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教研史:-小语-课标教材第12册教学研讨会=网络教研案例-2010。4。15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0-4-16 19:51
标题: 教研史:-小语-课标教材第12册教学研讨会=网络教研案例-2010。4。15
孝感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孝教科函【201033


关于举行全市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教材

六年级下册教学研讨会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研室,开发区、双峰管委会社管局,市直小学:

        为了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使用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教材,提高教师新课程的实践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经研究,决定于201051314日在孝感举行全市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教材六年级下册教学研讨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内容
       观摩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教材六年级下册阅读、口语交际两节录像课;
       举行同课异构互动研讨活动;
       举办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教材六年级下册“综合复习”专题讲座;
      组织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教材16年级优秀案例评选活动

二、教学案例编写及要求

     1.编写体例。
        每篇案例由四个部分组成。
       1“情景说明”:主要提示教学内容、目标及重点,引导案例阅读。要求提纲挈领,言简意赅。
       2“教学过程”(实录或设计):重点反映教学的过程,或精彩片段回放,或完整案例展示,最大限度地呈现教学的真实情景,要求细节生动,信息量大,内容丰富而简约,凸显特色,体现个性,理念新,有创意,有启发。
         3“教学反思”:重在对教学过程的前后进行自主反省,深入剖析,主要反映执教者(设计者)的真实感受和真心体验,抓亮点,思不足,求完美,给其他教师以实践的借鉴和理性的启迪,促进共同成长。
         4“标题”:反映案例的主题,是整个案例思想的集中体现。表述精炼,主题鲜明,切忌用课文题目替代标题,副标题提示案例的具体内容。

     2.案例可以是正例,也可以是反例,所叙述的内容必须是真实的教学活动情景和独特的体会,必须是有感而发。案例的行文方式不受限制,参照附件格式打印。

     3.参评课例应是自己原创性的课例,引用或推荐别人的课例在引用文尾要注明原执教者的姓名;杜绝剽窃、抄袭;每份案例字数控制在3000-6000字之间,1000字左右的经典小案例也行。送地市参评案例每篇收评审费、证书工本费共计20元。

     4.本次教学案例评选由县(市)区教研室和市直学校统一上报。参评名称分配如下:汉川、孝南25应城、云梦、安陆、大悟、孝昌各20篇,市直小学3-6篇,开发区、双峰各6-8篇。

5.各教研室将参评教学案例按姓名、单位、题目进行统计(电子表格),连同参评的教学案例(电子文档513发至xgjkgzh@163.com     报到时各单位每篇参评案例另交一份纸质文稿。

三、会议代表名额分配及要求
    各县(市)区教研室要组织六年级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参加会议,由教研员带队,确保专题研讨活动能顺利开展。原则上每个乡(镇)至少选派1名代表参加,自带教材与会。具体名额分配如下:汉川、孝南30,应城、安陆、云梦各25人,大悟、孝昌各20人,市直小学,开发区六年级语文教师要求全员参加,双峰1-2人。

四、会议报到时间、地点
       与会代表513上午到孝感会宾商务酒店(交通路与城站路交汇处)报到,下午200在市体育路小学举行专题研讨,参加会议的代表不得缺席和迟到。会议期间,食宿费用自理,由大会统一安排,每位交住宿、生活、会务费共计140元,不食宿的代表需交会务费50元。









孝感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00年四月十四日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0-4-16 20:56
       小学语文课标教材16年级优秀案例评选活动




           区选方法为;
1,请老师们先以[单位十实名]在本站注册,并在本帖后以跟帖表达参评意愿。[我要估算区选总人数]

2,5月10日[不含10日]前由作者以跟帖形式直接将案例稿发在此帖后,由区评评委网上全透明评定,确定送市名单。

3,下周一,与各学区教研员通一次电话,提醒下载市院文件。

4,送市案例,区直小学和城区四学区原则上控制在10篇左右,适当倾斜农村教师
     

                                   孝南区教研室小语教研员 管季超    4月17日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0-4-16 21:18
区教研室小语教研员管季超约请下列同志作区评评委;

戴桃兰同志[区三里学校]



李红亮同志[广场学区]


桂晶同志[朋兴学区]


李俊勋同志[杨店学区]


胡威同志[肖港学区]

注/1,管季超不参与区评评委工作,只参加网上答疑;2,区评不收费,评委尽义务;   如上述文件要求未明,即询13971958105管季超 答疑
作者: 雨花儿    时间: 2010-4-16 22:29
我已经是注册会员了,还得再注册一次吗?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0-4-17 10:33
管季超答不知何校不知男女不知年龄不知是否真是教师的本站注册会员[雨花儿]君

1,尊重您的自由选择

2,本站非商业性,我耗时赔钱只是为了给我的同行们服务。您注个实名对[志愿服务]的傻老管多少是个鼓励。有些单位有些伙计有些mm不是貌看而是闷倒看,连网名也不挂潜在水中当蛙人作深沉状忒不够意思你家算好同志起码让我知道此时春意正浓飘的是甜甜的[雨花儿]。范伟代我说;‘谢谢啊。’

3,区教研活动时,[游戏规则]大多由教研员定。
4,网名/实名也无妨并用。[网名]让我不知道,[实名]让我放心为您服务。

5,所邀区评评委也只网帖相请,不另找途径邀请沟通。可以拒绝此义务工作。[评委也可参加市评/评委的稿件我来把关]

6,我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好市院赵洪同志面托/文件要求布置的工作。



作者: 魏建锋    时间: 2010-4-17 11:30
管老师:
        不知能不能参与案例评选?

                                朋兴学区  魏建锋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4-17 11:43
区教研室小语教研员管季超就5月13日的“六年级下册教学研讨会”及一至六年级案例区评上送

答孝南区小语教师朋友问


·问:您为什么要求我们先以实名跟帖形式表达一下参加此次活动教学案例区评的意愿?
·管答:是因为市院文件分配给我区的参评名额是25篇。
    5月13日下午市院小语教研员赵洪主任在文化路小学和我晤谈交代活动安排时明确讲:“不能突破指标多送!也不要少送!”老师们先跟帖表达一下意愿,我好估算一下会有多少人参加区评。
    参加区评的人希望越多越好!优中选优么!如果不足25篇,我会电话催促一下,或者干脆根据此次《现场作文赛》了解的教师能力状况,“点将”赴市参评。

·问:您为什么约请6位在一线工作的同志当区评评委,您自己不参与区评呢?
·管答:①因为这6位同志对教材内容比我更熟,又有一线教学经验,他们完全可以选准选好!②6位同志中有几位比我更熟通电脑操作,方便为参加区评的老师们服务。③我还兼任着“美术教研员”,5月25—5月27日另有一次全市的“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研讨会”,我要花精力选2名美术教师赛手赴市参赛,选5件美术案例、课件送市参评。
    评委们是帮我完成工作,先代表老师们谢谢他们!

·问:5月13日举行的这次“全市小语教材六年级下册教学研讨会”我区到会教师名额如何分配?
·管答:我们严格遵循市院文件要求:“原则上每个乡(镇)至少选派1名代表参加”。我们孝南的与会代表名额是30名。作如下分解:
    区直三校各1人,共3名,不必多派!
    城区四学区各1—2名。共4—8人。
    农村学区每个学区各1人。(其中肖港、杨店、毛陈等六年级小语教师人数较多的乡镇最多可派2人)
    我对各学区教研员的建议是:大部分学区派1名教师即可,不必多派!如增派教师与会,请提前打个招呼。
    承办单位市体育路小学会场并不大,我区与会教师太多,可能增加会议举办方的工作难度。提醒一下:案例送市参评是1-6年级。到体育路小学现场参会的教师则必须是六年级小语教师。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4-17 11:56



     请朋兴学区魏建锋看我的[答问]/自由选择是否参加区评/明确表达意愿。

1,全透明操作,都可参加。
2,我不单催任何人。
3,逾时不候.不想因迟送市院挨批评。 参加区评者不遵受[游戏规则]不予接收。



作者: 菁菁    时间: 2010-4-17 13:03
积极参加小语优秀案例评选活动,认真做好受托网评工作!

                                朋兴乡朋兴小学 桂晶






管老师;
网评时我用实名。
作者: 魏建锋    时间: 2010-4-17 13:33
管老师:
        我参加,过几天上传案例稿.
          谢谢您的提醒!

          请问区评发证吗?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4-17 15:05
答/
      参加区评的老师多,整体质量不低,可以设区奖。
      
      数量少/质不高,则肯定不设奖。

         纯以[发奖证]来撬动的[教研活动],不能真正促青年教师加速成长。
         爱青年,就须树一个努力之后达得到的高标杆,给一点专业水准的真帮助。
作者: 张志强    时间: 2010-4-17 17:59
管老师,我想参加这个活动,但怕没有指标到我们学校,请问您怎办?
作者: 非诚勿扰    时间: 2010-4-17 18:56
支持,积极组织本校教师参加案例评选。
                                                 姜窑 王小军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4-18 06:05
小学语文课标教材16年级优秀案例评选活动




           区选方法为;
1,老师们先以[单位十实名]在本站注册,并在本帖后以跟帖表达参评意愿。[我要估算区选总人数]

2,5月10日[不含10日]前由作者以跟帖形式直接将案例稿发在此帖后,由区评评委网上全透明评定,确定送市名单。

3,下周一,与各学区教研员通一次电话,提醒下载市院文件。

4,送市案例,区直小学和城区四学区原则上控制在10篇左右,适当倾斜农村教师
     

                                   孝南区教研室小语教研员 管季超    4月17日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4-18 06:07
区教研室小语教研员管季超就5月13日的“六年级下册教学研讨会”和1至6年级案例区评

答孝南区小语教师朋友问


·问:您为什么要求我们先以实名跟帖形式表达一下参加此次活动教学案例区评的意愿?
·管答:是因为市院文件分配给我区的参评名额是25篇。
    5月13日下午市院小语教研员赵洪主任在文化路小学和我晤谈交代活动安排时明确讲:“不能突破指标多送!也不要少送!”老师们先跟帖表达一下意愿,我好估算一下会有多少人参加区评。
    参加区评的人希望越多越好!优中选优么!如果不足25篇,我会电话催促一下,或者干脆根据此次《现场作文赛》了解的教师能力状况,“点将”赴市参评。

·问:您为什么约请6位在一线工作的同志当区评评委,您自己不参与区评呢?
·管答:①因为这6位同志对教材内容比我更熟,又有一线教学经验,他们完全可以选准选好!②6位同志中有几位比我更熟通电脑操作,方便为参加区评的老师们服务。③我还兼任着“美术教研员”,5月25—5月27日另有一次全市的“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研讨会”,我要花精力选2名美术教师赛手赴市参赛,选5件美术案例、课件送市参评,他们是帮我完成工作,先代表老师们谢谢他们!

·问:5月13日举行的这次“全市小语教材六年级下册教学研讨会”我区到会教师名额如何分配?
·管答:我们严格遵循市院文件要求:“原则上每个乡(镇)至少选派1名代表参加”。我们孝南的与会代表名额是30名。作如下分解:
    区直三校各1人,共3名,不必多派!
    城区四学区各1—2名。共4—8人。
    农村学区每个学区各1人。(其中肖港、杨店、毛陈等六年级小语教师人数较多的乡镇最多可派2人)
    我对各学区教研员的建议是:大部分学区派1名教师即可,不必多派!如增派教师与会,请提前打个招呼。
    承办单位市体育路小学会场并不大,我区与会教师太多,可能增加会议举办方的工作难度。提醒一下:案例送市参评是1-6年级。到体育路小学现场参会的教师则必须是六年级小语教师。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4-18 06:14
再答张志强等同志/

1,1至6年级案例人人可以参加区评[区评收费],网上发出参评稿,接受公示pk.

2,6年级老师到体育路小学开会由学区教研员指派,不得自行到会。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4-18 18:15
我从创站第一天起,就没想让[教师之友网]和其它[论坛]一样。
例如;本站所有存帖都加[精华]。因为不[精]就立马删除。

要求约请的评委另注实名,以示郑重其事。


。。。。。。。。。。。。。。。。。。。。。。。。。。。。。。。。。。。。。。

答/1,欢迎所有老师参加案例撰写。

     2,4月13日下午,与赵主任面晤,讨论过懿老师参加[同课]展示事。
        赵所选恰当,懿是成熟的教师。相信她会上出课路与风格。我不必操心。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4-18 19:31
区教研室小语教研员约请朋兴乡朋兴小学教导主任桂晶同志作[案例区评]环节评委


附/本站关于桂主任的主题帖
http://xnjyw.5d6d.com/thread-10291-1-2.html

请点击/跟帖。。。。。。


下图中为桂晶评委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4-18 19:35

作者: erxiao李习文    时间: 2010-4-19 15:26
管老师:
    我参加,到时一定上传稿件。
    在此,向无私奉献的评委同志们致敬!
                                            区二小  李习文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4-19 17:05
一并作答

1,必须原创.

2,尽量早些上传.莫到时候凑不齐25篇,我挨批评.

3,以跟帖发在此帖后,方便评委们看.[本站首次发帖时,字节有限制。可拆成几段来发.跟帖越多,积分权限越大]

4,一切以作品说话,相信评委,不打扰评委.
作者: 满天飞雪    时间: 2010-4-20 13:34
积极响应,我要参加
                                                       毛陈一小    汤雪艳
作者: 一叶知秋    时间: 2010-4-20 20:11
昨天已经下载文件,将会议精神已传达给我校老师们了
作者: 郑小琴.    时间: 2010-4-20 21:07
向各位同行学习。
                                                区实小郑小琴等看同行们原创案例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4-21 19:33
答/
1,请以跟帖原创案例/一切以稿件说话。

2,我删去了你帖中[感谢管老师给我机会]这句话。
     因为一我不是评委;二假如某篇稿件能选上,也是稿件写得好/评委公正。
     与我没关系,无需感谢。
作者: 钟裕华    时间: 2010-4-21 21:28
本帖最后由 钟裕华 于 2010-4-22 17:25 编辑

怎么都不发案例上来撒!
作者: ljx李俊勋    时间: 2010-4-22 12:37
受管老师之约,当这次活动的评委,感到很荣幸。
      一定尽自已最大的努力,把评选活动搞好!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4-22 14:00
谢谢杨店学区李俊勋评委。
      小学语文各类学术评审工作都不会太复杂。把公正心放在第一,就能赢得信任/尊重和理解。
      我信任评委。

      13日在文小和市院赵主任面晤欢谈时,他特别提醒;‘凡抄袭下载的案例,一经查实,肯定文件通报’。
      市院已经这样做过了。
      拜托评委细心打假。
作者: 梁艳红    时间: 2010-4-22 20:16
我很乐意参加此次活动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4-23 06:57
相信评委的眼光和公正心。
快点完稿,尽早在此以跟帖发出。


http://xnjyw.5d6d.com/thread-21110-1-1.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21110-1-1.html
作者: 胡威    时间: 2010-4-23 11:12
积极参加小语优秀案例评选活动,认真做好受托网评工作!

                     

菁菁 发表于 2010-4-17 13:03



                                                                  肖港学区 胡威报到

                                持同样认真负责公正客观的态度参加本次案例区评评委工作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4-23 11:41
       谢谢肖港学区中心小学的领导和同仁们支持工作。

            胡威同志比我更精通电脑操作,可以指导同行尽快熟悉网络交流方式。胡主任也爱学习,有写作经验。

http://xnjyw.5d6d.com/thread-21110-1-1.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21110-1-1.html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4-23 11:55
http://xnjyw.5d6d.com/viewthread.php?tid=21151&extra=&page=1

http://xnjyw.5d6d.com/thread-11315-1-2.html

拜托农村学校语文老师看看/转告美术老师朋友们


http://xnjyw.5d6d.com/thread-11315-1-2.html
作者: 三里学校戴桃兰    时间: 2010-4-23 16:44
管老师好!支持你的新举措。
我已经成功登陆了!!!!

请老师们早点上传原创案例稿。。。。。。。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4-25 10:04
               告    白

      近一年多,每次小语/艺术课市区教研活动,都会采用三种途径发布活动信息。

      第一种;将传统的纸质文件放在区教研室文件柜中,各单位来人自取。
      第二钟;立即打电话通知各单位上网下载文件通知或尽快来取纸质文件。
      第三种;第一时间将文件通知挂在[教师之友网]上。

     最近的两次活动,也是如此。
    希望看到/知道的坛友转告可能还不知道的老师。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4-25 16:23
http://xnjyw.5d6d.com/thread-8038-1-1.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8038-1-1.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8038-1-1.html

无事不打扰/有约才到校/疑问共求解/协作效果好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4-25 17:41
/

     4月13日[现场作文赛]调研问卷背面有。
     不过,此次案例征集区评送市,均网上全透明操作。你不用发给我,直接以实名登陆/以跟帖发到此处即可等待评委网上公布送市名单。
    我不是评委。
     请相信评委/不打扰评委。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0-4-25 19:11
激发兴趣,培养自主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低年级《两个名字》课堂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

设计人:毛陈镇第二小学
陈泽民

本教材重难点:识字教学
教材设计目标:进行词语积累,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片段一:
  师:“时”想找一些朋友和他一块儿到花园去玩,大家愿意帮他一起找吗?(板书:“时”,外画圆圈作为花蕊)
  生:愿意“开火车”。
  A.时——时光


  B.时——时候
  C.时——时间
  D.时——及时
  E.时——有时
  F.时——时代
  G.时——时刻
  H.时——一时(其它词语略)
  教学反思: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而词语积累又是重中之重,是运用的基础,是写作的前提,兴趣是第一教师,每天大量的生字从音、形、义方面教学难免枯燥单调。此环节安排了“一字开花”的游戏,就内容而言没有什么改变,就是一个扩词练习,所追求的是形式上的突破和创新。而对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形式上的耳目一新正是吸引他们注意力的有效手段和途径。随着第一片花瓣的形成,调动了学生思维和参与的兴奋点。由于角色的进入,词语的积累水到而渠成,记忆犹为深刻。

片段二:
  师:刚才两个小朋友把第三小节读得很好,那么大家有没有信心把上面的两个小节也读好呢(生自由读)?
  师:在读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出示“青蛙生长过程”的投影)
  生1:我发现青蛙和竹子都有两个名字。
  生2:我发现青蛙小时候叫蝌蚪,长大了叫青蛙。
  生3:我发现竹子小时候叫竹笋,长大了叫竹子。
  师:你们说得都很棒,说明你们读得很认真。大家还有什么其他的发现或问题吗?(小组讨论)
  生1:为什么青蛙和竹子长大了后名字要改变呢?
  生2:我想知道有哪些动、植物长大后也要改变名字。
  师:好,小朋友的问题提得可真有意义,那就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投影片,聪明的孩子会从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师手指投影画面,配以课外的儿歌进行叙述,向学生展示青蛙的生长过程)
师:了解了青蛙的生长过程,那又有谁知道竹子是怎么长大的吗?知道的小朋友可以从座位上站起来和教师一起介绍,愿意的小朋友还可以自己配上动作。
小结:
通过刚才的观察、诵读和交流,我们知道青蛙和竹子的名字是随着样子的改变而改变的。

教学反思:
    此教学片段是一个运用课外知识来解决课内疑问,从而达到课内与课外的有效结合例子。低年级是习惯的养成阶段,提倡大量的课外阅读目的就是为了运用,也只有最大限度地发挥积累的作用才能更进一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2010年春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0-4-25 19:15
1,再提醒一次/
    直接以实名登陆/以跟帖发到此处即可等待评委网上公布送市名单。

2,转帖陈老师发于另处的主题帖。删除陈老师所发原帖。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0-4-25 19:21
3.参评课例应是自己原创性的课例,引用或推荐别人的课例在引用文尾要注明原执教者的姓名;杜绝剽窃、抄袭;每份案例字数控制在3000-6000字之间1000字左右的经典小案例也行。送地市参评案例每篇收评审费、证书工本费共计20元。








管注/上文引自市院文件原文。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4-26 10:13
http://xnjyw.5d6d.com/viewthread.php?tid=20664&extra=&page=1

http://xnjyw.5d6d.com/viewthread.php?tid=20664&extra=&page=1

上面的链接很值得点开一看..............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4-27 20:17
1,欢迎全区城乡各小学1至6年级语文教师按市教科院文件要求自行上传案例稿。接受公示证伪/同行评点。

2,我和评委可暂不发言。请本站注册会员自由发表评点讨论意见。实名最好,网名亦可。言之有礼[貌]有[道]理,均予存帖。

3,李丹老师的附言邀评态度诚恳,同行们不妨跟帖。赞拍皆可,善意友好就行。



http://xnjyw.5d6d.com/thread-21110-1-1.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21110-1-1.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21110-1-1.html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4-27 23:03
http://xnjyw.5d6d.com/thread-8713-1-1.html



