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教师之友网》小学语文、中小学艺术网络原创论文获奖名单 [打印本页]

作者: 神舟8号    时间: 2010-3-21 10:20
标题: 《教师之友网》小学语文、中小学艺术网络原创论文获奖名单




孝南教研[2010]16号



孝南区小学语文、中小学艺术网络教研

原创论文评优活动获奖通报



各学区、各区直中小学:


    推动小学语文、中小学艺术等学科的网络教研,是我室今后的重要工作之一。

    网络教研能为不同地域的教师建立起开放、平等、交互、及时的研究平台,能有效实现优质教研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教学教研工作的整体学术水平。

    为给广大一线教师提供更多交流研讨、获得学术评价的机会,我室[2009]19号文作出了以依托《教师之友网》公益服务学术网站尝试开展小学语文、中小学艺术网络教研原创论文(案例)评优活动的《通知》。

    此项活动的开展,系依据湖北省教学研究室2009226所发《关于组织网络教研活动的通知》精神和孝南区教学研究室2009年《工作要点》文本中关于“网络教研”的相关表述。

    比赛时间从200941始,至2010年元月1日止。

    按照“严把学术质量关/自愿参与/零费用公益服务”的原则,参赛对象为我区小语教师、中小学艺术课教师中具备基本的上网操作能力,热心网上学术研讨并以实名发表具一定学术水平的原创文稿者。

    为了激励我区小语教师、中小学艺术课教师积极尝试网络学术交流方式,尊重一线教师学术劳动的成果,在活动结束后,我室组织评委专班,从实名上传的参赛文稿中,慎重评审出如下获奖稿件,现通报各单位:

  
书法激活语文教学                         张文新  李春华    一等奖
  我从事初中美术教学的回顾与反思           周  丹            一等奖
  放飞童心  重视写话                       胡雄艳            一等奖
  激发兴趣——培养低年级学生写话能力       陈保华            一等奖
  小学语文教学不可忽视说话能力培养         张玉兰            一等奖
  圣地                                     刘志鸿            一等奖
  拜访                                     王秀容            一等奖
  为自己找个理由去喝彩                     王红丽 徐志军     一等奖
  友情之树  震撼人心                       李柏群 李  红     一等奖
  诵中华诗词  激爱国豪情                   姚少云 陈  凡     一等奖
  将音乐融入语文课堂                       徐卫红 刘惠君     一等奖
  生命在事业中闪光                         李海燕            一等奖
  对比式阅读教学法初探                     周云田 周萍珍     一等奖
  让心灵之鸟展翅飞翔                       孙  毅            一等奖
  走进生活 快乐识字——《菜园里》          屠梅花            一等奖
  《去年的树》                             沈少锋            一等奖
  快乐小导游——《说说家乡的故事》         宋  伟            一等奖
  春天里的发现                             刘  英            一等奖
  春天在哪里                               胡桂芬            一等奖
  漫游语文世界                             梅卫忠            一等奖
  《数星星的孩子》                         余雯静            一等奖
  《ao ou iu》                             汪  艳            一等奖
  《识字5》                                李  泉            一等奖
  《自己去吧》                             黄  俊            一等奖
  《四个太阳》                             王  艳            一等奖
  为了能够迁移而学                         胡雄艳            一等奖
  
ɡ k h 》                              肖  晶            一等奖
  《去年的树》                             谢宝红            一等奖
  品味诵读 领悟情感——《猫》              徐志军 王红丽     一等奖
  一年级语文教学例谈                       丁  琛            二等奖
  我爱吃的水果                             严翠华            二等奖
  三克镭                                   严  纯            二等奖
  《z c s》                                李  泉            二等奖
  走进生活看拼音                           汤玉娟            二等奖
  谆谆又循循  小荷露尖角                   余雯静             二等奖
  咱们的语文组                             李俊勋            二等奖
  家访,让我喜欢让我忧                     胡丽丽            二等奖



孝感市孝南区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二〇一〇年三月一日




主题词:小学语文  中小学艺术  网络教研论文  原创                                                                                    
抄报(送):市教科院  市小语会  市艺教会                                                                                             
拟稿:管    审稿:晏            共印60份

作者: 神舟8号    时间: 2010-3-21 10:22
标题: 免费自由参赛/网上公示接受[学术诚信]监督
如有疑义,请直接在本网实名发表评议意见。
作者: 寒梅    时间: 2010-3-21 20:18
祝贺老师们!

http://xnjyw.5d6d.com/viewthread.php?tid=42293&extra=&page=1
http://xnjyw.5d6d.com/viewthread.php?tid=42293&extra=&page=1
http://xnjyw.5d6d.com/viewthread.php?tid=42293&extra=&page=1
http://xnjyw.5d6d.com/viewthread.php?tid=42293&extra=&page=1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0-3-22 06:35
本此网络教研评奖活动的评委是;

评委会主任/晏 谨[区教研室主任 教科所所长]

评         委/管季超[区教研室小语及艺术课教研员]
                李学高[三汊学区干事/乡镇基层教管人员代表]
                寒   梅[城区非孝南学校活跃教师网民代表/担任多年学校‘教导主任’]
                鲁林涛[书院学区城东小学校长 数学教师]
                马建军[孝南区实验中学初三年级语文教研组长]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0-3-22 06:39
免费自由参赛/网上公示接受[学术诚信]监督.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0-3-22 06:40
孝感市孝南区教学研究室
                           



     孝南教研〔20091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小学语文、中小学艺术网络教研评优活动的通知

各学区、各区直中小学: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网络教研越来越受到关注与重视。
    网络教研能为不同地域的教师建立起开放、平等、交互、及时的研究平台,能有效实现优质教研资源的交流与共享,推进教研工作的深层发展。
    为给广大一线教师提供更多交流研讨、获得学术评价的机会,我室拟依托《教师之友网》学术网站,尝试开展小学语文、中小学艺术网络教研评优活动。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开展此项活动的依据:
    ①湖北省教学研究室2009226所发《关于组织网络教研活动的通知》精神
    ②孝南区教学研究室2009年《工作要点》文本中关于“网络教研”的相关表述。
    二、活动时间:
       200941200991
    三、参与对象:
    按照“严把学术质量关/自愿参与/零费用公益服务”的原则,凡我区小语教师、中小学艺术课教师中具备基本的上网操作能力,热心网上学术研讨并以实名发表具一定学术水平的主题帖、学术评议性跟帖者,均视为此次活动的参与对象。
    四、评优内容/参与形式:
    ①由我区教师网友自主上传个人课堂教学实录、原创的真实教学案例至《教师之友网》“语文教育”/“艺术教育”两个版区的《课堂教学》子栏,以主题帖形式实名发表,欢迎各校参与研讨的教师以实名发表学术性的跟帖评议;
    ②由我区教师网友自主上传原创教育叙事文稿至《教师之友网》中《教育叙事》子栏,以主题帖形式实名发表,欢迎各校参与研讨的教师以实名发表学术性的跟帖评议。
    五、重要提示:
    ①《教师之友网》是我室管季超同志2008310创办的专注于教研业务问题的专业性公益学术网站,与一般面向社会大众的开放性论坛相比,有更为严格的网管要求(删帖甚严,存帖求精),参评主题帖必须实名上传;严禁偏离学术研讨范围的闲聊,严禁发表非学术性言论。
    ②为便于活动结束时统计各学区、各区直学校小语教师、中小学艺术课教师的参与情况,建议按照统一的格式注册发帖(即“校名+实名”),建议在主题帖后附言:“此文参加孝南区小语(或‘艺术课’)网络教研评优活动”。
    六、评审工作
    为了鼓励我区小语教师、中小学艺术课教师积极尝试网络学术交流方式,尊重一线教师学术劳动的成果,在活动结束之后,将从经审读存帖的主题帖中,按不少于1/2比例评定区级奖(如整体水平较高,可适当提高评奖比例)。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纳入评优范围:
    ①抄袭、拼凑的文稿(一经发现,即作删帖处理,并作业务工作个人信誉记录)。
    ②不按照本次评优活动要求以实名注册者(其文稿视为一般性网上业务交流)。
    评审工作分网上初评公示和行文正式公布两个环节,确保评审工作的公正性和应有的学术标准,欢迎广大教师网友监督评审过程。
    本次“网络教研评优活动”约请《语文报》小学版主编吴殿魁、孝感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孝感教育》编辑部主任肖显军担任学术顾问。
    “网络教研评优活动”评委由我室主要领导(2人)、相关学科教研员(1人)、部分学区教研员(3人)、区直中小学优秀原创帖作者代表(1-3人)组成,以网上公开透明的方式操作。
     七、《教师之友网》域名:xnjyw.5d6d.com(前不加www)。
    《教师之友网》系《孝南区政府网》(电子政务平台)和孝感市教育局《孝感教育科研网》的联盟网站。创站一年来,总页面流量超过60万人次,是高速成长的优质的公益性学术网站
    请各学区、各区直中小学积极宣传,认真组织小语教师、中小学艺术课教师充分利用这一教研平台,创造具有我区地域特色的网络教研新经验,提升我区教学研究工作的学术水平。


                                                            孝感市孝南区教学研究室
                                                            二○○九年三月三十一日

主题词:网络教研 评优 通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印80
作者: 神舟8号    时间: 2010-3-27 19:42
可喜可贺,欢迎一线教师踊跃参加此类活动,及时将自己的教研成果上传本网,做到资源共享,优质资源互补!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4-11 15:16
[请您跟帖/期待您的高见] 孝南区小语教学现状与发展战略问卷调查相关搜索: 问卷调查, 战略, 孝南区, 教学, 发展

孝南区小语教学现状与发展战略问卷调查



一、关于您个人教学情况的介绍部分:

   1、你的姓名、年龄、工作单位、入职以来的工作简历。现任教年级。是否担任班主任或学校其它工作。在语文教学工作之外是否兼任其它学科教学工作。每周课时量是多少。

   2、你所在的教学班学生人数,男女生比例,学生住地与学校之间距离(路程)分布、上下学的交通方式。留守儿童(或流动人口家庭)占多大比例。

   3、你从事小语教学工作以来,在哪些方面有过自认为较为成功的探索,有哪些值得向同行推广介绍的教学经验?你目前在教学上最感困惑(困难)的部分是哪些?为什么?
   请你推荐一位你身边最熟悉的优秀小语教师同行,介绍一下他(她)不一定为人所知的工作业绩、业务探索。

    4、你在岗自修的情况介绍(订阅的报刊、自费购藏的书刊、自学读书、写作的基本情况等)。

   5、你的工余闲暇时间一般如何使用?在教学工作和工余闲暇与哪些同行交流较多?获得的启发较大?

    6、其它你乐于介绍的个人基本情况(如较为突出的个人特长等)。


二、关于小语教学、教研工作现状的分析部分:

   1、请你详细地介绍一下目前你校习作教学的基本做法,并对本校/本班学生习作现状作些分析。

   2、请你详细地介绍一下目前你校“校本教研”、“教研组活动”开展的情况,并对其得失作些分析。
   你所在学区开展过哪些跨校的“域本教研”活动,主要做法是什么?效果怎样?

   3、你认为目前区级教研活动是否频次过密?
    应该在提升学术质量、增强实效性、把握必要的评奖学术尺度、形成应有的工作节律和逻辑系列上作哪些改进?(请详细阐述)
   你认为目前我区小语教研的区级评奖学术标尺是否适当?(宽了还是严了?)为什么?可举例证之。

    4、若干年来,我区各小学、各语文教研组都编印过各种各样的文集(打印件),总数估计在数百册,所耗打印费也是相当不少的。
      若干年来,我区小语教师也向区、市教研部门交送过总数至少在千篇以上的论文、案例、教案、具规模的教研活动发言稿。
     请问,你看过这些打印件中的哪一些?看后受到过启发吗?试举例证之。
    假如将这些已录成电子文稿的各类文集、论文、案例、教案,教研活动会议发言稿全部上传《槐荫学苑》、《孝感教育科研网》或《教师之友网》等网站,想来应该使原创者的智力劳动成果发挥应有的交流实效、更大的社会效益,起到很好的学术交流作用。

    请你分析一下:为什么很少有老师将自己的这些电子稿上传到网站上,连向有关报刊投稿的情况也并不多见呢?区教研室去年组织过一次“零费用”的《小学语文、艺术课网络教研评优》活动,在近一年时间里,也只有不到50人参加,请问原因何在?

   5、请你介绍一下你校在远程教育资源的使用、多媒体设备在日常教学中的使用、电子备课室的使用等方面的实况。
    请你详细介绍一下自己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是否会使用电子邮箱、QQ,是否会上网发帖跟帖交流,是否会制作电子课件等等)。

    6、你是否浏览过孝南区教研室小语教研员管季超同志创办的公益服务专业学术网站《教师之友网》?
    请你对《教师之友网》的栏目设置、存帖质量、学术品位、网管风格、资讯服务能力作一个客观公允的评价。

    你认为如果依托该公益服务学术网站网络交流平台,开展“基于网络条件下的跨域跨校小学语文网络教研”工作有必要吗?为什么?有可能吗?为什么?

    你认为目前可以依托该网络平台先着手做哪些工作?你认为符合怎样的条件才能担任该网站各栏目的版主?
    你乐意参与依托该网络交流平台的“课例讨论”、 “习作评点”活动吗?

   《教师之友网》一直设想义务为本土帖多质高的网络交流高手设立个人专栏,以此促进“教育网络人”之间的学术交流。请你推荐几位这样的“专栏作者”(可以列网名/非孝南教师同样欢迎)。

    你平日最喜欢浏览哪些教育类网站?为什么?

三、关于孝南区小学语文教研工作发展战略构想部分:
     1、你认为“小语校本教研”、“域本教研”、“区级教研活动”该如何各自找准着力点,分工合作,形成点面结合、协调联动、各司其能、各彰其效的新格局?

     2、你对改进区级小语教研活动的“四优评比”工作有哪些期待和建议?如何兴利革弊,真正发挥其公正公平地选拔优秀教师,引导教研工作正确方向的效能?

     3、请你对“加强小学语文教研组建设、活跃以校为本务本求真的小学语文教研活动”发表意见。

    4、在对我区小语教研现状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征询一线小语教师朋友们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区教研室小语教研员管季超同志将在今年暑期起草一份《孝南区小学语文学科发展规划(2010-2015年)》(征求意见稿),寄达全区各小学语文教研组征询意见,积思广益,寻求共识。
    请你为这份拟议中的《小学语文学科发展规划》谈一些设想。即或不太成熟的意见也可以先谈一谈,贡献你的智慧。

    在此,先感谢你为全区小语教学教研工作的改进所作的思考。
    谢谢你认真、坦率地发表意见,真实地描述目前的小语教学教研现状。谢谢!

