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玩的越专业你的成功几率越高”——齐玉新谈如何备战十届国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13 11:05: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玩的越专业你的成功几率越高”——齐玉新谈如何备战十届国展作者:育彦书画学院
第一部分:注意事项
    1、送稿时间。十届国展8月份就开始评选。根据以往的惯例和评选习惯,一般的评选都是在截稿后一周左右开始评选,所以投稿作者千万不要把时间掐的很死很死,万一邮寄途中出点什么意外,你的作品晚到了,就赶不上评选了,那么你只好为邮寄公司买单了。最好的时间是,选在截稿前10—15天邮寄。剩下那十天半个月的,你也没有必要练习了,这些天你也增长不了什么功力,也不会最后逼得你有如神助了,反而越到最后你越心浮气躁,写不出好东西。反而,可能搞得你没信心了,最后写不出东西来,错失一次机会。
    2、最好别超尺寸。十届国展规定,超尺寸需要提前申报,经同意后方可。没有必要找这个麻烦!超尺寸创作对你有什么意义呢?有申报这功夫和等待的时间,干点啥不好?别说你写不了小作品,其实作品越大越难写。看看古代留下来的经典作品就知道了,古人是多么的聪明。因为尺寸越大越难于掌控。
    3、画格子。有的人写作品习惯画格子,诸如小楷或者小行草书之类的书体。但是,大家千万注意,最好不要用红色墨水、钢笔、圆珠笔、彩色水笔画格子。一个是颜色太显眼,会冲淡你的字,二是太难看,一旦装裱的时候,你的个子走色,那就整个完蛋了,惨不忍睹。
    最好的办法是用国画颜料画格子。有的人想画的很精致一些,咋办?据悉有两种办法:一个是做一个尺子,然后用毛笔蘸着国画颜料手工画。我想,既然你能写小楷或者很小巧的行草书,你就有这个控笔能力。一个是,用画图纸的“鸭嘴笔”,这种工具一般是画图纸的时候蘸着墨水划线的,粗细可以调节,很方便。这个工具,最好经常玩这种小巧书体的作者都要必备一个。
    4、改装册页、长卷的形式。征稿启事明确规定,不收册页、手卷。那么。擅长此类创作的作者咋办?其实手卷、册页不过就是一个作品的方向问题——横和竖的问题。这好办啊,咱可以改装它。比如第一个办法就是竖排。把手卷和册页竖着写不就得了吗。尤其是小楷、小行草书这种书体,跟活字印刷没啥区别,横着写竖着写基本一样。第二个办法是粘贴。你依然可以按照写册页的办法一页一页的写,把宣纸先裁成散页,写好一张留下一张,写坏一张就扔了。然后,把散页一页一页的粘贴在一张宣纸上。
    注意这里面有两问题:第一,千万别托裱,征稿启事规定了不允许这么干。第二,粘贴的时候最好把每张散页的四周都沾上一点胶水或者浆糊,别每张散页涂一点点胶水,光考虑入展了之后人家装裱麻烦。如果你每张散页只占粘一点点胶水,不定哪个环节会脱落,评选的时候一看你这作品缺了好几页,你说组委会还回去给你找?扔了算了!所以,要每页散页四周稍微粘得牢固一些,尽量让你的作品在评选的时候衣冠整洁。
    5、一定要交退稿费!大家可能有些不理解,退稿费很贵,可能80块钱呢吧?我曾经遇到过这种作者,他想“如果我的作品落选了,我还要他有啥意义?”
    错了错了!这种想法完全错了。为啥呢?其实退稿费有时候会起到护身符的作用。听不懂了吧?这么说吧,比如你的作品没有交退稿费,写得又很好,要是有人惦记上,尤其是你还有点名儿、作品又值几个钱。很有可能人家就给你留下了,反正你又没交退稿费,你有啥办法?入展?凭啥让你入展啊?让你入展了不还得给你800块钱收藏费嘛,再说了,让你入展了,这作品不就登记造册了吗,那还能私吞?当然,我这想法可能有点阴暗,但这绝不是空穴来风。此处不举例!
    6、背后的地址。是的,作品要求背后都要求写上你的真实姓名、地址、电话、身份证号码啥的。这个一定别忘了,忘了的话你就太惨了,一旦入展了也是白弄了。再者,这个背后的字一定要大一些,同时写得工整一些,在这里咱没有必要龙飞凤舞的,要给予工作人员方便。要知道,负责登记这个的,绝对不是书法家,有可能是民工,不认识就可能中途没到评选呢就给你扔了或者另行处理了。如果给你登记错了,你也够冤枉的,切记!
