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央美首个实验艺术系 “先锋班”路在何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13 10:54: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央美首个实验艺术系 “先锋班”路在何方? 2012-10-29

来源:中国网
  日前,一个名为《先锋班》的展览正在中央美术学院(以下简称为央美)5号楼地下展厅开幕,这是央美实验艺术系导师、著名艺术家吕胜中酝酿了一年多的展览,参展的14位艺术家正是央美造型学院打造的第一批“科班”实验艺术家,也是圈内广为人知的“先锋班”。
  “我下定了决心要考研,再从学校中去厚积而薄发。”
  2004年,央美的实验艺术系自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专业设置、毕业生走向、青年艺术家的生态以及中国未来艺术等种种问题。这个原本西方化的概念,经由中国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艺术实践的打造与磨砺,已被演绎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概念。而作为一种艺术创新的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实验艺术当然也有必要纳入学院,以弥补当代新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在原有专业美术教育结构中的缺位。这成为当时创办“先锋班”的初衷,也催生了一个新的专业在中国最高美术学府的诞生。
  青年艺术家、首届毕业生陈明强说,随着紧张的本科学习毕业之时,刚进入社会的他感觉自己像一个被遗弃的孩子。“在人海里漂泊,找不到自己的群体。艺术创作经验不足,学校的诱惑力与日俱增,我下定了决心要考研,再从学校中去厚积而薄发。”
  “为什么那么在意卖作品的事呢?我这辈子也只卖过一两件作品。”
  本科毕业后选择去英国读研的叶甫纳也带着新作品来参加展出。她这次参展的《家春秋》,是一组家庭成员肖像的短片。作品结合摆拍和表演的形式,诉说一个家庭里每个人的身份,以及在历史潮流中,时代背景因素对个人一生的影响。
  从英国圣马丁学院学成归来之后,叶甫纳迅速在国内青年艺术家中找到了位置,作品也逐渐被大家所认知。在她看来,实验艺术系的学习让她有了创作的纪律,而不再像之前那样懒散。
  相较于英国的艺术市场,叶甫纳认为国内的艺术界和媒体都在关注艺术作品的市场问题,她的英国导师常常反问:“为什么那么在意卖作品的事呢?我这辈子也只卖过一两件作品。”叶甫纳认为:“很多国外的艺术家不靠艺术为生,他们做艺术就是纯粹为了做艺术,然后他们自己用别的方式打工赚钱,就算是可以卖作品的人,收入也没有太多。相比之下,我觉得国内的艺术环境算很不错了,特别是这一两年来,年轻人的机会也在不断增多。”
  “这个展览上,作品好不好并不是最重要的,这些艺术家的坚持最重要。”吕胜中在展览开幕式上说:“先锋班是一个原生态的艺术班,能反应新一代年轻艺术家的普遍面貌。随着文化的推进,一个新学科从无到有的诞生和发展,正是研究中国艺术教育改革难得的一份典型案例。4年来,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既是对学校教育改革成果的肯定,也是一种探索。”
  80后这一代正在以他们的多姿多彩感染着中国各个领域,并必然成为整个社会的主调。
  在吕胜中看来这批学生在面对社会诱惑的时候如何坚持自我是他们当下面对的最大问题。“生存问题、来自长辈家庭的压力等,都致使很多人无法继续圆梦。这批同学大部分仍在坚持做艺术,这份坚持已是非常难得。”
  这位实验艺术开路人希望能够继续这样为学生举办展览,但经费和场地是困扰他的难题。吕胜中在去年的实验艺术大会上,还不忘向众多艺术家吆喝,共同来关注年轻人的作品和成绩。其实就央美实验艺术系的发展而言,和年轻学生的坚持一样,吕胜中的坚持也像一根主心骨,支持和帮助着学生的成长,通过各种方式,让社会能更全面地认识他的学生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9 09:48 , Processed in 0.09490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