子王献之的《洛神赋》字法端劲,所创“破体”与“一笔书”为书法史一大贡献。加 以陆机、卫瑾、索靖、王导、谢安、 鉴亮、等书法世家之烘托,南派书法相当繁荣。南朝宋之羊欣、齐之王僧虔、梁之萧子云、陈之智永皆步其后尘。   两晋书法最盛时,主要表现在行书上,行书是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其代表作“三希”,即《伯远帖》《快雪时晴帖》《中秋帖》。   3: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时期,中国书法艺术进入北碑南帖时代。   北朝碑刻书法,以北魏、东魏最精,风格亦多资多彩。代表作有《张猛龙碑》《敬使君碑》。碑帖之中代表作有:《真草千子文》。北朝褒扬先世,显露家业,刻石为多,余如北碑南帖,北楷南行,北民南土,北雄南秀皆是基差异之处。   如论南北两派之代表作,则是南梁《 瘗鹤铭》。北魏《郑文公碑》可谓南北双星,北派书写者多为庶人,书不具名,故书法时冠冕,被誉为“书中之圣”,北派王右军。
隋唐五代
  求规隆法 隋朝书法   隋结束南北朝的混乱局面,统一中国,和之后的唐都是较为安定的时期,南帖北碑之发展至隋而混合同流,正式完成楷书之形式,居书史承先启后之地位。隋楷上承两晋南北朝沿革。下开唐代规范的新局,隋有碑版遗世,多为真书,分四种风格:   1:平正淳和如丁道护的《启法寺碑》等   2:峻严方饬如《董美人墓志铭》等   3:深厚圆劲如《信行禅师 塔铭》等   4:秀朗细挺如《龙藏寺碑》等。
唐代
  书学鼎盛 1:唐朝书法简介   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达到了中国封建文化的最高峰,可谓“书至初唐而极盛”。唐代墨迹流传至今者也比前代为多,大量碑版留下了宝贵的书法作品。整个唐代书法,对前代既有继承又有革新。楷书、行书、草书发展到唐代都跨入了一个新的境地,时代特点十分突出,对后代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时代。   唐初,国力强盛,书法从六朝遗法中蝉脱而出楷书大家以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欧阳通四家为书法主流。总特点结构严谨整洁,故后代论 书有“唐重间架”之说,一时尊为“翰墨之冠”延至盛唐歌舞升平,儒道结合,李邕变右军行法,独树一帜,张旭,怀素以颠狂醉态将草书表现形式推向极致,张旭史称“草圣”,孙过庭草书则以儒雅见长,余如贺知章,李隆基亦力创真率夷旷,风骨丰丽之新境界。而颜真卿一出纳古法于新意之中,生新法于古意之外。董其昌谓唐人书取法,鲁公大备。到晚唐五代,国势转衰,沈传师。柳公权再变楷法。以瘦劲露骨自矜。进一步丰富了唐楷之法,到了五代,杨凝式兼采颜柳之长。上蒴二王,侧锋取态,铺毫着力,遂于离乱之际独饶承平之象,也为唐书之回光。五代之际,狂禅之风大炽,此亦影响到书坛,“狂禅书法”虽未在五代一显规模,然对宋代书法影响不小。   唐代书法艺术,可分初唐、中唐、晚唐三个时期。初唐以继承为主,尊重法度,刻意追求晋代书法的劲美。中唐不断创新,极为昌盛。晚唐书艺亦有进展。   唐代最高学府有六种,即国子监、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其中书学,专门语养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是唐代的创举。历朝名家辈出,灿若繁星。如初唐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中唐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是书法大家。