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农村中小学美术课教学之随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3-22 22:29: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农村中小学美术课教学之随谈
湖北省云梦县吴铺中心小学  周群波

       湖北省“课内比教学”活动在全省展开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在比教学中强调的是教师的常态化教学,检验的是教师的真实教学水平、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常态教学是我们教师每天都面临的一项工作。平时上课教师都没有什么压力,可是一旦有领导和老师听课,就不知所措,推卸没有准备,拒绝上课。这种现象在农村教师中犹为突出。《农村中小学美术课教学之随谈》标题并不抢眼,正如“随谈”二字一样,随便谈谈,说的是大实话。个人认为农村中小学美术课常态教学只要把握以下三点就不会没有亮点,更不会失败。

一、分析教材,理清架构,找准重难点,落实教学目标
       我所在的县中小学使用的是湘版美术教材,这套教材的特点是:图片多,文字叙述少,涉及的面很广。这就给教师上课带来不小的困惑,有的教师不会看教材。这样的美术课怎么上?个人认为,找到这把钥匙并不难,教师要学会从简短的文字叙述中去分析、发现课程的秘密。例如:三年级下册第七课《线的秘密》,课题就告诉我们这一课是一节与“线”有关的内容。“线”又有哪一些“秘密”呢?这就为我们正确引导学生指明了方向——揭开秘密。教材中的第一句:“神奇的大自然,将长短、曲直、粗细各不相同的线条排列和组织起来,给我们以美的享受”。在这段叙述中,告诉我们是什么“线条”呢?是长短、曲直、粗细各不相同的线条。这些线条在哪些地方见过?你能不能把这些线条寻找出来的问题?美又在哪里?通过观察就会发现这些“线条”来自于神奇的大自然和生活中,教师从分析中不难看出,需要准备大量的有说服力的大自然和生活中具有线条元素的图片或影像资料,并展示给学生欣赏,让学生感知大自然的神奇和美的享受。这些线条又是怎样排列和组合在一起的呢?这就需要讲到疏密关系和虚实关系的处理了。
       有了这些铺垫后,接下来就是由易到难的教学目标的学习。活动一:在自然现象和生活感受中寻找美的线条,并试着画一画。感知完了,脑也动了,就该动手了。要求初级理解,并“试”着画一画,强调尝试。这一环节突显的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线”的魅力,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的“线条”。我在讲这课时,还想到了一种“无形”的线,这就需要学生具有一个更高的感知能力。音乐是一种流动的艺术,音乐的旋律、节奏韵律正是一种无形的线,自然少不了安排音乐的欣赏,从而使课程有了一个升华,同时也使课程很丰满,课堂很有情趣。教材“尝试用各种形态不同的线条组成纹样,装饰生活中的物品”这句话,就是提示教师下面要安排学生用线条装饰生活中的物品。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线条元素应用得越来越少,更多的是色彩元素,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教材为我们提示了一张图片:古代的陶罐线条优美流畅典雅,特征明显,因此我就在学生动手画之前,就要让学生多欣赏这类物品,引导学生分析一下这些陶罐的线条,怎么排列的又是怎么组合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分布在什么位置。就可以落到实处了。活动二:画一画坛坛罐罐,并用线条进行装饰。这句话就提出了作画要求,画的主角是坛坛罐罐,其它的不需要画。怎样画坛罐,就需要教师讲解一点构图知识,在画面中主角大小适中就够了,不需要多讲对称等其它知识,这是以后再解决的问题。坛罐画好了,怎样装饰?方法是从欣赏古代陶器中来的。因此,在欣赏古代陶器线条装饰时,就要让学生分析、总结。如此,这一句用线条装饰坛罐就不是问题了。活动三是一个更高的要求,我就不再赘述。整个课程架构理清后,重难点就显现出来了,重点是线条的类型和表现方法,难点是用线条装饰坛罐。完成了这一点,教学目标自然实现,一样是有亮点,是成功的一节课。
二、提倡快乐课堂,激情课堂,随意性课堂,平民化课堂
       美术是一门艺术。学习美术应该是一种愉悦的课堂气氛,教师如果没有分析教材,没有理清架构,找准重难点,就草率上课的话,教师在半知半就的状态下,学生在不知所措的氛围中,自然会给教师教学带来困惑,也会给学生带来学习压力,甚至负担,美术课就变成了说教课。课堂上教师的面部表情要丰富,要有亲和力,教师要放得下姿态,俯得下身子,如果这一点把握不好就会疏离师生关系,打消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艺术天堂就变成了“人间地狱”, 快乐的课堂就不存在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其实也不难,就一点,常规的表扬和鼓励不可或缺,与学生的对视交流一样重要。
       本人曾在一年级上课,农村的学生害怕举手回答问题,更怕走上讲台,我在黑板上示范一个图形,让学生上台添画,没想到的是黑板有点高,学生个矮够不着,课堂上一阵哄笑,我俯下身,抱起这个学生,并说“乖乖,来,老师抱着画吧!记得多吃饭哦,快快长高个”。就是这一个动作,师生关系明显发生了变化,学生觉得老师并不“可怕”,学生的主动性都调动起来了,都敢于走上讲台,很活跃。喜爱游戏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课堂中要适当的安排一些亲生游戏,学中玩,玩中学。但课堂中游戏不可过多,多则乱,占用了大量课堂时间,课程内涵就显得简单,肤浅,教学目标难于完成。如此课堂,也就在快乐中渡过了,下课了学生还恋恋不舍。
