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青春记忆词典条目]师范生活关键词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09-12-6 08:38
标题: [青春记忆词典条目]师范生活关键词
                           
[青春记忆词典条目]师范生活关键词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09-12-6 08:42
报到
分班
第一位认识的学友
同桌的他/她
课间
16岁,管季超开始学汉语拼音/五线谱
14,5元国发生活费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09-12-6 08:50
广播站
广播员管季超/魏霞。。。。
校图书室/黄女士
课间,管季超乱弹琴
赵琴芳学姐在走廊尽头拉手风琴/琴声悠扬
石晓明/钟道俊
元旦校刊/管季超画刊头
沈开红书法一级棒
校美术组组长管季超
王万堤爱上了赵树理
管季超爱上了林风眠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09-12-6 09:01
男生大宿舍
女生的[闺房]
男生宿舍的卧谈会
查铺
赌咒不许再讲话
刘伯飞又讲话了/骂声一片/季超窃笑,他在下铺蹬刘兄床板
两位学兄要来全武行,火砖都在手上
沈开红啃馒头夹咸菜喝稀饭还抽烟
管季超不会洗衬衣/李二红缝纫手艺超一流
孙友仙学姐教季超洗衣服
放假了,季超把皮箱放在女生宿舍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09-12-6 09:09
杨宏楷先生带我们背郭沫若长诗/一切的一,一的一
曾任[芙蓉]文学月刊编辑的写作课老师洪耀芳先生/洪先生的魏体书法
钟先生看了管季超作的曲,讥之为[湖北大鼓与贝多芬的混合体]
吴曦先生的书法讲座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09-12-6 09:17
孟庆千,管季超抄数学作业
金校长/周书记
叶金城学兄/偶像级
彭奇学兄/偶像级
严昌俊的吉它/管季超16元买的[红棉牌]吉它
严兄琴声悠扬,赢得芳心几多//季超瞎拔拉,一毕业就把琴卖了,10元卖的
100米短跑,季超战胜了体育部长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09-12-6 09:25
教[教育学/心理学]的黄兆龙先生每讲三分钟提一次裤子
矮个的历史老师说[牛宰裤],这个字不念[紫],念[宰]呀
教[古代文学作品选读]课的刘先生
首演白毛女的沙莱女士来了/陈云也来了
管季超瞎[指挥],手乱[挥]
歌咏赛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09-12-6 09:45
管季超/靳玉虎跟着收音机学了8个月日语/卡西牟卖摸撒西丝腮索。。。。
靳桑,李拉桑/沙扬辣辣
[加里森敢死队]
[大西洋海底的人]
李谷一/[乡恋]/你的声音,你的歌声,永远印在,季超心中
陈冲找唐国强哥哥泪花流,不见哥哥心忧愁啊心忧愁
武汉人民广播电台,现在我们为管玉虎靳季超同学播送邓丽君的歌[小城故事]
朱明瑛又唱又跳/东方歌舞团
百灵灵灵鸟鸟从蓝天天飞飞过,我我爱你以中翁国
在食堂,学姐们教我跳[青春舞曲]
青春啊青春美丽的时光比那彩霞还要鲜艳比那玫瑰更加芬芳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09-12-6 09:56
吴艺/刘业萍合唱[葬花词]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妹妹我勒词鸟我勒瓷鸟
郝金旗的相声
肉包子馅儿太少/管季超说段子
今日菜谱/土豆
今日菜谱/土豆
今日菜谱/土豆
排队打开水
排队打开水
季超午间在广播台播音/童锦群李炳华靳玉虎为我打饭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09-12-6 10:07
和史云华,严秀华,沈开红还有谁同过桌
一帮同学到吴艺家吃饭/凉拌西红柿
欧阳洋气
汉南刘同学的长辫子
两个张家斌学兄
李行/铜杜不是亲哥俩
孙大哥的小提琴/他老缺课
桥头餐馆/锅贴饺子
小书店
山上的防空洞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09-12-6 10:34
因为完全不会说脏话,管季超高票当选[语言美]标兵[现如今自学成才会骂人会喝酒爱抽烟]
刘伯飞画[美女出浴图],取名[出水芙蓉]。冽还得了这还了得
洪耀芳先生的毕业赠言
我家的一级文物[黑伞/印字的白瓷脸盆/黑白毕业照]
六合实习点
篮球赛
罗师母来了
备了一天课/20分钟讲完
从没见过张玉枝吃中饭
河边游泳
18岁生日
袁慧芝学姐
孟老夫子
杨火香学姐
一张[介绍信]打发我到学校
陈用明学兄
童锦群学兄/老大
梁福勇正宗老乡
黄申吉学兄
陈玲莉学姐
刘行敏学兄
黄修桥学兄
李留民李广海学兄
大闹校食堂/偷书
用明帮我做风筝
。。。。。。。。。。。。。。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们用时间的金线和青春的缨络来编织你们。。。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09-12-6 10:38
青       春      万      岁

作者: 拈花不笑    时间: 2009-12-8 10:14
第一次钟老师布置作业要我们作曲,我写的词,"下雪了,下雪了........."管同桌谱曲,钟老师看后摇头不止
作者: 拈花不笑    时间: 2009-12-8 10:19
有一次男生大宿舍评论各班女生谁长得最漂亮,大家七嘴八舌推荐,突然沈某大喊一声:"我把你们的眼睛都抠了它!我说个人,你们看怎么样?是不是最漂亮!?"哪个哪个?""刘某某!"黑夜里一片寂静,一直到天亮.
作者: 拈花不笑    时间: 2009-12-8 10:24
有一次我上心理学迟到了,黄老师侧着眼睛看我:"做沈末克了?"我说:"出恭去了."黄老师不动声色地说:'进来."一下课,有同学问我:"你怎么还在哪里出工啊.一边上学,一边劳动,真不简单啊!"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09-12-28 15:16
八十年代,中国最后一个纯真年代。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09-12-28 15:21
《八十年代访谈录》追忆80年代文化启蒙[z]
  20年的间隔和缓冲,足够让人们站得更高、看得更清晰:虽然不能还原80年代,但20年的时间,人们获得的信息量以及视野、阅历都在大大拓展,这有利于从不同的角度去回顾历史。
  
  阿城、北岛、陈丹青、崔健、刘索拉、田壮壮……这一连串名字和“四月影会”、“无名画会”、“第五代导演”等文化现象,共同代表着20世纪80年代文化艺术的回归与觉醒。20余年后的今天,那个以“文化热”著称的年代又被热闹地提起,三联书店于5月推出著名旅美女作家查建英主编的《八十年代·访谈录》。该书对11位成名于上世纪80年代的作家、艺术家、学者和批评家进行深度访谈,试图立体地还原和反思那个在中国20世纪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代。
  
  “迟到的青春期”
  
  查建英心中的上世纪80年代是当代中国一个短暂、脆弱却令人心动的浪漫年代。“我1981年到1987年间赴美读书,虽然在80年代中只有四年时间‘在场’,但正因为我体验过上世纪70年代的封闭,那段时间每每通过书信知道国内有摇滚乐了,或者很多人看萨特等等,便觉得十分激动,更感觉这‘迟到的青春期’弥足珍贵。我近年常常在饭桌旁、朋友间听到有关那个年代种种人与事的即兴回忆。比如大家回忆李陀,他是1939年出生,在80年代却经常把‘他们那些中年人……’这样的话挂在嘴边,现在觉得好笑——他那时可不就是个中年人!但这实际上反映了那个年代,大家在精神饥渴之后,发现所有的事都是前所未有的新鲜,这些东西不停地冲击着我们的脑子,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从未有过的年轻!我发现大家并没有淡忘那段历史。”
  
  “我不找80年代,80年代找到我头上来了”,查建英对80年代的感情由来已久,但真正展开这一大型深度访谈却是受洪晃启发。正如李陀所说,80年代问题复杂又重要,甚至可以开一门“80年代学”的课程。查建英选择了从“文化热”这一角度切入:“开始我只打算找几个人聊聊,写一篇关于80年代的文章,但我很快发现这些80年代人经过十几年沉淀、积累、云游世界,人人一脑袋见识。我无法丢掉这么多珍贵的材料,随便给读者端上一盘速成的杂碎。于是,索性增加访谈人数,拓宽角度,集结成书。”
  
  该书的责编吴彬则表示:“查建英和很多人一样,有‘80年代情结’。毕竟那个时期是不可复制的,那是很多人学术、艺术生命上的黄金时期。而查建英缺失了一部分80年代的记忆,这在她是一种遗憾,但可能更是一种冲击,使她更想去了解、挖掘、还原那个年代。”
  
  意外收获:“弄潮儿”背后的故事
  
  查建英曾经的小说《到美国去!到美国去!》和《丛林下的冰河》开了留学生文学的先河,她也用笔名扎西多长期为《万象》、《读书》、《纽约客》、《纽约时报》等撰稿。这种特殊的学术背景和个人经历,使她有自信“不看这些被访对象以前的访问”,在采访前她对被访人能谈到什么程度已有一个大体的预期。谈话双方知识水平的对等,使其演绎成为一场场智慧的激荡。
  
  查建英最认同阿城在访谈中的观点:“他讲的知识结构与群体焦虑这两个问题,我觉得讲到百年来中国文化问题的根上去了。”陈丹青对当年的反思也相当深刻:“80年代的可怜就是不知道自己有多惨,还说什么文艺复兴!那是瘫痪病人下床给扶着走走,以为蹦迪啊!”
  
  选取访谈录的形式,是因为查建英觉得这样便于保持一定的随意性以及被访者的个人风格,而且活泼好读。访谈也有意外收获,那就是这些“文化热”弄潮儿背后丰富的经历。1984年阿城忽然成名,他寄给陈丹青一份杂志,他的《棋王》、《孩子王》都发表在上面。他直接把杂志寄给在美国的陈丹青,为了省邮费,把其余书页都撕掉。陈丹青则记忆犹新:“不久我去美国了,一大早阿城到校门口送我,他要上班,不能和大家一起去机场……那时连拥抱都不会,就那么扶着胳膊流眼泪。”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09-12-28 15:22

 来自: 花椰菜
   最近查建英的《80年代访谈录》提得很多。她的讲座那天有事没去成。
   许子东描述的80年代是什么样呢:一群人在一起开会,一个人说:“他人是地狱,了解一个人是完全不可能的。”则有另一个人接茬说:“是啊,人天生就是孤独的!”旁边的人赞许道:“对啊,真是说得太对了!”然后,三个人互相拍拍彼此的肩膀。
   梁文道说:“那个时候姑娘们都爱找诗人玩本身就不是一个常态的事情。”
   许反驳他:“姑娘们找富人就常态了吗?从人类文化历史上来看,从来是诗人容易吸引姑娘。”
   梁:“应该准确点说,青春期的姑娘容易受青春期的诗人吸引。”
   纯属玩笑话。
  
