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4|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本站资深注册会员[农师]特稿:尽显应城美丽风情——历史人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5-30 04:24: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尽显应城美丽风情——历史人文
欧阳修的应城情


欧阳修晚年为《欧阳氏谱图》作序,在纵述欧阳家族自夏禹以来“先君诸父之躬行”后,明示族人,他的叔父欧阳晔“进士及第,所得俸禄,分养孤遗。其兄之子修少孤,教之如己子。”死后“葬安州应城之彭乐村”(《欧阳氏谱图序》),寄托了对叔父的深深牵挂和对应城的殷殷情怀。

欧阳修祖籍江西永丰县。4岁丧父后,母亲带他投奔在随州任推官的叔父欧阳晔。由于家道艰难,无力延师,由母亲“以荻画地,教以书字”。22岁游学汉阳,24岁随汉阳学士胥偃赴京师汴梁,殿试中进士甲科,步入仕途。在唐宋散文八大家宋占其六中,以欧阳修年龄最长、成就最大。在随州生活近20年,是一段令欧阳修终身难忘的岁月。也就是这20年,欧阳修走进了楚文化,走进了应城,以他文人的气质在应城留下了浪漫而沉重的脚步,应城人有幸高攀了这位流芳百世的文学巨擎。作别随州的欧阳修在回忆这段生活时,还特别提及当年奔走于随应官道,流连应城,“去客汉沔”的情景,流露出随州之名得益于蒲骚(应城古称)等小邑烘托,蒲骚虽小,决非“下州”的感叹。尽管命运多舛,流离奔波,欧阳修始终惦记着他的叔父欧阳晔,不忘那片曾给他带来无限灵感的应城大地。宋仁宗明道二年正月,欧阳修在洛阳任推官时,曾请假到随州探望叔父,不想两个月后,他的妻子胥氏病逝,接着爱女夭折,自己坠马受伤,陷于人生的不幸。这次探望可能是欧阳修与叔父最后一次谋面。四年后,宋仁宗景佑四年四月,欧阳晔病逝于致仕后迁还的随州家中。此时欧阳修正遭受第一次贬谪,先是放逐到穷乡僻壤的湖北夷陵(今宜昌)做了一个小小县令,旋即又改任更加偏僻荒凉的湖北乾德(今老河口)县令,他不能为叔父奔丧,只能痛哭着写信到随州表达对叔父“长养教育之恩既不可报”只有“状貌起居言笑之可思慕”的无比痛苦的心情(《尚书都官员外郎欧阳公墓志铭》)。为此,欧阳晔的灵柩只能暂厝随州。直到宋仁宗庆历四年初,欧阳修被朝廷重新启用供职汴梁时,欧阳氏族人才决定将欧阳晔的灵柩下葬应城。欧阳修为此亲笔书写了墓志铭。在痛心疾首、追恩思德中,明明白白地写上他的叔父“葬于安州应城县高风乡彭乐村”的文字。他不忘对应城的那份深情。

欧阳晔的灵柩既定于庆历四年四月三十日下葬,然而就在这年四月,欧阳修奉命出使河东路,“擘划粮草”。八月,又以龙图阁直学士任河北都转运按察使。欧阳修未能亲临叔父的安葬礼仪。至年底,朝廷风云突变,仁宗皇帝突然转向守旧派,“庆历新政”岌岌可危,挺身为改革派上书申辩的欧阳修面临再遭贬谪的困境,他担心龙颜一怒,自己葬身新政就再也去不了应城,尽不到人侄之孝,于是,选择这个时候匆匆来到应城,到叔父的新坟前,摆上“清酌庶羞”的供品,欧阳修百感交集,“昔官夷陵,有罪之罚;今位于朝,而参谏列。荣辱虽异,实皆羁绁。使修哭不及丧,而葬不临穴”(《祭叔父文》)。他啸诵着祭文,长跪在叔父的坟前,然后徐徐站立,按当地的风俗,转向肃立于身后的当地百姓和欧阳氏族人轰然跪下,送上他殷殷的拜托,永远留下他对这片土地的无限深情。第二年春,欧阳修即被贬安徽滁州,也就在这年,当地村民在欧阳晔墓前建起一座草庐,名“守孝堂”,声言欧阳修在此为叔父守孝三年,年深日久似乎成为定论。“守孝堂”常有人修葺,一直保存到近代,应城人用真情回报了欧阳修的深情。
2#
 楼主| 发表于 2013-5-30 04:26:09 | 只看该作者
大富水故道


1976年,大富水倒口以下河道裁弯取直,开挖了一条直通汉北河的新河,被新河所取代的那一线蜿蜒迂回,斗折蛇行的清流成了无源之水,不流之河。这一段曾经最精彩的富水河静静伴着日新月异的城镇、村落成了谁都不愿称谓的大富水故道,这一段曾经有过许多美谈和辉煌的故道却总也让人不能忘怀。

大富水在经历了上游“龙眼”急弯,即将进入湾上大拐弯处有一段约一公里的平缓开阔河段,著名的西河古渡就在这里喧闹了千百年。在应城寥若晨星的本土文献史料中,西河古渡、八角碑、西十里从来就是县城通往西乡的必由之路,西河古渡承载了一河两岸信息传递的历史之重。至清朝,本县一群风流雅士常相邀来此观赏“轻帆古渡夕阳回”的美景,推动地方绅士建立了一尊镌有“西河古渡”的四字石碑,后又敷衍出四字为宋代大文人欧阳修所书,一时西河古渡名声鹊起,成为应城著名的八景之一。欧阳修少年随母到随州倚靠叔父生活。20岁以前,有感随州“僻陋无学”曾来应城学宫听讲。一位功不成名不就的翩翩少年可否题写碑铭实在无从考证。倒是清朝中期,本县有一对县官夫妇倾家荡产在此修建大桥,历经沧桑,人亡桥塌的事迹载于史册。而西河古渡终因欧阳修而名,可见历史文化名人具有何等诱人的魅力。应城史籍中有一首清代本地名士万瑞旒咏西河古渡词,清雅深沉,录在下面:出郭觉幽蹊,半里烟迷,晴滩声送夕阳西,多少行人争渡急,征马骄嘶;野水绿平堤,芳草萋萋,临流一声乱莺啼,遥指断桥垂柳岸,画桨双低。

大富水在西河古渡下游突然向东急拐,在甩了一个十分规整的弧形后回归向西,湾上因此而得名。可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年尚处大富水西岸,面积不过一平方公里,形同孤岛的湾上,却有过最繁华的年月,被称为“湾上镇”。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民族工业兴起,应城“西山”的石膏每年有近万吨运到湾上中转下河,湖区每年有数十万斤芦柴船载至此,再用牲口驮运到矿区熬盐。陡峭的青石河码头上抬工们凄凉的号子昼夜不息,沿河弯排列待装待卸的船队终年不绝,鼎盛时期,湾上有膏园五家,建立了全县最早的驮业工会,拥有劳工数百人,牲口一百多匹。程记膏粉作坊等石膏深加工企业源于湾上,邹记鳝鱼粉等应城名点小吃也开端于此。汉口乃至下江的疋头百货、烟草、茶叶随着船队源源不断运抵湾上,县城各大商号的老板伙计常常深夜打着灯笼,清点货物,支派转运或仓储。湾上是应城最早的物流中心。新中国建立后,那些驮工和抬工的后代们依然保持当年坚韧的创业精神,湾上以全新的理念续写昔日的辉煌。

大富水在离开湾上以后的行踪更是少有章法,在向东流过一公里以后又紧贴上游河道飞身向西,然后再紧贴上游河道骤然东来,河岸相并,逝者成双。这就是肖湾村以下河道的“双河”奇观,以至于此地历来被称为双河,上世纪七十年代当地还设立了一个双河人民公社。双河现象造就了肖湾、彭吕、周陈等村大片平原沃土,这一带成为应城最早的蔬菜连片种植区。当年沿河有十几处担水浇园的埠头,每个埠头从河底到堤面有踏步一百多级,青壮年农夫成年累月挑着一百多斤的河水艰难登岸,多少人累得佝腰驼背,直到成为令人心酸的当地农夫的体态特征。

栎林头是大富水故道上早衰的胜境,此地距县城直线距离不过两公里,而行船得逆流走过四公里多的曲折航程,于是船家常就此抛锚操持水陆兼运的业务,栎林新市应运而生。据史料载,栎林新市最繁荣时,往来客商云集,酒肆茶楼沸腾。明代当地名士华清有一首赞栎林新市的诗:“茚茨翳林麓,舟樯蔽河嘴,春风吹酒旗,人烟二三里。”可能就是这二三里人烟很快把栎林与县城连成大道坦途,栎林新市已风光不再。

