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备课角度例谈语文教师的阅读视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17 23:32: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既脚踏实地,又好高骛远      ——从备课角度例谈语文教师的阅读视野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  王尔楷
        “阅读”一般指“读书”;但这里所说的“阅读”,是广义的阅读,它不仅指阅读图书,还包括阅读报刊,上网阅读。
                                                      搭建必备的阅读平台
     教师更需要终身学习,这早已成为共识。但是,应该读什么?我认为,要不断夯实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基础。为此,必须需要搭建并不断更新“3+2+1”阅读平台。所谓“3+2+1”指的是“三种专业书”、“两种以上语文刊物”、“一根网线”。
     我们首先要备足“三种专业书”,即古今中外的教育名著、工具书和相关的大学教材。古今中外的教育名著是经过时间检验在较长时间内不会过时的在某一学术领域处于权威地位的真理,其重要性不必赘述。下面谈工具书的阅读。原文化部长王蒙说过“什么都可以省,工具书不能省”。他对工具书的强调一点也不过分。《论语》里早就说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当然,这里我说的“工具书”不仅是词典、辞源、辞海这些“大路货”,还包括与日俱增的与语文教育关系密切的各类词典或参考书,例如典故词典、名人词典、名句词典、地名词典、谚语词典、歇后语词典、新词词典、新知识词典和教育百科词典、文化常识词典、地理常识词典、艺术概论、中国通史、世界通史等,还包括近几年出版的分类更细的工具书,例如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历代诗歌鉴赏辞典、古文鉴赏辞典、散文鉴赏辞典、小说鉴赏辞典、戏曲鉴赏辞典等,甚至还可包括更专业的,例如《红楼梦鉴赏辞典》、《史记鉴赏》、《李商隐诗歌研究》等。
    下面谈另一类专业书——相关的大学教材。对此,我们要做的主要工作,恐怕是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经常让它们与现行大学教材保持同步“升级”。以文学史为例,我已把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教材,更换了三次。这样做,才能保证我们所传授的知识是新鲜实用的,而不是陈旧过时的。例如,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学原理告诉我们,文学形式无非就是体裁、叙述的人称与方法等,而且形式总是为内容服务的,总是处于次要位置的;但是现行的文艺理论教材却认为,文学作品的形式还包括叙述者、叙述视角、叙述态度、叙述方式和叙述语调等,它们既可以为内容服务,也可以是一种值得研究的独立的艺术存在。(参见王纪人主编《文艺学与语文教育》、童庆炳主编《文学概论》)
    “两种以上语文刊物”指的是自己常年征订的两种以上较有权威的语文刊物,例如北京《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建设》,上海《语文学习》,山西《语文教学通讯》,武汉《中学语文》,陕西《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广州《语文月刊》,山东《现代语文》等,都是不错的刊物。强调一下,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复印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是必订的。这些刊物,能够保证我们及时了解语文教育的最新动态。
     同时,还需要“一根网线”,即经常上网,捕捉信息,这里略谈。
                                                    脚踏实地备好每一课
     清晰讲授基本知识,授做到准确,全面,相对系统,是对教师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然而,我们有些同仁对新课标、新课改的精神可能有误解,错误地认为语文教育不需要传授多少知识了,使得当下中学语文教学“去知识化”倾向日益加重,这是十分危险的,这种现象早就引起国内许多专家的注意。我的理解是,我们固然没有必要像原来那样去刻意追求所有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但是,在中学阶段,语音与词汇的常识、句子成分、常见修辞手法、文言句式、表达方式、抒情方式、常见应用文的格式、常见文体的基础知识等,我们不但要讲,而且要理直气壮地讲清楚!一个“比喻”,从小学讲到高三,有的学生还是不能识别,原因很值得我们反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没有把基本知识将到位。因此,我备课时常问自己,该讲的知识讲清楚没有?这里,我向大家推荐由王荣生总主编的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的《新专题教程·高中语文知识新视点》系列丛书(共五本),它们是一套可以和张志公《修辞概要》、章熊主编的《汉语表达》相媲美的系统介绍新知识的实用参考书!