管季超为您服务:13971958105
                  QQ:1309586706

                   E-mailxnjyw123@163.com
            公益服务学术网站:《教师之友网》:http//xnjyw.5d6d.com





本主题由 管季超0712 于 6 分钟前 置顶
收藏 分享 评分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4-14 21:46
   



    感谢我的朋友/孝南教师[寒梅]女士一直无私奉献/义务参加本站建设给我精神鼓舞。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4-15 06:35
一线教师工作忙,没时间阅网可以理解。

但,既然在看,就不妨再多花5秒钟,挂上网名,不当[游客]不[潜水],给咱们的网站建设者一点点点点儿[精神鼓励]。

可以吗。。。。。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4-16 09:11
刘延东在科研诚信学风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

   
刘延东
2010-04-09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由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总装备部、国务院研究室、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中国科协的负责同志和部分专家学者代表参加的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座谈会,主要是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联合行动,共同防治学术不端行为,构建良好学术风气,向社会展示科技界对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的鲜明立场和坚定决心,展现科技界引领社会风尚、促进科学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际行动。
  一、深刻认识加强我国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科学研究是以诚实守信为基础的事业,自诞生之始就把追求真理、揭示客观规律作为崇高目标。纵观科学发展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出,求真务实、为真理献身的科学精神不仅是推动科学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也是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杆。
  我国科技界素有高尚精神境界和良好道德操守。新中国60年来,几代科技工作者爱国奉献、坚持真理、开拓创新、诚实守信,为国家的科技进步、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心怀崇高理想,志存高远、勇攀高峰,在建设国家、造福人民中实现人生价值;他们胸怀追求真理的勇气,不畏艰苦、不怕挫折,在科学探索道路上勇往直前;他们秉持高度的集体荣誉感,密切配合、共同奋斗,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合力攻关;他们埋头苦干、脚踏实地、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在科技创新实践中攻坚克难。60年来,广大科技工作者不仅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而且塑造了热爱科学、忠于祖国和人民的高尚品格,显示出优良科学道德与学术素养,为全社会树立了光辉典范。“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就是科技界在创造伟大功勋中凝练的伟大精神。没有这种崇高的精神力量,就没有我国科学事业今天这样良好的发展局面,就没有我国今天令世界瞩目的综合国力。这是我国科技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推进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的坚实基础。
  在看到我国科研诚信与优良学风主流的同时,也应当清醒地看到,一段时间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在科研诚信和学术风气上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学风浮躁、学术不端行为滋长,正在侵蚀学术的肌体,对科技事业健康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不可低估,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解决这个问题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中央历来高度重视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毛泽东同志要求在全党树立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强调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本身就是实事求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是不允许弄虚作假的。江同志强调科学精神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科技工作者应该率先垂范,克服急于事功的浮躁心态。胡锦涛总书记要求科技工作者树立踏实认真的作风,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勇于在科技创新的实践中经历磨炼。我们要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
  第一,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是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对于现代化建设全局具有深远意义。现代化强国首先应当是创新型国家。只有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才能实现从大国向强国的迈进。当前,新的科技革命正在危机中孕育,全球进入了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各大国都力求占据未来发展制高点。我们必须奋起直追,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真正把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学术道德和科研诚信作为创新文化的核心内涵,渗透在国家创新体系的各个层面。如果不解决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将严重影响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动摇国家创新体系的根基,阻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
  第二,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是科学事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科学研究自17世纪走出传统经院以来,越来越成为经济和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许多国家重要的制度性安排。因此,科学探索往往伴随着荣誉、地位和商业利益,科研诚信问题开始浮现出来,一段时间暴露出来的学术不端和欺诈行为令全球科技界为之震惊。然而,求真求实永远是科学精神的核心,急功近利、心浮气躁注定与科学无缘,缺乏诚信的学术更是没有希望。有什么样的学术品格和氛围,就会孕育出什么样的学术成就和人才。正如爱因斯坦所讲:“大多数人说,是才智造就了伟大的科学家。他们错了,是人格。”没有诚信,就会破坏科学研究的秩序,就会影响科学家持之以恒的科学探索和创造活力,科学事业将无法向前发展。
  第三,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科学发展的历史也是科学精神引领社会进步的历史。科学家是全社会知识层次最高的群体之一,享有崇高的社会声誉,对社会行为、社会风气能够产生很强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居里夫人一生共获得包括诺贝尔奖在内的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但她仍然淡泊名利,潜心研究,其人格魅力令世人钦佩。我国知识界历来被视为社会的良心。近代以来,科技界的优秀前辈以良知良行感召和启迪社会,得到了全社会的崇尚和尊重。今天广大科技工作者同样有责任在社会变革中严于自律,承担社会责任,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中发挥先锋和表率作用。
    二、标本兼治、突出重点,推动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取得实效
  推进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引导、制度规范、监督约束、惩防结合、标本兼治,既重视思想认识和诚信文化等软约束,又重视监管和惩治的硬措施;既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又构建长远的体制机制,努力实现科学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重点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强教育引导,促进学术自律。
  产生学术不端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系统完整的科学道德和行为规范教育,一些人诚信意识和自律意识薄弱,有人甚至利用科研管理漏洞和机制的不完善谋取个人利益。加强教育引导,促进学术自律,提升科学道德素质,是解决科研诚信问题的基础性举措,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一要加强科研诚信教育。在世界许多国家,科学道德教育课程是研究生阶段的必修课,以此引导学生领会科学道德与科学职业的伦理精神。我们要吸收借鉴国内外有益经验,突出教育这一环节。要将科学道德列入大学和研究生必修课程,使青年学生从学生时代就养成恪守学术诚信的自觉,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掌握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研究生导师更要言传身教、率先垂范。科研机构、科学组织和相关单位要将科研诚信内容纳入科研人员职业培训体系,与思想政治、公民道德和法制教育相衔接,与科研实践和创新方法教育相融合,与明德楷模、案例警示教育相结合,让学术诚信深深根植于科研人员的头脑,内化为精神追求。
  二要广泛宣传模范事迹。我国科技界曾涌现出大批的先进模范,他们可歌可泣的事迹带给科技界和全社会深深的震撼和教育,值得我们永远缅怀和学习。比如,钱学森同志的贡献不只是在科学技术上,更在于他忠于祖国、尊重科学、不慕虚名、求真务实的精神。钱老的一生给我们的一个深刻启示就是,诚信是科学家最宝贵的品格,每一个迈入科学殿堂的人都应当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要发挥典型人物的引领示范作用,大力宣传他们的坚定信念、执著精神、踏实作风,感染和激励年轻一代,提升广大科研人员的精神境界,从根本上净化学术风气。
  三要发挥科研学术机构的自律功能。科研机构和学术团队要制定道德准则,完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机制。要提高科研活动的透明度,倡导学术争鸣,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活动,扩大公众对科技活动的知情权、监督权,使科学研究始终处于同行的检验、批判和监督之中。要加强诚信文化建设,让求真务实成为科技工作者的自觉行动。
  科技工作者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牢记社会责任,坚守学术道德。高水平的科学研究需要高水平的科学家,高水平的科学家要有高水平的精神境界。只有坚守爱国报国、奉献社会、服务人民、追求真理的情怀,才不会让名利动摇诚信。现在外面的世界诱惑很多,但科学界要永远保持一片净土。重大科研成果的产生需要长期艰苦的探索,科技工作者要耐得住寂寞,经得住挫折。要秉持科学精神,对待科学问题始终保持严肃认真、周密细致、精益求精的态度。要自觉遵守科研道德,坚决反对弄虚作假、欺诈剽窃等行为,尊重他人劳动,维护知识产权,做科技创新的先锋、学术道德的楷模、社会诚信的表率。
  第二,深化体制改革,构建科研诚信和学术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体制机制不健全也是学术不端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的重要原因。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建立引导学术诚信的良好制度体系,形成长效机制。
  一要加快完善开放合作的机制。科学间交叉融合和相互渗透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新学科、新领域往往是科技创新的前沿,是竞争最为激烈、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潜力最大的高地。目前少数科研机构和研究团队之间存在相互封闭、分散分割现象,甚至近亲繁殖。这与科学精神格格不入,也可能成为滋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温床。要制定促进科技系统内部开放的政策,逐步实现研究人员之间、专业领域之间、研究机构之间,以及行业之间、区域之间的开放,建立共享平台。重大科技计划和科学工程要大胆引进国内外优秀科学家和工程师参与。大学和科研机构要真正建立起公正、公平和透明的用人机制,面向全国乃至全球选聘优秀人才。要通过建立一个海纳百川、开放互动的科技工作格局,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科研氛围。
  二要加快完善学术平等的机制。科学研究需要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环境,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科技工作者的创造活力才能迸发,浮躁之风和学术不端行为才没有生存土壤。现在,一些研究机构和学术领域缺乏平等的学术争鸣和批评。我们必须在学术管理、资源配置、人才选拔与使用等方面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从制度层面上鼓励学术争鸣,保护不同意见。要扶持和提携青年学者,鼓励他们敢于探索,敢于质疑,敢于求实创新,敢于面对失败。真正的学者是不怕后学超越的,因为只有后人不断超越前人,科学事业才能发展。
  三要加快完善评价机制。科研评价指标是科技工作者的重要导向。目前我国科技评价制度尚不完善,在具体评价工作中还存在着重数量不重质量,重名望不重实绩,重论文不重工作水平,重短期成果不重长远积累,重设施改善不重人才队伍建设等问题。必须按照科技创新的内在规律,加快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在评价标准上,要根据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公益性研究的不同特点,建立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比如基础研究要更加体现鼓励瞄准重大学术问题前沿和自由探索的导向,评价周期不能过短;应用研究关键要看解决了什么重大技术瓶颈;公益性研究要看社会效益如何。在评价内容上,不仅要关注直接的、近期的和显性的价值,也要关注间接的、长远的、隐性的价值;对创新性强的项目、非共识项目以及学科交叉项目,要给予特别关注和支持。在评价方式上,要公开透明,接受学术界的监督,以增强公信力。总之,要通过完善评价机制形成正确导向,引导科研人员力戒浮躁,集中精力于科学本身,专心致志于创新活动,这样才能造就一流的科研成果和科技人才。
  四要加快优化科研经费投入结构。近年来,我国科技投入大幅度增加,对于科技事业发展起到了巨大支持作用,但科技经费配置不尽合理的问题依然存在。比如,对基础研究和社会公益类研究持续稳定的支持还不够,而这些研究往往需要十年磨一剑的功夫。有的项目布局不切实际,申请程序比较繁琐。要根据不同科研活动的特点和经费需要,完善投入机制,优化投入结构,有的项目要形成稳定支持的机制,有的项目要形成充分竞争的机制。对科研经费的使用也要强调诚信原则,规范资金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坚决杜绝弄虚作假行为,决不允许个人或小团体从中谋取私利。
  第三,强化监督管理,加大惩治学术不端行为的力度。
  加强科研诚信既要靠自觉自律,也要靠监督管理。从世界范围看,加强科研诚信正从单纯依靠道德约束,向道德约束和监管惩处并重转变。近年来,我国制定发布了针对学术不端行为调查处理的法律法规、政策性文件和学术规范。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以及《著作权法》、《专利法》、《知识产权法》等法律都有相应的条款。许多单位和部门成立了专门机构,监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实际情况看,有些规章和要求还停留在文件上,没有完全落实到位,一些问题发现了但查处不力,这实际是容忍学术不端行为对学术道德底线的突破,对整个科技界的科研诚信和学术道德产生了不良影响。
  我们要从维护国家科技事业的整体利益和科技界的整体声誉出发,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对科研活动的全过程实行强有力的监管,抓住最容易出问题的领域,加大监管力度,不留漏洞和死角。要采取“零宽容”政策,严格要求,严厉约束,有一个处理一个,并公开曝光,决不让弄虚作假、剽窃抄袭行为有立足之地。
  三、明确责任、加强协作,形成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的合力
  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高度关注,科技界形成了高度共识,要作为一件大事摆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各有关方面要按照职责分工,找准自身定位,下大力气落实好、完善好各项措施,尽快以实实在在的成果取信于公众,使科技界的优良传统和崇高声誉发扬光大。
  第一,强化对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的宏观指导。科技部等十部门建立了科研诚信联席会议制度,发布了《关于加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意见》,这是在宏观层面上协调和推动科研诚信建设的积极行动。要落实相应的责任,形成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科技组织等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科技人员自觉行动的格局。教育部门要全面推行研究生阶段科研诚信课程教育,科技部门和人事部门要进一步健全符合不同科技活动特点的科技评价体系,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科技投入结构。各成员单位要在完善和执行相关政策、沟通信息等方面协调互动,形成工作合力。
  第二,强化学术团体和科研机构的作用。各学术团体要建立适合本领域特点的科研诚信规范,参与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处理。科研机构要建立和完善科研诚信制度,加强对科技人员的教育和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督检查,引导科技人员严格自律。
  第三,加强科研诚信规范建设。要对科研诚信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划清学术不端行为的界限,建立健全科研道德规范,明确科研人员的社会责任,完善学术论文发表评价的制度。同时,通过培训和宣传让广大科技人员了解和掌握这些规范和要求。
  第四,积极推动科研诚信立法。要把科研诚信立法纳入科技法律体系建设,加强诚信规范与法律法规之间的衔接,充实和完善现行法律体系的有关条款,逐步建立起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科研诚信法律法规与制度体系。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投诉举报、调查核实、监督监察、公开公示和惩戒处置等,都要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同志们,科研诚信和良好学风是科学事业繁荣发展的前提,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石。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共同肩负起责任,积极行动起来,促进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有一个大的改善,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2010年3月30日)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4-26 16:14
全国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者自律宣言   来源:光明日报
  编者按 2009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工作年会暨全国教育科研管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日前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省级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全军军事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高校社科(科研)处、教育学院(系、所),以及教科院所科研处的220多名代表一致认为,加强和改进教育科学规划管理工作对于繁荣与发展教育科学事业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者要从本职工作做起,进一步抓好教育科研的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与会代表一致通过《全国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者自律宣言》。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教育科研做出了重要贡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繁荣教育科研是教育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事业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内容,创新教育科研管理是提高教育科研质量的重要保证。在全国教育科研管理专业委员会成立之际,全国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者汇聚一堂,致力于推动教育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提升教育科研质量,进一步繁荣发展教育科学事业。为此,与会全体代表凝聚共识,提出六条自律倡议,坚持以提高质量为导向,规范管理,创新管理,推动教育科研健康发展,促进教育科研质量不断提高: 
  第一,做正确方向的引导者。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广大教育科研工作者,坚持“双百”“双为”方针,解放思想,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改革创新,围绕中心,服务国家,服务人民。 
  第二,做科研人员的服务者。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要以人为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依靠群众,相信专家,充分激发广大教育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端正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以服务促发展,在服务中上水平。 
  第三,做提高质量的推动者。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要积极创设求真务实、民主和谐的学术环境,大力倡导精品意识,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教育科研管理体系,形成教育科研的准入和退出机制,积极推进“代表作”、“同行评议”等学术评价制度,构建教育科研质量的保障体系与监督机制,提升科研质量和原始创新能力。 
  第四,做规范管理的维护者。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要秉承科学民主精神,完善专家评价、匿名评审、网上公开、成果公示、社会监督制度,项目评审和科研评价要保证程序公开、方法科学、技术先进、结果公正。 
  第五,做良好学风的促进者。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要勇担重任,明确学术规范标准,推动学术诚信教育,弘扬学术道德正气,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合法权益,克服急功近利,杜绝弄虚作假,打击学术泡沫。 
  第六,做社会公益的实践者。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要加强行业自律,坚持公益性原则,不循私情,自觉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反对以课题、评奖、挂牌、征文、编书、实验校等形式的牟利行为,树立教育科研的良好形象。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4-30 10:49
说说论文级别

作者:张才中    来源:竹山县实验中学   
     
     现在中小学教师晋职晋级,甚至求职应聘都必须要有论文,有的教师即使侥幸发表了论文,在论文级别的认定上有时也会带来麻烦,特别是对是国家级刊物还是省级刊物常争论不休。我就曾遭遇过这样的尴尬。在一次职场竞聘中,笔试、面试顺利通过了,最后一环节是综合考核,其中有一项就是比拼论文,我曾在《语文教学通讯》上发表过一篇小文。考核组最后认定它是省级刊物。理由是扉页上有“山西省一级期刊”字样,在这以前我一直认为它是国家级期刊,因为封额上印有“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字样。但考核结果最终还是认定为省级刊物。
后来上网查询,了解到 根本就不存在 “ 国家级 ”“ 省级 ” 之类的说法! 新闻出版总署从未就学术水平的高低为这些期刊划分过级别,仅从出版管理的角度,按照期刊主管单位的不同将期刊分成中央期刊和地方期刊;这样分是为了按照期刊的主管单位的不同对期刊实施有效的行政管理。有的期刊在封面上刊载“国家一级期刊”等字样,不是新闻出版总署组织评选出来的,并非政府行为。
看来杂志根本没有什么国家级省级的排名,而只有什么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双效期刊、优秀期刊等。核心期刊,优秀核心期刊等评价。正式出版物,刊物叫 ISSN ,图书叫 ISBN 。有这个号,书刊就有条形码,就可以在市场上流通,就是商品,就可以有定价。但有一些教育类刊物或图书,就没有。只有内部准印证,只有工本费。严格意义上,那是不能市场上流通的,出版部门要控制的。 ISSN 、 ISBN 是登记号,就像学生的注册学号。我们不能说,学号就是名次。由此可知给期刊排名不是政府行为,也不是协会定的。
所谓的什么国家级省级的, 据了解, 大都是看杂志的主管是什么部门,以部门的级别而定了 , “ 国家级 ” 期刊是指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 “ 全国性期刊 ” 、 “ 核心期刊 ” 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 “ 省级 ” 期刊就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
2005 年 12 月 13 日搜狐新闻网转载了深圳新闻网—深圳特区报题为《广东评职称条件出新规定:论文不再论刊物级别》的文章说“广东省人事厅近日发出‘关于调整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论文发表刊物等级划分规定的通知 ’,明确规定取消省专业技术资格条件之论文条件中关于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专业期刊划分的有关规定,统一调整为在具有 CN 刊号、 ISSN 刊号的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要求“评委会在开展评审工作中,要以业绩、能力为导向,认真考核论文的技术水平,本着重在实绩以及社会和业内认可的原则,全面综合评价申报人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 笔者深为该厅这种 “ 从善如流 ” 、敢为人先的作风所振奋。
(张才中)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5-2 09:09
http://xnjyw.5d6d.com/viewthread.php?tid=21693&extra=&page=1

http://xnjyw.5d6d.com/viewthread.php?tid=21693&extra=&page=1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0-5-16 06:50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5-22 09:01
学术不端检测仪能否保证学术纯洁


  见习记者张潇 本报记者张佳
  2010-04-28西安日报

  因为引入学术不端系统检测,毕业生们大多不敢在网上找资料,图书馆成为他们查找资料的重要场所。

  看着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显示22%的重合率,接受论文检测的同学庆幸自己躲过了25%的“警戒线”。

  核心提示

  学术不端事件近年时有发生,对整个科技界、教育界的学术道德产生了不良影响。2010年3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主持召开了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座谈会,在会上指出,对学术不端行为要采取“零宽容”政策,严格要求,严厉约束,有一个处理一个,并公开曝光,决不让弄虚作假、剽窃抄袭行为有立足之地。去年以来,国内知名大学相继建立“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用来检测毕业生论文的“真假”。今年,西安部分高校也引入了“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新一届高校毕业生即将走出校门,面对这一检测系统,他们有着什么样的心态呢?