大富水在黄滩镇一线的河段被叫做义马河。虽然那个美丽传说有几个版本,但是故事所诠释的要旨只有一个,就是富水河通人性,有灵性,黄滩镇成为富水河一颗璀璨的明珠。黄滩酱油名扬天下首先要归功于义马河水,义马河其实是一线回水深潭,潭中有泉眼,水尤清冽,用以酿制酱油,经三年两载发酵陈缸,酱油表面会结出一种薄冰一样的物质,且明显呈现冰纹,所以也称为“冰油”。黄滩酱油口感极为甘醇,清朝时就被列为贡品,是名贵的传统佐料。黄滩镇历来是应城手工业重镇,竹木铁器蜚声鄂中,尤以手工制作的菜刀、锅铲、镰刀、斧头、筐篮见长。据说几十年前,应城最有名的厨师非黄滩菜刀不上厨案,最叫功夫的木工雕匠没有黄滩制的家伙不接活,就是一些锱珠必较的农家,也要千方百计谋得一把黄滩镰刀以彰显其把式老道。一时间黄滩街上红炉生辉,铁匠当行,据说现在全国各地还奔走着他们的徒子徒孙。

大富水故道上的最后一个名集叫临江口,这是大富水迫不及待地张望汉江的天赐官名,临江口街道高高耸立在大富水陡峭的河岸边,街面屋宇整齐,满铺长条青石,据说曾富甲一方。当年每天子夜,南部湖区甚至汉川、沔阳的鲜鱼船队首尾相接来此交易,天不见亮当地鱼划子便飞快地将各色新货送进县城。直到现在,这一带尚存习武飞舟的遗风。本地文人学者探访湖乡文化常常从这里开始,然后沿着大富水浸漫远逝的刻痕,一直前行到汉北河最幽深的芦荡中。

(转自网易博客,作者阿联)
3#
 楼主| 发表于 2013-5-30 04:26:27 | 只看该作者
望海潮·应城


 文 / 一笑逢

 毗连江汉,湖山猗丽,蒲骚古风犹存。泉浴谪仙,文传永叔,"古峰诗草"清淳。云塔煥祥氛。更盐渊膏府,三宝遐闻。毓秀钟灵,人才辈出沛兰馨。  

  光前裕后生春。喜如椽巨笔,伟构良箴。科教勃兴,人文蔚起,和谐发展情殷。大雅绕梁音。看高楼林立,廊苑芳茵。直似天街瑶圃,商贾往来频。


(转自红袖添香)
4#
 楼主| 发表于 2013-5-30 04:26:46 | 只看该作者
应城三宝的传说之一:汤池

古时候,汤池这个地方是一个湖,里面长满了荷花,叫做荷花湖,湖中有一个潭,潭水深得看不见底,清得象一面镜子。玉皇的侍儿玉女常趁玉帝出巡的机会,偷偷下凡,到荷花湖游玩,还在潭里洗澡。人们就叫这个潭为“玉女潭”。

  湖的北面有座天灵山,山里有个无底洞,洞里有一对蟒蛇,经过日月精华,修炼成了两条火龙。它们发现天上仙女常来潭里洗澡,就想沾点仙气,好得道成仙,便跑到山下,在潭里逗打厮闹,兴风作浪,搅得湖水陡长陡跌,鱼虾无处藏身,过往的船只也常被掀翻;有时它们喷水千丈,化作瓢泼大雨,搞得洪水泛滥。当地百姓叫苦连天,恨透了这两条妖龙。

  一天,一个名叫鲁正的武士,路过荷花塘,听说妖龙害人,怒火万丈,决心把它们杀死,为民除害。这天夜晚,他身穿铠甲,手提宝剑,上天灵山寻找妖龙。

  不一会,找到了洞口,借着月光朝里一望,洞内如一堆炭火。鲁正刚要进去,一股热浪推过,一条火龙忽地窜了出来,鲁正来不及下手,这条火龙已向湖边跑了。鲁正紧握宝剑,等待机会,斩杀另一条火龙。

  说时迟,那时快,一阵又腥又热的风浪过后,火龙把头伸出洞口。鲁正使出全身的力气,向火龙一剑刺去,正好刺伤火龙的脑壳。火龙口吐烈火,身冒烈焰,张牙舞爪地向鲁正扑来。鲁正急忙往下一蹲,火龙扑了个空,从半空中摔了下来,还没等火龙转身,鲁正的宝剑已深深扎进了火龙的肚子里,这条火龙倒在地上挣扎了几下就不动了。

  鲁正在搏斗中,身上被火龙的烈焰烧起了潦浆大泡,疼痛难忍,走到湖边就昏倒了。先出洞的火龙在湖里喝够了水,回头看见另一条火龙被杀,暴跳如雷,张开血盆大口,扑向鲁正。

  再说玉女在天宫,得知妖龙危害黎民百姓,早想除掉它们。这时见鲁正就要遭到妖龙的残害,急忙手执拂尘,下得凡来,大吼一声:“孽障休得逞凶”。妖龙见仙女来了,慌忙躲进深潭。玉女就势将手中的拂尘朝天灵山猛地一抽,只听见天崩地裂一声巨响,天灵山倒向玉女潭,一下把妖龙压在潭底。从此,荷花湖就变成了肥沃的土地。

  后来,老百姓发现这块地方雾气腾腾,有三个泉眼向外翻着热水。传说这就是被压在潭底的火龙从嘴巴和两个鼻孔里喷出来的。三个泉眼就是现在的头池、二池和三池。在附近另有一个泉眼,流出来的水是冷的,这下面就是埋的那一条被杀的死龙。人们在温泉里洗澡,发现泉水能治疥疮、关节疼,都说这是玉女赐给人间的“神水”,所以也就把汤池叫做“玉女汤”。唐代大诗人李白客住安陆时,到这里游览,还写下了《玉女汤》的诗篇。



应城三宝的传说之二:石膏

很早以前,应城西北有座天灵山,浓荫覆盖,云雾缭绕。天灵山下住着一个贫穷的砍柴伢,他手脚勤快,天性善良,又最讲孝心。父母在世时,柴伢总是把砍柴换来的一点点吃的都贡奉给父母,自已却忍饥受饿。父母死后,无钱安葬,就把父母合葬在天灵山的山洞里,自已在洞里守孝三年。

  有一天,柴伢砍柴回来,发现山洞里白晃晃的。进去一看,见洞里头长出了一条洁白的石糕,热气腾腾,香气扑鼻。柴伢壮着胆子走拢去,尝了一点,觉得又甜又软又可口,就吃了起来。真怪,不管怎么吃,那石糕老是那么长,一直等到他吃得饱饱的,才一下子不见了。

  第二天,柴伢砍柴回来,那石糕又出现了。从此,柴伢白天上山砍柴,晚上回来也不用为饭食发愁了。不知是什么时候,天灵山上出现宝物的事情,被山下的财主晓得了,就带着一批狗腿、家丁上天灵山,逼柴伢交出宝物。柴伢任他们怎么拷打也不做声。贪婪的财主恼羞成怒,就叫家丁在天灵山上掘地三尺,一定要把宝物挖出来。

    眼看要挖到柴伢父母的坟墓跟前了,突然旋风四起,电闪雷鸣,“轰”的一个炸雷,洞里又出现了洁白的石糕,但眨眼工夫就不见了。

    财主索性雇人来挖,谁知挖地一寸、土长二寸,挖二寸、长四寸,挖呀挖呀,挖了三年六个月,累死了三千六百人,土越挖越厚,终究没有把宝物挖出来。

    传说这石糕是柴伢的父母怜悯儿子变化出来的。石糕的味道之所以甜美,是因为里面掺进了母亲的乳汁。后来,玉帝嫌财主太贪心,才命令操山之神长出厚土把石糕藏起来,石糕就离地面几十丈深了,而且慢慢变得坚硬、苦涩,才成为今天的石膏。

应城三宝的传说之三:灵芝

从前,有一个名叫张乙的年轻人,从小就跟着父亲学得一手采药治病的医术。有一年,瘟疫流行,百药无效。张乙记起了父亲生前曾经讲过灵芝山的灵芝草可解瘟疫的话。于是,背上药锄,挎起药篮,带足干粮,便往灵芝山去采灵芝。

  到了灵芝山下,抬头一看,山顶上苍松翠柏,高耸入云。他手攀葛藤,脚蹬岩石,一步一步向上攀登。刚到半山腰,忽然从草丛中窜出一条豹花大蟒,张开血盆大口,迎面扑来。他急忙举起药锄,拼力挖去,只听“当啷”一声,药锄被折断,飞下山去了。张乙一急,忙用两手紧紧地掐住大蟒的脖子。再定眼一看,哪来的大蟒,手中握的竟是一柄油黑发亮的梨花锄。张乙大喜,擦了擦汗,又继续向上攀登。