   80年代是哲学热,美学热,主体性讨论,批判国民性,以《今天》为代表的诗歌,朦胧诗运动,白洋淀派,《黄土地》、《红高梁》等第5代电影,西部风,寻根文学,实验小说,70年代星星画会留下的现代艺术,崔健的《一无所有》,等等。
   80年代没过去多少年,已然成为一代,阿城称之为“前消费时代”;陈丹青则说是“暴病初愈”,“可怜不知道自己有多惨,还说什么文艺复兴”,“瘫痪病人下床被扶着走走,以为就是在蹦迪”……
   第一批大学生、研究生相继出来了;陈平原在大学里教书,有机会亲近老教授们,这些老教授50、60年代在政治运动中政治很过硬,被打倒这么多年一朝翻身,恢复的是30、40年代的学术传统,80年代的学生通过老教授接上了五四传统和30、40年代的冶学传统,他们还是被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接了茬;文革中也有精神贵族,杨沫说,70、80年代大陆有很多人看《约翰·克利斯朵夫》,这在美国都买不到;高行健是学英语的,70年代起有机会接触看很多西方的现代文学……
   80年代也是个表现期,最明显的性格是真诚,辩论的腔调虽然还是文革腔,理论资源有限,学术功力和见解不深刻,眼界没有打开,思考未免肤浅,却有强烈的现实关注……
   书中的人不完全是80年代的代表,更多的80年代人是躲在话语权背后,采访的这批人都是知识分子对于90年代前已经存在的经济改革都不太敏感,而他们对80年代本身的看法也各有异同,也没有浪漫化和美化那个年代,比如最否定自己的是北岛,他反观自己的前作尤其是《我不相信》那个时期还带着革命腔,在《失败之书》的后记中他也着重提到过这个意思,书不在手边暂无法引述。
   80年代说是中国的文艺复兴确实有点说大了,它对世界的影响并不怎么样,但是西方100多年的学术在短短10年之间时空混乱地进入中国,对中国来讲那10年很重要,那么快地学现代派,马上提出反省。80年代是中国的青春期,后来到了90年代成熟得太快便带出其他问题。
   没看完,先记下这么多,以后整理。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09-12-28 15:25
[z]重温我们的80年代 网络“老六”的八十年代
  上世纪八十年代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来讲是个特殊的时期,可以说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从那个年代开始转型的。因此,从那个年代走来的,现在社会的一批中坚力量对那个年代都有着特殊的记忆和感情,相关的回忆与反思也很多。但是,触及到真实的人和事,像张立宪写得这样生动、这样洒脱的却很少。有时候真搞不懂,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他为什么经历了那么多,也许别人一辈子也不会经历。那些事情是真实的吗?记者近日与《读库》丛书主编、网名“老六”的张立宪取得了联系,听他解读了自己的上世纪八十年代。
  “那是一个
  最好的年代”
  记者:您的书为什么取名《闪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看这个书名,感觉您与上世纪八十年代有着很深的感情。
  张立宪: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吟唱。事实上,我进行写作的时候,并没有这么鲜明的主题。那只是一种按捺不住的倾诉冲动,向光荣的上世纪八十年代献上一曲朴素而喑哑的赞歌,兼为自己轻狂仓促的青春期做一个留恋又抱歉的手势。所谓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八十年代成长的“六八式”,谁对那个年代不心存感激呢?懵懂叛逆的青春,与时代激荡的风云一起左冲右突,那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年代,那是一个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年代,那是一个人们需要诗而诗歌也可以被大声朗诵的年代,那是一个渴望冒险而社会也为你提供了变化可能的年代。对于我们而言,那是一个最好的年代。
  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不管形式如何变化,任何一代人的青春、激情和痛苦都是同样的。他们对自己所处时代的感念之情也是一样的。一个人的青春在什么时代度过,那就是他最好的年代。从这个角度来说,“八十年代”这个标签并不重要。
  记者:您在书里写的事情都曾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发生的吗?
  张立宪:应该说都是我个人的一些东西,既然每一个生命都是不可轻视的,那么,越是个人的,就越是大家的。我出生在河北赵县,后来又到辛集市念的中学,住宿求学的生活给了我许多的个人空间。应该说,那时的孩子与现在还是有许多不同的。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现在人的生活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但那时还是有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化带来的不确定性,让我现在回头看那时的生活,感觉故事性很强。
  “没有共识,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共识”
  记者: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人是什么样的?
  张立宪:这个问题可不好说。我只能说不同年龄段的人有不同的特点,但我们共有一个“八十年代情结”。我写这本书的时候,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潘凯雄说:“这哪是‘八十年代’?”他比我大五六岁,他的“八十年代”与我的肯定是不同的。但这也恰恰说明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个多元年代,有着多元化的人。大家没有共识,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共识。
  记者:能说说“三儿”吗?他在书里是个很传奇的人物。
  张立宪:“三儿”一家兄弟四个,全属于在街面上混的人。能结识“三儿”,是经我们班郭子介绍的。郭子尽管是学生,但他爸是某集团军空降师师长,没人敢不给他这个师长之子面子。郭子特崇拜我的学习成绩,尤其是数学,几乎所有考试全是满分。经郭子的隆重推出后,“三儿”就拿我当兄弟了。
  “三儿”的二哥在我们学校食堂当伙夫,经“三儿”介绍,从此我都是在他二哥的窗口排队买饭,他二哥每次往我饭盆里扣的饭菜特多,有时候给一毛还找三毛。
  “三儿”后来成为“江湖上的弄潮儿”,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过去后,他也从潮头上退下来了。
  “‘老架友’属于头等婆罗门”
  记者:感觉您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很“暴力”,是吗?
  张立宪:应该说那个时代的孩子,或多或少都经历过这些事。
  那时,参照古印度的种族制度,我们将学校里的学生分成四个等级:朋友遍及校内外的“老架友”属于头等婆罗门,他们已金盆洗手,但名声无人不晓,所以根本无架可打,他们只是在校门口不花一分钱地打台球。混得不太好的“老架友”属于刹帝利,他们的资历很老,所以在战斗中不会吃太多亏。那种空有一把蛮力的低年级“架友”属于吠舍,他们的主要功课是记住前两个等级的大哥的模样和名号,并恭恭敬敬地打招呼。那种不敢打架的学生属于首陀罗,由于是重点中学,所以他们最后考一所光祖耀宗的大学一般没问题。
  “跳霹雳舞穿梅花牌运动衣和回力球鞋”
  记者:1989年到2009年,二十年的时间,感觉上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么,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哪些事情在您的记忆中印象非常深?
  张立宪:电子游戏魂斗罗。当年几乎只有这一款电子游戏可玩,垄断产生的是狂热的迷恋。对讲机。现在的宿舍里都有电话,而那时是安在各宿舍门顶的小喇叭,呼叫一端在楼下传达室。谁要是来了电话,会被值班大爷在喇叭里呼叫,被叫者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奔下楼。霹雳舞。随同名电影的风靡一时,霹雳舞在中国大地处处开花,这种舞姿更主要是在社会上流行,当时的人跳舞多数还只能穿梅花牌运动衣和回力球鞋。
  记者:你们当时读什么书,怎么读书?
  张立宪: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版行业还没有现在这样繁荣,在有限的选择范围内,大家看的书有许多是一样的,比如,《第二次握手》、《新儿女英雄传》、《林海雪原》、《牛虻》等等,还有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的金庸作品。
  还有一些是对我个人有特殊的意义,《作品与争鸣》、《朦胧诗选》、《寻找回来的世界》。《朦胧诗选》是我见过的脱销次数最多的一本书,屡次去书店购之不得,等到终于买到手,已经是大学毕业后,我早已将其中的大部分诗抄了一遍。我对《寻找回来的世界》这本小说毫无兴趣,但迷上了同名电视剧里许亚军饰演的冷酷的“伯爵”谢悦,于是将这部小说找来看了一遍。
  “我最希望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上大学”
  记者:二十一世纪已经要过第十个年头了,社会飞速发展,你还要歌唱八十年代吗?为什么?
  张立宪:是的,我还要高声歌颂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年头,一个偏远小城的路边书摊上摆的可能都是《快乐的哲学》;那年头,学生可以在深夜踹开老师的门,就因为看了一本书激动得睡不着觉;那年头,理想主义还有很大市场,我们学校有一个搞民俗研究的男老师,文弱苍白、衣着寒酸,却靠自己跋山涉水采集来的民歌赢得了广泛的尊重,一个“校花”嫁给了他。那个年代,百废待兴之际,有一句特别有名的话:“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失血过久的肌体突然恢复了正常的血液循环,难免会兴奋异常,流动加速。最重要的是你不用承受那么多“必须”,甚至,你的勇气与出格还会得到鼓励和赞赏。
  曾经有过一个关于最希望生活在哪个时代的讨论,我的答案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上大学。
  人物简介
  张立宪:生于1969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毕业,后从事新闻出版行业,居北京,现主编《读库》丛书。自2002年起,以“见招拆招”为网名,发表“记忆碎片”系列文章,在网络世界流传至今。2003年出版《记忆碎片》,后更名为《闪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再版,畅销至今。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09-12-28 15:27
这几天,我在读查建英的《八十年代访谈录》。


读完后,非常失望。觉得它一无是处,纯粹是一本散乱芜杂的聊天记录。查建英采访了十几个名人,有的是边吃边谈(阿城),有的是一边开party一边谈(崔健),还有的是睡在床上一起谈(刘索拉)。查建英事前没有做采访提纲,完全是自由发挥,谈到哪里算哪里,事后也不对内容进行整理,直接就把聊天记录出版了。她以这种方式和态度,来回顾八十年代,简直是对历史和读者的侮辱。更糟糕的是,大多数时候,嘉宾都在回忆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所以这本书其实与八十年代无关!
总而言之,此书非常垃圾,白白浪费了这么好的主题。
但是,它的末尾附有一些八十年代的老照片,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根据书中的介绍,这些照片是一个叫李晓斌的人拍的。
下面是我从网上找到的他的作品。如果你想了解八十年代,千万不要错过这些照片,它们都是珍贵和真实的历史记录。由于图片较多,如果无法显示,请多刷新几次。
=================================

1. 著名的西单民主墙。




2. 1978年春节,北京芳草地使馆区,老外出来拍雪景,周围的孩子都在围观。

3. 1980年夏,故宫,国人不看国宝,专门围观外国游客。

4. 1980年冬,北京故宫前门,牌子上写着“在不影响我处工作的前提下,观众使用车辆拍照一次,收费二角”。

5. 1980年,北海公园。那时,国内刚刚出现快速冲卷的技术,人们提着胶卷,看着未干的底片,急于扩印。

6. 1981年3月初,园明园。那时每到星期天,经常有一些文艺青年在园明园搞聚会,外国人也来参加。


7. 1977年夏,北京王府井理发馆。经过十年文革,烫发重新出现。

8. 1986年冬,天安门广场。人们排队等待轮到自己留影。

9. 1984年夏,北京王府井大街南口。第一块外国产品大广告。

10. 1980年3月,北京动物园。当时媒体大谈妇女解放、妇女能顶半边天,北京流行男的给女的背包。

11. 1980年5月2日,北京樱桃沟。人们练习跳舞。

12. 1980年3月,北京北海公园。当时的女孩刚刚开始化妆,还没有什么技巧,只是把脸上擦得很白很厚,眉毛略做修整。脸与脖子肤色反差较明显。

13. 1987年,上海外滩。

14. 在暗箱里装胶卷。

15. 1980年2月,北海公园。

16. 1980年3月,北海公园。

17. 1979年9月,中国美术馆外。来自民间的街头美术展览,都有很多人围观。


18. 假日,公园里都是练习跳舞的人。

19. 1985年春,法国时装大师伊夫圣洛郎时装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由于该展览当时与中国国情相差太远,服装理念超前,以至参观人数廖廖。


20. 1985年,成都。

21. 1986年春,北京中山公园。

22. 1979年,北京中山公园。照镜子的小伙子。

23. 北京动物园。

24. 1980年夏。当时结婚青年在办理结婚证时,同时领取一张家具购买票,凭票可以买到一件家具。这是一对新婚的夫妇买到家具回家的情景。

25. 1984年夏,美术馆东侧美院附中附近。

26. 1979年冬,北京沙滩大街十字路口。这是北京街头最早出现的一幅最大的大美人广告(手绘的)。

27. 80年代中期,曾有一部电影叫《街上流行红裙子》。那时,北京及全国女青年以穿红裙子,冬天穿红羽绒服为时尚,

28. 骑车上班的女青年。

29. 1980年4月,北京北海公园。站在别人车前留个影。

30. 1980年夏,北戴河海滨。

31.1986年11月,北京。肯德鸡的北京第一店落户前门。

32. 1981年。当时单筒国产洗衣机价格为300多元,而人们的月工资普遍只有几十元。

33. 1985年成都卖人体画的景像。

34. 1982年冬,北京颐和园知青亭餐厅。墙上明确写着,不准播放音乐和跳舞。

35. 1980年6月,北京动物园。

36. 1981年夏,钟阿城与朋友相约天安门前。骑车戴眼镜者就是后来的著名作家阿城。

37. 1979年,画家袁运生在位于中央美院的家中。上一年,他刚刚从云南回到母校中央美院任教授,此前他在那里度过了20年右派生涯。


38. 1982年春,广州越秀公园里玩游戏机的青年。

39. 无题。

40. 1982年,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内的餐馆。

=============================
【李晓斌简历】
李晓斌,男,1955年生于北京。
1970年,河南当兵。1974年复员。1975年中国革命历史博特馆文物修复组工人。1976年,参加“四五运动”拍摄大量图片。
1978年—1980年中央实验话剧院美工、摄影。1980年—1989年任《新观察杂志》编辑、记者。1989年—2002年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室。现为自由职业摄影人。

1982年,广州。

1986年4月5号,天安门广场,四五运动十周年。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09-12-28 15:33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09-12-28 15:33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09-12-28 15:34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09-12-28 15:37
回顾:曾经八十年代的流行词汇

