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魅力无限张曼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31 13:11: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魅力无限张曼凌


很长一段时间,我只知道她的网名叫小曼。

她是网站的明星,是新教育的一朵花儿。不仅是因为她长得漂亮,而是因为她的心灵的美丽。无论在哪里,小曼总是一道风景。

李镇西就极力推荐他在K-12的那些“死党”,小曼就是其中的干将。

那个时候,小曼从教不久,在学校和本地名气不大,但在网络上俨然已经是一位“大虾”。担任了教育在线小学教育论坛的版主以后,她不仅热情地位各位网友烧茶倒水,而且辛勤地编织自己的文字。她每天都记载着自己的教育故事,书写着自己的教学反思,陆陆续续开设了好几个专栏,有记录她教学实录及反思的《我的语文教学实践》,有记载她和学生之间故事的《心路为你开——小曼教育随笔》;有交流自己点滴的生活感悟以及旅游见闻等休闲文字的《写给自己》;还有她收集整理的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故事《小曼老师讲故事》。所以,不仅小学教育论坛宾客盈门,她自己的小店也是热闹非凡。2003年,我们在昆山召开了新教育研讨会暨网友大会,当我宣布小曼为教育在线网站终身版主的时候,全场掌声雷鸣。

小曼慢慢出名了。就在她的故事讲到第200个的时候,辽宁音像出版社和辽宁少儿出版社主动与她联系,希望出版《小曼老师讲故事》。希望她讲学培训的邀请也接踵而至。

小曼的成长也感动了她们学校的邢校长。从小曼的身上,邢校长看到了新教育的力量。于是,2003年,小曼所在的吉林第一实验小学成为新教育实验学校。一个人,撬动一所学校,带动一个区域参加新教育的故事虽然不少,但小曼无疑是“先驱”。

2005年10月,小曼和邢校长来苏州,希望举办一次新教育实验与教师成长的研讨会。因为这一年夏天我们已经在成都召开过新教育实验的第四届研讨会,没有精力再举办新的会议。但小曼和邢校长的热情感动了我们。邢校长说,她们从小曼的身上看到了新教育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希望好好总结交流。于是,在12月,在吉林最美丽的季节,我们召开了后来被命名为第五届新教育实验研讨会的“北国之春——新教育实验与教师专业发展研讨会”。作为东道主,小曼再次成为“明星”,成为许多新教育人的“粉丝”。我也才知道,她的名字叫——张曼凌。

从2006年开始,小曼与新教育联系得更加紧密了。每一次年会,她都会参加,无论是公派还是自费,她说:小曼不能缺席!每一次支教,她也会参加,她说:小曼即使不做讲师,也要做服务生!

小曼的声名开始远扬。《魅力小曼》、《小曼舞在网中央》等一篇篇报道连编累牍。但她没有陶醉。她还是那个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小曼,一样爱打扮,一样爱孩子,一样爱课堂,一样爱旅行。她的博客一样青春靓丽,她的专栏一样热情飞扬。

小曼要出书了。书名如她对自己的美丽一样自信——《魅力女教师修炼记》。前言《一个普通教师快乐而充实的一天》是她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忙碌而从容。打造魅力班级,修炼个性魅力,做生活中的魅力女人,“魅力”是这本书的主题词,也是小曼生活的主旋律。

一下子写得太多了,欲知小曼魅力几何,还是请君细读此书。

朱永新

2011年10月26日晨,于北京滴石斋
2#
 楼主| 发表于 2012-5-31 13:12:13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走近张曼凌(文/谈心亭)作者:小曼
    看得出谈心亭老师读过很多我写的文字,苍南见面时,他告诉我说,他收藏了我发的所有的帖子,我觉得温暖而感动!收藏这样真诚而透明的文字,我唯有更努力的做好自己该做的一切!
    原文链接:http://bbs.eduol.cn/dispost.asp?postid=302220&BoardID=70&Page=5