  登上山顶,果然找到一个山洞,洞口却被一个蓝子大小的马蜂窝挡住,鸡蛋大的马蜂上下飞着。张乙采灵芝心急,不顾一切地往洞里闯。谁知一头碰到马蜂窝上,那马蜂窝一晃,“叭”地一声落在眼前,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采药篮。张乙一见,暗自高兴,提起药篮走进洞中。

  只见洞里面宽敞明亮,流水潺潺,绿草如茵,就是没有发现灵芝草。这时,他已累得精疲力尽,靠在一块石头旁恍恍惚惚地睡着了。  张乙一觉醒来,发现自已睡在自家的床上,好不奇怪。他走出门外,但见明月当空,月光下,一株灵芝草闪闪发亮。正惊疑之间,灵芝草忽然变成了一个漂亮姑娘。

  姑娘说:“我本是灵芝山上的一株灵芝,受日精月华,炼成人形,见相公为解除民间疾苦,一片赤诚,特来助君一臂之力。如不嫌弃,愿与相公终身相伴”。张乙知道自已遇到了神仙,好不欢喜。当夜,二人便对月盟誓,结成夫妻。

  从此,张乙每天忙着采药,灵芝调药配方,真是药到病除,瘟疫很快就被扑灭了。

再说当地有个姓刁的县官,是一个贪财好色的赃官,得知灵芝美貌无比,想霸占灵芝。便心生毒计,将张乙拿下,关入监牢,还没收了他的梨花锄和采药篮。又派人传唤灵芝。百姓得知这一消息,纷纷涌到县衙,为他俩鸣不平。

  刁县官一见灵芝,不觉神魂颠倒,嬉皮笑脸地说:“张乙在外招摇撞骗,被本官拿获,即刻治罪,念你红颜弱女,无依无靠,本官欲与你共享荣华富贵,不知意下如何?”

  灵芝听了,想了想说:“感谢老爷抬举,只是要依我三件事。”刁县官忙问哪三件?灵芝说:“第一件,当堂释放被抢来的民女。”县官吩咐衙役照办。

  灵芝说:“第二件事,开仓放粮,救济百姓。”刁县官本不肯答应,但他越看灵芝越美,邪欲上升,马上传令开仓。

  灵芝又说:“第三件事,你平时为非作歹,残害百姓,必须割下你的头来示众。”刁县官一听勃然大怒:“来人哪,给我拿下!”话音未落,只见灵芝不慌不忙用手一指,从后堂飞出一大群马蜂,围住衙役猛蛰。刁县官吓得目瞪口呆,正要逃走,灵芝又用手一指,从后堂内窜出一条豹花大蟒,将刁县官紧紧箍住,不一会,便一命呜呼。灵芝将手轻轻一挥,那群马蜂便纷纷钻进蜂窝又变成一个采药篮,豹花大蟒也化成一柄梨花锄。

  灵芝从监牢中救出张乙,夫妻俩一个背着梨花锄,一个提着采药篮,走出县衙。灵芝对张乙说:“赃官已死,民疾已除,我们上灵芝山去吧。”说罢,辞别了百姓,驾起祥云,往灵芝山而去。


转自U-HOMEyxayweixiaoqin的日志
5#
 楼主| 发表于 2013-5-30 04:27:02 | 只看该作者
应城温泉和膏盐传说


由于应城地区特有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特有的温泉水资源和膏盐资源。千百年来,在蒲骚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与主体文化并列,涌现出两条支流。一曰“灵泉文化”,一曰“膏盐文化”。


“灵泉文化”出落在距城西40里的汤池。
刘玉堂在其所撰《楚别都略说》(载《荆楚文史》)一文中,论及“西阳”亦当为楚别都时,他引据了吴调阳《汉书•地理志考释》和冯永轩《说楚都》,均谓“西阳在今天门县东北之汤池团(此地今属应城)”,“楚惠王(公元前488年~431年)曾在此遥寄曾侯乙”。据此,汤池早在2500年前的战国初期即已存在。
汤池的景观见之于典籍,是盛弘之于南朝宋元嘉九年(公元432年)撰著的《荆州记》。距今已迄1500多年。《荆州记》云:“……温泉冬月未至,数里遥望,白气浮蒸如烟,上下采映,状若绮疏;又有车轮形如双桂,世传昔有玉女,乘车自投此泉,今人时见女姿仪光丽,往来悠忽……”
《荆州记》问世300年后,唐代大诗人李白读了《荆州记》,被书中所描述的汤池的奇特景观和玉女的传奇故事所吸引,于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慕名游赏。
李白游览了汤池景色,聆听了“玉女乘车自投此泉”的美丽传说,写下了《安州应城玉女汤作》这一首赞美诗篇:
神女殁幽境, 汤池流大川。
阴阳结炎炭, 造化开灵泉。
池底烁朱火, 沙旁歊素烟。
沸珠耀明月, 皎镜涵空天。
气沸兰草满, 色涨桃花然。
精览万殊入, 潜行七泽连。
愈疾功莫尚, 变盈道乃全。
濯缨气清泚, 晞发弄潺湲。
散下楚王国, 分浇宋玉田。
可以奉巡幸, 奈何隔穷偏。
独随朝宗水, 赴海输微涓。
就是这首诗,在大唐以后使得“奈何隔穷偏”的汤池名声鹊起。后续的典籍,诸如《楚宝》,《舆地纪胜》,《寰宇记》,《晏类殊要》,《一统志》等等,无不详载着汤池的地理位置、泉区的自然风光、泉水的水量水温,以及有关泉的趣闻俚语、传说掌故。
就是这首诗,开创了赞美汤池诗风的先河。明、清两朝的文人墨客,步李白的后尘,争相吟咏汤池。如应城明代诗人华清、“一代著述之富”陈士元,分别在其吟咏汤池的诗中,写有“玉泉煮阴火,喷薄骊龙珠……”,“乘兴远寻邱壑胜,清秋此日浴温泉……”等佳句。清代应城知县齐国政、诗人李维忠游玉女温泉后,也分别有“骊山秦汉起离宫,洗天浴日意谁同”,“神女归何许,灵泉日沸腾。……胜传太白句,天宝到今称。”就是这些吟咏汤池的诗词佳作,深厚的文化底蕴,包括李白诗中的“阴阳结赤炭,造化开灵泉”句,形成了以热爱和讴歌大自然为特色的“灵泉文化”!传承到当今的应城市第一高级中学,师生们研讨文学和发表交流文学作品的组织也称“灵泉文学社”,文学刊物取名“灵泉”。育人园丁和莘莘学子,悉心探究和弘扬光大着“灵泉文化”的文学特色──讴歌大自然的诗风。
就是这首诗,还奋发了汤池旅游文化。“玉女温泉”不仅被列为“应城八景”之首,广为文人墨客游赏;而且自明以后,还招徕了达官贵人至此疗病愈疾。据《修建候馆碑记》载:“……远近官民及将卒,贵介戚属,或日数至,或经月不去,就此养疴,名曰‘坐汤’。”明•万历元年(公元1753年),建圣德寺,为这里增添了佛教文化内涵。据《光绪应城志》载:“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于汤池设公馆一所,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又扩充候馆,以招待四方游人”。这里不仅成为繁华闹市,且成为旅游胜地。


