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8年以来大陆民间阅读公益组织发展报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24 06:59: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8年以来大陆民间阅读公益组织发展报告(一)

                               亲近母语研究院    徐冬梅
概要:
2008年以后,因为公益意识和环境的改善,阅读氛围的形成,民间阅读公益组织发展迅速,公益阅读组织数量迅速增加,各种类型和服务个性的民间阅读组织纷纷涌现。儿童阅读以直抵人心的感动,简单便于操作,教师和儿童参与性高,受益面广泛,成为近四五年来民间公益阅读的主题。同时,乡村阅读以其独有的姿态和价值参与到对教育的切实改变和乡村以及社区的建设中去。心平基金会、真爱梦想基金会、立人乡村图书馆、担当者行动等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公益阅读推广是对乡村儿童和老师、家长的文学启蒙,是乡村教育的自救运动,也是公民的自我启蒙和行动。阅读公益事业要更好发展,需要不断完善公益阅读生态,需要加强分工和协作,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化程度;需要准确定位,坚持个性,需要健全公益机构管理机制,吸收优秀公益运营人才,不断提高公益管理团队的策划、运营和管理水平。

正文
一、             总体描述
   
1.民间公益阅读机构数量迅速增加,各种类型和服务个性的民间阅读组织纷纷涌现;
有人将2008年称为中国的慈善元年。“5.12”汶川大地震全面激发了国民的公益意识,同时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企业公益意识的全面觉醒,为民间公益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最近三四年以来比较活跃的一些民间公益阅读组织大多诞生在此之后,或者从那时之后逐渐将主要方向定位在阅读。心平公益基金会2008年9月获民政部批准设立。2007年,真爱梦想首先在香港注册,但比较有规模地运营还是在2008年8月14日,经上海市民政局批准,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正式成立之后。
2008年以来,民间公益阅读组织发展迅速。据致力于成为民间阅读公益事业平台的心平公益基金会秘书长伍松粗略估计,这四五年以来,重点从事儿童阅读推广的公益机构,并且一直在坚持做的,大约有200多家。其中比较活跃的大约有60~80家。主要针对学校推广的机构有:真爱梦想基金会、天下溪公益图书平台、立人乡村图书馆、担当者行动、新教育基金会、中国滋根乡村教育与发展促进会、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微笑图书室、六和公益、爱心点灯、蒲公英乡村图书馆、心教育社区青少年发展中心、益博公益、亲近母语研究院、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萤火公益事业发展中心、益微青年公益发展中心、满天星青少年公益发展中心、美丽中国(Teach for China)、圆梦的手教育助学促进会、山城志愿者服务总队、梦想行动国际、纯山教育基金会、明德书馆、灯塔计划、为中国而教(Teach future China)、陈一心家族基金会、天图教育基金会、青树教育基金会、新公民计划、授渔公益、川越公益、鹿溪青少年公益发展中心、创启公益、多背一公斤、等,主要致力于社区推广的有:希望社工服务中心、同心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在亲子阅读公益领域,公益小书房、深圳三叶草等是其中比较突出的组织。主要借助于网络平台实现的公益机构有:一公斤捐书网、扬帆计划、彩蝶计划等。
这些机构从其性质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资助为主的公益组织,主要致力于推动其他公益机构开展阅读项目,例如心平公益基金会、陈一心家族基金会、西部阳光基金会等,虽然他们有时也直接运营项目,例如陈一心家族基金会策划运作的“石头汤”项目就很有成效和影响力。但这些机构的核心还是以资助资金,寻找合适的公益运营团队开展项目为主。第三种是既有筹款功能,又直接开展阅读项目的运作性公益机构,例如真爱梦想、担当者行动、海外中国教育基金等。三是以策划和执行阅读项目为主的公益机构,例如天下溪、六和公益、爱心点灯、蒲公英乡村图书馆等,第一种类型的机构更类似于一个公益平台,是推动阅读公益发展的“供血站”,第二类机构一般也具有比较强的筹款能力,同时也直接策划和运作公益阅读项目。真爱梦想的梦想中心、梦想教室、梦想课程,担当者行动的“班班有个图书角”等、立人乡村图书馆都是公益阅读项目中的典型。第三类机构更注重技术性和执行性,其关键在是否具有阅读项目的策划能力和高度的执行力。
这些民间公益的项目点分布广泛,几乎覆盖全国版图。但更多更集中在西部贫困地区,主要分布在乡村和城市中的打工子弟学校和儿童。尤其集中在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甘肃、宁夏等地区。
由于创始人、理事背景、定位、宗旨和各方面的原因,各民间公益组织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服务个性。
景下学大讨论的组织的和优势                           
2. 推进儿童阅读成为近四五年民间公益阅读的主要阵地。
阅读本来是一个可以服务于各种人群的公益领域。按照年龄,我们可以比较细致地将人生阶段分为:0-3岁的婴幼儿、3-6岁的幼儿、6-12岁的小学生,12—15岁的初中生,15-18岁的高中生、18-22岁的大学生,22岁—30岁的初就业和刚刚组建家庭的人群,30—40岁的面临工作和家庭双重压力的人群,40——60岁的壮年,60岁以上的老年。可以说,各个不同的人生阶段都需要阅读的伴随。公益组织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选择为不同的人群服务。
但2008年以来,民间公益组织不约而同选择儿童阅读(主要在3-12岁阶段,有些覆盖到初高中阶段)作为资助和策划项目的重点。这不是一个偶然现象。而是本世纪以来儿童阅读推广事业发展的自然结果,是公益发展和儿童阅读的自然融合。从本世纪初开始的儿童阅读推广理念的普及,不断丰富的童书,各种的阅读书目,丰富的阅读推广实践的积累和儿童阅读专业机构和团队的形成,为民间公益介入儿童阅读准备好了充分的条件。
对2008年前的大陆儿童阅读推广的过程做一个简单梳理,更容易让我们看到民间公益组织在2008年以后,深度参与儿童阅读推广的背景和功绩。
上世纪末的语文教学大讨论后,本世纪初国家启动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1年建国后第一个语文课程标准颁布,第一次明确规定义务制教育阶段,学生的阅读量必须达到400万字。但如何才能确保儿童阅读的量和质?对语文教育的反思,对中小学语文教材的批判,对国际儿童阅读的吸收和借鉴,使得大陆的儿童阅读逐渐兴起。各种身份的儿童阅读推广人纷纷涌现。
以梅子涵、曹文轩、朱自强、方卫平老师为代表的儿童文学研究者和创作者,一直在大学开设儿童文学课,努力推动儿童文学创作和儿童文学研究,他们都以巨大的热情投入到儿童阅读推广中来。
2002年4月红泥巴读书俱乐部创办,创办者阿甲和萝卜探长兄弟,是中国儿童阅读推广的草创者之一,红泥巴的诞生意味着中国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儿童阅读推广机构,他们用高度的热情,专业的精神,主要凭借网络平台,在亲子共读和儿童阅读专业咨询和推广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红泥巴之后,全国出现了众多以亲子阅读为业务核心的公益机构,其中公益小书房、快乐小陶子、深圳三叶草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在学校推广领域,新教育实验和亲近母语实验是儿童阅读的重要推动力量。2003年两会期间,朱永新首次提出了“书香校园”的概念。在朱永新老师倡导下,新教育实验迅猛发展,其中建设书香校园是核心项目。2006年8月,新教育实验 “毛虫和蝴蝶”儿童阶梯阅读项目创立。他们注重田野研究,希望为每一个儿童寻找到他此时此刻最适宜的童书。新教育基金会、以书目研发为核心业务的新阅读研究所、以亲子阅读为核心的萤火虫亲子会都是在新教育实验基础上发展而来。