    7、异体字、怪字尽可能不用。尽管征稿启事上说了可以附上相关怪异字复印件,据我所知,在评选现场是没有什么评委给你去核对这些玩意的,他们一般都是根据自己的学识一拍脑袋:这字写错了!到时候,你去哪里申诉啊?关键,你落选都不知道因为啥啊。所以奉劝作者,创作的时候,尽可能选择那些喜闻乐见的字或者老百姓都认识的字,没把握的、怪异的千万别用,就是说,你完全没有必要为别人的不懂买单!
    8、登记表。这届国展要求每件作品都要填写登记表,这个大家千万别忘了。别一着急个劲儿的,你把作品往信封里面一塞,钱也汇走了,因为没有登记表,作品被扔掉了,亏死了!还有就是,登记表也写得工整规范一些。如果你写的稀里哗啦的,谁看见谁烦。把登记表写工整了,这也反映了你对人家的尊重和对这个投稿的重视态度!还有,连同身份证复印件、汇款单复印件,随作品一并寄出。
    9、邮寄方式。邮寄方式的选择也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很多人可能还在考虑平信或者挂号信,那么我奉劝你赶紧别这么想了,为啥?据我亲身经历而言,平信最不靠谱!而挂号信,在这个重视快递和特快专递的时代,运营商讲究的是效率和收入。所以挂号信不仅很慢很慢,而且也不安全。你想,哪个邮递员会为了三块钱的挂号信大热天的给你送一趟?不给你扔了才怪,尤其是广西和上海,8月份多热啊?而且,挂号信就是真没收到,查询也需要俩月,那时候啥都完了。
    我建议,有条件的选择顺风,他是中外合资的运营商,国内最远的距离一般不会超过3天,最快24小时之内到达——没有给顺风做广告的意思啊。或者选择邮政的特快专递。即使真的中途丢了,再写一张补救,时间也来得及。为了一张作品忙活了大半年了,多花几块钱用快递划算,买个踏实!
    10、投几件的问题。我觉得,如果你只能创作一张风格的作品,那么就投稿三件好了,说实话,国展评选不出意外的话,还是相对公正的,评委们不会咬着牙把好的干掉,把坏的选上,除非跟你有仇。所以,只要你写的好,三件就够了,如果你写的不好,投一百件也没用。瞎猫碰上死耗子的事儿不好碰。
    三件作品一定要错开时间邮寄。比如每件错开4—5天。这样避免你的三件作品集中在一组里面。这是统计学的知识,不细说了。有的人或许抱有侥幸的心理说——我每次看作品集,里面都有很差的啊。是的,这个咱不抬杠,但那些很差的都不是评选上的,至于为啥上,你懂的,原因有很多,这里咱就不……
第二部分  关于作品
    1、墨色的问题。据我十数次在国展现场观察评选,我觉得,墨色很重要。作为一种展览品而言,书法作品的墨色在那种大场面里面,跟在你家里看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尤其是在四周光感很强、很透或者光感很暗淡的大空间内,如果你用淡墨,那就完了。因为,淡墨暗淡无光,没有一点神采,有一种生锈的感觉。所以经常有人说“浓墨提气”就是这个道理。
    在创作国展作品的时候,奉劝大家尽可能不要使用淡墨。浓墨会使人眼前一亮!你不想让你的作品在评委眼前忽然一亮吗?