  4月,正值西安部分高校研究生毕业论文一审期间。西北大学对今年参加一审的论文启用了“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刚刚递交了论文的研究生小李心中有些忐忑:“我对这个系统不太了解,以往写论文从没接受过检测,不知道这次能不能顺利通过。”

  与小李有着同样感受的大学生并不在少数,毕竟,被“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查出造假,不仅是论文通不过,重要的是关系到每个人的颜面,丢人事大。

  引入高校毕业论文接受严格检测

  今年年初,包括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长安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在内的部分高校,相继引入了“学术不端检测仪”系统,通过该软件系统检测,一旦认定论文的结果为抄袭,就直接影响授予毕业生学位。

  所谓“学术不端检测仪”,是指利用全文文献为比对资源,通过软件全面检测学术不端行为的系统,该系统由CNKI(国家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于2009年研发成功,功能类似的还有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沈阳副教授等人开发的“ROST反剽窃系统”。

  “学术不端检测仪”从2009年3月起在部分高校研究生院开始使用。该系统的官方操作介绍说:到目前为止,仅对研究生学术论文的检测,其检测量已达到20万篇次。在每一次检测过程中,待检文章首先按照篇章、段落、句子等层级分层处理,然后创建指纹。指纹即语言的特征,就好像每个人说话的口头禅,之后比对数据库中的比对文献。通俗来说,就是将论文和数据库进行比对,根据其重合处的比例,判断该论文是否存在抄袭行为。通常情况下,高校将这个重合比的限度定为25%~30%。若检测发现超过这个比率,论文就会被提交至该校学术委员会来判定是否存在抄袭行为。

  学术检测软件去年首先在武汉部分高校“试水”,4月25日,位于武汉市的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应届毕业研究生司帅告诉记者:“我是学理科的,理工科的学生都是在个人实验或是实践基础上做的论文,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多一些,不像文科生那样纯理论的东西多。”在顺利通过“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检测后,司帅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一般而言,只要是自己亲自做的毕业论文都能顺利通过,主要是文献综述部分管制比较严格,对不用功写论文的人影响很大。但对文科类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毕业设计一般均基于理论,比较容易和原有的文献雷同,相对受限制多些。”  

  直接效果做论文再不敢粘贴复制

  对于“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应用,校方则认为这是保证学术纯洁的基本做法。西北大学学位办一位寇姓老师表示,“这个系统尚处于起步阶段,出现问题的原因我们也在分析研究。”

  寇老师告诉记者,自从2009年西北大学开始启用“学术不端检测系统”以来,学生做论文时再也不敢粘贴、复制了事,写论文的态度明显比以前端正了很多。对于同学们的担心,她表示,学校在评定论文时发挥导师和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机构)的作用,对于检测结果,评判引用是否恰当不会单纯依赖机器检测,这一点足以规避检测系统的弊端。“我们希望同学们明白,导师都是专家级的教授,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比较熟悉,单纯的变动和改写很难蒙混过关。校方还是希望同学们认真写作。”

  西北大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对此也有自己的看法:端正学风势在必行,“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只是简单的第一关,在论文检测中起主导作用的还是导师。学生在论文中是否有抄袭行为,与老师平时的教育和训练是分不开的。“一般情况下,一篇经过认真思考、逻辑严谨的规范论文,不太可能出现学术不端问题。我们教育学生,不管是平时做作业还是做毕业论文,都要求学术规范,即使是引用一两句话,也要说明出处。平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是不会抄袭的,毕竟,被检查出问题是一件羞耻的事。”  

  下有对策学生揣摩“反检测攻略”

  “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从一开始就受到许多学生的质疑。西安交通大学即将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小马认为,论文原本就是在前辈的基础上进行深层次的理论研究,撰写过程中避免不了参考别人的学术成果,如果用一个“标准化”的软件来界定一篇由具备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写的文章,很可能会出现矫枉过正的情况。

  在网上,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对这个系统也特别关心,在一片质疑声中,有人总结出了“反检测攻略”。网友“十字花剑”说,她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完全改写。先找到参考资料,从中挑选出相关内容,再精心拼凑。最关键的是,最后把语句从头到尾修改一遍,用近义词、同义词重新表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小陈私下将自己的“秘笈”告诉记者:“我把那些文章(引用别人的论文)先用金山快译等翻译软件译成英文,再翻译回中文,甚至都不用仔细改写。老师用软件反抄袭,我也用软件来破解。”西北大学的研究生翟洋(化名)则表示自己的方法“令人难以察觉”:由于高校的“学术不端检测系统”软件所用的都是中国论文库,抄袭国外的文章是检测不出来的。英语底子不错的她在自己的论文中直接“搬上”了她翻译的国外论文。她说这样既能避免“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查杀”,又能让自己的论文显得有深度,顺利过关。

  除了写作攻略,学生们在网上还发现了一个“对付”学术不端监测系统的办法。在一些购物网站上,可以为自己的论文先做个检测,根据得到的结果自行修改。记者在某知名购物网站上输入“学术不端检测”的检索词条,立刻出现了几百家提供此项服务的“店铺”,这些“店铺”的检测费用从50元到350元不等。随机点开一个店主名为“吴修修”的网络店铺,一行特别撰写的说明映入眼帘:本人为高校内部人员,保证检测质量。仅这项服务,吴修修的“店铺”30天就成交了152次。 

  正本清源才能刹住学术不端之风

  虽然学校方面一再表示有能力规避系统的弊端,但仍有不少毕业生担心:除了学生自身的问题,管理严格与否也与学术不端行为密不可分。记者了解到,目前在很多高校,有些导师带的学生多达十几个,任务量很大,因此严格的学术要求在现实操作中会被打折扣。到了论文修改阶段,有些导师分身乏术,甚至会把修改硕士生论文的工作交给自己的博士生,这就增大了出现问题的几率。

  在学术界被称为“打假斗士”的方舟子对这个检测系统存有异议,他表示,“用这种检测系统来检测学生的毕业论文是省事、懒惰的学术检测,这种量化考核不合理、很荒唐。理科实验中因为方法和步骤的原因,造成重复率高是很容易出现的,直接得出抄袭是不合理的。”他告诉记者,30%的标准也很荒唐,如果抄袭问题出现在论文的核心部分,即使重合率不到30%也是抄袭。国外也有类似的系统,多在教授做初步检查时使用,要求很严格,一两个核心句子有重复都不允许。国内制定的标准,通过也不代表没抄袭,没通过也不能代表有抄袭行为。现在高校普遍采用这个检测系统,主要还是学术不端之风盛行,老师没有精力一个个仔细看学生论文,检查出问题处罚也不严格。在国外,认定学术抄袭会有非常严厉的处罚,甚至会被开除。

  方舟子认为,要端正学术之风,只能从根源抓起。目前,这个系统主要针对学生,对老师方面的学术规范很不完善,这对建立学生的学术规范认知非常不利。应该先加强对老师学术不端的处罚力度,高校学术委员会不应只在有人举报时才检查一下。只有正本清源,才能有效树立起学术规范,学术不端之风才能及时刹住。

  应用“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是规避学术抄袭的一种手段,然而,围绕“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带来的争论一直在持续。西北政法大学即将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小刘表示,“其实无论怎样争论,我们都希望在某一天,学术不端的行为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6-11 12:01
            学术研究的一点体会
作者:宋圭武     





  虽已过不惑之年,但对于学术研究,自己仍是一个门外汉,谈体会总有些可笑。但有些想法,说出来,也算是一种责任和解脱,如有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和指正。
  学术研究的阶段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谈到了治学经验时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这里王国维先生曾借用三句宋词来概括治学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笔者认为,学术研究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创新。这一阶段主要表现是思想的独特性和新颖性。但创新未必就是深刻和全面的,创新仅仅表示有一种与众不同的观点。第二阶段是创新、深刻。深刻就意味着接触到事物的本质,就意味着创新有了现实意义。若创新没有深刻,创新就产生不了对事物的实际作用,创新的现实意义就不大。第三阶段是创新、深刻、全面。深刻并不一定全面,深刻仅仅表示在某一方面的深入。普遍联系是事物发展的本质属性之一。深刻只有符合全面原则,深刻才能成为一种自恰的体系,深刻才更具有解释力和说服力。
  创新是学术研究的青年阶段;创新、深刻是学术研究的中年阶段;创新、深刻、全面是学术研究的老年阶段。到了学术研究的老年阶段,就意味着思想已具有体系性,就意味着对世界的解释已形成了自己的框架和逻辑。这里学术研究的年龄阶段与一个人的生理年龄阶段未必就完全重合,但二者的演进方向是一致的。学术研究与一个人的悟性有很大关系。对于悟性高的人,学术增长的年龄要快于生理年龄的增长,是谓人年轻而思想不年轻。对于悟性不高的人,学术增长的年龄就要慢于生理年龄的增长。有些人就是这样,我自己就算一个,年龄已是老不老、小不小,过了不惑,但仍是困惑无穷,处在学术研究的儿童期,仍充满许多天真无邪的幻想。
  论文就是艺术品
  做论文就像雕刻艺术品。有了学术研究成果,最好表达出来,这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意识的表现。成果表达的方式无非一种是口头的,一种是书面的。其中借助网络等媒体进行表达也可以看成是一种书面表达。这里论文是书面表达学术成果的一种精致形式。既然是表达,就需注重思想和形式两个方面,就像雕刻艺术品,既要注重思想本身,也要注重表达效果。若只顾了思想不顾表达,思想就失去了思想的力量。因为思想没有人理解,思想也就成了聋子的耳朵,仅具有摆设的价值。若只顾了表达而忘记了思想,表达就只有形式没有了实质。对于表达,笔者的观点是:要注重复杂问题简单表述,简单问题深刻论述。复杂问题简单表述,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你的思想,这样也能更好体现思想的作用。有些人总是习惯于复杂表述,这样做是十分不好的。至于有些人故弄玄虚,实质是借华丽的形式来掩盖思想的不足,我想是这样的,否则,就没有这个必要。另外,简单问题深刻论述,这也是学术研究深化的必然。一些简单的问题,往往蕴涵深刻的道理。深刻论述不是复杂表述。深刻论述要与简单表述结合起来,深刻论述才能更有效力,才能产生更好的社会作用。如何使论文表达做到复杂问题简单表述,简单问题深刻论述,就需要一种境界,就需学术人发扬一种锲而不舍和精雕细琢的执着精神。
  真理是学术的命
  要敢于坚持真理。求真是学术人的基本品格。但在现实社会,求真有时是与个人利益冲突的。若顾了个人利益,求真就无法实现;若顾了求真,个人利益有时就泡了汤。鱼与熊掌有时不能兼得。一方面,学术人也有自己的利益追求,学术人也是人,合理追求自身利益也是无可厚非的,并且学术人获取优厚报酬对社会发展也是十分有利的;但另一方面,学术人面对的现实并不总是理想的,学术研究的本性与追求利益的现实有时也是冲突的。如何选择,这对学术人就是一个艰难的考验。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创新社会生产和分配制度,但社会生产和分配制度的合理化创新也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促而蹴。虽然社会制度总是在不断进步,但进步并不意味就解决了一切问题。有位哲人说,科学之门就是地狱之门,科学的入口也就是地狱的入口。这句话是有一定的现实基础的。另外,学术人大多属于社会的中间阶层,学术人的批判人格总是使学术人与社会权力阶层有一种对立的倾向。有一种说法是:学术喜欢政治,但政治不喜欢学术。这句话也是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所以,学术研究求真的特性决定了学术人是社会天然的批判者和奉献者。学术人只有不怕批判,才能最终为学术研究开辟广阔的道路,才能为学术人赢得真正的自我发展空间。古人云:读书乃为养正气,位卑未敢忘国忧。如果一个人想立志学术,就要敢于坚持真理,敢于献身,就要有一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气概,就要有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若没有这种精神,就最好离学术远点,免得引火烧身和产生自我失落感,也免得玷污了学术神圣的殿堂。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6-11 12:03
学术失范与中国学术的深层危机
作者:王晓华     


内容提要: 中国当代学术原创性的丧失乃是中国当代学术失范的根源。所以,真正到位的学术批评绝不应该仅仅对某个学者进行道德审判,而应该对其根源进行反思。一种真正规范的学术必然是以原创性为指归的,创新才是学术的最高规范。这场学术规范之争对我们最大的启示是:原创性的丧失乃是中国学术之癌,要振兴中国学术,就必须把对学术创新的要求和鼓励制度化,在教育、人才选拔、发表—出版体制进行必要的改革。