晚唐有王文秉的篆书,李鹗的楷书和杨凝式 的“二王颜柳”余韵。    隋唐五代书法可分为三个阶段   (1)隋至唐初   隋统一中国,将南北朝文化艺术相容包蓄,至唐初,政治昌盛,书法艺术逐渐从六朝的的遗法中蝉蜕出来,以一种新的姿态显现出来。唐初以楷书为主流,总特点是结构谨严整饬。   (2)盛唐、中唐阶段   盛唐时期书法,如当时的社会形态追求一种浪漫忘形的方式。如“颠张醉素”(张旭、怀素)之狂草,李邕之行书。到了中唐,楷书再度有新的突破。以颜真卿为代表为楷书奠定了标准,树立了楷模,形成为正统。至此中国书法文体已全部确定下来。   (3)晚唐五代阶段存唐遗风   西元九零七年,割据者朱全忠灭唐,建立后梁,由此历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称五代。由于国势衰弱和离乱,文化艺术亦呈下坡之势。书法艺术虽承唐末之余续,但因兵火战乱的影响, 形成了凋落衰败的总趋势。五代之际,在书法上值得称道的,当推杨凝式。他的书法在书道衰微的五代,可谓中流砥柱。另外还有李煜、彦修等有成就的书家。至此,唐代平正严谨的书风已告消歇,以后北宋"四家" 继之而起,又掀起了新的时代波澜。
宋至明中
  尚意宣情   宋朝的书法   宋朝书法尚意,此乃朱大倡理学所致,意之内涵,包含有四点:一重哲理性,二重书卷气,三重风格化,四重意境表现,同时倡导书法创作中个性化和独创性。这些在书法上有所体现,如果说隋唐五代的尚法,是求“工”的体现,那么到了宋代,书法开始以一种尚意抒情的新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这就是要墀书家除了具有“天然”、“工夫”两个层次外,还需具有“学识”即“书卷气”,北宋四家一改唐楷面貌,直接晋帖行书遗风。   无论是天资既高的蔡襄和自出新意的苏东坡,还是高视古人的黄庭坚和萧散奇险的米芾,都力图在表现自己的书法风貌的同时,凸现出一种标新立异的姿态,使学问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并给人以一种新的审美意境,这在南宋的吴说、赵佶、陆游、范成大、朱熹、文天祥等书家中进一步得到延伸,然南宋书家的学问和笔墨功底已不能和北宋四家相比了。宋代书法家代表人物是苏、黄、米、蔡。   元代书法艺术   元初经济文化发展不大,书法总的情况是崇尚复古,宗法晋、唐而少创新。虽然在政治上元朝是异族统治,然而在文化上却被汉文化所同化,与宋不拘常法的意境追求不同,元朝之意表现为刻意求工的开式美的追求,所以苏轼标榜的是“我书意造本无法”,赵孟頫鼓吹的是“用笔千古不易”前者追求率意之意,后者才强调有意之意。元朝书坛的核心人物是赵孟俯,他所创立的楷书“赵体”与唐楷之欧体、颜体、柳体并称四体,成为后代规摹的主要书体。由于赵孟頫的书法思想绝对不逾越二王一步,所以,他的书法对王派书法的精妙之处颇有独到的领悟,表现为“温润闲雅”、“秀研飘逸”的风格面貌,这也和他信佛教、审美观趋向飘逸的超然之态而获得一种精神解脱有一定联系。在元朝书坛也享有盛名的还有鲜于枢、邓文原,虽然成就不及赵孟頫,然在书法风格上也有自己独到之处。他们主张书画同法,注重结字的体态。   纵观元代书法,元代书法的特征是“尚古尊帖”,其成就大者还在行草书方面。至于篆隶,虽有几位名家,但并不怎么出色。这种以行、草书为主流的书法,发展到了清代才得到改变。有元一代书风,仍沿宋习盛于帖学,宗唐宗晋,虽各有其妙,亦不能以一家之法立于书坛,较之文学,绘画等艺术门类,尚显冷落无成得多。   