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特殊教育学校的数学教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3-22 13:07: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特殊教育学校的数学教学
日期:2013-1-20


 
聋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生理缺陷,造成他们在学习上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数学的学习,更是难中之难。作为特殊学校的数学老师,仅仅培养聋生知识技能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更应该重视他们的数学素质的培养。那么,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人们经常倾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该活动的心理特征。兴趣能直接转化为学习的动机,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如果学生对所学的东西不感兴趣,那么,他们也不会主动去学习,会有畏难情绪,一旦遇到困难,就会停滞不前,灰心丧气,甚至放弃;如果学生对数学具有高度的学习热情和兴趣,那么他们就会津津有味、不知疲倦地学习,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创设情境,精心设疑,让学生以疑激思、以疑获知,组织游戏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强烈的爱好。可以根据学生观察力强这一特点,利用他们的视觉优势,运用图文并茂,绚丽优美的图画,给学生视觉上的强烈冲击力,激发学习兴趣,引起求知欲。比如我讲一次函数时,问题引出采用播放登山运动员登山的动画,让他们观察温差与山高的关系,以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坚强的学习意志。意志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动,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意志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意志在学生学习中的积极作用不可低估。如果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就会在学习上苦下工夫,锲而不舍,从而取得好的学习成果。教师应当在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中设置一定的困难,有意识地磨练学生的意志。设计的提问或练习,要有适度的坡度和跨度,鼓励学生不畏困难,知难而进,从而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保持平静的心态面对数学学习。学生由于生理上的缺陷,往往产生自卑心理,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在培养和磨练学生意志的同时,还要适时地给学生以鼓励,使他们树立信心,保持持久的学习动力。应用题对聋生来说是非常头疼的问题。在教学中应当由易而难,循序渐进。首先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然后再逐步增加难度,以引起他们探索的兴趣;在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增强他们的信心,使他们能够自主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喜悦。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一个人不管干什么都要有一个好的习惯,在数学学习上也不例外。对于我们的学生,要重视他们好习惯的养成。教师应因势利导,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重点培养如下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学具准备、新课程的预习、课上注意力集中、认真听讲、积极思维、举手发言、课后作业规范、书写整洁、独立思考等。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长期的培养。教师要注意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坚持不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9 08:40 , Processed in 0.12044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