来源: QQ校园论坛
个体户、专业户

“个体户”和“专业户”的概念,都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在人们脑海里扎根的。

个体户最初出现,便为很多人所不齿。所以,他们的权益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做的也大多是些不成气候的小营生。那时,很多人吓唬不用功的孩子常说:“瞧你这孬劲儿,再不用功,就让你到街上练摊儿,当个体户去!”还有一句流行语,叫:“大姑娘要想体验生活练吆喝,就赶紧找个个体户嫁过去。”后来,许多小打小闹的个体户发了大财,成了款爷儿,人们的观念才转变过来,由开始的鄙夷变为满脸的羡慕。

而专亚户则是指打破了“小而全”的观念,专门从事某种行当的家庭。它可是我国农业专业商品生产的雏形,其发展为大批剩余劳动力找到了新的出路。人们的眼光开始放得更长远了,不再事事兼顾,眉毛胡子一把抓,只把精力集中在更能赚钱的活计上,并从中尝到了甜头。到80年代中期,专业户一词在社会上,已经非常流行了。

女排精神

排球世界杯赛、世界排球锦标赛和奥运会中的排球赛是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三个大型排球比赛。从1981年至1986年,中国女子排球在世界大赛中赢得“五连冠”的殊荣,在世界排球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1981年11月,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在日本举行,中国女排力克强敌,跃居冠军,开创了我国大球翻身的新篇章。之后的几年,队员们再接再厉,连续五年获得冠军,“女排精神”从那时开始被人们口口相传。

“女排精神”在中国80年代的体育界,曾被运动员们视为刻苦奋斗的标杆和座右铭,鼓舞着他们的士气和热情。这种精神之所以备受国人推崇,最重要的是那种足以流芳百世的不畏强敌、奋力拼搏的精神,那可远远比“五连冠”本身,更加能鼓舞国人。
五讲四美三热爱

1981年2月,《人民日报》上发表了社论,号召青年们把“五讲四美”和“三热爱”结合起来,把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美好。

80年代喜欢喊口号,“五讲四美三热爱”从那时起成为最数字化的经典语言。“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 “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是我们小时候所接受过的最直接、最通俗、最上口的素质教育。那时我们不仅喊了,而且虔诚地去实践了。每天比谁打死的苍蝇多,看谁衣服上染了小污垢,瞄准着某某某又骂了句脏话,赶紧报告老师去。

所以,这可是影响了一代人的口号,跟早期“世界是属干你们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一颗红心,两种准备”“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等号召一样,都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成为一种标榜和纪念。
万元户

《半月谈》1985年第4期报道:广西梧县潘地村,四五年间冒了富,全村30户人家,除了原五保户刘大娘年收入二千元外,都是万元户,小山村被人誉为“小金库”。

万元户,既是80年代初的时髦词汇,也是指首先富裕起来的第一批人。很多乡镇、工商行业以出现了多少个万元户为光荣指标,虽然听起来有些像以前放卫星的感觉,但让更多的平民感觉到了致富所带来的空前喜悦。说到万元户,大伙眼睛都亮啦!万元户大体由率先完成了个人承包的个体养殖户、建筑包工头、个体工商户构成,他们在经济起步阶段靠的不是知识或者素质,而是胆量和勤劳。我们还可以回忆起那时邀请“万元户”们作报告的场面:他们的确没有什么文化,以前更没有什么社会地位,说话难免语无伦次,甚至因为受到如此平生未遇的隆重欢迎,有些紧张和失措,但他们创业的艰辛历程无不感动每一个与会者,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而如今,时代变了,最流行的一个说法是——十万元户刚起步,百万元户马马虎虎,千万元户才算富。万元户,听起来就跟穷人似的。
大锅饭

“大锅饭”是对分配方面存在的平均主义现象的一种形象比喻。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即企业不论经营好坏、盈利还是亏损,工资照发,企业工资总额与经营效果脱节;二是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即在企业内部,职工无论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都不会影响个人的工资分配,工资分配存在严重的平均主义。

80年代初期,市场经济体制很不完善,职工们都挤在一起,往国企这碗“高汤”里趟,政府就成了那掌勺的厨师。这种制度严重压抑了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生机盎然的经济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为彻底根除这种弊病,中央作出了要求:“建立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认真贯彻按劳分配原则。”之后,“打破大锅饭”的口号喊得轰轰烈烈,人们开始在商海中探出自己的触角,实现了曾是神话的“一夜暴富”。于是,从那时候起,整个中国的经济就在“有声有色”的改革中“活”了过来。
冲出亚洲

新时期,我国体育界提出了豪迈的战斗口号:“冲出亚洲走向世界。”1982年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九届亚洲运动会上,经过十五天的角逐,中国体育代表团的307名运动员在18个大项目的比赛中,共夺得61枚金牌、51枚银牌和41枚铜牌,金牌总数超过前亚运会冠军日本队,首次居于第一位。在这次亚洲规模最大的体育比赛上取得如此骄人成绩,使全国人民的体育热情空前高涨起来,越来越多的人支持中国体育“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展示中国人的风采。

在此后的世界级大赛中,中国体育健儿屡获佳绩。特别是 1984年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二十三届奥林匹克运动会,250 名运动员参加了16个项目的比赛和一项表演赛。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运动员顽强拼搏,最后我国共夺得金牌15枚,取得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突破,为祖国赢得了荣誉,终于圆了中国人 “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心愿。
皮包公司

皮包公司是指从事科技咨询的服务机构,在经商热中,也泛指一些从事商品倒买倒卖的中介机构。

80年代我国新旧体制“双轨”并存,某些政策还不完善,给一部分既无资金又无经营场地和固定职业的人员提供了钻空子的机会,在经商热大潮中,涌现出一批所谓的“皮包公司”。他们利用图章与合同,进行咨询和流通领域的投机活动,一时间,皮包公司臭名昭著。而实际上,绝大多数从事咨询服务的皮包公司对搞活科技、经济起到了良好的催化作用。

但是,空手套白狼的人越来越多,有人专门把别人的货冒充自己的,骗一点是一点,口袋一鼓便立马走人。还有的随便拉几个人,租间店面,打着某某公司的幌子,明目张胆地坑蒙拐骗。因此,80年代中期起,国家坚决清理整顿流通领域里那些形形色色的假“皮包公司”。到1989年2月底,全国撤并公司6万多个,占公司总数的20.4%,使“皮包公司”得以还原其真正面目。
铁饭碗

铁饭碗是对我国长期实行的统包统配、只进不出用工制度的一种形象说法。改革以前,企业长期实行以固定工为主的用工制度,这种用工制度的特征在于:国家是用工的主体,企业无用工自主权;劳动关系的建立不是通过法律方式,而是通过计划统配的方式;职工有充分的就业保障,企业无权辞退职工,但职工亦无流动的自主权。通常,人们把这种用工制度喻为“铁饭碗”。

可随着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这种制度由初始时的保障变为束缚的枷锁。企业从自身的经营管理需要出发,强烈要求改革能进不能出、用工形式单一的机制。1983年,劳动人事部颁发的文件中规定全民所有制单位在劳动计划内招收新工人时,都要实行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用。1986年,劳动制度改革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这便是在新招工人中实行劳动合同制。后来,职工下岗成为很平常的事。于是,在中国存在几十年的“铁饭碗”最终被彻底打破,“铁饭碗” 一词也再少人提及。


武打、《读者文摘》

自从1981年《少林寺》火爆神州,1982年金庸的武侠小说开始风靡之后,中国人对舞拳弄棍的兴趣与日俱增。1983年,随着由香港亚洲电视台录制、广东电视台配音的《霍元甲》在各地电视台播放,该剧的主题曲《万里长城永不倒》以及霍大侠的“迷踪拳”一下子红遍了大江南北,即便是偏远的内地,也能看到年轻后生嘴里哼着蹩脚的粤语,手脚比划着霍师傅的招式;与这种尚武之风相映成趣的是,经过了一年多的起步发展,西北地区一本温情脉脉的杂志《读者文摘》——现改名《读者》 ——在这一年脱颖而出,成了当时中国风靡一时的杂志。这本充满温馨隽永浪漫亲情的励志读物,无条件地征服了以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为主的广大读者群。十多年后的今天,它已成为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杂志之一。而昔日的“读者”现在回想起当时的狂热不免暗叫一声惭愧。


迪斯科、美学

1981年迅速流行的迪斯科音乐节拍带给人们强烈的感官刺激。这种节奏感极强的黑人音乐在中国的年轻人当中极有市场,至少在中国的摇滚出现并被广泛接受以前,迪斯科事实上是年轻人内心压抑或郁闷情绪的间接爆发和直接释放;更有充满上进心的青年一窝蜂地开始研究美学,到处都能听到有关 “美的本质”问题的业余高论,不少从国外来中国讲学的教授很惊异地发现枯燥的美学讲座竟会有成百上千的听众。虽然人们很决就发现,美学跟他们实际上热爱的艺术不是一回事而移情别恋的时候,美学家们在这一年已经尽享荣耀。


大哥大

“大哥大”一词创源于南方,但很快风靡大江南北,成为一种显示身份的流行语。

新中国成立前旧上海黑社会中,一般把其头目称作“大哥”,后来“大哥”一词就泛指某一领域里的顶尖权威人物。80年代初,改革开放首先让南方人的腰包鼓了起来,似乎一夜之间遍地是大款。大家都有钱,但总要分多少,于是那些大款里的大款、富翁中的富翁就被称作“大哥大”,意即比大哥档次还要高一级。80年代中期,当代最先进的通信工具——无线手持自动电话开始进入我国市场,由于其高技术含量,只有那些商界“大哥大”级的人物才用得起,所以手持电话便物随主贵,被形象地冠以“大哥大”的美名。“大哥大”的意义相当明确:第一,机身很大;第二,因为大,所以具有醒目的炫耀效果;第三,拥有的人很少,于是持有的人很“牛”;第四,它是一面浮华的双面镜,一面照出别人的寒酸,一面显示自己的辉煌。

那时候,谁手握“大哥大”,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有些人专找人多的地方打,眉飞色舞,唾沫四溅。如今,科技进步,手机越来越小,掌可盈握,所谓的“大哥大”早已消隐了痕迹。


人体、侃大山

1979年10月,首都国际机场候机大厅壁画上那几个裸女曾经引发出超出人体本身的震撼力。九年后的1988年12月,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了首届油画人体大展,成千上万的参观者(日平均观众超过1.2万)使平日清静的艺术宫殿变得像个大集市,虽说真正的好戏还在后面,模特儿与画院之间的纠纷闹得沸沸扬扬,但如果人们没有对人体表现出如此强烈的兴趣,你们自家的那点事儿谁会搭理?与此同时,这一年因为王朔小说的流行而渐成时尚的“侃”反映的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09-12-28 15:37
山东大学 80年代的鸡零狗碎
  