走近张曼凌
    张曼凌老师是我“教育在线”景仰的版主,她对论坛的管理,对网友的呵护,对新教育的投入,都是我辈学习的榜样。还有她对学生讲过的故事和方式,也是我等刚参加工作时做过的。她讲故事,逐年累月,坚持讲了200多个故事,并且写了下来,这是让我们最敬佩的地方。她每届年会都能乘机参加,先是自费,后才有报销,而且捎带着到各地风景点旅游。她在全国行走,在网上行走,在教育领域行走,都有为她提包、买票、接送的人。朱老师曾经风趣地说:“小曼到全国任何一所地方,或讲学或旅游,都会有人管饭的。”第八届年会上,在苍南影城大酒店,我有幸为她看过10多分钟的包。嘿,你还真莫说,我就得到她天大的亲睐和恩宠,得以坐在她的身旁,如沐春风般,零距离地聆听她的轻声细语,零距离地凝视她的举手投足,零距离地领略她的迷人风采,那种幸福的感受,非一句话能够说得尽的,只差感激涕零了,只差“杀”(也许用“投”更恰当)身以报了。

    我刚在“教育在线”上注册,就有老师曾以“童趣童真童话”(此处的童话,是儿童说的话——笔者理解。)来谈论过张曼凌老师讲过的故事。这固然有其独到的见解和理由,但我以为,对张曼凌老师而言,“童趣童真童话”在某些方面恰恰是她发表在论坛里文章个性的最佳显示,是她区别于官方纸媒表彰的其他名师的地方。她的确不是众声喧哗中的“大多数”,她起初只是行走在孤独和静默的教育论坛一角中的“这一个”。她的一贯的外倾性格以及因此而导致的介入姿态,她对教育的激情和对学生的热爱,从参加工作那天起一直保持到了现在。在她身上,最能体现“新教育精神”: “理想主义”、“田野意识”、“合作精神”和“公益情怀”。这四种元素已经成为张曼凌老师独特的精神追求和核心价值,也是她在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躬身实践的行动指南。到现在她更加心无旁骛地向教育的广阔天地走去,向学生内心深处走去。她并不留恋过去业已取得的成就和辉煌。她所渴望和希求的是穿过自己所熟悉的教育生活的外表,捕捉住“幸福完整”本质的东西。她每天千字文的书写,让她更善于发现工作中的细小感动;每篇课堂教学反思的总结,让她更懂得思考是多么重要;每天一个故事,让她和学生们走得更近;每天一篇心情日记的记载,让她更加感恩生活,更加富有。而我们所能看到的文字,即呈现在她的文字里的那一部分,或许已经是被她不事张扬的个性所故意遮蔽和掩藏过的。这就是她长期不被一些网友了解甚至误读,并且留给人们一个“儿童说的话”印象的直接原因。当然,这也是我所认为的她是一个具有独特的教学个性、拥有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而拒绝当下滚滚红尘中各种欲望侵袭、性格外倾而思想深刻的优秀教师的根据。

  张曼凌老师早期的讲述,受到过迪金森的影响。迪金森作品中的神性与博爱、童贞与温暖、大自然与生命的融合,如同太阳的光明和素馨花的芬芳,照耀着和熏染着这个松花江平原的女儿的心灵。自2002年走进“教育在线”,就成为翔宇集团总校长卢志文的徒弟。经常阅读“校长视野”卢院长提供的学习资料,而且和李镇西、袁卫星、丁莉莉、奚亚英等名家交流。这样一个交流、起飞的平台,让她终于明白了:教育是需要智慧和艺术的,教育是使自己和周围的人都更幸福的事业。也许自那时起,她就皈依了一种神性与博爱的光明,皈依了一种教育与儿童的清澈。从此以后她所有的讲述,都如同埃利蒂斯所说的,“请允许我为光明和清澈发言”。