再说 “膏盐文化”的形成和兴起。
石膏始发现于明•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最初见于邑西北约15里地的团山庙河边。相传,那时县河(即大富水)上游,洪水经常暴发,冲崩河岸山脚,使石膏裸露出地面,被当地人发觉,于是就开始了最早的开采,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起初,因为石膏裸露可见,挖洞仅数尺,即可取膏,人们把这种膏洞叫做“狗扒洞”。后来,渐挖渐深,挖膏出卖的农民也愈来愈多,才开始有“直洞”开采,开采地逐渐向南延伸,形成了一条长约30余里的狭长挖膏地带。明•万历年间(1573年~1619年),石膏开采的面积达到80余平方公里。由于只是在地面上挖成大窟小眼取膏,所以不称其为矿,而谓之“洞”,“膏洞”也约定俗成为正式名称,并称采矿地区为“洞上”。
随着石膏的用途愈见广泛,出现了“土人采之,舟楫载运,行销江北”的盛况。明末清初,膏洞上开始出现“洞商”,即专门经营石膏的商家。他们以一定的投资,雇人为其开洞采膏,所开之洞为其所有,所采石膏由他们专利发卖。资本主义经济在此萌芽。
到了清•咸丰初年(1851年),西山潘家集附近的农民发现农田里的水是咸的,这一发现就为食盐的熬制提供了线索。不久,太平军攻入武汉,长江交通阻塞,淮盐不能进入,内地食盐紧缺。当地人纷纷取洞中废渣(俗称“蓝板”),或在膏洞附近刮硝土泡制咸水食用,以解燃眉之急。而洞商眼见盐价暴涨且难以买到,于是争相以废弃的旧膏洞浸水成卤,设灶置锅熬盐,颇有收益。应城熬盐就此诞生。
时至清末民初,应城即形成了膏、盐并采的新兴格局,在湖北省的工矿业中占据重要位置。膏盐矿业的发展,使膏盐“洞上”形成“十里膏城”,应城久享“膏都盐海”美誉。
就是这特有的膏盐产出和“十里膏城”诞生了“膏盐文化”。
“膏盐文化”体现出的物质文化,最突出的表现是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膏盐的产出使应城的经济“富甲鄂中”;还有膏盐的派生物──石膏工艺品、盐碱再制品不断问世。
“膏盐文化”体现出的精神文化,主要是“膏洞号子”、劳动歌谣以及有关膏盐的传说故事,而颇具特色的则是劳动号子和劳动歌谣。
自明、清以来至民国初年,石膏开采的生产条件一直十分落后。每一道工序都是十分笨重的体力活,多为群体劳动。在劳动过程中需得发出前呼后应的呼喊,因而劳动号子流传较多。如“正眼号子”(正眼,即矿工上下和出膏的矿井),工人们在操作吊车时,由一人领唱,众人哼和,节奏稍快;“水眼号子”(水眼,往外排水的矿井),工人用木辘车把铁桶放下去打水起来,一般要三人以上操作,也是一领众和的形式,节奏稍慢,显得自由疲倦。这两种号子没有歌词,全由一些感叹性的词组成。正眼号子只有哦呵、咳唷哦!水眼号子只有咿呀、呵哇哦的呼喊声。也有一些劳动号子有具体歌词,如“锤工号子”(小快板式的):“三月下洞腊月上,爹妈不认得儿子相,这是脱的么人生,我越思越想越心伤”!“抬工号子”(吃力的呐喊):“慢慢地走,慢慢地行,招呼撞了脚后跟!一抬膏、几百斤,头不能抬、腰不能伸,压得肩背血淋淋,哪个晓得我苦命的人”!劳动号子不管是有歌词或无歌词,它的节奏与劳动直接发生关系,曲调是和劳动的节奏和谐一致的,它调节了劳动者的呼吸,统一了劳动动作,抒发了劳动者的感情,帮助了劳动的进行。
除了劳动号子外,还有一些劳动歌,如“石膏洞,坐‘千斤’,一根麻绳吊横棍,两个胯子上面‘跨’,手提一盏鬼火灯,东碰西撞放下洞,阎王面前打个滚”!又如“进巷抬膏要弯腰,楼口打膏扭断腰,矮巷拖膏趴地跑,井口拖膏难伸腰”!这些,既是矿工们井下劳动的痛苦呼喊,更是当年劳动状况的真实写照。
另外,也还有流传在矿井外的歌谣。如:“我有好歌不敢唱,开口一唱难收缰,从小唱到十八九,还冇唱完半座矿。要把那好歌都唱完哟,小妹会唱成老大娘”!再如:“白索线,打结连,擦上膏粉好扯脸,婆婆扯了四面开,婶娘扯了人年轻,嫂子扯了像观音,姑娘扯了做大人”。
膏矿歌谣,按形式和内容,有劳动歌、生活歌、仪式歌、知识歌和革命歌谣。总的特点是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没有雕琢和粉饰,一听就能记下来。其格式大多为五言或七言体,也有长短句相间的杂言体,大多数为四句、六句或八句。没有固定的曲调,唱法自由,除要求劳动号子符合劳动的节奏外,其余近于朗诵。谣词在音韵上,有一韵到底的,也有中途转换押韵的,还有一字韵的,大都音韵流畅,琅琅上口,使歌谣得以广泛流传。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较多的比兴、重复、对比等手法,增强了歌谣的艺术感染力。
传说故事则有《石膏的传说》、《食盐的传说》等多篇传世。

转自51空间chenwei2030
6#
 楼主| 发表于 2013-5-30 04:27:18 | 只看该作者
应城名称的由来


名应城,原有三说:
一、因邻近应浓山戌;
二、因岗阜周环,隐隐如城;
三、因筑城时应声云集者甚众。

然《宋书·蒯恩传》云:晋安帝“义熙二年(公元406年),张坚据应城反,恩击破之,封都乡侯。”是应城之名始见于东晋。

清康熙《应城县志》按:“应城县置于刘宋,晋安帝时尚未置县也”。

雍正《应城县志》称:“应邑上接郧襄,下连江汉,控带荆郢,冲要之地”,“或云当时以为此地应作城”。
另种说法:"地处要冲,应置城为守"得名

应城别名蒲阳,以其位于古蒲骚地之南而得名。

出处同上
7#
 楼主| 发表于 2013-5-30 04:27:35 | 只看该作者
应城的十三处遗址


一、门板湾遗址

位于城北办事处星光村。遗址为呈南北向的长方形台地,高出四周地面目2米,总面积15万平方米,被大富水改道后的新河道分割为东西两半。

其文化遗存极为丰富,有6层文化堆积,出土文物主要为陶器,有鼎足、器沿、杯、豆、盘等。器形特点与京山屈家岭晚二期文化相似。

1980年,经考古证明为新石器时代遗址。
二、四龙河遗址
位于城西四龙河上游的陶家湾。遗址宽500米,比两侧地面高出约2.5米。中部有水库的溢洪道穿过。1985年发现,后经三次地面调查,考证为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文物主要有陶器和石器。

三、下王遗址
位于杨河镇下王村。面积约7000平方米。出土文物有高圆足杯、锥形鼎足、侈口鼓腹罐等残陶器及石斧等。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四、萧家坟遗址
位于巡检镇东北磨盘村。面积约8000平方米。出土文物有罐、杯、纺轮和石器等。为龙山时期文化遗址。

五、乱葬岗遗址
位于巡检镇。出土文物有鼎足、鬲沿、和西周时期的锥形鬲足、绳蚊豆、盆,及春秋时期的柱状平根鬲足与饰纵绳纹的折沿束颈鬲口等。为龙山、西周和春秋三个时期的文化遗存。
六、张家台遗址
位于三合镇两河口的张家湾。总面积约4.47万平方米。东侧由于漳水的冲刷,形成一断面,文化层厚约2.5米。主要文物有龙山文化的素面兰纹、方格附加堆纹、弦纹的灰陶罐和夹砂红陶盆;有春秋时期文化的红陶柱状平根鬲足。1981年文物普查发现,经考证为春秋时期文化遗址。

七、老虎台遗址
位于黄滩镇木行村。遗址为1.8米高的不规则三角形地段,周围是大富水冲积地。总面积约8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5米左右。西侧地面暴露文化遗物,灰陶居多,红陶次之。1981年文物普查发现。1984年文物补查考证,为屈家岭、龙山和西周时期文化遗存。

八、鹰嘴岩遗址
位于巡检镇。遗址呈长形,总面积4800平方米,高出河床两米,文化层厚约1.2米。文物标本灰、红陶器皿并行,多泥质,纹饰多系附加堆纹,部分为素面陶,并有二面刃云青石斧、陶网坠,均为龙山时期遗物;另有鬲足,为西周时期遗物;红陶敞口圆唇束颈沿和斜绳纹鬲口,为春秋时期遗物。1981年普查发现,经考证为龙山、西周和春秋三个时期的文化遗址。

九、鲁家dang遗址
位于郎君镇东汊湖边的鲁大村。遗址呈长方形,台面平坦,面积为4万平方米。采集器皿有夹砂陶平底柱状鬲足,,圆底细柄豆盘等。1981年发现,1985年月10月经省文物普查组鉴定,为春秋时期文化堆积。

十、万河遗址
位于杨河镇杨巷村。面积约2万平方米。出土文物有鬲口、鬲足等器皿,表现为楚式鬲特征。

十一、樊家湾遗址
位于黄滩镇樊家湾。遗址为一高0.5米的不规则圆形台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采集陶片有鬲、罐、盆等口沿,陶质为灰陶,饰粗绳纹。
十二、蒲骚故城址
一名蒲骚垒,又名蒲骚台。即《左传》“郧人军于蒲骚”之地。据《光绪应城志》记载:在市西北三十里崎山团古城畈,居民常于耕作时,拾得败瓦零砖、残戈断戟,古色斑驳。1981年和1982年6月两次文物普查时,在田店古崎山团的范围内,发现寨子湾和赵家湾两处春秋时期的遗址,面积约6.8万余平方米。出土文物有鬲足、鬲口沿、豆柄等残陶器多件,红、灰陶各半,积物面积为2万平方米。又从田店镇沿大富水西下三里许找到古蒲骚城池——沈家湖旧址,今已没为平畴。

