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句式在议论文写作表达中的作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15 13:38: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句式在议论文写作表达中的作用

李彬


议论文强调思维的辩证、判断的准确、层次清晰、推理的严密,所有这些离不开富有表现力的一些句式。善于运用这些议论句式,能让你的议论文增添亮点,更好地表达思想。优秀的议论文在深入议论时,往往形成了一些基本招式和语言表达范式。在议论文写作中,如果能够注意这些表达范式,再辅以句式的变化与灵活搭配,文章就会摇曳多姿,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
一、采用“对于……(来说)”句式,能够点面结合,使道理更普适。
深入论述一个问题,往往要考虑到问题涉及的诸多方面,我们借助“对于……(来说)”的句式,就可以进行多方面的论述,增强议论的全面性和辩证性。
我国诗人有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其实,这句诗正说明了景随情迁的道理。对事物的认识和一个人感情有很大关系。
  对于常人来说,一粒沙子就是沙子,而在诗人的眼里,一粒沙子可以弥漫整个世界。一粒水珠在诗人的眼里便可折射出整个世界。因为诗人富于感情,对事物的认识便不同于一般人。“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可能是由于人们对事物感情的亲疏不同造成的。
在“人比黄花瘦”的女词人李清照眼里,她的生活安定,幸福且少受战乱之苦,因此她才会“兴尽晚回舟,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然而世事沧桑,后期的她饱受战争流离之苦、丧夫之恨,对于她来说,这时的舟已是“载不动许多愁”。前一舟是幸福愉快的载体,后一舟却成为了愁绪与痛苦的寄托。难道是舟变了么?不,是她的感情变了 ——物是人非事事休。她对事物的认识抑或对,抑或错?其实本无定论,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在这里,采用了“对于……(来说)”句式先从常人到李清照,进行了横向的联系,强调了不同的主体对统一事物具有不同的看法;接着进行了纵向的联系即使相同的主体,在不同的境况下也会有不同的答案。最终纵横交错地论述了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中心论点。
二、采用“诚然”“然而”句式,能够一分为二,使论证更严密。
    围绕论点摆出某些观点或论题以后,既肯定其正确的一面,又辩证分析其不合理的一面,以对比衬托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观点,这是对前面所谈内容的审视拷问和拨乱反正。既承认肯定其正确的一面,又辨证分析其不合理不恰当的一面,对比衬托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观点。这是对前面所谈的内容的审视拷问和拨转反正。
诚然,有些官员被问责并不是因为其就是直接事故负责人,而是负有领导责任,再说,不少问题官员在执政能力与智慧方面的确多有过人这处,举贤不避“过”,用人所长也是可以理解的逻辑。但问题在于,轰轰烈烈的问责要具有震慑意义,就必须以事实说明其严肃性惩戒性,即使是必须复出,也要让群众心服口服。从这个意义上说,复出不能是温室里羞答答的玫瑰,而必须是太阳下的向日葵,需要接受程序正义的考量。(摘自2010年2月26日《羊城晚报·官员复出,关键不在期限而在“凭何”》)
这段时评,先用“诚然”开头,看似退了一步,但是对实质问题不依不饶,一分为二地分析问题,观点既有说服力也有意蕴。
2011年江苏高考作文“拒绝平庸”。有一位考生如是表达他对“平凡”与“平庸”的理解:
然而,平凡决不是平庸,承认自我平凡的过程,不等价于接纳平庸在自身的留宿,恰恰相反,平庸者正是因为拒不承认自己的平凡而在凌乱喧闹的内心深处迷失了自我,也迷失了人生的方向与宁静。唯有承认平凡,以最普通的视角安静地奋斗在这个世界,牢牢把持住真实的自我,而不让他在热的期待和过冷的现实的双重压迫下扭曲变形,才可以能拒绝平庸最后的亲附,让你变得鼠目寸光。
在这里,作者宕开一笔,阐述了“平凡决不是平庸,承认自我平凡的过程,不等价于接纳平庸在自身的留宿”“唯有承认平凡,以最普通的视角安静地奋斗在这个世界,牢牢把持住真实的自我,而不让他在热的期待和过冷的现实的双重压迫下扭曲变形,才可以能拒绝平庸最后的亲附”的观点,这就使得文章有了一种理性的认识,有效地避免了行文的绝对化,作者的智慧也得到彰显,令人深思感悟,的确能够收到“余音绕梁”的效果。