  学术界目前有关学术规范的讨论无疑显示了中国学术提升自身的努力,但中国知识分子的弱点却再一次暴露出来:大多数批评者不是着眼于探究学术失范的深层原因,而是情绪化地进行道德审判,急于将某些人钉在道德的耻辱柱上,仿佛道德的审判一结束,学术批评本身就完成了使命。此类道德审判式的学术批评乃是传统文化伦理中心主义在当代的延续,其意义注定是有限的,因为道德层面上热闹的口诛笔伐往往遮蔽了学术失范现象的深层原因。
  引发学术规范讨论的导因是某些学术著作涉嫌抄袭,即引用了别人的论述而未予注明。这种做法有违学术诚信原则,固然是不对的,然而下面的反诘是无法回避的:倘若我们的主要学术建构方式是引用别人的论述,那么,加了注的引用与不加注的引用在学术效果上真有本质性的不同吗?加了注的引用依然是引用,其学术效果并不因为符合学术规范而获得实质性的增强:它仍是引述/复述/转述,而非独创性的论述。冷静地审视一下当代中国学术,我们就会发现:真正原创性的著作少到近乎无,或复述传统之言,或转述西方之说,乃是中国当代人文学者的谋生之道。当代中国人文知识分子能用自己的语言、逻辑、思想演绎整本学术著作者,几乎没有。假如从当代中国人文学术中抽掉了被引述/复述/转述的“西方”和“传统”,剩下的即使不是虚无,也不会有多少实质性的存在。“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文知识分子谋生方式的真实写照。所以,造成学术失范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当代中国人文学术原创性的丧失。
  当代中国人文学术已经丧失了原创性,这才是中国学术的真正危机所在。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原创性的丧失归咎于人文知识分子的人格缺陷,但这无助于发现更深层的原因。当原创性丧失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集体性标志时,追究个人的道德责任便无实质性的意义,因为一定有深于个体的因素造就了这种状态,反思这种因素是学术批评的更高职责。我在对中国学术的传统、体制、当下处境进行了系统审视后发现:1、传统学术规范、主流意识形态、大众文化在目前已经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合力,客观上逼迫、挤压、诱惑着中国人文知识分子,使他们(我们)走上背离原创之路;2、现有人文领域的教育体制、人才选拔体制、发表—出版体制存在根本性欠缺,不利于原创性的人文知识分子的诞生和成长,甚至对他们形成了放逐之势,这乃是中国人文学术原创性丧失的制度性根源。
  传统学术规范对于中国当代人文知识分子的影响是微妙而深刻的。秦至明清的中国学术史在本质上是一部解释史。传统农业官僚社会对稳定性的绝对强调意味着人文学术必然以对传承、注解、阐释流传下来的权威体系为使命,创新从根本上说是被禁止的。构成中国人文学术主流的是训诂、考证、注释之学,与之相应的学术规范不是创新,而是对权威和传统的绝对忠实。这种学术规范在二十世纪受到过猛烈的冲击,但最终借助与传统与意识形态的合谋而延续下来。在1949—1976年间传统文化虽然成为批判的对象,但传统学术规范却由于主流意识形态对单一权威体系的捍卫而成为主流学术规范,因而传统学术规范与主流意识形态形成了合谋之势:受僵化的前苏联模式的影响,此间的主流意识形态只允许对权威体系进行引述/复述/转述,禁止任何建立原创性体系的企图,以至于人文学术不可避免地变成了另一种注释之学;由于这种注释与中国传统学术规范是一致的,所以,它极易被中国人文知识分子所接受;中国人文知识分子在反思文化大革命期间的苦难时很少反思当时传统学术规范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合谋,其原因就在于传统学术规范对于中国人文知识分子的影响仍是巨大而内在的。1978年以后,中国走上改革之路,主流意识形态一度表现出对于创新性的吁求,传统学术规范在短时期内成为反思和批判的对象,由此而产生的解放效应使得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人文学术呈现出追求创新的宏大态势。然而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开始,主流意识形态再次把稳定性当作主导目标,有意识地弘扬传统学术规范和限制学术的原创性,中国人文学术界尚未来得及发展壮大的原创性力量受到压抑乃至重创。恰恰在此时,一种对中国学术界影响巨大的文化样式在市场经济语境中异军突起,迅速扩张为文化的主流形态——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大众文化。大众文化虽然具有天生的民主品格,可以被广泛分享,但是它对广度的无限制追求必然使它成为无深度的文化。为了迎合大众的平均理解力和对于肉身娱乐的需求,大众文化在诞生之日起就不以独创性和个性化为指归,这使得它与传统学术规范和主流意识形态在反原创性上不谋而合。由此而形成的传统学术规范、主流意识形态、大众文化的合力结构对中国人文知识分子的影响更为巨大和难以抗拒。大众文化在对人文知识分子形成挤压之势的同时也诱惑着他们(我们),因为它指向一个领域广泛、利润丰厚、崇拜者众多的名利场。今天的中国人文知识分子真正对大众文化不感兴趣者,寥寥无几,区别常常仅仅在于介入的方式、介入的程度、介入的成败而已。以余秋雨为代表的部分人文知识分子在大众文化领域取得令人眩目的成功,成为明星知识分子,为意欲投身大众文化的知识分子展现了榜样的力量。已成功介入大众文化的人文知识分子几乎全都乐不思蜀,意欲转业而尚未完成转业者也已心不在焉,少数坚持纯正人文建构的人文知识分子生活在传统学术规范、主流意识形态、大众文化的三重限制中,很难进行真正原创性的工作。这乃是中国人文学术原创性丧失的深层原因。
  导致中国当代学术原创性丧失的体制化因素则表现在教育、人才选拔、发表-出版体系等各个层面。人文知识分子从根本上说都是在体制内生存的,因为他们不可能完全游离于现有教育体制、人才选拔体制、发表-出版体制之外。体制的力量往往决定着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人文知识分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最早遭遇的是教育体制。受传统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乃至决定,现有教育体制在人文层面走的仍是以灌输和教化为主的路子,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本科,擅长逆向思维的文科学生总是被视为异类,成绩最好者则几乎全是善于接受灌输和教化者。即使到了研究生阶段,导师对弟子的最高评价仍是“扎实”而非创造性。一篇平庸而引文丰富的硕士或博士论文在完成之即就注定了会通过答辩,具有个性化见解的毕业论文则极可能遇到激烈的反诘和否定,其作者要承担更大的学业风险。这使得中国的人文知识分子在起步阶段就大都不追求原创性。少数具有原创性的人早早地被斥为怪人、异类、边缘分子,就算是能够完成学业,也会被现有的人才选拔机制放逐到学术的边缘地带。现在的大学和人文类科研机构在传统学术规范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双重制约和影响下,普遍不欢迎个性化的原创型知识分子。极少数具有一定原创性的人文知识分子为了不被驱逐出学术的中心地带,只能压抑自己的个性,这种策略虽然能够奏效,但个性的压抑必然使他们的原创性不断萎缩。至于那些不愿意压抑自己个性的人文知识分子,则被放逐到学术的边缘地带,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中国人文人才的内部流失和自我损耗已经到了危险的地步。这个问题一日不解决,中国的人文学术就一日无希望。进而言之,一个具有原创性的人文知识分子即使幸运地通过了现有教育体制和人才选拔体制的筛选而处于学术的中心地带,他仍会遭遇到许多阻碍他实现自己原创性的因素。其中现有的发表—出版体制直接拖滞着人文学者原创性的实现:传统学术规范对考证、转述、解释的片面重视与主流意识形态对发表—出版体制的工具性定位合一,注定了原创性的人文成果难以发表。我对此深有体会:在我完成的70多篇论文中,最有原创性的几篇仍在刊物间流浪或沉睡在抽屉里,而60篇相对保守的论文则全部发表了;我于1991年完成的专著《个体哲学》先后被收入数种丛书,但由于其内容过于有探索性而被出版机构否决了。不少具有原创性的学者都遇到过这种情况。这意味着在原创性匮乏的情况下,极少数艰难诞生的原创性学说无法问世。由此而产生的负面效应是:一方面,中国人文学术中最优秀的部分因无法发表—出版而丧失了与世界学术对话的机会,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文知识分子放弃了对于原创性的追求,代之以投合现有发表—出版体制的功利性运作。所以,当代中国人文学术原创性的丧失乃是一个制度性的结果,揭示产生此结果的制度性原因应是学术批评的更高使命。
  中国当代学术原创性的丧失乃是中国当代学术失范的根源。所以,真正到位的学术批评绝不应该仅仅对某个学者进行道德审判,而应该对其根源进行反思。一种真正规范的学术必然是以原创性为指归的,创新才是学术的最高规范。这场学术规范之争对我们最大的启示是:原创性的丧失乃是中国学术之癌,要振兴中国学术,就必须把对学术创新的要求和鼓励制度化,在教育、人才选拔、发表—出版体制进行必要的改革。否则,有关学术规范的辩论除了为大众文化创造些热点外,不会有实质性的意义。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7-8 14:12
语文教师不可偏食“麦当劳”



冯为民


这篇博文的标题很怪,这可不能全怪我,因为语文教师偏食“麦当劳”本已成为司空见惯的怪现象。“麦当劳”是美国快餐业的世界知名品牌,也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快餐革命,快餐文化就是其中之一。“麦当劳”本不是高档的,它以方便快捷的特色渐成时尚,从而快速地占有了一席之地,赢得了巨大的市场。“麦当劳”本是让饥肠辘辘的人快速地解决一时之需,给一时囊中羞涩的人暂时渡过难关的。“麦当劳”进入中国市场后多少变了味,已经成了高档的快餐,如果经济实力不够的消费者经常光顾的话,换来的是日后生活长久的窘迫,甚至因为断炊而饿死。这虽大有危言耸听之嫌,但语文教师如果偏食甚至依赖“麦当劳”,就有可能有朝一日断炊而一筹莫展。享受文化快餐本无可厚非,如果语文教师平时坚持每日挤一些时间来多阅读、多思考、多尝试,则就会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日积月累,就会获有终身受益的回报,业务能力会越来越强。问题是我们不少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偏食甚至依赖“麦当劳”,借助丰富发达的网络和其他信息资源,只图方便快捷而不问教学实际,用现成的教案、教学设计来应付教学,甚至写教学论文也是如此快餐化,这是绝对不行的。语文教师应亲自下厨,能自己忙出令人可口的大餐让学生品尝,当然也欢迎自己创制出快餐性质的课件、教案、案例等方面的精品提供给需要借鉴的老师,不断丰富我们的课程资源,让自己成为真正的课程建设者、发现者和创造者。语文教师要多练内功,要静下心来积学养、增学识,不断投巨资兴产业,完成自己的原始积累,这样才能立足于语文教学的沃野,能吸收养料给别人丰富的营养。如果语文教师偏食“麦当劳”,不仅会失去自己弥足珍贵的语文教学的根基,而且会给真正的快餐文化抹黑,有可能会因成为别人垃圾食品的欣赏者而让垃圾食品有了市场,从而贻误了我们的子孙后代。语文教师不能绝不能偏食“麦当劳”,至少要广泛涉猎,博观而约取,在教学过程中处处展示教师自身的文化尊严,做一个文化自觉者。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9-22 13:53
刘大生:剽窃、抄袭、不规范引用的区别
作者:刘大生(江苏省委党校教授) 来源:学术批评网


一、区别剽窃、抄袭、不规范引用的必要性

旧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1990年颁布)第五章第四十六条是将剽窃、抄袭并列的,说明当时是将抄袭和剽窃当作两种不同行为看待的。

2001年修改后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将“抄袭”删除,保留了“剽窃”,这是将抄袭与剽窃混为一谈的表现。根据这个规定,一个行为只要不是剽窃,肯定也就不是抄袭。这就为狡猾的抄袭家们开了方便之门。

近年来,侵权人越来越狡猾,为了避免被指控为剽窃,他们很少使用秘密的、没有标注的方式侵权。但是,他们的标注往往是非常狡猾的:

其一,标尾不标头。抄录的文字开头没有任何标记,没有冒号和引号,没有“某某某说”等引导语,仅仅在引文结束的地方加一个角标。让读者弄不清楚角标之前有多少文字是他人的文字。

其二,有注无标。文章的结尾有几个注释,但是在正文中没有角标(当然也没有引导语、冒号、引号),读者弄不清楚每个注释与正文中哪段话相对应。

其三,标头不标尾。在引文的开头,如“某某某说”的“说”字后面加一个角标,注释栏里也有一个详细的、对应的注释。但是,某某某究竟说了多少话,几百字还是几千字,读者看不出来。

其四,标在中间。比如,抄录了别人600字,他的角标不是放在600字的结束处,而是放在第200字和201字之间,给读者的印象,不是抄录了600字,而是引用了200字。

其五,抄袭注释。也就是连注释一起抄袭。精明的将注释体例改一改,使前后一致。马虎的连注释体例也不改,将各种不同体例的注释全部原封不动地抄到自己的作品之中。给读者的印象是:反正作者是有注的。

其六,改动一些无关紧要的单词,配合以“参见”。如将“一百多年”改为“百年以上”,将“此后”改为“从此以后”,注释中不是说“见”,而说是“参见”。这种方法,与传统“引书法”的要求相反:故意地“使自记之语与所引之说”“相混淆”。 ……

一旦受到抄袭的指控,他们往往以不是秘密窃取来狡辩:我有注释,不是秘密窃取,所以不是剽窃。既然不是剽窃,自然也就不是抄袭,因为在新版《著作权法》中,剽窃和抄袭是同义词。他们至多承认自己“不够规范”,是“不规范引用”。

所以,为了防止公开侵权,为了不给抄袭家们开方便之门,有必要将剽窃与抄袭,抄袭与不规范引用严格区别开来。

二、立法建议

第一,将无标、无注、无引(引导语、冒号、引号。下同)、无用(深化使用。下同)的抄录行为定义为剽窃。

第二,将有标、有注、甚至有引,但是无用的抄录行为定义为抄袭。

第三,将有引、有用,但是无标、无注,或标注不全、不准,或者抄录不准确等抄录行为定义为不规范引用。

三、不规范引用的具体表现

第一,没有标注。

第二,有注释,但要素不全。

第三,有注释,要素齐全,但要素不准确。

第四,校对不认真,录错了文字。

第五,对所录文字断章取义,故意歪曲引文的含义。

第六,未经同意引用尚未公开发表的文献。

第七,因过失,粗心大意,使引文被曲解,不能证明自己的观点,甚至南辕北撤。

第八,张冠李戴,弄错了引文作者。

第九,用过多的引文反复论证同一个观点。

第十,对引文评价过分。或者批评过于苛刻,或者赞扬过于溢美。

四、不规范引用的性质

区别抄袭与引用的关键标准不是注释,而是用。为了论证问题、为了深化使用而抄录他人文字就是引用。没有用的目的,抄录他人文字,注明出处的叫抄袭,不注明出处的叫剽窃。不规范引用也是引用,是引用的一种,因而不是抄袭,更不是剽窃。

下面的事例可以说明不规范引用的性质:
-------------------------------------
钱文忠教授在央视《百家讲坛》中讲过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个女权主义者认为,女人应当是家庭、国家、社会的主人,男人应当是女人的仆人。因为孔子说过,“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因此,钱文忠教授告诫听众:句读非常非常重要。

笔者(刘大生)以为,在钱文忠教授讲的这个例子中,女权主义者对孔子言论的引用就是不规范引用,但明显不是抄袭。
-------------------------------------
在上述文字中,实际上存在着三个不规范引用,但是,都不是抄袭。第一是女权主义者对孔子言论的不规范引用,因为她曲解了孔子的思想。但是,她的目的是为了论证她自己的一个观点——“男人应当成为女人的仆人”。也就是说,她是将孔子的话当作论据使用的,所以钱文忠教授仅仅指责她曲解了孔子的意思,而没有指责她抄袭。第二是钱文忠对女权主义者言论的不规范引用,因为他没有说明女权主义者言论的出处。是出自哪本书?哪篇文章?或者哪部电视剧?钱文忠没有说明,听众无法查对。但是,他的目的是为了提醒观众:句读非常非常重要,千万不要小看句读。也就是说,他是将女权主义者的言论当作论据使用的,所以没有听众指责他抄袭。第三是笔者本人(刘大生)对钱文忠言论的不规范引用,因为笔者没有说明钱文忠演讲的具体时间。即哪年,哪月,哪天。也没有说明是在哪一个系列讲座中讲的。意思虽然没有记错,文字上却可能有些出入,可能不完全是钱文忠的原话。但是,笔者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什么叫不规范引用。也就是说,笔者是将钱文忠讲过的事例当作论据使用的,所以读者肯定不会指责笔者抄袭。

所谓“当作论据使用”,就是“引用”之“用”。它是引用的核心,是引用的关键,是引用的实质,是引用的真谛,是引用的根本,是引用的精髓,是引用的灵魂。有了它,再不规范的引用依然是引用,而不是抄袭。

没有它,哪怕有很多注释,注释的要素很齐全、很准确,也不是引用,往好里说,那叫资料汇编,理论集萃;往坏里说,那就是抄袭。

名言曰:有缺点的战士依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终究是苍蝇。套用这句名言,笔者以为:不规范的引用依然是引用,完美的抄袭终究是抄袭。所谓完美的抄袭,就是有标、有注的抄袭。

有些学者的著作,注释栏中要好多“参见”,甚至还有一些“见”,但是仍然被指控为抄袭,原因何在?就在于没有“用”这个灵魂。

2010年8月15日星期日于南京求稗书斋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0-10-13 10:30
http://xnjyw123.blog.163.com/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0-10-13 11:58
国家、省级刊物的区分


从严格意义上说,期刊杂志并无国家级、省级的区分标准。因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早就声明:中国的出版物,只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没有所谓国家级、省级等的等级区分。
在实际生活中,许多人通常将某刊物说成是国家级的,某刊物是省级的或市级的。这种划分,在实际生活中还有一些用处。这种划分的标准,大致是:
国家级期刊:一般说来,“国家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
省级期刊: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
核心期刊:简单地说,核心期刊是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
所谓CN类刊物:是指在我国境内注册、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该类刊物的刊号均标注有CN字母,人们习惯称之为CN类刊物。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0-10-13 11:59



如何查看期刊刊号是否合法?如:CN13-4412/H是合法的国内统一刊号么?
1 合法期刊与非法期刊
期刊分为正式期刊和非正式期刊,正式科技期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与国家科委在商定的数额内审批,并编入“国内统一刊号”,办刊申请比较严格,要有一定的办刊实力,主编与副主编必须由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担任,对编辑人员的素滞名额都有定的要求,正式期刊有独立的办刊方针。非正式期刊是指通行政部门审核领取“内部报刊准印证”作为行列内部交流的期刊(一般只限行业内交流不公开发行),但也是合法期刊的一种,一般正式期刊都经历过非正式期刊过程。非法期刊系没有通国家新闻出版署和国家科委批准也没有注册为”内部刊物”的非法出版物,以营利为首要目的,收取高额的版面费,在技术上和政治上不负责任,不能在国内公开发行或内部发行,它们通常是在国外花300元购买一个ISSN刊号来欺骗教师。
2 期刊刊号问题
凡通过新闻出版署和国家科委审批的正式期刊均编入了“国内统一刊号”,正式期刊的刊号是由国际标准刊号(ISSN)和国内统一刊号(CN)两部分组成,“CN”是中国国别代码,缺少“国内统一刊号”或“内部报刊准印证”都可认为是中国国内的非法期刊,国家不认可,也不准在中国国内发行的。
3识别公开发行的正式期刊方法
国内公开发的期刊允许在国内外发行,有国内统一刊号,其刊号结构式为:CN报刊登记号/分类号,只有ISSN国际刊号而无国内统一刊号不允许在国内公开发行,有的虽印有CN(HK)或CNXXX(HK)/R这不是合法的国内统一刊号需注意,正式期刊一般有国内主管单位,并有详细的通信地址和印刷出版地都在国内,除自办发行外大多通过邮局征订和发行,故常常有邮发代码。而非法出版物一般没有国内统一刊号,即使“内部报刊准印证”也没有,没有国内明确的主管单位,通信地址不祥,常常以XXX信箱收稿,印刷出版地都在大陆以外。以便逃避查处,当然不可能有邮发代码了。
综上所述,除在国外正式公开发行的有国别识别码和公众认可有一定影响力的外国期刊杂志发表论文外,论文应选择在国内合法期刊上发表,而非法期刊基本上是“来稿就登”根本没有严格的审稿程序和审稿专家更谈不上学术水平,这类交了版面费就“照登”,发表速度十分惊人的“期刊”对职称评定应该说意义不大,至于如何抵制这些“来稿就登”的“期刊”盛行,一方面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应对这类“期刊”进行严肃查处,阻止合法报刊为这类“期刊”广告外,还要劝告不要上当受骗。
CN刊号标准格式是:CN XX-XXXX,其中前两位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号,其中印有CN(HK)或CNXXX(HK)/R这不是合法的国内统一刊号。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6位数字的后4位数字为地区连续出版物的序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内连续出版物序号范围一律从0001~9999‘其中0001~0999为报纸的序号,1000~5999为印刷版连续出版物的序号,6000~8999为网络连续出版物的序号,9000~9999为有形的电子连续出版物(如光盘等)的序号。
例如:《中国教育论坛》CN43-7772/R。
它明显是非法出版的刊物,由于 1000~5999为印刷版连续出版物的序号,6000~8999为网络连续出版物的序号。它的序号后四位7772为网络连续出版物,盗版者犯了非常低级的错误!
又如:《中国教育研究》国内刊号:CN98-0315/G4
国际刊号:ISSN1727-0499
由于前2位98不在10到65范围内,故不是国家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批出的刊号。盗版者犯了非常低级的错误!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6位数字的前2位为地区号,依据GB/T 2260中的数字码前两位给出(从北京10到65为止)。
再如:《中国教育改革与研究》国内刊号: CN.H39-7869/G
CN(H)39-7869/G
明显不是国内刊号,国内刊号CN紧接是6位数字,6位数字之前不含字母H或HK或RH等字样。再说后四位7869为网络连续出版物,盗版者犯了非常低级的错误!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0-11-2 04:50

