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二届海峡两岸国学论坛在厦门筼筜书院顺利举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18 20:19: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二届海峡两岸国学论坛在厦门筼筜书院顺利举行
11/25/2011




第二届海峡两岸国学论坛于11月11-13日在厦门筼筜书院举行,论坛汇聚了海峡两岸《诗经》研究方面的代表人物及高端学者60多位,围绕“《诗经》研究——学术·生活·展望”为主题,推动海峡两岸《诗经》研究的深入交流对话,探讨当代《诗经》研究的最新的成果,探索诗经学研究的新思路,开辟传统文化交流的新局面。
海峡两岸论坛是由厦门筼筜书院与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共同发起和主办的一个国学学术年会旨在为海峡两岸国学界搭建一个学术交流的高端平台,自2009年创立以来,深受海峡两岸各界的好评与支持,同时也受到国台办的高度重视与肯定。综合前两年与会学者的建议,论坛已计划每年度对国学经典进行系列主题研讨,具有较强的学术型和权威性,同时又力求深入海峡两岸民众的生活,是目前唯一由国台办批准的着力海峡两岸学术文化交流的国学论坛。
今年的海峡两岸国学论坛特别邀请了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联合举办,同时获得中国诗经学会的支持。与会学者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中国孔子研究院、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台湾大学、台湾清华大学、东吴大学、世新大学、淡江大学、台湾师范大学、成功大学、高雄师范大学、慈济大学、玄奘大学等多所海内外知名高校的多位知名专家学者。
今年主题论坛新增主办单位: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
台湾中央研究院(简称中研院)为台湾地区最高学术研究机关,直接隶属于台湾最高行政机构。中研院于1928南京成立,首任院长为蔡元培。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李远哲曾任该院院长达10余年。该院现位于台北市南港区,现任院长为翁启惠。其任务包括人文及科学研究,指导、联络及奖励学术研究,培养高级学术研究人才,并兼有科学与人文研究。中研院目前共有21个研究所、3个研究所筹备处及7个研究中心,分别为数理科学、生命科学及人文社会科学三大领域。其中,“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成立于1989年。该所成立宗旨在于撷取古往今来中国文化的精髓,以作为当前文化创造的活水源头。成立以来,该所加深中国文哲传统精蕴的阐发,开发新的学术话语与多元沟通表述,为传统注入新生命,为新文化充实内涵与深度。
支持单位:中国诗经学会简介
中国诗经学会成立于1993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教育部主管的国家一级学会。目前有包括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在内的从事《诗经》研究工作的会员500余人,台、港、澳及国外会员近100人。学会自成立以来,已先后在石家庄、北戴河、桂林、济南、张家界成功地召开了5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每次会议都有论文集正式出版。会长由夏传才教授(河北师范大学文学)担任,副会长有褚斌杰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董治安教授(山东大学文学院)、顾易生教授(复旦大学中文系)、赵沛霖研究员(天津市社科院文学所)。秘书长王长华教授(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会秘书处设在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诗经学会编辑出版《诗经研究丛刊》(每年二期)、《会务通讯》(每年四期),与日本诗经学会、韩国诗经学会、台湾经学学会、香港中国文学学会保持着经常的学术联系,影响巨大,已成为海内外《诗经》研究的中心。
一、海峡两岸《诗经》名家汇聚
夏传才, 河北师范大学教授、中国诗经学会创会会长、现任名誉会长,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生导师。著有《诗经》研究著作多种、主编《诗经学大辞典》(十二五出版规划)。
王长华, 中国诗经学会现任会长;河北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导;《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编委;河北师范大学学报主编(核心期刊);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导,中国诗经学会顾问。当代中国的汉语学家,有广泛的国际影响,《诗经词典》著者,《诗经语文论集》获国家图书奖。《诗经译注》在德国莱比锡国际书展获评“世界最美的书。”现在的许多语言学家都出自他的门下。
刘毓庆
山西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导。中国诗经学会副会长。
著有《明代诗经学史论》、《诗义稽考》10卷、《诗经图注》等。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所长、教授、博导,中国诗经学会常务理事,著有《诗经的文化精神》、《诗经解析》等,央视百家讲坛讲者。
杨朝明
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导。著有《周公考证》和儒学研究研究多种。