三、采用“有人说……”句式,能够先驳后立,使论证更全面。
一般来说,在提出一个正面的观点或论题后,要“反过来想想”“换个角度想想”,这就可以借助“有人说(也许有人会觉得)”,“如果(假如说)”列出不同的观点或提出一个反面的观点,或者形象生动地虚拟呈现出我们我们想要予以肯定或肯定的那种事物的极端情况或形势,以显而易见的假定事实协助说理。通过分析论证或驳斥,使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议论性在说理、分析时不妨先“退一步”,可以“先肯定,再否定”,也可以“先否定,再肯定”。“退”是一种“姑且承认”,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进”,这也就是一种以表面退让的形式为下面的进一步分析、议论打下基础、埋下伏笔。恰当地运用“即使”“如果”“固然”等表示让步的形式,采用“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迂回”战术,可能会使我们的说理、分析进入一个崭新的天地。
借助这种形式提出一个反面的观点,通过驳斥使自己正面的观点更有说服力。请看一篇名为《简单的幸福》(2004年高考)的满分作文开头:
“你最想要的是什么?”面对这个问题,大多数人的回答恐怕都是幸福。幸福,它看不到,摸不着,来无影,去无踪,它就像一捧细沙,到你用力抓住时,它却从指缝间溜走;它又像一阵风,没有先兆的吹来,即刻又不见了踪影。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得到幸福呢?
有人说,拥有了金钱就拥有了幸福。可是有的百万富翁锦衣玉食却惶惶不可终日,有的牧民仅能食饱穿暖却赶着牛羊唱起了悠扬的山歌。他们到底谁更幸福?
还有人说,拥有了成功就拥有了幸福。可是如果这幸福需要用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拼搏来换取,要以无数次失败和苦涩的泪水为代价,又有多少人愿意得到这种沉重的幸福?
文章在第一段结尾提出“我们怎样才能得到幸福呢?”这一问题之后,并不接着就作出回答,而是用“有人说”“还有人说”的形式列举两种观点,并且进行分析论证,在审视驳斥之后,自然而然地提出正面的观点。这是一种先驳后立、从批判走向建设的论证思路。
四、采用“何尝不是这样呢”句式,能够层层深入,使说理更深刻。
这是借助类比联想法使议论向纵深发展的有效途径。请看下面这篇《《天平和七弦琴》》的文章片段: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常困于所溺。”因为有所溺,有好恶,感情上有亲疏远近,人们在认识事物时便易于被迷失双眼。这时惟有理性的火光才能照亮黑暗混浊的末知世界,人类要到更高更远的地方去,健全的理性才是可靠的阶梯,布鲁诺被烧死在鲜花广场时,欢呼的人群又何尝不以为自己才是真理的掌握者呢?但是布鲁诺相信理性这个“内心的教师”,他要让“所向披靡的论据万箭齐发”,射穿习惯和感情上依赖的迷雾,把人类在认知事物的道路上引人正轨。
“何尝不会变化呢?”“不也是如此吗?”把相对独立的联想段落有序地衔接,环环相扣,逐层推进,形成鲜明的论证思路。
五、采用“不是……而是”句式,辨清易混概念,使认识更清晰。
用“不是什么,而是什么”的语言形式,辨析需要分析阐发的话题概念与其他概念的不同之处,通过与一些相近易混概念的辨析,使自己的话题概念更加清楚,使认识更加深入。写好议论文必须在辩证认识问题的前提下,从写好一个议论语段开始,在结构、语言方面加强锤炼,方能析理深透,文气贯通。
宽容自己并不是自高自大,自以为是,更不是刻意放纵自己的错误,而是面对人生保持的一种冷静与理智;是面对人生不如意的一种豁达大度,是面对人生挫折超然处之、坦然视之的一种良好心态。没有这种心态,没有这种冷静和理智,我们很难想象他能取得成功;没有这种豁达大度,我们也很难想象他会宽容别人。(《宽容自己》)
本段文字,作者围绕“宽容”这种心态,采用了“不是……而是”的句式,明晰了“宽容”的真正内涵。
笔者所列举的几种句式是最常见的,其他还有许多句式在写作议论文时也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里不再赘言。总之,写好议论文必须在辩证认识问题的前提下,从写好一个议论句、一个议论语段开始,在结构、语言方面加强锤炼,方能析理深透,文气贯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8 00:21 , Processed in 0.17885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