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楼主 |
发表于 2008-12-2 23:52:30
|
只看该作者
老胡继续说:"又有一位朋友在研讨会发言中说:我刚从美国回来,就随便谈谈.过一会一个朋友对我说:三年前就已经在一个研讨会上听他说他刚从美国回来,据说是网络红人.其实,在现代,要么刚像杨利伟那样刚从太空回来,尚可吹吹.美国回来就最好不说了,因为搞书法的,你最好说我刚从'兰亭'回来还马马虎虎.这种人的目的只是标榜标榜,也没太大恶意.就像有人不时地把他的长发朝后甩甩,或者像女的拿出小镜子不停地照照,忸扭怩怩而已.而对于嚣张的人就绝不止忸怩了,这种人我认为是毒化书法空气的元凶,可列在'狠狠打击'的范围里.不过还要提醒一句,书坛上还有些所谓'正人君子'却喜欢利用某些'坏分子'来为自己服务.一次研讨会上,就有不请自到的网络来客,把几乎所有的人贬了一通,却把某某捧到天上去,这就大大地不妥了."
这一段当然是在批崔寒柏老兄了.
说的是老胡他们十个人在北京搞的一个"十家行草展",崔先生受其中一位张姓作者之邀参加了他们的研讨会.崔先生开头说了句,我刚从美国回来,言下之意是,我对国内的行情不是很清楚,如果有冒犯的地方,请大家多原谅,谁知老胡楞是以为别人在卖弄,在这里对别人冷嘲热讽了一番.是呀,从美国回来有什么好吹的呢?我想精明如崔寒柏者,当然知道没什么好炫耀的,他只是在实话实说呢.接下来,崔先生对十家进行了认真的批评,逐一指出了他们的不足,没想到,惹麻烦了.别人所说的"请大家批评"云云,是客套话,实际是要你多恭维,看来确实是刚从美国回来的,不懂现在的国情啊,呵呵.
老胡的修养也够可以的,对于批评,不仅没有感谢,反倒在<<书法>>杂志上用这么大的篇幅极尽奚落之能事,难道你的老师当初是这样教导你对待批评的么?
不仅如此,文章中还不时出现什么"坏分子""狠狠打击"之类的文革语言,现在,在文艺领域,还有坏分子一说么?这些人还必须得"狠狠打击"?
老胡,醒醒吧.
很可笑的是,老胡自己在卷首语里还在说:"故而,徐建融先生呼吁:多学点前辈的谦虚,少点小辈的张扬."
咳咳,老胡引用徐先生的话语,看来只是要别人谦虚一点,我怎么从你自己的语言里,半点谦虚的影子也没有看到呢,难道真应了你自己所说,"把书都读到屁眼里面去了"(老胡语录).
看来,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逻辑,在老胡这里是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