    有的人平时喜欢研磨,在国展创作中我觉得没有必要。因为研的磨会因为时间和火候的问题,颜色偏淡。大家不妨尝试一下这个办法,我也见人这么弄:“日本玄宗墨汁”加“一得阁墨汁”。日本技术的“红星墨液”也不错,会有一种紫光,墨色也很好。总之,国展作品的墨色要提神,要有咄咄逼人的气息。
    2、作品的着眼点。我曾经做过观察和分析,一件投稿作品的什么位置比较重要?大家知道吗?很多时候,国展作品都是一摞一摞的叠加在一起放在地上,作品由工作人员一张一张的展开让评委看。开始的时候还都可能打开,到最后工作人员累了,评委们也累了,作品一摞一摞的就翻着看了,理解我描述的意思了吗?这个时候一摞一摞的作品很有可能就不全打开了,那么这时候作品的中间部分和下部就很重要了——因为评委们只能看到这部分了,而且这部分也是距离评委眼球最近的部分,这部分一定要精彩,这部分最好别出问题或者别写的稀里哗啦的。
    还有一个环节,那就是一旦进入评奖的时候,作品一般都是挂起来的。而国展作品一般都很大很长,这次是六尺,大家注意别按照惯例整成八尺的,切记!挂起来的时候,评委们一般都是在宣纸胡同里面行走穿行,他们会累,他们会审美疲劳,这时候最舒服的姿势就是平视,平视的时候,评委们看到的一般就是作品的中间部分。你想,在评奖过程中,有几个评委会一直仰着头看你的作品啊?有几个书法家尤其是大书法家颈椎没有问题啊?这一章节,你明白了我的意思了吗?
    3、作品要有亮点。这里我所说的亮点,是指作品要有一两处所谓的惊心动魄之处——当然我这指的是行草。国展就是运动会,就是竞技场,太平淡的作品,评委们没有时间去品,他们一般都是在瞬间完成最每件作品的判断,所以你要让你的作品在瞬间刺激他们的眼球。
    简单说,第一个办法是,作品中要有跳眼的字,比如大字、比如粗线条的字。第二个办法是,有一组或者两组精彩的组合,比如两个字的牵连或者一组字的牵连。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不过建议大家还是看看陈海良等获奖专业户的条幅大作品,相信你会有所收获,他们是怎么处理节奏和跌宕感的。
    还有一个,那就是作品形式的亮点。这个可以理解成章法的构成有点出奇,或者是颜色的搭配出奇。这个话题一言难尽,不好细说。
    4、重点突破一件作品。这个应该是战术方面的技巧。距离国展结束还有两个月,确切的说还有一个半月的时间,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大家要尽可能的把有效的时间提高单位劳动效率,重点打攻坚战。
    比如,你就每天折腾一件作品,把这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统统的都用在一件作品的打磨上。比如,你的作品章法构思、设计,推敲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每一个组合以及每一行与另一行的关系,打好稿请高手提出意见,或者干脆与高手一道打稿,有条件的可以以班组、书协为单位组成小分队,群策群力。确定好作品创作稿之后,你就反复的书写、反复的打磨、反复的书写。切记,千万不要写写这个练练那个,备战国展不是练字,是拳击比赛!
    5、打稿。这其实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因为一件作品首先要有构思,或许有人质疑我的观点:书法是这样搞的嘛?但我要说,现在我们要做的事情是投全国展,是要和几万件作品比拼,这种书法作品已经不是躲在书房里面雅玩自赏的那种东西了。而且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凡是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包括兰亭序、包括祭侄稿、包括黄州寒食帖、包括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包括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打稿,应该包括这么几方面:
    1)作品的书体;
    2)作品的内容;
    3)作品的尺幅;
    4)作品的横宽比例;
    5)作品分几行、每行大约多少个字、每个字多大;
    6)行与行之间的关系怎么搭配;
    7)整个作品哪里需要重一下、哪里需要虚化一下;
    8)落款怎么落;
    9)印章用几个、用什么样的、用什么样的印章;
    10)作品的纸张选择、纸张颜色;
    11)字法的检查和校对,别出错别字;
    12)用什么样的墨;
    13)搜集资料、普查全国有多少人在玩你这种形式、书体、风格的作品;
    14)最好找一本“九届国展”的集子,对里面入展、获奖的各种书体的数量、比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个具有统计学的普遍意义;
    15)然后再找一本最近的国展集子,看看有什么整个国展书风有什么走向。
    6、参照以往国展作品中和你风格类似的作品形式。这个我在上面的章节里面已经做了大致的说明。其实作为一个准备冲击国展、遨游国展的作者,应该养成收集国展作品集的习惯,争取各种全国展、单项展的集子都收集,然后做统计调查和总结,包括书风走向,这样你才能把握“时代的脉搏”!也只有如此,你才能成为一个最熟悉国展动态的专家。比如,一个好的乒乓球运动员,他会不收集世界上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的视频资料和技术数据吗?
    如果你想玩国展,如果你想通过国展玩出成绩,就要往专业里面玩,玩的越专业你的成功几率越高。光写得好没用,这是国展,不是鉴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4 18:43 , Processed in 0.13513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