十三、明代官窑故址
位于黄滩车站公路东侧,为1970年修建公路时发现,有72座砖窑环列成一圆形。在附近断崖上,还有大量红烧土堆积,并出土一批青砖。1984年文物补查时,在黄滩附近罗家湾罗仁中家的后院,发现堆有青砖50余块,每块砖重27斤,规格为46.5x22.5x12.5厘米。其中其中约有一半的青砖侧面刻有:“武昌府提调官张z,司吏徐用,德安州判官、司吏蕲时中,应城县知县吴均美,典史廖兴,造砖人贾政、李兴,作匠卢神福。洪武十年三月,总甲首陈文胜”等文字。
8#
 楼主| 发表于 2013-5-30 04:28:21 | 只看该作者
"蒲阳"说溯源


应城自南朝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年)首置县制以来,曾以城阳、应阳、应城等作郡、县名。然而,应城自古又有一别称曰蒲阳,虽从未正式作为县名,但口耳相传,流传甚广,沿袭至今,许多文人墨客爱自称蒲阳人,称应城大地为蒲阳胜地,此为何故?蒲阳说究竟从何而来?历史考之,当因地处蒲骚台之南而得名(山之南为阳,北则为阴)。
  应城有着灿烂、久远的历史文化。春秋时,应城属轸、郧国,战国时属楚。约在几千年前,应城东南面还是一片沼泽,与古云梦泽相连;西北部则为丘陵高岗之地,地势开阔,适于垦田,也适于屯兵打仗。据史书记载,至迟在春秋时,在今县城北部三十里处,即建有蒲骚故城,为郧国边塞要地,著名的楚、郧蒲骚之战就发生在这里。
  最早记载蒲骚地名的是《左传》。据《左传》载:"鲁桓公十一年(公元前701年),楚将屈瑕将盟贰、轸。郧人军于蒲骚,将与随、绞、州、蓼伐楚师。……楚遂败郧师于蒲骚,卒盟而还。"
  书中所记载的蒲骚,究竟指何地呢?据杜预在注蒲骚之役时说:"蒲骚,郧邑。"即蒲骚是郧国的一个城池。《光绪应城志·卷七》记载得更为具体:"蒲骚故城,一名蒲骚台,又名蒲骚垒,在今县西北三十里崎山团古城畈。居民常于耕作时,拾得败瓦零砖、残戈断戟,古色斑驳。离城西三里曰沈家湖,今没为平畴,故老谓:即古城池也。"《光绪应城志》又载:"春秋时,应城属轸、郧(安陆)。"无疑,蒲骚在应城境内。据此,蒲骚地在春秋时即为一重要战场,为楚人东进的必经之地,并终为楚地。
  据我市文物部门在1958年和1979年进行的两次调查,以及此后的1981年和1982年的两次文物普查,在田店古崎山团的范围内发现寨子湾和赵家湾两处春秋时期的遗址,出土大量鬲足、鬲口沿、豆柄等残陶器,红、灰陶各半。这无疑是春秋、战国遗址的特点。从田店镇沿大富水西下三里许,即沈家湖旧址,今已没为平畴,即古籍中所载的古蒲骚城池。从应城地域建制沿革中延续下来的隶属来看,应城在周代属轸郧蒲骚,至战国属楚,所以才有云梦的"隔蒲"这个地名。
  楚郧蒲骚之战作为春秋群雄争霸的一个战例,被史学家以严谨的态度记载下来,蒲骚故城其地其事也因此流传开来,为世人所景仰。蒲骚故城也曾留下许多文人骚客的足迹,屈原弟子宋玉曾侨居蒲骚,景差被逐放时曾到蒲骚与宋玉相会。据《楚纪》载:"宋玉侨居蒲骚,悯师作《九辨》。"又载:"景差,楚人,与宋玉、唐勒辞赋并祖屈原,事楚襄王为大夫,尝以事被放至蒲骚。"故此蒲骚地不仅是驰名的古战场,而且是当时楚国逐放不同政见士大夫的场所,可见蒲骚当时应属楚国边陲。
  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经过一些文人墨客的调咏,留下了不少咏蒲骚的诗篇。如宋代欧阳修葬叔于应城时,曾游蒲骚地,其《楼头》诗曰:
百尺楼头万叠山,楚江南望隔睛烟。
云藏白道天垂幕,帘卷黄昏月上弦。
桑落蒲城催熟酒,柳衰草陌感凋年。
发光如葆宁禁恨,不待为郎已飒然。
明代周良《咏蒲骚台》诗曰:
古垒荒凉望眼迷,断碑无字草离离。
牧童不管兴亡事,一曲升平笛里吹。
清·乾隆举人孙甡《咏蒲骚畈》诗:
一片膏腴地,村人尽力耕。
何知郧楚事,犹自闹蒲城。
  蒲骚故城虽衰但因之声名远播,代代相传。
  其后应城设郡县,至明·成化年间建县城城墙,县治正好在古蒲骚地之南,经文人杜撰,骚客附庸,街巷议谈,故得雅称蒲阳。最早见诸文字的"蒲阳"二字,目前可考的当属"蒲阳瑞木"。随着应城古学堂的变迁,唐·显庆元年(656年)始建黉舍,至北宋改建成学宫。后至明·成化七年(1471年)又改建成孔庙(现址人民公园内)。就在建黉舍、学宫、孔庙的地方,前有两株柏树,后有两株桂树,古称双桂双柏。双柏苍翠参天,双桂花香四溢,韵灵毓秀,造就了应城人才凤翔、科举蝉联的风水地脉。因此,应城人将这双桂双柏合在一起,称之为"蒲阳瑞木"。蒲阳之名始传于斯,公之于世。后来,明清时代书院大兴,在城南四里处建有"道南书院",在县城西街即建有"蒲阳书院",更使蒲阳之名见之于翰墨,广为人知。特别是"蒲阳"之名比"应城"县名更为雅致,文人墨客更多以"蒲阳"代替"应城"县名而吟咏于诗词之中。"蒲阳"虽然从未列称为县名,但作为县城的雅称,一直广为袭用。民国初年始建的人民公园,为人们的游览胜地,当时,有人就匾书此地为"蒲阳胜地"。
  一个蒲阳别称包含着应城的一段历史,让人生出几许感慨,几多思索。

  注:朱冠群,原应城市博物馆副馆长。
9#
 楼主| 发表于 2013-5-30 04:28:40 | 只看该作者
集:定期买卖货物的场所,又称集市。“集”的名称因地方文化传承和“集市”形成、交易的情况不同而称呼不一。以路途中歇脚为先导形成的集曰店,如协合店、三合店、田店;以屋舍俨然,交易功能较齐全、全天候有买卖的市场曰街,如古楼街;定期而聚、朝聚午散,比一般集市交易的时间长、规模大的叫市,如栎林新市、皂市;比“市”交易时间稍短、或最初交易地点在古墓附近的曰场,如曹家场。以旧时驿站为依托形成的市场曰铺,如北十里铺、西十里铺;具有一定规模的有固定的街坊和商铺,贸易经常、商务较盛的地方曰镇,如长江镇、城关镇。



应城的集市,按照交易的日期分,有百日集和单双日集(即农历的单双日)。建国前后,田店、巡检司、祝家墩、景家墩是单双日集,其余的均为百日集。每逢集日,由晨至午,摊肆栉比,行人如流水,商贾辐辏,大都是综合性商业活动,届时,贸易百货,异常繁盛。但很多小集市因为赶集的人少,交易的货物品种不多,所以交易的时间也非常短。一般“个把时辰的工夫”就散了。当地的俗话说:住在毛家河赶不到毛家河的集。这话的意思本来是指责人行动迟缓拖拉误事,但也说明集市交易的短暂,人们还形象地称这种集为露水集。

