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数学重在体验研究乐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22 15:21: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五届丘成桐中学数学奖揭晓,多位数学家呼吁——
学数学重在体验研究乐趣
  ■本报记者 高靓

  由菲尔兹奖获得者、清华大学数学科学中心主任丘成桐发起的第五届丘成桐中学数学奖日前在清华大学揭晓。来自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杭州第二中学、美国韦斯顿高中等国内外学校的17名中学生分获金、银、铜奖和优胜奖。
  在颁奖典礼上,哈佛大学统计系教授刘军认为:“由于种种原因,创新方面一直不是我们的长项,在国际上从事一流创新工作的中国科学家还非常少。中小学的数学教育,不能只是做题,应该鼓励创新,让学生真正体验做研究的乐趣。”中国科学院院士杨乐指出:“大师的成长离不开长期的努力和勤奋。现在因为小学和中学学生课业负担太重,孩子们做作业到很晚,到大学阶段就想放松了,这和人才成长的规律不符。”
  丘成桐一直明确反对社会上对“奥数”的狂热。“奥数不是很全面,很多本应该学的东西没有涉及。太难、太刁钻的题目,很可能伤害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甚至成为孩子们的噩梦。”丘成桐说,“让年轻人体会到科学的真和美,在年轻人中营造做学问的氛围,并且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是教育者的重要责任。”
  据该奖项的国内评委会主席、浙江大学数学科学研究中心教授刘克峰介绍,丘成桐中学数学奖不考解题能力,没有难题、偏题、怪题,而是采取开放式的论文方式,选手经过与国内外评委面对面交流、答辩后选出优胜者。这项赛事借鉴了美国中学生中最具影响力的“西屋科技奖”,目的就是通过比赛,激发华人青少年对数学的兴趣和创造力,培养新一代中学生的数学素养。
  5年来,该奖项的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今年共有来自国内外近200所中学的400多支队伍报名参赛,有评委表示,参赛的有些论文达到国内硕士论文水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9 06:58 , Processed in 0.09312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