2000年亲近母语课题组成立,亲近母语从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反思出发,积极将儿童文学资源引入小学语文教育,致力于儿童阅读推广和儿童母语教育课程改革。2004年9月由亲近母语策划并主办的第一届中国儿童阅读论坛在扬州成功举办。这是大陆第一个关于儿童阅读推广的专业论坛。也是儿童创作界、儿童文学评论界、儿童读物出版界、语文教育界、阅读理论界的第一次对话。论坛发表了《中国儿童阅读宣言和行动纲领》的宣言。系统地勾画了在不同的场域推广儿童阅读的思路,论坛还展开了海峡两岸儿童阅读推广的对话。迄今这个论坛已成功举办九届。亲近母语以其十多年来在儿童阅读方面的深耕,而成为民间公益机构在儿童阅读课程建设和阅读师资培训方面的重要合作伙伴。
少儿图书出版机构也是重要的儿童阅读推广者。2003年以后,尤其是以21世纪出版社、接力出版社、信谊基金会等为代表的少儿出版机构,以当当网、江浙新华书店为代表的图书发行力量,各自以自己的力量参与和介入儿童阅读推广。经过最初的阅读推广,童书出版
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06年以后,图画书、文字的儿童文学、儿童科学读物、儿童人文等各种童书出版量大增,这就为民间公益组织采购更有质量的童书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基于研究和实践的各种儿童阅读推荐书目的出现,也为公益阅读机构提供优质图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大陆与台湾、香港、马来西亚等华语地区,以及国际之间的儿童阅读交流也日益频繁。
随着儿童阅读推广的不断深入,大陆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教师、幼儿园、家长被图画书、童书中所蕴含的真实的人性和纯真的童心所打动,越来越成为儿童阅读推广的主力军。2007年以后,各地以儿童阅读推广为主题的论坛和聚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密集度。民间公益组织机构的一些核心人物出现在各种儿童阅读推广的聚会中,陈一心家族基金会在设立了丰子恺图画书奖后,将资助项目更多地投向了儿童阅读领域,心平公益基金会更是直接将核心项目定位在图书阅读项目,为更多从事儿童阅读推广的公益机构提供资金支持。担当者行动也将“班班有个图书角”作为核心项目来运营。
近三四年来比较活跃的从事阅读推广的机构,几乎都是将3-12岁,尤其是6-12岁,也就是小学阶段儿童的阅读作为项目策划和开展的重点,因为公益机构的朋友们越来越认识到儿童阶段是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同时幼儿园、小学生的升学压力要远远小于初高中,阅读推广因而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3.从捐赠图书到促进阅读、教育革新和社会重建。
彩蝶计划的执行人曾经将儿童公益的链条概括为:让孩子们“吃上饭--穿上衣--有人爱--远疾患--去上学--有书读--上好学--读好书”。
2008年以前的民间公益组织,大多在关注“吃上饭--穿上衣--有人爱--远疾患--去上学”这些基础性的环节,也有不少机构关注于让孩子们“有书读”,并将机构重点放在捐赠图书,帮助学校建设图书馆等方面,例如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天下溪、滋根基金会、心教育社区智慧之舟项目等。但总的来说,在2008年以前的阅读项目没有规模,捐赠的童书缺乏质量,也缺乏相应的阅读支持。
2008年以后,更多的公益机构纷纷将目光凝聚在儿童阅读上,并把项目重点放在大量捐建图书馆、图书室、图书角上。其中比较突出的有真爱梦想、滋根基金会、担当者行动、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微笑图书室、一公斤捐书网等。但他们已和以往一般意义上的捐书有着很大的不同。首先是这些民间公益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在和儿童阅读机构交流的过程中,逐渐确立了儿童阅读的理念,其次是由于有了相对比较成熟的阅读书目,捐赠的图书相比以前有了较好的改善,2010年1月,“公益图书采购中盘”项目由心平公益基金会和北京天下溪教育咨询中心共同发起,并指定北京书乡墨林出版顾问有限责任公司为项目运营单位。
随着儿童阅读公益项目的深入,如何更好地帮助各图书阅读项目点运营,更大地发挥图书的作用的,如何培养更专业的志愿者和阅读种子教师的问题显得越来越迫切。白岩松将2011年称之为公益制度元年,对于民间公益阅读机构而言,怎样在图书馆、图书室等硬件建设的基础上,建立更完善的图书使用和阅读机制成了越来越重要的问题。绝大多数公益机构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在捐赠图书的同时,建设阅读支持系统来更好地发挥图书的作用。包括让儿童参与图书日常管理、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阅读志愿者和教师的培训等等。
中国滋根乡村教育与发展促进会,他们成立之初,资助方向比较多元,而且重点支持的内容是满足基础教育、成人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基础需求,尤其注重妇女和女童平等受教育。2007年前,滋根也捐了不少图书。但从2007年开始, 中国滋根从台湾引进了“爱的书库”阅读推广项目。这一项目是由教师引导的班级集体阅读,全班同学一起阅读同一本书,在共读的基础上融入绘画、表演、讨论等活动,让阅读变得更有趣。滋根还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亲近母语研究院以及心平公益基金会举办的各种专业的阅读培训以提高指导阅读的能力。滋根的班级图书角的项目鼓励二年级以上的孩子参与班级图书角的日常管理工作,例如书目编号、借阅登记等,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管理能力。以班级图书角为载体,该项目亦鼓励和支持学校开展多样的阅读活动,例如故事比赛、书本剧表演等,营造“书香校园”的氛围。
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OCEF)于1992年在美国注册,其发展初期,重点项目是资助贫困儿童上学读书。 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的图书项目始于2003年,算是民间公益组织中,启动阅读项目较早的机构。其初期,重点也在募集新旧图书送达乡村。截至到2010年底,OCEF图书项目组共建立图书室368个,募集新旧书籍338,705本。从2010年开始,OCEF图书阅读项目开始不仅捐助图书,同时致力于推进阅读,建立阅读支持系统。他们与上海微笑图书室合作,开始“样板图书室”项目——以阅读推广为主线,配合教师培训,专家讲座,志愿者下乡,阅读夏令营等多种形式,帮助学校打造阅读环境,让老师和学生们爱上阅读。2011年下半年,样板图书室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宁夏海原的7个学校。这7个学校同时也是北京师范大学的跨越式教育的研究示范点。2011年以后,他们在心平公益基金会的资助下,更多地组织教师参加亲近母语、新教育基金会的儿童阅读种子教师培训,并邀请薛瑞萍等阅读专家进行专门的阅读培训。
绝大多数民间公益阅读机构都走过了同样的历程,阅读活动的开展,乡村教师的被唤醒极大地提高了捐助图书的使用效率,焕发了儿童阅读项目的活力,使得民间公益阅读机构呈现出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民间公益阅读推广找到了一个良好的促进乡村教育的途径,童书以其直抵人心的感动,儿童阅读以其简单便于操作,教师和儿童参与性高,受益面广泛成为乡村教育改革的一个良好起点。从童年开始,以真善美为基本价值,回归教育的常道,回归基本的人性,唤醒乡村教师的教育热情,乡村儿童阅读以其独有的姿态和价值参与到对教育的切实改变和乡村以及社区的建设中去。