作者: 鲁林涛    时间: 2010-11-9 10:08
祝贺获奖教师。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1-20 07:15
            研究生写毕业论文前 至少得花3个月查资料发布: 2010-11-18

  楚天都市报讯 (记者高家龙 通讯员李伟)16日晚,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学术年会上,该校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邓秀新教全校研究生如何做课题研究。他强调,为了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研究生起码要花三到五个月时间查资料,才能正式开题。
  迄今为止,邓秀新院士教过的研究生已达上百名,他认为研究生一般有两种走向,或从事基础研究,或去做应用研究。他说:“基础研究选人,适合那些对新事物有激情、悟性好的人;应用研究选项目,研究的问题应具备社会和经济价值。”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1-26 07:58
谢 泳:陈寅恪谈学术规范
时间:2010年11月14日 作者:谢 泳(厦门大学教授) 来源:价值中国


偶然在杨奎松的新浪微博上看到一则材料,杨奎松说:“昨天还听说汪十多年前在港参加那边的读书会就把会上讨论的观点剽窃发表,惹起过不满。如这些属实,就太恶劣了。”

这两天恰好在读卞僧慧新书《 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本书附录中有《“隋唐史”开课笔记》一篇,系陈寅恪1936年九月在清华的讲课笔记,其中有一段涉及学术规则。陈寅恪说:“演讲中凡引及旁人的意见,俱加声明。未加声明的就是我个人的意见。但此类意见听课的不能代为发表。这在外国大学本是通例,不必说。在国内有人还不大清楚,所以特为指出,希望大家注意遵守。”

一般来说,教员在专业性的讲课中,总是会把自己最得意的研究心得讲出来,在参加学术会议时,学者也乐于发表新见,有时候这些见解还没有形成文字,但在学术界有自然形成的规则,这些学者在讲述中谈出的学术观点,同样具有知识产权。


作者: 虾子中学    时间: 2010-12-22 21:07
祝贺各位老师!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1-30 05:06
伍立杨:抄袭与引用


时间:2011年1月27日 作者:伍立杨(海南省作协副主席) 来源:光明日报


今年的诺贝尔奖颁发不久,大家还记得诺奖科学家历来有一个衡量的标准,就是看他主要论文是否被引用,引用的次数越多,他的学术地位就越高;若是其论文发表后,门庭冷落,无人理睬,那才是莫大悲剧。显然,被引用其实是好事。

但是引用与抄袭确有所别。抄袭与剽窃在我国学术界一直是牵扯不休的话题。其实这个争论古已有之。联系诺奖的“引用”标准,我感到今天的争论,既没有国际科学界的诚实与自律,又没看到类似古人的趣味和超脱,反而只是连轴转的胡搅蛮缠。

古人虽有抄袭剽窃之事,但古人毕竟淳厚。古代第一流的头脑也有智绌才穷的时候,但他们不是去剿袭他人,而是以其趣味盎然的一面,顺手编造一个典故,然后将自己的创作嫁接到古人头上。苏东坡编造了皋陶和尧帝的典故,说是古书的记载。孔融也有此类故事。虽属开玩笑性质,毕竟是拿自己的创作给前人、他人贴金。

民国初年上海文人李定夷抄袭鲁迅,把鲁迅发行量很低的《域外小说集》中的一篇,窃为他自己的译作成果,刊登在《小说月报》上,引发鲁迅大怒,曾登门当面斥责。这在抄袭者中都是笨伯,鲁迅译作虽然发行量小,但其文字风格独特,到眼即辨,可谓非他莫属,即使本人不发现,也不能保证其他文友不发现,李氏掠人之美,结果引来一身臊。

抄袭、剽窃之类的情事,追根究底,显系懒惰的心态所导致,光是懒惰尚不为罪,懒惰而又名利熏心,那就非走到抄袭的险路不可。

周作人的《夜读抄》,每篇一半以上是引用他人著作,有的篇章高达百分之八九十系引用资料。但和抄袭无缘,盖在明白标注,这属学问。

史料的引用,即使不规范,也还能看得出是史料,至于将他人的发现或见解当成自己的独得之秘,那实属在走下三路,等而下之,令人齿冷。怀着侥幸心理,以为时间是最佳隐藏的雾障,其实恰恰相反,还是那句老话,躲过了初一,躲不过十五。

抄袭和引用,只有一步之差,但这却是性质根本不同的一步。

大凡荣利之心炽盛,而手眼皆低,又欲扮演学界领袖者,他和抄袭的距离就很靠近了。这就是艳羡他人的见解、见识,而又不愿老实引用,以为去掉引号,抽却脚注,三蒙两混,就成自己的成果了。殊不知,互联网搜索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固然给心术不正者提供了可乘之机,但事情究有两面,剿袭的同时,他人利用搜索器,也很容易查出抄袭者,令其现出原形。

至于事发后抵赖、不认账、或者“沉默是金”,死猪不怕滚水烫,或者王顾左右而言他,以为人家最终无可奈何得了,此种种心态终属不智。因为抄袭者毕竟还要在学界混下去。

以上种种,于文化建设不仅毫无正面意义,且有急剧退步之实,不能不叫人忧心如捣。
作者: 张艳娥    时间: 2011-3-15 18:33
祝贺获奖教师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11 08:33
陈载义:抄袭是职业生命的死刑
时间:2011年5月9日 作者:陈载义





本报披露方舟子涉嫌剽窃的问题后,方舟子一直辩解称他写的是科普文章,不能像学术论文那样严格要求。其中,在回回应涉嫌抄袭颍河的文章时说:"即便我这篇文章完全根据颖河的系列文章写成,只要不是整段地照抄,也称不上什么抄袭,因为科普文章和论文文的标准是不一样的。有人(那些骗子和帮闲们)为了诬陷我抄袭,故意混淆科普文章和论文的区别……"那么,在如何对待剽窃的问题上,科普文章可以享受"特殊待待遇"吗?  


◎科普抄袭违法触犯伦理道德  

被人看作中国学术“净化剂”的方舟子却被曝光许多作品中有抄袭现象,忽然间中国就流传一种论调:科普作品由于是“重述”科学发现,不得不大量“复述”科学家的原创内容。于是,不少人也就相信随之而来的结论,科普作品不同于论文,对抄袭的认定更为宽松。  

科普横跨科学写作与普通传媒两个领域,它在抄袭的伦理规范中要求更为严格。科普作品既要符合科学写作,也要符合通俗创作的行业规范。科学写作的要求细致入微,方舟子自己曾介绍过IEEE针对剽窃的评定标准与处罚细则。对于专业作家而言,写作能力是他们创作的基础,文科诸学,以舞文弄墨为基础,抄袭更无必要,也当受更严重惩罚。对作家专业机构而言,他们对抄袭几乎不屑于过多阐述,美国专业作家协会的伦理规则论及抄袭,只有简短的几个单词:NeverPlagiarize(绝不抄袭)。  

为剽窃行为辩解已上升到法律高度,剽窃行为触犯了法律,不管美国法律还是中国法律,还包括国际法,都是不能容忍的。  

属于国际法范畴的《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最早于1896年发起于瑞士的伯尔尼,中国于1992年加入。中国于1990年制定的著作权法就基本体现了“公约”的精神。  

中国的著作权法第十条关于各项权利的定义中,第五项是使用权与获得报酬权,即平常而言的版权。美国以前要求在版权局注册才受版权保护,现在跟中国一样,采用国际标准,作品一旦被创造,不论发表与否,一律受版权保护。  

法律并没有为科普作品设立特殊地位,科普作品只是文字创作,抄袭剽窃都是违法侵权行为。不过,是否会诉诸法律以挽回损失,取决于法律途径的成本与效益平衡。法律途径的成本高昂,因此,抄袭剽窃事件多在社会舆论与道德层面解决。  

2007年11月,美国密苏里大学一位叫JohnMerrill的国际知名教授,针对该校扩建妇女与性别研究发表新闻评论,抄袭了另一篇已经发表的文章,总共不到80字,还在原文上有常被剽窃辩护者称为“复述”式的变动。Merrill在被揭发后连连道歉,尽管他已服务于该报纸几十年,但还是被取消了专栏作家资格。如果他不是相关专业的教授,面对这种轻微的抄袭或许还能有二次机会。  

◎剽窃的定义  

剽窃有四个特征。一是已有人创造了该项知识产品;二是剽窃者使用了该产品,不论有偿无偿;三是剽窃者没有获得许可或者(以及)标明贡献来源;四是由于前三者,造成了剽窃者将该产品的创造的荣誉贡献归于自己头上的实际效果。  

有各种不同的针对剽窃层次的分类,但万变不离其宗。  

在剽窃的争议中最常见的是知识产品的直接拷贝复制,也是判定剽窃的基础。这一点是由剽窃行为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剽窃者大多出于两种情形,一是剽窃者不愿意花费创造所需要的知识产品的时间或其他资源;二是剽窃者缺乏能力创造出所需要的产品。  

由于剽窃的典型表现形式,在绝大多数的剽窃案例中,剽窃本身极易判定,甚少争议,这是为什么在视名誉为生命的专业作家机构对剽窃倾向于简单地禁止而不设立细则的原因。当作家不懂什么是剽窃,你入错了行。即使在中国,很多被揭发出来的剽窃者,也极少争议剽窃的事实,辩解大多集中在对剽窃行为的惩罚上,认为自己是无心之失,不应当受到惩罚。当然,也有很多人像方舟子一样,对剽窃矢口否认。  

◎直接复制是剽窃的基本模式  

剽窃的基本层次与揭露它的最基本证据是直接复制(Copying)。  

原文:生理学家研究机体在正常条件下的各种功能及其变化规律,生物化学家研究生命过程的化学,分子生物学家研究参与生命过程的各种分子和发生在分子水平的各种相互作用。研究人员试图从不同的层次---从器官水平到细胞与分子水平---去理解这些改变,去思索药物将如何从细胞和分子层次上纠正这些异常改变。(颖河《认识药物》)  

抄袭:生理学家研究人体在正常状态下的各种生理功能和变化规律,生物化学家研究生命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分子生物学家则研究参与生命过程的各种分子的功能和相互作用。这样,我们就能从分子、细胞、器官到人体不同的层次了解我们的身体在正常状态下都是如何运行的,而病变又是由于哪一方面发出了异常。(方舟子《现代药物是怎么开发出来的》)  

仅凭这段话的第一句,我们可以明确地判定为抄袭。第一,方舟子在这里的剽窃是最低层次的剽窃,称为逐字照抄(VerbatimCopying)。逐字照抄并不指100%地按照原话抄,而是指100%地按照原文表述抄,剽窃者有时用同义词替换某些关键词,但句式则严格地拷贝原文。逐字照抄是最明显的、最无可争议的剽窃形式,因为可以明显看到剽窃者将原文用拷贝粘贴的方式搬到自己作品中,不再进行处理或者进行了掩盖性的处理。  

第二,关键词复制(Copying Phrases),指剽窃者抄袭原文中有创意的关键词与关键词组合,而在句式上有显著的变动。不少人会对关键词复制有误解,认为它是可接受的"复述"。这里不是说原作者可以垄断关键词的使用,那样的话,大家都没办法写文章了。剽窃者针对原文的意思在保留关键词的条件下几乎完全照搬,其句式或者辅助用语的变化没有意义。方舟子这一段话中的第二句是关键词复制。  

方舟子被人揭发的剽窃文章大都属于最基本的两种直接复制形式。  

第三,句式复制,指保留句式与原意而替换关键词。  

原文:科学家们有时很幸运,可能较快地找到想要的化合物---比如前面所说的那个酶抑制剂。但通常他们要在试验中一个个地检查几百个、几千个甚至上万个化合物。(颖河《认识药物》)  

抄袭:有时候,研究人员能很快地发现这种特殊的化合物,这是很幸运的。更多的时候,研究人员需要筛选成千上万种化合物,才能发现有效的少数几种。(方舟子《现代药物是怎么开发出来的》)  

在上面一段话中,方舟子采用了句式复制,原文中的关键词他进行了替换,但句式被保留或者略有变化,原文的意思却被全盘照搬。  

第四,段落结构复制,更加抽象,其要点在于,如果我们针对原文与剽窃文进行对比,表达内容几乎完全一致。剽窃文在原文的基础上,没有新内容。  

原文:I期临床试验,短期小规模。初步观察新药的安全性并确定合适的给药剂量,也研究观察人体对药物的吸收、代谢和排泄。疗效观察不是这一期的重点。可以选用少量健康的正常人(志愿者)或病人进行人体试验,通常20人至100人,持续数月。约70%药物可成功通过,并进入II期临床试验。(颖河《认识药物》)  

抄袭:I期临床试验为短期小规模。试验对象通常为20人至100人,健康志愿者或患者都可以。其主要目的是观察新药是否会出现急性毒副作用,检验合适的安全给药剂量,并初步研究人体对药物的吸收、代谢和排泄。时间持续数月。如果没有严重的问题,例如不可接受的毒副作用,就可进入II期临床试验。大约70%药物能成功地通过这一阶段的试验。(方舟子《现代药物是怎么开发出来的》)  

在这里,方舟子既有关键词复制,还有段落结构复制。这并不是说各句的顺序不变,而是同一段落里的句意群结构不变,实际上剽窃者大多会故意地调整句子顺序,以掩盖抄袭。方舟子试图在这里进行段落结构复制,但大量的逐字照抄及关键词复制使得其抄袭手法显得低劣。  

第五,屡屡出现在方舟子的作品中,还有跨语言抄袭(Cross-language Plagiarism)。跨语言抄袭由于是直接复制,极易判定,但需要判定者懂原文与剽窃文的不同语言。  

原文:hepresentstudywasinspiredbyafamilyofethicaldilemmasfamiliartocontemporarymoralphilosophers.Onesuchdilemmaisthetrolleydilemma:Arunawaytrolleyisheadedforfivepeoplewhowillbekilledifitproceedsonitspresentcourse.Theonlywaytosavethemistohitaswitchth
atwillturnthetrolleyontoanalternatesetoftrackswhereitwillkill onepersoninsteadoffive.Oughtyoutoturnthetroll
eyinor-dertosavefivepeopleattheexpenseofone?Mostpeoplesayyes.(Greene等人发表于《科学》杂志293[5537]:2105-8,《道德判断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抄袭:当代哲学的一个任务是解决道德伦理问题,为此哲学家们经常要辩论一些假想的难题,其中较著名的一个是"电车难题":假设有一列失控的有轨电车飞奔而来,前面有两条轨道,一条站着五个人,一条站着一个人。如果不扳道岔,电车将冲向第一条轨道轧死五个人。那么是否应该扳道岔,将电车引向另一条轨道,轧死上面的那一个人?大多数人会回答应该,因为牺牲一个人拯救五个人是值得的。(方舟子《科学地解决道德难题》)  

方舟子的这一段话逐句翻译Greene等人发表于《科学》杂志的文章内容。剽窃在关键词复制与段落结构复制层次上非常易于判断:方舟子针对原文,没有多说一句话,也没有少说一句。  

原文:Itmustbe(1.a)asimpleunifyingideathatpostulatesnothingunnecessary("Occam'sRazor");(1.b)Logically
consistent internally;(1.c)logicallyfalsifiable(ie.,casesmustexistinwhichthetheorycouldbeimaginedtobeinvalid);
(1.dclearlylimitedbyexplicitlystatedboundaryconditionssothatitisclearwhetherornotanyparticulardataareorarenotrelevant
totheverifi-cationorfalsificationofthetheory.(罗伯特·鲁特-伯恩斯坦《科学与神创论》)  