欢迎你参加

实名登陆本站/按市院文件要求上传原创案例[案例教案有区别]稿

    本站学术性交流/以互相尊重的‘类书面语’方式进行/与其它[论坛]不同/管季超今年47岁,不可能像[槐荫学苑]匿名发帖者那样不庄不重/请谅解
作者: 汪宝丽    时间: 2010-4-28 09:42
标题: 抚摸春天 珍爱生命
抚摸春天  珍爱生命
                                              《触摸春天》的教学案例
                                              西河镇中心小学  汪宝丽
情景说明
     《触摸春天》是人教版实验教材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真切的描写了一个叫安静的盲童在春天充满花香的早晨竟然捉住了一只蝴蝶,并将蝴蝶放飞的故事,表达了盲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强烈追求。
       由于本课的话题凝重、深沉,学生年龄较小,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如何深入体会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就成为这课的教学重点。作者用细腻的眼光通过盲女的细小动作揭示了“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这样深刻的道理,怎样让学生理解这一意味深长的哲理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因此,我采用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品味语言触发感悟——朗读课文抒发情感的教学程序,旨在突破难点,突出重点,让学生在品读感悟中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这世间有一些特殊的人,他们虽然看不见湛蓝的天;看不见清澈的水;看不见芬芳的花。但是他们的心灵却是亮堂的。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盲女孩安静的心灵,看看她是怎样触摸春天。

二、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说一说文中的小女孩安静做了一件怎样震惊的事?
生:安静的手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

三、品味语言触发感悟。
师:你认为这是一个奇迹吗? 
生:是!作为正常人也很难捕捉蝴蝶。上次,我看到一只蝴蝶很漂亮就想去抓,但还没等我走近,蝴蝶就飞走了。而安静是盲童,却能抓住蝴蝶,我觉得是一个奇迹。
师:你还从哪儿感受到了这真是一个奇迹?能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谈一谈吗?
生:“安静的手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生: “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师:此时作者被安静的举动震撼,小女孩神奇的灵性竟然创造了一个奇迹。还有比这更神奇的吗?的确是个奇迹。听出来了,你特别突出“极其准确”,为什么?
生:因为这个词让我感觉到了不可思议。
生:我认为安静抓住那只蝴蝶,不是一个奇迹。因为,盲人虽然失去了视觉,但他们的听觉、触觉要比正常人更灵敏,安静把手伸出去的时候,一定非常快、非常轻,轻得连蝴蝶也没感觉到。
   生:安静整天呆在花丛中。我想,她身上有花的香味,所以蝴蝶才不会飞走。
   师 :你能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谈一谈吗?
生:“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
生:“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
师:她,一个盲童,为什么走得如此流畅?
生:因为她对这儿很熟悉了。
师:是什么促使她整天流连其中?
生:是浓郁的花香。
师:看不见鲜艳的花朵,只能闻到浓郁的花香,却整天流连在花丛中,她爱的是什么呀?
生:春天。
师:是啊,这奇迹就源自她对春天的热爱。
师:让我们通过朗读来体会她对春天的那份爱吧。

  [分析]注重引导学生对含义深刻的句子质疑,并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解疑,才有了对“奇迹”那五彩缤纷的理解和感悟;才有了学生谈自己作为正常人也难以捕捉蝴蝶的无奈,从而佩服盲童那神奇的“灵性”;才有了学生大胆地认为那不是奇迹,是盲人所特有的举动。的确,只有把思考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说的时间让给学生,才能让我们聆听富有个性的感悟与理解,才能生成课堂精彩。

出示课文插图
师:看看安静的动作,想一想,安静拢住蝴蝶时心里在想些什么?安静放飞蝴蝶时又在张望什么?
生:“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地感受着春光。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此刻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

 [分析]这句话的理解和感悟,确实很难。而句子中所折射出来的盲女孩安静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要让学生有所感悟,则难上加难。怎样化难为易、深入浅出呢?在学生的概念中,盲人看不到任何东西,他们的世界是黑暗的。可句子却说“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这是学生无法理解的。其次,学生没有作为盲人的体验,他们无法体会面对黑暗是一种什么滋味,更感觉不到看不见东西、又想看到时的那种渴望。如果仅让学生徘徊在这些文字上去读去悟,恐怕难以收到好的效果。
  因此在把握学情的基础上,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中的资源,抓住“安静仰起头来张望”这个句子,引导学生进行角色的转换,设身处地地从盲女孩安静的角度去思考:她最想张望什么?最想看到什么?这样巧妙地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中的主人公对话,从而使学生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走近作者的内心世界,走进文本的精神内涵,达到情感的共鸣,从而水到渠成地理解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
   师:你认为“张望”这个词用得准确吗?
  生1:我认为“张望”是“看”的意思,应该用在正常人身上。安静是盲人,她看不见东西,所以不能用“张望”。
  生2:我觉得可以用“张望”,虽然安静看不见东西,但从“张望”这个词中,我可以感受到她是多么想看见东西呀!
  师:尽管安静是盲童,但她仰起头来张望。假如你就是安静,你想张望什么呢?
  生1:我多么想看到蝴蝶长什么样子啊?
  生2:我很想看到蝴蝶是怎样飞翔的?
  生3:我想看看美丽的花园是什么样?
  师:是呀!她多么希望能看看蝴蝶展翅高飞的姿势,多么希望看看那条划过天际的美丽弧线。
齐读第六自然段。
生:她看到了,她用心看到了,从书中“一定”这个词可以看出来。
师:世界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内在的视觉,那可能是真实的,那就是用心去看这个世界。在安静丰富的内心世界,她感受到了春天的颤动,飞翔的快乐,美丽的人生,这就是一道美丽的弧线。
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作者看到盲女孩安静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到了美丽的春天,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叹?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出示:“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分析]这句话是整篇文章的灵魂所在。盲女孩安静的故事已经让学生有了朦朦胧胧的感受,那就是:虽然安静是个盲人,但她同样能用心感受春天,她的内心世界同样可以多姿多彩。然而,一个例子还很难让学生有深刻的体会。其实,生活中这样“身残志坚”的感人故事还有很多,如果能把这些作为教学资源,让学生大量地阅读、拓展,并借助课外相关资源来理解和领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是非常有效的手段。
    师:盲女孩安静对春天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感动了作者,并使她明白这样一个道理……
  生: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师:(出示《千手观音》VCD)春节联欢晚会上,有一群特殊的演员,他们近乎完美的表演,打动了所有观众的心。此时,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生1:我感到这些盲人虽然眼睛失明,但他们心灵的窗户没有关闭。
  生2:我感到这些盲人在用自己全部的身心来感受多姿多彩的世界。
  生3:这些双目失明的人真可怜,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这种劲头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也要像他们一样更加地去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我还想去帮助身边那些盲人朋友,帮助他们更多地去了解他们所无法看到的一切。
  师:他们是聋哑人,在听不到任何音乐的情况下,能表演出这么完美无缺的舞蹈,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生: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师:(出示海伦•凯勒的简介)读完这段海伦•凯勒的故事作品,你们明白了什么?
  生: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四、拓展
   打开你的心灵之窗,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

    [分析]本环节我为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起了一座心灵对话的桥梁,使学生在感悟的同时感悟得到情感上的熏陶,从而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残疾人也不例外。当最后出示引领全文的这句话时,使学生感到道理自在其中,自然地突破了难点。同时通过写所思所想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使读、写很好的融入到语文课堂中。

五、课后延伸
1、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
2、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写读后感。
3、搜集: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办一期以“热爱生命”为主题的黑板报。

板书设计:
17        触摸春天

热爱生活
关爱生命


教学反思:
    捧读课文,我对教材进行了充分的解读,这篇课文篇幅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意境隽美,所蕴涵的道理非常深刻,而四年级学生对盲童的生活缺乏体验,很难体会盲童言行的困苦、内心的孤寂以及精神的无助;对生活的思考也缺乏经历,也就难以产生深刻的感悟。教学中,我充分挖掘学生、文本、生活等学习资源,尝试着通过不同的方法,引导孩子走进盲童的内心,感悟盲童对生活的追求,对生命的热爱,让学生轻轻松松地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从而感悟文本的真正内涵。对此,在教案的设计中我力争体现出循序渐进的引导,让学生在一步一步地踏实走来,最终明白课文蕴藏的道理。孩子的思维是鲜活的,智慧是跳跃性的。只有把思考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说的时间让给学生,才能让我们聆听富有个性的感悟与理解,才能生成课堂精彩。教学中,我没有就句子解释句子,而是根据这句话,拓展了大量相关的学习资源,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千手观音》,那些聋哑人同样创造了令正常人发出惊叹的奇迹。他们虽然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但他们同样能创造缤纷的世界。同时,又向学生介绍了海伦•凯勒,她那身残志坚的精神,再一次让学生明白残疾人也可以生活得那么快乐。而“阅读链接”中海伦•凯勒所写的那段话,她对植物细致入微的感受,又一次让学生领悟到“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生命的真谛。
 

作者: 汪宝丽    时间: 2010-4-28 09:45
                  爱是无声的语言 
                                           ——《可贵的沉默》教学案例
                                              西河镇 中心小学 屠志英
情景说明:
     本教案注重学生读的实践,它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巧妙地引导学生品读、赏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体验,在读中感悟。另外,本教学设计围绕“亲情,爱”这个主题,通过扩展性阅读,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加深对“爱是奉献”的感悟和理解,从而进一步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歌,(课件:生日快乐歌)听到这你会想到什么?(全班学生都举手)
师:同学们,老师来问你们好吗?爸爸妈妈知道你们的生日是哪一天吗?生日那天爸爸妈妈给你们祝贺吗?知道、祝贺的请举手。(全班学生都举手)
师:你们的爸爸妈妈多么爱你们呀,你们好幸福呀!
师:你们中间有谁知道爸爸妈妈生日的请举手!向爸爸妈妈祝贺生日的请举手!(沉默一会)举手的同学我非常羡慕你们的爸爸妈妈,他们能有你这样一个懂事、孝顺、可爱的孩子。
师:今天要学习的一篇新课文,大家齐读课题。
生:17、可贵的沉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生:“沉默”是什么意思?
生:为什么沉默?
生: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
师: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这个问题非常有价值,是老师告诉你们答案还是你们自己来解决?
生:自己解决。
师:有什么方法解决?
生:读书。
生: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师:课前你们多读课文了吗?读了几遍。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下面我们就用自己的喜欢的方式再来读课文,读完后简单说说课文先讲了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
师:谁来说说:课文先讲了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
生:课文先讲孩子们在老师的启发下,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接着讲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为不懂得回报父母的爱而感到羞愧,最后讲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以行动回报父母的爱。

三、读中感悟,理解内容:
师:课本图一上画的是哪个情景?用自己的话说说。
生:图一画的是当老师问“爸爸妈妈知道你的生日在哪一天”时,同学们争先恐后举手回答问题的情景。
师:从书上找出与这幅图有关的句子,小声读一读。
师:谁来读一下你找的句子?
生1:他们骄傲的举起了手,有的还神气十足的左顾右盼。
师:你读得这么好,说说你注意了句子中的哪些词?
生:我注意到了“骄傲”、“神气十足”“左顾右盼”
师:这些词能说明什么?
生:这些词能说明孩子们非常兴奋、骄傲。
师:我们来齐读这个句子。
师:谁再来读一下你找的句子?
生2:前排的孩子都回过头往后看、、、、、、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快乐的交谈,谈的内容当然是、、、、、、
师:你们过生日的时候你的爸爸妈妈都为你准备了些什么?
生:生日蛋糕
生:我喜欢的玩具
生:我喜欢的书
生:漂亮的衣服。
师: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和他们一样高兴。
师:你能把你的高兴劲读出来吗?老师来配合你们读这一部分,好吗?看老师的手势,一抬起来你们就读,别忘了刚才说的要读出你的高兴劲。
师:生日那天,爸爸妈妈向你们祝贺的请举手!把手举高,老师要点数了!啊,这么多啊!我的情绪迅速的传染给了他们,他们随着我一起点起数来。
师:刚才我们配合得很默契,我们再来一遍好吗?
师:多么幸福呀,从孩子们的表现可以看出,父母的爱,孩子们都已经感受到了。(板书:感受父母的爱)
师:孩子们会感受爱了,这还不够,老师还要寻找蕴藏在孩子们心灵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你知道是什么吗?(出示图二)这幅图上的孩子们和上一幅图上有什么变化?
生:他们沉默了,第一幅图上孩子们的高兴劲没有了。
生:他们有的低着头,有的向别处看。
师:他们为什么沉默了?
生:他们不知道父母的生日,所以不好意思了。
生:父母那么爱他们,他们却不知道父母的生日而感到羞愧。
师:找出写孩子们沉默的句子读一读。待会把你最喜欢的句子多给大家听。
生:“霎时、、、、、、沉静地举起了手”
师:哪些词能体现孩子们沉默了?
生:“安静、依然安静、沉静”能体现孩子们沉默了。
师:请你把这个句子读一读。
师:谁再来交流一下你找的句子?
生:“教室里寂然无声、、、、、、我和孩子们一起沉默着、、、、、、”
师:这位同学读的时候,大家感到教室里寂然无声吗?没有人举手,没有人说话,教室里静悄悄。请同学们把教室里这种静悄悄的感觉读出来。自己试试。
师:谁想来读?
师:谁来给他评一下?
生:他读的声音太大了,应该读得轻一点,才能感觉到教室里的寂静。
师:请你再来读读好吗?
师:谁还想来交流一下?
师:他们继续沉默,连追逐我的目光都躲开了,这是为什么?
生:他们此时感到非常羞愧,不好意看老师。
师:你能体会到他们此时的感受吗?好,我们齐读这一段。
师:我们把刚才找的句子再读一下,注意边读边体会教室里的沉默已经及孩子们的内心。
师:就这样“沉默了足足一分钟,、、、、、、可爱恰恰在那、、、、、、神色之中”。问“为什么犯了错误还说他们可爱?”
生:因为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师:在沉默的这一分钟里,他们可能在想什么?
生:他们可能想:回家后一定要问爸爸妈妈生日是哪一天?
生:爸爸妈妈那么关心我们,我们却不知道他们的生日,也没有向他们祝贺,真不应该,真对不起他们。
师:在沉默中孩子们懂得了什么?
生:孩子们懂得了要回报父母的爱。
师:是啊,在沉默中这些小家伙终于懂得了要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了。(板书:回报)
师小结:在沉默中孩子们懂得了要回报父母的爱,所以这种沉默是可贵的。课一开始有同学提出的“为什么沉默是可贵的”,现在大家明白了吗?
师:那么孩子们是怎么样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的爱的呢?齐读第16自然段。
师:同学们不但懂得回报父母的爱了,更重要的是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爱。读到这我想知道你能感受到父母对你的爱吗?举例说明一下好吧?(生畅谈)
师:你回报父母的爱了吗?以后准备怎么做?
生: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生: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让父母高兴。
师:我想你的父母一定会为你而感动, 我也相信你能说得到做得到。

四、总结延伸,感情深化:

师:通过读书学习,互相交流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知道了要回报父母的爱。
生:我从这篇课文中积累到了很多的好词。
生:我以后不但要向爸爸妈妈祝贺生日,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师:这就是蕴藏在同学们心灵深处极为珍贵的东西。老师期待着大家的行动。
师:同学们,爱是永恒的,爱也是相互的,父母爱自己的孩子,孩子也应该爱自己的父母。希望同学们都能用自己的行动来回报父母,我们不仅爱父母,还要爱周围的人,在这次玉树大地震之后,我班同学自觉捐款,钱虽不多,但表达了对灾区人民浓浓的爱呀!爱是无声的语言啊!  

课后反思:
      《可贵的沉默》一文主要讲的是在老师的启发教育下,孩子们懂得了怎样向父母回报自己的爱的事情。通过课堂教学中的这件小事,告诉孩子们,要学会理解和关爱。
  现在的孩子觉得父母对他好,关心他是理所当然的,因此日常生活中从不注意去留心、去感受父母的爱,更无从谈起去回报父母的爱了。整堂课都是在读文与悟情中进行。通过对重点词句和重点段落的读来体会文中的孩子前后不同反应的根源所在,通过读,学生主动理解了沉默的可贵之处,这时抓住时机联系实际谈自己感受到的父母的爱以及如何回报父母的爱的,学生的反应极其强烈,所谈的内容极其感人,在这次向玉树大地震捐款的行动中,同学们自觉捐款,陈力同学拿出了自己积攒的65元4角钱全部捐给了灾区人民。他再一次证明了爱是无声的语言……谁说孩子小不懂事,谁说孩子小不懂感情,谁说孩子小不会善解人意,会的,懂的,无论是性格内向的还是外向的,无论是善于表达的还是不露声色的,他们全懂,全会。这堂课对我对孩子们都是“可贵”的。”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4-28 13:47
    欢迎孝南区城乡所有小语教师
实名登陆
本站/按市院文件要求自行上传原创案例[案例教案有区别]稿


今日看到西河两位老师上传之案例稿,帮其重新排版/刷红。

区教研员和评委暂不评议。

欢迎全国各地坛友和区内同仁证伪/评议。

http://xnjyw.5d6d.com/viewthread.php?tid=20664&extra=&page=1

上一链接为本站在一周之内点击率过5000人次的热帖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4-28 14:54

http://xnjyw.5d6d.com/thread-21110-1-1.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20664-1-1.html

向西河学区语文教师朋友们问好
作者: 吴显敏    时间: 2010-4-28 16:47
27# 钟裕华



响应号召,履行工作,如有不妥,还望见谅。

钟老师的这篇课例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围绕这次习作教学的三个片段展开反思,有分

有总。连参考文献也备注齐全。所有体例基本符合要求,如果将第一部分的情景说明板

块作更清晰的表述,将其训练目标和教材地位做更清晰一些的说明会更好。总评反思时

能更扣课例主题核心词一些会更好。
作者: 吴显敏    时间: 2010-4-28 16:55
激发兴趣,培养自主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低年级《两个名字》课堂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
设计人:毛陈镇第二小学
陈泽民
本教材重难点:识字教学
教材设计目标:进行词语积累,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培养学生自主阅读 ...
教师之友网 发表于 2010-4-25 19:11


建议陈老师再读一读文件要求,按照标准体例再改一改。
按说形式不是最重要的,但缺少了基本的体例,表达会受限制。现在所有刊物上课例的标准形式均如文件所言。

此外,反思的深度还要斟酌一番,毕竟是代表孝南区参赛,多找一找理论支持,由例子延展开去会更好。
作者: 吴显敏    时间: 2010-4-28 17:09
激发阅读期待    提高课堂质量
                                         ---《学奕》教学案例

                               孝感市孝南区祝站学区李畈小学       李丹
                    
     学生是语 ...
赏心悦目 发表于 2010-4-27 19:59


李老师的课例是认真上课后的反思。这样先上课再反思得方式在我们日常教研活动中颇为常见,也是应大力提倡的方式。课例题目取得较好。三段反思也较精彩,如果能有一个统领题目的总反思来表达自己的执教思想,并适当延伸迁移,形成观点就更好了。



西河镇的两位老师的课例都不错,从体例上来讲,汪老师的更合要求一些。只需将“分析”改为“评析”即可。课例主题以内容命名也未尝不可,只是作为教学研究目的的课例题目最好也与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相关联为佳。

屠老师的文章加上些过程性点评会好一些,最后的总反思扣教学更紧些会更好,教学课例不要让人误会成是德育课例。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4-28 17:13
欢迎孝南区城乡所有小语教师
实名
登陆本站/按市院文件要求自行上传原创案例[案例教案有区别]稿

今日看到西河两位老师上传之案例稿,帮其重新排版/刷红。

区教研员和评委不评议。评定上送时请评委们合议达成共识,显敏执笔给参加者一个总的[评审说明].拟将评委汇于一处,下载下来推敲后慎重确定.

先请全国各地坛友和区内同仁证伪/评议,各抒己见。

http://xnjyw.5d6d.com/viewthread.php?tid=20664&extra=&page=1
作者: 吴显敏    时间: 2010-4-28 17:34
才看到管老师的要求,又搞错了。

请管老师删帖。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4-28 17:58
已发者存,均未删.

到截止期时评委再合议,你执笔,发一个总东西.
我和评委都暂不评.既不催促,也不影响其上传的热情.
先让老师们[证假].格式上的问题和表述上的微调有个一天时间给选定上送者就够了.

估计最后上传数会超过25篇,有筛选的斟酌.