应城人对到集市购货或交易,习惯称之为“上街”、“赶集”、“赶场”。

一、应城集市的历史发展

应城的商业集市(或集镇),历史悠久,自南朝宋孝武帝孝建元年(公元454年)设县始,农村集市(或集镇)就逐渐形成。据清·光绪十四年(1889年)出版的《德安府志》记载:应城的集市共计59个。东面有:兴隆集、协合店、龚家巷、新集(亦名黎家新集)、复兴店、袁家集、郎君桥、双灯(墩)集、三合店、隔蒲潭集、长江埠。南面有:东湾集、黄滩集、临江口、十(石)家桥、沈家铺、西湖岗、古楼街、张家集、新集、北嘴、龚家集。西面有:小街、潘家集、龙王集、毛家河、陈家河、徐家集、祝家墩、齐家集、张家新集、耀新集、骆家集、景家墩、杨王岭、陈家岭、典兴集、高龙岗、彭家新集、李家集、黄家新集、添子岗、曹家场、街口市、陈家店。北面有:易兴集、盛家滩、巡店集、两河口、公兴镇、王店、田店、合阜集、古峰集、短港集、杨家河、汪家店、姜家店、车埠新集。另据1959年出版的《应城县简志》记载:建国前应城县共有商业集镇48处,行业30多种,数以千计的商户,从业人员近万人,流动资金100余万元(人民币,下同),年贸易额达15,000万元。大都集于城关、长江埠、陈家河、黄家滩、杨家河,尤以城关繁荣蔚然,大街小巷,店铺林立,连门俱是,诸行百市,应有尽有,无数固定和流动摊贩遍布于全县每个角落。其余多为乡村集镇,最多的商户不足50户,年贸易额不超过10万元

二、建国前应城集市的状况

“集”是商品交易的场所,也是经济活动的主要载体。透过集市的分布和兴衰,可以看到一地的区域特点和经济发展规律。应城建国前的集市分布,主要是濒湖、沿河、临矿。

1、湖区集市

应城的湖区集市分布在南部湖区,主要有陈家河、毛家河、义和集、张家集、李家集、老集、骆家集、典集、沈家铺、西湖岗、古楼街、新集、北嘴、龚家集、郎君桥。下面就几个主要的集市作介绍。

“民社”兴集“丁义和” 义和集,位于三台湖的东岸,地当东经113°30′,北纬30°45′。相传在明朝初年,有一丁姓乡民,由麻城迁徙至此定居,始称“丁家嘴”。至清代康熙初年(1662年),丁家嘴已是应城西南乡的一个乡村里店,1930年,以丁姓为主,联合周围孟、彭、黄、吴、余诸姓乡民,结成一个“民社”团体,以管理柴山湖水,供本地居民在湖中捕鱼捞虾,植芦编席为业,由于寓“重仁义、敦和睦”之意,又因丁姓首创,故取名“丁义和”。之后,随着集市贸易的发展,改称为“义和集”。义和集主要以水产品交易为主,鱼虾蚌蟹,菱藕芦苇,应有尽有。而义和白酒酒香味醇,在当地颇有名气。故当时有歌谣曰:典集的包子义和的酒。到建国时,义和集街长100余米、宽8米,是湖乡具有一定规模的集市了。

开放活跃李家集  李家集,位于原龙湖的西畔,现雷义公路的东侧,与新集相距0.5公里,西距骆家集2公里。因集上居住的多是李姓人家,故名李家集。李家集据传形成于清朝初年,始为鱼市。因水路便利,南来北往的船只多在此停靠,或歇脚、或交易,因而人气很旺,故除了各种水产品交易外,其它商业也很兴盛。李家集集镇规模虽不如陈家河、黄家滩,但街上青砖灰瓦、飞檐走垛的建筑排列整齐,商铺挨门抵户,一天到晚酒旗飘飘、茶楼溢香,经营通宵达旦,非常热闹。一些出门在外的,一时兜里有几个铜板的人都喜欢在此寻乐;一些生活无着、被迫无奈卖唱、卖身的多聚于此,以辛酸的付出维持生计。故当时有歌谣曰:典集的包子义和的酒,逍遥寻乐往李家集走。李家集人很爱集市,集市的秩序很好,特别是约400米的街面全部用青石铺设,修建了地下排水沟,街市经营环境优良,使得周围的商家纷纷向此聚集,方圆几十里的人也纷纷前来赶集,因此李家集一时成为当地最热闹、生意最好的市场。而与之比邻的新集则因为李家集的兴盛而客走集散。

码头兴集陈家河 陈家河集,位于龙赛湖畔,地当东经113°28′,北纬30°51′。 东北距县城13公里。陈家河,是因为有一条小河(渔子河)流经集市中间,河边居民又以陈姓为多,故名陈家河。由于陈家河地处龙赛湖西北边,该湖下连汈汊湖、天门河,水路运输畅通,早在清代康熙初年(1662年),这里已成为一个乡村里店,之后随着应城石膏的发现和开采,洞商所生产的石膏、食盐,大部分由陈家河装船外运。矿上熬盐所需之烧柴,亦由船运至陈家河再转运而去。陈家河不仅成了膏盐的转运中心,也是应城西南乡农副产品集散要地。

集兴码头,码头兴集。陈家河镇三面环水,沿河都是码头。码头船运带来了商业的兴起和快速聚集,逐渐形成与城中、长江埠三分应城天下的商业集镇。陈家河为双日集,与毗邻的汉川县垌塚是对口集。此地热集繁盛,冷集也很热闹。附近的百姓,方圆十几里,杨王岭、祝家墩、潘家集、龙王集以及京山的石板河,汉川的垌塚、杨业坝,天门的六合镇、胡家场一带的乡民,络绎不绝、接踵而来,肩挑的、背驮的、手推车的、赶毛驴的,赶集的人数,多者达两三千人,人如潮涌,把这个两、三里路长的街道塞得水泄不通。据有关史料记载,清朝末年至1926年陈河镇有商户80家,从业人数178人,资金31,860元,年营业额2,031,200元。1927年至1937年,陈河镇有商户112家,从业人数218人,资金42,110元,年营业额3,002,200元。1938年至1945年,有商户140家,从业人数262人,资金46,270元,年营业额2,660,400元。1946年至1948年,有商户118家,从业人数391人,资金34,020元,年营业额3,472,400元。行商坐贾,熙来攘往,好不热闹,人称“小汉口”。

1940年11月,陈家河遭受日寇破坏,损失惨重:200余栋房屋被纵火烧毁,残存的只有6栋,直接损失达二、三十万元,商家店铺倒闭,商品经营和商品销售额锐减。

日寇投降后,陈家河因石膏、食盐销售量倍增,市场日趋活跃,商品经营量和商品销售额已赶上和超过抗战以前的水平。且陈家河地区又是鱼米之乡,旺季鲜鱼成交量日平均达2,000多斤,集市繁荣,但街面店铺尚未恢复,市容不整,没有以前的巍峨景象了。

湖乡里店龚家集 龚家集,位于东汊湖的西岸,西汊湖的东岸。大约在清朝中期形成集市,取名公家集,即周围居住的谢、李、龚、吴、张、蔡、杨、喻、肖等诸姓人家公众交易的集。兴集之初,此处只有几间茅草棚,交易时间很短,天亮而集,日升而散,主要交易商品为鱼蟹蚌虾。清朝末年,龚姓人家逐渐兴旺起来,先是行医乡里,在经济方面先富起来了,而后又以耕读传家,教育子孙勤耕苦读,终于在朝廷求得了功名。到民国初年,龚姓无论是人丁还是财富都在周围诸姓中一鹤独立,尤其是龚氏“三少”:少峰、少岩、少昆的势力显赫乡里,成为当地一旺族,故改公家集为龚家集。在东西汊相夹的这条岗岭上,郎君桥以南十几里路再没有集市,方圆几十里的地方都赶龚家集的集。每天赶集的有200多人,逢年过节多达600人。集上有商户20多家,到建国前夕发展到30多家,人口100多人。主要商品有鱼蟹蚌虾、粮食、油料和日用杂货。因集市交易的时间不长,故餐饮业不是很多。餐饮业主要是油条、锅块、面条等早点和经济小炒,每到天刚蒙蒙亮,卖鱼的、卖菜的各色人等,就在集上南北向一字形摆开迎接买主的到来。等到天色一亮集上已是熙熙攘攘,非常热闹。要是年景好,打鱼的人卖完鱼后,吃一碗面条,再来上一两根油条,心里美滋滋的。于是一手提着鱼篮子,一手抹净嘴上的油,哼着小调下湖去。

2、沿河集镇

应城的沿河集市大多在大富水、漳河、府河沿线。主要有田店、王店、短港、合阜、巡店、盛滩、城关、黄滩、栎林新市、临江、小街、杨河、古峰、两河、三合、长江埠、汪店、姜家店、车埠新集。

军事要地巡检司 巡检司,原名巡店。位于县境西北,大富水北岸。地当东经113°31′,北纬30°02′,东南距县城10公里。据《明史?职官志》记载:洪武十三年(1380年)二月特谕“凡在外府州县关津要害处,俱设(巡检司),俾率徭役弓兵,警备不虞”。《明史?地理志》亦载:应城县西北有 “崎山镇巡检司”。后虽于清·康熙五十三年(1713年),将巡检司衙署移建于县东长江埠,然而地名则相沿成习,保留至今。由于巡检司地当京山宋河孔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在明清两代,倚为重镇。1855年至1866年的十余年间,太平军、捻军转战巡检司一带。同治五年(1866年)清军督乡民在巡检司修筑堡砦,称“巡店堡”,为清军囤粮之所。