2#
 楼主| 发表于 2014-1-24 07:00:36 | 只看该作者
2008年以来大陆儿童阅读公益组织发展报告(二)


二、            
典型描述
2008年以来,民间公益阅读组织中,出现了一些优秀的机构,由于篇幅限制,择取其中六家作为典型介绍,并试图做一些分析。选择这六家机构的标准主要包括:(1)推进民间公益阅读的贡献大小;(2)阅读项目投入的规模和资金量;(3)机构的管理和运作水平;(4)阅读项目的策划能力和创造性和个性。同时,也对其他比较突出的机构和阅读项目做一些简要的介绍。
1.       心平公益基金会
创始人:段永平
秘书长:伍松
总部地点:成都
成立时间:2008年9月
   核心项目:图书阅读项目  大学生行动项目
心平公益基金会是企业家段永平先生及夫人刘昕女士发起,于2008年获民政部批准的全国性非公募基金会。其核心项目为从图书到阅读项目和大学生公益项目。从图书到阅读项目倡导各类公益组织在儿童阅读领域积极开展合作,向中国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小学和初中捐赠优质图书,协助这些地区持续推动和改善儿童阅读。是中国儿童阅读领域最大的资助型基金会。国内最优秀的阅读推广公益机构,绝大多数都与心平基金会有合作并受到心平基金会的项目资助。
根据心平公益基金会网站公布的数据,自2008年9月到2013年6月,心平基金会共向25省市的1418所学校及社区捐赠了图书阅读项目。其中包括:3894个图书角(覆盖467所学校),90间社区图书室,861个学校图书室及其他图书阅读项目。
仅2012年一年资助建立的图书阅读项目如下:
项目点
资金(元)
图书册数
陕西华阴市太华办上洼小学
 
