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文专业学生为什么写不出“像样”的文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16 02:08: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文专业学生为什么写不出“像样”的文章?

唐晓敏
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中文系学生你为何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文章的作者,像是某报社的负责人。文中说到:报社由于业务需要,经常要招聘一些人来做中文编辑、记者,应聘者主要是近一两年大学中文系或新闻系的毕业生。经测试发现:应聘的大多数中文系、新闻系的毕业生写作都过不了关。
我想,这篇文章的作者,也并不是说,所有的中文系学生写作都不行。但中文的学生,写作能力确实不是很强,与其他专业相比,没有明显的优势,这应该是事实。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
写文章,需要有思想、材料、文采三个方面的准备条件。也就是姚鼐说的“义理、考据、辞章”。义理是思想,也可说是哲学,考据是材料,也可说是历史,辞章则是文学。中国传统教育,是文史哲不分的,三者共同构成写文章的基础,而现代教育是把三者分开来的。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三分天下各得其一。这样看,中文系的学生文章写作能力不比哲学、历史专业的学生更强,倒也是正常的。
中文系的课程设置,对写作能力的培养,也并非真的有利。目前中文系的课程有语言与文学两大类。语言方面的课程,是不太管文章写作的。因为语言学的研究,是字、词、句子,最大的单位是句群,管不到文章。自然,语言学不说不管文章写作,说的是为文章写作打下字、词、句的基础。但这基础,终究不是整篇的文章。犹如砖瓦、水泥、钢筋,质量再好,毕竟不是楼房。况且,语言学家考虑问题,与文章家也有明显的不同。语言学家重在“规范”,课上的训练,主要是划分句子成分、改病句等等。文章家和文学家追求的是语言运用的新颖、巧妙,主张必要的时候突破规范。两个领域的教者常常说不到一块儿,文学家认为是精彩的句子,放到语言学家那里,可能是病句。
那么,文学课程是不是就有利于写作能力的培养?应该是这样,但应该而已,实际上没有做到。因为,多年来,文学课主要是讲概论,讲通论。基本上没有把重点放在作品上。刚好是前几天,读到华中师范大学戴建业教授的文章:“买椟还珠——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现状与反思”。文中说道:“多年来,各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主要是通过‘中国文学史’课程完成的,教师只在课堂上天花乱坠地向学生讲授一长串线索,一大堆概念,一大批作家,古代文学中的许多经典名篇,学生却很少读过,也很难读懂,更不可能去涵咏。学生们谈起来好像什么都知道,事实上古代文学的精髓他们什么也没学到。这种教法与学法类似于一种‘买椟还珠’的现代笑话。” 大学中文系学生,虽是学习文学课,但主要是学习文学史,考试前背诵文学史教材上的条条,以及老师讲课讲的条条,考试时答到卷子上,考后则忘了。
上大学之前的中学阶段,情况应该好一些吧?毕竟中学语文课是学习课文的。但实际上也没好打哪儿去。中学虽然是学习课文。但主要的经历是放在思想分析上和字词积累上,最近几年,又按新课标的要求,搞讨论式教学,课文还不熟悉,就忙着讨论。学生学习了不少的课文,但心中很少留有课文的“全篇”。抛开文章的形象,所谓的思想分析,记住的只是干巴巴的教条,实际上也没记多久。不过,这些东西,忘了也好,记得何益?而抛开全篇文章的字词积累,即使是积累下来了,也未必能用。因为要作文章,没有字词固然不行,只有字词也是没用。我们的语文教学,常常是把一篇篇好端端的文章拆成碎片,犹如把一座漂亮的建筑拆成砖瓦石料。“材料”虽然是有了,但建筑物是什么样子?则没有记住。心中没有建筑物的样子,怎么盖房子呢?
实际上,写文章并不很难。古代的孩子,6、7岁,7、8岁就能写文章的,多得是。据文史学家傅庚生讲,民国时期的孩子,10岁左右,文章写得有模有样,也很多。我们的语文教学、以及大学的中文专业教学,不必讲那么多的历史背景、主题思想分析,以及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只要让学生背诵百十篇优秀的古文,再大致背诵百十篇白话文的课文,把文章的“模样”记得清楚就行,这样,写文章就没有问题。
这就又说到了“像样的文章”。这“像样的文章”,意思是好的文章。但这个短语,本意应该是像“样”的文章。就是说,作者心中原有个文章的“样子”,自己照着“样子”来写,把文章写得“像样”。现在的问题是,学生心中本来就没有文章的“样儿”,因而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就不奇怪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4 05:30 , Processed in 0.11960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