       教师的状态是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没有良好的状态,我奉劝教师勿走进课堂。学生是受教者,不是受累者。教师的激情是什么?有的老师听了我的课,认为我上课很有激情,这一点我也赞同,又说我嗓门大,我就不同意了,激情不等于嗓门大,大嗓门那不是激情是嗓音。激情是教师的状态始终停留和关注在学生身上,语速,语调的协调配合,明白点就是抑扬顿挫。有的教师模仿我提高了嗓门,戴上了耳麦扩音器,一节课下来,我的耳膜真的受不了,只会吓着孩子。我讲课是不分低段还是高段年级的,只有学生选老师,是没有老师选学生一说的。
       我提倡随意的课堂,很多教师都会举手反对,我能理解,但老师不理解我。随意并不代表着随便。我提倡教师,写简案,脉络清晰,环节明了,每一个环节都只在头脑中孕育细节,而且思考问题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睡在床上都能想,想得更多的是在课堂上如何随机应变。有的老师上公开课,教学设计“复杂”得让人眼花。简案是什么?简案是理清条理和教学环节的顺序,我所观察了解的是:教师写的详案,很多都停留在纸面上,连台词都拟好了,上课忘词的现象却时有发生,详案不放在手边那是不敢上课的,备课是要在心里“背”的。     
每一座城市,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本身随意性就很大,为什么要把教师的思维强加到不同地域,不同学生的身上?详案固化了课堂,锁死了思维,何谈拓展?当然,教师虽写了详案,但能根据课堂实际、灵活调整。不被详案牵着鼻子走,也不是很大的问题。
       农村中小学美术课堂,由学生决定了课堂就是平民化的课堂。我的这种说法,也许措辞不够严谨,但表达我的意思,还是很贴切的。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村中小学,自然资源、人文资源都很丰富,就“差钱”的现实状态下,“平民化”的课堂教学是符合实际的。但我要强调的是“平民化”不等于“平庸化”不等于“不作为”,利用现有的资源,低成本,一样能高效运作,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学会挖掘,该走出教材框架的要大胆创新,打造本土课程,降低教学成本,同样精彩。
三、反对课堂条格化、形式化、贵族化、虚假化
       中小学美术课程与语数外课程的知识架构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艺术课的形式,内容丰富多样,表现形式变化较大。在一册的教材中相对语数跳跃性也很大,每一节课都不能局限在同一模式下,课程设计应以达到百花齐放为最高境界,呆板的设计,每节课都一个流程,我认为是一个极大的错误,条格化设计使课堂没有生趣,容易泯灭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上课疲劳。只有深入的研究教材,才能把握住不同课程的特色。
湘版教材很好地把绘画欣赏、即兴表演、立体构成、手工、游戏等知识贯穿成整体,这就需要老师具有全面的知识技能和素养,所以教师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学习社会、历史、人文、科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才具有灵活、多变的驾驭课堂的能力。我建议教师用相同学生,上同一课程,用不同的形式,发展创新。
       课堂的形式化,一直以来争议最大,但一直却在“推崇”,本身很矛盾。这种形式我是强烈反对的。形式化的课堂与我的主题常态化教学冲击大得可想而知。教学本身是一种脚踏实地、实干型的一种类型,却较长时间“被商业化”,也搞起了“包装出口”。有的老师在学生欣赏作品时、创作时要求学生多思考、为了使课堂气氛不那么寂寞,总安排音乐播放,听着音乐,学生还哪能集中精力思考问题,只是让听课的领导和老师不那么寂寞罢了。仅仅只为了吸引成人的眼球和贿赂成人的耳膜,这样的安排合适吗?有一位讲公开课的老师告诉我,他写教学设计就写了一个礼拜,课件制作用了一个月,复杂的教具制作则用了两个多月。试讲了三五次,为了一节课的准备却用了3个多月的时间。这还是耗时短的,有的要准备大半年,要是这样上课,还剩下多少积极意义?值得怀疑。这种现象也直接造成了现在很多老师不愿交流上课的原因,因为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要是不这样准备吧,别人都这样,又显得自己不够专业、不够水平、不上档次、甚至落个工作态度不端正的口实。我所了解的老师上示范课作秀的成分与某些明星有过之而无不及。
        现在的社会,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流行贵族式公司,贵族式酒店、贵族式学校,也流行起了贵族式课堂。为了上好一节课,不惜血本,豪华包装,为了配合教材的需要,七个小矮人,就定做了七套小矮人的舞台服装,金陵十二钗又做了十二套美女的服饰,耗资几千几万不等,要是水浒一百零八将怎么办?说穿了这也是一种形式化的体现,这不是美术课,这应归类到一场舞台剧中去。这与我所倡导的常态化教学越来越远。虽然形式化和贵族化的课堂我不赞成,虚假化的课堂我不仅反对,而且气愤。孩子是天真无邪的,课堂中让孩子用慌言配合老师作秀,我无论如何都不能原谅。曾经,听过一位老师讲课,教师提问,学生对答如流,不光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答案,竟然每一句台词都是教师与学生设计好的,教师和学生共同演了一场戏,给我们这群远道而来的老师虚心学习。这那是给学生传授美的知识技能和素养?这是一场40分钟的骗局。
       作为一名来自最基层的美术教师,所谓研究是谈不上的,只能说肤浅的反思下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我只所以欣赏常态化的教学,就是因为我们本身很普通、我们很朴素,我们面对是一群渴望知识、希望进步,一样崇尚“美”的下一代——祖国的未来。


作者通联:湖北省云梦县吴铺中心小学
邮编:432509
手机:13508694763
邮箱:767897014@qq.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9 18:11 , Processed in 0.12669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