400
陕西富平县南社乡中心小学
 
1200
贵州思南县宽坪中学
 
1800
江西新建县乐化中心小学
 
1200
江西新建县溪霞中心小学
 
1200
江西新建县流湖二小学
 
1200
湖北红安县第五中学
 
1900
安徽霍邱县城关镇逸夫小学
 
2300
湖北蕲春县“黄侃图书馆”三分馆
 
2300
四川雅安市雨城区沙坪镇中心小学
 
700
贵州盘县松河中学
 
1800
贵州盘县羊场中学
 
2500
四川彭州市“爱的书库”全县覆盖项目
340,000
 
贵州盘县四格中学
 
1800
贵州盘县第八中学
 
3000
陕西安康汉滨区谭坝镇9所学校微笑样板图书室
175855
 
重庆大渡口区民胜小学梦想书架项目
 
410
重庆巴南区接龙镇凉水小学梦想书架项目
 
410
四川彭州市磁峰镇莲花湖社区图书室
 
1200
四川巴中市巴州区晏阳初图书馆下巴庙中学分馆
 
1300
安徽寿县大顺第一小学华益农村儿童图书银行项目
15930
1200
贵州大方县3所学校微笑样板图书室
60000
 
浙江三门县立人乡村图书馆十二分馆
 
4000
广东大埔县立人乡村图书馆十一分馆
11965
2000
宁夏海原县OCEF样板图书室项目新增15所村小的补充捐赠
35232
 
四川宜宾县柳嘉镇白马小学
 
1200
甘肃宕昌县、古浪县11所乡村小学“班班有个图书角”项目
194124
 
四川广元市利州区4所乡村学校“班班有个图书角”项目
191943
 
贵州威宁县九三中学图书室
 
1800
贵州威宁县炉山中学图书室
 
2500
贵州威宁县麻乍乡第二中学图书室
 
1200
贵州威宁县麻乍乡戛利小学图书室
 
1200
贵州威宁县牛棚镇新山小学图书室
 
600
安徽霍邱县城西湖乡汪集小学图书室
 
600
安徽霍邱县城西湖乡沣湖小学图书室
 
600
安徽霍邱县高塘镇裕民小学图书室
 
600
安徽霍邱县曹庙镇吴阳小学图书室
 
1200
云南贵州安徽河北4县33所乡村学校
208000
 
贵州盘县第六中学图书室
 
2400
贵州盘县旧营乡中心小学图书室
 
1200
贵州独山县基长镇上道中心小学图书室
 
1300
贵州丹寨县扬武乡民族小学图书室
 
1200
安徽金寨县汤家汇镇27所乡村学校“智慧之舟图书室与学生阅读”项目
180700
 
四川甘洛县玉田镇赤富村爱真小学图书室
2600
600
河南兰考湖北房县2县25所乡村学校“滋根图书角”项目
280000
 
山西永济市开张镇中心学校及下属村小图书角项目
71900
 
山西永济市卿头镇中心学校及下属村小图书角项目
102820
 
湖北武汉市新洲区、重庆巫山县、新疆乌鲁木齐市14间梦想中心项目
1,020,000
 
贵州务川县35所学校OCEF样板图书室项目
250000
 
贵州威宁县石门乡心中小学图书室项目
 
440
新公民计划第一批5家社区合作伙伴图书室项目
 
6000
2012年“乡村图书馆、校园图书角、家庭书架网”图书阅读项目
60000
 
新公民计划第二批4家社区合作伙伴图书室项目
 
4500
山西绛县、河南焦作13个“完美教室”公益项目
130000
 
广东汕头市潮南区仙城镇深溪小学刘百行图书馆项目
 
2500
云南云县大寨中学新合分校图书室项目
 
1200
湖北省罗田县思源实验学校图书室项目
 
3000
山西绛县、江苏海门、北京昌平、四川北川、四川金堂、安徽霍邱、甘肃庆阳、内蒙古罕台和湖南桃源26个“新教育童书馆”项目
826000
 
四川西充县多扶镇等4个乡镇“农家女”图书角及阅读项目
70620
4200
陕西蒲城县、潼关县、华县8所学校“爱心点灯”图书奖励计划
46000
 
云南巧家县老店镇法土南完小及2所分校立人图书角项目
 
690
广西南宁市高新区向阳学校图书室项目
 
1800
贵州正安县28所学校守望春天“伴随成长”图书室与阅读项目
119784
8905
安徽霍邱县刘李中学等11所学校“微笑普通图书室”项目
96690
 
重庆市沙坪坝区陈家桥街道学林社区图书室捐助项目
 
1200
云南芒市西山乡营盘小学及“榕树根”儿童活动中心图书阅读项目
 
1200
山西太原市小店区北格镇梁家庄小学、流涧小学“明德书角”阅读项目
40000
 
重庆璧山县、开县24所乡村学校“班班有个图书角”阅读项目
392476
 
立人乡村图书馆长期志愿者及立人成都办公室图书阅读项目
11863
 
合计:资助学校441所
4934502
87655
同时,心平基金会在伍松秘书长领导下,一直致力于不断优化儿童阅读生态循环圈,努力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一个“无边界”的学习共同体与协作创新平台。让公益阅读机构享有更多地运作分享,经验交流,业务合作的机会,其中“乡村图书馆建设和乡村阅读论坛、公益图书中盘”就是其中突出的成绩。乡村图书馆建设和乡村阅读论坛迄今已成功举办三届,为推动公益阅读机构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他们还发起举办分地区的心平伙伴圆桌会议,并举办了武汉(2010)、成都(2011)、成都、培训(2012)等圆桌会议。
心平基金会还积极促进部分心平公益伙伴及民间教育机构合作,积极资助民间公益机构和项目点的优秀教师参与由民间教育机构举办的阅读推广研讨会、教师研习营等活动。 截止到2013年6月,心平基金会与部分心平公益伙伴及民间教育机构合作,参与资助了阅读推广研讨会、教师研习营、公益图书中盘等不同类型的阅读支持项目22个,共捐款138.8312万元人民币。
心平公益基金会奉守“平等、诚信、廉洁”的核心价值观,以“上善若水”的智慧和胸怀,积极推动儿童阅读公益事业,已经成为中国最有影响的公益阅读资助和推动平台。
2.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
创始人:潘江雪
秘书长:吴冲
总部地点:上海
成立时间:2008年8月
   核心项目:梦想中心”、 “梦想课程”、 “梦想领路人”、 “梦想银行”。
2008年8月14日,经上海市民政局批准成立。其前身是于2007年10月在香港注册成立的“ 真爱•梦想中国教育基金有限公司”。
真爱梦想五年来发展迅速,在众多民间公益基金会中以运作高效而为人瞩目。究其原因,真爱梦想基金会的核心成员大多具有金融和上市公司的专业管理的背景,同时他们奉守不做牺牲的公益的理念,并且开创性地在公益领域果断引入企业管理的概念。因此他们善于讲故事,擅长与企业对接,他们策划项目的能力较强,设计的初期产品——梦想中心清晰可见,财务和管理相对规范透明,始终坚持以成熟商业技术提高整个系统的标准化程度和成长效率,同时开放接纳一切有助于成长的外部力量。
截止2013年8月1日,短短五年时间,基金会从当初4个员工、6平方米的办公室、2家梦想中心,到今天的40多个员工、真爱梦想共建立了977所梦想中心,475家梦想书屋,惠及5万名一线教师及85万农村孩子及外来务工子弟。
   除了效率和规模的优势,真爱梦想在探索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体系化的公益产品和服务体系。其核心项目,梦想中心”(连锁网络体系)、“梦想课程”(课程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体系)、“梦想领路人”(以探究型学习为核心的教师培训体系)、“梦想银行”(以教师发展和教师奖励作为主要推动力的激励体系)互相支撑,以系统化的方法,在传统教育的空间中注入平衡人格、创新精神、多元探究的素质教育,从形式到内涵,试图`构建统一的、标准化的公益"麦当劳"。
真爱梦想的核心公益产品——“梦想中心”,是一个设计独特、分布在各个乡村学校中的标准化多媒体教室。基本配置为:图书3000册(其中包括1000册新书和2000册二手书)、彩色可移动桌椅若干、联网电脑若干、55寸液晶电视机或投影仪一台、500G移动硬盘。孩子们在充满现代感和活跃气氛的环境中不仅能够开阔视野,更可以产生对知识的尊重,享受学习的乐趣。
为了满足更多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对课外图书的需求,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联合腾讯慈善公益基金会、心平公益基金会、《经济观察报》在现有“梦想中心”学校网络周边开展了二线产品——“梦想书屋”计划,为学校提供1000册二手图书、一组书架、一台电脑、一套图书馆管理系统、一支扫描枪,更有针对性的开展乡村教育公益项目。
“梦想格子”是以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核心公益产品“梦想中心”和二线产品“梦想书屋”为基础的三线公益产品,是一个色彩斑斓的班级小图书角。它包括一个彩虹书架和100本二手图书。
“梦想课程”是一系列面向义务教育1—9年级,基于“全人教育”理念,融合问题探究、团队合作、创新创造、环境保护、情绪智能等元素的跨学科综合素质课程。梦想课程包括“我是谁”、“我要去哪里”、“我如何去”三个大模块,分别设置了适合1-3,4-6,7-9年级的分阶课程。在梦想课程的设计中,强调以问题导引的团队探究和以游戏达成的体验学习。老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积极的提问者和鼓励者;学生不再需要记住名词概念,而是在思维的碰撞和活动的体验中感悟成长。