欢迎老师们继续上传.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4-29 10:18
http://xnjyw.5d6d.com/viewthread.php?tid=21151&extra=&page=1


请转告农村校中小学美术教师知............
作者: 钟裕华    时间: 2010-4-29 13:42
本帖最后由 钟裕华 于 2010-4-29 17:23 编辑

看到吴老师的宝贵意见了,我再改改。谢谢啦!
作者: 钟裕华    时间: 2010-4-29 14:04
标题: 重新编辑
本帖最后由 钟裕华 于 2010-4-30 22:55 编辑

             留心观察       用心体验
                             ——《写生活中的真实故事》习作指导教学案例与反思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新华街中山小学      钟裕华
    情景说明:《写生活中的真实故事》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七册的一个单元习作。习作要求是:写生活中的真实故事。所写的事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听到的或见到的。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最好还能写出自己的感受。本节习作指导课的教学目标是教给学生留心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用心体验的习惯,使阅读、借鉴、模仿、习作、表达成为学生的乐园。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观察。自主选择、自主命题,最后达到在快乐中自主抒发个性言语。使学生学会“留心观察,用心体验。”

【片段一】
师:请大家回顾第六单元,本单元主题是围绕着“爱”向我们讲述了许多故事。无论写人还是记事,都应把记叙文的六个基本要素交代清楚。因为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要素。只有把这六要素都交代清楚了,才能把事情叙述清楚。
师:让我们来读一读一篇例文《一次难忘的拔河比赛》,看看这篇文章是否把六要素都交代清楚了?
生1:读例文。
生2:我找到了文章中的时间是2009年10月29日,地点是学校。
师:从这篇例文,我们可以知道:时间和地点并不是一定就得写具体的。
生3:我找到了文章中的人物是401班和402班。
生4:事件的起因是为了提倡体育运动,增进小朋友的身心健康和发挥团结合作的精神,要进行拔河比赛,经过是写他们怎样拔的,结果是402班赢了。
师:你们知道我们身上穿的衣服是谁做的吗?
生:裁缝。
师:不错。让我们来讨论一下,裁缝在给某人做衣服时要做哪些准备呢?
生1:要看看是男的还是女的?
生2:要量别人的尺寸。
生3:要问别人想做什么款式的。
生4:还应该根据别人选的款式来确定面料。
生5:最后还应该根据量的尺寸进行裁剪
••••••
师:我们再读读例文,看看这篇文章是如何审题、立意、构思、选材、剪裁的?
••••••
【反思】:
      运用电教媒体,大屏幕出示:学生拔河比赛时的精彩图片与教师下水作文,引导学生体验生活,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看自己熟悉的校园生活画面等多元性输入指导,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激发写作的灵感。借鉴例子,以形象的比喻,清楚明了地讲解审题、立意、选材、剪裁等有关知识。

【片段二】
     师:请看大屏幕:读一读例文:找出你觉得用的好的词、句、段等。
     生1:我觉得里面的一句话用的好。因为是一句比喻句,把绳子比喻成了大蚯蚓。
     生2:我认为“有的人脸憋得通红,有的人龇着牙、咧着嘴在叫劲”这一句写的好,作者把看到的描写得很具体。
     ……
  【反思】:
      情境创设人李吉林老师:“作文指导的功夫在写作前,并且主要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读写的迁移运用是学习语文的最高层次和最后归宿,乐于用阅读词语,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养成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新鲜感的词语,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丰富自己的见闻。”以自己的下水作文为例子,从字、词、句、段、点着手,形象地指导。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摄取内容,以解决小学生作文“无米之炊”的“米”的问题。

【片段三】
师:合作吹画:将墨水或颜料滴在纸上,用吸管吹出图案,既要吹出有新意的图案,又要讲究与同桌的配合。
师:大家在创作时一定要留心观察、用心体验。
生合作吹画。
师:请将在吹画中获得的快乐与老师一起分享,上台介绍与同桌的作品和创作过程。
生1:••••••(学生描述看到的和想到的)
生2:••••••(学生描述自己作画时感受到的)
生3:••••••(学生描述你看到别的同学是怎么做的)
师:像这样,我们细致地观察他的表情、动作,并通过动作表情揣测他的心理,还可以加上你自己的想法,在表达时,做到语句通顺,用词准确,就能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得很精彩。现在,你能不能把刚才观察到的,也试着这样说一说?
生1:••••••
生2:••••••
师:你们再想想,我们刚才是不是把记事文的六要素都说清楚了呢?还有哪些没说的?
生1:••••••
生2:••••••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留心观察、用心体验用了哪些方法?
生:归纳:读、听、看、说、想

【反思】:
      如今的孩子,有丰富的生活,广阔的视野。他们能快乐地游戏,能看到多彩的世界,然而真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清楚地表述某些内容的时候,却往往语不达意,显得苍白、干瘪,甚至搜肠刮肚也写不出文章来。这种现象的成因之一是学生不会细致地观察,准确地表达。针对这种现象,本设计借鉴文本,悉得方法,力求让学生置身于游戏中,细心观察,用心体验。把观察、感受、表达三者统一在特定的情境之中,并适时引导,提高他们的观察与表达能力。
     1978年大纲和1986年大纲都认为:“作文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让学生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感受活生生的人和事,关注现实。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观察、自主选择、自主命题,最后达到在快乐中自主抒发个性言语,使学生真正“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随着教师的指导,学生会用眼睛看,会用耳朵听,还会用心想,一步步去发现、去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去记录、去思考,用心去体会发生在身边的事,从而学会感受生活、享受生活。
      我设计的这节习作指导课,在实践教学中,我看到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而且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举手发言非常积极。因为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有了自己的亲身感受,当然就有话可说,有感而发,有情可抒。再加上老师适时地组织学生交流,让学生的情感在碰撞中得到迸发,大大减少了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储蓄了倾吐表达的能量。这时候,老师只需稍加点拨,放手让学生自己自由地倾诉表达,以调动他们的内在潜质。我给了他们40分钟的写作时间,80%的学生能按时把作文交给我看。其中,有位学生写下了这节作文课,在作文最后他写到“我真希望老师每次都上这样的课!”从孩子的这句话中,可以看出,这孩子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很乐意这样上这样的习作指导课。的确,这节轻松、快乐的习作指导课,让学生明白了要写自己生活中的真实故事其实并不难,只要我们平时学会多留心观察,动用全部五官,用心体验,大胆想象,一定能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能写出自己的感受,作文一定会越写越好。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   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2
2、《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熊开明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现代小学写话与习作教学》张化万   语文出版社,2002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4-29 17:35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4-29 17:38
只要是原创稿件,请老师们大胆地上传。








上图为中山小学两名女教师自愿参加4月13日下午文小座谈会并即席发言。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4-30 16:28
孝感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孝教科函【201033


关于举行全市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教材

六年级下册教学研讨会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研室,开发区、双峰管委会社管局,市直小学:

        为了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使用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教材,提高教师新课程的实践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经研究,决定于201051314日在孝感举行全市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教材六年级下册教学研讨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内容
       观摩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教材六年级下册阅读、口语交际两节录像课;
       举行同课异构互动研讨活动;
       举办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教材六年级下册“综合复习”专题讲座;
      组织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教材16年级优秀案例评选活动

二、教学案例编写及要求

     1.编写体例。
        每篇案例由四个部分组成。
       1“情景说明”:主要提示教学内容、目标及重点,引导案例阅读。要求提纲挈领,言简意赅。
       2“教学过程”(实录或设计):重点反映教学的过程,或精彩片段回放,或完整案例展示,最大限度地呈现教学的真实情景,要求细节生动,信息量大,内容丰富而简约,凸显特色,体现个性,理念新,有创意,有启发。
         3“教学反思”:重在对教学过程的前后进行自主反省,深入剖析,主要反映执教者(设计者)的真实感受和真心体验,抓亮点,思不足,求完美,给其他教师以实践的借鉴和理性的启迪,促进共同成长。
         4“标题”:反映案例的主题,是整个案例思想的集中体现。表述精炼,主题鲜明,切忌用课文题目替代标题,副标题提示案例的具体内容。

     2.案例可以是正例,也可以是反例,所叙述的内容必须是真实的教学活动情景和独特的体会,必须是有感而发。案例的行文方式不受限制,参照附件格式打印。

     3.参评课例应是自己原创性的课例,引用或推荐别人的课例在引用文尾要注明原执教者的姓名;杜绝剽窃、抄袭;每份案例字数控制在3000-6000字之间,1000字左右的经典小案例也行。送地市参评案例每篇收评审费、证书工本费共计20元。

     4.本次教学案例评选由县(市)区教研室和市直学校统一上报。参评名称分配如下:汉川、孝南25应城、云梦、安陆、大悟、孝昌各20篇,市直小学3-6篇,开发区、双峰各6-8篇。

5.各教研室将参评教学案例按姓名、单位、题目进行统计(电子表格),连同参评的教学案例(电子文档513发至xgjkgzh@163.com     报到时各单位每篇参评案例另交一份纸质文稿。

三、会议代表名额分配及要求
    各县(市)区教研室要组织六年级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参加会议,由教研员带队,确保专题研讨活动能顺利开展。原则上每个乡(镇)至少选派1名代表参加,自带教材与会。具体名额分配如下:汉川、孝南30,应城、安陆、云梦各25人,大悟、孝昌各20人,市直小学,开发区六年级语文教师要求全员参加,双峰1-2人。

四、会议报到时间、地点
       与会代表513上午到孝感会宾商务酒店(交通路与城站路交汇处)报到,下午200在市体育路小学举行专题研讨,参加会议的代表不得缺席和迟到。会议期间,食宿费用自理,由大会统一安排,每位交住宿、生活、会务费共计140元,不食宿的代表需交会务费50元。









孝感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00年四月十四日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4-30 16:28
小学语文课标教材16年级优秀案例评选活动




           区选方法为;
1,请老师们先以[单位十实名]在本站注册,并在本帖后以跟帖表达参评意愿。[我要估算区选总人数]

2,5月10日[不含10日]前由作者以跟帖形式直接将案例稿发在此帖后,由区评评委网上全透明评定,确定送市名单。

3,下周一,与各学区教研员通一次电话,提醒下载市院文件。

4,送市案例,区直小学和城区四学区原则上控制在10篇左右,适当倾斜农村教师
     

                                   孝南区教研室小语教研员 管季超    4月17日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4-30 16:32
老师们先以[单位十实名]在本站注册,并在本帖后跟帖形式上传原创案例待选。
作者: 梁艳红    时间: 2010-5-1 20:13
   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主角
                                     孝南实验二小         梁艳红

[片断一]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片断:
师:读了课文后,谁说说小壁虎都向谁借了尾巴?它借到了吗?
生:小壁虎向小鱼、老黄牛、燕子借了尾巴。它没有借到尾巴。
师:小壁虎是怎样借尾巴的呢?请同学们四人一组,分角色排演一下。
(学生兴致很高,小组内积极分配角色,合作排练。)
师:老师刚才看到同学们在小组里排练得很认真,现在请几位同学上来演一演吧!
(学生一听要表演,热情高涨,争先恐后地举手。几位学生分别戴上了小壁虎、小鱼、老黄牛、燕子的头饰开始表演。)
生1(小壁虎):我是小壁虎,刚才真险,差点被一条蛇抓住,幸亏我跑得快,可是我的尾巴挣断了,我得去借条尾巴。(看见小鱼在游水)小鱼姐姐,您能把尾巴借给我吗?
生2(小鱼):不行啊,小壁虎,我每天在水里游来游去,要靠尾巴拨水呢!(做拨水动作)
生1(小壁虎):(做爬呀爬的动作)黄牛伯伯,您好!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生3(老黄牛):小壁虎,对不起,我的尾巴不能借给你,你看这里有很多苍蝇,叮在身上可痒了,我要用尾巴赶蝇子呢!(做赶蝇子的动作)
生1(小壁虎):(做爬呀爬的动作)燕子阿姨,您能把尾巴借给我吗?
生4(燕子):不行啊,我能在空中自由飞翔,全靠尾巴掌握方向呢!(做飞行动作)
(表演时,其他学生看得很认真,看完后纷纷评议)
师:刚才几位同学表演得不错。对话时,他们既用了书上的语言,又加入了自己的语言进行发挥。谁还想来演一演?
(学生们兴致勃勃,跃跃欲试)

[反思]
    《小壁虎借尾巴》这篇课文,内容生动,富于童趣,角色鲜明。教学中,我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扮演有关角色,进行了口语交际的训练,把教材中的文字变成为学生们的语言,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看学生学习的兴趣。表演中,学生还即兴发挥,在学习课文语言的同时,发展了自己的语言,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片断二]
《夏夜多美》教学片断
师:小朋友,美丽的春天就要过去了,瞧,炎热的夏天正笑着向我们走来!
(播放夏天情景图,学生欣赏。)
师:你们看得多认真呀!说说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水车。
师:你看得真认真!
生:在夏天,有的小朋友在游泳;有的小朋友在钓鱼。
生:我看见荷花池里开满了美丽的荷花,好香哟!
师:哟!老师好像也闻到香味了。师:这么美的夏夜,到底发生了一个怎样有趣的故事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夏夜,走进公园里的一个小池塘去看看吧!
(播放课文情景动画)
师:好看吗?
生:好看。
师:谁能讲一讲这个有趣的故事?
(生:讲故事)
师:这么有趣的故事,你们想戴上头饰演一演吗?
生:想。
师:这样吧!你想扮演谁,你就用横线画出它说的话,好好地读一读。
(学生自读画出的句子)
师:准备好了吗?你想扮演谁?
生:我想扮演蜻蜓。
生:我想扮演萤火虫。
生:我想扮演睡莲。
生:我想扮演小蚂蚁。
教师随机出示睡莲和小蚂蚁的对话:
“小蚂蚁,你怎么啦?”
“我不小心掉进池塘,上不了岸了!”
师(指名两人):你们就是小蚂蚁和睡莲,你们俩合作读一下,看看你们配合得怎么样!
(学生进行对话朗读)
师:谁来说说他们演得怎么样?
生:他们演得很好!读准了字音,也读通了句子。
师:小蚂蚁掉进池塘,身上湿漉漉的上不了岸,多伤心、多可怜呀!谁再来试一试?
(生带着哭腔读)
师:我听出来了,你就是那只伤心的小蚂蚁!
(生边做动作,边读)
师:他多伤心,多理解小蚂蚁呀!
师:小蚂蚁哭得好伤心哟!你听见了会怎么问候这只小蚂蚁呢?
(生小声读睡莲的话)
师:多么害羞的睡莲姑姑呀!
(生把睡莲的话用关切的语气读出来)
师:哟!这位睡莲姑姑多关心小蚂蚁呀!小蚂蚁听了你的话一定不会那么伤心了!
你们读得太棒了!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来演一演。
(师读旁白,学生读对话)
你们也想和他们一样表演吗?那就赶快找你的小伙伴演一演吧!
(学生自由组合表演——展示表演)
师:告诉老师,你们喜欢夏天的夜晚吗?
生:我喜欢,因为夏夜的景色很美。
生:我也喜欢,因为小动物和睡莲姑姑帮助小蚂蚁回到了家。
师:是啊,夏夜真美,小动物之间互相帮助,使夏夜变得更美了。

[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文篇幅较长,人物对话较多,单纯的“阅读”比较容易显得枯燥乏味。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生动的课件演示来调动学生的视觉器官,配以美妙的音乐作用于学生的听觉器官。从而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调动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主动走进课文,自主阅读,与文本进行交流。在学生读准、读通、读懂的基础上,抓住对话指导进行情感朗读、合作表演,在表演中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认识以及在阅读过程中所获得的情感和态度,让学生用“心理视线”去领悟语言文字,学生动了情,入了境,产生了心动的感觉。
作者: 李国峰    时间: 2010-5-4 16:15
本帖最后由 李国峰 于 2010-5-4 16:18 编辑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1、同一语境中关键词语读音不同,句子的含义也不同。
2、在具体细节中体会人物的品质。
3、在表演课剧本中学习得语言的精妙。
二、文本解读:
     本篇课文是一个短小的剧本,反映的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某城市的故事。女主人伯诺德夫人的家是反法西斯组织的一个联络点,为安全起见,伯诺德夫人把一份秘密文件藏在半截蜡烛里。在蜡烛被例行前来检查的德国鬼子点燃的危急关头,为保住蜡烛里的秘密,伯诺德夫人、杰克、杰奎琳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与敌人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斗争。赞扬了法国人民为了国家利益不惜牺牲一切的献身精神,以及他们机智勇敢的优良品质。
三、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分析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险境中的动作、神态、语言以及心理活动,感悟他们在与敌人斗争时的沉着、勇敢和机敏,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3、品味句子
四、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认真朗读,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去体会一家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指导学生表演本文的课本剧,体会人物性格。
五、教学准备:
本课不借用多媒体,以课本剧形式展现。在上本课时先组织学生排练本课课本剧。
六、教学设想:
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蜡烛是很平常的东西,我们日常生活中都看得到它,但本文中的半截蜡烛却关系着很多人的生命,有这么重要吗?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半截蜡烛》这篇课文,看看文中的那半截蜡烛是如何重要!
(2)、初读课文,让学生说说对半截蜡烛的初步印象: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真实的小故事。(齐读课题)同学们课前读过课文了,你知道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呢?
(3)、快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师:正是这并不起眼的半截蜡烛(板书──蜡烛图),使伯诺德夫人一家度过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夜晚。围绕这半截蜡烛,课文主要介绍了那天晚上的几个场景?请你快速地读读课文,试着依次说说。
(4)、同学们,本文的语言并不优美,但字里行间却能体现人物的机智与勇敢,下面我们一起来体味一下人物的语言。
师:请同学们各自轻声读读伯诺德夫人的话(“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想想应该强调什么字眼。
(学生各自试读)
生1:(将“亮”字重读)我觉得应该突出“亮”字,因为只有强调油灯比蜡烛亮,才有可能巧妙地把蜡烛换下来。
生2:(将“灯”字重读)我觉得应该强调“灯”,因为只有突出了“灯”,才能吹熄蜡烛。
生3:(将“瞧”字重读)强调“瞧”字是为了吸引德国军官的注意,转移德军官的视线后,才有可能把蜡烛换下来,从而可以保护蜡烛不被烧完,也不会烧掉了情报。
生4:(将“先生”重读)我觉得也可以强调“先生”,这样做可以不使德国军官起疑心,先生是对别人的尊称,让德军知道自己不恨德军占领法国,让他们失去警觉心。
师:同学们的朗读处理都很有意思,都有各自的理由。不过,尽管咱们的处理方式不同,但有一点其实是相同的,想想是什么。
生1: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保住那半截蜡烛。
生2:都是为了避免敌人的怀疑,巧妙地熄灭蜡烛。
师:说得对。只要我们的朗读处理都是围绕这一点的,那么就都是允许的。下面,请你们想着这个目标,按照自己的处理方式各自朗读这句话。
(学生读)
同学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体会这样几句话:
1、晚上这么黑,多点支蜡烛也好嘛。
2、瞧,这灯亮些,可以把这个昏暗的小蜡烛熄了。
3、看来,只有这地方是安全的,不至于被该死的德国佬发现。
4、天真冷。先生们,我去柴房抱些柴来生个火吧。
(5)、表演本课课本剧:(事先做好排练,约4分钟)
片段二:
师: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也得救了。同学们,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
生:(脱口而出)是小女儿杰奎琳。
师:有不同的观点吗?
(学生开始沉思)
生:我认为杰克也有功劳。
生:还有母亲呢。
师:现在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是杰奎琳,还有一种意见认为杰克、母亲也功不可没。同学们,要说服对方,就必须占有充分的根据。想想,根据在哪里?
生:在课文中。
师:还是逐字逐句读吗?(生摇头)学习得讲究方法。请大家快速读相关的部分,寻找到需要的内容后,再仔细琢磨。同学间也可以商量商量。
(学生读书、思考、讨论)
生1:我认为最后的成功应该是全家人的贡献。你想,儿子杰克在当时的情形下,如果不是那样“从容”,不就会引起敌人的怀疑吗?
生2:还有妈妈呢。她也是表现得那样镇定,一开始是“轻轻”把蜡烛吹灭。
生3:还有,一开始妈妈从厨房取出了一盏油灯,这样,后面小女儿杰奎琳才有可能取走蜡烛。
生4:我觉得还有一点不可忽视。课文最后说小女儿正当“踏上最后一级台阶时,蜡烛熄灭了”,多危险呀!那么是谁赢得了这一点时间呢?是妈妈。她在一开始就试图用油灯替换蜡烛,轻轻吹熄了蜡烛。
师:大家前后联系起来思考,非常好。我觉得我们还可以想得更远一点。
生:两个孩子都还小,在敌人面前为什么能这样镇静呢?我想,那是在母亲长期的影响形成的。
生:再说,把情报藏在蜡烛里这个绝妙的主意本来就是母亲想出来的。
师:同学们都说得非常有道理。但是,如果没有最后杰奎琳的灵活应变,后果不还是不堪设想吗?能不能有一个恰当的说法,既提到全家人,又突出杰奎琳。
生:全家人都为保住情报站做出了贡献,小女儿杰奎琳起了关键作用。
生:情报站的保住是全家人齐心协力的结果,小女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师总结:是啊,正是由于全家人的机智勇敢,才保住了情报,我们不由得对这一家人的爱国思想肃然起敬,杰克的天真,杰奎琳的机智,母亲的沉着冷静跃然纸上,让我们历历在目。
研读探究
师:刚才同学们观看了我们班同学的精彩表演,如果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概括自己听了这个故事的感受,你们选择哪个词?
生:我觉得这个故事很“惊险”。
生:我选择“紧张”。
师:换个角度再想想。
生:我觉得他们一家很“机智”。
生:我觉得他们一家很“沉着”。
师:同学们都从不同的角度谈了自己的体会。其实同学们说得都很对,那么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
生:爱国。
师:正是因为有了这份感情,文中的主人公才会不惜用生命来保护这份情报。
(6)初步体会剧本这种文学形式的特点
1、导语:跟你读过的写人记事的文章比较比较,这篇课文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学生默读思考。
同桌同学交流着法。
4、.全班交流。(主要以人物的对话为主要内容。对话之前一般有个括号,提示这个人说话时的动作或神情,或者说明他们当时正在干什么或当时的情景。)
师:是啊,剧本就是通过人物对话和提示语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的。这样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而且领略到人物语言的独特魅力。希望大家回家后找些剧本来读一读。(为学生推荐《日出》《雷雨》等经典之作。)
八、拓展与延伸:
同学们,这半截蜡烛熄灭了,但我们与伯纳德一家一同经历的这场无声的战斗却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中。但是从文中看,这个故事还没有结束,发挥你的想象,后来发生了哪些事呢,把你想象的写出来。

九、作业
1、讲述《半截蜡烛》的故事。
2、小组合作改编本文并表演。
十、板书设计:

                                          半截蜡烛


                点燃 吹熄 重新点燃 端走 夺回 拿上楼









反思:
     作为农村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深感农村语文教学任重且道远,而学生的语文水平更不及城区学生,为此,我想了很多办法,单纯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博得学生的一时新奇,但学生的参与度不高,这次我用表演课本剧的形式,让更多的学生能参与,有关道具也是学生自制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啊。为迎合学生的好奇心,我还特别向曾参军的我校陈校长借来三顶军帽,以增强表演气氛,在表演过程中,演员们都很认真,唯一一点就是放不开(学生上台表演的机会太少了啊),虽是如此,但在班上表演时,其它同学们兴致很高,效果出奇的好,这不得不引起我的深思,农村语文教学可否向情景教学倾斜一下,把生硬的语文说教转变为学生自主的探索。
    (题外话:我把这个课本剧在本校的2010年庆五一活动中让原班人马表演了一番,全校学生反映较好,低年级学生可能只为剧中的年级孩子妈妈叫好,可高年级同学却看出了门道,有学生说,原来课文也可以这么学的,真有意思)
作者:陡岗镇白莲小学  李国峰
电话:15971267106
邮箱:ligofenga@163.com
QQ:360804193
作者: 李国峰    时间: 2010-5-4 16:25
上图为课本剧表演原班人马在2010年庆五一活动中的表演场景
作者: 杨娟    时间: 2010-5-4 18:53
仔细研读 品味语言 认真感悟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跨越生命的海峡》教学实录与反思

                                                                                           孝南区西河镇道店小学   杨  娟

情景说明:

       本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桥。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的血脉亲情。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教学片断:

       师:这真是一个凄美的故事!小钱既是不幸的,病魔缠着他。小钱又是幸运的,几经辗转,终于在台湾找到了合适骨髓的人。意想不到的是,捐髓手术的日子已经来临,台湾却发生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地震。(播放地震录像)

      师:看完录像,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生:我觉得地震好可怕的!

