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杨文华:打开教学写作的另一扇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12 15:12: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打开教学写作的另一扇窗


一、          为什么感到难写
看几篇老师投稿的文章题目:
v     用自己不擅长的研究方式在研究
教育理论研究
传统意义上的教育研究,从理性出发,到实践中为教育理论找例子;用逻辑思辨和文献的形式得出结论;需要长期系统的研究,适合那些专业教育理论工作者的研究方法。
教育叙事研究
教育叙事研究法从感性出发,从实践中提炼教育教学观点;用叙事的语言讲述老师自己的教学故事和感悟;通过教育叙事来总结教育经验,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v     用自己不擅长的写作方式在写作
教育论文写作:用逻辑思辨的理论语言表述。
教育叙事写作:用叙述性的生活语言来表述。
二、叙事研究(案例研究)是最适合一线教师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1、一线教师拥有大量的实践素材。
教师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每天都要备课、上课、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教育活动,每天要经历许多教育事件,每个教师手头都积累着丰富的教育素材。这些素材,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叙事的资源。
2、教师比较容易掌握,容易操作。
老师们工作十分繁忙,要借助于系统的理论研究来提升自我困难很多,而要想跨入叙事研究的大门,门槛就要低得多。因为每个人都有教学故事,每个人都可以讲述教学故事,拿起笔来,随时记录发生在自己教育教学中的故事并进行反思性研究。它不需要高深的理论,是一种很容易操作的研究方法。
3、也是老师提升自身素质的最佳途径。
教育叙事研究要求教师关注自己的教育实践,关注日常的教育生活,在叙述自己的教育故事中,来探索教育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摸索教育规律。长期坚持,日积月累,既能够升华对教育教学的认识,又能够改进课堂教学,同时还会促使写作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求教师写教育随笔和案例。
例子:常丽华     孙慧芳
三、教育叙事是非常适合一线教师写作的一种形式
1、实验报告
2、教育论文
用逻辑思辨的理论语言来表述,一般是先提出一个命题,再加以论证。
2、教育叙事文
大多由教学实践者用叙事的语言来表述,讲述自己的教学故事和感悟。主要形式有“教学日记”“教学案例”“教学故事”“教学随感”等。
3、教育应用文
如工作计划、教案、评语等。
四、怎样写教育叙事(案例)
什么是教育叙事(案例)
案例就是老师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生的有意义、有价值的故事,把这些故事记录下来,加上作者的反思和感情,就是案例研究,又称为教育叙事(或者教学叙事)。
案例所反映的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涵盖教育教学的众多方面。例如,可以反映师生探究知识的曲折过程,可以反映师生情感交流中的点点滴滴,可以描述学生个体或群体的成长故事,等等。
教学案例一般分叙事和反思两个部分。
  
   教学案例的几个要素:
   1、要有具体的情境
2、事例要典型
3、要有问题和困惑
4、要有独到的思考
   四、案例研究应当怎样展开?
第一,养成动笔的习惯。
梳头的故事
一位山区的小姑娘第一次到城里的亲戚家做客。亲戚家也有一位比她大几岁的女孩。小姑娘一天不解地问女孩:“你每天都梳头,难道头皮不疼吗?” 女孩一听笑弯了腰,反问她:“难道你梳头很疼吗?”小姑娘认真地说:“是呀,我妈妈一个月为我梳一次头,每次梳头我都要疼得哭。”女孩一听就明白了,对小姑娘说:“这是因为你梳头的次数太少了,一个月头发不梳,早打结了,所以梳起来当然很疼。如果每天都梳头,头发顺了,就一点也不疼了!”小姑娘以后就每天梳头,果然头皮就不疼了。
这个故事给我们一个启示:“写东西也是这样,长期不写,一旦动笔就觉得写每一个字都很困难;如果坚持每天写一点,笔头写顺了,就会越写越顺畅。”
周一贯老师说:“勤奋往往表现为习惯。”他告诉青年老师的办法是,坚持每天写一点东西。如果真正哪天实在没什么可写,也写上一句“今天我真的写不出”。如果第二天又写不出,再写“今天我又真的写不出”。第三天保证你有东西写了。
“写作是最好的思维体操。”写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整理思想,使之条理化、清晰化的过程。要将自己读书学习的东西转化出来,一个办法就是动笔。事实上,只有将阅读、思考的内容变成文字的时候,你真正才走进自己的内心,真正把作者的思考变成自己的思考,系统成熟的思考,而非零散的思想的碎片,进而落实到实践行为中去,获得再创造的快乐。
第二,学会积累。
每个老师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教学中经常会有些触发自己灵感或者感动自己的东西。当时没有记录下来,过了一段时间后,其中的许多细节就想不起来了。
这些灵感就像一颗颗珍珠,极容易散落在泥沙中,无法寻找。解决的办法就是用一根线将他们串起来,日久天长,它会成为你一笔丰富的宝藏。最可行的方法就是,坚持记教学笔记,把这些教学故事和细节随时记录下来。
只要我们开展教学活动,只要我们与有着丰富情感和敏感心灵的孩子打交道,我们的教学生活中肯定就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故事。把这些零星的、散乱的教学事件随时记录下来,那么许多精彩的案例可能就蕴蓄在其中。
例子:著名教育家李希贵有这样一个习惯。
他总是随身带一些小纸片。无论是在什么场合——听报告、和朋友谈话、开会,只要听到一点有新意的观点或者自己有什么心得,他就随手写在小纸片上。晚上,在把这些只言片语整理出来。他的很多思想、灵感都来源于这些小纸片。
给孩子的成长日记。
我的迟到博客
第三,学会反思
如果一个老师不学会反思、不及时总结的话,那么,他的教学就会总是停留在经验水平,而不能有所突破。
这是教书匠和教育者的分水岭。一个成熟教育者的标志就是能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进行发思。
写十年的教案还不如写一年的教学扎记。
叶澜教授说:写三年形式化的教案对一个老师不会有都大帮助,而写三年的教学札记一定会让一个老师受益匪浅,由此走向名师的道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 04:22 , Processed in 0.13983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