为了让老师们学会上“梦想课程”,真爱梦想设计了一套课程培训体系,称为“梦想领路人培训”,包含“梦想教练计划”和梦想领导力培训。
真爱梦想的高效的运作提高了公益的效率,扩大了公益阅读的受益面。从而为他们赢得了众多的荣誉,并得到腾讯公益、苏宁云商等机构的大力支持,但同时他们也得到来自公益和各界的不少质疑。质疑主要集中在教育能否以追求效率为目标,梦想课程是否契合乡村和城市务子弟的需求,是否具有教育的专业性,如此大规模的受益面,教师培训和管理如何跟上这三个方面。
相信这些质疑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让优秀的童书尽快尽可能多的到达孩子们手里,让网络和梦想课程打开偏僻的乡村儿童的世界,让乡村的教育领导者和教师主动参与到探索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中来,接触企业领导和管理的方法,无疑有着很大的意义。
3. 陈一心家族基金会
创始人:陈一心
执行总监:陈婷婷
总部地点:香港
核心项目:幼儿阅读—包括儿童图书馆及阅读计划、石头汤联盟
陈一心家族基金会是一家拨款和运作混合型基金会,2003年成立于香港,成立以来为使资助项目的影响及效能达至最佳效果,基金会的资助项目范围非常集中,重点支持0-12岁儿童阅读发展,积极发展拨款项目和特别项目。因此积累了相当程度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为中国内地及香港的幼儿阅读专项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陈一心家族基金会是中国发起成立较早,并开风气之先,专注于儿童阅读的民间公益组织机构之一。2003年基金成立,2006年发起成立书伴我行(香港)基金会,2008年发起成立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为推动国内原创图画书做出了很大贡献。2011年在合肥举行第三届“阅读的力量”国际论坛,2012年在合肥成立“石头汤悦读校园联盟”,2013年在北京组织NGO阅读学习网络 , 2013年在香港推行“爱阅读 · 爱学习”倡导活动。十年来,在内地和香港,深耕儿童阅读,对于推动国内和香港的儿童阅读发展,带动民间公益机构推动阅读功不可没。
陈一心家族基金会每年资助的重点都在儿童阅读领域。根据2011—2012年报,这一年度中,拨款项目中阅读项目占了绝大多数,列举如下:
上海浦东新区心教育社区青少年发展中心 -智慧之舟安徽金寨
县关庙乡乡村小学读书活动计划( 资金增补 ) 项目
北京师范大学 - 同一起跑线 –——利用课堂拓展阅读提高农村学生语言应用能力
合肥市包河区快乐童年公益阅读坊 ——“快乐家园”阅读项目
爱乐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蒲公英亲子阅读计划
北京天下溪教育咨询中心 ——快乐小陶子流动儿童图书馆
花旦工作室 -『我是谁』儿童项目 北京昌平农家女实用技能培训学校 - 农家女阅读计划
美丽中国 - 松桂小学图书馆项目 美丽中国 - 戏剧艺术项目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 依托学校建立贫困民族农村社区学习资源中心的行动研究
海门市少年宫 - 海门市家庭亲子阅读项目
中国学校慈善基金会 - 图书馆与阅读课程
苏州市新教育研究院 - 中国小学生必读书目的研制与推广
香港小莎翁有限公司 - 小莎翁学习及体验计划 2011-12
童协基金会 - 香港社区中心老友记伴读计划
Friends Of African Village Libraries - 加纳北部之阅读夏令营暨课后活动项目
Friends Of African Village Libraries - 农村社区图书馆优化项目
The Yonso Project - 提高农村儿童阅读素养项目
Books For Africa Library Project Inc - 优秀图书馆管理员薪金 补助计划
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 书伴我行 ( 香港 ) 基金会上海 / 海门 / 北京培训之行
打造阅读文化之旗舰项目 (1) 石头汤悦读校园联盟; (2)Stephen Krashen 教授及其团队的合肥之行;(3) 合肥图书馆教师培训项目:图书馆培训证书课程
    石头汤悦读校园联盟项目是陈一心家族基金会近年来重点自主运作的一个公益项目。项目主要在合肥包河区实施。前身是2006年一个多校联动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由合肥屯溪路小学发起、陈一心基金会资助的为期两年的“好书大家读”活动。项目前期主要侧重于为孩子们提供更多适合的书,努力打造理想的学校图书馆。2010年项目调整了思路, 侧重于校园阅读环境的打造,主要针对阅读环境中三方面的因素: 书、时间与人,通过这些因素的改善来促进全校阅读环境的改善, 从而帮助更多学生养成阅读兴趣与习惯。这一阶段的多校联动活动,更侧重于各校根据自身的条件独立打造各具特色的校园阅读文化。
合肥地区的阅读文化发展必须由合肥本土团队来执行,才能长期持续发展。基于这样的理念,2012年2月由基金会和合肥包河区教育体育局局长陈雪梅共同主持,“校园阅读环境典范”的骨干学校:屯溪路小学、 曙光路小学、卫岗小学、太湖路小学、望湖路小学和长师附小,与新加盟的合肥师范附小,携手发起石头汤悦读校园联盟,很快得到了另外8所学校的响应:曙宏小学、东流路小学、葛大店小学、 金葡萄小学、长丰杜集中心学校、长丰岗集中心学校、长丰杨庙中心学校和长丰吴山中心小学。联盟发起学校校长圆桌会议,圆桌会议每一到两月举办一次,主旨由合肥本地骨干学校牵头策划并推动联盟学校的共同成长。各联盟校在教育行政部门和基金会的支持下,每一所学校都在自身的基础条件之上建立了特有的图书阅读空间,典范(Model)。保证孩子在校有书可读,随时随地方便取书。学校也明确了阅读时间,至少每周一节阅读课,同时又有见缝插针式的自由阅读时间,并举行阅读有关的延伸活动。图书馆非常方便借阅,并鼓励家长伴读。教师成立了研读会,从同读一本书开始,让教师体验深入童书回归天真的乐趣。
石头汤联盟到目前为止,还审批了29个创新基金 •,开展了9期的图书馆老师培训 •,举办了若干儿童文学、阅读推广方面等专家的讲座和工作坊,并由Stephen Krashen团队设计合肥阅读项目的评估调研方案。
由于连续多年的耕耘,打造校园阅读优良环境的氛围已在合肥地区的小学中渐成气候,石头汤联盟成为推动当地儿童阅读和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
4. 担当者行动
创始人:张同庆
总干事:官文宾
总部地点:厦门
核心项目:班班有个图书角
2004年12月,出于对自己公民责任的意识和担当,在大学任教的张同庆老师和他的几位朋友在福建泉州发起成立了担当者行动。2009年3月,担当者行动在厦门注册了担当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担当者行动公益助学项目的活动策划和推广。 2013年3月5日,担当者行动正式在广东省民政厅注册成功,正式获得了政府承认的非营利组织法人资格。
“班班有个图书角”是担当者行动的核心运作项目。担当者行动也是图书角类公益项目中,全国运作得最好的一家机构。班班有个图书角通过在比较缺乏课外图书资源的乡村和打工子弟学校的每个班级都建立一个标准化配置的图书角,班级图书角是建设在项目学校教室中的图书角,不需要专门的场地和专人管理,孩子们可以在课间和放学后随时取阅。班级图书角因为距离孩子最近、书目配置科学、管理简单规范、使用扩展性高、项目复制性强等特点,得到了项目点学校师生的欢迎。
班班有个图书角项目从2009年下半年启动至2013年6月,已经先后在福建、江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宁夏、甘肃、青海、湖北、浙江、上海等15省份的220所农村中小学及城市打工子弟中小学捐建了2300个图书角,为60000多名贫困地区的孩子送去了92000多册精心挑选的课外图书。
同时担当者行动致力于联合社会各种资源,建立一个全面、专业的课外阅读助学体系———“班班有个图书角”课外阅读助学体系。课外阅读助学体系以班级图书角建设为前期导引,在项目受助学校的每个班级建立标准化配置的图书角以后,通过阅读领航员教师培训、少儿课外阅读活动中心、未来英才夏令营和少儿课外阅读研究中心等四位一体的后期辅助支持体系,为乡村孩子和打工子弟学校孩子提供全方位、多形式的课外阅读资源和课外阅读辅导,助力中国乡村孩子全面成长
这个项目运作三年来,也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首先是专职人员严重不足。志愿者是担当者行动的主体,但担当者行动在志愿者的动员、培训、参与 、服务等方面还做得不够,再次是教师作为项目学校阅读推广和辅导的主题,担当者项目学校的种子教师动员、培养、支持等方面做得也还不足。还有,就项目本身而言,单个图书角项目,明显过于单一、单薄,对学校长期的、系统的后续支持力度明显不够。这些方面都需要担当者行动积极反思,努力建立系统化的机制,完善项目设计,并将资金和人力向后期支持系统倾斜,争取获得项目和基金会运作整体上的突破。
   