  ——读《闪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

    80年代的精神记忆至今萦绕在心头,虽然眼看青春不再,进入中年疲惫期,谈起80年代,却心潮澎湃,如数家珍。在那样一个从贫乏走向充盈的过渡时代,人们充满激情、热情、理想和浪漫。这些精神元素在随后到来的市场经济大潮突然间变得十分稀有。80年代被怀旧者建构成为精神故乡,他们从这里找寻情感慰藉和阐释自我的可能性。《闪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就是这样一堆记忆的碎片,它并不象查建英的《八十年代访谈录》那样赋予80年代沉重的文化重负和社会批判意味。在这本书里,80年代只是一段放浪的青春,弹着破吉他,提着空酒瓶,大声朗诵着北岛顾城的诗句。
   在80年代度过大学时光的这群人,无论成功,还是落魄,仿佛都在期盼着毕业二十周年之类的聚会。但是,要想恢复80年代那种唾星四溅、高谈阔论的盛景恐怕只能将话题定格在对80年代的回忆上。除此之外,似乎再也找不到精神契合点了。其实,我们大可不必为这种怀旧情结所感动,在某种程度上,所谓的“80年代”只是一种精神收藏而已,和马未都所掀起的“收藏热”并无二致。有货真价实的收藏品在手里,有了炫耀的资本,说话底气便足多了。这也许是某些人神话80年代的一个重要原因吧。回忆80年代似乎是震住80后、90后的杀手锏。
  “文化热”、“寻根热”、“美学热”、“诗歌热”、“先锋小说热”、“萨特热”、“尼采热”等等构成了80年代的人文风景。80年代终结以后,这些形而上的东西顿时烟消云散,贫乏与浅薄成为浮在时代表层的主流色调。如此荒芜的精神景象或可归罪于80年代的竭泽而渔。80年代人从压抑年代中走出来,挥洒了太多的自由、狂想和激情。《闪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一书的作者,在谈到80年代的校园、电影、书和爱情的时候,眉飞色舞,手舞足蹈。他甚至将20世纪80年代同蒹葭苍苍的西周、游侠纵横的先秦、名士风流建安风骨的魏晋、李白生活的盛唐相提并论。可是一旦谈到当下,便充满了贬义。前途越来越难以把握,生活越来越没有新意。
   80年代的精神魅力在于那些回味无穷的生活细节。人们可以带着梦四处漂泊,校花可以嫁给寒酸男老师,饭馆老板管诗人吃饭。80年代的迷茫是形而上的,80年代的躁动源于内心的冲动而非当下的金钱驱动。80年代允许学生不读书,允许恋人只写信不拥抱,允许披着长发的行者在风中唱一夜悲伤的歌曲。没有太多的必须,也就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我可以成就一番大事业,但如果碌碌无为过一辈子的话,也犯不着觉得对不起谁。”80年代能够盛得下一个人的惊世骇俗,也能容忍一个人的颓废和一无所有。80年代的书架上没有那么多成功指南、官场技巧之类,《朦胧诗选》被广泛传抄,“新时期争鸣作品丛书”也风行一时,那是一个既可以蹙眉思考又可以纵情放歌,既深沉又激越的年代。80年代的喜怒哀乐是丰富的,人人都是性情中人,人人都拥有一段放荡不羁的青春。
  80年代,离消费时代和娱乐化社会尚有一段距离。没有资本的操纵,也没有媒体的炒作,大家处于农耕时代的娱乐状态,自给自足,完全是“跟着感觉走”。《闪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一书中,记录了泡妞、打麻将、买碟、看球、打架等个人经验,言词中充满了幸福感。80年代以朴素的形式给思想解放的人们以宣泄的种种渠道,如何极端的想法和荒诞的行为都能够展开,使人们感受到一种坦荡之乐。无人讳言80年代,因为那个年代有太多的精神乐趣、浪漫情怀和乌托邦之思。
   这本书的书名很有意思,你歌唱80年代,又何故让人闪开呢?有什么东西在阻挠你的歌唱呢?无非是时下充斥于世的唯利是图的功利心态。关于80年代的赞美诗其实不过是一种记忆的狂欢。当下的人们心里清楚:你可以不成为诗人,但是你必须做一个有钱人。象该书作者江湖老六这样在网络和出版界立稳脚跟,赚得了足够的银子之后,才会有心情来回味80年代的鸡零狗碎。作者:丁国强
转自山东大学校报(C-03)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09-12-28 15:39
图片:成都老照片(80年代)
图片:人民南路


图片:人民北路


图片:人民南路红照壁(对面是天府广场展览馆)


图片:锦江边(滨江路)


图片:未来号天桥


图片:成都80年代的路灯


图片:水碾河的“工人农民等于零”的雕像和成都饭店


图片:蜀都大道


图片:王建墓(现在叫永陵)


图片:那个时代的漂亮MM~~~




图片:中医学院(一环路于罗家碾十字路口)


图片:提督街上的天桥


图片:商业场


图片:天府广场


图片:人民南路


图片:132厂的林荫路


图片:蜀锦厂


图片:老南门大桥


图片:杜甫草堂


图片:新南门大桥


图片:80年的百货公司。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09-12-28 15:41
云南日报 杨荣昌
个体记忆中的时代履痕——读王尧《一个人的八十年代》

  上世纪80年代在中国当代史进程中有着鲜明的承继意义,政治领域的体制改革使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现代性思潮的全新涌入,则实现了思想文化领域的艰难蜕变。这是一个可提供诸多话题的时代,在当前学术界“重返八十年代”的话语浪潮中,产生了一批以宏观叙述为主的著作,多着眼于对80年代价值的重新判定。
  王尧的《一个人的八十年代》(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版)则另辟蹊径。他不追求宏大叙事的理论热情,而是以个体回忆为线索,通过对自身经历的回顾,反观上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这是一次带着苦涩与温情的返乡之旅,既是重返地理学意义上的故乡,又是检视自己近30年来不断磨砺并走向成熟的精神史,其间,80年代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书的前半部分,作者回忆乡野田园生活中童年顽皮的嬉戏,少时酸涩的求学和农人艰辛的劳作等,在很多细节刻画与心态描摹上,让人产生共鸣。这是带着体温与性情的写作,在当代作家普遍散失了精神之根的文化语境中,王尧选择了一种独特的写作视角和言说方式,将看似平常的生活体验与不可复制的个人经历诉诸文字,个体心灵呈示出时代的普遍性,凸显了文学的创造性品格。尽管作者认为本书不是他的“精神自传”,但不可否认的是,书中重现的作者求索历程,正是他们这一代人人生之路的缩影。
  王尧80年代后的人生,一直在大学中求学、工作和生活,对大学教育的现状与成败得失有着深刻的感受。他以在场者的切身体验,对解禁之初的思想文化状况作了评述,对那个让今天看来啼笑皆非的时代作了理性而又不乏激情的思考,尤其是对大学人文教育的失落、学术评价体制的弊端和大学逐渐“政治”化、官僚化的趋向发出了忧伤的感叹。因此,他在新世纪之初的几年里,以极大的精力组织“小说家讲坛”,策划“新人文对话录丛书”,为文学批评与研究重返文学实践的现场,以实现文学批评对当下文学发展的干预做出积极的努力,并提供了有力的范例。
  以某种文体为主要写作方式的作者,笔下的文字也会有其鲜明的文体特征,简言之,小说家、诗人、评论家,在散文表述方式上大都不尽相同。一般而言,小说家散文在叙事及细节刻画方面要更胜一筹,诗人散文则倚重于浓烈的情感抒发。相比较,评论家散文的学理性要严谨得多,注重文辞的精心推敲和内部逻辑关系的推演,力避词不达意与凌空蹈虚的倾向,但是往往略显枯燥和板滞。王尧素以研究现当代散文史和“文革”文学著称,兼及当代文学批评与散文写作,他习惯以学理的眼光探本溯源,揭示文学产生的本真形态与内核特质,在进行质问、驳诘的理论思辨中,又以个体才华,探寻知识分子独特的价值立场和话语表达方式。他的文章有一种理性与感性的交融,缠绕着思想与激情的魅力,即使是写严密的学术论文,也依然掩饰不住字里行间的丰沛才情。这种身兼学者与作家双重身份特征的知识分子,自上世纪30年代活跃于文坛的那一批学人相继谢世之后,就很难再觅踪迹。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09-12-28 15:42
八十年代关键词
改革开放

  1979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方针,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共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为中国的政治体制的改革指明了方向。从此“改革开放”成为八十年代至今最为盛行的政治话语和主流文化语境。由此派生的“摸着石头过河”、“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发展是硬道理”等“邓氏语录”不仅成为中国“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指导原则,同时也是整个八十年代崇尚“个性解放”者的“尚方宝剑”。



万元户

  1978年至1986年,是中国个体经济的起步阶段。个体工商户的数量从1978年的14万户、1979年的31万户,发展到1986年1211万户,从业人员1846万人,注册资本金180亿元。中国“个体户”第一人是温州经营小百货的章华妹,1980年12月11日她在温州市领取了中国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率先跨入改革开放后“万元户”的行列(当时普通工人每月工资仅有几十元人民币)。“万元户”演变为第一批“先富起来”的人的代名词。落实到消费领域,原本的“三大件”(自行车、缝纫机、手表)逐渐被录音机、电视机、电冰箱组成的“新三大件”所取代。“劳动致富”对绝大多数生活在计划体制之内的人来说虽然还是一个梦想,但“致富光荣”的意识已深入人心。



涨价

  在改革开放之初,计划经济仍然占据了主导地位。虽然中国共产党把“以阶级斗争为纲”调整为致力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但是消费品的产量仍然远远不能满足民众的需求,六七十年代购买日用品所需的“粮票”、“布票”等票据在80年代初仍在继续使用。随后,手头有余钱的老百姓在购买“三大件”等“奢侈品”时也须凭票供应。八十年代中期,取消了大部分日用品的计划供应后,由于供不应求,导致了物价飞涨。各种关于涨价的真真假假的传言在民间快速传播,习惯了计划经济思维的老百姓往往倾其所有,大量购进传说中要涨价的商品,一时间成为潮流。在市场的刺激下,工厂迅速加大了产量,结果是许多商品的价格不升反降,老百姓大呼上当。



蛤蟆镜

  王小帅执导的回忆八十年代的电影《青红》有这么一段:学校门口,老师手持剪刀,命令一个男同学把脚抬高,然后对着他的喇叭裤一剪子下去。这是那个年代的写实镜头。六七十年代中国最流行的服装是肥大的绿色军装,以致于“全国一片绿”,而穿喇叭裤、留长头发、戴贴有商标的“蛤蟆镜”这些行为,成了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国年轻人最初的反叛标签。第一批穿喇叭裤的青年被一些正统人士称为“男流氓”或“女流氓”,甚至不少人从政治的高度谴责说,穿喇叭裤是“盲目模仿西方资产阶级生活方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宽容度的增加,化装、烫头、跳迪斯科舞、唱流行歌曲等“现代”生活方式逐渐为更多的人群接受,中国开始拥有了自己的流行文化。



《大众电影》

  《大众电影》创刊于1950年,是中国最早、影响最大的一份电影娱乐类杂志。在中国全民热衷电影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大众电影》高峰发行量曾达到879万本(1982年)。曾经因为一期封底印有外国电影中男女主人公接吻的剧照而掀起风波,这场由《大众电影》编辑部策划的轰轰烈烈的“接吻”专题讨论,在连续四期的篇幅内,总共收到上万封读者来信来稿。80年代中国最走红的女影星陈冲、刘晓庆、龚雪、张瑜等人成为《大众电影》封面人物的常客,她们的服饰和发型成为都市女性争相效仿的对象,经常有女青年拿着《大众电影》到缝纫店要求制作与影星相同的服装。“文化大革命”时八个“样板戏”一统天下、文艺为阶级斗争服务的时代成为过去,电影、电视、戏剧、报刊的娱乐功日益增强。



朦胧诗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些曾经耳熟能详的句子,见证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文学青年中掀起的诗歌热潮。以北岛、芒克、顾城、舒婷等人为代表的新生代诗人,在当时文学界引起巨大争议。他们颠覆了1949年以来诗歌为政治歌功颂德的传统,以指向性模糊的诗意语言抒发个人对社会、命运、情感的看法。由于当时文坛的统治者声称对这样的表述形式“看不懂”,因此带有贬意地称之为“朦胧诗”,然而“朦胧诗”在当时个人意识日渐觉醒的年青人中却极受欢迎。“朦胧诗”不仅仅是一场文学革命,正如北岛说的:“是对一统天下的主流话语的反抗,摆脱意识形态的限制。”



伤痕文学

  开始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伤痕文学”大都是以真实、质朴甚至粗糙的文学形式,小心翼翼地揭开“文革”给人们造成的历史创伤。“伤痕文学”名称源出卢新华创作于1978年的作品《伤痕》。王蒙、张贤亮、刘心武、叶辛等一批“伤痕文学”创作者成为整个80年代最重要的主流作家,他们的作品直接引发了八十年代前期的对人性、人情、人道主义问题的大规模讨论和对于人的尊严、价值、权利的呼唤。与“朦胧诗”一度遭受当政者反感不同,“伤痕文学”因其温和的姿态与官方“思想解放”的步调合拍而受到某种程度的保护与扶持,王蒙甚至一度被任命为文化部长。当“朦胧诗”的后继者“先锋诗人”和莫言、余华、苏童等“先锋作家”在八十年代末登上文坛后,“伤痕文学”不可避免地成了历史名词。