      生:台湾同胞真不幸,遭受了那么大的地震。

      师:那你再用一句话描述震后的景象。

      生:不堪入目,充满恐惧。

      生:一片狼藉,十分凄惨。

     生:到处的房屋都倒塌了,道路也毁了。

     生:人员伤亡惨重。

     师:是啊!“9·21”大地震多么令人心惊胆寒!然而就在大地震后的第二天,也就是李博士为台湾青年抽骨髓的当日,具体情况又怎样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用简单的话概括。

     生:我感到大地震的余震是很强烈的。

     生:“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

     生:“突如其来”这个词,让我感受到余震来得很突然,人们都来不及防备。

【这里,老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与学生对话,同时通过播放地震录像引导学生感受;通过略读课文引导学生概括余震情况。把学生带入“地震惨烈”、“余震不断”的情境之中,为学生领悟海峡两岸的血脉亲情作了铺垫。】

     师:当时余震不断,在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小钱和李博士在做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再仔细品读课文3~6自然段,想一想,课文中那些描写人物的词句使你感动?把它圈点出来,把想法感受简单的批注在课本上。(分小组讨论后交流)

     生:“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体里涓涓流出......”从这句话我知道了这位台湾青年是忍受“一次又一次”的痛苦,骨髓才从身体里涓涓流出。

     生:“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皮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我读了这句很感动,因为抽取骨髓时余震不断,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了。

    生:我认为针头扎进肌肤里一次就很痛苦了,但是台湾青年一次又一次地经受扎针的痛苦,我深受感动。

    生:当时台湾青年的家人还生死未卜,他还“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使我非常感动。

    生:“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我知道了在强烈的余震中李博士还坚持做捐髓手术,使我感动。

    师:也是李博士“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啊!

    师:捐髓手术多么艰难啊!如果这句话打动了你,请你读一读。

    师:在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仿佛看到了小钱的生命又燃起了新的希望!

    师:还有哪些地方使你感动?“此时此刻”台湾青年和李博士可能在想些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生:此时此刻他们在想:大陆患白血病的小钱正等着救命的骨髓啊!

    生:还可能想:我们要快点把手术做完啊!

    师:“此时此刻”是什么样的时刻呢?

    生:指小钱同病魔作斗争的时刻。

   生:是台湾青年与家人失去联系,彼此不知对方生死的时刻。

   生:还指余震的同时,李博士和台湾青年还在坚持做手术的时刻。

   师:是啊!大地震过后,在台湾青年和李博士的家人生死未卜的时候,他们还在坚持手术,让我们带着感动读着三个句子——(课件出示相关句子,生读)

   师:课文中还有没有使你感动的地方?

   生:我从“连夜”知道了李博士带着骨髓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波”已经很疲劳了,还要“连夜”做手术,让我感动。

   生:我知道李博士快一天没休息了,还要连夜做手术,让我非常感动。

   师:李博士带着骨髓,乘飞机从花莲到台北,再从台北飞赴香港,最后由香港转机到杭州,整整需要十二个小时,纵然有重重困难,也无法阻隔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老师从你们的脸上看到了两个字“感动”!让我们带着感动、深情地读3~6自然段。

【这一环节,紧紧抓住“一次又一次”“此时此刻”两个重点词,师生入情地对话,学生兴趣盎然地读书、思考、品析,将语言文字的感知、理解、品味落到实处。学生思维的领域不断扩大,情感逐步升温。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结合。】

  师:此时此刻,同学们一定有话想说——(出示“这真是一座用........架设的生命桥啊!”让学生填空)

  生:填“骨髓”。

  师:为什么呢?

  生:是因为台湾青年用骨髓挽救了小钱的生命。

  生:可填“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因为台湾和大陆是一家人啊!

  生:可以填“爱心”。台湾青年满怀爱心捐出了骨髓。

  师:小钱得救了!这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使小钱得救了!让我们和作者一起用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倾吐我们的心声。(生齐读7自然段)



反思:

        教学这一课,可以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然后画出使自己深受感动的语句或段落,并写出感受与同学交流。

       课文的第三至六自然段是帮助学生体会海峡两岸骨肉亲情的重点段落。教学时指导学生抓重点语句,仔细研读,认真感悟。在教学的开始,运用充满激情的语言与学生对话,同时通过播放地震录像引导学生感受余震情况,把学生带入“地震惨烈”“余震不断”的情境之中,为学生领悟海峡两岸的血脉亲情作了铺垫。从文中“大地震刚过,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没有考虑家人是否平安无事,没有考虑是否延期手术,没有选择空旷安全的地方等细节,体会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从李博士抽取骨髓时的镇定沉着,运送骨髓的刻不容缓,植入骨髓时的不分昼夜,体会其不顾个人安危,急他人之所急的高尚医德。

       体会这部分内容,是引导学生围绕“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展开交流,探究人物内心活动,体会人物的心情,同时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这一部分,使学生在读中进一步提高认识,深华情感,引发共鸣。

作为农村小学教学设施的不健全,也导致有些教学环节不能落实,学生一般不能搜集到多的相关资料,只是被动的听老师介绍。这样也会影响到教学的效果。

作者: 杨娟    时间: 2010-5-4 19:00
希望管老师多多指教啊!
作者: 非诚勿扰    时间: 2010-5-4 20:00
心中有爱  手中有情
                                                                                         ——《掌声》教学案例
                                                                                            祝站镇姜窑小学  王小军
情景说明:
       “感人心者,莫乎无情”,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仍然是情!可以这么说,没有情感的教学是不吸引人的教学。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育应该重视“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由此可见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能力发展。”
      《掌声》这篇课文写了一个身有残疾的小朋友,在全班同学的掌声鼓励之下终于鼓起勇气,走上讲台有声有色地进行演讲的动人情景。课文非常感人。文章生动地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赞美同学们的宽容和善解人意,也说明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地关心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课文是以小英性格的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的,因此在教学时,我紧抓这条主线,借助了两次掌声,让学生通过学习相关内容,了解到“掌声”背后的力量,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同时利用角色置换,让学生走进英子的内心世界,深入体会人物心理,与文本产生共鸣,达到思想的升华。请看一下片段:

片段一: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英子和她的同学们,知道了英子从一个自卑的女孩变成了一个自信的女孩,那么是什么让英子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同学们送给她的掌声)
师:那么,同学们究竟送给了英子几次掌声?那又是怎样的掌声?请大家自由地朗读课文,并且把直接描写掌声的句子划出来。(学生朗读课文,划出句子)
出示句子:
▲ 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 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师:你觉得同学们送给英子的第一次掌声有什么特点?请你从这句话中找一找。
生:第一次掌声是热烈而持久的。
师:你知道什么叫热烈而持久吗?
生:那些掌声的声音很响亮。
师:那些掌声很响亮,这就是热烈的掌声。带着你的理解读一下这句话。还有其他理解吗?(生读句子)
生:持久就是拍了很久的意思。
师:掌声拍了很久很久,你能通过朗读把你的理解读出来吗?(生读句子)
师:掌声的声音很响亮,又拍了很久很久,这就叫热烈而持久的掌声。来,让掌声来得热烈而持久些吧,读!(全班齐读)
师:还有什么特点?
生:掌声来得突然。
师:你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
生:骤然。
师:来得很突然,一下子就来了,这就叫骤然。来,让掌声来得突然些吧,读!(全班齐读)
反思:
    本环节我采用了以读代讲的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多次读书,让学生悄然走进文本,自己寻找感受同学们第一次送给英子的掌声有什么特点,并通过自己的朗读显现出来。通过不同的语气朗读,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掌声中包含的意义,并在朗读当中表现出对英子的同情。真正做到在读中感知,在读中体味,很好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片段二:
师:同学们,此时的英子就和你们一样,她不想上去,可是又不得不上去,非常犹豫。那你们觉得她现在是怎样一种心情呢?
生1:我觉得她的心情很难过。
师: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这句话。(生读)
生2:我觉得她很痛苦。
师:请你读出英子的痛苦。(生读)
生3:我觉得她很无奈。
师:请你无奈地读一读。(生读)
生4:我觉得她很矛盾。
师:请你读出英子的矛盾。(生读)
师: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一起读一读!(全班齐读)
师:噢,可怜的女孩,疾病不仅带走了她的健康,还带走了她的自信,深入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深深地感觉到英子的内心世界是多么矛盾,多么痛苦!她战胜自己是多么艰难!所以英子才会如此犹豫。但是,英子最终还是作出了一个和我们很多同学一样的决定,她站起来了!请看大屏幕,一起读一读!(全班齐读)
(出示句子:▲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师:同学们,假如此时你坐在英子的旁边,你会怎么做?
生1:我会给她掌声。
生2:我会给她微笑。
生3:我会告诉英子,英子,你真棒!
师:对呀,此时同学们的鼓励对英子而言是多么重要呀!所以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
(出示句子: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全班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反思:
      本环节我让孩子真正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学会通过人物的外在表现揣摩人物心理,激发思维,,学会读书,在读中完成对文本的理解,在读中提高语文综合能力。让原本枯燥的语言文字训练生动活泼的走入课堂并落到实处。

片段三:
师:同学们,你想用这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告诉英子什么?
生1、英子,你是最棒的。
生2、英子,我们从来都没有看不起你。
生3、英子,你一点都不比别人差,不要那么自卑。……
师:让我们把同学们对英子的这份鼓励与肯定通过朗读再次传送给英子吧!(全班齐读)
师:这掌声是鼓励、是关心、是尊重。我们读懂了同学们掌声里的含义,英子读懂了吗?(读懂了)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
师:此时的英子心里在想些什么?(学生想象说)
师:英子多么感动啊!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自己的一个小故事。
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故事讲完了(引读)——生结读: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师:此时,同学们又想通过掌声告诉英子什么呢?(学生想象说,教师随机点评,并板书:赞赏 肯定……)
师:让我们用朗读来表现同学们对英子的赞赏与肯定吧!(全班齐读)
师:英子再一次读懂了同学们的掌声,她(引读)——
(出示句子: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生: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师:此时,有无数的话语在英子心头涌动,她想说——(学生拓展说话)
师:是啊,英子对同学们感激的话语千千万万,但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所以英子只是向大家——(全班齐读: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师:还是那个一摇一晃的走路姿势,可因为同学们的掌声,此时英子的心情已完全不同了。让我们把英子不同的心情用朗读来表现吧!
反思:
      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激而发灵光。本环节我营造一种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和作者的心灵交融,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的生命互动,创造出闪动着灵光的语文课堂。

教学反思:
      文章内容浅显易懂,但是从故事背后所表达出来的,对残疾少年面对生活坚强勇敢的精神的赞美,以及同学间纯真的友情的描绘,并不是学生一读就能够体会到的。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生活优越。对于身患残疾的小朋友在生活与学习中会有多大的困难,需要用多大的努力去克服,他们是很难,甚至根本无法体会到的。再者,由于独生子女的普遍现象,造成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很少会去主动关心周围的人或事,对学生来说,要能够体会课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样一种同学间的互相支持与鼓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学本课时,我注意到以下两点:  
一、以读代讲,角色转换  
在教学本课时,我采用了“以读代讲,角色转换”的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多次读书,让学生悄然走进文本,自己寻找感受英子不同的内心世界。通过不同的语气朗读,学生能更好地把握英子的不同性格,并在朗读当中表现出对英子的同情和对英子转变后开心的心情。用灵活引读唤情,真正做到在读中感知,在读中体味,很好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二、重视学生情感体验,让其融入文章角色。
在理解体会小英的情感变化过程中,我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英子的同学,自己会怎样做,谁也愿意把这第二次掌声送给英子?引导学生读读课文,再通过教师的评价:你的掌声使英子更有了信心,我听出了你对英子的肯定与赞赏,我们一起把掌声送给英子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我再让学生想象:如果你是英子,你此时最想说什么?这样他们理解起来就容易获得一种真切的感受了。而且,当时也收到了这样的效果。
有人说:“每篇课文,都是浩瀚语文海洋中的晶莹剔透的珍珠,一篇美文就是一个闪光的情感瓷片。”愿浓浓情感成为架起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桥,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情感的魅力,绽放出珍珠般夺目的光彩!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5-5 10:22
3.参评课例应是自己原创性的课例,引用或推荐别人的课例在引用文尾要注明原执教者的姓名;杜绝剽窃、抄袭;每份案例字数控制在3000-6000字之间,1000字左右的经典小案例也行。送地市参评案例每篇收评审费、证书工本费共计20

     4.本次教学案例评选由县(市)区教研室和市直学校统一上报。参评名称分配如下:汉川、孝南25应城、云梦、安陆、大悟、孝昌各20篇,市直小学3-6篇,开发区、双峰各6-8篇。



[市院文件原文节录]
作者: 袁苏亮    时间: 2010-5-5 15:38
怎么都把内容这样传上来了,
管老师,我是陡岗学区朝阳小学袁苏亮,积极参加各类相关活动
作者: 刘三华    时间: 2010-5-5 15:44
希望得到各级评委指点
陡岗学区朝阳小学: 刘三华
作者: 汪宝丽    时间: 2010-5-5 16:08
              突破思维 始料未及
                                  ———《回乡偶书》案例分析
                                         西河镇中心小学:朱艳芳

     教学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一诗,我的任务是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联系书上的图画,了解诗意。为了能让学生对古诗整体把握,我用诗意的语言娓娓道来,并配以一曲古色古香的马头情曲,让学生在观察古诗插图的同时,与诗、曲结合起来,整体感受诗人描写的故事情景。

师: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生:我听到了一位老人在向孩子们问话。
生:我听到了孩子们嬉笑的声音,还有孩子在说:您这位客人从哪里来呀?
生:我看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在问他们都是谁家的孩子,他还在向孩子们打听他儿时的朋友住在哪儿呢。
师:太棒了!你们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准确地表达出来,你们能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吗?
生: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我知道这首诗是贺知章写的告老还乡的情景。这个时侯要写的内容很多,比如:他可以回忆他战马生活的艰难,也可以描写故乡的美景,还可以写“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急切心情”,为什么单单写还乡与一群孩子见面的情景?
生:对呀,贺知章医生仕途顺利,告老还乡时,可以说是衣锦还乡。但诗人没有写那些“荣归故里”的令人羡慕的情景,却只描写一个久别回乡的普通人的情景,为什么?
(这一问题涉及到贺知章的志趣为人,我想到史籍上记载关于贺知章的介绍,略一沉思,说,)
师:贺知章一生旷达豪迈,不慕荣利,所以只描写一个普通人久客回乡的真实情感。
一支中断的古曲又能继续进行了。
反思:
     说实话,我真对二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感到惊异。在备课时,我仅是要求学生理解诗意,没料到学生突破了我的思维方式,提出了许多有趣的问题来,这是我始料未及的。因此我想,我的思维方式是否太单一化了,没有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面对每一位学生,我深深地体会到“以人为本”不仅仅是一句空话,而是在点滴的活动中体现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体现在对学生独持感受的尊重。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5-5 17:19
管季超欢迎朋友们实名参加网上学术交流。

http://xnjyw.5d6d.com/thread-21151-1-1.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21151-1-1.html
作者: 毛陈一小严纯    时间: 2010-5-5 21:07
我过两天上传我的案例。
作者: 郑小琴.    时间: 2010-5-5 22:32
标题: 激发兴趣 拓展思维 引领学生走进写话的大门
本帖最后由 郑小琴. 于 2010-5-12 13:31 编辑