(女)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中国诗经学会常务理事。著有《诗经与中国文化》、《先秦两汉文学考古研究》等。
鲁洪生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中国诗经学会常务理事。著有《诗经学概论》、《赋比兴研究》等。
王晓平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中国诗经学会常务理事。
著《日本诗经学史》,兼日本帝冢山大学客座教授。


(女)湖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中国诗经学会常务理事。著有《魏晋至唐代诗经学》等。
许志刚
辽宁大学教授、博导。中国诗经学会常务理事。著有《诗经略论》《诗经艺术论》等。
潘啸龙
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博导、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中国诗经学会常务理事。著有《缘情“言志”与“中和”、“激切”之美》等。
马银琴(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中国诗经学会理事。著有《两周诗史》等。
刘冬颖(女)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诗经学会理事。
著有《出土文献与先秦儒家诗学研究》、《说诗经》《诗经爱情往事》。


台湾及香港部分:
林庆彰(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研究员,国际知名的经学研究家,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系、台北大学古典文献学研究所兼任教授,专研经学、日本汉学、图书文献学。
洪国梁
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世新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世新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院长,曾追随国学大师孔德成先生研习经学。主要研究领域为经学、小学、古籍辨伪学,尤长于训诂学、《诗经》学及治学方法论研究。
季旭升
玄奘大学中国语文学系教授,
蒋秋华,台湾大学国文所硕士、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古典文献学、经学,尤其是《尚书》学、《诗经》学,现为台湾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研究员。
张素卿 ,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研究领域以《左传》及先秦两汉史传叙事为主,近年尤专注于清代经学,尤其是惠栋经学及其影响。
金培懿
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教授
郑卜五

国立高雄师范大学经学研究所教授兼所长,高雄市经典文教学会第五届理事长。中华经典学会会长。
蔡若莲博士(女)香港教育统筹局高级学校发展主任、中国语文教学总监;香港教育工作者联合会副主席、香港特区支持内地教育专家团副团长。

二、学术·生活·展望
“不学诗,无以言”,以《诗经》研究为主题,是“海峡两岸国学论坛”开启经典系列学术交流的第一篇。《诗经》是中华文化的元典,是中华民族不朽的史诗。而诗经学就像一条文化长河,从历史到现代,滔滔奔流了两千多年,由古代到现代,穿山破浪,泛出美丽的浪花,滋润着我们民族的心灵。两千多年来,一代代学者对诗经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浩繁的研究,在《诗经》研究和传播史上,每隔几百年就会产生集几百年各家研究成果之大成的著作,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研究水平。以经学阐释学为主体的传统诗经学转型发展为现代诗经学也已经一百年了。一百年来,现代中国学者运用现代科学的成果、方法和思维对诗经进行更多学科的学术研究,产生了许多超越前人认识的研究成果。
两岸诗经学界知名学者聚集一堂,共同研讨诗经,从诸位提交的论文看,不仅涉及诗经的历史、语言、社会、风俗及生活的各个层面,而且体现了多元的、多学科和跨文化、全方位、多层面、多角度、多种模式的现代诗经学研究特征,可以说是两岸诗经学研究最新成果的一次交流,我们期望,透过本届论坛,透过两岸学者的共同研讨、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合作,共同提高,把诗经学研究提高到一个更高、更新的水平,为建设中华民族的现代新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海峡两岸文化交流
近六十年来,两岸学者虽然隔离在海峡两岸进行研究,但我们是师承同门的一家人,研究相同的课题,运用相同的资料,共同把现代诗经学向前推进,都有相当的贡献。正如夏传才教授在提交本届论坛的论文中所指出的:两岸诗经学同是现代诗学传承的继续。两岸人民和文化本来是一家,两岸的现代诗经学必然会完全汇合成一条更大的河流,泛出更多更美丽的浪花!
论坛之所以备受两岸学者的关注与推崇,与旗帜鲜明的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旨紧密相关。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可见,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建设“文化强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些年来,传统文化在两岸关系中的推动作用日益显著,两岸同文同种,同根同源,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彼此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无法割舍的思念与牵挂。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财富。历史证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交流不仅总是首先打开两岸隔离的屏障,也总能开启两岸交流的先河。国学论坛得到两岸的热烈回应就是一个明证。(戴美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7 11:00 , Processed in 1.131379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