《一无所有》

  八十年代初,一小部分人拥有了“砖头式”录音机的,流行音乐也随之普及开来,先是台湾校园歌曲,接着是邓丽君的情歌。习惯了激昂高亢的“革命歌曲”的中国人,第一次听到这种被“正统人士”斥为“靡靡之音”的曲调,无不为之动容,双卡录音机出现后,大量的廉价磁带被复制出来,“靡靡之音”一时间传遍城乡的街头巷尾。一批模仿港台歌星演唱技巧的本土歌星开始涌现。1986年在北京举行的“纪念国际和平年百名歌星演唱会”上,崔健第一次演唱了他的成名曲《一无所有》,由此诞生了中国第一位摇滚歌星。痛快淋漓并更具反叛精神的摇滚乐在大学校园里逐渐盛行。1989年崔健发表《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专辑,他第一个把“革命歌曲”《南泥湾》编成了摇滚曲调,虽然再次引发争议,却预示着一个“打破权威”时代的到来。



存在主义

  与民间对港台流行文化的狂热崇拜不同,在80年代的文化精英阶层中盛行的是“哲学热”,无论是学文科还是学理工科的知识份子都以谈哲学为荣。这除了是受“哲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的传统思想的影响,更主要的还是多年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不由分说的笼罩下,终于有了讨论“异端”的权力,这也是以“人道主义”为核心价值观并强调个人“存在”的萨特“存在主义”学说首先在中国知识界掀起热潮的原因。在这股“哲学热”的带动下,大量西方近现代的哲学著作被翻译出版,几乎每本深奥的哲学著作在当时都有十万册以上的销量,不能不说是特殊时代的特殊现象。《走向未来》、《文化:中国与世界》、《中国文化书院》三大哲学丛书的出版影响了整整一代知识分子,也成为日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滥觞。



出国热

  改革开放以后,国门逐渐打开。80年代初,第一批来到中国的外国游客常常成为中国民众围观的对象,上海外滩甚至出现过万人围观“老外”的盛况。而另外一些人则开始寻求出国之路,除了公费留学外,许多人在海外亲友的担保下自费出国留学,美术界陈逸飞是最早自费留学的。到了八十年中期,更多的人选择考“托福”而出国,美国成为首选国家。在“出国热”的带动下国内出现了“外语热”,美欧大使馆前蜿蜒数百米的签证长队也成为当时一道风景线。先出国者在国外成功的消息不断传来,更加刺激了国内的出国热潮,“走出去”取代了以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成了八十年代许多知识青年的行动指南。进入21世纪以后,那些八九十年代出国的人又开始了“海归”之路,这至少可以证明从八十年代到如今,中国经济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变化堪称沧海桑田。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09-12-28 15:43
八十年代经典的中国电视剧主题歌

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保守与创新。八十年代是是中国天翻地覆的变化的开始,也是中国电视剧腾飞的时代。和电影一样,主题曲是电视剧画龙点睛的一笔。很多时候,电视剧可能未必被大家记住,但主题歌却流传长久。在次挑选了一些八十年代在中国大陆播放的经典的电视剧和主题曲,和各位分享。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一些港台的电视剧歌曲在大陆虽然很走红,如 “万水千山总是情”、“狮子山下”、“一剪梅”、“在水一方”、“昨夜星辰”等,他们进入大陆歌迷的方法,更多是通过汪明荃、邓丽君、费翔等老牌歌星的歌带而风靡大陆,相关的电视剧并没有在大陆有很大影响力,因此就不收录在内。
【戴手铐的旅客】
这部电视剧现在知道的人不多了,但这部电视剧在80年代非常轰动,具有一定划时代的意义。特别是故事结尾,叛国的坏人被主人公用手铐抓住后,主人公却因为政治出生,重新戴上手铐锒铛入狱,这样的结尾让很多经历过疯狂岁月的观众们感慨万分。

主题曲“驼铃”两次出现,一次是在主人公的好友送别主人公时,“送战友,踏征程,默默无语两眼泪,耳边想起驼铃声”。还有一次出现在结尾,当这位好友,含泪拿着手铐慢慢走向主人公时,这首歌曲再次出现。这首歌以朴实感人的曲调,在电视剧中,真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驼铃”这首歌随着刀狼近年走红,而再次被大众熟悉。

【西游记】
“敢问路在何方”是一首典型的民歌风味的片头曲,从歌曲创作上,没有太多的亮点和创新,歌词虽然略微受到当时“革命歌曲”的影响。但歌曲曲调亮丽舒展,容易学唱,朗朗上口的歌词,非常贴切地描绘了取经之路的艰难,也表达出取经人坚韧不拔和乐观向上的精神。这首歌曲能够从80年代流传至今,电视剧有很大的功劳。到了今天,当革命歌曲的政治色彩冲淡之后,这首歌所表现出来的奋进精神,依然感染了大量的观众,影响深远。

【红楼梦】
这部电视剧在80年代有些争议,如今已经被今天的观众认同位一部经典,导演王扶林慢功出细活儿的风格,值得今天导演们学习。【红楼梦】中有几首插曲,但风格较为单一,没有太大的区别。其中流行最广应属 “枉凝眉”。歌曲风格上它融合了民歌和戏曲,歌词也是古文结合白话,考虑了古典性和观众的接受能力,配器具有很强的梦幻飘渺色彩,是一首成功的主题曲。

【雪城】 - 心中的太阳,离不开你
当年梁晓声几部小说都改变成了电影电视,如【今夜有暴风雪】等。小说【雪城】改变成电视剧后也成为当时轰动一时的“伤感文学”电视剧的经典。但最令人难忘的,恰恰是电视剧的开头和结尾主题曲。一个电视剧居然有两首歌唱红,难能可贵!

片头歌“心中的太阳”,是典型的民歌号子风格和激烈摇滚的中西合璧,。歌词内容更是融合了现代诗歌和古典写意的风格,从生活细节的“下雪了,天晴了,下雪别忘穿棉袄。。。天晴别忘戴草帽”,唱到“心中有个恋人,身外有个世界,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心中的太阳”,含义深刻的歌词对自然、爱情、生活提出了“天问”,把知青们在那个疯狂时代的迷茫,表现得入木三分。

当时风靡大众的另外一手歌曲就是片尾的 “离不开你”。 “我两,太不公平,爱和恨,全由你操纵,今天,我已离不开你,不管你爱不爱我。。。”。这样的歌词,如果放到90年代和现在,曲调一定会被编得缠绵悱恻。但这首歌,开头“你张开怀抱融化了我”一段,深情款款,唱到“我两太不公平”,歌曲突然以磅礴的高音和摇滚气势,打破了当时甜腻的爱情歌曲模式。曲调高亢,变化多段的旋律中用了大量的滑音、颤声等唱法,非一般歌手能够演绎。

这两首歌曲演唱难度极高,感情演绎层次分明。能够同时驾驭这样两首歌曲的男歌手,在国内也就只有刘欢可以胜任。这两首歌曲,成为了刘欢横空出世的成名作。

【济公】
游本昌是以哑剧小品“洗澡”而成名,成名时已经人到中年。而让全中国人记住他的,就属电视剧“济公”。他的济公形象,可谓空前,无人可及,他的济公在施法前的那句“嗯嘛尼嘛尼吽”,在中国大人小孩,人人会来一下。而具有民间小调和儿歌风格的“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的主题曲,把深入人心的济公形象给唱的或灵活现、幽默万分。

【便衣警察】
这是一部不错的电视剧,在80年代后期,虽然在港台和西方大片开始大量进入中国的冲击下,这部电视剧依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但是最让大家津津乐道的,却是看到刘欢的再次出现。他的那首“少年壮志不言愁”,高亢悲凉,歌词中 “金色盾牌,热血铸就,危难之处现身手。。。。。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大地的丰收,峥嵘岁月何惧风流”, 充分表现了主人公忍辱负重的经历,顿时成了经典之作。刘欢的【雪城】和【便衣警察】主题歌,成了八十年代末,“西北风”歌曲的代表人物,红遍大江南北。

【渴望】
故事很朴实,很感人,幽默的北京人创造的“王沪生”这个形象,连带着把上海人给狠狠损了一顿,让很多上海观众看了很不爽。不管如何,李雪健等人自然出色的表演,以及富有社会代表意义的故事情结,在当时引起了巨大轰动。

片尾毛阿敏的“好人一生平安”,以舒缓悲凉的曲调,表达了普罗大众对女主人公的由衷的赞美和祝福。歌词表现了十年动乱后,社会各界人群在突如其来变化下,对人生变幻无奈的感叹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歌曲最大的特点,在于完全舍弃了那个时代奋进向上的空洞高调,歌词甚至还流露出一点“人生如梦”的宿命味道。可恰恰是这样的风格,贴切地体现了当时很多民众的心态,因此流传广泛。

【上海滩】
从香港播到大陆,从80年代播出后一直到2007年才拍续集,这样的记录,也只有【上海滩】才能创造。【渴望】把上海人给贬低了一顿,香港人的【上海滩】让上海人骄傲了一把。传奇的故事情结,变化多样的老上海时装,俊男美女的缠绵,枪口下江湖的恩怨,【上海滩】的成功可谓是空前,时至今日,罕有其比。这样一部跨越时空的经典电视巨作,自然少不了叶丽仪的“上海滩主题曲”的功劳。让女歌手来演绎这样一首大气磅礴的主题曲,可谓独具匠心。更具有传奇色彩的是,2007年的上海滩续集播出,主题曲还是这首“上海滩”,演唱者还是叶丽仪。

【四世同堂】
老舍先生的故事最容易被电影电视人拿来做素材。根据老舍先生小说改编的【四世同堂】,是80年代中国电视连续剧的巅峰之作。为了体现小说浓郁的北京味儿,电视剧编导们找了京韵大鼓的老艺术家骆玉笙担任主题曲演唱者。唱了一辈子大鼓,骆老对京韵大鼓和西洋乐队合作唱现代歌这回事很没有底。第一次彩排,当骆老唱完最后一个音后,在场所有人包括乐队成员和编导们,含泪鼓掌叫好。舞台上的骆老听到那么多热烈的掌声,还以为是那位中央首长来了。

歌曲开始,大乐队以万马奔腾般的伴奏,表现了“千里刀光影”的抗日大背景,骆老苍老的声调,伴着京韵大鼓的节奏,缓缓唱出了灾难之下,中华大地的愤怒,“月圆之夜人不归,花香之地无和平,一腔无声血,万缕慈母情”。在深沉的曲调中,骆老唱出了英雄儿女们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悲壮,“为雪国耻身前去,重整河山待后生”。观众听后,无不动容。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09-12-28 15:47
十大中文金曲香港八十年代歌坛[z]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奖从一个侧面反应了一个歌手当时的影响力。80年代的香港乐坛是香港音乐史上最辉煌和最缤纷多彩的时段。从从林子详->陈百强->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领衔的乐坛潮流到beyond、张学友的兴起 。出现了一大批的优秀歌星。80年代的十大中文金曲奖也从一个面表现出了这些。统计了从第一届一直到十五届香港中文金曲获奖歌手的金曲数量,与大家共同讨论吧。

之所以统计到1992年是陈百强这年昏迷且93年逝世,93年的同年beyond的黄家驹也意外身亡。(也有个人偏爱陈百强和beyond的原因吧),且此时的谭咏麟宣布不再拿奖,张国荣退出歌坛。这几个香港乐坛80年代的标志性人物的离去或退出,宣布了香港歌坛繁盛时期的结束。
  当然这个十大中文金曲并不能全面的反应当时歌坛的杰出音乐,像黄凯芹的《晚秋》蔡国权的《不装饰你的梦》等感动了几代人的歌都没有能够得这个奖,也是个遗憾。十大中文金曲虽然主要反映了香港歌坛歌手的优秀作品,不过看得出来一些来香港发展的台湾歌手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下表次为: 对应的歌手 获奖歌曲数目 获奖歌曲
  蓝色为男歌手,深红为女歌手,深绿为乐队,深蓝为台湾男歌手,紫罗兰为台湾女歌手
  从1978年(第1届)始到1992(第15届)年为止
  