5.新教育基金会
创始人:王海波
秘书长:王胜
总部地点:上海
核心项目:完美教育、新教育童书馆、卓越课程
新教育基金会又名江苏昌明教育基金会,是2010年2月在江苏省民政厅注册成立的一家非公募基金会。基金会的宗旨是倡导新教育文化,促进新教育实验的发展,让更多的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基金会的使命是成为促进新教育实验发展和推动中国教育创新的助推器。
新教育基金会的秘书长王胜拥有比较成熟的公益运作经验,在他的主持下,新教育基金会充分整合新教育的相关资源,例如专家团队、众多的实验区和实验学校、一定的行政网络,以及十多年来新教育实验积累的课程和一些技术优势,有效地帮助经济落后地区的新教育实验学校获得了资源和成长。
新教育基金会的核心项目是完美教室、新教育图书馆和卓越课程。完美教室试图打造一个个充满活力的班级共同体。他们通过亲子活动节日课程、成长仪式生日诵诗等形式为孩子营造最适宜的班级生长环境。基金会以比较严格的标准择选项目教师,新教育基金会为“完美教室”的老师在班级开展各种活动与庆典提供资金支持。截至2013年4月9日,基金会已实施捐建 的完美教室分布如下:山西绛县9个, 贵州凤冈7个, 湖南桃源1 个,河南焦作5个, 四川北川1个, 总计23个。新教育基金会向实验点提供新教育课程研发经验并进行指导, 研发符合班级情况的课程,由新教育研发专家、新教育名师等开展新教育通识培训、班主任专业培训,新教育课程指导教学、大量阅读写作等。
新教育童书馆旨在为那些学校具有一定的阅读氛围, 图书匮乏的新教育学校捐建童书馆。分为小型(村级单独学校式)、中型(乡镇级)、大型(县市级)。新教育童书馆”联合新阅读研究所,集合众多阅读专家,精心挑选并共同打造 了一批适合不同年龄孩子阅读的精品书目。同时为了加强区域阅读文化的建 设、深度推进新教育阅读理念,围绕童书馆还有一系列软件配套设施。每个班级一年中最少可共读4种 童书。校内同年级之间漂流借阅,每个学生一年最少可自主选读童 书100本。每个学校一年中 最少可有135种书供教师选择阅读。截至2013年4月,已合计捐建新教育童书馆47所。分布地区如下:
山西绛县 16 1、中3、小12            贵州凤冈 4 1、中3
四川成都 2 2                          四川北川 1 1
四川金堂 3 2、小1                    江苏南京 1 1
江苏淮安 3 3                          江苏扬州 3 3
江苏句容 2 2                          安徽霍邱 1 1
江西横峰 1 1                          北京朝阳 1 1
江苏海门 4 4                          北京昌平 1 1
云南临沧 1 1                          内蒙罕台 1 1
甘肃庆阳 1 1                          湖南桃源 1 1
卓越课程,是指向新教育专家团队和实验学校中那些具有丰富经验的实验教师提供必要的资金和相关支持,鼓励他们开发支撑和推进新教育实验的课程。迄今为止,已开发,含正在开发的课程有:儿童诗意课程、儿童写作课程、儿童数学课程、儿童电影课程、儿童哲学课程、儿童幸福课程、印象山水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绿拇指儿童阶梯写作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激励了很多一线教师从事课程的开发和研究工作。
   新教育实验开展以来,唤醒了众多的老师,追求“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社会影响越来越大,新教育基金会开展的工作重点针对实验学校中相对贫困的地区,这些区域和学校往往经费紧缺,优秀教师较少,缺少教师培训, 图书严重匮乏。新教育基金会为这些学校顺利开展新教育实验提供了保障,也进一步树立了新教育的公益形象。