  她的光明和清澈之源,来自她对教育、对学生、对在线工作的认识和敬重。“小曼之家”的建立,更让她懂得,阅读、积累、写作、反思、实践、交流,对于她的成长,是多么重要。她用自己最可靠的生命体验和心灵感受去理解它们,并把这种理解引申为最深刻的爱。她说:“我的教育理想是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健康快乐的孩子!我一直努力这样做着。正在做的很多,想要做的更多。因为喜欢,所以用心;因为用心,所以有成效;因为有成效,所以很快乐!心里想着的就是,如何能做得更好!”《小曼老师讲故事》就是一首快乐的歌,就是一本“光明和清澈”的随笔集。这本书实际上有两部分内容,张曼凌老师和她的学生——两代人的生命与精神成长的发现与记录,但主题只有一个:即对生活和教育的热爱与敬重。

    作为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张曼凌老师悉心观察、感受和记录了班上学生从呀呀学语到成为一个能够独立思索和行动的少年的成长轨迹。这其中有她个人的生命观、成长观、教育观和写作观。她在发现了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闪光点的同时,她在批阅学生童趣童真童话作文的同时,她在阅读教育大家文章的同时,她也重新发现和校正了自己。她发现了她对读和写的领悟能力,一种天生的文字解构与整合的能力。她说,“我整合能力非常强,同一主题的文章搜索,十几篇文章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文,就可以及时交给我们学校领导。现在的一些名人,我的朋友,当年我都整合过他们的文章。”而且还坦然承认,大胆推测:“他们没有告我。我想:一是因为没有时间去看我的文章;二是可能他们潜意识中感觉将来有机会认识我,面对面交流,不好意思告我吧。”在新教育年会上,她满怀深情地讲道:“我要走一条属于自己的学习与成功之路,而且一走就是6年。每天都有每天的幸福,每时都有每时的精彩。是网络改变了我,新教育实验改变了我。在大家的帮助下,我也写了不少文字:《新编一千零一夜——小曼老师讲故事》《我的语文教学实践—小曼杂货铺》《心路为你开—小曼教育随笔》《缓寻芳草—写给自己》……我每天都坚持去写,再回头看,有时都有些纳闷感觉都不知道这些文字什么时候写的?”最后,她大发感慨:“就像朱老师说的:这样坚持下来,谁不成功?”

    张曼凌老师这样表达着自己做版主的心得:“我做版主比较成功的原因:比较热情,比较真诚,学会分享,持之以恒。做网络,做版主,做所有事情都要有坚持的品质。有一个小故事:1948年,请丘吉尔做成功讲座,人问‘他的成功哲学到底是什么?’丘吉尔说:‘我成功的秘诀,只有三句话:绝不放弃;绝不,绝不放弃;绝不,绝不,绝不放弃。’我也是这样做的。2003年,小学教育论坛被评为最佳论坛,朱老师眼含热泪,授予我:最佳版主,终生版主。”

    在对学生成长的观察与发现中,她尤其注意到爱心之于学生的重要性。她在好几篇文字里写到了对一个学生的关爱与帮助。这些文字里回响着一个极其温暖的声音:“我跟大家交流,我跟学生探讨。《你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写的就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同学发生的一个小事,让我非常感动,这是我对他的一个评价。”在这里,一个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听课、作业、扫地、花园、小鸟、邻居、伙伴、宠爱的小狗……以及一个老师眼中的许多琐碎的与瞬间的发现结果,实际上都已经超越了狭隘的个人色彩,而成为一种具有普遍和永恒意味的生命追忆与成长发现。
  
    《小曼老师讲故事》另一部分内容,就是作者对自己教育生活的言说。张曼凌老师的精神和文学语言都浸透了教育大师——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李镇西——的汁液,因此她写起她的班主任工作来就像人们呼吸一样自然、自由和愉悦。而这一部分也最能准确地表达了张曼凌老师的一种充满爱心的教育观和纯粹的教师职业道德意识。