  谭咏麟 10 《想将来》《雨丝情愁》《迟来的春天》《爱的根源》《爱在深秋》《雨夜的浪漫》《爱情陷阱》《无言感激》《朋友》《知心当玩偶》
  关正杰 9 《天蚕变》《人在旅途洒泪时》《残梦》《一点烛光》《醉红尘》《万水千山纵横》《两忘烟水里》《常在我心间》《天籁…星河传说》
陈百强 8 《眼泪为你流 》《涟漪》《偏偏喜欢你》《摘星》《凝望》《我的故事》《烟雨凄迷》《一生何求》
梅艳芳 8 《赤的疑惑》《似水流年》《蔓珠莎华》《爱将》《烈焰红唇》《Stand By Me 《夕阳之歌》《淑女》
  林子祥
8
《分分钟需要你》《在水中央》《活色生香》《爱到发烧》《每一个晚上》《阿LAM日记》《千亿个夜晚》《真的汉子》
  张学友 8 《情已逝》《月半弯》《谭咏麟》《LINDA》《夕阳醉了》《每天爱你多一些》   《还是觉得你最好》《暗恋你》
  张国荣 6 MONICA》《不羁的风》《当年情》《无心睡眠》《沉默是金》《无需要太多》
  甄
6 《明日话今天》《东方之珠》《春月弯刀》《世间始终你好》《再度孤独》《海上花》
  
5 《小李飞刀》《好歌献给你》《亲情》《红棉》《几许风雨》
  许冠杰
5
《卖身契》《加价热潮》《印象》《最紧要好玩》《心思思》
  郑少秋 5 《倚天屠龙记》《誓要入刀山》《楚留香》《轮流转》《做人爱自由》
刘德华 5 《可不可以》《一起走过的日子》《爱不完》《真我的风采》《长夜多浪漫》
  陈慧娴 4 《傻女》《千千阙歌》《夜机》《红茶馆》
  徐小凤
4
《风雨同路》《星星问》《随想曲》《顺流逆流》
  叶倩文 4 《祝福》《焚心以火》《秋去秋来》《潇洒走一回》
  林忆莲 4 《灰色 》《依然 》《前尘 》《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
  

4
《对不起,我爱你》《我的亲爱》《但愿不只是朋友》
  Beyond 3 《真的爱你》《俾面派对》《AMANI
  汪明荃
3
《京华春梦》《像白云像清风》《勇敢的中国人》
  张德兰
3
《愿君心记取》《茫茫路》《情义两心坚》
  钟镇涛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 《要是有缘》《诚恳》
  叶振棠 2 《戏剧人生》《忘尽心中情》
  雷安娜 2 《旧梦不须记》《人在旅途洒泪时》
  李克勤 2 《一生不变》《一千零一夜》
  
2 《失恋》《LONELY
  苏

2
《酒干倘卖无》《谁可相依》
  林志美 2 《感情的段落》《偶遇》
  蔡枫华 2 《何必曾相识》《倩影》
  陈洁灵 1 《今晚夜》
  张明敏 1 《我是中国人》
  蔡
1 《你的眼神》
  
1 《听不到的说话》
  

1
《谁明浪子心》
  
1 《大约在冬季》
  杜德伟 1 《信自己》
  王靖雯 1 《容易受伤的女人》
  邓丽 1 《小村之恋》  汪明荃
1
《像白云像清风》
  叶丽仪
1
《上海滩》
  区瑞强 1 《水霞》
  

1
《千载不变》
  蒋志光韦绮珊
1
《相逢何必曾相识》
  张洪量 1 《你知道我在等你吗
  伍思凯
1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郭富城 1 《我为何让你走》
  
1 《每当变幻时》
  袁丽嫦 1 《鳄鱼泪》
  

1
《橄榄树》
  陈洁灵 1 《今晚夜》
  Raidas
  1
《倾心》
  Maria Cordero 1《友谊之光》
  
   一个歌手得奖的届数从一个侧面反应了歌手在歌坛的持久影响力。也可以算是被人们长时间认可的演唱能力吧。得奖的届数也能说明这位歌手被人们认可力的指数吧。(当然这个也不全面,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像陈百强黄家驹的英年早逝、谭咏麟宣布不再领奖和张国荣退出等)


下表说明:只取得奖届数超过2届的,由于是统计7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开始的整个80年代为核心的香港歌坛,因此一些歌手后期又得到的奖不计算在内,四大天王主要是90年代的象征,不计算在内。不过由于张学友是80年代出道并且成名的,很大的影响了80年代后期的歌坛。故加入了张学友的得奖统计。得奖届数一样的,按先得奖的优先原则。


下面是从1978(第1届始)到1992(第15届)年为止得奖歌手得奖的届数,


表内容依次为 得奖歌手 得奖届数 对应的年份
  
  陈百强 8 1979 1982 1983 1984 1986 1987 1988 1989
  谭咏麟 7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2003的《左麟右李》不计算在内)
  梅艳芳 7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林子祥 7 1980 1981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张学友 7 1985 1986 1987 1989 1990 1991 1992
  关正杰 6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6 1978 1979 1981 1983 1984 1986

  许冠杰
5 1978 1979 1981 1985 1986

  罗

5 1978 1979 1980 1981 1986

  张国荣 5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郑少秋 4 1978 1979 1980 1981

  陈慧娴 4 1987 1988 1989 1992 1995的《我寂寞》不计算在内)
  徐小凤 4 1978 1982 1983 1985
  林忆莲 4 1987 1989 1990 1991
  叶倩文 4 1988 1990 1991 1992 1994 《女人的弱点》不计算在内)
  汪明荃 3 1979 1980 1982
  张德兰 3 1978 1979 1983
  Beyond  3 1989 1990 1991 1993《海阔气天空》不计算在内)
  叶振棠 2 1980 1982
  雷安娜 2 1980 1981

  钟镇涛 2 1983 1987
  
2 1990 1991
  李克勤 2 1989 1990 2002 《好心分手》2003 《左麟右李》《合久必婚》)
  蔡枫华
2 1981 1983

  林志美 2 1982 1984
  苏

2 1984 1985

  
  另外:
  下面是四大天王把持的90年代歌坛(不在上述排名之列)
  张学友 1985 1986 1987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2000 2001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刘德华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3

郭富城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80年代的百家争鸣,见证了乐坛的繁荣昌盛,欣欣向荣;而90年代的天王独霸,则见证了乐坛的日渐颓废,日渐式微!80年代的金曲人们耳熟能详;而90年代的金曲却谁人问津?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的诞生※※※


1978年,伴随着香港流行音乐的产生及发展,由香港惟一的政府电台――香港电台主办,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国际唱片协会(香港会)、香港唱片商会协办的“香港十大中文金曲”诞生。


七十年代后期至八十年代是香港本土流行音乐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时期,香港流行音乐及其所形成的商业运作体系,包装制度在整个华语流行音乐中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就作品而言,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可以听到香港的流行音乐,而“十大中文金曲评选”便是最好的印证和体现。每一年“十大中文金曲评选”都会引起广泛的关注,其公正性、客观性已得到圈内圈外的普遍认可。在香港流行音乐发展史中具有开创意义的著名音乐人顾嘉辉就曾说过:“十大中文金曲评选具有真正的领导乐坛的地位。”著名音乐人郑国江也多次表示:“始终是这个评选是最具王者风范。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的没落※※※



已经越来越少有人会去关注每年来的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颁奖典礼了。作为香港乐坛惟一的非商业性颁奖典礼,它和并称为香港乐坛四大颁奖礼的其他三位小弟弟——无线台劲歌金曲颁奖礼、新城颁奖礼商台叱咤903颁奖礼一起被人们抛在了脑后,就像人们抛走港姐评选一样,坚决而干脆。


十大中文金曲的没落并非今年才开始。早在90年代中期,四大天王全面称霸的时代伊始,这个1978年由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国际唱片协会(香港会)、香港唱片商会联名发起、香港电台主办的颁奖礼已经开始滑坡。只是到了新千年,香港原创势力全面崩溃,才让它彻底进入低谷,尽管如此,香港十大中文金曲依然是最公正、最权威的一个颁奖礼。


十大中文金曲从草创时期的10多个奖到今年的50多个奖项,其嘉奖歌坛的意义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在利益权衡后的分猪肉,虽然还不至于每位歌手都拿奖,但英皇、环球、华纳,哪家都不得罪,这样才能确保由唱片巨腕们吸引来的大量广告收入。十大中文金曲在歌迷心目中的地位早已今不如昔!


※※※十大中文金曲26载来时路※※※


-侠客歌女的岁月(1978-1985)


上世纪70年代末期,香港的武侠剧风行一时,古龙、金庸等人的作品被纷纷改编成电视剧播映,那些荡气回肠的主题歌也成了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60年代的国语歌潮渐渐被由许冠杰为首的本土音乐人创建的粤语歌取代;白光、崔萍等旧上海的流行歌手也逐渐退出舞台,甄妮、徐小凤等女歌手传承着她们的风格走上歌坛。


1978年,香港电台举办了第一届十大中文金曲,虽然这样的奖项设立意味着流行歌曲已经开始培育香港的唱片工业,但最初几的获奖歌曲多是当年香港电影或电视的主题歌。除了汪明荃、郑少秋这样声色俱佳的演员歌手外,甄妮、罗文、叶丽仪也都是凭着大唱热门电视剧主题歌入围十大中文金曲,《楚留香》、《小李飞刀》《万水千山纵横》这样的歌曲深得评委的青睐。


除了这些主题歌外,粤语歌开山鼻祖许冠杰以其古典小调配以浅白易懂的歌词在十大中文金曲的历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徐小凤也以她独特的豆沙喉走红歌坛。值得一提的是,在80年代的重要歌手中,陈百强凭借着《眼泪为你流》最早跻身于第二届十大中文金曲(1979),早过谭咏麟。


在这个时期末期,谭咏麟、梅艳芳、张国荣纷纷登场,揭开了香港歌坛的黄金年代。


-天皇巨星的年代(1986-1995)


上世纪80年代的中后期,最为歌迷津津乐道的是谭张争霸,谭咏麟从1983年开始领导香江乐坛,而张国荣经过多年奋斗,在1984年凭着《MONICA》一曲首登十大金曲,开始了和谭咏麟数年的较量。重压之下,1987年谭咏麟宣布拒绝领奖,此后张国荣登上了最受欢迎男歌手的宝座,但两派歌迷的争斗直到1989年张国荣告别歌坛才有所缓和。女歌手方面,梅艳芳却是一枝独秀,她的每张唱片都是双白金销量,从1985年开始到1989年宣布不再领奖,她一直是无可争议的乐坛大姐大。除此之外,林子祥、陈百强、陈慧娴、林忆莲、叶倩文等人亦各有擅长,展现歌坛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应该说这时的香港乐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三大巨星告别后的1990年,出现了短暂的真空期,但随即四大天王迅速上位,叶倩文和王靖雯(王菲)也相继走上天后位置。但比起80年代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上争奇斗艳的繁华,四大天王几乎垄断了整个典礼的十首歌曲,在16届十大中文金曲颁奖典礼上,张学友和刘德华各拿了三首(一人拿三首歌的情况是前所未有的),黎明和郭富城也各占一首,四大天王只把20%的空间给了其他歌手,在说明他们状态鼎盛的同时也反应了创作力量的匮乏,折射出辉煌背后的暗淡来。


-日渐式微的七年(1996-2003)


19届十大中文金曲(1996)开始,四大天王依然在颁奖典礼上连续三年有所斩获,但新人的出现淡化了四大天王的身影,许多新晋歌手也力图以得奖来提高自己在娱乐圈的地位,这使得十大中文金曲的音乐性逐渐减弱,功能性更加凸显,关于这一点,或许今年的舞影行动是个极好的注脚。


在张学友、黎明都不领奖的第22届十大中文金曲上,竟然颁出了13首金曲,充分体现了“分猪肉”的“公正性”。此后,陈奕迅,谢霆锋,容祖儿等新人辈出,但始终没有人走出人红歌不红的怪圈,十大中文金曲的名单也远没有辉煌时期那么让歌迷熟悉了。实力唱将李克勤自1990年十大中文金曲入围后,艰苦地挨过了漫长的四大天王时期,终于在2002再度凭《高妹》和《爱不释手》有所收获,而这两首歌却远不如《深深深》、《红日》等当年的老歌为人熟悉,不免让人唏嘘。


19岁到25岁,正是一个人如日中天的时候,而曾经辉煌的十大中文金曲却日渐颓废,何去何从,我们要问歌手?音乐人?还是娱乐人士?