             激发兴趣  拓展思维 引领学生走进写话的大门
                            ——《我喜欢的动物朋友》教学案例
                                   孝南区实验小学   郑小琴
[情景说明]
     《我喜欢的动物朋友》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园地五中的一次口语交际活动课,这次的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根据本单元“热爱自然,了解自然”的专题而安排。口语交际活动安排说和写两项内容,说与写内容相同,要求相近,写话指导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能按一定的顺序,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观察;在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能较详细地讲述动物的样子和生活习性,把自己与动物之间发生的趣事说完整,发展学生形象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能把要说的话写下来,并学会修改写话;培养学生专心听别人说话的习惯,激励学生敢于评价,学会欣赏。
[教学过程]
      片断一:趣味表达,感知动物.
      师:在生活中,我们认识了许多动物朋友,请同学们说说你最熟悉最喜欢的动物朋友是谁?
 (课件相机出示动物图片:长颈鹿,孔雀,熊猫,斑马……
    师:你们喜欢动物,动物朋友也喜欢你们,瞧,有几只动物要跟你们做游戏呢!你能根据叫声猜出是谁来了吗?(课件放音频:公鸡的叫声。)
    生:这是大公鸡。
    师:想像一下:公鸡喔喔叫,好像在对我们说什么呢?
    生:公鸡喔喔叫,好像在对我们说:“天亮了,快起床呀!”
    师:好奇妙的动物朋友,能用自己的叫声告诉我们他是谁,想不想知道,它还能用什么方法告诉我们它是谁吗?那好,听仔细了,动物们可聪明了,编了谜语让大家猜呢。
    ①课件出示: 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
    生:这是大象。
    师:哦,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生:我到动物园看到的大象就是大大的耳朵像扇子,身子很大,像小山,鼻子长长的,像绳子。
      师:哦,你是联系平时看到的大象的样子来猜测的。(板书:可爱的样子)
    (评析:喜欢做游戏是孩子的天性。设计这样富有悬念性的游戏就能紧紧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引导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游戏氛围中发挥想像,尽情表达。在不经意间,学生感受到动物的独特的外形和有趣的生活习性,老师不仅水到渠成地引入到本次说话写话的主题之中,还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梳理选择了素材,为下面的说写作好了自然铺垫。
      片断二: 范文引路,具体表达。
      师:看你们说得这么高兴,老师也忍不住要说一说自己喜爱的动物,想知道它是谁吗?听好了。(课件出示范文,师有声有色地说范文内容:《小猫布布》)
      师:布布可爱吗?
      生(齐):可爱!
      师:老师是怎么把布布说得这么可爱的?哪些地方让你觉得布布可爱?请你评一评。
      生:我觉得布布这些地方很可爱:圆圆的头、毛茸茸的耳朵、亮晶晶的眼睛、胖嘟嘟的身子、长长的尾巴……(相机点击重点词变成红色)
      师:这些叠词读起来琅琅上口,优美动听,具体写出了布布的样子。
      生:我喜欢这一句:眼睛亮晶晶的,像两只绿色的小灯泡。
      师:谢谢你对老师的欣赏,这是一句比喻句,展开想像使小猫的样子更加生动。
      生:老师还写了它可聪明了,喜欢布布。
      师:对,这些词句是夸布布呢!表达了老师对小猫的喜欢之情。
      师:你们再看看,老师写了小猫的哪些部位?
      生:写了小猫的头,耳,眼,身子,尾巴。(师相机板书:头、耳、眼、身子、尾巴)
      师:看板书,你发现了什么?
      生:老师是按从头到尾的顺序在介绍小猫的样子。
      师:对了,我们介绍自己的动物朋友的样子时一定要按一定的顺序来说,这样才能说得清清楚楚,听的人才能听得明明白白。现在就请你也像老师这样,跟同桌说说你的动物朋友长什么样子,有什么生活习性。注意按一定顺序说动物朋友的样子,还要用上好词好句夸夸好朋友,让你的同桌也喜欢上它。
     (评析:二年级习作是起步阶段,老师的引领是至关重要的。低年级孩子最可贵的品质是善于模仿,易于向他人学习,老师的下水文,进一步开拓了学生的思路,学生在老师提纲挈领式的板书提示下,观察时有顺序,说话更生动具体,效率也更高,)
      片断三:由说到写,展我风采。
     师:同学们都想介绍自己的动物朋友,那好,我们就把自己想说的内容工工整整地写下来,让更多的人去认识、了解、喜欢我们的朋友。可以写动物的样子,可以写动物的生活习性,也可以写你与动物之间发生的趣事,如果想把这几方面都写下来,那更好。可以先写上一个自己喜欢的题目,注意每一自然段开头要空两格,标点符号要占格,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写时别忘了用上好词好句,融入自己的情感,让读者也喜欢上你的朋友。
   (评析 :写话要求灵活,不作硬性规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快乐地完成写话任务。)
      片断四: 师生修改,群星闪耀。
     师:请写完的同学轻声读读自己的写话,自己修改通顺。
    (展示学生的习作,让学生彼此欣赏学习,然后针对普遍问题提出修改意见。)
    (1)小作者读文
    (2)学生评,这样写你喜欢吗?哪些地方让你喜欢?
    (3)有哪些地方你认为不好?你帮他出出主意,改一改。
        师生一起修改错字、不当的词语、不通顺的句子、用错的标点符号。
    (4)现在文章改完了,请小作者再美美地读一读。
        (评析: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乐于口头表达和乐于书面表达是两个不同的阶段,有些学生会说,但不一定会写。让学生欣赏习作,可以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快乐。让学生找毛病,目的就是让他发现别人的问题,修正自己的不足,起到观人正已的作用。同时,老师引导修改,让学生知道修改写话的方法。二年级的学生“我手写我心”,能把自己喜欢的动物朋友介绍得有条理,较生动有趣即可。只要他们努力了,就一定能不断地带给我们惊喜。)
[教后反思]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第一学段(1-2年级)写话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这段话要求看似简单,但实实在在地做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因为低年级学生生活经验缺乏,认知有限,对周围事物的观察随意性强,很容易造成他们在写话时,陷入无话可说,或信马由缰,不着边际,以至于对写话的拒绝与害怕。所以,在二年级写话训练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说话写话兴趣,教给学生一定的写话技能,为顺利进入中年级的习作做好必要的铺垫,就显得尤为重要。写话指导《可爱的动物朋友》这一案例立足于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近动物,让学生想说想写,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拓展思维,传授写话技能,让学生会说会写。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让学生有话可说。美国的唐纳德·格雷夫教授通过多年的观察和实验证明:儿童在写作时是需要自己发音器官帮助的,是需要听到自己的话的。因此,在低年级写话训练中,一定要让孩子先说后写,让孩子说清楚了,说具体了再写。 兴趣与情感是学生说话的前提,学生喜欢说他们熟悉的话题。片断一中,课开始,教师借助多媒体把学生引入一个熟悉的动物世界,里面全是学生喜欢并熟悉的动物,学生说话的欲望激发起来。“听声音猜动物”和“听谜语猜动物”这两个富有悬念性的游戏,紧紧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引导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游戏氛围中发挥想像,尽情表达。在不经意间,学生感受到动物的独特的外形、叫声和有趣的生活习性,老师不仅水到渠成地引入到本次说话写话的主题之中,还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梳理选择了素材,为下面的说写作好了自然铺垫。接着,老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什么动物,为什么喜欢它?”学生联系平时生活观察所得,兴奋地谈起自己喜欢的动物。有的同学还和动物朋友零距离接触过,嬉戏过,教师引导学生说说和动物之间的有趣事,学生有着说不完的话题。这个时候学生的发言是无秩序的,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主要是创设自由交际的空间,让学生形成互动的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敢说。   
       二、师生合作,拓展思维,让学生有话会说。 有了生活的体验,有了感性的积累,有了情景的激发,学生敢于说了,可因为低年级学生观察能力不强,他们在认识感知事物时,很容易受自己的喜好局限,观察不全面,甚至忽略了主要内容,却对次要内容津津乐道。如果不加指导地放任孩子自由地写,势必会造成部份学生在表达时,含混不清,甚至本末倒置。这时教师不要当听众,要有必要的评论和点拨。一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学生敢说不等于会想象,所以教师倾听学生的发言,同时要抓住典型的语句加以引导。例如在“听声音猜动物”这一环节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叫,好像在对我们说()”的句式说话,让学生结合动物生活习性发挥想像,拓展思维。有的说:“公鸡喔喔叫,好像在对我们说:‘天亮了,小朋友快起床呀!’”有的说:“青蛙呱呱叫,好像在对我们说:‘我们要去捉害虫了。’”二是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说。例如学生开始说动物的样子,一会儿说头,一会儿说尾巴,一会儿又说眼睛,因为观察无序,说话没有条理。但低年级学生很善于模仿,片断二中,教师的范文,开拓了学生的思路,“你们再看看,老师写了小猫的哪些部位?发现了什么?”学生看范文,看板书,明白了介绍动物的样子要从头到尾有顺序地介绍,才能说得清楚,听得明白。三是鼓励学生参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评价,通过学生与他人的相互言语交流,相互评价,相互欣赏,相互指正,使自己对事物感知的印象更加清晰;通过学生倾听他人的发言,补充感知自己不清楚或忽略的内容。对老师的范文赏析,“老师是怎么把布布说得这么可爱的?哪些地方让你觉得布布可学?请你评评。”学生在无拘无束的交流中,懂得了用上好词好句,融入自己的情感,能使自己的写话更生动有趣,领悟写作技能。         
      三、由说到写,要求灵活,让学生有话会写。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乐于口头表达和乐于书面表达是两个不同的阶段,有些学生会说,但不一定会写。写话时让学生把所说的话都写下来,有难度。片断四对学生写话要求灵活,下要保底,至少介绍动物朋友的某一方面,上不封顶,这三个方面可以都写下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快乐地完成写话任务。强调基本的写话格式,如每一自然段空两格,标点符号要占格等等,严格要求,让学生从一开始写话就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四、评改结合,掌握方法,让学生学会修改。 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二年级学生的思维往往不注意细节,你别看他说得很好,一动笔写,就急于求成,由于识字量不多,还有文字的障碍,写的话往往会有语句不通,丢字错字现象,所以,写后评改很重要。教师要先教学生怎么修改。看范例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拿出典型的写话,投放在大屏幕上,然后引导学生逐段逐句地评价修改,在讨论中让学生感悟到怎样修改会更好,知道修改作文的方法。再让学生自我修改,互相修改。学生欣赏别人的习作,尝到成功的快乐,发现别人的问题,修正自己的不足,从而起到观人正已的作用。如果最后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办一个写话园地的展示活动,让学生尽情品尝成功的喜悦,学生对写话会更喜欢,更充满期待。   
      总而言之,低年级的写话训练,只要我们教师能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让学生想说想写,引导学生拓展思维,传授写话的技能,学生就一定能找到写话的金钥匙,走进写话的大门,会说会写,不断地带给我们惊喜,能真正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抒我情”。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5-6 07:43
区实小郑小琴老师的网络学术交流方式
1,郑老师在[槐坛/学苑]虽用的是网名,但专注于业务工作,从不发毫无价值的[口水帖],文明交流,其[网名]在网友中有美誉。

2,郑老师在[教师之友网]用实名,坦然交流,有言责必负的气度。

3,郑老师几乎每天都花一点点时间到[教师之友网]看看,每次阅网,都会挂上[郑小琴]这个注册名,以示对公益网站建站者的道义支持和志愿服务劳动的尊重

[教师之友网]是为像[郑小琴]这样的老师而建的。


附答毛陈严纯同志;
      实名交流,正大光明。
      网名又不能上[族谱]不能在银行开户不能领[身份证]。。。搞个神神叨叨的[鬼网名],真那么有意思吗?
作者: 汪宝丽    时间: 2010-5-6 10:10
   让童心插上想象的翅膀
                                 ——《荷叶圆圆》案例分析
                                            西河镇中心小学  王玉琴
情景说明:
     《荷叶圆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夏天”主体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首轻松活泼的散文诗,语句优美,语言生动有趣。课文通过对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四个小精灵的语言展现了荷叶的美,以及和也给他们带来的惬意与喜悦。通篇洋溢着童真、童趣,不仅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想象,更有利于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获得情感体验,从而感受夏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每个自然段结构相近,读起来琅琅上口,适合背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材的讲解分析,让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让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
教学过程:
片段一:
为了优化学生心态,首先,我出事一则谜语:一位小姑娘,身穿花衣裳,划船不用桨,坐在水中央。(打一植物)带学生猜出谜底后,随机板书:荷叶,然后,多媒体课件出示荷叶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荷叶是什么样子的?
生:荷叶圆圆的,绿绿的。(这时,我在板书:圆圆。)
师:荷叶圆圆的,绿绿的,深受许多小伙伴的喜爱。他们是——生: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把四张卡片贴在黑板上)
师:今天老师把他们请到课堂上来了,你们瞧!
师:课文里向我们介绍了好几个小伙伴,你最喜欢哪一个啊?
生:我最喜欢小水珠。
生:我喜欢小蜻蜓。
生:我喜欢小青蛙。
生:我喜欢小鱼儿。
师:荷叶是夏天里一首清凉的小诗,荷叶是阳光下跳动的绿色音符。老师也好想去荷叶上玩一玩啊!你们瞧。我是小蜻蜓,荷叶是我的停机坪,我立荷叶上展开透明的翅膀。
师:谁想像老师一样上来表演啊?
生:……
师:要想表演好,就要先把课文读好。你喜欢哪个小伙伴就读课文的哪一段。(学生反复练习)
评析:用课件展示荷叶池的美丽景色,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看得认真,很快便进入了课文情境。为了让学生学得入情,读得入境,课堂上教师要时刻注创设情境,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的翅膀,根据课文内容加上动作和表情进行朗读。让学生在各种角色体验中,有所感、有所悟。通过引导学生绘声绘色地朗读,学生读得入情入境,仿佛自己就是“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体验后,不仅培养了他们的语感,同时还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情趣,受到语言的熏陶,在快乐好中培养对祖国文字的喜爱。  
片段二:
师:你最想成为这些小伙伴中的哪一个?
生1:小水珠。
师:小水珠,快告诉大家,睡在摇篮里感觉怎么样啊?你能通过朗读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生读。
师:谁还睡过摇篮?课文里用了一个什么字?(躺)小水珠不但躺在荷叶上,而且……
生2:眨着亮晶晶的眼睛。
师:你讲得那么具体生动,肯定可以读得很好!
师:请你再来当当舒服的小水珠,指名读。
师:为了让我们的表演精彩一点,先在四人小组里面练习一下。我要仔细看你们的表情,听你们的声音,哪些小朋友表情好,读得又好,我就请他到台上来表演。
请学生上台演,评一评。他演得好吗?好在哪里?
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就把学生当成了课文中的角色,这又加强了学生的角色意识。
评析:孩子们喜欢表演,也喜欢看别人表演。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把课堂当做大自然,把学生当做一只只可爱的小青蛙、小蜻蜓……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加强角色体验,充分参与语言实践活动,真切的感知课文中小精灵的内心情感,加深其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过程,让朗读富有创造性、趣味性。教师再用自己活泼的语言,富有儿童语言的气息,加上丰富的表情和肢体语言,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片段三:
师:荷叶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都带来了欢乐,荷叶也一定给其他小朋友带来了欢乐。
师:同桌说说,荷叶给小朋友带来了哪些欢乐?
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示范说:荷叶是我的太阳帽,夏天可以帮我遮挡阳光。
生1:荷叶是我的扇子,天气热时,它会为我送来阵阵凉风。
生2:荷叶是我的小座垫,我可以坐在上面快乐地玩耍。
生3:荷叶是我的小书台,它可以陪伴我学到更多的知识。
     评析: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管理者,最主要的劳动工具就是语言。教师优秀的课堂语言,有时是具有魔力的。这个片段的教学通过“荷叶是我的___________“句式的学习,让学生创造想象,延伸拓展,充分展示了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并运用语言的过程。从学生的发言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一环节的安排,不但激发了学生说的兴趣,激活了学生丰富的联想,而且增强了学生的感悟能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发展。
教学反思:
       1、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作阅读感悟。
学生知识经验相异,兴趣爱好有别,内心需求也不尽相同。语文教材中,一些课文完全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内容重点精读,只有学生能自由地把学习的精力放在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上,时间充裕,挖掘也就比较深入,再通过大组交流,对文章的理解相应就更到位了。而对一些涉及个人喜好的童话类型的文章,就更应该尊重学生的喜好了。《荷叶圆圆》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片段:
师:小朋友们,课文里向我们介绍了小水珠、小蜻蜓等好几个小伙伴,你喜欢哪一个呢?
生:我喜欢小蜻蜓。
我喜欢小青蛙。
我喜欢小鱼儿。
师:你喜欢哪个小伙伴,就读写那个小伙伴的那一段课文。待会儿你就给大家介绍你喜欢的?
可以想象,学生在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阅读时,会投入多大的热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事实上,学生后来活灵活现的表演,创造性的想象都是在喜欢的基础上的。
2、尊重学生的个性表演来促进课堂的生成。
这是一篇充满童趣的散文诗。荷叶圆圆的,绿绿的,是那样惹人喜爱。小水珠喜欢她,小蜻蜓喜欢她,小青蛙喜欢她,小鱼儿也喜欢她。这绿色的跳动的音符,在召唤小朋友走进夏季,感受夏季,感受小伙伴们快乐的心情。学生对文本有着不同的理解,这样才会有学生的个性化表演。例如:有一学生表演小青蛙,读到“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时,作了蹲一蹲的动作,并模仿青蛙“呱,呱,呱”的叫声。但在教学时,要是我对生字的呈现随着学生的表演就更好,更自然。比如我在学生朗读完小蜻蜓,然后出现动词“立”和我利用学生表演时踮起脚尖这一细节,引导学生发现“立”,效果是不一样的,后者更加生动自然,使人一目了然。这样不但尊重了我们的孩子,而且使课堂动态生成,成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

作者: 汪宝丽    时间: 2010-5-6 16:04
利用空白,激发想象
                            ———《坐井观天》案例分析
                                       西河中心小学      黄桂华
    《坐井观天》通过生活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如何让寓言最大化给学生心灵感染震撼,让学生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我利用文末的空白让学生想象,使学生从想象中不知不觉受到启发。

师:青蛙如果真的跳出井口,它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
生:青蛙如果真的跳出井口,它会看到天是无边无际,会说“看来,小鸟说的没错。”
师:是的,只有跳出狭小的井口,才能看到广阔的天地。
生:青蛙如果真的跳出井口,它会看到一片全新的广阔天地,会说:“我以前目光太狭小了,还自以为是,太惭愧了。”
师:是的,能够认识到以前自己的不足,这本身就是一个进步。
生:青蛙如果真的跳出井口,它会看到一片美丽而广阔的天地,会说“我以前的日子真是白过了,竟然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看来以后不能只停留在一个狭小的天地,要多到处走走,长长见识。还要多听听别人的意见。这样自己才会成长得更快。”
师:真是一只知错就改的青蛙
师:同学们,听了你们的精彩发言,我仿佛看到一个个未来的寓言作家正向我走来,你们就是一个个小作家了,能不能把你们刚才的发言加一段到文末呢?
生:不能随便加进去,如果加进去的话就太直白了,没有让人回味、思考的余地,这样效果就不太好。
师:看来,写文章还要讲究一定技法,留一定空白,收到的效果会更好。

反思:
    阅读中的创新,反思乃至批判,尽管需要大胆的开拓精神,但它不是信马由缰式的天马行空,它必须有依据可凭借,有规律可遵循。
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添加片断,让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深化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对寓意的感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 毛陈一小严纯    时间: 2010-5-6 19:22
读中理解    读中感悟
                        
                                           -----《晏子使楚》教学案例
                  
               
【情景说明】:
    《晏子使楚》是五年级第三单元中的第二篇文章,本单元教材的其中一个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晏子使楚》讲述了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却受到楚王的三次侮辱,每一次晏子都予以有力的反驳,维护了自己与齐国的尊严,最终使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我结合第三组课文的学习要求与特点来设计教案:理解课文内容,抓人物语言反复揣摩、体会人物特点是教学目标;把通过朗读体会晏子语言的巧妙、体会人物特点作为重点,让学生在晏子与楚王的针锋相对中,感受到晏子语言的艺术、智慧的魅力。
【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你们在电视上见过我国的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的新闻吗?说说人家是怎样接待他们的?
    生:见过,两边排着整齐队伍,还有一些女士们手捧鲜花。
    师:是的,他们出访别的国家,受到了人家的热情招待。那文中的晏子出使楚国,楚国又是怎么对待他的?请打开课文找出有关的词语或句子。
    生:楚王想趁机侮辱晏子,好显显楚国的威风。
    生:侮辱最能表现楚王的态度。
    师:想一想,“侮辱”是什么意思?
    生:“侮辱”就是对人恶意攻击。
    师: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呢?你能画出有关的句子吗?
    生: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
    生: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
    生: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么没出息,干这种事?”
    师:好,我们就来多读几遍这几句话,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楚王挖狗洞让晏子钻,是讽刺他身材矮小。这说明楚王一点都不尊重晏子。
    生:从他的“瞅”、“冷笑”中,我体会到楚王根本没把晏子放在眼里。
    生:故意在晏子面前审问盗贼,嘲笑齐国人没出息,这都是楚王设的把戏。他是想借机侮辱晏子。因为一个小小的盗贼根本不用一国之君来审问。
    师:可见,楚王的用意很明显,侮辱晏子,侮辱齐国,以达到长楚国威风的目的。能读出你们的体会吗?
   (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读这几句话)
    师:那么楚王的目的达到了吗?请浏览课文,把他每次侮辱晏子的结果画出来。
    生:读画出来的句子。
   (出示句子:
        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楚王只好陪着笑。
        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倒让大夫取笑了。”)
    师:你从中有体会到了什么?
    生:每个句子中都有“只好”这个词,从中我知道了楚王不得不尊重晏子了。
    生:我体会到楚王不仅没达到目的,还让晏子取笑了。这真是“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
      师:那么晏子是怎样“取笑”楚王的呢?让我们走近晏子,去感受他的语言艺术,去体会他的铮铮铁骨!咱们先去看看,晏子第一次回击楚王的语句。
    生: 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师:找是找到了,但我感觉读得太平淡了,谁能体会晏子当时的心情和当时的场面,给他加一个修饰词语,来读一读。
        (出示:晏子看了看,__________地说:“这是个狗洞……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
    生:晏子看了看,笑嘻嘻地对接待的人说……
        生:晏子看了看,不紧不慢对接待的人说……
    师:好的,同学们都答得很出色,那你们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生;访问正常的国家开城门,访问狗国钻狗洞。楚国让晏子钻狗洞,说明楚国是个狗国。  
    师:所以楚王只好开城门让晏子进来。
  生:楚王这城门打得是无可奈何啊,要不然就承认国家是狗国,自己是狗王了。    师;感情朗读这句话。谁来当晏子再读读这句话?
   