  她对那些在线上的事情爱得极其深沉。她说,“我还喜欢写心情文字,我很爱生活,非常喜欢搜集一些图片,用图片表达心情,拍照和旅游,更好的生活,更快乐的生活。我讲故事给学生们听,就在我的故事讲到200时,就配图片结集出版了。很多孩子表示喜欢,我也很高兴。”她总结道:“如果讲了五十个、六十个,可能不会出版。到了二百篇时,喜悦、收获可能就会从天而降。”她的有关班主任工作的文字里有许多灵动的好想法,她用温暖和朴素的文字为孩子启迪着智慧,抚慰着学生,呵护着他们。

    诗人里尔克曾经这样歌唱:“凭着这温柔的姿态,你可以把握世界;而依靠别的,你肯定不能。”对于教育的言说与把握,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不同的姿态与方式。而且,语文老师将去解决语文的问题,数学老师将去解决数学的问题。使我们失去定力的那些光环,对于我们或许就是黑暗。真正的光明和清澈不会来自别处,只能如小曼一样,源自恒久的坚持、深沉的讲述和博爱的心灵。

    在苍南年会,在版主峰会,在煮酒论教育宴会,我耳闻目睹了张曼凌老师的许多感人事迹,许多精彩的瞬间。以我笨拙的言说,还无法完整地向网友向读者一一道来。朱永新说:只有走近,才会尊敬。此言不虚,我希望更多的网友走近张曼凌。

    说明:在此,我只是凭读小曼帖子的印象,凭小曼对我看包的信任,激动地说了一些心里话。如果有不当不实之辞,还请张曼凌老师及广大网友批评和指正。
3#
 楼主| 发表于 2012-5-31 13:15:10 | 只看该作者
魅力女教师修炼记
目录
基本信息
魅力女教师修炼记

  作 者:张曼凌 著
  出 版 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2-1
  版 次:1
  页 数:223
  字 数:106000
  印刷时间:2012-2-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I S B N:9787501985739
  包 装:平装



编辑推荐  1.书中有大量教书育人的妙招,简单实用。2.配以图片说明,生动具体。3.读来有血有肉,颇具启发、指导性。



内容简介  教育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要把每件小事做好,就能享受到教育的幸福。
  作者张曼凌老师就是这样一位一直在享受教育幸福的教师。她结合自己的经历,从班级管理、课堂教学、个别学生的教育、个性修炼及业余生活等角度入手,告诉各位教师,只要在细节上多用心,培养起学生学习及管理班级的积极性,不仅可以高效率地完成工作,还可以充分享受休闲生活。
  不把工作带回家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作者简介  张曼凌 网名小曼。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大队辅导员,吉林省骨干教师,市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吉林市少先队“先进工作者”,吉林市“十佳少先队辅导员”,“教育在线”小学教育论坛终身版主,《读写月报·新教育》网络编辑,“小曼出招”专栏作者。《班主任》杂志封面人物,《中国教育报》专题人物。
  发表文章百余篇,出版个人专著《小曼老师讲故事》,主编多部图书。多次受邀到河南、福建、江苏、湖北、湖南、山东、内蒙古、江西等地讲学百余场。




目录  推荐序 魅力无限张曼凌/朱永新 I
  前 言 一个普通教师快乐而充实的一天 V
  第一章 打造魅力班 1
  接手新班级
  确定班训、班徽、班规
  致家长的一封信
  为孩子找个笔友
  班级“阳光日记”
  找些“小帮手”
  和孩子一起读书
  召开主题班队会
  与家长真诚交流
  特殊的“军训”
  窗台上的
  盆花
  走近父母..................



扩展阅读:
4#
 楼主| 发表于 2012-5-31 13:27:01 | 只看该作者
我一直认为,
是教育让我更幸福。

我一直坚信,
教育是可以创造奇迹的事业。
奇迹的创造,
除了爱,更要有智慧。
这智慧源于
未泯的童心,真诚的热情,
对未知世界神圣的好奇心
和对现实生活的孜孜省察。
——张曼凌(网名 小曼) 吉林省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语文教师,新教育在线小学教育论坛版主。

张曼凌老师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34076880_0_1.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 00:43 , Processed in 0.18913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