●金曲巨人


-获奖最多的男歌手张学友


张学友自1984年参加歌唱比赛而加入乐坛后,凭着他动人的歌声赢得大众乐迷的支持,以实力派歌手姿态于第8届十大中文金曲赢得“最有前途新人奖金奖”。后更成为风靡90年代乐迷的四大天王。一曲《每天爱你多一些》令他的歌唱事业如日中天,各大小颁奖礼所获奖项不计其数,为历代歌手之冠。


-获奖最多的女歌手梅艳芳


1983年《赤的疑惑》开始,梅艳芳每年一首金曲,雄霸香港乐坛7年,1989年更是有《夕阳之歌》和《淑女》两首金曲入围,宣告了她事业的顶峰。7年间梅艳芳共有8首金曲,风头之劲无人可敌,是香港乐坛不二的舞台皇后。


-获奖最多的作曲家顾嘉辉


顾嘉辉,一个老中青三代乐迷都不会感到陌生的名字;他所创作的粤语流行曲,尤其以电视剧主题曲最为人所熟悉,如《小李飞刀》和《上海滩》等。由第1届十大中文金曲开始,顾嘉辉一直获奖无数,并成为“金针奖”首位得奖者,直到今天,仍是拥有最多金曲殊荣的作曲家,江湖地位无可代替。


-获奖最多的作词家林夕


在第23届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上,林夕一口气获得十个填词奖项(包括九首金曲及四台联颁填词人大奖),真是少一点脚力都不行。自他1986年出道至今,所写的歌词作品达二千多首,近年十大中文金曲十首歌曲起码有五首以上来自他的手笔,自1995年设立四台联颁之传媒大奖后,更是每年都拿。
历届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第1~27届1978~2004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第01届1978
01罗文-小李飞刀
02邓丽君-小村之恋
03薰妮-每当变幻时
04甄妮-明日话今天
05徐小凤-风雨同路
06郑少秋-倚天屠龙记
07徐小凤-誓要入刀山
08许冠杰-卖身契
09张德兰-愿君心记取
10袁丽嫦-鳄鱼泪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第02届1979
01关正杰-天蚕变
02许冠杰-加价热潮
03罗文-好歌献给你
04甄妮-春雨弯刀
05区瑞强-陌上归人
06张德兰-茫茫路
07陈百强-眼泪为你流
08郑少秋-楚留香
09汪明荃-像白云像清风
10齐豫-橄榄树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第03届1980
01关正杰/雷安娜-人在旅途洒泪时
02上海滩-叶丽仪
03林子祥-分分钟需要你
04区瑞强-水霞
05林子祥-在水中央
06汪明荃-京华春梦
07关正杰-残梦
08郑少秋-轮流转
09罗文-亲情
10叶振棠-戏剧人生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第04届1981
01郑少秋-做人爱自由
02许冠杰-印象
03蔡枫华-倩影
04罗文-红棉
05关正杰-一点烛光
06谭咏麟-想将来
07雷安娜-旧梦不须记
08甄妮-东方之珠
09关正杰-醉红尘
10林子祥-活色生香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第05届1982
01叶振裳-忘尽心中情
02陈洁灵-今晚夜
03谭咏麟-雨丝情愁
04徐小凤-星星问
05陈百强-涟漪
06张明敏-我是中国人
07关正杰-万水千山纵横
08林志美-感情的段落
09汪明荃-勇敢的中国人
10关正杰&关菊英-两忘烟水里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第06届1983
01梅艳芳-赤的疑惑
02谭咏麟-迟来的春天
03张德兰-情义两心坚
04蔡枫华-何必曾相识
05关正杰&黄露仪-常在我心间
06蔡琴-你的眼神
07陈百强-偏偏喜欢你
08钟镇涛-要是有缘
09徐小凤-随想曲
10罗文&甄妮-世间始终你好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第07届1984
01张国荣-MONICA
02林志美-偶遇
03梅艳芳-似水流年
04苏芮-酒干倘卖无
05谭咏麟-爱的根源
06关正杰-天籁…星河传说
07陈百强-摘星
08甄妮-再度孤独
09谭咏麟-爱在深秋
10林子祥-爱到发烧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第08届1985
01谭咏麟-雨夜的浪漫
02苏芮-谁可相依
03张国荣-不羁的风
04吕方-听不到的说话
05许冠杰-最紧要好玩
06梅艳芳-蔓珠莎华
07张学友-情已逝(粤)
08林子祥-每一个晚上
09徐小凤-顺流逆流
10谭咏麟-爱情陷阱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第09届1986
01罗文-几许风雨
02陈百强-凝望
03梅艳芳-爱将
04许冠杰-心思思
05谭咏麟-无言感激
06谭咏麟-朋友
07张学友-月半弯(粤语)
08甄妮-海上花
09林子祥-阿LAM日记
10张国荣-当年情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第10届1987
01林子祥-千亿个夜晚
02谭咏麟-Don't Say Goodbye
03张学友-太阳星辰
04张国荣-无心睡眠
05谭咏麟-知心当玩偶
06Raidas-倾心
07陈百强-我的故事
08钟镇涛-诚恳
09梅艳芳-烈焰红唇
10林忆莲-灰色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第11届1988
01Maria Cadero-友谊之光
02陈慧娴-傻女
03张国荣&许冠杰-沉默是金
04林子祥-真的汉子
05陈百强-烟雨凄迷
06温拿乐队-千载不变
07梅艳芳-Stand by me
08张国荣-无需要太多
09齐秦-大约在冬季
10叶倩文-祝福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第12届1989
01李克勤-一生不变
02王杰-谁明浪子心
03陈慧娴-千千阙歌
04林忆莲-依然
05陈百强-一生何求
06BEYOND-真的爱你
07陈慧娴-夜机
08张学友-LINDA(粤)
09梅艳芳-夕阳之歌
10梅艳芳-淑女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第13届1990
01BEYOND-俾面派对
02李克勤-一千零一夜
03蒋志光&韦绮珊-相逢何必曾相识
04张洪量-你知道我在等你吗
05林忆莲-前尘
06草蜢-失恋
07张学友-夕阳醉了
08伍思凯-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09叶倩文-焚心以火
10刘德华-可不可以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第14届1991
01张学友-每天爱你多一些(粤)
02张学友-一颗不变心(粤)
03刘德华-一起走过的日子
04刘德华-爱不完
05黎明-对不起,我爱你
06叶倩文-秋去秋来
07林忆莲-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
08杜德伟&叶倩文-信自己
09BEYOND-AMANI
10草蜢-LONELY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第15届1992
01王靖雯-容易受伤的女人(粤)
02张学友-还是觉得你最好
03黎明-我的亲爱
04叶倩文-潇洒走一回
05刘德华-真我的风采
06刘德华-长夜多浪漫
07黎明-但愿不只是朋友
08张学友-暗恋你
09陈慧娴-红茶馆
10郭富城-我为何让你走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第16届1993
01BEYOND-海阔天空
02黎明-夏日倾情
03王靖雯-执迷不悔
04郭富城-狂野之城
05刘德华-永远寂寞
06刘德华-独自去偷欢
07张学友-只想一生跟你走
08张学友-等你回来
09张学友-你是我今生唯一的传奇
10刘德华-谢谢你的爱(国)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第17届1994
01刘德华-忘情水
02张学友-来来回回
03巫启贤-心酸的情歌
04刘德华-谁人知
05黎明-那有一天不想你(粤)
06叶倩文-女人的弱点
07郭富城-铁幕诱惑
08王菲-冷战
09关淑怡-缱绻星光下
10张学友-饿狼传说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第18届1995
01周华健-浓情化不开
02郑秀文-舍不得你(粤)
03张学友-离开以后
04彭羚-如梦初醒
05刘德华-真永远
06李蕙敏-你没有好结果
07郭富城-纯真传说
08黎明-一生最爱就是你
09陈慧娴-我寂寞
10张学友-这个冬天不太冷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第19届1996
01黎明-情深说话未曾讲
02彭羚-彷如隔世
03郑秀文-放不低
04郑伊健&陈小春-友情岁月
05汤宝如-感冒
06刘德华-情未鸟
07陈慧琳-风雪花
08郭富城-最激帝国
09张友学-你的名字我的姓氏
10许志安-男人最痛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第20届1997
01郑秀文-我们的主题曲
02郭富城-爱的呼唤(粤)
03张友学-不老的传说
04许美静-明知故犯
05陈慧琳-星梦情真
06黎明-只要为我爱一天
07古巨基-欢乐今宵
08刘德华-中国人
09王菲-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10张学友-爱是永恒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第21届1998
01张学友&郑中基&许志安-甲乙丙丁
02王菲-情诫
03郭富城-唱这歌(粤)
04许志安-二人行一日后
05陈奕迅-天下无双
06苏永康-越吻越伤心
07黎明-我这样爱你
08郑秀文-亲密系
09刘德华-你是我的女人
10张学友-头发乱了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第22届1999
01郭富城-新的喝彩
02许志安-真心真意
03陈奕迅-幸福摩天轮
04郑秀文-插曲
05陈慧琳-对你太在乎(粤)
06谢霆锋-非走不可
07杨千嬅-抬起我的头来
08王菲-偿还
09刘德华-心只有你
10古巨基-罗马假期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第23届2000
01陈奕迅-KING歌之王
02郑秀文-感情线上
03王菲-给自己的情书(粤)
04容祖儿-谁来爱我
05陈慧琳-花花宇宙
06张学友-一生一火花(粤)
07郭富城-着迷
08刘德华-男人哭吧不是罪
09杨千嬅-少女的祈祷
10谢霆锋-活著VIVA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第24届2001
01郑秀文-终身美丽
02谢霆锋-玉蝴蝶
03刘德华-夏日Fiesta
04张学友-有病呻吟
05陈慧琳-最爱演唱会
06许志安-烂泥
07容祖儿-痛爱
08杨千嬅-姊妹
09郭富城-Para Para Sakura
10陈奕迅-Shall we talk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第25届2002
01刘德华-天生天养
02李克勤-爱不释手
03陈慧琳-有福气
04王力宏&卢巧音-好心分手
05陈奕迅-明年今日
06容祖儿-争气
07叶倩文-伤势
08杨千嬅-笑中有泪
09许志安-女人之苦
10李克勤-高妹
11梁咏琪-高妹正传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第26届2003
01杨千嬅-可惜我是水瓶座
02卢巧音-三角志
03李克勤-合久必婚
04TWINS-风筝与风
05陈奕迅-十面埋伏
06容祖儿-我的骄傲(粤)
07刘德华&梁朝伟-无间道(粵)
08方力申-好心好报
09梁汉文-七友
10谭咏麟&李克勤-左邻右里(左麟右李)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第27届2004
01容祖儿-世上只有
02古巨基-爱与诚
03Twins-饮歌
04周杰伦-七里香
05李克勤-空中飞人
06杨千桦-小城大事
07方力申-好好恋爱
08薛凯琪-奇洛李维斯回信
09许志安&叶德娴-美中不足
10刘德华-常言道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09-12-28 15:48
推荐一本书:《追寻80年代》,比《八十年代访谈录》视角全面多了戴军
      自“文革”结束以来,对历史进行回顾、反思一直成为当代中国思想生活的重要内容。二十多年来,很多理论争论,很多思想冲突,都是围绕着这些回顾和反思进行的,一直没有停过。90年代以后,社会风气骤变,物质主义像一股暴虐的台风席卷了社会各个层面,各个角落,风过后,物非人非。但是对历史做回顾、反思的习惯似乎并没有断掉,就像有一根坚韧的绳索,让许许多多喜欢思想的人都紧紧抓着它,彼此呼应,鱼贯前行。这样一想,就越觉得读者手里这本《追寻80年代》是很值得一读的书,如果它还有什么缺点,有不尽人意之处,以后再改进就是了。
    这是激情流溢的年代,这是理性回归的年代,这是众声喧嚣的年代,这是暗潮涌动的年代,这是启蒙祛魅的年代,这是复兴崛起的年代,这是需要追寻与怀念的年代,这是尚待品啜与反思的年代。本书带你走进80年代,感怀那时的人、事。
      ——这是豆瓣的简评,我个人觉得:《追寻80年代》与比《八十年代访谈录》视角全面多了。他只少看到了“沉默的大多数”,这一点査建英也是在书里承认的......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09-12-28 15:50
八十年代的美女
    [河北搜才网]翻开当年的电影杂志--那十年是中国电影的黄金岁月,《大众电影》的发行量曾超过800万份!电影聚焦了所有的时尚热点,今天已难以想象其盛。杂志封面多是红极一时的女明星:张瑜、陈冲、刘晓庆……衣裳的颜色赛过彩虹:泼辣的黄、刺激的红,各种艳丽而含混的杂色。那时的美女,浑身泛滥着色彩,喜气而亮丽。
  不能忘记她们是自怎样的沙漠中成长的,在她们开花以前,环境极为严酷,差不多整整20年,没有滋养美丽的起码的光和水--突然,"忽如一夜春风来",禁忌消解了,首先从干旱的沙砾间挣扎出来的花儿,必然是最有生命力的,也自然是仓促的。
  写在这些美女眉间的是突然绽放的狂喜;是相信"明天会更好"的乐观精神;是"风雨兼程"投入大时代的热望……照片上,她们的装饰大胆热烈:衬着大垫肩,显得咄咄逼人,"肩膊上跑得马";双眸灼灼,青春的热浪喷薄欲出,这一点,连最苛刻的观察者都会动容。
  在80年代和以后的日子里,我们频频听到这些美女的新闻。陈冲、张瑜先后出国,历经艰难;刘晓庆长期占据娱乐版头条,霸气令人称绝--她们的精力和意志似乎是没有穷尽的,每每令人畅想起孕育这些遒劲鲜花的80年代风云。
  然而,即使在衣饰雷同的80年代,美女还是有各自的品流的。记得陈冲在《苏醒》里的苍茫表情,那一种优柔的迷乱,隐隐地从当时的肤浅甜俗中脱颖而出--这应该和她的知性背景有关--当时的知识界自有另一种风尚:清淡的、自然的、飘逸的,是沉溺在柔软的外销棉麻衣裳中的典雅趣味,悄悄滑向90年代。在陈冲,这点隐含的韵致几经好莱坞的洗练,令她在异日脱胎换骨,成为时空遗香的美人。
  妆饰:
  其时流行一色的油彩浓妆:乌漆的浓眉,彩蕴的眼影,两团庆丰收式的腮红,油汪汪的大红唇膏。那时,进口化妆品还很鲜见,"露美"、"美加净"、"凤凰"、"霞飞"等国产化妆品广受欢迎。
  发型:
  喷发胶把头发塑造成头盔一般坚硬的样式:爆炸式、万能头和最普及的额发高耸--恰似一卷飞檐,满是不管不顾的勇气。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09-12-28 15:58
我们的八十年代 不可复制 只能怀念
苏州广播电视报
  

