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课应实现教师、学生、教材的有机结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23 18:11: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文课应实现教师、学生、教材的有机结合
张敬军 顶 (2)

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感知文本,这已成为语文教学的共识,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却往往大打折扣,最常见的是阅读教学过程的简化:学生尚未进入文本,教师就过早、过快地介入分析、讲解,匆匆给出结论。对于一些情文并茂、意蕴丰厚的课文,理应有一番“诵读”、“涵泳”的工夫,但不少老师常常是急于把学生从文章中强拉出来,问这问那,讲这讲那,从而造成学生与文本始终隔膜。由于缺乏学生“自得”的基础,教师的分析和讲解往往成为无源之水,结果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教材的冷漠。要真正让语文课充实而灵动,必须千方百计实现教师、学生、教材的有机结合。
一、探究:师生共同走进教材
教学的深浅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智慧。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凝聚优质教学资源,在此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智慧,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案。这一环节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若没有一双慧眼,不能发现教材的价值,没有一颗敏感的心灵,不能感悟教材之美,也就不可能引导学生去发现和创造。所以教师只有通过深入的学习、广泛的阅读,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才能使教学设计逐渐得心应手。
教师在授课前,应该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对教材反复诵读、深入品味,用心灵去与作者对话、交流。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心血和汗水的结晶,学生应力求感受作者创作时的精神状态,与作者的脉搏一起跳动,产生心灵的共振。不给学生阅读时间,剥夺学生课堂上涵泳、品味文章的过程和乐趣,那都会造成对教材资源、学生资源的极大的浪费。
新课标强调阅读的开放、拓展、延伸和理解的多元,但这些都必须建立在文本的把握的基础上,目前影响学生对文本的充分感知的一个误区是教师片面理解新课标倡导的“思维”“素养”的培养,脱离文本组织讨论一个个问题,而围绕文本深思熟虑的时间不足,这种为求“发展”而轻文本阅读的做法,实质偏离了阅读教学的目标,也是阅读无“对话”的表现。须知,教学过程是教和学两个动态过程组成的,只有两个动态同步展开,才能达到教学的理想境界。
二、对话:师生就文本多向交流
教学过程本质上是教师、学生与教材多向对话的过程,这个过程强调师生间、生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交流,实现师生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对学生而言,对话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对话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分享理解,上课不是完成教授任务,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自我实现的过程。对话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把教学的本质定位为平等交流,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
对话过程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新课标“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提出,体现了课程改革“以人为本”的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目标确定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层次差异,教学模式多样化,教学评价多元化,不能预先设置好一个个圈套(问题)让学生来钻,不能用所谓的正确的、标准的答案来取代学生的感受,束缚学生的思维,抑制学生的个性,阻碍学生的创造。学习的过程本是学生带着自己既有的知识和经验,运用自己的方式,自主选择、自我建构的过程,因而教师必须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维护学生在阅读中“话语权”。
三、质疑:师生对文本的个性解读
问题是开启一切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产生疑问并解除疑问的过程。没有问题的阅读只能是消极被动的。学生读书,怕的是对权威的迷信,怕的是没有问题,没有个性,没有创造。所以有人说,问题教学的本质是人文教育和创造教育。教师要鼓励学生做一个真实的人,做一个勇于批判怀疑的人,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进行批判性、反思性阅读,能在阅读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来说,有时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十个问题更为重要。如果一个学生不会自己发现问题,只能死板地解决老师或别人提出的问题,他的学习就只能停留在表层形式上,他的思维就不能真正活跃起来。缺少发现问题的眼光,不会提出问题,哪来自主、探究?何谈创造、发展?
有资料表明,我国中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能力极低,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钻研、主动质疑现状很不容乐观。原因可能是我们的教师已习惯、满足于让学生没有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使得学生的问题意识没有得到保护和培养。拟定几个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思考,然后个别学生作答,教师作结,是不少教师阅读教学的通常做法。这种模式有利于完成教学目标,但“律令式”的问题,使得学生阅读活动始终限制在一个范围或一种程式之中,不利于学生积极性调动和创造精神的培养,难以真正实现阅读教学中突显学生的主体这一目标。学生应读出问题,而不仅是带着问题去读。阅读的高境界是学生能够依据文本浮想联翩,甚至神游万里;学生思维信马由缰的时候,往往是灵感的火花、智慧的问号产生的时候。应该在每堂课上都给学生留出自由提问、师生互答的时间,让每堂语文课都成为语言的盛市,情感的集会和心灵的狂欢节。课堂上多一些教师预设之外的教学生成,教学才会真正成为一种艺术。
四、反思:师生完成对文本的升华
在进行完课堂对话、质疑之后,学生往往感到收获不少,但是这个过程是短暂的,许多情感的浪花转瞬即逝,如何将短暂化为永恒珍藏起来?笔者认为,应督促学生写“学后记”,即针对文本中最能触动自己的部分用自己的笔真诚记录下来。内容可以是学习后的一些感受,一种理解,一个启示,一番联想,一个想象,一个发现,一个补充,一个疑问,等等。既然教材是个例子,那么我们就必须充分运用,它既是训练阅读能力的主要依据,也是写作素材积累的重要途径。尤其是新教材渗透了极其丰富的人文因素,更值得我们挖掘。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新教材蕴含的人文因素,有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新教材改革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强调语文教育所具有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通过经典文学作品了解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这就意味着我们对于高中阶段的语文教育所具有的教育价值进行了重新认识和定位。语文教师必须担当传播真善美的使命,促使学生在真善美的追求中形成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语文新教材有着得天独厚的育人因素,对新教材语文教学的操作也应成为品格激励的最佳契机。在我们解析这些文本,训练学生阅读的同时,通过“学后记”的写作,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砥砺品格,陶冶性情,而且,也可以为作文积累大量的素材。由于这些素材都是经过师生共同交流、学生自己思索得来的,因此必将融入血液,写作中运用自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6 22:25 , Processed in 0.09689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