【教学反思:】
    朗读是悟情的基础,没有朗读,单凭老师的提问、启发,学生是无法进入角色,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只有朗读,才能叩开情感的大门。因此,我在教学《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时,首先从社交礼仪入手创设情景,让学生明白楚王的真正目的,紧紧抓住“侮辱”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课文,引导学生反复读晏子的语言,(主要通过朗读、体会、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体会晏子的所说的话,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人物,感受到晏子的智慧和语言的巧妙。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学得比较主动,发言也非常踊跃。学生基本上都能按照我预设的一步步学习下去,学生对人物性格的体会也的确达到了我预期的目标,对于晏子语言分析得较为细致,但对晏子的神态却没怎么顾及到,这是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备课过程中,我想我应该更多地思考和推敲,认真领会新课程标准,争取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
作者: 毛陈一小严纯    时间: 2010-5-6 19:26
希望老师们多多指教!
毛陈一小严纯期待着你们的精彩点评!
作者: 郑小琴.    时间: 2010-5-6 21:35
谢谢管老师的表扬,更要感谢帮助排版
作者: 汪宝丽    时间: 2010-5-7 08:54
  走进生活学识字
                                     ——《菜园里》教学案例
                                      西河镇中心小学 翟翠萍
【情景说明】:
《菜园里》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课力求体现"在情境中识字"的教学理念.巧妙运用生字卡片、部件卡片,把学生带入轻松愉快的识字情境中,让识字活动充满乐趣,激发了学生的识字愿望。学习目标是认识十四个生字,会写四个字,认识一种笔画和一个偏旁。能正确流利的朗读儿歌,认识一些蔬菜,了解它们的特点。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了解有关蔬菜的特点。
【教学过程】:                                                                                                                                                                                                                                                                                                                                                                                                                    
(通过课件和课前对教室的简单布置,把学生引入菜园)
师:瞧,菜园里有这么多五颜六色的蔬菜小精灵,你们愿意摘几个带回家吗?
师:你想摘谁呢?
生:我想摘西红柿。
师:那你叫一叫它的名字——
生:西红柿。
师:你的翘舌音读得真准,我们一起像它这样叫它的名字。
全班学生:西红柿,西红柿。
师:你还想摘谁呢?
生:我想摘茄子。
师:请你笑着再和它打招呼,好吗?
生:茄子。
师:你真是个有礼貌的孩子……(演示课件,学生读对表示蔬菜名称的词语,就能得到一个蔬菜精灵饰物,教师充分利用课文情境采取自己读、开火车、小老师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情境中识字。)
师:大家还想摘呀?这样吧,我们一走到菜园里继续摘,好吗?你喜欢谁,就拿起来看看、摸摸、闻闻,还可以尝一尝,再想办法 记住它们的名字,看看你能记住多少。
生:(学生离开座位自由到教室周围的“菜园”里看看、摸摸、闻闻,然后找到自己喜欢的并且会认的蔬菜卡片,能认多少不限。)
师:把你们新交的朋友在小组说给你的伙伴听。
生:同桌互相读自己找到的词语卡片。
师:我想知道你们记住了那些蔬菜的名字,向大家介绍一下。
生:我们的菜园里有白菜、辣椒、西红柿,西红柿又红又甜,白菜有很多维生素。
生:还有马铃薯、冬瓜。
生:我记住了芹菜、胡萝卜、黄瓜。
……
师:菜园里可热闹呀!让我们一起变成蔬菜娃娃,加入到它们的盛会中吧!•
师:看(老师戴头饰)!我现在变成了什么?
生:西红柿。
师:对,我现在就是一个西红柿娃,我穿着红色的衣服,身子圆圆的,还戴着一个绿色的头花,你们说我漂亮吗?
生:漂亮。
师:你们也想夸夸自己吗?那就把自己变成蔬菜娃娃吧。
生:我是萝卜娃娃,瞧,我头上扎着绿莹莹的结子.胖乎乎的身体,多可爱呀!不过你可不容易找到我,我在地底下藏着呢!
生:小朋友好!我是黄瓜娃娃。我最喜欢在瓜架上荡秋千了。如果你想和我握手,可要注意点,我的绿外衣上有许多细小的刺。
生:我是茄子娃娃,我打着紫色的小灯笼在菜园里和伙伴们做游戏呢!
……
【教学反思】  根据语文教学的实际状况强调语文课程的生活化,要求进一步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在《菜园里》教学设计中,我试图将生活引入课堂,创设生活情景,将教学内容的特点与儿童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构建一个开放自主的课堂,让学生体验生活,认识生活,探究生活,努力把学生带入到这种生活情境中,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学生体验生活,引起学生极大兴趣,牢牢地吸引住学生注意力,人人跃跃欲试,个个争先恐后,在这种心态下识字,既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又让学生明确了事理,发展了语言,感悟了课文。
 

作者: 汪宝丽    时间: 2010-5-7 10:02
    抓住矛盾  突破难点
                                            ——《丰碑》案例分析
                                           西河镇中心小学 肖红梅
情景说明
      《丰碑》主要写掌管物资的军需处长,活活冻死的事。他冻死的形象就像一座晶莹的丰碑。怎样让学生理解“晶莹的丰碑”的含义呢?在学生感受了军需处长的感人形象,理解了将军的感情变化后,学生对“晶莹的丰碑”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为防止学生有更深入的理解,我抓住课文中矛盾所在,突破这一难点。
教学过程
师:这是一支怎样的队伍?
生:这是一支身处恶劣环境的队伍。
生:这是一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生:我从最后一段:“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这句话了解到了“这是一支拥有坚定信念、勇往直前的队伍。”
师:矛盾出来了,既然这支队伍装备很差,却为什么说胜利属于这样的队伍呢?
生:军需处长主管物资供给,而他把衣服却给了别的战士,自己活活冻死。他的这种精神感染了大家,在他的精神的引领下,大家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所以说胜利属于这样的队伍。
生:从军需处长的身上,可以感受到他对战友满腔真情的关心,这种关心也激励战士们克服一切困难,勇往直前。
生:军需处长处处为他人着想的精神是千千万万个战士的缩影,具有这种精神的队伍是无往而不胜的。
师:我们再读第七自然段,你对“晶莹的丰碑”又有什么新的理解?
生:军需处长只是这支队伍中所有战士的一个代表,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精神就是这支队伍的精神,也就是说军需处长就是这支队伍的一座丰碑。
生:晶莹的丰碑有两层含义:一是军需处长的精神是一座丰碑;二是军需处长是千千万万战士的代表,是这支无往而不胜的队伍的一座丰碑。
反思:学生理解课文大意后,对文章主题“丰碑”只停留在表面的理解,教师抓住文章的矛盾“这是一支装备很差的队伍”,为什么又说“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学生造成心灵的震撼,思维被激活,并进行激烈的碰撞,在老师点拨下,很快感悟到“晶莹的丰碑”的真正含义。
作者: 满天飞雪    时间: 2010-5-7 14:34
  创设情境 快乐识字
                                 ——《小小的船》教学案例与反思
                                    孝南区毛陈镇第一小学 汤雪艳
情景说明:
  《小小的船》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充满儿童情趣和幻想的儿童诗。全诗以生动形象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向我们展现了星夜天空美丽的景色——一个小孩仰望星空,把一弯新月看作小船,幻想自己乘着小船遨游太空,与碧空、星星为伴。诗中有情、有景,而此情、此景又正契合儿童的现实生活,能很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另外,诗文韵律和谐、优美,具有较强的音乐感,读起来琅琅上口。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学生创设了快乐的识字教学情境,让学生完全融入其中。在教学中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使学生能主动识字,喜欢识字。达到真正的快乐识字。
[案例一]:
师:请同学们快快把书打开到课本76页,想不想不用老师教,自己先读读课文,做一个聪明的孩子  啊!
生:(生齐说)想!
师:那如果你在课文中碰到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呢?(生思索片刻,而后举手回答)
生:我可以看生字上的拼音。
师:你真爱学习。
生:我可以问同桌,问同学。
师:(赞许地)这个方法也不错,那如果同学也不认识呢?
生:我可以问老师。
师:我很愿意帮助大家。
  (生纷纷举手回答自己想到的方法,教师及时给予评价)
师:下面,就请小朋友们用刚才的方法把课文读读,并且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行吗?
  (此环节可让学生把本节课的生字进行初步的认识,旨在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生:(生大声并自信地齐说)行!
  (生高兴地自由读文)
[教学反思]:
  从低年级开始,在识字的过程中无形地渗透给学生各种学习方法,这是我在识字教学中的一种尝试。低年级识字量大,特别是第一册中,要求认识的字达到400个,这对于活泼好动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难度,如何能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感到轻松,我认为应该把学习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越是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得到的新知识就越难以忘怀!
  教学中,我首先设计了在识字过程教给的学习方法,学生可以将它运用到学习本课的生字上,也可以将它运用到课外,这样,学生对于生字敢于认识,不再是以前遇到困难就找人的学生了。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认识,也加强了学生的成就感,让他们在识字中感到快乐。在学习生字时,我没有像以往那样首先把生字从课文中找出来,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反复读,而是让学生在读文的同时对生字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就是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也乐于在这种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识字欲望让我惊奇,学生从自主学习中得到喜悦,从渴求知识中得到乐趣。
[案例二]:
  (出示带有拼音的自制字卡)
师:这些生字你认识吗?
生:(得意地)认识。
师:老师请几个小朋友来读读吧!
  (师高举起卡片,生勇跃举手)
生:星
师:你的后鼻音读得真准!请你带着大家读两遍好吗?
  (生领读,全班齐读)
  (师依次举起其他的生字卡片,分别指名领读,随机引导正音,并注意发言,尽量点没有发过言的孩子,学生兴致很高,把卡片上的字读得又快又准)
师: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那么多字,现在,我们就用这些生字卡片和拼音卡片来做一个“找朋   友”的游戏,好码?
  (师拿出自制的拼音、生字卡片)
生:(喜悦地)好。
师:现在老师就把这些卡片发给表现得最好的同学。
  (学生迅速安静,并坐端正)
  (师把卡片分发给学生,先让拿生字卡片的同学站出来,一个个地高举起卡片,依次说:“我的朋友在哪里?”拿着相应拼音卡片的同学从座位上跑上台,与相应的汉字站在一起,并说:“你的朋友在这里。”然后两人齐说:“我们的名字叫……”全班同学把卡片上的拼音与汉字齐读出来)
师:小朋友刚才真聪明,能借助拼音认识这些字,现在这些字去掉拼音了,你还会认吗?
生:(自信地)会认!
师:下面我们开火车读生字卡片,如果他读对了,我们就一起跟着他读两遍好吗!
  (师出示没有拼音的自制字卡,生读)
师:(出示字卡:船)
生:(看着字卡,一时读不出来)
师:不要紧,想一想。如果实在读不出来,可以请别人来帮你。
生:(看了一会儿,读出来了)船
师:(肯定地)你真不错!
  (师依次出示卡片,并及时给予评价)
师:“叮叮叮……”,下课了,生字宝宝要出来做操了,请看它们排好了整齐的队伍,你还认识它  们吗?
  (师将生字卡片在黑板上贴出两竖排,老师点,生齐读)
生:(大声、自信地齐读)
师:小朋友真棒,一会儿就认识了这么多字。
[教学反思]:
  传统的教学识字,总是为识字而识字,而字的拼音一去或是把字重新排个顺序,学生和它又变成了陌路人。“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这是我在课改实践中刻意追求的一种教学理念,而以上的教学案例,我摒弃孤立的识字方法,将识字变成各种有趣的活动。如:“找朋友”、“给生字宝宝排队”这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既快乐,又轻松,并在轻松和快乐学到了知识。这不正是新课程标准下,我们所追求的一种教学方式吗?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有效地提高,但这一切都不是由教师“施教”出来的。设计这样一节识字课,我只想告诉大家:在快乐中识字,在识字中感受到快乐。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体现语文课堂中的人文关怀,让学生体会到师生平等。于是在这堂课上,我与学生一起做游戏,想必学生一定会有受尊重的感觉,不会与老师产生隔阂,学生的心理压力必然会变成求知的欲望,学习的动力。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学习任何知识都是一个自我构建的过程,是一个秩序渐进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无论获得任何知识,都应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本案例中,我就遵循了这一规律,先让学生认带有拼音的生字卡片,再让学生认读没有拼音的生字卡片,最后让学生认读打乱顺序的生字卡片。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学生也更于识记,而且通过多种形式再现生字,也加深了学生对生字的识记,且这种识字学生并不感到累,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这不正是我们所要追寻的目的吗?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积极探索,寻找出一种轻松、快乐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把自由、主动、快乐还给学生,这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应积极探索的问题。课堂教学中,只有构造平等、民主、伙伴式的师生关系,才能进一步创设和谐、愉快、轻松的教学氛围,真正达到了寓教于乐、寓教于玩。当然,一种新的方法必须能引起学生兴趣,但如果想让学生对识字有长久的渴望,就必然要求要灵活多变,想出各种有趣的识字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使学生能主动识字,喜欢识字。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是“有心人”,一方面传授学生知识,一方面传递学生快乐。

作者: 满天飞雪    时间: 2010-5-7 14:37
本帖最后由 满天飞雪 于 2010-5-11 11:53 编辑

一切尽在体验•享受•自主中
                          ——《纸船和风筝》教学案例及反思
                                   孝感市毛陈第一小学 管渲灏

情景说明
  《纸船和风筝》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课以生动的语言向小朋友讲述了一个感以至深的故事,文章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童趣盎然。《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应注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现实出发,经过独特的说话练习、识字过程来表达这一效果。
一、板题,激发兴趣
  1、师板题:纸船和风筝
  师:谁会读?(生举手)你来读读吧!(师点一名学生读)
  生:(大声地)纸船和风筝
  师:你的声音读得可真大,读得真好呀!我们来学着他的样子一起读读课题吧!
  (生齐读课题)
  师:课题读得真好,老师相信大家会把课文读得更好。
二、初读课文
  1、初读课文
  师:这可是我们第一次读课文,那第一次读课文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生思考片刻)
  生:要把字读正确。
  生: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
  师:你真会想办法,还有吗?
  生:把课文读通顺,遇到不懂的地方把它画出来。
  师:同学们回答得可真好,这都是一些很好的学习方法,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不懂的地方画下来。
  (生边读边画)
  2、小组读文
  师:请大家分成小组,把自己不懂的句子在小组中讨论讨论,再试着读一读课文(师巡视)
  3、课件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师:刚才同学们读得可真认真,请看大屏幕,这几个句子你们会读吗?
  (出示句子)
  生:(大声地、自信地齐说)会读!
  师:想站起来读给全班同学听听吗?
  生:想
  师:你想读哪句,就站起来大声读读吧!
  生1:我想读这一句(小熊拿起纸船一看,乐坏了,纸船里放着一个小松果,松果上挂着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祝你快乐!”)
  师:读得可真流利。
  生2:我读这一句(地过了几天,松鼠再也受不了啦!)
  师:你的声音可真响亮。
  生3:我喜欢这一句。(……)
  师:你读得可真有感情。
  三、朗读悟情,想像发展
  师:谁会流利、有感情地读读这些话呢?(大屏幕出示课文的第3、5段)
  (生纷纷举手,都想展示自己)
  1、指名读大屏幕上出现相应的松鼠图片。
  师:看看松鼠是什么表情?
  生:他很高兴。
  生:他非常快乐。
  师:再看看课文里是怎么写的?
  生:他乐坏了。
  师:你能表演乐坏了的情形吗?
  (生踊跃上台表演师生给予评价)
  2、指名读,大屏幕上出现相应的小熊图片
  师:谁会读这段?
  生:(大声地读)
  师:(看图)看松鼠,他又是什么表情呢?
  生:他也很高兴。
  生:他也乐坏了。
  师:你也来表演一下乐坏的情形吧!(他表演得怎么样?)
  师:谁能把他们高兴的心情读出来呢?
  3、指名学生读,并评价,再读。
  师:大家读得真好,老师可真高兴,那么这带着祝福的纸船和风筝是从哪儿来的呢?请听:(CAI放课文录音)
  (听完后,生明白了,并纷纷举手)
  生1:纸船是松鼠的。
  师:请把话说完整。
  生1:纸船是松鼠的。
  生2:风筝是小熊送的。
  师:你们会听也会说,真不错,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为了朋友,学到这儿,你想说点什么?
  生1:他们真聪明。
  师:你也很聪明。
  生2:我太高兴了,因为它们成为了好朋友。
  生3:希望他们能永远是好朋友。
  师:他们听了你们的话一定会很高兴,谢谢你的祝福。
  4、感情朗读
  师:请大家分成小组带着快乐的心情读读课文1-6段吧!
    比一比,谁最棒。(生纷纷读文)
  师:可是有一天,没有了风筝和小船。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听(CAI出示动画朗读)
  生:它们吵架了。
  师:结果怎样呢?请听老师读(6-10段)
  生1:我太高兴了,它们又和好了。
  生2:它们又成为了好朋友。
  生3:松鼠很勇敢,能主动与朋友和好。
  师:学到这儿,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1:好朋友不应该吵架。
  生2:好朋友应该互相帮助。
  师:大家说得可真好,小朋友,把你最受感动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吧!
    (生纷纷举手读)
四、总结升华
  师:是啊,做一对好朋友多么不容易啊。要懂互相谦让、互相帮助才行。希望大家今后都能和自己的好朋友友好相处,大家能做到吗?
    (全班学生自信地说:能!)
教学反思:
  回顾我的教学,我的体会是深刻的。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要求教师“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新课程倡导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造与开发的过程。因此,我在课程中,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充分利用教材结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教材特点大胆地处理教材,在整个案例中,我顺应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有效利用生活中的契机,灵活地处理教材,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思想,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营造快乐,和谐的探究氛围。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拔下进入课堂佳境,《纸船和风筝》中,我和学生一起感受小动物们之间的真挚友谊,饱满热情的朗读用表达友谊成岁的愿望,都激发了学生美丽的情感。
  充分品读文本,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我积极引导学生品读文本,采用各种形式朗读课文。“读”始终贯穿于教学始终,并指导学生参与朗读评价,做到了在读中“悟”,在读中“说”,在读中“思”。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教学中,我在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时,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充分体验情感。“你看到他们和好了,你想说点什么?并请小朋友踊跃发言,这些活动,使学生融入课文的情境之中,用学生体验过的友情打动学生,用文中描写的情境感染学生,再用学生领悟的友情朗读课文,使课文内容用所蕴涵的情感在学生心中得到延伸和拓展。
  在教学中,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他们学会学习,一切尽在体验•享受•自主中,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做到的。

作者: 刘三华    时间: 2010-5-7 15:13
                             

                        ——《月亮的心愿》第一课时教学实录与及反思



                         孝南区陡岗镇朝阳小学     刘三华

【情景说明】
     《月亮的心愿》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是以“亲情”为主题,侧重教育学生关爱他人,这篇童话故事以月亮的内心变化为线索,先写月亮为孩子们的游,希望太阳公公让明天的天气好起来,接着写月亮为了让珍珍照顾病中的妈妈,又建议雷公公让明天下雨,两天后,是一个艳阳天,两个孩子都参加了游。本文记小女孩珍珍为了照顾生病的妈妈,放弃效游的事,赞扬了关心父母,体贴长辈的美好品质,既有童趣,又极富人情味,寓孝敬父母,体贴长辈的教育于生动感人的故事之中,进一步深化了本组关爱家中每一个人的主题。
教学目的: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女、气、去、太、早、亮”6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要心中有他人,学会关心别人,为别人着想。
教学重点:
1、 认识、写字、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蕴涵的思想感情。
2、 领读课文、正音。
注:较难读的字词句。
第一段:窗帘、背包、装着。
第二段:商量、
第三段:另、照顾、生病、
第四段:早点儿、
第八段:离开、窗户、
第九段:孩子们//一个都少、排着队、愉快地/走在郊游的路上。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揭示课题

  课件出示“心愿”两个字:
  老师有很多心愿,例如:我希望咱们一(二)班的同学健康快乐,结交很多好朋友。你们愿意说出自己的心愿吗?
  学生说自己的心愿。

  设计说明:“心愿”一词,用生硬的方法解释,学生不易接受。教师通过谈自己的心愿再引导学生谈心愿,这样联系生活来解释词语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从感性上理解了词语的意思。

  听着大家说心愿,我们的一个朋友也急了,她也要把心愿告诉大家。看──她来了!
  课件出示月亮图、课题《月亮的心愿》:
  齐读,强调“亮”的读音。

  月亮有什么心愿呢?让我们来读课文吧!


二、感知性阅读,自主学习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碰到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比较长的句子读慢一点。

  3、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学生自主识字:
    自己认读。
    和学习小伙伴一起认读。
    你觉得哪些字很难认向小伙伴请教。

  4、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⑴ 课件演示“数星星”,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帘 背 装 顾 病 累 悄 离 气 另 医 女 太 户

  ⑵ 哪些字你有好办法记住它?

  设计说明: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并提供同学之间的交流机会,体现同伴互助。

  ⑶ 这些生字还带来了它们的朋友,你会读吗?
    指名认读词语:

    窗帘 背包 照顾 生病 另一家 女孩 
    医生 悄悄地 离开 窗户 装着 太累

       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读好轻声的词:
    悄悄地 窗户 装着 
    强调:背包的“背”的读音。

  ⑷ 生字宝宝藏到课文里去了,你还认识他们吗?
    请同学们把课文小声地读一遍,读完后,找一找,课文写了月亮的几个心愿?找到了,用笔划下来,读几遍。

    设计说明:在语境中巩固识字。


三、指导朗读,理解感悟课文内容

  1、指名回答:
    相机出示有关句子:

    “明天孩子们去郊游,得去跟太阳公公商量商量,让明天有个好天气。”

     “我去跟雷公公说说,明天还是下雨吧!”

       你找得很准确,说明你刚才读书时动了脑筋,我们也来读读这两句话。

    指导学生把这两句话读正确。

  2、用自己的话说出月亮的心愿:
    板书:好天气下雨

    读了这两句话你有什么问题吗?

  预设:为什么月亮的心愿发生了变化?为什么月亮先想让明天有好天气,后来又希望下雨?月亮的心愿到底是什么?

  设计说明:即使是一年级的学生也应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尊重,按学生的需要来组织教学,就要给他们应有的自主权。

  3、归纳问题:
    为什么月亮想让明天有好天气?

    为什么月亮又改变主意,希望明天下雨?