6.立人乡村图书馆
创始人:李英强、余世存、杨民道、薛野、张守礼等
总干事:李英强
总部地点:成都
核心项目:立人图书馆  立人学堂  立人大学
立人乡村图书馆是由李英强发起,并在若干对公民社会建设和公共事务比较关注的一些企业家和学者的支持下,成立的一个以阅读为技术路径,以立人为教育宗旨的公益组织。立人乡村图书馆力求以图书为载体,以教育为内容,立足乡村,连接城市,推广国民阅读,促进乡村教育革新。立人各图书馆馆均致力于成为当地的学习中心和教育基地,文化中心和精神家园,交流中心和公共平台。
2007年12月底,第一座立人乡村图书馆,在青石镇中学内试营业,起名“黄侃图书馆”。在各界热心人士和公益组织的大力支持下,迄今已在湖北、河南、四川、云南等地建设十多个分馆,每个分馆已经实现平均馆藏书6000册(含杂志)。分列如下:
● 第一馆:黄侃图书馆【已停止运营】
地址: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青石镇叶铺村
● 第二馆:张国栋图书馆
地址: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固城乡
● 第三馆:唐仲容图书馆
地址: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石城乡石城中学
● 第四馆:晏阳初图书馆
地址: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茶坝镇茶坝中学
●晏阳初图书馆正直分馆
地址: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正直中学
●晏阳初图书馆下八庙分馆
地址: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下八庙镇下八庙中学
● 第五馆:孙世祥图书馆
地址: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新华路107号
● 第六馆:甘泉图书馆【已停止运营】
地址: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桃李街73号围场一中
● 六馆二分馆:木兰图书馆【已停止运营】
地址: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围场二中
● 第七馆:熊培云图书馆
地址:江西省九江市永修一中
● 第八馆:志翔图书馆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李寨乡李寨中学
● 第九馆:精忠图书馆【已停止运营】
地址:重庆市忠县 忠县中学
● 第十馆:陶行知图书馆【已停止运营】
地址: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青少年活动中心
● 第十一馆:卓英图书馆
地址: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工农路虎山中学蓝经耀图书馆一楼
● 【立人合作馆】三门立光图书馆
地址: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城关文化路
● 【立人合作馆】友儒友文图书馆【已停止运营】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旧街
●     【立人合作馆】中银富登图书馆
立人同时试图通过丰富的阅读活动来拓展乡村图书馆的功能。包括立人读书会、电影欣赏、访问学者、作文比赛、冬令营/夏令营、立人选修课、2.0图书馆等。但初中高中生能否有充分的时间来读这些真正意义上的好书,乡村图书馆的管理者们有没有能力,通过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从应试教育中“争夺”到学业负担极重的学子们来阅读和思考、分享,也是很关键的问题。
立人的另一核心项目是立人大学,简写为LRC。LRC是一个民间自发组织的公益性质的教育行动,愿景是构建一个基于互联网的民间虚拟的“大学”,致力于探索开放教育、自主学习的方式,立足民间社会,集合学问家和行动者,为当下中国青年自由生长、真诚向学,创造自由而开放的平台。2011年7月,LRC在湖北蕲春青石中学举行了第一次Summer School(暑期学校);15天的时间,16位学者、20多为志愿者、77名学员(含高中生和大学生)从全国各地自费前往。刘瑜、张健、朱海就、秋风、熊培云等分享自己的学思历程和学问见解。2012年7月9日到16日, LRC在北京开办第二次暑期学校。集中学习的计划改变后,90余名学员和志愿者分为7组,在北京城内四处访学,找来了章诒和、秋风、马勇、周濂、崔卫平、徐晓、张健、王建勋、余世存、熊培云、姬十三、薛野等30多位学者和行动者,
形成了“游学”模式。2013年,LRC暑期学校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分别建立游学义工小组,邀请傅国涌、余世存、王晓渔、周濂、冉云飞、姚中秋等为学员开讲。但上海未能顺利开办。
立人乡村图书馆是民间公益机构中个性较鲜明的一个。这和创始人的身份和个性、宗教信仰有一定关系,更重要的还是立人的项目策划和设计较鲜明的带有公民启蒙、乡村重建的色彩,并与政府存在一定程度的对抗有较大的关系。从前面列出的项目点和运营状况,也可以读到较丰富的信息。含合作馆在内,曾经开放的十三个馆目前已经停止运营的图书馆达到六个,仅仅是因为很难找到扎根乡村的专职员工或者长期志愿者吗?
立人图书馆大多开设在乡村中学里,也不仅仅是偶然。尽管也有一些独立的立人馆,立人图书馆里也有一些童书,但你如果认真阅读立人的书目,你就可以发现,这个图书馆的书目更多的是一些希望让孩子们读了“能睁开眼睛看”的图书,而这些并不适合小学生。立人的项目设计更适合初中以上的高中生和大学生,同时更适合于定位在培养未来有独立思考力和行动力的精英和担当者。同时在众多媒体关注下,创始人和运营团队需要冷静下来,扎实做好一些基础性的工作。

3#
 楼主| 发表于 2014-1-24 07:01:21 | 只看该作者
2008年以来大陆儿童阅读公益组织发展报告(三)

此外,在众多公益阅读组织中,还有一些机构和项目运作得得非常出色,值得关注。
   1. 中国滋根乡村教育与发展促进会
中国滋根乡村教育与发展促进会,简称中国滋根,成立于1995年,是国内较早正式注册成立的,以支持中国最贫困人群的发展为志业的基金会。
十多年来,中国滋根在贵州、云南、四川、湖北、山西、河北等9个省中的200多个学校和村寨,长期支持费用少、有实效的各种项目。滋根的阅读项目根植在促进乡村学校的发展的公益进程中。是国内较早进行阅读项目的基金会之一。2007年从台湾引进“爱的书库”项目,以班级共读和书库流转去推动一个县域或几个乡镇的儿童阅读。“滋根图书角”项目建设也卓有成效。 2011年以来,滋根在贵州、云南、山西、河南、湖北等9省20个县以乡镇为单位,支持乡镇片区图书角建设,约建成2000多个图书角,服 务200多所学校的近8万名师生。
以2012年为例,资助以下学校建立图书角:
•  云南玉龙县28个图书角 1600册;
• 河北青龙40个图书角2120册,教师用书200册;
• 安徽霍山22个图书角1160册,教师用书224册;
• 贵州雷山县80个图书角学生用书4105册,教师用书585册,
• 贵州雷山县36个、榕江36个图书角;
• 河南兰考10所学校78个图书角
• 湖北房县15所学校114个图书角,学生用书7081册,教师用书900册
• 山西永济开张镇49个图书角,学生用书2940本,教师用书450本;      
• 山西永济卿头镇71个图书角,学生用书4260本,教师用书590本;


2.中国海外教育基金会
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OCEF)于1992年在美国注册其图书项目始于2003年。截至到2010年底,OCEF图书项目组共建立图书室368个,募集新旧书籍338,705本。是公益阅读项目基金中规模较大的一个。同时2010年以来,非常重视和其他公益伙伴的合作,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积极邀请专家培训种子教师等等。
   以下是其从2004年到2012年图书馆建立和新旧图书的募集情况:
  
2004年-2012年,一共募集新旧书籍424,358本,帮助540个学校建立了图书室
年份
旧书图书馆
一期新书
二期新书
募集旧书
购买新书
2004
29
11
 
16243
10672
2005
53
 
47340
0
2006
101
3
17
95000
16984
2007
60
9
31
48031
15254
2008
26
16
15
16949
8165
2009
19
11
 
27183
4788
2010
18
14
27
21211
10885
2011
10
34
12
18681
15633
2012
10
126
4
17000
34339
316
224
106
307,638
116,720
总计
540
424,358
*二期新书是一期资助旧书,二期购买新书的学校,已经包括在旧书图书室里面,所以不计入图书室总量.