明朝书法艺术   明朝书法的发展表现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明初   明初书法“一字万同”,“台阁体”盛行。沈度学粲兄弟推波助澜将工稳的小楷推向极致。“凡金版玉册,用之朝廷,藏秘府,颁属国,必命之书”,二沈书法被推为科举楷则。明初书法家有擅行草书的刘基、工小楷的宋潦、精篆隶的宋遂和名满天下的章草名家朱克。和祝允明、文徽明、王宠"三子"。   第二阶段──明中   明中期吴中四家崛起,书法开始朝尚态方向发展。祝允明、文征明、唐寅、王宠四子依赵孟俯而上通晋唐,取法弥高;笔调亦绝代,这和当时思想观念的开拓解放有关,书法开始迈入倡导个性化的新境域。   第三阶段──明末   晚明书坛兴起一股批判思潮,书法上追求大尺幅,震荡的视觉效果,侧锋取势,横涂竖抹,满纸烟云,使书法原先的秩序开始瓦解;这些代表书家有张瑞图、黄道周、王铎、倪元瑞等。而帖学殿军董其昌仍坚持传统立场。
明中至清
  抒情扬理 明末与清,美学主潮以抒情扬理为旗帜,追求个性与发扬理性互相结合,正统的古典美学与求异的的新型美学并盛。清代书法的总体倾向是尚质,同时分为帖学与碑学两大发展时期。   明末书坛的放浪笔墨,狂放不 。愤世疾俗的风气在清初进一步延伸,如朱傅山等人的作品仍表现出自我内在的生命和一种不可遇止的情绪表现。这一点在中期“扬州八怪”的身上又一次 复现。于此同时,晚明的帖学统也同时进一步光大发扬,姜英,张照,刘墉,王文治,梁同书翁 方纲等人在刻意尊 传统的时候,力图表现出新面貌,或以淡墨书写,或改变章法结构等。但由于帖学长时期传承,未有很好地加以清理,认识,调整,某种积弊也日益加深,这就使帖学的颓势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正此时,金石出土日多,士大夫从热衷于尺牍转而从事金石考据之学,一时朝野内外,学碑才趋之若鹜,最后成为清朝书坛的发民主流,加之阮元,包世臣。康有为大力张扬,碑学作为一种 与帖学相抗衡的书学系统而存在。当时著名的书家如金农、张船山、邓石如、何绍基、赵之谦、吴昌硕、 张裕钊、康有为等纷纷用碑意写字作画,达到了尽性尽理。璀璨夺目的境地。可谓是中国书法文化的一在景观。如果说,帖学家们力图寻找质的愿望没有实现的话,那么这种愿望在碑学那里实现了。
现代
  时尚-今天的书法 在书坛走向多元化的今天,书法艺术升华到观念变革的高层次,这无疑是迈了一大步。书法现代性并不是简单地取决于书法艺术的形式、结构、线条等外在面貌,而是取决于内在精神的现代化。书法现代性的精神是指当代书法艺术所体现、传导的现代社会的价值趋向。   一个全新的时代开始了。社会的革命,必然影响到文化艺术的变迁,作为其中之一的书法艺术,当然也不例外。书法艺术史,流衍数千年之后,已然蔚为大观,尤其在历清而至民国之际,更是百川竟奔而归于大海。   很多书法大家(如林散之,刘海粟,萧娴,沙孟海,陆维钊等等〕在1949年之前即已从事书法创作,但直至文化大革命之后他们已近耄耋之年才以书法闻名。1949年之后到毛泽东去世的近三十年时间内,书法基本上不受重视。当时的人们正以极大的热情建设一个新中国。书法被认为是旧传统的代表。有趣的是毛泽东本人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书法家。他的书法受怀素狂草和北碑书体影响大度开张富于浪漫气质与领袖风。在这三十年间,中国大体上有三位最著名的书法家,毛泽东,郭沫若,舒同。郭沫若以行草为胜,是典型的文人才子书法。舒同是军队高级官员,1981年任中国书法家协会首任主席。他的书法出自颜真卿和何绍基雄健豪放。   近代书法艺术的色彩斑斓,与其书家队伍的空前复杂有直接干系。或许因距离太近,这段风景比此前任何时期都清晰明透。