抄袭:……它必须是:1)符合"奥卡姆剃刀"的原则,即必须是简明而非繁琐的,而不是包含一大堆假设和条件,为以后的失败留好了退路;2)本身是自恰[洽]的,不能一会说先造动物再造人,一会又说先造人再造动物;3)可被否证的,不能在任何条件下都永远正确、不能有任何的修正;4)有清楚界定的应用范畴,只在一定的条件、领域能适用,而不是对世间万事万物,无所不能,无所不包。(方舟子《科学是什么》与《神创论是科学的理论吗》)  

除了有画线的一句是方舟子的插入语,其余文字是原文几乎完美的译文。  

直接复制只有一种形式才可接受,即严格地复制原文,加引号注明是原作者的文字创造,其他的直接复制都是抄袭,不管剽窃者是否注明了出处。方舟子在被揭露抄袭后马上篡改网页,补注他曾参考鲁特-伯恩斯坦教授的原文,显示了这位职业打假人对相关知识的缺乏:注明出处的剽窃仍然是剽窃。  

大家对注释来源的默认解释是佐证,而不用引号或其他形式注明是原作者文字的内容则默认为作者的创造。表明了是原作者创造但不严格地按原文复制则有篡改侵犯作品完整性的责任,此类写作不端行为严重程度不亚于剽窃。  

◎复述不是剽窃的借口  

剽窃者最常见的借口之一是复述,方舟子的同情者们众口一词宣称科普就是对原科学家们研究成果的复述,这完全是混淆视听。科普普及科学知识,但科学知识的载体是需要再创造的,科学知识本身可以随便复述,但它的表述是受版权保护的,你将他人功劳据为己有,抄袭原文表述就涉及违法和不道德。  

科学写作中,大部分的注释是提供佐证,而非复述。复述最常见于综述类型的专业文章,但其中绝大部分注释仍非复述,如果你只会复述而没有把专业知识综合成一体的能力,是不能写综述文章的,这是为什么综述文章多由资深科学家来写的原因。  

在科普作品中,复述可一可二,如果超过三,就显得多了。科普写作的基本要求是作者能深入理解相关科学知识,然后将之用普通民众可以理解的方式再创造出来。你只会复述别人的东西,那说明你达不到写科普的水平,尚处于需要被科普的状态。因此,过多的复述本身就有剽窃嫌疑。  

什么是复述?复述是把同样的思想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写出来。复述有三种形式:一是化繁为简;二是扩简添料;三是语言转换。复述是为了自己创造内容的流畅自然而改造借用别人的内容,要么别人内容完美地结合于你的内容,你需要注明原创造者直接复制,要么你需要修改别人表述以同自己创造的内容一致,此时你进行复述。自然的复述根本就不用担心被指责为剽窃,一个有着普通判断能力的人就很容易判断复述后的表述跟原文存在显著差异。  

复述由于是原文表述的改写,所以必须注明来源,在不采用尾注、页注形式的科普作品中,就要用"某某说"等方式将功劳归于原创者。而不注明来源,承认复述,就承认了剽窃。  

◎思想与结构剽窃  

思想与结构抄袭是最难判定的,但若你因为版权法实践中不承认思想版权就以为思想是可以随便抄袭的,你就是法盲、道德盲乃至于文盲。如果一个观点是新颖独特的,创造者是享有冠名权的,如果可以被法律保护而获利,还是可以得到保护的,比如专利权。  

冠名权是原创造者永久享受的不可剥夺的被确认为某个思想或作品的创造者的权利。换句话说,人天性崇拜创造者,这是创造者们不可被剥夺的荣誉,当你偷窃别人这一荣誉时,就是剽窃。  

在剽窃的所有形式中,抄袭思想与结构需要某种程度的创造力,因此,如果作品在原作基础上有新的价值,则承受抄袭的指控可能较轻甚至得到原谅;如果新作品显著超过原作品的价值,或者全面掩盖了原作品的价值,抄袭指控基本上就无法成立。我们要记住,抄袭剽窃指控打击的是不劳而获欺骗读者公众的作者,如果该作者通过其作品证明其劳而有功,那么此类指控自然就难以及身。  

尽管我们也谴责针对思想与结构的剽窃,但在实际指控中,需要宽于待人,除非剽窃者在同一作品中还有其他形式的剽窃,有错误复制这一最重要的证据,一般不单单指责别人剽窃思想与原文结构。  

错误复制是剽窃判定的重要标准。科普写作的新手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可以复述,针对某个领域的常识进行复述,基本上可以判定你是剽窃。你没有能力写相关内容,为了保证内容的质量,强而为之,就非抄原文表述不可,剽窃就是一种必然结果。这是为什么错误复制是如此直接而强烈的判断标准,因为剽窃者缺乏相关领域的知识与能力。  

原文:在实践上,一旦发现某药物可能影响病人的生存状态,就可能立即停止试验。举例来说,当发现第一个治疗艾滋病的新药zidoculine---简称AZT---能明显增加病人存活之后,FDA就立即提前终止了该药的临床试验,并在批准该药上市之前授权允许四千多名艾滋病病人使用它。该药的临床试验只进行了。(大约)106天就获准结束。(颖河《认识药物》)  

抄袭:有时候,在临床试验过程中,一种药物被发现能够有效地治疗恶性疾病,会提前中止临床试验而直接用于治疗病人。例如,第一种治疗艾滋病的新药AZT的临床试验在只进行了106天之后,发现它能显著增加病人的存活率,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立即提前中止了该临床试验,并在批准其上市之前允许它被用于治疗4000多名艾滋病患者。(方舟子《现代药物是怎么开发出来的》)  

疑河的原文至少存在三处错误,一,大多数的临床药物实验停止是因为继续实验没有必要;二,AZT的II期实验停止决定不来自FDA;三,该实验进行了7个月,提前3个月结束,而所谓的106天是FDA针对AZT新药申请的批复时间,具体为107天。由于II期实验平均需要两年,按常识即可判断出这106天大有问题。方舟子复制了颖河的所有错误,再加上多种形式的直接复制,可以让我们毫不迟疑地判定他抄袭了颖河的文章。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剽窃几乎都是故意的,一个作者写出了剽窃之作,如果不是诚心请求读者与公众原谅,而忽然"忘记了"写作基本规范,他应当是完结了作家生涯。不剽窃的写作技能就像骑自行车一样,一旦学会了,想忘记也不可能。因此,成熟作家的剽窃,往往是故意的。  

抄袭源于必需,要么作者缺乏能力,要么他缺乏时间,无论是在科学界,还是在作家群体中,抄袭是职业生命的死刑,而习惯性抄袭,则在死刑之后还没有超生的机会。  


附录
为什么我对方的未来不看好
--------------------------------------------------------------------------------
虹桥科教论坛 http://www.rainbowplan.org/bbs/edu/
--------------------------------------------------------------------------------
送交者: 左邻 于 2011-05-11 07:17:44
为什么我对方的未来不看好  
XX后,我走了。  
我走之后,他们把中土弄坏了 :-C。各种沉渣泛起,造假弄假的,一时间乌烟瘴气。偏偏此时有了互联网。举个“打假”旗帜一摇晃,遂使竖子成名。有递帖子告状的,有喝彩助威的。熙熙攘攘、好不热闹,俨然一座衙门景象。前两日,有方的支持者不无得意地来虹桥科教说,“...打假大业,...指谁打谁”。啊呀呀,好不飞扬跋扈!  
方所谓打假一套,在西方玩不起来。这边法律完备,方没有玩诽谤诉讼的本钱。他那一套,在中国同样长不了,没有一个理性社会会认可这么一种私人打假的机制。他不过是在中国社会转型期间一出闹剧而已。即便没有肖等人的反抗,他也混不长。为什么? 看看李X志的结局就知道了。  
或曰,你说得不对,方并没有被当局视为异己力量;相反,他们颇得上层呵护,利益集团马前卒等等。我先前一直是不太相信什么“利益集团论”的。直到去年肖案爆发,我才不得不惊叹,这里面水何其深!一起治安事件,何以能成为部督要案;嫌疑甫获,何以能中央媒体一拥而上,众口铄金!以至于后来,我对那几个法官们不由得十分敬重起来,他们该是扛了极大的压力、用了百倍的智慧,才判成个“寻衅滋事”!  
未几,方的后院就失火了。他读过鲁迅,甚至以鲁迅自诩。那么该记得“孔雀亮羽毛漏屁眼”的尖刻话。被后院火烧掉羽毛的秃鸟,那就更没法看了。他现在这副形象,对某利益集团(假如有的话)还有利用价值吗? 方的朋友里有西康路的关系,不妨去问问警犬大队的狗,最后是怎么处理的。即便是功勋警犬。  
在拥护方舟子的人群里。有很多聪明睿智,磊落正直的人。他们看到了国内学界的龌龊、污秽,恨之入骨;所以才举起拳头喊打,甚至掏腰包来支持方舟子打假。这些人是好人。我希望他们能看得更远一些,深一些。想想为什么亦明、寻正、麦子... 后来都不跟方舟子玩了?前不久,有人提出方等人如何用钱活动肖氏手术病人的事情。这些钱也许就有那些朋友捐的款。不妨考虑一下你的捐助是否得当。我之所以在这里提起方的朋友,是看到近些日子方的惊慌失措,昏招连连;可叹他号称几十万粉丝,其中必定高人云集,竟没有一个人出一个好主意。譬如“王佐断臂”什么的。后来也想明白了,他从来“没有兴趣听取关于为人处事的任何忠告”,即使是他的朋友,恐怕也只有叹息。  
综上所述三点,1. 方形成的集团已经不利于中土的稳定谐和;2.方已失去利用价值(假定以前他曾被利用);3.方本人的性格特点;所以我对他的未来很不看好。其实这三个方面,网上都有很好的文字进行阐述。所谓“方学”,应当是将来人们研究网络社会学的很好的案例。  
敲字至此,见到他博士论文里的诗。引在这里做结尾吧。  
When I arrive at the middle of the river,  
The river will rise quietly.  
I will stay at the middle of the river,  
The river will drown me slowly.  
他快要淹死了。  
2011-05-10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11 08:51
吴量福:再谈抄袭与不规范之间的区别
时间:2011年3月9日 作者:吴量福(美国)





原已打算不再写这样的文章了,因为没有任何效果。无论怎样写、批评,也是浪费时间。昨天晚上的课结束后,一个学生因为引注格式不规范(non conforming citation format) 丢了几分,导致一篇小论文的分数从A掉到B。这个学生愁眉苦脸地对我连连说冤枉。他的主要问题是将APA Format(美国心理学学会的注释格式)版本搞混了,造成不规范。其实这个学生的确有些冤枉。他习惯APA Format 的第三版,但目前的版本已经是第六版了。两个版本的区别就在于一些微小的地方,比如书名是用下划线还是斜体字,等等。这个学生是在职来读MPA的学生。他读本科的时候APA Format 还是老的,哪知今天有了变化。而且在开学第一节课我强调引注格式时,他觉得自己很熟悉APA Format,就没注意听我的要求。其实,我说得清清楚楚,哪种格式,哪个版本的格式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一致。否则,在non conforming citation format 上就要丢5分。这个学生并没有要求我“手下留情”;学生们对如此的严格要求没有怨言,因为他们知道在写毕业论文时,研究生院在这方面抠得更严。有的论文被打回来,研究生院仅仅注明“non conforming citation format”, 而不指出哪些地方需要修改。学生们自己要逐条地检查,挺麻烦。

在回家的路上,想着这个学生,还是决定再就引注规范的问题再写上几个字。

说实话,我自己对西方学术界对格式上如此苛刻的要求也不十分理解。注明了不就得了,为什么设置这种格式上的规矩。更有甚者,几乎所有政治学界(我对其他领域的期刊不熟悉)的刊物,都有自己的引注格式要求。投稿人必须在论文撰写时先好好研究一下对方的格式要求。如果稿件没被采纳,转投另一家刊物,就必须将论的格式按照对方的要求重新改动。

我为此联想到国内一些搞抄袭的学者。当被查出学术不轨行为时,他们使用的抵赖方法之一就是“仅仅是注释不规范”。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学者们大多有在某国当过访问学者的经历。这也是好玩的一个问题:何曾几时,在国外当过访问学者也成为众学者们“业绩”中的一条。大家都知道,到国外某大学做访问学者,不需要进行任何考试和资格审查。学术交流嘛,与学校领导不错,或者手边有资金就可以来外国转一圈。为了不伤众,我不准备历数我见到过的访问学者在美国进行学术交流的事迹了。问题是,如果是在西方大学中认真地交流过、搞过研究,对论文引注问题就不会不知道。访问学者的光环好戴,装成真正的学者万难。既然是业绩,就不能说搞不清引注规范和抄袭的区别。退一步讲,即便没有访问学者的光辉业绩,如果是真正研究过西方文献的人,读了那么多人家的论文和书籍,也应该能看到西方学者是如何进行引注的。

抄袭与在超市偷东西的行为是一样的,只不过偷盗的物品不同。现在的学术腐败,是整个社会诚信度低下的一部分。由此看,《学术批评网》办了十年,揭露了那么多学术问题,但没有任何实际效果,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本文结束前再就论文引注的问题唠叨几句。我们为什么要在自己的论文中对他人的成果进行引注?三个原因。第一是对他人的研究成果的尊重。这个“要求”与在商店里买东西要付钱的道理一样,不赘叙。

第二是学术研究的延续性。搞学术研究、写论文,尤其是博士论文,目的是要发现新的关系。在研究新关系的时候,总是要基于前人研究。如果说在其他领域中,新关系的发现会有偶然性,但到所谓文科的研究领域,前人的研究总是构成新发现的基础。为此,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引注就十分重要了。从导师的角度看,虽然具体到学生研究的“新关系”上不如学生理解得深,但对相关的文献应该很了解。为此我们可以下结论,如果研究生被揭抄袭或者引注“不规范”,这就说明导师的水平也够呛。因为导师应该十分清楚学生论文中哪些部分应该是文献,哪些是学生自己的东西。

第三个原因涉及到学术研究的科学性问题。学术研究的科学性表现之一就是研究成果的可重复性。这一条在其他领域比较突出。诸如化学物理等学科,论文的撰写就是将试验过程详细描述,比便他人可以考察、检验。如果他人在相同条件下能够复制你得出的结果,那就证明了研究的科学性。为此,在那些学科中剽窃、造假稍微困难一点。论文发表后,有好事者去重复一下,即可看出造假之处,或者可以容易地指出重复他人已经发现之处。到了文科各个领域就不同了。众学者们可以将前人的结论,用改头换面的文字,东贴西粘的方法窃为己有。这使得他人很难分辨哪里是作者的结论,哪里是前人的成果。有人将前人的名字在前言中提一下,然后就开始自由论述。读者哪里还分得清那句话、观点是人家的,那句话、观点是你的?这就好像在水果店里,买两个苹果,然后再偷两个,并且将四个苹果放在一个篮子里。警察来了,如何能识别哪个是偷的,哪个是买的?当然啦,这是一种掩耳盗铃的办法,专门用来糊弄自己的朋友和无原则保护自己的那些人。

上述三条决定了学术研究中引注的必要性。要是读了博士还搞不懂,应该回去状告自己读书的大学和导师,他们白白浪费了学生的精力和学费。就拿上述三条中的第一条来看,涉及了做人的基本条件: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且不说写学术论文,即便是写报告文学或者科普文章,也应如此。以前我读过一本美国人写的《第三帝国的兴亡》。作者原来是记者,为了撰写那本书,阅读了大量历史文件,与一些当事人面谈。可到后来,我在国内读到一些国内学者写的有关二战的书籍,在书中大量引用《第三帝国的兴亡》中的东西,但并不注明资料的来源。这种做法的借口可能是,那些东西是“已经被证明的历史事件。但是,虽然不用注明来源、出处,是不是至少可以说一下“根据历史资料”等等?当然,读者不会认为中国的学者能有机会去与那些二战集中营的幸存者面谈。但那种写法却给人以对那段历史有“第一手资料”般的发言权之印象。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科普文章。我们从小就读那套《十万个为什么》。那上边的东西全是简单的科学道理。书前面列出那么多科学家的名字。我们可以推测书中的科普道理分别是由相关的科学家撰写的。那样的科普文章不用再具体注明研究人员或者作者了。但涉及到一些比较复杂的案例和科学知识就不一样了。在涉及具体的历史事件、人物生平和数据的采集分析的科普文章中,至少也应该使用“根据研究”,或者“根据前人对某某人生平的研究”这类语言来说明自己并不是第一手资料的搜集者。要是能大概说明一下资料源,那就更好了。

我知道再谈学术规范也是无用,但还是觉得说出来痛快些。就此打住!

2010年3月7日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7-2 09:18
教师写作的小论题从哪里来?