巡检司也是一个沿河集镇,它的发展兴衰与河运业的发展兴衰密切相关。巡检司有上下两码头,码头附近提篮小卖、生意摊点比比皆是,各种口音混杂,搬运工人的号子声与小商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巡店街上有粮行8家,店铺连门挨户,酒馆、戏楼人声鼎沸。特别是早上赶集时,街上的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一片兴盛繁荣的景象。

荆襄门户城关镇 城关镇,位于县境中央,东距孝感49公里,东南距武汉96公里,大富水从西北来,绕城西而南流;省港从北来,环城东而西南流入大富水,故本镇东、西、南三面临河,当东经113°33′,北纬30°57′。

雍正《应城县志》称“应邑上接郧襄,下连江汉,控带荆郢,冲要之地”。故南朝宋孝武帝置县,明代中叶置城为守。城关镇成为直达荆襄的门户,是应城县商业集镇之首。及至清代,随着膏盐矿山的开采,更是商贾云集,繁荣蔚然,街头巷尾,熙熙攘攘,店铺摊贩,挨门抵户,百业兴旺,琳琅满目。据史料记载,清末至1926年,城关镇有商户312家,从业人数1,165人,资金252,650元,年营业额6,491,200元。1927年至1937年,有商户302家,从业人数1,117人,资金232,550元,年营业额3,701,200元。1938年至1945年有商户292家,从业人数985人,资金141,250元,年营业额3,198,200元。1946年至1948年,有商户292户,从业人数977人,资金141,250元,年营业额3,248,200元。

旧时的城关镇,既是应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文条件得天独厚,又有大富水沟通南北、汉宜公路横贯东西,水陆交通极为便利。城关水运的物质繁多。从城关出口的物质有石膏、粮食、食盐、蛋品、山货等,从宋河进口物资有粮食、榨油、桐油、木炭、竹木、烧柴等,由武汉进口物质有煤炭、木材、百杂货、卷烟、布疋等。据口碑资料统计,民国十五年(1926年)货物吞吐量为10万余吨,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为12万吨,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为25万吨。

建国前的城关镇有东街、西街、南街、北街、小北街、新集街、马坊街、龙门街、湾上正街、城关正街等10条。百货业经营铁锅、瓷器(碗、茶壶、盘、碟、瓢、勺)、搪瓷、日用百货等,经商户29户,从业人员94人,资产4.42万元,年销售额60.24万元;杂货业经营鞭炮、香蜡纸草、油盐酱醋、烟酒糕点,经商户81户,从业人员324人,资产24.74万元,年销售额321.6万元,其中,商家永顺益(陈子亭)是近四十年历史的老店,有店员、工人三、四十人,资金10万元,年贸易额达一百多万元,规模最大,居全县之冠;疋头业(含成衣、土布)经营绸缎呢绒及棉织品(细布)、土布,经商户54户,从业人员214人,资产4.5万元,年销售额58.5万元;文具业经营笔墨纸张、图书文具兼印刷,经商户12户,从业人员48人,资产0.72万元,年销售额9.36万元;五金交电业(含银楼、典当铺)经营银楼典当、金银首饰、五金交电、建筑材料,经商户25户,从业人员82人,资产4万元,年销售额51.74万元;肉食禽蛋业经营牲猪、牛、羊、大牲畜及肉制品和鲜蛋、再制蛋、猪、鱼等,经商户61户,从业人员174人,资产4.23万元,年销售额55万元;饮食服务业经营饮食餐馆、勤行面馆、饭店酒楼、旅社照相、理发洗染等,经营户131户,从业人员484人,资产7.8万元,年贸易额106万元;修理及其它行业(含国药、山货水果、牙行)经营修理、工艺美术、手工制造,改制加工及中西成药、山货、水果、粮柴行等,经商户128户,从业人员562人,资产9.48万元,年销售额127.9万元;蔬菜类及其菜市场经营鲜菜瓜果、调味品、咸菜等,经商者系近邻乡民生产的蔬菜,清晨上市,自产自销,集散人归,经营地点为城隍庙菜场、龙门街菜场、西街菜场、北门外码头水果行、西河渡水果行等五处。

蒲阳胜地栎林新市 栎林新市,早年曾是应城“八景”胜地之一。位于今黄滩镇的北端,俗称“栎林头”。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有张朝瑞、张朝祥两兄弟,随着外祖母梅老妇人,由荆州落难而来。垦荒定居。因房屋建在一片栎树林的前头,故称栎林头。栎林头东邻湖乡通往县城的大道,因有了住户,过往行人便常在此歇脚。于是张家子孙便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开设茶棚酒楼,迎送过往客商。又加上栎林头西边是大富水的回流滩,是一个天然的避风港,故常有船只在此停靠,水运和陆路两个便利条件的相互作用,使得这里人气日旺,成为一个繁盛的鱼盐新市。再加上这里树茂花盛,很快成为明代应城的一景。文人雅士多会于此,赏景、吟诗,明代应城进士华清《栎林新市》诗云:“茆次翳林麓,舟樯蔽河嘴。春风吹酒旗,人烟二三里。昔一桑麻村,今为渔盐市。争利曰营营,有如慕膻蚁。太朴不可复,习俗成浇诡。呼嗟理固然,西园亦开邸。”只可惜,自清代康熙年间,黄滩市兴,此市遂废。

贡品产地黄家滩  黄滩镇,位于县境南部,大富水故道东岸。北距县城6公里,黄滩镇是因大富水流经此地折而向西,形成一个回流沙滩,且滩边居民多姓黄,故名黄家滩。黄家滩自清代初期开始兴市,建国前属百日集,水路畅通,主要靠大富水运输。上溯应城城关、盛家滩、巡检司、……到京山的罗店、宋河,下至本县的临江口、沈家铺、北嘴,与汈汊湖、天门河相连,交通方便。私商遍布,市场繁荣,故有“三多”之称(即船多、茶馆多、面馆多)。赶集者多为附近的乡民和以水运为生的船民。多时达千余人,一般也有八百人。进货多以汉口、汉川、天门等地,少量货物则在应城城关调剂,均系木船装运,沿河两岸,上至竹林湾,下到临江口,停泊货船四、五百只。商品输入以布匹、百货、杂货、瓷铁、煤炭、烟卷为大宗。商品输出以粮食、棉花、土布、手工业品为大宗。黄滩以调味品及手工业品而闻名遐尔。其特产主要有黄滩酱油、黄滩锅铲、黄滩木水碗。黄滩酱油,以黄豆为原料,采用传统的生产工艺,日晒夜露,成油后,又深埋土中数年,其色紫液浓,味甘而纯正,是烹调佐料的佳品,为清代的贡品。黄滩锅铲锤炼工细,式样秀美,锅铲的腹部稍曲呈微凹形,使用时能将锅底之水铲去干净,行销数省,颇有盛名。黄滩木水碗,精美适用,远近闻名。碗柄向内倾曲,盛水满碗,用手握柄,不倾泼点滴,亦颇受用户欢迎。

黄家滩的商业,起源于清代中叶,发展于清末民初,兴盛于抗日战争前期。据《应城县简志》记载,清末至1926年,黄滩镇有商户208家,从业人数486人,流动资金98,050元,年营业额556,000元。1927年至1837年,有商户211家,从业人数495人,资金98,050元,年营业额564,000元。1938年至1945年,有商户173家,从业人数453人,资金100,100元,年营业额510,000元。1946年至1948年,有商户191家,从业人数456人,资金59,900元,年营业额402,000元。1948年,其商业规模和年营业额均在全县集镇中排名第四,仅次于陈河镇、城关镇和长江镇。最多时经商户达200多家。

地处要冲的杨家河  杨家河,位于县境北部,漳河西岸。地当东经113°35′,北纬31°05′,南距县城16公里。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在此面水而居,故名。后因水陆交通便利,商旅云集,至清代康熙初年(1662年),这里已发展成为一个乡村里店。由于杨家河地处县城通向府城的咽喉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1855年~1866年的十余年间,太平军多次转战杨家河一带。同治五年(1866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清晨,捻军利用大雾作掩护,向驻守杨家河的清军发起突然袭击,斩杀清军提督张树珊。同治六年(1867年)清军在此修筑“万安堡”、“治安堡”,两堡相距里许,守望相助。