这一时期知名的书家实在太多,而又各臻其极,在此仅拈取其重者,当有:齐白石、黄宾虹、启功、毛泽东、罗振玉、王世镗、梁启超、徐悲鸿、吴湖帆、林纾、徐生翁、于右任、叶恭绰、李叔同、蔡元培、郭沫若、沈尹默、吕凤子、马一浮、谢无量、胡小石、郑诵先、刘孟伉、吴玉如、林散之、邓散木、张大千、陆维钊、王蘧常、沙孟海、萧娴、高二适、来楚生、赵朴初等人。   现代书法家墨迹(3张)现代书法家有文怀沙、沈鹏、张飙、申万胜、杨成、南陵人、王炜、朱关田、张济海、旭宇、何应辉、张海、陈沫吾、苏园、陈无垢、陈永正、林岫、周慧珺、梅湘涵、聂磊、钟明善、刘孟伉、段成桂、邹文正、侯开嘉、吕金光、聂成文、尉天池、戴跃、黄学江、周俊杰 刘炳森 刘先银、张虎等。
当代
  当代书法家马永安创作出第六种书体《马体书法》--马体,经过专家论证,于2010年2月13日在国家版权局注册登记,被正式命名《马体书法》,称作第六书体。马体书法和传统书法对照,六个书法标准,有五个标准完全不同,是一种全新的书法概念。
六种书体风格特点对照表
  书 体 点 画 结 构 取 势 运 笔 起 笔 收 笔 折 笔
篆书体 没变化 正 右上 没变化 藏锋 回锋 不停
楷书体 有变化 正 右上 有变化 藏锋 回锋 停顿
隶书体 有变化 正 右上 有变化 藏锋 回锋 停顿
行书体 有变化 变 变化 有变化 变化 变化 不停
草书体 有变化 变 变化 有变化 变化 变化 不停
马书体 有变化 侧 右下 有变化 露锋 露锋 不停
 历代书法家   先秦   甲骨文 金文 郭店楚墓竹简 大盂鼎 毛公鼎 虢季子白盘 攻吴王夫差鉴 侯马盟书 散氏盘 墙盘 石鼓文 青川木牍 大克鼎 陈曼簠 战国越王剑铭   秦汉   李斯 张芝 篆书 汉隶 草书 楷书 行书 皇象 蔡邕 石门颂 乙锳碑 曹全碑 张迁碑 鲜于璜碑 秦诏量铭文 莱子侯刻石 天发神谶碑 阳陵虎符   魏晋南北朝   王羲之 王献之 钟繇 索靖 王珣 陆机 泰山经石峪 张猛龙碑 张黑女墓志 敦煌书法 元怀墓志 元晖墓志   隋唐五代   张旭 颜真卿 欧阳询 虞世南 褚遂良 薛稷 孙过庭 李阳冰 贺知章 张旭 怀素 李邕 智永 徐浩 柳公权 杨凝式 董美人墓志   宋辽金   苏 轼 黄庭坚 米芾 蔡襄 赵佶 蔡京 朱熹 欧阳修 李建中 林逋 薛绍彭 张即之 吴琚 白玉蟾   元代   赵孟頫 鲜于枢 康里巎巎 倪瓒 饶介 张雨 杨维桢 邓文原   明代   董其昌 祝允明 文征明 陈 淳 王宠 王铎 倪元璐 黄道周 徐渭 张瑞图 宋克 陈洪绶 沈粲 陈献章 姚绶 陈继儒 张弼 邢侗 文彭 蔡羽 米万钟 沈度 唐寅 憨山 解缙 释担当 莫是龙 孙慎行   清代   傅山 金农 吴昌硕 邓石如 蒲华 黄慎 郑簠 石涛 赵之谦 吴熙载 姚鼐 何绍基 宋曹 查士标 杨守敬 万经 巴慰祖 翁同和 沈曾植 吴大征 汪士慎 李鳝 梁巘 莫友芝 刘墉 黄易 钱沣 徐三庚 翁方纲 伊秉绶 俞樾 张裕钊 郑燮 周亮工 高凤翰 张船山 包世臣 张照 铁保 王文治 陈鸿寿 龚贤 丁敬 曾国藩 梁启超 康有为   近现代   李叔同 毛泽东 郭沫若 于右任 沈尹默 舒同 林散之 赵朴初 沙孟海 启功 康殷 傅伯庚 刘炳森 张海 沈鹏 欧阳中石 钟致帅 黄学江张荣庆 宁兰智 邹德忠 李振凯 王镛 吕伟涛 张四平 范强 吴轼夫 钟小平 马兰生 张东金 杨成 南陵人 陈沫吾 鲁艺 吕金光 刘宗卫 高峰超 刘孟伉 陈无垢 陈启元 戴跃 马华林 张海 朱关田 大漠 王颂余 聂磊 苏园 刘雅楼 张景岳 何应辉 田旭中 侯开嘉 邹文正 向明 张光兴 刘奇晋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10 23:05
         地域风采网络书画展系列 首站:
                        江汉明珠—汉川

