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师百年前教作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12 09:12: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师百年前教作文
  钱穆,是历史学家,大师级别的。刚毕业的头几年,他在老家教小学。虽然是刚做老师,可他并不遵循旧规,尤其在作文指导方面,想了很多新点子,后来回忆起来,他感觉还是很有意义的。
  他受过五四文化熏陶,所以在作文上的主张和叶圣陶等人一样。他告诉学生,说出来的是话,写下来就是文章。怎么说话,就怎么写作。一个下午,他灵机一动,出了个题目《今日的午饭》,让学生写作。写完草稿,看了一圈,选了个最好的,把作文抄在了黑板上。
  其中有这么句话,钱穆特意摘出来讲:“今天午饭,吃红烧肉,味道很好,可惜咸了些。”他大力表扬这一句,问学生,你们知道这话的妙处吗?小孩子们都摇摇头。钱穆说,不会说话的往往直来直去,会说话的,话里会拐弯。本来“味道很好”就说完了自己吃肉的感觉,加上“可惜咸了些”就有曲折了。曲折让作文生动。
  那时,钱穆正读林琴南的小说,读到《技击馀谈》中的一个故事,感觉很有意思,估计孩子也会喜欢,就自己读了这个故事,让学生记下来。不过,他故意用说话的方式读,大体意思是:有五兄弟,大哥披挂上阵,二哥又披挂上阵,三哥亦披挂上阵,四哥还披挂上阵,五弟随着仍然披挂上阵。
  学生按钱穆说的,一句句记下来,等着钱穆的表扬。可钱穆并没表扬,反而笑着对学生说,作文固然和说话一样,但又有不同的地方,说话说出来不占纸张,为了让人听得明白,可以多说几句。作文不能这样,要力求用最简洁的话表达意思。说完,钱穆在黑板上写上林琴南的原文,只一句。钱穆说:“这样写,一句就写完了,你们却写了五句,太啰唆了,对不对?”学生都频频点头。
  钱穆经常带着学生走出学校,到大自然中去。一次,他让学生带着石板石笔和毛边稿纸到了郊外的一个古墓。这个古墓有很多苍松,钱穆让学生各自选一棵,静静观察四周的景色,现场写出来。写完第一稿,大家围坐在一块,各人都说自己的内容,钱穆随机指导:哪处景致值得写而被忽略了,哪处有人轻重倒置了,哪处有人先后颠倒了……用眼前实景,钱穆教学生写景物的方法。
  讨论差不多了,钱穆对大家说:“现在有一个景,同学们都没注意。你们听到头上风刮树叶的声音了吗?”让学生侧耳倾听,想想、说说和平日听到的风声有什么不同。学生们静下来,听了几分钟后,钱穆告诉学生:“这里的风穿过松针,松针很细,又很多空隙,风吹过,声音飒飒作响,和其他地方的风不一样,这叫松风。请大家再修改,看能写出这种感觉来吗?”学生们很感兴趣,又认真修改,再讨论,钱穆给大家定出等次。
  夕阳西下的时候,师生才恋恋不舍的回去。很多学生觉得作文课很好玩,过了几天都争着问钱穆:“老师,今天再来写作文好不好?”
  像这样的指导,钱穆经常做。有一天,下雨,钱穆拉着学生站在房檐下看雨。看了一会儿,钱穆转身问:“知道今天下的是什么雨吗?”南方的学生都知道这个常识,抢着回答:“黄梅雨。”钱穆问:“黄梅雨与其他雨有什么不同?”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钱穆让大家互相讨论,品评大家意见的对错,再动笔写作,草稿出来后,再指导,指导后让学生互相观摩。
  除了这种现场观察后写作,钱穆还领着学生开故事会,大家各自说自己从父母、老人那里听来的故事,有讲街坊邻居的,有讲附近名胜古迹的,有讲家乡的桥梁庙宇的。钱穆和学生评出最感兴趣的,或者去现场观察,或者直接下笔写。写作过程中、写完,每次都讨论,观摩,看谁能写的好像是从心里流淌出来一样,而写的景物仿佛就在眼前。
  学生更迷上了作文,把上作文课当成最高兴的事。
  钱穆回忆,这样训练上半年,到四年级毕业的时候,最弱的学生能写两百字以上,最多的能达到七八百字,都能文从字顺,条理明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8 10:39 , Processed in 0.11247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