杨家河不仅是一个军事重镇,也是一个河运业发达的商埠重镇。杨家河滨临漳河,水运便利,溯漳河而上,可至安陆县的桑树店、京山县的仁和店、坪坝。下至应城县的两河口(漳水和涢水汇合处),可溯涢水而上通往安陆县城。顺漳水下流可至三合及云梦县的隔蒲潭、护子潭,直至武汉。主要交通工具水路为木船,陆路为人挑、独轮车、牲口。民国初年,为县内粮食、棉花、府布的集散地之一。

杨家河属百日集,商业繁荣。方圆十几里路的乡民都赶杨家河的集。有来自安陆的桑树店、棠棣树、云梦县的胡金店、应城县的合阜店、两河口、三合店等地的乡民,多则千余人,一般也有七、八百人。商品输入以杂货、疋头、广货、烟卷、牲猪为大宗。输出以粮食、土布为主。

1938年10月应城沦陷,日本人侵占杨家河,岗哨林立,闹得百姓不敢上街,市场萧条,集市闭集,商品经营量和商品销售额锐减。

抗日战争胜利后,杨家河有所恢复,但远不及战前景气。据《应城县简志》记载:“1948年杨家河商品销售额下降到约620,000元,……”比战前的1937年下降44.4%。

开发甚早的长江埠  长江埠地处北纬30°附近,开发甚早,距今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1973年在镇南发现战国古墓群。

长江埠自清朝中叶起,由于土布纺织业的兴盛,吸引了不少外地商人来此开设门面做生意,有江西帮、苏帮、徽帮、咸宁帮、黄陂帮、志河帮等等,后来连英美商人也来开办了“福记”亚细亚洋行和“美孚”正大洋油站。到建国前,长江埠已有人口5,000人,主要街道有永乐街、巡司街、戴王街、天竹街、白布街等,人气的旺盛也带来了餐饮业的兴旺。长江埠著名的小吃菜肴有砂子馍和陈万顺四房馆的干拨才鱼筒、扒肉、扒鸡、扒鸭、黄焖丸子等,蚕蛹糖也是脍炙人口的名小吃。

在长江埠两华里长的府河岸边,常年停满了大小商船。当时,输出物质以粮食和土布为大宗,输入商品以杂货、煤炭、疋头、烟草、棉纺品为主。商贸的发达,使长江埠成为应城、云梦、汉川、京山、天门等地的物资集散地。汉川县的刘家隔、麻河渡,云梦县的道人桥、护子潭、隔蒲潭,本县的郎君桥、三合店、两河口、杨家河的商家店铺,多在此批购货物。每天周围方圆几十里,赶集的乡民,络绎不绝,人数多者达8,000余人,市场繁荣蔚然。

由于长江埠地处水陆要冲,不仅是一个商埠重镇,自清代始也是府河下游的一个军事重镇。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将县北巡检司,移于此镇。咸丰四年(1854年)正月十九日,太平天国将领英王陈玉成,攻克长江,生俘巡检司凌金榜及其妻李氏;同年七月二十四日,又败清军于祁家墩。长江埠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富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24年以彭铁、胡必田同志为首,在长江镇白布街组织、建立了第一个党支部。1928年2月18日,彭铁同志不幸被捕,壮烈牺牲,年仅21岁,葬于龙泗湖畔的烈士陵园。

3、矿区集镇

应城的矿区集镇主要是指潘家集、龙王集以及附近的棉花田、红堂、 张家庙和丁家岗等地。因这些地区多产石膏、岩盐,矿商云集,且商业活动的涨跌与矿区的兴衰相关。

山村明珠潘家集  潘家集,位于应城县西部,距应城九公里,此地多为丘陵和小山,亦名西山。明朝万历年间因崩崖发现石膏,乡人用土法开采。清咸丰初年,潘家集居民开始熬盐。潘家集集镇形成于咸丰初年(1851年),因居民多姓潘,故名潘家集。

潘家集地处交通要冲,是应城至京山的必经之道,更兼地下膏盐藏量丰厚,商业贸易非常繁盛,居矿区商业之首。

矿区商业是以潘家集为轴心向四周辐射。仅潘家集从事经商的就有一百多家,从业人员三、四百人,整个潘家集店铺林立,且京山、天门食盐大抵靠应城潘家集之盐,吸引了京山、天门大批盐商,也为潘家集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潘家集商业主要以杂货店、疋百店和饭馆、酒店为主。其中杂货店9家、疋百店8家、药行9家、饭馆8家、茶馆、旅店10余家、肉案7棚、米行5家、铁业3家、盐行2家、柴行2家、裁缝6家、蔬菜摊贩40多家,主要矿商夺锦堂、韩诚记、左香记、彭建记、蒋富记、蔡亨记、陈元记等30余家。其中韩诚记规模最大,居矿商之首,这些矿商的矿洞遍布20余里。潘家集每天赶集人数800人左右,年商业贸易额28万元。

潘家集在抗日战争前,商业一直很发达。如白兴发杂货店有潘集、祝墩 、京山曹武、石板5个门店,从业人员近30人,资金几十万元(旧币),雇请掌柜、管子、司帐、小管、水客等全套管理人员(相当于建国后一个区供销社的规模)。还有李同发、义生利、恒昌、恒顺和等都是比较大的店铺。这些店铺都雇请几个固定搞运输的脚夫,长期从应城城关进货。同时,矿商和流动人口的增加,也促使潘家集饮食服务行业兴旺。陈才记酒馆每天所需的原材料,仅猪肉就有70余斤、十几只鸡、十几斤脚鱼,帮作的有4个。白案有烧梅点心、蛋糕、猪油饼、油炸干子;红案有蒸煮炖和海味。此外还有皮影馆3家、讲评书的3家、曲艺1家,因而潘家集有山村明珠之称。

玲珑小镇龙王集  龙王集,原名龙望集。龙望,即望龙之意。其得名有两说,一说是起先三个婆婆在此落籍,在一土台上搭建三个棚子居住,站在高台上望见吴河水像一条龙,故名;一说龙集为南北走向的岗岭,形似龙身,北头有一座庙,叫龙王庙,形似龙头,翘首张望,故名龙望集。后来王姓人家在此繁衍,人丁兴旺,成为此地旺族,强迫当地赶集的民众称龙王集,不然的话,就打人。但也有心里不服气的,表面上又不敢反抗,就简称龙集。龙,俗称溜子,故又有别称溜子集。

龙王集有着丰富的石膏、岩盐等矿产资源,清朝末年,这里就形成了重要的矿业区和商业区。由于有得天独厚的地下资源,龙王集膏洞遍布,有矿商11家,矿上所需消费品多由此集散,商业比较发达。龙王集属百日集,集贸活跃,交通便利,东接城关、西通皂市、南接陈家河、北抵潘家集。货源丰富,多以城关为主。其主要商业有杂货、疋头、广货、瓷铁、煤炭等,赶集者均为当地乡民及矿上工人,每日赶集的人数约700人左右。年营业额19万元(旧币),经商户数32户,从业人员100余人。其中杂货店9家、酒馆3家,饭馆、米行、疋头、百货等若干家,肉案8家、药铺4家。龙王集的小吃别具特色,特别是锅块和包面(馄饨)远近闻名。

龙王集街道小巧别致,街道略成弧形,长七十余丈、宽丈许,街道正中铺一尺余宽青石板,两旁辅以鹅卵石铺设,街道两侧排水沟为阳沟。沿街房屋均为灰布瓦、朱木墙,堂屋(相当于现在的客厅)正中均有天井。临街屋檐很深,伸向街心,檐下走廊高出街面一尺许。斑斓洁净的街面、朱漆木门木窗、深灰色的屋檐,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龙王集依然呈现出一派玲珑小镇的风情。

龙王集也是重要的军事要地,从清朝末年至民国时期这里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战略上处于要塞地位。清朝末年,陈玉成率领太平军与捻军配合,曾在此与清军作战;1932年1月,红九师巧战龙王集,是一场经典性的战斗,在民间传为佳话;抗战时期,应抗和陈少敏领导的新四军第五师曾多次在此开展抗日游击战;1948年6月,江汉独立旅曾在龙王集浴血奋战,1949年3月,江汉独立旅再次在此集结,尔后便揭开解放应城的战斗篇章。

棉花田、张家庙、红堂、丁家岗等地是依附潘家集、龙王集而存在的矿区集市,其商业户数不多,且商店规模较小,只是作为潘、龙二集的商品调剂,由此而形成矿区集镇网。

日本侵占应城期间,矿区沦陷,一些矿商纷纷歇业倒闭,矿区商业每况愈下,棉花田、张家庙、红堂、丁家岗等集相继闭集。









注:杨家清,市政协办公室副主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0 00:04 , Processed in 0.15120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