    

出席嘉宾:


        陆舍无  孝感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李文俊  孝感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管季超  孝感市书协、美协副秘书长
        金春郊  孝感市女子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李    波  孝感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
        徐贵成  孝感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
         盛云飞  应城蒲阳书画联谊会


参加活动的汉川市书协领导:

        栾国森      汉川市文联副主席
        刘传甫: 汉川市书协主席
        胡必元: 汉川市书协副主席
        彭绍斌: 汉川市书协副主席
        段德才: 汉川市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
        刘国华: 汉川市书协顾问
        陈谱诚: 汉川市书协顾问
        杨启才: 汉川市书协副主席
        王兰荣: 汉川市书协副秘书长





孝感市书法家协会

教师之友网


2010年11月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10 23:09
网展目录










                                                  一、网络展前言   


                                                  二、管季超先生纪实文章



                                                  三、刘传甫主席发言稿
  

  
                                                  四、陆舍无先生发言
  


                                                  五、会议现场、作品点评、笔会图片    


                                                  六、网络展书法作品图片
  

                                                  七、网络展绘画作品图片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10 23:12
发言稿

                                                                        ■刘 传 甫

孝感市书协领导、各位同志们:
    地域风采网络书画展——走进汉川活动今天启动了。我代表汉川市书法家协会对孝感市书协领导和专家走进汉川表示热烈欢迎。网络书画展是一个新的展览形式,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在家里可以看到各位的作品,可以近看、细看、反复看。网络形式的书画展为我们互相观摩、互相切磋、互相取长补短提供了最好的平台。希望各位都能走向网络时代、享受网络时代。
      汉川市书协成立以来,我市的书法艺术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参加全国书展、省级书展、孝感市书展的作者不在少数,而且有的还获奖,特别是在孝感市县市级书法比赛中,汉川总是名列前茅。说明通过同志们的努力为汉川争了光,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也是孝感市书协对汉川市书协关心、指导分不开的。
      今年汉川市书协组织书家参加了汉川“三城同创”书画展、“汉川廉政书画展”、“孝感市全国第三届孝文化书法展”,鼓励作者向全国书展投稿,这些对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提高艺术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书法艺术水平的提高,是靠刻苦学习、认真钻研、找准方向、不断磨砺得来的。每个人都有艰辛的学书历程,这次通过20多天的准备汉川书协有 28人提供了作品,现在挂在这里,由孝感市书法家协会的领导和专家对作品进行逐一点评,好的作品准备参加网络书画展,差一点的还要拿下来,下次争取。
      现在我们欢迎孝感市书协专家对作品进行点评。
      谢谢大家!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10 23:12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10 23:13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10 23:13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10 23:14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10 23:15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10 23:15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10 23:17
关于书法创作和书法欣赏

■《教师之友网》陆舍无


  
各位同仁好!  