例如,《文学知识新视点》一书目录部分就有“语言”“形象”“情感”“意象”“典型”“审美”“风格”“叙事”“ 文学接受”等,这就囊括了文学鉴赏几乎所有的基础知识,再看第四章“意象”部分,不仅详细解释了其内涵,而且还阐释了意与象的组合情形(一意一象、一意多象、多意多象、一象多意),还阐述了意象的横向组合、纵向组合、跨时空组合等方式。——退一步说,就是仅为了高考的需要,我们也应该把基本知识讲解清楚。2007年我省语文高考试题第12 题,考查的是清朝陈维崧的词《醉落魄·咏鹰》,其中第一小题问的是“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考查的知识点是“诗歌的表现手法”,是针对整个篇章而言的,包括用典、衬托、对面落笔、动静结合、小中见大等手法,如果学生答成“写景状物”“托物言志”,肯定就不对了。
        语文学科涉及面广,我们必须拥有较充足的工具书,才能把教学中的相关知识讲解清楚。记得于漪老师在一篇文章里说过,一次上课,学生问她中国古代女子裹脚始于何时,她说当时没有答上来,后来查了许多资料才搞明白。在教学鲁迅《祝福》时,学生也问我:“祥林嫂凭什么被卖给贺老六?阿毛死后,大伯又凭什么收回祥林嫂住的屋子? 学生知道,现代人的婚姻、财产、人身权是受宪法、婚姻法等法律保护的。其实,学生问的是“封建礼教”是什么货色?我先后查阅了《礼记》《中国文化概论》等书籍,向学生作了这样的介绍:
     封建礼教形成的主要步骤:①以伦理亲情为纽带的先秦儒家宣扬仁义道德,重视身心修养(代表人物是孔孟)→②以阴阳五行为框架的西汉经学,宣扬“三纲五常”伦理规范,进而宣扬“君权神权”思想,神化了封建意识(代表人物是董仲舒)→③以心性本体的宋明理学以儒、道、佛三教合一为特征,强调“存天理,灭人欲”(代表人②物是周敦颐、张载、程颢等)。南宋朱熹又宣扬“三纲五常”是先天就有的,是“天理”。
     封建礼教的主要内容有“三从四德”“三纲五常”“寡妇主义”“七去”(中国封建时代休妻的七种理由:“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等。
     教学《林黛玉进贾府》会遇到“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这一句。重新备课时,发现网上有两种答案:一种认为“穆莳拜”即“末世败”;一种认为“穆莳”是人名。两解释哪一种对?我还是采用了上海红学会编的《红楼梦鉴赏辞典》上的说法:“东安郡王,贾府世交。荣国府正室堂屋对联书写者。”
    有的课文看似平淡,但是包含了太多的潜藏的“能源”。只有借助相关的研究成果,才能挖掘出这些宝藏。姚鼐的《登泰山记》就是这类代表作。文章主旨是什么?作者为何要在腊月底冒雪登山?传统观点是“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这显然是隔靴搔痒。教学中,我试图作重新探寻。——从文化意义入手。首先引导学生文中描绘的泰山所具备的文化内涵:①文化底蕴丰厚:“郦道元所谓环水也”;②富有灵性:“苍山负雪,明烛天南”;③妩媚柔和:“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④气势磅礴:“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⑤静穆森严:“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然后,出示一组名句,让学生体会泰山文化:
     孔子:“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孟子:“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现代京剧《沙家浜》唱词:“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
     不难看出,“泰山”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已经成为一种诗化的意象,成为“崇高”“仁义”“理想”“广大”,乃至“神圣”的代名词。
     第三步。我通过登录桐城研究网站,拜读了安徽大学周中明先生的考证文章,向学生介绍了姚鼐辞官的三种原因:一是学术上与纪昀不合;二是为避免文字狱的迫害;三是,认为其个性不适合于官场,而适应于从事“君子之交”的写作。因此,雪中登泰山,标志着他告别仕途,从事古文辞教学、研究与写作的开始,更是人生最重要也是最后的抉择,因此,寓有“隐君子之高风”和“幽怀远韵”,大概才是该文的真正写作主旨。
                             个性化处理更多的课
        语文老师要有强烈的前瞻意识。我们不仅要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更要经常吸收最新的教育理念和科研成果,关注我们学科的领路人在忙些什么,自己也要踊跃实践,做一点力所能及的探索尝试,让我们的知识能力、思想观念、方式方法,不断跟上时代的步伐。
         无论是新教师,还是“老杆子”,备课形式也都要不断更新。八年前,读到专家们的文章,发现自己对教育目标的表述就不规范,教学《荷塘月色》册曾这样确定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复杂的情感。”这里有两种错误:一是如泰勒指出的那样:“把教育目标作为教师要做的事情来陈述”(劳凯声主编《教育学》,南开大学出版社,P246),没有“做到目标陈述的精确化”(加涅语,加涅《教学原理》,华东师大出版社,P149),从而不便操作。以后,我将之修改为:“举例阐释作者流露的两种复杂情感:‘既神往于个人的自由世界’,‘又为此感到不安与自谴’。同时,允许作出多元的解释。”