                         本报独家专访女主角左小青、导演曾晓欣

  ■特约记者/吴海鸥  名扬    本报记者/晓荷

  12月2日,苏州社会经济频道即将播出的《我们的八十年代》将让我们重温中国改革之初思想启蒙与解放的激动时刻,那个健康向上同时又恍如隔世的年代。就在《我们的八十年代》播出前,本报分别独家连线采访了该剧的主创:出品人兼制片人张炜、编剧李青、导演曾晓欣、主演夏雨和左小青。其中,张炜、李青、曾晓欣都是八十年代的亲历者,夏雨、左小青也极力回忆自己印象中的八十年代。在他们的讲述下,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人们的记忆深处愈渐清晰……

  ■夹克衫·三七牌录音机·白T恤

  80年代记忆讲述人:导演曾晓欣

  80年代身份:工厂抡大锤工人

  一、段玉刚的夹克衫

  电视剧《我们的八十年代》里,夏雨饰演的男主角“段玉刚”,时常穿一件颇有型的夹克衫,微微竖起的领子,衬着夏雨的好身材,显得无比潇洒。而谁都难以想象的是这件夹克衫,是导演曾晓欣此次拍摄前回到自己原来工作过的工厂,从二十多年都未打开过的保险柜里发现的。

  二、段玉刚的白T恤

  除了夹克衫,段玉刚打球时穿的白色T恤衫,也来自曾晓欣二十多年未打开过的保险柜。因为拍戏回到自己工厂的曾晓欣在保险柜里除了发现夹克衫以外,还发现那件崭新的,印有青岛“蓝天牌”商标的运动衫。据他介绍说,这件衣服是1981年厂里发给他们的,而这件运动衫是1978年中国女排第一次获得世界冠军时候穿的那个款式。剧组很多人都开玩笑说:这不是阿迪达斯嘛!

  三、“三七牌”的录音机

  谈起这件道具,曾晓欣情不自禁的笑了,他说:封存了很多年都不用的东西,结果还能放出音儿来,很好玩。这台录音机在剧中一开始就作为重要角色登场了,也是因为它牵引着满晓星、丁慧茹和闻安跳舞的脚步,才引来段玉刚、皮军等人的群殴。而今,像这样的大录音机,着实不多见了,难怪导演曾晓欣也会将其视为“珍宝。”

  ■二八自行车·卡其色衣服·麦克哈里斯眼镜

  80年代记忆讲述人:女主角左小青

  80年代身份:体操运动员

  左小青扮演的满晓星热情、单纯,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化工厂做团干部。在开拍之前,导演、编剧就认定左小青是扮演满晓星的不二人选,认定她能演好这个清纯、傲气、热情又有些书卷气的女孩子。

  还在南京拍戏的左小青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因为我从小在体操队长大,跟外界接触很少,对工厂更是没有什么印象,只记得我妈曾带我去过一次工厂,车间里的环境挺嘈杂的,我妈怕我被机器伤到都不让我随便走动。这回在演这个角色之前,我向爸爸讨教,问了很多那个年代的事,还特意看了王小波的《青铜时代》和《让我们歌唱八十年代》。”

  到了拍摄现场,左小青也没少向作为“过来人”的导演请教,“导演告诉我,那时刚分到工厂的女大学生确实特别受欢迎,只要稍微漂亮点的,大家就都围着她,像看林黛玉似的。”

  拍了《我们的八十年代》,左小青感觉自己也经历了一次八十年代,“那时大家在穿的方面都挺朴素,穿卡其色就不错了,只想着把工作做好。那时的感情更不会像现在这样看对方有没有房、有没有车。拍完这个戏,我跟我爸妈说‘你们的青年时代真好。’”

  事实上,电视剧《我们的八十年代》里,远不止这样东西,二八式的大自行车,深蓝、墨绿的流行色,麦克哈里斯的眼镜儿,都让已经在远离的八十年代真真切切的回到了观众的眼前,温暖的记忆,简单的生活,抚今思昔,那个年代真的很美好。

  ■16步很流行·工人比知识分子赚得多·会战·敢死队

  80年代记忆讲述人:编剧李青

  80年代身份:车间化验员

  在编剧李青的眼中,那个年代的人无论做什么热情都很高,尤其是对待工作。有一个词叫“会战”,可能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懂,其实就相当于今天的“加班”,周末的时候,一说“会战”,一说组成“敢死队”,大家全都热情饱满地来到工厂,赛着干活,比着创新,图的就是班组能拿奖状。那个时候的人不懂得什么叫“嫉妒”,工厂里谁考上大学了,大家都会由衷地为他高兴,甚至自豪。因为“他是从我们班组里走出去的”。李青说,那时候工人比知识分子赚得多,虽然生活很苦,但人们会苦中作乐;现在生活得很好,人们却高兴不起来。八十年代的娱乐很简单,也很质朴,16步很流行,但男男女女不敢集体跳,怕名声不好。

  段玉刚身边一群兄弟个个性格鲜明,印象最深的是李思博饰演的老兄弟,两只绿豆眼一瞪,歇后语从不离嘴,简单的对话趣味盎然,比如“皮裤套棉裤,必定有缘故;不是棉裤薄,就是皮裤没有毛”,还有“腰里别副牌,逮谁跟谁来”,典型的卫嘴子形象,一看就乐。第一反面人物的秦光明虽然行事阴郁甚至龌龊,但他真是一位优良的政治工作者,要不是为了推动情节发展某些地方过分的渲染了其小人得志的一面,按照他的处世原则,不交永恒的朋友也不树永恒的敌人,一切以利益为上,是真该飞黄腾达的主。而工厂生活中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比如男女职工轮流使用一个澡堂子洗澡,拆毛线手套编制毛衣,比如保卫科抓旷工打架斗殴催写检查,工厂文娱活动文体竞赛,再比如车间之间的明争暗斗比拼竞争,大学生的金贵,一线二线工作调动等等,都在《我们的八十年代》里一一展现出来。

  

  ■八十年代辞典

  张海迪:《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

  朦胧诗:以顾城、舒婷等为代表的新生代诗人,以指向模糊的诗意语言抒发个人对社会、情感的看法。由于当时文坛的主流声称对这样的表述形式“看不懂”,因此带有贬义地称之为“朦胧诗”,但在当时个人意识日渐觉醒的年轻人中却极受欢迎。

  喇叭裤:穿喇叭裤、留长头发、戴贴有商标的“蛤蟆镜”成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国年轻人最初的反叛标签。穿喇叭裤的青年被正统人士称为“流氓”。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宽容度的增加,化妆、烫头、跳迪斯科舞、唱流行歌曲等生活方式逐渐为更多的人群接受,中国开始拥有了自己的流行文化。

  《一无所有》:1986年,崔健第一次演唱了他的成名曲《一无所有》,由此诞生了中国第一位摇滚歌星,痛快淋漓并更具反叛精神的摇滚乐在大学校园里逐渐盛行。

  ■荧屏上的八十年代工人阶级

  电视剧《金婚》,主演张国立蒋雯丽,剧集前一部分不少场景发生在张国立所在的车间。

  电视剧《大工匠》,主演孙红雷陈小艺,反映东北某钢厂特级技术工人的故事。

  电视剧《车间主任》,导演巴特尔,以北方重型机械厂为背景,主题曲是《革命人永远最年轻》。

  电影《赤橙黄绿青蓝紫》,主演方舒,反映了上世纪八十年代钢铁厂工人的生活。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09-12-28 16:11
80年代光荣与梦想  来源:  中学时事报   


  约在1981年,一所小学的音乐课上,老师教唱《年轻的朋友来相会》。那是一首登上广播电台《每周一歌》节目的流行歌曲,从八十年代过来的人几乎人人都能哼唱几句:“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天也新,地也新,春光更明媚,城市乡村处处增光辉。但愿到那时,我们再相会,举杯赞英雄,光荣属于谁……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音乐老师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深刻理解歌曲的内涵,问了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算一算,到2000年,你们多少岁?可能在做什么?

  同学们一下子兴奋起来,唧唧喳喳地演算起这道不难的数学题,站起来报出自己到那时的年龄和梦想。从1980年过20年,正好是世纪之交。当时包括小学生在内的全体中国人都知道,2000年我们国家要实现工业、农业、科技和军事“四个现代化”。2000年因此成为一个神圣而又神秘的年度,对“现代化”的情景很难想象。

  1986年9月,第十届亚运会在韩国汉城(现首尔)举行,到赛事最后一天,中韩两国的金牌数持平,最后一项有两国运动员参加的男子4×100米接力项目的结果,将决定金牌总数第一的归属。比赛没有电视直播,甚至没有准确的比赛时间,只知道是在北京时间当天下午进行。整个下午,一个16岁的高中生把自己关在屋里,每隔一小时就准时打开收音机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整点新闻,为了能在第一时间知道那枚金牌归了谁。

  最终,下午4点的新闻报道:中国男子接力队率先撞线,力夺金牌。中国队的最后一棒是著名短跑运动员郑晨,他在赛后说,冲刺的时候脑海里只有一句话:“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点滴的记忆今天想来格外有趣。八十年代,对未来如诗的憧憬绝不仅仅是小学生的专利,那种全民性的展望与希冀使八十年代的开始充满了乐观、豪迈与激情——未来在我们手中创造,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那个时候,似乎没有太多人去深究现代化的标准是什么,急迫的使命感催促着人们匆匆踏上了前进的征途。“把被‘四人帮’浪费的时间夺回来”,这是发自人们内心的口号,各种各样的夜校、补习班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图书馆里人满为患,成千上万的人重新拿起了书本。当时很多中小学校,白天是在校学生上课,到了晚上,就是年轻的工人和社会青年们来上夜校。八十年代,那是一个拼搏的年代。

  那个时候,一枚金牌是那么重要,因为在人们心目中,那不仅是一枚金牌,还是祖国强盛的标志。在八十年代夺得世界杯、世锦赛、奥运会“五连冠”的中国女排已经开创了世界排球历史上的奇迹,但当她们输掉比赛的时候,所有的人都觉得她们应该做得更好。

  那是一个在匆忙、急切、亢奋中掺杂了些许茫然的年代。和后来更精彩的故事相比,中国的八十年代也许不能算一个完美的时代,但它令中国人重新怀抱着光荣与梦想,这样的遗产使其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宏大时代的前夜和序言。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www.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