  

    今天,地域风采网络书画展活动走进了汉川。我很高兴能有机会参加这样的雅集,来向汉川的朋友们学习。汉川是我市书法教育和书法创作的重镇,活跃着一大批有志于书法创作的作者,这里有很多我熟悉的书友,在孝感市历年的书法展赛中,以及省书法大展中,乃至全国的一些重要书法大赛上,经常可以看到汉川的书法作者频频入展、摘金夺银。

    我看到了汉川的领导非常重视这次活动,这次活动准备充分,组织得非常好,参与的人数多,精品纷呈,今天到场的作者也非常多,感谢汉川的同仁们对槐荫书画地域风采网络书画展活动的支持,感谢大家给我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机会。

    根据刘主席和季超兄的意见,我在这里谈点自己的感想。

    看了这些书法作品,我感觉非常好。
大家学习书法的积极性很高、 热情高,这是很喜人的景象。从作品看来,各有所宗,创作态度非常认真,对传统经典都有自己的理解,学习传统是花了大量的精力的。老年作者的创作精神更是让人感动,尤其是83岁的黄文学老先生、81岁的刘彩琴老人,耄耋之年犹对楷书执着追求,在孝感市的一些书法展赛上常可见到他们的力作。另外,在取法和取向上,路子广,各体兼有涉及,尽管不太成熟,但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表现手法,地域雷同面貌并不是十分明显,只是有三个人的作品有点相似。少兵兄多次在国展、省展中入展获奖,可能影响了部分人,左彦波、周银河的作品与其有些相似,建议他们与少兵兄拉开距离,与古为徒。

    还有一个问题,有些作品的用印欠推敲,不规范。用印须讲究,不是印越多越好,印好,盖得好,则为作品增色;印差,盖得不适宜,反而破坏了一幅好作品。盖印要考虑如下几个因素:1、印的大小要适宜,2、印的数量宜少不宜多,最常见的是一个引首章和两个姓名章,3、用印的位置要恰到好处,4、轻重权衡,5、印文风格最好与作品风格一致。  
  
    由于时间关系,刚才的点评都不到位,也许有些偏颇,都是我个人的看法,说得直了点,愿与朋友们交流。

    下面谈一谈书法创作的几个问题。

    一幅书法作品应该是一件艺术品。我们搞书法,首先应该明确一点,写字不是书法,书法要写汉字而不全是写字。

    书法创作要先从细节开始,要有师承,师承就是要合于古法,学习传统法帖,训练基本技法,包括对笔法,墨法、线条和结构的熟练把握,其中以笔法最为重要,古人云:用笔千古不易。这一点是硬道理, 来不得半点马虎的。其次,创作高的要求是(至少我这样认为),要不见古法,或者说不让古人的东西在自己的作品中直白地表现,不露痕迹,而要摆脱所学的东西去表现自我,这就需要融会贯通,集众家之长为我所用,所以好像我的字无所宗,自然就不知道是从何而来了。像少兵兄的字,看起来是在变,实际上是糅合了很多家在里面,看得出来,他在多方面用功甚勤,又善于动脑筋。再者,书法是写心写情,书写是过程,表现的是情感, 我们说作品要有个性,就是要出于己意 ,作品的点画,结体,章法都是个人匠心与功力的表现手段罢了,一幅作品体现的是作者的审美情趣和修养。
     
      关于欣赏书法作品,我觉得应该从整体感觉说起,与书法创作的步骤完全相反,先整体后局部,先看章法后看结字,具体说就是:一,远视,整体感觉作品的气息,格调,气韵,品位,有时候就是用眼睛的余光扫一下就可以感受得到作品的好坏,甚至从作品背面透过的墨迹就可以识别其品位之高低。二,近观,对作品的章法,行气,幅式,纸张的色彩,材质的精粗,用墨的燥韵及用印的恰到与否,等等,作近距离的观察,以判断区分作品之雅俗。三,细察,即对作品细节进行审美标准的评定,首先是字的点画线条是否到位,是否具有力量感、节奏感、立体感等,线条墨色是否具有丰富的变化。其次是考察字的空间结构,包括单字结构,整行的行气,整篇的布局,疏密、欹正、参差、变化各方面,还有字句的对错与否,印章内容及刻印的水平之高低,在细察时都是分析的对象。
      罗嗦了这么多,不当之处,希望朋友们多批评。谢谢大家。