                                                      及时更新陈旧观点
    教学巴尔扎克《守财奴》时,我发现教学参考书和绝大部分教辅的一些观点已经过时,很难说服学生。例如,葛朗台是被金钱扭曲灵魂的没有一点亲情的守财奴,这篇小说主旨就是“揭露资本主义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但学界目前一般认为,他是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时靠投机倒把而发迹的暴发户。他既有资本原始积累时资产者的贪婪、吝啬、凶狠、虚伪的特点,有带有西方传统文化的特点,他是那个时代先进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的代表,又是具备了资产阶级新道德的典型。小说的主题也有新的研究,例如,“它揭示了资产者财富的多方面的来源,鲜明生动地展示了资产阶级发通史”(金元浦主编《外国文学史》,华东师大出版),余杰认为“不是批判资本主义的黑暗,而是暴露人性的弱点,进而寻找对人性的疗救之道,作者最后找到了宗教”。(孔庆东等主编《审视中学语文教育》)
    有时候备课,我还有机加入个性解读。张溥《五人墓碑记》大书特书五人“激于义而死”的壮举,进而阐述了“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这一道理。那么,五人“激于义而死”这一现象背后到底还隐藏着什么?教学中,我做了一些个性化解读的尝试。——我发现,这背后隐藏的是中国传统的生死观:
     先看古代先哲们的训导:
    《尚书》:“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治天下。”
    《周易》:“子曰:‘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
     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又曰:“杀身以成仁。”
     孟子:“舍生以取义。”
    《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再看后人的传承:
    马援:“男儿要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耳。”
    陆游:“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
    曾国藩:“愿死疆场,不愿死牖下,本其素志。”
    陈毅:“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最后得出两点结论:什么是“中国传统的生死观”?
     其一:“崇德尚群(即重视人的节操修养,认为群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思想内涵和重要特点。”(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其二: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活动目标“着眼在下层之全体民众。他们……为社会而政治,为整个人文之全体性的理想而政治。因此,他们都有一超越政治的立场。”(钱穆《国史新论》)
                                                       恰当引入最新成果
       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我们一般都喜欢从人物出场切入,我们都不难发现,曹雪芹在文中对所有人物从都是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手法加以塑造的。例如,林黛玉出场,分别刻画了众人眼里的黛玉、风姐眼里的黛玉,宝玉眼里的黛玉,塑造的是一个体弱多病、心态复杂、小心谨慎、懂礼节,明事理的极具个性的形象。但是教学中没有料到学生追问了一句:作者为何这样安排人物出场?如果我们回答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题”,无异于雾中赏花,水中看月。后来我又重新备课:我在徐中玉主编的《中国古典小说理论史》(华东师大出版)似乎找到了答案:蒙古族批评家哈斯宝归结为“点睛法(铺垫、伏笔、烘托等)”“拉来推去法(衬垫、蓄势、渲染等)”。我认为,这样的概括失之空泛。但该书还介绍了脂砚斋的精彩观点,他认为《红楼梦》塑造典型人物具有四个特点:一是用笔平实,贵在自然(如写黛玉突出“聪明清秀”)二是抓住特征,切合性格(如对三春的描写),三是美恶并写,合乎情理。红学家王昆仑的名言:“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四是丰富多彩,高于生活。俞平伯说的“宝玉亦慧,亦痴,亦淫,亦情”一句是最好的注释。

    总之,脚踏实地与好高骛远,是我读书的两种视野,两种境界。它们就像是小船上的桨与舵,一个是动力,一个是方向。当我们找到它们最佳的平衡点时,我们的小船便能够乘风破浪,一路高歌,驶向气象万千的迷人之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9 13:40 , Processed in 0.14846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