    月亮的心愿到底是什么?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再读读课文,想一想,然后和你的学习小伙伴讨论一下。

  设计说明:启发学生勤动脑,更深入地读课文,使学生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激活思维。

  4、解决第一个问题,出示第一幅插图:
    理解句子意思。
    指导朗读。
    进行口语训练。
   月亮自言自语地说:“明天孩子们去郊游,得去跟太阳公公商量商量,让明天有个好天气。”
     指名有感情地读这句话。
    月亮要去跟太阳公公商量让明天有好天气,会怎么商量呢?如果你是月亮,你打算怎么和太阳公公商量?自己练习一下。
    老师扮演太阳公公,学生扮演月亮进行口语训练。
    引导学生说出月亮希望明天有个好天气是因为孩子们已经做好了去郊游的准备,为了满足孩子们,使他们快乐地游玩。另外,让学生体会到“商量”的意思。
    设计说明:利用口语交际的形式入情入境地理解“商量商量”的意思,在对话中解答第一个问题。
  5、解决第二个问题,出示插图:
   ⑴ 月亮为什么希望明天下雨呢?
     (月亮为了让珍珍照顾病中的妈妈才希望明天下雨,因为下雨了郊游活动就会推迟。等妈妈的病好了,天气好了珍珍就可以和同学们一起去郊游。)
        让我们来认识珍珍:
     珍珍是怎样照顾生病的妈妈?
     看插图──端水给妈妈洗脸、喂药……
    ⑵ 拓展:
     你照顾过别人吗?
     联系自己的生活举例谈谈。
     设计说明:向课外延伸,丰富课程资源。
     这些同学和珍珍一样很会照顾别人,你觉得他们是什么样的孩子?
     (关心家人、爱妈妈、孝顺的孩子……)

设计说明:由直观的图入手,结合自己生活中的经历理解“照顾”的意思,同时对学生进行了关爱他人的教育。
     我们不仅能从插图中看出珍珍关心妈妈,还能从她和妈妈的对话中知道珍珍很爱妈妈。让我们来读对话吧!
     出示珍珍和妈妈的对话:
     练习读→指名分角色读→学生评价。
     通过对朗读的评价让学生体会到珍珍对妈妈的关心,妈妈对珍珍的爱。
   ⑶ 教师小结: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5-7 15:24
珍珍不能去郊游,多遗憾呀!月亮看到这一切,深受感动,决定明天下雨,推迟郊游的时间,让珍珍照顾妈妈,等妈妈的病好了,再和同学们一起去郊游。
四、总结本课
  月亮的心愿到底是什么呢?
  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快乐地去郊游。
  她的心愿实现了吗?
  齐读最后一段话。
五、指导写字
  1、观察:
    “女”字,借助板书中“好”的女字旁进行指导,让学生了解“女”字和女字旁在书写上的区别。
  2、师范写。
  3、学生书写: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自主识字片段〗
  师:哪些字你有好办法记住它?
  生:我有好办法记“帘”字。上面好像是穴字头,下面是毛巾的“巾”,我觉得窗帘像挂着的大毛巾,宝盖头下面的两点像夹子,把布夹住,宝盖头像窗帘上面的东西。(他一边说一边指着教室窗帘上面的盒子说。)
  (不少学生脸上露出喜悦之色,有的直点头,还有的小声说,是的,像大毛巾。)
  师:(高兴地)“帘”就是“穴字头”,你真行!孩子们都看看教室的窗帘吧!还真像大毛巾。
  生:“装”下面是衣字,衣服就是服装,我穿衣服就会想起服装。
  师:你很会联想。
  生:我这样记“病”字。广字加两点,中间“两”字去掉一人。
  师:广字加两点,叫“病字头”。(板书病字头)你很会动脑筋。
  生:我来记“背”,北+月。
  师:你用的是拆字法。谢谢你告诉我们这个办法。
〖口语训练片段〗
教师扮演太阳公公、一名学生(袁苗)扮演月亮。
  生:太阳公公。
  师:谁找我呀?

 生:我是月亮。
  师:哦,是你呀!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生:我希望明天有个好天气。你能答应吗?
  师:为什么你希望明天有个好天气呢?
  生:因为孩子们明天要去郊游,下雨就不好玩了,我想他们玩得高兴。
  师:原来是这样呀!你这么有礼貌,还为孩子们着想。行,我答应你。

 生:谢谢您!太阳公公再见。

师:再见。
〖学生评价分角色读书的片段〗

生(刘星雨):我觉得袁苗(读妈妈的话)没有把妈妈生病的那个味读出来。

师:(愣了一下)你觉得怎么读才够味呢?

生(徐姚):我觉得妈妈生病了,说话的声音应低一点,就像这样读……(压低声音把妈妈的话读了一遍。)

师:(高兴地)徐姚讲得很有道理,他读得也很好。

生(曾庆):老师,我不同意徐姚的意见。我觉得的声音很大很好听,她读得很好。

师:(始料不及)可是她读的是妈妈的话,妈妈这时生病了,生病的人能用这么大的声音说话吗?(极力想说服曾庆)

生(曾庆):(很不服气的样子)当然可以,妈妈是故意大声说话,想让珍珍放心地去玩,不担心她的病。

师:(很吃惊曾庆同学合情合理的解释)听你这么一说,我觉得很有道理。
【教学反思】

1、我在备课时着力体现学生自主识字,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体验识字的快乐。从教学实际来看,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这与平时的训练是分不开的。同时我又一次为孩子们丰富的想象而惊奇,尽管课前我也绞尽脑汁想识字的方法,但远远不及孩子们。如“帘”的识记方法我怎么都没想那么细,宝盖头下面的两点多么像夹布的夹子。因为“穴字头”大多数学生不认识,他们分开来记字形也在情理之中。看来任何时候不要低估了孩子们、忽视了他们的潜能。

2、朗读指导是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我准备花大力气来进行教学──指导读妈妈和珍珍的对话。没想到的是指导读妈妈的话时,曾奕同学逆着我的意思来。当时我心里很急,因为有很多老师听课,生怕节外生枝,收不了场。也许是考虑到听课老师在场,我不好生硬地打断曾奕同学的发言,只好硬着头皮、耐着性子听他解释。现在想起来,幸亏听了他的解释,差点让我们失去一次聆听最美妙声音的机会。如果是平时的课堂呢?真不敢往下想……“倾听才能真正地和孩子们交流”。这句话又一次撞击着我的教学思想,撞击着一不留神出现的“教师高高在上”的思想。在新旧观念的撞击中孩子们成长,我也成长着。

3、写字的指导,要求不仅把字写对,还要写好看,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因为考虑到公开课的原因,我想给听课老师比较完整的印象,所以第一课时安排的内容很满,留给学生写字的时间很少。教学时写字的环节在仓促中结束了,这是很不足的地方,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感觉走了一个过场而已。

4、另外我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理解词语,注重积累语言,提高运用的能力。同时重视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给学生提供质疑问难的机会,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气氛很好。重点突出,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很浓,我感觉孩子们在愉悦中享受了学习语文的快乐。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尝试着让学生提问,孩子们的问题基本没有脱离我的预设。但用这种方法在别的班上时,就出现了有的问题游离于文本之外,或离开了文本的重点和难点内容的学习,所以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要慎用此法,还要考虑到文本的内容。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5-7 16:22
http://xnjyw.5d6d.com/thread-21151-1-1.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21151-1-1.html

             告   白
1,拜托坛友们让美术老师看看上面的链接。可继续报课/上传美术案例。

2,按原公示承诺,5月10日下午4;00前,由评委之一的李红亮同志在此发帖公告区评选定之送市案例篇目,作者作必要的修改,打出纸质文本,补交20元市收评审费。
          [管季超信托评委们,不介入评委会评审,只作为评委后勤服务的工作]

3,本帖区评案例上传截止期为5月9日,逾期不候。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5-7 18:20
凤珍老师[来学习]我桌当然欢迎
不晓得为么丝您家非用个[网名]?

张是大姓凤珍冽名字也蛮好听,
用[网名]等于是披马甲近乎匿名。

我办网不营利贴工夫又贴老婆批的零用钱,
请您家们挂上网名鼓励哈要求不算过分。


都来建设都可分享您家们看行不行?
莫站在干坡上望倒我呛水不把手伸。

好些事只能够由管季超冽样的[哈巴]才能办成,
百年后再论功过贤愚咱现在不气管它挖倒脑壳做事肯定下神。

跟一帖即兴的有点味儿蛮像[道琴],
您家们弄个渔鼓拍倒唱轻松心情。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5-7 18:21
http://xnjyw.5d6d.com/thread-21151-1-1.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21151-1-1.html

             告   白
1,拜托坛友们让美术老师看看上面的链接。可继续报课/上传美术案例。

2,按原公示承诺,5月10日下午4;00前,由评委之一的李红亮同志在此发帖公告区评选定之送市案例篇目,作者作必要的修改,打出纸质文本,补交20元市收评审费。
          [管季超信托评委们,不介入评委会评审,只作为评委后勤服务的工作]

3,本帖区评案例上传截止期为5月9日,逾期不候。

作者: 袁苏亮    时间: 2010-5-8 09:01
本帖最后由 袁苏亮 于 2010-5-8 09:09 编辑

诸葛亮————神机妙算
——《草船借箭》教学案例及反思
孝南区陡岗学区朝阳学校 袁苏亮
情景说明:
《草船借箭》是根据《三国演义》中相关情节改写的。本故事是在孙权、刘备联合抗击曹操的时候发生的。诸葛亮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学目标:通过对故事情节的解,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通过具体语句感受人物特点,并通过读表现人物个性。
教学片段一:感受诸葛亮知天文
师出示课件:“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师:读读课文,你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吗?把你认为最佳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词句画出来,用心体会体会。
生:我从“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这儿体会到诸葛亮在立军令状之前就算准了三天后必有大雾。他对天文一定很有研究,所以算得这样准确。他真的神了!
生:因为诸葛亮早就观察好了气象,算到这天会有大雾。江上才气漫天,敌人根本看不清虚实,加上曹操这个人疑心重,他怕有埋伏,不会轻易出兵,这是借箭绝好的机会。所以我从这里看出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
师:这时候诸葛亮和鲁肃都坐在船上,他俩都看到了这场大雾。假如你是鲁肃,看到这场大雾,怎么想?
生:鲁肃会感到很害怕,心里着急:这么大的雾,船要是误时了曹军的水寨怎么办?
生:鲁肃会大吃一惊:前两天还是好好的,怎么今天会有这样大的雾?诸葛孔明真是神算啊!
师:此时,你就是鲁肃,试着来读读这一句。(引导学生读出害怕、吃惊的语气)
师: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你们通过读来告诉大家。先试试。
生:(自由练读)
师:来,“诸葛亮”,请你。
(学生朗读)
师:你们体会到了这位“诸葛亮”此时的心情吗?
生:我体会到诸葛亮当时心情非常高兴。
生:他十分自信。
生:诸葛亮会捋着胡须,眯着眼睛,暗自高兴;果然如我所料啊!
师:看得出你已经进入到角色中去了。是啊,如愿以偿啊!
生:诸葛亮可能还会这样想:周瑜啊周瑜,你费尽心机想谋害我,我就将计就计,以智取胜!哈哈……
师:你也融进了角色中,深入到他的内心。这位“诸葛亮”,请你再来读读这一句。
师小结:只有这样写,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垤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在读中悟到诸葛亮早在三天前就算准了这场大雾。
教学片段二:感受诸葛亮知地理
师出示课件:“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
师:读句子,把你认为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词语画出来,谈体会。
生:“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体会到把船只连接起来,一字摆开,既便于统一行动,避免走散,又不留空档,使受箭面积大。
生:“朝北岸开去”,体会到诸葛亮知道当时的地理环境。因为北岸是逆水,要慢些,撤退时是顺水,速度就快些,曹操就追赶不上。所以我看出诸葛亮是神机妙算。
师:还有哪些句子让你体会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生:从“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就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体会到诸葛亮懂得地理方位。
生:也从这句话中体会到诸葛亮使船两面受箭,既能多受箭,又可保持船体平衡。诸葛亮考虑得非常周密。
师:是啊!诸葛亮方方面面考虑得那么周密、那么成熟、那么滴水不漏,安排巧妙,你们说诸葛亮神不神,妙不妙?
教学片段三:感受诸葛亮的知人心
师出示课件:“诸葛亮笑的句子”
师:认真读描写诸葛亮“笑”的句子,谈自己的体会。
生:诸葛亮笑着说的。我觉得这里挺有意思。前面都是“诸葛亮说”,只有这个地方在诸葛亮说的前面加了一个“笑”字,诸葛亮“笑着说……”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有意思,值得玩味。你们研究研究研究看,诸葛亮他在笑谁,笑什么?小声读书,好好揣摩揣摩。
生:(自由轻声读)
生:我觉得诸葛亮这时可能是在笑曹操,因为雾这么大,曹操不敢出来迎战,他在笑曹操的生性多疑,反而害了自己。
师:诸葛亮是在笑曹操,因为他太了解曹操了。这是讽刺的笑,轻蔑的笑。
生:这是一种嘲笑。
师:对,是嘲笑。你读!
(学生读)
师:不错!是在嘲笑曹操。
生:我觉得诸葛亮是在暗自高兴。他心里想:这次算对了天,算对了人,让周瑜的小算盘又失算了。呵呵呵……
师:你的理解挺有意思。他对草船借箭充满了信心。所以这也是自信的笑,胜利的笑。来,把这种满足、自信读出来!
(学生读)
师:不错,诸葛亮可能还在笑谁?
生:他还在笑鲁肃,因为鲁肃前面问诸葛亮:“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告诉了鲁肃,其实他早已经胸有成竹,算准曹操不敢轻易出兵。
师:他在笑鲁肃的忠厚老实、不知底细。这是一种幽默的笑、一种宽厚友善的笑。来,你幽默、宽厚地笑一笑,读一读。
(学生读)
生:我认为诸葛亮是在笑周瑜。
师:你怎么体会到的?
生:因为周瑜本想害诸葛亮,而现在诸葛亮将计就计,轻易就把十万支箭借回来了,他觉得周瑜肯定想不到这点。诸葛亮这时是一种得意的笑。
师:有道理。你看诸葛亮算得多准呀!他说曹操不敢派兵出来,曹操果然就不敢派兵出来,他说三天后取箭,果然第三天带着鲁肃来取箭了,你们说,诸葛亮神不神?
生:神。
师:真的神算!
师:在这篇课文中,写诸葛亮说话的地方有11处之多,但只有这几个地方写到了诸葛亮的笑。如此谈笑风生,镇定自若,怪不得周瑜长叹一声,说——(生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地比不上他!)
教学反思: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合作、探索、汇报、交流,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发散自己的思维,充分彰显出自己的思想。
2、可组织学生采用读、议、演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
3、形象化的语言,是刻画人物形象的最好载体。通过 诸葛亮的语言,让每个孩子在大脑中的这个鲜明的人物形象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5-8 09:27
http://xnjyw.5d6d.com/thread-21151-1-1.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21151-1-1.html

             告   白
1,拜托坛友们让美术老师看看上面的链接。可继续报课/上传美术案例。

2,按原公示承诺,5月10日下午4;00前,由评委之一的李红亮同志在此发帖公告区评选定之送市案例篇目,作者作必要的修改,打出纸质文本,补交20元收评审费。
          [管季超信托评委们,不介入评委会评审,只作为评委后勤服务的工作]

3,本帖区评案例上传截止期为5月9日,逾期不候。

作者: 张志强    时间: 2010-5-8 10:42
          读中悟理    读中悟情
                                                         毛陈何庙小学     胡仕芬
                                    ——《酸的和甜的》第二时教学片断与反思
    《酸的和甜的》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讲的是狐狸“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故事,狐狸用这种“精神胜利法"得到心理上的安慰,却迷惑了小松鼠和小兔子。如果不是小猴子敢于亲自尝尝,他们都将错过这一顿美餐。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平时做事要亲自去体验,去尝试,不能光听别人的话。课文借助连续的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每幅图中动物的神态、动作,想象他们的语言,猜他们的心理,再把体会到的有感情在朗读出来。
片断一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狐狸在葡萄架下干什么?把相关的句子画出来。
             (学生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
  生:“他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可是一颗也没摘到”。(出示这句话)
  师:请同学们看书上的第一幅图画,你能看出什么?
  生:狐狸流着口水,他想吃葡萄。
  生:狐狸一只脚翘起来,一只手伸着,他很想摘葡萄吃。
  师:谁能把狐狸很想摘到葡萄吃的心情读出来。(指名学生朗读这句话)
  师:从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生:狐狸够不着葡萄一定很着急。
  师: 能想象一下狐狸着急的样子吗?
  生:狐狸使劲撞葡萄架,希望葡萄掉几颗下来。
  生:狐狸跳起来去摘葡萄,可是还是够不着。
   师: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谁愿意来给大家表演一下狐狸着急的样子。(学生上台表演)
  师:你表演得真好,让我们一起带着着急的心情再来读读这句话。(全班齐读)
  师:狐狸这么努力想摘到葡萄,可是一颗也没摘到,心里会是什么感觉?
  生:他会很失望。
  生:他一定很失落。
  师:是啊,狐狸是多么失落啊!谁能带着这种失落的心情读读这句话。
                 (出示:于是,他指着架上的葡萄,说:“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
                 (指一名男生朗读)
  师: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
  生:他读得比较流利,但是没把狐狸失落的心情读出来。
  师:那你觉得应该怎样读? (让这名学生读)
  师:你读得真好,让我们感受到了狐狸的很失落的样子。
片断二
  师:这时来了一只小猴子,它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4自然段。(读后指名学生说)
  生:“他望望架上那一串串紫紫红色的葡萄,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就要往嘴里送”。
  师:看看“串”字,想象一下它像什么?
  生:像糖葫芦。
  师:“串”字那一竖像什么?两个“口”又像什么?
  生:那一竖像穿葫芦的扦子,两个“口”像两个糖葫芦。
  师:想一想生活中,“串”字还像什么?
  生:像一串珍珠项链。
  生:像羊肉串。
  师:这句话里“一串串”和“一串”有什么不同?
  生:“一串串”表示有很多串葡萄,“一串”表示就只有一串葡萄。
       (课件出示两幅葡萄图,学生填空后读:一(     )葡萄          一(       )紫红色的葡萄)
  师:小猴子看到这么诱人的葡萄,是怎么做的?
  生:他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师:比一比这两句话有什么不一样?
       ( 出示: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          (指名学生读这两句话)
  生:我觉得第二句话比第一句话生动、形象。
  生:有了这个“迫不及待”让我更觉得小猴子看到葡萄就忍不住想吃。
  师:谁能说说课文中的“迫不及待”是什么意思吗?
  生:小猴子想吃葡萄都等不及了。
   生   :小猴子很急切地想吃到葡萄。
  生:小猴子想吃葡萄一秒钟都不愿等了。
  师:小猴子心里很着急,一秒钟都不愿等,那么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来读读这句话吧。(指导学生朗读)
  师:你有过迫不及待想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吗?
  生:天气很热,我迫不及待地想吃雪糕。
  生:妈妈给我买了一个生日蛋糕,我迫不及待地想吃蛋糕。
  生:我口渴了,迫不及待地想喝水。
  师:春天到了,小草迫不及待地——
  生:从泥土里钻出来。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对“迫不及待”这个词理解得比较深刻。
片断三   
   师:小猴子听小兔子说葡萄不能吃,他是怎么做的呢?先自由读第5——7自然段,再请女生读第5自然段,男生读第6自然段,老师读第7自然段。   
   生:小猴子听了,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师:读读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一样?
            (出示:小猴子吃起葡萄来。
                       小猴子大口大口吃起葡萄来。)
   生:第二句中的“大口大口”让我感觉葡萄很甜,很香。
   生: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葡萄一定很好吃。
   生:小猴子吃得很开心,吃得很香
   生:小猴子吃得津津有味。
   师:谁再来读读这句话,让我们觉得小猴子吃得津津有味。
             (指名学生朗读,注意大口大口的读音)
    师;谁来演一演小猴子大口大口吃葡萄的样子?(学生上台表演)
    师:你们大口大口地吃过东西吗??
    生:我肚子饿了,我大口大口地吃饭。
    生:妈妈买回一挂香蕉,我大口大口地吃香蕉。
      ......  
   师:小松鼠和小兔子见小猴子吃得这么开心,也尝了一颗,是什么味道?
   生:啊!真甜。
   师:比一比,看谁能读出甜的味道?(学生朗读)
   师:同学们都读得非常好,都能读出自己的体会。
   师:小兔子和小松鼠真不明白,这么甜的葡萄,狐狸为什么硬说是酸的呢?你们明白吗?来,在小组里讨论讨论,然后告诉他们。
      (学生在小组里讨论)
   生:狐狸是自己很想吃葡萄,可就是够不着,他又不想别人吃,就说葡萄是酸的。
   生: 狐狸是很狡猾的动物。
   生:他们应该摘一颗尝一尝,如果是酸的就扔掉。
   生 :遇到事情要亲自去尝试,多动脑筋,不能别人一说就相信了。
              ......
反思:
    1.朗读想象,加深学生情感体验
    语文教学提倡“以读为本”,文本是主体感悟的语言材料,对文本语言的感悟首先要由读来完成。中央教科所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所以,在每一节语文课上,我们要注意让学生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再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在这节课上,我立足于文本,以读代讲,让学生多读多感悟,指导他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他们读出不同角色的特点,读出不同的情感体验。通过自由读、指导读、齐读、比读,男女同学分别读,感悟后读等多种形式,有重点地指导学生读好描写小狐狸、小猴子等语言、动作的语句,使学生在读中自解、自悟,培养语感,深入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想象小狐狸、小猴子的心理活动,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作好铺垫。
    2.品词析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深刻理解词语的意思,对学生体会课文思想感情有重要作用。而二年级学生属于低年级,对词语的理解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理解词语的能力。这节课里,我从读准字音入手,启发学生反复揣摩词语的意思,深刻理解,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看图画,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多角度地理解词语,积累语言,如“串"像“糖葫芦”,像“一串项链”,再利用两幅葡萄图片的课件,理解“一串”和“一串串”的意思,使字形形象化,教学效果明显。理解“迫不及待”的意思时,通过造句练习运用词语,加深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重点引导学生比较了两组句子,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和说话训练,这种精雕细刻式的阅读和讨论,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深刻地理解作者谴词造句的精妙,理解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的妙处。
   3.质疑问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在语文课中如何指导学生主动质疑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升华学生情感的好方法,它能使学生更主动地探究知识。这节课里,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体会到不再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乐趣,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讲到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时,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质疑,使学生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的,这时学生的思维更活跃。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5-8 10:56
http://xnjyw.5d6d.com/redirect.php?tid=20664&goto=lastpost#lastpost

http://xnjyw.5d6d.com/redirect.php?tid=20664&goto=lastpost#lastpost
作者: 中山小学孙容丽    时间: 2010-5-8 17:15
                                             孩子的语文   
                                           ——《风筝》教学案例与反思
                                        孝南区中山小学 孙容丽

