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文兴:坚守“慢”写作的品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23 15:02: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王文兴:坚守“慢”写作的品质




提起白先勇,很多读者都耳熟能详;但提起他同学、同是台湾作家的王文兴,知道的人就很少了。其实,王文兴在台湾文坛的地位并不次于白先勇,他的《家变》《背海的人》都是影响极大的精品之作。王文兴之所以不为大众所知,除了他作品比较深奥之外,还与他的创作数量有关。他不是高产作家,写了好几十年了,也就写了那么两三部作品,与那些著作等身的作家们相比,的确上不得台面。那么,王文兴为什么这么低产呢?原来,他是一个对文章质量要求极严格的作家,写作以“慢”著称,他的书,是慢功出细活,是一个字一个字打磨出来的。
  在电脑已经普及的今天,王文兴一直坚持手写,而且,他严格控制自己的写作字数,每天只写35个字,最多也不超过50个字。他的小说《家变》,出版后曾获《亚洲周刊》“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书不太厚,但他却写了整整7年,从28岁写到35岁才完成。《家变》完成之后,他开始创作另一部长篇小说《背海的人》,这部书用的时间更长,整整写了25年!之后又花了14年,第三部及第四部作品才即将完成。有记者问他:“你为什么写那么慢?”他回答说:“我一天写的是比较少。我是把小说当成写诗一样,不是把它当作传统的中国式的情话式小说来写。”原来,王文兴之所以写得慢,是因为对自己的作品要求很高,不想因为盲目追求数量而忽视了作品的质量。王文兴不是从一开始就慢,开始写作时,也曾两三个小时写两三千字,但后来,他意识到了过度的数量追求必然会降低作品的质量,便开始严格要求自己,严格控制写作的字数,以此来保证作品的质量:“早先我写的时候也是这个样子(指两三个小时写两三千字),后来想法就不同了,因为原先写的时候就跟写信,或者是像写日记一样,的确是一小时可以写两千多字。不过小说是一种艺术形式,艺术就跟信件不一样了,要考虑非常多。假如写信是平面的,写小说在我看来是三度空间,要顾前、顾后、顾左、顾右,四面八方都要顾的。它每一句话不是独立的,而是前前后后都要关联。文字要有诗的水准才行。”正是因为对自己近乎残酷的苛求,王文兴的文学创作才独树一帜,形成了其独有的风格,获得了广泛关注。
  作家王开岭曾对“好书”下过这样的定义:“一册好书,在生产方式上,必有某种‘手工’的品质和痕迹,作者必然沉静、诚实、有定力和耐性,且意味着一个较长的工期,内嵌光阴的力量。”王文兴的书,的确与“畅销”二字无缘,但却是用王开岭所说的“手工”方式打磨出来的,是质地上乘的精品,而这一切的原因,正是由于他的“慢”写作态度。2011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瑞典诗人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也是一个写作速度极慢的作家,从1954年出版第一本诗集起,到2011年获奖止,从事诗歌创作57年,但在这57年漫长的岁月中,他所写的诗,一共只有163首,平均每年还不到3首,只可以做成薄薄的几册口袋书。当下中国文坛,急功近利的浮躁思想大行其道,很多所谓的作家们因为盲目追求数量而为文坛制造了成堆的垃圾,这就更让我们敬仰“慢”的创作态度了,他们对慢的坚守,是对读者、对艺术高度负责的精神,这样的作家,怎能不让人心生敬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31 20:43 , Processed in 0.11828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