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林少华:我们有汉字,所以我们幸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29 22:27: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有汉字,所以我们幸运

    无须说,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就是汉字。没有汉字,就没有《诗经》中的“窈窕淑女”,没有文采斐然的诸子百家,没有《史记》之千古绝唱,没有楚辞汉赋,没有唐诗宋词,没有《红楼梦》。一句话,没有汉字,等于什么也没有,一无所有!记得二十年多前在日本一所大学任教的时候,一位日本同事对我说,中华民族或者中国版图所以没有像欧洲后来那样变得四分五裂小国林立,其实是汉字的功劳。对了,这位日本同事姓秦(HATA),带学生来中国学汉语汉字的时候,每次自我介绍都宣称自己是统一汉字——没说统一中国——的秦始皇的后代,因避楚汉之争而偷渡日本,辅佐天皇料理朝政。

    至于他是否真是秦始皇的后代而不是秦桧的后裔,作为我自然无从考证,但他说的汉字功劳之大我完全认同。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创造吾国历史的,不是人民不是帝王,而是汉字。换言之,真正的强者不是汉武,而是汉字。入主中原的清王朝统治者,堪称以少胜多的千古枭雄,却也只能让汉人象征性剃去头发,并不敢剃除汉字——不得不在汉字面前俯首称臣,而最终自己也被彻底汉化,乾隆本人还以身作则地做了几万首并不很差的汉诗。须知,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字、多少语言文化由于强虏入侵而消失在历史的迷雾之中,惟独汉字及其承载的汉文化而一脉相承绵延至今——“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我不止一次对研究生们说:至今我们还能够同两千多年前的老子孔子李白杜甫等民族先贤直接对话,能够看到他们的音容笑貌,能够感受他们的呼吸、心跳和喜怒哀乐,完全是由于汉字的“万世一系”。而这是多么幸运的事情啊!世界上惟有我们有这份幸运、这个福份。因此,对汉字无论怎么珍惜都不过份。说到底,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较为完整的遗产,如今只有汉字了。此乃绝无仅有的传家宝、传国玉玺!

    令人惋惜的是,这样的汉字正在遭受图像媒体的百般欺凌。喏,你看那图像,忽而直角忽而立体忽而数码忽而三维,越来越冶艳,越来越逼真,越来越凶猛,变着法子压迫只有偏旁部首的汉字的生存空间。然而至少有一点是图像们所无法取代的,那就是:汉字所唤起的是最具个人风格的内心视像、是不受任何技术制约的想像力。举个简单例子。图像呈现的任何一版林黛玉,都不可能有汉字赋予的你心目中的林黛玉那般凄美动人,对吧?不仅如此,汉字还带给你形而上的深刻与浩瀚,带给你同上天对话的才学与能力——汉字是一个个神奇的精灵,是天人之际的使者。

    说一下我自己。非我再次自吹,敝人时下倒是不至于提笔忘字。原因之一,是我至今没用电脑敲字,而一直坚持手写。打个比方,别人早已实现农业机械化了,而我仍如老农在一块块小小的绿色田畦里刀耕火种。我每每这样激励自己:字是敲的吗?字是写的!只有写,才能把握字的脉动、感受字的体温、倾听字的喘息,才能和字融为一体。如此这般,已经写出了几十本书,写出了几百篇文章,并且仍将写下去。我写故我在。

    声明一句,别人敲字,我不反对,不嫉妒,不歧视,不气恼。那是别人的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3 17:18 , Processed in 0.11281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