3.爱心传递慈善基金会
爱心传递慈善基金会(Pass Love Charity Foundation)是中国留学生杜可名和玄伟剑于2006年在美国密西根州正式注册的501(C)非营利性公益组织。
创办人杜可名女士2008年开始致力于为中国贫困地区创建优质的蒲公英乡村图书馆,并试图以此为载体,使乡村儿童受到公平、适合、人性化的教育。蒲公英乡村图书馆以其人性化的阅读和教育理念、具有吸引力的阅读环境、精选的丰富好书、经过培训的志愿者、有效的图书馆模式,堪称国内公益图书馆中最好的。
杜可名在其美国读书期间就开始介入公益阅读,并且以她自身的教育专业背景,和公益精神和管理经验,建立了蒲公英乡村图书馆的运营体系。
同时蒲公英的课程从儿童出发,为教师服务。她结合各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积极开展语言文学、 自然科学、心理学、哲学、艺术等学科的优质课程教学培训;使得乡村教师/志愿者能够带领孩子们开展丰富、有趣、有价值的学习活动。使教师提高图书馆利用能力,在图书馆的平台上 有效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同时她努力探索主题型学习,并坚持学习的主题从学生的兴趣来,从生活中来,从自然中来。很受项目点的师生的欢迎。
4.天下溪图书公益平台
北京天下溪教育咨询中心是一家完全草根的民间非营利组织,成立于2003年6月。发起人郝冰和梁晓燕堪称中国第一代NGO人。机构运作早期,针对很多乡村缺少图书的状况,梁老师等人在各出版社积压的大量的库存书中找到品质优良、价格合适的图书,同时开展各种形式的募捐活动,为中西部贫困乡村及大中城市的流动人口捐赠图书。从2003年至2006年,陆续为广西的五个贫困县的近四十个乡镇捐赠图书。从2006年开始,天下溪将图书捐赠的受援地更多的放在乡村学校,也包括大城市的打工子弟学校。
“公益图书采购中盘”项目2010年1月由心平公益基金会和北京天下溪教育咨询中心共同发起,旨在联合基金会、企事业单位、图书出版发行机构、公益组织以及志愿者团体,为中国乡村图书室的建设搭建一个基于书目服务、图书采购、藏书配置和物流运输的专业化、非营利的平台,以适应乡村图书室建设过程中小批量、多批次、非标准化的图书采购需求。
截止到2010年底,公益图书采购中盘为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100余所中小学校和社区采选了超过110000册的高品质正版图书。
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实则复杂、枯燥,心平基金会和多家公益组织均委托天下溪平台选配图书,并在受助学校广受好评。
5.六和公益
六和公益是一家致力于推动青少年阅读教育,促进身心成长的公益教育机构。是胡明光(悲广法师)等人在守望春天助学网的基础上创办的,六和取意为“身和、语和、意和、事和、见和、利和”,并以此为机构理念,倡导“阅读开启教育,正知陪伴成长”。在整合和激活本地和外地优质资源为我所用方面,做得非常好。
目前主要在安徽霍邱和贵州正安的若干个乡镇的小学中全面推广阅读,当地的教育变化明显。他们正在实施的“老家乡”乡土项目,收集、整理和开发乡土文化,很有特色,是一种公益创新,也体现了公益组织对乡土资源和文化的尊重,是对公益阅读组织大量引进世界经典图画书和更多的童书之后,对母语文化的回归。
6.心教育社区
   智慧之舟由新教育社区策划并运作的一个青少年发展公益项目,始于20043月,致力于为贫困地区的乡村学校和孩子建立图书室,通过以乡中心校覆盖村小,进行区域图书流动;图书室有效运行;阅读及阅读延伸活动;阅读教师的培养等方法,开展多样读书活动,整体推进校园阅读。“智慧之舟”让每个孩子都有走进图书馆的机会,使孩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提升自学能力和表达、沟通、管理、团队合作等社会适应性技能。
7. 扬帆计划
扬帆计划是由民建中央委员汪延先生(新浪网创始人)发起和管理的公益助学项目,也是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的重要项目之一。它通过捐助课外图书、举行夏令营、开办扬帆班、援助优秀教师等活动,帮助偏远贫困地区的孩子增长见识、开拓视野,增强他们建设家乡的使命感,最终培养一批改变中国未来农村命运的关键人才。到目前,全国已有596所学校得到他们的捐助。
8.亲子公益组织的代表:公益小书房、快乐小陶子和深圳三叶草
   在儿童阅读和民间公益事业发展过程中,不少家长被唤醒,并自觉集结,加入到儿童阅读推广中来。涌现了不少由书香妈妈、书香爸爸组成的以亲子阅读为核心内容的民间公益组织。其中突出的代表有:公益小书房、快乐小陶子和深圳三叶草等。和其他民间公益阅读组织因其公益属性决定,以推进贫困地区和乡村学校的阅读不同的是,这些亲子公益阅读组织主要分布在深圳、成都、北京等大中型城市,由一些素质较高的家长为公益主体。
三、             民间公益阅读组织推进阅读的意义和对未来的展望
从本世纪初开始的儿童阅读推广,是在国际儿童阅读推广的背景展开的,是对当代中国应试教育的一种拨正,是儿童文学创作和研究、童书出版和发行、幼儿园、语文教育界、家长等各种力量努力、综合推动的结果。它是一个草根运动,其主阵地在城市,受益的主要是城市中经济条件较好、教育理念比较开放的学校和家庭的孩子。
(一)乡村儿童阅读的意义
儿童阅读公益组织的主要服务对象为乡村儿童和城市中的打工子弟。在目前的国家教育体制下,乡村学校的图书馆建设和阅读师资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儿童阅读公益组织这些年来在乡村儿童阅读领域的推进有着很大的社会意义。
1. 对乡村儿童和老师、家长的文学启蒙;
   相对于拥有丰富阅读资源的城市教师和孩子,乡村的老师和孩子的阅读资源极其匮乏,但在这些民间公益机构的项目点,这些乡村的孩子拥有了美丽的图书馆,丰富的图书室,非常方便阅读的班级读书角。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书是经典的图画书,是优秀的儿童文学,是世界上最好的科普书、历史书,哲学启蒙书。还有,他们居然每天都可以大声的诵读诗歌,老师每周可以给他们讲故事,带他们分享阅读的感受。这些好书,这些童年的阅读,是孩子们最初的文学启蒙,必将成为他们在乡村生活中的美好记忆,为他们打下真善美的精神底色。
2. 是乡村教育的自救运动;
乡村教育是中国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其关键不仅仅在于校舍、硬件设备,更在于学校教育体制、课程内容和和师资的落后。新课程改革以来,国家也大力投入农村学校基础设施的改善,但乡村教育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善。
慈善公益曾经捐建了大量的希望小学。同时,很长时间以来,民间公益一直积极参与捐资助学,给孩子们提供免费午餐,短中期支教等等。但怎样才能有效地改善乡村教育,一直是一个难题。让孩子们和好书为伴,让老师们拥有丰富优质的课程资源,给他们必要的阅读培训,让乡村教师和孩子们一起阅读,共同成长,让他们参与到阅读中来,实现真正的教育上的自救,是最经济最富有成效的工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7 20:21 , Processed in 0.17048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