作者:宋运来



编入:《特级教师的特别建议》一书;

刊发:《小学教学》(语文版)第5期;

  网 挂:大家语文 / 木梨论坛         



著名学者肖川先生说:“造就教师的书卷气的有效途径,除了读书,大概就是写作了。写作是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他还坚信,能够写好文章的人,也一定能上好课。我也常常看到身边老师的苦恼:看到别人发表文章也很羡慕,也想动笔写一写,可就是不知从哪里入手。是啊,怎样寻找写作论题呢?现在结合我的写作实践体会,向大家推荐几种方法,谨供艰难跋涉在文章发表路上的教师朋友们参考。



1. 从听课记录中找回忘却的“记忆”。



一学期下来,我们总会听上同行或名师十几节课。那些记录在听课记录本上的“意见或建议”栏目上的文字,往往会给我们留下写作的论题或素材。因为这些文字记下了教学场景中曾令你心动的片断或细节,也曾记下了令你批判反思之内容。

2002年,我担任县区组织的语文阅读教学评优课评委。10余节课听下来,我把听课本上“听课建议”作了梳理,发现一部分教师的阅读教学理念还停留在过去的分析讲解层面。于是,我以“案例解读”的形式,撰写出《莫把课文嚼碎了》一文,刊发于地级教研刊物,及时给予广大教师以指导。这篇文章对今天的阅读教学来说,仍有现实意义。



参见例文:

莫把课文嚼碎了



前几日,有幸听了几位青年教师的阅读教学评优课。他们的课多是经过各小学精心打磨后,推荐到局里参赛的。应该说,这些课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基本反映了各小学的阅读教学走向。板书、口语表达等反映教师基本功的东西姑且不论,仅就课中所体现的教学理念略述一、二,谨供各位同行参考。

[教例1]教师甲,请学生说出课文大意后,开始逐段学文。或请学生带着老师提的问题朗读,或朗读后回答老师提的问题,于是教学便在师生之间的一问一答中展开。

[取向]教师甲的教学取向非常明显,他把理解课文内容作为重中之重,而这个“理解”又是建立在回答诸多问题之上的。一堂课向学生提出了近20个问题。为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教师时而投影文字片,圈出重点词语;时而观看插图或录像片。课文被理解得非常透彻,几乎“嚼碎”了每一段课文,一口一口地请孩子们吃下去。

[教例2]教师乙,课始播放课文录像片断,把学生引入学习情境,在初步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文自然段朗读;再读文,画出不懂的字词,提出不懂的问题,在自己尝试无法解决后,放到小组内进行研究。接下来,便是欣赏诸位学生的朗读。读课文经历了“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过程。教师使用的语句是“你读懂了什么?”“怎么读懂的?”“请你读一读好吗?”教学便在师生之间的读与对话中展开。

[取向]教师乙的教学取向是以“读”为重点。这个“读”是从学生自我需要出发,“喜欢读哪一节,你就读哪一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默读、大声读、边读边画等)去读”。读得有层次、读得有韵味、读得有趣味,一篇课文便在读透、读熟中结束。

[角色]甲乙两位教师分别在课堂上扮演什么角色呢?甲教师是课堂中的主导者、牵引者,乙教师是课堂中的引导者、点拨者。甲教师把学生牵引到他所设计的一个个问题中来,维系着课堂教学的发生与发展,牢牢掌握主动权,学生被动地跟着教师的思维高速运转,不可有半点疏忽。教师显得匆忙而紧张。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单向的,仅仅是一师一生,其余学生只是做听众罢了。课堂气氛是沉闷的,充满着秋日的肃杀。

而乙教师给学生更多的是自主选择读书的空间,他所做的就是引导学生读中感悟,悟中朗读。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多向互动的,教师仅在学生读不懂的地方点拨一下,课堂气氛是宽松的、和谐的,洋溢着春天的暖意。

[分水岭]甲乙两类教师的阅读教学理念,分水岭在哪里呢?简单地说,就是有没有把教学重点从“理解内容转移到语言训练”方面上来。第一,要正确把握汉语言教学的本质。中国的语言文字是感悟型的,而不是分解型的。第二,要勇于冲破旧有的教学模式束缚。以问代讲,仍然没有脱离分析课文的窠臼,而以分析课文为主线的教学方法,乃肇始于50年代的“红领巾教学法”。愿“牵鼻子”式教学早日离开小学语文教坛,莫再把课文“嚼碎”了,一点点喂给学生。



这篇短文标题给人以较强的视觉冲击力。旗帜鲜明地告诉语文教师不要把课文“嚼碎”了,讲透了。文中浓缩了甲、乙两位教师的教学片段,通过对比分析,使读者很清楚地知道,什么样的阅读教学叫“嚼碎”了,它的弊端在哪里,内在的根源是什么。这样的文章一线老师看得懂用得着,比单纯地讲理念,更容易被老师接受。

如今工作16年了,每学期的听课簿不曾丢失一本,厚厚的整齐地收在书橱上,那是我的一笔宝贵的研究资源。平时工作比较忙,往往利用寒暑假,把一学期的听课“记录”整理出来,一是为了练练笔,提高文字表达能力;二是从中发现一些研究的论题与写作的素材。最典型的莫过于我在《人民教育》2005年22期刊发的《去种一次别人的田》这篇引起全国大讨论的文章,《去种一次别人的田》是我在听了全校16节数学公开课后,经理性思考,反串教学后的成果结晶。









2. 从“教后记”中寻找深刻的“反思”。



“备课”是我们上课前必做的准备工作。当教学预设在课堂实施时,往往随着学情的变化会作相应的调整。预设的内容不可能按部就班地在课堂上呈现,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写“教后记”。教后记如同再次备课,在教后记中我们往往记下了成功与不足之处,及其成因分析。所以“教后记”是我们教学研究的结晶,它也就成为我们从事写作研究的宝贵资源库。记得在学完《蒲公英》一课时,我引导学生讨论:“两颗小种子为什么会死去?”有两个学生偏偏不往我的预设上行走,就像课文中的两颗蒲公英种子一样不听话。于是我在“教后记”里写下了“两个孩子为何唱反调?”的思考,后来从生命关怀的角度撰写出《理解儿童的理解——两颗蒲公英种子死去,谁之过》一文刊发于《小学青年教师》2006年第11期。

再如,沈立全老师在教《狼和小羊》一课时,引导学生说话“狼向小羊身上扑去”结果会怎样,学生各抒己见。后来沈老师把学生的结尾意见进行了归纳,撰写出《〈狼和小羊〉的结尾教学》一文刊发于《小学语文教师》(1998/7.8)



参见例文:



《狼和小羊》的结尾教学



《狼和小羊》通过一只恶狼找出种种借口想吃小羊的故事,揭示了狼的蛮不讲理的凶残本性,使我们懂得了像狼一样的坏人,是不讲道理的,要敢干同他们作斗争。这篇课文的结尾是这样写的“(狼)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无疑这是留有思索余地、耐人寻味的结尾。我在教学时,将结尾作为一个重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路来说说“狼往小羊身上扑去”结果会怎样。大家兴趣很浓,纷纷举手发言,各抒己见。

学生的意见我归纳了一下,有这么几方面:

(1)设想凶恶的狼被淹死。根据插图上狼和小羊所处的位置,学生们设想了当狼扑向小羊的时候,小羊用尖尖的角一顶或往旁边一闪,那只狼就会掉进河里淹死,小羊也就得救了。这是大部分同学赞同的设想,也是对弱者敢于同貌似强大的敌人作斗争的赞许。学生通过这种理想化的假设,增强了对坏人的斗争意识。虽然敌人是强大的,只要开动脑筋,讲究策略,也是可以战胜的。

(2)设想凶恶的狼被吓跑。如:这时来了小羊的主人,或来了一位拿枪的猎人,或来了一条猎狗,把狼吓跑,救下小羊。这样的设想,虽然含有一定的等靠思想的成分,但它表达了孩子们不希望小羊被吃掉而能得救的美好愿望。

(3)可怜的小羊未逃脱被狼吃掉的厄运,成了狼的腹中食。虽然这种可能性极大,但极少有学生愿意这样设想,这样的结局是太严酷了。

从以上各种结尾补充来看,都有各自的道理。大多数孩子从他们的主观愿望出发,设想了解救小羊的种种办法。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锻炼了学生说话的能力,而且激发了他们对弱者的同情,对坏人的憎恨,在他们那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一颗不甘心向恶势力屈服,敢于同坏人斗争的种子。



今天我们再来看这篇7年前发表的文章,可能感觉文中的有些语言不那么鲜活了,甚至有的同志认为,我要写的话肯定也不差。可是,一旦真的动起笔来,却发现到嘴的词不见了。为何会出现眼高手低的窘境呢?原来问题出现在“写作心理的转换”上。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写作心理转换的原理。首先,人的思维是立体的,而非线性的,人的语言表达却必须是线性的。要想用语言把思维表达出来,我们必须把存在于大脑中的立体的、非线性的思维一一分解,形成便于表达的线性的结构。其次,思维是可以是可以跳跃的,而表达必须具有逻辑性。因此,要想用语言把思维表达出来,我们必须经历一个按逻辑顺序加工整理已有思维的过程。再次,思维可以是残缺不全的,也顾及他人理解与否,而表达具有交际性,把思维直接反映到作文中,极有可能造成语无伦次或不知所云。因此,我们必须加以转换。要解决“转换”的难点,离不开我们对“语言材料”的储备。一是写作素材的储备,二是写作能力的储备。初次迈上写作路途的教师积累与模仿,两者是不可或却的。





3. 从他人的言谈中意外“拾荒”。



课余生活中我们常常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同事、领导、家长……与他们的谈话中往往涉及到关于教育孩子的话题,这些话题里面往往就蕴藏着写作的素材。如果你能做个思考者,就会从中获益。

一次,从课堂回到办公室,李老师向同办公室的老师聊起一件匪夷所思之事:清早,一位小男孩居然请老师代家长签字。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王少平老师据此故事进行了反思,撰写出《“忧之太勤”换来了什么》一文发表于省级教研刊物。



参见例文:



“忧之太勤”换来了什么



早上在楼梯口,一个叫不出名字的小男孩拦住我:“老师,能帮我一个忙吗?”

“可以啊,什么事?”我微笑着问。

“我忘记让妈妈给家庭作业签字了,您帮我签一下,好吗?”见我没马上回应,他又连忙补充道:“……其实我都做完了,只是忘了让妈妈签字……真的,你看,我已经做完了。”

我很诧异:“忘了,给老师解释清楚不就行了?为什么还要我帮你签?”

“不行的。老师说,无论什么理由,只要没签字,一律受罚!”

“怎么罚啊?”我很奇怪。

“作业全部抄一遍,语文、数学都要抄。”

我愕然。接过孩子手中的作业,我仔细看起来,的确完成了,而且字迹工整,书面整洁,由此判断,这不是一个爱偷懒的孩子。

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们都把家长签字作为督促孩子学习以及与家长交流的手段。老师与家长的“忧之太勤”,对于眼前的这个孩子来说换得了什么?显然,老师的责罚震慑着孩子稚嫩的心灵,惶惶中做作业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家长签字,以便第二天面对老师。本应发自内心的主动学习已被异化为“为了签字而学,为了不受罚而学”!没有了正确的学习目的,就没有了自主学习的动机。当老师们不厌其烦地“抓其肤、摇其本”以“验其生枯、观其疏密”时,一个个都沦为了作业的奴隶,也导致了他们丧失了自主学习的机会和权利。那对学习活动和知识本身还有什么兴趣可言呢?试问,丧失了学习主动权的学生又何谈探究与创造?何谈成功的教育?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古人尚知植树应“顺其性也”,何况有着高度文明的现代教育呢?老师们也都明白,要顺应学习规律,必须进行正确的目的性教育,培养学习兴趣,才会引发学习内驱力。有了学习内驱力,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就像眼前的这个男孩,进行正确的引导,还他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他们才会长成参天大树啊!

一线教师,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会议。听领导们讲话,有时也会引出一个个写作的命题来。如,我的前任校长,一次在师德会议上,谈到了对学生教育离不开“体罚”。结合他说话的语境,应理解为“惩罚”,只是用语有误。后来我撰写出《惩罚与体罚辨析》一文刊发于《广东教育》。





4. 从教育教学的困惑中“探求”。



每个教育者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不同的,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心理状态和认知水平,因此在对儿童的“社会化”教育过程中,我们常常会产生种种困惑,如果能抓住疑惑,努力寻找困惑的源头,深入思考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持之以恒地做下去,既解决了教学的难点问题,又能给自己的教学研究添上一笔重彩。

工作第二年,学校便搭台让我上公开课。课后教研员夸我教学设计巧妙,语言精当,话锋一转委婉地指出“课堂气氛不够活跃”。问题出在哪里?我带着“困惑”在实践中不断地思考着,也不断地在理论丛林中跋涉着。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断地探索,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课堂上仅有教师的评价是不够的,还要能够听到学生评价的声音。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由是《唤醒学生的主体评价意识》(《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01)一文便做了出来。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困惑”中挖掘写作的论题,是有很强的生命力的。因此说“好文章是做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前几年使用人教版语文教材时,遇到过这样一道练习题:大意是,“我”去医院为一位叔叔送拐杖的路上,被他人误认为是位残疾人,得到了许多好心人的照顾。要求学生读后,请设身处地地体会一下“我”的思想感情,并谈谈自己读了以后的体会。结果有位学生说,那位送拐的小伙子很傻,只要说自己是残疾人,既有椅子坐,还不用付车费,多好。听了他的话,我震惊了:是什么使我们的孩子那么“功利”,那么“自我”?这道语文练习题,引发了我对育人环境的思考,我开始关注学生的“品德”教育。不久,“使人有效抵御病菌侵袭的最佳办法不是把人隔离于无菌的环境中,而是不仅要让他呆在日常环境中,最好还给他注射少量的病毒疫苗,以增强他的免疫力。”的思想日趋成熟,一篇3000余字论文《要学会给孩子种病毒》(《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07)便出来了。



5. 从不经意的小事件中“寻觅”。



先来看一篇笔者在《人民教育》(2000.02)班主任栏目刊发的一篇不足500字的教育叙事短文。

老师,送我一盆花好吗

为增添节日氛围,教室里摆放了几盆鲜花。有时学生用洒水桶让花儿喝个够,有时忘记了竟一连几天也不给花儿浇水。这几盆花就这么可有可无地摆放在墙角边。我因工作繁忙,也没有关注它们。

约莫一个多月后的一天中午,学生鲁瑶来到我面前,手指花儿怯生生地说:“老师,送我一盆花儿好吗?”我一愣:这孩子要班里的花儿干什么?便随口问:“你要做什么呢?”“我看它们挺可怜的。”此时,我才认真打量起那几盆原本鲜艳的花儿来:花朵干枯了,只剩下一根茎;叶子黄黄的,萎靡地耷拉在盆沿。看上去,这几盆花儿已经是“人老珠黄”、“奄奄一息” 了。“那你打算怎么办呢?”我问。“我想把它们端回家去,等它们养好了,我再端来。”

第二年春天,班级的墙角边又摆放了几盆鲜嫩的花儿来。那是鲁瑶把养好的花儿从家里端来后,又经学生们精心侍弄的杰作。

孩子的同情心是可贵的。我当初若否定了她的要求,这份纯真的童心不是被拒绝了吗?如果学生从小懂得对植物、对动物关爱,长大后必然会对他人及自己的生命关爱。有位知名人士说过,也只有在学生具有了人性的时候,读、写、算才显得重要啊!

这样的节日场景,我想做班主任的大概都经历过。学生鲁瑶不经意的一句“请求”,引起了我的注意,令我思考孩子请求背后的东西:这背后,分明是儿童的一颗赤诚的“同情心”和“善心”。假如我们每个孩子从小都有这样一颗“善心”和“同情心”,何来如此多的少年自杀、凶杀案。把事件原本地描述后,篇末一句“只有学生具有了人性的时候,读、写、算才显得重要啊!”点题,由是这篇文章便“立”了起来。

让我们处处留心教育教学生活中的,不经意的小事件,你会“寻觅”到一个又一个鲜活的写作话题。这些令我们心动的话题,则孕育着我们关爱学生成长的理念与行动。

6. 从学生的作业与试卷中“寻宝”。



在我的材料袋中,一直收藏着一位名叫子寒的学生写的日记。6年来不曾忘却。每读一遍,似胸闷般非常难受,很想说些什么,然每次动笔总写不出什么来。一直到了2006年,才找到了情感表达的主题——《切莫伤害童心》(《中国教育报》2006年6月6日第8版)。

教师每天都要与学生作业打交道。在那些“√”“×”里有许多散落的珍珠宝贝,有待于有心人捡拾起来。比如一道数学题运用不同教法,其效果如何,往往作业会告诉你答案。学生一道典型的错误习题,追问一下其错误的根源,则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写作素材。再如,蔡月琴、高凤元两位教师从作业批改中发现,不少教师在批改学生的造句练习时,满足于学生掌握了词语的意义和运用,而对学生造句所存在的各种思想问题却视而不见,于是从“格调低下”、“惟我独尊”、“内容雷同”、“胡编乱造”四个方面做了总结,撰写出论题《小学生造句引发沉甸甸的思索》(《江苏教育研究》2005.12)。



参见例文:



切莫伤害童心



工作近20年了,写过很多东西,但有一篇习作一直没有公开过,它藏于我的贴身口袋,闲暇时读一读,让我不忘做教师的良知。那是在我工作第10个年头,接手一个新的班级,两周后一个名叫子寒的小朋友递来一篇日记。好在文中斯人已去,今忐忑把日记揣将出来,让久抑的心情舒透舒透。

鲁老师可真够吓人的,我们都怕他。他上课的时候,经常发火,老是说我们:“真笨,一群猪脑子!”以前,李老师教我们数学的时候,连成绩差的同学,她都不怎么批评。鲁老师这样骂我们,多伤我们自尊心呀!