      

  
                                                                                     2010.11.27.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10 23:17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10 23:18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10 23:18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10 23:19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10 23:19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10 23:20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10 23:20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10 23:21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10 23:21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10 23:22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10 23:23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10 23:23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10 23:24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10 23:25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10 23:26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10 23:27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10 23:28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10 23:28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10 23:29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10 23:29
刘 传 甫 简 介
  

刘传甫,男,1951年生,湖北汉川人,汉川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湖北省书协会员。

作品获湖北省孝感市第二届“睡虎杯”书展一等奖、湖北省书法大赛佳作奖、走向21世纪·湖北省书画艺术作品大赛书法作品银奖、第22届万国邮政联盟大会书法展二等奖、入选“三晋杯”全国首届公务员书法大展等。

通联:湖北省孝感邮电书画院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10 23:30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10 23:30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10 23:32
唐杏芳简介


唐杏芳:女 ,现为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孝感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孝感市女子书法家协会主席
1996年全国第二届刻字展入展

2006年中日书法展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10 23:32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10 23:33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10 23:34
彭少兵简介
彭少兵: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孝感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汉川市书协副主席。
2005年全国第五届新人展入展
2008年全国首届册页展入展
2010年全国第三届扇面展入展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10 23:34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10 23:35
段德才简介


段德才,90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书法专业。现为省书协会员;孝感书法家协会理事;汉川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94年“迎春移动通讯杯”大赛中入选;入省第5界书法篆刻作品展;入省第3届新人展;获省十二届楚天群星奖;获省首届青年书法篆刻展;地区“全球通——我能”书法展三等奖;市第二届临书展一等奖。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10 23:36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10 23:38
王兰荣简介


王兰荣:女 1975年出生。汉川市教师进修学校书法老师。她的书法作品,在全国首届“龙王恨”钓鱼文化节书法美术作品大赛中荣获金奖,在2008年孝感市第六届“睡虎杯”书法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在2009年第二届中国汉字书写节(孝文化主题)大展中入展,同年11月应日本书道院邀请,代表湖北省书法家协会赴日交流。今年4月她的小楷作品又在全国第三届扇面展中初评入选。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10 23:39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10 23:40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10 23:40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10 23:41
陈志鸿简介
陈志鸿,男,45岁,就职于湖北汉川市人民医院,爱好书法篆刻,自娱自乐而已。未曾加入什么书法协会,也未在某个比赛中获奖。学书有年,成绩平平,我深知书法本是高投入低产出的艺术即使有幸在某个书法比赛中获奖入展,即使能加入中国书法协会,也未必能有理想的回报。而对于天资愚钝的我,即使是为之付出一生的努力,未必能有结果。但谁能怨自己偏偏爱上了这一枯燥乏味的线条艺术且愿意和她终生为伴呢?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10 23:42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10 23:43
黄文学简介


黄文学。男,汉族,1928年出生,大专文化,汉川市人。终生从事教育工作,现已退休。原为汉川市诗词槛联学会副会长,现为中联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汉川市黄良辉文化研究会会长,汉川书法家协会顾问,湖北省书画研究会 会员,孝感市老年书协会员。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10 23:43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10 23:44
左彦波简介


左彦波  男  45岁  系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研究院艺术委员,作品曾多次在全国、省、市重大比赛中获奖或入展。现供职于湖北省汉川市中洲垸农场经济发展办公室。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10 23:45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10 23:46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2-10 23:47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www.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