【情境说明】
    这篇课文是贾平凹的作品,写了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http://xnjyw.5d6d.com/thread-21802-1-2.html的情景。文章语言朴实,多于白描而极少雕饰,笔调亲切、温馨、自然。文中自始至终充满了童真童趣,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可触摸。我以为,文中最美的就是字里行间流淌着的真情实感,怎么才能让这份真情流进学生的心里,让学生快乐着风筝的快乐,憧憬着作者的憧憬,是这篇课文学习的重点、难点。
    这篇课文的教学我希望引领孩子们走进充满情趣的语文世界,让每个学生都融入充满童真童趣的语文课堂,让语文真正属于孩子。

【教学过程】
片段一:
师:他们为什么要在风筝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呢?
生1:写上名字,如果风筝丢了,好找一些。
师:你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
生1:因为平时我妈妈总是让我在自己的东西上写上名字,这样丢了就好找一些。
师:这是一个理由,那作者是不是也是这样想的呢!让我们再来好好读读书。
(学生读这一部分课文)
生2:风筝是他们精心做的,他们写上名字是为了让别人知道这个风筝是他们做的。
生3:我不同意你的看法。风筝飞上了天,上面的字谁能看得见呀?
师:是呀,这位同学说得有理,我建议先解决别问题吧,也许在解决其他问题中,我们会得到启发,好吗?那么读了这一段,大家还有没有其他的疑问?
生:他们是要做个蝴蝶风筝,为什么要起名叫“幸福鸟”呢?
师:是呀,这的确有些奇怪呢!
生:鸟比蝴蝶飞得高,他们想让风筝飞得高,所以叫幸福鸟。
师:有道理。那我觉得叫“幸福鹰”能飞得更高。
生:不好,老鹰太凶了,没有小鸟可爱。
师:哎呀,还是你考虑得周到。看来,孩子们通过给风筝起名字是想表达自己心中美好的愿望。那么,“幸福鸟”这个名字还表达了他们的什么愿望呢?
生1:表达了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幸福。
生2:啊,我现在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在风筝上写名字了。因为这是一只“幸福鸟”,把名字写在上面,就能带给他们幸福。
生3:我还要补充一点,等风筝做好了飞上了蓝天,那些名字就代表了每一个人,虽然我们人没有翅膀,可是写上名字,风筝就可以带着我们在蓝蓝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了。
师:这是多么美好的愿望啊!同学们说得棒极了。在孩子们的心中,这哪里只是一只风筝,这分明就是——
生1:这是一只能让他们展翅高飞的“幸福鸟”。
生2:这是一只能带给他们幸福的“幸福鸟”。
师:小朋友们精心做出了风筝,孩子们憧憬着幸福,全身心都充满了快乐。让我们读出作者这份快乐心情。(学生激情朗读)
评析本片段的教学,抓住“为什么他们要在风筝上写上自己的名字”,这似乎平常处设疑,引导学生经历反复读书的过程,在读中质疑,在读中体会,并结合个人的经验体会,在思想的相互碰撞和多元对话中升华认识,真正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诵读和思维能力。)
片段二:
师:用心地默读第三自然段,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情境,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幸福鸟”在天空中翩翩起舞。
师:那是一种什么样的舞蹈?
生:“幸福鸟”是这样在跳舞的
(生边说边用手势比划)
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吗?
生1:在一阵微风中,“幸福鸟”轻盈的舞动,美极了!
生2:一只小鸟飞来了,对“幸福鸟”说:“我们一起跳舞吧!”
师:从你么的描述中,我感受到你们的心也随着“幸福鸟”一起舞动。真好,你们还看见什么了?
生1:我还看见了那些孩子在拼命地奔跑。
生2:我听见他们在快活地喊叫。
生3:我还听见村里的大人在一旁夸他们放得这么高!
生4:我觉得作者应该把这里的“快活的喊叫”改成“快乐的喊叫”。因为,前面第二自然段里“我们依然快活”用了这个词,现在又用这个词就重复了。
生5:我不同意,我觉得用两个快活能更加体现我们的快活。
生6:我也认为不能把快活改成快乐,快活和快乐是不一样的。
生7:不对,快活就是快乐的意思。
师:那你们认为快活和快乐有什么区别呢?
生:我过生日时,家里来了很多亲戚,还有许多小伙伴,我感到特别地快活,我觉得快活比快乐更快乐。
师:那你觉得用快乐还不能表现孩子们放风筝的快乐,是吗?
生:是的,他们放风筝的时候拼命地跑,快活地喊叫,那是比快乐更快乐的快活。
师:听明白了,在你的心里,快活的感觉是不能用快乐来表达的,那你就来快活地读吧!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课文)
师:你们放风筝的饿时候也是这样拼命地跑,快活地喊叫吗?
生1:是的,我跑得越快风筝飞得越高。
生2:我和爸爸一起去人民广场放风筝,我们的风筝飞得可高了。
师:累吗?
生2:不累,要不是后来妈妈非要我们回家我还想玩呢!
师:读着作者的描写,听着你们的讲述,让我想起了我小时侯放风筝的情景,真的是非常快活。现在在课堂上我们不能去放风筝,那就让我们读吧!读出风筝给我们带来的快乐,读出我们心底的快活吧!
评析想象,既是一种读书方法,也是一种感悟的途径。在老师“情境想象”的点拨下,孩子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的翅膀时,抽象的文字立刻变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变成了烙有学生各自不同生活体验的动感形象——这一切,既是孩子们生活的还原,又是他们自我内心的真实表白,更是对文本的生活解读。特别是学生对“快活”的讨论,更让文中的小朋友和现实的读者小朋友,在各自实践的感情中,达到了心灵的相通和情感的融洽共鸣,在时间和空间的交错中创建了一个充满童真童趣的儿童语文课堂。)

【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是儿童的语文,儿童的语文应该是儿童自己亲历的体验,儿童的语文应该由儿童用自己独特的语言方式表达独特的感受,儿童的语文应该洋溢着浓浓的儿童情趣。《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他们在阅读中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的想象,不同的情感反应,这些都是文本所期待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我们不能苛求每一个学生都能读得那么动情,说得那么精彩。更不能功利地对那些优秀的学生大加赞赏的同时,将另一些学生打入冷宫。在这课的教学中,当学生说在风筝上写上名字是为丢了好找时,很显然,这样的理解是不符合作者的本意的,但来自孩子在生活中的真实体验,我没有马上否定他说得不对,而是让其他同学也来说说自己的体会,随后带领孩子们联系上下文,思考:为什么给风筝起名叫“幸福鸟”?风筝不见了“我们”为什么那么伤心?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找到“幸福鸟”?其间那个学生说风筝代表了孩子们的幸福,他们写上自己的名字,是希望自己能幸福。我想:如果一开始就指出那个孩子说得不对,也许在后来的学习中,他就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了,更不会有勇气主动表达了。每个学生的幼小心灵都渴望教师的关注与赞赏,语文教学要有等待孩子成长的耐心,要鼓励每个孩子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样的语文,才能真正属于每个孩子。








      风筝,又名“木鸢”、“纸鸢”、“风鸢”。史书记载,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年─前476年)的能工巧匠鲁国人公输班,因看到鹞鹰盘旋于蓝天而受到启迪,传说曾“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发明纸以后,风筝用纸张糊制,称作“纸鸢”。到五代(公元907─960年)李邺加以改进,装竹笛于纸鸢之头,临风嗡嗡作响,有如筝声,故而得名“风筝”。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5-8 18:03
http://xnjyw.5d6d.com/thread-11315-1-1.html


工作全程播报/接受各方监督。
作者: 胡丹    时间: 2010-5-8 19:18
                          感悟时间,体验成功
                             --------《和时间赛跑》教学案例
                                      西河镇道店小学    胡丹

【情境说明】这是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带忧伤情绪的散文。“我”因外祖母去世而悲伤不已,后来听了爸爸的一席话,看到太阳落山,鸟儿飞行等自然现象,明白了为什么要珍惜时间;并在和时间赛跑的经历中,体会到了应该怎样珍惜时间。
     课文以深深的启示:虽然“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虽然“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假若你一直和赛跑,你就可以成功”。是学生在阅读时获得这一启示,引导他们对这一问题有所感悟,是本文学习的重点。由于时间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对时间概念也比较模糊,因此,引导学生感受珍惜时间的意义,是本文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
片段一:
师:时间是人们永恒谈论的话题,有人曾赞美道:时间是君子,时间永远说老实话。有人却反驳道:时间是无情的,永远是吞噬一切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无不体现时间的公正性:抓起来就是金子,抓不住就是流水。今天这节课呢,我们也要和时间谈谈心,和时间交朋友,还要和时间赛跑。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之后,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生1:作者为什么偏偏和时间赛跑?
生2:作者怎样和时间赛跑呢?
生3:时间又不是人,“我”又为什么和他赛跑?
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善于思考,发现问题,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我很佩服大家。好,下面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学习这篇课文,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老师可以发现最突出的你。
(评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先让学生看题目提问题,再根据问题读文,学生很快了解了课文的大概内容;再加以恰当地,合乎实际地表扬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激发起学习的欲望。)
片段二:
师:作者为什么偏偏要和时间赛跑?
(小组讨论,交流评议。)
生1:外祖母的去世让作者感到时间的短暂与无情。
(师可借“如果时间能停下来,外祖母会去世吗?”这一问题的引导,让学生领悟外祖母去世是因为时间的短暂。)
生2:爸爸的一席话更让作者感到时间的短暂与无情。
生3:时间过得飞快,作者想与时间比输赢。
师:时间又不是人,“我”又为什么和它赛跑?
(小组讨论,交流评议。)
生:作者明白了时间的宝贵。
师:从那些地方看出来?请读读5—8自然段,然后画出作者明白时间宝贵的句子。
(师出示课件,细读体味四个句子: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2、光阴似箭,日月如梭;3、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4、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
生1:“光阴”是指时间,“金”是指“黄金”“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说明时间的宝贵,金钱永远买不到的。
生2:光阴就像射出的箭,速度非常快,过日子也像织布的梭子一样,也很快,比喻时间过得非常快。
生3:第三个句子的意思是时间一旦过去就永不复返,昨天过去了,就再也回不到昨天,小孩长大了,就再也回不到童年。
生4:今天的太阳和明天的是不同的,今天过去了,今天的太阳再不会出现了。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天的大好时光,不能让它们白白流失,时间一去不复返。
师:通过读课文,解决疑难问题,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1:时间十分宝贵。
生2:时间在流逝,一去不复返。
生3:浪费了时间会后悔莫及。
生4:我们要珍惜时间,争取时间。
(评析: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情感,充分给自主权,形成交流探究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与生活经验相结合,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学生各抒己见,谈出了自己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初步体验到时间的珍贵,应珍惜时间。)
师:的确,今日事,今日毕。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时间太宝贵了,值得我们珍惜,我们更应该去争取。
(师板书珍惜,争取。)
师:那到底要怎样珍惜时间,争取时间呢?请同学快速默读课文,找到作者和时间赛跑的段落。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生纷纷举手)
师:想读的同学这么多呀,你们就随意站起来,读给大家听听吧。
(众生齐读)
师:我觉得你们读得都很好,不仅仅是因为整齐,而且更多的是因为你们读出了一种欢快的心情。同学们知道为什么要以这种心情读吗?
生:因为读者跑赢了时间,他非常快乐。
师:你体会得真好!正如作者所说的“每一次比赛时间,我就快乐的不知道怎么形容。”下面你就是作者,请你微笑着来读,把那种喜悦自然的流露出来,谁愿意把你最美的时间奉献给大家?
(让学生再次在朗读中体验作者跑赢时间的愉悦心情)。
师:同学们喜欢这个段落吗?
生:喜欢。
师:看来同学们都愿意享受成功的欢乐。这是一篇语言清新淡雅,充满哲理的散文,你还喜欢那个段落,请读一下。
生1:我喜欢读九、十自然段。
生2:我喜欢爸爸的话,我给大家读一下。
生3:我喜欢第一、二自然段。
师:太好了,老师与你不谋而合,你真是我的知音。
师:能谈一下为什么喜欢吗?
生:外祖母的去世,使我感到悲伤,那种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哀痛,不禁使人产生一种心酸。
(评析:师让学生按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读、指导读,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用悲痛的语调朗读第一、二自然段,让学生体验做着悲痛的心情以及时间的无情。指导朗读九、十自然段时,读的语气要稍慢,让学生在读中体验到时间的珍贵和与时间赛跑的快乐。)

教学反思:
     语文学习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情感、人格的陶冶过程。“和时间赛跑”一文内涵深刻,三年级学生要能深入地理解它是有难度,但是要引领得好,理解文本却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教学中我先找准切入点,从课题入手,先让学生看题目提问题,根据问题读文。学生很快大概理清了文章的思路,明白了作者和时间赛跑是因外祖母去世触动了他,最后跑赢了太阳。明白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引领学生入情;进入文本,之后,再让学生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惶恐,对跑赢时间的喜悦,直到最后对珍惜时间的慨叹,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反思我的教学有令人惋惜之处:《文课程标准》要求加强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不但要从朗读技巧上指导,而且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表达出思想感情。我虽然出示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学习,随着探究问题、理解问题的深入,我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的个性朗读----发现问题时读,理解内容时读,体会情感时读。通过这些丰富多彩,个性鲜明的朗读,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明理、悟情。
     兵无常势,教无定法,我会和时间赛跑,争取教学上的更大进步。
作者: 新铺王淑恒    时间: 2010-5-8 21:03
整体把握文本  凸显学生个性

———《触摸春天》教学案例与反思

孝南新铺学区
王淑恒


情景说明:
     《触摸春天》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组的一篇精读课文。在这一组以“热爱生命”为主体的课文里,《触摸春天》真切描写了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灵来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表达了盲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强烈追求。这篇课文篇幅短小精悍,语言优美,内容丰富。而四年级学生年龄较小,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对生活的思考也缺乏经历,怎样引导学生从盲童的角度来体会小女孩安静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学中,我把握文本整体后,通过品词析句,抓住重点词句反复诵读吟咏让学生建构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创造,再用融入了自己理解和情感的语言去再现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体会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呈现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与认知。

【片段一】
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生:春天。(板书:春天)
师:春天来了,你怎么知道的呢?
1:我看见柳树长出来嫩绿的叶子。
2:我看见燕子回来了。
3:我闻到花香了。
5:早上,在上学的路上,我感觉春风在抚摸我的脸。
师:我们小朋友感受到了春天,因为我们看到了春天的美景,听到了春天里的鸟鸣,闻到了春天里的花香。可是,今天,有位小女孩却在触摸春天,她在怎样感受春天呢?(板书:触摸)
1:触摸就是用手碰,用手摸。
生2:触摸春天就是用手摸春天。
师:你们觉得课文题目这样理解准确吗?(生摇头,但又满脸疑惑。)
师:课题字面上的意思是这样的,春天能摸吗?读读课文,让我们去找找答案吧。

【评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因条件。怎样在阅读的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阅读有兴趣呢?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先谈谈自己感受春天的方式,教师再呈现课题,组织学生讨论课题的含义,让学生发现不同于他们的感受方式,从而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

【片段二】研读:“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师:你对这句话怎么理解的呢?
1:这真是一种巧合。
2:一个什么也看不见的盲童要想捉住一只蝴蝶是非常不容易的,安静却将蝴蝶拢住了,这样的事情的确出人意料。
3:盲人虽然失去了视觉,但他们的听觉、触觉要比正常人更灵敏,安静把手伸出去的时候,一定非常快、非常轻,轻得连蝴蝶也没感觉到。
师:哦,你说的应该就是“悄然合拢” 。(边说边动作演示,板书:拢)
4:这种出人意料,不可思议的事情真是奇迹。
5:这个“奇迹”应该是安静身上所特有的“神奇的灵性”。
师:说得真好,你能说说“神奇的灵性”到底是什么吗?
6:可能是指小女孩身上所具有的一种特殊的神奇的力量。
7:小女孩整天在花丛中流连忘返,她的身上一定也是花香浓郁。她就像一位花仙子,蝴蝶也愿意和她做朋友。
8:就是小女孩对春天的热爱,她热爱春天才会每天在花园里流连忘返。
师:安静对春天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使她像一位花仙子一样成天在花丛中流连忘返,蝴蝶也心甘情愿的落入她的掌心,这是一种神奇的灵性,这是一个奇迹。你能把这个奇迹用声音来告诉大家吗?(指名读,板书:热爱生活)
师:读得不错,你把“竟然”“真是一个奇迹”读得那么重,突出了这的确是一个奇迹。(齐读)

【评析】
     词语的品读教学是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触发学生的想象,使他们的大脑中形成一定的情境。对本句的研读我让学生抓住关键词,联系上下文,联系实际生活体验进行了充分的探讨,肢体语言的运用和适时的引导帮助他们透彻理解文本,朗读的设计让学生在深情的朗读中诠释盲童对生活的热爱。
作者: 新铺王淑恒    时间: 2010-5-8 21:04
【片段三】研读:“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师:安静怎么做的?
1:她张开手指放走了蝴蝶。
2:她在张望。
师: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吗?
3:蝴蝶得来不易,她为什么放走蝴蝶?
师:是呀,她为什么又放了呢?来,大家帮帮她。(板书:放)
4:蝴蝶是大自然的精灵,她不想抓住不放。
5:安静知道要爱护小动物。
6:蝴蝶有它自己的生命,安静不想扼杀生命。
师:是呀,蝴蝶也有生命,安静热爱生活,更加珍爱生命。(板书:珍爱生命)
师:你认为张望这个词用得准确吗?
7:我认为张望的意思,应该用在正常人身上。安静是盲人,看不见东西,所以不能用张望
8:我觉得可以用张望,虽然安静看不见东西,但从张望这个词中,我可以感受到她是多么想看见东西呀!
师:尽管安静是盲童,但她仰起头来张望。假如你就是安静,你想张望什么呢?
9:我多么想看到蝴蝶长什么样子啊?  
10:我很想看到蝴蝶是怎样飞翔的?  
11:我想看看美丽的花园是什么样?  
12:我想看看春天是怎样的?
师:啊,你们说的真好。蝴蝶飞走了,它是怎样飞的,飞向了何方,安静一无所知,她多么想亲眼看到啊,她多么想像蝴蝶一样自由飞翔,所以她才会仰头张望,她是在用心灵张望。(投影显示:“世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内在视觉,那可能是更真实的,那就是用心去看这个世界。”)

【评析】
      这一环节的设计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教师在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基础上适时引导学生转换角色,联系自己的切身感受来理解文本内容,达到情感的共鸣。在这一句的研读上,除了把重点放在了对“张望”的理解上,教师还注重对文本整体的把握,学生在“抓”与“放”的对比中能更深刻地理解安静对生命的珍爱。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基于这一理念,我在课堂上注重词语的教学,抓住关键词来评析,侧重对词语的理解,注重对词语的体验,关注对词语的感悟过程,让学生在品读中学会抒发情感,把文本的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使之能透彻地理解文本内容的深刻含义。
整体把握文本内容后,我抓住了小女孩“捉蝴蝶”“放蝴蝶”两个具有对比性的动作来深入研读,让学生根据各自独特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做出自己有个性的反应,这样,他们在合作交流中既有他们自己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又能达成一定的共识。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中年级学生“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在课堂上,我虽然给了学生很多讨论的机会,但学生提出疑问的机会不多,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这是我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课堂阅读教学在一个集体中实施,与完全个人化的阅读有很多不同。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又要兼顾集体的目标,这就需要教师整体把握文本,让阅读教学凸显个性。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
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2

2.语文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孙素英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5-9 07:43
      不贪大/不冒进/不急功近利,扎扎实实把一件件小事做到位。
http://xnjyw.5d6d.com/viewthread.php?tid=20664&extra=&page=1

http://xnjyw.5d6d.com/thread-21258-1-1.html

http://xnjyw.5d6d.com/redirect.php?tid=883&goto=lastpost#lastpost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5-9 08:21
     不贪大/不冒进/不急功近利,以谦恭谨慎的态度,扎扎实实把一件件小事做到位。
http://xnjyw.5d6d.com/viewthread.php?tid=20664&extra=&page=1

http://xnjyw.5d6d.com/thread-21258-1-1.html

http://xnjyw.5d6d.com/redirect.php?tid=883&goto=lastpost#lastpost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www.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