鲁老师上课时总穿一件深灰色上衣。脸阴沉沉的,眼睛老是血红地瞪着我们。同学说一上他的数学课都很害怕,但我却不是这样,我想:只要上课遵守纪律,那就不会被老师批评了。

读罢此文,我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

谁说我们的孩子不会写文章,我很欣赏有感而发的真实文字,只寥寥数笔,一位威严、脾气暴躁的教师便跃然纸上。

透过纸背,我又同情着:那一个一个学生仿佛是教师案板上任意揉搓的面团,稍不如意,便遭来“棒喝”之声。

透过纸背,我又可怜着:他们从鲁老师那里享受不到幸福和快乐。而前后两位执教老师的对比,更令学生想念视他为“人”的李老师。在改变不了目前的现状之下,学生只好委屈求全了。“只要做一个守纪的学生,就是老师心目中的合格学生了”,这便是孩子可怜的“本分”归属。

透过纸背,我又难过着:碍于同事的情面,我无法也不敢把孩子们的信息反馈给鲁老师。

透过纸背,我又忧伤着:可亲的孩子们,长此以往你们是否厌学,走向逃学之路?我不敢想下去……

在后来的日子里,这篇文章常常告诉我:教师对学生的心灵伤害远远高于肉体的伤害。学生的人格、自尊心在那样的教学场景下会荡然无存。

它时常提醒我:“要以人对人的方式对待孩子”。师生之间不是“敌我”关系。在那样的紧张氛围之下,不要说学生创新思维火花的闪现,就连知识传授的可接受性也难以维系,更不用说期望在课堂上去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时常追问我:你每天从事的教育教学幸福吗?享受教育教学的乐趣吗?它时常敲问我:孩子们喜欢你的课吗?他们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吗?你用智慧去唤醒儿童的智慧吗?

走向不惑之年的我,蓦然回首,当年的鲁老师仅仅是教育理念落后么?他是否心理有了障结?或是患上了职业倦怠症?……那时年轻的我不曾思考得那么多。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今天,愿“子寒”们所受的个案永远消失。



学生考试后的试卷分析,往往也会有意外的发现。一位教师在对学生作文考试后,进行分析发现有近30%的学生跑题。于是她从试卷的编制、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教学三方面作了客观的分析,撰写出《小学生作文跑题之我见》一文。



7. 从成功的做法中“筛选”。





教学一年级学生,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便用橡皮刻了“小红花、小红旗、五角星”等印章。作业批改后,再按上一枚红色的印章,学生学习的劲头真是实足。后来学生年级升高了,这些方法便失去了灵验。便创设了“喜报”这一书面表扬形式,大受学生、家长的欢迎。这一成功的做法,要使它具有更大的推广价值,为同行们所接受,发挥更大的效益,因此需要提升“经验”。要回答出什么是“喜报”?为什么要创设“喜报”?它是怎样操作的?其心理学意义又是什么?这几个问题搞清楚了,文章也就做了出来。《给学生发张喜报》这篇文章后来刊发于《德育报》(1997.10.13)。



参见例文:



给学生发张喜报



喜报是一种书面表扬,是把学生在校一段时间以来的某一方面的进步或突出表现,经师生共同评定后以书面形式及时报告给家长。

“喜报”这种表扬形式作为一种教育学生的手段,比“三好学生”的这样表扬形式更具有“广泛性”。“三好学生”评定多以学生间的横向比较、综合评定为标准而产生。而“喜报”是以学生个人某一方面的纵向比较为标准产生的。这种形式能使学生的点滴进步得到及时的表扬和鼓舞,使较落后的学生逐步建立起自信心,同时,家长也会通过喜报,迅速得知孩子在校最佳表现信息,从而调动了家长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的兴趣、责任心,也为家长与教师之间打开了相互融合相互交往的窗口。

喜报分两类:一类是进步喜报;一类是优秀喜报。当学生有质的进步时,颁发进步喜报;当学生在阶段检查评比中表现出色,便颁发优秀喜报。喜报的内容可以灵活地反映学生在校的各个方面的表现。如我班在进行钢笔字等级评比中,就给晋级同学家长发了喜报。通过这样表扬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练写钢笔字的热情,家长也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练习钢笔字。致使我班在多次高年级写字评比中名列榜首,并涌现出一批小书法家,其中几位学生的钢笔书法作品在多家刊物上发表。

当一个人得到某种荣誉称号的时候,就像在自己的人格上贴上了标签,此时,他就会自觉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标签内容相一致。

喜报这种阶段性书面表扬,比口头表扬更持久,学生易形成自我印象管理,产生“标签效应”。



教育既然有成功的经验可资借鉴,也一定有不成功的经验可供思考。教育中的失误、失败的地方比比皆是。江苏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孙孔懿研究员主编的《教育失误论》,就是从教育、教学的积极方面的对立面选题的,文题不只是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重要的是从思维创新的角度,给教育工作者以参考,令他人少走弯路,不再重蹈前人的覆辙。





8. 从教材疏漏处“指瑕”。



前几年在执全国统编教材第十册《给颜黎民的信》一课时,插图上鲁迅先生站在窗前燃起的“一根香烟”,引起了我的沉思:这插图上的“烟味”,是否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呢?于是我对12册小语教材做了统计,发现共有7幅插图、9处文字涉及吸烟内容。然后从为“完善教材”与“保护学生身心健康”的角度撰写出《教材插图中的“烟味”》(《环境教育》1999.02)

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颁布实施以来,在一纲多本的教材编写思想指导下,各种国标本教材纷纷涌现,呈现繁荣景象。教材既然是人编写的,它就不可能十全十美,有误有错也就再所难免。更何况是崭新的教材呢。以语文教材为例,在内容的选择上往往是一些名家名篇,尽管是名篇,一定会打上作者那个时代的烙印。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本一些忽略的问题,如生态环境等开始突显出来。科技的发展,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原来认为正确的知识可能是错误的,然而在教材上却不能马上改变过来。因此说,教材的革新永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所有这些,都为我们个性化地解读教材,指出“瑕点”带来了可能。

教材有瑕,那教辅用书存在的问题就更多了,更有我们探讨的地方。就是教育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我们也可以就某个观点与文章的作者进行“商榷”,而这类争鸣文章又是最受编辑老师青睐的。





9.从业余阅读中“触发”。



读是写的准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与写作是须臾不可分离的,没有了读书,写作也不会走得很远。当我们带着要研究的问题走进课堂去探索时,更不要忘记向书本学习,向理论学习。阅读不仅滋润人生,还可以为你的写作论题寻根、找据,解决心中难解之谜。经验表明,当某个问题苦思冥想而不得其解时,当面对一个题目感到无话可说时,偶尔看到一份材料、一段话甚至片言只语,都可能“眼前一亮”,思路得以开通。一次听一位名师执教《秋天的怀念》一课,她在对“央求”一词的处理上引起了我的关注,在教师看来很简单的词语,学生理解起来却困难重重。无独有偶,听诸多老师的课也遇到类似的问题。当翻阅了王兴举老师的《知识、学习与教学——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课程·教材·教法》2003.01)及《江苏教育科研》上关于人类两种知识的学习时,才豁然开朗。后来我以案例的方式撰写《从缄默知识到感受性教学》(《福建教育》2005/7A)一文。通过写此文,我不仅理解了这类知识的来龙去脉,而且在此类知识的教学艺术上更上了一层。

不管是读专著还是读刊物上的文章,大致说来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知道作者说了什么;第二个层次,要明白作者为什么这么说;第三个层次,是怎么说的,也即作者的表述方式,对于初次迈进写作之门来说十分重要。





10. 从课题研究中“收获”。



在“科研兴校,科研兴师”的理念指引下,教育科研得到了各个学校的普遍重视。基层学校承担了各级各类的立项课题,骨干教师也在课题研究中逐步成长起来。无论是什么级别的课题,只要我们结合自身实际进行认真研究,总会有所收获的。即使没有申请到课题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选定自己喜欢的研究专题,有了研究方向,并随时记下自己的研究所得,这样做下去怎么会没有研究成果呢?正所谓“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令人遗憾的是:在总结成果阶段,有许多本应该收获的东西,却没有收获。子课题承担者,往往以案例、课件、课例、报告、论文等成果形式上报学校总课题组便告研究的终结。宛如麦子收到打谷场上,却没有放进谷仓一样,还不算是最终收获成果。我在承担学校“九五”省级立项课题的子课题“儿童画与益智”研究时,一次把漫画引入作文课堂中来,没想到学生十分喜欢,教学效果十分好。当我在完成学校交给我的研究任务后,我开始关注“漫画作文”研究。如今,《儿童漫画作文的理论与实践》等系列论文已经发表,编著的《中国儿童漫画与作文赏析》一书也已经出版。实现了教学质量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步提高。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我们苦苦寻觅写作的论题与研究的方向时,其实它就在你我身边的教育生活之中。只要我们行动起来,注重实践、理论、写作的“三”积累,做教育生活的有心人,那些从你眼前流失的研究素材与论题,将不再逝去。愿您独具慧眼,有一双敏锐的善于发现的眼睛,把教育中的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愿鲜活的文字为你的职业生涯带来无尽的乐趣,愿儿童在你的研究中惬意地、幸福地行走在童年成长的道路上。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1-12 18:35
[attach]17093[/attach]武汉市小语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评选综述  
2009-04-21
                                           武汉市新洲区教研室    朱幼菊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下午好!
受武汉市教育学会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简称武汉市小语会)理事会委托,我就小语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收集、评选的有关情况作通报说明,有遗漏和不妥的地方请小语会的领导补充、纠正。
一、基本情况
本次年会共收到参评文章178篇,充分反映了我市小学语文教师对小语会工作的支持,体现了广大会员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探索教育规律和踊跃撰稿的热情。
本次年会采取初评、复评两次评选。为了增加复评的透明度,为了确保论文评选的质量,复评时,学术组成员本着“公正、公平”的原则,做到“两保密一公开”。“两保密”即评审组成员互不知晓,以免评审成员“互通有无”,二是所有参赛论文都不署名,以便评审组成员公平公正地“盲评”;“一公开”指公开评审的原则要求:严格按论文评比通知上撰写的要求进行评比。在评审组成员各自认真评审打分之后,秘书处将各位评委打的分累计,计算出平均分,然后按得分的高低,评出一等奖24篇,二等奖论文37篇,三等奖论文117篇。
二、主要特色
开展论文评比,就是为了引领教师在教学与实践中磨砺,在研究与反思中提升,在总结与提炼中成长。可以说年会论文的评比,是桥梁,架起了教师们从教学实践走向到反思总结之桥;是纽带,将热爱小语事业的我们连接在一起,凝聚在一起;是盛会,是小语界精英们交流思想、开阔视野、分享智慧的盛会。在对我市小语精英们的论文先睹为快的时候,我的感受颇多。借用诗句来概括就是这么四句——
第一句:春色满园关不住——即凸现了“广”。一是参与者广,从教师到校长到教研员,不同身份的人,都参与本次论文撰写,是近几届年会中论文最多的一次。二是论文选材涉及面广,研究范围基本涵盖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从课堂教学到课外阅读,从字词句教学到阅读思维能力训练,从古诗词教学到口语交际、习作教学研究,从低段到高段,从解读文本到教学及作业设计,从知识传授到素质培养,从研究学生习惯、兴趣到探究教师专业成长,从城区到农村……凡是有语文的地方,凡是语文教学中涉及到的内容、环节,在我们会员论文中都有精彩呈现。一篇篇论文就是一面面镜子,它映照出我市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就像这光彩夺目的春色般生机勃勃,春意盎然。“广”还体现在一等奖获奖面广,新城区的教师获一等奖不再是点缀,这充分显示在小语会这个团队的引领下,我市小语之花已开遍每个角落。
第二句:绝知此事要躬行——即体现了“实”。我们欣喜地看到:大家的论文中少了空洞的大话套话,没有所谓的高深莫测的纯理论的堆砌。相反,在真实的想法、实在的做法、朴实的语言中,我们能感受到教师们务实的工作态度,扎实的探究精神。如为了能将自己在教学中发现的真实的问题进行真正地探究,江岸黄陂路小学的潘莹老师、青山小学的陈振敏老师、旭光小学的曹艳青老师都设计了调查问卷,然后对问卷进行汇总、分析,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进行实践探究。读其文如见其人,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位朴实、务实、扎实的人,自然顿生敬仰之情。像这样直面教学中的真实问题,联系教学实践谈感想、循规律、探策略的文章比比皆是。如围绕如何解读文本,语文教学应追求怎样的课堂等,教师们在思索,在实践,在总结,也在提升。从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做法,也就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实用性强。
第三句:一叶落知天下秋——即着眼“小”。论文中可圈可点的闪光之处不少,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市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这块热土上耕耘的硕果。难能可贵的是不少教师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选取自己深有体会的某一个方面展开,如蔡甸三小的王方琴教师抓住课本中不起眼的“泡泡语”来研读,探究其规律,运用其教学,话题虽小但有实效;蔡甸区教研室的教研员魏琼结合一年级教学谈低年级阅读教学应该关注的几个方面;邬家墩小学的薛娇校长仅从学生“动笔”阅读这一点谈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还有不少老师以一课的教学为例谈如何实现教学的实效。话题虽小,但小中见大,因为融入了教师深度的思考,广度的拓展,高度的提升,因此,给人的启迪较深刻。
第四句:道是无晴却有晴——即倾注了“情”。虽说论文不如诗歌散文般情意绵长,虽说会员们的论文不像专家们的论文那样高屋建瓴,旁征博引,耐人寻味,但平实的语言,朴实的事例到更添亲近感,亲切感。论文中无不充满着教师对语文教学的浓浓爱意,折射着语文教师对理想课堂的默默追求,洋溢着语文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孜孜探究。这种情感是因为有了余家头小学的姚峥老师《让孩子们的课堂更幸福》这种信念的追求,因为有了武汉小学熊春萍老师对《童心是教学的根》的思考,这种情感正如红领巾小学的张燕萍对自己课改六年的回头看随笔中写到的“朴素,却也灿烂”。可以说,正是大家对语文教学有执着的感情、有实践的热情、有探究的激情,才有今天我们精神大餐的分享、才有了我们思维聚会的碰撞。
三、问题与建议
当然,由于教师们所处的环境、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各地区教学改革的进程不相同,因此论文的质量也参差不齐。部分论文在撰写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出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1、文不对题,观点不明。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论文没有围绕着文章的标题中提出的中心论点来论述,如有关论述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方面的,重点论述的应是提高的途径、方法,但有论文强调的是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包含的内容;二是掺杂着与中心论点关联不大的其他方面,洋洋洒洒上千字才开始上正题,造成论述重点偏移。
2、内容单薄,阐述肤浅。
大多数论文注重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也有个别论文,要么选题太大,受篇幅的限制,所以只能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要么叙述的事例特具体,却难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要么理论与所举的事例难找到恰当的切合点。
3、逻辑混乱,层次不清。
个别文章在逻辑层次上较为混乱,概念不清。有的文章就像小学生的习作一样,没有小标题,不能让读者快速找到最有用的分论点;有的小标题之间没有形成或并列或层递的关系;有的小标题表述让人捉摸不定。
4、硬骨头处,少有问津。
论文内容虽涉及到教学改革的方方面面,但有些课程改革中的热点话题、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在这次论文中涉及太少。如有关习作教学研究的论文不足5篇,农村备课组活动开展及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与方法,优秀教师成长经验的挖掘与提炼等话题无人涉足。
针对这些方面的问题,我们建议会员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以敏锐的目光关注、思考、研究他人未发现或难发现的问题,在反思、总结的时候从小处着手,切实联系教学实际,将问题的每一个方面钻研深,研究透。
当然,这些都是我个人的浅见,有不到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衷心祝愿:我们每一位教师既是实践的先行者,又是思想的引领者,愿每一位教师都成为锦绣文章的主人!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www.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